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3 16:22:26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1)

关键词: 组培快繁;微体扦插;体细胞

【分类号】:S67

在林木组织培养中,按照植物细胞全能型理论不同的外植体经过人工诱导,都能够重新开始细胞分裂和器官分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这种经过离体培养的外植体重新形成完整的植株由于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外植体类型、培养基中激素不同、培养条件不同等在林业科研和生产中一般有几种组培扩繁的方法,即微体扦插增殖途径、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发生途径。

1 微体扦插途径

将外植体剪成带1~2枚叶片的单芽或多芽茎段,接种到伸长培养基上。一定时间后腋芽萌发形成嫩梢,再将此嫩梢剪成单芽或多芽茎段,进行伸长培养,如此多带继代培养、扦插,直到一定产量后,再进行生根培养,即可获得完整的植株;也可以一边扦插继代,一边生根培养。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一般只需添加NAA等生长素不而细胞分裂素不是必须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增殖培养困难,顶端优势明显或生长迅速,或对组培苗质量要求较高的木本植物,特别适合引种数量少,需要保存这个种质资源,优点:该方法一次成苗,培养过程简单,适用范围广,移栽容易成活,遗传性状稳定。缺点是繁殖初期速度较慢。需要注意的是外植体木质化的部位不宜选取。

2 器官发生途径

器官发生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先将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过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不定芽诱导培养、生根培养,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激素的添加比较复杂,愈伤组织诱导一般添加6-BA与NAA或2,4-D,诱导芽阶段细胞分裂素则需要较高的水平,该方法在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可以在短期内在分化出大量的小植株,繁殖系数很高,但通过这种方法再生的植株在遗传上的稳定性较差,而且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愈伤组织再生植株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3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指双倍体或单倍体的体细胞(非合子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未经过性细胞融合而通过与合子胚胎发生类似的途径发育出新个体的形态发生途径。在林木组织培养中,可利用植物叶片、子房、花药、未成熟胚诱导体细胞发生,最后发育为完整的小植株。该途径形成的胚状体具有数量多,结构完整、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在该发生途径中非常重要的因子是培养基中的生长调节物质和含氮化合物,特别是生长素常用的生长素是2,4-D,NH4+ 对胚状体的形成起作用,因此培养基中常常添加水解酪蛋白、谷氨酰胺等,在林木组培扩繁中有五针松、挪威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用该方法的报道,在很多文献中报道ABA对体细胞的成熟影响巨大,一般用来抑制胚的早熟萌发,在许多植物的组织培养中都有关于Ag+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报道,Ag+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作用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中可能具有体细胞胚的数量显著增加的相似的效果但总体来说,能诱导的林木种类还不多,发生机理尚不清楚。

参考文献:

[1]崔凯荣,陈克明,王晓哲,等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的某些现状[J]. 植物学通报, 1993.10(3):14~20

[2]王雪婧,罗建勋.石大兴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 2007(2)

[3]崔凯荣,戴若兰.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分子生物学[D].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郭勇,崔堂兵,谢秀祯.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应用[D].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2)

一、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对培养艺术类职业性人才的需求

当前在各项经济生活中,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对科学技术等各领域进行着渗透和影响,文化艺术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绿色朝阳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在新的时期也呈现了新的发展,得到了极大提高,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进一步提高,带动和创造了一些附属产业及价值。所以艺术类专业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用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艺术这一朝阳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更新与转变,通过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相结合,未来艺术的发展将更迅猛,以更多元的形式综合发展,逐步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媒体、社会文化、医疗保健等领域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即便是艺术在形式上如何变化,艺术本原还是需要基于最基础的艺术理论来支撑,在支撑之上才能进行发展和变化。所以在此之上我们需要培养伴随着艺术产业而发展的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就市场而言,培养现代社会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是可行也是非常迫切的,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艺术类专业提供了论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具备艺术类别里某一特定职业和艺术职业群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符合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与实际能力薄弱,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师资队伍缺乏双重性,就业观念偏狭等问题,同时在招生上因艺术类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个人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学习吃力,老师教学吃力,致使毕业生质量不高,达不到一个艺术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新的时期,一方面要借鉴普通高教艺术类专业的良好经验,另一方面要努力摸索创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类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理性思考和定位,转变观念,努力扭转“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

