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20:10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篇(1)

1.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不少人只是将计算机课程看成一个基础教育的辅助课程。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度成熟的社会,离开了计算机将会举步维艰,如何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足够重视,对其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现代社会表明,不能使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将会非常难以在社会立足,而作为信息化技术的终端———计算机,更是成为日常生活的伴侣。通过信息化展示计算机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来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足够重视。常常使用各种信息化资源甚至裁剪一些高科技电影才让学生们看到计算机的便利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明白将来无论对计算机有兴趣还是没有兴趣,无论你将来从事计算机相关的行业还是与计算机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行业,你都离不开计算机。无论你将来从事任何行业,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

1.2有利于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教育行业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在教育的形式方面在近几年来也是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我们由于不同的原因使得我们进行学习的角度以及时间都变得个性化,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教育行业就要更加的与计算机教育相结合,通过资源共享,以及远程教育进行教学,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的要求。怎样将我们教育的各个小块进行很好的拼补,最终实现人们的各方面的要求是我们进行整合教育的中心。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整合的注意点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经开始接触电脑。这给计算机教育带来一些好处,也带来一些问题。好处是很多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对计算机课程抱有很大的热情,坏处是很多学生在接触计算机教育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计算机课程不仅仅是上网和玩游戏之后,就会失去这种热情。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纠正某些对计算机不正确的观点成为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1要形成正确的计算机课程的认识

在很多的地方进行计算机课程开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老师的态度不够认真负责,同学们感觉没有实际的效果,这样的情形就导致了我们的计算机课程形同虚设,大大的浪费了资源,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提高老师的教学态度。在课堂的绝大时间的主角是老师,所以老师一定摆平心态,进而使得激情的投入教学;第二,个性化的课程。我们进行教学不能只按课本开展,要很好的联系实际,进而使得学生们感觉教学是有用的;第三,学生的心态。通过思想教育使孩子真正的明白这是一门有用的课程。目前,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这样我们的较需工作才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2.2要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

在正确认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老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要通过各种资源来展示计算机学习的好处,而不仅仅是一个枯燥的课程。通过准备各种有趣的资源,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有趣之处,而不仅仅是一个“0101”二进制数字。通过展示各种材料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学习的必要性,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愿望,对计算机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也能明白其重要性,从而提高主观能动性。

3政府部门的系统的管理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改;技能培训;游戏控制;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技术,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技能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不断变化现代教学目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只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操作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1.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掌握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加之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使得学生在接触到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时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而新课改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对关键基础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以及运用,更注重对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以及知识脉络联系的理解与巩固,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具有更高要求。

2.完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的规范性与熟练性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操作能力以及知识点运用能力的提高。对应信息技术教学,就是需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的规范性与熟练性。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指法的熟练掌握,提高对键盘上每个键的认知度,重要的是巧妙运用好各功能键的相互搭配使用技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基础信息语言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完成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技能的掌握。

3.提高学生对手机软件、自媒体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

信息技术教育还应该积极做好对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对移动终端设备以及现代社交软件等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重要的是应该帮助学生对现代自媒体软件的操作流程、信息支持技术、关键基础理论的了解与掌握,提高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生活化,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兴趣性,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教育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实现新课改教学的目标。

4.提高学生对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熟悉与了解

由于新课改注重的是学生终身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老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完成对编程语言的了解与掌握,尤其是应该提高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兴趣性,才能真正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与延伸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

1.强化对学生的基础学情的掌握与了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老师应该积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应该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学习困难点,老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课程,通过提高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来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控制与规划,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有效性。

2.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视频化转换,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形象化了解

由于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抽象性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老师应该积极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视频化转换,可以将信息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流程制作成一个动态化的视频文件,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文件,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到知识要点以及知识逻辑,让学生在视觉化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质。

