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舒适护理论文

舒适护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20 18:02:07

舒适护理论文

舒适护理论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该120例骨科患者中,包括骨折患者,颅骨牵引,颈椎术,骨髓炎,脊椎术等多种情况,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65岁。其中,试验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为(46.2±10.9)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45.8±11.2)岁。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如术后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等。

1.2.1对照组

谨遵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

1.2.2试验组

在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如下。⑴心理护理: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无助,情绪波动较大,依赖性强。由于行动不便,社交活动减少,生活单调乏味,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拒绝与人倾诉,甚至有抑郁自杀的倾向。针对上述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很有必要。①对患者因疼痛或不适而发出的哭泣、、抱怨等,需给予细心的安慰。了解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对骨科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恢复过程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适时用保证、指导、鼓励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柱,使消极心理得到改善,树立信心。②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督促家属给与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⑵饮食舒适护理:对于骨科患者,往往行动不便,缺乏锻炼,常有便秘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该帮助或者督促患者定期排便,因此科学的饮食护理是避免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首先,在饮食上增加饮水量,多食用流体食物;其次,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食用;同时配合适量的水果,提高维生素的摄入量,保持营养均衡。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每天进行定量的腹部按摩活动,以便促进胃肠蠕动,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⑶日常舒适护理:在舒缓期,患者疼痛感较轻,可以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展开简单的康复训练。通过伸张、散步,有效的缓解关节压力,保持其灵活性,不仅能减轻疼痛,防止麻木,还能舒缓患者心情,释放压力。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应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以在午后进行40min左右的日光浴,增强免疫力;对于行动方便的患者,可增加有氧运动,促进呼吸系统更新,增加肺活量。

1.3评价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标准:采用等级评定法进行疼痛程度的比较分析。0级:无疼痛,I级:轻微疼痛,II级:中度疼痛,III级:重度疼痛,IV级:极度疼痛。满意度评价:3个等级分别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n,%)表示,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采取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篇(2)

1.1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按照医嘱在术前对接受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的要求。患者入手术室前要认真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病历、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并提前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洗手护士和麻醉医师,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调节好室温,并注意术中保暖。根据患者的手术需求以及麻醉方式对患者的进行调整,术中协助做好治疗性操作和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对手术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详细记录。手术结束后及时清洁好患者皮肤,注意手术切口和保持引流管畅通,平安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内容是树立科学、正确的围术期舒适护理的理念以及开展手术前的随访及探问,提高患者在围术期身心的舒适度。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术前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前访视,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予以认真及仔细回答,尽最大努力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进行安抚,使患者达到心理上舒适。二是术中舒适护理:重点是调整好手术室的室温,一般保持在25℃,湿度保持在50%~60%,尽量减少器械的碰撞声以免增大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避免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燥等情况发生,提高手术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动作轻柔娴熟,指导患者作减轻不适与疼痛的深呼吸等,做好术中意外问题的应急措施,沉着稳定处理,避免慌张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对清醒患者,护士要以亲切的眼神、体贴的语音与其交流,术中杜绝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工作的认真与对自已的重视,体现“与其同在,身同真受”的存在,为患者创造一个即舒适又严肃的手术氛围。三是术后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回访,手术结束后应将手术结果告诉家属,指导患者家属如何照料,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术后疼痛护理。术后第2天随访患者,了解术中的感受、术后基本情况等,征求手术过程中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2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舒适度,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评价,对两组患者术后恐惧、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症等5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分界分值,分值高于2分说明患者存在此情绪,分值低于2分则说明不存在此项情绪。护理满意度从环境、宣教、态度、操作及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于手术结束后第2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全程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每组总人数×100%。舒适度采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由专业护士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疼痛、恐惧、睡眠障碍等,分为舒适、基本舒适和不舒适三个选项,舒适度=(舒适+基本舒适)/每组总人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SCL-90评分比较

显示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比较

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 舒适护理;术前术后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28-01

舒适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1]它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我们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骨科的围手术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骨外科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28岁-57岁,平均年龄43岁。

1.2 方法 对本组病例均采用舒适的护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1.2.1 心理舒适护理 入院后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表现进行评估与记录,有针对性的心理舒适护理,要与患者进行主动性的沟通,帮助病人了解病房的环境及护理人员,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消除恐惧感。

