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5 17:14:21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篇(1)

【关键词】贫困生义务;贫困生认定;资助模式

我国的资助体系,经过60多年的发展,各种资助方式已经百花齐放,形成了“奖贷助勤补免”这一较为完整的资助体系,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现行的资助体系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更多的是单纯的资金资助,这是在指导思想和具体资助模式上错位,从源头上导致了资助乱象。资助模式应该由单一的资金资助向资助育人的方向转变。

现行的资助体系简单的把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大学作为主要指导思想,一味地以无偿的资金补助作为资助的主要手段,而忽略了资助的育人功能,弱化了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甚至不以任何学习成绩为前提;现行的资助政策以无偿资助为主体,以难以量化的贫困程度作为唯一认定的条件,营造出一种比穷比惨的困顿局面。当高校资助以无偿的“输血”式资助为主要手段时,在免费午餐的资助模式引导下,贫困生理所应当的获得免费资助的权利,却不承担任务义务,必然导致申请者众多,申请材料作假,出现了种种非贫困生争夺资助资源的乱象:拉帮结派式的所谓民主投票,弄虚作假的贫困证明材料,貌似公平的轮流受助等。我们强调贫困生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其基本权利,却忘了权利的背后必须也要有其相对应的义务。因不附带任何附加条件,在利益驱动下,当没有评定为贫困生时,就埋怨贫困生认定程序不公,甚至出现了申请者之间的对立情绪。在免费午餐式的资助背景下,贫困生的索取欲望不断扩大,把连续获得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条件下,难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目标,这也和资助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了。

贫困生群体占高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但却因17%的资助名额限定,导致了认定过程十分困难,而假贫困生的出现又加剧了认定争夺的激烈程度,而如何准确地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并通过资助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贫困现象又有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贫困会强化贫困的存在,进入恶性循环,使贫困难以消除[2];贫困证明材料受现实条件制约,有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拿到证明材料,而某些非贫困生却因为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拿到了贫困证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只是性质发生了变化,更多表现为相对贫困。

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模式应从“输血”式的无偿资助向“造血”式的资助模式转变[1],把贫困生认定作为最有力的抓手,构建权利义务基本对等的贫困生资助模式,把贫困生的义务赋值于具体认定指标中,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为例,试图探索具有现实可操作的贫困生认定的实施办法,提高资助效能,这是我校资助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进一步落实好资助政策的迫切要求。

基于浙江师范大学X学院贫困生认定的需要,笔者构建了定性和量化相结合的认定模式。定性即班级民主评议结果,总分50分,定性体现的是家庭困难程度、需要获得资助的程度以及其在校的生活消费状况的一个体现,最后也通过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量化即把贫困生的义务赋值到具体认定指标中,总分50分,量化认定指标必须具有正向引导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以及动态完善的特性。根据量化表对学生进行打分,根据打分高低来作为认定贫困生的依据。

表1是浙江师范大学A学院认定中的统一认定标准,但对一些特殊情况也需要特别讨论以防止只考虑普遍性问题而忽略个别特殊问题的情况发生。此表的作用是将以往单一的、无法量化的贫困程度作为评定的唯一标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社会服务等进行量化整合,初步形成定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认定模式,构建权利义务基本对等的资助模式,虽然上表的认定指标及权重并不一定非常准确,需要后续研究者不断改进,但这也体现出了资助工作的正向引导性,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培养其爱心意识、奉献回馈精神,符合资助的教书育人功能,这也是资助工作发展的方向。

注释:

①发展性资助项目是针对贫困生设立的大学生研究项目,项目有资金支持,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项补充。

②贫困生征文是针对贫困生设立的责任、感恩征文,征文有资金支持,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项补充。

③自强部是浙江师范大学A学院由贫困生组成的学生组织,意在培养贫困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融入大学。

参考文献:

[1]高霞.燕山大学学生资助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37

[2]张瑞芝.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58-62.

[3]郑广馆.助学贷款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3):131-136.

[4]夏斐.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模式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3)

[5]聂惠.基于伦理学视角的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研究[J].2011(11):74.

[6]党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19.

[7]芫┭.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郭娜.高等师范院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篇(2)

>> 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策略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 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贫困生精神面貌现状探析 浅谈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救助及引导 浅析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状与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中的伦理困境 浅析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途径 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精神资助的思考 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状态及解决对策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促进和谐校园构建 浅析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及解决途径 浅谈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和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及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认定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困境与路径建构 加强贫困生的精神引导,实现资助全过程育人目标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与解困对策 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 浅析以育人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黄文彬,李琪,倪炜.以公益社团为载体的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探索[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107-109.

[3] 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4)1-14.

