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09:18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

篇(1)

当一个学者(尤其是道德文章受人敬重的学者)到七十或八十或九十岁的时候,同行、同事或门人往往通过编纂出版专题文集这一特定的学术著作形式,向这位前辈学者致敬。这在国外学界已成惯例。在中国学界,也逐渐养成了这种尊重学术老人的优良传统,并已出版过相关文集。举笔者从事的美国史专业为例,如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美国史研究室同仁为祝贺杨生茂教授80岁生日而编纂的《美国历史问题新探――杨生茂教授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安年教授等为祝贺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90岁生日而发起编纂的《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今年适逢南开大学教授张友伦先生、北京大学教授齐文颖先生双双进入“80后”,于是张先生的得意门生李剑鸣教授组编了《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齐先生的得意门生满运龙博士组编了《美国史探研(续编)――祝贺齐文颖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一书。

与国内其他国别史研究界比较,中国美国史学界有一个与众不同、引人瞩目的特点,即学术老人特别多,最年长的是武汉大学教授刘绪贻先生(今年97岁),其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绍湘先生(95岁)、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先生(93岁)、复旦大学教授汪熙先生(90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德谦先生(87岁)、人民出版社编审邓蜀生先生(87岁)、北京大学教授齐文颖先生(80岁)、南开大学教授张友伦先生(80岁)。这些“90后”、“80后”的前辈学者,不仅长寿健康,而且德高望重;大都退而不休,著书立说。如刘绪贻先生、汪熙先生、曹德谦先生,至今笔耕不辍,常有新著出版。这些健康学术老人是当世中国的宝贝。向这些学术老人表达敬意,为其编纂生日文集而作为“学术蛋糕”,既是其门人的义务,也是学界同人的责任,因为这体现了学术的薪火传承、对前辈学人的感恩、对学术的敬畏与温情。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对于运龙博士等发起编纂《美国史探研(续编)――祝贺齐文颖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深为认同;而且,作为齐门弟子之一员,我也能为有机会协助运龙、陈勇两位师兄编纂本书略尽绵薄之力而深感欣慰。于公而言自不待说,于私而言,这也算是回报师恩的点滴努力。

运龙是齐老师在北大历史学系带的第一个美国史研究生,1984年毕业留校后又赴哈佛深造,随后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美国早期史,获博士学位,并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现在是一位杰出的法律实务和法学研究的双栖高端人才,也是齐门弟子的骄傲。作为开门弟子,运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满怀深情地为本书做序,此即《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祝贺恩师齐文颖教授八十华诞》一文。运龙总结道:“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在同龄人中,齐文颖教授可谓劳苦功高,功彰绩伟。”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研究生,齐文颖教授既继承了老一辈学者的博雅之学的优秀传统,又发挥了承先启后的接力棒作用。”在北大,齐老师一共培养了13位研究生,其中有九人留学美国,有八人从美国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中有五人现执教于美国的大学)。这些齐门弟子活跃于中美学术界、教育界,在美国早期史、美国史、中美关系史等领域,大有作为。“从学术传承的意义上,没有齐老师及其谆谆教导与悉心培养,就没有我以及我的师弟、师妹的学术生命。”第二,齐老师在积极推动中外史学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中美史学界的深度交流与友好合作架起了桥梁:一是邀请著名美国史学家来北大讲学,二是推荐学生赴美深造,三是主持翻译美国学者的著作。第三,在学术领域方面,齐老师率先开拓美国早期史、早期中美关系史和妇女史等前沿课题的研究。特别是敢于开风气之先,“致力于美国早期史的学科建设,把殖民时期、美国革命时期和制宪时代打通,从而使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启了中国学者系统研究17~18世纪英属北美历史的先河”。我本人完全赞同运龙的这些平实之论。知师莫过于弟子,这也可以说是知人之论。

除了卷首特别收入齐文颖教授的《求学•问学•治学――我的学术之路》、王立新教授等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的前前后后――齐文颖教授访谈录》、齐老师的好朋友布鲁斯• M. 斯特夫教授的《感谢您,齐文颖教授》外,本书正文分“美国早期史”、“美国史”、“美国社会史”、“美国历史进程”和“中美关系史与中国史”五大部分。文章作者除斯特夫教授、黄安年教授、李世洞教授以及任东来、李剑鸣、王希、黄卫峰教授等友人外,其余作者均是齐老师的学生或者齐老师的学生的学生。若按学术辈份,济济一堂的本书作者,可谓三代共著一书;若按年龄论,大致可说是“四世同堂”。我的正在读高二的儿子杨肯,就特别佩服齐奶奶的大家风范。

