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定位技术论文

定位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5:22

定位技术论文

定位技术论文篇(1)

一是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初具规模。目前,全省近半数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有些大型企业还设有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达到了4.17万人,占员工总数的3.85%,研发经费达到了72.85亿元,约占产品销售收人的1.0%o。

二是校企合作日益加深。至201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与国内外100多所大学和200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哈电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飞集团和哈电机厂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哈汽轮机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三是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新成果。依托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我省企业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乃至国际居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大庆油田采油技术、哈电站集团高等级超临界锅炉等都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在三峡工程、神舟飞船等国家实施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中都有我省的技术成果与产品。

二、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情况

黑龙江省共拥有高等院校78所,年培养毕业生近30万人。近年来,我省加强了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我省高校特色的开放性、综合性的知识创新体系。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我省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哈尔滨理工大学志阳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已为合作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经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人孵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逐年上升,年产值超10亿元。近年来我省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水平、知识原创能力、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稳步提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生出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无论是承担国家973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项目数量,还是出版科技专著与学术论文数量均逐年上升。

三、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情况

如前所述,黑龙江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及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我省拥有一批研究型的有实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已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一些产业科技园,拥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在我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不清,高等院校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不明,高等院校对技术创新体系融人性差等原因,我省丰富的高校科技资源并未被企业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发展研究研究小组成果显示,2012年,我省人均国际数量位居全国第2,高等院校数量、科技人才数量也一直位居全国中上游。但知识创造能力排名却由2011年的14位跌到了全国第18位,知识获取能力位于第12位,创新绩效更是排到了全国第27位,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众多资料表明,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对比同样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也有一定的差距。我省高等院校如何融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四、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定位

1.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黑龙江省要加快发展,急需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领导人才;急需敢闯市场、善闯市场的经营管理者;急需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带头人;急需熟悉金融业务、熟悉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急需技术熟练、精湛、素质高的劳动者。为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重点建设的装备制造、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产品加工六大基地广揽人才已成为当前的急切任务。就科技人才而言,黑龙江省企业不仅缺乏高素质的科研人员,而且高级技工现有人员也不能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占技工总量的40%以上,而我国只占3.5%,黑龙江省虽高于全国,也只占7%。有好的设计,缺乏好的工艺,有好的工艺,又缺乏能工巧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制约了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如齐齐哈尔一家国有企业近几年引进大批数控机床后,急需大量数控机床操作员,虽有不少企业技术骨干应聘,但应聘者全都不适应岗位职能要求,竟没有一名合格的。省内一些企业由于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出现产品有订单,生产缺技工的尴尬局面。

2.辅助企业完成创新能力转化

企业创新能力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科技资源优势,但科技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创新优势,也不等于创新能力。黑龙江省的问题主要是科技优势较强,而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东南沿海地区及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黑龙江省经济腾飞,必然需要创新能力来支撑,而校企合作恰恰是创新能力转化的关键一环。随着我国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省科技人员必须增强市场意识,高等院校也必须加强开发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创新能力转化密切进行官、产、学、研、金、介合作,促使科研模式逐步由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封闭性模式转向以开放性、市场化和政府拨款相结合的模式。

3.满足企业知识增长需求

当今知识经济的出现和未来的发展,必将空前地推动和加快产业升级,这将从本质上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格局,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这种变化趋势,为我省产业结构变革展示出新的方向。今后,经知识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见,知识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知识化将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对知识增长需求十分迫切。知识增加是通过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而增加的,知识的增加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创新来自于一个创新的思想、发明或科技的突破。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知识源、技术源和人才源,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其知识创造活动是重要创新来源。黑龙江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要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通过它们的科研活动,创造更多的知识,申报更多的专利,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五、黑龙江高等院校融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对策

1.面向企业人才需求,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针对我省企业高水平科研人才匮乏,吸引人才困难问题,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鼓励高等院校中高水平科研工作者到企业兼职,为其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以及团队支持,鼓励其围绕企业需求进行科研工作。同时,高等院校可针对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训,打造企业高水平科研团队,促进企业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提高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省高等院校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工业基地振兴,瞄准产业发展重点,集中科技优势力量,尽快建立起一支以高校为主、企业参加的精干、高水平的产学研创新队伍;建立起一支具有国内一流的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基地和具有明显优势与行业特色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科技人才。针对我省人才产业、地区分布不合理、技术工人缺乏等结构性矛盾,我省必须统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主要区域中心城市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建立多功能并形成各自发展重点的大学园区。高等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定位,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新增专业重点向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急需的专业倾斜。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实施新型工业化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发展适应我省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需要的专业,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与成人教育体系,形成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