3.控制好学生的游戏时间以及游戏类型,提高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效率

老师应该积极控制好学生的游戏时间以及游戏类型,一方面应该积极利用好游戏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性,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控制好学生的游戏时间以及对游戏类型的选择,提高老师对游戏项目的限制与选择,提高学生在游戏过程的技能锻炼以及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将玩与学结合起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4.加强对抗性练习频率,提高学生对基础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与运用

老师应该积极加强对抗练习的频率,尤其是应该帮助学生积极熟练竞争性学习意识,不仅可以在基本指法的学习与掌握过程引入对抗性联系,还可以在软件操作以及软件运用的学习时引入对抗性联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的掌握与运用,提高信息基础教学的有效性与技能性,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主导性,帮助学生完成对基础信息技术的综合掌握。

5.强化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建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小组考核模式

老师应该积极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尤其建立学生建设小组学习模式以及小组考核模式,一方面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考核,另一方面强化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效率,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尤其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思维的扩展,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量与知识熟练程度。

三、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学习生涯具有积极的基础建设性作用。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针对性,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差异化,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基础信息技术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基础操作技能以及操作规范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综合掌握与延伸,同时还应该积极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做好信息技术的延伸,提高学生在初中学习乃至与高中学习时的知识联动性。

【参考文献】

[1]王兆凯《新课改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小教研究 2009

[2]杨梅《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J]新课程上旬 2014

[3]伟乐斯《探究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篇(3)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123―04

一 引言

印度与我国国情相似,发展基本相当,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时间基本一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可比之处。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颁布,这标志着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式结束了探索时期,进入一种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2000年印度政府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入全国课程框架,了《国家学校教育课程框架》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2],这为印度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指导书,同样标志着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比较教育研究是改革本国教育的一种力量和增强国际理解的一种手段[3]。为此,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结合我国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发展,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目标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彼此差异和相互借鉴的地方,以期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二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印度NECRT(全国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于2000年11月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以下简称《课程指南和大纲》)规定了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应具有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这些能力所需的活动以及为了进行这类活动而必须掌握的特殊技能;并就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和技能的途径以及所需的具体活动提出了建议。下面就《课程指南和大纲》所规定的小学阶段(Primary School Stage)学生能力(包括教学目标层面和教学内容层面)与课程评价标准进行概述。

1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是其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第一阶段目标,它为后续的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课程指南和大纲》中规定了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三大教学目标,每一目标中又包括若干个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获得能力所需的活动和特殊技能要求(即在教师帮助下能够完成的技术操作)。它是一个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于一体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表1列出了印度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层面说明[4]。

2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

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印度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从三个目标层面进行规定[5],如表2所示。

3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评价

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以及达到这些技能所应有的活动和操作)制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案[6]。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与学生进行讨论等途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方案如表3所列。

三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2000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文件,以下简称《课程指导纲要》),它包含了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评价三部分内容,下面就其中所规定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进行概述。

1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7]。表4列出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详细内容。

2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

在《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共分6个模块,其中前4个为必修模块,后2个为选修(拓展)模块。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8]。表5列出各模块内容。

3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9]

四 中国和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各自特色和相互比较

1 课程性质的比较

印度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和普及教育,是为后续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打基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价值驱动态度而非技术驱动态度”[10];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其主要特性。

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在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和人文性四个方面。基础性是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应用和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综合性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普及性是指作为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文件,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各地可因地制宜进行适当取舍。人文性指课程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信息技术教育应是一种“文化内化”,因为“文化内化”是信息技术教育中“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层面的本质升华[11]。因此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既表现出基本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

中印在课程的性质的定位上都考虑了其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和价值观的培养。但在价值观培养方面,印度似乎侧重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培养,中国似乎侧重人文价值观的培养。

2 课程设计理念的比较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理念是“寻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案;超越信息技术教育仅仅作为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的思想”[12],认为“一定的课程框架能增加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跨课程学习的机会” [13]。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14]。

