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lte技术论文

lte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0:24

lte技术论文

lte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4G网络通信 LTE-Advanced 3GPP 载波聚合中继技术(Relay) 多点协作(CoMP)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22-01

1 引言

当今移动通信技术步入4G时代,2013年6月韩国三星了LTE Advanced版的Galaxy S4,LTE-Advanced网络采用了当前一代LTE的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演进。目前,LTE-Advanced网络的下载速度最高达102Mbps,比中国普通家用宽带无线传输速度快100倍以上。从理论上讲,LTE-Advanced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还能更快,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LTE-Advanced网络数据下载速度最高能达到150Mbps,数据上传速度最高能达到37.5Mbps。

2 LTE-Advanced基本概念及主要技术参数

LTE-Advanced(LTE-A)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后续演进,是LTE-Advanced的简称,2008年3月开始,2008年5月确定需求。LTE-Advanced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演进,但其并非5G,而是对现存LTE技术的更高效运用。LTE-Advanced的技术参数如下:带宽为100MHz;理论下行峰值速率为1 Gbps,理论上行峰值速率为500 Mbps; 上行峰值频谱利用率为15Mbps/Hz,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为30Mbps/Hz。

3 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研究

为了满足IMT-Advanced(4G网络)的需求,3GPP结合当前的技术,针对LTE-Advanced(LTE-A)提出了几项无线网络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多天线增强(Enhance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技术,中继(Relay)技术,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技术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LTE-A的网络速度可以得到大幅的提高。本文将对这些关键技术做如下分析和研究。

(1)载波聚合(CA)技术。载波聚合(CA)技术是聚合两个或者更多的基本载波,满足网络传中更大的带宽需求,以便达到高速传输的要求。LTE-A中提出下行采用载波聚合技术,从而可以满足带宽大于20Mhz的网络传输需求。按照频谱的连续性,载波聚合可以分为连续的载波聚合与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按照系统支持业务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对称载波聚合和非对称载波聚合。载波聚合的研究场景可以分为以下3类:同带连续CA;同带非连续CA;异带非连续CA。

(2)多天线增强(Enhance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技术。由于无线网络传输受到频率资源的限制,多天线增强技术可以通过扩展空间的传输维度进而能够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而被多种标准广泛采纳。受限于发射天线高度对信道的影响,LTE-A系统上行和下行多天线增强的重点有所区别。在LTE系统的多种下行多天线模式基础上,而LTE-A要求支持的下行最高多天线配置规格为8x8,同时多用户空分复用的增强被认为是标准化的重点。因此LTE-A相对于LTE系统的上行增强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终端的多个功率放大器,利用上行发射分集来增强覆盖,上行空间复用来提高上行峰值速率等。

(3)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技术。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技术(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Reception)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协同参与为一个数据终端的数据(PDSCH)传输或者联合接收一个数据终端发送的数据(PUSCH)。

根据参与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处理的小区是否归属于一个eNB来区分,它可以分为Intra-eNB和Inter-eNB CoMP两种方式。前者只需要本基站内部各小区间交互CoMP处理相关的业务数据和控制信息,较易于实现,而后者则需要在基站间交互这些信息,对X2接口带宽有很高要求,时延也比前者更大,目前标准中讨论的CoMP方案基本上都是Intra-eNB方式。

(4)中继(Relay)技术。中继技术是在原有站点的基础上,引入中继站,中继站和基站通过无线连接,下行的数据先由基站发送到中继站,再由中继站传输至终端用户,上行的数据则反之,如图1所示,为中继(Relay)技术的传输原理图。通过中继站能够增强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支持临时性网络的分布,也可以支持群移动网络的分布,同时还能够降低网络分布的成本等。

4 LTE-Advanced的发展前景

LTE-Advanced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人类对无线移动网络高速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终端设备商(例如三星、苹果等)对LTE-Advanced的研发投入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全球的无线网络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对LTE-Advanced网络建设的投入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就目前来说,LTE-Advanced的发展还处于该产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但是随着需求的旺盛和技术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在不久的将来,LTE-Advanced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沈嘉,索士强,全海洋.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lte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LTE技术 前景 通信市场

目前,通信技术在飞速发展着,人们对通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通信的成本更低、音质更好、传递速度更快,将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LTE做为一种热点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如何应用LTE技术及其发展方向是什么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1 LTE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

LTE是一种主流的由3G演进至4G的技术,和以往的2G、3G等通信技术相比,LTE技术传递更快、音效也更佳,它传送信息非常方便,且利用频率度较高,进步明显。

1.1 LTE的技术特点

(1)LTE技术中,令MIMO结合OFDM,使得覆盖网络更广,峰值速率更高,网络容量更大。

(2)以SC-FDMA调制及OFDMA调制构成了物理层的调制技术,使得射频设计更简洁、频谱效率更高,同时,其能升级且较为灵活,具备良好的鲁棒性。

(3)上行协作的多输入多输出可因MIMO技术而达成,多径干扰问题也可被化解。

(4)灵活度较佳,原因是,扁平化的网络构造及全IP化因核心网的存在而达成。

(5)技术上LTE比3G更为优越,表现在向下兼容、广域覆盖、降低延迟、传送分组、数据速率大等。

1.2 LTE的关键技术

1.2.1 物理层的传输

随机接入、小区搜查、多天线、小区间干扰抑制、帧结构设计、物理层上下行传输策略是其包含的几大技术。LTE技术会利用OFDM,这样符号间干扰被降低,且可有效抵抗时延扩展,一般上可设保护间隔与MFDM符号前,若想令符号间干扰消失,应保证信道时延扩展小于保护间隔。人们比较关注做为重要的优化系统传输方式的MIMO,为增强系统性能,可在MIMO中结合OFDM,多通道及多天线可被做为MIMO的接收及发射端。

1.2.2 LTE系统架构

GGSN、SGSN、RNC、NB四大节点构成了3G网络,而AGW、eNB两项就构成了LTE网络,其网络构架较之HSDPA更扁平,于是,业务时延被减少,机器数目也少了。图1为LTE的系统架构。

