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6 16:07:24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篇(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创建人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建国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的职务,并在外交上有卓越的表现,被国际上称为最难对付的政治家!在职期间日理万机,勤俭朴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死后没有任何的存款,也没有留下一子半女,甚至连骨灰都撒入大海,这样的廉洁是无人能比的,可以说他为中国人民奉献了他的一切,他的智慧、他的忠诚、甚至是他的生命,风流人物第一名,除了总理还能有谁?

二、孔子

孔子是最具国际影响的中国人。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和前5世纪的一个诸侯国里。他希望当时分裂的中国能重视出现统一强大的中央权力,主张上层阶级以礼、仁政、德行来维持统治,全体人应遵从忠于天子、孝顺父母、友德朋友的信条,妇女应对丈夫忠贞服从。但他未能把他理想与理论变成现实。在他死后七百年,汉武帝正式把他的学说奉为唯一的官方学说。自此,历代帝王纷纷效法。到公元7世纪,唐朝大兴孔庙,孔子被奉为半人半神的圣人。这种习俗沿袭约一千三百年。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是中国传统的象征。他的思想对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相当影响。孔子思想对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也有过重大影响。

三、李白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像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凛然傲骨,那与自然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文人志士。他的诗歌的豪放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一位旷世奇才,有不可更替的不朽地位

四、诸葛亮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五、林则徐

林则徐是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连头号鸦片贩子英国商人在如此清廉的钦差大臣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手从来没有被贿赂玷污。在中国政治家中,这种情形是闻所未闻的。”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篇(2)

我看刘邦

叱咤风云,英勇善战的项羽是英雄;一心为国却不得重用的屈原是英雄;在我看来,开创汉朝,能屈能伸的刘邦也是英雄。

我欣赏他英雄的性格。他可以在项羽把他独自放在南边时欣然前往,他可以在鸿门宴中安然脱身,他也可以在占领城池时与百姓约法三章,他还可以在入关后不称王,对后来的项羽毕恭毕敬。

也许,没有几个是他心甘情愿的,但他可以为了大业着想,而把自己的本藏。他用张良而不疑,坦诚相待才会使那么多人效忠他。

人无完人,这样的刘邦也会有缺点,他好酒及色,不事生产,他的嗜酒,无赖,都让人所不喜欢,但他知错就改,知道顾全大局。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篇(3)

吉林省博物院所收藏的张大千作品中,《水面晴霞图》《舟中看山图》《新安江行舟图》《拟大涤子笔意图》《黄山百步云梯图》《荷花图》《仿石涛山水图》等从款识可知是学习石涛的作品。其中作于1932年的《舟中看山图》有两处款识,其一云:“狂名久说张三影,海内蜚传两石涛。不信麻姑能变幻,却疑狡猾到吾曹。大干戏拈。”其二云:“蛰庐老友视此略似大涤子否?壬申之正月二十七日,试此佳楮,心手俱快,并记。”蛰庐即陈云诰,民国时期的书画家,与张大千相友善。吉林省博物院所藏张大千绘画有多件即张大千为陈云诰所画。款识所谓“海内蜚传两石涛”,当指张大千仿造石涛绘画而言。吉林省博物院所收藏的张大千作品中就有一张《仿石涛山水图》,款识均仿石涛,如果不是钤印出于张大千,的确不易区别。由此两跋可见张大千学古的信心与影响。

张大千善学传统。吉林省博物院所藏张大干《仿宋人得句图》陈云诰跋云:“清湘、山水画,自写其嵌奇磊之致,能于宋元诸家外,独辟蹊径。大干于两家致力最深,而游屐所至,藏丘壑于胸中,而发于楮墨者,实以造化为师,非寻常所能拟似。此笔端金刚杵也。今观此帧人物乃精丽工雅,闯然入文、仇之世。能者固无不能,谅哉!”“能者固无不能”表明张大千对传统的研习确实有超越时代的过人之处。

张大千认为:“绘画必须从临摹入手,有如念书一样,临摹就如念‘三字经’,如没念过书,无论写古文也好,写白话文也好,同样是写不出来的,临摹有了深厚的根基,才能谈到创作。”张大千对临摹是身体力行的,《大风堂名迹序》:“临川、衡阳二师所传,石涛、渐江诸贤之作,上窥董巨、旁猎倪黄,莫不心追手摹,思通冥合。”他学习传统,又不泥古,在与刘力上的谈话时说:“学习古人,要进的去,出得来,师古而不泥古,要不落前人窠臼,要有个人风格。”