3 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比较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从基本概念和操作、社会道德、IT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我国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类。主要差异有:(1)在分类标准上有所不同:印度倾向学习结果(learning outcomes)的分类,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响较大;我国倾向基于学习内容的分类,并且受到了布鲁姆、加涅教学目标分类和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理论的影响。(2)印度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将社会道德教育单列成一大项,这提高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将社会道德教育包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而且特别强调文化价值的培养。由此可见,印度似乎更强调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3)两者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大致相当,但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包含LOGO语言的教学。

4 课程教学评价的比较

在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方面,印度强调通过学生活动展示(Demonstrated By Activities)学生学习结果,“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讨论时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情况来评价学习的结果”[15],同时对学习结果评价指标有非常详细的说明。我国课程学习评价采用的方式有: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16]。

中印在课程评价时都强调基础性和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印度似乎更关注学习结果。

5 实施方式的比较

课程实施时,中印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印度在《课程指南和纲要》中明确了理论和实践所需达到的要求。中国则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各自所占学时的比例。

五 启示

通过中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比较,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给我们有以下启示:

1 重视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印度信息技术教育初等化

印度对中小学各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做出科学详细的规定,各学段既有独立性又有继承性。小学、初中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设计时是采用适当重复,螺旋上升的方式[17]。小学为第一个学段,是后面两个学段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初中、高中学段的目标难以达到。印度通过向社会和学生家长推广信息技术,促进家长转变观念,督促少年儿童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这也一定程度促进了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18][19]。由此可见,印度必然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印度的信息技术教育初等化主要是指印度的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之后,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之后,既可以通过高等教育也可以直接通过职业教育就能培养信息技术所需的人才。这大幅度降低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缩短了培养周期。印度信息教育初等化为软件人才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20]。

我国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同样规定了各学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然而,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有些地方非常严重,以致无法按《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教学,这应该引起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

我国应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既要考虑各学段的独立性又要考虑继承性,还应特别关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课程指导纲要》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拓展)模块,这在考虑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2重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

印度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从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层面可以看出,印度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作为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标,并且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列出以什么知识、技能、行动来体现、评价这一目标。特别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个人隐私的保护和病毒的防范,培养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认为病毒防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道德问题。

中国在《课程指导纲要》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对信息技术有社会道德规范教育的要求,但没有详细描述用于该层面评价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笔者认为,我国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如印度,评价操作不如印度那样容易实施,我国应该细化这方面的评价指标,强化可操作性。

3 通过活动来展示学习的结果是印度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一大特色。

印度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展示(Demonstrated By Activities)学生的学习结果,这具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色彩。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和内容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技能、行为和情感价值,行为和情感价值的评价通过活动展示来进行更合适。这种做法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中值得借鉴。

六 结语

通过对中国和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概述,从课程性质、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内容、课程评价、实施方式等方面对两者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自的特色。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许多方面值得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借鉴。这也从另一个视角探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提供帮助,其价值在于为我国今后制定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提供参考,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7][8][9][14][16] 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EB/OL].

[2][15]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EB/OL] .

[3] 高如峰,张保庆.比较教育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6):103-104.

[4]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EB/OL].

[5][17]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 An overview of IT- competencies and assessment at different school stages[EB/OL]. < education.nic.in/htmlweb/ ncert_it_curri_guide/sectionII.htm,2007-10-11.>

[6][10][12][13]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 Foreword [EB/OL].

[11] 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 (10):57-61.

[18] 黄德群.当代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9):76-79.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智慧;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

0引言

不久前刚结束的围棋人机大战,使人工智能受到人们空前广泛的关注。它一方面表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也激起了社会对智能科学技术及其人才培养十分强烈的期待。人们对“中国大脑”计划的热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在快速推进,我国自主研制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在走向服务领域的许多行业,国内许多企业自发兴起的“机器换人”浪潮正高歌猛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虽然被人们解释为互联网向各领域的强势渗透,但是更多的有识之士却把“+”理解为“升级”,即“计算机互联网络”向“人工智能互联网络”的升级,而这正好与“中国大脑”计划相呼应!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努力办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曾经对设置了本专业的全国各主要高校做了一次普遍性的专业调查,结果发现,各校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解差异非常巨大。最狭义的理解,是把本专业看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分支”;最广义的理解,是把它看做是“从理工到人文和社会几乎无所不包的综合学科”。

