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细分市场论文

细分市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8:33

细分市场论文

细分市场论文篇(1)

[关键词]市场细分新思考市场泛化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具体细分的过程中,细分变量的选择十分重要,变量选择失误往往会导致整个市场细分的失败。

一、市场细分过于单一的表现

在市场细分时,有的企业由于盲目自信、过于乐观而对市场不加细分,或者为了图方便、省事而选择单一的细分变量。

1、没有界定细分市场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高论:“全国各地都是我们企业的市场,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潜在用户。”咋听起来很有大企业家的气魄,但这恰恰是企业进行市场选择时常犯的错误:将全部市场看成是自己的市场,不进行市场细分。因为消费者需求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性,不进行市场细分将使我们很难确定明确的营销对象,企业也将面临浪费资源、丧失顾客的风险。

2、仅以产品作为市场细分的基础。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产品的不同种类来寻找自认为适合的目标市场,这是明显的以生产为导向的做法。举个简单的例子,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会认为所有奶粉的目标市场都是相同的。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异,他们在购买奶粉时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奶粉一般根据年龄作为主变量来细分市场,如婴儿奶粉、成人奶粉和老年人奶粉。通过这样的细分,每个市场需求的差异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3、仅以地理因素为标准。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类产品往往有不同的需求偏好。如在美国,东部人对咖啡的味道要求清淡,西部人则喜欢浓郁一些的。因此,地理因素一直是一种传统的市场细分标准。实际上,在早期,由于产量有限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许多企业只需要也只能以其所在地区的消费者作为目标顾客。现在,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产品同质现象日趋明显,因此仅以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是远远不够的。

4、仅以人口统计因素为标准。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取得这些资料比较容易,所以常常它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标准。但是,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并不单纯取决于人口统计因素,而是往往要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单以人口统计因素细分市场并不十分可靠。

二、市场细分过于复杂的表现

和第一种情况刚好相反,有的企业为了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在市场细分时,一味强调要采用多种细分变量,殊不知,“物极必反”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

1、错失一些有利的市场机会。在市场细分的过程中,市场如果分割得过细,一方面会造成市场支离破碎,会给企业将来的市场管理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细分后的子市场过多,也会给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旦选择失误,企业很容易错失一些很好的营销机会。

2、会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个同时针对几个相关细分市场的企业,往往会因为市场的过分细分而影响了其资源共享,从而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曾经出现过一家企业的三支销售队伍在同一天上午拜访了同一个客户的事例。因此企业如果把几个细分市场分别作为服务对象,还必须密切注意细分市场在成本、经营和技术上的联系。

3、会导致营销成本的增加。在市场细分时,如果细分过细,随着财务、定价、促销、人力资源等方面决策的差异化会引起多项额外的成本。

(1)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而对原有产品进行外观、功能上的一些修改,通常需要额外的研究开发费用,这必然会导致一定的产品修改成本。进行过分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必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于是生产成本比原先就会有所提高。

(2)会引起存货成本的增加。差异产品的存货管理成本一般要比单一产品的存货成本高一些,因为企业必须为之做更多的记录和审核工作。而且为了避免缺货的风险,多种产品的安全库存量之和也将大于单一产品所需的安全库存量。因此过分的市场细分,必然也会使产品的存货成本有所提升。(3)会引起分销成本和促销成本的上升。由于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企业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分销商,这必然会导致渠道费用的提升;实施过分细分策略后,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通常会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这会降低个别媒体的使用频率,同时失去媒体费用的数量折扣优惠。此外,对原有产品进行修改或推出新产品等行为也必将引起促销费用的相对提高。

(4)会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增设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这样也会额外地增加人工成本。企业在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时,也需要额外的市场调研、预测、销售分析、促销、计划工作和销售渠道管理。此外,还必须依据各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定价决策等等,这些决策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会增加行政管理费用。

由于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风险,所以企业在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时应考虑配合运用市场泛化策略。

三、市场细分新观念——实行市场泛化策略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之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把市场细分得越细越能适应客户的需求。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营销管理者看到过分细分市场必然导致企业总经营成本上升,因而导致总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细分理论之后,又出现了一种“市场泛化”的理论。

1、“市场泛化”的理论。市场泛化是指企业将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不同需求综合起来,或者说将不同的市场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新市场,并通过推出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来满足这个新市场的需要。在当今市场上,市场泛化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组合音响是CD、VCD、卡拉OK等功能的综合,它针对的是那些有多种娱乐需求的细分市场。

2、“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关系。“市场泛化”的理论不是对市场细分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对客户的细分,是在一个大市场上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而市场泛化则是将客户不同的需求综合起来,

形成一个特定消费群体。由此可见,市场泛化也需要一个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只是它进一步看到了不同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并加以综合而已。因此,没有市场细分就没有市场泛化,不懂市场细分就无法进行市场泛化。

市场细分是从“分”的角度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而市场泛化则是从“合”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分的,而且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合的。同市场细分一样,市场泛化也是一种发掘机会、开发市场、应对竞争、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3、“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结合运用。在结束初步市场细分时,所细分出的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对企业具有同等的吸引力。虽然那些缺乏吸引力的子市场只在整个市场上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市场容量,但是,这类市场却往往在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中处于非常微妙的位置。如果一个企业轻易将这些市场抛掉,不仅会使其所面对的市场变得支离破碎,而且还会破坏整个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连续性。对于这种情况,市场泛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某个市场的市场容量小、吸引力不足,但是如果我们找出这些市场的相似性,将其进行合并,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容量可观的市场了。无论我们采取局部泛化——只合并众多细分市场中的某几个,还是采取完全泛化——合并所有的细分市场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关键就是要找出细分市场间的需求相似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泛化后所形成的新市场不能与其他保留的市场重复,否则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细分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勇:《非传统营销》,广东省出版集团,2004-6

