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08:43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篇(1)

        重要概念之间的理论关系或合理关系的连锁系统被称作是一个法则网络。法则网络包括原有模型(新构念的内在维度及其之间关系的框架)、前因变量或结果变量。具体而言,这涉及到社会创业研究三方面的缺乏:首先是社会创业构念原有模式的缺位,即缺乏社会创业内在维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理论框架,其反映了社会创业的内涵与本质特征;其次是缺乏社会创业原有模式基础上的前因后果的统一理论框架,其反映了社会创业构念的效度;再次是缺乏社会创业构念内在维度及其相关变量测量题项的科学设计。正如盛南(2009)在其博士论文所指出,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创业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研究主题,定性研究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高质量的定量研究更是罕见。尽管近年来社会创业在管理学和社会学领域持续升温,这一状况也没能得到明显的改变。究其深层原因在于社会创业核心构念,以及在其基础上构建的包括其前因后果的法则网络的缺位、缺失和相应测量工具的缺乏,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确立社会创业的学科基础和学术的合法性地位,更能促进社会创业已有分散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为后续高质量的定量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工具支持,提升社会创业的研究层次。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发展动向分析

事实上,为了突破社会创业当前的研究困境,国外许多学者(RaymondJ.Jones,2011;CraigL.Mayberry,2011;Lumpkin,2010;MichaelH.Morris,2011)在借用创业研究领域中“创业导向”这一概念及其成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来开发社会创业的核心构念即“社会创业导向”及其前因后项的理论框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并预示着未来社会创业研究发展的动向。TimMazzarol(2011)理论上对“创业导向”能否运用于社会创业组织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创业导向”的内在维度创新和超前行动对实现社会使命以及满足多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都是很重要的。但风险承担、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创业导向”维度对社会创业组织的作用和商业企业的作用有着明显的差异。社会创业组织需要承担的风险主要不是财政风险,更多是非财务风险,即信任和名声受损的风险;社会创业组织强调合作和受多重利益者需求约束,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都难以兼容。G.T.Lumpkin(2010)利用输入-生产能力-输出框架,理论上探讨了与商业企业相区别的社会创业前因(包括社会使命/动机、机会识别、获取资源/资金和多重利益相关者)后果(包括社会价值创造、解决方案的可持续和满足多重利益相关者)与“创业导向”(包括创新、超前行动、风险承担、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之间的关系。结论指出,尽管“创业导向”自主、进攻性竞争和风险承担维度受前因多重利益相关者和获得资源/资金有些程度影响,“创业导向”影响满足多重利益相关者和获得可持续解决方案,但是“社会创业导向”与商业“创业导向”基本没有区别或者只有轻微的区别。

        为此,G.T.Lumpkin认为相关研究者可以好好利用已有的“创业导向”框架探讨社会创业的有关问题,而不必构建新的模式或理论,现有“创业导向”理论框架已为社会创业未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他认为由于以下原因,在社会创业的意义下,“创业导向”也必须做一些修正。首先,尽管创业导向大多数维度对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而言,其差异也许是小的,但也有一些例外,也许是社会创业深入探讨的基础。例如,相对商业创业,社会创业受到的资源和机会约束是较大的,这就要求社会创业者发挥更大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并实施超前行动,尤其面临要提供可持续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时更是如此。关于“风险承担”维度问题,社会创业呈现两难境地:一方面,要解决大量复杂的社会弊病,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另一方面,像其组织一样,为了生存,其有必须规避风险,这也是由其创业资源约束大、可选择的可行机会少所致。另外,“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是与社会创业本质特征比较冲突的两个“创业导向”维度。对“进攻性竞争”维度而言,

        一方面,社会创业尽管不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但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使命,开展生产与服务性活动并获取利润却是必须的,这必然与其他营利机构或非营利存在竞争甚至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创业以解决社会问题或者弱势群体的问题为根本使命,强调竞争以获取更多利润有可能会严重损害其公益性的本质和形象。由于社会创业有着多重利益相关者和资源被约束,因此,强调合作多于竞争;对“自主性”维度而言,存在与“进攻性竞争”维度类似的窘境。一方面,社会创业者为解决艰巨的、甚至不可能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独立行动的勇气与行为,突破传统的制度和方法约束;另一方面,有许多事实证明,社会创业要解决大的社会问题需要更多的是合作,更多强调多元合作而不是自主决策与行动。由此可见,现有的“创业导向”维度不能完全反映社会创业过程的本质,尤其不能捕获社会创业的“合作”属性,为此,对其加以修订是必须的。其次,G.T.Lumpkin认为,只有当“创业导向”构念替代概念化的优缺点能被学者们清楚和完整地描述,并且替代的概念化合适时,“创业导向”的知识进步才有可能发生。因此,要将“创业导向”运用于社会创业的情境之中,对“创业导向”重新定义是有必要的,其不但要体现传统创业过程的一般属性,也要反映社会创业过程的独有性质。

        并且,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测量工具以反映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之间“创业导向”定义的差异,也是必然的。最后,G.T.Lumpkin认为在考察修订“创业导向”概念、维度和测量方法时,要考虑时间因素的重要性,因为在社会创业的不同阶段,“创业导向”各维度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进攻性的竞争,有助于社会创业在短期内得到启动和运行。对于长期的社会价值创造而言,尽管经济价值的创造会受到冲击,但其合作更为重要;“风险承担“维度存在类似情形,所有创业在短期内都需要承担比较高的风险以得到启动或者取得暂时的竞争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机构与资源的参与和介入以及社会价值不断创造,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来越小。TimMazzarol(2011)对G.T.Lumpkin在2011年第八届AGSE国际创业研究交流会上作的“关于创业导向能否运用于社会企业”的主题演讲进行了评论,他基本赞成G.T.Lumpkin的观点,认为“创业导向”基本上能被运用于社会企业,但“创业导向”五个维度能被应用的程度,有待商榷。

        具体原因如下:“创新”与社会企业的社会使命是保持一致的,并且对于实现这个使命至关重要;“超前行动”与社会企业的角色也是保持一致的,因为社会企业有着多重利益相关者,因此,积极行动以多满足其各种需要是必须的。另外,“超前行动”对于满足社会企业创造持续的、实现其社会使命的解决方案也是重要的;但“风险承担”、“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三个“创业导向”维度对社会企业的作用和商业企业的作用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社会企业的资源更多具有公益性质,例如,外部捐款、志愿者义务劳动等,因此社会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主要不是财政风险,更多是非财务风险,即信任和名声受损的风险;由于社会企业本质上要求合作以满足赞助者或捐赠者、志愿者和顾客等多重利益者的需要,因此社会企业管理层战略决策和行为的自主性是受到约束的,他们通常被要求与其他组织和团队一起工作才能实现其社会使命。MichaelH.Morris(2011)根据Austinetal(2006)对非营利组织创业的定义,即“嵌入社会目的创业活动”,对在非营利组织创业情境下,“创业导向”的概念及其维度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非营利意义下的创业,尽管以实现社会使命为根本目的,但本质是与营利意义下的创业是一样的。因此,“创业导向”是一个捕获企业创业与保守姿势程度的构念,其涉及到企业高层领导支持关键的创业活动。“创业导向”维度被概念化是按照企业如何支持内部活动,而不是按照这些活动指向的目的。

