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4 17:22:51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 政府 监管 体系

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1万公里,达9.6万公里,仍居世界第二。回顾高速公路发展历程,对高速公路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在实践中摸索与升华,在管理体制、政府监管、资产管理等战略问题上还未形成成熟的共识,管理的法制滞后、体制不顺、内容不细、手段不强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2013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势必超过美国的10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届时我国拥有了世界最庞大的高速公路资产,高速公路发展也将很快实质性进入“管理重于建设”的时期,要回答如何平衡国家、高速公路投资者、高速公路使用者、公众等各方利益,在数量第一的形势下实现管理品质的第一,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问题的再探讨显得至关重要。

1.政府监管概念内涵

明确政府监管概念内涵是解决高速公路政府监管问题的前提。高速公路政府监管是监管主体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对高速公路市场经济行为的微观干预和控制[1]。根据政府管制领域著名的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的观点,高速公路政府监管应属于“公的监管”,监管实质是国家及其机构运用强制权利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干预和控制,对已经不能通过社会私有主体之间的合同达到约束效果的经济活动实施约束[2]。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国家,由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来共同实现监管权力的取得、事中执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行政机关是由立法机关设立以贯彻政策目标的政府单位,从监管的具体实施看,行政机关是监管的实施主体,监管更多的体现出的是行政权力的作用。高速公路与其它领域的政府监管权力一样,随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集准立法权、行政权、准司法权于一身的权力集合,完全超越了传统政府行政权力的界限。划分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主体不能以组织类型而应以是否拥有监管的权力为标准。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主体广义的是经法律授权监管高速公路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监管高速公路的授权组织,狭义的是拥有高速公路监管权力并且独立于传统行政部门具有一定独立法律地位的政府行政机构。政府对高速公路领域经济运行的介入和参与主要是宏观调控、微观监管和资产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

1.1宏观调控

高速公路政府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财政、货币、税收等宏观经济政策对高速公路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控制”和“调节”,概念特征是间接的总量的。

1.2微观监管

高速公路政府微观监管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在微观层面上,依据法律授权对高速公路市场主体及其活动予以规范、限制和约束的行为,概念特征是直接的、具体化的。

1.3资产管理

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中政府是出资者以参与高速公路企业治理和直接介入市场等方式对高速公路国有经济主体实施的直接管理,概念特征也是直接的、具体化的。

明确政府监管的作为内容,需要把握两点基本认识:一是参与高速公路市场经济活动的多面性政府主体,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都要求政府以公共机构身份持中立立场,资产管理要求政府以出资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内部行政管理,以使经营权与监管权分离,保证政府监管高速公路客观、中立立场;二是高速公路政府监管内容宜限于微观监管领域,宏观调控一般以间接方式引导高速公路市场利益主体的行为走向,微观监管以直接禁止和强制性要求方式更为直接干预高速公路市场利益主体的权利、利益和行为[3]。

2.重构政府监管体系

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涉及要素的主要包括:主体、客体是谁;职能、内容是什么;类型是哪些等。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主体模式主要两种:一是国资委监管;二是交通部门监管。对这两种模式不少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高速公路产业仍然存在“政监、政事、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中政府监管概念不清与其他概念混淆使用等问题。依据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概念,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是高速公路政府管理体系中的子体系,高速公路管理体系中的各子体系的管理主体、目的、内容、特征等是不同的(表1)。

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一般都通过公共政策予以实施,借鉴植草益总结的政府干预经济的七项公共政策得到结论[2],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管高速公路的公共政策是不同的。

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部分(表3):

国外基础设施监管一般由独立的监管机构承担政府监管职能,基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政府监管职能近期应逐步由交通部门承担发展到由交通部门内设立单独监管部门承担,中远期走向由独立于交通行业,直属于国务院的监管机构承担。

3.政府监管的法制环境和主要内容

3.1政府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是高速公路监管的基础性保障。应加快此项工作建设,以《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为核心基础,制定和完善包括《高速公路特需经营管理办法》、《高速公路运营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实施细则》、《高速公路权益转让合同(协议)范本》、《高速公路权益转让动态监管办法》、《高速公路权益价值评估操作指导意见》、《高速公路保护条例》、《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保证金管理办法》、《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管理办法》、《还贷型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支管理办法》、《经营性高速公路收益动态监管办法》、《高速公路改扩建管理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法规制度体系。

3.2明确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

依据美国黑弗兰、英国安东尼・奥格斯等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监管按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的分类观点,高速公路政府监管可以认为主要分为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表4)。

政府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监管内容(表5)。

4.结束语

厘清高速公路政府监管概念,依据政府监管概念内涵和政府宏观调控、资产管理等概念外延,可以重构清晰的高速公路政府监管体系框架,为解决高速公路政府监管的主体、客体、法制环境、主要内容等问题,以及解决高速公路存在“政监、政事、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中政府监管概念不清与其他概念混淆使用等问题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得到更为合理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卢毅 李庆瑞 刘建江 我国高速公路管制的必要性和思路【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06.3

[2]【日】植草益 微观规制经济学【M】 朱绍文等译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篇(2)

要界定一个概念,首先要对其事物的发展做一定研究,了解其产生的本源,然后再结合当前历史背景对其特征进行总结。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政府干预失灵的特定历史下产生的法律部门。它并非是政府干预出现便产生,而是在政府干预失灵后为解决政府干预失灵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制订了大量的经济政策,但由于这些经济政策立法先天就不具备现代经济法的规范政府干预的职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干预的滥用,最终政府干预走向失败。从美国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60、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宣告“政府失灵”。也正是在这时候,现代经济法作为解决“政府失灵”的有效手段应运而生了。

