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俄文学论文

中俄文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8:11

中俄文学论文

中俄文学论文篇(1)

 

[论文摘要]侨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侨民浪潮往往与历史变动紧密相连。由于中俄两国之间交往历史悠久,特别是由于“中东路”的开工和十月革命的爆发,又有大批俄侨来到东北,其中不乏作家、诗人。他们带来了俄罗斯文化,以此丰富了中国文化。他们用自己的创作活跃并繁茂了哈尔滨等城市的文化生活,并增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界的沟通和了解。 

一、中国俄罗斯侨民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当时中国的史书称俄国为“斡罗思”。据《元史》记载,至顺元年(1330年),就有大批斡罗思人为元朝戍边、屯田。朝廷给他们耕牛、种子和农具。到1715年至1860年,俄国先后派遣13批东正教传教士来到北京,神职人员共达155人。这些俄国传教士和商人组成了在中国的早期俄国侨民。〔1〕(p6)从19世纪60年代,随着清王朝的衰落,俄、英、法、德、日、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不断侵略中国,列强在中国实行了被称为“合作政策”的联合侵华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列强一面承认清政府为唯一的合法政府,并在镇压人民革命的血腥事业中继续给予清政府以支持,一面要求清政府忠实履行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其中,中俄先后签订了伊犁条约、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此后,俄商到中国经商者日益增多。1870年前后,乌鲁木齐的俄国商铺有30余家,800余人。而在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后,特别是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又有大批俄侨来到中国,主要是来到东北。其中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医生、律师、工厂主、商人、手工业者、文化娱乐行业人员、资本家及其家属等。据统计,到190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俄侨总数已达到30000人以上,到1911年,俄侨在中东铁路沿线开办的工厂已有63家,到1913年,在哈尔滨的俄侨企业达100多家。居民达43091人,占哈尔滨市人口总数的63.7%。最多的年份是十月革命后的1922年,整个黑龙江的俄侨达20万人。〔2〕(p18) 

俄罗斯移民数量不仅在哈尔滨超过了当地中国居民的数量,而且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侨民数量横向相比,也是最多的。例如解放前曾有九个国家在天津辟有租界,但据1927年统计,生活在租界内的全部外国侨民不过8142人,又如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加起来据有其市区面积之大部分,但生活在租界内的外侨19世纪60年代只有2000多人,1925年也不过3.7万人。 

由于日本侵占东北,从1933年起“丘拉耶夫卡”的成员陆续流亡到上海。这样一来,哈尔滨的这个诗人团体终于在1935年春解散了。 

第三阶段1936—1945年。1935年苏联单方面将中东铁路转让给日本和伪满政府。此后,几千名苏联籍职员回国,较富有的俄侨离开哈尔滨到南方的城市,大部分去上海,未能离开“满洲国”的俄国人开始遭受不同程度的迫害。 

“丘拉耶夫卡”消失以后,俄侨文学爱好者并没有沉默,他们又自发组合在一起,至少有7个文学、诗歌小组相继成立。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曼诺夫命名的k.p.小组为例,它成立于1938年,是保皇党联合会下面的一个组织。小组原主席是弗谢沃洛德·亚历山德罗维奇·莫罗佐夫。他从1920年起居住在哈尔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回国,1979年去世。他在生前写下了大量关于哈尔滨生活的文章。小组主要成员有青年诗人叶琳娜·涅捷尔斯卡娅、法伊娜·德米特里耶娃、尼娜·扎瓦茨卡娅等。 

涅捷尔斯卡娅1912年生在雅罗斯拉夫尔,自幼爱好诗歌,童年在哈尔滨受教育。她经常在《边界》杂志上发表作品,曾出版过两部诗集:《门旁》(1940年)、《白色小树林》(1943年)。她的抒情诗节奏铿锵有力,经常被谱上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唱。她在哈尔滨居住了十几年,后来随丈夫迁居澳大利亚,1980年在那里去世。在她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刻,她极度怀念祖国,也怀念第二故乡——中国,她把哈尔滨看作是自己祖国的一部分。她在澳大利亚曾作诗表达对哈尔滨的怀念,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我经常从睡梦中惊醒, 

一切往事如云烟再现。 

哈尔滨教堂的钟声响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无情的岁月悄然逝去, 

异国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我到过多少美丽的城市, 

都比不上尘土飞扬的你。 

提到哈尔滨的文学生活,不能不说起当地的《边界》杂志。除了诗歌、小说之外,该刊还刊登地区新闻、评论;设有有关日常生活的专题栏目,如保健、妇女化妆、评选“最佳儿童”、猜字谜等。 

《边界》不但拥有地方的记者,还有驻西方的记者。萨沙·乔尔内和俄国境外作家经常把自己的作品寄到编辑部刊登。哈尔滨作家、诗人的作品,几乎都在《边界》上出现过。40年代哈尔滨的读者已在这本刊物上读到了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的译著。30-40年代《边界》杂志曾在有俄国人居住的世界各个角落广为传阅。刊物图文并茂,不但反映了东方的生活和宗教,而且还是了解西方的窗口,因为它转载或摘登了当时欧洲、美洲报刊的资料、文章。 

40年代以后,《边界》每期出版之前必须经过日本当局的检查,还被迫增加“伟大的日本”栏目。在严峻的形势下,刊物仍坚持出版好几年,一直到1945年8月苏联红军解放哈尔滨,杂志才不再出版。

二、俄侨文学活动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各国文化纷纷在中国传播,如英美文化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法国文化在两广地区,德国文化在山东地区等等。与上述西方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相比,俄罗斯文化在中国,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是其它各国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俄罗斯文化在当时的东北和上海,是一种相对于中国的先进文化与强势文化,因此它的扎根与传播就有了土壤。 

十月革命后,在中国的俄罗斯侨民文化和文学创作一直是鲜为人知的。事实上,那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已经是如火如茶、丰富多彩的。他们在中国出版俄语报纸、杂志,编排戏剧,组织演出音乐会,成立了出版社、图书馆、书店和一些文学协会、社团。从20年代初到30年代中期,俄侨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创作已经进入了灿烂时期。俄侨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创作的主要中心是哈尔滨,后来发展到上海。〔4〕(p93-95) 

哈尔滨的俄侨文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亚历山德拉·彼特洛芙娜·巴尔考、费多尔·卡梅什纽克、谢尔盖·阿雷莫夫等。 

巴尔考结婚后叫亚历山德拉·彼特洛芙娜·尼鲁斯,1887年生于波尔塔瓦,童年在高加索度过,并毕业于当地中学。结婚后迁居对彼得堡,之后于十月革命前一年迁居哈尔滨。从此,“与哈尔滨亲密、融洽”地生活到1933年。1933年,“心中怀着痛苦”告别哈尔滨,去了上海。 

她是一位诗人。无论在哈尔滨还是在上海,她都经常在报纸上和杂志上发表诗歌。从诗人这一侧面来说,在群星灿烂的中国俄罗斯侨民女诗人中她是最早升起的一颗星。不仅如此,她还是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与她同为开拓者的还有费·卡梅什纽克、谢·阿雷莫夫等人。当时在上海做记者的克卢森施藤—彼得列茨曾经这样评论巴尔考:“她的声音唤醒了一片文化荒漠的诗城哈尔滨”。根据另一位侨民作家弗·斯洛勃德契科夫的回忆,在20年代末期巴尔考的家变成了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活动的中心了:

“……在亚历山德拉·彼特洛芙娜的家里—巴尔考是她的娘家姓—听到的却是哈尔滨诗人们的作品”。著名俄侨诗人聂斯梅洛夫、叶欣都常来她家做客。根据弗·斯洛勃德契科夫的回忆,巴尔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不仅用俄语写诗,还用法语写诗,并把阿赫马托娃的诗译成法语”。她从1920年为北京的《俄国述评》撰稿开始,陆续为《边界》、《俄罗斯言论》、《朝霞》等杂志报纸写东西。出版有诗集《不熄灭的火焰:诗》(1937年,上海)、《献给祖国》(1942年,上海)等。 