[4] 黄蓉生,孙楚杭.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3-4)36-38.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

 

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此后,上大学免费制度在我国逐渐成为历史。近些年我国城乡居民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高校学费也日渐增长,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高校贫困生大约有几十万,1999年有100万,2006年有400多万。2009年达到了527万,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有166.1万,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高校贫困生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高校贫困生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的措施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教育管理论文,国家在高等学校初步建立起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多元混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

1.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

中央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另外专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20%,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2.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论文网。

3.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工作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按月计酬的岗位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可适当上下浮动。按小时计酬的岗位每小时酬金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

另外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还包括“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了贫困生因较高学杂费造成的生活压力,基本保证了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资助政策让贫困生强烈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怀理念,增强了他们为人民服务,报效社会的感恩意识。据笔者做的一份关于关于贫困生的调查显示,70%以上受资助的贫困生对国家资助政策表示满意。

二、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管理论文,仍然停留在“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的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国家助学金的依赖性心理较重,贫困生自我脱贫的“造血功能”不足,另外国家资助政策在具体落实时也存在偏差,这些都需要进行改革和不断创新,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以下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第一,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在1993年发布的《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中提到,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高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在每学年结束之前,也向在校生发放此表。主要内容有两项,一项是家庭成员情况,要求填写职业、年收入和健康状况;另一项是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内容有家庭人均年收入状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和突发意外事件以及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失业情况等。如果学生能够如实填写上述内容,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能够负责任地实地考察后加盖公章予以确认,贫困生的认定应该不成问题。事实上,很多学生不实事求是地填写信息,再加上民政部门把关不太严格,致使学生入校或开学后虚假家庭情况调查表如雪花般飞往学校,给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带来困难,毕竟学校也没有条件去学生的家乡逐一做调查。据笔者做的调查显示教育管理论文,65%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周围有虚假的“假贫困生”。

另外贫困生资助程序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大部分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中采取名额分配的方法,学校将总名额按人数分配到院系,院系再将指标分配到班级,没有按照所在班级的实际贫困生数进行资助。这样势必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结果使得原本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了资助,而较多贫困生的班级却很多人得不到资助。

第二,勤工助学岗位缺乏,学生勤工助学的收入偏低,报酬未按国家规定执行,校外勤工助学的资源开发不足。

据了解,很多高校勤工助学的工资每月每生大约200元,有些甚至低于这个数,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并且勤工助学的岗位技术含量较低,大多为卫生清洁岗等“劳务型”岗位,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和自身特点,因而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不高。很多高校还引进了物业公司管理校园,也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形成了“争饭碗”的局面。目前贫困生勤工助学主要利用的是校内资源,丰富的社会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论文网。

第三,贫困生虽然获得了物质资助,但缺乏必要的心理救助。

调查发现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自卑现象,很多贫困生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扭曲,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贫困生在接收物质救助的同时,精神上却无法脱贫。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学生心理咨询室,但因贫困前来寻求心理救助的人寥寥无几。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缺乏稳定的机制保障,很容易造成有事临时解决,没事无人过问的被动局面。2007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便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典型案例。

第四,目前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缺乏全社会的参与。

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不断地摸索教育管理论文,令人可喜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了12231.0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0.26个百分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8542.30元,比2008年的7577.71元增长12.73%。2007年国家推行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也为千万贫困学生带来了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福音,可以预见将来免费学校免费专业的覆盖面一定会继续扩大。2006年教育部设立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学生资助办公室,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并成立了评定贫困生的监督机构,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三、结语

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成才是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一个长期、规范、系统的制度设计,是治本之策、长远之计。在国家政策的有利扶持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未来的资助贫困生政策会更加程序化、法律化和制度化,一个健全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

[2]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http://www.xszz.cee.edu.cn/.

[3]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Z]. 国发[2007]13号,2007.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 教财[2007]8号,2007.

[5]陈至立.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007-5-16.

[6]周济.加强领导细化管理狠抓落实——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Z]. 2007-5-16.

[7]陈艳.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8.

[8]崔艳菊.吉林大学贫困生资助研究[D]. 吉林大学,2009.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篇(4)

关键词:新资助政策体系;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学习适应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引入高校市场化机制和教育扩招的背景下,为应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引发的各种问题,相关部门经过长期努力,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之后,全国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以及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到500亿元,每年约有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获得国家资助。[1][2]国家的巨额资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高校贫困生上学难的状况。但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援助效果如何?比如对其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如何,是否能有助于他们融入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安心求学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其道德素质和政治品德呈现何种面貌,等等。这些都是评估国家资助政策最终绩效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效果进行探讨。

一、从零散到系统:评估模型的构建

关于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教育援助效果评估问题,既有的研究成果做出了有益和必要的探索与积累,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评估指标的构建和评估方法的探讨。在评估指标的构建上,学者们呈现出了多元化和零散的特征,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异的评估指标和指标构建方法。比如,胡小坤侧重于从主体角度进行指标建构,认为教育资助的评估应着重考虑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高校贫困生及其家长、专业机构和人员和大众传媒等主体[3];姜旭萍等则认为评估指标的构建应重在资助政策的实际效果上,并具体提出了政治效果、经济效果、文化效果和教育效果四个维度[4];凌峰等人的论述最具系统性,提出了从影响力、执行力、运行困境和生活质量四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的方法[5],从而将新资助政策体系的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有机统一起来。而关于评估方法的探讨,学者们的观点较为一致,大致有定量评估(如投入金额、受益人数、受益比例等)、定性评估(主要侧重于价值观方面的评估)、成本—收益评估(对被资助者的投入与其贡献值的比较)和前后对比评估等几种方法。[6]