而我国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基于政治、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国基本上跨越了资本主义阶段,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商品经济的存在。而对旧法制的全面否定和对新法制的重视不足及理解偏颇,导致在这样的经济及法制背景下,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不仅在法律体系中处于低位阶状态,且呈现出强烈的计划性、行政性、临时性,带有浓厚的行政法色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强化的国家和被国家集中控制的社会曾经达到高度的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露。约束机制的乏力也使政府自身缺陷被无度放大最终致使产业结构扭曲、经济效率低下。既有的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由此,经济法才在我国渐渐发展起来。

二、经济法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1978年提出加强经济立法,经济法概念正式被法学界所接受。在我国,虽然经济法的概念被正式接受至今仅仅有着20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产生着对经济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对经济法概念问题的不同看法,可概括为五种观点:

一是“纵横经济法论”,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经济法既要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纵向经济管理关系,也要调整一定范围内的横向经济协作关系,亦称“纵横交叉”或“纵横统一”说。

二是“纵向经济法论”,其中又可细分为三种主张:其一是认为经济法是调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宏观纵向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二是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宏观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微观企业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三是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里的各种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

三是“经济行政法论”,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与社会组织、公民之间形成的具有行政隶属性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部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主要在于管理关系的经济性质和调整手段的经济性质。

四是“综合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经济民法方法、经济行政法方法、经济劳动法方法来分别调整平等的、行政管理性的、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五是“学科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综合运用各个基本法的方法和原则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并非一个独立的部门法而是一个必要的法律学科,以大量的经济法规为研究对象。

上述五种观点以“纵横经济法论”位居主流地位,影响最大,但是这种将纵横两种经济关系生硬拼凑起来构成的经济法概念,是同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经济法观念难以相容的,完全混淆了行政主体及行为与市场主体及行为的性质和界限,为政府直接进行资源配置及对市场的超经济行政控制创造了依据。另外四种观点,“纵向经济法论”把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的直接调控方式突出起来构成经济法概念;“经济行政法论”把国家对经济的行政性干预从传统的行政法中分离出来构成经济法概念;“综合经济法论”兼收了民法、行政、劳动等法规的大杂烩构成经济法概念;“学科经济法论”则固守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否定经济法的独立地位而将其降低为一门学科。这些学说各有各的不足之处。

三、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之我见

1、经济法概念之我见

如今,国内学者对经济法的概念没有定论,属于学界的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对经济法概念作如下表述,即经济法是指由国家干预的,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这里,笔者通过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来定义经济法的概念。笔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包括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管理关系,这将在下文作详细说明。

2、经济法调整对象之我见

经济法的概念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密切相关,概念是对调整对象的高度概括,调整对象是概念的具体展开。笔者认为,要研究经济法的概念,应先对其调整对象进行探讨。无论是纵横经济法论、经济行政法论还是综合经济法论,无一不是在调整对象问题上存在分歧与争论。

通过研究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变化,可以发现,纵观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历史,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发展明显地受到法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尚未出台前,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有些经济法学说无节制地扩大经济法领域,将传统民法与商法的内容归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的甚至主张用经济法取代民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无法使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相反还导致了法律学科与法律体系的严重混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的制定与颁布,那些“大经济法”的主张及“综合经济法说”等观点都相继退出了法学舞台,也相应地净化了经济法理论。

从经济法的全部历史中可以看到,尽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均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涉及国家对经济活动的介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法制建设的发展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亦日趋深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经济法就是调整国家(政府)干预或管理社会经济关系之法。尽管在具体的认识和表述上仍有差异,但我国大多数学者在原则问题上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共识。如根据杨紫恒教授的研究,中国经济法学界已经取得共识或者基本上取得共识的观点是经济法的“三调整”、“五不调整”。“三调整”即经济法调整特定的对象、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调整的是既体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又体现对国家权力必要限制的特定经济关系。“五不调整”是指经济法不调整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不调整民事关系、不调整行政管理关系、不调整在两个以上国家共同协调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不调整经济法律关系或者经济权利义务关系。这是从大的方面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具体的经济法概念,应当能够概括出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实施的经济法的基本特征,体现特定国家一定时期经济法的特殊性。

根据我国国情,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关系来看,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和商法统一进行调整,这就从立法上排除了经济法直接调整此类关系的可能性。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只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即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来说,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包括以下对象:

(1)宏观调控关系

宏观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从全局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的调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产业调节、计划、财政、金融、投资、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宏观调控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已是学界的共识,没有争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但是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因而当市场主体的自利行为失控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就会无所适从;同时,当面对诸如经济问题的平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关系公共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提供这些全局性的经济关系时,市场也无力调节。为此,就必须建立必要的宏观调控体系,用国家的自觉调节来弥补乃至于在必要时取代市场的自发调节。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要保持经济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干预,这种干预对资源的配置具有直接的影响。正是基于资源优化配置这一经济法价值目标的考虑,我们把宏观调控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通常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施。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信贷法、货币管理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也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管理关系

市场的管理关系主要包括对市场主体的管理关系和对市场秩序的管理关系。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市场主体管理关系,主要指国家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在对市场主体进行宏观调控或其他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在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和实施政策、进行信息指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活动中与不同性质或不同组织形式的经济个体所发生的调控关系。其中包括因市场准入、企业形态的设定、设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价格限制、利润分配、资产评估、租赁、财务管理、审计、检查监督以及因法律责任而发生的关系。经济全体之间的平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则由民法调整。

市场秩序的管理关系是指国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对市场主体的市场和为进行必要干预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合法、公平地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然而,由于竞争存在着副作用以及市场主体自利本能的驱动,在市场活动中便会出现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发展的一个极端表现就是垄断,这些行为的出现,都会妨碍市场功能的发挥,扰乱市场秩序。为了解决市场机制的这一缺陷,国家必须运用自己的强制力来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公平竞争。在这方面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制定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操纵价格与瓜分市场等行为,保护和促进自由竞争,使得整个社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和消费。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经济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以国家为一方主体,代表国家的是国家专设的垄断和竞争管理机构或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机关或司法机关,另一方主体主要是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企业组织。除此之外,国家在此方面的法律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等等。