MBMS、漫游、分配IP地址、OuterARQ、压缩爆头、安全与保密、激活与闲置状态的移动控管、寻呼、位置控管、RRM等是LTE结构的用途。

1.2.3 空中接口协议

3GPP LTE的协议结构因全分组协议而变得简单,调度器在切割SDU时可将信道质量做为参考,原因是,节点eNB处同时设有MAC及RLC,于是,信道传输的功能得到较大的发挥、填充也被减少了,此外,还可联合提升HARQ及ARQ的水平。

2 LTE技术的应用

2.1 创新应用

LTE技术上不同于3G中的核心技术,且具备新的设计理念,NodeB的应用,降低了技术复杂程度、减少了成本消耗,也使得延迟度降低了,另外,减少RNC节点可令3FPP技术拥有更广的发展空间。

经改进技术而实现的OFDMA,能够进行正交传输,并能够将单载波传输低峰数值加以兼顾,进而缩减了成本。同时,因能够应用多天线技术,为减少RNC节点提供了便利,也可取得空间服用增益、阵列增益、分集增益,于是,即使服务时段相同,也可令很多用户一同获取,此外,还可优化传输数据的速率,并提高峰值速率。

2.2 实际应用

目前,LTE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及发展。如,世博会中为进行视频演示,引入了网络移动采编播设施和LTE技术,所以说,迅速传回视听材料应LTE技术的运用得以实现,可为传播新闻提供便利,也可增强新闻的时效。此外,在无线通信中,使用者下载速率因LTE的应用得到极大的提高,综上,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LTE在各领域中起到的作用将更大。

3 LTE技术的发展前景

3.1 在4G技术中LTE-A优势明显

为适应4G技术的要求,3GPP推出了LTE-A,继承及发展3G/B3G技术是4G技术的特点,它可优化使用者体验及网络性能,在各种候选4G技术中,LTE-A优势比较明显。LTE-A将LTE技术的核心保留了下来,并做了一些扩展,如增强空间维度及带宽的增强。如今,LTE-A正在变成3GPPRAN1的重要工作内容,关于此技术的研究、开发,RAN其他工作团队也在不断投入更多资金及人力。

1.2 LTE会有更多频段

2G、3G或较高频段为应用LTE的频段,逐渐过渡至数字技术的、将被释放出的、应用在模拟电视上的700MHz频段比较适宜应用在移动通信中,因为,它具有较广的传播范围及较高的穿透力。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LTE于700MHz上。另外,LTE的频段配置比较灵活,今后,人们会在3GPP频谱上部署LTE上较多着力。

3.3 在激烈竞争中发展

LTE技术可以被看成在3G频段上使用4G,也可以说成是最终版的3G,本文认为,若抛开LTE,直接步入4G,风险较高、且有很多未知因素,因此,其应当平稳过渡至4G。做为一种无线技术,在LTE的不断成熟中,会面对WiMAX等竞争对手,为实现在国际范围内应用统一的频率,WiMAX的802.16e正试图进入3G标准行列中,此外,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的一大候选技术就是802.16m,可以说,LTE与WiMAX间将会展开激烈竞争,在不断竞争中,LTE可取得长足的进步。

4 结论

LTE技术传递信息较为自由,且速度更快,优势明显,现在,LTE技术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实际应用,同时,它会与WiMAX等技术展开竞争,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可以预见,随着日益成熟,此技术在各领域中将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炎兵,张宇.新时代背景下LTE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分析[J].硅谷,2012,06(6):44.

[2]彭琳.关于4G通信LTE技术发展过去与现状的论述[J].中国新通信,2014,05(2):8.

lte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TD-SCDMA增强型版本 TD-LTE FDD TDD OFDM

大唐移动专注于TD-SCDMA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工作,对TD―SCDMA的技术发展与标准演进始终坚持持续不断地重点投入,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LTE是3GPP标准演进的一个版本,在未来技术演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TD―SCDMA的技术演进路线

从TD-SCDMA技术发展和与标准演进的路径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TD-SCDMA及TD-SCDMA增强型标准,是基于CDMA技术;第二阶段的LTE和即将开始制定的4G标准,是基于OFDM技术。

TD-SCDMA技术与标准的第一大阶段又可以分为TD-SCDMA基本版本阶段及TD-SCDMA增强型版本阶段。TD-SCDMA基本版本即3GPPR4版本,主要实现话音和中低速数据业务,TD-SCDMA增强型版本是指TD-SCDMA的3GPP R5/R6/R7/R8版本。TD-SCDMA增强技术是在TD-SCDMA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局部的先进技术,如HARQ、AMC、高阶调制、快速调度机制、MIMO等技术,取得明显的性能提升。来满足TD-SCDMA现有网络的快速升级和部署。采用的基本技术以CDMA技术为基础,没有技术体制上的更新换代,TD-SCDMA增强技术以HSDPA、HSUPA、MBMS(包括优化的MBMS)、HSPA+为代表。

TD-SCDMA标准第二大阶段包括正在制定的LTE标准和即将开始制定的4G标准两个阶段。TD―LTE在基本多址接入技术上引入OFDM,替代CDMA,在智能天线基础上进一步引2kMIMO技术,形成SA+MIMO的先进多天线技术,同时保持了特殊时隙和同步等原有技术优势和特点,在性能上获得较大提升的同时,还尽量保证了TD-SCDMA及TD-SCDMA增强网络向TD-LTE网络的平滑演进。在初期,TD-LTE网络将主要用于热点覆盖提供数据增强服务;随着基于OFDM技术的蜂窝移动系统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TD-LTE会发展演进到4G TDD的标准,提供下一代的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和服务。

因此。TD-SCDMA演进路线可以归纳为:TD-SCDMA基本版本TD-SCDMA增强版本(HSPA/HSPA+/MBMS)TD-SCDMA长期演进版本(TD-LTE)TD-SCDMA的4G版本(TD-LTE+)。

