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广东教育论文

广东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6:49

广东教育论文

广东教育论文篇(1)

目前,全国正处于学习、贯彻“十”精神的热潮时期。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教育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也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推动者,因此认真学习和贯彻“十”精神是当前校长们的首要任务,希望校长们踊跃参与征文活动,也欢迎教育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等参与活动。

一、论坛主题

“学习贯彻十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怎样当好校长”

二、征文要求

1.学习贯彻十精神,要结合本校、本人的实际并突出重点。可参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撰写论文。

2.文章可分析哪些是人民满意的和不够满意的教育,要总结经验和提出解决的对策。

3.题目自拟。文章要有新意、有特点。文章体载自定,可以是论文、案例、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要探索总结规律,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4.字数以3000~6000为宜。

三、稿件要求

1.稿件规格:论题采用宋体小二号字,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要求WORD(.DOC)格式。稿件使用统一标准的封面(请在广东教育学会网站下载),并按封面表格要求填写。

2.电子邮件:文章电子稿请按xx市xx学校XXX设文件名,如:广州市第XXX中学张扬。

3.信件邮寄:来信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校长论坛征文”字样,将论文用A4纸打印一式3份(左侧装订)邮寄或送至广东教育学会。

来稿须以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方法同时报送。

四、评奖说明

1.奖项: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2.评奖:文章要围绕主题、联系实际、符合征文要求。不切题、不联系实际、抄袭剽窃的文章不予评奖,,

3.评审费:每篇评审费为80元。评审费不得夹在来稿一起邮寄,应通过邮局寄至广州市广卫路14号广东教育学会秘书处收(勿写人名)。同时请在汇款单留言栏中注明参评人姓名和“校长论坛评审费”字样。

五、成果推广

1.将评出的优秀论文汇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精粹》一书。

2.将部份优秀论文推荐到《广东教学》报、《教育创新》、《中小学校长》、《中小学管理》、《广东教育》、《师道》、《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

六、时间安排

1.组稿:2013年1月-2013年5月组稿,2013年5月底截稿。

2.论坛与颁奖:“第十一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暨征文颁奖会”举行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4号广东教育学会“校长论坛”组委会

邮编:510035

E-mail:

联系人:赖老师 电话/传真:020-38847852

广东教育论文篇(2)

尊敬的专家、校长们、同志们:

今天,我市集中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小学教导主任、教研员、局机关全体同志400多人,举行《东阳智能五项测评操作模式及推广》首发式暨专家学术报告会。首先,向应邀专程来东阳作学术报告的上海师大教科院教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夏惠贤博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悉心指导东阳市多元智能五项测评研究的省政府督学、浙江大学刘力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东阳儿童智能五项测评操作模式及推广研究》一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以往,教育局出版了科研方面的书,分发至各地就算了。这次我们为什么要隆重举办首发式,并请专家报告?我们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举办首发式,是对我市取得的区域性科研成果的充分肯定

《东阳儿童智能拓展五项测评的理念与操作模式及推广研究》,是我市独立承担的第一个教育部规划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刘力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教育局成立总课题组,下辖22所子课题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实验基地。各地成立103个子课题组,参与研究教师达563人。经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正式出版发行。该成果通过省规划办专家组鉴定,获得金华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巡礼活动一等奖。专家肯定:“东阳儿童智能五项测评研究成果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项具有创新、有重大实践价值的优秀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该成果首次研制了《东阳市小学生智能课程标准(全套6件)》、《东阳市幼儿多元智能发展大纲》、《东阳市智能五项测评教师手册》和《东阳市学生智能发展记录册》。该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潜力开发和多元智能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举办首发式,是重视和正确引导学校科研的一种导向

近年来,学校重视教育科研,以研促改、以研兴校,呈现出一种教科研工作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科研开路,提高质量”已成为中小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首发式,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本身就是教育局倡导和重视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信号。

怎样正确倡导和引导学校教育科研,我想强调两点:一是东阳教育需要上档次、成品牌的重大教育科研成果。如《东阳“百校万生”同修“孝敬课”》,全市学校坚持8年,获省政府最高奖,全国特等奖。被列人浙江省首批“德育精品工程”,在全省推广。吴宁一中的“社会服务课”已在东阳各初中推广,金华市教育局将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现在,教育局又承担了另一项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的研究》。这些重大课题是必要的。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东阳教育还需要一线教师针对本职教学的课题研究。教育局大力倡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校本研究蔚然成风,促进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既搞教育实践,又搞教育科研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早日形成。