综合来看,既有的众多研究成果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其一,教育援助效果评估指标零散而缺乏系统性,各有偏重与不足,这直接导致有效评估模型的构建难以前进;其二,虽然学者们对各类评估方法作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但几乎都仅仅局限于思辨式的泛泛而论,少有令人信服的实证研究成果出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既往评估指标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初步构建切实可行的系统评估模型,进而以实证调查数据为支撑,力求弥补上述缺陷。

本文认为,教育援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援助、思想政治援助、学业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援助等方面。教育援助的最终目标正在于将它们整合起来,使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格,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各项要求。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这项系统工程的科学合理的体系和机制,而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则为我们对高校贫困生实施教育援助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路径。不可否认,对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的核心环节。但新资助政策体系却又不仅仅着眼于经济资助,它还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品格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改善和环境协调适应等多方面的需求。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系统评估模型,不仅应保证较高的效度要求,即要与高校贫困生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从而能切实反映出教育援助的最终效果;而且还必须具备相当的兼容性和全面性,即能够囊括贫困生学习、生活、心理和品格等各方面的基本信息。

进而,我们在既有研究成果中找到了“学习适应性”这一概念,将其作为本文建立教育援助效果系统评估模型的基点。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超越学习情境中的障碍的倾向”或“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对学习的适应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因素、学习环境四个维度。[7]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和身心适应五个维度。[8]学习适应性既能表现出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即有效利用环境资源满足自身需要的自主性;又突出了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即整合内外部信息和资源,调整身心状态,促成自身的和谐发展。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学习适应性状况是其学习、生活、心理和行为状况的显示器,因而可以作为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效果的集中反映。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学习适应性为核心指标初步构建了教育援助效果的评估模型,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四个维度,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紧紧围绕教育援助效果的核心部分进行评估模型构建,从而既保证了评估的效度,又免除了贪大求全、不切实际的弊端;另一方面,较之以往的评估指标可操作性程度更高。

二、研究假设

以学习适应性为核心指标考察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援助效果的做法,本次研究尚属首例,研究者在期刊网上尚未检索到相关研究成果。这一方面可归因为系统评估模型迟迟难以建立,另一方面也由于现有的评估指标缺乏可操作性。所幸的是,学者们关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探讨、发展特点描述和主要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9]这些研究成果是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和建立研究工具的重要起点。

根据杨改、葛明贵等人的研究结论,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是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因素。[10][11]王瑞荣则进一步指出,许多贫困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贫富问题,不能客观、科学地评价自我价值,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识而造成失落、自卑、孤僻、封闭、冷漠、紧张、敏感多疑、敢为性低等一系列不良情绪,甚至发展为人格偏执和抑郁病症。[12]此外,贫困生由于心理和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在对大学中人际关系的适应和自我调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李明睿的研究发现,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等方面得分较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及岗位上能力的发挥。[13]李昕等人的研究则表明,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贫困家庭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社交回避倾向,这主要由于物质条件的匮乏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所致。[14]而王永杰等人的研究结论则明确指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15]据此,我们有充分理由作出如下推断,即高校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家庭学生而言,在学习动机、压力感知、心理健康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并最终表现为其学习适应性相对较差的状况。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以上研究成果同样也意味着,经济保障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而言,既然经济资助是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的教育援助的核心和关键环节,那么接受新资助政策体系的贫困生在减轻经济压力和负担的同时,其学习适应性状况应当有可预期的改善,这正是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初衷和归宿。

根据以上探讨,我们提出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会对高校贫困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援助效果,即能够改善其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而论之,我们提出了如下两条具体假设:

假设1:总体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家庭学生(主要以家庭经济条件为区分标准)来说,在学习适应性状况上存在一定劣势。

假设2: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接受了新资助政策体系帮助的学生相对于尚未接受的学生来说,其学习适应性状况更好。

为证实假设,并同时探明新资助政策体系在改善高校贫困生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我们进而展开了实证调查。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一)样本构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某综合大学工科学院二、三、四年级在校本科生样本共300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所有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样本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结合大学本科生教学实际情况,经充分讨论后编制了调查问卷。本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家庭收入水平等;第二部分在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自行编制了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受助情况和资助评价。其中学习适应性量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设5个项目,共计20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法,设有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分值越高代表学习适应性越好。经过两次问卷试测和修正,利用SPSS16.0进行量表信度和效度检测,结果得到量表的克伦巴赫Cronbachs’α系数为0.722,问卷各因素的α系数依次为0.517、0.753、0.762、0.537,四个因素共解释了总方差的46.79%。量表各因素之间以及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可见,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较为理想。