2 TD―LTE标准进展

LTE是3GPP为了保证未来10年3GPP系列技术的生命力,抵御来自非3GPP阵营技术的竞争而启动的最大规模的标准研究项目。TD-LTE是LTE中的TDD模式,也是TD-SCDMA标准的长期演进。该项目从2004年年底开始启动,3GPP将LTE/SAE定义为3GPP技术接入网/核心网的演进;2005年6月完成LTE需求的讨论;2006年9月完成LTE Study Item阶段的研究工作,确定基本技术框架(OFDM/SC-FDMA),进入Workltem阶段。TD-LTE核心规范的制定工作进展与FDD的标准化工作同步进行;2009年3月已冻结Release 8空口ASN.1。

Release 8中36系列规范中已经了3GPP LTE,其中包含了LTE的绝大部分特性;3GPP将继续在Release 9版本中完善和增强LTE系统,但不会做大规模的工作,而少量在Rel 8中未能支持的特性可能会在Rel 9中经过讨论而得到支持;LTE-Adv将作为Release 10的主要内容。

3 大唐移动与TD―LTE

大唐移动在2005年5月正式开始LTE技术的研究,并直接参与3GPPLTE的标准化工作;大唐移动全面跟进LTE标准化的各个阶段:需求讨论、Study Item阶段、Work ItemStage 2阶段、Work Item Stage 3阶段以及标准维护阶段,主要工作集中在TDD领域。

大唐在2005年6月的3GPP工作组会议上提交了针对TD-SCDMA后续演进的技术提案,经过大量的沟通交流和技术讨论以及国内各方的努力,2005年11月,与TD-SCDMA系统兼容的帧结构被3GPP接受,Frame Structure Type2作为TD-LTE系统的帧结构之一,奠定了TD-SCDMA后续演进技术标准的基础。

2007年5月,3GPP正式接受波束赋形技术作为TD-LTE的特性。并开始进行专用导频的研究;后续该技术特性也被LTE FDD所接受。

2007年11月,3GPPT作组会议在济州召开,会上通过了TD-LTE融合的技术提案(27家公司联署),并统一了关于基于TD-SCDMA的帧结构延续两种TDD(即LCR、HCR)模式的提案;同时,对TD-LTE的进一步优化领域的提案也被会议所接受。融和后的TD-LTE的方案已被正式写入3GPP的标准中,并在2007年1 1月底至12月初的RAN全会所通过。

此次帧结构的融合,吸收重要厂商参与到TDD的标准化进程中,使TDD本身的特性得到了重视,从而使TDD的后续演进标准能够保证正常的时间进程和标准的完善程度,为完成并制定一个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主流TDD标准奠定了基础。这次帧结构的融合不仅确立了TD-SCDMA后续演进的路线,也确立了TD-LTE作为未来主流标准的地位。同时,帧结构的融合也为TD-SCDMA现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将更好地促进现有TD-SCDMA产业做大做强。

大唐对TD-LTE及4G技术做了长期的技术投入和积累,在TD-LTE的标准化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在技术研究与标准化推进的同时,大唐在早期就启动了相应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技术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对TD-LTE的系统实现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验证,2007年10月。打通了eNB和NBT的第一个空口电话,并验证了理论峰值速率。2008年,TD-LTE设备实现与现有TD-SCDMA产品共平台:2009年上半年,通过了中国移动组织的LTE Phaesl和Phase2测试。

lte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LTE 800 MHz VoLTE LTE载波聚合 LTE ONLY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12.001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12-0003-06

引用格式:余扬尧,陈杨,杨芙蓉. LTE 800MHz网络部署策略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40(12): 3-8.

1 引言

对于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2014年至2015年已基本完成城区、郊区LTE网络部署,而下阶段用户争夺的重点区域在农村,农村区域LTE网络部署的越快,则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中国电信在农村地域继续采用1.8 GHz基站实现网络覆盖,利旧已有的CDMA站点资源进行LTE 800 MHz网络建设,该方法具有单站覆盖范围广、建设周期短、投资节约等优势。本文从网络覆盖能力、市场终端供给、网络建设速度以及主要竞争业务进行分析,得出LTE 800 MHz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近、中、远期建设部署策略,LTE 800 MHz网络从农村到城市以最短的建设时间、最节约的投资达到LTE网络覆盖目标并满足VoLTE、载波聚合等业务的需求。

2 LTE 800MHz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2.1 LTE 800MHz网络建设需求

4G时代中国电信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互联网+”全面开启,用户体验成为核心竞争要素,网络下载上传速度的快慢、网络信号的覆盖效果将影响手机上网时长及用户业务行为。另一方面,运营商4G网络建设节奏不断加快,移动用户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根据三大运营商2016年年初的数据,中国移动4G用户达到3.36亿户,中国电信4G用户达到9100万户。

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在4G用户发展数量上差距明显,如何吸引、发展用户,就必须在用户感知、终端提供以及特色业务发展等方面努力。因此中国电信必须集中有限资源,突出建设重点,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紧耦合:

(1)广覆盖网络:解决网络覆盖广度,打造一张城区、郊区、农村连续覆盖的LTE网络;

(2)多档次终端:根据不同的业务发展及消费群体需求,联合手机终端供应商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不同档次的手机终端;

(3)建设周期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基站建设开通,尽早具备市场生产竞争力;

(4)业务竞争力:2016年继续大力推动“4G+”战略,同时积极开展VoLTE试点,在2016年至2017年正式商用。

2.2 LTE 800MHz网络覆盖能力分析

经过2014年至2015年的LTE工程建设,城区、郊区区域基本实现了1.8 GHz LTE网络的全覆盖,农村区域尚无LTE信号覆盖。从竞争对手网络覆盖的情况来看,中国移动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区域的LTE信号全覆盖,在农村4G用户发展上占领了先机,因此中国电信必须尽快完成农村区域LTE网络的部署以满足中国电信农村区域4G用户发展的需求。