        基于这个逻辑,MichaelH.Morris指出,学者们不必在原有“创业导向”维度之外,再设计一个侧重“社会目的”的维度。因此,非营利意义之下的“创业导向”维度也许能借鉴(映射)营利意义下的“创业导向”维度。但由于非营利的创业行为与商业创业存在不同动机、过程和结果,因此,对传统的创业导向维度进行修订是必要的。MichaelH.Morris(2011)还认为在非营利创业的情境下,其“创业导向”中的“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维度的含义相对传统创业更为复杂和多面。因此,设计次维度的替代概念化将能更准确地捕获非营利意义之下创业及其“创业导向”的本质含义。就“创新”维度而言,其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强化创新旨在核心使命的实现,或者通过提高效率,服务更多的个体,或者加强为这些个体所做之事;二是强化创新旨在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例如销售产品或者启动新项目,其可能与社会使命有直接关系或者无关;三是上述两方面兼而有之。就“超前行动”维度而言,其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在具有类似使命的组织行动之前,如何实现社会目的方面实现变革;二是在具有类似使命的组织行动之前,在如何满足资金要求方面实施变革;三是就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实施变革。就“风险承担”维度而言,其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愿意采取行动,尽管面临组织社会影响的巨大损失;二是愿意采取行动,尽管面临着巨大财源的损失;三是愿意采取行动,尽管面临非财务利益相关者支持的巨大损失。另外,MichaelH.Morris(2011)还指出,尽管“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的次维度是为了捕获一个独特的概念空间并且次维度之间相互排斥。但他们还是期望各次维度之间存在关系,正如许多证据支持“创业导向”三个核心维度存在关系一样。为此,MichaelH.Morris对“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各自次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传统“创业导向”运用于非营利组织创业中的潜在不足,MichaelH.Morris还通过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两个维度区分出非营利组织的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社会与商业都保守,第二种类型是社会保守但商业创业,第三种类型是社会创业但商业保守,第四种类型是社会与商业都创业。并且认为传统的“创业导向”概念最不能揭示第四种类型非营利组织创业的本质过程。

        因为基于传统“创业导向”的定义进行评估,不管某非营利组织在实现社会使命中如何保守,只要其开展确保财务可持续或保持股东支持的创业活动,其“创业导向”水平是高的。但“创业导向”运用于第四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风险最小,第三种和第二种居中。RaymondJ.JonesIII(2011)在个体层面上,对“社会创业导向”与社会财富创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该研究采用Mortetal.(2002)的创业导向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修正以符合社会创业情境的特点要求,其包括创新、风险承担、超前行为三个维度。其样本采用具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包括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动的“创业导向”与社会财富创造之间具有正相关。CraigL.Mayberry(2011)在非营利组织的层面上,对“创业导向”与前因社会创业家领导风格(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与后果社会创业组织有效性(财务可持续、使命、成效、合法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采用MorrisandJoyce(1998)的创业导向量表,总题项13个,其中组织创新题项5个、超前行动题项4个和风险承担题项4个。问卷采用Likert7点量表;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风格积极影响实现组织使命的能力,而交易型领导对组织有效性没有影响。“创业导向”对组织成功有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组织实现使命和保持财务可持续的能力。Yoon-jooMa1(2012)在社会创业组织层面上,对创业导向(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与市场导向和社会创业组织中的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该研究以美国和加拿大,107个社会创业组织作为样本,并运用PLS2.0andSPSS15.0统计进行相关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对市场导向有积极影响而创新没有。社会创业组织的市场导向对改善其社会绩效例如公共绩效和就业创造有积极作用。另外,JayWeerawardena(2006)是最早对社会创业的内在维度进行探讨的作者。该作者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和9个社会创业案例,探索性地分析了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为对社会价值创造的积极影响,以及社会使命、可持续性和环境动态对社会创业的制约作用。总之,近三年,国外基于“社会创业导向”的社会创业法则网络理论框架以及实证研究迈出良好的一步,尤其学者们对“创业导向”能运用于社会企业或社会创业组织之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相关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努力空间。目前,学者们对“社会创业导向”,无论是概念的还是操作化的定义,都没有清晰界定,仍然简单地采用创业导向的测量题项或做一些简单修正,样本量的选取没有对实施主体即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作适当的分开处理,可能影响“社会创业导向”效度测量。另外,选取的前因和后果变量是有限的,这些都是社会创业研究领域未来需要改进的。

中国学者未来社会创业研究思路

近些年,中国学者也开始探讨社会创业的有关问题。但相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时间非常短,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远落后于国外。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有关文献搜集,社会创业类文章仅仅发现20多篇,社会企业类文章仅仅400多篇。尽管以社会企业和社会创业为主题的硕博士论文达20篇,但大部分都是理论比较和案例研究,严格意义下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尽管中国现有一些研究文献(例如,焦豪等,2008;谢宏儒,2009;孙艺卓,2010;王皓白,2010;严中华,2008,2009,2010,2011)对未来“社会创业导向”及其法则网络框架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最值得借鉴的是盛南(2009)的博士论文《“社会创业导向”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组织变革的视角》,该文在梳理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组织社会化变革的过程为整体视角,以社会嵌入理论与结构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企业的社会创业现象进行深度解读、系统剖析和实证分析,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挖掘企业社会创业的核心内涵,开发“社会创业导向”的概念构思;二是探索“社会创业导向”的触发动力和使能动力,明确“社会创业导向”的形成机制;三是研究“社会创业导向”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构建“社会创业导向”的效能机制。盛南的研究结果显示:

       ①“社会创业导向”由社会引领、互惠协同和资源拓展三个两两相关的维度构成;

       ②“社会创业导向”的触发动力包括持续增长、联盟发展和社会承诺三类;

       ③个体认同导向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创业导向”的形成,而关系认同导向和集体认同导向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社会创业导向”触发作用;

        ④“社会创业导向”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影响力,而且能够通过企业社会绩效的中介效应对利益相关者影响力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尽管盛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进展,主要研究结论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仍有许多局限性:首先是研究样本的质量有待提升,该文绝大部分的采样是在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科技园区工作的熟人介绍下完成的,样本的随机性水平较低,对样本企业的规模、行业等因素也没有做出更加精细的要求;其次是成组问卷调研的情况不够理想,由于本研究的几个关键构思都是组织水平的变量,而数据的搜集只是在员工个体水平进行,因此在两个定量研究中均采取了成组问卷调研的方法,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只完成了3份或4份员工问卷;再次,本研究发现“社会创业导向”由社会引领、互惠协同和资源拓展三个两两相关的维度构成,这与国外现有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结论不一致;最后,本研究探讨的是营利企业的“社会创业导向”等问题,其结果能否推广到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创业组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篇(2)

关键词:市场导向;存在问题;研究展望

市场竞争中,营销活动为企业创造了巨大利润而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对其营销绩效关注越来越多。是否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市场导向程度如何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绩效。因此,近年来“市场导向”成为营销学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的概念来源于“市场营销观念”这一管理哲学。kohli和jaworski在1990年4月的《营销月刊》(journal of marketing)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市场导向就是营销观念的实践,在经过大规模定量的实证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市场导向的概念:“市场导向概念的表层含义基本上就是对市场营销观念前两个支柱——即以顾客为中心和营销整合——的更准确更具操作性的解释”。随后又继续将市场导向正式定义为:由三种组织范畴内的活动——市场信息的创造、信息在公司部门间的传递以及对信息的反应——所构成的一维概念。同时指出,市场导向是“最有效率、最有效益地产生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必要行为,进而为公司创造优异成就的文化”。此后,国外学者们在市场导向文化含义上产生了分歧,有学者认为“市场导向是一种深深根植于公司文化里的哲学概念”,即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无形观念;有学者从公司行为的角度阐述了对市场导向的认知,“较少强调组织思想意识,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市场导向的行为表现上”,认为其重点是“支持市场导向的信息处理活动”,并由此引发了对该理论研究的热潮。

一、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研究由于kohli和jawoski(1990)、narver和slater(1990)及ruekert(1992)的着述而成为营销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随后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它已成为营销学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的原则。不同学者从多角度对市场导向的内涵、测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来建立市场导向系统的理论模型。纵观市场导向理论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市场导向的概念与内涵、市场导向的测量、市场导向与绩效/其他变量关系三大方面(如图1所示)。