3、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进一步认识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只包括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管理关系。相比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此范围界定相对比较狭窄。其他学者或多或少将社会保障关系、环境资源关系也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下面笔者对其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1)社会保障关系

国内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关系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笔者对此不予认同。要界定社会保障关系是否应纳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应区别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具体到我国现行法,就要讨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应否纳入经济法。社会法是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理念的变化,西方国家的法学家明确提出的概念,并将它视为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但什么是社会法,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学者们众说纷纭。从各国学者对社会法的研究状况来看,大多认为社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法是指为了解决社会性问题而制定的各种有关社会法规的总称。狭义上的社会法,通常专指社会保障法。我国建国以来长期没有公法和私法的区别,也没有明确提出社会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法学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开始研究社会法,许多学者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等。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法律部门的划分问题,关于法律部门,法学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常委会根据立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初步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即宪法及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并把社会法界定为“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从这一文件我们可看出社会法在我国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是并列关系。

(2)环境资源关系

主张将环境资源关系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学者,主要着眼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多,能源、化学和其他原料产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对市场经济出现的这一负效应,依靠市场机制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它也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解决,由此,国家就要对空气与水的污染、矿藏资源的过度开采、濒危动植物的捕捉采集等等可能造成的不良的外部经济效应的行为予以管制和调整,在此方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矿藏资源开采法等等。在调整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一方主体是国家(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环境保护机构或其他国家机构),另一方主体是实施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篇(3)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应用策略

[DOI] 10.13939/ki.zgsc.2015.22.072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中的信息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智力资源,而经济信息作为描述市场经济运动属性的因素对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采用宏观调控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与协调的发展,这就必须要有及时、可靠并且准确的经济信息来给予有力的支持,因此研究经济信息对于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作者介绍了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信息的概念,深入分析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主要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应用经济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经济信息应用策略,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 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信息的概念

1.1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进行的一定范围内经济总体与其运行情况的决策、计划、调节并监督与服务的过程,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保证能够取得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与企业的职责是分开的,国家政府不能直接经营企业,但是却担负着一定的经济管理职能,即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也就是说,目前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国家的各级政府。

1.2经济信息的概念

经济信息主要是指各种与经济运动相关的信息,它们从不同角度来反映经济运动的变化与特征,是通过市场经济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反映出来的。

2 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2.1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信息是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更是调控并监督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推动各个经济部门与环节之间的沟通并协调发展,对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管理起到指导与促进的作用。

2.2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从建设各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充分开发并利用信息资源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发达国家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是其对信息资源开发并利用的过程,通过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实现其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发信息资源比开发物质资源的投资要小许多,同时见效很快,可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2.3催化开拓人类智力

信息作为存储与传递社会知识的一种载体服务于人们自身知识的增长与智力的开拓,人们要想有效地进行生产与实践,就必须获取大量信息,而人类知识的积累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接收、存储信息并进行加工、组合、产生新知识并输出信息的过程,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要尽快开发并掌握信息资源,但是人的精力、智力与存储知识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全部信息都储存进人脑之中,因此,这样的客观条件就要求人们必须采用先进通信T具来获取信息,并在一些特殊工具功能的帮助下存储信息,提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能力。

3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应用经济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3.1 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

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与完善,不但物质基础薄弱,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又不高,因此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决策,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市场经济结构,避免失误的现象发生,以减少损失。

3.2 对经济信息投资应用的认识不足

由于经济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科学,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应用并不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充分的运用了经济信息来进行一些运动,但是人们对于经济信息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单纯地将经济信息作为一些活动的参考信息,甚至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或是领导意志进行管理,不考虑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m发进行决策,同时也不重视经济信息的作用,未能强化开发信息的力度,严重影响到经济信息在经济生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要想全面的掌握系统化、有效化的经济信息,就必须借助一些信息收集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然而由于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识不足,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也极小,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的收集信息的设备,人们是很难完全掌握有效经济信息的,因此,经济信息收集的及时、准确以及有效程度与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知程度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3.3缺乏经济信息资源方面的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对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国内本来经济信息专业出身的人才就不多,很多都是从事研究经济信息的人员,在一边T作的情况下一边学习并研究,因此很多时候有效、真实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而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不同时期的价值是不同的,先掌握信息并能有效利用的人就能赢得胜利,因此,当今时代对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是极为迫切的。

4 经济信息在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合理设置宏观经济管理的机构

要实现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就必须合理地设置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保证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第一,要依据管理的职能与任务要求来确定管理机构的原则,以机构所担负的管理职能与任务为主要内容,先拟定职能的具体任务,再定管理机构,取消或是合并以往直接影响经营企业的有关部门,强化过去承担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第二,以保证管理机构的精简高效为主要原则,根据组织机构设置的内在联系来确定合适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聘请精干的工作人员,减少多余的管理层,避免因管理机构重叠现象而导致经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保证管理的效率。第三,统一国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并确保制定的政策相协调,避免多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各行其政、管理混乱的现象。第四,将统管全局的权力落实到每个机构与领导管理者,建立有效、相关的责任制,实现责任与权力的统一。第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使组建管理机构与运行都能做到规范化、法制化。

4.2强化建设我国经济信息服务的机构

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最高决策机构、经济调节机构以及检查监督机构等,但是在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却忽略了在机构中设置有关的信息服务机构,即使有设立各类信息中心与研究中心的,也未将其使用到进行决策方面上,未能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应有的效能,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与生产、拥有者,其采集的信息是具备广泛性、宏观性、预测性等特点的,提供给各企业与全社会各种经济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

4.3 改革并合理建设运行机制

要实现政企分家,合理的取消或合并直接管理经济的相关部门,强化并完善宏观调控部门,同时实现管理部门的精简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展社会协调、监督与服务的组织,分担部分管理任务,同时要与世界国际接轨,并强化廉政建设。

