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理化检验论文

理化检验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4:07

理化检验论文

理化检验论文篇(1)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或者多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牢固掌握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才能。

2.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零距离就业。

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甚至学校可以与医院进行合作,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医学检验,经过这种方式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仿真的医院(实验室)环境下,提前体验职场环境,了解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逐步实现零距离就业,让用人单位满意。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实施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能有效促使专业教师主动地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钻研教学方法、通过下医院(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来掌握新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不足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不足,如多门专业课程、多个班级只能安排在少量的仿真实验室上课,在教学实施中会出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紧张、运转不畅的现象。

2.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亟需编写与完善。

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传统的教材已无法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3.缺少用于医学检验的仪器设备。

医学检验的很多检查项目都是依靠医学检验仪器来进行检验的。但是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数的学校都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医学检验的仪器设备大多价格不菲,因此学校想要完全配备像医院检验科使用的仪器设备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进行医学检验仪器的操作实践课程中,往往几个学生一组使用一台仪器,加之课堂时间有限等等因素,就会导致学生还没能熟练掌握使用仪器时,课程就草草结束。仪器设备的缺乏会降低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的教学质量。

4.教师的专业能力、责任心需要加强。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而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受各种条件限制,实践操作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责任心需进一步加强。如果教学过程中,老师认为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老师自己则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不管不问,这就不算真正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5.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学校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评,这种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比较的片面,而且不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此种评价方式,往往只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一个了解,而对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就一无所知,只能反映学生片面的学习程度,而不能对学生综合掌握的情况做一个考核。

三、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及措施

1.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增加经费投入。

政府、学校、社会、医院(企业)多方力量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地产经济和产业的重大作用,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经费投入。如学校可以向政府提交申请书,说明学校的情况,政府通过审核,专门给学校在购置仪器设备的款项上拨款。另一方面,学校和医院(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如可利用到医院检验科见习的机会开展现场教学;医院检验科在购买新的仪器设备后可以捐献一些不用的检验仪器设备给学校。

2.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适合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值得推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第一,学校要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宣传,不定期的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观摩,邀请教师去听课,让教师们真实的感受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效果。第二,学校要加大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给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专业提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激励措施。第三,教师应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和自身情况,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要求,积极编写适用、可操作性强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第四,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向学生传授文明规范、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维持好课堂秩序,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

3.调整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

在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中,要改变以往以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的传统做法,需要对教学评价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强化过程考核,政府、学校、社会、医院(企业)、学生、家长应共同参与考核和评价。

四、结语

理化检验论文篇(2)

1.1缺乏质量管理专业人才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的工作环境也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对于相关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先进的医疗检验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先进的设备和仪器等必须要有积极学习和了解的态度。因现代检验仪器较为先进,涵盖了抽样、检验以及编写检验书等内容,如果技术上出现失误,将直接导致检验结果误差,因此,对于临床检验工作来说,如果缺少较为专业的质量管理专业人才,将严重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

1.2缺乏严格的检验过程质量管理

对于医院临床生化检验来说,检验结果就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当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误差。比如,因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在进行结果分析时的误差控制也不同,由此导致检验结果有误差。而有的因对检验设备仪器的操作不熟练,或者对于检验的各环节时间和技术控制不到位等,亦或者是有因患者的饮食、生活情况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不同[4]。因此,应有效地控制好检验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减少因其他因素导致的检验结果误差,以有效控制临床检验结果。

1.3检验设备落后、质量管理不足

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高低与检验的仪器、设备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检验仪器与设备正在不断的改善。尽管如此,很多医院的检验设备与仪器更新速度仍然滞后。医院对于检验设备的财务投入较少,因资金不足,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的设备更新与维护工作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的发展。在检验结果的解释上,很多临床医师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或是不承认干扰物质的存在,或者受相关因素的影响;有的不理解实验的特异性;亦或是对于实验的精密度局限性认识不足,有的医师没能意识到检测灵敏度的作用,或者采取的方法学检测结果不具可比性,均可造成检测结果不具可比性,降低检验的准确性。

1.4检验与临床之间沟通不足

医院临床医师是确定患者治疗方案的主要人员,包括临床实验室的检查项目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运用,临床医师的工作贯穿了患者的整个医疗过程。因此,临床检验的质量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有着直接的关系,充分的协作与交流是保证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临床医师必须在充分了解检验分析结果后,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而现实是,很多临床医师与临床检验人员之间缺少充分的沟通,因此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治疗方案效果不佳。