讲到名师培养,我想点一下《东阳名师名校长工程——东阳教育骨干班学员学习研修论文集》(一、二)。这两本集子,印好已有些时日,等在今天首发式上分发,其用意也是要引起广大校长和教师的关注。教育局选送部分中小学教育骨干赴华师大、北京高级行政干部学院学习培训,学员们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理论培训、学习研讨,总结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论文,不时引起我的共鸣。文集中有的文章有感而发,主题鲜明,论点新颖,见解不凡,议论剖析入微,文笔流畅洒脱,对学校管理问题和教育教学新理念的科学阐释都散发着清新气息而引人思索。希望大家认真借鉴。

3、举办首发式,是重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强烈信号

目前,

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遗憾之处。许多科研成果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推广与应用。不少的课题研究往往是写出报告,评审获奖,便大功告成,束之高阁,使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难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即使已经在面上推广的几项成果,也存在着一些学校重视不够、宣传不力、应用不广、成效不大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借此机会我要强调: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体现。科研成果只有为广大的教师所接受和运用,才能减少和避免在教改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才能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地发展,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充分显示教育科研其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是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途径之一。它是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形成学校教育科研基地、使教育科研扎根于教师群体的土壤、壮大教育科研队伍的有效途径。

金华市教育局局长应恩民在金华市推广东阳儿童智能拓展五项测评工作现场会上强调:“金华要建立在理念指导下的科研体系。各地要象东阳那样用理论来导航,靠课题来推进。全面推广东阳智能拓展五项测评经验,有开拓性的开展学生评价改革,把金华小学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应局长的讲话,是对金华各县市区的要求,也是对东阳市的鞭策。作为学生多元智能五项评价的发源地,做好深化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尤为重要。

广东教育论文篇(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340

国内刊号:37-1298/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广东教育论文篇(4)

英文名称:The Modern Education Journal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44-1361/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广东教育论文篇(5)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教育。在抗El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形成了较系统的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实践活动。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广泛参与性三大特点?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党在抗战时期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

我们党素有重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优良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就对历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历史教育的特殊功能?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对历史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民主革命的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历史教育置于它应有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抗日战争是需要动员千千万万民众共同参与的伟大革命事业?中国共产党负有领导全民族人民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责任。利用历史知识的教育功能?动员广大民众奋起抗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针。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段话?把革命的理论、历史知识、对实际运动的了解摆在相同的地位?使历史知识这一要素与革命运动胜利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号召全党?“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1]刘少奇曾经指出?“所谓中国党的理论准备?包括对于马列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及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把握。”[21他要求“一切干部?一切党员?应该用心研究二十二年来中国党的历史经验?应该用心研究与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及其他方面的学说?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2]。针对党内一些人不注重学习研究中国社会历史的现象?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严肃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他要求在全党形成学习研究历史的浓厚风气?使全党同志“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E“。

中国共产党的经典作家们对历史及历史教育功能的精辟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促进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从理论上奠定了历史和历史教育在我们党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二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国情?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保证革命事业顺利发展。深入认识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是革命党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法宝。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1]因此?要想认识中国的现实?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

只有充分深入地认识了国情?才能找到现实中国社会“内部联系”这个中国革命之“的”。找到了中国革命之“的”?才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去射?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对于这点?陈云曾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4]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既是倡导学习研究历史的典范?又是身体力行的典范。他在党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和贡献最大?这与他深厚的历史科学功底密不可分。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正如周恩来指出的那样?“毛泽东的著作有不少篇幅是讲历史的。读毛泽东的著作也得懂得历史。”[5]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成果作为革命事业的有益借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党在整风中加强了党史教育?目的是使全党“彻底了解我党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3]。经过认真系统的党史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对以往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有了深刻地体会?从而把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轨道上来。对于这点?邓小平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凡是研究了一下党史的人?一定会深感整风的重要的。”[61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还把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文件?要求全党同志认真吸取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因胜利而犯错误的深刻历史教训。

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教育中所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1]。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对这份珍贵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毛泽东要求全党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因为“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这些重要论述?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弘扬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坚持抗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应该着重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特别注意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是民主革命的需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召开时?要求全党认真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学习世界革命的经验”。刘少奇也指出?“为了要使我们有知识、有经验和有预见?我们就必须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历史?学习外国人民斗争的经验?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2]在革命实践中?既要“根据群众斗争的经验?同时也要参照历史上、各国的经验”[2]。

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把重点放到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更是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不重视学习历史的现象指出?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还就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作出过很多精辟阐述?例如“古今中外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学习研究历史提供了正确的原则和法。

