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校信息化管理

学校信息化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27

学校信息化管理

学校信息化管理篇(1)

论文关键词:学校 信息 管理

    信息化社会和社会信息化以超过人类想象的速度发展。对社会各界、各领域的挑战和冲击都是颠覆性的。作为国家行政,在处理相关的事务中根本无法回避这些现实问题。信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学校信息化道路的选择

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经典地判断:“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今天,信息和生活、工作、学习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我们就生活在信息穿梭的时空中。

1.1信息化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理论中,把“后工业社会”的基本属性界定为“服务”—“人的服务,职业和技术服务”。他认为,“后工业社会”则是“一种人际活动”。这种交往就是信息的表达和理解后工业社会又可以称为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社会发展中信息正代替资本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信息流就是物质流、能量流。信息作为资源的价值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各国在很多领域都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和步伐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水平仅次于美国。

1.2信息化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年对60多个国家的调查显示:98%的国家都在建设电子政府电子政府不仅意味着现有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更重要的是政府行政行为和方式的变革。其基本目的在于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效率和监管能力;建立更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竟争力的政府。更好地为居民和企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政府与企业和居民新的伙伴关系。

2信息及其特征、分类

2.1信息及特征

信息是指对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客观描述。从本质上说,信息是一种非物质,但客观上却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信息的要素有实体(非物质)和载体(物质外壳)两方面,具有共享性、潜在性、变换性(语言文字图象)、依赖性、可传递性和倍增性。

2.2信息的类型

正式信息与非正式信息。正式信息指通过正式渠道进行交流的信息,如组织间的公函往来,内在的命令、决议和请示汇报、刊物等。非正式的信息指非正式组织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单向信息和双向信息。由一方发送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但不做反馈如做报告、发指示。单向的信息传递没有交流,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抗拒心理。双向信息是双方有信息的反复。

学校信息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对象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数据、图表等。在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手段的普及、信息网络的建立、信息意识的强化为主要标志)里,教育行政的一个新的职能就是对教育及其管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发布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吸收社会参与。信息往往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价值内涵。

3学校信息处理的基本程序

3.1采集与判识

采集信息是信息行政的基础。随着信息革命的推进,社会最常见的就是纷至杳来的各类各样信息。其中有的有价值,有的价值不大,有的没有价值甚至是千扰信息、错误信息等垃圾信息。这就要求对其进行理性判断和价值选择。收集信息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平时要作好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一项统计或调查信息工作,这就要确立信息的分布区域,选择有综合价值和生命力的信息。

3.2整理与编译

信息的存在形式往往是无序、散乱的,不利于直接的利用和管理、传递,对于特定的决策目标来说,价值是隐藏的。为了便于使用,实现快速有效地传递和增值。因此,要有对信息的适当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一方面,要在分层、组合基础上,对现存信息进行重新编码、破译;另一方面,在信息处置时,能分离、综合出异质性信息,或者能获得“意会型”信息。在这个层面看,信息整理工作具有原创性。

3.3储存信息

由于考试的杠杆作用,记忆性考试就使学生习惯于臣服外在“专家系统”,满足于眼前的教学内容和对它们的记忆,失去内在的表达意识和创新欲望,直至导致教学活动及其管理的僵化和教条,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消退。考试制度改革对教师的学识和品质都是很大的挑战。

3.4信息传递

信息具有易逝性,其价值的实现也在于与需要者共享。信息的传递是信息的消费(不是消耗)形式之一,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是传递。传递信息要作到准确、无误、及时,就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我们的学习就是信息的选择和吸收的过程,信息消费能力就是学习能力的体现和表征,信息消费是持续的学习。需要指出的是,在信息传递中,应尽量遵循合理的多余性原则,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开启多个信息渠道。