中国电信可用的LTE频段是1.8 GHz及2.1 GHz,城区覆盖以1.8 GHz为主要频段,2.1 GHz作为热点区域容量叠加。针对农村区域LTE网络广覆盖的需求,用800 MHz频段还是1.8 GHz频段实现LTE覆盖,需要将800 MHz与1.8 GHz频段信号覆盖能力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包括空间损耗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以及现场测试结果验证。

(1)理论分析

1)空间直射传播损耗

手机终端与基站天线可直视时,两者间的信号传播为无线电波空间直射传播。在视距环境下,1.8 GHz与800 MHz频率差异造成的路径损耗为7 dB。

2)空间绕射传播损耗

手机终端与基站天线不可直视时,由于频率不同,800 MHz及1.8 GHz采用不同的传播经验模型。

其中,800 MHz采用Okumura-Hata模型(适用频段150 MHz―1.5 GHz),1.8 GHz采用COST231-Hata模型(1.5 GHz―2 GHz),得出非视距情况下,1.8 GHz与800 MHz频率差异造成的路径损耗为11.19 dB。

(2)现场测试

在中西部农村丘陵区域进行800 MHz与1.8 GHz LTE覆盖能力对比测试。房屋以2~3层自建房为主,测试路线有树林和山体阻挡,在1:1共站组网场景下,1.8 GHz平均路径损耗比800 MHz平均路径损耗高9.2 dB,与前面计算的非视距情况下的路径损耗值接近。

在孤立单小区覆盖对比中,800 MHz比1.8 GHz单小区覆盖距离增加约70%,800 MHz单站覆盖面积约为1.8 GHz覆盖面积的2.5倍。

图1是800 MHz与1.8 GHz覆盖能力对比:

由图1可见,在农村区域优先考虑信号覆盖的前提下,800 MHz的覆盖能力远优于1.8 GHz的覆盖能力,因此800 MHz网络更加适用于农村区域覆盖。

2.3 LTE 800MHz终端市场分析

终端市场的发展对用户发展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用户的重要因素包括品牌、功能、价格等。终端市场越成熟,就可以给用户提供多品牌、多功能、多价格档次的手机,就越容易发展用户。

(1)中国电信LTE终端需求

2015年7月在中国电信和高通联合举办的“2015年天翼终端交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技术部副总经理解读了中国电信天翼终端技术发展目标。其中在频段方面,要求手机终端必须支持三大运营商的国内频段,必须支持LTE/WCDMA漫游频段、800 MHz频段。

(2)中国电信LTE终端发展

2015年12月17日,中国电信召开终端产业2016合作战略会,中国电信豪掷70亿元人民币用以激励合作伙伴开发、销售中国电信终端,并提供了多项减免政策。一方面中国电信拿出了“足够的诚意”用以推动手机厂家对支持800 MHz频段手机终端的生产开发;另一方面高通等主流手机芯片厂家已在2015年推出800 MHz频段的手机芯片并在2016年二季度商用,2016年中下旬支持800 MHz的终端将会大爆发,满足各类用户对于终端的需求。

2.4 中国电信LTE 800MHz建设速度分析

CDMA频点与LTE 800 MHz频点一致,因此在1:1共址建设情况下,CDMA与LTE 800 MHz的覆盖能力是一致的。

在农村区域,利旧原有CDMA站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1)可以节约站址协调所需时间;

(2)可以节约机房、铁塔等配套建设所需要的时间,直接进行设备安装;

(3)可以利旧站点原有光缆及传输设备资源,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站点的开通;

(4)可以保证LTE覆盖效果达到原有CDMA网络的覆盖水平。

相比于在农村地区通过1.8 GHz进行LTE网络覆盖,利旧原有CDMA网络站点进行1:1的LTE 800 MHz网络建设,在工程协调、配套建设、传输光缆工程等环节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能快速实现农村区域LTE信号覆盖,为用户发展提供网络支撑。

表1是利旧站址建设LTE站点的时间表:

2.5 LTE 800MHz业务竞争分析

2015年7月,在“第七届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正式了“天翼4G+”和VoLTE时间表。“天翼4G+”和VoLTE成为中国电信进行用户争夺的有力竞争手段。

(1)VoLTE

根据GSA 2015年的统计数据,全球已有29个国家的46个运营商完成了VoLTE语音业务商用,CDMA网络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800 MHz LTE网络具有良好的覆盖能力,将作为提供VoLTE语音业务及视频语音业务的优良载体,LTE 800 MHz上下行速率及频谱效率比CDMA有显著提升。

(2)天翼4G+

“天翼4G+”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下行峰值速率可达300 Mbps,载波聚合技术的采用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首家跨入300 M阵营的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城市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进行了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的部署工作,2016年中国电信推动800 MHz+1.8 GHz+2.1 GHz三载波聚合试点,LTE下行峰值理论速率将达到450 Mbps。

3 LTE 800MHz网络部署策略

LTE 800 MHz网络从部署到商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网络的建设部署时间安排与电信用户发展需求、电信4G+、VoLTE业务发展策略以及手机终端市场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从时间节点上,可以明确LTE 800 MHz网络的近、中、远期建设策略。

3.1 近期部署策略―2016年农村区域开展LTE

800MHz网络建设、VoLTE业务试点

(1)网络覆盖策略

农村地区采用与CDMA基站共址的方式1:1建设LTE 800 MHz网络,利旧塔桅及机房电源等配套资源,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农村地区LTE 800 MHz网络建设,并形成城区-郊区-农村区域LTE信号的连续覆盖。

城区和郊区区域继续在弱覆盖区域部署1.8 GHz LTE网络,加强LTE信号的深度覆盖。

2016年在城区区域进行LTE 800 MHz试点工作,保障LTE 800 MHz网络的连续覆盖,为VoLTE业务在LTE 800 MHz承载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城区内CDMA网络的频点使用情况,腾出1.4 MHz或者3 MHz带宽给LTE 800 MHz进行城区试点。