她还是一位妇女问题专家,写有这方面的论著。她主张俄罗斯侨民妇女们应该“继承良好的老时代传统,维护祖辈、父辈所追求的人道理想”,“妇女不应该屈从膨胀的享乐欲,奴隶般地模仿在精神上与风格上与欧洲格格不入的美国影星”。“一个俄罗斯妇女应该教育俄罗斯孩子爱祖国,不以‘侨民’的称号为耻,并懂得俄语和俄罗斯历史”。 

她回苏联时间没有记载,于1954年逝世于苏联。她是位优秀的诗人、记者、作家。〔5〕(p69-71) 

第二阶段:1926-1935年。这个时期是有年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文学联合会“青年丘拉耶夫卡”拉开序幕的。其组织者是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格雷佐夫(阿恰依尔)。“丘拉耶夫卡”小组每周集会两次。主要活动形式是请有名望的学者和老一代文学家给成员作报告。苏联的文学家也经常到哈尔滨参加小组活动。报告会的题目主要是有关诗人和作家的创作艺术。诗歌朗诵和音乐会同样吸引大量听众,有时达一千人,这样的活动一般是不收费的。1932年7月3日哈尔滨出版了第一期文学周报《青年丘拉耶夫卡》,当时作为俄文版《哈尔滨每日新闻晚报》的周末附刊发行,但是仅维持一个月,8月6日就停刊了,先后只出版6期。事隔不久,1932年12月27日文学报《丘拉耶夫卡报》第一号问世。此报直接由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文学培训班主办,一共8页版面,由柳巴文印刷厂印刷。后来,佩雷列申担任主编。在文化生活并不丰富的哈尔滨,《丘拉耶夫卡报》的出版无疑是件大事。“丘拉耶夫卡”成员还积极地为《边界》杂志撰写诗文。许多作家和诗人从这里起步,直至生命结束。他们是ji.安德森、m.沃林、f.格拉宁、ii.拉比肯、b.佩雷列申、b.杨科夫斯卡娅等。

三、结束语 

俄侨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历史、东方风俗、中俄关系,具有极其宝贵的研究价值。他们不仅深入研究东方文化的民族传统,尊重其民族精神生活,又能找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点,以便不以民族属性把人们分开,而是把人们团结起来。俄罗斯侨民作家们为此做出了努力。其作品不仅对本国文化是个贡献,对东西方文化也是个贡献。 

 

[参考文献] 

〔1〕〔2〕李兴耕,等.风雨浮萍〔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唐戈.19世纪末叶以来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传播的重要途径〔j〕.学习与探索,2003,(5). 

中俄文学论文篇(2)

摘要:俄罗斯当代高师美术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文章通过比较中俄两国高师美术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高师美术教学改革进行了设想,以期能给我国高师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长期受苏联教育模式影响,契斯恰科夫造型体系一直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适应时代需要,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大部分高师院校的美术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仍因循守旧,学生依然在进行写实的技术训练,很少去关注、思考什么是艺术。本该鲜活、生动的美术教育,有渐趋僵化之势。通过对俄罗斯主要高师院校的考察,笔者对其美术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试图通过中俄两国高师美术教育现状的比较,为我国高师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俄罗斯高师美术教育现状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和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两所师范院校,它们的美术系代表了俄罗斯师范美术教育的最高水平,它们都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暑假组织入学考试,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主要开设素描、色彩、装饰艺术、金属工艺、陶艺、雕塑、造型艺术教学法、电脑绘画、俄罗斯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俄罗斯历史、哲学、儿童心理学等课程。

在教学安排上,素描和油画是主课,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一般是早上9点至11点画素描,中午11点半至下午2点半画油画,下午3点至5点又是画素描。素描以灯光为主,因为在冬日的彼得堡,早上11点天才亮,下午3点多天又黑了,俄国素描的灯光效果是自然环境造成的。解剖课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安排在一张纸上画同一个人头部的正面、侧面和3/4面,或者在一张头像边上画骨骼和肌肉。学校有一个专门的解剖教室,陈列着人体骨骼的各个部分以及一部分动物骨骼,学生可以随时来此写生,有专门的教师指导,素描作业一般都用“缩思”做底子,做成各种深度的灰调子,人像与环境融为一体,空间感极强,这也是为了与油画课程进行很好的衔接。美术教学对构图课极为重视,构图要符合美的规范,反复权衡修改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创作课从大一开始设置,方式是课上辅导、课下画构图、期末总评,手法要求用现实主义方法,题材范围是现实生活、个人生存体验、普希金诗歌、卫国战争、俄罗斯历史与宗教,绝对不允许进行现代艺术尝试。

教学大纲是高师美术教学的“宪法”,教学中出现偏差,马上就由教学大纲来纠正,学生学习也有矩可循,老老实实按教学大纲学就是了,可叹的是这种大纲几十年不变。

学校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美术系设有工业造型、陶艺、雕塑、木工等实习车间,从图纸设计到制作完成都一丝不苟,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学生严谨、扎实的学风,这种对学生严肃认真作风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制作一两件作品,更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工作品质与生活品质。

美术学院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而师范院校美术系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培养美的传播者,所以除了对学生的绘画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外,非常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1~5年级都开设艺术史课程,课堂不局限于教室,经常去博物馆直接面对大师原作讲解。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力量非常强,像莫斯科国立师大的美术史教授薇拉博士,就是卓有成就的艺术理论家,她同时还是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研究员,与众多知名艺术家保持着密切联系,这样学生不但了解熟悉艺术史上的大师,还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当代艺术家,对艺术、艺术家能够得到切身的体会和了解。一名美术师范生不一定要画得非常好,但他要能真正了解什么是好的艺术,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不会误导孩子。

每年6月,是毕业生的答辩时间,学生作品分成两部分:一是自己的毕业创作;二是在教学实习中收集的中小学生完成的作业。这是对创作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估。

国立师大还与各地中小学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中小学的教学需求,反馈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和调整。

二、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师院校从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到省属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美术课程的设置基本类似,主要开设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装潢设计、环艺设计、广告设计、计算机设计软件应用等课程。

如前所述,写实的技术训练依然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时间安排上,前两个学年主要是基础课,以素描、色彩为主,同时开设国画、油画、设计普修,意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后两个学年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一般分为国画、油画、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能力自主选择。

创作课设有系统安排,只是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搞毕业创作,日常教学活动很少进行创作练习,创作形式完全自由。古典、现代、抽象、具象乃至装置、影像可以自由运用,这种创作方式优点是灵活多样、自由自在,不足之处是缺乏明确的审美规范。

在课程设置上,高师院校的美术课程主要是绘画课和计算机设计课,基本没有手工制作课,所以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美术理论课程普遍开设,但时间过短,一般每门课程只开一个学期,学生浅尝辄止,仅仅记住一些艺术家和作品的名字,对艺术品的美学内涵和文化脉络缺乏明确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深刻领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精神,所以面对艺术作品常常感到茫然。再加上国内缺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艺术品原作。缺乏文化内涵与缺失艺术标准是美术理论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实习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前几年实行分散实习,流于形式,形同放羊,实习失去了意义。近年有关部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重新安排集中实习,但由于师范院校与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沟通不畅,实习学校很少,实习学生过多,很多实习生没有机会上课,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高师美术教学改革设想

了解俄罗斯高师美术教育现状,目的在于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完善我们自己的高师美术教育。针对当前高师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思想史、文化史,尤其是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让学生对人类各种视觉艺术语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仅仅是记住一些画家和作品的名字,而是深入了解它的社会背景,分析它的构图特点、造型特点,分析画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懂得这些造型语言在表达现代人的精神感受上的潜在价值。应该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修养,经常阅读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理解并欣赏音乐。画什么”不是指具体的题材、内容,而是指画面所应达到的精神高度,人类艺术从诞生发展到现在,风格手法层出不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根本的东西没变,那就是质朴、大方、纯正的品格,这种品格在不同的时代通过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每一种形式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迹。