四、研究发现

由表3可以看出,在所有未受资助的学生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即贫困生)的学习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中、高收入家庭学生,这与假设1基本相符。同时,与未获资助的贫困生相比,受助贫困生的学习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前者,并明显高于中、高收入家庭学生,则假设2亦得到证实。由此可以说,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与其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教育援助在改善高校贫困生学习适应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确定影响未受资助学生中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的具体因素,以及影响受助与未受助贫困生学习适应性差异的具体因素,我们对前者进行了方差分析,对后者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在未受资助的学生之中,导致贫困生学习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中、高收入家庭学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心理状况(F=9.578,p

五、研究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探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其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贫困生与中、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相比,其学习适应性表现出明显劣势,主要体现在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两个方面。

2. 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的教育援助对其学习适应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受助贫困生学习适应性得分明显高于未获资助的贫困生。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资助大大提高了前者在学习态度和环境适应两方面的得分。

3.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仍然极为显著。因此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实施教育援助是消除家庭社会遗传的影响、促进贫困生更好的融入大学学习和生活并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亦表明,新教育资助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对高校贫困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改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说明在现阶段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援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于建霞.构建与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谢更兴.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

[3][6]胡小坤.高等教育资助政策评估的系统研究[J].管理观察,2009(25):79-80.

[4]姜旭萍等.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政策效果评估研究[J].当代经济,2009(7):114-115.

[5]凌峰等.基于目标的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考核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5-107.

[7]李炳煌.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关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6(3):105-107.

[8]张宏如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2):66-68.

[9]穆怀容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128-129.

[10]杨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9-210.

[11]葛明贵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602-606.

[12]王瑞荣.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3]李明睿.提高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途径探析[J].人民论坛,2009(27).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学生就学成本的不断增加,部分社会群体购买力的实际下降,造成高校贫困生人数的绝对数和所占比例在不断攀高【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对大学贫困生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现有资助政策及其不足,并结合我国实际,确定完善现有资助政策的主体和原则,优化贫困生认定方式,完善贫困生资助途径,创新资助贫困生考核机制,最终实现在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机制与操作系统的创新研究目标。

1 贫困、贫困生的理论解释与层次划分

对于“贫困”的解释,经济学认为,贫困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一种状态,是货币和实物收入低下的表现【2】。社会学认为,贫困是机会和能力的剥夺,包括在经济收入及教育、健康等个人发展和享受方面的“社会剥夺”。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解释,贫困大学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或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对贫困生层次的划分,按贾克水的研究理论,可概括为三个级别: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但发生暂时性困难的为“一般困难生”;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是“贫困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则是“特困生”。为研究方便,本文笔者界定第二、三级别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即是本文研究的目标群体——贫困生。

2 高校贫困生认定

2.1现状简介

从上可见,教育部对贫困生概念的解释实属于一种定性描述,无法量化,比较模糊,在资助工作中也难以操作【3】。体现实践中,对工作的现实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不强,无法满足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为使资助工作更具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也便于操作,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贫困生认定的方式、方法与标准上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并依据它来确认贫困生。具体表现如下:

2.1.1 贫困生认定方式。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有两种。生源地认定是由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或家庭经济调查证明来判断。这种认定降低了高校贫困生认定成本,但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人为影响因素较大,不具有真实性、可信性与可比性【4】。高校自身认定是由学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班、系、学院的层层审核与把关,最终确定贫困生人员的办法。这种认定相对于前者,在理论上讲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认定成本高。

2.1.2贫困生认定方法。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方法主要从经济上考虑,反映到认定方法上有四种。收入水平认定法以学生家庭年收入为参照,使高校贫困生认定成本外化,但无法动态反映学生家庭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收入变化【5】。学生消费水平认定法是在调查确定全校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的基础上,认定低于该水平的为贫困生。这种方法最能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但削弱了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认定法主要是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水平进行调查摸底,并与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对比,低于此线的为特困生,略高于此线的为贫困生。当前大多数高校采用以上方法的综合,首先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调查摸底,然后以学生每月学习、生活消费支出情况为主,参考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学生交纳学费的情况,根据本校学生消费水平进行认定。

2.1.3贫困生认定标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家庭年纯收入在居住所在地属最低水平,一般年人均在1200元以下;二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月消费水平在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一般人均在80-120 元;三是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在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并不高于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四是特例情况,如单亲、父母双亡、兄弟姐妹两个人以上同时上大学、学生家庭短期内突发变故、债台高筑、无力上学等等。

2.2 问题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见,近几年来,我国高校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对贫困生认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经验与办法。但在实践中,贫困生认定依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2.1 贫困生认定制度系统化程度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贫困生认定只凭某一单方面的标准或办法,如仅凭一张学生困难情况调查表、学生生源地贫困证明或学生个人的贫困申请,没有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监控机制,没有连续、多环节的班级评议、公示审批、跟踪调查、违规惩罚和动态管理监控制度【6】。

2.2.2贫困生认定缺乏量化的指标体系。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贫困生认定还局限在传统的、凭经验、主观式的定性判断上,无具体的量化标准,无详细的与贫困生认定相关的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文化资本等方面的指标,导致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含混不清,指导性、实践性不强,可比性、可行性不高。