除石涛之外,张大千还向其他古代大家学习。例如,创作于1934年的《白梅绶带图》,其款识云:“画梅自宋以来,共分两派。徐熙野逸如竹外墙头,时送酸香;黄筌如宫妆映月,珠玉满前。予此幅戏用黄筌法为之。”表明他曾向黄筌学习。又如,1946年所作《照殿红图》,其款识云:“照殿红拟道君皇帝笔,丙子岁于海上见此本,忽忽十年,犹能记其仿佛,因为静之仁兄方家写之。”表明他曾受到宋徽宗的影响。又如,创作于1936年的《古松栖鸦图》,其款识云:“松雅(鸦)古画中不多见,惟新罗山人有之。予此作参合边景昭、陈老莲笔法写之。”表明他曾参悟华嵒、边景昭和陈洪绶诸家之长。其他如《石榴图》“仿天池生笔”,《图》“仿白阳山人笔意”,《煮茶图》临“仇实甫煮茶图”,等等,表明他向历代大家学习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张大千也注重向不大引人注目的名家学习。这当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对元人的取法。例如,创作于1935年的《秋山渔隐图》,其款识云:“近得盛子昭《秋林渔隐图》,丹林照眼朱,熊熊如火齐,使俗手为当不堪入目。何当时吴仲圭见鄙之甚耶?予此幅略师其意,但红树未敢多画耳。”创作于1940年的《秋林觅句图》也“仿盛子昭笔”。盛子昭即元代画家盛懋。盛懋善画人物、山水、花鸟,笔法精整,设色明丽。盛懋非文人画家,因此不被重视,张大干题跋中所谓‘‘吴仲圭见鄙之甚”即指此而言。但是张大千不管这些,学之不误。又如,创作于1948年的《高山流泉图》“拟元人赵善长笔”。赵善长即元代画家赵原。赵原在美术史上的影响不及盛懋,但是张大千还是看到了他的长处。又如,创作于1941年的《东坡居士笠屐图》“仿元人任子明笔”。任子明即元代画家任仁发,以人物画著名。任仁发在美术史上也没什么名气。除了元代画家以外,张大千《仿宋林椿笔意图》对林椿的取法,《黄山奇峰图》对程邃的取法,《桐荫高士图》对张风的取法,都显示了他独特的艺术眼光。

张大千也很注重向民间绘画学习。例如,创作于1940年的《二叟赏梅图》,其款识云:“老莲画出阎立本《历代帝王像》,上溯六朝,不落宋元人一笔。近见《曹望禧造像》,益知其源流所自也。”又云:“此画当非任渭长辈所能梦见,世无赏音,且以予为妄人矣。掷笔三叹。”《曹望禧造像》,禧当作僖,全称“襄威将军柏仁令齐州魏郡魏县曹望僖造像”。北魏正光六年(525)三月二十日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九字。在山东临淄县西桐林庄,石像原为潍县陈介祺所藏,1921年售与法国巴黎博物馆。这一造像的线刻非常精致,代表了北朝绘画的较高水平。又如,创作于1941年的《东坡居士笠屐图》云于“敦煌莫高窟作”,表明这件作品作于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期间。傅增湘跋云:“余旧藏元僧写坡公象,颧隆面削,宛若癯仙。兹大干摹本,乃尔广颊丰颐。意公自海南得佛印书后,悟得丧齐生死,心与造化游,故尔心闲体逸如是耶!今披此图,可想见别黎子云家,风雨归途,野服萧然,妇孺追随,邑犬群吠之状也。”傅增湘注意到张大千的坡造型与元人不同,虽然他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张大千在人物造型上与传统的文人画拉开了距离。张大千的人物造型一般不做病态的描绘,面部往往比较丰满,神情也往往清朗,并不愁苦。应该说这种区别与敦煌壁画造型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又如,创作于1945年的《拟老莲归去来图》款识云:“老莲画出六朝三唐刻故石,故自高新之。从敦煌归,以赭石勾勒,唐人壁画初稿法也。惜老迟不见之。”明确显示其创作受到敦煌壁画的影响。

吉林省博物院藏张大千绘画作品中,有《天池荷花图》《墨荷图》《荷花蜻蜓图》《荷花鹡鸰图》《品莲图》《荷花翠鸟图》《荷花图》等九件荷花题材的作品。这就表明荷花一直是张大千所喜爱的题材。其中张大千、于非闇、溥儒合作于1943年的《天池荷花图》,其款识云:“东坡曰:‘石文而丑’。一丑字足以极石之千变万化。天池生画荷,以一滥字为此花传神生色。”按,天池生即徐渭,是历史上最善于画荷的大师,也是张大千所取法的主要对象。张大干认为徐渭画荷的主要特点在于“滥”,所谓“滥”,—方面表明荷花的构图可以随意变化,另一方面也表明荷花这一题材在笔墨上的丰富和自由。换句话说,张大千虽然所论的是徐渭的作品,而实际上正是他自己画荷的体会。张大干在与薛慧山谈话时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这一点对了解张大千绘画风格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张大千对于笔墨非常重视。张大千在与张心智的谈话中说:“我国国画最重要者,为用笔、用墨。若要不入工匠气,须在笔墨上留心,至于色泽当然也是重要的。”这一番话表明了张大干对于中国画传统的深刻认识,他继承了五代荆浩关于笔墨的认识,荆浩在《笔法记》中写道:“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并且解释道:“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荆浩最后总结道:“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直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其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张大千对《笔法记》认识很深刻,并将中国画的笔墨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线条在中国画中具有重要地位,张大千对绘画线条非常重视。他在《画说》一文中说道:“要画画首先要从勾摹古人名迹人手,把线条练习好了,写字也是一样。要先习双勾,跟着便学习写生。”上文所提到的他对于《曹望僖造像》的重视,显然与线条有关。他对潘贞则的谈话中说:“学画第一重要的是勾稿练线条。”他认为人物画需要练习线条,在《谈仕女画》中张大千谈到:“仕女的衣着,则看画题而定富丽或清雅。其衣披、裙带花纹,宜参考古人名作,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明皇纳凉图》、宋徽宗的《摹张萱捣练图》等,或者敦煌壁画,都是最好的材料。”吉林省博物院所藏张大千作品中,《白描仕女图》有两件,表现了张大千在线条上的功夫。其他如《童筝图》《策杖高士图》《谢枋得句图》《咏柳图》《崖下行吟图》都是线条应用的代表作品。花鸟画也需要练习线条,他在《花卉画及没骨法》一文中说:“花卉画,当然要推宋人为第一,画的花卉境界最高,他们的双勾工夫,也不是后人所赶得上的。”《寒鸦垂柳图》《石榴图》《梅竹图》是代表作。