城市及郊区区域CDMA网络以优化补盲为主,针对用户投诉较为集中的个别区域进行CDMA信号覆盖。农村区域随着“宽带乡村”工程的推进,同步完成CDMA以及LTE 800 MHz网络的部署。

(2)业务支撑策略

2016年语音业务仍由CDMA 1X提供,数据业务由CDMA DO以及LTE提供。

在城区LTE数据热点区域采用新建LTE 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或者TD-LTE进行分流。

载波聚合以及VoLTE作为中国电信主要的业务竞争手段,近期内加快开展LTE 800 MHz VoLTE的试点工作,为2017年VoLTE业务正式商用进行技术论证并制订相关技术规范。同期开展LTE 800 MHz+1.8 GHz+2.1 GHz三载波聚合相关的试点工作,满足中、远期LTE 800 MHz网络扩容需求。

加快纯CDMA用户向LTE转网的进度,通过加大LTE套餐流量以及4G终端优惠力度来吸引CDMA用户向LTE转网。

LTE 800 MHz网络近期部署策略如表2所示。

3.2 中期部署策略―2017年VoLTE商用、LTE

800MHz网络连续覆盖

(1)网络覆盖策略

随着城区LTE 800 MHz试点工作的完成,2017年在城区及郊区区域与CDMA基站共址建设,快速部署LTE 800 MHz网络。

配合“宽带乡村”专项工程,继续提高农村区域的LTE 800 MHz网络覆盖,基本达到或超过竞争对手在农村区域的LTE覆盖水平。

城区和郊区区域继续加强LTE 1. 8 GHz信号的深度覆盖。

随着CDMA网络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利用率降低,合理调整CDMA网络占用频点,腾出3 MHz~5 MHz频率资源给LTE 800 MHz网络使用。

2017年基本停止CDMA独立网络建设,新建800 MHz

基站设备采用CDMA+LTE双模设备,可以根据信号覆盖情况决定是否开通CDMA。

(2)业务支撑策略

2017年LTE网络VoLTE普通语音业务及视频语音业务正式商用,CDMA 1X与VoLTE语音通话实现互通,随着VoLTE对用户语音业务的分流,CDMA 1X的利用率逐步降低。

数据业务由CDMA DO以及LTE提供,随着4G数据用户增加,CDMA DO利用率逐步降低,在城区4G数据热点区域采用新建LTE 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或者TD-LTE进行分流。

继续加快CDMA用户向LTE转网的进度。

LTE 800 MHz网络中期部署策略如表3所示。

3.3 远期部署策略―实现LTE ONLY

这一阶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LTE ONLY,CDMA用户逐年减少,最终所有CDMA用户转换成为4G用户。语音及数据业务全部由LTE网络承载,CDMA网络退网。

(1)网络覆盖策略

LTE 800 MHz网络实现城区-郊区-农村连续覆盖,LTE 800 MHz成为一张“全覆盖”网络,整体覆盖水平高于竞争对手。

在城区、郊区等用户比较集中的区域实现LTE 1.8 GHz连续覆盖,在农村区域对重要乡镇、居民聚居区等用户相对集中的区域用LTE 1.8 GHz进行热点覆盖。

随着纯CDMA用户向LTE完成转网,CDMA网络逐步减少使用频点并最终退网,LTE 800 MHz网络最终独占10 MHz带宽资源。

(2)业务支撑策略

随着3G用户完成到4G业务的转换,普通语音业务以及视频语音业务完全由VoLTE实现,VoLTE业务优先驻留在800 MHz频段上,可以减少切换次数以及800 MHz与1.8 GHz之间异频切换带来的风险。

LTE数据业务主要由LTE 1.8 GHz承载,在城区数据热点区域采用LTE双载波聚合或者三载波聚合方式进行分流。

LTE 800 MHz网络远期部署策略如表4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电信的LTE网络覆盖以及用户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从网络覆盖、终端市场、网络建设速度以及业务发展等维度论证LTE 800 MHz网络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近、中、远期建设部署策略,LTE 800 MHz网络从农村到城市,以最短的建设时间、最节约的投资达到LTE网络覆盖目标并满足VoLTE、载波聚合等业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罗凤娅,陈杨,杨芙蓉. LTE 800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1): 3-8.

[2] 刘泉. 浅谈中国电信LTE 800M规划的基本方法[J]. 信息通信, 2016(1): 255-256.

[3] 张晓江. 农村低频段LTE广覆盖能力研究[J]. 移动通信, 2015(8): 5-8.

[4] 蒋晓虞,刘远高. 基于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策略[J]. 电信快报, 2014(9): 15-18.

[5] 张丽娟,侯晓S. 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 通信技术, 2012(9): 112-114.

[6] 罗邦柱. LTE大规模部署拉开序幕 中国电信2011年开启终端研发[J]. 通信世界, 2011(1): 30.

[7] 戴国华. 中国电信部署LTE后语音方案分析探讨[J]. 移动通信, 2014(9): 35.

[8] 黄洪波. 中国电信在LTE阶段的语音解决方案[J]. 电信技术, 2013(10): 40-42.

[9] 黄海峰. LTE成天翼手机展亮点 中国电信4G发展路线图渐清晰[J]. 通信世界, 2013(7): 13.

[10] 戴国华,赵强,余骏华. SVLTE终端关键问题分析及方案探讨[J]. 移动通信, 2014(4): 31-35.

