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奇时代

传奇时代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6:43

传奇时代

传奇时代篇(1)

提起赵丽颖,观众的脑海里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灵动、甜美、清秀、可爱等词汇,这个来自河北廊坊的小妮子,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漫长的打酱油生涯,终于在2013年凭借一部热播古装大戏《陆贞传奇》红透大江南北,并随着《追鱼传奇》、《陆贞传奇》等多部关注度极高的影视作品轮番问世,使她当仁不让地成为时下人气最高的内地当红小花旦之一,同时也让更多观众记住这个眼睛明亮、小嘴可爱的美丽女星。

从琼瑶经典翻拍剧《新还珠格格》中清纯可人的晴儿,到于正大热宫斗戏《宫2》中霸气外露的百合,从古装穿越大戏《错点鸳鸯》中古灵精怪的苏幻儿,到古装传说剧《追鱼传奇》中机灵可爱的红绫,从红透大江南北的标志之作《陆贞传奇》中的陆贞,到火爆今夏电影市场《宫锁沉香》中霸气热辣的琉璃……赵丽颖出道以来,凭借着自己对表演的极大热情以及自身不屈的努力,为观众奉献出了无数红极一时的影视作品之余,也让观众见识到了她多变的可塑性以及不俗的表演功底,同时换来了人气的水涨船高,收获了大量粉丝,迎来了属于她自己的“大女一”时代。

2013年,可以称得上是内地娱乐圈“赵丽颖年”,多部影视作品相继问世,无一例外都取得了不俗的商业成绩,使得赵丽颖一直维持着超高的曝光率与话题度,一言一行都能引发娱乐圈的强烈关注。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娱乐圈不少一夜走红的女星不同的是,赵丽颖有着漫长的“打酱油”生涯,她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幸运与偶然,而是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回顾她的演艺之路,堪称一部热血励志的灰姑娘奋斗史,像极了她在大红之作《陆贞传奇》中陆贞的成功经历。戏中,陆贞刻苦、努力、善良,并且凭借她的果敢与智慧,协助储君战胜了娄太后家族为篡权发动的一系列阴谋行径,助恋人高湛即位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代女相的传奇。

戏外,赵丽颖也是这样的性格,不卑不亢、不惧流言与质疑,懂得隐忍与坚守,凭借自己的悟性与努力在娱乐圈中奋斗多年,终于实现了从灰姑娘到“大女一”的传奇蜕变。

传奇时代篇(2)

看到鲍岳桥总让记者想起马云,可能因为他俩长得都比较“洋气”,也可能因为他俩的内心都有一种强大的爆发力。虽然今天二者已不能同日而语,但二十多年前,从UCDOS流行的那一天起,鲍岳桥就成了中国无数程序员的偶像,而当时的马云还只是无名小辈。1998年,鲍岳桥又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游戏网站联众,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拓荒者之一。

初出茅庐的鲍岳桥运气一直很好,直到2003年腾讯QQ游戏的出现,终结了鲍岳桥创造的传奇。“当初腾讯决定做游戏的时候,我们就在内部预计他们必然会在哪一天超过我们。”鲍岳虻挠锲既平静又冷静,其实他对腾讯并没有网上谣传的那么多怨念,“腾讯的用户都是新用户,而不是从我们这挖走的用户。一个更大的平台干掉一个游戏平台,这是无法阻挡的结果。”他点燃一支烟,风轻云淡地说起往事。

又过了四年,在联众经过两次并购重组后,鲍岳桥毅然离开他一手打下的江山,转行做天使投资人。从此,鲍岳桥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在北京的时候就看看项目,其他时间就去无人区越野。他用7年时间投了70多个项目,与此同时,他几乎闯遍了中国的沙漠无人区,成为了越野圈儿里知名的“神仙老豹”。

从享誉中国的第一代程序员到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拓荒者,再到著名天使投资人和越野圈儿的神仙老豹,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鲍岳桥虽然称不上“中国互联网一哥”,却创造了许多传奇,就连玩儿都玩儿到了极致,人生追求不过如此!

出人意料的是,2014年,过了7年闲云野鹤般生活的神仙老豹突然重出江湖,创办了人人通教育平台乐教乐学。这无疑是老豹的又一次豪赌,这一次,他能笑到最后吗?

程序员闯荡中关村

其实让鲍岳桥火起来的不是联众,早在1993年UCDOS问世的时候,他的名字就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了。

鲍岳桥的横空出世,凭的是三分运气,七分天赋。1989年,他刚刚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了杭州橡胶厂电脑室工作。在动乱年代,能拿到国企的铁饭碗儿,已经让周围人羡慕嫉妒恨了。那时候他没想过要来北京,以为自己一辈子就在橡胶厂了。

没想到,爱好竟然成了改变鲍岳桥命运的导火索。有一次,同学买了一套软件,但很不实用,想改一下,又没有反编译软件,改不了。这时他突然想到了精通电脑的鲍岳桥,情急之下,同学把软件原盘寄给了鲍岳桥,让他试着改一下。鲍岳桥虽然心里也没底,但以他的性格,别人做不成的事儿如果他做成了,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指数一定会飙升!他闷头研究了一个礼拜,竟然真的研究出了一款反编译软件,然后顺利地把软件改好给同学寄回去了。

这下鲍岳桥可有了新的谈资,走到哪儿都雄赳赳气昂昂的。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反编译软件还有商业价值。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在《计算机世界报》上看到了卖反编译软件的广告,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写的软件竟然还能卖钱!这时他灵机一动,要不自己也登一条广告试试?结果一咨询才知道,《计算机世界报》最便宜的1/8版广告费还得1080块钱,当时他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根本付不起高昂的广告费,他最终放弃了。

日子又渐渐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中。橡胶厂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忙,一有时间鲍岳桥就琢磨着找点什么事儿干。干点儿什么呢?他想到要发明一款能真正提高打字速度的输入法。因为他是南方人,拼音不好,五笔打字又太难学,“当时中国搞输入法的很多,万马奔腾,干脆我也搞一个!”不得不承认,鲍岳桥颇有天赋,很快他就成功研制了一款输入法,即便拼音不好,也可以每分钟输入近100字,不仅输入速度快,准确率也更高。这款输入法的成功研制,点燃了鲍岳桥内心的熊熊火焰。

当时北京希望电脑公司有一套汉字系统,鲍岳桥找到希望公司,想把自己的输入法嵌入到这套汉字系统下面。结果被对方一口回绝了,“汉字系统那么难搞,哪能随便一个输入法都想挂上面呢!”

这番话刺激到了鲍岳桥,殊不知,那一年,鲍岳桥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当时中国最流行的由吴晓军研制的2.13汉字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出版了一本书。“当时我感觉汉字系统也没有他说的那么难啊,我在坐火车回杭州的路上就决定,我一定要搞个汉字系统给他看看。”鲍岳桥想为自己争口气。

原本鲍岳桥计划3个人花3个月时间研发出一套汉字系统,结果他一个人一个月就研发成功了,而且各方面性能均优越于当时最优秀的汉字系统。“当时我太激动了,那种成就感不是用钱能衡量的。”说起那段经历,鲍岳桥依然激动不已,那种自豪感绝不减当年。

那是1992年,25岁的鲍岳桥研制的反编译系统和汉字系统,让很多业界资深专家都为其折服,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他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燃烧的熊熊火焰,这次他做了个决定,和同事一起凑了1080块钱,在《计算机世界报》上做了个广告,第一次公开销售自己研制的反编译系统和汉字系统。结果,一个月后,鲍岳桥就收到了一两万块钱的汇款,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成了“万元户”!