2.2.3贫困生认定无规范的操作流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无序操作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说,教师定,学校批”已成为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贫困生从认定到资助的主要模式。特别是有些学生干部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不熟悉、不掌握情况【7】,不按贫困生认定的办法与程序办事,工作随意性较大,使高校有限的贫困资源“轮流享受”或“平均享受”现象屡见不鲜。

2.2.4贫困生认定平台建设滞后。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建立关于高校贫困生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这既不利于规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操作流程、提高贫困生认定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也将耗费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成本,挤占高校贫困生的有限资助资源。

2.2.5贫困生认定理念创新不够。优化的认定机制是建立在优化的认定理念基础上的。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理念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误区:一是认定成本与认定收益的矛盾与冲突,这导致高校对贫困生资助要么采取“撒胡椒面”的资助方式,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要么完全交给学生生源地办理,造成资助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强调“经济贫困”,忽视“精神贫困”。研究与事实表明,“精神贫困”比“经济贫困”更可怕,如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

2.2.6贫困生认定缺乏良好的环境。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全国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学生诚信系统还在建设之中,这使高校对外无法充分了解生源地学生家庭收入、支出及其变化情况,对内也无法使工作人员和学生完全按诚实守信的规则来办事,从而使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基础。

3 资助工作机制创新与操作系统研究

3.1全力争取落实国家助学贷款,为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国家助学贷款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举措,既是一项非常严谨的金融工作,也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作,应当成为未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因此,高校要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克服困难,积极争取落实银行划拨的国家助学贷款,为经济困难学生解除后顾之忧【8】。

3.2明确资助体系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我们对现行的“奖、贷、助、补、减”资助项目进行了优化组合。一是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减免学费主要面向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国家和校内助学贷款面向经济困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主要作为应急性资助手段,奖学金面向包括经济困难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勤工助学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经济困难学生。二是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贫困学生以申请贷款为主,同时对获得或曾申请贷款的学生在申请本年度贷款时予以优先考虑;三是多渠道引资,建立多种奖学金,对同时得到奖学金和贷款的学生,学校视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该学年贷款,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对不愿意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困难的学生和拒绝履行学生义务者,酌情减少其资助款项直至取消其受助资格。

3.3鼓励和发展勤工助学活动,优化“奖、贷、助、补、减”资助政策环境。我校把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在继续坚持“奖、贷、勤、补、减”政策的同时强化激励机制,把资助的重心从无偿变为有偿,从原来以补为主,到突出“奖、贷、助”作用,与国家助学贷款相呼应,引导学生先贷后补再助学。进一步将原有的助困资金划分为三大块,突出助学的功能,旨在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学生一体的大学助学体系。对于学校内部来说,近年来我校积极发掘校内外助学岗位;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并把助学活动由校内延伸到社会;建立与勤工助学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制度。

3.4思想教育和精神鼓励对贫困生尤为重要,对资助学生进行感恩、责任教育。学校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信誉教育和日常管理,鼓励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广泛开展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教育,支持和鼓励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收益来解决经济困难;重视贷款学生的信用观念教育,促使其认真履行还贷义务。高等学校成熟的助学贷款保障系统和贷款学生的良好信誉,将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金字招牌,因此高校应深入研究资助贫困生的基本思路和措施,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建立更适应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资助特困生的机制。

3.5创新对贫困生资助使用情况的考核方式。改变目前“一劳永逸”的现状,对资助的贫困生实行考核机制,主要为:1、建立贫困生资助档案,有计划地进行资助安排,在公平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资助范围。2、利用信息技术,审核贫困生对资助的使用情况。可配合一卡通的实施,将每个贫困生卡内消费情况作为贫困生认定审核的参考。或通过银行系统,对贫困生消费情况进行了解,避免贫困生将资助购置奢侈品等类似现象。3、建立完善的联系网络,通过与贫困生家长,亲属、同学等人的交流间接了解贫困生生活情况。每学期通过对受助贫困生的考核为下一学期(学年)资助提供主要参考,实现贫困生动态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少荣. 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的探讨

[2]徐晓军.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探讨

[3]郑伟,黄伟,韩娟. 浅谈高等农林院校贫困生资助确认体系的建立

[4]张晓明. 用参与式方法界定高校贫困学生初探

[5]杨锋. 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

[6]兰建军,梁珊珊. 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研究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篇(6)

(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贫困生特质,借鉴绩效管理理念,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中,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资助绩效考核体系,关注贫困生的成长与发展,以期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长效性.

关键词 :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24-0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民生工程,工作的绩效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着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合理的考核,是优化资助工作机制、创新资助工作载体,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绩效指标的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如何客观、科学的评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一直争议不断.传统的考核模式,“重经济资助、轻人文关怀、轻成长”,很容易滋生诸多弊端.本文在综合考虑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中,关注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探讨构建出一种新型的资助绩效考核体系,为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长效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1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审视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能错位,“成长”缺失,主要表现在:

第一,绩效考核目标不够科学,以经济资助代替人文关怀,轻成长.大部分高校的资助工作的重心是实现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倾向于资助资金是否发放到位、资助评比过程是否公平、公正,虽然在当下很多高校已经将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就业帮扶、心理健康辅导等纳入到资助工作考核体系中,但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仍然将经济资助情况作为工作的重心,缺乏对贫困生人格、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关注,缺乏对贫困生进行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引导和教育.