三、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构成要素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稳健发展和新兴社会艺术的蓬勃兴起之下,艺术教育开始全面迈入高等职业化的道路,伴随职业教育的兴起而发展。“职业”二字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的特殊属性,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以实践能力为基准的,面向市场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则是为与艺术相关的行业培养的各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也是非常贴切的。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即要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又要对教育主体的教育实践发生影响,具有引导定向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确定是对高职教育体系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对于艺术职业学院而言,教育理念要体现出社会现状、职业需求、以人为本以及发展空间的思想理念。结合社会现状。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紧密,而且更加直接,具有协同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开办要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其发展的标准和模式,合理地设置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迎合职业需求。要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就要紧密结合相关于社会各领域和各层次对于艺术文化类的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其专业和专业的方向,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应用和第一线性,就要以动态的职业观来迎合社会对艺术文化类职业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职业教育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展的产物,旨在将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应用型、实用型教学的出发点,提升人的潜能,关照人的发展,特别在高职的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培养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学生在该职业能力上的培养,而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上都要具有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以人为本,在强调基础职业技能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兴趣、尊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本身的一大基本特性,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只偏重本身的学历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要树立为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的观念,将高职教育面向终身,按照终身教育理念来发展。

(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即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第一位,就业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可见高职教育是以特色和质量为突破口,并且具有最鲜明的职业技能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定位,以及与其它专业的区别,若在培养目标上认识不清,则会导致其在培养目标上的无针对性,而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职艺术类专业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专门化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素养,具备教学、辅导等方面的能力,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并与基础教育相衔接,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等艺术职业性人才,基础专业和实践能力强是它的主要特性,应该具有师范性、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师范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与本科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专门的艺术院校及本科类院校是培养在某一方面专业突出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专业要求高、精、尖。高职艺术类专业要求学生在专业上全面发展,在艺术类的岗位上其工作内容专业基础的方向和思路正确。“基础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在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的同时,也作为今后再教育的基础,现阶段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是终身学习艺术的一个基础,要学会学习,学会传授,也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专业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基本素养,能够适应艺术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今环境下,也要适应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和拓展。“实践性”是指要增强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基础,能胜任面向社会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需求,与社会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设置

对于教学工作而言,灵活主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于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构成要素,高职教育需要根据各分科的分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需要,结合专业目录设置适合的学科门类。同时,专业设置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能体现和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市场就业方向,专业的设置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不仅要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规划、目标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顺应现代产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突出院校与区域,与所属行业所需求的特色型专业。就高职教育艺术专业而言,要考虑:(1)艺术类专业和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的现实发展对所需要的音乐类人才相适应。(2)高职院校与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上是否联系紧密,是否能根据市场、以及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该人才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艺术类的专业以及专业的方向,优化课程结构。(3)逐步提高现有的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把握艺术类行业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和变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训场所。

(四)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所确定的基本框架。高职的课程模式都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性质和功能来具体呈现和操作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吻合,课程模式的设立和建设十分重要,需要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的目标,并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方面,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来说,课程模式的构建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1)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根据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基础的课程要体现出以应用为目的,专业的课程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艺术基础类的课程设置与其它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实践和理论上要处理得当;要让各个课程之间进行合理的衔接,形成以艺术类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为要求的课程模式和体系。(2)在实践实训教学方面,要摸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并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职业技能,如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最基础的各项表演,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把握,让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的素质进行结合,并将实践的教学体系和理论的教学体系互相渗透。(3)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要积极实行以实践为基准的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考试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艺术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探索适应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五)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将教育的理念进行贯彻的中间环节,是对培养目标进行实现的过程,它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活动的途径。职业教育的培养途径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基本途径、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综合途径是培养途径的主要内容。在高职艺术专业中最基本的途径是采用一般性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艺术实践,这也是普遍认同和采纳的培养途径的方式;最主要的培养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属于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是指学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第二课堂、校风、学风,对学生思想理念和素质,艺术个性的培养等产生的积极的影响;综合途径是高职教育所倡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六)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它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能够使人才培养的过程规范化、制度化。院校包括在管理机构、工作岗位、专业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方面需要形成科学的制度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正确实施提供保障。高职艺术类专业培养制度在学生基本培养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学工管理、主辅修制度的建立上要遵循艺术教育的特点和特色,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