之后,鲍岳桥干脆将汉字系统交给希望公司代卖,一年之后,因为销售业绩不理想,他想亲自来北京看看,“到北京后,我就有一种感觉,如果我不在这儿待着这事儿肯定没戏。因为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款产品。” 就这样,鲍岳桥“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北京,之后再也没回去,那一年他26岁。

随后UCDOS汉字系统风靡全中国,曾一度占据中国大陆市场97%的市场份额。在计算机DOS系统风行的年代,只要你打开UCDOS,眼前就会出现一行醒目的文字:研制人鲍岳桥。那简单的六个字,就是那个年代程序员们的终极梦想。

“出走”联众

1998年,计算机DOS系统的时代已走到尾声,windows中文版取而代之。鲍岳桥惊艳一时的汉字系统,也随之淹没在计算机系统的更迭里。

鲍岳桥并不为此感到惋惜,反而两眼放光,他看到新的曙光来了!

在多数人沉浸在实体经济的年代,鲍岳桥发现互联网的大门正在悄无声息地缓缓打开。那时候,每到周末鲍岳桥家里就成了朋友们的据点儿,他们经常通宵打“拖拉机”。“为什么不能把游戏搬到网上呢?”鲍岳桥灵机一动,“好像中国人都比较喜欢游戏,干脆做个游戏网站吧!”

这个构想激发了鲍岳桥的创业激情,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于是他和简晶、王建华一人出了4万块钱,三个人一起把网站搭建起来。短短两三个月,网站就基本成型了。之后,他们管江民软件公司创始人王江民借了50万元,联众正式注册成立。

联众创建初期没有人气,一个用户也没有的时候,鲍岳桥就去别的网站跟人下棋,下完棋就把自己的网站推荐给对方。用户来了也经常遇到尴尬场面――没有对手!两人的游戏还好说,像“拖拉机”这样的游戏得四个人才能打,为了留住用户,鲍岳桥就开三个号来陪一个用户打牌。“那时候他们都管我叫‘’。”想起那个外号儿,鲍岳桥自己也憋不住笑。

渐渐的,联众的人气旺了起来,1998年年底,联众同时在线用户已达到了1000人,成为了当时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树大招风,次年5月,海虹控股子公司中公网斥资500万元收购了联众79%的股份。这次的并购案为鲍岳桥最终的“出走”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被一个A股上市公司控股79%的公司,VC已经很难进入了,如果我们结构合理的话,老早就会有外国的VC投进来,公司的很多发展、策略都会不一样。”鲍岳桥感慨联众错失了很多机会和可能性。

好的方面是,随着资本的介入,以及用户量的不断积累,联众很快就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游戏网站,这一点超出了鲍岳桥的想象,更加超出他想象的是,2004年,正在联众发展得春风得意的时候,腾讯高调宣布进入互联网休闲游戏市场。QQ游戏第一个公开测试版本从平台到游戏设计都是联众游戏的翻版,甚至连游戏图标都没有改。尽管如此,腾讯仍然依靠QQ的庞大人气,在一年之后就超越了联众,坐上了中国第一休闲游戏门户的宝座。

联众作为一个大型游戏平台,想打败体量更大的腾讯,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2004年4月,联众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以1亿美金卖给了韩国NHN集团,NHN占股50%,其中包含海虹控股的29%,以及三位创始人的全部股份。2007年,鲍岳桥正式离开了联众一线岗位,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从某种角度看,鲍岳桥的“出走”是明智的。也许他的骨子里是不服输的,与其留下来打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不如离开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他为什么转做天使投资人的原因,“我喜欢一些从无到有的东西,竞争特别激烈的红海,跟人家打得头破血流的东西不太适合我。”这句话应该是鲍岳桥内心的真实写照,当年他写出反编译工具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帮同学一个忙;研制输入法,仅仅是因为自己拼音不好;开发汉字系统,也只为争口气……他没想到这些东西会成为他生命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更没想到“玩儿一玩儿”竟然也能改变命运。然而创办联众,他是带着梦想开始的,但也从没想过成为多么伟大的企业家。我想鲍岳桥是有野心的,但他总是表现得不那么张扬,如果最终成功了,他会很满足,但是失败了也绝对打不垮他。这种伸缩自如的韧性才是鲍岳桥的独门武器。

2007年离开联众之后,经历了多年高压创业生活的鲍岳桥,准备给自己放个长假。这一放,就是7年。每年他都有半年时间在外面玩儿,他痴迷于在茫茫无际的沙洲里冲浪的感觉,他几乎闯遍了中国所有的沙漠无人区,翻越昆仑山,雪中戏沙科尔沁,冲浪库布齐沙漠,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征服“死亡之海”罗布泊……每一场旅程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玩儿累了,他就回北京看看项目。“其实我满脑子有很多想法,但是一个人做好一件事都很不容易,更不可能同时做N种事情了。所以我决定做早期投资,有和我想法一样的人愿意做,我就投点钱和想法就行了。”这就是老豹变神仙的秘诀。

鲍岳桥没想到,实际上他无形中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投资看似轻松愉快,一旦项目遇到问题,他也一样跟着着急上火。在他投资的诸多项目中,有一个最早期投资的项目,是他早在2004年就投资的“一起学习乐园”。10年过去了,花了不少钱,但是平台并没有实现爆发式增长。当时有人想买下这家公司,鲍岳桥一想,干脆卖给他算了,自己做个小股东也挺滋润。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孵化十年的项目拱手让了让很可惜,“我斗争了很长时间,后来想起了雷军,他创办小米的时候年纪也不小了,他的成功创业让我知道,其实不一定只有二十多岁才是创业的年纪。我又一直想干一点教育方面的事情,就下了决心跳进来。”

命运的转轮,再一次发动了。

老豹的回w

采访时,看着坐在乐教乐学董事长办公室的鲍岳桥,记者似乎还有些感觉不太真实。在滚滚黄沙中驰骋的神仙老豹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无垠的沙海就在眼前,老豹开着车在沙山中迂回驰骋,忽然一道近乎直立的山坡出现在眼前,他停了下来,然后开始向后倒退,在你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老豹猛地踩起油门,向陡峭到不可思议的沙山峰顶猛冲过去,车轮飞速旋转,细沙如洪水一般从车子两侧喷薄而出……他成功登顶了!

