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20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篇(1)

家住北京的一位网友,在业主论坛上发了一个“春节时买的肉到现在还冻在冰箱里,是吃还是扔?大家都来支支招吧”的帖子。网友“晒”自家冰箱的帖子很快就被业主跟帖。他们有的支招说扔掉;有的说现在肉这么贵,扔了很可惜……一时间,食品的储存温度又成了网友的热门话题。

从网友发帖中看出,很多网友不知道哪些食品不该储存在冰箱里?是不是所有食品都是同一个储存温度?如何避免食品相互串味的问题?

营养专家为网友支招

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专家马方为网友支招:冰箱不是“万能箱”,不是所有的食品都可以放到冰箱里,有些食品也不能长时间储存,有些食品的保鲜对时间、温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消费者买回家的食品不能一下子全塞到冰箱里,有些不适合冷藏的食品一旦放到冰箱里,不仅不能保鲜,反而加速营养流失与腐烂。

首先是存放时间上的限制。肉类生品冷藏时间一般为1~2天,瓜果、蔬菜为3~5天。鸡蛋在冰箱里最多冷藏15天,蛋壳脏要先擦拭,但不要用水洗。绿叶蔬菜冷藏5天后,即使没变色,最好也不要吃。冷冻柜内,鱼肉存放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月。如果肉冻得发黄,说明脂肪已经被氧化,最好丢弃。

其次存放温度也不一样。鱼类储存区可定在0℃;啤酒在2℃左右口感更好;鸡蛋的最佳储存温度为3℃,且要大头向上、牛奶为4℃、蔬菜5℃、水果6℃……单从温度上看,如果消费者想靠双门冰箱来同时满足对不同食品的保鲜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

第三,有些食品不宜放冰箱里保鲜。黄瓜、青椒、茄子等蔬菜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冻伤”――变黑、变软、变味。香蕉、火龙果、芒果、荔枝、龙眼、木瓜、红毛丹等热带水果也不宜冷藏,否则果肉会变黑和变味。这些水果蔬菜只要放到阴凉透风的地方就够了。

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冷冻食品,肉、鱼、鸡、鸭、蛋、速冻蔬菜等,一经解冻要尽快加工食用,不宜存放。如果存放时间太长,肉、鱼、鸡,鸭等会因为细菌和酶的活力恢复,不但能很快繁殖分解蛋白质引起变质,而且还能产生有毒的组胺物质,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

晒冰箱,晒出行业的替代趋势

那么,究竟该怎样解决网友的这些烦恼与抱怨呢?

其实,不仅网友的烦恼与抱怨代表着未来冰箱市场发展的方向,再从中国冰箱行业的发展看,多门、多温区冰箱也必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单开门的二星级电冰箱是国内市场的主流产品。后来发展到冷冻室温度为零下18度以下的四星级双门电冰箱,冷冻食品的储藏期可以达到三个月。在改革开放之初,物质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冷冻储存逢年过节单位发的那点鸡鸭鱼肉,单门或者双门冰箱已经足够了。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篇(2)

关键词:冷链物流 信息技术 新鲜食品 牛奶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国内市场对于冷链食品的需求与日剧增,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安全新鲜的冷链食品。发展好冷链食品,提升食品的整体质量,离不开冷链物流支撑。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冷链物流市场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市场开发产地。

冷链食品在我国已经得以发展,但是冷链物流仍是存在许多不足。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08年三鹿牛奶事件以来,国内对于发展安全可靠的冷链食品体系的呼声日趋强烈。发展安全可靠的国内食品,成了时代的主题。提升食品的安全及食用营养价值,必须确保食品的新鲜程度,只有新鲜才能带来营养。确保新鲜,就必须要求高速有效的冷链物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食品安全与营养价值的提升离不开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升冷链物流的配送水平,方能从本质上改善食品的安全及营养。

一、食品冷链物流概念的界定与特点及其分类标准

(一)概念

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指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将易腐生鲜食品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最佳物流手段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物流体系。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

冷链物流是一个冷链供应链系统,时时保持对食品的冷链保鲜,比一般常温食品物流保鲜技术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的难度也更大,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食品冷链物流由冷冻贮藏,冷链加工,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四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二)特点

1、冷链物流的特点

冷链是为了保证冷冻冷藏物品的品质而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物品所必需的温度条件下,以保证物品的质量安全,较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供应链。由此,冷链物流是依托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施设备的物流网络,将需要冷冻冷藏的品从生产地运往消费地的过程。冷链物流与常温物流相比,有以下特性:

(1)从设施设备方面来说,冷链物流比常温物流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高。

(2)冷链物流应用的技术涉及制冷技术、保温技术、制冷保鲜技术等,技术要求全面。

(3)出于不同目的,冷冻冷藏物品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各异,导致冷链物流的运作环境具有多样性。

2、食品冷链物流的特征

食品冷链物流以低温技术的运用为手段、以保证易腐、生鲜食品的品质为目的, 与常规的物流系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

(1)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的冷链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2)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

(3)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3、冷链物流的分类标准

冷链物流泛指食品类的冷链物流,可见,冷链物流主要是市场应用点还是在于食品类,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可以挖掘食品保鲜的最大利用价值,在同等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更多的收入。但在目前市场上不可将食品冷链物流与冷链物流混为一谈,冷链物流是相较于食品冷链物流来得更广泛的一种概念。

冷链物流包含:冷冻饮品、水产品、医药、商超连锁、终端冷链、冷库专区、冷链设备、速冻肉类、乳油制品、农产品、化工、餐饮机构等。

食品冷链物流包含:农产品冷链物流、水产品冷链物流、商超新鲜食品冷链物流、肉类冷链物流、乳制品冷链物流、水果冷链物流等等。

二、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趋势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我国易腐冷藏货物的生产和运输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得以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撑,在进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自2004年以来,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约11%、25.8%、12%、24% 和7.8%,2010年以来,新鲜食品的产交易量可达8亿多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生鲜产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其中主要以冻结状态进行运输的肉类食品生产与运输产量以11%的速度迅速增长;其中以新鲜状态下冷链运输的水果和蔬菜居多,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的水果产量保持着04年以来,每年以超过40.5%的速度在快速增长,这也导致水果的运量也以较快的速度同步增长;同样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的蔬菜量以12%的速度增长(其中蔬菜运量增长较快的有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区);随着海洋、湖泊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以冻结和新鲜状态进行跨区、跨境运输的水产品也在大大提高。

2、冷链物流主体比例迅速提升:冷链物流的主体包括航空运输、海上运输、陆地公路汽车运输和铁路运输。类似国际冷链食品,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更快到达消费地。近几年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模式逐渐成长起来。海上运输和铁路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近几年的高铁发展迅速,火车速度也已经提上去,相比较船货运输,速度和效益上有所进步,其冷链物流的比例也逐渐成长。冷链食品物流的物流主体还是以公路运输为主。不管是从运量及到达的简便性来说,公路运输都是作为食品冷链物流的重中之重。从冷藏运输量结构分析.我国口前公路冷藏运输约25%。铁路冷藏运输约占55%。其他(船运、航空)约占2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公路冷藏运输占冷藏运输总量的60%-80%。公路冷藏运输具有装卸方便,起运快。手续简便,可直达目的地等优点。公路运输具有良好的可到达性,欧美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故在欧美国家,这个的比例都比较高。

3、现代生活加快提速步伐,越来越依赖冷藏、冷冻食品,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逐渐倾向通过节省“厨房时间”来增加自己的学习、工作或休息时间,使得冷冻、冷藏产品的购买不断增加。知识消费的兴起及消费理念的更新,人们对冷藏、冷冻产品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在顾客群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他们大多不愿将太多的时间花在厨房里,这对冷藏、冷冻消费市场的扩大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销售聚集区,也意识到冷链快捷营养食品的巨大市场需求,迅速将冷链食品引进卖场,创造出商超生鲜产品专柜,进一步促进了冷链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商家把生鲜、冷冻产品作为其重要的拳头经营项目,不断加大采购和销售力度,从而扩大了冷藏、冷冻产品的市场容量,也进一步加剧了冷链物流运输压力。