2.美术基础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把视觉艺术史上的一切经验和创造全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造型艺术的多元性。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学生过早地陷入单一的教学规范中,他们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但常常是封闭的,视野过于狭窄。写实造型训练依然是今日大学美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严格的规范性教学是必要的,通过写实的训练,培养学生把握控制造型语言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我们今天应该用更宽泛的眼光审视油画基础教学,把注意力从准确地再现转移到现代造型语言的认识和掌握上去。就素描而言,就是构图、体积、空间、结构、黑白灰处理以及线面关系;就色彩来说,就是色彩的对比、调和、空间、层次和色彩的心理与情感表现;就材料和媒介来说,是肌理、色层和各种材质的精神表达。这些应该是在大学低年级反复强化训练的东西,抛开很具象的形,训练造型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基本功训练不仅仅是能够准确地再现物象,还应包括结构画面、结构色彩、经营材料的能力,这是当代美术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当然,作为油画专业的学生,坦培拉技法、古典油画技法、直接画法等专业语言更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自由开放的造型训练,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逐步摸索适合个人精神表达的语言手段,把学生潜在的艺术想象力诱发出来。

总的来说,学生应该掌握以下三种能力:(1)一般具象造型能力,这是指有价值的具象——真正能反映当代生活的鲜活性。(2)对绘画中的抽象规律的掌握,严谨、准确地抽出最基本的绘画语言规律。(3)认识当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了解艺术家如何认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又是怎样表现那个时代的生活的,并把这种规律运用到认识当代生活中去。

3.应把手工制作列入必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生产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4.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使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了解中小学的教学需求,相应调整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

中俄文学论文篇(3)

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发生巨变,使得俄罗斯的新闻业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国的学者开始从俄罗斯媒体私有化、媒体寡头化等诸多角度对转型期的俄罗斯传媒业进行关注,但是对俄罗斯现代新闻理论作整体梳理,并对中俄两国新闻文体做系统比较研究,在国内则是一项空白。

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俄新闻文体比较研究》以中俄两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大背景,从国家的宏观角度出发,系统分析和比较当代中国和俄罗斯新闻文体的发展演变历史,阐述中俄两国新闻理论与实践基础,比较了两国新闻文体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点,并详细论证了此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该著作的主体部分为三大章节:“中俄报刊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俄报刊文章的共同特征”和“中俄报刊文章的不同特征”。对了解当代俄罗斯传媒业和研究新闻写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的作者――张举玺博士长期从事新闻理论与实务和跨文化传播研究。现任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所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史研究委员会理事、部级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该著作是他在俄罗斯工作留学期间与俄罗斯众多媒介机构管理人、新闻人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对相关中俄传媒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的理论成果之一。故本书视野广阔,实证案例丰富,立论鲜明,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别样的理论视角: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透视中俄新闻文体的流变

美国一位文体学家曾经说过:“文体这个概念可以开辟出一个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1]诚然,新闻文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载体。许多因素都会通过文体,进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甚至反映整个大众传媒业的状况。

作者从中俄新闻语言特征、语言游戏特征、新闻修辞、新闻作品的常用结构四大方面详细论述了中俄报刊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透视中俄新闻文体的流变。

一是新闻语言的导向功能。由于中俄两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质的不同,其各自的报刊新闻文体的语言导向功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俄罗斯的改制过渡时期,其新闻语言导向功能与苏联时期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有关道德标准和社会公议性的新闻语言。而中国新闻事业依然秉承社会主义的新闻功能,道德标准,新闻语言导向功能仍充分发挥褒贬有度、舆论监督得体的作用。

二是热衷运用语言游戏、新闻修辞等手段。他们运用这些手段目的是提高新闻的可读性,扩大传播效果,展示新闻的社会性、交际性、间接性、政论性和形象性。中俄记者之所以喜欢运用这些手段,是因为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引起报纸新闻文体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中俄新闻文体流变的共性。但中俄两国的文化环境、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些手段所表达的效果是各不相同的。选择何种的语言形式来加强新闻作品的表达效果,从不同的角度提高新闻语言的刻画能力,这又是中俄新闻文体流变的个性。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因此文体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对比研究中俄新闻文体,不仅是一种跨地区、跨文化的研究,也是一种对跨地区、跨文化边缘性传播现象所进行的研究。

作者以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看待中俄新闻文体的流变,别出心裁。因为两国的文化环境、意识形态的不同,所以中俄新闻文体有着各自的特征。若作者从自身文化的角度研究俄罗斯的文化,那么所做的观察和结论无法客观,无法认识到个性独特性,更谈不上找到中俄新闻文体的共性。因此,作者用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客观认识了中俄新闻文体各自的文化特征,始终保持开放的观念透视着中俄新闻文体流变脉络。

辩证的研究方法:用历时和同时的哲学研究方法,对中俄新闻文体发展的不同轨迹进行纵向追溯,横向比较,探讨中俄新闻文体的共性与个性

该著作采用历时研究方法对中俄新闻文体做静态地、横向地分析、比较、归纳。从新闻体裁划分方法、新闻作品的特征、新闻作品的修辞方法、报刊词汇种类和外来词汇扩张问题进行研究中俄新闻文体的共性问题。

又运用同时研究方法对中俄新闻文体从动态的、纵向的角度分析两国新闻文体处于不同时期的兴替,即从中俄新闻功能、新闻作品的逻辑结构、记者的角色、写作手法和新闻作品用引语说话方式研究中俄新闻文体的不同特征。

该著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宏观上是用历时与同时的研究方法将中俄新闻文体做纵横分析比较。在微观上,运用历史比较、结构分析、体裁分析、修辞分析、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严密论证。

比如,著作运用历史比较法,详细论证了中俄新闻功能的不同定位:中国新闻事业以宣传为基本功能,在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媒体职能从附属政府机关的宣传机构转换成为一个信息流通且守望环境的独立阶层,新闻的基本功能从单一宣传转变成为以信息传播为主。中俄新闻功能的定位不同是造成中俄报刊文体不同特征的根本原因。

对比中俄新闻文体的共性与个性,让我们了解到中俄新闻媒体在诸多领域都存在着共同点,而存在个性主要原因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两国的新闻功能产生了质的变化。因此了解当代俄罗斯传媒业的现状对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媒业具有颇多启示和教益,也为读者提供了多元的参考和借鉴。

丰富的新闻报道案例:研究中俄新闻写作的重要读物

本书作者在研究论证中,大量引用了中俄现代新闻报道做案例分析,体裁丰富,资料翔实。尤其是关于俄罗斯新闻案例的选择,作者花费了很多心思,选用了俄罗斯大量知名的出版物,比如《事实与论据》周报、《消息报》、《职业》周刊、《焦点》周刊、《俄罗斯报》《独立报》《莫斯科华人报》等当代报刊,保证了论证材料的权威性和典型性。

在分析比较中俄新闻作品的风格特征异同时,也再次展示了作者作为一位资深驻外记者的新闻专业素养。因为研究中俄新闻作品,受专业技术的限制较多,既要精通俄语,又要相当熟悉新闻写作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操作。在面对众多的中俄新闻作品时,如何选择典型的案例,需要一一研读,比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然而作者在分析新闻作品时,游刃有余,条理清晰,层层深入,且深入到本质,语言表达上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可谓是研究中俄新闻作品的佳作。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该著作是作者在俄罗斯工作留学十多年积累的众多学术理论成果之一,是作者大量撰写论著和论文在“为研究中俄两国的传媒及传媒文体奠定了科研基础”之上著成的学术成果,该著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中俄新闻文体比较研究》在我国学界具有一定程度的开创意义:以中俄新闻文体为对象进行对比研究,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都属首创,填补了中俄新闻学术交流的一项空白;对促进中俄新闻界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具有积极重要作用,也对新闻从业人员和爱好新闻写作者研究新闻写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樊凡:《中西新闻比较论》,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第193页

中俄文学论文篇(4)

关键词:俄罗斯;欧洲;索洛维约夫;丹尼列夫斯基

中图分类号:B51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1-0056-03

一、背景与起因

“俄罗斯思想”这一命题是俄国19世纪至20世纪初思想界关注的中心之一。纵观俄罗斯思想发展历程,俄国思想界发起的这场关于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历史性大讨论可谓源远流长。始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斯拉夫派与西欧派争论的焦点在于追寻俄罗斯命运独特性和选择俄罗斯的发展道路。随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到来,争论的一方斯拉夫派已烟消云散。直到1869年,丹尼列夫斯基连续在《曙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俄国与欧洲关系的专题文章,并于1871年将其整理并发行了单行本《俄罗斯与欧洲》,这才打破了学术界多年的平静状态。