作者简介

余扬尧:学士毕业于西华大学,现任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二部技术主管,目前主要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及工程设计工作。参加过四川电信的PHS网络工程、四川电信无线村通450M工程、四川电信CDMA网络工程、四川电信LTE网络工程设计等项目的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工作。

lte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LTE网络;传输技术

尽管现阶段的宽带成本比较低,而且中能够将信息安全有效的传送到终端,使得个人通信娱乐设备越来越走向微型化,但已经有很多微型化设备已经普及。GSM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数据运营成本得以明显降低,但这只是宽带演进的初步阶段,有很多方面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局限性比较多。现如今,LTE网络传输技术应用相对普遍,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善LTE网络,使其整体结构更具有实用性,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LTE网络理念下的传输技术要求

LTE网络通常被人们称之为3.9G网络,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具备100Mbps数据下载能力,在4G还未出现之前,LTE属于3G向4G的过渡技术。该技术的出现使得原有的3G技术的空中接入能力更强,无线网络演进主要有两个衡量标准,一个是OFDM,另一个是MIMO。如果频率带宽达到了20MHz,则峰值速率下行可以实现326Mbit/s,上行可以实现86Mbit/s,这使得即便是小区边缘用户也能够有非常好的网络使用效率,由此小区整体容量都有所扩大,整个网络系统延迟性也大大降低。在LTE网络理念下,传输技术需要达到如下需求:

1.1 必须解决带宽瓶颈问题。正常情况下,2GBTS通常应用1.5M带宽,而普通的UMTS带宽需要6M,LTE则需要100M,如果承载网为2G,这就需要扩容为原来的60倍,如果需要同时承载2G与UMTS网,则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容15倍。

1.2 带宽成本需要有所改变。正常情况下,E1专线需要的成本最低为300USD,最高为1000USD,如果是1000站点网络,也就是指在LTE阶段,成本大约为5000E1,也就是需要240MUSD。移动带宽的到来,数据业务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带宽,在LTE RAN网,绝大部分都属于数据业务,占整个业务量的95%,因此自然对带宽有非常高的需求。即便如此,数据业务所获得的比特收益也要比语音业务少很多。简言之,成本降低的同时,吞吐量却进一步上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IP化是必要的选择。

1.3 LTE网络承载模型要有所改变。LTE网络模型具备很多的优势,如数据业务为主体,需要大量的带宽;基站覆盖范围比较小,但是数量增值却非常快。所以LTE网络承载模型需要改变就是延迟要降低,吞吐量要明显提升。

1.4 FMC综合承载模型要有所转变。传统网络所能够承担的业务的只有一种,而且通常是一个平面上运行,但是FMC综合网络则需要在不同平面完成多种业务,构成综合运维系统,将多个业务。如固网业务、移动业务等,都放置在一个网络中,因此在这个网络中如何能够让多种业务同时实现非常必要。

2 LTE网络理念下的传媒技术要点

2.1 网络架构

LTE网络典型代表3GPP LTE接入网,该接入网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比如对于先进的物理层传输技术也可以支持,另外,时延性以及复杂度都要非常低,同时还需要满足低成本条件。这样的条件原有网络结构难以满足,因此要给予合理的调整以及演变。经过多年的研究,3GPP最终确定选择应用E-UTRAN结构,而接入网则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演进型,英文为eNodeB,另一部分是接入网关,英文简称为aGW,整个结构就相当于IP宽带网络结构,这一结构完全能够满足于上述需求,这对整个网络系统体系框架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eNodeB结构是由NodeB发展而来,与原有的相比,增加了很多层次,如MAC层、承载控制层等。而接入网关实际上可以将其作为边界节点,这核心网最为重要方面。

2.2 基本的传输技术和多址技术

3GPPRAN1工作组是专门负责物理层传输技术的甄选、评估和标准制定的。在对各公司提交的候选方案进行征集后,确定了以OFDM为物理层基本传输技术方案。实际上在确定这个方案的时候,3GPP内部分为两大阵营:支持OFDM的和支持CDMA的。支持CDMA的公司主要考虑的是后向兼容性,支持OFDM的公司主要是考虑到某些公司对于CDMA技术的垄断性把持。在选择OFDM作为物理层基本传输技术的同时,大家对OFDM的具体实现上还存在分歧:一部分公司认为上行的峰平比较大,对终端的寿命和耗电量有很高的需求,由此建议上行采用低峰平比的单载波技术;另一部分公司则认为在上行也可采用滤波、循环削峰等方法有效降低OFDM峰均比。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的艰苦的融合,3GPP最终选择了大多数公司支持的方案,下行OFDM;上行SC-FDMA。

2.3 物理层技术

OFDM技术是LTE系统的技术基础与主要特点,OFDM系统参数设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其中载波间隔又是OFDM系统的最基本参数,经过理论分析与仿真比较最终确定为15kHz。上下行的最小资源块为375kHz,也就是25个子载波宽度,数据到资源块的映射方式可采用集中方式或离散方式。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长度决定了OFDM系统的抗多径能力和覆盖能力。长CP利于克服多径干扰,支持大范围覆盖,但系统开销也会相应增加,导致数据传输能力下降。为了达到小区半径100Km的覆盖要求,LTE系统采用长短两套循环前缀方案,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短CP方案为基本选项,长CP方案用于支持LTE大范围小区覆盖和多小区广播业务。

MIMO作为提高系统输率的最主要手段,也受到了各方代表的广泛关注。LTE已确定MIMO天线个数的基本配置是下行2×2、上行1×2,但也在考虑4×4的高阶天线配置。另外,LTE也正在考虑采用小区干扰抑制技术来改善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和系统容量。下行方向MIMO方案相对较多,根据有关会议报告,LTEMIMO下行方案可分为两大类:发射分集和空间复用两大类。目前,考虑采用的发射分集方案包括块状编码传送分集,时间(频率)转换发射分集,包括循环延迟分集在内的延迟分集,基于预编码向量选择的预编码技术。其中预编码技术已被确定为多用户MIMO场景的传送方案。

高峰值传送输率是LTE下行链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实现系统下行100Mbps峰值速率的目标,在3G原有的QPSK、16QAM基础上,LTE系统增加了64QAM高阶调制。LTE上行方向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控制峰均比,降低终端成本及功耗,目前主要考虑采用位移BPSK和频域滤波两种方案进一步降低上行SC-FDMA的峰均比。LTE除了继续采用成熟的Turbo信道编码外,还在考虑使用先进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LTE网络理念下的传输技术需要满足更多的需求,比如实现宽带化、多样化等,以此达到高带宽的需要。虽然目前的传输技术还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但是只要做好相应的技术研究工作,未来定会满足网络系统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扬.LTE-A中继关键技术研究及仿真实现[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2]刘德民.LTE-Advanced中继新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3]张超.基于LTE-ADVANCED的移动中继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4]丰俊伟.LTE-Advanced系统的中继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lte技术论文篇(6)