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冷藏、冷冻产品加工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无论是在产品的形态还是在包装上都竭力于吸引顾客,使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冷藏、冷冻产品的消费。

随着冷链食品市场需求和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的逐步成长,各种新鲜和冷冻食品的需求缺口愈加增大,一方面拉动了我国生鲜产业的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物流配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我国冷链物流在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1、鲜活产品通过冷链物流流通比例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分拨、仓储、配送、售后等一整套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欧美发达国家鲜活产品通过冷链物流流通的比例已达百分百,易腐食品在物流过程的冷藏率也达100%。相比较我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流通比例,可以看出,我过鲜活产品基本上通过在常温下进行运输的。例如新疆的红提要运到南方的商超进行出售,基本是先在当地冷库进行短时速冻,再包以棉被上车运输。我国每年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原始状态的常温运输,造成了我国每年大约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等受损食品总量达到750亿元。相比较欧美国家,美国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2%~5%。

2、冷链的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食品从生产到最后摆上消费者的餐桌,经历了生产加工、冷冻贮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影响食品品质的因素,只有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品质保证,人们吃到嘴里的冷冻冷藏食品才具有真正的品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产品流通安全工作,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在流通环节存在严重问题,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问题频频发生。由于冷链运输和储藏成本在冷链物流中所占比例较高,很多商家为了追求短期的眼前利益参与市场恶性竞争,在商品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使用常温车运送冷货,或者冷藏车不制冷,或者租用廉价冷库贮存食品,导致食品质量严重受损,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在食品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用的食品和非食品销售平台,同时平台中间也没有温度隔离,外界温度干扰着冷藏温度,而冷藏温度也向外散发。既造成了能源上的浪费,也无法保证食品质量。

3、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硬件设施缺乏,无法满足当前冷链需求:我国的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历史、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每年的食品浪费和损失高达数亿元。据统计,由于我国道路建设、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落后,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生鲜食品产业的发展。

4、食品冷链缺乏整体规划:由于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 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导致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现象,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及行业的推动。

(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趋势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也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批发市场主导型、第三方物流主导型、连锁超市主导型等几种物流模式共存的态势,冷链物流的理念也在逐步形成。但是,与国外的冷链物流发展相比,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制度和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属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缺乏制度化的管理。在未来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中,逐步建立属于食品冷链物流的制度的和规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管理冷链物流市场,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冷链标准不仅是公众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而且为从事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提供了重要依据。冷链物流是一个不允许中断的系统,从物流链管理角度出发,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操作规程。当然,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立法的支撑,类似欧美国家,大都有通过国家强制制定标准,从而确保冷链物流的连续性。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如食品保质期、交接标准、上下游企业责任认定等,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由企业进行具体的贯彻落实。

2、常走社会渠道,加大冷链物流对社会的宣传力度: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危机日益加深,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愈加强烈。冷链物流无疑是确保食品健康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民众对于冷链物流的熟知度尚在浅薄状态,要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尤其是冷链物流在食品领域的发展,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增加民众对于自身健康营养的需求,从而刺激冷链物流的社会认可度及市场占有率。

3、建立从产地到餐桌的产供销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目前,我国生鲜产品的国内生产基本上小伙经营及个体经营,靠收购商中间搭桥,中间环节众多且繁杂,限制了冷链物流的开展。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删繁就简是大势所趋,经历从产地到餐桌的产供销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有利于减少产品在路途的自然损耗,节约大量的物流成本,并能省去中途转站的繁琐程序,有利于资源的集约化经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产供销一体化是冷链物流的趋势,冷链物流要真正实现经济利润,必然要走产供销一体化,确保产品质量和运输效用。

三、冷链物流成功应用的案例--福建长富乳业集团

(一)冷链物流造就了长富乳业

福建长富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3月,注册资金2.5亿元,资产总额6亿多元,有员工600多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180余人,相关产业就业人员3万余人。

公司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集牧草种植、奶牛饲养、乳品生产、销售以及科研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9年实现产值7亿多元,同比增长37.6%,是福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南平市重点企业。公司创业至今,一直以“做中国最好的牛奶”为宗旨,创出一条“先奶源后市场”的发展模式。在绿色天然无污染的武夷山脉建设了34个现代化牧场,饲养3万多头优质奶牛,公司的奶源全部由大型科学养殖奶牛的集约化的现代化牧场提供,原料奶的质量在全国乳业界享有盛誉。

长富牧场采用全封闭管道和转盘挤奶方式,确保牛奶与空气零接触,杜绝二次污染。每毫升原料奶的微生物数在10万个以下,优于国家一级原料奶标准20倍以上,并实现无抗化,达到欧盟原奶质量标准。公司现有4个乳品生产车间,16条生产线,全部引进美国、德国、瑞典、西班牙等国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全程电脑自动化管理,日加工乳品达600吨以上。采用世界最高标准的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标准进行生产检测,同时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体细胞分析仪、乳成分分析仪、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抗生素快速检测仪和检测“三聚氰胺”的酶标仪、液相色谱仪等检测设备,确保长富乳制品优质天然。产品先后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等证书,“长富”商标是“福建省著名商标”。2010年荣获“海西经济区十大品牌”。

福建的武夷山下,得天独厚的南方草原,同样孕育着国内鲜奶大鳄――长富牛奶。现在中国的乳品业的竞争堪比家电,北方有伊利蒙牛,南方有长富光明,北靠常温奶,南靠巴氏鲜奶。在央视去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上,不仅光明、伊利、蒙牛、三元等乳业巨头掷下重金,福建的长富也不惜血本。在超市,光明、伊利、蒙牛、三元竞相促销,"利乐包"买5送1,买酸奶送牛奶,价格大战使乳品原来的利润空间打压得很窄。在营销上难再有出路的情况下,众厂商把目光投向物流配送体系,在供应链上做文章。光明和伊利都在物流配送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上投以重金,目标直指主要中心城市。由于牛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牛奶配送需保证在先进先出、冷藏保鲜、液体防漏、卫生条件、批号跟踪等每一个环节上都不出问题才算安全有效。

长富鲜奶依靠武夷山脚下的天然牧场,遵循先质量后市场的步骤,一步一步走进千家万户。长富鲜奶是以巴氏鲜奶工艺制作的,全程需要冷链支持,冷链温度为6摄氏度。6℃的低温环境,决定了牛奶的高品质。牛奶属于易腐败类的物品,常温工艺只是将牛奶通过超高温进行杀菌,之后添加添加剂实现其营养价值,常温奶的营养价值无法和鲜奶相比。巴氏鲜奶利用低温灭菌效果,实现牛奶的冷链处理工艺,不便之处在于需要全程低温保存,需要冷链支撑,相比较而言,常温奶就是属于罐头式的产品,不需要冷链支持,但是,东西还是新鲜好。常温奶和巴氏鲜奶好比是罐头的新鲜水果,营养价值不言而喻。长富鲜奶就是采用巴氏鲜奶这样的冷链处理工艺。

企业信息化助推长富牛奶的物流配送体系:长富牛奶几年前引入了一套ERP系统,该ERP系统实现了公司、经销商、配送站一体化,使得公司、经销商、配送站实现在同一ERP系统上进行操作。公司按订单生产牛奶,用户第一天订奶,第三天就能收到第二天生产的鲜奶。这是ERP管理系统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映,也是合理的物流系统支撑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冷链技术突飞猛进,冷链成本进一步降低,长富鲜奶的成本得以进一步的减少。长富牛奶选择了“保质在先,保量跟进”的市场策略,以差异化经营战略为主,重点开发鲜奶研发生产和冷链配送上门服务,走蒙牛、伊利无法走的道路,将鲜奶通过冷链技术,送至千家万户。