2.面向企业技术需求,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

我省应加强和完善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功能及其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计划。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要在科技中介组织企业法人转制基础上,积极构建两个平台:一是构建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平台,加强我省重点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为骨干,整合有关高校科研实验室,按照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所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行业和领域,单独或与企业共同建立专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确定科研主攻方向。二是构建高校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平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科技产业发展。在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统筹下,将高校与相关企业通过科技与人才供求联系起来,促进校企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建立高校科技人才、成果信息资源库,建立企业科技需求信息库,推进项目对接和科技合作。鼓励与支持高校建立科技孵化器,联合企业共建研发基地、实验室,共同开展科技开发工作。整合大学科技园的科技资源,发挥和完善科技园的孵化器功能和成果产业化功能。以培育新产品、新技术和科技企业为主旨,优先吸纳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省重点发展行业的科技人才和企业人园创业。

3.面向企业知识需求,促进知识传播共享

首先要加强高校自身建设,增加知识储备。加大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力度。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大师,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快制定和完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包括“龙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龙江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龙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努力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支持体系。探索人才组织模式,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以特聘教授为核心建设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关键领域的前沿学科研究和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促进学科综合,开发配置人才资源,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研究创新基地和研究主力军,为我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定位技术论文篇(2)

1.1有源RFID定位技术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根据标识卡是否需要供电又可分为有源RFID技术及无源RFID技术,无源RFID标识卡一般识别距离在几厘米~几米,难以达到矿井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要求。因此,目前,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用较多的是有源RFID技术:每个下井人员携带一个433MHz或2.4GHz的有源定位标识卡,该标识卡每隔一段时间(1~3s)发送一次代表携带人员身份的射频编码,该编码信号被安装在矿井巷道内的读卡器接收并传送到地面服务器,由于读卡器的位置在定位系统中已经设置完成,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井下人员的位置。该系统的优点网络结构、算法简单,建设成本较低,缺点是定位精度低,一般为读卡器的接收半径,约几十米~几百米。

1.2RSSI定位技术

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RSSI定位技术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来测定信号发送点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进而根据接收点位置坐标来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该技术在矿井人员系统中应用较多,如TICC2431芯片就集成了RSSI定位引擎。RSSI定位技术精度较有源RFID定位技术有所提高,通过算法优化的RSSI定位精度可达8m。RSSI定位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易受环境的影响,如环境湿度的变化、人体的遮挡等均会引起信号强度的较大变化,使得测试数据波动较大。

1.3TDOA定位技术

TDOA(到达时间差)方法是通过测量移动目标发出的信号到达多个接收基站的时间差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即各接收基站对来自同一移动台的信号作到达时间TOA的测量,然后将各TOA值传送到定位处理中心,中心根据TOA求出各基站间的TDOA并计算出目标的位置坐标。

1.4起源蜂窝小区技术

起源蜂窝小区定位技术(COO即CellOfOrigin)是一种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它根据移动台所注册的小区识别号ID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由于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的井下基站安装的巷道位置是一般是固定的,只需知道哪些移动台在当前小区注册,系统把该小区基站对应的巷道位置和覆盖半径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就能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同时,系统也可通过小区内注册用户信息得到移动台所处的位置信息。起源蜂窝小区技术无需对移动网络和移动台进行修改,响应时间短,方案简单、经济。但是,由此导致的缺点是精度较差,定位误差就是一个蜂窝的大小。

2.基于TD-SCDMA系统的定位技术

本项目研究了基于TD-SCDMA系统的定位技术,系统采用了TA(TimingAdvance)定位技术,又可称为CellID+TA,即小区识别号+时间提前量。无线信号在空中传播是有延迟的,时间提前量TA由基站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测量后通知移动台MS提前这段TA时间发送数据,目的是为了补偿基站BTS与MS之间的传输时延。TA定位方法就是利用现有的参数TA来测算定位目标MS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再经过相关软件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终端具置信息,同时体现在监控中心,从而实现通过终端进行定位的功能。TA定位实现原理:

(1)定位请求控制

a.定位中心负责监视定位命令表,发现有用户定位请求,取出用户信息;b.通过诊断测试流程将定位用户消息发送至网元,定位结果返回后写入定位数据表中;c.将命令表中对应的记录状态置为已发送状态。