2完善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对策

2.1合理调配人才和资源

医院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的专业人员较多,对于不同检验项目的人员互相协作的要求较高。因此,合理的人才和资源利用对于医院的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避免因检验人员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而造成检验失误,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医院应为经验不足的专业人员创造学习的机会,提供好在旁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平台。以通过大量的实践观察与试验,让专业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主动提高其技能训练的意识。其次,还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定时定期开展相关技术讲座,也可以通过不定期的邀请检验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与培训,积极鼓励医院相关人员对自我能力进行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生化检验。

2.2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

想要建立完善的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验仪器设备、试剂盒的使用以及检测过程标准操作流程等文件和内容都应进行标准的规范。对于检验时使用到的商品试剂、试剂盒以及仪器设备在购置时也应注重其质量,应针对这些事物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针对一些非仪器的产品应进行相关的对比试验报道,为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打下基础。另外,要控制好整个检验质量,还应针对样本、试剂、仪器、室内质控以及室间质控等内容进行质量管理。采取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把握好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处理好产生的问题和细节,以确保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2.3成立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小组

除此之外,要保证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还要加强检验人员之间的沟通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此外,医院还应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领导包括生化、免疫、细菌以及血液等专业负责人的小组。通过制定个人责任制,提高小组成员中个人对自身的项目责任意识。对于小组的要求,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各项检查措施和规定,采取绩效考核的措施,以提高每一位检验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在检验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多次使用后产生的仪器磨损应尽快进行更新、维护,选择稳定性能好的实验方法,以确保检验各项环节的质量。

2.4提高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沟通

检验医师不仅要向临床医师提供详细的检验结果,更重要的是还要向临床医师解释检查项目的意义,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检验项目,合理利用好实验室资源。其实,过多的检查不一定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反而可能干扰医师决定诊疗方案,从而影响诊疗效果。因此,选择适当的检测项目不仅能够得到可靠的诊断数据,更能帮助临床医师有效的对比,选择更加优化的诊疗方案。所以,加强检验与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有必要。

3结语

理化检验论文篇(3)

【关键词】林学理论;木材检验;提高水平

1 与木材检验工作相关的林学理论

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论等。通过运用这几大方面的理论进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层木材检验人员的林学基础理论水平。进而通过对林学基础理论的运用,使得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不断提高。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直至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每一项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运用林学理论和木材检验的有机结合,使木材检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有理论的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

2 如何通过掌握林学理论,提高木材检验水平

2.1 运用测树学造材理论,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讲授如何合理的设计造材计划,才能使收益最大化。测树学造材理论的基础来支撑,就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业务水平,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造才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根木材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造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造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上和产值上的降低。具体表现是坏材带走好材,长材造成短材,优材造成劣材,致使木材本身的质量人为的下降,不仅浪费森林资源也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林学理论中的测树学造材理论,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木材检验人员就可以充分运用林学理论合理设计造材计划,合理造材,做到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

2.2 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本来是林学科研的内容,而对于本材检验人员来说,掌握了这一林学理论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就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对伐倒后的原条进行具体的树干解析,再根据林分材种的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可以优先设计,选造价值较高的珍贵材种。再以此类推,设计的顺序是:出口材――特级材――特选材。

2.3 运用森林计测学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的误差

长期以来,我国的木材的计测方式,都是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在具体的检尺工作中,往往并不太注意计测方法和计测误差。有了森林计测学理论的指导,不但可以提高木材检验的水平,还可以运用森林计测学的理论,让造成设计中的误差降到最低,检尺的误差也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要做好木材检验工作,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结合当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木材检验人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木材检验过程中的专业知识依据进行完整的检验体系,增加木材的利用效率,提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平稳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森工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建伟,谭民.木材检验工作在实施“天保”工程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2,8.

[2]赵宗辉,齐忠民.对如何强化木材检验管理的几点建议[J].林区教学,2006,5.