上述五大部分,主题相对集中,论题相对专门,论说相对新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由齐老师率先开拓并指导研究生从事研究的课题。值得说明的是,收入“美国早期史”、“美国史”和“美国社会史”的部分文章是我在北师大历史系和政法大学法学院指导的美国史、美国史方向的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如《出版、党争与自由――1735年纽约曾格案初探》(苏麓垒)、《1776年研究》(王银宏)、《 初探》(胡秋红)、《批准史论》(乐平)、《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政治――以联邦最高法院有关禁酒修正案的违宪审查为例》(曹)、《19世纪美国妇女禁酒运动及其影响――妇女基督教禁酒联合会个案研究》(周辉荣)、《论马尔科姆•X的思想及其转变》(于展)等。这些论文所涉及的主题,以前在国内学术界都是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的领域,同时又都是美国历史进程中有过一定影响或重要影响的问题。这些比我更年轻的学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从系统研读基本文献和已有论著成果入手,融会贯通,心领神会,并在充分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推陈出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是学术生命力的强劲体现,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活哲理在学术上的反映。更重要的是,这些课题也是齐老师多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老师开拓的学术新边疆,正在由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进一步开疆拓土,发扬光大。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学术有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篇(2)

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领悟学习美术技巧的有效方法。探究法改变了美术教学中单纯地接受学习的模式,给美术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引导观察,在分析中探究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座右铭:“观察,观察,再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观察是探究的基础,是研究和创新的前提。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体验之前,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美术课中,既要引导学生对描绘物体细致入微的观察,又要观察、体会课本、课件中的范作。例如:教学“小运动员”一课,教师可以先放一段运动会的录像,让学生观察、体会人物的动态,然后请几个学生上台学做几个运动动作,再去练习。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完成人物的动态描绘,这样形象就能自然、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动手实践,在操作中探究

实践出真知。对于形象思维胜过抽象思维的小学生,单把美术知识以“说教”的方式传授给他们,远没有通过实际操作去引导、探究的方法取得的效果好。例如:笔者在教“三原色”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深记忆,让他们先挤出两种原色――红、黄,再把这两种颜色进行调和,出现橙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得出结果。又如:在“人体动态”这一课中,人体的比例是新的知识点,笔者先让学生凭直觉说说头与人身长的比例,接着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头长与身长的比例,确定他们这个年龄的人体比例。根据计算结果的统计,学生发现大多数人头与身长的比例是1∶6。然后笔者又介绍了幼儿和成人的人体比例,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了新知识。 三、尝试领悟,在练习中探究

新课改理念改变了以往在技能训练中,美术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尝试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习后讲解,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尝试中领悟技法。如在线描、中国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读范画,观察、讨论笔法和作画的先后顺序,然后放手练画。在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用笔的轻重缓急,用墨的干湿浓淡,哪里不足,应该怎样画。又如:在“美丽的丝巾”一课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学会读作品,分析折法和染法,再尝试不同的折纸方法,染色的时间、水分把握等。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尝试探究中获取经验,逐渐掌握规律。然后教师针对难点示范,总结归纳,做到先放后教,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探究。 四、讨论合作,在交流中探究

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其实质是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中,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讨论、师生讨论,也可以是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如上“蔬果动物”这课时,笔者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张设计方案登记卡,让小组成员根据桌上蔬菜和水果的外形、颜色、质地,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联想,小组讨论后,由组长填写具体的设计方案,然后组织交流,使学生主体参与,相互促进,合作完成作品。 五、化整为零,在发现中探究

“化整为零”是指在手工课中,教师发给各小组制作好的作品,让学生把完成的作品拆开,在拆的过程中探究制作方法。拆的过程,是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在分解中了解各个部分组成的次序,以逆向推导确立步骤,按“分解―感知―发现―创变”的流程,培养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如上“站立的动物”这一课时,笔者先给每组发一个做好的折纸粘贴动物,然后让学生把站立的动物拆开,推导制作方法,再进行制作,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六、学科综合,在情感中探究