第二,绩效考核的理念认识不够,以目标管理取代过程管理.大部分高校在考察资助成效时一直把资助工作目标的完成作为主要依据,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对“目标”的过度关注,而对资助过程动态管理的忽视,造成对困难学生在受资助后的学习、成长、发展情况后续动态跟踪管理与反馈不够,资助工作对受助学生自主发展帮扶不够,从而影响了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绩效考核方法不够客观,以简单的定性分析代替定量分析,或由定量代替定性分析.而评估体系的多维性,多因素性决定了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无论是定性代替定量分析,还是定量代替定向分析都容易造成评估结果的片面性.多数高校都是在单向度的使用定性指标或是定量指标,有的高校把分析资助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资助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有的则把资助贫困生的比例,资助金额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这些做法都把资助工作的内涵简单的窄化了,导致资助工作与受助学生表现的紧密关联度得不到体现.所以,绩效考核评估时,要做到将定性指标和量化指标有机结合起来.

2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现实意义

平衡计分卡理论(Balanced Score-Card)是美国管理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和波士顿公司总裁戴维·诺顿(David·Norton),两位管理学专家提出的一种系统性、多维度的绩效评价体系,它通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四个维度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来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它强调一种动态管理过程,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理念,值得探索,也具有现实意义.

2.1 平衡计分卡的人本价值可以激励资助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引领贫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成长与发展”在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中的学习与成长层面的维度正是体现了这一中心思想,体现了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组织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资助工作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研修,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也就是说平衡记分卡密切了资助工作人员自我成长与资助工作的自我改进之间的关系;另外,平衡计分卡的人本价值的另一个表现是以学生为本,体现了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实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强调了在资助成效上不仅要关注贫困生的物质需要,还要关注贫困生的精神需求,力求在资助价值导向上引领发展,在资助目标设立上关注发展,在资助实践活动中融入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估管理,从而实现学生长远发展与资助工作的紧密关联.

2.2 平衡计分卡的均衡性有助于客观地反映资助工作业绩

平衡计分卡通过上述四个维度来全面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它全面覆盖了客户层面、财务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四个方面的情况,四个维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因果关系.依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如有任一维度出现不合格,那么,不管是学习与成长层面、客户层面,还是内部流程层面、财务层面、无论考核分值有多高,实际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危机.因此,平衡计分卡可以统筹协调各维度之间的平衡,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等各种关系,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体系的滞后性和片面性,能及时、客观地反映资助工作业绩.

2.3 平衡计分卡的组织协同性有利于彰显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战略导向性

平衡计分卡具有将组织目标协同到组织各个层面的功能.要激发组织系统的全面潜能,就要把团体、个人、组织、部门协同起来,在实现协同的过程中,评价目标和具体指标、组织目标都得到描述,得到强化后,各部门把组织目标细化为部门目标,团队和个人明晰自己的目标,知道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平衡计分卡的组织协同性有助于资助工作人员洞悉资助工作的总目标,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资助工作的方向性.

3 以成长为导向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3.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思路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在于助人、筑梦、铸人,即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资助工作的中心任务,资助工作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而是一个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那么在资助工作中应注重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基于此,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是在明确资助工作中心任务的前提下,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把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分为四个层面: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管理过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财务维度.但资助工作是面向贫困生提供成长、成才服务,平衡计分卡中客户层面的战略目标应该演化为学生层面,主要指贫困生;另外,资助工作应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具有鲜明的教育特性,结合高等教育内在规律、贫困生自身的特质,平衡计分卡中财务层面的战略目标,不能不加演化的直接用在资助工作上.因此,依据资助工作的系统特性,将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推演为学生、内部流程、学习成长、资源四个维度,确立各考核指标,建立以成长为导向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的考核体系.如图表1.

3.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中四维度的内在关联性

在此考核体系中,资源层面,考核评估主旨是为了实现资助战略目标,应具备什么样的资源配置观念、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如何进行项目整合、资源后期的检查制度的制定,怎样奖惩等.这一层面最终指向投入成本与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密切关系.

学习成长层面,评价主旨是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资助工作人员应该怎样进修、学习、交流.这体现了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成果,是否具备了为贫困生提供优良服务的要求的综合素质,是否具有学习创新能力,体现着资助工作与资助工作者自身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内部流程层面,考察资助管理工作应在哪些工作环节上成绩卓著,才能实现系统目标.从这一层面审视资助工作的价值,体现的是资助工作平台、过程管理、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内在因果关联.为了完善内部管理流程,进一步促进资助工作的科学化,需要加强各环节的合作与沟通,搭建、创新资助工作载体,优化资助信息系统平台.