3.5信息发布

为了使人们了解教育行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发展与改革阶段,有时教育行政部门需要选择一定时机和方式公布掌握的成熟的教育信息。同时,也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定期的信息发布是教育行政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实践中有人认为,这会影响正常的行政秩序,实际,这样更有利于减轻行政工作人员的各种负担,也是对自己工作的宣传。

3.6信息反馈

为了保证信息的质量和利用效益,需要从使用者那里得到有关信息的反馈信息,以不断改进信息的呈现形式、传递形式,并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再处理。很多网站都希望“过客”填写调查表,知道它提供信息哪些更符合消费者的口味。

4学校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

4.1明快

表达的信息要明了,不能模棱两可甚至出现歧义,容易带来选择性接收、记忆和理解。另一层意识是,保证信息是新鲜的;保证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满足。特别是行政公文、报表等都有时限要求。否则就会影响决策或失效。

4.2准确

方向性性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约束,防止信息垃圾(电子邮件)的泛滥,非法信息(病毒)的干扰。信息传递时,一般不节外生枝,不相干的对象不必要知道应当不知道的信息。这跟信息公布是不矛盾的。

4.3真实

真实是信息的生命,不真实的信息都是非法的存在。作为国家行为的教育行政管理更是如此。这里要强调的是,要克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流失或失真(有意与无意之分)。比较实用的做法是减少中间环节。而对教育来说,这种真实性有可能因人而异,因为其中往往会有思想和价值因素,而对这些因素,人们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有差距的。

4.4规范

主要是信息传递渠道与方式的选择,要遵守一定的程序。看来是形式,实际是信息合法性的保证。有时形式同内容一样重要,甚至过了内容本身。

学校信息化管理篇(2)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网络环境;教学管理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但是由于网络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在给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减少和杜绝网络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可靠保障。

一、当前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不够健全。虽然很多医学类院校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为了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配合信息化管理方式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到医学教学管理实际与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相融合问题,很多医学类院校实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这成为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发展受到阻碍的主要因素。

2.没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没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是指目前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理念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对医学类院校发展提出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涉及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和运维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但是目前很多医学类院校没有认识到整个问题,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网络环境下的管理系统建设缺乏战略性,开发的层面较浅,没有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医学类院校发展和管理目标进行统一,使得教学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教学管理系统存在问题。当前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医学类院校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与其他本科类院校是一致的,但是医学类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模式是存在不同之处的,相应地,在教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流程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因此目前医学类院校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自身的教学管理实际,教学管理系统的适用性不强。其次,教学管理系统中各个板块或者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不够,管理系统建设缺乏相应的统一的规划,各个子系统,如教务处、学生处等这些系统之间存在较大的资源和数据冗余,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系统的科学性。

二、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基于网络环境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科学发展,医学类院校必须成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制度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医学类院校专业教学和发展相适应,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统一性和协调性。其次,要建立符合医学类院校教学特点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这是确保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

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理念。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需要医学类院校的管理者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要及时认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战略层面对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首先,医学类院校的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的新方式,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模式,将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充分融入教学管理过程中,并且在教学管理中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权益和地位,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科学性。

3.加强教学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工作。首先,要结合医学类院校的办学特点研究适合医学类院校实际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与相应的技术公司进行合作,建设符合医学类院校办学模式、管理模式的教学管理系统。其次,加强教学管理系统中各个板块、子系统的兼容性,减少系统数据冗余,促使教学管理信息平台的统一性,强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另外,医学类院校还应当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能够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针对问题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促使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医学类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法满足网络环境发展对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优化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医学类院校办学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陶永进.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

[2]季保启.浅析网络环境下医学类院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学校信息化管理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系统;信息化体系;档案

传统管理模式和现代信息管理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专注在某一个模式上。目前,很多职业学院都在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应该保留传统模式的优点,同时,吸取现代管理模式的优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管理。

1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职业学校学生生源较差

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较差,主要是因为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性格上就很难管理;学生的自觉控制能力差,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很叛逆,自觉性差,自理能力基本没有。很多学生不听话,懒散、懒惰,部分学生具有不良嗜好,常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早恋等现象。由此可见,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难度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多的管理困难。