篇(3)

论文摘要:中国美术史教学在高等艺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索中国美术史有效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我们高等美术院校教师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合理组织美术史的教学内容,寻求有效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努力提高中国美术史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高素质、高起点、多能力的美术人才做出贡献。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建立起了一座座宏伟的美术史丰碑,如商周的青铜艺术、汉代的汉画和石雕、晋唐的佛教艺术和人物画、宋元以后的文人画以及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较科学的绘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就出自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人张彦之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各民族、各区域的人文风俗、文化元素都有其民族和区域的特点,导致了文学、艺术、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风貌,使中国美术史册丰富多彩而具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美术史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和高校公共选修课,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使美术史在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今天来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合理组织美术史教学内容,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学合一的师生互动环境,是使学生有效学习美术史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美术史教学长期不被重视的现状要改变,关键在于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认识和学生的配合三方面的不足。我们要清楚认识美术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知道画家和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美术史,使学生了解艺术史,感受艺术大师的经历、人格及其作品内涵,掌握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艺术风格的变化及发展,在传承和弘扬优秀艺术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创作、美术生活和美术发展提供丰富的艺术元素,提高学生探索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史教师是美术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水平、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学习美术史的重要意义。要率先进入角色,要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习观去感染学生,其次要用新办法、高学术、高水平去教导学生,美术史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史研学水平,同时要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再次,美术史教师要带头进行艺术实践,把美术史论与现实的艺术创作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新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组织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内容

现在用的中国美术史教材都是以年代的顺序来编写的,教学时都以年代的顺序来进行,这样不利于画风之间的有效比较和学习,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原始时代的美术、商代的美术、西周春秋时期的美术、战国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隋唐美术、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元代美术、明清美术和近代中国美术中按绘画、雕塑、陶器、建筑、民间工艺六大类来集中安排教学。建议绘画类28学时、雕塑类18学时、陶器类8学时、建筑类12学时、民间工艺6学时,以上按种类来讲解美术史有系统性、比较性和适用性,有利于每个时期的同一类美术的特性、风格、变化、影响和发展有效比较讲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接受和消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有效的中国美术史教学方法

随着艺术院校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需求,对中国美术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理想而完美的美术史教学效果,提高中国美术史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有效的美术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构建教学合一的师生交流、互动的和谐学习环境。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中心意思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和本领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不断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所当然地是主体,也就是说,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前提,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教学要解决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不能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把学生看成客体或“容器”,教师只管自己的意思而不顾学生的才能兴味,而是要善于同学生交流、勾通、调动学生自觉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综合学习能力,教师一面讲,一面同学生交流,构建起师生交流、互动的和谐学习环境,为教好美术史奠定基础。第二,改变传统的一师教学为多师授课方式。在传统的美术史教学中,很多都是一位老师负责完成全部教学。这样的弊端很多,存在很多方面的单一性,一是教师风格个性的单一,二是知识上的单一,三是教学形式上的单一,四是能力展示上的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缺乏教学的广泛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所以美术史教学须由多位教师来完成。根据教师专业的长处安排内容,如国画专业教师安排上绘画类,雕塑专业的教师安排上雕塑、陶器类。把美术内容分类后,根据教师的专长来授课,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长处,又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学生更能学到每个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第三、美术史教学必须实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只教理论,教师在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史论的同时,必须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与发展,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全面提高。一方面教师在教美术史绘画类时,可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展示古今优秀作品,并演示传统而精华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讲解史论后,要安排部分课外实践,带学生参观和观摩,实地感受中国美术史的博大,如著名的建筑、四川乐山石雕、河南龙门石雕、展览馆藏品陶器等。通过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实地感受学习,使美术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对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对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进行有效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推进教师不断改进美术史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动力。具体评价方式有:一是建立美术史理论考核方式,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进行试卷测试。二是建立实践考核方式,以学习实践美术史中美术作品、实物为题,进行观摩考核。三是建立讨论交流的考核方式,采用课堂上组织学生之间主动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现场评价。四是建立学生个性发展与今后发展的考核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史,对自己的个性影响和今后发展的思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而这个目标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教师掌握鼓励考评学生这个环节很关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通过以上多元化考核,学生的学习、思考、参与的效果和个性以及今后发展思路得到了有效展示和表现,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国的美术史在不断发掘和发展,中国美术史教学要不断改进,教育工作者在美术史教学中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合理组织安排美术史的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有效的美术史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有效的学习美术史的评价方式;让美术史教学在艺术院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纲要》黄宗贤编著,199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篇(4)