在重视线条的同时,他对于各种笔法的变化也非常重视。与张心智谈话时说:“中国画无论山水、人物、花鸟,工笔或者写意,都很注意笔法。不管是勾线、皴擦、渲染,都有个用笔的问题。勾线要用中锋,皴擦就要用侧锋,而渲染则中锋和侧锋都要用。”对于不同笔锋的功能也有深入的认识,其《课徒稿》云:“用笔拿中锋作中干,侧锋去帮助它。中锋把体势建立起来,侧锋来增加它的意趣。中锋要质直,侧锋要姿媚。勾勒必定用中锋,皴擦那就用侧锋。点戳是中锋,渲染则是中锋侧锋都要。”张大千在与刘凌沧的谈话中谈到了笔法的综合运用:“有修养的画家,运用他们纯熟而酣放的笔法,借着淋漓生动的墨汁,表现出山色空朦、林木蓊郁、烟云变幻之奇,使作品现出文学化韵律化的意境。”《昆明湖小景图》《维扬小景图》《山中幽居图》《严陵秋色图》《赵师侠词意图》《黄山文殊院图》《峨眉一角图》《山间观瀑图》《严陵濑图》是代表性的作品。

中国画自明清以降,对于墨法的重视远低于笔法。张大千与谢家孝谈话时说:“古人说过,墨法比笔法难。因为笔法还可拿方式做准则,而墨法就只有在蘸墨在纸上的刹那,自己去体会,很难说得出道理来,所以说比较笔法更难。”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体会,所以他对于墨法的重视要高出时人。张大千曾对墨法的演变有所梳理,他在《题雨山图》中说:“元章衍王洽破墨为落茄,遂开云山一派,房山、方壶踵之,以成定格。明、清六百年未有越其藩篱者,良可叹息!”他认为明清人在墨法上已经没有创新,完全走的是因循的老路,因此感到遗憾。题《泼墨泼彩山水图》:“自王洽为泼墨,米老承之,以为云山,后有作者墨守陈规,不离矩步。不知风气既移,不容不变,似是不是,不似者乃是耳。”我们看到,他的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圆明园故址图》《白云绕山图》《小蓥华山图》《高山飞瀑图》《黄山天都峰图》《山间观瀑图》等都为后来的泼墨法开了先路。他与朋友谈话时说:“我的泼墨方法是脱胎于中国的古法,只不过加以变化罢了。”这个看法应该是准确的。

在吉林省博物院所藏的张大千作品中,《二叟山巅客话图》《白云绕山图》《小蓥华山图》《高山飞瀑图》《坡公偃松图》《黄山天都峰》《东坡居士吟望图》《仿宋人得句图》《松溪觅句图》等作品都使用了鲜艳的颜色。张大干的晚年以泼墨泼彩的画法独树一帜,形成了新的风格。因此他绘画中的色彩值得专门研究。但是他对色彩的使用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有一种说法认为从临摹敦煌壁画之后。吉林省博物院的这一批作品可以提供研究的线索。从时间上看,1940年去敦煌临摹之前,张大千已经形成了色彩的基本风貌。

张大千对颜色有着天然的兴趣。上文所提到的创作于1935年的《秋山渔隐图》说盛子昭的作品“丹林照眼朱,熊熊如火齐,使俗手为当不堪入目”就说明了他对颜色的偏好。在与张心智的谈话中一方面指出中国画最重要者“为用笔、用墨”,另一方面也指出“至于色泽当然也是重要的”。在《与友人的谈话》一文中,他说:“对于人物画,我喜欢唐人的豪放,宋人的谨严,而色彩的绚烂,两代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强调了他对绚烂色彩的喜爱。我们从张大干一生的作品来看,一方面,水墨的黑白变化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上文所论他对笔法和墨法的重视都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色彩的灿烂辉煌也是张大千所热爱的。这不仅来源于天性,也有后天的培养。