在学生层面,主要考量的是要为贫困生创造什么价值,才能实现资助工作终极目标.从学生本身的视角,特别是贫困生的角度审视资助工作的最大价值,即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体现的是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程度.在这一层面里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经济的资助助其顺利成长、通过各种素质拓展锻炼专业技能、通过科学的教育管理引领健全人格,这几方面构成了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要素,这也是设计指标因素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资助工作价值最大化的重要考量.

3.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终上所述,资源、学生、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个指标因果相连,相互协同,相互制衡,不可或缺.根据资助工作中心任务,在一级指标基础上可以再创设二级指标,创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如表2.

在使用此考核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资助工作的复杂性、系统性,可在二级指标基础上细化三级指标,以促进资助考核的精准化.第二,不同的考核对象在使用考核表时,考核指标、权重应做适当的调整、修正,内容应有所侧重.

总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资助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统筹四个不同维度,反映了资助工作所必须关注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将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加大了关注学生发展的考核比重,延伸了助学内涵,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期性、长效性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但是,将平衡记分卡运用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的探索研究,其适应性、可行性和合理性还需不断发展、挖掘、完善,也需各方力量一起参与资助工作实践,以高校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思想引领,推进资助绩效考核观念的转变,进而达成资助工作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敏.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3).

〔2〕赵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评价模式的构建与技术完善[J].福建广播大学学报,2013(5).

〔3〕钟一彪.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的分析框架与评估模式[J].教育政策研究,2010(10).

〔4〕杨建锋,赵健.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评价维度及框架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2).

〔5〕段俊霞.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2012(3).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篇(7)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 要: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和政策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尊重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下,我国在推进贫困治理进程中,可合理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反贫理论政策。

关键词 :贫困治理;理论、政策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63-03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现象突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探索,不断消除贫困,努力推进共同富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推进贫困治理的进程中,我们对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政策进行比较,在尊重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下,可以对西方国家的反贫理论政策进行合理分析与借鉴。

一、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比较

(一)国外贫困治理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贫困理论主要是以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的决定原因。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是“剥夺者被剥夺”,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灭贫困、彻底消灭贫困。

2、西方经济学的贫困治理理论

(1)1943年,英国伦教大学教授保罗·N·罗森斯坦-罗丹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提出“大推进的平衡增长”反贫困理论。(2)1949年普雷维发表了《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详细阐述了“中心——外围”理论。(3)195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格纳蚋克斯(RagnarNarkse)出版了《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系统地提出了贫困恶循环理论。(4)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发展极”的概念和理论。(5)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6)1958年,针对平衡增长理论模型的缺陷及其运用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美国经济学家艾仁特·赫希曼(Albea·O·tI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7)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其代表作《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和《富国与穷国》中,详细地阐述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贫困理论。(8)1969年,希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伊曼纽尔在《不平等交换:对帝国主义贸易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平等交换”理论。(9)萨米尔·阿明在《世界范围的积累》、《不平等发展》等书中,提出“依附贫困理论”。(10)在以上基础上,巴西经济学家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在其代表作《帝国主义与依附》中,提出了“新的依附结构”理论(商业——出口依附、金融——工业型依附、技术——工业型依附)。(1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3、西方社会学趋向的贫困治理理论:贫困文化论、“权利或能力贫困论”

(二)我国贫困治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简述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一直处于贫困边缘,早期温饱问题无法解决的地方和人民还有很多。但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党和我国各届领导人的带领下,我国贫困现状有较大改观,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甚至有一部分人先走上了富裕之路,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上,各届领导人都有自己的理念,形成了一定的贫困治理理论: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反贫困道路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反贫困的关键是解决农民的生存与生活问题。土地改革、走合作化道路、人民公社、吃大锅饭是实施反贫困的基本手段。

邓小平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才是硬道理、依靠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反贫困等观点。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消除贫困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保持稳定的前提,是实现最基本人权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下的贫困治理理论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人为本,社会性贫困治理思想。

(三)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比较

1、发展趋势的共同点

从国内外贫困治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来看,两者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无论是西方贫困治理理论还是我国的贫困治理理论都存在一个范式转换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论范式到微观理论范式的转变;从经济范式到社会文化范式的转变;从制度范式到素质、权利范式的转换。

2、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的差异

(1)治理对象的差异。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导致贫困人口数量巨大,覆盖面广,集中在农村;国外则相对较少,贫困阶层主要为城市失业人口、流浪者。我国治贫理论更侧重于解决我国农民的贫困问题。

(2)目标方式的差异。我国治理理论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逐步走向社会性贫困治理。国外治理理论则注重经济、文化、社会多个角度对贫困致因的分析,从而形成理论体系,以求全面解决贫困人口的多方面诉求。

(3)理论来源的差异。国外贫困治理理论以经济学家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困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后,形成理论,提出治理的对策。我国的贫困治理理论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各种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

(4)制度基础的差异。国外更注重人的权利,“人权高于一切”。理论上对根本制度的致贫讨伐、治贫机制的缺失给予给多关注。

(5)实施情况的差异。中国贫困治理理论来自实践,也回归于实践。每一代领导人均把减少贫困,实现社会公平和谐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实行,以政策制度方式部署,举全国之力推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二、国内外的扶贫开发政策比较