长富牛奶的成功还得益于采用公司、经销商、配送站的三级模式:

第一级,奶源总站:每日晚间凌晨,长富公司的奶源生产基地的配送车辆便开始准备,将刚生产出来的鲜奶,装进低温保温车辆中,开赴省内各个地市。

第二级,地级站:当从南平来的配送车辆达到各个地级市时,当地的长富牛奶办事点便开始将配送车内的牛奶转运进下属的保险冷库中,再次进行冷却处理,使其温度保持在6摄氏度以下,然后在上午七点左右,进行类似于快件的分拣工作,按各个产品的种类,分类装车,运送至各个二级站。

第三级,二级站和商超及小区便利店:从第二级配送中心来的牛奶,开始进入第三级的配送站点。第三级包含各个地区的二级站、市区内部的大型商超的冷鲜柜及社区便利店的冰箱。这是配送的末端程序,是整个配送过程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以二级站为例,每日,长富牛奶的配送员,分别分上下午进行鲜奶的配送,配送工具基本为电动车加铁皮保温奶箱的模式。将大量牛奶装入奶箱内,按着记忆的配送路线,进行配送。

(三)长富模式的启示

1、冷链物流是鲜奶业的生命动脉:长富公司主打鲜奶市场,假如没有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无法确保其产品的品质的。为什么在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长富牛奶不但没有收到影响,反而愈发强劲的态势抢占市场,这点离不开冷链物流给予其可靠的品质,所以,长富公司告诉我们,冷链物流,是冷鲜企业的制胜法宝,是其在市场的立足点。

2、冷链食品日益成为消费者健康生活的首选,冷链物流获得发展机遇:长富公司下属的配送站点,总共有几千名配送员,每位配送员每日均要将新鲜的牛奶配送至各个用户家中。虽然门到门的配送费用很高,但是,不可否认,长富牛奶的配送模式,的确是给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式。冷链物流是为冷链食品而存在,时下已经不再高喊绿色食品的时候了,人们更加青睐与保存在低温冷鲜环境下的食用产品,冷鲜产品的价值日益被挖掘出来。 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及时与用户取得联系,将优质的冷鲜食品世界送货上门,这也是冷链物流的一个发展方向。

3、传统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跟不上市场的节奏:长富公司的产品,大多以配送员配送的模式进行,对配送模式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前,长富公司只将信息系统运用于出库的时候,减少了配货时间,提升了配送的准确性,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配送员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以ERP为核心的物流配送系统贯穿到整个冷链物流过程后,有效提升整个配送服务的工作效率,长富牛奶因此取得巨大成功。配合现代化冷链设备的研发以及普及,将ERP等信息技术融入到冷链物流运作中,不仅促进物流配送的精准管理,还可将成本和浪费降到最低。

四、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达到以较低成本满足较高服务水平、进而促进销售的目的,需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高度协调、通畅的信息流通、高效的运作、资料的优化管理等。在冷链物流的过程中,配送是冷链物流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易腐物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配送运输上。因此从配送的角度研究冷链物流的特性,为配送商如何合理安排车辆调度,缩短货物的在途时间,从而减少物流成本和货损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冷链物流信息化需要解决三个基础问题

1、首先是社会基础。简单来说,社会基础的意思就是一个社会有没有一种环境让我们发展冷链物流产业。

其次是市场基础。行业的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来带动,但是需求也是需要培育的。冷链产业的同行除了研发推广先进的冷链设备和技术外,还要向消费者传达信息,因为消费者才是市场的基础。

再而是企业基础。企业自身的能力、经营状态是决定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因素。

(二)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和配送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冷链物流并不是纯粹的研究如何调整配送模式,而更应该是研究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条件下,利用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手段和合理的配送系统,将配送的准确性及信息反聩的速度提上去。

1、发展食品冷链物流,首先要解决信息反馈延迟问题。在途运输的冷链食品,一旦发生信息误点或者信息反馈误差的问题,就意味着在途运输的冷链食品有可能断链或者是质量出现问题。对于冷链食品而言,这是不能被允许的。

2、融入物流配送系统,有利于及时跟踪货物的信息,并及时反馈货物接收客户的相关信息。以ERP为核心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功能就是确保配送的准确性,发展冷链物流,不应该单单重视配送环节。配送环节反馈生产环节,可以确保生产的准确性,也能给指挥决策层提供有利的数据,更好的制定冷链发展战略。

3、产供销一体化是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管理上也应该产供销一体化。冷链物流货主和承运人还有收获单位,可以共用以ERP为核心的物流配送系统,避免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异构、信息无法共享问题,也能在同一套ERP信息系统的支撑下,方便内部信息的交流,提升工作效率。

上述三种手段一经整合、提升,冷链物流产业将达到生产和服务十分完美的地步。

基金项目: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海西港口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编号:A103;泉州师范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经费。

参考文献:

[1] 刘艳 刘红 陶梅京 食品的冷链物流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2期.

[2] 物流企业开展食品冷链物流趋势探讨 第二届中国冷藏运输及冷藏库高峰论坛.

[3] 何 劲 中外果蔬冷链物流比较与借鉴 经济师 2008年第12期.

[4] 黄锋权等 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特性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物流技术 2007 年第 26 卷第 8 期.

[5] 陈 宾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SWOT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第8期.

[6] 谢锋,李保国.我国食品冷藏链的发展与对策[J].制冷技术, 2006 (01):44- 46.

[7] 欧阳钟辉(主编). 信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10542-0. 2009年5月.

作者简介: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篇(3)

论文关键词:鱼糜制品企业,营销能力,市场营销

 

一、我国鱼糜制品企业经营模式发生变革

传统鱼糜制品为熟制食品,保质期短,手工制造效率低,规模小,局限于当地生产当地消费。传统鱼糜制品企业由于原料来源窄,生产规模小或者加工技术差,成品保存期短,因此通常是以销定产,当天生产当天销售。通常是前店后厂或是通过批发店、鱼丸店等传统销售终端进行销售,消费者基本是当地居民。由于销售终端和辐射范围有限,消费群体有限且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对物流基本没有要求。

鱼糜制品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品质。近年来渔场资源退化严重,传统鱼糜制品所采用的原料如鳗鱼、鲨鱼的数量越来越少,综合利用渔业资源才能保证大规模制造鱼糜的原料要求。通过现代水产加工技术和规模化生产,鱼糜的品质得到保证市场营销,原料的利用率、取肉率等指标均得到提高。现代营销渠道特别是超市的出现及现代物流冷链的配合,使得速冻鱼糜制品达及更多终端,消费者群体更加广泛。相当多的鱼糜制品企业无法适应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型,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截至2005年10月,我国共有大大小小的鱼糜制品企业759家,只有不到十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我国鱼糜制品全行业职工人数33.51万人,全行业资产总数260.38亿元,全行业负债总数192.25亿元。全行业销售收入总数201.68亿元,全行业利税总额10.60亿元,其中利润2.57亿元[1]。资料显示,中国鱼糜制品企业呈现“一小二多三低”现象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小”: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全行业2005年企业数为759,其中大型企业仅有5家;“二多”: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三低”: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低,全国鱼糜制品企业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占比小,2003年13.75%,2004年11.16%。行业销售利润率低,2003年为2.03%,2004年为1.27%。2005年全行业企业个数才759个,亏损企业个数就达到134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鱼糜制品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消费低迷,我国鱼糜制品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目前我国鱼糜制品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就是销售额和利润向盈利企业集中。我国鱼糜制品企业要想在大洗牌时代中生存并得到发展,如何整合营销资源、提高营销能力来形成竞争优势是重中之重。

