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05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1)

一、教师自身的汉字储备

要想会教,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写一手好字,还要对祖国的汉字文化有较深的认识。这样才能保障汉字教学方法化与艺术化。

二、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第一课单纯识字课是《口耳目》,从图形、象形文字,再到通用标准汉字,无疑在向老师及学生传达一个信号,让孩子从这三个过程中体会汉字的演变,再则就是让孩子们能找到识字的乐趣与方法。可以让孩子先根据自己的观察找一找与6幅图相应的象形文字,再找一找对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如果教师能从这一课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去找寻汉字的渊源,在每节识字课中都能有针对性的对几个汉字进行深入地、科学地讲解,把这些汉字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简单地、有趣地告诉学生,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汉字与事物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识字、了解字词的含义。孩子们一定会对识字有更大的兴趣,也能从识字中找寻到乐趣。

三、融识字于课文情境中

小学低年级考试命题一般不涉及课文的内容,而为什么又要安排那么多篇课文呢?我想是要对孩子在课堂上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而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在这个情境中认字、识字。在识字教学上也要避免单纯的、机械性的识字、写字。要把汉字放到文章中去,放到句子中去,放到词中去。这样一定会加深记忆,更为下一步的书写打下基础。

四、融识字于游戏中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汉字教学中为了巩固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与学习,教师要设计一些汉字游戏来与孩子们玩,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爱上识字、乐于识字。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游戏如下:

1“.摘苹果”,准备一棵苹果树道具,上面挂满写着生字的“苹果”,你想要摘到苹果首先要认字,最后比一比谁摘的苹果多。

2“.开火车”,这个游戏在新认字课常常用到,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列火车,每人抽读一张字卡,小组合作完成这个任务,就算过关。

3“.猜认生字”,以字谜的形式出现,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识,更巩固了汉字,同时也深化了这个汉字的特点。

4“.找朋友”,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它们的“搭档”。

五、融识字于生活中

“生活处处皆语文”,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大,除了在课堂上识字,还要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我们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如:收集商标,从商标中识字;从校园建设中识字;从电视节目上识字,让良好的识字习惯伴随孩子成长。

六、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汉字虽然形态各异,数千个字就有数千个形象,但是,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把识字的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尽早地教给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1.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加一笔,减一笔或两个独体字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汉字有许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更换部首就能变成一个新字。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加强识字。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5班拼音,数学,写字教学任务。班级人数36人,男孩19人,女孩17人。这群孩子就像一颗颗嫩芽,生机勃勃,活泼可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聪慧,机智,善良。他们的智慧常常给我带来惊喜。但也有个别孩子接受能力弱,理解能力差,内向,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

    一:备课方面

    本学期我是写字教案的主备老师,写字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孩子的养成教育,养成正确的握笔,端正的写字姿势,严格按照汉字的笔顺书写。拼音,数学教案由老教师提供,我借鉴,参考他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思想与创意,塑造自我风格。

    一节好课,70%在于备课。认真备课,先备学生,然后备教材备教法,因为孩子小还得备学法。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情况去设计教学思路,每个教学方法的出发点都是想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并对教学成果与成功教学过程都做了反思与总结。

    二:教学方面

    1.上课

    激情导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通过一些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小律动导入,课堂小游戏导入等课堂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和手段能激起孩子们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引发孩子们对知识欲望。我的出发点是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个过程,老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孩子感受到获得知识的赞同感,成就感。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的教学灵感来自孩子。我的课堂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我的课堂有孩子们展示的空间,我的课堂有孩子们获胜的喜悦感,我的课堂给足孩子们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2.知识掌握

    数学方面;从1到9,这9个数字书写规范,孩子们学会了10以内数的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运算总喜欢掰手指,依赖手指来运算。到最后喜欢上了抢答,反应快,答案准确。

    拼音方面;掌握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能认,能读,能背。掌握了拼音字母的书写格式,拼音字母的儿歌,小口令和拼音字母的书写笔顺,音节的拼读。