(2)终端类型判断

由于不同厂商的终端对TA测量处理有差异,部分终端TA测量值差异较大,需要针对终端类型进行距离修正,所以在进行终端定位前,要先获取终端类型。终端的IMEI由15位数字组成,其组成为:前6位数(TAC)是“型号核准号码”,一般代表机型;接着的2位数(FAC)是“最后装配号”,一般代表产地;之后的6位数(SNR)是“串号”,一般代表生产顺序号;最后1位数(SP)为检验码,一般中断效验码都设置为0。在本项目实际使用中,由于同一个批次的终端,前8为数字一般相同,可以根据终端的IMEI前8位来确定终端类型。对于定位请求,RNC在获取终端的IMSI后,发起IdentityRequest,请求类型为IMEI,IUC收到呼叫中心CC的Identity查询后,给RAC发送下行直传消息,请求UE上报IMEI信息。IUC收到RAC的上行直传消息后,从NAS消息中解析出IMEI后,将IMEI写入到UE表中,需要判断UE表中RRC的建立原因,如果是Terminating-causeunknown,该IMEI信息不需要给CN回复。然后给CC回复IMEI查询成功指示消息。

(3)修正值确定

本项目选取一款使用数量较多,且上报TA值稳定的终端,其默认的定位修正值为0,并在每个基站的天线处,通过多次测量TA值,然后取平均值的方法确定各个基站的TA修正值;并通过多次计算,确定出基站修正距离Ud(uepathdistance)、终端修正距离Td(terminaldistance)、阶段修正距离Pd(partdistaice),并配置各基站最大定位范围Md(maximumdistance)为基站间距离,确定修正值后,存入修正值表中。

(4)距离计算方法

定位中心收到一条定位消息,转换为对应表的数据结构,并进行下一步判断。根据终端所在小区CELLID,判断终端位置是在地面还是井下。如果是井上,计算结束。如果是井下,根据IMEI确定终端类型。根据终端类型调用系统中储存的相关修正值。根据测量值减去修正值,得到修正后的测量值。

3.结束语

定位技术论文篇(3)

为充分展示我市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我市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我市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根据《**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决定举办**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征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市市属、县(市)区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有关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

二、征文内容:

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观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三、征文要求:

1、参加本届优秀学术论文征评的论文是本人于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过的论文。

2、参加评选的论文由各学会在本会评选择优的基础上,向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上报;县(市)区参评论文由当地科协组织初评后,报送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有关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论文由所在单位签署推荐意见后,直接报送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3、所报论文一式四份(A4纸打印件)。电子版论文在主题中须标明所属学会、姓名、论文题目发至yckpw@。

4、论文报送截止日期:2007年9月30日

四、评选标准:

1、选题新颖、科学,有独特见解,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实用性。论点明确、鲜明,紧扣主题。

2、论证充分严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简练。论据准确可信,理论材料引用要具权威性,有针对性;事实材料的引用要真实,且具典型性。

3、论文要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的经验、问题、规律和对策,在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在实践中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结论的得出自然合理,表述明确严谨。

五、评选与奖励:

1、论文按卫生、农业、教育、综合分为四个学科,聘请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评论文的评审。

2、评选出的优秀学术论文由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组长为市政府市长)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六、组织工作:

为确保本届优秀论文征评活动顺利开展,成立**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

**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市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促进人才成长、学科发展、学术繁荣、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银战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优秀论文奖的评选坚持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并重及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繁荣我市的科技事业。

第三条**市优秀论文奖为市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二章组织

第四条成立**市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评委会)。市评委会由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自然学科、交叉学科(或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五条市评委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评审工作的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

第三章申报

第六条凡在**市的科技工作者和学会会员的论文均可申报,与外市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科技工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外市作者受我市有关单位委托承担我市有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申报,但要提供委托方的证明。

第七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每两年申报评审一次。申报参评的论文是评审年限范围内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的。

第八条申报参加**市优秀学术论文奖的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语言简炼、逻辑性强。

第九条凡要求参加论文评审的学会会员及有关科技人员,必须由论文第一作者提出申请,并详细填写申请表,学会会员可向所在学会申报,没有参加学会的科技工作者可以直接向市评委会办公室(市科协)申报。

第十条数人合作的论文,申报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署名次序应与时一致;以协作组、课题组申报的论文,必须署主要完成人名字,人数不超过5个。

第四章标准

第十一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采用等级制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数额根据论文申报情况而定。

第十二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标准为:

(一)凡在理论上、学术上处国内先进、区内领先地位,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或对本学科发展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为一等奖。

(二)凡在某一研究领域中有创新的观点,其学术水平属区内先进、市内领先地位;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论文为二等奖。