《俄罗斯与欧洲》开篇伊始,作者便对欧洲在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和1864年普鲁士与丹麦战争中截然相反的态度表示强烈抗议并作了深层次分析,进而提出欧洲敌对俄国的立论。他在书中提出俄罗斯文明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及俄罗斯独特性的观点;进而对俄国与欧洲从政治、宗教、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佐证俄国与西欧的不同。同时,他又对俄国19世纪面临的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彼得改革以来的欧化问题、东方问题,进行了论述,观点可谓独到,发人深省。此外,他又提出了泛斯拉夫联盟的政治构想。最终他得出俄罗斯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俄罗斯为独特的斯拉夫文化历史类型的结论。他将世界各民族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宗教、文化、政治和社会经济;共计十种类型,即“埃及、中国、巴比伦-腓尼基、印度、伊斯兰、犹太、希腊、罗马、新闪米特或阿拉伯、日耳曼-罗马或欧洲”。

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俄国学界的广泛重视,但作者多被冠以保守主义和斯拉夫主义代言人的称号。伴随着《俄罗斯与欧洲》在1888年、1889年、1895年的连续再版,丹氏及其学说成为俄国学界争论的热点,并形成了两种观点截然相反的派别:以著名学者、丹氏拥护者斯特拉霍夫为代表的肯定派和以索洛维约夫为代表的否定派。正如巴若夫所言,该书在理论上有建树,但也有局限性,即经验性资料不足以充分支持其理论构建和方法论原则。其后果必然是,在历史性论据不足中表现出来系统性的错误,而“故障”已不可避免。为此,丹尼列夫斯基的观点多次遭到批判,其中最具代表性批判者当属著名学者索洛维约夫。

二、索洛维约夫对丹尼列夫斯基批判的核心内容

在斯特拉霍夫为代表的肯定派提出丹尼列夫斯基文化历史类型理论具有重要历史以及现实意义的同时,索洛维约夫对文化历史类型理论片面性给予分析。第一,丹氏否认了文化历史类型的继承性以及不同文化历史类型之间的联系,片面夸大了不同文化历史类型的独立性;第二,丹氏一味强调俄罗斯文化历史类型与欧洲文化历史类型的差异性,否定俄罗斯属于欧洲这一事实论断,并主观断定俄罗斯文化历史类型是最好的、最完善的。基于以上两点,索氏从全人类统一的观念出发,对丹氏进行了批判。索氏提出了自己观点:文化多样性取决于人类的统一性,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世界历史的普遍性,俄罗斯属于欧洲。

1857年德国历史学家吕特尔特在莱比锡出版了《世界历史教科书》,关于书中的观点是否对丹氏文化历史类型理论产生重要影响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学界一般认为,斯特拉霍夫在《俄罗斯与欧洲》再版之后首先提出这个问题,他指出:“文化历史类型思想唤醒了历史与生俱来的因素,并且这种天赋是可以为后辈学人所能预见到的;吕特尔特思想是最深刻的社会历史思想,丹尼列夫斯基给吕特尔特思想以充分评价,但并未以它为自己学说的基础,而是使之进一步充实,并将其添加到自己的文集中。”

索氏以《欧洲通讯》为阵地,在没有进一步对德国原本进行校对的情况下,将对泛斯拉夫主义的批判转向了对丹氏的批判。“严格地说,这本书本质上讲不过是一部文学著作而已,却吸引了当时所有权威人士的目光。”通过对丹氏著述的分析,索氏指出:“丹尼列夫斯基是独具慧眼的人,并能够坚强和直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完成了学者惯用的礼节之后,索氏向丹氏发起了猛烈的批判,并发表了《德文原著与俄文赝品》一文。文中指出:丹尼列夫斯基文化历史类型只不过是德国历史学家吕特尔特赝品而已。《俄罗斯与欧洲》的读者发现,这个大家熟知的理论就像彬彬有礼的欧洲人的服饰被鞑靼人破烂的长袍所代替一样。

以上论断成为索氏批判丹氏思想的基础。但须指出的是,现今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索氏的上述论断是毫无根据的。著名学者马斯捷尔在对比了吕特尔特原著与索氏的译本之后指出:“索洛维约夫曲解了丹尼列夫斯基,并蓄意人为地安排了丹尼列夫斯基与吕特尔特的相似性。”著名学者别洛夫也提出了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斯特拉霍夫和索洛维约夫对吕特尔特著作的两种译本,其中之一是片面的;而索洛维约夫的译本是伪造的,它改变了吕特尔特著作所体现的原意。”

种种迹象表明,一切争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吕特尔特的著作当中。“文化历史类型”和“文化秩序”完全不可随意应用,这在当今俄罗斯学术界也是十分罕见的。在《世界历史教科书》中,吕特尔特对“文化历史”(Kulturgeschichte)和“文化一历史”(kulturgeschichtlich)术语加以区分,并指出“人类是有组织的统一体”。在吕特尔特看来,世界历史是一系列相互并行发展的文化现象。通过以上分析,吕特尔特认识到了人类历史的开端,这是人类线性发展规律的重要标准。本质上讲,可以将吕特尔特称为青年的黑格尔,他与黑格尔的观点是十分相似的,将欧洲文明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峰,这体现出吕特尔特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总而言之,吕特尔特与丹氏在本质上的相似性是十分有限的。巴鲁耶夫也证实:“斯特拉霍夫的结论是准确的,我相信丹尼列夫斯基完全没有读过或不知道吕特尔特这本书;无论是在术语上,还是观点的形成上,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俄罗斯与欧洲》有吕特尔特的印记。”而别洛夫指出:“索洛维约夫千方百计在吕特尔特著作中寻求丹尼列夫斯基的理论,究其原因在于,德国原著妨碍了他。而吕特尔特的著作为丹尼列夫斯基提供一些术语是有可能的。”

虽然丹氏的社会理论与索氏的神权思想不存在任何联系,但索氏还是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对文化历史类型的批判上来。他称自己的理论是自由奔放的,而丹氏的理论则是肤浅的。很明显,索

氏所指的丹氏所谓肤浅的理论是丹氏对俄罗斯和斯拉夫世界的保护态度。列昂基耶夫在评价丹氏和索氏的民族观时写道:“自由奔放的理论是与过去历史和存在相联系的,肤浅的理论则是与自身思想本质相联系的。”巴鲁耶夫也指出:“索洛维约夫指责丹尼列夫斯基的理论是肤浅的,究其原因在于丹尼列夫斯基妨碍了他的自由奔放的理论。”在列昂基耶夫看来,索洛维约夫与丹尼列夫斯基观点的区别在于,丹尼列夫斯基解决了斯拉夫文明划分这一历史问题,即以俄罗斯为首的斯拉夫世界,无论是在任何历史转折阶段或是一切已经过去的历史阶段都是合乎情理的;而索洛维约夫则是期待神权政治的复兴,但是这种神权政治必然是罗马天主教的。

三、丹尼列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争论的历史贡献

随着丹氏与索氏在学术领域内争论的展开,吕特尔特著作对文化历史类型理论的影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永久性的历史课题。透过丹氏与索氏关于俄罗斯命运大讨论的历史性大争论,整个俄国学术界的学术氛围焕然一新,各派学者各抒己见。可以说,这在整个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俄国思想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为俄罗斯学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首先,促进了斯拉夫主义学派的复兴。在俄国哲学界中,斯拉夫主义是具有独特见解的学术流派。其早期代表包括霍米亚科夫、阿克萨科夫、萨马林,等等。进入19世纪中叶,随着诸位先贤的相继离世,其理论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斯拉夫主义学派呈现出日益衰落的征兆。丹氏的《俄罗斯与欧洲》一书经著名学者斯特拉霍夫于1888年再版之后,极大地刺激了索洛维约夫的创作热情,他投身于反丹氏的阵营之中。二人著书立说,对斯拉夫人所面临的民族问题进行透析,从而成为学界领军人物,并以19世纪后半期斯拉夫主义学派的标志性人物面目出现,从而促进了斯拉夫主义学派复兴。追根溯源,丹氏与索氏历史性大争论功不可没。

中俄文学论文篇(5)