摘 要 随着TDD-LTE系统的持续研究与应用,如何借鉴、继承现有的3GTD-SCDMA等先进的设计思想,借助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QOE(用户体验质量),将是本文重点讨论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 TDD-LTE系统;QOE;LTE网络;长期演进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66-02

0引言

随着全球无线网络用户的持续增长,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促进了LTE(长期演进)系统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UMTS标准发展的最新方向。LTE(长期演进)系统主要实现的是无线接口方面,LTE系统作为一种纯分组系统,可以说拥有了最先进的体系结构和无线接口,其频谱效率可能达到是HSUPA/HSDPA的2倍以上,这就为TDD-LTE系统的互联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1 LTE系统概述

LTE系统支持TDD和FDD两种双工方式。两种双工方式的大部分系统设计,在高层协议等方面存在着一致性,但是在物理层等系统底层的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LTE系统并没有大量沿用3G系统的核心技术,而是加大了创新型系统设计及时的应用,该系统通过频分多址系统对传统的码分系统进行了替代,并使用了多天线技术(MIMO技术),其创新的实质就是对无形网络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无线信道资源的持续发掘,主要涉及到了空域扩展、频域扩展、纵向网络层次的简化等方面,充分展示了LTE技术的优势和潜力。

2 TDD-LTE系统下提供QOE的措施分析

2.1对多种业务进行无缝整合

在对TDD-LTE系统网络的开发与搭建过程中,运营商要充分发挥LTE网络所具有的低时延和高带宽的特点与优势,给网络用户提供远远超越固定宽带的超强业务体验,让用户能够深刻感受到TDD-LTE系统网络带来的变化。例如,TDD-LTE系统的运营商可以对位置信息共享、协同办公系统、动态实时的视频会议、3D街道实景、手机电视频道的快速切换、家庭视频在线检索、网站的高速浏览等业务进行有效、无缝化的整合,这对提高TDD-LTE系统下的QOE(用户体验质量)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与PC业务的实现方式不同,运营商可以借助TDD-LTE移动终端的研制与开发通过相关程序为最终用户呈现业务,能够有效整合移动网络下的状态呈现、位置信息和移动性等功能,并借助LTE的低时延特性和突发峰值速率将相关业务高速、有效、准确的呈现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进而实现无缝融合业务给用户带来的全新体验。

2.2构建TDD-LTE系统的生态网络

在TDD-LTE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为了给用户更高的体验质量,运营商需要多加强同上下游客户之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使整个产业链更加科学、完善。对此,运营商可以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厂家,共同致力于TDD-LTE全新生态环境的构建,积极开创更加先进的商业模式和业务体系。例如,运营商可以通过合作开发的TDD-LTE终端以及innofidei将车载系统与TDD-LTE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后,可以在网络服务器与车载终端之间实现互联,使模拟的车辆纳入到互联网体系当中,使其成为网络体系的一个节点,最终实现了物联网的概念。

当车载终端与TDD-LTE网络服务器进行互联后,乘客或驾驶员可以借助TDD-LTE系统提供的高速带宽,不仅可以在互联网络中获得自由畅游的高质量体验,还可以享受基于云的各种业务,如以信息娱乐、高清视频点播、车辆故障诊断、驾驶线路导航等与驾驶和车辆密切相关的业务。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在车辆上安装三个互不干扰、相互独立的TDD-LTE终端,这样前排的驾驶员在进行信息检索或者网络导航的同时,后排的乘客可以享受网络游戏或视频服务带来的全新体验。

此外,借助TDD-LTE生态网络的构建,可以有效提高TDD-LTE系统的商用成熟度,给用户带来更高质量的业务感知,推进新一代全新商务模式的建立。

2.3加快TDD-LTE系统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的研发

随着LTE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中国TDD-LTE系统的建设和商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为要给TDD-LTE系统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体验,就必须满足对大量配套设施、几十万个基站和数量庞大的多模终端的需求。但只要在该产业链中培养出优秀的厂商,将会有效降低国家对国际企业的依存度,能够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甚至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和运营商同多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加快和完善无线接入网、TDD-LTE核心网、终端成熟度等方面的建设,尽快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只有这样在提高QOE(用户体验质量)的同时,才能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使TDD-LTE系统真正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3 结论

总之,TDD-LTE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虽然已经大体上实现了相关的协议功能,但是在多天线技术、同频组网、自适应和调度、算法的优化等环节仍旧面临着很多难题。要想真正提高TDD-LTE系统的QOE,相关运营商以及技术人员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LTE技术的优势和潜力,推动我国信息产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廖建军.浅谈TD-LTE-LTE唯一的TDD国际标准[J].价值工程,2010,29(16):156.

[2]牟晓隆.LTE产业链初具规模 TDD、FDD同步迈进[J].通信世界,2009(8):I0005-I0007.

[3]黄晓庆.助力移动互联网发展 打造国际化TDD技术[J].世界电信,2010(11):60-61.

lte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TD-SCDMA;TD-LTE;3G

1.概述

1.1 TD-LTE技术概述

TD-LTE即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TD-SCDMA的长期演进。TD-LTE采用了众多先进的无线技术,诸如OFDM、MIMO/BF、HARQ、AMC等。可以提供上行超过100Mbps和上行超过50Mbps的用户峰值速率;由于去除了RNC网元,网络结构简化且更加扁平;结合了其它和一些先进技术,使得无线接入网时延降至10ms;频谱利用率也提高了很多,使得TD-LTE在性能与成本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下面介绍一下其关键的几个技术特点:

1.1.1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实际上OFMD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ICI。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在向B3G/4G演进的过程中,OFDM是关键的技术之一,可以结合分集,时空编码,干扰和信道间干扰抑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系统性能。