(三)凡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观点,其水平属市内先进、行业领先地位;或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产生一定影响的论文为三等奖。

第五章评选

第十三条评审工作按专业评审组(初评)和市评委会(终评)两级进行。所有申报论文均需逐级参加评审。

第十四条专业评审组(或学会)对论文进行认真审阅,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一、二、三等奖。每篇论文按水平高低,得票多少列出顺序。

第十五条各评审组(或学会)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报送一、二、三等奖各若干篇,其中一等奖不超过申报论文总数的10%;二等奖不超过总数的20%;三等奖不超过总数的30%;

第十六条市评委会根据专业评审组(或学会)推荐,对一、二、三等奖进行终评,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得票超过评委的半数方为有效。

第十七条评选获奖的论文将通过有关媒体公示。

第十八条专业评审组评出的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在向市评委会推荐上报时应附下列材料:

(一)收到全部参评论文目录清单1份(论文清单应包括专业评审组名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职称、单位);

(二)评审组人员名单一份,投票结果材料l份;

(三)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封面(要有刊号)及目录l份;

(四)论文申报表、评审组评定等级、评语及论文各一式4份(论文一律用中文书写)。

第六章奖励

第十九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本着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优秀论文奖由市科技领导小组发文公布,并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条市评委会办公室向获奖者所在单位书面通报获奖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论文作者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及参评各种奖励的依据之一。

第七章纪律

第二十一条凡申报人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及多头评奖的获奖者,由市评委会撤销有关奖励,收回证书和奖金,并通知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获奖论文因知识产权、署名权等引起的纠纷,由获奖者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市评委会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认真执行评审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和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团结协作,秉公尽职,按时完成评审工作。

第二十四条评审人员如有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评审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评委会负责解释。

定位技术论文篇(4)

论文摘要: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 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 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另外,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搞活、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上来。面对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供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技术哲学家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另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创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进一述评的学科跟随战略。鉴于国际上技术哲学研究尚处于前范式时期,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中国现实,视野开阔,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出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面对前述的严峻挑战和国情,我国技术创新涉及因素尤为复杂,进行得尤为艰难,因而构成突出的社会实践问题。牢牢抓住当代中国技术创新实践,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或许能创出自己的特色。

定位技术论文篇(5)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

定位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 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综述

中图分类号:C 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2008406

战略生态位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SNM)理论是国外近10年来才兴起的管理理论,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基本要素的内涵与功能”“运作过程与机理”这两条主线展开。其中,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是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解释新技术成长的一般模式,因此许多研究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不断发展日趋成熟,生态位的研究相应出现在技术能力演变理论研究视野。在选择技术范式的严格机制下,技术创新常常只能沿着一定方向发展,而生态位是说明技术范式变迁的有效工具,因而容易产生代表新范式的新技术。如何通过建立技术网络,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生态位,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是技术变迁研究发展面临的一大的挑战。技术生态位概念来源于生态位,以生态位为基础,通过对技术能力演化进行全新的阐述和解释,构建了技术生态位这一概念,认为技术生态位是“一个得到暂时保护而免于市场和其他制度压力的特定领域,该领域为新技术的应用起到试验台作用,能够让生产者、使用者,甚至政府帮助发展新技术直至它走向成熟。”[1]F.W. Geels 2002年认为技术形成于一个受保护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即技术生态位内所有的技术发明只要不进入主流市场,都可以大胆地尝试并得到发展。技术生态位是新生代技术“最原始的市场”,因为对新生代技术开放的市场根本不存在,特别在一个完全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下。而技术生态位此时则为新生代技术扮演着“最原始的市场”这一角色直到市场环境下对新生代技术的供求关系明朗为止。技术生态位是否能存在关键在于对其中技术的认同,在于是否坚信孕育的技术是未来占领市场的核心技术,孕育的重大发明会引起市场的剧烈变动甚至颠覆传统市场而推进社会的进步。[2]

随着生态位概念的延伸与扩展,生态位不断发展出技术生态位与市场生态位两个重要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市场生态位给出的一致定义是:新技术在原始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没有人为的保护行为,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不断发展。市场生态位的这一概念与技术生态位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传统研究中,Paolo Agnolucci等人认为市场生态位与技术生态位一个更看重“当前情况”,一个更注重“未来获利”;二者在时间点的选择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而SNM即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将技术生态位与市场生态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Petros Ieromonachou等人认为SNM的管理过程应是一份在特定设备设施条件下的逐步仿真扩散的实验过程,假使试验中,新技术选择成功并在市场上得以生存,就可以认定技术生态位成功转换成为市场生态位。战略生态位管理很好地解决了在研发过程中,实验室里不断持续创新的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到市场生态位的过程难题。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战略生态位管理的实施路径对于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发展过渡到市场生态位有重要作用。[3]

