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3 17:07:11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篇(1)

论文摘要:个人知识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需。本论述针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的知识特点,分析了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于是,对知识的管理也成为管理活动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是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与应用的基地,更应该有效地推进知识管理。作为高校后勤保障系统的重要一员,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如何应对新时期的需要,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1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概述

目前对个人的知识管理还没有一个定义明确且取得共识的概念,很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和认识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个人的知识管理的定义,但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并对个人的知识进行管理与补充,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个人竞争力。

1.1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

高校采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高校公共需要、政府政策、商品知识、采购技术等许多方面。从高校采购工作的特点出发,涉及的显性知识主要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政府采购政策和法规、市场经济知识、采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法律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等等,专业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采购艺术等,针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专业知识,比如,采购合同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主要是合同法规、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合同的监督执行、合同执行程序等等。

隐性知识包括已经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即采购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解决各种难题的经验和隐藏在采购人员大脑中的经验和感觉。隐性知识比较复杂,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不容易文件化与标准化,它往往体现在执行政府采购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具体而言,主要有下列几种能力:(1)调查研究的能力;(2)采购执行能力;(3)奋力开拓、自主创新能力。

1.2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2.1是政府采购发展趋势——电子化采购的需要

电子化政府采购核心内容是打破了传统采购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增强采购信息透明度,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便利。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效率还是效益,都会有较大提高,这种采购方式将是今后政府采购发展的方向。电子化政府采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因此,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只有对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式下政府采购的需要。

1.2.2是部门做出决策的需要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成立物资采购和资产管理统一归口部门,如:资产管理处、设备管理处等,对个人所在的部门而言,通过个人的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高知识的利用率,为部门的决策的创新铺平道路。

1.2.3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和提升个人知识的应用程度的需要

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增进高校采购人员个人经验和知识的质与量,避免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尝试错误上,使其有效地建立专业自尊和意识,在工作情境中做到游刃有余,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实现更有效的第一线决策。

2 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知识获取的途径单一、知识分享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提出的策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首先,要便于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的理解和运用;其次,要能够有助于其提高个人专业的发展;再次,要在此策略运用的基础上使个人知识管理在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中能得到逐步的发展。

2.1个人层面上的策略

个人层面上的策略是基于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立场,以其个人本身可以采取的手段或方法来开展实施的。从个人知识管理所涉及到的管理过程来看,可以将个人知识管理分成个人知识生成管理、个人知识整序和交流管理、个人知识应用管理,针对这三个管理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的管理。

2.1.1积极构建个人知识学习网络

知识获取是知识需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个人获取知识的来源有很多,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分析个人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并结合个人求知方法的特点,从方便、经济、有效等角度去考虑如何获取知识,争取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对显性知识,可以从一切以文字、图表、数据等方式记载的载体上获得。而隐性知识,不易被模仿和复制,不易从现成的表述中获取。因此,善于获取隐性知识是获取知识的关键。隐性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人到人的方式,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收集。勤思考、多提问、细观察、及时总结是获取隐性知识的主要方法。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取知识:

一是媒体网络。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把与采购工作有关的媒体和互联网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并收集成系统,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良性发展。

二是人际网络。每个人的人际网络都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尽可能地借助他人的力量,围绕工作领域专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往往成为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问题信息的来源。要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网络,首先应该对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可以建立一个人物数据库,详细记录有关人员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目前职务、个人专长、参与的采购项目等,以便对其进行充分地了解,并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尽快联系到他。人物数据库里的信息不仅仅是高校内部人员的信息,也应该包括高校外部与高校物资采购有密切关系人员的信息,如,领域专家、政府官员、同行、政府招标人员、供应商等。

三是培训。培训是高校采购从业人员迅速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对这类知识不断向纵深方向前进积累。