[关键词]:先进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更新改革步伐教育改革思路

儿童是谁?儿童美术到底是什么?儿童美术师资的培养如何能跟上时展的步伐?这几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美术界和教育界所研究和争论的话题。之所以争论就是因为这些天真弱小的精灵,承传文化血脉的民族后裔,虽然无力选择和改变成人及世界所给予,但他们已是美术的实践者、欣赏者和接受者了。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对象,他们的审美经验将影响的不仅是成长到成熟时期生命个体的文化状态,更关系到未来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甚至民族审美基因的优劣。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儿童美术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中国教育部门对儿童美术和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积极态度与官方努力。随着对儿童美术在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使一批具有前瞻性和理论基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真诚地投入进来,开拓了教育理念研究与实践方法的思路及眼界。前辈中如常锐伦、尹少淳、邵大箴、陈绶祥、翟墨等,都作出了艰辛和杰出的工作和成绩为世人所瞩目。第一线的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教改热情,也大大促进了课内教育现代化、多元化的同时,课外教育也异常兴旺,形成中国少儿美术有史以来最为兴盛的局面。但是,作为一位经历过并实践着少儿美术师资培养的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对于当前存在的诸多不被人重视和提及的问题深感忧虑。

(一)教育观念更新的态度及速度远落后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形态的不断变革,越来越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我们这个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本就不坚固的防线。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存在于上层人士及知识分子,注重提升道德休养及畅神抒怀的方式。对于作品的品评往往注重于“书卷气”,即重视习作的内蕴哲理是否具有超脱尘世的禅意、道家的旨趣。这种“艺术精神”重于“技能表现”的教育理念,在传统文人画的发展过程中得到集中的体现。但是这种学习是以艺术流派的直接或间接的师承方式,更多的作品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审美取向,而泯灭了自由表现,阻碍了人的创造性潜能发展的可能性。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使中国人幡然领悟到西方科学文化的强大,中国人开始注视科学。各种学科的大量引入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美术教育也不例外。以徐悲鸿、刘海粟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留洋回国,倾尽所能大力发展美术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文化巨匠为代表,提倡美育才是吸收外来文化融会贯通的正确方式。解放后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排斥欧美国家的理论和经验,狭隘地独尊前苏联的理念。强调实用性与工具论的“俄罗斯法”,使学生们在感性、个性表观、自由和能动的创造性精神受到了严重的遏制,使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再次产生了偏离,偏离到了“技能”的方向上;50年代至70年代末众所周知的“”又一次打击了本就脆弱的美术教育事业,令美术教育几乎陷于停顿的境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使长期封闭的大门终于再次被打开。国处的不同美术新形式和美术教育思想同时蜂涌而来,这些千姿百态的观念理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美术教育。但千百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根深蒂固的美术思想观念虽然经历着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洗礼,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需要大量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特别是热爱少儿美术教育事业的人前赴后继、努力拼搏和甘于献身。当我们的师范美术教育走入21世纪的时纪的时候,回首我们走过的路不难发现,千百年来的思想观念体系仍旧深深地扎根在很多人的头脑中,难以改变。应当清醒地看到,同是东方国家,我们历史上缺乏像日本在上世纪出现的自由运动,其张扬移入西欧文化,肯定现实的个性与人性,启迪培养创造性的现念,超越了当时的教条主义的“技能”教育的程式化框架,灵活地扭转了“技能”教育的现象。而且还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反思出现错位问题,正确对待“技能”教学中出现的作茧自缚的表现问题并寻求联系近现代艺术与审美的融会贯通,促进“技巧”教育的回归。所以,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任重道远。那么根之本的少儿美术教育就更是如此。作为少儿美术教育者最直接的提供者师范院校的任务也就更加艰巨。我们不应再做“掩耳盗铃”式的愚蠢之事,应该正视我们在观念的更新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说应该下大力气多建立信息获取的通道;使世界上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及时地反馈到教师;应该聘用更多的专家讲学、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技巧,而决非流于形式的学历培训;增加市界、省界、国界的美术教育的交流和沟通,适应当今社会的资源共享、理念理论共享的大趋势,以利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和更新的全面提高,创造出更有利于少儿美术教育的新办法和新思路来。