细分市场论文篇(2)

摘要:入世后,国际酒店集团在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酒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酒店如何细分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对酒店的经营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酒店,市场定位

一、酒店产品定位概念:

“定位”一词是由两位广告经理艾尔•里斯(ALRise)和杰克•特罗(JackTrout)于1972年率先提出的,他们对“定位”的定义如下:

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但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思想。也就是说,定位是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无论酒店是否意识到产品的定位,在顾客的心目中,一定商标的产品都会占据不同的位置。例如,“希尔顿酒店”在顾客认识中意味着“高效率的服务”,“假日酒店”则给人“廉价、卫生、舒适、整洁”的市场形象。

由上述定位的概念可以看到,定位始于产品,然后扩展到一系列的商品、服务、某个、某个企业、某个机构甚至是某工人。对酒店而言,酒店的产品定位并不是酒店要为产品做些什么,而是指酒店的产品要给顾客留下些什么,即给顾客造成自己的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印象和位置。实际上,产品定位就是要设法建立一种竞争优势,以使酒店在目标市场上吸引更多在顾客。

酒店产品定位从另一个角度看,是要突出酒店产品的个性,并借此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一项产品是多个因素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性能、构成、形状、包装、质量等,产品定位就是要强化或放大某些产品因素,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特定形象。产品差异化是达成酒店产品定位的重要手段,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此处所谓的产品差异化并非单纯地追求已有产品变异,而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寻求建立某种产品特色,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

酒店产品定位对酒店的经营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建立酒店和产品的市场特色:酒店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使得同类型酒店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有限的客源,潜在竞争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击,市场竞争环境恶劣,竞争压力巨大。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稳定的销路,避免竞争乏力而被其他酒店取代,酒店势必从各方面为其产品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起鲜明的市场形象,以期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如同前文中提及的“希尔顿”和“假日”各自强调的酒店和产品特色一样,国内酒店中亦有个性鲜明的例子,如南京市酒店业中长期以来流传着“住‘金陵’、食‘丁山’、玩‘玄武’”的口号,正是对这三家酒店及其产品特色的高度概括,这三家酒店也正是通过强化其各自的产品特征,进而形成一种产品优势,从而依靠这些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2)为酒店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奠定基础:酒店通过产品与市场进行交换,从中获取利益,这是酒店经营的基本出发点。换而言之,酒店经营的基础是产品,没有产品,一切经营活动都将变成纸上谈兵的空谈。由此可以看出,酒店和市场营销组合受到酒店产品定位的限制。例如,某酒店决定在市场上销售豪华、优质、高价的组合产品,如此定位就决定了酒店产品必须是高水准、有稳定质量保证的、能体现顾客身份的。由此,酒店在宣传上就必须以这些特质作为强化的重点,让目标市场的潜在顾客接受这样的产品特质;同时,要求酒店内部应协调一致,通过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规范、强化技能培训等管理手段,保障产品的高品质。也就是说,酒店产品定位决定了酒店必须设计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组合。

二、酒店产品定位

酒店产品定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根据属性和利益定位:酒店产品本身的属性以及由此获得的利益能够使顾客体会到它的定位。如酒店的“豪华气派”、“卫生和舒适”等,这种定位方法,酒店往往强调产品的一种属性,而这种属性常是竞争对手所没有顾及到的。

(2)根据质量和价格定位:价格与质量两者变化可以创造出产品的不同地位。在通常情况下,质量取决于产品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及技术,而价格往往反映其定位,例如人们常说的“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正是反映了这样的一种产品定位思路。

(3)根据产品用途定位:发扬同一个产品项目的各个用途并各种用途所适用的市场,是这种定位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同样是一个大厅,它可以作为大型宴会、自助餐的场地,也可以被当成会议大厅接待各种会议,同时,还可以成为各种展示、展览的场所。对于这样的一个酒店产品,酒店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在挑选出来的目标市场中,分别树立起不同的产品个性和形象。

(4)根据使用者定位:这是酒店常用的一种产品定位方式,即酒店将某些产品指引给适当的使用者或某个目标市场,以便根据这些使用者或目标市场的特点创建起这些产品恰当的形象。许多酒店针对当地居民“方便、、口味丰富”的用餐要求,开设集各地风味为一体的大排档餐厅,便是根据使用者对产品的需求而进行的定位。

(5)根据产品档次定位:这种定位方式是将某一产品定位为其相类似的另一种类型产品的档次,以便使两者产生对比。例如一些酒店将自己客房产品的档次设定为与某一家公众认可的好酒店的客房档次相间,以求使顾客更易于接受他们的产品。这种做法的另一个方面是为某一产品寻找一个参照物,在同等档次的条件下通过比较,以便突出该产品的某种特性。如一些酒店推出的公寓客房,突出在与标准间同等档次的前提下具备的厨房设施,更加适合家庭旅游者使用,从而达到吸引家庭旅游者购买的目的。