2.1.2积极对个人知识进行整序并参与知识交流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知识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触、使用到很多知识。如果对自己的知识不善于管理,工作就会紊乱低效,已有的知识储备也会因无序而流失。因此,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学会管理个人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去发现、发掘、总结、归纳、整理各类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显性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工作绩效,更好地为对教学一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个整序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使个人的显性知识更加合理、有序、系统。二是要使个人的隐陛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个人隐l生知识显性化的方式很多,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对采购过程进行反思、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采购典型案例研究等方式,把自己的心得和发现的规律等成果以资料、论文等文字形式符号化,也可以以语言等方式在组织内交流共享。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积极参与知识交流共享。个人想要得到他所需的知识,就必须能给别人提供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即他必须能与他人分享自己已有的知识,所以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个人的知识看作私人财富,应主动把自身的知识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共享。通过这种交流、共享,可以使其以较高的效率实现个人知识的更新,达到“共赢”的局面。

2.1.3在解决问题时应用专业知识资源

知识只有被利用才能创造价值,不能利用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个人知识管理中知识获取、知识整序和交流共享等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知识的应用。为了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良好的绩效,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积极利用技术手段从个人知识库中提取所需的知识资源;利用个人知识系统提供的知识渠道去提取系统以外的知识资源;利用相关的知识交流平台与采购领域专家及其他人员进行知识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知识,或运用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高校采购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其自身认知结构。通过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地运用知识,高校采购从业人员才能够对知识加以完善和分析,去伪存真,得出通过实践检验的知识精华。

2.2组织层面上的策略

2.2.1构建学习型组织

为使高校采购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需要运用组织学习理论把高校采购队伍及其相应的管理部门构建成学习型组织,促使其不断学习,以适应高校不断变革的要求。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就是要在动态的环境中,以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个人和组织不断地学习,并运用系统思考,尝试各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而扩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改变或转化整个组织行为,增进组织变革和创新,最终达成组织目标。

2.2.2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设计满足激励对象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其参与动机,使其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一套有效的知识激励机制,在鼓励成员积极参与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尤其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和知识共享方面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针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的特点,参考激励机制模型,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于考虑:一是奖励性激励: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职务晋升、表彰嘉奖等)的有机结合,激励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积极投入到知识管理中去。二是惩罚性激励:其核心在于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知识的考核,通过定期对其考核相关知识,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如:每年年终通过考核和评估的方式,对落后的人员给予减低奖金或者换岗的处理,以此其他采购人员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为组织的共同愿景而努力。

2.2.3加强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的培训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基础平台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143-02

由于核电设备采购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迫切需要,构建系统设备采购管理体系的条件也日渐成熟。为确保组织能力得到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使其成为设备采购的协同工作平台、数据中心平台、规范化业务平台、知识管理平台和组织发展平台。文章主要针对研发的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基础平台展开讨论。

1 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平台介绍

设备采购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市场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工作规范、业务标准化、学习园地、档案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模块和权限管理、我的工作台两个管理模块,这些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业务与组织发展的设备采购管理体系承载平台。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1 市场管理模块

根据核电设备采购需求的整体市场管理需要和日常业务管理要求,完成了市场管理信息模块需求分析,采购包技术信息数据库、采购动态数据库、内外市场信息数据库、价格数据库、供应商资源数据库、市场规划管理数据库、通用市场数据库的开发,并将之前设备采购的信息的整理录入,各专业采购组依托平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平台投用后,实现采购包的市场信息全范围、全过程、全尺度的有效管理,实现实时有效动态掌控,为日常采购和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持。

1.2 成本管理模块

以中国广核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的CPR1000核电机型的设备采购价格为基础,结合设备特点和未来战略发展需要,构建了内部采购价格库、外部市场价格信息库、通用市场价格数据库和价格分析模型库。建立了多角度、全范围的成本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全进度、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对后续设备成本管理精确化和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1.3 进度管理模块

进度管理采用采购任务与技术规范书出版时间及项目采购进度联动,同时对采购过程的关键节点进行控制,如采购任务的启动提示、上游技术规格书的出版跟踪、采购过程中间控制点的预警及延误原因记录。通过平台实现系统自动提醒,提高了进度管理的精确性和主动性,使管理层能随时掌握业务动态。