(二)教育改革的步伐太小,缺乏勇于开拓的领导者

切实落实师范学校教育教法课程的大胆改革,不要再把几十年不变的教材翻来覆去地重复。让这些大学教师放下架子,多深入到小学、幼儿园里去亲身感受和实践,获得更多的第一手信息和材料,使他的教育内容不再是讲那些脱离实际的空理论或早已脱离现实发展的老“三样”。使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紧扣时展的脉搏,不至于毕业后才去探索和总结,失去了最佳的发展机遇。科学地安排,合理的引导也会使学生改变重“专业”轻“理论”的传统学习观念。比如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五年制美术大专,完全可以大胆尝试打破过去的三年一贯制,而是改为三、二分段制。前三年扎扎实实打下坚实的技能技巧的功底和坚实的文化基础,能升学的升学,不能升学的后两年在巩固上述两个基础的前提下,大力培养教育 学、心理学、教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和大胆的教学方式;增加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实习的机会;用最具发言权的第一线最优秀的教师加以辅导,这样就做到了有的放失,不但学生的学习目的和针对性更强,同时,也会大大地增加和拓宽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眼界及思路(关键是能否把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就课程改革来讲,虽然大多数的师范院校都对美术的课程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但是,不论从整体还是局部,绝大部分还是沿袭着几十年来的教学课程设计。即使改革了,也缺管系统、科学的管理和监控以及及时科学的总结,总体来讲就是目标不够明确。就沈阳艺术幼儿师范学校为例,在为小学培养美术师资的课程设制而言,其中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约为5.5:4.5的比例,按照我国师范学校美术教育的教育目标来评判,可以说完全达到甚至大大地超过了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

课程设置包括:

(1)专业必修课:1、艺术概论2、素描3、色彩4、透视5、中外美术史6、书法7、小学美术教育法8、工艺9、中国画10、美术字

(2)选修课:1、油画2、中国画3、应用美术(POP手

广告、手绘效果图、动漫设计等)

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课程设置相当完善。但是,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大约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学认为很多课程流于形式、过于平均。有的课程缺乏连贯性,而且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说明课程设置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总结和改进,以期让它更加科学和完善。

当前的师范教育正处在一个“风口浪尖”的关口,真正需要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大胆开拓、勇于实践、远见卓识的领导者站出来,带领各位同仁开拓出一条适应新时展的师范美术教育的新路来。不能怕挫折和失败,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期待的时代,我们宁愿“失败”也不愿“死亡”!

(三)思路狭窄、缺乏调查研究

所谓思路狭窄是指面对当今社会少儿美术教育师资的需求,缺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现行的升学制度的影响,以沈阳市为例,小学里美术课程每周俩节的凤毛麟角,每周一节的比较普遍。所以,很多学校都反映出这样一种现状:一个学校3--5名美术教师其中还有很多改教一些其他的科目而且各学校都反映超编。所以,现在毕业生找到做美术教师的工作,可以说很不容易。而郊区县的小学更是因为财政、观念等因素很难接收真正的美术教师。那么出路何在呢?各师范院校应该在做好自己的培养工作的前提下,深入了解新时代的新动向、新需求,广开思路努力发掘。比如,当前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形式下,70年代后的孩子家长迫切需求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扎实基本功、真才实学的专业的美术教师群体,来开发和引导他们的孩子走上一条正确的少儿美术学习之路。而不是过去那种极端不正规的懂不懂美术教育都能教的局面。所以,让我们看看以下的数据是否能获得一些启示:在沈阳市内五区中公办及街道社区兴办的幼儿园有近三百所以上,加上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幼儿园,其数量应不低于五百所。由于近年国家教委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根本目标的前提下,很多幼儿园也都已意识到幼儿美术教育的好处和必要性。所以很多幼儿园也都急需上述要求的优秀美术教师。目前的状况是绝大部分幼儿园很难寻找到一位符合上述条件的优秀美术教师。要不然是各少年宫的赶场美术教师,要不就是从幼儿园挖掘自己的老师来代替,但往往都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的短期办法。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幼儿园专职的美术教师,甚至有教授来教孩子画画的局面的。所以师范院校都应看到这块未来的潜力需求,适时地调整教学设置,派出专门的研究人员深入地调查研究,设计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和教材。尽快培养出来一批适应未来幼儿美术师资需要的人才。这样不但解决了社会需要也为学校的招生就业拓宽了门路,同时,也会对中国未来的少儿美术教育事业探索出一条更有说服力的新路来。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发展必将如信息世界的发展一样,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发生变革。作为肩负为未来中国少儿美术教育事业发展重任,培养专业美术教师的师范教育,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励精图治,紧紧把握世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锐意改革,拓宽思路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适应新时展的合格的少儿美术教师。对于上述表述,期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指正。