“那种感觉真的很容易让人上瘾!”眼前的鲍岳桥好像又变成了神仙老豹。

“您过了7年神仙般的日子,突然回来创业,心能收回来吗?”记者心生疑问。

“我那7年,肯定要比一般人潇洒得多。”他又点上一支烟,内心依然激情澎湃,“我也一直问我自己,还能回到那个状态吗?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证明我还是可以回来的。从2015年公司成立之后,除了带着一些合作伙伴搞活动之外,我就没有出去玩儿过一次。”

不得不说,鲍岳桥的毅力和决心是惊人的。他自始至终坚持一个观点,“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全力以赴,玩儿命干。就算真的这样做了,大部分还是失败的,如果不这样做,肯定没戏。”

这真是一场信息化教学的革命!

教育的情怀和极致的产品,让乐教乐学稳稳地走过了转型后的第一年。截止2016年底,乐教乐学和全国50余个地市教育局开展相关的合作,走进了两万多家学校,注册用户达到近2000万,日均活跃用户130余万人。公布这组惊人的数据的时候,鲍岳桥喜上眉梢。但最让他有成就感的并不是这组数据,而是乐教乐学在过去一年里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最显著的是,曾有一个班级在不到一个学期内成绩整体提高的案例。

乐教乐学抓住了学生的痛点。学生不爱学习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很枯燥乏味,以及知识点不量化,也就是学生不知道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学会一个知识点。针对这些痛点,乐教乐学怎么出招呢?

做游戏出身的鲍岳桥深知,游戏之所以能黏住用户,是因为虚拟的游戏世界能够提升人的成就感。“实际上一个人喜欢一件事情的本质,就是成就感驱使的。”受游戏的启发,鲍岳桥想到,既然网络游戏的虚拟成就感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再砍两头猪就可以升级,再等5分钟,就可以建完一座房子,学习为什么不能量化呢?“人对量化的事情特别有耐心。如果学生们不知道要学多久才能学会一个知识点,不知道做多少习题才能获得100分,他们是很容易放弃的。”

按照这个思路,乐教乐学先用游戏化学习的理念把知识切碎,比如,乐教乐学会告诉学生,本学期这门功课是由100个知识点组成的,做多少习题就可以学会一个知识点。然后设置升级、积分、勋章、金币等彰显成就的方式,告诉学生们学习多长时间就可以拿到一枚勋章,拿到几枚勋章就可以升一级……与此同时,乐教乐学还特意设置了“连队”的属性,如果连队中的一个成员做错了题,整个连队的战绩都会被清零。这样,学生遇到问题,为了不拖累连队“战绩”,就会主动找家长或者老师帮忙解决,周而复始,学生就会渐渐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也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T。

传奇时代篇(3)

2009年7月17日,美国著名新闻人沃尔特・克朗凯特(生于1916年11月4日),因脑血管疾病在纽约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92岁。他曾担任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主播长达19年(1962~1981年),以平实客观的报道风格赢得美国观众信赖,多次获选为“全美国最受信赖的人”,公信力甚至超过历任总统。

在动荡年代里安定人心的声音

缅怀克朗凯特的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的声音在动荡的时代安定了人心,他从未让我们失望过。的确,克朗凯特以他从中部老家出来时的那份淳朴和特有的沉稳坚毅,为千万美国民众带来一种确定感和安定感,人们亲切地称他“克朗凯特大叔”。

“大叔”的声名不是来自“包装”,而是来自数十年的沧桑锤炼。

1950年起,克朗凯特加入了CBS,进入当时刚刚起步的电视行业。在这里,他当过普通的新闻播报员,报道过朝鲜战争,直到1952年才崭露头角,出任“新闻主持人”(Anchorman)。新型的主持人不能仅仅是新闻播报员,还要有很强的统筹协调能力,要有体育接力赛中的Anchor(跑最后一棒的运动员)那样的速度和冲刺力,在新闻产出的最后一站,汇聚之前所有环节的结果,完整传达给观众。主持人要成为整个新闻节目的核心灵魂。克朗凯特被他们选中,成为第一位被称作Anchorman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那以后,克朗凯特主持过CBS多种新闻专题节目,1962年4月开始出任CBS晚间新闻主播,直到1981年3月。在长达19年的时间里,对于美国和国际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报道,克朗凯特几乎无役不与。在70年代,每天收看他节目的美国观众达千万以上。他以自己不偏不倚的新闻报道,以镇定和自信,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举办的民意调查中,没有公职的克朗凯特连续多年获选“美国十大最有影响的决策人物”、“全美国最受信赖的人”。

“坏人中最好的一个”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就意味着用理性的态度尽可能客观、公正地描述事情的原貌。这是克朗凯特毕生坚守的原则。他说,“一个好记者只有一件事情要做――说出真相”,“没有对真相的追求,再多的信息也只能是没有光亮的隧道”。

客观、中立需要勇气,追求真相更需要勇气,因为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它。尼克松就不喜欢。竞选期间发生的“水门事件”被新闻界穷追猛打,尼克松苦不堪言。在他当选连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白宫以各种方式对媒体表达的关切,“水门事件”逐渐淡出了新闻焦点。然而,克朗凯特没有淡忘,他在新闻专题节目中系统地整理和回顾了“水门事件”的相关报道。原本在白宫压力下已经准备偃旗息鼓的《华盛顿邮报》等平面媒体重新鼓起勇气,继续追寻真相,最终迫使尼克松辞职。

作为阅历丰富的新闻人,克朗凯特对各种事务当然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基辛格担任国务卿时曾说,“当我要证明一个论点的时候,克朗凯特是我要第一批召集的人物之一”。但作为主持人,在新闻节目中他恪守新闻伦理,从不轻易发表评论。他不希望让自己的看法影响观众对事实的判断:“如果公众知道了我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者以为可以从我口中觉察出哥伦比亚广播系统的看法和立场,那么我的任务就是个失败。”因此,对于多数美国人来说,克朗凯特都是可以接受的。很多不同立场的人力劝克朗凯特代表他们参选公职,克朗凯特都拒绝了。为了不影响主持人超然中立,他一生只做媒体人,没有参选过任何公职,也没有出任任何政府职务。’

与新闻界势不两立的尼克松,曾经这样评价克朗凯特:他是“坏人中最好的一个”。

首次由主持人宣布结束的战争

克朗凯特对于评论的谨慎也有例外的时候,越战就是一个例子。

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的时候,1968年2月,克朗凯特亲赴越南战场采访报道。回国后,他做了一个关于越战的新闻专题。节目最后,克朗凯特发表了一段观点极其鲜明的评论:越战是一场美国不会很快失败但也无法打赢的战争,惟一的出路是通过谈判来结束这场战争。看完这期节目,约翰逊总统叹道:“我失去克朗凯特的支持,也就失去美国中间选民了。”五周之后,约翰逊宣布不再竞选连任。正因为如此,美国学者后来戏称越战是首次由主持人宣布结束的战争。

多年后,许多美国政府官员尤其是军方将领,一直把美国新闻界当作越战失败的替罪羊羔。他们认为是媒体,特别是电视的力量,改变了美国民众的立场,使美国民众从支持战争变为反对战争的。不管这是不是事实,军方确实由此吸取了教训,在此后美军发起的历次战争中,从入侵格林纳达到伊拉克战争,媒体都是管制的对象,记者的新闻报道受到严格限制。对此,克朗凯特非常不满,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他仍投书媒体,痛批军方的新闻管制“践踏了美国人民的知情权”。