二、我国鱼糜制品企业营销能力现状分析

(一)鱼糜制品产品特性对营销的影响

1.渠道受限。速冻鱼糜制品作为速冻食品,需在低温(一般-18℃)中储存、运输、销售,要求全程冷链运输,这对于分销渠道中的仓储、配送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营销渠道建设如选择经销商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2.HACCP认证受到关注。“质量是企业生命”,品控管理也愈发重要。对于食品行业,最严格的品控管理体系当属HACCP体系。建立HACCP体系,单项产品认证成本至少十万元,后期成本还有每年一次的全面检查费用。由于我国鱼糜制品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食品企业,这项投资显得过于高昂,成本也较难消化,因此较少企业花这项投资来通过认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和曝光加速了鱼糜制品行业整合的进程市场营销,使得优势公司获得溢价空间,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该行业进入壁垒和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3.消费习惯影响营销推广。鱼糜制品存在一定的消费场所、季节和地域局限,这是由于消费者习惯于在火锅、麻辣烫、关东煮等营业场所消费,在季节上也存在集中于秋冬季,地域上存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消费习惯。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也往往被动接受此习惯,在传统消费场所、季节和地域进行推广活动。

(二)我国鱼糜制品企业的发展态势

1.(宏观环境)PEST分析

 

政治趋势(P):

1、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行业大力进行政策性扶持;

2、食品安全法规日渐完善,对企业要求越来越高;

 

  经济趋势(E):

1、鱼糜制品行业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

2、新资本的进入将引发鱼糜制品行业新的竞争和市场整合;

3、业务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4、区域性产品的消费将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5、国际市场的开拓为中国鱼糜制品的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社会文化趋势(S):

1、消费者追求品牌效应;

2、健康、方便、国际成为主题;

技术变革趋势(T):

1、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鱼糜制品品种,丰富我国鱼糜食品种类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篇(4)

由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特别是大中城市生活观念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应运而生。

速冻食品是指将原料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一般在-30℃以下15分钟以内急速冷冻,使其品温在30分钟内迅速通过-1--1l℃的温度范围(又称最大冰晶生成带),食品冻结后结晶,而且食品的储藏和运输温度也要低于-18℃。速冻食品分类较多,有速冻蔬菜、速冻水果、速冻水产品、速冻面点等。具体到我国,汤圆、水饺和粽子是目前我国主要的速冻食品,速冻企业对于加工、储藏和运输的温度要求较高,而且在终端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温控设施来配套。

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速冻食品产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成为食品行业中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拿光大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彭丹雪的话来讲就是,“速冻食品是冰冷的行业,却具有火热的发展速度”。在彭丹雪看来,速冻食品作为食品加工的细分行业很显然具有独到的成长优势。她坦言,由于工作的原因,她本人就是速冻食品的忠实消费者。

作为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彭丹雪最善于挖掘细分行业龙头。同时她也是业内较早提出投资食品饮料“高端消费”的分析师之一。曾率先挖掘过双汇发展、南宁糖业、泸州老窖等个股。这些个股在去年的牛市里一度受到市场投资者的积极追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南宁糖业于9元附近启动,最高升至30元,涨幅远远超越同期大盘表现。即便在今年的大熊市里,彭丹雪积极主张的“高端消费”投资组合,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抵御大盘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如双汇发展、贵州茅台等。

但我们知道由于近两年来,由于米、面、肉等上游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速冻行业的发展速度是否受到抑制?这其间有没有适合我们投资者投资的品种?

速冻行业发展迅速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的速冻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不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对此,彭丹雪认为,目前行业已经迈过发展初期阶段,步入成长期,未来市场空间还很大,因此各品牌之间竞争并不十分激烈。根据彭丹雪研究,在行业成长期的这一阶段,主要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消费者对产品认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2、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3、行业集中度较强,但不断有新企业进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竞争较为激烈;4、产品的同质化比较强,削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程度,企业目前主要以扩产应对增长需求。

我国速冻行业随着行业的扩张,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从2003年至今已经达到两倍有余,08年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数量为226家,与日本目前746家(2007年数据)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彭丹雪认为,未来随着行业的继续快速扩张,将有更多的企业“逐利而来”。对此,彭丹雪表示,这可能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将会加大行业内部竞争,但另一方面也能够协助行业的扩张。而目前在行业中已经占据较大份额的企业,如三全、思念等将具有不可比拟的先发优势。

截止08年5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60亿元。我们可以看到,每家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也在同步增长。行业在2006年经历了快速扩张,资产规模增速在54%,而近两年的增速有所下降,分别为24%和15%。不过今年由于三全IPO上市,逐步投入新项目,彭丹雪预计08-09年的资产规模增速将有所回升。以上数据说明,行业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外延式扩张,而且在企业总量和平均资产规模都扩大的基础上迅速扩张。此外,根据彭丹雪分析,这种外延式增长模式在近几年不会改变。

行业收入稳定增长 零售市场大有可为

根据速冻行业的数据反应来看,速冻行业的发展可用快马加鞭来形容,不过增长的质量还是有所区别。彭丹雪认为,03年20%左右的增长率到06年50%的增长率,这段时期是行业整体繁荣,但却是许多作坊式小企业无序发展的阶段。所以在05-06年表现为收入快速增长,但行业毛利率水而下降较快。而07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行业的整顿力度,通过了禁止了散装贩卖等规定,对行业冲击很大,表现为增长率的迅速下降,但实质上分化了行业,让优质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虽然07年以来收入增长率下降较多,但毛利率水平却维持不变,甚至略有回升。所以彭丹雪相信,未来行业收入增长率将能维持在25%-30%左右,毛利率在原料价格松动的背景下能够有所回升。

我国速冻行业发展至今,主要依靠的是零售市场的推动,业务市场的开拓远远不够。目前我国零售市场份额占据速冻行业的九成之多,业务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彭丹雪在通过观察日本冷冻行业发展初期的数据后发现,当时日本也是零售市场独霸天下的格局。但之后业务市场迅速成为行业主角,而零售市场反而将份额拱手相让,至今日本的冷冻市场上业务市场份额在六成以上。她考察其他国家的速冻行业后,也能发现类似的数据,如目前德国的业务市场占据四成份额。

根据彭丹雪分析,未来随着连锁店、企业的规模发展,速冻行业的业务市场将加速发展,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占据更高比例。而且对业务市场的供应,规模企业毫无疑问将占据优势地位,因此三全、思念等企业的的发展更值得期待。

我国的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不足10kg,总产量约1300万吨。不仅人均消费远低于发达国家20kg以上的水平,在人口基数庞大的基础上,总产量也低于美国的2000万吨。

彭丹雪判断,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目前的重点在于行业的整体扩张。她认为,速冻食品作为大众消费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依靠规模取胜。而目前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外延式发展。因此贴近消费终端建厂,扩大产能,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手段。在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步伐中,不断有新企业涌入行业,规模和品牌将成为企业领先的法宝。目前看来,三全、思念、湾仔码头和龙凤走在行业的前列,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但彭丹雪同时提醒,从中短期来分析,近两年,速冻行业的发展受到成本大幅上升的影响,她认为这是优劣互现的影响:首先,07年以来上游原料价格上涨为下游的消费品增添了不少压力。对于速冻行业而言,成本压力不可谓不小,虽然终端产品价格能够将部分成本压力通过涨价等方式传递,但受到国家控制市场价格的大环境影响,传递效果毕竟有限。她认为在成本快速上升的阶段,其毛利率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当上游原材料的价格趋于稳定之后,企业仍然可以稳步提价来稳定毛利率。其次,在成本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优质企业固然承受压力,但行业也在自动实现优胜劣汰,将能够进一步增强行业的集中度。因此,虽然近期来看速冻行业的发展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较大,但这也是行业整顿的好时机,对于优质企业的长期发展更有利。