引:张小鹭著《现代美术教育学》

尹少淳著《美术及其教育》

篇(5)

【关键词】史岩;艺术研究

史岩,男,字公山,号石父,1904年10月10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卒于1994年七月。对他的艺术研究主要从文中的三个方面着手。

一、 生平简介

史岩1924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系,最初从事美术技法理论的探讨,后来专攻中国美术史。1940年起任金陵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此期间,他对莫高窟石窟群进行了全面编号,并出版《古画评三种考订》、《敦煌石室画像题识》等著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1950年以来,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改名浙江美术学院,现在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雕塑系教授,美术理论教研室副主任等职务。自1979年起,史岩对全国各地的石窟群、古遗址、古墓葬以及文物保管单位珍藏的出土文物进行了补充调查和考察。在此基础上他出版了《中国雕塑史图录》(4卷)。80年代,他还担任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史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近年来又为《中国美术全集》主编《隋唐雕塑》、《五代・宋雕塑》2卷。另外,他多年来还在《文物》、《美术研究》、《新美术》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陆续出版《色彩学》、《室内装饰美术》、《绘画的理论与实际》、《东洋美术史》等,同时对西洋版画也作过多方面的介绍。

二、 艺术评价

史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史家。同时身兼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顾问,浙江省文联理事等职。他擅长美术史论、美术考古,专长于中国美术史。史岩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传统雕塑尤有心得。其学术著作众多(第一部分已详细罗列),其中精深独到的见解,一向为国内外学者推崇。例如,1947年出版的他的著作《敦煌石室画像题识》,收录106窟题识940条,是最早的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汇录,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同时期他与李浴一起在张大千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了全面编号,共编437窟,这一研究成果一直沿用到60年代。

史岩先生一生勤俭节约,淡泊名利,而将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用于艺术收藏,1992年,他将毕生珍藏的书画文物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作为教学研究之用,以此提倡学院建立艺术博物馆。其中,书画作品40余件(册);拓片360余件(组);陶瓷雕塑作品60余件;年画130余件。捐赠作品中有从元代到民国的名家书画,有秦汉时期的瓦当、画像石、画像砖以及佛教造像拓片,这些拓片有的所拓原物已经不存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先生捐赠的作品中还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陶瓷器,以及铜器、漆器、竹器、木器、刺绣、剪纸、皮影……为学院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充分表现出一位史学家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此,中国美术学院也在史岩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特别从史岩先生捐赠的书画文物中精选出部分作品,专门为先生举办了一场名为《史家清藏――史岩捐赠书画文物展》的艺术展览。学院领导悉数参加,并主持开幕,以此表示对先生的纪念和敬意。

史岩先生从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他的博士研究生孙振华曾这样评价他“从86年做史岩先生的学生以来,对先生最强烈的印象是他对学术极其认真的态度和极高的要求。先生在1949年以前就拥有了十多部著作,蔡元培、于右任学界巨擘曾为他的著作题写书名,然而拥有这份资历的先生,绝口不谈早年的辉煌,甚至连早年的著作也不愿拿给我们看,在他嘴边谈得最多的是“学无止境”一类的话。先生有许多文稿,就是因为“不够成熟”、“还不够充实”,一放就是几十年。” “与有些先生不同,有些先生到晚年的时候,如同一座已经开采完毕的矿藏,他们的归宿不过是指导学生,主持学术活动,充当仲裁了;而史岩先生的特殊在于,他到去世为止,他最重要的成果还没有拿出来,先生的思想和学识,还只是一些半成品的文稿,静静地躺在文夹里,对中国雕塑史、佛教艺术、青铜艺术,甚至民间皮影的造型,先生都准备有专著问世,然而,壮志未酬,先生竟抱撼撒手回归。” “直到现在,我都以为自己还没有真正叩开史先生精神世界的大门,在许多事情上,我深深地感到了史岩先生这一类老学者与我们这一辈人在精神上的距离。作为他的学生,只有努力工作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我在想,象史岩先生这样一类的学者,走一个便少了一个,从他们特殊的人生际遇和学术生涯中,我们该领悟出什么?实在是不应该让他们这样,去了便去了。”