图1市场导向研究概况图

(一)理论内涵

在市场导向的定义与内涵研究上,国外学者在长期的研究中主要从五个角度进行了界定:(1)行为观点(kohli和jawoski,1990,1993;ruekert,1993;day,1994等),例如,认为市场导向就是营销观念的实践,强调“市场信息的创造、信息在公司部门间的传递以及对信息的反应”。此后,jawoski等人(2000)进一步提出将市场导向划分为市场驱动(market driven)和驱动市场(market driving),从与市场结构关系方面丰富了市场导向的内涵。(2)文化观点(narver和slater,1990,1994;deshpande,farley和webster,1993等),例如,认为其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无形观念,“市场导向是一种深深根植于公司文化里的哲学观念”,包括行为要素的文化(如narver和slater,1994)和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如deshpande,farley和webster,1993)。(3)系统基础观点(如becker和homburg,1999),例如将市场导向定义为组织不同的管理系统以市场导向方式设计的程度等。(4)关系观点(如helfert,ritter和walter,2002),试图从关系管理的角度来阐述市场导向。(5)多层面观点,即有学者指出,市场导向是多层面的,并不是一个“一维的概念”,尝试给出市场导向理论的整体框架,例如,john w.cadogan(2003)在综合其他学者成果基础上,提出市场导向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物化标志和行为准则”四个层级,指出市场导向是一个宽泛的观念而不是只有某一层次的概念。

(二)市场导向测量

在对市场导向理论内涵研究的同时,学者们也着手对市场导向程度的测量研究,即市场导向量表的开发。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成果是narver和slater(1990)提出的mtkor量表,以及kohli、jawoski和kumar(1993)提出的markor量表。mtkor量表主要由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和职能间协调三个行为构面组成,而markor量表则从情报的产生、情报扩散和情报相应三个构面来发展量表。此外,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的测量工具,例如,deng和dart(1994)在mtkor量表中加入了“利润导向”的构面;gray等(1998)提出了包括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职能间协调、响应性和重视利润的五维度量表;deshpande和farely(1998)开发了更为简洁的mortn量表。

(三)市场导向度与其他变量关系

自kohli和jawoski(1990)提出“市场导向程度越高,企业经营绩效越好”的假设以来,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成为研究重点之一,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从实证角度对此命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市场导向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出现了分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市场导向与经营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例如,narver和slater,1990,1994;kohli和jawoski,1993;hooley,1999;charles r.等,2008;omar merlo等,2009),部分学者则发现两者之间正相关关系极其微弱(例如,diamantopoulos和hart,1993;au和tse,1995;bulent menguc等,2008),甚至部分研究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任何关系(例如,greenley,1995;han,1998等)。其后,一些学者针对上述研究结果的不一致现象,试图引入中间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解释(例如,narver和slater,1995;han,kin和sricastava,1998;matsuno和mentzer,2000;yinghong(susan) wei等,2009)。

(四)国内研究概况

市场导向理论在国外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市场导向理论的综述、比较、探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邵兵家等,2005;王永贵等,2008;刘石兰,2008等)。另外,对市场导向程度的本土化测量研究较少,市场导向理论的实证研究局限于验证性研究,且在实证研究中对企业绩效、组织绩效、营销绩效的概念区分不明显。

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纵观市场导向理论研究现状可见,学术界对市场导向理论内涵还未形成共识,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阐述形成了不同观点派别。由于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形成了对企业市场导向程度测量的不同量表。在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或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出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针对上述情况,部分学者在尝试整合理论内涵的框架,力求得出一个涵盖市场导向大多数方面的多维度概念。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在不同组织层次上研究市场导向与经营绩效关系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lings,2002;等),应注意宏观层次(felton,etc.)与微观层次(kohli and jaworski,etc.)的分析层次问题,因为不同的分析层次会影响与其他变量之间的作用。在此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成果,需要继续深入探索,不过也有学者提出研究一定的分析层次可能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john w.cadogan,2003)。

本文认为,市场导向理论研究除了上述观点差别、分析层次的问题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造成市场导向程度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结果的不一致。首先,实证研究样本的情境问题,即样本企业的发展阶段、所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程度等多方面经营情境,这是影响一个企业采取何种战略的重要情境因素。其次,企业类型与行业类型依赖问题,即不同的行业特点、不同的企业类型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导向与策略选择,例如纯粹的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企业在市场导向不同维度的体现上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差别,进而影响分析结果。最后,绩效测量导向差别问题,即不同的绩效测评导向包含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有的侧重财务指标,有的侧重非财务指标,会得出不同的绩效结果,进而产生不同的关系研究结果。

三、研究展望

针对市场导向理论研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以下几方面内容可能成为市场导向理论今后的重要研究主题。

第一,市场导向行业依赖性问题研究。通过对来自不同行业类型的企业样本的对比研究,探索市场导向理论是否存在明显的行业依赖情况,即是否有些行业内企业市场导向程度越高绩效越好,而另一些行业市场导向程度与绩效关系不大。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具备市场导向与绩效呈现正相关的行业具备何种特点或企业类型情况如何。

第二,市场导向研究的分析层次问题。基于不同的分析层次,市场导向程度会有所差别,进而对绩效的影响作用也会产生差别。通过对组织中不同层次市场导向程度的研究,探索其对最终组织绩效是否存在差别,为市场导向的执行提供重要。

第三,市场导向本土化量表的开发。市场导向研究受多方面情境因素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及量表工具都是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而中国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相差甚大,因此很有必要开发适用的本土化量表。

第四,对市场导向理论内涵的多层面整合,也可能成为将来的研究重点之一。这些,都是市场导向理论已有研究成果尚欠缺的地方,也是市场导向理论体系形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将会对市场导向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重要的实证支撑。

参考:

[1]bulent menguc,seigyoung auh,conflict,leadership,and market ori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5(2008):34-55.

charles r.taylor,kyung hoon kim,etc.does having a marketing orientation lead to higher levels of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andbusiness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korean robotics industr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37(2008):825-832.

dess g.g.,robinson,r.b.,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absence of objective meas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65-273.

diamantopoulos,adamantios,hart,susan,linking market orient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evidence on kohli and jaworski’sframework[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1993,1:93-121.

greenley g.e.market orient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uk companie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5,6:1-13.

han,j.k.,kim,n.,srivastava,r.k.,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s innovation a missing link[j].journal ofmarketing,1998,62:30-45.

hooley,graham john fahy,tony cox,jozaef beracs,kraysztof fonfara,boris snoj.marketing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ahierarchical model[j].journal of market-focused management,1994,4:259-278.

jaworski,b.j.and kohli,a.j.,market orienta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3,(3):53-70.

john w.cadogan,多角度看市场导向范畴的界定:对理论发展和知识积累的意义.marketing change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86-107.

[10]matsuno,ken,mentzer,john t.,the effects of strategy type on market orienta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marketing,2000,64(4):1-16.

[11]omar merlo,seigyoung auh.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market orientation,and marketing sbuunit influence on firmperformance[j].marketing lett.2009(20):295-311.

[12]slater,s.f.and narver,j.c.,does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moderate the market orienta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marketing,1994,58 (january):46-55.

[13]slater,s.f.and narver,j.c.,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learning organz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95,59 (july): 63-74.