理化检验论文篇(4)

一、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改革方式

(一)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的现状

根据当前检验工作在医疗工作范围和地位的变化,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学科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创新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毕业生的专业质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受传统检验教学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医学检验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掌握的只是理论,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和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陈旧、设置不合理、缺少实践教学,以及综合性、边缘性、创新性学科课程少都有关系。

(二)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依据

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依据是(1)新课改对检验技术专业提出的新培养目标和时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医院发展对检验工作人才的要求。(2)国家确定的卫生专业人员资格证考试提纲对检验工作人员标准的要求(3)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关于思想、方针以及教学质量做出的要求。(4)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学成功的经验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和运用。(5)很多医院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三)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式

(1)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对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设定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2)学校可以组织检验专业的教师和临床专业教师及医院检验科的行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课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3)对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发放问卷和向相关专家及有工作经验的检验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反馈。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和具体方式

(一)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检验专业、文化社科五个课程群。

(1)前两个学期主要是以学习文化社科、基础医学和公共基础课程群为主,把涉及到检验专业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初期的教学综合了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在三到四学期之间主要是以学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临床医学概要主要学习医学的内外科、诊断学、儿科、妇产科以及传染病学,以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医院中面临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新兴学科融入到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满足当前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和改革的标准。

(3)最后将四至六学期设计为实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实习时间为四十八周,主要是在临床医院检验科实习的同时,进行临床检验、医学技能培训和做一些毕业论文,这一阶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对课程体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做了调整。加大了实践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比例,一般达到一比一,甚至实践教学比例更高。同时对临床实习和基础实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 加强了临床检验和实习的技能训练。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高专院校增加了临床见习课时的比例,增加了与临床医师交流和学习的时间,并多了参与临床检查、咨询、病情病例讨论的时间和机会,为将来就业时的临床经验奠定基础;高职高专院校还应整合检验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临床岗位和检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根据在学习期间的基础和兴趣爱好来设计自己毕业论文;改革检验技能的训练内容,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可以将在各个专业零散的检验知识进行组合,制定相应检验技能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如各种形态学检查,不断加深和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理论和专业技能;改革检验技能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基础的实验方法,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经过检验实验教学多年的探索,基本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和全程监督,以及训练、考核的标准化。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各大医院检验科主任及行业专家参与修订和完善了实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实践教学项目,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形成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分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改革后的检验实验教学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包括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果

理化检验论文篇(5)

关键词:药检系统;药检文化体系;文化建设构架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330-03

引言

药检文化建设是科学检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检理念、药检作风、检验宗旨、工作目标、药检精神的总和。

药检文化建设是在“文化强国”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国药检系统自身特点基础上创建的独立的文化建设体系,它是由理念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完整的文化体系,是中国药检系统一致认同并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是中国药检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中检院提出的“为民、求是、严谨、创新”的科学检验精神,是对全系统在六十多年的检验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的传承和总结。各省(市)药检系统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为完善药检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药检文化体系建设的构架

药检文化建设是以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系统为主体,以药检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为主要对象,以科学检验精神为统领,以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主要目的具有系统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范围内对共性文化建设的总结和归纳,是对药检系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药检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理念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药检文化建设具有稳定性、普遍性、渗透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对药检事业的发展会产生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对系统员工的成长和进步具有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

1.理念文化建设

理念文化建设是药检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理论基石,是药检文化建设哲学体系的总纲。建立以科学检验精神为统领的理念文化,就是要整合各级药检机构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科研理念、发展理念等核心理念,统一打造“中国药检”的系统品牌形象,确立“一切为了人民生命安全”的系统精神,树立“为国把关,为民尽责”的检验理念,明确统一的“服从监管需要,服务公众安全”的工作宗旨,高举“为民、求是、严谨、创新”的科学检验精神,以“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文明服务、清正廉洁”作为全系统的行为准则。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中国药检之歌》为全国药检系统内部的“军”歌,中国药检Logo标识为全国药检系统的统一标识,各省(市)药检系统的Logo标识在中国药检Logo标识的基础上加挂各省(市)药检机构名称。规范提出系统专属的独特的标志性口号,如“为食品药品质量把关”、“专业、权威,值得信赖”、“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勇当健康卫士”、“ 一切为了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有效” “发现检品的缺陷和瑕疵需要我们的专业素养,发现同志的优点与长处需要我们的思想素养”等,从而形成具有药检特色的,全国统一的理念文化。

根据调研,全国各级药检机构都越来越重视药检文化的建设,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和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展药检文化建设宣传。以省(市)级以上药检机构为例,许多单位都提出了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质量方针、药检精神、服务理念等,在网站开设了“药检文化”栏目,但形式多样,内容不一,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内容,缺乏系统性。也有些单位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出了许多好的药检文化建设思想,但目前还未系统整理,未在本单位推广,药检文化建设理念还仅停留在领导层中。因此,以中检院为龙头,建立全国统一的药检文化建设体系,对于加强整个药检系统的凝聚力,整合资源,树立“中国药检”品牌是非常必要的。