从科学研究和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这样发散的理解会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激励创新,把本学科的研究做深做透做到位。不过,从当前的本学科教育教学来说,这样分散的理解可能使“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迷失方向。

1基本模型

为了准确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首先需要建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模型,这样才能从学科整体上厘清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规制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的偏差。图1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基本模型。

在图1中,底部的椭圆代表外部环境的客体事物,也就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上的整个部分代表主体及其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接受来自客体所产生的“本体论信息”,经过主体思考之后产生与客体交互的“智能行为”反作用于客体,解决问题。就在这个主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能力。其中的主体可以是人类个体,也可以是人类群体。因此,这是研究“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

不断提升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目标,也是人类永不枯竭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类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不断去发现应当解决而且可能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努力去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不断前进。

人类的这种智慧能力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部分:其一是根据人类所追求的目标和现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预设问题求解目标的能力,这是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内隐性的智慧能力,所以称为隐性智慧;其二是在隐性智慧所确定的工作框架内,在求解目标的引导下,运用相关信息和知识去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成功解决问题实现求解目标的能力,这是一种外显性和操作性的智慧能力,所以称为显性智慧。

在图1的模型中,隐性智慧具体表现为“主体所定义的问题、主体的知识库里已经拥有的知识、主体为求解问题所预设的求解目标(也存在知识库内)”,这三者就构成了主体为求解问题所设置的初始工作框架。显性智慧则具体表现为图1中的“感知、认知、基础意识、情感生成、理智生成、综合决策、策略执行、效果检验以及反馈学习优化”所代表的问题求解过程。

由于隐性智慧是人类内隐性的智慧,需要明确的目标、足够的知识、很强的直觉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甚至需要灵感和顿悟能力,才能创造性地发现值得解决的问题,所以,隐性智慧难以用人造机器去模拟。然而,由于显性智慧具有外显性和操作性特征,主要具备获取信息、生成知识、生成和执行策略的能力,因此,显性智慧有可能被人造机器所模拟。在约定俗成的学术语汇中,“智慧”比较抽象,带有形而上的色彩;而“智能”则比较具体,带有形而下的特点。于是,人类的显性智慧也常常被称为“人类智能”。

鉴于人类显性智慧与隐性智慧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深刻内在联系,人们就把研究和探索“人类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奥秘”的科学技术称为“智能科学技术”,而把其中着重研究和模拟“人类显性智慧(人类智能)能力”的科学技术称为“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或者就简称为“人工智能”。换言之,人工智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一部分。

图1的基本模型及其相关解释启示我们:“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既具有极强的基础性,涉及与物质资源同样基础的信息资源;又具有极强的深刻性,涉及人类创造性智慧的深邃奥秘;还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涉及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

因此,为了研究与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人们应当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科学的知识与能力,应当自觉遵循“文理交互,理工融通”的交叉科学理念。虽然我国高校仍有文科、理科、工科之分,但是,为了培养有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还是要在发挥各校特色的同时努力贯彻“文理交互,理工融通”的方针。这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鲜明特点,需要引起教学与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2基本方法

概念是学科的基石。从图1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智能科学与技术”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概念。除了上面已经讨论过的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的基础概念之外,还有信息(包括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特别是其中的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知识(包括本能性知识、经验性知识、规范性知识、常识性知识、知识的内部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基础意识、情感、理智、智能策略、智能行为等一系列基本概念。

考虑到本文篇幅的限制,同时也考虑到读者可以很容易从现有文献中详细了解到这些概念,因此,这里只予以列举,而不准备展开具体的讨论。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参阅相关文献。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研究和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确立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问题。只有掌握了这些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才能准确地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便捷方法之一,就是把它们同读者已经熟悉的“物质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进行对比。众所周知,智能系统是一类开放的复杂信息系统,因此,这里的比较对象也要选择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系统。表1就是这种比较的一些结果。