张大千对颜色的喜爱与日本留学的经历有关。18岁时,张大千与张善孖一起留学日本学习染织。20岁时回国。根据研究,他们到了日本之后,可能并没有正式注册成为留学生,而是旁听了学校的课程。这段经历对于张大千的绘画产生重要影响。染织专业的特点有两个,其一是对于颜色的训练。作为现代设计的专业之一,染织所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纺织材料,染织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纺织物做进一步的美化加工,而染色是其主要的方式之一。各种原色和问色的使用是染织主要的色彩来源。其二是对于图案的训练。图案是现代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无论什么专业的设计,都不能离开基本的图案。这其中既有传统的纹样,也有现代的构成图形。总的来说,图案的存在要以秩序和美观为主要特征。染织设计的图案有的时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样式很接近。张大干对于颜色的偏爱和对于工艺的认可,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吉林省博物馆所藏张大千绘画中,创作于1934年的《二叟山巅客话图》是最早的一张青绿山水的作品。在绘画中已经使用了红色和绿色的对比,造成一种辉煌的效果。这种画法即使放置到古代的金碧山水当中,其颜色对比也是很醒目的。即使创作于1940年的《白云绕山图》也并不是敦煌之行的结果,而是此前风格的延续。

张大千对工笔绘画或者说院画,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在宋代以后的观念里,工笔画是与写意相对应的绘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工笔画被看成是缺乏文人意趣的方式,常常与刻板和单调相联系。虽然中国从魏晋时代以来,有着辉煌的工笔绘画的传统。这一点,张大千在谈到陈洪绶的绘画与北朝《曹望僖造像》的比较时已经谈到,他希望能够上溯到更为久远的工笔绘画传统中去。张大千对于这个传统情有独钟,《仿宋人得句图》《松溪觅句图》的大片绿色的使用也值得关注。他在《谈画工笔山水》中说:“画工笔山水时,先用淡墨勾出轮廓,然后皴擦渲染。画树要点夹相参,浅绛中着一二青绿夹叶,或红树一株,更觉得有趣,夹叶树的树身,不可着色,愈觉自然。”从他轻松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大千的对颜色的熟稔和热爱。我们从传世的张大千作品来看,工笔画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就吉林省博物院所藏张大千绘画来看,《观音像》《仿宋人鉴古图》《赠刀图》《薛涛制笺图》《竹溪六逸图》《宋人觅句图》《拟老莲归去来图》《芭蕉仕女图》都是工笔画作品。

张大千在1941-1943近三年的时间里临摹了一百多幅敦煌壁画,尤其对北魏到元代的敦煌壁画进行了深入地临摹学习,这对他后来在山水画上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谈到敦煌壁画对他的绘画影响时说:“在敦煌,生活是艰苦些,那个古老沙漠的洞子里,真有与世隔绝的感觉,但对我的绘画风格,确乎学了很多东西。”张大千在论敦煌壁画的时候谈及它的“色彩的辉煌”。张大千早期的艺术生涯,可以敦煌之行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作品吉林省博物院都有收藏。如果说在敦煌之前,张大千对于色彩的喜爱还主要是一种个体的感受,那么敦煌之行以后,他对色彩的认识则更为深刻而强烈。这一点在他绘画的颜色使用上直接表现出来。分别创作于1944年和1945年的《坡公偃松图》、《东坡居士吟望图》造型基本相似,都使用了鲜艳的红色。这两件作品为张大千敦煌之行以后所作,感觉对颜色的使用更为纯净,并且造型能力有所增强。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篇(4)

高一(6)杨文菁

水是自然界一种极普通,极常见的物质.地上的江河湖海,天上的雨雪冰雹,乃至于清晨的露珠,夜晚的迷雾,水,无处不在.

水,滋润万物,是万物之源.水,看似普通,却蕴含着多少哲理.

水·愁豪情

水,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的悲欢承载着南来北往多少骚客的愁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如愁.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奈,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凄婉,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寂寞,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哀叹……水,似乎一直是愁的化身.

但,你是否还记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悲壮;是否还记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奇;是否还记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是否还记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是否还记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豪迈……水,不只是愁的化身,不只是消沉情思的载体,它更是豪放的代言,它能汇成洪流,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是人间最多变的形象.杜甫的水飘落了一叶叶苦恨艰难,苏轼的水奔逐着波澜万丈的浪花,范仲淹的水更行更远,流向乡魂归处,徐志摩的水蜿蜒在浪漫多情的康河,那林妹妹的水啊,则是泛着的点点泪光,散着片片落花!水多情又无情,它流淌千年,流不去千古情,只要千古情长在,千古水长流,古今由来便同是一梦,笑罢梦醒,何必枉悲伤借水寄情,水的柔情,我喜爱;水滴石穿的坚韧,奔流到海的决心,更会一路砥砺着我前行.

水·包容·内敛

每一滴水汇集到一起,于是便有了海.

海教会了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一切.

小时候,喜欢海的浩瀚,深邃.第一次见到海,便被它的浩瀚无际震撼了,母亲那时候对我说:"你要有像海一样宽广的胸襟,知道吗"那时候的我并不理解母亲的话,只知道一个劲地点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这句话.每当和他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便会想到海,记起母亲的那句话.

平静的海面下,涌动着多少暗流,积聚着多少能量,容纳着多少生物.但是,它从不张扬,从不炫耀,它只是静静地孕育着生命,用它那宽广的胸怀拥抱一切."壁立千仞,有容乃大",其实,人心比海更广阔,更深邃.