    写字方面;从握笔开始。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引导,到汉字的基本笔画名称,到简单汉字的书写。孩子们手小握笔无力,刚开始的书字其实就是画字形。先让孩子们熟悉汉字的基本笔划,笔划是汉字书写的基础,同时还要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保护好眼睛和身体。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课堂中要开动脑筋,发散自己的思维,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踊跃参加课堂活动,勤于动手,勤于动口。发问前先举手,别人发言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听课方面

    领导说过:“跟高人学习你会成长更快,跟高人学习你会节约成本。”

    一个思想可能来自别人的课堂,一个醒悟可能来自别人的错误。走进别人的课堂,积极参加组内教研,诚心向新老教师学习。本学期共听课37节以组内老师为主。在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3)

一、兴趣――让孩子爱上识字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对于低年级孩子们来说,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兴趣是调动孩子思维、求知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学。

(一)巧用教材激发孩子识字兴趣

现行的教材中,识字教学的设计和以往单一的识字更偏重于孩子兴趣识字,更偏重于教会孩子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要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势利导,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1.图片识字

教师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相关图片,在出示图片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孩子们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例如:出示一幅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孩子们一回答完毕,教师马上出示图片的名称,这样孩子们借助图片认识了生字词,长此以往,学生通过收集图片,也认识了许多生字。

2,比较识字

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把相近的字容易混淆。所以当相同或相近的字同时出现时,要在比较中识字,要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外”时要与“处”比较;“清”要与“睛”进行区别等,让孩子们比较出它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我会先出示再让学生用铅笔标出,长期坚持,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

(二)巧用字谜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识字教学中,孩子们最喜欢用的办法就是猜字谜了。猜字谜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经常编一些字谜让孩子们去猜,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猜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识字规律。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自学生字的兴趣,又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也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久而久之孩子们识字的能力也会得到了提高。

二、游戏――让孩子爱上识字

苏教版一二年语文级共编排了“识字”八个单元。面对大量的识字教学,教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往往教师在教W中为了使学生牢记生字,时常让孩子们无数遍的读与写,造成孩子们识字的“机械化”,孩子们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容易引起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识字效果。所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各种与生字新词联系起来的游戏,从而引起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争当小老师法

为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效率,教师教学时,可请孩子们当小老师教教师读,偶尔故意读错,如平舌音读成翘舌音(cu读成chu);前鼻音读成后鼻音(jin读成jing),让孩子们自己去及时纠正。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当好小老师,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动一动游戏法

好动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许多老师认为孩子这样是“缺点”,如果你能把这所为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的话,你会相得益彰,对孩子们的识字也会推进一个新里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1》中有“张”这个字,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几组词语,体会“一张画”的“张”和“东张西望”的“张”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数量词”,后者指“动作”。再让学生说说谁会做”东张西望“张大嘴巴”的动作?再体会张灯结彩的意思。我用个别、全班模仿这些词语的动作,让孩子们在动作中识字词,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比较读和做动作,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张”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相同,字义可不一样。

(三)拆合字游戏法

教学时可以把一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给孩子们(等孩子们了解了这种做法之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让孩子们拼一拼,拆一拆,合一合,看看分别都能组成哪些新的朋友?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合体字的识字效率就得到了大大提高。

(四)比赛游戏法

低年级的孩子们好胜心特别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了劲,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孩子们的识字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三、生活――让孩子爱上识字

除了运用以上方法让学生爱上识字外,教师还可引导孩子们把识字空间不断扩大,延伸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在生活中,也是有许多地方可以给我们的学生识字。比如平时让同学们在路上看到标语、单位名称,就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字勇于向别人请教。

(一)家庭生活中识字

1、看电视识字。电视节目是学生最喜爱的,特别是《西游记》等儿童节目。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引导,为学生制定在看中所学的认知目标,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认字识字。

2、父母教识字。识字的过程,并非在课堂,只要有心,随处可寻,到处都是识字资源。

这两种方法,需要教师有布置,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半途而废,只有长期坚持,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会养成。

(二)社会生活中识字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4)

关键词 支持 数概念 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Support of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s

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Numbers Less than 5

LI Li

(Fuzhou Beilei Kindergarten, Fuzhou, Fujian 350001)

Abstract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hole activity is a challenge to the original model of education. W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math which is highly structured and supported the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s to learn the numbers less than five by allotting teaching contents to regional activities. The aim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primary-stage is enabling the kids to grasp the method by synchronous study; the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stage is to enable them to use the method learned and improve themselves through individual study; while the activities in the final-stage aim at sorting out the experience the kids got in regional study.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more flexible and effective than simple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at the boring study of knowledge becomes interesting and the result is beyond expectation.