1.4 工作规范模块

与采购相关的所有程序与标准化文件如采购制度、工作导则、标准化来往文件、标准化过程报告、标准化招标文件、标准化合同文本等统一归集在工作规范。每个员工都可通过这个标准化工作的载体,明确了解公司采购制度与程序,工作标准与导则,清晰业务步骤和规范。

1.5 业务标准化模块

建立标准化文本循环体系,包括业务特征库、合同子库、经验反馈库,三库联动,实现合同文本形成,使用、反馈、改进的有效闭合循环管理,使合同文本的持续改进有章法、有依据、有载体。

1.6 学习园地模块

平台要求强制共享工作经验和知识,每个采购负责人必须上传采购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如采购总结、出差总结、技术培训总结、工厂调研情况等资料。学习园地面向全采购分部开放,每个员工都可通过平台获取这些信息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整个采购团队能力的有效

提升。

1.7 档案管理模块

采购过程文件、报告等档案是每一阶段采购环节的工作成果,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即可实现对采购过程有效控制。平台的档案管理模块,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件包括技术规格书、采购策划、资格审查、评标办法、评标报告、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移交等共47类文件在采购阶段推进的同时进行归集。使采购过程记录清晰、采购监督有据可查,也为组织保留了标准化卷宗资料。

1.8 日常管理模块

通过对日常业务需求研究,构建接口协调、对外经营、会议纪要、内业控制如工作周报、任务督办、出差管理几方面为主体的日常管理架构,建立了完成采购业务日常管理途径。各专业组可依托平台开展日常采购工作。其中,工作周报功能可清晰记录每个采购任务的全采购周期进展及提请关注事宜,管理层可随时对可能的风险点通过平台下达指令,处理结果也将通过平台反馈给管理层;对于特别重要事宜,管理层还可下达督办任务,平台也将对督办过程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平台投用后,将实现日常内部业务与外部需求的无缝衔接,可更有效支持工程项目管理。

1.9 权限管理模块

采购信息在任何一个公司都属于核心商业机秘,采购体系的建成则意味着信息更集成,抓取更容易,因此必须要控制好平台的信息开放面。权限管理则可有效解决此问题,平台通过授权管理,可清晰、完整记录查阅平台的使用者,因此可有效监督使用者合理的使用。

2 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平台应用

2.1 建立系统的工作管控平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效率

以“我的工作台”为操作界面,通过8个模块与“我的工作台”联动,可共同完成对每个采购任务全周期监控,业务监控常态化、自动化。从而使采购基础平台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性工作管控平台,它全面改变了传统的靠人来管理和督促。管理层可从之前疲于被动充当救火员而解脱出来,从而有充足的精力来进行整体谋划。

平台工作节点的设置则可强制采购人员和基层管理者要对设备采购全周期进行谋划,包括前期采购谋划、市场规划、成本分析、进度控制、过程控制和经验反馈管理,实现对采购业务的全范围、全过程管理,管理实现集

约化。

采购过程中,可不断积累各项数据,全面实现采购相关信息统计自动化,使管理者可集中管理和使用,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2.2 搭建完整的信息积累与共享平台,促进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

采购基础平台不仅服务于日常采购业务,同时它还具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即通过平台系统建立了市场、成本、文件、标准化文本、工作规范、总结与反馈等完整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对历史数据和工作成果实现了持续积累和有效共享。缺乏经验的采购人员或新管理者都可利用此平台来快速补充业务能力,大幅改善了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采购结果的好坏高度依赖个人的技能和经验的被动局面。

2.3 建立组织能力发展载体,实现组织与个人能力的相互提升

通过平台建设和使用,一方面固化了个人能力的工作成果,将个人经验转化为了组织经验,将个人的能力转化为了组织的能力。再通过依托平台支持开展工作,又利用组织的知识库促进了个人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了个人能力与组织能力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为组织能力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篇(3)

[关键词]采购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项目化教学

一、引言

采购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育领域和企业界都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瓶颈。一方面,课程实践多偏重案例分析,实践环节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大多数院校该课程是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或是通过购买相应的仿真软件,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有的是通过相应模块平台模拟操作。但这些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并不能真正启发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加之故有的实践方法与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差别,为了实践成绩而实践的意识在学生中越来越普遍,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收获。另一方面,由于牵涉到大量的商业机密,虽然学生有机会到校内外公司实训,但极少有公司愿意安排其参与采购业务中关键环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理论知识为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往往被忽略,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十分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偏低,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