2.管理文化建设

建立系统内统一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目标,确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发展目标和“一条主线,五个支撑”的发展战略,以“科学、独立、公正、权威”作为全国药检系统统一的质量方针,是管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管理文化建设是药检系统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要把管理的要素通过各项制度、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把理念文化建设的思想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因此,有必要在药检系统内形成统一标识,统一机构名称,统一服装,统一办事流程,统一行为规范,制订系统员工手册。以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时限管理、纠错管理等管理机制,营造“术业有专攻”的学术氛围。

统一标识,就是以现有的中国药检Logo标识为全国药检系统的统一标识,各省(市)药检系统在中国药检Logo标识的基础上加挂各省(市)药检机构名称。据统计,目前全国省(市)级以上药检机构中只有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十家单位采用了此Logo标识,另有十家采用的是自行设计的Logo标识,还有一些单位尚未使用Logo标识。统一标识,可以塑造中国药检的整体形象,扩大中国药检的影响力。可将中国药检Logo标识制成徽章,全系统职工统一佩戴。可规定在全药检系统单位的大门上或办公楼大厅内统一悬挂中国药检Logo标识,使之成为药检系统的独特标志。各省(市)药检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文化特色,统一印制带有中国药检Logo标识的会议标牌、办公文具、信封、信笺等,形成良好地全国一盘棋格局。据调查,目前已有一些机构在全国药检系统中已率先实行,如深圳市药检所。

统一机构名称是增加药检系统知名度,打响“中国药检”品牌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全国药检系统的名称五花八门,不统一,不规范,有的叫药品检验所,有的叫食品药品检验所,有的叫研究院,还有的叫检验检测所。这样容易混淆群众的视线,也不易在系统内形成合力。因此,统一全系统内的机构名称是规范管理,扩大影响,形成系统合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整合系统实力,形成集团化作战的必然。

统一服装,既是对外树立药检系统形象的需要,也是对内树立系统员工形象的需要。统一的办事流程和统一的行为规范,是建立科学化管理体系的需要,是与世界接轨,打造世界品牌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员工手册》是规范药检系统内人事制度管理,传播药检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系统内员工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行为指南。《员工手册》是药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药检系统的通行证。在《员工手册》中应包含药检系统概况、药检文化、组织结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相关制度、岗位职责等具有共性的内容,各省(市)药检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省(市)特点增加一些特色内容,丰富和发展《员工手册》的内涵,增强《员工手册》的实用性。

3.环境文化建设

以营造安全、和谐、温馨、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为目标,积极开展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应主要包括环境精神文化建设、环境物质文化建设和环境制度建设等几个层面。

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员工的文化心理、文化素养、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是环境文化建设的主流和核心。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是环境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通过环境场地、仪器设备、办公设施、文化宣传栏等诸方面的物质体现,是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制度建设是环境文化建设实现的机制和保障。通过环境文化建设,实现以优美的环境愉悦人、以贴心的设计服务人、以善意的提示约束人、以专业的氛围融炼人、以健康的风气引导人。

4.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是药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的体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一是要完善和强化教育制度,筑牢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二是要建章立制,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将廉政文化理念的具体要求形成规范化的制度,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和融入到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中去,形成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的科学管理体系。营造使人不能腐、不敢腐、不愿腐、不用腐的氛围和环境。三是要积极探索,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要不断拓展领域、创新方法、丰富载体,以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亮点,彰显特色,以全员参与反腐倡廉,树药检系统廉洁公正形象为目标,立足行业特色,建设 “药”廉政文化,推进文化倡廉,建立逐级廉政谈话制度,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药检系统道德准则。

“药”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廉政文化建设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以文化为载体,将继承发展传统药文化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赋予其深刻的廉政文化内涵,以药喻廉,是对具有药检特色文化建设的传承和发展。以“药”廉政文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药”系列文化研究,打造“药”系列文化建设的品牌。

5.和谐文化建设

建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利益协调、行为规范为主的和谐文化建设理念,以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促进组织内外的和谐为目标,构建药检和谐文化。以加强沟通与交流、开阔视野与胸襟、丰富知识与理论、提升品格与修养为手段,实现检验与监管和谐、检验与企业和谐、检验与公众和谐、内部员工之间和谐、内部科室之间和谐,展示一流团队的精神面貌。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系统的整体形象和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执行力,在系统内营造团结和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6.质量文化建设