(6)根据竞争定位:酒店产品可定位于与竞争直接有关的不同属性或利益。例如酒店开设无烟餐厅,无烟意味着餐厅空气更加清新。这实际上等于间接地暗示顾客在普通餐厅中用餐,其他人吸烟会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7)混合因素定位:酒店产品定位并不是绝对地突出产品的某一个属性或特征,顾客购买产品时不单只为获得产品的某一项得益,因此,酒店产品的定位可以使用上述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创立其产品的地位。这样做有利于发掘产品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满足更为广泛的顾客需求。

三、酒店产品定位步骤

酒店产品定位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顾客能够将本酒店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实现这一目的,通常必须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步骤一: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

酒店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就是酒店产品的替代者,即者有与酒店相同或近似的特点(如相同或相近的地区、酒店星级、顾客群、价格等)的酒店。

酒店在确定竞争对手的时候,常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即单纯地以星级或业务围来作为判定依据,将同星级的酒店或业务范围类似的其他酒店都视为自己的竞争者。同样的三星级酒店,有的以旅游团队作为目标市场,有的以会议为主要目标市场,还有的则以商务散客市场为目标,分属于不同目标市场的酒店相互间不能成为直接竞争者。同样以会议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市场划分与三星级酒店的会议市场划分又因为划分标准的差异而使目标市场有所不同。因此酒店产品的竞争对手范围应限定在同一或相近的目标的市场中。

判断某一酒店的产品是否和本酒店的同类产品存在竞争,有一简单的测试方法:在酒店降低产品价格时,观察对方的顾客是否转移过来,如果有,则说明对方是酒店的竞争对手,顾客转移得越多,则说明竞争程度较高,反之则较弱。

确定竞争对手之后,酒店必须采取多种渠道收集竞争对手产品的有关信息,了解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向顾客提供何种产品,其质量、数量、价格、特色等方面与本酒店同类产品比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情况。

对竞争对手产品的调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例如向曾经购买于竞争对手产品的顾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购买经历、对产品的评价等信息;也可以派人到竞争对手那里实地消费和观察以获取准确的竞争对手产品的有关资料。可以记录对各个竞争对手的调查数据,可以汇总目标市场内的总体竞争情况并与本酒店进行劣势对比。

步骤二:准确选择竞争优势,树立市场形象

通过上一步骤,酒店对目标市场内的竞争对手及其产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和优势分析,发现本酒店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就是酒店产品定位的主要基础。

酒店可能会面对多种竞争优势并存的情况,此时强调所有的优势并不可取,因为那样有时会给顾客留下“王婆卖瓜”的感觉,而且,信息过多反倒失去重点,不利于加深顾客的印象。因此,酒店应当运用一定的方法,在众多竞争优势中进行取舍,评估和选择出最适合本酒店的优势项目,并以此初步确定酒店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段准确有效地向目标市场传播酒店产品的定位观念。酒店产品的优势不会自动地在目标市场上表现出来,要使这些优势能够发挥作用,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酒店需要以产品特色、优势为基础,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通过积级主动而又巧妙地与目标市场中的顾客进行沟通,引起顾客的注意和举趣,求得顾客的认同.

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宣传、沟通时,酒店要尽量避免因宣传不当在公众中造成误解,酒店优势的发挥。例如,传播给公众的定位过低,不能显示自己的特色;或定位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误导顾客认为酒店只经营高档、高价产品;或是定位含糊不清,无法在顾客中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

步骤三:审时度势,调整产品定位

顾客对于酒店及其产品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产品的定位即使很恰当,在遇到下列情况时亦会发生偏差:

•目标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定位于本酒店产品附近,侵占了本酒店产品的部分市场,致使本酒店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顾客的喜好发生了变化,使得对本酒店产品的偏爱转移到竞争对手的某些产品上去。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酒店应根据变化,采取具体的办法,对本酒店产品进行定位调整甚至重新定位。在做出定位调整或重新定位决策之前,酒店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首先,酒店要准确好自己的产品定位从一个目标市场转移到另一个目标市场的全部费用;

其次,酒店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新的位置上时,能够得到怎样的回报。

收益的多少取决于目标市场的购买者和竞争者的数量,其平均购买率有多高,在目标市场中酒店产品的销售价格能定在什么水平上。

酒店应将收、支两方面的预测进行认真的逐一比较,权衡利弊得失,然后再决定是否将本酒店产品定位在新的位置上,避免仓促调整,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

四、酒店产品定位策略

(1)抢占市场定位,避实击虚:

当酒店对竞争者的市场地位、顾客的实际需求和本酒店产品的属性等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发现目标市场上竞争对手实力雄厚,无法与之正面抗衡时,酒店应将目光转上竞争对手尚未顾及或忽观的市场空隙,组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那些市场上尚未得到满足或未被完全满足的需求,从而与竞争对手形成鼎足之势。这样的定位方式风险较小且易于成功。

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型酒店如汽车旅馆(BudgetMotels)成功的产品市场定位,对我国的酒店行业竞争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这种旅馆对大众旅行提供了满足基本需求又可以省钱的选择。它没有会议室、宴会厅以及项目繁多的娱乐休闲设施,只提供卫生、舒适、价格低廉的客房,这对于过路、只求得到很好休息的客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我国许多中小型酒店在面临大酒店和酒店集团的竞争压力时,往往采取追加投资,对产品更新改造,求上档次,求项目全,并以此作为竞争的本钱。这样做将对本已有限的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甚至浪费。实际上,我国的国内正在兴起,国内旅游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巨大市场,他们要求酒店提供与他们的经济能力相适应产品,这样需求是一些四、五星级酒店所忽略的,而这正好是中、小型酒店的市场空隙,在这样的市场中将大有可为。