SNM理论比较统一的定义是指“为新技术成长构建一个保护空间,即战略生态位空间,通过生产者、研究者、用户、政府和其他组织执行者渐进的实验和学习,对新技术进行选择、培育、孵化,发展为成熟技术,并顺利地将它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的一个管理过程”[4]。其理论核心假设在于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演变路径的创新,协助调整技术生态位,如,在受保护的空间进行技术培育,对实验融合技术的进化进行协调、对使用者和技术创新网络及结构进行持续调整等等。SNM理论假定,成功的激进创新产生于各利益相关者协作和交流信息,产生于知识和经验的社会技术实验,发生在受保护的空间。目前SNM理论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到新兴生物燃料、能源、交通等新兴产业的研究中,解决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问题。

二、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的内涵概述

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SNM过程)主要围绕新技术的出现、孵化、推广和商业化这个从技术的产生到成功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展开研究。Weber & Hoogma认为SNM理论是创造“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实验室,用以学习新技术将产生的问题、缺陷、遇到的障碍及用户需求等”。SNM理论过程有三个比较关键的概念,一是技术,所有的科学知识、工程实践,生产工艺技术、产品的特性,技巧、程序、体制和基础设施,总和构成了技术。[5]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技术的理解也有了外延的扩展到技术体制,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的硬件技术,而是与社会结合在一起,共同演化,形成技术机制。二是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仅仅关注问题的结果,而且包含论证和学习的环节。新技术成熟之前的实验都在一个特定的保护空间里进行,保护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资金支持、财税补贴、政策倾斜等等。三是学习,在实验中学习新技术的优势与劣势,提倡从用户、生产商到有关机构以及政府,一起进行全方位、全面的学习。

围绕SNM过程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理论层面对SNM过程进行分步骤的阐述分析,二是从SNM的应用案例出发总结SNM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的步骤概述

国外少数学者对SNM过程的步骤进行分析阐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Weber & Hoogma、Kemp和Dries.L,T.Hegger为代表的五步骤论的观点,二是以Johan Schot, Frank W Geels、W W M van der Laak和Geert Verbong为代表的三步骤论的观点。1.SNM过程五步骤论Weber & Hoogma,Kemp等提出SNM过程分为五个方面:技术的选择、实验的选择、实验的建立、实验的扩大、政策保护的手段。[5]在此基础上Hommels A等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过程。(1)技术的选择――选取有潜力的新技术;(2)实验的设计和建立――相关人员和保护措施介入实验的设计和建立过程;(3)实验的执行――解决创新过程中经济、社会和团体的相关问题并尽早解决;(4)将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推向市场生态位;(5)评估生态位的保护并逐步撤走保护手段及措施。[6]

Dries L. T. Hegger等则认为SNM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步。(1)定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系统改造的概念。一个项目的起点,首先是由一名行动者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行动者可以是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接着,概念再转化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系统。(2)探索社会嵌入概念。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第二步不是技术示范或实证,而是探索这个概念如何在社会上嵌入。主要的内容探索的是:哪些潜在的行动者会对这一概念感兴趣,他们参与的程度如何,不参与的具体原因如何。(3)开始试探性的会谈。主要的形式是通过讲习班、专家会议和共识会议等,使行动者聚集在一起。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将参与的行动者从最初的出发点形成的概念,成为符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现实。在行动者对目的进行共同商定后,要进行过渡管理,主要是选择过渡管理领域的范围和行动参与者的范围。过渡管理的政策往往要与现有的政策领域相应,例如农业、能源等等。过渡时期寻求综合的解决方案,如果利用概念作为出发点能更容易,该方案的目的是在各个政策领域过渡期间,架起服务于消除两者差异的桥梁。(4)设置实验。在社会嵌入概念之后,就要进行生态位中的社会技术实验。实验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技术实验与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的实验相结合。比如提供服务的计费结构、所涉及的行为者之间的职责分工等等。(5)评价和学习。在项目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和总结学习经验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项目的起点。[7]2.SNM过程三步骤论主张将SNM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的学者们,其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三个步骤主要是建立期望、建立社会网络及学习过程。