由表1可知,“物质科学技术”所采用的科学观包括(1)物质观:认为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2)结构观:认为研究的关注点应当是物质的结构;(3)孤立观:认为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与其它对象没有关联的;(4)静止观:认为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静止的,至少在研究期内是静止的。

基于这样的科学观,在处理比较复杂的物质对象的时候,物质科学技术所采用的方法论就是“分解一分析”,更具体地说就是“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直接还原”。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还原论”。

和“物质科学与技术”的情形不同,“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包括(1)信息观:认为所研究的对象是信息;(2)系统观:认为研究的关注点应当是系统化的信息,即必须同时关注信息的形式、内容和价值;(3)生态观:认为信息不是孤立的或静止的,而是生长发展的;(4)机制观:认为信息的生长发展必然存在一定的机制。

基于这样的科学观,“智能科学与技术”所采用的方法论就是“转换―创生”。更具体一些说,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图1)所展示的“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定律”。其中,“信息转换”是手段,“智能创生”是目的。

十分清楚,“物质科学与技术”的“分而治之”方法论体现了它的“物质观、结构观、孤立观和静止观”;“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转换创生”方法论体现了它的“信息观、系统观、生态观和机制观”。

这个对比告诉我们,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导致学科的性质也不相同,我们不能把自己所熟悉的“物质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统统照搬到“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虽然在研究局部细节问题的时候,这两种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差异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是在研究系统全局问题的时候,这种差别就会变得十分显著。这也是值得“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特别关注的特点。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研究就经历了一场方法论的变革。按照“分解―分析”的方法论思想,人工智能被分解为结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功能模拟(物理符号系统)和行为模拟(感知动作系统)三大学派,结果长期不能互相融通。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些研究人员提出“新的集成”和“现代方方法”试图找到三者融通的具体方法,但是都没有取得成功。2007年,本文作者按照“转换―创生”方法论思想提出了机制模拟的智能生成方法,结果发现:结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功能模拟(物理符号系统)和行为模拟(感知动作系统)分别是机制模拟的A、B、C型,从而实现了人工智能模拟方法的统一,见表2。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把人工神经网络课程、物理符号系统课程(即普遍流行的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课程)、感知动作系统课程(即智能机器人或智能体课程)分开讲授或者只讲授其中一门或两门课程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同时,我们一直把图1的模型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不过,如果注意到“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一信息观,系统观,生态观和机制观,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图1称为“生态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这是因为,虽然在经典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只能覆盖到图1模型中的信息层次,但在生态学意义上,知识和智能都是信息的生态学产物,因此生态学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就覆盖了图1模型的全体。在生态学的意义上,“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就合二为一:自顶向下观察,图1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自底向上观察,图1就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于是有:

智能科学与技术=生态学意义的信息科学与技术

如果把“智能科学与技术”模型中的“由信息转换为知识”和“由信息、知识和目标转换为智能”这两个核心部分命名为“核心智能科学与技术”,把非生态学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命名为“常规信息科学与技术”,那么,也可以有:

智能科学与技术=核心智能科学与技术+常规信息科学与技术

在我国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其实就是“核心智能科学与技术”,目录中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其实就是“常规(非生态学意义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后者又被划分成“通信”、“计算”、“自动化”、“物联网”、“信息安全”这样一些更加狭窄而且相互交叠的二级学科,显然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3基本课程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最近实施的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确实体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特点,很少学校的教学计划能够表现“文理相交,理工融通”的交叉科学精神。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真的把“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办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那么,这样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由以上分析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可以知道,为了学习、理解和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人们的知识结构必须包含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

为此,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分社共同组建的“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规划与编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提出了如下的本学科核心课程和相应的核心教材。

(1)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个引导型课程,旨在以准确而通俗的概念、全面而浅近的思路、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刚刚踏入校门的新生了解: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什么要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怎样才能学好“智能科学与技术”?