[14]venkatraman,n.,ramanujam,v.measuring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approach[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86,11(4):801-814.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篇(3)

关键词 教师 教育理念 全面发展理念 教育批判理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Teacher Education Concept in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ZHOU Haitao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value to guide teacher education activities, what kind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ill be what kind of educational behavior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eacher Education embraces the concept of human hair exhibition, education critique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process. Human development concept points to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oint to criticize the idea itself, but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is about how teachers practice their critical role in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Key words teach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verall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criticism concept

教育作为教师组织引导的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教育理念既决定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教师的引导行为,又影响教育活动中人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向。所以有必要理清教师的教育理念,帮助教师认识、重视自身的教育理念。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将教师教育理念作三个方面的阐述,即指向学生的“人的发展理念”,指向教师的“教育批判理念”及指向师生的“教育过程理念”。

1 人的发展理念

1.1 全面发展

教师教育理念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在广度上,学生发展的应然状态是德智体美、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深度上,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作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既有历史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又有当前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片面理解。当前教育受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及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应试传统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以人的知识技能发展的单一取向代替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此种教育理念指导下,不仅在理念上错误理解教育的本质,且在教育行为上抹杀学生的个性,教师目中无“人”的现象时常发生。

1.2 自由发展

我们认为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教师在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灵肉的自由发展,此种状态是落在教育过程中的,正如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①自由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不仅认为人受教育的过程是自由的,而且自由的教育能激起人的自由天性。灵肉的自由发展是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追求自我实现的自由,然而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与主动性受到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应有个体自由发展的理念,以追求师生灵肉自由对话的理想状态作为指导教育行为的信仰理念。

1.3 可持续发展

人之所以有受教育的可能性,在于人是未完全发展的人,同时教育作为人类存在的方式,存在的必要性是教育不断引导实然状态的人向应然状态的人的发展过程,也正是由于实然的人与应然的人的辩证发展,要求教师须有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常有社会、家长、教师为追求短期的教育效益,采用高压的方式破坏学生后续发展的动力,致使学生厌学,甚至厌世,根本谈不上教育是在培养个体的创造性。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理论上的具体表现。然而终身教育理论是对学校教育理论的超越,落在学校教育中,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又该如何体现?我们认为,教师应发展学生发展之动力,引导学生持续不断去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状态。

2 教育批判理念

2.1 教育理论批判

教师对教育理论批判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教育理论是有文化性格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基于自身的文化场构建的理论与一线的教师基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提出的教育问题是有文化差异的。教师应对教育理论持批判性选择的理念,不可固守教条,应在选择运用教育理论时既要分析理解理论的文化特质,又要明晰自身所遇到的教育问题的情景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教育理论批判的理念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专家学者所建构的理论的文化解蔽理念,二是基于批判反思的理论生成理念。前者是教师在选择教育理论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时,既要厘清教育理论建构的规则,又要解蔽理论建构规则、理论本身的文化特性及专家学者理论的价值取向;后者是教师精准地运用理论结合教育实践生成自身的教育理论,即教师要有教育理论的创造理念,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在人的复杂性,教师唯有运用自身的教育机敏生成教育理论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可取之道。

2.2 教育实践批判

教师的教育实践批判理念分为课程建构理念和教学模式建构理念。课程建构理念指课程并非专家制定的,课程的讲授也不是传播专家的文化价值观,课程是师生在课堂中基于各自的经历共同构建的。此种理念要求教师摒弃对专家课程过度依赖的观念,以及认识到师生才是课程建构的主体,在对专家课程持批判态度的基础上,反思自身的文化经验,同时尊重、理解学生的文化经验及其对学生课程建构的影响。

所谓教学模式建构理念就是教师打破对教学模式的错误认识,需认清教学模式是基于教学实践提炼出来的,并无通用的教学模式,教师若将教学模式化,而不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基于情景的生成,这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且师生也会被模式所禁锢,失去批判反思的能力。

2.3 教育制度批判

我们认为教育制度批判理念主要是对教育制度实施的批判。教育制度的改良或改革,特别是上层的教育制度牵涉到诸方面的利益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一线的教师势单力薄无法参与到教育制度的设计,那么教师该如何在应试教育无法作较大改善及唯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下,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有教育制度实施的批判理念,即是教师的个体性教育制度的理念。所谓“个体性教育制度”是指“个人如教师、班主任或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等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行政活动制定或采用各种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规矩’。”②教师可在遵守国家法令的前提下,在教育教学中批判性结合上一层面的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性教育制度、学区性教育制度、地方性教育制度及国家性教育制度),③生成、实施“个体性教育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育过程理念

3.1 主体间理念

主体间理念是教师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视为主体间的关系,而非主客关系或双主体关系的理念,它超越原有仅指向学生的单一维度的教育价值追求。在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基于师生的主体间的关系的,原因是教师将学生视为主体而非弗莱雷所说的“知识储蓄器”式的客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有可能,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才有被激发的前提。然而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主体间的关系能否建构,关键是看教师的价值选择,即教师是否将学生视为灵动、有血有肉的人。教师若将学生视作客体,学生不是教师的“知识储蓄器”就是教师教授的技能再现者,教师若将学生视为主体,而且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去建构主体间的师生关系,才有上述所说的学生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3.2 指导对话理念

师生的指导对话是建构主体间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根据社会、人的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批判反思生成自身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在自身生成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的指导下,用自身的权威将学生引入师生的对话场,通过师生的对话建构课程。教师将学生引入对话场,展开师生的对话、学生与课程的对话,进而展开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在主体间对话与自我对话中进行自我教育、批判与反思。师生的指导对话既是主体间的对话,又是主体的自我对话,师生在对话中进行批判反思,且学生的主体性在对话中不断提高,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得到激发、培养。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对话实现师生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注释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篇(4)

内容提要:会共管理理论已有的发展,呈现出将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相分离的研究方法失偏、将效率与会平相分离的治理理念失偏和将政府与社会相分离的治理结构失偏。公共管理理论创新需要从这些失偏中走出来,开辟新路径。

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备受国内外行政学者的关注。但就如何推展的问题,仍然是见仁见智的。笔者认为从传统的行政理论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相分离的研究方法失偏、效率与公平相分离的治理理念失偏和政府与社会相分离的治理结构失偏。公共管理理论创新需要从这些失偏中走出来,开辟新路径。

一、方法路径:将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融合起来

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偏重价值理念分析和偏重事实实证分析的摆动由来已久,大体都经历过重价值理念分析的传统制度主义方法时期、重实证计量分析的行为主义方法时期和以动态制度分析为主导的新制度主义方法时期。这种摆动往往成为人们质疑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把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社会科学指导人类社会实践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而且,这种摆动的趋势仍未有多少收窄的迹象。正如英国科学家兼人文作家C.P斯诺在其著名的《两种文化》一文中所诉,人类将日益面临人文文化和技术文化割裂的威胁。川回顾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从19世纪末的传统行政理论发展到现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经历了三大阶段,虽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纳人传统主义一行为主义一后行为主义的发展轨道,但行政理论发展中将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割裂开来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1.传统行政理论阶段(1900-1960年)。在这一阶段,政府机制与企业机制在管理效能上的反差直接推动了传统行政理论的研究路径是吸收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制度研究为重点,推动“行政制度化”,突出预算、人事、管理和组织等内容,虽然其中也有行为主义的兴起,但“见物不见人”是其主流的研究风格。在研究的价值取向上,“最初的价值观是效率”,“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在公共管理学领域内直到1960年代都占据上风。”传统行政理论笼罩在技术主义的偏好之中。

2.公共行政理论阶段(1960-1970年代末)。在传统行政理念和方法主导下,政府管理忽视了民权、公平、参与等宪政权益问题的解决,迷失了公共行政的服务方向,引发了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和民权运动的兴起,也促使了“传统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路径是社会运动的直接介人,各种社会运动不断为公共行政的理论发展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尤其是新的价值观。公共行政研究的重心正是传统行政所忽视的宪政权益问题,“它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不强调技术,而偏重于人本主义。

3.新公共管理理论阶段(1970年代末一)。为民权运动所推动的公共行政,虽然鼓励政府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间题,但随之而来的公共财政膨胀和过度的行政分权,极大地制约了政府的行政能力,也将行政效率吞噬无几,公众对公共行政的乐观想法再度消失。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出现了以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和以科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革新,其中的许多新概念、新思维和新模型被广泛地运用到公共行政分析中,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其价值取向是公共部门“减员增效”,“粉碎福利国家”。因此,“新公共管理表现了向市场和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回归,这反映了传统的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之间的摇摆再一次摆向管理主义”。