(2)强行改击,共享市场:

资源雄厚、实力强大的酒店常采取这样的产品定位策略。当发现目标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但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此时酒店采取强行挤占的策略,选择与竞争对手重叠的市场位置,争取同样的潜在目标顾客,与竞争对手在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展开直接面对面的拼争,与竞争对手共坐一席。

采取这种强硬的产品定位策略,酒店对竞争者和竞争的结果必须有充分、准确的估计和分析。酒店必须十分了解自己是否具备比竞争对手更为丰富的资源、更强的经营能力,是否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为出色,竞争中的获利能否平衡为赢得竞争所付出的代价等。如果缺乏足够的认识,贸然逞强,将可能把酒店引入歧途,那是十分危险的。

由前文论述可知,酒店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这就造成了市场景气时竞争对手纷纷进入,而一旦市场形成势发生逆转,酒店在无法退出竞争的情况下必然倾全力搏杀以求生存,此时在竞争中往往“迫于形势”以硬对硬,以强制强。

硬拼对竞争双方甚至多方而言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国内某省会城市1999年酒店价格大战致使当地酒店业亏损以亿元计算,恶果是可想而知的。

为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即使是大酒店也应该有意识地去寻找新的市场空位,而不是只注重传统的“有利可图”的市场。在酒店制订产品定位策略时,上述两种策略同时并举并在不同时期内有所侧重,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无论采取何种产品定位策略,酒店都应当对自己的产品提出以下八个:

1•酒店的对象是谁?酒店的目标是什么?

2•酒店在哪些方面与竞争对手有差异?怎样才能使自己与众不同?

3•酒店在哪方面有可能占得先机?酒店有可以利用的优势吗?

4•酒店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是否有可能变不利为有利?

5•在所有细分市场中,哪一个对本酒店而言是最重要的?

6•酒店如何扩大或改变习惯模式?

7•酒店是否已经利用了有形和无形的优势?

8•顾客最有可能挑选酒店提供的哪种产品?

参考文献:

1.《大酒店经营管理100例》,钟健夫、丁河月,花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2.《酒店市场营销》郑红,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酒店业亏损病例诊断》刘瑛,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细分市场论文篇(3)

[关键词] 市场细分理论;市场营销;营销策略;搭建

[中图分类号] F71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31-03

市场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经济集合体,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创设良好的竞争优势资源,关键在于战略性营销策略的搭建。“市场细分”理论是新时期市场营销策略构建的重要理论依托,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市场个性化、专业化营销,以满足不同市场的现实需求。因此,基于市场细分理论下营销策略的搭建,应紧扣市场细分理论,从差异性营销策略、集中性营销策略等方面,夯实现代企业战略性营销策略的搭建,进而深化企业的改革发展。

一、市场细分理论概述

(一)市场细分概念

市场是一个整体,有不同的市场元素、不同的消费群体,如何在庞大的整体之中,实现市场的分门别类,提供更加细化的营销服务,成为现代企业战略性营销的重要基础。如,基于消费群体的心理、购买行为,提供差异。因此,“市场细分”即以消费群体的某些特征作为市场细分依据,区分具有不同购买行为、不同需求的群体,已形成若干子市场。因此,市场细分对市场营销有了更多要求,差异性、组合式、集中性营销策略的搭建,无疑是实现细分市场战略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二)市场细分的应用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并在不断地发展中,已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市场营销理论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一是大量营销阶段。该阶段的营销模式突出“量大”,通过大众化的营销渠道,为市场输送大批量产品。这就让企业在营销之中,需要降低产品价格,而为了获得利益职能降低成本;二是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该阶段发生于上世纪30年代,由于产品过剩所带导致的问题,强调企业要转变营销模式,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为此,市场无法满足大量销售的情况之下,企业只能选择差异化营销,通过产品、服务等的差异化构建,提高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三是目标营销阶段。该阶段的出现是在差异性营销的基础之上,以试产供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节营销及生产,强化与市场的配合度;四是市场细分理论。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对营销服务反而更加“挑剔”,市场细分下的战略性营销构建,强调对市场进行细分,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等领域的营销服务。

二、市场细分理论下营销策略的影响因素

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顾客对市场产品的“挑剔”程度增加,强调产品质量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产品专业化、消费个性化。因此,市场细分是当前市场营销策略构建的重要依据,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群体为核心,构建具有活力的营销模式。但是,在市场细分营销策略的构建中,产品性质、市场同质情况、产品生命周期,都是市场细分理论下营销策略战略性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产品性质

以品牌战略化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强调产品的差异化,以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产品技术、市场堡垒等内在影子的存在,导致市场竞争对手在产品差异化上的你追我赶,市场细化的大背景之下,仅仅依托产品差异化,是难以实现可持续性的市场优势。因此,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精准的市场品牌定位,通过具有独特个性的品牌元素,让产品差异化内涵进一步凸显,品牌建设全面推进,这才是企业赢得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二)市场同质

市场同质对企业战略性市场营销而言,往往是“致命”的。市场面对同质市场,采用无差异营销,相同的购买行为、相同的营销方案,这些同质化的市场要素,决定了市场营销战略缺乏竞争性。特别是市场同质化的加剧,极易造成市场缺乏活力,细分下的市场会不具备细分的特质。因此,如何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破解市场同质带来的发展禁锢,而更多地是基于市场细分,实施差异化营销,提高自身品牌及产品的特质,这样更能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产品生命周期