1.2.2 创造舒适的环境 护理人员保持病房安静,消除噪声,避免患者休息时进行护理操作,保持病房内的温湿度,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2.3 疼痛的舒适护理 通过对来自患者疼痛的主诉的分析评估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通过精神分散法及必要的止痛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产生的负面情绪。

1.2.4 的舒适护理 置患者肢体置于功能位,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的肿胀。

1.2.5 饮食的舒适护理 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长,胃肠蠕动减慢,因此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加强营养的摄入。

1.2.6 治疗上的舒适护理 输液时尽量选择肢体远端,弹性好的血管。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选择手背部及腕部血管,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除以轻柔的手法,精湛的技术,体贴周到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基本的舒适护理外,还应在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中注重舒适效果的评价[2]。

1.2.7 康复锻炼的舒适护理 对于骨科术后都有一套严格的康复计划,要考虑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要考虑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制定个性化,渐进性,灵活性,调整性的康复训练内容。

2 结 果

通过对骨科132例患者采用舒适的护理模式,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3 结 论

舒适的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实践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它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护士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养,文明的语言,微笑的面容,规范的礼仪和礼貌用语,对患者有很大的感染力,它能消除烦恼,融洽护患关系,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患者术后采用舒适护理,促进了心理和生理舒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舒适护理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有效的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1:16-409.

舒适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舒适护理;食管癌;胃肠减压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17-01

现代护理工作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胃肠减压是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后一项常规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胃液及胃内容物吸出,减少胃液积聚防止反流,降低手术部位的张力和炎症,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食管瘘

等并发症的发生[2]。临床放置时间一般为5~7天。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因严格禁食、禁饮,手术切口疼痛剧烈,咳嗽咳痰等,常表现为比肺癌等普胸手术后更痛苦。本文就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不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舒适护理对策。

1 舒适护理理论研究

护理事业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新鲜、条件舒适、环境清洁、安静,早期形成了舒适护理萌芽。1995年,Kolcaba指导这一实践上升到理论,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Thoery of Comfort Care)的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舒适感受和病人的满意度[3]。舒适护理可使病人在接受护理时充满了希望,使病人主动参与医疗护理活动。在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

2 术后不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2.1 消除环境影响:患者术后进入监护病房,环境的陌生以及监护仪器的使用等均给患者增添了恐惧和焦虑。待患者麻醉清醒后,要及时主动与其沟通,告知监护仪器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病情,置患者舒适的斜坡卧位,将监护仪器的报警音量、荧屏亮度调至最低限度。保持室内温度18~20℃,湿度55%~60%,光线适宜。晚间要尽量使用地灯,尽可能将治疗和护理有计划的集中并最好安排在日间进行,以保证患者充足休息。

2.2 留置引流管时的舒适护理:患者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和尿管,各管道的固定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肢体的活动,可导致延缓排气等不适。因此护理过程中要妥善布管,固定管道的长度要以不影响患者床上翻身为准。留置尿管期间要保持会清洁干燥,给予0.2%碘伏会阴擦洗,2次/d,以保护患者自尊,消除其紧张、害羞心理。

2.3 口干咽燥与口渴的护理:胃肠减压患者最早表现出的生理不适感为口渴,在术后12h内最甚,与麻醉致唾液腺分泌减少、术后早期患者不自主张口呼吸有关。术后患者清醒即予盐水棉球行口腔擦洗1次,全麻完全清醒后,口渴明显时随时予吸管吸入适量冷开水漱口,但不要咽下以防呛咳。术后6h内口渴时予冷开水数滴润口缓解不适。常规准备润唇膏,必要时予湿纱布覆盖口部减少水分丢失,增加舒适感。术后患者回病房安置妥善后给患者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一次,术后6h开始给予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30mg雾化吸入,术后次日协助患者床上坐起,自行漱口4~5次,刷牙2次/d,以保持口腔咽喉部清洁湿润,减少胃管对咽喉壁的刺激。

2.4 缓解饥饿感:患者术前常规清洁灌肠、禁食12h左右、禁饮4~6h,使消化道几乎处于完全排空状态。胃肠减压期间,有患者术后早期因饥饿难耐导致入睡困难。术后可常规配制3L袋24h内持续均匀静脉营养治疗,遵医嘱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纠正体内负氮平衡,预防或缓解生理性低血糖引起的不适。 按时静脉推注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等,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部不适感。