二、课程实践环节具体实施方法

本文在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时,注重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目标的要求,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班级采购实验机制,对该门课程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创新思维,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和谐统一。在教学组织时,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项目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评价,所涉及的项目及任务如表1所示.本文提出的改革方法在物流管理专业率先试行实施,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采购组织机构,并为班级采购组织建章立制,结合采购课程理论教学,动员参与采购实践实训的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由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提出采购需求,提报采购需求计划,将需求计划汇总到班级的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岗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进行集中采购。分组建立分权分段实施的采购流程,完成实训报告。一次采购活动完成后,牵头各岗位从业人员进行总结,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对本次采购活动进行绩效评估,提出采购建议,与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发票附明细等一起作为实训报告存档。之后进行轮岗,开始新一轮的采购。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生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实践环节中的问题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实现了全员参与,实践环节面向全体物流专业学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有学生在项目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性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将采购权集中到班级。由各位学生提出采购需求,汇总筛选之后,对于确定下来列入采购清单的物资,引导学生实施集中采购并对采购过程实行严格的考核。其次,在实施班级集中采购一段时间后,还要组建多个班级、多个专业形成更大规模的集中采购组织,形成多级别的集中采购体制。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采购方案,优选供应商,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最终达成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通过真实的采购业务操作,营造出浓厚的物流专业学习创业氛围,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中锻炼,实现“教学相长”。在实施过程中,从研究“现代物流”的本质出发,实现了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初步改革,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因为采购是整个物流活动的起点,只要采购运作成功,此项目运作一段时间后,库存问题、配送问题、运输问题等物流其他环节的实习机会也会相继出现。因此,采购管理的实践教学也为仓储、配送等物流专业的其他课程带来实践的机会。

四、结论

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面向岗位功能,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本文提出的采购管理实务实践环节的改革,以实际任务和项目来组织教学,可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学体系的建立,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托平台,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目标,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实施等环节进行重新梳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法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对物流专业其它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军.采购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3-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2-15.

[3]李智忠.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7):93-94.

[4]宋璐君,彭晓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2):155-156.

[5]赵毅.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若干思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5(12):59-61.

[6]齐恒.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模块化教学分析与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8):123-124.

[7]李散绵.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7(3):138-140.

[8]王皓.应用型本科高校《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17(3):183-184.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篇(4)

【关键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对策

2015年,人民银行总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93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人民银行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总行采购项目范围,提高了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增加了零星采购模式,赋予了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基层央行”)更多的采购自。随着人民银行采购自的进一步下放,基层央行采购管理情况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采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三种模式并存的采购方式。其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内的项目,实行集中采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单项或批量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项目、6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实行分散采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单项或批量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项目、6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实行零星采购。总体来看,三种模式并存的采购方式既能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实时满足基层央行履职过程中的临时性、紧急性采购需求。对部分分支机构采购数据统计发现,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成为基层央行日常采购的重要模式。然而,基层央行一直以来采购总量小,管理经验少,加之高素质人才基本专注业务工作,采购工作易被忽视,造成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不善,影响其资金使用效率和日常履职。从实际工作来看,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主要存在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绩效有待提高等三方面问题。

1.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一直以来,基层央行都比较重视集中采购管理,均成立了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集中采购操作规程和内部约束机制,从组织和制度上强化集中采购管理。然而,针对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大部分基层央行都未专门管理和规范,有些在相关制度文件中规定参照集中采购进行管理,但实际工作大多未执行。

2.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基层行存在未按规定程序开展集中采购,先采购后立项、采购合同未经审核或要素不全、未履行验收手续、未按合同条款付款或未留足保证金、无采购相关档案资料等程序不规范问题时有发现,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和资金风险。

3.采购管理绩效还有提升空间。目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工作仍然不够到位,特别是地市及以下分支机构,采购管理绩效有待提高。一是经济性方面,主要表现为资金节约率不高。二是大部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都能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但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资金节约率不高,经济性不够。