市场快节奏的发展,让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成长期新产品,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对手,单一的产品地位。企业可以运用无差异性市场策略,通过对市场需求量的探测,以进一步构建营销策略。当产品逐渐成熟,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无差异性营销显然无法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性,这时应采用差异性营销,以“差异”制造“新市场”,进而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三、市场细分理论下营销策略的搭建

市场细分理论下战略性营销策略的搭建,关键在于实施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通过服务对象、市场的细分,强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托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进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基于市场细分,实施集中性市场营销,通过目标市场的营销活动,以更好地了解细分市场的现实需求,优化与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无论是市场如何自动调节带来变化,都强调企业在市场营销策略的搭建中,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适应市场、满足消费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市场营销服务,这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一)实施“差异性”营销策略,提高市场营销效率

当前市场的多元化,反而强调差异性营销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市场细分之后,整体市场转化为细分市场,实施差异性营销策略,能够契合市场需求、客户需求,满足个性化的商品服务。如图1所示,是差异化营销战略的价值体系图。从中可以知道,差异性营销的核心在于产品、价格、推广及渠道等的差异性化,创造并夯实差异化价格。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立足于细分市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施差异性营销,突出“产品+市场”、“产品+群体”的营销模式,提高市场营销效率。市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企业产品在投放于市场的过程中,应基于市场的不同需求、消费群体的不同个性要求,进行差异性营销,进而既满足市场发展要求,又为“挑剔”的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

(二)实施“营销组合”策略,分散市场经营风险

机遇与风险的并存关系,要求企业在细分市场下的营销战略,更应强调“营销组合”策略的搭建,针对多个市场的不同需求,推广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经营风险,如何在营销中科学降低或化解风险,就要求如何针对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性、市场的差异性,提供相应的营销策略。如图2所示,是“营销组合”策略的模型图。从中可以知道,在市场细分之下,基于组合营销战略,提高市场营销的科学性,分散市场经营风险。细分下的不同子市场,针对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组合+细分”的营销模式,更具有市场活力。

(三)实施“集中性”营销策略,提高市场营销的专业化

市场细化之后,对市场营销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如何在细分后的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实施“集中性”营销战略,强化企业在对细分市场了解的基础之上,发挥好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专业优势,夯实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优势地位。首先,集中营销强化了“集中性”,能够集中优势营销资源的,对细分市场实现专业化、高效的营销;其次,特定的细分市场,需要提供优质的营销资源,这就要求在“集中营销”策略的构建之下,确保营销策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再次,不同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市场竞争因素,这些不同因素的存在,要求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的过程,不仅要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提高市场营销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要在集中性营销策略的构建之下,创设市场营销的优势资源,对于市场、消费者的不同诉求,提供更优质的营销服务,这就比其他竞争企业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营销服务。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因素日益多元化,市场占有的推进,直接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此,企业在市场营销的战略性构建中,应充分立足“市场细分”理论,对多元化的市场进行细分,细分消费群体、分散经营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在品牌建设、战略性发展中的竞争力。当前,企业在细分市场下实施的营销策略主要有差异性营销策略、组合式营销策略和集中性营销策略。无论是哪种营销策略的搭建,都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核心,提高市场营销的科学性,适应细分市场的现实需求,满足“挑剔”的消费群体。

[参 考 文 献]

[1]赵远胜.市场细分下市场营销策略的构建分析[J].商业经济,2016(13)

[2]邱强.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苹果手机在华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3]孙海涛.建筑市场细分与营销战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5(7)

细分市场论文篇(4)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具体细分的过程中,细分变量的选择十分重要,变量选择失误往往会导致整个市场细分的失败。

一、市场细分过于单一的表现

在市场细分时,有的企业由于盲目自信、过于乐观而对市场不加细分,或者为了图方便、省事而选择单一的细分变量。

1、没有界定细分市场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高论:“全国各地都是我们企业的市场,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潜在用户。”咋听起来很有大企业家的气魄,但这恰恰是企业进行市场选择时常犯的错误:将全部市场看成是自己的市场,不进行市场细分。因为消费者需求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性,不进行市场细分将使我们很难确定明确的营销对象,企业也将面临浪费资源、丧失顾客的风险。

2、仅以产品作为市场细分的基础。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产品的不同种类来寻找自认为适合的目标市场,这是明显的以生产为导向的做法。举个简单的例子,以产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会认为所有奶粉的目标市场都是相同的。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异,他们在购买奶粉时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奶粉一般根据年龄作为主变量来细分市场,如婴儿奶粉、成人奶粉和老年人奶粉。通过这样的细分,每个市场需求的差异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3、仅以地理因素为标准。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类产品往往有不同的需求偏好。如在美国,东部人对咖啡的味道要求清淡,西部人则喜欢浓郁一些的。因此,地理因素一直是一种传统的市场细分标准。实际上,在早期,由于产量有限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许多企业只需要也只能以其所在地区的消费者作为目标顾客。现在,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产品同质现象日趋明显,因此仅以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是远远不够的。

4、仅以人口统计因素为标准。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取得这些资料比较容易,所以常常它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标准。但是,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并不单纯取决于人口统计因素,而是往往要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单以人口统计因素细分市场并不十分可靠。

二、市场细分过于复杂的表现

和第一种情况刚好相反,有的企业为了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在市场细分时,一味强调要采用多种细分变量,殊不知,“物极必反”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

1、错失一些有利的市场机会。在市场细分的过程中,市场如果分割得过细,一方面会造成市场支离破碎,会给企业将来的市场管理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细分后的子市场过多,也会给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旦选择失误,企业很容易错失一些很好的营销机会。