史岩先生的一生是为艺术的一生,他是个纯学术型的人,淡泊宁静,超然忘我,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对学术痴情的态度,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努力用心去追随、去学习。特别是了解到先生把毕生的珍藏全部无偿的捐给了学院,我个人真的是很受震撼。在物欲横流的当代,老一代的艺术家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这些年轻学生上了很生动的一堂课。而且的他的想法居然是那么简单,那样质朴“我只是想带个头,让大家都来捐献,成立一个美术博物馆,一个专业的美术学院,不能没有博物馆。”历史应该记得,一个老学者,在他晚年,如何实现了他的想法,如何想到做到,并带头作出贡献。他的家人和学生为他骄傲。作为对他进行粗浅艺术研究的我也再次被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而深深折服。

2.艺术家作品

篇(6)

跨国界、跨文化:东西方当代陶艺交流的盛会

此次展览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画家田黎明先生主持,出席开幕式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著名当代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纪委书记周泓洋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先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教授张守智先生,著名外国工艺史论家奚静之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新风先生,《收藏与投资导刊》社长杨江翰女士,中国新闻杂志主编王保胜先生,《中国美术》杂志主编杨会来先生,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所长刘托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时空》杂志主编贾宝兰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演出中心主任唐建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景观设计研究所副所长黄艳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党支部书记傅.女士,广州美术学院陶艺专业负责人、教授魏华先生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各地方艺术院校的陶艺家,艺术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和远道而来的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罗伯特 ・莱顿先生,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陶艺系教授岛田文雄先生,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等国外的陶艺家及学者们。

互动与交流:展现当代陶艺的丰富性

此次邀请来参展的陶艺家有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的教授,原国际陶艺副主席温 ・海格比,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陶艺系主任,教授,国际陶艺协会主席雅克 ・考夫曼(法国籍),日本京都大学造型系教授,清水六兵卫八代(清水六兵卫是日本有名的陶艺家族,艺术家为该家族第八代传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教授。四位陶艺家分别代表了美国、欧洲、日本、中国,这四位都是本国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陶艺家,他们的作品同时兼容了东西方文化特点的当代陶艺家,而且基本是从博古架上和室内陈设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大的建筑空间、公共环境空间的装置陶艺与环境空间陶艺,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他们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互动与交融,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予了现代艺术发展的丰富源泉。

篇(7)

关键词:王国维;美育;文学;当代教育

一般认为,美育理论诞生于十八世纪的西方,德国诗人席勒是该领域的奠基人。他在其代表作《美育书简》中率先提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而这最后一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这即标志着“美育”(Aesthetic)开始作为独立学科而存在。相较而言,尽管美育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却常与“无为”、“高雅”、“境界”等词相混,长期作为形而上的模糊概念。直至二十世纪初,经历西学的少数中国学者才对它进行科学阐释并大力推广,其中尤以王国维对美育的研究最深入,贡献最突出。

一、王国维美育思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19世纪中期以来,救亡图存的意识激荡在我国仁人志士心中,加之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不断扩张,以及维新变法的深远影响,视教育为自强之道、视育人为自强之机就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随着新建工厂、派遣留学生、开办新式学校等措施的推进,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只学对自己有用的、立竿见影的,只注重传授实业技术理论与西方政策法规——此种潮流片面抬高了物质文明之地位,反而忽视了国民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此种情势下,王国维有感于培养国民独立人格和精神趣味之重要性,果敢地提出“教育之宗旨,亦不外造就真善美之人物”的观点,主动强调以美育人的意义。“王国维研究美育的论著主要集中在1903—1907这五年间”,代表文章有《论教育之宗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说》、《孔子之美育主义》、《古雅在美学上之位置》等等。