在传统行政理论时期,各国政府在众多的社会间题面前束手无策,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文精神以致命的找害。在公共行政理论的主导下,不少国家选择了福利国家政策,结果引致了政府膨胀、财政危机和社会惰性,将行政效率吞噬殆尽。刚刚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公共管理活动视作经济活动来运转,有人批评它会导致忽视公共责任,不强调道德水准。因此,公共管理学要想独立于学科之林,要想在实践中成功地引导政府避免管理失败,就必须从行政理念和行政方法上跳出其在人文主义和技术主义中摇摆的周期性,有机地将公共管理的人文方面和技术方面融合起来进行创新。

二、理念路径:从效率与公平之争走向以责任理念为中枢

公共管理具有对象的普遍性、内容的庞杂性和资源的公共性等特殊性。公平、民主、效率和效益都是公共管理追求的共同价值理念,但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却时常难以完整把握。因为公平、民主、效益、效率根本就不是公共管理的最高理念。那么,什么是公共管理的最高理念呢?经典的《政治学》告诉我们“城邦的原则是正义”,“它所求的是最高最广的善业”,公共管理的最高理念应该是公共责任。公共责任相对于公平和效率而言更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不讲求公共责任的公共管理既不可能是公平的,也不可能是有效的。只有公共责任才能将公平、民主、效益、效率有机地融合起来。以公共责任为前提的公平和民主就是不损伤效率和发展的公平和民主。换言之,以公共责任为前提的效率和发展也是不损伤公平和民主的效率和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公共责任表现为全球责任。

以公共责任为行政之最高理念的追求被封建国家政治精神的堕落,特别是近代市民社会兴起以来的利己主义(也包括狭隘民族主义、集团及政党利己主义)所吞噬。但在全球化时代,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理念要么自由泛滥而致各利益主体同归于尽,要么归附于公共责任的旗帜下寻求更安全的保护。因为,各利益主体越来越被一种人们所熟知的“拴在一根线上的蚂炸”的现象胶着在一起。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公共管理所追求的“公平”、“效率”等价值观已不是民族国家内意义上的,任何国家实现“公平”、“效率”的进程都是与它国的相同进程捆绑着的,不能以损害它国的“公平”、“效率,,来实现本国的“公平”、“效率;公共管理所面对的问题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关联性和国际性,诸如环保、维和、禁毒、打击恐怖主义、化解金融危机等,每一项职能的履行都更加依赖于各国政府的合作。如果不树立全球责任意识,不履行国际义务,而追求狭隘的“公平”或“效率”,公共管理就不可能实现其职能。全球责任意识是一个可以兼容“公平”和“效率”价值取向的理念,它既强调了人类平等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更强调了为此而尽可能地承担义务和付出智慧。它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技术精神融合的最高境界。

客观地说,传统行政理论一公共行政一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只是被动地映应社会矛盾而作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创新。当社会运转效率低下时,效率就成为公共管理理论主导的价值取向,并依此改变公共管理的理论构架;当社会不公的矛盾激化时,公平便成为公共管理理论主导的价值取向,并依此重构公共管理的理论框架。倘若照此发展,公共管理理论就没有基本的价值理念和稳定的理论框架。这种创新模式不能保证公共管理理论超前于公共管理实践,并为之提供替示和指导。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稳定与革新是公共管理面对的永恒主题,这些主题的解决无不要求有人本的责任理念和科学的机制保障相结合。西方经济学也有过类似的割裂式发展的经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工具的经济学,都曾在世界性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过。对经济学以这种模式发展的批评不绝于耳。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呼吁下一种经济学应试图兼有“人性”和“科学”两方面,经济学既是一种“人性”,一种“道德哲学”,又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是以人性和责任为基础的经济学。目前,以“人性”分析为中心结合制度分析、数学模型分析的“新政治经济学”已经兴起。这一趋势值得公共管理学借鉴。

三、结构路径:从政府与社会之争走向政府、社会和市场混合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篇(5)

市场导向理论是营销学的核心。营销观念是它的理论基础, Naver 和Slater 将市场导向定义为营销观念的应用。[1]

市场导向是比起其它一般概念而言更为核心的营销概念的组成部分, 是现代营销学研究的基石。20世纪90年代以前, 学术界对市场导向的研究还是停留于定性的理论辨析上。90年代后, 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有所拓展, 深入到了如何对市场导向进行操作性定义, 以及对市场导向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由于长期以来营销学界对营销观念的内涵一直处于不断的论证之中, 那么, 由营销观念深化引导出来的市场导向概念的内涵也自然不会没有分歧。对于采取不同研究视角的研究者来说,市场导向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

我国较早研究市场导向的学者张婧教授将有关市场导向的不同定义归结为五种范式[1], 即以Shapiro为代表的决策观点、 以Kohli和Jaworski为代表的市场情报观点、 以Naver 和Slater为代表的组织文化观点、 以Ruekert为代表的战略中心观点和以 Deshpande 为代表的顾客导向观点。但从根本上说, 这些分歧的产生又根源于研究者主要是倾向于营销的哲学理念还是倾向于营销实践的差别。因此,上述五种范式可以在大类别上划分为行为/过程的视角和文化的视角。

一、 行为/过程的视角

前面提到的Shapiro的决策观点、 Kohli和Jaworski的市场情报观点以及Ruekert的战略中心观点可以归结到行为/过程这一视角之下。

以Shapiro为代表的决策观点认为市场导向是企业的一系列决策过程[2], 决策过程的核心是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管理者承诺。只有当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掌握了影响顾客购买的因素和信息时,才能称该企业是市场导向的。在决策过程中, 强有力的内部联系能够强化企业的沟通、 协调和承诺, 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否则, 就会弱化企业资源的配置效果和导致市场机会的丧失。

以Kohli和Jaworski为代表的市场情报观点认为市场导向由市场情报的产生, 情报跨部门的传播, 以及组织对情报的反应等三种活动构成。 [2]

市场情报的产生是市场导向的第一个关键因素。

市场情报的目的是识别市场状况, 探测顾客的需求, 分析影响顾客需求的各种因素。市场情报的产生绝不只是依赖于顾客需求和偏好的口头表述, 市场情报还包括监视竞争者的行动及其对顾客偏好的影响, 分析其他的诸如政府规制、 技术与环境力量等外生因素的影响等等。有效的市场情报不仅包括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的潜在需求。

它有赖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机制, 如顾客调研、 与顾客或贸易伙伴的会议和讨论、 销售报告分析、 正式的市场研究等。市场情报收集并不仅仅是营销部门的责任, 企业的研发、 生产、 财务等所有职能部门均能获取关于顾客和竞争者的信息。 市场导向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情报传播, 即保证市场信息在所有部门间的有效传播。

市场情报的沟通和传递是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所有部门行动一致的共同基础。市场导向的第三个核心要素是组织对市场信息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行为——反应的设计 (比如用市场情报反应计划的制定) 和反应的实施 (比如执行该计划。

Kohli和 Jaworski认为, 所有职能部门都要有适当的反应能力, 这表现为它们会选择正确的目标市场、 设计、 生产、 促销和分销能满足现有和未来需要的产品。Ruekert的战略中心观点将分析的焦点集中于企业经营单元而不是企业自身。 [3]其定义由三个维度构成:

(1) 收集和理解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 以此为基础确立企业的目标和目的, 并将业务单元的资源配置到各个项目中;