2.5 缓解心理压力:恶性肿瘤本身给患者已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之食管癌根治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且大部分患者还存在经济来源问题,所以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主动与患者建立起“帮助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让其感受到被重视,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心理上的不愉快,并可通过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抚摸、握手等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综合以往研究,笔者总结得出舒适护理理论讲究的是根据患者术后的病理生理特点,有目的性的因人而异实施护理,以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不愉快,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冯洁.舒适护理模式之我见.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0):23

[2] 冯玉玲,江晓琛,汤文吉.食管及贲门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40-41

舒适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 心血管;舒适度;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08-02

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数目比较多、管理比较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优化治疗效果,笔者对本科室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心血管内科不少于2 d的患者290例,其中,男144例,女146例。30岁以下45例,30~50岁136例,51~70岁97例,70岁以上12例。文化程度:55例为文盲,67例为小学,114例初中,41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职业:165例为农业劳动者,28例农民工,27例个体经商,70例其他。随机将2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舒适度护理、个性化护理等。

1.2.1 一般护理(1)实行首接负责制。(2)空气舒适。既要让患者入住放心,又要让患者感觉空气舒适,标准是患者视觉、嗅觉舒适,充分流通空气。

1.2.2 心理护理[1](1)实行首接负责制,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过程。(2)开展护患沟通制,上岗前进行培训,护士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同时进行非语言沟通。(3)加强疾病宣教,做到每种疾病都发放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单,可明显缓解患者因对疾病性质不了解而造成的恐惧心理。

1.2.3 个性化护理如有的患者喜欢安静,尽量不要去打扰,工作尽量安排有序,有的喜欢热闹,可以随时与患者交谈。同时注意患者的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工勤人员和各级医护人员,早上查房前避免一切卫生人员的进出、打扫等工作,各种治疗可以在一个时段执行[2]。

1.2.4 出院护理出院前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意见,宣传出院指导,有机会则要安排回访。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舒适度自我评定量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对样本人群进行访谈式调查,按照患者自己的想法如实打钩,不会填写的由其家属代替,当天收回,共发放290份,收回290份,回收率为100.0%。舒适度满意情况内容包括:心理舒适度、环境舒适度、身体舒适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等方面内容。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详见表1。

3 讨论

舒适度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体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表现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一切生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3]。人一旦生病,其舒适程度逐步下降,对周围环境会不适应,身心会出现某些病理现象。护理人员的工作需要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现护理价值,这也是护理的最高境界,使患者恢复健康,达到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4-6]。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入院要求最高的舒适度,传统的一般护理往往达不到患者的要求,舒适度护理是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对较高舒适度要求而进行的护理干预,在环境、心理、身体等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经过舒适度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舒适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由此可见,舒适度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舒适满意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如芬. 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18-19.

[2]廖红辉. 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6(5) : 40-41.

[3]李爱兰.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42-43.

[4]胡丽青.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74-75.

[5]刘海英.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 亚太传统医药,2009,7(4):72-73.

舒适护理论文篇(6)

应用舒适护理理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在临终前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使患者安静、平和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提高了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体现了临终关怀“人性化”的服务。

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日益受到关注,为提高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让病人无痛苦地死亡。我院内科从2007年1月到2010年6月运用舒适的心理护理理论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舒适的心理护理的目地是使病人的生理、心理、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之无痛苦之死。所谓临终关怀,即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患者缓解极端痛苦。维护患者尊严,以及增强人们对临终者生理、心理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患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和对临终者家属提供心理,生理关怀的社会卫生服务。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例患者男12例。例患者女16例。年龄55-90岁。都是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晚期癌症病人,通过应用舒适心理护理理论给予临终关怀,患者能顺利从心理上进入死亡,“接受期”面对现实,从容做好准备,死亡时安详、安静家属表示理解和满意。2 舒适的心理护理在临终关怀的应用

2.1 生理舒适护理:合理止痛.采用患者愿意接受并认可的止痛效果的方法,以便患者达到更佳的舒适状态。本组患者采用口服、肌注注射给药方式。早期有21例患者选择阶梯药物注射方法。7例患者选择口服给药,后期26例患者选择口服加肌肉注射给药。2例患者选择肌肉注射给药。观察本组患者严重癌痛用口服加注射给药效果较好。支持自理.我们激励患者采取积极的自理行为,力所能及地解决别人无法替代的问题。根据病人自理状况予支持鼓励和协助,使患者在自理中体验舒适,保持患者身体机能相对完好状态,促进生理舒适。