水,自然的哲学家.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篇(5)

古代神话的诞生,都离不开当时人类的现实生活、劳动和自然进行的斗争。在文化发展较早的文明古国,如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和阿拉伯地区,有关飞行的神话丰富多彩、流行甚广。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雅典著名建筑师、雕刻家代达罗斯到克里特岛后,因为触怒了国王,同儿子伊卡洛斯一起,被幽禁在海岛上不许离开。代达罗斯用羽毛和蜡做成像鸟一样的翅膀,捆缚在自己和儿子伊卡洛斯的肩头和手臂上,升空翱翔,越飞越远,遗憾的是,儿子不听父亲的劝告,越飞越高,飞近了炽热的太阳,结果粘住羽毛的蜡熔化,羽翅燃烧,伊卡洛斯失去了翅膀,坠入大海,而代达罗斯却扇动翅膀成功地飞越爱琴海,返回到自己的家乡。

在希腊人、闪米特人和印度人的神话传说中,就有凡人和神出入天堂的说法。天神小天使有翅膀,牛、马和大象也都有翅膀。欧洲也有身生双翅的飞人石雕。至今仍保存在中国敦煌石窟里的壁画,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飞天形象。《双飞天》画面上,两位飞天仙女,她们既没有翅膀,也不靠云彩,全凭两条缠卷伸展的飘带,腾空起飞。

古代不少诗人,也常用美丽的诗篇来描绘自己飞行的理想。中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曾写道:“高飞兮安翔,乘清风兮御阴阳。”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我愿生双翅,捕逐出八方。”诗人李白也曾写过:“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和“矫翼思凌空”的诗句。诗人崔颢畅游武昌时,登上黄鹤楼,也感慨地赋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很早就流传于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神话嫦娥奔月的记载,初见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56~前87年)的著作《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羿往昆仑山会见西王母,讨来了长生不老之药,嫦娥偷吃此药,忽感身轻,飘然升腾,来到了月面上。但月宫中清凄冷寂,使她感到惆怅,又不禁怀念起人间的生活来。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七绝《嫦娥》分外脍炙人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篇(6)

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时代,在这众多的诗人中有三位最著名的大诗人,那就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是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歌豪放雄奇,想象丰富,感情热烈。他是唐朝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称为“诗史”,他也被后人誉为“诗圣”。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而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走近这三位名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唐的风韵。

选文1

李白的江油

韩作荣

江油是一座小城,其声名远播,是因为李白的缘故。一座城市,一处建筑,因名家的诗文而名垂千古、家喻户晓,已数见不鲜。李白与屈原一同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其故里江油也被誉为“天才的哺育地、光明的源头”。

在江油,你会感到这里的山川风物、民风民俗似乎都被李白的诗魂所浸透。青莲乡的陇西院被称为李白的出生地……江油,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颇多,从“其母食红鲤而生李白”到“铁杵磨针”,乃至“诗镇石牛”“井洗笔砚”“勇斗白龙”“匡山习剑”等,都和诗人的“谪仙”之名相符,亦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

李白二十余岁时离开蜀地,倚剑远游。但李白毕竟在蜀乡长大,蜀人之聪慧、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都给他心灵以滋润……巴蜀多奇诡之才,多孤傲之士,锦官城又是销金纵酒重感官享乐之地,这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场所,给了他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终成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狂客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

也许与诗人了无羁绊的狂放性格有关,也许与异域文化的精神熏陶和老庄、魏晋玄学的影响有关,也许与包容古今万物的盛唐时代有关,这位“凤歌笑孔丘”的诗人,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极少写受格律束缚的律诗,而擅乐府。古人论诗,多论比兴,并不提倡在诗中言事,可李白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事。目前,当代诗人的新诗在厌倦了抒情、象征、意象的经营之后,也已回归了晓畅明白,喜叙述和细节的捕捉了。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看来,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单纯以及细节的叙述手法已为今天诗人的探索提供了典范。当然,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李白逝世已一千多年了,今天,人们不仅仍能从他的诗中感受那不竭的艺术魅力、盛唐精神和诗人的人性追求。在李白的故里,人们还能看到哺育这位天才诗人的灵山秀水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领略至今尚存的一些诗的语境。

江油这座小城,到处都有李白的遗迹,到处都有李白的诗文,到处都有李白的传说,看来江油应当称之为“李白的江油”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情感共鸣

江油这座小城,因为李白的缘故而声名远播。这个地方有很多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也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也因为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给了李白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因此李白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

阅读思考

1.简要说说李白诗歌的特点,并分析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2.文中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有什么作用?

3.文中说“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请举例说明李白的这种风格。

选文2

草堂读杜甫

李伟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城西,风景优美的浣花溪,碧水环绕。在成都这座浓郁文化气息与现代喧嚣并存的都市中,杜甫草堂显得那样的幽远古朴、宁静闲适。来到这里,人们似乎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一千多年前,要与一位远去的历史巨人谋面与对话。

步入草堂正门,首先来到大廨,只有一尊杜甫铜像悲怆地伫立在大廨的中央。

我驻足端详这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的杜甫铜像,不禁心潮起伏。望着眼前的杜甫,看着他那历经沧桑而修长羸弱的身躯,看着他那饱经忧患而炯炯有神的双眸,看着他那手中紧紧握着的一卷诗书,我仿佛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正在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波澜,仿佛听到了诗人为社稷民生发出的千古呐喊。这时,我想起了杜甫在他的长诗《北征》中反复咏叹道,“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是诗人在贫病交加之中,面对国家满目疮痍发出的愤怒呼声。于是,我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杜甫的雕像,隐约感觉到他躯体的血液仍在流淌,脉搏仍在跳动,余温仍然尚存,他似乎有许多的积郁与愤懑要宣泄,要以一己羸弱的身躯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大任啊!