关键词 俄罗斯文化 深层结构 特征 理论旨趣

中图分类号:G1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80

0 前言

19世纪末俄罗斯出现了白银时代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被誉为最具俄罗斯气息的体系,因此可以说白银体系建立期间,是俄罗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这种影响力在今天也在不断发酵,所以白银体系对俄罗斯文化中的深层结构特征的探索不仅是时代性、民族性的理论诉求,同时也是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依据。

1 俄罗斯文化中的二次元结构

俄罗斯文化的发展与其地理因素是分不开的,首先从地理位置分析,俄罗斯横跨亚欧两大板块,在东西方相连之间,辽阔的俄罗斯区域居住着多种民族,因此俄罗斯文化中就出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结构的属性,而在这两种文化属性的交往过程中,既有相互吸收也有对立冲突,而这无疑不决定了俄罗斯文化的多样性与兼容性的结构。①因此虽然白银体系不同于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一思想,但是他们仍然同意地理因素与自然界对文化的影响,其认为地球不同区域的人类,接受的自然赐予不同,水、光、热、疾病以及灾难都赋予了不同区域人类的不同特点,而这些特点自然是受外界影响产生的,影响因素的总和就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气质。此外俄罗斯的沙波瓦洛夫也指出,俄罗斯的地理特点,为其民族心理创造了一定的前提条件,但是这种前提条件的创造,还存在一定的附加条件,如民族意志以及个人努力等,但不可否认的就是俄罗斯在创始之初,受到东部与西部之间的挤压非常严重,这无疑对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就产生了俄罗斯文化的二次元结构,这种二次元结构的发展,一方面为俄罗斯文化赋予了一定的矛盾性与文化张力,另一方面也使俄罗斯渐渐的呈现出了两极化和复杂化的特性,因此可以说是二次元结构为俄罗斯文化奠定主弦律的基调,其对于日后俄罗斯社会风俗、民族习惯以及经济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民族性的二次元结构分析,民族性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其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基因关系,换句话说民族性正是建立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文化期望基础上所衍生的一种民族结构。②因此我们从现下俄罗斯民族发展观念以及其对沙文主义的态度上都可以发展其特有的二次元结构特征。且从俄罗斯的国家观念分析,其是非常崇尚个人主义的,完全无视政府主义,这一点我们从俄罗斯的社会人士以及政治主脑就可以看出,其非常反对极权统治,因此俄罗斯多数人民都是无政府主义,在俄罗斯这片国土之中,真正关心政治的人少之又少,所有的居民都以经营自己为主,因此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俄罗斯的国家观念是女性化的,他们并不热爱权利,他们只是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统治者的身上。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官僚国家,也是一个集权性国家,从他们的政治手段就可以知道,他们动用了一切力量来武装自身的机械,而这无疑就是二次元结构的一种矛盾对立。其次从民族文化的趋向性分析,其崇尚民族主义,反对沙文文化,但同时他们又是最具沙文文化的国家,其认为欧洲文化已腐,自身具有解放其他民族的使命,这又是一种二次元结构的对立思想。

2 俄罗斯文化中的宗教意识

俄罗斯是一个宗教意识非常强的国家,可以说这种宗教文化几乎渗透到了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宗教是最吸引人,也是最能引起人关注的话题,因此当我们置身于俄罗斯国家的城市之中,无论是小酒馆、汽车站、还是集市、公园,都会发现宗教话题无处不在,他们喜欢谈论上帝、也喜欢谈论救世主。③对于此白银体系认为,东正教是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最深的宗教,在东正教中既有正统性和末世论的结合,也有灵修和圣徒的强调,还有对神性与人性之间的理解,而这无一不渗透到了俄罗斯的文化之中,就如弗洛夫斯基所说,俄罗斯人受洗是其精神上的一种觉醒,由此可以看出东正教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对于国家社会、民族以及思想都具有很深的影响,而这也是其他宗教无法与之比拟的。而同时也正是这种宗教意识,决定了俄罗斯文化无处不蔓延着一种宗教气息。

首先白银体系指出,俄罗斯文化具有很强的神圣意识,而这种神圣意识无疑与宗教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在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反教会思想不断兴起,在这其中以虚无主义和虚空社会主义最具有代表性,但是其虽然是一种反教会思想但还是从宗教思想出发。且以受洗为例,这虽然是属于一种基督教思想,但同样是一种宗教思想的渗透,同时不得不说的就是俄罗斯文化的苦难意识,俄罗斯人信奉背着十字架的基督,这也是宗教文化的体现。其次俄罗斯文化之中,具有很强的精神性特征,其崇尚理想、崇尚救世普及,也崇尚自我精神,而这些无一不在俄罗斯的知识分子身上体现,他们重视精神反对物质,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集权统治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精神的压迫,迫使人们不断幻想精神上的自由,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受难意识的再造,这一点在东正教中就具有很深的解读,为此也有很多白银体系试图从宗教之中,探索出俄罗斯的现代化道路。最后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很强的平均主义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其实与俄罗斯的村社传统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无论是白银体系哲学还是民粹主义,对村社文化传统都极为重视,其将村社赋予了田园式的梦幻色彩,也将其视为公平的裁判者,是灵魂与精神的起点,但同时村社中最重要的一种职能就是宗教职能,虽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表现,但是平均主义观念无疑为俄罗斯文化赋予了更多的期许。

3 俄罗斯文化中的使命意识

在探究俄罗斯文化中的深层结构特征时,使命意识是俄罗斯文化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这种使命意识在俄罗斯文化中也是具有双重性的,从理论方面分析,俄罗斯文化追求民族文化和精神价值,但是从实践上分析,俄罗斯文化注重生存方面的探索,但无论怎样,这种使命意识在俄罗斯文化之中贯穿始终,可以说从贫民到贵族,从知识分子到底层工人,再或者哲学艺术品都蕴含着强烈的使命意识,而这种使命意识在白银体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w现,其都为自身树立了一个朝圣者的形象,因此使命意识不仅体现在了个体之中,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民族的一种代表。④

产生这种使命意识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白银体系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俄罗斯地处于东西方的交汇处,且其文明历程的形成也比较晚,在这种情况下,其经济、政治、军事无不受到了双重性的挤压,因此俄罗斯民族的危机意识就会比较强,这种危机意识也就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的转化成了使命意识,而这无疑为俄罗斯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信念支撑与动力源泉。其次由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压力,使俄罗斯民族认为,自身是神的选民,一切的苦难只是为了造就自身成长,自身终将会成为人类文明的终结者,因此自身具有特有的救世责任与济世救赎的使命。最后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俄罗斯民族也认为自身的文化是最与众不同的,且是最优秀完美的,完全可以凌驾于欧洲历史文化之上,这一点我们从俄罗斯的建筑物以及雕塑、图腾就可以看出,以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其教堂上的十字架凌驾于莫斯科整个教堂之中,正是其救世力量的一种彰显,且从现下俄罗斯的外交地位分析,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与政治力量在世界外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很多西方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俄罗斯无疑在二战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乎是以俄罗斯的一己之力颠覆了整个欧洲战场,而这些无疑是其文化之中使命意识的指引。

4 俄罗斯文化中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也是俄罗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第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提出就是从俄罗斯民族开始的,可以说其从根本上就不喜欢任何政权,并且把政权看作是恶势力的根源,同时他们也不喜欢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但是这并不代表其追求民主,其同样推崇极权主义。⑤因此从这一点分析,其社会意识既与东方国家的无条件服从不同,也与西方的民主制度有本质的区别,但不能否认是,社会意识对俄罗斯文化有本质的影响。首先从其社会变革方面分析,俄罗斯的社会变革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俄罗斯的繁荣与强大可以与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媲美,但是这种变革的推动力量却是社会中的底层人民,在社会意识的指引下爆发,一旦时机成熟就成为坚不可摧的力量,而这种现象在俄罗斯社会的数次变革中都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说社会意识与俄罗斯民族性格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俄罗斯文化社会意识的形成,与东方民族的质朴勤劳有着共同特性,也与西方跃进式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事例就是彼得大帝的社会改革,其不断扭转了俄罗斯整个落后的局面,也实现了俄罗斯经济、文化、教育的进步,虽然手段比较强硬,但是却为俄罗斯呈现出了全新的社会面貌,这就是俄罗斯社会意识的体现。

5 总结

综上所述,对俄罗斯文化深层结构特征的探索,其理论旨趣就在于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寻找,同时只有注重民族文化传统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才能避免民族文化根基的断裂,这也是今天我们需要借鉴的。

注释

① (苏)赫克(JuliusF.Hecker)著.俄革命前后的宗教[M].高骅,杨缤,译.学林出版社,2013

② 叶夫多基莫夫(PaulNikolayevicEvdokimov).俄罗斯思想中的基督[M].学林出版社,2013.