如果说克朗凯特的评论影响了越战,那么他的新闻报道同样曾经推动了世界事务的进程。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对埃以和谈进程的影响。

1977年11月中旬,克朗凯特得到消息,埃及总统萨达特愿意访问宿敌以色列。通过卫星连线采访,萨达特亲自向克朗凯特证实了希望尽快访问以色列的意愿。克朗凯特随后又卫星连线采访了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听说萨达特表示在一个星期之内就可以成行时,贝京显得有点难以置信,但还是表达了随时欢迎的态度。五天之后,萨达特飞往以色列,与他同机的外国媒体中有CBS新闻制片人本杰明和记者克朗凯特。从此,交战中的埃以双方建立了直接对话的渠道,开启了一系列和平进程,1980年两国正式建交,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战争状态。

对于促成埃以和谈一事,有批评者认为克朗凯特越了界,做了不是记者份内的事。对此,克朗凯特认为,他的提问和及时采访确实影响了事件的发展,政治人物很难违背自己在电视上作出的公开承诺,因而事件的发展进程加速了,政治领袖之间的沟通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这就是卫星通讯时代媒体的力量。但作为记者,他本意只是确认双方的意图,而非替任何一方说话,因而也就谈不上超越记者分际了。

中美新闻交流的友好使者

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1月9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这是新中国代表团首次来到联合国,美国各大媒体高度重视,纷纷派出记者在中国代表团即将抵达的纽约肯尼迪机场守候。然而,惟有CBS别出心裁地抢走了独家新闻。原来,他们打听到乔冠华一行将取道巴黎飞纽约,于是派出记者

克朗凯特、波尼・卡博及摄影师、录音师等四人,从美国飞赴巴黎,购买了与中国代表团同一个法航航班的头等舱机票。待飞机起飞后,诚恳地请求乔冠华接受他们的采访。乔冠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接受了克朗凯特的独家专访。当班机抵达纽约,美国记者蜂拥而至包围中国代表团时,克朗凯特已经悄然离去,赶去发他的独家新闻了。

那以后,CBS与中国的联系越来越多,克朗凯特成为中美新闻交流的友好使者。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克朗凯特是随团采访的87名美国记者之一。在中国同行的协助下,他每天从中国把尼克松访华新闻通过通讯卫星传送到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新闻交流中最直接和影响最大的一次。1973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威廉 佩利应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邀请访问中国,总理在中山公园兰花房会见了佩利,并与他进行了友好谈话。

从CBS晚间新闻主持人位置退下后,克朗凯特仍主持CBS的科普节目。1981年5月,他率领的摄影队在广州和北京录制了中草药、中医和淡水养鱼题材的电视节目。1984年,中央电视台与CBS签订协议,由CBS每年向中央电视台提供64小时节目。同年12月起,中央电视台陆续播放了CBS提供的《宇宙》、《二十一世纪》等科学系列节目,我国电视观众首次有机会目睹克朗凯特的主持风采。

一个爱国者的世界大同之梦

在美国国内,克朗凯特被誉为新闻自由的守护神,他一再强调,“新闻自由对于民主至关重要”。他时时提醒人们注意政府限制新闻自由的可能举措,但2003年初的海湾战争期间,当全国广播公司(NBC)驻巴格达记者彼得・阿内特因为在接受伊拉克电视台采访时说了一些批评美方的话而被NBC解雇时,克朗凯特不仅没有同情他,还指责阿内特在巴格达的苦行“不可饶恕”,因为他替美国的“敌人”说了话。

传奇时代篇(4)

关键词:古文运动;唐传奇;韩愈;考辩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09-01

唐传奇指唐代出现的具有成熟形态的文言小说。它是古代小说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唐传奇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初唐有三部著名的传奇:《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它们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但在其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传奇创作虽没有停止,但有影响的作品却寥若晨星,直到中晚唐才再一次掀起了传奇创作的高潮,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无论是单篇传奇还是传奇集子,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得以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为什么传奇创作直到中晚唐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除了文言小说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外,现今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科书都认定它的繁荣与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有关。笔者认为这一似乎成为定论的观点值得商榷。

陈寅恪先生最早认定唐代古文运动影响唐传奇。他的这一观点先是在《论韩愈与唐代小说》一文中进行了论证。后来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他又一次重申:“中国文学史中别有一可注意之点焉,即今日所谓唐代小说者,亦起于贞元元和之世,与古文运动实同一时,而其时最佳小说之作者,实亦即古文运动之中坚人物是也。此二者相互之关系,自来皆以为古文之兴起,乃其时古文家以古文试作小说,而能成功之所致,而古文乃最宜于作小说者也。”此论后来被学术界广泛采用。古文运动的功绩,是文体的解放。文体的解放,间接地促进小说的发展,同时由于传奇文学的发展,对于古文运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陈寅恪先生提出了三条证据推论古文运动影响唐传奇:一是两者发展为同一时期,二是最佳小说之作者是古文运动之中坚人物,三是古文最宜作小说。后来的论者除了承认这三点外,在某一点上还作了一些展开,如更具体地论述古文文体解放对传奇的影响。这些证据是否确实呢? 我们下面进行辩析。

关于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为同一时期是用不着多加考证的。韩愈发动并得到柳宗元支持的古文运动主要是在唐德宗的贞元和唐宪宗的元和这一时期。两者处于同一时期,并不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和影响。

陈寅格先生还提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证据即最佳小说之作者是古文运动之中坚人物。这里最需要讨论的是韩愈。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有人据此断定他与唐传奇的创作有着莫大的关系, 把《枕中记》与《毛颖传》相提并论。这说明生动浅显的古文,促进了传奇小说的创作,而且古文和传奇两者的关系已密不可分。

陈寅恪先生认为“古文乃最宜于作小说者”,而承其说的人也说:“由于韩、柳古文运动,产生一种朴实的新散文,这种文体在叙事、状物、言情的运用上,自然是远胜于骈文。在白话文未入小说的领域以前,这种平浅通俗的散体,比较适合于小说的表现。”但是鲁迅先生却认为传奇体是不同于韩柳辈的古文的。他说:“此类文字,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大率篇幅曼长,记叙委曲,时亦近于俳谐,故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别于韩愈辈高议。”这说明唐传奇的语言是明显不同于韩柳古文也不同于他们“以文为戏”所写的散文。

就韩愈的古文理论和韩愈本人的创作来看,古文并不“朴实”,与平易浅显的传奇相去甚远。韩愈《答李秀才书》说:“愈之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题欧阳生哀辞后》:“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乎古道也。”可以看出韩愈要复兴古道,就不能不通过动人的文字,因而韩愈的风格是奇崛的,他的这种风格与平易通俗的传奇创作格格不入,根本不适合进行那种细揣人心、表现人情的小说创作。他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态的刻画都是比较精彩的。他在描写时用的奇怪的句法,显然不是传奇作家们会学习模仿的。

总之,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领导古文运动的韩愈并没有进行过传奇的创作,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并不适合于传奇创作,对传奇也没产生过影响,古文运动与唐传奇创作没有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3年.