虽然杜甫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但却依旧心念民间疾苦和国家安危。杜甫草堂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源于对生活深深的爱、对黎民百姓深深的爱、对国家深深的爱,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大爱,使得诗人创作出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成为一代“诗圣”。

杜甫草堂,还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这便是草堂的标志性建筑――茅屋。这是一座竹篱为栏,黄泥涂壁,茅草做顶的农舍。在绿荫下,茅屋显得那么宁静、安谧。进入院落,可以看到杜甫为我们描绘的景象:“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岁,离立如人长。”眼前的五棵桃树、四株小松,依旧挺拔,生气勃勃。在茅屋的侧前方,还有一株高大的楠树。据说,杜甫当年茅屋的选址,正是依于一株古楠之旁。此时,恰巧一阵微风吹过,古楠树影婆娑,将整座茅屋完全笼罩在浓密的绿荫之下,正是靠着这株楠树的庇佑和保护,才使得草堂茅屋成为杜甫蜀中度日的安稳之所。可以想见,在安史之乱的烽烟中,杜甫带着一家老小,翻山越岭,从荒凉贫瘠的陇右流亡而来。一路上,他目睹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凄凉景象,他在寻找着一种安宁,寻找着一丝温暖。正是成都这座静谧秀美的草堂成全了诗人的愿望,他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安稳心灵的地方,使得一家老小能有一处安定的栖身之所。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草堂建好的第二年秋的一天,狂风忽起,风雨交加,茅屋前的楠树被连根拔起,屋顶的茅草也被秋风卷走,茅屋无处不漏雨,杜甫一家老小彻夜不得安眠。诗人面对自己如此凄凉的境遇,推想到天下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不由得引发了悲天悯人之心,遂提笔写下了那篇流传万世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千年不朽的呼喊。此时此刻,我面对着这座曾经温暖过诗人的茅屋,耳畔仿佛又响起了诗人的伟大呼唤。

愿伟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一伟大呼唤,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永远回响!

(选自《包头日报》,有删改)

美文点读

作者写杜甫草堂,可谓精心裁剪,刻意描绘。所写之处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一代诗圣杜甫的敬仰之情。先写来到大廨,作者面对杜甫铜像的感受,然后步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好像又在聆听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

阅读思考

1.在作者看来,杜甫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2.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在蜀中成都建一座茅屋呢?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情怀?

选文3

情圣白居易(节选)

韩静霞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虽然长眠龙门,可他的情采、情韵、情肠、情泪、情话,永远撼动着我等后辈的心灵。当然,他自己也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他生活的那个虚伪的官场,人人须戴着假面具,感情用事必招致祸端。官场藐视诗人,诗人越是情怀激烈越糟糕,名气越大越容易遭致嫉恨。几千年历史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历朝历代,嫉妒是国粹,流言是国器,小人的舌头磨成锋利的箭镞,穿透了许多风流才子的胸膛!被流放的屈原抱石沉江;被诽谤的坡锒铛入狱;被陷害的嵇康弹罢千古绝响《广陵散》,身首异处……天才们一个接一个在我们眼前悲哀地走向绝地。比起来,白居易是很幸运的,没有招致灭顶之灾,保了个全尸。

我们不能不提到长安城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雨。那是公元815年6月3日拂晓,天地一片混沌,长安还没睡醒,浓雾在街衢拥塞。宰相武元衡率随从去上早朝,骑马刚走出家宅靖安坊不远,突然有冷箭嗖嗖飞来。几乎与冷箭的速度同步,昏暗中冲出刺客,把马拉住,一刀削下了武元衡的半个头。刺客提着宰相鲜血和脑浆齐迸的半个头,像提着个椰子壳。刺客扬长而去的时候,逃散的随从还没来得及叫出声来。与此同时,当朝御史中丞裴度也在上朝的路上,被刺客用暗器击中头颅,坠马渠沟。“六三暗杀”震慑朝廷,卿相一时间全傻了,觉得杀机四伏,自身难保,噤若寒蝉。正在没人说话的时候,白居易为宰相惨死的国家奇辱情怀激昂,痛愤呼号,当日中午就上书皇上,奏论“扑贼雪耻”。他根本没想过在他之上的谏官御史说没说话,也不管轮没轮到他这个“赞善大夫”小吏发言,就“出位”上书了。

在卿相们看来,白居易“出位”,比“暗杀”也许更具危险性,更有威胁。白居易,你小子不顾一切“出位”,你高出卿相一头,你争宠邀功,你逞能你狂妄你不守本分你野心勃勃!可是,白居易的激昂陈辞,两日内满城争传,定他的罪过不再找点岔子,难平民心。于是,官员们翻腾起了四年前白母的死因。白母陈氏寡居,素有心疾和神经病,曾因忧愤癫狂自杀。因婢女看护疏忽,坠井死亡。白居易最后得到的罪名是:不该再作赏花和新井的诗,“甚伤名教,不应在朝”。上方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诏令出京,不必等家眷收拾停当,一个人立刻滚蛋。