4.4完善人才选拔与任用制度

通过严格的考试来选拔德才兼优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对领导职务实行选拔制度,针对对象与岗位的不同特点,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拔,实行民主集中制,另外还要加强对人才的考核与培训制度,实行定期考核,以激励职员的上进心,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篇(4)

近年来,国民经济学专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从原来只有8家高校开设的本科专业到现在本科阶段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国民经济学专业已经悄然走入考生的视线。

国民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还从未出现“国民经济学”这个概念。“国民经济学”的概念是1980年由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提出的。目前的分类上,国民经济学与国民经济管理学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然而,国民经济管理学究竟属于哪个学科,一直以来存在很多的争议,有的认为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有人认为属于应用经济学,还有人认为属于管理学,因此各个高校也有不同的称谓。

其实,目前真正开设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1986年辽宁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办了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随后全国有8家高校相继开设了类似专业,主要是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2008年安徽财经大学也新增了该专业。虽然它们的专业名称各有差异,但是在经历了很多的争议和摸索后,大家都对两个不同名称的专业的学科性质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经济类专业。它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它是一个比经济学更为广阔的领域。它有很多的亲戚,如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正是因为国民经济学的跨学科属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国民经济学还是一个有着很多争议的学科。不过,国民经济学与它的亲戚们有着很多的区别。例如国民经济是个宽泛的概念,那么它可以与宏观经济画等号吗?宏观经济指的是经济运行的总量现象,如怎么计算GDP,国家怎么决定国民的收入,又该如何分配国民收入;还有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规模问题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而国民经济则包罗万象,比宏观经济宽泛得多。它不但涉及全部的宏观经济,还包括被称之为“中观经济”的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如“小灵通引发电信与政府的博弈”“某市煤炭资源枯竭,出路何在”等案例,甚至包括已形成群体现象的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同样,单个的企业经济、农户经济、家庭经济、个体经济等微观经济现象本来不进入宏观经济分析的视野,但它可以作为群体现象成为国民经济分析的对象。

培养模式“三分天下”

根据不同的专业名称和高校性质,国民经济学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也有些不同。大致说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注重宏观经济。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如产业行业地区等,所以需要学习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侧重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侧重国际贸易管理与发展等。

第二类注重经济学的知识,更多地与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等有关,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财产性收入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按照投资学模式进行培养,着重财政税务、银行投资、证券投资等方面。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等的国民经济学专业(投资管理方向)。另外还有西南政法大学侧重国际贸易与投资、西北大学侧重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等培养模式。

第三类注重管理学,主要侧重于国民经济的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如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与管理、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等辅助课程。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四川大学侧重管理,辽宁大学侧重国民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

就业正走向学科融合

国民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各种管理部门、市场公关、营销人员、投资与咨询顾问、对外贸易等,因为开设院校少,竞争也不多,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篇(5)

 

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2]但是,当今的计量经济学,从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数学运用)、模型估计与检验,完全是按照经济学知识体系推动的,统计学在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方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名不正,因为计量经济学的独立方法论已经基本吃掉了统计学的地位。

 

历史发展过程表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并不等同于计量经济学。因为前者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统计成为计划管理的直接工具,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平衡与优化,完全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宏观经济统计体系设计之上。依靠强大的政府统计系统,可以定期收集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系统数据,据此对国民经济计划工作进行监督和系统检查,分析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下一个时期的计划内容提供科学依据。这样一个科学的思想,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由此而存在且不断发展。尽管全世界都在改革完全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我国为例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目标,但是,统筹兼顾、量力而行、优化管理等计划经济管理的科学思想不但没有取消,而且正在成为我们以市场经济为原则的宏观经济管理的特色。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具适应的科学发展空问,广义上可以覆盖计量经济学内容,但并不唯计量经济学内容。它在以统计学为核心知识体系的发展中,更加有效发挥统计数据、统计归纳、统计探索、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思想、理论方法和模型的作用,不仅推动实证经济学的发展,而且还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推动信息社会下的统计学科的发展。

 

统计学发展史表明,以统计学为核心知识体系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也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概括地讲,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历了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最初阶段主要体现围绕国民经济重要统计指标的发现和创造,以及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与比较分析,经济统计学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阶段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包括国民经济账户、投入产出法、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的诞生与应用的发展,在统计科学设计思想实践方面,包括核心指标、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机构部门分类,形成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统计体系,对推动经济学运用于国家、产业和微观的科学管理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①统计的科学运用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了经济危机的产生与影响。[3一第三阶段,经济统计进入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包括空间、时间、系统指标和系统分类的大量微观数据,如果考虑在采集数据上连接各种活动信息,那么经济统计数据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系统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数据库的生产方式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将使当代的统计作用更加光彩夺目。尽管西方没有出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术语名称,但是,从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威廉·配第于1672年创建国民收入总量统计和分析开始,随后发展的需求与价格间函数关系的量化研究,使得统计与分析密切互动发展。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以及指导斯通等人研究创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5],大大地推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形成和发展。里昂惕夫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及资金流量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方法[6],都以宏观经济统计系统结构科学地支持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有利应用和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于各种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资源有效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和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全面引进前苏联的政府统计模式和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7]统计直接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制订和检查服务,在企业、部门和国家各个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实质成为检查总结和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可以称之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1982年出版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我国计划经济理论为指导,联系国民经济物质平衡表(MPS)统计理论方法,借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理论思想,建立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并开展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平衡分析,即“四大平衡”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8]这可以称之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第二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一直重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因此,一直开设一门关于如何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和统计数据来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实际经济问题或社会发展问题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原来的没有主题的综合统计分析,开始引进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经济循环指标”的经济监测综合指数方法,并探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监测体系和综合方法。随后,按照宏观经济问题逐步扩展一些宏观经济专题的统计分析,1991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程内容体系,即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关于总量与结构的分析研究体系,分别进行搜集统计数据和进行实际的统计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统计素质。1992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1]一书的出版,很快推动了全国主要财经院校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实际问题、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三位一体的综合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实际问题(即定位统计分析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主要是经济学知识和现实问题脉络的实证内容;统计数据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大量搜集统计数据,在数据可比性和使用前的处理方面作出努力;统计分析方法追求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部门应用的效果,提倡综合各种方法的深入分析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确立与发展,其本质是要发展以统计为核心和轴心的宏观经济实证分析研究方向和知识体系。从中国的实际发展学科体系和现实条件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发展,对于提高统计学科地位和深入运用统计数据与分析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下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问题的科学依据。