[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

传奇时代篇(5)

论文摘要:辞章化传奇的衰落和话本体传奇的崛起是宋代传奇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两个现象。本文重点讨论话本体传奇的世俗化追求,试图从时代风会、精神气质、艺术表达等层面系统揭示这一类型作品与辞章化传奇的区别。

所谓宋代的辞章化传奇,是指从唐人传奇一脉延伸出来的宋代传奇;而话本体传奇,则是指产生于说话基础上的传奇小说。辞章化传奇和话本体传奇因其审美品格不同而各具神韵。本文的宗旨是:从考察宋代话本体传奇的世俗化追求入手,以揭示二者在精神气质、艺术表达方面的差异。

市民文艺在宋代崛起的标志是说话艺术的兴盛。世俗化追求是促使它蓬勃发展的核心因素。宋元说话,不仅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市民,其艺人也大都来自于市民。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所罗列的民间艺术家,擅长“讲史”的有乔万卷、许贡士、张解元、武书生、刘进士等,并非真有功名,只是说明他们虽置身下层,却也博览群书;擅长“小说”的有粥张三、酒李郎、故衣毛三、枣儿徐荣、爊肝朱、掇绦张茂等,则显而易见来自都市社会的下层。这样一群说话人,其说书的目的,如凌濛初《二拍》卷十二所坦率承认的:“从来说的书,不过谈些风月,述些异闻,图个好听。最有益的,论些世情,说些因果,等听了的触着心里,把平日邪路念头化将转来,这个就是说书的一片道学心肠。”[1](P245)道德与娱乐杂糅,而道德归根结底还是从属于娱乐。所以,说话人不奢望与正宗的雅文学并肩,他们所仰仗的是《太平广记》、《夷坚志》、《琇莹集》、《绿窗新话》等在雅文学格局中只能归于末流的作品。南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这样介绍说话人的学识:

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幼习《太平广记》,长攻历代书史。烟粉奇传,素蕴胸次之间;风月须知,只在唇吻之上。《夷坚志》无有不览,《琇莹集》所载皆通。动哨中哨,莫非《东山笑林》,引倬底倬,须还《绿窗新话》。论才词有欧、苏、黄、陈佳句;说古诗是李、杜、韩、柳篇章[2](P3)。

虽然也提到“历代书史”及欧、苏、黄、陈、李、杜、韩、柳,但不过从中寻找素材而已。一句话,说话人没有诗文作家那种兼济天下的抱负,甚至也没有唐代传奇作家与宋代轶事小说作家那种表达士大夫浪漫情趣或人生智慧的追求。他们心甘情愿地将其艺术的基本品格划归于“俗”,即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所说:“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3](P1)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传奇作家扮演了为说话人编写蓝本的角色。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和皇都风月主人的《绿窗新话》大量摘录古代的传奇故事,无疑是说话人的蓝本书;就连北宋刘斧所编撰的《青琐高议》,也可能是说话人的蓝本书。理由是:(1)有证据表明,其中有些故事确实被宋代说话人讲述过,如《青琐高议》别集卷四《张浩》,

《醉翁谈录》题名《张浩私通李莺莺》,《宝文堂书目》著录有宋元话本《宿香亭记》,《警世通言》有《宿香亭张浩遇莺莺》;(2)每篇的题目之下,附有七字的副标题,如前集卷五《流红记》下附“红叶题诗娶韩氏”,卷十《王幼玉记》下附“幼玉思柳富而死”,别集卷二《谭意歌》下附“记英奴才华秀色”,《张浩》下附“花下与李氏结婚”,大约是备说话人写广告之用①;(3)文字俚俗,并用了不少口语词汇。

部分传奇作家为说话人编写蓝本的事实提示我们,在宋代,一部分传奇已与俗文学合流。这种类型的传奇,乃话本与传奇的结合体,可名之为话本体传奇。

与唐人传奇相比,话本体传奇呈现出四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其一,为取悦于市民而创造了大量放诞不检的青年女性。

宋元说话的宗旨是娱乐,为休闲的市民提供娱乐,因而需要热闹有趣的故事。表现在题材选择上,宋元说话涉及最多的是“公案”和“风情”,尤其热衷于将“公案”与“风情”编织在一起;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宋元说话常赋予青年女性放诞不检的性格,以满足听众的秽亵心理。其放诞不检与唐人传奇中的浪漫迥然不同。她们的无拘无束与放肆带有浓郁的市井气息。比如《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她是贩海商人周大郎的女儿。一天上茶坊去玩耍,在那里看到了范二郎,心里喜欢他,却苦于找不到机会交谈。于是她借口卖糖水的要暗算她,故意大叫,向范二郎传递信息:“好好,你却来暗算我!你道我是兀谁?”“我是曹门里周大郎的女儿,我的小名叫作胜仙小娘子,年一十八岁,不曾吃人暗算。你今却来暗算我!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唐人传奇中有这样无拘无束的放肆女性吗?

宋人传奇却推出了一群这样的女子。《青琐高议》别集卷四《张浩》,可视为元稹《莺莺传》的翻案之作。男主角叫张浩,女主角姓李,李莺莺的性格是针对崔莺莺而塑造的。她到张浩的园子里赏牡丹,与张浩相遇。看似偶然,实则有意。她不加掩饰地对张浩说:“某之此来,诚欲见君。”希望他赠她“一物为信”,以此确定二人的婚姻关系,“亦用以取信于父母”。李氏的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她派人转告张浩,叫他别担心,又约他私下相见,“解衣就枕”。后来索性以自杀要挟父母帮她成其好事。径情直遂,泼辣明快,如此坦然地表达情欲,在唐人传奇之外,另是一种面目。

在唐人传奇中,杨贵妃的形象以风韵和深情为核心,是浪漫世界的爱情主角;宋人传奇却刻意凸显三角关系,把她画成了市井荡妇模样。《青琐高议》前集卷六《骊山记》叙贵妃日与安禄山嬉游:一日,醉戏无礼尤甚,引手抓妃乳间;又一日,妃出浴,对镜匀面,裙腰上微露一乳。玄宗扪弄曰:“软温新剥鸡头肉。”禄山对曰:“润滑初来塞上酥。”贵妃大笑道:“信是胡奴只识酥。”禄山出守渔阳,临行还“抱妃泣,久不止”。后举兵反叛,亦意在与贵妃“同欢”。杨玉环快要成为《金瓶梅》世界中的人物了。

李氏、杨玉环等形象的出现,改变了传奇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品格;世俗化倾向已成为一部分宋人传奇的特征之一。

其二,天真稚拙的想像取代了唐人传奇的书卷气。

宋元话本的想像是稚拙的,具有浓郁的民间趣味:活泼与浅陋并存。唐人传奇的想像则是超拔的,空灵蕴藉,未染上日常生活的凡近之气;尽管也不免奇特,却以前人的文化积累作为生发的基础,洋溢出浓郁的书卷气。唐人传奇之“奇”与宋元话本之“奇”实在是大不相同的。