二、王国维美育理论核心精神之解析

概括来讲,王国维的美育主义可归纳为两点:其一,美育是中国固有的思想,是不掺杂任何功利欲念的;其二,美育具有独立性,与德育、智育价值相异。

一方面,王国维认为 “欲”是产生苦痛的源泉,也是人的本性,譬如避苦就乐、喜得恶失、怯让勇争等潜在心理,而这种与生俱来的欲念“外之见于社会也,则为罪恶”,所以,教育人们如何忘记苦痛及克制自身的狭隘利益观至关重要。宋元以来,程朱理学教化人们顺应天理、遵循本分,但所谓的“灭人欲”并未使天下大同,反而将正常的审美活动归为“丧志”,令文人失去了自由追求艺术的权利,凡事必以社会责任为先,“一切学业,以利用之大宗旨贯注之”。然而,当社会动荡、原有的礼制成规受到冲击时,精神空虚和无所寄托就将成为国民的“通病”:晚清时期大量国人吸食鸦片而政府屡禁不止,这便是礼教育人的缺陷所在。相反,美育能使人精粹,使人无私无欲,更是人生的超脱之道,就像王国维所言:“美之为物,不关乎吾人之利害者也……使人达于无欲之境界”。自春秋末期的孔子起,我国不少教育家、哲学家都曾提出过与美育相近的观点,并用诗歌、绘画、音乐等形式来突显艺术之功用,以求丰富人们的审美趣味。王国维将其教育理念总结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而他自己也申明美育是中国的固有思想,非近代西方特有的先进文化,在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重提美育,纯粹是基于历史现实的选择,旨在帮助国人醒悟并获得内心之平和。

另一方面,王国维美育的核心精神还在于率先强调了“美育”的独立性。众所周知,德育、体育、智育、美育都是施教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将德育和美育混淆而谈,仿佛二者同义,并无分别。王国维化合了庄子和康德的哲学思想,肯定了美育和德育都属于“心育”的范畴,即从思维意识和心理上教化人类,不以客观知识为主要媒介;但美育绝不等同于德育,它以美的事物、美的感受为标志,以追求真实而纯粹的内心境界与关注人类健康而全面地发展为根本;德育则更多关注宣扬“善”,主张以责任、舆论、秩序、规则等等来约束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使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服务于集体。美育与德育虽有不同,但是并列而存、相辅相成的:“无论美之与善,其位置孰为高下,而美育与德育之不可离。”作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先驱者,王国维认为与实业、政治、科学相较,美育的作用毫不逊色,它能有效促进国民人格的提升,进而推动文化重兴、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

三、反思文学艺术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

综上所知,美育是实现全面育人的一种独立途径和手段,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语文教学本就是个富有美感的过程,抑扬的声调、变幻的音韵、结构疏朗大方的汉字、感情澎湃的措辞、鲜明可感的描绘对象……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议论文、小说,文字的魅力在于创造出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同时,尚为读者留有想象发散的自由空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感受,美育的最大特征也是自主性。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美育实践中,施教和受教双方都过多注重艺术的基础知识与客观规律,常将某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创作技法、著名作品烂熟于心,而直接省略了审美能力的塑造。如此一来,所谓的“美育”不过是艺术教育,只以艺术为外在形式,并未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与体验,那么青少年想象力愈加匮乏、兴趣愈发狭隘、感知力愈发迟钝等现象就再无避免之可能。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中小学相较,高校具备开展美育活动更为有利的条件:首先,受教者的心智已基本成熟,能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心理因素,

以松弛的状态融入到审美实践中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其次,高校实行的不是义务教育,没有升学压力和严格的课程标准,施教者可根据学生兴趣和其他因素较为自主地定夺授课方案,充分调动文学艺术资源,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召唤学生对美的认知,并帮助其将美的感受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

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学具有“无用之用”,它所蕴藏的“真、善、美”情怀,恰汇聚了古今中外文化经典之精髓,而种种精妙的艺术表达,更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珍贵资源。故而,现代教育工作者理应意识到文学艺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应秉承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立体地发展。

参考资料:

[1] (德)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2] 王国维:《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卷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4] 王国维:《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