 

二、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概念,我们习惯于从国民经济统计[5]方面理解宏观经济统计,研究对象可以推论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测度理论和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核心部分,除此之外国民经济统计还包括部门经济统计如金融财政统计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直接从宏观统计出发设计经济统计体系内容,包括依据经济循环理论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以及相对应各种统计分类及标准的设计,凸显宏观经济统计特征。

 

但是,长期以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价值量综合统计为体系,空白实物量综合统计关联内容,在统计数据上过分依赖宏观经济学理论方法,制约了宏观经济统计的独立性发展,导致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上(从统计数据描述分析和统计探索陛分析上),不能形成推动经济学发展的有生力量,不利于提高我国统计学的学科地位和独立发展。此外,从联合国SNA的修改和发展来看,没有突出统计数据来源和搜集方法的技术与知识体系,空白了数据质量对统计分析科学性和准确性影响的研究。因此,宏观经济统计概念需要理解两个同样重要的对象,一个是宏观经济统计测度体系设计的研究对象,一个是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研究对象。因此,宏观经济统计概念,从统计范围上,它可以定义为是在经济活动基础上的所有统计,包括经济活动现有统计信息和数据的搜集整理,也包括为经济发展分析目的而专门设计所做的各种实际统计调查。

 

从统计学一般理论上看,如果是统计报告统计体系,它可以定义为汇总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经济统计内容;如果是抽样调查,它可以定义为样本总体统计数据和推断总体的统计数据的经济统计内容。

 

从宏观经济研究对象上看,上述两种获得数据的方式,都具体表现为一定经济活动系统上的总量统计、关联统计、分类统计、结构统计、变化率统计的统计指标数据。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的独立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不断从最新的社会存在方式中发展对经济统计的深刻理解,这是做好统计分析的基础。例如,经济统计有直接测度经济活动结果和客观存在系统关系数量特征的统计内容,也有测度个人经济行为认知或心理特征的统计内容,还有从个人主观对经济活动内在的和外在的及发展走势判断的问卷调查统计内容。我们需要强调经济统计的科学性。概括地讲,经济统计是指利用统计思想、统计方式、统计方法来支持对经济活动深刻认识、有效控制、积极提升能动效果等目的,从复杂经济活动系统中提炼和设计定量指标,完成其调查和整理统计数据,形成刻画或发现经济活动规律变化筋骨的科学知识内容。从统计数据的测度方式与搜集方法来看,传统的经济统计主要是事后的调查统计,包括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等。现代经济统计在传统统计基础上,增加了软统计内容,主要是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心理量表的抽样问卷调查。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上的空问化也是现代经济统计的发展内容。未来经济统计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增加文本挖掘基础上的新型的系统统计数据,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统计信息搜集整理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于信息化条件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等大数据标准规范和统计生产方式和统计方法正在陕速变革发展之中。

 

从大学教学课程来看,一般把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统计分析内容的课程称为经济统计内容。多数人认为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其局限表面而不够深刻的理解,大大限制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析作用的发挥。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数据是从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起点建立的统计测度方式和方法。因此,它完全包含了微观单位的经济活动数据,并在微观单位数据基础上,按照统计分类标准逐级汇总,得到国民经济行业数据、机构部门数据和宏观经济总量数据,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测度的内在统一。因此,近30多年非常有效地推动了基于微观数据对国民经济重要发展问题的计量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经济统计系统设计的经典,突出表现在基于宏观经济活动、中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整体的一些科学处理,例如建立标准规范的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以及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标准,在统计指标内涵、范围和体系上,超越所有经济学派和分支,建立了科学一致可比的统计标准。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数据,相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整体系统管理来说,发挥了按照市场对称信息推动竞争与结盟发展的积极作用,企业个体、行业协会、宏观经济政策都在利用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数据之中受益。

 

但是,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是集中货币单位计算基础上的统计,集中系统整体的统计反映,而对于一些例如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交通运输及其物流、旅游业、政府财政收支及收入分配调节、货币金融体系、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相对强势目标的统计需求是不能非常有效满足的,然而,市场经济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又是首要的,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强势目标的统计,按照卫星账户设计发展,保证在核心经济指标与国民经济核算一致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相对独立强势目标的统计,反映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包括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和派生指标等。

 