(2) 开发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

(3) 执行和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战略。

二、 文化的视角

以Narver和Slater为代表的组织文化观点和以Deshpande和Farley为代表的以顾客为导向观点都属于可以归结到文化视角的市场导向理论之下。

[3]这两种观点都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认为企业必须具有适当的组织文化, 在此文化指导下, 企业采取一系列的具有市场导向特征的行为, 为顾客创造和传递优良的价值, 从而给企业带来优良业绩。文化视角的市场导向理论更重视企业内部的核心价值观,它将市场导向上升为企业的一种管理哲学、 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 显然, 这种文化视角的市场导向理论超越了企业实施市场导向的特定结构和过程。

Narver 和Slater将市场导向界定为一种组织文化, 这种文化能够影响企业的实际经营行为, 促使企业采取必要的行动认知顾客的需求和偏好, 并采取行动去满足顾客的需求, 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 进而带来良好的企业绩效。在文化视角下, 市场导向由顾客导向、 竞争者导向和跨部门协调三个维度构成。顾客导向这一维度强调顾客的重要性, 要求企业不仅认识到顾客当前的和短期的需求, 还应识别出顾客潜在的和长期的需求, 采取具体行动, 比如增加顾客收益和减少成本, 来创造具有优良顾客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对顾客需求的认知需要足够的信息支持才能获得, 顾客导向这一维度要求企业不仅仅搜集和分析顾客的信息, 还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顾客所处的情景因素, 比如顾客所处的经济、 社会和政治环境等等。竞争者导向这一维度要求企业充分认识到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的威胁, 避免企业陷入到 “营销近视症”之中。企业要理解明了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以及竞争者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优势, 要能够识别出竞争者的市场经营战略, 并具有比竞争者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的行动能力。

跨部门协调这一维度是指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优良价值的过程中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发挥企业不同资源的协调效应和整合效应。企业是一个科层制组织, 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内部在进行跨部门协调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障碍。

克服这些障碍的思想基础就是拥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企业内不同部门的员工能共享和认同市场导向这一价值观, 并在组织制度、 结构等方面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 自觉实现部门间的紧密配合。Narver 和Slater 还认为这三个构成维度是同等重要的。

Narver 和Slater认为文化视角下的市场导向要比行为视角下的市场导向更为准确。 “如果市场导向仅仅是由一套完全与组织基础性的价值系统无关的行为所构成, 那么不论组织文化是什么, 在任何时候组织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市场导向。但事实并非如此。 ”[4]

比如, 在以英国企业为样本的一个研究中, 仅有 36%的企业具有全面的市场导向。

很多学者支持Narver 和Slater的观点。比如, Hart强调了顾客这一维度的重要性, 认为相互作用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导致了交易的可能性, 买卖双方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市场。[5]

而Day 和 Wensley的观点则更进了一步, 认为有效的营销战略需要同时分析顾客和竞争者, 强调竞争者与顾客是同等重要的。 [6]Sinkula指出, 经理们使用四种不同类型的模型以获取竞争优势: 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型、 以竞争为中心的模型、 以顾客为中心的模型和受市场驱动的模型。

其中, 受市场驱动的模型要求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之间的平衡, 并要求企业为了创造高的顾客价值, 注重部门间的协调。

[3Deshpande 和Farley以顾客为中心的观点认为, 市场导向就是顾客导向, 而且认为竞争者导向是与顾客导向相背离的, 市场导向的内涵中不应该包括竞争者导向[3], 但是他们认为市场导向中包含跨部门间协调这一维度是合理的, 因为该维度与顾客导向是一致的。

很显然, 将市场导向等同于顾客导向缺少了对市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竞争者这一因素的考虑, 因此是不全面的。通过实证研究, 而且他们认为顾客导向是企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 这一观点与Narver和Slater 的定义十分相近。

三、 行动视角与文化视角的趋同

以上所述概括了行为视角下和文化视角下市场导向的主要内容,后续的研究基本上以这两种认识为基础。

而且, 文化视角的市场导向理论和行为视角的市场导向理论也正在呈现出趋同的态势。Deng 和Dart 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了综合, 认为市场导向是企业的一种经营哲学, 其含义包括了行为与文化层面: 作为一种经营哲学, 促使企业协调组织各种活动来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 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 作为一种企业行 为, 市场导向必然重视当前及潜在顾客需求的市场情报, 并以竞争对手为参照, 利用比竞争者更好的能力来 满足这些需求, 在满足顾客当前及其潜在的需求时, 市场情报需要在各个部门间进行传播, 各个部门共同分 析顾客需求, 并对市场情报进行协调性的反应, 共同制定并实施企业的经营战略。[10]

市场导向的文化视角和行为视角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文化总是要用行为来体现, 而行为的深层动因

又源于文化的影响。

因而, 它们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只是各有侧重而已。虽然市场导向研究者具有不同的观

点, 但是他们也具有共同之处, 即都强调顾客的重要性, 强调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强调部门间协调的重要性, 以及强调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 市场导向都是由不间断的行为建构而成的过程。不同企业间比较而言, 市场导向 不是简单的 “有” 或者 “没有” 的问题, 而是一个市场导向程度的 “高” 或者 “低” 的问题。一般来说, 其中的区别 仅在于, 较高水平的市场导向能够促使企业识别顾客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有助于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从而促使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证明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 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 市场导向并不是永远正确的选择, 有时它也会导致竞争力的下降、 经营过程的混乱 和产生短视的研发方案。所以, 当我们强调市场导向的重要意义时, 不能把它理解为仅仅是集中关注当下的 顾客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和欲望, 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性等重要的问题, 用更理性的决策来校正企业的发展方向。[3]

[参考文献]

[1] Narver, Slater. 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October): 20-35.

[2]张婧.市场导向的理论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 2006,(5): 126-129.

[3] Shapiro. What the hell is'market-oriented'?[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8(November-December): 119-125.

[4] Jaworski K. Market Orientation:The Construct,Research Propositions,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

Vol.54(April): 1-18.

[5] Ruekert. Developing a market orientation: an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92, 9: 225-245.

[6] Farley D. Measuring Makret orientation:Genearlisation and Synthesis[J]. Joumal of Market focused Mangaement. 1998: 213-232

[7] Hart. Marketing's contribution to business strategy: market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resource - advantage theo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0, 2(1): 17-43.

[8] Wensley D. Assessnig Advnatage:A Framework of Diangos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Vol.47: 79-89. [9] Sinkula. Makret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篇(6)

以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把它确立为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它真正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把它确立为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发展的必然。它是创新理论,更是行动的指南,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最终要靠实践。因此,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转化为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监狱建设发展的实际成就,这既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也是把学习贯彻如何引向深入的重要课题。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拓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由进入思想向进入工作实践拓展从理论上学习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刻理解它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进入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把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但是理论上的学习研究是以服务实践为目的,不能片面地以办班、集训、出题、研讨的密度,来衡量重视程度和估价学习深度;以探讨了多少问题、记了多少读书笔记、写了多少文章的数量,来说明甚至代替学习贯彻的质量;以被上级转发的一些做法、收获体会、经验材料多少为标准,来检验评估学习贯彻的成效大小,这样容易造成本末倒置。要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终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定要走出停留于深化认识、止步于理论探讨、专注于研究问题的务虚状态,进一步转入具体实践的务实进程,尤其是要在落实上用工夫。首先,要增强落实的意识。落实就是工作实践,就是实际操作。我们要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监狱各项工作的落实上来。把握住了落实,才真正把握住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关键环节。其次,要抓好落实的谋划。对照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结合监狱工作的实际,认真梳理和反思我们的执法理念、执法工作和执法作风,看哪些要坚持,哪些要加强,哪些要调整,哪些要改进,须理清思路,科学安排。第三,要加强落实的指导。监狱党委和领导对在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应当不间断地加以具体指导和认真解决。实践表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落实就具体,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成效。