Key wordssupport; concept of number;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

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复杂、连续发展的过程,其中计数是建构数概念的的基础。研究证明:小班是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能正确点数到5的,平均达到95%。因此认识5以内的数量成了小班重要的数学内容。

以往,小班幼儿学习计数,教师多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开展几次活动来认识5以内的数量。每个活动都有统一的目标,相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学习。应该承认,集中教学活动是高效的。但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课程的安排上除了数量的增加,其他活动几乎是相似的。也就是孩子要通过至少5次类似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

我们思考:认识数量是同类的知识,具有相似的特点,是否有必要通过一次次教学活动来完成?另外孩子在计数的发展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让他们一起接受统一的集中教学,势必让发展快的孩子失去挑战,发展慢的孩子跟不上,两者都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再者,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拓展,可是同步的教学活动却不能真正发挥数学的价值。

因此,是否可以运用另外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想到了――数学区域活动。它与教学活动明显不同,是幼儿自主、自选的活动,提供材料丰富且有层次性,同时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将集中学习变为个人学习,这是集中教学活动无法做到的。区域活动的优势弥补了教学活动的不足,两者结合是否比单纯的教学活动效果更好?更能帮助孩子自主学习,拓展思维呢?带着疑问,我们展开了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两种模式相结合,支持幼儿建构5以内数量的实践研究。

1 前期根据小班幼儿的计数特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掌握方法,解决难点

我们认为在个性化学习之前有必要通过系统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孩子学习计数。孩子只有在前期的教学活动中掌握了基本计数方法,才能在区域活动中迁移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数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根据以上孩子计数的特点,我们分别预设了《认识1和许多》、《认识2的数量》《认识3的数量》3个教学活动,每个活动都以孩子喜爱的游戏贯穿。

以教学活动《认识3的数量》为例,教学目标设置为:能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在游戏中学习点数3以内的数,能按物(量)取物,按数取物。根据孩子实际的水平,学习的重难点定位在: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学习按方向点数,做到不漏数也不重数。

活动以去“小熊家做客”情节贯穿,通过三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在“教新课”的阶段,分为三个递进的步骤,首先先复习“2”,然后教师讲解演示3的计数方法(如图1),分别出示小熊家的物品(如棒棒糖、电话、皮球)。每一样物品都是3个摆成一行,而且都从前面的“红旗”处摆起,这与以前只出示同一种物品有所不同,暗示着3的实际意义(即3只要数量是3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3”表示)。这个环节中教师带领孩子三次都从“红旗”处开始数,“红旗”特别提醒初学者计数的顺序和方向,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通过动作的暗示强调手口一致及说出总数。这个部分以教师的“教”为主。

以后孩子对数量3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进入第二步骤――游戏“跟我来”,可以让幼儿拍手3下、跺脚3下等,通过调动感官来体验3的数量。

第三步骤――操作练习“送礼物”,即每个幼儿都有一个操作板练习,“送礼物”时幼儿从右上角的小袋中取出“礼物”,把它摆放在下面的袋子里,注意从“红旗”处摆起,幼儿边有序地摆一个数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初学阶段我们教师提供的点数材料应是一样的“礼物”,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学习按顺序点数的方法。

第一环节孩子通过观看示范感官体验操作学习对计数有了具体形象的感受,完成了计数方法的学习。接下来第二、三阶段根据孩子操作发展顺序进行设计。

第二环节――“送礼物”,在这次操作中,幼儿要点数罐子上圆点标记,然后插上相应数量的“棒棒糖”, 操作中实现实物和点卡之间的匹配,接着,幼儿拿着插好棒棒糖的罐子,将它摆放在有相应数字的架子上,这一步骤是让幼儿根据具体数量与抽象数字符号建立对应关系,实现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要求(如图2)。

