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44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篇(1)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比较

1949年到1956年毛泽东和党中央规划并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其中以1949年至1953年期间最为典型。这是一种“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新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虽然是针对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但二者都是建立在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基础上的,都强调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与调控,都提出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很多的相似性。于是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复归。因此,进行两种理论的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对于澄清模糊认识,借鉴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及其有益的实践经验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有很大帮助。

一、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早在1947年12月,毛泽东就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要在国家主导之下发挥市场的作用,“容允自由贸易,但国民经济由我们操纵”。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这样的论述:“国内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但是在中国……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也不是如同东欧各新民主主义国家那样被限制和缩小的非常大,而是中国型的。”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了《共同纲领》中:“在国家统一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的自由。”同时,毛泽东认为,国家主导并非政府控制一切经济活动,1948年9月,他在修改一份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文件时写道:“国民经济的组织性与计划性必须严格地限制在可能的与必要的限度以内,并且必须是逐步地去加以实现,而决不能超出这个限度,决不能实行全部的或过高程度与过大范围的计划经济。”(在这里,他将“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严格地区分开来)建国以后,他提出,“除盐外,适当划分范围,不要垄断一切。只能控制几种主要商品(粮、布、油、煤)的一定数量,例如粮食的三分之一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在实践中采取了直接计划、间接计划、市场调节相结合多样化的经济管理形式。对国营企业实行了直接计划,即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对合作社和部分私营企业实行了间接计划,即通过实行有关的经济政策,确立利润和收益,推行订立合同,采取加工订货、通过包销、经销代销等经济措施,把他们的经济活动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实行市场调节,但国家通过各项经济政策,如价格、税收、信贷和经济手段如预购合同对其加以调控,使其经济活动按照国家计划方向运转。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新的探索。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要看到,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的这些论述是对计划与市场有机统一的深刻阐述,不仅是我们所要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也是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启示之所在。

从上述两种理论关于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的论述可见,两种理论都认为:经济运行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基本调节作用,但市场调节具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应当强调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的必要性。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需要通过具有自觉性、事先性的计划来弥补,把计划和市场两者结合起来。另外,不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集中必要的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也需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是两种理论在计划与市场两者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结合的方式上,体现出差异。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要比新民主主义经济大得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用范围覆盖全社会,甚至要扩大到世界市场。不论什么经济成分,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处于市场关系之中,所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都拥有商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力;而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基本限于国内市场,而且被限制在一定的经济成分范围之内。国营经济基本上处于国家高度集中的直接的计划控制之下,流通领域的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也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合作社经济和部分私营经济处于半市场调节,只有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发挥比较充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国营企业由国家直接经营,并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合作社经济、甚至部分私营经济生产经营权也是有限的。

第二,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存在差异。新民主主义市场与计划的结合从横向看是在同一层面分别采取直接计划、间接计划、市场调节,带有“板块式、拼盘式”形式的结合,纵向看又是国家强有力的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结合,而这种计划更多地带有微观计划的成分。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与计划各有长短,计划长于宏观、短于微观,市场长于微观、短于宏观,计划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在宏观领域,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在微观领域,二者是一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内在的有机结合。

二、关于政府调控手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将计划调节方式区别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计划调节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计划调节。直接计划调节主要适用于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等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部分。间接计划调节适用于在控制商品交换关系基础上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和小商品经济的计划管理。间接计划调节又分为两种手段:一种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存在的自由市场活动,以吞吐物资、调整货币流通量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节,目的在于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这时计划调节主要作用于宏观经济层面,自发的市场机制仍在起基础调节作用。另一种则借助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方式实行,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层面,它以消除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为目的,此时基于供需状况并调节供需状况的自发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基本不再起作用。