③ (俄)尼・亚・别尔嘉耶夫著.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M].邱运华,吴学金,译.东方出版社,2013.

中俄文学论文篇(6)

关键词:地缘文明;文明冲突论;中华文明;俄罗斯文明

中图分类号:D822.3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3-0092-04

2010年3月18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访问吉林大学并作题为“世界格局中的中俄关系”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高度赞扬了中俄两国当前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也不无担忧地提出了俄罗斯国内兴起的“俄罗斯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冲突论”。季塔连科院士对这种“文明冲突论”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并指出兼具欧亚主义特点的俄罗斯文明与中华文明能够携手一道,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时隔不到两月,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C.C.拉佐夫先生访问吉林大学,并在其所作的简短演讲“俄中关系:现状与前景”中也提及“文明冲突论”,且同样提出反驳意见。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在相隔很短时间的演讲中都提到“文明冲突论”,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冲击性之大,已引起俄罗斯高层的重视与驳斥。因此,我们从地缘理论的新发展对其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一、地缘文明:地缘理论新视角

传统地缘理论囿于地缘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空间性和静态性。冷战结束后,在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缘政治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动态性不断浮现。这表现为地缘经济崛起、地缘安全问题凸现、地缘文明互动。同时,地缘关系的核心要素也在发生变化,除了自然地理、国家实力、战略意图等传统的地缘关系要素外,环境、能源、认同等成为新的地缘关系要素,且作用日益增强。地缘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由硬向软转移的特征,地缘文明的影响也不断加大。

地缘文明是地缘理论在文明研究领域的应用,体现了文明研究的视角,是“对特定民族、国家或文明之间存在的不可更改、不可复制、不可逃避的毗邻关系进行描述,进而对古往今来人类共同体之间因先天性毗邻关系而发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互动或这种互动的可能性加以讨论”。地缘文明具有显著的地理性,是在特定空间或区域范围内的文明或历史文化的地缘集合体。这些地缘集合体拥有相类似的历史一文化记忆,分享相似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一个地缘文明一般拥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国家,核心国家凭借其雄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能量,把自己周边的国家或地区凝聚成为一个具有高度集团效能或“合力”的地缘共同体。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文明间的互动和交往不断加深,跨文明的移民活动空前活跃,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超前。不同文明之间有冲突、有融合,由冲突到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文明的冲突绝非单纯只是文明间的冲突,其间夹杂着诸如政治、经济与安全等利益,因此单纯地鼓吹“文明冲突论”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地缘文明具有非对抗性与流散性的特点。文明是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积淀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文明实体并非政治实体”,很难表现出像政治领域那样的竞争性与对抗性,因为其缺乏政治领域对控制的诉求欲望。文明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空间进行传递,但其影响的强弱并不一致,体现出显著的流散性,并与地理位置呈现出相关性。

从地缘文明角度来审视地缘关系,要在全面把握地缘文明性质的同时,把握地缘文明主体的特征。地缘文明实质是一种地缘关系,因此地缘文明主要受制于文明主体的特征及其互动模式。一般而言,文明主体特征具有稳定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更。而其互动模式则具有变迁性,受一系列国内外因素制约。由于文明影响的潜在性,影响功效的时滞性,文明对其自身间的互动模式影响并不占主导地位,往往会作为政治、经济、安全等强势力量的衍生品出现。不过不可因此小觑文明的力量,尽管文明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时滞性,但其同样具有难以变更性与持久性,直达个人与群体的灵魂,进而对决策者和民众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无论一国领导人及社会精英如何变化,文化都始终作为一只看不见的幕后之手深深地、一贯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内政和外交。与此同时,文明作为生活样式的集合体,是广大民众心声的表达。对地缘文明可以从两个阶段、两种状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即从地缘文明特征到地缘文明互动模式;从静态文明特征转向动态文明互动:从外交政策层面深入到社会基础层面。

二、中俄地缘文明静态分析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以“和合文化”为内核、儒家文化为主体,呈现出显著的融合性与浓厚的个人色彩。俄罗斯文明是随着俄罗斯的不断壮大而发展起来的,它以欧亚主义为核心、东正教为主体,并表现出多元性色彩与强权政治的传统。中俄两国的地缘文明关系可以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从语词学进行分析,“和”有和谐、和平、祥和之意;“合”则有合作、融合等多重含义。“和合”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不同文明间诸多形相和无形相互相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形相和无形相和合的新生命、新事物、新结构的总和。“和合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兼容并包的特点。主张“和而不同”、寻求“和谐共处”的和合文化,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亲和力,在与外界的交往、冲突与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欧亚主义是俄罗斯文明的核心所在。尽管有人会认为“第三罗马――莫斯科”才是俄罗斯文明的灵魂所在,但俄罗斯至今还有多元的痕迹,受70年苏联特殊历史影响,欧亚主义作为俄罗斯文明的核心地位不断上升。由于地理缘故,俄罗斯文明深受东西方文明影响,兼具东西方文明的特点,呈现出欧亚主义的色彩,令人难以琢磨。正如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所言:“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巨大的东方一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由此可见,以“和合文化”为内核的中华文明与以欧亚主义为核心的俄罗斯文明能够友好相处,并不会引发文明间的对抗与冲突。

中华文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俄罗斯文明以东正教为主体。两者的显著不同是前者以一种文化为依托,后者则以一种宗教为支撑。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儒家文化占据首要地位并持续影响了很长时间。对俄罗斯文明而言,东正教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东正教是俄罗斯文明的精神支柱。受拜占庭的影响,俄罗斯东正教具有保守主义、救世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特点。”作为一种宗教,东正教以基督教正统自居,奉行宗教救世的终极关怀,对外具有一定的扩张性,试图将其宗教观念进行传播以发扬光大。尽管被许多外国人士误

认为是宗教,儒教的称呼也并不罕见,但儒家文化并非是宗教,它并不具备宗教那样的排他性、扩张性与终极性,而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交互性与现实性。儒家文化提倡兼收并蓄,对其他文明能够给予生存空间,这也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能够传人中国并取得一定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且这并非是近代中国衰落才酿成的局面,而是在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儒家文化具有交互性,而不像大多数西方文化那样具有单向支配倾向,儒家文化尊重并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这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所在;儒家文化并不像宗教那样倡导终极关怀,更多地提倡人世、济世,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尽管两种文明的主体具有很大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是柔性而非刚性的,因此并不会引发文明冲突。

中华文明具有显著的融合性,俄罗斯文明则表现出鲜明的多元性。中华文明提倡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先后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进行了碰撞与交融,也曾多次与周边的游牧民族交锋,但始终保持了其强大的文化魅力,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外来宗教或文化的本土化。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的边界主要以文化划分,并与中国的国力强盛相关,体现了中华文明流变中的融合性。俄罗斯文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体现了其随俄罗斯发展而壮大的显著特征。这种多元性表现在宗教、民族、文化源头等多个领域。在宗教领域,众所周知,东正教并非俄罗斯原生宗教,在东正教经过“罗斯洗礼”成为正统后,原先俄罗斯的诸多本土宗教仍然继续存在。作为“没有栅栏的婴儿车”,近代以来俄罗斯历经扩张,不断壮大,许多新的民族被纳入俄罗斯帝国之中,铸就了俄罗斯文明的多元性。正如研究俄罗斯思想的学者所言,俄罗斯思想作为一种民族思想,其内涵具有民族性。俄罗斯的文化源头具有多样性,俄罗斯文明把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一些特性融于一身,而俄国文化中呈现出的“二元性”甚至“多元性”特征又使其自身带有某些结构性的矛盾。简言之,俄罗斯文明缺乏一种稳定文明所具有的强大文化整合功能和某种成型的文化构成原则。