是年,白居易43岁。忧国忧民的诗人,40岁开始滋生白头发,贬谪这年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面瘦头斑”。到了第二年,一下子就“两鬓半苍苍”,一半的头发白了。白居易离开长安是八月初秋,旱路到襄阳,水路由汉水入长江,一路风雨,到江州已经是十月深秋了。

整整一年以后,又是“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白居易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对于白居易来说,江州恰恰是他必经的走向大成功的人生驿站。试想,倘若不是贬谪,北人白居易哪能到得浔阳江头?不到浔阳江头,怎么听得着水上琵琶如怨如诉?不听长安故倡的琵琶,心中何由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没有这番彻骨透髓的至情的感叹,哪会有《琵琶行》?《琵琶行》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就是《琵琶行》。这首空前绝后的叙事诗篇充满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匠之碑。88行诗句,唐代文人与故倡两个阶层的感伤史,一部复调式长篇小说的容量。

他的哀伤与京都故倡的悲怨,揉在一处,那种情感的穿透力不可抵挡!

(选自《当代》,有删改)

情感共鸣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自己为情所累,为情所伤。只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一事,白居易为宰相惨死情怀激昂,痛愤呼号,而遭小人妒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可就是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写出了千古绝唱《琵琶行》。我们可以从《琵琶行》中看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顿倾泪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阅读思考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篇(7)

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一生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营造了独特的文学世界,对日本的传统美的精细刻画及日本传统文学的继承,使其成为日本文坛上的一代大师,尤其是对日本传统美的描绘为他赢得了世界的称誉。川端是一位积极的文学探索者和美的追求者,对日本正逐渐衰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追寻,使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早年积极参加了新感觉派的文学活动,并且成为这一文学派别的理论旗手。川端康成在创作了几篇新感觉的小说之后,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新感觉的气质和才华,便把目光投向日本传统的文学,寻找新的文学支撑点。同时,他还积极学习吸收西方文学创作手法,尤其是意识流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二战后美国文化渗透和影响了日本的整个社会,这种渗透和影响加快了日本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衰败的步伐,日本传统的精神文化濒临衰落的境地。战后的京都早已染上了衰亡的色彩,传统京都的衰亡令川端感到哀伤和痛苦。“日本的战败也加深了我的凄凉。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死去了,自己的骨头被日本故乡的秋雨浸湿,被日本故乡的落叶淹没,我感受到了古人悲哀的叹息。”①从早期的文学创作开始,川端康成就在努力地探寻自己文学的坐标——传统的日本美,《雪国》的问世标志着川端康成这种文学风格的成熟。川端努力表现日本传统美的文学自觉在二战结束之后表现得更加强烈。

川端康成几次游历京都,对京都的民俗风物表现了极大的关注。战后,出于对传统的日本美和文化精神的切实追求,川端康成试图构思一部以京都为背景的小说,反映日本的传统美,这就是《古都》。《古都》是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正如川端康成所说的“古都,当然指的就是京都”。对于日本人来说,千年古都京都已经成为他们心灵的故乡,烂熟的千年王朝文化已经熏染出日本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古都》就像一首清丽的小诗,展示了京都美丽的风情、温厚的传统底蕴。

《古都》以京都一年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为线索,伴随着季节的变化,美丽的风物引起人物情感的变化,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古都》的故事情节并不是很强,作家本意也不是为了要叙述故事,只是为了表现古都原本的美丽风情和日本传统的古典美。川端康成独具匠心,塑造了两位美丽、善良的少女,她们哀伤的情感为古老的京都增添了特有的情致和风韵。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在千重子和苗子这两个从小分离的孪生姐妹相认、分离的故事中穿插了姐妹俩与织匠秀男以及真一、龙助兄弟的真挚朦胧的爱情。

千重子是京都一家丝绸商娇生惯养的小姐,从小深受父母的宠爱,具有优雅的贵族气质和温柔的性格。很久之前她就从父母的口中得知自己并非亲生女。聪慧的千重子隐约感到自己弃儿的身世,陷入了无尽的哀伤。春天,是一个感伤的季节。院里枫树洞的两株上下相距约一尺的紫地丁,勾起了千重子孤单、寂寞的哀伤,每年都会开花的地丁让千重子感受到了它们的“生命”,与此同时,“孤单”的情绪也袭上了她的心头。日本人认为紫色是尊贵、高雅的颜色,象征着易变、虚幻,带有哀伤的色彩,而且它还“有一种‘因缘’的意味,常常以紫色作为恋人的象征”②。这两株紫色地丁为下面千重子孪生的妹妹——苗子的出场做了铺垫,也暗示了她们最终因为社会地位和生活背景的悬殊不得不分离的哀伤。千重子淡淡的哀愁,纤细敏锐的心灵触觉构成了小说的主基调。紫花地丁也就成为展示小说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线索,成为姐妹俩悲伤命运的象征。作者本意是写一部恋爱小说,这两棵紫色地丁也就暗示了千重子与真一之间纯洁、朦胧的情感,后来却发展成了孪生姐妹相认的故事,成为从小分离的两姐妹的象征,这也是作者始料未及的。“这是我撰写之前始料未及的,连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川端强调说:“我丝毫没有要与其他作家近来的小说标新立异,或离经叛道,却自然而然地发展成这个样子。”③