(七)培养评价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素养;培养

在高中阶段,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很多,既有人文学科如语文、历史、政治等教学过程的积累,也有来自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高中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又与社会文化有较大的区别,其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变化发展,使高中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又要结合高中实际来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承载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生,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教育功能、调节作用、多样形式来积极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服务,不断摸索人文素养发展的经验,才能使高中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人文精神,从而为自身学习发展服务。

1利用校园文化的综合教育功能来拓展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校园文化作为高中学校的重要精神食粮,其属于较高层次的育人手段与育人方式。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校园文化不是单一的人文素养培养,也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教育,其是综合的人文素养培养系统。其二,校园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性,对时代潮流与正能量的把握比较准确,能更好引导高中生的成长发展。其三,校园文化通过文化激励与人文精神塑造,把高中学校的精神传承、发展理念等学校精神内核理念渗透其中,从而使高中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校园文化熏陶,自觉提高人文素养。从这三方面来看,校园文化的综合教育功能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提供更广阔的天空,如果说人文学科教育是纵深的人文素养培养,那么校园文化就是横向的人文素养培养系统。从这一个角度上来看,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高中每年的迎新晚会活动来看,表现上看是文艺晚会的表演。但从更深层来观察,迎新晚会活动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很多。就迎新而言不仅仅包括对新一年到来的辞旧迎新祝福,传承中国文化新年文化的内涵,更是对高一新生的欢迎与展示。从节目形式到节目内容,从师生参与程度到外界反响等,都是学校精神面貌、发展理念、育人观念的人文素养传播。尽管每一个学校都会有歌舞表演、相声、器乐等艺术形式,但其内容编排、内涵表现及师生观感却千差万别,这种差别所体现出的恰恰是校园文化所承载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多样化与拓展。

2发挥校园文化的调节作用来丰富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内涵

由于高中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且面临高考检测的压力,因此传统上一般高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往往体现在人文学科教育上。但事实上,适当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能丰富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内涵。随着新时期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通过校园文化来展示学生个性也成为了重要手段。而人文素养的内涵也在这种影响上进一步丰富,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就更成为了新时代高中生的人文标签。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校园文化来放飞高中生思想,形成独立人格就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是调节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方式。以高中生校园辩论赛为例,高中生从辩题选择、辩论观点、辩论技巧到论述逻辑等辩论环节都有了重大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内涵。如在辩题上,高中生不仅直面同性恋的社会问题,更对高考指控棒提出了全新的认识,这就产生了“允许同性恋结婚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高考一考定终生是人生的喜还是悲”等尖锐的辩题。这些辩题的产生就说明,高中生通过校园文化来为自己正名,把个性化发展与追求纳入到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素养的内涵。当然,作为辩论赛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调动高中生语言、思维、知识储备、能力运用等综合性人文活动,整个参与过程就是一个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通过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这类校园文化的结合,使其赋予了人文素养内涵时代性的特征,当然也就从根本上丰富了高中的人文素养内涵。