中华文明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俄罗斯文明则具有浓厚的强权政治传统。中华文明更多地是一种人际关系,个人因素高于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华文明的个人色彩并未完全消融,仍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文明则有浓厚的强权政治色彩,俄罗斯历史上多次遭遇外国入侵,民众内心的不安情绪十分强烈,特别渴望安定。对于俄罗斯民众而言,除了东正教外,强权政治是治疗他们内心恐惧的一剂良药。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言,俄罗斯文明契合了国家主义与专制主义。无论是沙皇时期还是苏联时期,甚至是当前,强权政治作为一项传统都得到了继承,而且从中还可以窥探出,强权政治越发达则俄罗斯越强盛。冷战结束后,历经改革的动荡,俄罗斯的民主化并没有带来复兴与强盛。普京上台后,为了重振俄罗斯雄风,在发扬俄罗斯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民主”的概念,这实际上清晰地表达了强权政治的信号。

三、中俄地缘文明的动态进程

地缘文明绝非只是静态的摆设,而是在互动过程中不断演绎形成的。中俄地缘文明关系历经时间的洗礼,先后经历过碰撞、摩擦与交融,通过不断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与相互了解,在当前十分融洽,处于前所未有的好时期。

中俄文明的接触最早可追溯到蒙古对罗斯的征服。尽管蒙古并非中华文明之正统,但其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因此也促成了中华文明与俄罗斯文明的第一次颇具规模的间接碰撞。通过蒙古军事扩张的途径,中华文明的器物、制度与思想观念在俄罗斯都有所传播。的确,中俄文明接触的早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不过此次交流并非中华文明与俄罗斯文明的正面接触。其一源自蒙古并非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并不能全面代表中华文明;其二源自此次文明的接触更多地以战争对抗方式出现,难以展现文明交流的全貌;其三源自此时的俄罗斯文明尚在萌芽时期。之后,中俄文明的接触也比较稀少,虽有摩擦但并不常见。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广人稀极大地降低了两国文明的交流频率。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落与俄罗斯的强大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屈辱,与此同时,两国文明摩擦不断,特别是东正教在中国传播遭到抵抗,斯拉夫主义的傲慢为中国所不满。近代中俄两国地缘文明的互动模式是以战争为载体,以摩擦为主流,以抗争为主导的。

十月革命之后,中俄两国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两国的地缘文明关系也大为改观,交流与合作成为主流,虽有摩擦,但总体形势良好。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新政府频频对中国释放善意,宣称要归还沙皇时期侵占的中国领土,派遣大批专家、学者对中国进行了援助。无论是中华民国时期帮助中国创建黄埔军校、指导革命工作与接收大量留学生,抑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帮助中国进行国家建设、培养大批人才,两国大多在和平友好的环境下进行交流与学习。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始见裂缝,两国由于战略分歧而引发摩擦,中俄地缘文明也因此受到影响。由于地缘文明在两个层次产生影响,尽管高层由于战略分歧在政策上有所变更,但社会民众受惠于两国文化交流一时却难以变更,这体现在中国的教材、教学、生产工艺、制度安排等多个领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动荡,这种动荡是全方位的。政治上的权力之争以炮打白宫而结束,经济萧条低迷,社会问题更是令人头疼。内忧引发外患,俄罗斯外交政策也是摇摆不定。经历了初期的与西方的蜜月期后,俄罗斯逐渐奉行欧亚主义,推行双头鹰的外交政策,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与交往。中俄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先后建立了建设关系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协调立场,共同铸就了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两国还共同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在安全、经贸、社会人文等多领域的交流。在文化交流上更值得推崇的是两国先后举行了中国“俄罗斯年”、俄罗斯“中国年”、中国“俄语年”与俄罗斯“汉语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两国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以和平而非战争的方式进行文明互动与对话,中俄地缘文明离冲突渐行渐远。

纵观中俄两国地缘文明的动态进程,实现了互动环境由战争向和平的转变,互动规模由小到大的发展,互动方式由间接向直接的变更,互动结构由不对称向对称的转移,互动态势由冲突向融合的偏移。随着两国社会人文交流的加深,文明对话的推进,地缘文明关系将会更加和谐,这可从数百年来中俄文明的互动进程得到验证,也由此折射出当前俄国内的“中俄文明冲突论”既无理论依据,又不符合历史现实。

中俄文学论文篇(7)

[关键词]俄语;报刊;翻译;设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H359.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29 ― 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培养高素质的俄语翻译人才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和教学机构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我国教育部因此专门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几年来的确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俄语翻译硕士,但是翻译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各个高校的翻译硕士专业,而要及早入手。为此,我们建议在本科教学中除了开设俄译汉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外,还应该开设俄语报刊翻译课,以便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俄语翻译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课的必要性与目的

总体看来,翻译能够体现学习者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而俄语报刊翻译课程正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其中不仅考察学生俄汉语的语言学知识,还涉及中俄两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常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综而观之,俄语报刊翻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学习者更准确地了解俄语国家的动态信息,获得更多的语言国情知识并促进俄语水平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及时了解最新国内外资讯,对于俄语学习者而言,密切关注俄语国家的发展变化是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刊翻译课程的宗旨就是训练学生提高阅读报刊文章以及运用新闻语言的能力,以此促进俄语总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不仅有助于培养从事外交和新闻职业的人员,对培养其他各类俄语翻译人才也是非常有益的。对外交人员和新闻工作者而言,阅读和翻译中俄文报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为使理解和翻译准确,少不了专业的强化训练。不仅如此,报刊语体“兼有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的特点:既有术语以及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汇与句法结构,也有形象手段与情感色彩手段以及各个层面的普通词汇与口语短语”。〔1〕(191)可以说,报刊为所有的俄语专业学生和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材料,通过俄语报刊翻译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俄语水平以及俄汉互译的能力。

第三,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全国各级俄语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全国俄语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开始于2006 年,分四个等级,即:资深翻译;一级口译、笔译翻译;二级口译、笔译翻译;三级口译、笔译翻译。据统计,在全国外语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中,各级别和各语种综合的通过率并不高,仅为12%,其中二级要低于三级。毫无疑问,能否通过资格(水平)考试与应试者的俄汉语表达能力密不可分,也与其知识储备有关。“从二级口译样题和2006 年11 月份的考题来看,政治、外交方面的文章占一定的比例”,有鉴于此,学者们建议考生“要多读一些俄语的报刊,多找一些俄文网站上的实事报道,多了解一些当今国际上的大事,要多储存该方面的词汇和句子”。〔2〕(153)由此可见,开设俄语新闻翻译课程,通过这一课程培养学生们的俄语新闻翻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八级水平测试。按照《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应试者在俄译汉方面应该“能运用俄译汉的理论和技巧翻译一般性文学作品、政论文、科普资料及外事外贸应用文”,在汉译俄方面应该“能翻译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浅近文章”。〔3〕从历年八级测试的翻译题目来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艺术家传记的片段、妇女权益保障、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中国进口市场的状况、中国的服饰文化、环境保护问题、中国通讯业的发展、世界性的贫困问题、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俄语所蕴含的诗意、中国人民银行简介、论辩的技巧、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状况等等,但从语体上看还是以报刊政论语体为主。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出题者希望“题目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任务,着重考查受试者对属于社会主流言语样式的报刊政论语体的语句的翻译能力”〔4〕(71)。因此,为提高俄语专业八级测试的通过率,有必要在高校本科阶段开设俄语新闻翻译课程,提高学生的俄语新闻翻译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材料的来源

目前,俄汉翻译方面的教材并不是特别丰富,尚未有专门的俄语报刊翻译教程出版,因此教学材料的选择成为俄语报刊翻译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类资源中选择教学材料。