宋人话本体传奇的想像与宋元话本属于同一类型:天真活泼而不免稚拙。比如男女恋爱主角,在唐人传奇中,无论她的社会身份如何,总要保持几分尊贵和韵致,感情生活的推进也大体遵循与其尊贵和韵致相协调的节奏。然而宋人传奇却热衷于直奔“苟合”的目标,推动情节进展的方式也表现出地道的民间趣味。比如北宋无名氏所作的《鸳鸯灯传》。原文未见传本,仅《蕙亩拾英集》存有梗概。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二《约宠姬》引《蕙亩拾英集》云:

近世有《鸳鸯灯传》,事意可取,第缀缉繁冗,出于闾阎,读之使人绝倒。今一切略去,掇其大概而载之云。

天圣二年元夕,有贵家出游,停车慈孝寺侧。顷而有一美妇人,降车登殿。抽怀袖间,取红绡帕裹一香囊,持于香上,默祝久之。出门登车,掷之于地。时有张生者,美丈夫贵公子也,因游偶得之,持归玩。见红帕上有细字,书三章。其一曰:“囊香著郎衣,轻绡著郎手。此意不及绡,共郎永长久。”其二曰:“囊里真香谁见窃,丝纹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付才郎怀袖中。”其三曰:“金珠富贵吾家事,常渴佳期乃寂寥。偶用至诚求雅合,良媒未必胜红绡。”又章后细书云:“有情者得此物,如不相忘,愿与妾面,请来年上元夜于相蓝后门相待,车前有鸳鸯灯者是也。”生咏叹久之,作诗继之。其一曰:“香来著吾怀,先想纤纤手。果遇赠香人,经年何恨久。”其二曰:“浓麝应同谅体腻,轻绡料比杏腮红。虽然未近来春约,也胜襄王魂梦中。”其三曰:“自得佳人遗赠物,书窗终日独无寥。未能得会真仙面,时赏囊香与绛绡。”翌年元宵,生如所约,认鸳鸯灯,果得之。因获遇乾明寺。妇人乃贵人李公偏室,故皆不详载其名也。

《蕙亩拾英集》说《鸳鸯灯传》“出于闾阎,读之令人绝倒”,的确如此。一个侯门侍妾,因“常渴佳期”而与人预定来年的艳遇,已属荒唐;而她采用的求偶方式则是掷香囊于地,无论谁拾得都将是她的情人。这种匪夷所思的想像,只能用民间趣味来解释。罗烨《醉翁谈录》壬集卷一“负心类”载有《红绡密约张生负李氏娘》,还写到李氏与梁越英争风吃醋以及包公断案的情节;如果《醉翁谈录》所载与《蕙亩拾英集》所载均出于《鸳鸯灯传》原文,那就更能见出其想像之天真稚拙了。

其三,人物对话杂用口语。

宋元说话首先是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它在语言方面必须通俗化、生活化。当宋代的传奇作者将说话人口述的故事用文言加以转叙时,通常都尽量抹去口语的痕迹,但仍然留下了驳杂不纯的斑点。如王明清《摭青杂说·盐商义嫁》(《说郛》卷三七):“女常呼项为阿爹,因谓项曰:‘儿受阿爹厚恩,死无以报,阿爹许嫁我以好人,人不知来历,亦不肯娶我。今此官人,亦是一个周旋底人,又是尉职,或能获贼,便可报仇,兼差遣在澧州,亦可以到彼知得家人存亡。’项曰:‘汝自意如此,吾岂可固执,但去后或有不是处,不干我事。’女曰:‘此事儿甘心情愿也。’遂许之。”杂用口语,与语言具有生活气息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指在文言中杂用口语词汇,后者是指虽用文言描叙事物,仍不失生活的清新和真实感。话本体传奇属于前一种情形。

其四,直接描写人物心理。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正宗叙事体裁——史传,一向排斥直接心理描写。其理由是,人物的内心活动,他自己没有泄漏,作者从何知之?既然如此,要取信于读者,就只能描写人物外在的言行。唐人传奇也谨守这一规范。但说话人却无视这一禁忌,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无所不知的惯例:说话人不仅知道故事中人物的外在言行,连他们的思虑也一清二楚。说话人开拓出一片新的叙事空间。尝鼎一脔,不妨看看宋元话本《错斩崔宁》。刘贵醉酒归来,敲门时,其妾陈二姐正打盹,开门晚了些,于是刘贵编了个玩笑话吓唬她,说是用十五贯的价钱把她卖了:

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日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狐疑不绝……那小娘子好生摆脱不下:

“不知他卖我与甚色样人家?我须先去爹娘家说知。就是他明日有人来要我,寻到我家,也须有个下落。”……

陈二姐的心理活动被直接描写出来,这是值得小说史家关注的一个现象。

宋代的话本体传奇也采用了这种新的叙事惯例,人物内心世界不再成为描写的禁区。如李献民《云斋广录》卷五《西蜀异遇》:“生复避于亭上,沉思久之:以为娼家也,则标韵潇洒,态有余妍,固非风尘之列;以为良家也,则行无侍姬,入无来径,亦何由而至此?”无名氏《苏小卿》:“渐独坐自念曰:‘我当日共伊花间叙别,指山为誓,永不别嫁,今已为娼。’”将人物“沉思”和“自念”的内容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对话本叙事方式的移植,在正史和唐人传奇中是没有先例的。

宋代话本体传奇的上述四个特点,使它的品格更近于话本而与唐人传奇风度大别。就这一点而言,说辞章化传奇“到唐亡时就绝了”,有一定的合理性。历史的事实是:宋代的辞章化传奇不足以与唐代的辞章化传奇相提并论,而宋代话本体传奇又与辞章化传奇路数迥异。话本体传奇延续的不是唐人传奇的血脉。

参考文献

[1]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 罗烨.醉翁谈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注释:

传奇时代篇(6)

关键词 近代,传奇,杂剧;情节,淡化

传奇杂剧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结晶,在其文体结构方面有着突出特征,正如王国维评价的那样,以“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与其他抒情性、叙事性、说唱性文体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情节在传奇杂剧中的作用与其他叙事性文体如小说、说唱等有较大的不同,作为戏剧的要素之一,在传奇杂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可以说,中国戏曲史上的著名作品,几乎无不具有完整而精彩的情节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脉络,这是它们能使读者爱不释手、观众流连忘返的重要内因。因此,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无论是传奇还是杂剧,“情节”一直占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

一、近代传奇杂剧情节淡化的表现形式

1 无情节的传奇杂剧。

在近代传奇杂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情节的。戏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于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或通过连贯的情节构成故事,塑造人物,营造艺术空间,实现理想的艺术效果,而主要在于以比较简洁直接的方式抒发感情,发表见解,宣传主张,呼唤理想,宣扬民主。这种倾向在许多近代传奇杂剧中都有明显的表现。抒情议论短剧,就是近代传奇杂剧情节淡化的最典型的代表。柳亚子的《松陵新女儿传》仅一出,女主人公一人上场,讲述妇女形式与精神之双重不自由,女权蹂躏,女界沉沦,鼓吹学习西方,广开女智,收回女权,发扬爱国精神,扶植文明。该剧可以看成是近代妇女解放的宣言书,没什么情节。人物语言虽然犀利流畅,感情充沛高涨,但缺乏戏曲应有的审美情趣与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这类作品篇幅短小,出场人物很少,表现形式上的限制,当然使它们难以构成曲折的情节、有趣的故事。出现这种形式的传奇杂剧,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戏曲家的创作动机与追求的戏剧宗旨。剧作家之所以要离开戏剧艺术本身,情节也不在他们关心重视的视野范围之内,是因为他们在进行戏曲创作的时候,把目光投向了戏曲之外――政治的需要,把戏曲当作改良世弊、唤醒民众的投枪匕首、灵丹妙药了。近代传奇杂剧中情节淡化的情形,在篇幅较长、人物较多的戏曲作品中同样存在,如杨子元的《新》。