围绕“科学、独立、公正、权威”的质量方针,建立药检特色的质量文化,以检验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作为质量文化建设的三大主题,体现药检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崇尚品质、不遗余力的质量诉求。

检验质量是药检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按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符合CNAS要求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为确保检验质量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服务质量是药检系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和完善以服务于科室内部的协调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服务于医药经济健康发展,服务于药品监管有效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质的服务,提高工作质量,提升自身形象。

管理质量是药检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要通过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二、探索和完善药检文化建设的载体

药检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核心价值的体现。药检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优秀的品位需要通过有效载体进行传播和延展。具体地说,当前可以通过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制作一枚中国药检Logo徽章,创办一份《中国药检人》报纸,创建一个药检人高端论坛,设计一个药检机构形象(网页主题背景设计与单位大门标志与装饰风格设计等),编印一本药检系统员工手册,开展一系列彰显药检文化的主题活动,以达到增强系统的凝聚力,扩大系统的影响力的目的。

中国药检Logo徽章是“中国药检人”的身份证和标志,是“中国药检”的形象。《中国药检人》报纸是全国药检系统的内部报纸,旨在加强系统内基层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理论研究,探讨药检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是一份药检人自己的综合性报纸。药检人《高端论坛》以各省(市)药检机构班子成员和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探讨和研究药检系统的发展方向,打造和建立高层领导文化交流的平台。药检人《高端论坛》是领导人的交流平台,领导的全心投入和对系统的热诚与积极参与,是系统发展的最大的动力,透过各级领导间充分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才能凝心聚力,建立系统团队精神,引领和打造药检文化品牌。《员工手册》是药检系统内人事管理的规范,是展示药检系统形象,传播药检系统文化,规范药检系统员工行为的指南,也是员工了解本系统,认同药检文化的渠道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2] 李云龙.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药检[EB/OL].中检所网站,2009-09.

[3] 杨锡祥.对药检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安徽医药,2006,(12).

[4] 尹燕玲,等.创新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2,(5).

[5] 李云龙.确立科学检验精神引领食品药品检验事业科学发展[Z].2012年全国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电视电话工作会议——领

理化检验论文篇(6)

摘要:检验检疫实验室是负责检测、检疫来往于国家出入境口岸的外国产品并从事科研的实验场所,研究的项目包括动植物与食品检疫、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以及机电产品检测等方面。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水平和国家的科技发展有着重要联系,对国家经济有着直接影响。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检验检疫;设计与应用

本文以实验室整体水平发展、实验室模式的构建特点等方面作为着眼点,并以上海检验检疫局检测技术中心为参考实例来分析如何对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以及如何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调配。

一、构建功能完善的检验检疫实验室

(一)实验室构建中应注重的方面

我国在出入境疫情监测和控制方面一直做得不错,全国每一个可以出入境的登陆口岸都有检疫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发展迅速,而且有许多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分级管理。

1.理论发展

目前,全国出入境口岸的检验检疫实验室在硬件设备上发展十分迅速,虽然这些硬件设备缩短了我国检验检疫实验室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在“软件系统”方面,也就是理论上仍与国际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在这一门学科上,我国的检验检疫实验室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度地研究。

2.加强质控

虽然我国的出入境口岸的检验检疫实验室已经向着分级制管理迈进,但各出入境口岸对产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做得更好,各口岸的检验检疫实验室必须在质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加强。

3.提高检验检疫人员的素质

因为检验检疫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实验室的检验检疫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对世界上的各种新理论、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自如,并能在本学科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成果,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4.实验室自身的发展

目前我国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的快速发展,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依靠国外先进的硬件设施的应用,所以我国的检验检疫实验室必须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在理论方面研究出自己的成果,避免我国检疫事业发展受制于国外的技术水平。

(二)实验室构建模式的特点

1.实验室设备

在检验检疫实验中,先进的分析仪器可以给出精确可靠的数据。我国的检验检疫实验室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条件来改善和补充硬件方面的资源,在手工操作较多的检验工作,如动植物检疫等,全部可以采用全自动仪器进行工作,如细菌分析仪、DNA分析仪、血培养仪等,提升检疫工作的效率,在紧急疫情处理中可以快速地发现进出口岸的疫情并及时进行控制。