二、原因分析

1.制度建设不完善。作为管理依据,制度是基层央行加强采购组织管理的重要保证。特别是2015年《通知》下发以来,零星采购成为与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并行的采购模式之一,但各级行基本未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因此,基层央行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基本处于无制度可依的状态,造成其组织管理不到位。

2.制度执行不严格。对于基层央行来说,集中采购制度和程序已较为健全,但是大部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仍时有发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执行不严格。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央行部分采购人员制度执行意识不强,有的认为集中采购就是单纯的买东西,仍按过去的老做法、老习惯办事;有的认为现行制度规定的采购程序较繁复,有些采购没有必要完全按程序进行;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按程序或某些环节不按程序采购也不会有问题或风险,不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相关管理制度,忽略集中采购应履行的各项程序,造成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

3.采购计划不科学。采购计划是基层央行根据日常履职需要编制的年度采购计划,是其有序、有效采购的基本前提。目前,部分基层央行采购绩效不达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制定的采购计划不科学。一是需求部门计划意识不强。有些需求部门无需求时完全不关心采购计划制定相关工作,有需求时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提交采购需求,对本部门采购需求预测能力不足。二是计划编制部门未切实履行前期调查和审核职责。有的计划编制部门未进行前期市场调研,未充分了解相关物资或服务的市场行情,导致采购计划与市场脱节;对于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计划编制部门未按规定严格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核,导致采购计划缺乏可操作性。三是计划编制部门与需求部门沟通不充分。大部分基层央行都是由编制部门根据往年的数据和经验编制年度采购计划,极少与需求部门进行沟通或沟通不充分,导致采购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影响其采购绩效。

4.采购队伍不专业。自2004年人民银行系统实施集中采购工作以来,基层央行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集中采购管理机构,但是人员队伍配备却一直滞后,尤其地市及以下分支机构。一是采购管理岗位一般由会计财务部门人员兼任,采购相关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边干边学,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二是采购评审人员从本级行具有中级职称的各业务部门人员中选定,大多未参加过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评审知识。三是基层央行高素质人才基本都在业务部门,采购管理及评审人员多为兼职,经常出现临时变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相关建议

1.完善规章制度,严格采购工作程序。一是按照“内部控制优先”原则,加强采购制度建设,及时制定或更新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制度,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及工作职责,制定采购标准,细化操作流程,确保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有章可循。二是采购管理者和执行者要根据各类采购范围、标准和要求,准确选择采购模式和方式,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确保采购项目的立项、组织、合同签订、采购验收、付款结算等程序落实到位,提高基层央行采购工作规范化水平。

2.搭建信息平台,优化采购计划管理。一方面,依托政府和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采购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的产品信息、市场行情、供应商资讯、项目招投标等对外信息渠道,扩大采购信息收集与途径,提高采购透明度,使广大供应商平等获取采购信息,参与竞争,防止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搭建采购实时监测平台,加强与各需求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采购需求、项目完成进度、产品运行状况、采购后续跟踪等信息数据库,为制定采购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提高基层央行采购计划的科学性。

3.合理配置资源,加强采购队伍建设。一是合理分配现有机构和人员,尽量设置专门采购管理机构和专职采购管理人员,优化采购人员结构,确保采购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加大培训辅导力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针对采购管理人员,组织开展采购相关法规政策学习,及时更新采购管理理念和标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针对采购执行人员,适时地开展采购程序、要求培训,纠正其错误认识和做法,提高制度执行意识,规范采购操作流程;针对采购评审人员,有计划地开展采购评审标准、要求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评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构建评价体系,强化采购监督管理。建议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合规性与效益性相结合”为原则,从上至下建立采购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基层央行采购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绩效考评促进基层央行采购工作规范化、阳光化。同时,切实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优秀的采购项目,采取增加信用评分等方式给予适当激励;对于绩效评价不高的项目,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警示;对于存在不良采购行为的机构或个人,坚决依法取消其招投标资格。另外,主管和监督部门要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加强督查与指导,杜绝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上的盲区、监督上的真空。

参考文献:

[1]牛锐.对加强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预算管理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0(9).