2 仅有极为简单的情节。

近代还有一部分传奇杂剧,篇幅较短,一般只有一两个角色上场,不能说完全无情节,但其情节极为简单,缺少波澜起伏、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在这部分传奇杂剧中,不仅事实上情节在剧中已经不重要,出现明显的淡化趋势,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作者也只是将情节作为一个凭借依托,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的内容、表现的思想,并不重视情节在传统戏曲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这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近代传奇杂剧非情节化的倾向。俞樾《老圆》杂剧有三人上场,讲述老将李不候因感于征战武功,老妓花褪红因感于年老色衰,两人心怀垒块,备觉惆怅凄凉,感叹人生易逝,光阴难留。遇一老僧以佛法相劝,言英雄儿女,事异情同,世间之事,无有好收场,皆如梦幻,两人遂消却不平,顿觉释然。作品重在抒发人生感慨,重在对于人生的理解、认识与评介上,同时也寄寓了剧作家强烈、浓重的个人思想、情感,正所谓“文人之意,往往托之填词”,情节极为简单。

这些情节简单的传奇杂剧,客观上受到篇幅较短,人物较少的体制的限制,不易展开曲折动人的情节,难以演述精彩的故事。这当然是造成它们非情节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但是,要从剧作家的政治文化观念、生平经历与主要事迹等方面追寻采取这种表现形式的原因,也许才能对这类传奇杂剧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才能解开其中的“司芬克斯之谜”。

3 有情节但不连贯,有故事却不完整。

近代还有一部分传奇杂剧,具备了构成曲折离奇的情节、形成精彩动人的故事的基本条件,但是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非情节化的倾向。如汪笑侬编写并主演的《瓜种兰因》是近代最早出现的外国题材的故事剧,也是近代涌现出的一部影响巨大、震动一时的“洋装新戏”。《瓜种兰因》写波兰与土耳其开战,由于国内投降派破坏,统治者妥协无能,导致兵败求和,丧权辱国。事虽取于外国,然而作者大声疾呼的恰是中国面临之危机形势,如果像波兰国那样,人心涣散,不思抵抗,必将遭致同样亡国:之灾。汪笑侬自己说:“取波兰遗事,内容甚富,表明不爱国之恶果,与无国之苦况。”《瓜种兰因》因是现实之剧,作者索性将舞台化作演讲之所,大段的时事评论、救亡之词,通过人物传递给观众。在近代局势中,它要达到的目的、引起的反响麸鸣就可想而知了。

近代传奇杂剧中情节因素的新态势、新走向,可以比较充分地认识近代戏曲与元明之戏曲对于情节处理的不同特点。说理大干艺术表现,作品过于快速、直接地反映现实和政治目的,出现简单化、图解化的剧作剧目,艺术上粗糙简陋,缺乏戏剧应有的故事性和戏剧冲突,也缺少耐人寻味的意境神韵,戏曲成为理念、认识的符号化身,扁平无趣,缺乏文艺作品需要的厚度与深度,终究难以沉淀留传。正如近代戏剧家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所说的,“余尝谓乾隆以上有戏有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实无戏曲矣”。的确,传奇杂剧到了近代步入了它的有曲无戏的消退期了。

二、造成近代传奇杂剧情节淡化的原因探析

1 戏剧功能的扩大化。

强烈的时代精神,是要把戏剧作为直接对应现实、裨益时局、针砭时弊的有力工具。近代的激进派没有一个否认这种急切的艺术功利态度,他们号召更多的人为现实、为政治而创作。于是不论历史题材还是时事题材,都毫不掩饰其影射现实的真实意图。一时间,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便有意识地以小说戏剧为武器,鼓吹革命,为满清统治,建立一个富强的新中国大声呐喊。戏剧的地位被大大拔高了,戏剧的教化力量、感召力量在一些人心目中甚至被放到了与宗教类似的地位。政治家借助戏剧以实现其社会革命为目的,是纯粹的功利选择。近代的革命家利用戏曲作为宣传教化的工具,这种热情诚然可贵,在革命高潮时期也能受到观众的欢迎。然而,对戏剧的社会功能的片面认识,必然导致对戏剧审美作用的忽视和艺术上的粗制滥造。它可能博得一时的赞誉,却难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事实证明,由于清末民初传奇杂剧始终缺乏自觉的、坚定的艺术追求,它的“如案头清供”的戏剧效果,犹如长年不见阳光的花朵,不同程度地背离了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规律,终于造成种种简单化、概念化、以政治口号代替艺术创造的不良倾向,使它几乎没有留下真正深刻表现时代精神的、有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的优秀剧目。激进派渴望发挥戏剧的社会战斗作用,希冀以戏剧为横渡乱世、 到达彼岸之舟,这种心态决定了中国近代的传奇杂剧必然要承载过多的东西,这只吃水太深的船不可能轻松愉快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2 出于反映现实、议论时政、抒感的需要。

如吴子恒的《星剑侠传奇》,长达53出,为近代传奇杂剧中的奇构,人物众多,出场人物难以准确统计,内容十分丰富。20世纪最初20多年的国内大事、一部分国外大事几乎都有所表现,当时中国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面临的主要政治危机差不多都有所反映。为了适应这样的创作意图与内容需要,作者采取了相当自由的结构方式,在神仙带领下上天入地,遍历中外,不受情节连贯与否和故事完整与否的限制,在纵览世界的广阔文化背景下,展示了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的图景,描绘了一幅幅中国人民苦难深重与不懈抗争的画面。这样以一个一个地“事件”与“问题”来构思创作的结果,就造成了全剧情节不连贯,大幅度跳跃,故事也不完整、不精彩的情形。从某一部分来看,不能说《星剑侠传奇》的情节不连贯、不完整;但是从整体上看整部作品的情节,就会感到明显的淡化、边缘化的情形。

3 出于表现纷繁史实、陈述复杂事件的需要。

特别是当所反映的内容时间、空间跨度极大、难以把握与驾驭的时候,这种需要就更加明显。如杨子元的《女界天传奇》,共八出,前加楔子,每出讲述一个故事,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全剧由八个互无联系的独立故事构成:第一出《授书》,讲述玄女授黄帝兵书;第二出《饭韩》,讲述漂母以饭食韩信;第三出《戍边》,讲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第四出《救种》,讲述秦良玉抗清保种;第五出《宗孔》,讲述美国总统华盛顿之母尊孔;第六出《医院》,讲述俄皇亚历山大内亲王亲任看护妇;第七出《救国》,讲述英国首相亚斯夫人救国危难;第八出《和议》讲述海牙万国妇女大会。显然,各出之间在情节上绝不相关,全剧当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全剧的情节已经完全被消解。但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将作品联系起来,情节的作用已经被思想主题所取代。作者自述创作宗旨时说得更清楚:“蒲江杨子元,新撰《女界天传奇》,以扩张女学,巩固共和为宗旨,援中西有关国家、有关世界奇女子,资红颜模范,期共享平权自由之路。”由此就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何要采取这样的创作策略了。