(2)二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是本学科特需的自然科学基础(脑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认知科学),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人类智能的脑科学基础知识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关于“脑结构如何产生认知能力(物质如何生成精神)”的科学机理。

(3)二年级第二学期的课程不确定性数学引论是本学科特需的数学基础知识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必然涉及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包括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粗糙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引起的混沌不确定性)的描述与处理知识,特别要阐明这些不确定性的根源、相互关系、描述和处理方法。

(4)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机器智能是本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用“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方法论阐述人类智能的各种模拟方法(包括结构模拟、功能模拟、行为模拟和机制模拟),以及这些不同模拟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统一的途径,为学生学习机器(人造系统)智能奠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5)四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科技史与方法论》,由于智能科学技术本身富有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特色,因此这是一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总结性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史(特别是智能科学技术发展史)所展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知识,使学生能够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知识基础上站立起来,具有纵观和把握智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能力,使学生的学术眼界能够“形成于课堂,而又远远超越课堂”。

编委会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综合(加上各个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和各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将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文理相交,理工融通”的交叉学科思维素质和能力。无论是理科型学校还是工科型学校,都要在保证上述核心课程优质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发挥自己的特色,而不应当削弱这些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

5结语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篇(6)

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会计理论基础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会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有无区别、它们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们在会计理论大厦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等。

1.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的关系

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根本和出发点,它与会计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就本质而言,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理论都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会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会计理论相比较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会计理论基础应该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系统、透彻地研究会计理论的实质、精髓,必须要将会计理论基础纳入到会计理论学科体系当中,因为离开了会计理论基础而单纯地、孤立地研究会计理论,无啻于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WWw.133229.cOM从局部出发来考虑,会计理论基础还应该是会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因为会计理论基础的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大厦的稳定和完善。然而会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会计理论,它不具备会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会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先有会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会计理论学科体系;②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

会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会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会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同样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具体包括会计目的、会计概念、会计原理、会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会计基础理论并不同于会计理论基础,它是对会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的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会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会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活动。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为会计理论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会计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均引入会计理论基础的范围,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会计理论服务。具体表现在:首先,会计理论基础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会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会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进而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会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会计环境互动性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乃至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会计领域中,促使着会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会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会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会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会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会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基础的作用可以看作是环境特性的变化引起会计理论基础特性的变化,而会计理论基础对会计环境的反作用则是会计理论基础自身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有关效能的丧失和获得,进而又会在满足社会需要程度方面发生连锁性变化。因而能否与会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会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作为会计理论基础,必须是沟通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桥梁、纽带

会计理论基础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见图一),在此区域内,各个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会计理论服务。因而就内容上讲,会计理论基础仍然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纯粹是会计理论,它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渗透的方式主要有感染、借用、移植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会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会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而正是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会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会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功能。也就是说,会计理论基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自身内部矛盾不平衡而引起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外部环境变化对会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也是通过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尖端学科理论广泛地渗透于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基础共同支撑着日益发展、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将主要绩效指标定位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等)、虚拟企业理论(主要强调组织虚拟化、功能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学习型组织理论(主要从系统基本模型角度阐述团队学习效应和系统思想理念)等都将广泛地融入到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会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性发展性

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的职能,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后者则要求会计自身的内容、性质等发生实质性变革,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便于广大信息需求者准确作出决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会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摒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陈乏的、过时的理论。

(三)交互渗透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会计理论。就移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会计理论基础将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直接引入会计领域之内,促使会计理论朝着粗放型方向发展;借用方式则是指利用其他学科理论的观点、方法分析会计问题,从前沿、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会计问题比如产权会计、会计准则与制度变迁,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感染方式则是指会计理论经过长期的、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理论相互交融,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思想观点、文化模式,运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促使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实质性变革。

(四)质量性

会计理论基础作为会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会计理论基础在整个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会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否则会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保证会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会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五)虚拟性