双雄争霸格局初现 三全高成长可期

在彭丹雪看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速冻食品行业竞争的加剧,目前主要有四个速冻食品企业具备行业龙头优势。分别来分析:三全――技术优势,稳步发展。三全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速冻米面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多年雄踞行业首位,目前已经占据市场近20%的份额。公司在技术方面有明显优势,发明了我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和速冻粽子。年产量15万吨(07年)。在汤圆、水饺、粽子等单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居市场首位。思念注重营销,创新频出。1999年灌汤水饺促成了思念的成功与扩张。思念的长处在于营销积极,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速冻包馅食品独家供应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先后与思念公司签订了贴牌生产全球供货的合作协议。目前与肯德基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开拓业务市场。龙凤于1977年成立于台湾,于1992年,率先进入大陆市场,从上海开始了全国扩张之路。在全国共有38个分公司与营业所,形成全国连线的生产、经营与销售网络。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京津、广东、西南等几个区域。湾仔码头则定位高端,高品质高价取胜。公司主打高端水饺产品,占据华南市场的半壁江山。公司的成本较高,手工水饺主打高端市场,与其他三家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弱。

总体来看,三全和思念齐头并进,在全国市场扩张,不断扩大优势,而龙凤和湾仔码头相对是局域优势,近两年占有率略有下降。因此,彭丹雪很看好三全和思念的规模化经营,她认为二者在未来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她表示,虽然目前我国速冻食品市场的规模仍然较小,但两巨头的市场格局在逐步形成。在行业投资选择上,彭丹雪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考虑三全食品。

三全产品主要以水饺、汤圆和粽子为主,其中水饺高档产品是三全状元系列。三者的毛利率都在30%以上。水饺和汤圆在收入和主营利润中占据约74%的份额。三全由于税收优惠,税率基本为零,利润链条比较简单,在对其进行简单分解后可以看出,公司的成本和营销费用占据了收入的九成,这也是最后净利润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从利润链条可以清晰看出,公司利润对成本和营销费用的敏感度很高,公司提高净利润率的直接途径就是降低成本率和营销费用率,尤其是广告和促销费用率。三全的主要产品是汤圆、水饺和粽子。在原料中占比比较大的是糯米、肉类和面粉。其中汤圆和粽子中占比最大的是糯米粉,水饺和其他面点中面粉占比最大。

由于行业处于成长期,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毫无疑问成了营销重点,而营销费用也居高不下。根据在营销方面,二者都非常重视广告方面的投入,因此营业费用率也就居高不下。相比较而言,三全在营销投入更大,07年思念的销售投入为2.01亿元,而三全达到了3.26亿元,而且思念的销售费用率近三年都维持在10%以下,而三全的在07年则是达到了26%的比例。根据三全披露数据,营业费用中占比最高的是广告和促销费用,占营业费用的48%,占收入的12.5%。这是侵蚀公司利润的主要方面。最近2-3年,公司着力打造名牌效应,广告和促销费用难以下降。但根据彭丹雪的预计,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公司的营销费用率尤其是广告促销费率将有所下降,由于公司的税收优惠,则节省的费用全部可反映为净利润。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篇(5)

关键词:速冻食品;出口问题;发展现状;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来,世界速冻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速度在25%左右,已经发展到有几千个品种,可以说,比任何一种食品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各个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冷藏产业链的同时,我国的发展也很快,尤其是河南省。河南省的速冻食品业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推进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大力发展速冻食品行业。河南省速冻食品生产厂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有近40家,但河南省速冻食品的品种较少,主要集中在面点食品,其中又以饺子、包子、汤圆为主,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习惯的如速冻米饭、面条、菜肴等尚未得到广泛开发,同时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不少厂家还是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不利于开拓市场和出口贸易。另外,目前生产的速冻食品加工机械还不能适应速冻食品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二、速冻食品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一)速冻食品的概念

速冻食品是指经过水洗、漂烫、烹调加工之后在零下33度以下低温中快速冻结的食品,又称急冻食品。

(二)速冻食品的类别及特点

1.速冻食品特点

(1)卫生质量优。食品快速冻结,可杀死部分有害微生物,同时低温存储和销售,有效保证了食品的卫生安全。快速冻结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食品的营养成分。(2)营养合理。速冻食品配方合理的调配了脂肪、热量及胆固醇的含量。(3)食用方便。速冻食品煮、蒸即可,使得家务劳动简便化,还调节季节性供需平衡。(4)成本较低。与罐头食品相比,速冻食品能耗低、价格便宜。

2.速冻食品的类别

在当前,速冻食品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别:偶蹄肉类速冻食品、速冻合成食品、速冻水果蔬菜、速冻水产品。

三、国内外速冻食品发展概况

(一)国外速冻食品发展概况

速冻食品起源于1928年的美国,迅速发展起来于二次世界大战后,1953年美国《冷冻食品制造法规》后,速冻食品走出乱局并很快进入到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从而快步占据各大超市。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速冻试食品深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速冻食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的增速已经超过任何一种食品,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食品,逐渐取代罐头食品的垄断地位。

(二)国内速冻食品发展概况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速冻食品起步确实比较晚,但发展却格外迅速。我国速冻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迅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产品有了较高知名度,比如河南的三全、思念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较高。我国速冻食品行业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超过了食品行业每年11%~12%的平均增幅。

四、河南省速冻食品的产业结构

(一)区域优势

1.地域优势

第一,河南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粮食、油料产量居全国第一,肉类产量居全国第二,发展速冻食品行业原料成本低。第二,河南是人口大省,大量廉价劳动力供给吸引了省内外各种资本大量进入食品工业。第三,河南拥有农业科研优势。有河南省农科院、国家小麦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还有24家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这些机构的带动下,小麦淀粉、肉制品、乳酸、木糖醇等一批产品的加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应用逐年加快。 第四,河南交通便利。河南省一直非常注重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如2013年机西等高速公路先后投入建设和使用,非常有利于食品的快速低成本运输。

2.政府政策支持

最近几年,河南加快优质小麦和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更优,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第一,以24个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打造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第二,继续推进畜禽优势主产区和产业带加快发展,生猪基地、水禽基地、肉牛肉羊产业带都发展迅速。第三,水果、蔬菜、油料、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化建设继续加快。这些都为食品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3.河南食品发展优势

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方便面的30%来自河南,速冻水饺的50%来自河南,仅河南的一个企业就生产了全国45%的味精。河南还是很多连锁快餐店(诸如肯德基等)绝大部分原料的提供地。面粉及面粉类制品、肉类等河南都是全国老大,河南在这方面的综合实力之强,为速冻食品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河南有龙头企业带队,其中一个领头羊是1992年成立的三全食品厂,另一个是与它不相上下的思念。由它们两位食品界的大哥大领军,河南已经形成了拥有几十家规模企业的产销集合群体,产品种类之多、市场占有份额之大,都是其他地方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这必将为未来市场的开拓注入强大的动力。

4.河南速冻食品的崛起

近十年来,河南速冻食品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抓住了发展的最佳机遇,形成品牌响、反应快、网络大、成本低、技术强、产品细的大好局面,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在不断扩大。河南成为速冻食企快速发展的“温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06年是河南速冻界最为不同寻常的年度,企业制定标准、在新加坡上市、一年内连续扩张三次,这些以前企业只能观望的“动作”都在一年内迅速完成,表明速冻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已至,河南速冻产业也因此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在郑州北郊三全路附近,三全和思念比肩林立,打造了规模庞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产量将近全国同类食品的一半。1992年,郑州三全发明第一颗速冻汤圆,首开速冻食品产业之先河。20多年来,河南速冻食品产业“神话般崛起”。据统计,在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中,每10个汤圆中有6个、每10个水饺中有5个出自河南。此外,速冻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亨利制冷、雪燕面粉、立达调味等一大批相关配套企业迅猛发展,河南因此也有了“速冻食品王国”的美誉。