二、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的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独特教育功能? 动员更多的人投身到神圣的抗战事业中去,中国共产党在重视历史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又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活动。

首先,随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党领导下的革命史学工作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培养更多的十部,我们党加快了建立干部学校的工作步伐。1940年底,毛泽东强调:

“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各个根据地的各类干部学校不断涌现。在革命圣地延安,更是集中办起了一大批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按成立时间为序,我们党所开办的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学校是:1935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党校、1936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1938年成立的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和华北联合人学、1939年成立的中国女子大学、1940年成立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学等。另外,中、小学教育.农民夜校等也广泛发展。

各类学校都对学员和学生进行社会历史和时事政治教育,特别要求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例如,延安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边区建设概论、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时事教育等。大学的教育原则是强调为抗日战争服务,培养一大批能做事、了解中国国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的革命青年。十部学校的领导人多为久经革命锻炼的党的高级干部;教师多为富有革命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学术界的名流;学员多为全国各地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先进青年。

其次,在延安整风中,我们党把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党的七大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育活动。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高级领导干部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的政策,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国情,结合学习对“三风”进行整顿。1940年前后,毛泽东写了大批关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文章,例如《

再次,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党领导和影响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外的东北沦陷区、重庆等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历史教育活动,涌现出一批革命史学工作者和历史文学作家。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我们党领导成立的培养东北军政千部的基地。该校在教学安排上,不但系统讲授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而且还专门开设红军长征史、《八一宣言》、东北的历史和地位、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及国民党的卖国行径等专题课程。著名历史文学家郭沫若在重庆坚持以笔作刀枪,写出《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五部大型历史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给人们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起到激励人心、焕发民众抗战热忱的宣传效果。

1944年,郭沫若还以历史为依据写了《甲申二百年祭))一文,运用唯物史观对明末农民战争予以分析评价。由于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被我们党作为延安整风运动中对党员干部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文献,列为整风文件之一。另外,革命史学工作者李平心、韩启农等也编写出版了一批史学著作。李平心所著的《中国现代史初稿》、《论新中国》两部历史著作,运用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结合中国革命运动近百年的历史事实,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新中国成长的道路,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批驳了国民党政府在皖南事变前后的倒行逆施。韩启农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讲话》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众历史知识普及读本,被陕甘宁边区政府列为历史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在对群众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战必胜的昂扬斗志。

三、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活动的特点

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广泛参与性花大特点,为我们今天开展历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创新性是指我们党把对历史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活动与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训紧密结合,改变了以往党内不大注重学习研究历史的状况,并从理论上对学习研究历史与加强党建和党的团结统一、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辩证关系加以科学阐释,恢复了历史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肯定了历史教育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发展使历史教育成为今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广东教育论文篇(6)

201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十周年,也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两周年。作为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部分,“2012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9月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副部长孔习・盛玛尼、越南教育部副部长阮荣显、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副部长英德和印尼教育部秘书长古塔玛等出席,他们在致辞和演讲中表达了加强教育合作、以发展促繁荣的信心和决心,并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论坛以“发展职业教育,繁荣区域经济”为主题,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300名职业教育管理人员和办学者、研究者汇聚一堂,探讨发展职业教育对繁荣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望。百校洽谈会、职业教育发展巡礼图片展、学生技能作品展、学术交流等多项交流活动同期举行。

东盟各国普遍关注职业教育发展

东盟现有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0个成员国。东盟10国总面积444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亿,国内生产总值达15000多亿美元,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虽然各国的基本国情、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但各国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东盟国家,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印度尼西亚,政府鼓励职业学校办工厂,以教学促生产,以生产促教学。鼓励职业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进行专业调整,以适应当地就业状况。印度尼西亚教育与文化部秘书长古塔玛介绍说,印尼很多劳动力缺乏教育和培训,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只受过小学教育,因此印尼政府正在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政府设立了很多提升项目,在每个区设立社区大学,面对高中毕业生提供1~2年的高等教育培训,未来5年,计划在全国设立500多所社区大学。

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副部长孔习・盛玛尼指出,政府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设计并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实施项目,扩大职业技术教育机构,重点提升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加大部门投入。引入不同的职教模式,为边远地区的群体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设立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定位,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泰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大致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特点是教学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办学形式多样性。泰国教育部私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陈维・涂苏繁说,泰国政府非常重视就业教育,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也在努力提倡技术教育和培训,设立专业标准来培训有能力的人才。