1.2职业学校学生的后勤管理偏差

职业学校学生的后勤管理较难。对于学生住校管理,从管理上讲,管理员管多了学生很反感,常出现不服从管理,甚至打击报复的情况。具体而言,贿赂教师和管理人员、讨好管理人员等情况偶尔出现。无论管理人员怎么做,都是想把管理工作做好,想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对于食堂就餐问题,职业学校的食堂管理人员要保证学生的安全、营养饮食。

1.3职业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不到位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复杂,需要管理人员非常细心、记录详细。在早期,办学生档案卡、管理学生档案中,丢失档案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管理试卷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档案管理是一项看似很简单、很清闲的工作,其实有很多困难。

1.4职业学校学生教务处的管理存在误差

应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主要体现在工作要求、积极程度上。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应有声有色,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要做到师生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教务处是一个职业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机构,主要管理排课、调课和正常的日程安排。应提高教务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要了解学校的每一件事,还要掌握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日常生活习惯。

2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

2.1统筹学生的去向

职业学校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化可以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工作前景。这样学生可以自助选课,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学生确定了方向,就会好好学习,这样教师的工作也会轻松很多,学生安心读书和学习技能,家长也就放心地将学生交给学校。职业学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好处在于信息流通快、信息准确、办事高效、交流方便、操作简单,随时可以调取信息,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信息,掌握在校学生的基本状况,管理起来既方便又简单。

2.2后勤自主管理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人员通过系统信息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习惯和个性,掌握学生的需求。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员可以根据学生的资料来管理和引导学生,使学生感觉学校在关心他,不是在惩罚他,给学生建立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通过信息管理,还可以让学生相互监督和督促,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学会自觉关心自己、关心同学、关心学校,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走健康、正确的学习路线。

2.3选课系统

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选课提高了学生选课的效率,可以巩固学生选课的自。因为教学更加透明,所以,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网上选课成为了时展的产物,因此,实行网上选课可以使职业学院健康发展。

2.4在线备课

传统的选课管理系统在学生的选课过程中是盲目的,且人力成本花费大。而在线选课的管理系统可以让学生在选课过程中更轻松、更方便。同时,教师在查询每个课程的选课情况时也会更加方便,且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可以享受充分的自主性,使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减少学校在人力上的投入,减轻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负担,且学生可以随时查看教师的备课情况,对自己的学习制订相应的计划。学生也可以自主安排课程,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

3结束语

传统信息管理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管理效率低,思想比较陈旧,但管理资料的准确性较高;现代信息管理具有网络化、科技化、时尚化的特点,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且在网络科技中资源是共享的,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只要有电脑和网络,我们都可以随时找到需要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长期依赖电子科技,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不愿动脑。所以,我们必须将两者相结合,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祝美丽.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品牌,2014(09).

[2]李桂红.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质改革的问题与政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04,23(03).

学校信息化管理篇(4)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极大的进步,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我国得到普及,并且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将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中,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趋势。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有效消除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实现高校教学宗旨,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模式,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高效运行效率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1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人们工作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其地位得到凸显。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织方式,其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一直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对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高校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生源扩招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生源的增加,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效率,满足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构建完善、科学的信息化平台,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有序化。同时,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也能够提高教学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减少教学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高校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也有助于提升高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它们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的构建缺乏科学性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软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基本上都是由专业的程序员来进行设计。软件设计者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了解并不透彻,无法充分掌握教学管理个个环节中的联系,并且对教学管理日常工作的认识并不全面,对教学管理思路以及概念缺乏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实际的教高校教学管理中,各大高校基本上应用同一款信息软件,软件的适用性大打折扣,与高校设想的管理目标具有较大的差距。软件设计者无法充分了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无法准确把握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联系,这是他们设计出的软件系统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有严重的滞后性。