2.2 心理舒适护理:设立临终关怀单间病房,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大病房患者间的干扰,增加患者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要。维护患者的尊严,重视心理支持。允许患者获知病情信息,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各种生活方式,让患者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坚持对患者进行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情绪特点和心理状态。指导患者科学地、客观地对待死亡,使其面对死亡时能尽可能坦然的“接受”,使患者脱离痛苦和恐惧,进入心理舒适和放松状态。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当面对家人即将离开人世时家属心理负担也是相当沉重的,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因此在做好患者的临终关怀时也要积极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与家人共同探讨癌症治疗的现实及对死亡的看法。帮助家属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接受患者家属的情感宣泄,与家属一起制定患者的护理措施,建立家属责任感,让家属能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同时减轻患者心灵的凄怆。

2.3 社会舒适护理:积极寻求家属及社会各系统对患者的支持。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应对疾病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因此:定期与患者家属、朋友及单位沟通,寻求在精神上、情感上、经济上对患者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人、社会的人。

2.4 灵魂舒适护理:当患者进入“接受期”后,也许会对一生成就、成败进行总结;也许会遗憾自己尽早离世;很多常情仍未去做或有一些患者认为自己白活一世、平平庸庸、一事无成,或对家属子女放心不下,或有需要没有满足,就这样走了,心有不甘。

我们通过与患者的讨论了解患者愿望,强调人生自我实现,不在乎时间的长短。每个人自我实现都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强调人生的整体认识,提高患者自我正向良好的感觉。同时通过家属、社会各系统的合作,满足患者的愿望,去实现使患者临终前得到心灵上的安慰――达到灵魂舒适。

3 小结

临终关怀及舒适护理理论在晚期癌症中对临终病人的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灵魂的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并在晚期癌症病人中应用,提高了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是对临终病人的最佳服务,使病人人生的美满结局――优死得以实现。安静、安详的离去。是人性化护理的体现,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湘莲.《对临终病人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41-542

舒适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应用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程度[1]。手术护理已不再是简单的操作配合而是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护理,这也是国际化护理发展的需要。2010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舒适护理与手术室护理相结合,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其中男111例,女89例,年龄18~80岁,平均36.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普通外科手术100例,泌外科手术58例,骨科手术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①术前舒适护理:于手术前1天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热情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各项实验室检查异常情况、家庭情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个人信仰等。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术前访视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姿势等,以了解患者的感觉,达到减少患者恐惧感的目的。②术中舒适护理:手术室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50%左右,患者进入后,友善地把患者接到手术间,简单介绍手术室的设置、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和麻醉师,一切操作要稳、准、轻,尽量避免因操作不慎造成声响过大,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勿用床号、病名或手术名称代替患者姓名。麻醉时,帮助患者维持体位不动,轻声平静地告诉患者会有什么感觉。手术过程中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允许喧笑和无谓的闲谈。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对患者的病情不随意议论或窃窃私语,泌外科及乳房手术者,更要注意言辞勿损伤患者自尊心。患者常对暴露身体感到羞怯,术中做到最小范围的暴露,维护患者的自尊心。要镇静、独立、快速解决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护理问题,以免引起患者猜疑,增加心理负担。③术后护理:护士于术后第2天进行术后访视,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况,询问是否下床活动,讲解术后下床活动的意义,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2]: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ⅡAMA)评定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得分愈高,焦虑程度愈重;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期间配合治疗程度按主动配合、基本配合及勉强配合三级标准进行评定,由手术室护士记录患者做各种配合时的情绪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ⅡAMA分值比较:观察组ⅡAMA分值较对照组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9±15.1)分、(123.6±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舒适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觉舒适的比率明显提高,感觉不舒适的比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舒适度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术中术后

舒适不舒适舒适不舒适观察组10074(74.0)26(26.0)84(84.0)16(16.0)对照组10051(51.0)49(49.0)53(53.0)47(47.0)3 讨论

舒适护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丰富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3]。本文中采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ⅡAMA分值较对照组低,术中、术后觉舒适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舒适护理模式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促进了患者对治疗的护理配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到舒适的同时也促进了交流,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李  辉.手术患者舒适需求调查与个性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