2.实验室管理

对实验室里的所有信息使用国际通用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实验数据的储存、分析和查询,分析项目的分类、试剂的选择等都可以通过条码系统进行完成。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可以同时进行,让其他各部门可以直接利用到实验室的资源。

3.实验室的布局

实验室的布局可以采用集约化的布局形式,现代的实验室医学日趋集中化,例如在理化实验室尽可能地在一间开放型的大型实验室中进行统一分布,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产品的统一接收,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人员,便于交流和管理。

另外,实验室的自动化对实验室的布局也有着影响,实验室的仪器大部分都是自动化操作,从对产品的检验到实验报告的储存和分析全部是仪器自动化操作,这样不仅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实验室的检疫工作,还能使更多的工作人员投入到理论研究中。

二.实例分析

上海检验检疫局检测技术中心是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技术保障部门,随着产品检测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有检测大楼用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常检测工作的需求,所以拟新建实验楼来满足各部门实验需求。

(一)总体布局

项目总体布局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为综合实验楼区与专业检测实验区,考虑到东侧申江路为城市快速道路,其车流量较大,载重卡车产生的震动会对实验室内的精密仪器产生影响,将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故将专业检测实验区部分设于地块西侧,保证其实验精度。

专业检测实验区整体成E字型向内分布,根据各技术中心检测产品的特点,三大技术中心由三幢独立的建筑组成,其中受理大厅位于E字型中间体块,由连续柱廊、连廊构成,有机的连接各检验检疫功能。同时,根据上海季风性气候的特点,处理后的实验废气应布置在下风方向,由于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产生实验废气最少,故三大技术中心布局由北向南依次是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和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

检疫实验楼的整体布局充分展现了集约式布局的优点,实验楼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空间,每一个部门在沟通、协作的时候显得非常方便,在遇到紧急疫情的时候可以做出快速反应。

(二)平面布局

检测实验楼规划布局主要涉及垂直布局和平面布局:垂直布局有通排风管道、电梯、空调、各种管路走向等;平面布局包括检测工艺流程控制(样品管理、前处理、检测等),各种功能区实验室的内部布局(动物房、洁净室、恒温恒湿室等),设备层的各种设备布局(空调机组、废气处理系统等)。同时,还要防止检测过程中的污染,包括防止样品污染、试剂污染、仪器污染等。

实验建筑的内容众多,工艺复杂,管道较多,每一层的布局都关系到检疫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实验室采用内敛的矩形平面,单走廊形式,核心筒位于建筑物两端,将送检样品的流线和检疫人员的工作流线分开设置,同时位于中心的大空间可进行灵活对空间进行分割,实验楼为了给实验室预留空间,采用了空间模块化来分割大楼空间,为未来的检疫工作和理论实验发展提供了可能。

实验楼的平面分布充分考虑到了实验的每一个流程,使检疫人员在进行检验检疫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高效,空间模块化增加了实验空间分布的灵活性,让检测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理论实验。

此外,实验楼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减少了能源的浪费,给实验留下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结束语

本文以上海检验检疫局检测技术中心项目作为案例来分析大规模综合性的检验检疫实验室的构建。实验室的设计要根据实验室的性质来进行构建,其中实验室的建设性质、建筑面积、公害处理、目的等都是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一个功能完善的实验室,可保证研究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桂玲,王成城,李思远.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标准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4:232-235+245.

[2]林燕奎,王光辉,王丙涛等,全自动闭环负压自适应式实验室通风及废气处理系统的集成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206-210.

[3]郭东明.JCDK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4.

[4]邹晓斐.检验检疫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理化检验论文篇(7)

关键词:医学检验 分子诊断 应用型实验 整体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09-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间桥梁的检验医学也得到了空前活跃的学科建设,其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是一门专业学科,一直以来就被认为只是临床医学的辅助学科,而在医院,检验科也一直被认为只是为临床提供检测结果的辅助科室。医学技术在不断创新,21世纪迅猛发展的医学检验已经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常规检测,而是正朝着自动化、高效化、小型化、标准化和个体化发展,不再只是简单地为临床提供检测数据,而是在向着可提供临床咨询和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检验医学的方向进行转变。检验医学不同于医学检验,后者是侧重于应用技术,以标本为中心,而前者检验医学则综合了科学、技术、临床三方面,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的诊疗或为评估人体健康程度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血清学、免疫学、化学、微生物学和细胞学等检验,并提供检查范围内的医学咨询服务,包括对于结果的解释和提供进一步诊疗建议的学科[1]。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扎实的医学检验、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能胜任各级医院、血站、高校及防疫部门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室工作的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2]。20世纪50年代始,分子生物学即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与生长点,随着其理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成为临床检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且逐步形成了“分子诊断学”这一重要的学科分支。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免疫学、生化、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分子诊断的前瞻性、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使得其临床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确切诊断,而且还能确定个体的疾病易感性以及疾病分期和分型、风险评估、预后判断以及疗效的动态监测等,因此分子诊断学实验技能的训练就直接决定了培养的医学检验学生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3]。