图2

第三环节以音乐游戏“找朋友”作为结束,将数学活动推向高潮。玩法是每人一个挂牌,一面红色,一面绿色。幼儿根据红色面上的小动物或者绿色面上的圆点的数量,随音乐找与自己挂牌上相应的数字。在点卡上的数量与数字符号再次建立了联系,实现了点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2 中期结合区域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促进每个孩子不同层次的提高

区域活动的增加让教师组织活动变得灵活起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集中教学活动的延续,主要目的是巩固学到的方法。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提供相同的实物如:相同的胶粒,以及相应数量的点卡和数字。操作内容可分按物取物按物取数按数取物三个层次。发展慢的儿可选取实物从按物取物开始进行手口一致的学习计数点。发展快的幼儿可计数实物数量,然后将相应的点卡或数字符号与之匹配,还可以过渡到按数取物,实现具体的实物到抽象数字的过渡。

第二阶段我们将材料的数量增加到“4”。这时,教师有必要在区域之前的谈话中,用简短的时间向孩子介绍“4”,引发幼儿兴趣,请孩子去数一数,并再次强调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

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幼儿“4”的数量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困难。原先的材料只是量的增加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孩子们失去了兴趣,必须在材料上进行了改变,让它更富有挑战性。我们认为,学数学重要的是锻炼思维,于是我们寻找拓展思维的切入点,最后决定在材料中增加干扰因素,让孩子学习排除干扰的计数,材料也不再提供一样的物体,而是改变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或排列方式,让幼儿计数。

第三阶段:数量增加到了“5”,由于孩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区域中得到了巩固,他们很快掌握了“5”的数量。这时干扰也加大了难度,如数“苹果”,“苹果”可以竖着排,或者排成圈。有的还可以重叠着排。观察中发现此干扰对幼儿是一个挑战,它需要幼儿全神贯注地计数。开始孩子容易出现漏数或重数,这很正常,教师应该允许孩子出错,然后进行调整。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大部分幼儿学会了排除干扰的数数。他们欣喜地发现:不管“苹果”怎样摆放,他们都能数出来,连藏着的“苹果”也不放过。

区域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小部分孩子,与大家相比,发展总是慢半拍。这时我们保留适合他的材料上让他继续练习。可以说区域学习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层次不同丰富的学具,让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发展。

3 后期开展总结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梳理获得的经验

在区域活动的基础上,孩子的计数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期有必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梳理。这个活动要点已不同于以往的集中活动《复习5以内的数量》,计数已不再成为重点,而是重在思维的拓展。

总结性教学活动以“到果园做客”为线索,仍然分为三个环节,但与前期活动《认识3的数量》相比,每个环节的目的性上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环节教师请小朋友清点“水果”,在展示的“货架”上出现的不再是一样的“水果”,而是具有不同特征的“水果”让幼儿计数。(如图3)目的是复习排除大小、颜色干扰的计数,这也是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内容的总结复习。

第二环节“分水果”的操作活动,每个幼儿都要根据自己水果篮上的标记去取相应数量的“水果”实物,“水果”提供也存在差异,此操作又再次复习了排除干扰的点数。

图4

第三环节为“数苹果” 此次操作的特点是:让幼儿排除多项干扰,正确点数,并与抽象的数字符号对应。孩子们要先仔细看看数数卡片上有几个“苹果”,再找到有相应数字的苹果树,把“苹果”插在“树枝”上。这时的教师要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排除各种干扰,自如点数卡片上苹果的数量,说出总数,并与相应的数字对应(如图4)。

此次活动发现幼儿有了区域练习的基础,能排除多项干扰进行正确的点数,而且由于操作材料具有适当的难度,幼儿很兴趣,活动中表现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从研究中我们知道:没有哪一种的教学方式适合所有的数学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孩子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如小班幼儿认识数量的特点,他们需要与适合他们的材料(实物、或图片)进行有效互动,经过一些列动作的协调,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初步的数概念,而且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只靠几次类似的教学活动,是达不到的。相对来说数学区域活动更适应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区域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数学,既可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5)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激趣 学法指导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教学的基础,是孩子今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段目标对低年级学生的目标要求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这为语文教师指明了识字教学的方向和任务。

多年来,我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深知识字教学的基础性、迫切性和艰巨性,即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终身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常常探索优化的识字教学手段,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那么,我是怎样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呢?