2、会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个同时针对几个相关细分市场的企业,往往会因为市场的过分细分而影响了其资源共享,从而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曾经出现过一家企业的三支销售队伍在同一天上午拜访了同一个客户的事例。因此企业如果把几个细分市场分别作为服务对象,还必须密切注意细分市场在成本、经营和技术上的联系。

3、会导致营销成本的增加。在市场细分时,如果细分过细,随着财务、定价、促销、人力资源等方面决策的差异化会引起多项额外的成本。

(1)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而对原有产品进行外观、功能上的一些修改,通常需要额外的研究开发费用,这必然会导致一定的产品修改成本。进行过分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必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于是生产成本比原先就会有所提高。

(2)会引起存货成本的增加。差异产品的存货管理成本一般要比单一产品的存货成本高一些,因为企业必须为之做更多的记录和审核工作。而且为了避免缺货的风险,多种产品的安全库存量之和也将大于单一产品所需的安全库存量。因此过分的市场细分,必然也会使产品的存货成本有所提升。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3)会引起分销成本和促销成本的上升。由于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企业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分销商,这必然会导致渠道费用的提升;实施过分细分策略后,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通常会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这会降低个别媒体的使用频率,同时失去媒体费用的数量折扣优惠。此外,对原有产品进行修改或推出新产品等行为也必将引起促销费用的相对提高。

(4)会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增设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这样也会额外地增加人工成本。企业在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时,也需要额外的市场调研、预测、销售分析、促销、计划工作和销售渠道管理。此外,还必须依据各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定价决策等等,这些决策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会增加行政管理费用。

由于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风险,所以企业在采用多种变量细分市场时应考虑配合运用市场泛化策略。

三、市场细分新观念——实行市场泛化策略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之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把市场细分得越细越能适应客户的需求。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营销管理者看到过分细分市场必然导致企业总经营成本上升,因而导致总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细分理论之后,又出现了一种“市场泛化”的理论。

1、“市场泛化”的理论。市场泛化是指企业将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不同需求综合起来,或者说将不同的市场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新市场,并通过推出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来满足这个新市场的需要。在当今市场上,市场泛化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组合音响是CD、VCD、卡拉OK等功能的综合,它针对的是那些有多种娱乐需求的细分市场。

2、“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关系。“市场泛化”的理论不是对市场细分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对客户的细分,是在一个大市场上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而市场泛化则是将客户不同的需求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特定消费群体。由此可见,市场泛化也需要一个辨别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并加以分类的过程,只是它进一步看到了不同客户在消费上具有某种相关性并加以综合而已。因此,没有市场细分就没有市场泛化,不懂市场细分就无法进行市场泛化。

市场细分是从“分”的角度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而市场泛化则是从“合”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和开发市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分的,而且要认识到市场是可合的。同市场细分一样,市场泛化也是一种发掘机会、开发市场、应对竞争、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3、“市场泛化”与市场细分的结合运用。在结束初步市场细分时,所细分出的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对企业具有同等的吸引力。虽然那些缺乏吸引力的子市场只在整个市场上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市场容量,但是,这类市场却往往在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中处于非常微妙的位置。如果一个企业轻易将这些市场抛掉,不仅会使其所面对的市场变得支离破碎,而且还会破坏整个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连续性。对于这种情况,市场泛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某个市场的市场容量小、吸引力不足,但是如果我们找出这些市场的相似性,将其进行合并,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容量可观的市场了。无论我们采取局部泛化——只合并众多细分市场中的某几个,还是采取完全泛化——合并所有的细分市场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关键就是要找出细分市场间的需求相似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泛化后所形成的新市场不能与其他保留的市场重复,否则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细分市场。

[参考文献] [2]张永强:《营销风险及规避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3]吕叔春:《破解企业市场营销风险》,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

共2页: 2

细分市场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教学实践兴趣

近两年,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感觉: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没兴趣的状态,不听课;教师上课也由于学生没反应感到很吃力。不少教师感叹: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作为一名长期教授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师,我意识到造成“学生没兴趣听,老师上课吃力”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老师没有按实践应用型的人才标准,而是按理论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标准在要求学生,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智力类型、兴趣特点和能力结构。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差,造成他们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从教学中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较弱。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学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性比较强。作为高职教育的教师,我们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这一特点,取长补短,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的难度“降”下来,也就是说讲清楚理论的来龙去脉,尽量帮助学生理清楚理论的逻辑结构,提高学生对于理论教学的兴趣。

二、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理出清晰的逻辑框架

由于上述高职学生的特点,造成他们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特别吃力。不清楚理论的由来,不清楚各个理论在总的课程框架内的地位,不清楚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是他们常见的毛病。

以下就是我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任课教师,在讲解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包括市场细分一目标市场选择一市场定位三部分的内容)时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做的尝试,希望能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任课老师有所借鉴。

(一)目标市场营销的由来及在市场营销理论中的地位

一般说来,企业无法为一个广阔市场上的所有顾客服务。因为一个市场上的顾客人数太多,分布太广,顾客的需求差异也很大。因此,企业应尽可能集中自身资源,挖掘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竞争,也就是确定本企业可以最大限度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上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现代策略营销的核心可称为sTP营销,即细分市场(segmentation)、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和产品定位(positioningo但企业经营人员对这种观念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大量营销阶段。在此阶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企业大量生产某种产品,通过众多渠道大量推销给所有的消费者。例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长期只生产一种饮料,一种包装,它希望这种饮料适合每一个人。这种观念认为,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价格并开拓最大的潜在市场。