3运用校园文化的各类活动来加强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人文素养既是人文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又是人文精神与内在品质有机统一。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项高中学校人文性建设活动,其旨在通过常态性文化活动来渗透人素养,从而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与人文学科教育相比,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培养的人文素养更综合、更全面,能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换言之,要加强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各类活动的开展。如前所述,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综合教育功能既能对学生人文学科所培养的人文素养进行整合,又能丰富人文素养的内涵。因而运用丰富多样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校园文化的各类活动对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各有优势,但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整合为一个系统性、体系性工程,对加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无以比拟的作用。德、智、体、美、劳在校园文化活动都有表现,使其均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就要依靠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校运会上所展示的精神追求、互助精神及集体荣誉感等人文素养;合唱比赛所展示的审美内涵、音律配合等;辩论赛所体现了知识运用、思维灵活等……这些活动中不仅仅会促进了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还会深化高中生对人文素养的思考,从而达到在思想观念上形成对高中生的冲击,无形中强化了高中生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认识。综上所述,高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方式受学业影响并不十分丰富,就要更好地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一平台,通过对人文素养培养途径、人文素养内涵及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势等三方面考察,来调动校园文化的机制作用发挥,使校园文化从内容上、形式上、途径上、作用上等全方位配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使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曾芬钰.论“校园文化”与“文化校园”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6(03)

[2]张振华.感受校园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课外语文.2016(11)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4)

【关键词】科学 培养 创新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7-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由此可见,科学探究就得需要学生进行创新,科学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的过程,基于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很关键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当前,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内核,是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竞技场的“入场卷”,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21世纪的主角。前国家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党群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由此可见,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进行“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索创新的运行规律,是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重大举措。

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创造潜质扼杀殆尽,它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之路越走越窄。要想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突围出来,就必须寻找其薄弱处下手,而这个薄弱处正是长期被忽略和冷落的创新教育。只有从这里突出重围,才能进入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于我们要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就为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只有坚持创新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新精神,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深入进行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才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 创新人才。因此说,通过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邓小平同志“三个方向”指示为指导,以同志的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为依据,已培养出21世纪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原则,以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我校的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理论与实践操作体系。

1.树立小学“在自然科学体系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从小培养进行创新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一些设计、发现、发明和创造力发法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创新教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初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对活动操作本身比较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创新中来。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自然科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以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对话表演,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提出自然科学问题。

2.建立自然学科教学的课程设计及教材体系

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创新的实际,我校开发了以自然学科教材与科技活动为主的创新教育课的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教材内容以科学学科教材及我校汇编的《点燃神奇的火花》一书为主,采取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为1:1.经过近三年的尝试与开展,我校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开发,创造性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起来。

3.建立综合教育途径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建立以科学学科与辅助教学为主的包括课外小组活动,科技教育管理以及科技竞赛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综合教育途径,形成活泼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方法体系。我校在科学教学中已形成了以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实验猜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推测的途径,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和小组合作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用实验来说话的思想,从而达到学习科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教育科学版《种子的发芽试验(一)》一节课时,从谈话开始,通过对植物的一生从种子开始,提问它的发芽需要什么引入,学生会很快说出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教师再给予分析与指导帮助学生得出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通过选择一个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实验,同时强调学生要观察和记录,在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证明,小学生思维的可塑性非常大,思维的潜能是无限的,有待于我们全方位的进行开发。不仅要在小学的科学学科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训练,还应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开发教育,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小学进行创新素质培养的测量和评价体系,建立这项实验研究外部激励体制,以推动这项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宝书,李蝶娜主编.《创新教育实践研究》2000年第二篇.

[2]2014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4年第1页-第13页.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双主体模式;教与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176-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研究团体和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65%左右来源于资本投入,8%左右来源于劳动力增加,6%左右来源于人力资本增强,20%左右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包括技术进步、结构改善和管理水平提升等等。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传统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将不再明显,为此,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强化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本的增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要素,这些优势生产要素的形成和提升,必须依赖于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就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社会经济实用人才?高等院校深入贯彻实施“以人为本,个性化培养”,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这种教与学的融合渗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二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当前,高等院校对第一个层面的交流与互动普遍比较重视,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对第二个层面的交流与互动,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构建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模式和途径,强化在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组织和运行、教学效果评估及反馈等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和诉求,是高等院校实现教与学深度融合需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二、高等院校教与学融合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高等院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现状,针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环节(目前参与环节,希望参与环节)。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内容制定、任课教师选择、与任课教师沟通和学习任务饱和程度五个方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方式及途径(目前参与方式及途径,希望参与方式及途径)。包括与同学、任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主管领导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选择多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1~4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1508份,其中有效问卷1399份。