[2]唐昌月.加强对分散采购监督管理 提高采购效率[J].《中国政府采购》,2005(12).

[3]李伟.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 2016(1).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采购结算重要性;结算员基本素质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引发众多产业微利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企业成本意识的增强,使企业的采购预算工作越来越被经营管理者所重视[1]。有的企业甚至直接把采购预算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环节,并将采购作业放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中去考虑。因而采购结算员的工作并不是从事单一的预算活动,而是更多的注重成本控制、负责办理本企业资金收入的报结业务等,其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

结算是所有数据统计工作的基础,结算结果的错误,将直接导致其它一系列数据失去正确性。结算单中的金额对公司来说就是“钱”,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采购结算员平常的基本工作就是根据当日到货、付款、到票、库存等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出反映当天采购情况的日付款表和日报表,为部门领导制定资金平衡计划提供依据,以保证供应系统资金流畅通。

一、采购结算员的重要性

采购结算员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需求及物料价格需求按是按时统计到货、做好采购金额预算报表、及时结算、催收发票、督促采购员办理发票入库等;每月根据公司财务给出的实际资金额度及时为各供商报款;并根据需要做出反映企业在成本、质量、时间、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指标的各类报表。采购结算作为精细化管理和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将产品成本控制到最低,协助采购员以低成本购进性价比高的商品,使企业在竞争中稳步发展已成为采购结算员重要职责。

二、采购结算员应具备基本素质和能力

作为一名结算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其次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专业的供应管理知识体系

采购结算员是负责办理日常经费支出及专项支出的报销业务,并熟悉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财会业务知识,掌握本单位报销制度、审核权限等规定的人员。需具有一定的专业管理科学知识及采购知识,对市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把握能力[3]。通晓采购结算与供应管理知识,能够配合采购员管理和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2.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

采购结算员通过核算可以帮助采购员净化物资渠道,科学合理地选择最适合的采购方式,并严格按企业需求合理地做好采购预算,注重经济效益,减少物流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尽快洞悉采购产品的各种物资规格型号、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性能等要点,以保证采购物资的结算价格准确无误。

3.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

采购结算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始终把公司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客户,坚决杜绝在物资采购中损公肥私、贪污贿赂的行为。采购结算员要有好的道德水准和强烈的遵纪守法观念,不断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要对公司内部的文件和相关的管理采购政策保密,防止采购计划、采购数量、招标价格、询价的技术要求、规格等相关资讯对外透露。定期与供应商、财务部门开展往来明细账目的核对,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保证三方账目一致。随时按领导要求出具各类总结性报表,及时预报紧缺物料的库存,以便采购员提前做好采购计划,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如何做是一名合格的结算员

采购结算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其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整个采购业务的正常运营。优秀的采购结算员应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 [4][5]。除了要具有综合性较强的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还要能将结算分析结果客观地呈现出来,为企业资金出入把好关。

1.结算前核对数据

结算数据是非常严谨的,一个数据点的计算错误将导致整个计算过程的无效。物流执行系统(LES)是建立在物流信息的基础上的,包含大量的物流信息。它与物流过程中的订货、收货、库存管理、发货、配送及回收等职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物流信息系统与各种物流作业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物流系统上传的数据必须得经过仔细审核,确保无误。在进行数据结算前,要将LES系统上上传的数量和上传到ERP结算平台上的数量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当数量不一致的时候,要积极查找原因,主动与质检部、信息中心等部门沟通协调,跟踪数据的上传情况,以保证及时结算。

2.结算中对照数据

结算工作需要特别细心,并能够对数据做出敏感反应。采购合同、调价函、数量奖励政策等文本资料要作为结算依据,确认结算单价输入无误,出具结算单,并在打印的纸质结算单上标明结算依据和结算单价以备查。需要表达明确且无歧义。结算工作客观上也起到对采购工作的监督和核查作用,必须跟采购经理、内勤配合好,有异议的及时沟通,确保意思表达一致。