从当今的实际发展看,产业活动的内容,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得相对不足。满足产业发展的统计要求,需要加强各个产业活动实物量统计,包括行政记录和、Ip务统计,以及专门设计的测度产业活动的实物量统计内容。如果考虑我国统计体制的影响,针对产业活动统计内容,应该在国家统计局的综合统计与产业活动主管部门的产业统计上做好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的统计制度设计和统计数据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尤其我国第三产业统计的发展需要这种科学模式的建设和推广实施。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在宏观经济统计基础上,运用统计理论方法完成实证经济分析目的的分析方法。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可以涵盖宏观经济统计内容,因为宏观经济活动中一些重要指标的科学统计结果本身就可以达到宏观经济学和国民经济管理对统计分析的要求。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宏观经济统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许多新的宏观经济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不仅需要统计模型方法的支持,也需要统计变量(指标)和统计数据的有力支持。宏观经济统计核心指标体系的变迁应该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要求的推动。宏观经济统计的独立发展也积极推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因为在微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发展受到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等的影响,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的测度与多指标组合测度功能在强化。因此,微观基础上逐级汇总的统计数据在数据挖掘等统计方法支持下,会快速有效发展,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可以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概念是包括所有宏观经济实证分析内容,体现从宏观经济学出发的运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所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从这一点上看,许多人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等价为计量经济学。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也说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发展还比较弱。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涵盖计量经济学,还有更加广泛的分析内容,特别是针对管理过程和为管理服务的统计分析内容。狭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主要指从国家、地区(省、市、县)政府统计最后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括总量、结构、效率、效益、增长、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分析,表现为大量系统运用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为宏观经济学发展和国民经济管理服务,包括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与判断的分析,以及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可以分别建立在三个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标上,即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宏观经济统计目标。所谓基于宏观经济学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主要是依据宏观经济分析对象的理论体系划分的分析内容。它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是相通的,主要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统计分析、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消费和投资需求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统计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景气统计分析、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能力统计分析、国际经济统计分析与国际竞争力分析、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统计分析等。上述内容实际上是在我们多年研究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体系。但是,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宏观经济统计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应该从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和组织结构出发,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开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内容研究。比如,依据国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建立以创新能力建设和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的宏观经济创新经济统计分析;以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政策、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的统计分析研究。

 

基于宏观经济统计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应该从国家综合统计、部门和行业统计、区域统计的分层次的系统统计基础设施和统计信息开发使用出发,开发更多为政府管理、社会使用、科学研究服务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体系内容,吸收大数据发展下的统计方法创新,推动全社会大量科学使用统计数据和信息的新发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内容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和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宏观经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是国民经济统计信息系统的反馈,表现为在政府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统计数据资料基础上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深层次的评价,或者说包括宏观经济情况的综合系统说明,经济关系的分析,主要成功方面和主要问题的剖析,规划执行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措施的检查和效果分析,提出宏观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每年初对前一年度的第一号统计分析报告或经济分析白皮书就属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宏观经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在实践中表现为许多方面的系统综合,如生产、收人分配、市场供求、投融资和金融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也包括短期、中长期以及静态和动态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制度化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应坚持三点发展与完善的原则:(1)系统运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反映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整体及各方面的数量特征。(2)为国民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系统、客观、科学的依据。(3)同时要着眼于提供宏观经济分析的系统分析数据,为理论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服务。

 

宏观经济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是灵活和不断变化的。它既要围绕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又要善于捕捉经济问题。它的特点是:(1)对研究和分析的专题或问题的理论或定性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认识。(2)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一般的制度化统计资料往往在专题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支持上有欠缺的,因而要采用补充调查,如增加抽样调查,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活情况和软实力的调查,因而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等也常配合运用。(3)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因为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一方面对问题深入分析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方法弥补数据不足或数据质量问题等缺陷。

 

作为发展中国家后来赶超者,还是由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价值体系等决定,中国政府的作用在现阶段相对发达国家有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做好政府统计体系基础上的制度化统计分析,就显得非常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并成为社会沟通理解的重要工具的时代,政府的制度化统计分析,包括具有科学框架、有效的指标、及时的数据、连续性分析,以及满足社会各界通过网络社会化有效利用的显示方式上,都显得特别重要。定网、定期、定时,并以图文并茂、简单深刻精彩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赢得社会的监督、理解和配合,保障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最优配置,实现政策调控的积极有效,都是衡量政府制度化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宏观经济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应该与政府制度化统计分析工作有机联系,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创新先行者,成熟之后逐步转化为制度化统计分析的内容。依据时间因素所划分的政府统计分析内容,如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因时间长短不同,分析的目的性和重点有所不同。月度分析、季度分析主要是短期的景气分析,统计数据的时效性要求和敏感性要求是比较重要的。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主要是发展主题下的系统分析。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在统计学与经济学密切互动关系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因此,它的方法论涵盖内容广泛,有统计数据搜集整理方面的方法,有针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经济学分析研究方法,还有统计描述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统计模型和统计推断估计检验等方法。从方法论提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应该是其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善于在所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实际例证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和挖掘科学运用各种方法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手段。由于该领域涉及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因此,在研究中需要从各个学科汲取方法精华。尽管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要发挥定量研究的优势,但是,实际分析研究中因为要科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静态经济分析、比较静态经济分析、动态经济分析、比较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因为反映了经济学的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它们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有指导作用。管理学中的运筹和最优化,以及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等,也可以按照分析研究的目标、过程、因素、绩效的方位,与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描述及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发展成更有效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中统计方法仍然是主角,包括统计指数分析、因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弹性分析、统计描述分析、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如何运用科学的变量体系描述分析一个经济运行整体的数量特征,需要指标体系的选定方法,也需要对所选定的变量进行准确的估计,包括核算、推算和估算,还需要使用变量数据的可比性处理方法。这些方法需要经验,也需要理论,还需要统计技术或技巧。描述统计方法对于统计分析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探索性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构建系统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从而根据客观存在与相互关系构建描述经济系统运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运用比较广泛的分析方法。许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结构关系、动态关系,以及经济分析中的聚类、因子分析等都需要统计分析方法的支持。分层回归、分位回归,PANEL DATA分析,协整分析等方法的发展,对于深入经济因素之间的系统决定关系的统计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利用现代统计思想开发的专门使用的综合分析指标体系或综合评价指标方法,也是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

 