(一)国外的扶贫开发政策

众所都知,贫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世界各国就如何应对和解决贫困问题上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纵览国内外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有如下几方面:

1、加强教育,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扶贫。二十世纪以来,部分发展国家就十分重视通过教育设施投资,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和贫困缓解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救助制度,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英国在1572年就在全国征收“济贫税”;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是人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部法典;1948年成立国民救济委员会,同年开始执行《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从此英国率先进入现代福利国家。

3、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政策,维持贫困群体的可持续性生计。1990年,德国成立了“统一基金”专门用来援助原东德地区。同时联邦政府运用高利率政策,迅速调整东部地区落后的产业结构,将欧盟各国的资金引向德国,然后利用政府的高额补贴提供贷款、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给向投资东部的企业。

4、实施就业和增收的各种扶贫开发计划。根据对经合组织美、英、法等11个成员国财政资金支持困难群体项目分析的结果,发现这些国家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或求职援助服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职业培训、对雇用失业人员的企业或自谋职业的个人给予工资或就业补贴、扶持失业者创办微小型企业五个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执行的一揽子社会工程——“向贫困挑战”计划,对世界反贫困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对吸纳特殊群体就业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若就业时间超过90天,雇主可以向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免税证,年底凭证兑现免税。还有一些国家也通过财政补贴鼓励雇主雇佣困难群体就业。

(二)我国扶贫政策研究

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平稳且较快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贫困现象始终存在着,国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扶贫投入作为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的优先领域来安排,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扶贫政策的执行力。

1、农村政策。自建国以来,国家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和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全面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大一部分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现状有所改变。国家相继取消了牧业、农业等税收,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收被取消,广大农民彻底摆脱了缴纳税收的痛苦历史。特别是当全面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以后,农民更是喜笑颜开。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让农民得到了最现实的利益,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开始有了享受的感觉。

2、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上世纪末开始实行的,最早是针对中国西部实施的大开发战略。中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贫困人口集中。十多年西部大开发安排的水利、退耕还林、资源开发等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贫困地区布局;公路建设加快向贫困地区延伸,把贫困地区的县城与国道、省道干线相互连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量使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增加贫困人口的现金收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促进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新疆、广西、重庆、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等地经济社会发展,并把农村扶贫开发作为政策重点加以推进。

3、推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最基础手段。2007年,国家决定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规定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数为534万户、556.3万人,全国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6.4亿元人民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2010年,中央财政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贴111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补助资金116亿元人民币。

(三)武陵山区成片特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

2012年5月26日下午,温家宝在吉首主持召开了跨省市的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座谈会。温家宝强调,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内各县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要向包括武陵山片区的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有关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要向片区倾斜。国家在连片特困地区安排的各类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片区县安排。加大社会帮扶力度,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到连片特困地区开展定点扶贫。要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尽快改变武陵山区和其他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扶贫工作研究专家黄承伟指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战略建议由战略、政策和措施三个层面组成。

主要战略建议包括:设立武陵山区综合扶贫试验区;编制武陵山区综合扶贫总体规划;推动区域、村户分级分类等。

主要政策建议包括:强化政策整合力度;推动相关政策机制创新;充分考虑民族支持政策的均衡性、特殊性和灵活性;设立国家级“山地生态扶贫”专项补偿基金等。

主要措施建议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扶贫力度;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探索旅游产业与扶贫开发结合的路径及模式;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培育;增强村庄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推进特色乡镇建设带动减贫;完善社会保障扶贫体系;促进贫困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加强外部人才的引进;构建特殊类型群体扶持体系等。

(四)国内外扶贫政策比较

1、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有以下特征:

(1)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注重综合开发、全面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进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试点,努力使各项政策覆盖所有贫困人口。

(2)坚持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以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为工作对象,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主要资源,以实现贫困人口基本生存和发展为目标,编制专项扶贫开发规划,分年实施。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职责,将贫困地区作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重点,积极促进贫困地区水利、交通、电力、国土资源、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军队和武警部队支援,社会各界参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3)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通过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转移支付、部门项目建设、社会各界捐助、引进利用外资等途径,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不断探索参与式整村推进、小额信贷、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多种扶贫模式。尊重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积极参与决策、投工投劳,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国外的扶贫政策具有如下特征:(1)扶贫开发的立法健全,保护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2)立足本国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3)明确目标资金保证,科学地进行反贫困;(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贫困群体平等享有。

参考文献:

[1]汪段泳,刘振光.国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江汉论坛,

2007(5):27-29.

[2]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2001-10-15.

[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R].新华社,2012-02-08.

[4]唐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8-9.

[5]黄承伟.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2:17.

[6]邓瑶.藉国外扶贫开发政策之力推进我国扶贫工作跨越式发

展[J].商业文化,2011(6):317.

[7]黄科.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

2010(4):34-35.

[8]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老区建设,2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