菲律宾职业教育由高等和中等两部分构成,前者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职业技术院系,后者由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组成。菲律宾政府一直在积极地推动免费中等教育制度的建立。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办的公立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中等学校的中等教育课程免收学费以及包括医疗、体育运动、图书馆、实验室和军训方面的杂费。其中职业中学除了提供与普通中学相同的课程外,着重教授学生各方面的职业基础知识及技能,以便学生毕业时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越南教育与培训部副部长阮荣显告诉我们,在过去3年中,越南经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出现通货膨胀、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很多问题,但这没有影响越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被政府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得到极大的关注。2011年5月,越南总理批准通过了2011-2020年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受教育人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增加竞争力。

除政府重视推动外,东盟各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共同着眼点是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文莱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为1-3年或3年半,目的是为年轻人提供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机会,以适应政府、私人单位和个人的需要。文莱工艺学院院长丹尼斯・何介绍了最新的国家教育系统下职教的变化,包括教育结构的改变,课程和评估的改变,技术教育的改变。这个改变与文莱2035年的远景发展相一致,希望培养更好的生产力来支持文莱远景的发展。

缅甸共和国国际贸易促进部司长昂颂介绍说,在缅甸,职教部是负责发展的部门,承担着人才发展活动方面的职责,负责培训职业人才,使年轻人成为熟练劳动力。同时提供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晋升的各科课程,只要通过了基础的教育考试,学生就可以进入理工大学学院学习。

马来西亚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董事长陈友信介绍,大学学府已经开始增加职业教育的选修课程,尝试进行职业教育转型。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方法,加以消化吸收,并结合本国情况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方针。如德国的双轨制教育,在新加坡得到了创新的推行。新加坡共和国东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辉鸿介绍说,新加坡的教育目标是为国人和海外公民提供公平的教育,培育学生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另外,柬埔寨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机会,第一次是在结束6年的基础教育和3年的初中教育后可以选择继续升学高中,也可以选择进入由劳动和职业培训部设立的职业培训学校学习。第二次是在结束高中教育后,学生可以选择接受培训,也可以选择升大学。

职业教育合作成为“更热”的选择

位于中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无以替代的地缘及文化资源优势使其成为中国与东盟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地带和活跃区域。近年来,因应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广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积极开展面向东盟的教育交流合作,根据中国西南地区及东盟十国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合作成为“更热”的选择,并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目前广西已与东盟各国20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国家批准建立了面向东盟的4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设立了“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现共有27所广西院校招收有东盟国家留学生,与东盟双向留学生达到1.2万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留学生双向交流和联合培养培训技能人才最活跃的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介绍说,广西已连续11年组织广西职业院校到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举办广西国际教育展,不断开展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项目合作。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利用广西与越南相邻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与越南的交流合作。2002年被中国农业部确定为“科教走出去”战略项目试点单位,注册成立了广西华亚金桥有限责任公司,在越南河内市设立办事处,为中国农业科教“走出去,请进来”构建起服务平台。学校探索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路子,先后与越南、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政府、高校及企业三个层面,在人员互访、人员培训、互派留学生与教师、双边贸易、良种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成效显著。今年7月12日,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中心依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承担东盟国家农业培训、交流与合作任务。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中国法学会建立了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从2007年起每年为东盟10国培训司法官员。此外,广西医科大学还与卫生部人才中心合作,于2010年成立了“东盟卫生人才培训基地”,为东盟各国培训卫生医学人才。

对于中国-东盟的下一步合作,鲁昕副部长表示,要在“细化”上做文章,共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建设、课程设计和开发、教材教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和校长培训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

鲁昕针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发展提出六点建议:共同提升职教战略地位,共同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共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共同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高枫博士说,广西应与东盟国家建立“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式的职业教育合作模式,为东盟国家培养输出或“订单培训”职教师资;同时开发东盟国家的用人市场潜力,培养输出职业技术人才,提高国内职业教育的就业水平。

高枫厅长认为,中国-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应在自由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带动下,遵循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

广东教育论文篇(7)

根据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论述,本文把农民人力资本投资范围界定为教育投资、健康投资和迁移投资三类,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分析,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论述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的机理。

(一)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向来被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内容。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收入呈正相关,这一理论也在许多国家得到证实。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东部地区农民文化素质高于中部地区,更高于西部地区,而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其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通常是通过以下几个路径来实现的:(1)更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率,因而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回报;(2)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帮助农民改善自身的健康和营养状况,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3)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丰富农民的生活,帮助农民拓展生活的空间;(4)农民及其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并给人们之间的平等发展提供机会。