一、创设激趣教学情境,激发孩子的识字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有了兴趣,求知就会亢奋,就会享受,乐此不疲。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合群,爱交朋友,常常对有形状、色彩、声音的东西感兴趣。正如教育心理学指出:“儿童主要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感觉进行思维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语言材料,创设激趣情境,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使他们乐学不疲、兴趣盎然,在乐趣中自觉地去学习、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提高识字效率。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比如,教学一年级《比尾巴》一课,动物是孩子喜爱的趣题,课前,我要求孩子制作小动物卡片,我自己则制作小动物词语卡片、幻灯片课件、小动物的彩色照片。课上我煽情地让孩子们摸摸自己的鼻子、耳朵、嘴巴、头发,还摸摸自己的“尾巴”。“哎,老师,我哪有尾巴啊?”孩子们顿时叫了起来,兴趣盎然,投入到“比尾巴”竞赛中,给“动物宝宝”找尾巴。然后孩子们将“猴子、兔子、公鸡、牛、马、鱼”等动物尾巴图片剪下来,制成活动贴图,认识了12个生字、1个笔画“ㄥ”和3个偏旁“矢、八、鸟”,会写“云、公、车”3个字,练习了给12个生字口头组词。整个课堂活跃,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了孩子求知的童心,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氛围。

二、利用游戏教学法,加强巩固识字效果

低年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中无意注意来得快也退得快,因此,孩子识字的情景也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语文教师寻找最佳的识字教学方法,才能巩固孩子的识字效果,否则,识字效果芸花一现。多年来,在完成每一课的识字教学后,我常常有的放矢地运用“开火车”、“登山游戏”、“打擂台”、“拔河比赛”等“游戏乐园”方法,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轻松、有趣地记住汉字,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巩固了识字效果。

例如“开火车”识字,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喀嚓、喀嚓”的声音,我马上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孩子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孩子读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

再如“送信”游戏,我让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其他孩子的手中。其他同学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孩子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其他孩子判断读音、理解是否准确,从而使孩子们在课中记住了生字。

三、编顺口溜、儿歌或猜字谜,提升孩子的识字层次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认读,长此以往,手段单一,枯燥无味,势必使孩子产生倦怠感,容易厌烦,影响教学效果。其实识字教学是动态呈现的,语文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儿歌、字谜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动”中缓解疲劳感,快乐读书、认字、写字,乃至理解生字的形、义,从而提升孩子的识字能力。

如教学“碧”字,编成儿歌“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学“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教学形近字“跑、抱、泡、饱、袍、炮”时,编成儿歌“有足快快跑(足+包=跑),有手轻轻抱(手+包=抱),有水能泡茶(水+包=泡),有饭能吃饱(食+包=饱),有衣穿长袍(衣+包=袍),有火放鞭炮(火+包=炮)”,让孩子易学易记,雀跃不已。

又如教学“坐”字,编顺口溜“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教学“冰”字,编顺口溜“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教学认识“青、清、晴、情、蜻、请、精”时,编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

可见,教学上教师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妙趣横生,既让孩子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开拓了他们瑰丽的想象力,提升了他们的识记能力,从而提高了识字教学效果。

四、讲究学法指导,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

千百年来,汉字是由音、形、义构成的,其音、形、义的构成自然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讲究学法指导,指导孩子观察生字的笔画、结构,举一反三,学会用更多的方法来认识字词,如加减识字法、类比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谜语变通法、形声字教学法等,理解生字的音、形、义,从而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汉字。