由表层实践向解决问题的深层实践拓展所谓面上的表层实践,就是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注意力,集中在大造声势上,集中在推动监狱眼前的工作上,实践活动循环于浅表,而尚未把着力点放在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改进执法工作上。用科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行动准则。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实践,就是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解决监狱建设和发展中现实问题的过程。并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少作为检验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试金石。那种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把规章制度贴在墙上,把狠抓落实挂在嘴上,把解决问题放在边上,最后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的,就不是真正的坚持。因此,针对监狱工作中存在的诸如干警队伍建设中的重使用、轻培养;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和监狱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监狱个别警察在执法中的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问题;特权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不严的问题;有的基层单位和警察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程序不规范的问题,都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违背的,我们应一块一块地清理,一项一项地研究,一个一个地解决。实践证明,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越多、越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贯彻就越深入,成效就越明显。

由关键环节的先行实践向各个环节的全面实践拓展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以指导监狱系统警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更好地履行监狱的根本职能。当前,在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在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实施行政奖惩等敏感执法环节上,在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方面,投入的精力多于其他领域。这是符合抓首位、抓关键、抓重点的要求和一点带面的一般指导规律的。但按照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监狱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监狱作为国家刑罚的执行机关,执法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监狱工作中无论是对罪犯执行刑罚,还是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等都是严肃的执法活动。发挥好监狱特有的职能,实现监狱的安全稳定和快速发展,须遵循“细节决定成败”理论,对监狱执法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都放松不得。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监狱系统百日安全活动,市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篇(7)

关键词:教学理念;精神相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德全,胡守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内容提要:过度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其中尤其是一些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极大地压缩了师生的精神空间,具体表现为对教学理念的唯一主导性、对师生个性束缚、对教学内容垄断、对师生关系强调师道情怀等系列问题。由此,在厘清教学理念变革内在动力的基础上,建构符合时代进步与教育发展规律的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学主体的精神世界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的理念,主要体现在精神相遇的教学本质、精神解放的教学应然追求、精神实体的教学主体状态、精神商谈的教学方法及精神认同的教学评价等方面。

关 键 词:教学理念 精神相遇

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学本质,反映着教学活动的理想追求,是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思想基础。[1]任何教学理念均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与局限性对立统一的矛盾构成了教学理念发展与变革的内在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不少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不断被凸显出来,甚至越来越阻碍着教学创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教学理念予以检视,在厘清教学理念变革内在动力的基础上,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理念。

一、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压缩了人的精神

虽然教学理念名目众多、主张各异,很难用单一的标准对其分类,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工具取向。受工具取向所主导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以实现“双基”为目的的时代,教学活动的工具性实际上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将为学生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技能视为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过度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对人的精神的“压缩”就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教学理念的唯一主导性、对师生个性束缚、对教学内容垄断、对师生关系强调师道情怀等,严重制约着教学实践的发展。

(一)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唯一主导

在当下,由于社会发展的水平所限,教育还主要是让人获得更好生存条件的工具,使社会、学校、家庭等将教学理念定位在工具层面。虽有“新”的教学理念相继涌现,但其基本主张也都难以超越对工具取向。因此,从总体看,工具取向的传统教学理念仍然主导着当下的教学活动。“唯一主导”的教学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形塑,进而造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唯一”,使教学变得狭隘化、枯燥化、程式化。更为严重的是,“唯一”主导将教学理念束缚在“术”这一工具层面,而忽略了指引学生精神世界发展之“道”的价值层面。

(二)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个性束缚

由于我国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所致,教育还主要定位在为个人谋求生存与生活作准备这一高度。由于教育的核心载体是教学活动,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仍然会长期占主导地位,对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促进个体发展功能不能完全被释放出来,容易束缚人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对教学主体的精神世界的关注极为有限。从社会意义看,个性束缚的消极影响表现得极为隐蔽,甚至在短时间内还可能对社会起着某种意义的助推作用,让“学校成为社会现状的盟友”。[2]P624然而从个体意义看,个性束缚意味着对个人的精神制约,因此不管是个人的社会化还是社会的个人化,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都可能因为精神世界的空洞而难以达成其应然目标。

(三)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内容垄断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传递,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是工具取向教学理念却对此做了明确的分割。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视域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传递通常被划入为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内容的选择属于课程论领域,知识的传递属于教学论领域。负责内容选择的人不再实施知识的传递,而负责内容传递的人也不再考虑知识选择。因此,知识的选择只是在课程领域,而课程论专家更多地站在国家立场对教学内容给予解读,造成教学内容的“垄断”,致使教学环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明显的发展。由于“垄断”内容惯性的深刻影响,导致教学活动的创新性被弱化,教学活动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过度工具取向教学理念的师道情怀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典籍中,不难发现传统的“师道”情怀对教师“神圣地位”的推崇。由此可知,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畸形发展,在师道情怀惯性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在“主客体关系”的影响下将学生看做无生命活力的客体。此外,尽管传统的教学理念似乎与“师道情怀”毫不相干,但其对学生个性的束缚、对超越个体精神追求的普世情感、社会价值与主流认同却与“师道”情怀不谋而合,最终难以跳出“师道尊严”的怪圈。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过度工具取向传统教学理念最为关注的不是主体的精神世界,而是远离主体精神之外的知识技能。从客观上看,即使存在对教学主体精神的影响,也主要是知识技能对教学主体精神的冲击,而很少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精神的交叉性、耦合性、互动性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条件不断丰富,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追求必然会超越知识技能,更希望获得对精神的慰藉。同时,过度依赖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就很难获得合乎情理的解释,如为什么77岁老人还要走进大学课堂?①为什么会有不少人放弃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去偏僻落后的小学支教?……这说明由于教学主体精神的觉醒,工具取向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全面诠释和指导教学活动,需要构建一种对主体精神世界予以充分观照的教学理念。

二、精神相遇教学理念构建的动因

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或一定情境中,教学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过,这种稳定性从未否认教学理念的动态发展性。这一动态发展性主要表现为正是多元因素叠加式推动,传统教学理念被充实、组合、更替或否定,从而促使教学领域主动或被动地构建现代教学理念。就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而言,其构建的动因主要如下。

(一)社会发展:教学理念重构的根本动力

社会文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目的的水平及样态,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由于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高。工业文明强调物质世界的丰富性,因此技术化、规模化、实用化成为其时代特征,工具取向的传统教学理念正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如今,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一时代主题落实在教学中,促使工具取向的传统教学理念逐步让位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学生未来精神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这说明正是建构生态文明的时代需求,为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构建提供了根本动力。

(二)科学进步:教学理念重构的理论基础

科学的本质在于人类主体用理性思维对客体进行系统探究,以把握其中的普遍性规律,从而控制和改造客体。科学作为人类的理性认识活动,它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这些思维方式与认识方法对教学理念的构建起着基础性作用。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作用范围之广,产生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速涌现。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不少国家提出了诸多与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理念。同时,科学的发展为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对现有的教学理念给予重建,从而促进科学发展,实现教学对科学的“反哺”。因此,科学不仅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现有教学理念及其重构,无一不是科学发展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推论统计和多元数据分析的发展与应用把科学取向的教学理念推向高峰,系统科学的发展与成熟催生了系统取向的教学理念的形成。随着大脑神经科学的发展,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使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的构建成为可能。

(三)制度匹配:教学理念重构的属性选择

今天,为什么不同国家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呢?尽管原因千差万别,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制度问题,因为社会制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当然会选择符合自己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社会制度的衍生物,与教育制度相背离的教学理念构建必然遭到教育制度及其代言者的反对。社会制度影响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又制约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的变化,其教学理念也会随之而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教育上全面借鉴前苏联教育模式,马卡连柯创立的集体教育模式、斯卡特金创立的合作学习模式对我国教学理念的发展可谓影响深远,而且当时前苏联派专家在我国指导教学改革长达10余年之久,当时的教学理念均打上了深刻的前苏联印记。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学习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学理念,如陶行知先生根据杜威先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提倡“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但是均通过了本土化的构建使之与我国的教育制度相匹配,因为社会制度决定了教学理念构建的属性选择。于此,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必然要求有全新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理念与之相匹配,而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试图在这一命题上给予突破。