******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应当以间接手段为主,更多地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办法”,“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调控就是以市场为媒介,建立以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经济的办法包括宏观经济计划、经济杠杆、财政金融和产业经济政策等。法律的办法是依靠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认为,之所以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是鉴于在目前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经济和法律的办法的调节一时还难以完全到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秩序混乱的问题是由于行政行为导致的,加之目前的管理体制也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经济手段正确、有效地实施,因此暂时还不能没有行政手段。

比较可见,在政府调控手段上虽然两者都有经济计划、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等手段,但各种手段的运用有所不同:

第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政府调控除了间接的宏观调控外,更多地采用了对微观经济层面直接的或直接色彩浓厚的控制。所采取的手段中行政手段占了主要的地位。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调控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控制、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按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企业在市场中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和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这种手段是面向市场而不是直接面对企业的,政府部门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其中:经济计划的重点是中长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它是宏观的计划而不是微观的计划,是指导性、预期性的计划而不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政策是以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为主,更是一种宏观的、间接调控办法。而新民主主义经济较多使用的行政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而且保持在必要的范围内。

第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调节经济活动的法律不健全,法律调控手段很少应用,代之的是直接的行政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运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按法律确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

第三,新民主主义政府的调控对于不同所有制所采取的调控手段不同,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各种手段面向整个社会经济,各种所有制在宏观调控面前一律平等。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异同的成因分析

第一,多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建国初期采取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现阶段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原因。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国营经济与其它经济形态之间以及其它经济形态之间经济运行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市场规律,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但由于新民主主义经济面临着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历史使命,同时又需要完成建国后国家财政经济的恢复、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避免商品经济的盲目性和不法私营资本家的投机,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因此采取了“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这种结合方式,能够较好地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四面八方”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相类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产生了市场主体多元化,决策分散化,必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社会主义又要保证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计划与市场内在有机结合,使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两个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采取“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是与我国建国初期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相适应的。这个时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总量很小,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也比较简单,资金、物资、技术、资源紧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这种强计划的经济体制安排发挥了政府替代市场的作用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和资本的集中,解决了资金、物资、技术、资源紧缺的难题,在较短的时期办成了主要依靠市场办不到或需要花很多时间和代价才能办到的事情,恢复了国民经济,奠定了重工业的基础,加快了落后大国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国30多年国家经济总量增大,社会经济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外开放也不断扩大,原有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在资源配置和企业运行中的弊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从1984年起我国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逐步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

第三,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关系的认识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做准备的过渡性经济。由于毛泽东承袭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更多地加强了计划的作用,特别对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经济采取了直接的计划控制方式,在国营企业实行了政企不分的国有国营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解放思想,打破传统习惯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经济制度的标志,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因此,两种理论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两种相反的结果:建国初期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很快过渡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又对这一传统的计划经济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建立起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有共同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对于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的手段认识不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优先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营经济是重要的条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对国营经济采取了计划经济式的管理,对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经济也基本如此。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认为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必须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要通过公有制企业走向市场、自主经营,在与其它企业平等竞争中,不断提高其竞争力来实现。因此,在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面前,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没有所有制的高低之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篇(2)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界定最初见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的报告,他曾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因素只是为发展到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新民主主义本身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到党的七大,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这些归纳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是: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的民主共和国。实行的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反动派实行,比较好的确立起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需的政治保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在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封建土地关系以后,实行国营经济为主体,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由于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并不占有主体地位。新民主主义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从而对待非社会主义的经济采取的是宽容政策,实质上就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走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证。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可见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须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8]十三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做了系统的论述,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不可逾越性,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联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两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形态。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联系的研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必要准备);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学者将 二者的联系这样表述: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其内在联系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政治方面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国体和整体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方面都明确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1954年9月,《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了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中共肯定了共产党和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党的“十二大”又加上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

经济方面的相同点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及经济成分相似。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是多种成分不断发展、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存在着五种经济形态,曾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即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总体是下降趋势,但并没有动摇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原则。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个体或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文化上,二者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倡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关联,“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决定了两者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保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同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对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西方的优秀文化兼容并蓄。在党的十五大上,强调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精辟概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文化上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继承。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