例如,教学“口”字,我采用加减识字法认识生字。板书“口”后,我拿出一个小棒问:“口”加一横是什么字呢?加两横呢? 孩子们见此,纷纷摆弄,七嘴八舌,有的说“日”、“田”,有的说“目”,还有的说“甲”、“由”。然后我又趁热打铁提出:“田”字减一笔又是什么字?看谁说得又快又准好。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孩子们认识了“日、田、目、甲、由、申、旦”。

另外,我还常用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或强化识字记忆。如“ 千+口(舌)”、“门+口(问)”、“早+艹(草) ”、“草-艹(早)、“明-日(月)”等等,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强化了记忆。

又如,教学生字可按“部件归类”类比识字。如学习“堆”字,我让孩子通过“堆”字右边的结构,回忆说出“准”、“谁”、“难”、“推”;学习“玻”字,让孩子按“皮”字回忆说出“坡、波、破、披、被”等,并且要求孩子抄写和组词。久而久之,孩子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眼光开阔、脑子灵敏,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是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一个字,复习一组字,识字效率自然提高了,还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思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只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创设识字激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情感,加强学法指导,拓宽识字途径,就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6)

关键词:想象;探索;分级;读写;放权;探究

G623.5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由于“万以上数”比较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事实上,孩子们在和这么大的数“打交道”时总是有些纠结,有些抽象,多多少少会对数字究竟有多大产生疑问。而这,正是孩子们真实学情得以彰显的标志。那么,教师该如何引领孩子们去寻找“大数”的身影、探索“大数”的大小、获得“大数”的感性认识呢?

一、从想象到探索:在有序中“向前挺进”

以下是某教师在《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的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

观看资料:1.光明小学大约有500名学生,如果每人每学年发10本书,那么一亿本书够发2000年。2. 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是每秒十万二千五百立方米,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上课伊始,是先让孩子们从课件中直接了解“万以上数”?还是先让孩子们自主想象“万以上数”?窃以为,“设计一”中的直接“观看资料”会限制或拘囿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和自主意识,不妨把这个环节放在最后。相比较,“设计二”先给与孩子们自由想象的机会,更能激活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和记忆,更能促使孩子们萌发一份自主的意识,而这样的自主意识恰恰是学习中最大的动力。可以把“设计二”具体细化为以下环节:

1.想象:万以上的数究竟有多大;

2.探索:十万张张纸叠起来有多高?一百万张呢?用多种方法计算它的高度

3.再想象:钟表上的秒针跳动十万下,需要多长时间?跳动一亿下,需要多长时间(三年多时间)?一百万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一亿个小朋友手呢(可以绕地球三圈半)?成年人的头发约有多少根(十万根)?那么,一亿人的头发约有多少根(一亿根)?

4.感受:身边“身边万以上的数”,比如:

(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有400000平方米。

(2)北京著名园林颐和园占地2900000平方米。

从“想象”到“探索”再到“想象”,教师可以借助“假设、推理、猜想、验证等一系列的逻辑思维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1]的确,从“想象”到“探索”,让孩子们经历了原来“万以上的数这么大呀”的心理的磕碰,而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磕碰”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多重滋养和锻造。

二、先分级后读写――在有序中螺旋上升

仍然以《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的课堂为例,很多教师在引领学生初步建立“万以上数”的时间观念后,都会直接总结读数方法:

1.先分级;

2.从高位读起;

3.读万级或亿级时,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万字或“亿””字;

4.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窃以为,万以内数如何读,应该让学生自主去试读、自主去发现规律,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对学生的测试及访谈,就会发现,孩子们比较困难的地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间有0的地方的读写,而是数级的划分比较模糊[2]。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采取“先学后导”的方法:

1.尝试独立分级。教师展示出12个数位。你们能给这些数位分分级吗?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每几位一级比较合适,再给每级取个名字。

2.什么叫数位?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何不同?你能根据计数单位填好数位顺序表吗?(小组共同交流填写数位顺序表)

3.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分的?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以上O计遵循了“先自学,后分组填表,再看古人的分级方法”之顺序,或者遵循了“先分级后读写”的思路,由此,孩子们对“数位、记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数位分级”的理解,不是直接灌输而来,而是自主自悟、探索交流而来,因而更能长久地贮存在孩子们的记忆库中,整个教学环节,安排得有顺序,螺旋上升,有探索有交流,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建立了有关数位的知识体系,同时,孩子们也在这样的螺旋上升中,真正加深对大数的意义的理解。