第二,产品差异化营销(-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此阶段,企业生产几种具有不同特点、风格、质量和尺寸的产品。其目的是向顾客提供多种产品,供不同的顾客选购。产品差异化营销的观点认为:顾客有不同爱好,而且爱好随时问推移也有所变化,顾客也在寻求差异化。

第三,目标市场营销(-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此时企业先从整体市场中找出主要的细分市场,选定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的产品计划和营销计划,使之适应和满足每个选定的细分市场的需要。

目标市场营销的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它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市场营销机会,使企业能为每个目标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调整价格、另销渠道和广告,以到达目标市场。企业可以避免分散营销力量,以便把重点放在最有潜力的顾客身上。

(二)拟人化描述目标市场战略,揭示其内在逻辑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细分市场。其做法是按不同的细分变量将市场划分为需求和偏好各不同的顾客群。此部分我称之为企业如何“想”。

第二,选择目标市场。即选择一个或几个要进入的市场。此部分我称之为企业如何“做”。

第三,市场定位。对于每一个目标市场,建立有别于其他公司的,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并把这一点和消费者充分沟通。此部分我称之为企业如何“说”。

把企业的目标市场营销归纳为人的行为一一“想”;“做”;“说”。这样的归纳简化了市场细分一目标市场选择一市场定位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易于理解和记忆。

(三)具体讲解

(1)为何把细分市场称之为企业如何“想”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人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他认为市场细分是通过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整体市场划分为几个在需求方面有相似特征的细分市场。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对市场细分的定义是:识别和描述出具有不同需求和偏好的购买者。

从以上两个定义可以看出,细分市场的实质是企业对于市场,对于消费者群体的认识。不同的企业对于消费者群体的认识可能不同,他们划分各个不同消费群体所用的标准也可能不同。这就像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不同一样,所以我把细分市场拟人化为企业如何“想”。

(2)为何把选择目标市场称之为企业如何“做”

目标市场就是企业决定要进入的市场。企业对整个市场细分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然后根据细分市场的市场潜力、竞争状况、本企业资源等多种因素决定把哪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最后就是根据目标市场战略做出相应的营销方案。这是企业的一系列行动,所以我把选择目标市场称之为企业如何“做”。

(3)为何把市场定位称之为企业如何“说”

市场定位一词最早来自美国广告界人士A1Ries和JackTrout。单从这个词的来源,就可以看出市场定位可能是和传播,沟通等活动有关的一个术语。关于市场定位,他们的论述是:

Positioniswhatyoudotothemindoftheprospect(定位是你怎样应对顾客期望)。也就是说,定位是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让他们产生对企业或者品牌的相应期望的过程。关于定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描述更加简单易懂。在他编著的《营销管理》第十一版中,他说:Foreachtargetsegment.establishandcommuincatethekeydistinctiveben—eiftsofthecompaniesmarketofering(marketposition).(对于每一个目标市场,建立有别于其他公司的,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并把这一点和消费者充分沟通。这就是市场定位。)

根据以上描述,市场定位的重点在于“消费者对产品或者品牌的心理定位或期望”,而且这一重点和“沟通”密切相关。正如许世维先生在讲解市场定位时所强调的那样“应该先说顾客的买点在哪里?根据顾客的买点来设计你的卖点,再找出你的产品定位”。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市场营销》(毕思勇主编)一书中,在市场定位一章中,关于市场定位的步骤和方法是重点,而“准确传播企业的市场定位”只是在市场定位的步骤中略提了一下。我认为,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市场定位简称之为“企业怎样对消费者‘说”’。因为只有企业和消费者沟通,才能使消费者产生相应的期望,才能让你的企业或者品牌在顾客大脑中占有一个字眼。如格兰仕代表“微波炉”,沃尔沃代表“安全”,高露洁代表“防蛀”,云南白药代表“止血”;海飞丝代表“去屑”,飘柔代表“柔顺”,依云代表“高端矿泉水”,王老吉代表“去火”。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任课老师一定要强化市场定位就是“企业怎样对消费者’说’这一通俗易懂的概念,使得同学们对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这三个核心概念在逻辑上的关系印象深刻。同时,列举出更多的案例,通过案例说明定位的方法,加深同学对定位的理解。

(4)有关目标市场战略的其它内容

明确了目标市场战略理论的逻辑关系后,再用具体案例讲解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的有关因素及具体方法(案例略)。

细分市场论文篇(6)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 市场营销 教学应用

“任务驱动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被普遍采用。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不像计算机类课程一样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但同样适合“任务驱动法”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项或几项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为基础,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学习。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学模式创新为:确定目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总结评价。

(一)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项目。[1]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从职业方向看,本课程讲授有关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鉴于目前对市场营销类工作岗位的要求,本研究提出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

1.能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2.能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

3.能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初步分析。

4.具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能力。

5. 能用市场细分原理及目标市场原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6.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可建立六大教学项目:基础理论、市场营销环境、顾客购买行为分析、市场信息研究、目标市场策略、营销策略。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二)在各项目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

基于教学需要,把各项目分解成若干单元,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其他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以目标市场策略为例,该项目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单元,下表是针对部分项目单元设计的单元任务。

(三)引导学生解决任务。

运用传统方法讲述与项目有关的基础知识, 辅以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初步介绍完成相关任务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 要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讨论沟通。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过程得以展现。尤其是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从旁加以提示,激发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四)任务完成后,总结评价。