会计理论基础并不像实体组织那样具备有形的。规模化的根基,它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即一是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会计领域内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纯会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会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1.信息技术学(含通信、计算机、微电子、自动化)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它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同时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因此,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其影响范围包括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 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 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

2.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会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这一特殊的会计发展分支。它是针对于在现代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由会计人员对于特定的经济犯罪、经济过失和经济纠纷案件进行会计反映,对法庭和诉讼当事人提供专门服务的一种特殊会计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会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诉讼会计既不同于一般的财务会计,也不同于一般审计,它通常涉及到财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运用电脑进行分析和陈述、以财务呈报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在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3.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地引入到会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会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会计问题,寻求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改善会计信息以及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比如: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经济学理论和委托一理论等这些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会计理论体系相结合均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了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会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计量经济学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检验和预测经济政策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会计人员面临的是非常庞大的经济业务及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而这些信息、数据往往要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才能为人们所使用。因此,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构建经济模型,预测企业乃至整个宏观的经济发展趋势,模拟会计政策执行的经济效果,使得广大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得到更加准确、有用的财务信息资料。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分类,学术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分为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前者强调应用规范性的方法,即运用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会计问题,它主要主张会计理论的发展不应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理论应当高于会计实践并指导会计实践;后者则是在规范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的基础上,运用实验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一定的经济假设条件下研究有关会计问题,它主要强调会计实务是发展会计理论的基础。由上述对两种研究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二者的优缺点是: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是在先假定会计目标继而再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再加上它缺乏有关的数据、模型来支持其观点、论断,这种会计理论研究模式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了现实生活的挑战和怀疑;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则过分依赖于有关的经济假定条件(而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定条件往往是木存在的),而且现阶段虚假的信息资料、经济数据充斥会计市场,再加上经济计量方法或经济模型自身就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局限性,因而利用虚假的信息资料,借助于不完善的经济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结果,确实有待于广大的学者和专家进一步深思熟虑。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篇(7)

由洪文杰、归伟夏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技术》一书主要围绕新媒体中涉及的技术基础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展开,致力于梳理出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技术脉络,促进用户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特征。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的相关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的处理与编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检索技术;新媒体信息管理与安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该书既可以作为大学、中专院校新闻与信息传播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为相关媒体专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新媒体技术》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新媒体技术引论,主要介绍技术与媒体、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业的变革和与新媒体有关的关键技术;第二章为新媒体信息处理及编辑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信息的种类和特点、新媒体文字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新媒体图片的处理与编辑、计算机图形与动画技术、数字音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数字视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新媒体信息的组织;第三章为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主要介绍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第四章为移动新媒体技术基础———移动互联网,这一章节包括四个小节,具体分为移动新媒体技术概述、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新媒体终端设备及系统平台、移动新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为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搜索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体信息显示技术、新媒体信息技术、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及电子纸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可以了解新媒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第六章为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这一章节让读者了解到了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概述、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身份认证技术、PKI安全技术和元数据与数字对象标识码;第七章为应用中的新媒体传播技术,读者可以了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及LBS等新兴概念,从而更有效地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变迁。通读全书,概括了该书的以下几个特点: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尤其是新媒体的基础元素,在文中都有所介绍。新媒体信息的基础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书中对这些元素的处理与编辑逐一进行了阐述。文字作为最基础的元素,在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仍然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基本元素崛起,丰富了新媒体技术的内涵。

该书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技术的阐述,为民办高校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该书在介绍新媒体技术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先介绍比较基本的新媒体信息,再介绍基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随后介绍显示技术———电子纸,最后介绍比较高端的加密技术、安全技术、签名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这样的编辑方式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也有利于读者掌握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参考该书,建立一个更加稳固的现代化民办高校管理系统。该书对于民办高校管理最大的借鉴点在于针对性强。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如果不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工作中还容易出现差错。而该书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步骤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应用,如云计算的应用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减少管理工作的失误;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等。传统管理手段使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其管理手段的局限性也使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