(二)河南速冻食品企业的成长

1.河南“思念”企业的起步与今天

河南思念企业20世纪90年代建厂,以速冻饺子为其主打产品,现在速冻包子、粽子等纷纷上马,成为年产量3万吨左右的大型企业。

2.河南“三全”企业的起步与今天

二三十年前,陈泽民研制出速冻汤圆,以此起步,三全形成了以生产速冻食品、冰激淋制品、乳制品等复合产品为主的大企业,规模大、品种齐全。

五、 河南省速冻食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河南速冻食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1.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品种单一

美国的速冻食品有3000种左右,日本速冻食品的数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既有早餐品种,又有中餐、晚餐品种,还有点心、汤料和饭后甜点;既有适合三高人群低盐、低脂的,还有低糖乃至无糖的,可以说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适应了不同消费群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南速冻食品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也引入了一些经过油炸、烹饪后的新食品工艺,但基本上还停留于传统食品方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种结构单一。

2.国家管理体制、标准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质量管理、卫生标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有些标准相互矛盾,如GB19295-2003《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对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的规定是每克小于或等于300000个(生制品)、10000个(熟制品),而SB/T10289-1997《速冻面米食品》规定为每克小于或等于3000000个(生制品)、100000个(熟制品)。

3. 规模化不足,市场狭窄,品牌竞争意识弱

只有上规模,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目前河南的三全和思念并未真正意识到竞争的激烈程度,规模有限,新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大多数产品仅销往与我国饮食习惯相近的东南亚地区。三全、思念如此,更不用说其他二线生产企业,它们更是没有长远规划,只追求眼前利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研究及创新新产品。因此,对外市场开发能力不足,对内形不成稳固的原料基地。

4.生产设备落后,检验设备缺乏

第一,河南省速冻食品企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设备冷冻速度慢。第二,原料检测设备和生产过程检测设备落后。第三,对产品出厂把关不严,如2013年10月份,残次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极大的损害了三全的声誉。第四,包装落后。包装被誉为无声的销售员,对促进销售作用很大,但河南省速冻食品的包装很难吸引欧美消费者的眼球。我省相关企业对包装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这一点亟待改善。

5.配送和销售环节冷藏存在一定问题

在速冻食品配送环节,运输方式落后、运输工具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没有严格把关。在速冻食品销售环节,有一部分销售部门的冷柜达不到要求,由此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规范速冻食品市场

对于速冻行业,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消除现行标准互相矛盾的状况,大力推行良好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这样速冻食品行业一定有可能成为我国食品行业新的增长亮点。

2.建立健全速冻食品标准和法规

第一,在各大类出口鼓励措施中,最有用的就是组织措施。所以,要仔细研究国外在食品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各个进口国对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以及各个进口国的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最后通晓各大速冻企业周知。第二,统一商检等证书内容。食品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各国对加工工艺的描述都非常关注,因此要统一商检证书内容,避免用语不当而引起的误解,保证产品顺利通关。第三,充分与国际潮流接轨,把包装问题充分重视起来。在国际贸易中,包装是重要的贸易条件,所以我国企业应该一改以前的做法,多采用纸包装等不产生废弃物的包装材料。

3.以市场为导向

每种产品的研制和生产,都要结合进口国的饮食习惯,充分以市场为导向,不能我们会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而应该是进口国接受什么、喜爱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如蒙古人不喜辣,中西亚人偏好肉食,企业一定要研究好市场,投其所好,生产和销售符合进口国人民口味的速冻食品。

4.调整和利用现有资源

目前河南的冷库在淡季限制较多,应该进行改造、添置,与老设备结合使用,装上单向阀。这样启动方便,能够自动开车。另外,在氨泵的送液管道上装有安全阀,当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氨液就排回循环贮液桶中。在冷凝器、压缩机水套的进水管上,装有停水报警装置。高压贮液桶、中间冷却器和循环贮液桶等容器中均装有一个或几个电感式液面指示器,当液面过高或过低时就发出警报,机器就会停止运转。还可通过液面指示器来控制供液。在机房内装有漏氨检查器,利用氨气通过特定溶剂发生反应,使pH值升高,电极起变化而能测出,如空气中含有0.1‰的微量浓度时,在10 min内就可发出警报。

5.提高速冻食品技术装备水平

要多开发一些新型的速冻机械,同时下大力气开发自动化生产设备,把原来手工生产的部分快速调整为机械自动化生产,这不仅应该体现在生产环节,也包括包装等环节。这就需要加大投入,包括人员的投入及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这样会最大程度地减小污染,自然也能最大程度地扩展市场。

6.迅速建立HACCP体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各大发达国家都将强制实行HACCP管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那么被越来越多的进口国拒之门外也是必然的,所以出口速冻食品开展HACCP认证刻不容缓。

7.提高加工过程的机械化程度

如前所述,对食品卫生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而手工操作比例太高不仅外观不能做到整齐划一、显得不太美观,更重要的是非常容易引起微生物污染,一旦在进口国造成恶劣影响,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改观,所以一定要提高加工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尤其是关键程序,必须如此。

8.开展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我省速冻企业目前的状况可以说和我国整体状况相一致,表现为产品附加值低。第一,产品的利润低。企业无力投入资金进行科研,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第二,容易招致进口国的反倾销。一旦进口国有关部门通知海关征收临时性或终裁性反倾销税,不仅我国速冻食品将绝迹该国市场,而且容易引起连锁反映,引起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所以,新产品的开发、附加值的增加刻不容缓。

六、河南速冻食品的发展前景

河南速冻食品的前景是美好的,不仅因为速冻食品是未来发展趋向,也因为河南良好的基础,所以尽管障碍重重、任务艰巨,相信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河南速冻食品一定能大踏步走上国外的餐桌。

七、结语

河南省具有发展速冻食品出口的潜力和优势,但是要把这种潜力转化为实力,需要解决当前速冻食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主要有开拓信息渠道、积极应对反倾销、做好原料基地建设、培育和打造品牌、加强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

河南省适宜的人文地理情况为速冻食品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但同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程度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河南省速冻食品出口存在不少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扬长避短,才能实现速冻食品出口的跨越式发展并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同时,解决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出口企业,一方面需要出口企业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坐视不管,需要其为出口企业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援助。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促进河南省速冻食品出口。

参考文献:

[1]尹忠明.国际贸易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国治,温纪平.速冻食品的品质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李倬,王巍巍.“裸”装速冻食品将禁售[J].企业标准化,2007(07).

[5]江灏.速冻食品行业研究[J].科技智囊,2007(E06).

[6]周辉,王丽萍.速冻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及控制措施[J].食品与药品,2006(08).

[7]雪凝.新标准终结速冻食品“裸”卖生涯[J].中国消费者,2007(06).

[8]冯长安.速冻食品急需行业规范[J].中国食品工业,2007(04).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篇(6)

【关键词】冷链物流;生鲜食品;物流体系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生鲜食品的需求量与越来越大,不仅要求生鲜食品的安全也在种类和新鲜程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4月,以“强化食品‘冷链’销售管理”为主题的现场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提出每家商场、超市都要对各类生鲜食品从生产、运输、储藏都要做到低温和冷冻,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2.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概述

2.1 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是对温度、时间有特殊要求的生鲜产品的供应链物流网络。本文将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定义为:从生鲜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中保证生鲜食品数量及质量同时减少相应的成本的供应链物流网络。

2.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的联系与区别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冷链物流不仅具有传统物流的交叉性、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性,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性质,表现为:

2.2.1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对象的特殊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主要生鲜食品(蔬菜、水果、鲜肉、奶类、家禽、水产品)人均消费呈逐年递增趋势,而这些生鲜食品又具有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必需及时有效的把各类生鲜产品运输到销售地点。

2.2.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环境的特殊性

出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生鲜食品必须存放在适宜的低温环境下,这就要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具有更高的设备要求。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适当的距离处要设立冷库,以便更好的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

2.2.3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运输技术的高要求性

对于不同的生鲜食品,相应的温度要求与保存期限都各不相同,这就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性提出了严格要求。目前生鲜食品保存在不同的温度可以分类如下:

(1)冷藏食品,适宜温度为0℃~7℃。

(2)冰温食品,适宜温度为-2℃~+2℃。

(3)冷冻食品、冰品,适宜温度为-18℃以下。

(4)超冷链食品,适宜温度为-50℃以下。

对于不同保存温度的生鲜产品,在生产、包装、运输的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应用于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主要有:物流信息技术、仓储保鲜技术、冷藏运输技术等。例如:GPS(全球卫星定位)、RFID 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

2.2.4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管理和组织的高标准性

由于生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具有时效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要求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上有严格的控制,将生鲜产品数量(Quantity)、生鲜产品质量(Quality)和快速(Quick)的作业有效的协调运作。这就要求运营者有一套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方案。以保证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有序、高效的运转。

3.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生鲜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易腐冷藏货物的生产和运输发展迅速。所以发展冷链物流是大势所趋,但就以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3.1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低下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设施装备情况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汽车冷藏车辆方面:我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为0.3%左右。在铁路冷藏车辆方面: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在食品冷藏运输率方面:目前我国每年需调运的易腐食品约4000万吨,而食品冷藏运输率仅为10%左右。在冷库容量方面: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存。

3.2 完整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虽然近年来对于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研究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情况稍好的冷冻产品行业,也存在这冷链物流中断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流入零售市场的缘故。

3.3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

对于国内市场的生鲜食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绝大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来完成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由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滞后,大大加大了生鲜食品在运输途中出现质量问题、及时性问题发生的概率。

3.4 冷链物流人才的缺失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由于冷链物流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物流供应链、食品学、冷冻工艺学等。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此方向的专业人才,很多企业不得不招聘很多相应专业的人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不仅加大了相关的成本,也加大了某些操作环节出现错误的风险,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4.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未来发展展望

4.1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枢纽,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过去冷库大部分都建在大中型城市,现在小城镇也有部分冷库建立,并且冷库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而冷藏运输装备的发展也应日臻完善。

4.2 冷链物流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大

人才作为立国之本,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集多方面知识于一身的冷链物流人才更是如此。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于冷链物流相关人才的培养,这样不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还可以为健全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打下人才基础。

4.3 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

基于中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同时遵循“3T”(贮藏和流通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产品耐藏性Tolerance)与“3Q”(生鲜食品数量Quantity、生鲜食品质量Quality、快速Quick)原则,建立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管理和组织方面也得出相应的模型与算法,更好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5.结束语

生鲜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虽然我国目前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仍有许多瓶颈,但并不妨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认识度越来越高。中国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还要立足于长远稳步推进,不仅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还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完善我国的生鲜食品市场。

参考文献:

冷冻食品市场趋势篇(7)

规范标准不成熟、意识不足及经验缺乏、仓储设施落后、服务提供商以及人力资源匮乏,全国范围内,在需要温控处理的产品中仅有15%是以正确方式操作的,其结果是,大量的蔬菜和水果损毁,大众的健康处于潜在风险之中。仲量联行最新的《潜力无限的中国冷链物流市场》报告指出,目前的中国冷链市场还十分不发达。

在一些大城市,区域性冷链物流体系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运营商正积极寻求机会在中国兴建冷库设施。澳大利亚最大的冷链物流提供商太古于2008年进入华南市场。最近,美国最大的冷库物流运营商之一普菲斯在上海的现代冷链储藏设施也正式奠基。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的公共冷冻仓储设施在未来的五年中将以每年约24%的速度增长,从而满足消费市场以及食品出口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

报告认为,从短期来说,冷链市场房地产方面的机遇仍会维持在一线和主要沿海城市。从更长远来看,我们有信心机遇会在全国各个地方出现。最初的机遇很有可能会出现在铁路枢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冷藏冷冻仓库,这个市场需要大量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和势头旺盛的食品出口产业。相比于已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房地产市场,即现代标准仓库市场而言,冷库市场的增长率将会来得更高。

关注食品安全

据了解,从2000到2007年,城市家庭年人均生活支出的复合增长率达11.6%,其中36.3%为食品消费(见图1)。报告指出,中国人均年冷冻食品消费在2008年达到了3.47公斤,较2002年上升了70%。主要在动物蛋白、奶制品还有方便食品,包括冷冻食品上;在过去两年中,有84%的中国消费者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已成为零售商和制造商所关注的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急需建立更完善的冷链基础设施。

据估计,在国内需要温控介入的产品,只有15%是以正确的方式操作的,在运输易腐食品的车辆中,仅有10%配备了冷藏或冷冻设备,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通常可接近90%。在中国,一些货物的操作充其量只是使用冰块,而大多数货物的运送根本没有任何温控措施。中国每年的水果和蔬菜产量中,有30%是在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中因不恰当的操作方式而遭到损毁。至于其余的70%,低下的操作条件意味着它们的质量和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藉由农场中更好的操作水平,中国农业可降低损毁,从而提高产能,此外还必然能有助于降低食品因运输操作条件低下而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早前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更高标准的食品安全以及相关执行措施的呼吁。虽然与此事件并无直接关联,但在中国发展更好的冷链基础设施,契合这个大众健康增强,而食品安全又确实成为消费者关切问题的大环境。中国亟需建立一个质量合格、容量足够的冷链物流系统。

中国冷链物流的的主要“症状”

冷链是冷藏或冷冻货物在其中维持严格温度控制的系统。对于易腐食品如肉类或农产品来说,冷链应从收割、加工及运输至终端客户的每个环节都发挥作用。该报告指出,一个完整的冷链系统可包括预冷、冷冻储藏、冷柜集装箱、冷藏冷冻卡车、冷藏冷冻仓库、零售端冷柜和冷藏展示等一系列设备,并需要由农业经营者、食品加工人员、物流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网络协同参与,以保证从农场至餐桌的每一个节点都应用一致的安全操作标准(见图2)。

规范标准不成熟。中国现在没有一个专职的部门来管理冷链市场。作为替代,这个市场由交通部、商务部和农业部各部门分别监督。2007年颁布的《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标准》规定了食品储存、运输和配送中的环境控制要求。然而,中国至今仍无一个严格监管其物流全过程的系统,因而这个标准是否被严格执行也未可知。

一些发达国家已为中国作出了很好的示范。2008年1月,新加坡颁布了蔬菜冷链管理的技术参考规范。这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区域内第一个相关标准,也是新加坡颁布的第三个在冷链管理方面的标准。2002年,新加坡颁布了其第一个为牛奶和奶制品所设立的冷链标准。2005年,第二个冻猪肉相关标准颁布。所有这些标准均为相关货物在整个冷链过程储藏和操作中的温度和湿度设立了指导规范。

一个善加管理的冷链系统是维持食物的新鲜和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环。就像在家中的冰箱里一样,在低温下食物能更长时间保持新鲜,因为会导致食物损毁腐坏的微生物及化学反应得到了减缓或者停止。-5℃被认为是冷藏和冷冻的分界线。在实际操作中,冷藏使食物维持新鲜度,冷冻则用在食品长期储藏上(见图4)。

意识不足及经验缺乏。中国消费者,如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一样,更喜欢新鲜食品。鲜活肉、禽和菜市场在中国比比皆是,而大多数的农作物则为本地种植。然而有一些农作物,以及许多的水果、肉类和海鲜是产自中国的其他地方,这些产品是如何到达市场上的却鲜有人过问。其实,像运输距离、从收割到市场的时间、产品保质期都应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多数消费者却往往会忽略。

落后的基础设施。中国冷链系统的问题很大程度可归因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即缺乏高质量的设备。在国内配送市场,冷藏运输车和火车车厢均严重不足,无法覆盖到这个巨大的市场。同时,出口市场中冷柜和相应的承运车辆也数量短缺。另外,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冷库的存量相当低,完全不足以服务如此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见图3)。