Johan Schot, Frank W. Geels[2]认为SNM过程有三个主要因素。(1)期望和愿景的结合。期望对于生态位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过程、吸引注意力及持续的保护和培育指明了方向。如果制定了期望,那么期望将有利于生态位建筑的成功:第一,更健全,指的是被更多实践者所分享;第二,更专业,如果预期的太过于笼统,他们则不会给予指导;第三,有更好的质量。预期的内容是根据正在进行的项目来建立的。(2)建立社会网络。该过程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批对新技术的支持者,并促进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必要的资源,如资金、人员、专业知识等。社会网络如果满足以下几点会对生态位的发展有更好的贡献:第一,网络要够宽,即多方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将会有利于促进多方观点意见的融合;一些相关的外界人士的参与对拓宽认知领域和促进二阶学习也许尤为重要;第二,网络要深入,即代表机构的人员应该能够调动组织内部的积极性和资源。(3)学习过程是多维度的。具体内容包括技术因素、设计规范、市场和顾客偏好、文化和象征意义、基础设施和维护网络、产业和产品网络、法规和政府政策及社会与环境的影响等等。

W. W. M. van der Laak认为生态位内部塑造过程为三个步骤。(1)建立期望。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明确相关活动的期望,同时也可以促进其他行动者制定一个相关的或合作性的、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并最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确定期望的过程中,不同的行动者之间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并产生冲突,必须尝试明确这些差异并有效利用,例如通过定义多个实验来进行。但必须注意的是期望必须是有形的,努力寻找有证据支持的期望;另外,在制定期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选择的开放性,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信息和经验,而不是事先做出选择;最后,可以通过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制定和定位自己的目标。(2)网络建设。该阶段目的是制定一个广泛的网络,包括所有有关行动者,包括行业角色、用户,、科学家、社会组织(NGO)和有关政策制定者。确保在自己的机构所涉及的个人是没有外人,并可以带来相关资源或扩大自己的网络的经验。同时强调不要忽视用户在技术引进中的作用,它是创新的源泉。这些网络中的成员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权利和职责。另外,网络中的行动者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方式来达到沟通的目的,如定期会议或讨论。(3)学习过程。第一,创建和刺激实验的多样性可以学习到不同的使用环境的各种设计,在生态位的早期阶段,多样性在未来做出平衡选择时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后期阶段维持多样性同样也是重要的;第二,要进行不同层面的学习,例如对技术、基础设施、法规、用户的喜好、文化和社会的接受学习等,旨在创造这些维度之间的合作而创建出一个技术和社会实验之间更好的“匹配”;第三,要注重自反性学习,即质疑潜在的假设,如社会观和世界观,如果技术与这些假设不匹配就可能自发地改变方向;第四,尽可能创建实验之间的共享,例如通过平台,定期会议和座谈会的形式。制定有监控结果的实时通讯和来自不同实验的经验对学习共享也有作用,通常来说,发展成功生态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一项共享课程的设施;第五,利用经验教训,重新调整愿景和期望,过去的实验应该被看作是一个调整眼光、重新制定政策和设计新实验的宝贵意见。[8]

类似的,Geert Verbong等认为生态位的动态分析包括三个内容(1)社会网络的组成。主要包括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生产商、最终用户和金融机构等。其中研究机构主要提供技术;政府机构在早期扮演一个重要的金融角色;生产商要借鉴好的经验,并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最终用户的参与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训练和技术援助一直很重要,但是很难维持。(2)塑造期望,为所要实施的项目建立合适的期望。(3)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特点是极大的关注技术和经济效率,并找到适当的应用领域。比较重要的其他因素是操作、维护、学习当地文化和权力结构。另外,通过政府部门和中间的行动者许多的努力促进了社会网络,但他们却未能得到足够的动力;而用户不一定可以成为生态位发展的核心。最后,尝试设计一个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方案。[9]

四、SNM过程的影响因素综述

许多研究SNM的学者并没有具体指出其过程管理的具体步骤,但相关的研究通常都涉及到以下一些影响因素。1.技术特征技术特征在SNM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区分作用。通常来说,技术的选择和技术能力发展进步的形式比较多样,但影响技术选择的是技术特征,技术能力发展进步到下一代技术的创新,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及市场、组织、制度、文化等要素的影响和作用,如果该技术的特征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能满足市场或社会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则该技术会被选择;如果该技术的特征未能适应市场或社会对技术发展进步的要求,则该技术的创新就是失败的,不会被选择。技术特征是不断变化的,在SNM管理过程初期是符合要求的新技术,进入SNM管理空间之后的实验阶段,也有可能因为市场的变化或竞争技术进步程度的变化而呈现继续创新或终止创新的转变。

[6]HOMMELS A,PETERS P,BIJKER. W E. Techno therapy or nurtured niches? Technology studi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radical innova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07(36): 1088―1099.