如前面所讨论的,面对当今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深人应用,统计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大量的数据或称之为海量数据,为我们创造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分析的发展空间。这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正在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发展是基于大量微观数据。我们可以发挥运用统计变量测度系统活动及过程数量特征的科学一致的方法优势,即采用统计系统描述,科学运用系统分类和归纳比较识别内生演化与外在影响的发展过程及其因素,在分层、分位、立体、动态的复杂系统中,追求探索系统关系和因素空间作用位置及效果,全面解释系统功能,发展完全依据大数据、复杂系统、统计归纳、性质分类、功能边界等一整套统计描述探索分析理论和方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关于数理统计方法论,我们一直运用的是从样本推断总体,有人形象比喻为“从小到大”的统计思想,[1叫实现“从大到小”

 

的统计方法的变化。因为,我们可以基于大系统的总体样本信息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以及利用各种系统模拟方法,实现因素过程的顺序识别,即追求组内方差缩小、组间方差扩大的逻辑,实现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过程模型的小样本、个体行为的科学推断。我们要从核心为主的分析,在提高核心主体统计分析精度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尾部小样本群的推断分析,因为小样本群代表着新生发展的未来。这将对社会发展做出统计的更大贡献。

 

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自主发展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自主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统计学的主导作用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遇,由此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统计的作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独立发展,并不是排斥计量经济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大量数据,利用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也就是以统计理论方法为核心,积极吸纳有关学科的统计分析研究成果。

 

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统计学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和大量交叉融合的知识内容,特别是专门化的统计思想和分析方法,形成了经济统计和经济统计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分析研究的效率。尽管经济统计与经济学存在着很大的交集域,但是,从统计方法出发分析研究经济问题,与从经济学出发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是极其不同的。前者我们无束于经济理论,尽管要保持未来与经济学界交流的一致和可比性,在统计测度和调查设计中,积极吸收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元素来简化统计变量或指标概念。但是,在不受经济学的任何约束的条件下,统计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开展统计调查和数据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布和基本关系研究。这种完全基于客观存在的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可以原汁原味地发现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的实质,从而可以改变经济学理论学说的假设条件而作出全新的发现。因此,完全从统计学出发的研究可以探索重大新的发现。而从经济学出发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是极其不同的,一般说来是从经济学找到理论,进一步基于数学方程推演出数理经济学模型,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和搜集数据并采用统计推断方法作出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也就是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三位一体的经济分析,即计量经济学的内容。这种从经济学出发的统计学方法运用主要是验证经济学的理论假说以及实际存在的具体数量关系。

 

统计学从一般方法论上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前者主要是基于客观存在和社会活动的数量特征,以科学地建立统计变量或统计指标为目标的搜集数据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以便通过这种方法达到科学认识和解释客观存在与发展过程及其关系的目的,为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论据和客观存在的证明,为管理学提供直接的管理工具。特别是目前与计算机处理海量数据相结合的描述统计分析,已经大大增强了对客观存在和现实发展变化的探索性分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发现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从而推动了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新变革。

 

推断统计学基于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参数,对科学地认识经济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和发展规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极其复杂的经济发展关系和问题面前,追求大量数据和统计发现的研究体现了统计学科发展的重大价值,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统计学思想,非常重要的是归纳,即根据对客观现实的各种现象的数量特征观察,形成概念和数量标准的统计指标或变量,实施统计调查,搜集整理数据,按照统计分布和主要统计参数作出统计的归纳,解释发展水平、基本类型和主要因素的影响关系,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将这个统计学过程运用于经济问题时,可以很好地说明经济活动的存在及其规律性,为经济学的演绎假设和假说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如果统计学在设计经济统计指标和优化统计调查过程中,科学地运用经济学研究提出来的概念和理论,那么,经济统计和分析将得到更好和更快的发展,统计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科学价值将大大提升。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经济统计的主体,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数量特征进行科学地描述。但是,它的科学体系除了统计的计量要求和逻辑体系要求以外,它的各个科学概念都是在经济学各种流派所创造的经济概念中优化选出来的,因为在统计中使用的经济学概念必须可计量,并且可以用于经济过程描述体系中的每一个相关的结构量点之中,而不产生任何概念上计量的相互矛盾。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科学地运用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即把国民经济循环理论作为描述体系设计的科学依据。此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和分析理论也是直接参考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而开展其具体研究的。面对复杂系统的宏观经济问题,基于微观数据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领域。本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如果从微观数据到宏观总量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的话,那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率先突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脱节的矛盾,从而建立微观与宏观一体化的经济理论学说和实证分析研究框架。这对于经济统计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篇(6)

国体思维是现代思维的重要特征。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宏观与微观、简单与复杂、横向与纵向、阶段与过程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也可以把它叫做复合型和全方位的动态思维方法。该思维方法的反面就是单一、孤立、静态的思维方法。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宏观是钢,是骨架,是整体思维的经络,是概括的,抽象的;微观是血肉,是细胞,是整体的灵魂,是生动具体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宏观理论都起到统率微观理论的作用,而微观理论都是为宏观理论服务的,或论证或阐述宏观理论,它们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只要把两者紧密结合,就能做到纲举目张,深人浅出,使思维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宏观和微观的区别是相对的。从局部看是宏观的东西,从全面看则是微观的东西,宏观的东西往往是以合的方式出现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宏观分为四大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又分为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中国革命史从大宏观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小宏观又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等。相应的还可以分下去,如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这样思维,知识的内在联系就很明显,层次就很分明,既能细致深人下去,又能深入浅出地概括出来。 二、简单与复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复杂的东西往往是无序的东西,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本质的东西,认识事物是为了把握本质,简化思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现象入手,达到对事物必然性的认识。简单与复杂的关系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简单中孕育着复杂,复杂中包含着简单,复杂的现象蕴含、掩盖着本质。我们的思维活动一方面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目的是使问题显示出有序性,为快捷、简洁地思维提供条件,为解决复杂问题准备。另一方面却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以便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简单与复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生动地证明了世界上首先推出自动文字处理机的著名华侨王安的高论: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有许多办法,往往是最简单的办法是最科学的办法,也证明了古人所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合藏不尽则简”的道理。 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纵向是指思维的一维空间,指知识的连续性,贯通性,以及解决知识的深度、发展、前后联系;横向是指思维的二维空间,指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解决知识上面的汇流相关,广泛衔接问题。横纵结合就是思维的三维空间,构建知识的整体,织成知识的网络。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力地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孤立性和记忆中的死记硬背,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可以做到融汇贯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纵向思维要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纵深发展,这尤其表现在历史科学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说:“无限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以现实为渊源。”这表明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即将成为历史,历史与今天、昨天、明天,是紧密相联系的。以我们建国以来的经济形式而言,经历了多种经济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经济形式前后是紧密联系的,特别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再把多种经济形式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横向思考,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把握中国经济的全貌,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阶段与过程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即动态的思维方法。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表现出阶段性和过程性。历史上存在的事物,不管再短暂,都有产生、发展、灰亡的阶段和过程。现实中事物或正在萌芽,或已经形成,或正处于发展阶段,或正逐渐消亡。现实中没有,将来才会出现的事物也必然有这些阶段和过程,反映在概念上表现为同一概念的再变动。正如“人民”这个概念,民主革命时期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段、民族资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户和私营业企主,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等。 “火车”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已经变迁,指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 上面的阐述说明:文史教师如果经常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整体思维,就能使自己讲课的角度新,涉及的知识面广,既生动活泼又简洁明快;同时有利于学生简捷地由浅人深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篇(7)