服务提供商短缺。中国物流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全国有超过50万家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但即使其中最大的一些也占不到市场份额的2%。市场的分散和设备的不足,致使这些物流商无一够格提供全国范围的冷链配送服务。因此,大多数易腐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商、加工商和零售商自己操作的,这极大地妨碍了冷链市场的成本效益。另外,由于大量小规模的服务提供商充斥市场,加上对市场的认知不够,客户一般无法得知在哪里能找到冷链物流服务公司,也无法知道真实的市场价格应该是多少。由于用户通常会在物流操作上压缩成本,他们往往会选择便宜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而事实是,严格的温度控制操作从来都不是廉价的。

人力资源匮乏。冷链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由于中国市场的不发达,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举例来说,预冷是冷链当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在中国几乎没有农业经营者有此相关方面的技能,而且也缺乏专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这使得大多数农业经营者甚至没有意识到预冷的重要性。同时,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技能之间也存在着断层,这可能会限制冷链产业的未来发展。

正在崛起的中国市场

该报告指出,在中国,合格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几乎不存在,而覆盖全国的网络也远远还没有建立起来。尽管如此,我们发现,在一些大城市,区域性的冷链物流系统正在兴起,而其中的大多数都是由用户自己建立的。

由于国际化程度加强,这些城市对高质量冷链服务的需求相当庞大,而增强的国际化程度常常是由这些城市所主办的区域或世界性盛会所带来的。诸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这样的盛会通常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参加者和游客。为了满足随之而来对食品的巨大需求且保证食物品质和安全,一个高效的冷链网络是必需的。自2006年以来,一线城市的冷链市场开始有了显著增长,而此趋势正蔓延至一些二线城市。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心,也因此是易腐食品最大的消费市场。上海是跨国企业中国总部的聚集地,这意味着外籍员工的数量非常高,他们对进口食品以及满足国际操作和安全标准的国内食品有着较高的需求。2010年世博会越来越临近,预计将会在六个月时间里吸引七千万国内外游客,很明显上海需要更多的冷链服务容量。

上海同时也是药品生产和研发的大型基地。药品产业传统上就是冷链服务的主要客户,药物和实验室样品均需要提供冷藏。上海还是中国最大的港口,由食品、药品和其他需要温控货物的进出口为之带来了更多的需求。

锦江集团是上海最大的冷库业主,拥有全市逾30%的存量。锦江集团同时也投资了上海新天天大众低温物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为上海超过200家超市提供卡车运输服务的冷链物流企业。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主要服务遍布全市的逾330家联华超市门店。

北京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零售市场。不久前结束的奥运会已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从而对完善这个首都城市的冷链物流系统起到了推动作用。北京二商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专注于针对北京市场的食品生产和物流配送。该集团拥有北京约70%的冷库存量。通过这些冷库,北京二商集团为许多零售商提供服务,包括国际超市连锁集团如易初莲花、麦德龙和沃尔玛。

夏晖是2008年奥运会的指定食品配送商,也是一些国际食品零售商的世界性物流伙伴,如麦当劳。夏晖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造并拥有一个冷链中心。

华南地区的广州及深圳市民有食用包含生鲜或半熟食物餐品的传统,这也使得符合标准的冷链储藏和运输服务在这些区域更为重要。同时,越来越临近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会驱动城市的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性也为之提高。深圳则是大陆生产的易腐食品运往香港的的主要港口。

在广州云埔物流园区,普洛斯在2006年为国际食品零售商百胜餐饮建造了一个冷冻仓库。这个13600平方米的物业是百胜餐饮的配送中心,为华南市场大量的肯德基、必胜客和其他门店提供服务。

2008年,中国首个第三方冷链物流专门提供商广东太古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成立。这是由澳大利亚最大的冷链物流提供商太古与广州食品进出口集团合资成立的企业。

青岛和大连是全国最重要的海鲜生产和加工基地。这两个城市以与日本的贸易往来而闻名。在中国每年出口的所有海鲜产品中,送往日本的约占50%。日本同时也是中国有机农作物的重要进口国。因此,这两个城市应该拥有一个国际级的冷链系统,以满足像日本这样苛求市场的需要。尤其是青岛,其港口是中国最大的冷藏冷冻港,而它的目标是打造成为亚洲冷柜的中转中心。

依靠在海运物流方面的优势,这两个城市均致力于成为亚洲地区冷货的主要中转枢纽。2006年,大连港集团在大窑湾码头建造了一个4万平方米的冷库,其储藏容量可达4万吨。2007年,青岛港集团联合来自冰岛的怡之航集团建造了一个55000平方米的冷库。这是怡之航集团在亚洲的首次投资,该项目储藏容量为6万吨。

除了这些服务区域性市场的服务提供商和设施以外,中国市场也有了越来越多参与者正在寻求建立覆盖全国的冷链系统。他们包括有国内和国外的参与者,既有物流服务商,也有冷库的开发商。

美国物流企业世界速递2007年宣布,已在中国启动了冷链物流网络。世界速递是全世界最大的特种速递公司。公司主要服务于对温度敏感的药品试剂货物,现覆盖到全国36个城市。

2007年,中铁快运也开始了冷链快递服务。这是首家采用国内铁路网进行冷链物流服务的公司。此服务比公路运输节约时间,而又比空运来得便宜。食品制造厂商玛氏集团即使用中铁快运的服务来为中国西北和东北部区域运送产品,其产品包括M&M’s和玛氏巧克力。

意露国际是一家综合性的温控物流提供商,在马来西亚、中国和越南均有业务开展。在中国,意露国际己在广州和上海分别建成两个冷链储藏设施。诸如冰淇淋品牌和路雪这样的冷冻产品制造厂商,是意露国际主要的客户群。

中外运冷链物流中心坐落在上海最重要的零售配送中心江桥物流园。该中心由中国最大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中外运集团所开发并拥有。整个项目占地面积为63790平方米,总投资达4.2亿人民币。

中外运冷链物流中心于2006年11月投入运营。它包含一个共13000平方米的六单元的冷库。这六个单元可调温度范围从23℃至18℃,能够满足不同的储藏需求。

除了仓储,中外运还为客户提供全年无休的物流服务。中心配备了冷藏冷冻货车,为零售门店进行货物配送。冷链物流中心的二期则将于近期启动。

2009年7月,北美最大的公众冷库物流供应商普菲斯在上海临港物流园的现代冷链储藏设施正式奠基。落成后,它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及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最先进冷库之一。普菲斯现在的计划是,于今后几年,在中国战略性港口建立一个现代冷库的全面网络。

前景与机遇

报告最后指出,从短期来说,冷链市场房地产方面的机遇仍会维持在一线和主要沿海城市。在这些城市,零售市场和出口产业已建立了强劲的需求。这些城市适合发展区域性的配送和出口枢纽,因此会需要大规模、高质量和管理完善的设施。这些枢纽的卫星城市也会具备吸引力,因为这些城市通常能提供较便宜的可开发地,而它们与大型市场之间的连接也己建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冷藏冷冻仓库,这个市场需要大量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者市场的需求。中国冷冻食品销售额从2002到2007年之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7%。若中国市场继续以类似速度增长,以美国作为参照,其冷库的存量需要在2013年翻两番。相比于已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房地产市场,即现代标准仓库市场而言,冷库市场的增长率甚至将来得更高。

从更长远来看,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正推动铁路运能增强,其当下优先发展的是旅客和大宗商品的运输。增强的运能将使许多中国腹地的农业区更靠近市场,从而为遍布中国的铁路枢纽创造机会,以满足对更高的铁路冷藏运输容量的需求。

5月14日,中国政府宣布,特定种类项目将可享受工业土地最低限价的折扣,这些项目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产品。虽然这有一部分是作为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外商投资速度减缓的应对,但该政策也对投资优先发展的产业,即农业和食品加工,作出了鼓励。与农业和食品加工息息相关,冷链预计会因此有更多发展。同时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在农场中的冷链需求和农村地区的开发都是优先发展的方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