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作总结评价。教师要从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方法、与实际贴合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 指出学生理解正确及做得好的方面和理解有误的方面,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正确把握课程内容。同时,组织学生互评, 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思维方法,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

(五)目标市场策略教学设计实例。

1.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 从中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

2.知识点。

市场细分;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市场细分的方法与条件;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策略;目标市场的产品定位等。

3.课前预习及知识点介绍。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有关知识点,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介绍主要知识点,着重强调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4.任务的引入。

某企业生产婴幼儿产品,拟进入广东市场,但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覆盖全省范围,因此,需要对该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选择适合企业实力的目标市场,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5.本任务的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每组通过讨论需完成以下目标:

(1)对广东省的婴幼儿产品市场依据一定的细分标准进行细分以及选择某种细分标准的理由。

(2)从细分市场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并给出衡量细分市场的标准。

(3)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决定目标市场策略。讨论结束后, 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述本组的任务完成过程,阐述本组的目标讨论结果,回答老师和他组同学的提问。各组阐述完毕后,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点评。

三、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的设计。

一个成功的教学任务的提出是“任务驱动法” 实施的前提。市场营销中有很多假设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确实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思考,仔细衡量。任务的提出既要做到新颖独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涵盖所要讲授的新知识。

(二)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外,还要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细分市场论文篇(7)

关键词:市场细分;超市场细分;改进

一、超市场细分的内涵

超市场细分理论认为,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需要,现有的许多细分市场应该进一步细分。[2]因为每个顾客都有着不同的需要,因而,通过市场细分将一群顾客划归为有着共同需求的细分市场的传统做法,已不能满足每个顾客的特殊需要,而现代数据库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已能准确地记录并预测每个顾客的具体需求,并为每个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增加每个顾客的忠诚度。[3]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进行超市场细分,对每个细分市场进行个性化的营销。

二、超市场细分理论的不足

认为顾客总是忠诚的。超市场细分理论认为,顾客总是忠诚的,通过顾客数据库中反映出的顾客过去的偏好,就能判断出顾客将来的需求。但是,事实上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变的,消费者都存在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别在个性化愈来愈张扬的今天,这种心理将更加明显。[4]根据顾客过去的需求特点设计未来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恐怕就会陷入失去活力的境地,最终会被顾客背弃。

认为消费者的显性需求就是市场。超市场细分过分依赖数据库提供的消费者的显性需求,并根据消费者过去的消费显性需求进行营销决策,这样的后果是企业很可能脱离市场的实际需求,不知道顾客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管理学家哈默和普拉哈拉德认为,企业的未来维系在顾客没有表达出来的模糊需求上,特别是那些潜在顾客的模糊需求上,探求这些顾客需求并满足他们才是真正的顾客导向。正是这些顾客数据库中找不到的东西,才能指引企业的未来之路,保证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5]

认为个性化服务是必须的。超市场细分要求企业设计出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降低他们付出的经济、时间等成本,从而增加顾客获得的让渡价值,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忠诚度和潜在的顾客数量。然而,实施超市场细分,很多企业必须把大量精力投入那些顾客并不一定重视的细枝末节,投入那些并不能明显增加顾客价值的方面,这必然加大企业的营销成本,从而减少经济收益。

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顾客在购买商品时都需要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并非所有的商品都需要个性化的设计。

认为数据库是万能的。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已经证明,顾客的许多购买行为是冲动的,不是所有的购买行为都是重复的,此时,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历史购买行为病根本不能有效的预测未来的购买行为。此外,在顾客由产生购买欲望到发生最终采购行为,影响因素非常之多,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达,把这些海量数据全部纳入企业数据库中,并借以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都是不可行的。

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过高。超市场细分不仅要求销售人员具备服务理念和可靠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对该理论的改进

鉴于超市场细分理论的上述不足,结合经典的营销理论观点,本文认为,超市场细分理论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四个假设的基础上:

假设一:顾客总是忠诚的。让顾客保持忠诚的途径就是让顾客得到更多的让渡价值和心理满足感。企业在产品设计、品牌推广、售后服务上要尽可能的考虑消费者的利益。

在今天这个市场疲软的年代里,追求顾客忠诚度成为商业中永不过时的哲理。提高顾客忠诚度还可以增进企业与顾客间的友谊与交流,拉近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并可从中了解到顾客的真实需求及需求变化,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从而为顾客提供适时的商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

假设二:目标客户是有价值的。超市场细分后的每一个目标客户都必须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应该大于企业的期望利润,否则,这个客户是没有价值的。

假设三:数据库是动态更新的。超市场细分的基础是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所以,数据库的数据必须是真实的、最新的、最能反映顾客真实需求的。

在开始接触顾客前,要通过市场调查等途径了解顾客,搜集顾客的有关数据及信息。企业收集到数据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检查、挑选、巩固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及时性。[6]

假设四:企业的产品必须具有高附加值。进行超市场细分需要付出较大的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所以企业的产品必须是高附加值的,并且这个附加值必须大于企业进行超市场细分所增加的成本,只有这样,企业的超市场细分才有价值。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高的附加值,利润空间比较小,在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上又不占主导地位,那么企业无须进行超市场细分。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6-158.

[2]王培才.市场细分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4,4:25-27.

[3] Don Peppers, Martha Rogers, Bod Dorf.王玉荣编译.一对一营销,你准备好了吗[J].哈佛商业评论,1999,5:265-267.

[4] (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56-1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