尽管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因为他们之间还有着不容忽视的本质性的不同之处。

(一)二者在政治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两步走中的第一步的胜利成果。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按其性质,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做准备的过渡性的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不同,它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又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史阶级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曾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尚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则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阶级矛盾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尽管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总得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

第三,政权的阶级基础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我国的人民民主的阶级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结成了更加牢固的联盟,小资产阶级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民族资产阶级丧失了自己的经济基础,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人民民主国家的新的阶级基础。这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权的阶级基础与新民主主义时期相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是无产阶级的性质了。

(二)二者在经济方面的不同

第一,经济主体不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部门居统治地位并已经在工业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优势,即已经控制经济命脉,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是很低的,个体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有明显的数量优势。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在过渡时期结束后便已确立主体地位。在强大的社会主体经济周围,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经济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之间的基本关系不同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就有的资本主义与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无产阶级政权还在较量中,社会主义经济和非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经常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14]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存在和发展,看作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所有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东西。

第三,农村个体经济有本质区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其强大生命力。这种分散的个体劳动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个体经济是有根本区别的,其主要标志就是土地所有权的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农民具有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处置权,土地买卖是合法的;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买卖是非法的。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不能自由买卖,也就不可能出现土地占有不均基础上的两极分化。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控制贫富差距程度,而且还基本上保证了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经济和社会意义非常重大。

(三)二者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的内涵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是以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主要内容,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可见,时代和任务的不同赋予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新的内容。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简单复归,而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两者虽然在某些形式上有表面的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相差甚远。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信心,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福新.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J].思想究.1999.3(5):98-100.

[2]郭德宏.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2(4):42-45.

[3]张奇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增刊.

[4]巩茹敏.论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联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8-9.

[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0.

[6]裴育萍.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6):3-4.

[7]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9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8.

[9]金春明.试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之异同[J].教学与研究.2001(1).

[10]项东.再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与区别[J].皖西学院学报.2002, 18(5):10-13.

[1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3.

[12]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篇(3)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终结因素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旨在指导建国后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为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条件。但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等中共领导人却改变了原有的观念,我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突然终结,给新中国社会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等中共领导人放弃了原有的社会理论及其实践,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终结的呢?本文拟从以下几点探求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提前终结的因素。

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认识不够清晰

1、对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

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我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由于中国革命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注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但对于我国过渡时期的时限估计,同志和我党并没有一个定论。党的七大上,指出在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是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没有直接说明。1948年指出我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由此可见,当时认为新民主义社会为二十年左右。1952年提出我们就要开始用十年到十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可见,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限认识不确定。

2、没有准确界定过渡时期的性质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地位、长期性、任务、性质及前途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识。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在巩固政权和新中国建设的实践中,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却一直没有准确和稳定的把握过渡时期社会的性质。认为新民主主义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也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2]后来在一次讲话中又认为我们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同时也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老资本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也即新民主主义[3],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是新资本主义的,1945年在党的七大确认了这点,然而后来他却又否定了这个说法,“我看‘新资本主义,这个名词是不妥当的,我们的社会经济的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4]。所以,没有准确和稳定的把握过渡时期社会的性质是和我党终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过多效仿苏联模式,忽略中国国情

苏联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和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推广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短等原因,使得我们将苏联模式当成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唯一,并以苏联模式和标准作为我们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标准。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国情,教条的理解和实践了社会主义,片面追求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以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左”的做法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4、重视生产关系,忽略生产力

正如后来承认自己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对于生产力方面,他的认识不很够。[5]正是由于和我党对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认识不清,过多的强调了生产关系的作用,导致了我党长期注重生产关系的改造,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未能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去变革生产关系,从而使得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的终结。

二、实践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调整

建国初期,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了和中央领导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这个变化和影响表现为:

1、建国后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加速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以及社会的民主改革,还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口号和总任务,将工作重心向经济方面转移。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首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其次,集中力量恢复了国民经济。设想需要“三年五年恢复”,结果经过三年的努力提前实现并超过了预计的目标,使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比如“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三年中平均年递增率为21.1%”[6]。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的总产值中占到56%,国营批发业占全国商业营业的60%,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走互助合作道路,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中形成的经验也向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2、我国阶级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客观促使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终结

建国后我国的阶级构成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国的基本阶级力量。在农村,社会主义完成后,由于生产力落后和劳动力不足,又形成了贫富分化现象,农民迫切要求走互助合作道路,这迫使党考虑中国个体经济的发展方向问题。同时,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的斗争时起时伏,这都对国家经济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实现工业化的努力却引起了这些矛盾加剧,使得党总结对资本主义改造利用的经验,积极加快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将资本主义企业和人员引向社会主义。但由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及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建设的负面影响,使得和中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农民个体所有制、城乡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从而过早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所以,建国后的一系列变化客观加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的终结。

总之,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终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交织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重新分析研究和党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的原因,总结和反思我国社会主义早期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3卷)1060.

[2] 选集(第2卷)709.

[3] 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110.

[4] 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3.139.

[5] 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29.

[6]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294.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篇(4)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历经土地革命时期的萌芽、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体系、解放战争进一步发展三个阶段。

1. 萌芽阶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萌芽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可从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等文章中反映出来。

毛泽东专门就革命战争期间是否开展经济建设工作展开论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他提出: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这一切,就需要进行经济方面的建设工作。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经济建设为革命战争提供物质保障,革命战争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1934年,针对当时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的紧急状况,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提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虽然新民主主义经济概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未清晰提出,但整体构架已初见雏形。

2. 形成阶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初,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一崭新概念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被首次提及,之后毛泽东所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文章或著作,使新民主主义理论逐步形成。

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工作方针,根据地机关、部队应尽可能自给自足,不能不顾人民群众困难。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指导下,各抗日根据地纷纷开展军民生产运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毛泽东进一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必须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以国营经济为领导、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要点他总结为: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其它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抗战后期,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基本形成。

3. 成熟阶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不断发展成熟、进而形成体系的。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战争的进行使解放区不断扩大,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农村发展到城市。毛泽东更系统地思考革命胜利后该怎样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他明确指出: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国营经济,这是领导的成分;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同时,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三大纲领作了调整: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业。即剥夺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保护作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民族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1949年,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构成成分由三种扩展到五种,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19世纪50年代末,马克思在对世界各国发展情况调查研究后,提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后的产物,生产高度社会化是其形成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是必要条件。

此后,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引起马克思关注,研究这一现象后,他提出俄国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不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人生产相结合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2. 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由革命转入建设阶段,但此时,由于战争原因,俄国社会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仍实行战时经济制度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将遇到难以调和的问题。因此,结合俄国实际情况,列宁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主张在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不可能直接实现过渡,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等资本主义的元素来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5]经济基础薄弱、精神文明落后的国家中,农民占人口比例的大多数是其共有特征。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经营土地积极性,才能使工农联盟更稳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采用粮食税替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受到农民支持,恢复了工农业之间的正常经济联系,解除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束缚。

3. 孙中山关于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24年做出的适应潮流的新解释:在民族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实行民族的独立解放;在民权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由过去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转变为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实行民主政治;在民生主义方面,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提出耕者有其田。

在对待民族工商业方面,孙中山主张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振兴国家实业。他对节制资本解释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经济纲领,以及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上提到的经济政策,皆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1. 依据国情制定相应经济政策的启示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提出,解决中国的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都要以正确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为着眼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民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掌控。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压迫,解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还需经历一个过渡性阶段,即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原本需要数十年完成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仅持续了七年,就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制定了与初级阶段相对应的经济政策,允许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2. 对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的启示