[7]DRIES L T HEGGER, JENNEKE VAN VLIETA, BAS J M VAN VLIETA.Niche Manage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Regime Change: The Case of Innovation in Sanitation[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7, 19(6): 729―746.

[8]VAN DER LAAK W, R P J M, RAVEN, G P J VERBONG.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for biofuels. Analysing past experiment for developing new biofuels policy[J]. Energy Policy, 2007,35(6): 3213―3225.

[9]GEERT VERBONG, WILLEM CHRISTIAENS, ROB RAVEN, ANNELIES BALKEMA.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in an unstable regime: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India[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0, 13(4): 272―281.

[10]魏江,叶波. 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 中国软科学,2002(12):40―41.

[11]安同良,魏巍. 创新目标、前景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江苏的实证[J]. 产业经济研究, 2009(1):34―36.

[12]石惠,甘仞初. 高技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寿命周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7):20―22.

[13]刘军. 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的生态运行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管理, 2007 (4):72―73.

[14]MARJOLEIN C J CANIELS, HENNY A ROMIJN. Actor networks in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Insights from social network theory[J].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Futures, 2008, 40(7):613―629.

定位技术论文篇(7)

第一条资格标准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从事生产、技术、科研、设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生产技术、管理问题和承担科研设计工作,在技术创新、或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中,业绩较显著;撰写或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文章或论文、著作;有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与学习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及进行专业学术活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应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应于从事冶金专业的应用科学研究、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与科技情报信息、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改造、计量检测、产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产品营销、设备管理及安装维修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

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学历(学位)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六条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所从事的专业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

(二)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技术法规和政策。

(三)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章,基本掌握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

(四)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

(五)对一般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技术发展规划。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作为技术骨干,完成过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课题。

(二)完成对行业发展有影响的项目或系列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工作。

(三)完成过企业工程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成套项目的研究,方案制定、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等工作。

(四)完成本企业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工作。

(五)完成本专业的技术分析和市场分析,分析正确,被有关方面采纳。

(六)参与完成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或企业主导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及技术规范的编写,并获批准、、实施。

(八)完成对项目具有指导作用的有关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提出系统报告。

(九)完成1项以上中型以上或2项以上小型成套工程项目国内外投标、承包、施工和验收任务。

(十)完成企业中精密、大型、稀有、关键设备等复杂设备维修工作的全过程或成套设备的维护、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十一)作为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并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第八条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县(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关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或县(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关奖项)获奖项目的获奖者(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或市(厅)级以上实用新型专利、专业发明的完成人前五名。

(二)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提供详实的数据检测报告2份以上或解决了实验测试技术中的较大疑难问题,经同行专家评议,认为数据可靠、精度高、对实际工作有较大指导作用的主要完成人。

(三)负责完成1项以上中型以上或2项以上小型成套设备的规划、购置或制造、安装调试任务,并通过鉴定或验收;或完成2项以上企业大型设备的修理攻关,经实践检验,公认在同行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四)在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设计、研究中,运用较先进的技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完成人。

(五)负责完成2项以上市(厅)级以上或3项以上县(局)级科技进步推广项目,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负责制定的本地区、行业或企业发展规划、计划,经实施取得显著效益,或提出1项以上科技建议,被县(局)级以上有关部门采纳,经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对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

(七)负责完成1项以上国家、地方、行业技术标准及1项以上产品标准的制定,或2项以上企业主导产品标准的制定,并获批准、,用于生产实践。

(八)负责完成2项以上市(厅)级以上或3项以上县(局)级项目的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对实际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第九条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发表、出版、撰写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专业文章,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技术研究报告或较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第十条外语要求(已不作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本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一)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十三条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以来,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关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五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获得市级以上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者。

(四)直接负责(技术负责)完成市(厅)级以上较大项目的研究、设计或发明、引进、转化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并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可。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申报工程师资格应提交第三、四(或十二、十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五条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江苏省冶金专业资格条件附录

一、申报人必须提交的材料

1.按有关要求填写“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3份,并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备用相片1张(免冠大1寸)。

2.“江苏省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

(以下是对照“资格条件”要求应填写、提交的材料)

3.对照第二条,将申报专业准确地填在“申报表”封面相应栏目处。

4.对照第三条,将本人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以来的年度考核结果填入“申报表”内相应的空栏处。