3.结算后核查数据

完成数据系统结算并不能解决所有指标的奖罚,线下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此环节是对数据核对与处理的必要附属条件,平时工作中除了对公式的熟练应用外,还注重研究各种数据间的关系。数据核查要对系统数据录入进行核查并予以监督、纠正,保障数据网的正确录入运转,进而保障采购、结算业务的正常运行。实际操作过程是通过录入的数据反映或以填报出错表的形式进行核对、查阅、纠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结算后核对数据对生产、计划、销售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生产起指导作用。数据网即使在某一环节出错,都要追溯源头,查根究底,适时更正。

参考文献:

[1] 乔嵩.浅谈医院采购结算员的语言沟通技巧[J].医疗装备,2011,10:63.

[2]陈学南.如何提升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J].石油石化物质采购,2011,5:66-67.

[3]周品霞.民营企业的采购成本管理[J].机械制造,2011,49(557):91-92.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采购成本控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投入,还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的采购成本控制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企业应加大采购成本的控制力度,提高采购成本控制水平,进而提升供应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 供应链管理与采购控制内涵

1.1 供应链管理

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组成完整的企业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手段和过程。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系统的稳定运行。供应管理过程具有统筹性,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与协调,促使供应链实现无缝连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1.2 采购成本控制

采购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进行目标采购过程中,通过对采购环节的把控和目标供应商的筛选,在保证完成采购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有效控制采购成本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资金投入,还可以保证企业的采购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重视采购成本控制,保证采购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以下几项问题:一是采购成本控制极端化,不能保证企业的采购质量,导致企业“因小失大”;二是采购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对采购过程中的一些招标手段认识不到位,容易在招评标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评标结果没有现实意义;三是供应商管理不到位,未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导致供应商质量低。

2.1 采购成本控制极端化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极端化虽然能够很好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但是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企业要明确采购目标的性质和特点,分清其具体功能和重要程度,然后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采购。以太平鸟服饰为例,这是一家以零售为导向的多品牌时尚服饰公司,对于一些办公用品,如:笔、纸、装饰品等小物件,在采购过程中可以按最低价评标法进行采购,即选择价格最低的供应商,因为办公用品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影响不大;而当企业对服装进行采购时,应采用综合评标法进行采购,因为服装的采购质量是企业的形象标志,太平鸟是知名的服装企业,不能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否则会损害企业的整体形象。此外,企业应对服装设计进行研究,评价其是否符合当前社会流行趋势,以保证企业采购后能够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2.2 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导致采购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丰富的采购经验和先进的采购知识,对采购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目标供应商选择随意性较大,不利于采购质量的管理;有些采购人员由于工作作风问题,利用职位之便谋取私利,导致企业的采购水平下降。如:采购时选择与自己熟悉的供应商或选择与自己有裙带关系的供应商,从中谋取好处。

此外,由于采购人员缺乏对目标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和产品抽查,没有进一步了解供应商的企业信誉和后续服务评价,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存在采购风险,容易出现产品供应不足和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要求等相关风险,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保证企业采购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对于大型采购,会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对其投标方案进行细致分析和综合评分,然后选择优质的供应商。但是由于缺乏对供应商的分级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出现“一次性”供应商和“僵尸”供应商。此外,由于缺乏分级式供应商管理,无法突出优质供应商的优势,剔除“一次性”供应商和“僵尸”供应商,供应商质量有待提高。

3 提高供应商管理下的采购成本控制措施

3.1 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采购人员素质是保证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在采购过程中,只有采购人员正确认识采购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合理的采购理念,具备扎实的采购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采购经验,才能做好采购管理。因此,企业应加大采购人员的培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采购成本控制问题。可以对采购人员进行再教育,使其掌握与采购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采购管理经验,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而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3.2 树立正确采购理念,完善采购体系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采购理念。对不同的物资进行采购时,要采用不同的采购方法,保证整体的采购水平,不能“唯利是图”。

此外,企业应完善采购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对采购人员的采购标准和采购方法进行监督,防止采购人员以采购名义为自己谋取私利。企业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采购完成后,以采购目标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对采购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进而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3.3 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力度