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起源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以国营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度,与之一脉相承。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取得胜利时,根据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对我们的启示在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在目前,如果追求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应借鉴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以国营经济的发展为主体、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做法,在以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发展其他非公有制经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3. 对现阶段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启示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创建与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虽然在建国初期,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历经坎坷,但为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入手抓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篇(5)

【摘 要 题】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

【关 键 词】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脉络/评价

【 正 文】

在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系中,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还是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即使是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因此,了解和把握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不但是丰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脉络

马克思认为,经济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利用、吸收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马克思的这一说法,是针对资本主义以前阶段的、资本主义不发展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提出来的。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从理论上全面、深刻地阐述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并指导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在阐述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时就指出,根据地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三方面组成的,尤其是对于“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到1938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将这一提法具体化,他说:“保护私人工商业的自由营业”是实行新的战时财政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告诫全党必须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否则,任何损害私人工商业利益的言论和行为都会给革命事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从1939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全面发展,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具体,有着更加鲜明的实践指导特色。一方面,这一时期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外延扩展了。他认为,就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而言存在三种资本形态,即外国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本国的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就根据地的国民经济而言,也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分。这是不能忽视更是不能混淆彼此概念的客观事实。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私人资本主义不但不能消灭相反要保护要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也“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内涵也更加丰富。除了对党内仍然有不少同志没有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束缚解放出来,对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产生疑虑、困惑甚至抵触情绪,以及农村中普遍流行的破坏工商业倾向进行批评外,毛泽东还着重对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尖锐地指出这种思想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认为那种跨越新民主主义阶段,“奢谈立即进入社会主义是‘反革命的思想’,因为它不现实,而想实行它总会自招失败”,这是由于这种社会主义缺乏社会化生产的坚实物质基础,而要不要这个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

很显然,毛泽东将民族资本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主义资本严格区别,并采取保护和鼓励发展的方针,适应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是崭新的一章。

(二)过渡时期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加进了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限制和改造的内容,使他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更加丰富。

还在1948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在他所作的报告和结论中一方面重申党的六大、七大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精神,同时更重要的是强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他对未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述,他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既利用又限制的思想正是从这时萌芽的。不久,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经济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利用”和“限制”的意见,但允许资本主主义经济在多长时间内存在,毛泽东这时以及在建国后主持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有党外人士问毛泽东,过渡到社会主义要多长时间?毛泽东说大约要二三十年吧。直到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才提出完成过渡时期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历史性任务“大约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如果加上建国后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时间,共计18年。从1953年提出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毛泽东对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由“利用”、“限制”转向实行改造即消灭的方针。

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思想,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建国后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的局面没有改变,需要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建国后仍然具有两面性,即既有剥削工人阶级而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社会主义宪法,合法生产和经营的一面。因此,实际上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也就是改造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

二是我们已经具备了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条件。我们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我们已经积累了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许多经验,这实际上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9]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 时代性 民族性 大众性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1-0098-04

如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文化保证,是现实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非常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当然继续和发展,当此重要历史时刻,回顾《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文化建设的经典论述,重温凝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会有很大的启示。

一、关于文化本质的真理性认识

关于文化的本质,众说纷纭,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那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是如何解释和把握文化的呢?

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综合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是基于唯物史观来考察文化本质的。

第一,文化观首先是一个历史观问题。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如何解释文化首先是个怎样解释人类历史的问题。通观《新民主主义论》全篇,正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原则和方法,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来解释文化的本质和运行规律的。社会运动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的、经济的,因而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不是原生的,而是派生的,它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而且这种影响和作用是“伟大”的、巨大的。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特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对应着特定的文化,社会存在变化了,经济基础变化了,文化也自然随其变化而变化。显然,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观。