1.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环节分析。通过对有效调查问卷中目前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环节和希望参与教学管理环节相关调查项目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1、表2),可以看出:(1)第一个层面(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仍然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调查显示,目前35.8%的学生选择了与任课教师沟通过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19.45%的学生选择了与任课教学沟通过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并且有41.40%的学生选择希望与任课教师沟通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41.76%的学生希望与教师沟通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说明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尽管是目前高等院校教与学融合的主要环节,但融合深度和程度不够,学生希望进一步加强深化,更好地强化教学环节的交流与互动。(2)第二层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程度明显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只有5.11%、7.49%和4.57%的学生选择了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提供了建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提供了建议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提供了建议。而希望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希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和希望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的比例高达39.31%、43.19%和42.85%,说明学校在诸如开展人才培养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专业教学计划等深层次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参与和融合的程度不足。(3)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倾向性方面。目前36.70%的学生建议过老师多讲些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内容,25.51%的学生曾经建议过多开展实践教学;而选择建议过老师多讲些理论知识的学生只有7.99%,曾经建议多开展课堂教学的只占10.95%。与之相对应,选择希望老师多讲些实际应用和案例知识、希望多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或实习)的学生分别高达69.53%和63.61%,而且,学生年级越高,这种迫切程度越强烈,说明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4)在任课教师的可选择性方面。目前,选择少数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部分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和全部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4.7%、24.85%和6.61%;而与之相对应希望选择任课教师情况分别为12.02%、43.62%和29.40%,说明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可选择性程度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可选择任课教师的课程数量。(5)在学习任务的轻重情况方面。42.0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比较合适,22.9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偏重,只有17.7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偏轻,并且有59.47%的学生希望有更多自我发展的时间和机会,而且,随着学生年级升高,这种愿望越强烈。说明目前高等院校学生教学任务的安排不尽合理,特别对高年级学生,应适当减轻课堂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式与途径分析。教学方法的改进,授课效率的提高是在教与学共同探索努力下完成的,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法和途径的调查分析(表3、表4),可以看出:(1)与同学进行学习情况交流、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反映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问题、通过班干部或课代表反映问题等基础性和传统性做法(选择比例分别为63.47%、33.78%、25.52%、29.46%),仍然是目前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而且学生也希望继续加强这一环节的参与方式与途径。(2)定期与专业教研室主任沟通、定期与专业课程组沟通等中间层次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为11.35%、11.81%)则明显不足,学生希望通过学生信息员反映问题、通过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反映问题、定期与专业教研室主任沟通、定期与课程组沟通等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分别为19.59%、21.96%、41.53%、36.19%)要求比较强烈,需要不断加强中间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途径。(3)定期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沟通、定期与学院主管领导沟通、定期与学校主管领导沟通等高层次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为:8.27%、8.17%、6.19%)非常有限,而希望通过这种高层次方式与途径参与教学管理的比例高达30.64%、32.91%和25.29%,表明学生更希望直接与高层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反映实际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双主体型”教与学融合模式的构建

教育的意义在于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价值引导首先是通过教育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规格的设定而实现的;其次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选择而实现的。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之间的中介是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即受教育者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教育者所提供的课程、教师和教学进度等。并且,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提供的课程,还可以在了解教育者设计意图基础之上进行主动接纳还是被动接受的态度选择。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规划(包括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界定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管理与控制(包括教师选择与配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包括教学效果评估、授课学生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毕业生综合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等多个阶段,要想实现学生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和深度融合,必须设计良好通畅的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参与渠道和反馈途径,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各个阶段保持持续的信息反馈和优化调整,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处于动态优化的过程之中,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诉求相适应,为此,可构建包含教与学双方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的“双主体型”教学管理系统模式。本模式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从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教学过程管理与控制、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逻辑规划。本部分的关键在于规划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执行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二是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的反馈与修订。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修订意见,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订。三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环节与途径。包括教学层面广泛信息的第一层次反馈、人才培养方案层面的第二层次反馈和人才培养规划层面的第三层次反馈。