2.2硬件投入不充分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甚至一些高校已经全部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但是随着生源的扩张,技术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对当前的信息化硬件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新。但是当前的高校对于信息硬件设备的更新或升级,缺乏正确的认知,硬件投入较少。比如当前的许多高校运用价格比较低的服务器,没有在小型机上建立数据库,从而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实时访问。同时,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用离不开高校校园网络的支持,但是许多高校的校园网络性能比较差,致使高校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得不到充分的应用。

2.3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目前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来看,其信息化建设人员基本上都是有高校的授课教师来担任,致使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就严重的滞后性,计算机应用与管理能力十分有限,信息化效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甚至停留在简单的报表处理或文字操作上,高校教学管理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来完成。并且许多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应用信息化系统时只应用涉及的功能,而对信息系统的其他功能缺乏尝试或扩展,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因此高校教学信息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从而充分展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效能。同时,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并没有对其建设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对固定人员的安排具有随意行,对人员的实际水平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综合素质较差,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

3如何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3.1转变老旧观念,施行现代化教育理念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行,需要把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来进行工作创新,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思想,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施行现代化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改变老旧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施行和现代教育理念相匹配。研究国内外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有效经验,发现适合我国高校情况的有效办法。制造教学管理信息化氛围,促进教学信息处理往智能化贴近,教学管理往网络化方面发展,这就提高了教学管理管理效率和水平为了更好地推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全校所有师生应该一起参与,都要熟练掌握应用先进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现代信息技术。

3.2进一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除了与管理工作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密切联系之外,人员所具有的业务素质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也有很大影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信息技术等各项技术的支持所以在校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学习,熟练应用并掌握高校现代教学管理办法,掌握重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积极促进自身素质提高。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进行考核,逐渐完善我国高校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制度考核,形成良好的奖惩分明制度规范。同样,在选拔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方面,我们需要秉承择优录取的准则,应当把一些优秀的从业人士吸引进学校的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庞大队伍中去。

3.3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吸收国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且高校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对于信息化建设而言缺乏足够的资金,因此可以采用多渠道筹资体制。推行优惠政策,吸引地方企业或政府参与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硬件设施进行更新,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同时,还要建设高效稳定的校园网络,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供稳定的条件。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在满足高校教学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完善过程中要遵循教学管理原则,加快高校内部改革,创新高校管理机制。并且将网络信息环境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基础,新型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方便师生查询。而且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充分掌握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之间的内部联系,明确各环节的职责,是工作环节更加简练。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学生管理。而且,还有建立专门的学生管理模块区域,对涉及的学生内容进行整合,是数据资源更加规范、统一。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校运行效率以及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其中的重要性,加强高校信息化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旨在满足高校教学工作需求。

作者:姚微娜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红玫,张素芬,刘燕娟,等.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2):23-25+87.

[2]张丽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06(1):99-100.

学校信息化管理篇(5)

关键词: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作用;路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也为教育事业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作用

(一)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规范学校的资金使用,通过监督及合理配置资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学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对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它以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基础,提高财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公开程度,并在互联网的操作下完成学校财务核算、分析和监督等活动,对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

(二)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对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可及时、准确地反馈学校财务信息,实现资金使用的强化管理和合理监督、控制,使学校的资金使用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学校资金的合理配置。

1.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

对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在财务信息传输、加工和分析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操作,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另外,信息的输出和更改,也不会受到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校的资金管理。

2.规范财务核算和审核

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体力劳动,有利于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管理和高效率资本运算,规范财务核算和审核。

3.有效进行财务预测

财务软件信息量和计算量庞大、信息覆盖面较广,对学校财务进行信息化管理,可实现灵活处理财务信息,提高学校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能帮助学校在财务上做出正确判断,合理调整和改善资金的使用。