第一,各类俄语报刊和电视新闻选读教材。近些年,虽然国内从未出版过俄语报刊翻译教材,但是许多开设俄语专业的院校已经意识到俄语报刊材料在教学以及培养学生俄语水平和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俄语报刊阅读教材,例如《21世纪俄罗斯报刊阅读》(陈铁凤,2004)、《俄语报刊阅读》(王训光、胡谷明编,2004)、《21世纪俄语报刊阅读与理解》(曹月华,2006)、《俄语报刊阅读技巧与实践》(王辛夷著,2007)、《俄语报刊听读》(谭长龙,2007)等。除了以上报刊选读教材以外,还有一些专家组织编辑出版了俄语电视新闻选,例如《俄语电视新闻选》(高中音,2005)、《俄罗斯电视新闻视听教程》(付晓霞,2008)等。上述报刊和电视新闻教材中的材料来自俄罗斯各大报刊以及电视台近年来报道的时事新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信息量大,涉及了俄罗斯国内外政治、外交、国际的重大事件外以及文教、科技、卫生、体育方面的报道。这些教材已经在各大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学实践证明,其中的材料对于提高俄语报刊阅读能力有较大帮助,因此可以从中筛选一些好的文本用于报刊翻译课堂教学。

第二,俄文报刊材料。如上所述,目前已有一些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俄语报刊选读类教材可以用于报刊翻译课,但是这些教材有的已经出版近十年,其中许多材料有“过时”之感,这也是所有的报刊和电视新闻选读教材要面对的共同难题。因此,为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俄罗斯国内外资讯和各方面的信息,可以从新近出版的俄文报刊中选择一些语言材料用于报刊翻译教学,使学生既不脱离时代,又能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

第三,网络资源。目前,网络是及时有效地报道各类事件的重要媒介,很多事件往往在发生的当天就已见诸网络,因而成为各国人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新时代的大学生十分关注时事新闻和国内外各类事件,因此在报刊翻译课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最新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广播和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虽然与报刊文章来自不同的媒体,但是就其实质而言,二者的语言都属于报刊政论语体,因此在报刊翻译课程中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广播电视新闻材料。音频和视频材料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材料的选择标准和原则

各种俄语报刊阅读教程以及俄罗斯媒体为翻译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并非所有的新闻报道都适用于教学。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标准和原则:

第一,内容的时效性。各种阅读教材虽然经过实践教学的检验,但是有些材料中谈及的事件或者现象已经成为历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应尽量选择与最近发生的事件和现象相关的各方面的材料,做到“与时俱进”,使学生及时掌握当下的各类信息,全面了解俄语国家的现状。

第二,内容的趣味性。为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乏味,尽量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或者学生比较关注的事件的材料,从而调动课堂的愉快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第三,内容的教育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还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职责,因此在选择教学材料时不能仅仅关注其内容的趣味性,还要能够带给学生正能量,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和了解的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外语学习者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恰当得体地运用外语的前提。因此,在俄语报刊翻译教学中,不能忽视向学生介绍和渗透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选择与此相关的材料用于教学,从而做到一举两得。

四、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总的来说,俄语报刊翻译仍然属于翻译课的范畴,因此具有翻译课的共同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译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俄语报刊翻译课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独立翻译,逐渐提高其翻译水平和俄汉语运用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如下一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第一,布置学生课前预先翻译。我们在教学中所选用的材料基本上没有对应的译文,因此在每次上课前需要布置学生提前把所要讨论和讲解的内容译成中文,要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表达出源文的基本内容,还要认真雕琢语言,同时找出疑难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办法,以便课堂上进行讨论。

第二,教师课堂检查和讲解。在课堂授课中,教师首先逐句检查学生的翻译,倾听不同的意见,找出学生们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并予以纠正,从而教会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和翻译方法。其次,对于分歧较大的译文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给予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再次,对于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可以先进行集体讨论,或者教师边讲解边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以及分析和评论字句、段落和篇章的译法,最后进行总结或者讲解翻译理论和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把讲解与训练融为一体,以练为主,以讲为辅,以利学生学习和掌握翻译理论与技巧。在课堂上涉及到某一翻译方法和技巧时,适时给出相应的例句,让学生尽快准确地予以掌握并熟练运用。此外,提供一些与本次授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口译和笔译练习,一方面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限定一定时间的即时翻译也能训练学生的翻译速度和熟练程度。

第四,翻译形式多样化。翻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全译、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等。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全译以外,根据不同的目的往往也需要进行其他形式的翻译。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全译能力,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变译能力的训练。〔5〕

俄语报刊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应主要以检查、答疑、引导和启发为主,以讲解为辅,要精讲多练,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翻译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

五、应解决的基本问题

毫无疑问,俄语报刊翻译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以及报刊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综合运用俄语和汉语的能力以及俄汉互译的能力。基于此,在这门课上应该解决如下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介绍俄译汉常用的工具书,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就词典而言,其种类较多,除了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各种俄汉详解词典以外,还有很多专业词典,例如《俄汉军事大词典》、《俄汉法律常用语词典》、《新俄汉医学词典》、《俄汉科技大词典》、《俄汉地名形容词译名手册》和《俄语姓名译名手册》。在涉及各个专业领域知识的时候,往往只使用详解词典是不够的,要使翻译准确无误,绝不能应付了之,不仅要使用上述专业性词典,有时候还需要查找各类百科全书和其他专业领域的书籍。因此,要让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的态度,学会利用上述工具书获取知识,从而较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第二,介绍电子和网络翻译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指出其优缺点,打消学生依赖这类工具的念头。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电子翻译工具和翻译软件,一些学生对其形成了依赖,完全靠软件帮助翻译而自己不动脑。事实上,这些工具的翻译结果往往语句不通,甚至完全错误,其翻译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第三,介绍俄语国家的主要通讯社名称、主要报纸及其栏目内容安排、体裁知识、各种报刊文章的格式等。在报刊翻译中,不仅仅常常要涉及到许多国家的通讯社名称,而且也会接触各类体裁的报刊文章,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报刊政论语体的修辞知识。报刊作品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科技、文学、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在报刊政论语体中常常体现其他功能语体的语体特征,同时作为独立的功能修辞语体,报刊政论语体仍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例如简洁、紧凑、句法结构清晰等,毫无疑问应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

第五,帮助和引导学生积累和牢固掌握报章语言中的积极词语和程式化结构。“报章语言中有许多固定词组是形成报纸程式的现成材料,并常常转化为套语,有的虽然是通用性成语,但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评价色彩,这类词语和程式化结构反映了报刊政论语体的特点,复现率相当高。”〔6〕(57)对于上述词语和结构,要求学生不仅要清楚其意义,还要翻译正确并牢记,这为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率大有裨益。

当然,要想在翻译过程中完全保留俄语报刊文章的“味道”,准确传达其意义和意味,要有各种知识储备,也要经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才能达到。除了课堂上的训练,学生在课外还要时时注意积累,善于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报刊翻译的规律,逐步掌握报刊翻译的技巧,以便将其熟练运用到以后的翻译工作中去。

六、俄语报刊翻译教程的编写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尚未有俄语报刊翻译教材,这虽然为报刊翻译课程在材料选择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同时也为教师授课时搜集材料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编写相关教材,以便为教学以及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该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以外,在编写俄语报刊翻译教程时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相结合。俄语报刊翻译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因此在编写教材时需要从训练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俄汉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与此同时,也不应完全忽视学生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翻译理论虽然来自于翻译实践,但是反过来也指导着翻译实践,为翻译实践提供方法和依据。因此,在编写俄语报刊翻译教材时,应该把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这对快速提高翻译水平大有裨益。

第二,突出俄汉语言的对比。总的来说,翻译是一种跨语言交际活动,是“人类通过语言手段进行交际的一个特殊情形,是交际者利用不同语言系统进行言语活动的特殊形式”〔7〕(18)。由于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俄语报刊翻译教材在进行翻译训练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俄汉两种报刊语言的差异,不仅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技巧及其实践应用,也要让学生了解俄汉报刊语言的特点和行文差异,以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三,注重多种译本的比较。多数翻译类教材在翻译例句时往往给出一种译文,事实上很多句子可能会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因此应该注重多种译本的比较,尝试从多个角度立体地讨论翻译方法,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

第四,注重教材的实用性。毋庸置疑,教材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不仅决定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编写教材时一定要重视其实用性,这样才能使翻译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 考 文 献〕

〔1〕杨仕章.翻译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于玲玲等,全国俄语翻译口译测试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3,(08).

〔3〕史铁强,等.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真题?模拟》〔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张俊翔,对俄语专业八级水平测试翻译部分的评述与调查〔J〕,中国俄语教学,2009,(03).

〔5〕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