四、“双主体型”教与学融合模式运行体系

基于上述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现实教学管理的工作过程,构建了从学校、学生双方出发,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院系领导、教师、学生参与的“双主体型”教学管理模式运行体系,该运行体系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建立由学校主管部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教学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收集社会、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办学宗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制定、教学效果监测、评价与反馈、管理模式修订等教学管理模式实施的全过程。

2.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与制定。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诉求,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遵循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任课教师配备到教学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的逻辑思维,开展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规划和路径设计。

3.教与学过程的实施和运行。教与学过程是教学管理模式中的主体部分,是在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开展的,主要包括教学知情、教学选择、教学反馈、教学研讨、教学评价、教学决策六个环节,六个环节学生以分层的方式参与。教学知情环节是教与学阶段的基础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了解专业教学计划以及重大教学决策的内容及其理由,学生应该清楚学校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人、计划怎么样培养、为什么要这样培养等问题,并及时了解学校重大教学决策的内容及其理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校教学计划以及重大教学决策加深理解,与学校形成共同认识,从而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选择环节学生在对教学知情的前提下,以学生代表的方式选择教师、课程和学习进度,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计划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进度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和“一课多师、一师多课”制将使更多的学生有可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和教师;反馈环节是对前两个阶段实施情况的阶段性反映,由学生与院(系)领导座谈的形式完成;研讨和教学评价阶段由学生代表与教学管理部门完成,学生代表可以将学生的心理、思想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反映到学校,学校与学生针对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再次将解决措施反馈给学生;教学决策环节是教学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一般应以高年级为主的学生代表参与,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评估、专业课程的增设、调整,广泛采纳学生民意。

4.效果分析与信息反馈。学校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计划的实施情况,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和系统分析,为教育教学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益信息。学生通过各种反馈渠道和途径,向任课教师、课程组、教研室主任、院系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委员会、校领导等不同层次反映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教学管理委员会经过分析论证后,提取有价值信息,再次修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并逐步形成教与学耦合交互作用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闫军印.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6):648-650.

[2]郝英奇,孙班军,闫军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5):697-700.

[3]丁永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与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54-55.

[4]周文芳,闫军印,单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54-55.

[5]闫军印.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6):646-652.

[6]闫军印.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规划与设计[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6):124-127.

[7]闫军印,张举钢,刘翠娥.关于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64-69.

[8]吕科建,闫军印,康敬青.河北省地质科技人才供需形势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2):98-101.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化学;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110-01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正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明确科学素养的涵义,了解科学素养的意义,明确与科学素养相匹配的化学教学目标体系,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一、加强《新课标》理念学习,提高教师对科学素养的理解

科学素养的含义,通用的解释是指人们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学校教育就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是理科教育的首要任务。《新课标》在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如何发挥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实验类型多,与生活关联强的学科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领域,应是每位化学教师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二、紧扣《新课标》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科学知识水平

掌握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保证。一个科学知识储备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提高他的科学素养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新课标》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为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其初步运用,就要引导学生领会化学知识系统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整合。通过对基础知识系统地学习和梳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标》理念倡导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特别把“科学探究”列为《课程内容》五个一级主题的首位。

1.在化学实验中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品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品质,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直观的素材,及时适度地利用这些素材组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化学实验的内在乐趣,还能让学生的科学情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陶冶和提升。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应用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学习过程不仅是增长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学习以本来面目。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思维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升华科学思维。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知识整合能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效的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规定设置的新课改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态度、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形成科学探究精神、锻炼科学探究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学校定期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赛”、实验技能大赛、科普讲座、科学家事迹展、科学知识竞赛、爱科学手抄报制作等,开辟科技图书角、组建课外科学社团,在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的熏陶,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有效利用各种媒体途径,拓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渠道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篇(7)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标准;途径;形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016-0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后,教育界不少专家学者便开始围绕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展开研究。但多年来“双师型”教师这个在我国职业教育界被广泛认可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也没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在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和建设体系,导致诸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目标所期望的水平。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及教育理念的发展,统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研究者的共识。基于此,本文欲对“双师型”教师标准及培养培训途径与形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双师型”教师标准