1.1.2 MIMO(多输入多输出)

所有的无线技术都面临信号衰落、多径、不断增加的干扰和受限制的频谱的挑战。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不需要占用额外的无线电频率的条件下,利用多径来提供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并同时增加覆盖范围和可靠性。它解决了当今任何无线电技术都面临的两个最困难的问题,即速度与覆盖范围。由于OFDM的子载波衰落情况相对平坦,十分适合与MIMO 技术相结合,提高系统性能。MIMO 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天线(或阵判天线) 和多通道。多天线接收机利用空时编码处理能够分开并解码数据子流,从而实现最佳的处理。若各发射接收天线间的通道响应独立,则多入多出系统可以创造多个并行空间信道。通过这些并行空间信道独立地传输信息,数据速率必然可以提高。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叙述了TD-SCDMA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当前的建设情况及TD_LTE技术然后重点分析了TD-SCDMA关键技术及向TD-LTE演进,最后介绍并分析了TD-SCDMA与TD-LTE共平台方案。

2.TD-SCDMA与TD-LTE共平台方案

2.1 TD-SCDMA向TD-LTE演进概述

从TD-SCDMA 向TD-LTE的演进,首先是在TD-SCDMA 的基础上采用单载波HADPA技术,速率达到2.8Mbps;其后实现多载波HSDPA,其速率能达到7.2Mbps;持续发展到HSPA+阶段,速率将超过10Mbps,并继续逐步提高它的上行接入能力。最终在2010年之后,从HSPA+演进到LTE,实现20MHz带宽下行峰值速率100Mbps,上行峰值速率50Mbps。综上所述,由于技术发展的快速,需要充分考虑TD与LTE的共存和演进方式。在TD向LTE演进的过程中,需要采用TD与LTE共平台的方案,以实现更高端的技术应用并最大化降低网络投资成本。

2.2 TD与TD-LTE共平台方案简析

2.2.1系统共平台概述

TD与LTE共平台的研究和实现,比较复杂的部分在于基站设备。通常来说,对于系统无线设备BBU和RNC来说,TD与LTE共平台方案分为共机框方案;共硬件平台的共模方案;以及基站系统未来实现的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模基站,即硬件平台复用,通过软件下载支持TD或LTE方式。图1为TD与LTE共平台的方式分类示意。对于RRU和天线系统而言,可采用TD与LTE共RRU以及共天馈的方案。目前双极化天线已成为TD-SCDMA天线应用的主流方向,双极化天线可以较好支持向MIMO天线平滑演进,为LTE部署奠定基础;采用双极化天线后,其宽度、重量都减少一半,性能与常规八阵元智能天线相当。采用TD-SCDMA及TD-LTE均可工作的宽频段天线,即可支持TD-SCDMA与TD-LTE共天馈,无需变更天面施工,即可满足未来TD-LTE网络对站址天面的需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并分析TD与LTE共RRU及共天馈的方案,分别在同频段和异频段情况下的施工难易度、后期维护问题以及干扰隔离等问题,以选用最合理的共用方案。

2.2.2系统共平台方案简介

系统共平台方案的共机框方式是实现TD与LTE共平台方案的最基本方案,其主要特点是:两个系统独立运行;共用电源和背板;所有硬件板卡不复用。因此共机框方案只是一种TD向LTE演进的最简方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共平台方案。最大化保有现有TD-SCDMA网络投资的方式,是共硬件平台的共模方案。该方案可分为单模方式和双模方式两种,单模方式是系统中TD与LTE两个系统独立运行,硬件板卡可复用;支持TD系统在不更换任何硬件的前提下,直接软件升级为LTE系统。双模方式是系统中TD与LTE两种制式协作运行,两系统共用同一套硬件板卡,软件同时运行TD-SCDMA和TD-LTE的工作模式。可见共模方案是目前最为合理的共平台方案,但在实际网络运行中,TD与LTE两种制式协作运行的双模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并成倍增加系统设计复杂度,在实际应用中不推荐采用TD与LTE共平台的双模方案,因此下文将主要对BBU设备TD与LTE共平台的单模方案进行介绍及分析。

2.3 TD与TD-LTE的BBU共平台单模方案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知,TD与LTE共平台的最佳实现方案是共硬件平台的共模方案(单模方式和双模方式)。这种共平台方案可以完全实现BBU设备TD和LTE两种制式的共传输、共背板、共BBU架构以及共用主控及时钟单元;TD-SCDMA BBU通过软件升级即可支持平滑演进至TD-LTE。

2.3.1基带处理单元的TD与LTE共平台分析

对于基带处理单元而言,在支持LTE情况下对于处理器的能力有更高要求;其处理能力会根据处理时延的要求和LTE支持的天线及带宽数有不同要求。图3给出了在不同时延要求情况下,TD与LTE各种天线及带宽要求下的处理器能力要求,可以看到TD系统现有处理能力,基本可以实现5ms时延要求下的LTE各种带宽下的处理能力需求。

2.3.2接口单元的TD与LTE共平台分析

TD与LTE共用接口单元,需要重点考虑接口单元的流量;接口单元除提供与上级网络设备的接口外,还提供对RRU单元的接口。对于上级网络设备的接口Iub、X2/S1带宽来说,TD系统的Iub接口流量主要在于BBU的多个载波业务数据和控制数据总流量;对于LTE系统X2/S1接口,在空口速率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情况下,3个20M带宽小区总吞吐量在450Mbps之内,同时还要处理eNB之间的交互数据以及网络管理数据。综合计算分析可知,千兆物理端口完全能够满足TD与LTE共平台接口带宽需求。对BBU与RRU之间的Ir接口带宽来说,LTE采用2天线时,不管是10M带宽还是20M带宽,都可以在1条2.5G的链路中完成;当采用8天线时,必须采用两条链路。如果是10M带宽,则采用2条2.5G链路,如果是20M带宽,则采用两条3.072G高速链路。对BBU设备而言,TD系统接口单元不需要修改任何硬件就可以实现所有带宽的数据传输。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