(四)精神追求:教学理念重构的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与形成过程、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的方向。[3]教学理念的文化自觉就是教学理念的构建自觉,即教学主体对自己所需教学理念持有高度的“自知”,将教学理念的构建作为自己的自觉使命。如在同一教学场域,不同的师生会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这与教学主体的家庭背景、文化内涵、角色意识、教学态度等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不同,教学理念的构建总是主体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不少人把教书、读书和学习活动看作精神的追求或享受,这必然带来教学理念的深层次变革与重构,那么,把教学看作精神追求与享受过程的教学主体,会构建何种取向的教学理念呢?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试图对这一问题给予回答。

(五)实践需要:教学理念重构的现实基础

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是一种内在性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处于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即教学理念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也离不开教学理念。源于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不仅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教学实践的批判性反思与理想性引导,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超越。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具有反作用,符合当下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不符合当下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则产生消极作用。由此可知,教学实践如果出现“红灯”,要么是没有得到教学理念的指导,要么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出现了问题。前一种情况的纠正相对容易,而后一种情况的纠正则需要重新构建教学理念。如在知识与技能取向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出现功利化,不能解决现实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时,就说明需要对原有教学理念给予补充、批判或否定。在当下现有教学实践出现困境而现有教学理念又难以给予回应时,就应重新构建教学理念给予突破,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的构建目的就在于此。

三、精神相遇教学理念的本体构建

通过对传统教学理念的考察可知,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同,可能会导致秉持的教学理念不同,我们将教学界定为“特殊交往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构建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使教学不至于仅仅是人类驾驭自然的工具,而是让其关注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一)教学本质属性:精神的相遇

提升到主体精神层面的教学属性应当是教学主体精神的相遇,这一精神相遇可能会是教师——学生、教师——教师、学生——学生等较为复杂与交叉的精神相遇。但是最为主要的情形还是教师——学生的精神相遇,即教师的主体精神与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学情境中相遇,使各自的主体精神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尤其是教师的主体精神对学生的主体精神产生解放性影响。与其他取向的教学理念主导下的教学属性比较,精神相遇的教学属性不易被直接捕捉其表象。实际上,师生的精神相遇可以通过现有典型教学理念所提倡的对话、反思、批判、吸收等形式表现出来,如不同观点的持有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清楚地告诉对方,就是对话;以鉴赏的眼光看待他人,把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他人的可取之处,再一次地理性审视自己原来的观点,就是反思和吸收;不同观点之间的论辩与交锋,就是批判。[4]P54但是,构建精神相遇的教学属性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活动是否触及到了师生各自的精神空间而使其和谐交融,让教学主体“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境界”。[5]

(二)教学应然追求:精神的解放

考察我国教学发展的流变历程,可以发现由于片面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使教学出现了世俗化、客观化、技术化和功利化的倾向,这从现有典型走向的教学理念也可见一斑。这一倾向的重要后果就是对教学主体精神的禁锢,从而忽视人的精神关怀和价值追求,导致了人才的畸形、变质,背离了教学的目的与本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学理论界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关注正是对这一现实的批判与超越。其实,在教学领域中谈及精神的解放问题不是新的命题,从近十年来看,课程改革、教育规划等热点问题均从各个层面反映出主体对精神解放的呼吁,诸多的文本均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解放信号,同时深刻揭示了主体对本身精神世界的巨大关注与变化。因此,构建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及其主导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教学主体精神得到解放,使师生形成独立操控自己精神世界的能力,其表现可以是自由或公开地运用理性的习惯和能力、对外在影响作出独立判断的能力以及对来自自身和外界精神影响的感知与审视能力等。

(三)教学主体状态:精神的实体

人既可以作为生物的实体而存在,也可以作为精神的实体而存在。在教学场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教师或学生,应该作为真正的精神实体而存在。一个人是否成为精神实体,只能取决与自己在面对内在精神世界或外在精神影响时是否作出了相匹配的反映。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或学生没有操控自己精神世界的能力,对外在精神影响难以作出反映或只能作出机械的适应性反应,都说明这样的教师或学生只是生物的实体。教师和学生其实均是潜在的精神实体,而潜在的精神实体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成为现实的精神实体,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对外在精神影响作出个性化的批判性思考、对外界进入教学内容领域的精神产物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给予加工从而成为自己的精神物产。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的精神实体与潜在的精神实体时常处于动态的转换之中,如何维持师生在教学中的恒长现实精神实体状态,更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课题。

(四)教学方法:精神的商谈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为给学生灌输某一价值作出诸多努力,但这一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却停留在表面,难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应然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的方法问题。我们认同“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精神上处于自由状态的师生通过精神相遇生成属于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的商谈性活动。”[6]P53对此,在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作用下,精神的商谈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方法的商谈,可以表现为诸多形式,如交流对话、节目表演、实践活动等都可以成为精神商谈的方式与载体,精神商谈最大的优势在于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比起其他方式更显生动活泼,更易于为学生接纳和感悟,因而对精神冲突具有更好的调节作用,从而让师生产生愉悦的精神体验。例如:师生一旦发生精神的冲突,在不同的精神引领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如果能将不同的行为通过精神商谈的方法予以表达,让师生浸透其中,亲身体验不同的精神认同带来的不同的精神体验,然后进行判断、鉴别和评价,则会更加激发师生对不同精神形态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进行自身精神世界的重构,进而达到教学使命的最高境界。

(五)教学评价维度:精神的认同

从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出发,审视当前教学评价,其最大局限就在于教学评价的完全外在化。这是教学对人的精神影响力削弱的表现,是对教学评价的粗浅简化,让教学评价失去了与人精神世界的联系。从精神相遇的视角看,教学评价的标准应该是教学主体是否达到精神认同的境界,这与当前教学改革中提倡的发展性教学评价具有一致性。因为“没有认同,就没有发展”,[7]P1将教学评价定位于精神认同的维度,认同的基本含义可以选择为“有亲近感或可归属的愿望”,其基本过程应是先“认”后“同”。在教学活动中,“认”即教学认知过程,“同”即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用认知共振、思想共识、情感共鸣表征对教学评价的由低到高、逐级递进的认同。其中,认知共振是思想共识、情感共鸣的基础与教学活动的低级目标;思想共识是认知共振、情感共鸣的衔接与教学活动的中级目标;情感共鸣是认知共振、思想共识的结果与教学活动的高级目标,更是精神相遇教学理念追求的终极境界。

构建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并不意味着以前或当前教学理念的过时、错误或终结,恰好相反,正是现有教学理念的一定局限,才促使人们去思考精神相遇教学理念的构建问题,而精神相遇教学理念的构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教学理念的局限。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总是经由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况且教学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着的,需要不断地对其给予新的探索。所以,对于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和实践活动的教学而言,任何单一的教学理念都难以解决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研究表明,在西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种范式企图完全地替代另一种范式的情况并不占主导地位,也很难成为其理论发展的主流,反而常常表现为多种范式相互争论与共存。[8]作为一种现象的教学实践活动,其理念的构建也体现着这一特征。随着对教学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入,学界越来越意识到教学是人类社会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一,那么对其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也就不是单一取向的教学理念可以实现的,必须倡导多元的教学理念互相融合思维,过度、过多、过于强调单一走向的教学理念,则会适得其反,因为真理向前迈出半步就会变成谬误。

注释:

①天津塘沽区77岁市民王作发被大学录取一事2009年曾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

参考文献:

[1]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2]约翰·S.布鲁巴克.教育问题史[M].单中惠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3]靳玉乐等.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2008,(6).

[4][6]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李森等.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