1. 当前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模糊认识和误解。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教育界不少专家学者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看法:①双证书说: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②双资格说:教师资格和其他行业或职业的资格证书;③双能力说: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④双层次说:能力之师和素质之师;⑤双素质说: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其他行业的职业素质;⑥双职称说:教师系列职称和另一系列的技术职称;⑦双来源说:“理论型”专职教师和“技能型”兼职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认识不统一反映出意识层面的局限性,也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模糊认识和误解,会对培养工作产生错误的导向,也是造成高职教师发展标准没有新突破的原因。

2. “双师型”教师标准。2004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提出“双师素质”的概念,并把“双师素质”教师描述为:既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而且在该文件的附件一中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中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以上。

从以上文件内容对“双师型”教师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可以得出结论: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既要有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又要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即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这个结论对于“双师型”教师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以及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途径与形式

1. 学校层面。统筹规划、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计划。学校应按照总体发展计划,全面掌握和研究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制定培养培训计划,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从而加速建设工作,具体培养培训形式如下:

(1)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和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从政策上、经费上、时间上鼓励教师在职学习,包括学历进修、攻读学位等,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提高学识水平与专业技能。

(2)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

第一,选派业务水平较高、有敬业精神的中青年教师或业务骨干到国家高职师资培训基地或国外发达国家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技术水平。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培训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提高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短期培训;二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三是开展第二学士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地师资、实训条件较好。同时,培训项目所对应的行业技术水平较高,部分课程聘请了行业资深专家授课并安排了企业实地考察。高新技术含量的培训内容和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开阔了教师的视野。经过培训的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接触本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

在国外进修的专业教师眼界开阔、思想活跃,不仅能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还能学到先进的科学方法、教育技术及高职教育的最新理论。而且欧美一些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发达,对师资的要求和培养可以达到博士学位的层次,为了能够迅速高质量地解决师资问题,到国外发达地区参加培训学习是一条快捷的途径。

加强专业教师培训是对在职教师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展和提高的一种经常性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使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业务技能、培育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培训是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二,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到对口的企业、公司、科研单位兼职,选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定期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挂职锻炼,强化专业技能,弥补实践能力不强的弊端。

第三,聘请专家来校讲学。聘请高职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

(3)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使教学工作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2. 企业层面。全面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工作,搭建“双赢”校企平台。

(1)企业为教师的挂职锻炼提供便利。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双师素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热心支持、大力扶持职业教育,为挂职锻炼教师提供便利,如实践场所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企业和行业相关信息的收集等,帮助教师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完成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企业接受锻炼的同时,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学校有利的条件积极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和技术等问题提供帮助,从思想、行动上实现真正意义的与企业接轨,让学校、企业双方都从中受益,达到学校培养人才、企业谋求发展的利益双赢。

(2)企业配合学校教师,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实践课教学、参与教学监督和评价等。企业的全程参与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双师”意识,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

3. 教师个人层面。建立“双师素质”教师的知识能力体系,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教师的成长要靠自身的内在需求,在向“双师素质”教师发展时,总是会考虑付出的价值。教师认为有价值时,才会进行积极的研究。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自我建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从盲目走向自觉,从偶然走向必然。

“双师素质”教师的知识能力体系由教学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职业训练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5部分构成:①教学专业知识:指的是专业教师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础的部分。包括教学理论与策略、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组织与管理等知识;②学科专业知识:它是教师的特殊领域,即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解的形式,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整合,主要包括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它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③职业训练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职业化人才。作为“双师素质”教师,除了能传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外,更要重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的着力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能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上;把培养的落脚点定位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知识技术更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上,让学生掌握各特定专业领域的方法和技能,培养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专业实践能力:指教师拥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环境,了解企业运作过程,掌握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职业素质等,从而具备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能力;⑤教学研究能力:包括基本教学技能、课程开发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反思技能、自我评价技能和专业发展技能。只有针对上述内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强化自己的“双师素质”,才能成长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之路,建立全面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自身改革发展需要,实现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召净等.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

[2]罗将道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

[3]王想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探析与路径选择[J].宁夏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