三、从课内到课外――在有序中拓展延伸

好的数学课堂不拘囿于教材,不固守于课堂。就《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的学习而言,应当引领孩子们在小数到大数的比较中学会延伸延伸,让教学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增量”。

例如,某教师《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的教学临结束时,出示了以下思考题:

1.搜集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将各大洲的面积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一个数是由4个亿和3个千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 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一个书架能放1000册书,10个这样的书架能放多少册书?

3.张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百万位上的数字是8,万位上的数字是7,任意相邻的3个数字之和刚好是18。你知道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

显然,以上三个题,由易到难、一环套一环,螺旋式上升。第一题中的数字中间并没有零,而后面两题逐步有难度。同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也让孩子们的兴趣高涨,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迁移类推,对于孩子们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发展孩子们的数感方面,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好的数学学习都应当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不应当胡乱安排顺序。教师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理解得愈到位,,就愈能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而这一切,有赖于教师高度的敏感、细心和警觉。引领孩子们在有次序的多轨道上“向前挺进”,才能成就数学的丰盈多彩,才能成就孩子们的精彩厚实。

参考文献: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7)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教学 游戏化 方法 作用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自新课改以来,教育局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能力,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讲教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实施了数学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快乐地自由自在地接受数学知识,并且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一来,幼儿不但从小就拥有了数学思维,还能够轻松地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种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铺平了道路。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步骤

(一)为游戏化教学营造教学气氛。

在幼儿园上数学课的时候,如果教师要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就要营造“游戏化”的气氛,避免课堂沉寂、没有声音,以及教师态度严肃等。因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为数学教学游戏化设置了阻碍,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游戏的时候,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孩子,抓住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一些肢体动作,因为孩子所表现出的这两个因素能够表现出孩子对做这样的游戏是否抵触等。与此同时,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虽然是游戏,但要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在游戏中达到教学的目的,从而使孩子既学到数学知识,又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二)设置与数学有关的游戏。

在数学课上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必然需要设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以便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例如,“拾豆豆”的游戏,幼儿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与学生做游戏,让孩子爬过小山坡并且钻过小山洞,捡起教师规定的相应的豆子数量,再迅速返回起点。这一游戏不仅让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对数量有了认识,还锻炼了孩子的运动能力,提高了思维的灵活程度。这种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三)游戏过后,引导孩子通过独立思考完成数学问题。

游戏结束了,并不意味着这堂数学课就结束了。游戏结束以后,孩子对游戏还会恋恋不忘、回味无穷,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独立思考可能会有些难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独立思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思考中得到成长。例如,中班的孩子在学习认识数字6的时候,老师在讲解之后,组织孩子进行送礼物的活动,让每个孩子手里拿着一张数字卡片并且送和该数字所表示的相同的礼物。这个游戏结束以后,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思考6以内的数字,巩固他们对6以内的数字的认识和数字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二、数学教学游戏化所产生的影响

数学教学游戏化,虽然是在做游戏中让孩子们学到知识,但是具有极高的效率,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游戏化在游戏中培养了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时期记忆力非常好,而且他们对游戏一词很敏感,只要听到做游戏就立刻精神百倍。如果单纯进行数学讲教,孩子很容易失去积极性,以致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对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

(二)数学教学游戏化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地进行课后复习。

幼儿园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课后复习,更不知道课后复习的重要性。课堂上,老师运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孩子可以不知不觉地学到数学知识,并且对学习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课后孩子一定会对课堂上所做的游戏恋恋不舍,教师可以告诉孩子在家里和父母做这样的游戏,孩子在家和父母做游戏的同时,对数学就进行了有效复习,并且记忆深刻,为孩子以后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孩子的基础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要从基础教育做起。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幼儿园实行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孩子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数学知识,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为以后能够很好地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也为人才的培养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高院琴.浅谈幼儿园数学教学[N].延安日报,2011(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