(二)健康投资

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健康资本一部分是先天即有的,一部分是后天获得的。舒尔茨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经济价值,即人的企业家能力、职业技能或者教育水平都会随着其有效寿命的延长而增加。健康投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健康的人有更加充沛强壮的体力、脑力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健康的人能够拥有更长的寿命,其职业生涯也有机会得以延长,获得更多收入;第三,强壮的身体可以减少病假所引起的收入损失;第四,更长的寿命和好的健康状况可以刺激人们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增加未来收入。

(三)迁移投资

农民的迁移投资指的是农民迁移流动的成本,它包括:(1)直接迁移成本,如往返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交通成本、获取迁移信息的成本等;(2)机会成本,指劳动者为了迁移而放弃原来的工作所失去的可能获得的收入和福利;(3)社会成本,它是农民为了迁移而放弃原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适应新环境所花费的成本;(4)心理成本,指农民离开原来的熟悉环境而进入到陌生环境所付出的精神代价,如不安感、孤独感。其中,只有直接迁移成本容易测算,而其他成本都难以测量。不少研究表明,迁移投资能够带来收入的增加,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农民通过地区转移,迁移到工资报酬机会更好的地区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其次,农民通过行业转移,到社会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率更高的行业工作;最后,农民还可以转换不同的职业类型或雇主来获得更好的报酬。总之,只有当迁移收益大于迁移成本时,迁移才会发生,反之则不会发生。

二、广东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的实证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中的农民收入(Y)用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来代表,农民迁移投资(M)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反映,农民健康投资(H)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反映。另外,考虑到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是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故不用受教育程度来反映农民的教育投资(E),而采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来反映。本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历年《广东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3-2011年。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用广东省GDP平减指数对数据作处理。用GDP平减指数消除1993-2011年广东农民的收入、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的通货膨胀影响。另一个需要处理的外生冲击事件是广东在2006年9月正式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造成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在2006年突然大幅下降。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在2006年突然减少,使得这项时间序列的分布趋势中断,进而影响了数据的平稳性分析以及整个实证分析结果。鉴于这种教育投资的减少并非由农民自身决定,本文对教育投资的数据作如下调整:假设农民自2006年起的学杂费没有被减免,计算出广东农民1993-2005年的学杂费年均增长率,并以此计算出2006-2011年的学杂费和修改后的教育投资E2。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二)实证检验

广东农民收入与农民的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对广东农民的收入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这验证了本文前面的理论分析。其中,教育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健康投资的促进作用次之,最后是迁移投资。从具体数字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每增加1%,其收入将增加57.6%;广东农民的健康投资每增加1%,其收入将增加26.4%;广东农民的迁移投资每增加1%,其收入将增加8.4%。在短期内,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对其收入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最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期教育投资每增加1%,本期农民收入将增加46.6%;健康投资对农民的收入增长也存在正向影响,本期健康投资每增加1%,本期农民收入将增加7%;而迁移投资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存在负向影响,本期迁移投资每增加1%,本期农民收入将减少9.4%。此外,短期修正系数表明,每年广东农民的实际收入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4.9%被修正,即农民收入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4.9%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综合分析EMC模型中各变量的系数可知,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在短期内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这符合本文前面的理论分析。而迁移投资在短期内对农民收入存在负向影响,说明迁移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很大的时滞效应,这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第一,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使得农民进城后未能及时获得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如有些城市工作岗位只招用本地户籍人员;第二,广东省普遍存在的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使得农民的迁移投资回报有所滞后;第三,某些政府出于就业管理需要,要求进城农民工就业前先办理暂住证、婚育证等各种证明,推迟了农民工就业;第四,尽管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对农民工免费服务,但其服务形式较简单,多是登记介绍和组织招聘洽谈会,农民工一般等待时间长;第五,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其搜索就业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进城后未能马上找到合适工作。这五点可能的原因使得农民工的迁移投资在短期内未能转化为收入,而在此期间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吃、住等支出使得农民减少了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从而影响了收入。

三、结论

综合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对其收入的正向影响最大,其次是健康投资,最后是迁移投资。

(2)在长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每增加1%,其收入将增加57.6%,说明教育投资对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短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每增加1%,其收入将增加46.6%,说明广东农民的教育投资对其收入的回报速度较快。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广东农民的健康投资每增加1%,其收入在长期内将增加26.4%,而在短期内只增加7%,说明广东农民的健康投资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的投资行为,在短期内并不能看到显著的回报。因此,无论农民自身还是政府,都应重视健康投资,不能因为在短期内看不到健康投资对收入的显著回报而忽视健康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