二、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一)合理调整、规划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对学校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紧迫感。首先,学校领导要进行科学规划,以综合性和实用性为主,以基础工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其次,学校要注重培育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扩大财务信息化建设队伍,努力培养和维护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的培训,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

(二)制订工作规范要求,注重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对学校财务进行统一规范,是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只有对信息编码进行规范化建设,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可行性,为信息数据的存储、使用、计算和生成等提供帮助。由此可见,加强财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建立安全、开放、透明的学校信息管理体系,强化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能促使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三、结语

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提升财务管理效能的重要方法,学校应积极加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引进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发挥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作用,才能助力学校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示范。

作者:黄文娟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浅谈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3).

[2]李冬梅.论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分析[J].知识经济,2011,(4).

学校信息化管理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校园网络

1前言

自二十一世纪起,教育信息化发展日益迅猛,进而在国内外掀起一片浪潮。尽管我信息化教育由九十年代初至目前为止,其发展史仅有短短十多年,然而,却获得了不菲的成效。根据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史可知,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1)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期;(2)计算机辅助学习时期;(3)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时期;(4)信息化技术为学校管理所应用,计算机指导学校管理,这意味着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所有管理当中。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为传统的教育理念、传统思维以及学习方式造成空前的冲击,既要求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又将对学校的要求提高,促进教育实现信息化管理,中职学校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就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1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现状我国中职教育在历经十来年的现代化建设后,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获得较为显著的成绩,然而,因为各种因素所影响,尤其是欠缺一定的资源环境及政策支撑,比起高校或中学,在信息化发展程度方面,中职学校明显要落后许多。2.2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2.2.1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因为无法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问题,导致在信息化建设期间,中职学校大多针对硬件进行建设,而忽略了软件建设,又或者是没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成果。2.2.2对中职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中职学校面临着严重缺少基础设备,且信息化建设失衡问题相当严重。由于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投入力度较弱,与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进而使其难以利用信息的基础设施共享信息资源。2.2.3缺乏信息化人才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但存在设备落后的现象,并且相关的信息化人才明显不足,学校在实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无法针对人才展开科学管理,进而使信息化应用及管理均无法获得预期成效。2.2.4缺乏适宜的应用软件和教育信息资源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教育信息资源是其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重点所在,其建设将使进行信息化教学及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一定和阻滞。由于信息技术及网络应用发展越来越快,不管是由其载体、内容、数量方面,或是由其存储、提取及传递等方面对教育资源的要求都相应提高许多。

3完善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积极探索实践,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1)无论是教务或是行政均实行信息化管理。无论是教学或是行政管理,其相关的管理软件受到广泛的应用,在教务的日常工作中统统实现网上办公,如排课、课程安排表、学生选课及管理学籍等等。而行政公告、信息、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等所有工作一概利用校内网络系统完成,推广无纸化办公,降低工作压力,促进工作效率更加高效,降低许多人力和物力。(2)对学生进行网络化管理。作为中职学生,其需要要校外接受较长时间的实训,若按传统手段管理这些学生,无疑会在管理上形成不少漏洞。但是,凭借外部网络的信息沟通,如电子邮件、聊天室及论坛等相关功能则可以及时掌握学校信息,提高学校对实训学生的管理力度。(3)对图书馆及食堂等后勤服务进行电子化管理。在信息技术建设当中,尽管图书馆及食堂后勤等服务所引进的管理软件各不相同,然而,凭借校内网络的系统优势,二者共同使用相同的数据库,促进电子“一卡通”管理,无论是借书或是就餐,都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凭借对外网站及校内同网的系统优势,图书馆全面应用网络服务。3.2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必须由全局的角度出发,通过发展的视角去探讨信息化建设。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和自身现状,中职学校应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空间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加以考虑,进而编制出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及执行策略,邀请各地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单位针对规划给予科学指导,同时,在建设信息化期间,需要参考当前的困难对方案作出适当调整和优化。3.3健全信息化人才管理制度中职学校要使信息化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依据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其应当针对信息化人才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师资的建设力度。第一,为了有效吸纳到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应当制定可行的人才方案,并巩固师资团队。第二,针对信息化管理建立培训机制,老师按照信息化发展程度及教研的不同需求,在编制培训内容及培训手段时也应各不相同,由信息化精英老师领导校内所有老师积极投入到信息化培训中去。3.4加强校园网建设、构建教育管理信息化网络信息化的主要基础就是校园网络,而科学化管理则是信息化的有效保障,其核心就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加快学校信息化发展步伐,明确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全力促进教育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针对现代化、全球化及未来化培训出创新型人才就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结束语:

21世纪信息化己成为时代的标志,社会的发展给中职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动着中职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它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比任何一种教育哲学理论都更为显著的影响。只有创新中职学校管理思路和理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运用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提高中职学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祯祥.境外“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与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31-34

[2]谭志勇.浅谈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J].电子测试,2013(22):4-6

[3]孙丽.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对策问题与解决探究[J].电子制作,2013(2):12-13

学校信息化管理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学生管理

? ? ? ? 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做好教学管理和学生信息管理,这与教学质量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也有着十分限制的意义。由此可见,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信息化的管理,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对于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需要明确建设理念、合理规划和布局,对其进行较为有效的优化。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现状

? ? ? ?现今,随着社会以及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越来越明确,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此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的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使得学生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高职学院应该建立更加信息化、标准化以及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调研从而寻找最优的解决途径,找出最高效的方式。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已经对学生管理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够完善。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对策

? ? ? ?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得到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将传统的管理学生的方式转变为利用信息化对学生进行管理。在以前仅仅只是靠老师在课堂上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使学生全面的进行发展,所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进行管理成为发展的必然,成为检测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使得它发展的更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 ? ?(一)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

? ? ? ?在利用信息化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其规范化,同时建立一个共享性的网络体系,使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化便捷和高效等特点,及时对学生的动态进行了解并进行管理。在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保证教师对制度进行配合,不然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聘用专业人员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工作。

? ? ?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信息化建设

? ? ?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从制定开始,对系统进行制定的人员应该对院校里的学生进行了解,只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后才能使得在制定时真真正正的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进行考虑。在学生管理系统中应该包含学生的基础信息、成绩信息及其他信息等,并且这些信息应该是相通的,除了学生的信息外,还应使学生能够查询到学校的一些与学生相关的信息,能够使学生进行一站式查询,使得系统更加具备实用性。

? ? ? ?(三)合理、公平、正义为管理要点

? ? ? ? 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将合理、公平、正义设为管理要点,在学生管理系统中应该建立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的窗口,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这样也能使学生管理系统发展得更加完善。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的窗口除了能使学生管理系统更加完善外还能通过窗口进行学习的交流,能够使学生在课外也能进行学习。

? ? ? ?(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 ?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整体素质要求越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利用信息化对学生进行的全面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不被社会所淘汰。高职院校应该利用信息化为学生管理提供发展的机会,通过信息化提高学生们的知名度,并争取竞争的机会以此提高他们的竞争力。高职院校在对信息化进行应用时,将教学网络平台建设与学生管理一体化进行共同发展,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使得学生管理信息化能够上升到更高水平。

? ? ? ?(五)通过信息化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 ? ?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管理的好坏将会对整个学校的学风以及校园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选择通过信息化这一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从而调整整个学校的学风以及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工作进行梳理,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使得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高职院校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是需要不断改进的,这就要求各方进行有效配合,对学生管理信息化不断的进行完善,使得教学工作成果更加理想。

三、总结

? ? ? ?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职学校从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付出努力。高职院校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布实施,逐步建立起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学生管理信息化模式。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臻卓,徐竟一,李伟.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办公自动化,2017,22(15):54-55.

[2]顾永惠.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6(15):121-1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