4 出于考证学术问题、追索正确结论、展示学术渊源的需要。

传奇时代篇(7)

[关键词] 历史传奇文本;电影特质;接受美学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大手笔《英雄》的成功上映将中国电影拉出波谷,并以电影界里程碑的符号性标志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况。中国影片在国际主流空间上映的帷幕从此被拉开,“中国式大片”到来的时代之门由张艺谋的双手亲自开启。

但是,我们仔细审视“中国大片时代”到来之后近几年相继上映的大片,不难发现,从2005年的《七剑》《神话》到2006年的《墨攻》、2007年的《投名状》、2008的《赤壁》《三国之见龙卸甲》《剑蝶》《画皮》直至2010年的《花木兰》《孔子》《苏乞儿》,这些影片都是从民间故事、历史传奇中来建构自己故事文本的古装片。

再回溯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特别是在几次商业浪潮的洗礼之后,历史传奇题材的影片一直都是重头戏。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来反思一下历史传奇题材广受电影人青睐的原因了。究竟是这类题材中的什么特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将目光聚焦于这类题材的身上呢?这类题材究竟又蕴藏着什么样的特质适合以电影画面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呢?笔者将在分析最早进入电影界的传奇故事“木兰从军”的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传奇文本所深蕴的电影特质。WWW.133229.cOm

一、“木兰从军”故事的银幕历史回溯

历史传奇故事“木兰替父从军”在民间百姓间流传很广,而其史料最早始见于《乐府诗集》中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作为最早的叙事诗,其有着基本的故事情节,而其中作为“忠孝节烈”的叙事元素更是经过历代传奇小说野史的补充丰润而使花木兰的形象愈加丰满。尤其是后来逐渐加上的有关木兰婚姻爱情的故事成分,使一个忠孝节义的封建故事更增加了曲折动人的元素。

作为传统的民间传奇故事,“木兰从军”历来都是很受文学与影视关注的一个叙事题材。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木兰从军”故事被屡次搬上银幕的历程:

1928年,民新影片公司出品的、由侯曜导演、李旦旦与林楚楚等主演的默片《花木兰》,这是“木兰从军”故事第一次被搬上中国的银幕。影片借助于“木兰从军”故事的本土性来冲破欧美电影类型在中国的垄断,以其为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民族本土性特征走进当时的电影视野,为中国百姓广泛接受,为中国电影早期发展的历史添写了重要的一笔。

1939年,由欧阳予倩编剧与卜万仓导演共同对“木兰从军”故事进行适应时代特征的改编,并由黄耐霜、刘继群主演、华城影片公司出品了黑白有声影片《木兰从军》,成为抗战时期的孤岛电影之一的《木兰从军》,叙事重点已经由传统的对父亲尽孝偏移到为国家尽忠上来,并紧密结合当时大的时代症候,成为特定历史背景下造就的一部优秀的抗战影片。

1963年,黄梅调的影片《花木兰》被香港邵氏影业公司搬上了银幕,由岳枫导演,凌波、金汉等主演。影片成功地将黄梅戏曲调“经过现代音乐理念的处理,晋升为一种现代化、精致化、时代流行曲化的传统戏曲、江南小调的代称”[1],对“木兰从军”故事的这一现代性改编,契合了当时现代都市型香港民众的娱乐需求,一种现代都市的民间性消费悄然升起,而“木兰从军”这一历史传奇的时代特性特征得到彰显。

2009年,“木兰从军”的故事随着当下的大众娱乐化消费再次进入电影人的视界,具有民族史诗性的大片《花木兰》由马楚成导演、中国内地和香港合拍,并启用了地跨中、韩、俄两岸三地的国际化明星阵容,以凸显的影像视觉造型效果,成为新世纪中国影坛“大投资”“大明星”“大场景”“大票房”为其鲜明标志的“景观电影”典型代表。

二、 “木兰从军”类的历史传奇故事文本内部所蕴藏的电影特质分析纵观“木兰从军”传奇故事百年来被反复搬上银幕的历史,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被不同导演多次演绎而焕发出更加多彩的光泽。从前面对木兰故事的银幕历程回溯中我们可以发现,花木兰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编导拍摄出来时,则有着不同的主题侧重点。虽然电影人都选择了这个妇孺皆知、大众耳熟能详的民间传奇故事作表现对象,并巧妙借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场景为影片的基本构架,但不同时期拍摄的影片花木兰都折射着不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在其中,这与中国民间传奇故事自身所蕴藏的电影特质有着很深重的关系。

(一)历史传奇故事文本所蕴藏的本土性特质

我们可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析历史传奇文本故事的本土性特质。接受美学认为,作家或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都先预设了一个读者即隐藏的读者在面前,艺术家的创作就围绕着这个预设的读者展开,文本的构建也以这一预设的隐含读者为中心。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通过对“木兰从军”故事银幕历程的回溯了解到,1928年版的电影《花木兰》就是为了与当时的小市民大众审美需要相契合而拍摄的。当时的中国电影界被外国放映商与外国影片所充斥,商业利益至上的拍摄诉求决定了创作商们必然会将潜在的大众市民作为接收对象,而文化素养不高但人数颇多的小市民则是很好的影片接受者。因此,电影创作商们就将目光锁定在已经在民间流传很广,早已为大众市民耳熟能详地接受了的“木兰从军”的故事。以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作为电影创作的素材,无论是其叙事结构还是价值取向,都与当时的市民审美取向相契合,这样,影片还未拍摄就已先入人心,再加上影片在创作时还汲取了很多传奇故事的元素,使人物故事情节充满曲折,尤其是“木兰从军”中女扮男装这一故事元素更能契合广大小市民的猎奇心理,所以就成为电影人在本土寻求电影素材的最佳首选。

(二)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主题的时代性特质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原先已有的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艺术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即先在经验形成对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主题的时代性特质,我们可以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来进行阐释。1939年版的电影《木兰从军》,改编者们就有意识地将传统的木兰故事“忠孝双全”母题转移到侧重强调其“忠君报国”的一面,撷取了木兰故事中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重点情节,完成了主题由“为家尽孝”向“为国尽忠”的中心置换。民间历史传奇故事“木兰从军”的爱国主题契合了当时抗战反侵略的时代主题,在中国百姓中反响很大,激起百姓保家卫国的抗争热情,“木兰从军”类的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以其时代性特质在当时社会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与“木兰从军”故事有着相同母题的历史传奇故事被搬上20世纪30年代上海全民抗战的银幕的还有《西施》《梁红玉》《岳飞尽忠报国》《苏武牧羊》《太平天国》等一批抗敌御侮反侵略的影片,极大地满足了抗战时期孤岛上海民众抗日的渴望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