5.对照第四条,提交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证书,以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任职聘书等复印件。

6.对照第五条,提交记载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完成的继续教育情况、经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原件。

7.对照第六条,提交反映本人专业理论水平的证明材料。

8.对照第七条,将本人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填入“申报表”相应栏目,并经单位核实确认。

9.对照第八条,提交反映本人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份,以及业绩成果证件、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与成果相应的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鉴定证书等)复印件。

对科研立项课题,应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阶段性进行情况报告书(含主管部门组织的3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审查鉴定意见)。

10.对照第九条,提交规定数量的著作、论文、专业文章等原件。

11.对照第十条,提交符合省职称主管部门要求的职称外语考试有效成绩证明原件,或免试证明材料。

12.对照第十一条,提交符合省职称主管部门要求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有效成绩证明原件(或免试证明材料),或提交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原件。

以上提交的材料若是复印件,须经单位核实、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核实的年月日,所有材料必须按评委会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整理、装订。

二、本条件有关的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1.重大:某一区域范围内规模大、影响深的。

2.疑难:暂不分明,难以确定。

3.主持:经某一级别部门认可或任命的,在工作中起支配、决定作用的。

4.系统掌握:熟知并能应用自如。

5.掌握:充分理解,较好地应用。

6.熟悉:明其意,并能应用。

7.了解:知其大意。

8.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主要对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毕业学校、现专业技术资格、简历等)、开展工作情况(如科研、带教、参与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取得业绩(按工作内容分述)、专业特长(经验)、今后努力方向等项目。

9.专业文章:指将本人解决专业技术问题中的心得体会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文中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并附具体实例问题的技术处理分析。

10.著作:指取得ISBN统一书号、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或译著。全书字数一般要求在20万字以上。

11.论文: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研究性学术文章,其内容一般包括摘要、关键词、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六方面。论文必须具有“三性”(即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全文一般不少于2000字。期刊必须有ISSN(国际标准刊号)和(或)CN(国内统一刊号)刊号。

12.交流论文:指在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宣读,并在相应论文汇编上全文(或摘要)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13.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各级专业学会、各部主办并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以及各部所属院校主办的学报。期刊必须注有统一刊号。

14.省级期刊:指由省级学术机构主编或主办的,并已取得ISSN和(或)CN刊号的期刊。

15.市级期刊:指由市级学术机构主编或主办的,并已取得具有ISSN和CN刊号的期刊。

16.省级学术会议:国家二级专业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及省级学会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

17.市级学术会议:市级学会召集的学术会议。

18.主要作者、主编或副主编:指本专业学术专著或译著的具体组织者,对该著作的学术、技术问题起把关作用。其个人承担的编著字数必须在5万字以上。

19.主要编著者:指专业著作的主编或副主编以外的编者或一般作者,其参与编著的字数一般应在2万字以上。

20.科技进步奖:特指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星火奖、火炬奖等奖励项目。

21.科技进步奖主要完成人:指在该奖项等级额定获奖人数内取得个人奖励证书者。

22.项目(或课题):包括国家、部门和各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或合同规定的科研或技术开发任务。

项目或课题复杂程度和大、中型级别按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23.直接负责(技术负责)人:指在项目中承担主要工作或关键工作,或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人员。其确定程序为:项目负责人出具证明,然后由单位组织3名以上的专家评估并提出意见。

24.经济效益:按人均上缴利税计算,不含潜在经济效益。“较大经济效益”指超额完成单位或部门规定(或本地区平均水平)的人均上缴利税的20%以上。

25.社会效益:指经过有关主管部门认可的改善环境、劳动、生活条件,节能、降耗,增强国力、军力等的效益。

三、本条件若干问题的说明

1.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

2.本条件所规定的著作、论文、交流论文等,其学术水平价值均由评委会专家公正、公平、全面地评定。

3.本条件所提“市”指副省级及地级市,不含县级市。

4.本专业工作年限:一般由毕业参加本专业工作后起计算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后续学历获得者,可从申报者人事档案记载开始的员级资格起计,但必须将全脱产学习时间减除。其员级资格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认可。

5.资历计算方法:从现专业技术资格批准之日起计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

6.凡提交的获奖成果均须同时附上相应专题材料。

7.本条件所指水平,一般由评委会专家评定。

8.本条件所指推广、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须经主管部门考核认可,其程序参照科技成果鉴定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申报人提出申请,填写“推广、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水平考核鉴定表”(以下简称“鉴定表”)。

(2)所在单位审核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