供应商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企业采购水平的重要手段。供应商的管理水平不仅影响着采购管理水平,也影响着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可以为采购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因此,企业应加大供应商管理力度,对供应商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并加以细化,确保采购人员在进行某类目标采购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找到相应的供应商信息,降低采购供应商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此外,企业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对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保证采购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查,保证选择供应商的合法性;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评价,完善供应商档案,保证供应商的实时供应信息。通过实施分级和动态的管理,企业可对供应商进行有效评价,筛选优质的供应商,剔除劣质供应商,减少“一次性”供应商和“僵尸”供应商,进而为采购管理提供保障,实现低成本的采购目标。

4 结语

采购管理基本知识篇(7)

通过管理物资采购整个过程,才能尽可能地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拥有高素质的采购人才队伍,对控制电力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电力企业开展对物资采购人员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定期对物资采购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知识的教授和指导,全面提升物资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使物资采购人员具备关于采购物资的基本知识、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对市场的判断决策能力以及崇高的商业素质。此外,还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和诚信道德教育,形成一支高效廉洁、作风正派、业务过硬、思想觉悟高的优秀物资采购管理团队,建立一支专业型、高素质、高层次的物资人才队伍。而作为电力物资采购的工作人员自身来说,应该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遵纪守法、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不干任何违反国家和企业法纪法规的事情,绝不损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在采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真正地为企业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其次,加强绩效管理,建立专业人员的培养和选拔机制。在挑选电力物资采购工作人员时,除了要考虑到其个人的能力是否能胜任采购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考察一个人的品格怎么样,根据工作实力和道德品格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对采购工作人员进行考评,作为日后提拔的参考。同时建立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促使企业员工不断实现自我的提升,激发物资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后,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企业主人公精神,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物资材料质量监督能力之外,还应该对企业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材料的采购成本和电厂基建工程项目能够保持控制在成本预算范围之内。同时还要要具有掌握市场规律的能力,关注和预测市场物资材料的价格走势,利用专业的物资知识和招标知识,与对手进行谈判交流,获得合理的价格。

规范电力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

首先,要制定关于物资采购的管理办法,职责分明,将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的身上,做到人人有任务,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严肃处理,做到奖励和处罚分明。其次,询价讨价,货比三家,确定合理的物资采购价格。确定合理的物资采购价格是物资采购成本的关键,因此,可以和各个招标单位进行竞争式的谈判,经过询问和对比各个招标商的价格寻找合理的物资定价;也可以凭借网络资源平台,收集市场物资采购的报价信息,了解和掌握商品的质量、成本价和利润等参数,对市场价格做好预测工作,做到心里知根知底,待到市场上具体购买时可以按此标准进行讨价还价,寻得最低的成本支出购得质量最优的物资。再次,选择合理的供应商。应该制定物资采购供应商的管理办法,明确合格供应商的选择条件,定期对物资供应商的年检、拟供商品、供货速度、售后服务及商品质量进行评审、复核和评价,收集和整理供应商的信息情况,建立供应商的信用档案,进行筛选和淘汰,最终选择信誉程度高的供应商,提高物资采购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真正控制好物资采购的成本。最后,选择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方法。电力物资主要是以集中采购为主,针对不同的物资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定点采购、询价采购、邀请招标、公开招标、等多种灵活的采购方式。因此,必须根据项目所需物资的规格和型号、材料品种、材料质量要求来选择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等方式。比如,电力工程项目需要的电缆、木材、水泥、钢材等大宗物资,应该利用集中采购或者招标采购的方式,在确定供应商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等因素,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相互比价确定最合理的价格,选择对工程最有利的供应方式,确保各种材料能及时供应不影响和耽误工期;而对于工程项目所需的油品油料、专用设备等特定物资,应该采用打捆投标或邀请招标等方式,但如果受到供货时间、单一供货商与技术条件的制约,则应该用成本分析进行直接谈判采购方式,在保证工期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此外,也可以和信誉高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合同保证供货的质量和稳定的货源,还能在价格上得到更大的折扣和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