千重子一直为自己的弃儿身世悲伤、不安,春天飘零的落花引起的伤春之情更增添了她的忧伤。夏天的京都是满眼的绿色,千重子与朋友一起去北山看杉林,她的朋友发现在劳作归来的女工中有一个女孩长的酷似千重子,这就为千重子与孪生妹妹在祗园节上的相见埋下了伏笔。回家后与父母谈起杉林,千重子赞叹枫树的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感伤地哀叹自己顶多就像生长在枫树洞里的紫地丁。祗园节的晚上,千重子遇到了酷似自己的北山姑娘苗子,她正在做七次参拜,祈祷能找到从小失散的孪生姐姐。此时,苗子也认出眼前美丽的小姐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孪生姐姐。与从小分离的妹妹的重逢并没有让千重子感到欣喜。尤其是从苗子口中得知了自己从小被遗弃的事实,以及亲生父母早已经离开了人世的消息,反倒让忧伤的千重子感到无尽的哀伤。回到家中,千重子看着已经凋谢了的紫地丁,流下了感伤的热泪。为了让苗子接受秀男的饰带,千重子去北山找苗子,从小分离的孪生两姐妹在秋天的杉林享受着亲情的喜悦。秋天,寄生在枫树洞里的紫地丁的叶子已经变黄,千重子和苗子由于地位的悬殊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幸运是短暂的,而孤独却是长久的。冬天脆弱、美丽的霜花是虚幻、易逝的梦,只有不得不分离的千重子和苗子内心的悲伤在清冷的清晨回响。

《古都》是一部人物与景物融于一体的小说,也有的评论家认为它实在算不上小说,说是一部风物志也许更适合些。川端康成按照四季的变迁描绘美丽的京都风情。春天的京都最美的当数樱花。虽然川端康成认为谷崎润一郎在《细雪》里已经做了出色的描绘,不想重复别人的老路,可是他还是借助千重子游览了京都的樱花名所。正处美丽年华的千重子淡淡的伤春情感里夹杂着对自己身世的哀伤。千重子的孤独、淡淡的哀愁也正是川端康成因为传统之美逐渐消失的寂寞和惆怅。除了樱花,川端康成对北山的杉林也做了出色的描绘,并且把它当作《古都》主要的舞台。作者借助千重子喜欢看北山的杉林引出了苗子,为两姐妹相认做了很好的铺垫。挺拔、秀丽的杉树不仅是勤劳、纯朴、正直的苗子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千重子与苗子纯洁、真挚的姐妹之情。

除了古都一年四季美丽的风物,川端康成还对古都的传统节日做了忠实、完美的记叙。整个五月,京都的古神社、寺庙里几乎每天都在举办各种酬神的活动,这其中的葵节尤其热闹。夏天的京都最美的就是绿色,作者出色地描写了俊秀挺拔的北山杉树。鞍马寺举行的斩竹会是一种有男子汉气魄的以竹试刀的试艺活动。祗园节是京都传统的重大节日,整个七月份都有活动,尤其是十六日晚上的“前夜祭”和十七日的彩车游行。七月的节日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八月盂兰盆节的篝火大会了。苗子和秀男约定相见的十月二十日是着名的节。历史节与葵节、祗园节被公认为日本传统的三大节日。因各种原因停止举行的还有火节、芋茎节,但是伐竹节还是照常举行。近年来还恢复了在岚山河流上泛龙舟的雅乐和曲水流觞宴。千重子的父亲太吉郎去观看了北野的秋季舞蹈会。十二月十三日就要筹备过年了。但是,川端并没有停留在对古都的风物和民俗风情的简单记叙上。之所以名为《古都》而不是京都,是因为“成为小说标题的‘古都’是作者对京都中马上就要沦亡的古都的哀愁。虽然每年都例行的繁华节日里还残存着旧时的习惯和风俗,但是马上就要消失了”④。京都将会长久存在,而京都中残存的古老的记忆将会变成历史的尘埃,消失在岁月的长河,这才是川端康成真正的哀愁。

小说人物的活动看起来是为了串连古都一年四季的风物以及繁多的传统节日,可是无论是千重子父女还是秀男,他们都是古都最传统的民众,是即将消失的传统精神的最后承继者。他们对传统节日珍爱的情感加深了作者对传统民俗即将消失的哀愁。在各种节日活动缠绵悠长的思绪里,小说的人物和京都的风物得到了、柔和的统一。

千重子对身世的哀伤,与苗子相认又不得不分离的悲伤是小说情感的主线,使整部小说笼罩着淡淡的愁绪。通过千重子的活动为媒介展现的京都四季的风物和民俗,带着多情少女对自己的人生、命运、爱情的感伤。但是“如果只 是结束于这种感伤的话,就会有结束于美丽少女趣味的危险”⑤。作者对捡到千重子的佐田太吉郎、阿繁夫妇独具匠心的描写和设定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