一、企业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

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核算,但所有核算包括生产核算、分配核算、流通核算和使用核算都是以基层单位即企业核算展开的,因而企业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地。在企业核算中,会计核算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占企业核算工作的很大比重。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相比较,它们之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核算的总体范围。国民经济核算是将国民经济当作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将企业当作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范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宏观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与微观个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汇总关系,如销售收人这个指标或科目,对企业来讲,不考虑买者是谁,只要出了企业范围,就是销售;而对部门、地区、国家来说,部门、地区内部的相互买卖就不应该迸来。总体范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从而决定会计核算无法直接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各种数据。

2.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核算对象,通过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的核算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家宏规经济、决策、调控提供资料。会计核算则是以微观基层单位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对象,其目的在于为微观活功单位的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合公众了解微观单位的财务信息提供服多。目的不同,所选的指标(科目)也会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中某个指标(或科目)即使在名称上相同,大多救情况下口径、范围也不一样。

3.核算的。从这方面讲,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互相区别的一面。就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而言,主要区别表现在核算的概念与分类上。在概念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同一核算概念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在分类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共同采用的分类所依据的原则和所划分的类别不一致。

4.核算的方法。二者尽管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并借助账户形式加以表现,但两者使用的账户有以下区别:(1)从登记主体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以账户为主体,根据账户来确定收支;会计则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分别反映其增加及减少。②从登记项目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账户要登记的项目都是固定的,它不随业务的文化而变动;而会计账户要随经济业务变化,区分不同的账户登记实际发生额。(3)从账户类型来看,国民经济账户是根据国民经济循坏过程来没立账户,包括生产账户、收入支出账户、投资账户、对外交易账户、资产负债账户;而会计账户则根据它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账户和权益账户两大类型,收入和支出要根据账户的不同类型进行登录。此外,国民经济核算除复式记账和四式记账外,也采用单式平衡表和矩阵表进行核算。

以上差异引发了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的许多差别,如收入概念的差别、配比原则的差别、计价原则的差别等等。所有这些差别表明,试图将微观会计核算纳入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内缺乏足够的依据,想从微观核算到宏观核算建立起逐级汇总体系,也是缺乏依据的。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只能由国家统计系统从宏观搜集,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甄别、调整、加工和开发。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下放到企业去转换并强求企业实现统计与会计的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

二、从会计目标看会计的服务对象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主要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决定了企业应当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内容。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般包括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的确和潜在的)、企业的管理当局、其他相关利益集团(如职工、客户、供应商)。从契约的观点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经理人员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契约的约束。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委托人与代理人总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出于这种原因的考虑,相关利益集团会与经理人员达成一定的契约,以保证经理人员不会做出损害他们利益的决策。人们要求通过会计报告来监督这种关系的假设成为受托责任概念,

受托责任现在问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主要为相关利益集团签订契约和监督契约服务,这是企业会计最为基本的目标之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但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限定在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之内,是对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系统立足于微观经济主体,主要为微观经济主体服务,这是由会计本身特性所决定的。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会计信息系统并不能提供直接有助于宏观调控的信息,两者之间需要一定的衔接。

三、运用企业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途径--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虽然国民经济核算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的整体核算,而会计核算仅针对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会计核算仍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然而,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核算范畴,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根本差异,这就给国民经济核算直接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带来了不便。而企业的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在对象和目的上是一致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应在这一微观层次上来讨论,运用企业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途径也只能从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相结合的角度来寻找。

在微观层次上统计与的协调,就是要建立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统计核算为综合,以机为技术手段的会统并轨合一的新的核算制度,从而达到两种核算职能上的结合及相对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要求:

1.会统协调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统计核算的关系不存在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关系,宏观核算同企业会计、统计核算在核算目的、核算原则上都有区别。从国民经济核算模式来看,其一整套规则同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企业的统计核算,在微观上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下放到企业去转换并强求企业实现统计与会计的协调是行不通的。因此,不能再以统计为中心进行协调,更不能以两者的独立为前提,会统协调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2.必须转变企业会计与统计的职能。应将企业统计的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而统计则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和预测、决策、控制职能而存在。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弥补会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的缺陷,这样既可以消除企业核算数据多元化及重复劳动的现象,又可以使会计核算体系的优势与统计综合分析的特殊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3.必须进行相应的机构改革。既然要把企业统计的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那就必然要改革现存的会统分家的组织机构,可在会计部门下设一个统计分部,不一定要设置独立的统计机构,来完成上述企业统计的职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