1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整体上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开设情况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1)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课本讲义上的内容进行灌输式讲授,粉笔+黑板+口头讲授,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内容陈旧,在学生来看,是以背书为主,较难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2)实验室硬件条件相对不足。分子诊断学实验在所需的硬件设施上往往需要投入的经费较高,加之对授课教师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要求也较高等原因,使得实验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3)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实验教学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单纯地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传统的分子诊断学实验主要是一些基本操作技术,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学生机械地按已有的操作步骤进行,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因此,为了后续学科的学习和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要求的高级检验医学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运用趋于综合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科学思维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关键环节。

2 优化实验教学的多样化教学模

根据多年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经验,笔者认为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2.1 多媒体组合教学

医检专业本科教育开设分子诊断学时间不长,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期待改进的地方,其中实验教学软件这方面就比较欠缺,国内目前难以购置较好的整体优化的分子诊断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和影像教学片,创作整体优化的分子诊断学应用型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提高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并为暂时尚不具备条件的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型分子诊断学实验提供较为理想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录像机、大屏幕投影仪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进行整体组合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电视教学片等教学软件,在课堂上讲解实验理论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或动画等方式,为学生演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器材的工作原理和规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知识以及实验原理和步骤等,这样学生可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实验技能的理解。教师还能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外,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联合应用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向学生展示现代分子诊断学研究设备、新的研究技术以及受实验条件、学时和安全性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直接接触到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最新研究手段,同时同学们还可以掌握规范正确的操作,又可在网络上模拟整个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达到加深学生对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整体认识和掌握常用疾病针对性实验室检测的目的,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大家共同学习,学习的方式和环境发生了改变,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空的制约,并可实时进行[4]。通过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2.2 分组讨论

在实验前可设置与实验相关的临床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以及结束后,针对预设性问题、实际遇到的问题和异常的结果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不仅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和结果的理解,还可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2.3 双语教学

根据实验相关内容,结合分子诊断的最新知识和学生外语水平实施双语教学,同时教师向学生讲授查阅文献的途径、技能和方法,并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论文文献。双语教学有利于鞭策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专业英语水平的能力,指导学生查阅国际最新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前沿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丰富课外科研知识。

2.4 实验报告论文

采用论文的形式写实验报告,根据原理、操作步骤,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充分论述,借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可为日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2.5 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及不断加入的、随技术发展的、能与临床学科通汇贯通的先进性、临床型实验,以疾病为主线,以国家批准的临床常用的诊断试剂盒为材料。另外还可以将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到综合性实验中,用新颖、前沿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的兴趣和主动性。经过这些综合性实验加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强化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

按教学规律和大纲要求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选择临床应用型分子诊断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关键技术为题材。

拟为:(1)质粒DNA的提取;(2)真核细胞DNA和mRNA的分离纯化;(3)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4)DN段的连接;(5)核酸的鉴定;(6)重组质粒在体外的表达;(7)表达产物的分离和纯化;(8)Western blot;(9)转化与转染;(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1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丙肝病毒RNA;(12)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13)CD4+CD8+绝对计数;(14)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15)DNA指纹分析;(16)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其中核酸的分离、纯化、酶切、连接、鉴定与表达是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的技能训练,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临床上用于绝对定量病患体内微生物核酸量的最常用的方法,流式细胞术属于临床常用的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生物分子进行定量分析的检测手段,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是综合性实验,包括提取小鼠组织DNA、匀浆、测蛋白含量、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3 结语

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涉及的医学领域和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需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教学意识也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胜任和适应现代检验医学的临床实践工作的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佩安,孟祥香,江新泉.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改革[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2,2(1):12-14.

[2] 张玉心,段巧玲,石莹,等.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