第二,文化有其历史主体。文化既是解释性的,也是功能性的,更是价值性的,从《新民主主义论》的多处论述,可以得出这个判断。文化的把握,其意旨不仅在于解释文化是什么,而且在于说明文化做什么。研究文化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对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巨大“影响和作用”的体认和开掘。而文化除了具有工具理性外,还具有价值理性。文化是有其历史主体的。说:“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因而明确了文化归属的基本主体,确认了文化的价值属性。

二、凝聚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论中的“一真三性”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基于文化本质的真理性认识,来把握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称之为新文化)。他说:“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总括的论述,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本质的“真理”即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符合当下时代社会发展根本方向、承当历史任务即反映并服务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政治,适应人民大众需求的文化。就其具体内容而言,若突出历史任务,则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如果强调路径和价值指向,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那么,推进先进文化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原则呢?《新民主主义论》中的相关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启示。

首先是时代性。说:“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时代的文化,它来源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服务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同兴共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反映并服务于民族、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进步大势,反映并服务于反帝反封、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反映并服务于经济革命、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根本要求。

同时,遵循时代性的要求,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与国家、民族和社会时代步伐合拍的同时,也与整个人类社会时代脉搏共跳。因此,说:“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但是,对于外国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如此,立于时代前沿,批判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在把握时代的脉搏中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其次是民族性。文化是纵横交错的。先进文化当然是以当时的先进经济和先进政治为社会依据的,但它与先前阶段的文化又存在着历史联系。如何在这种历史联系中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呢?说:“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正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饱含社会进步要求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才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深深扎根于包括解放区、国统区和敌占区在内的人民大众心中。

民族性作为一种必然性的要求,不仅渊源于文化流变的纵向联系,而且植根于文化存在的横向区别,因此强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在当时的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在新的时代得以保持和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弃旧图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保证。所以,推进先进文化,一方面是一种历史过程,是保持民族性的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还是一种保持和发展文化民族个性的社会行动,是在文化的横向交流中保持和发展文化民族个性的社会行动。

最后是大众性。在论述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系列问题中,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大众倾注了巨大的历史体认和社会关切。当时的先进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不仅为了人民大众,而且要为人民大众所用。说:“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人民大众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各革命阶级。人民大众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价值主体,新民主主义文化引领、服务人民大众并为人民大众所用,促进人民大众体认经济上翻身、政治上做主、思想上解放,引导和推动包括解放区、国统区和敌占区在内的人民大众投入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大潮中,“革命的理论”引导了“革命的运动”。因此,推进先进文化,最基本的就是推进先进文化适应人民大众需求,并为人民大众所用。

深入研究《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文化建设论述中隐含的上述“三性”,可以发现文化活动的“三重主体”。“大众性”,内含的人民大众主体,此为文化活动的核心主体;“民族性”内含的是民族主体,这是文化活动的中层主体;“时代性”内含的是社会和人类主体,此乃文化活动的主体。“三重主体”以大众主体为核心,民族主体以其“壳层”结构,紧紧包裹保护核心主体,成为人类民族间文化竞争、合作的基本单元,而社会和人类主体为核心主体提供滋养。“三重主体”显现了人类文化活动最基本的主体结构、运行机制,与其相联系的“三性”,显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普遍性、普适性。

三、创造性运用“一真三性”。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个真理”一脉相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符合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根本方向、承当历史任务即反映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适应人民大众需求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个真理”的“灵魂”,就是基于唯物史观、群众史观,基于与大经济观、大政治观相匹配的大文化观,做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文章,做好这篇由“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三个部分构成的大文章。

第一,体现时代性,在全球视野中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形式。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体现的时代性主要是,源于、服务于和建设于党和国家当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大局,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历史性对接与融合,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宣传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我们在人类文化繁荣发展中的贡献力。

其一,紧扣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做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要源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当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大局,而且要建设于党和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大局。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和谐社会的关系空前密切、相互交融,因此,我们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自觉创新跨文化、经济、社会的文化业态,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历史性对接与融合,强化引领和推进效力,不失时机地把握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机遇,准确得当地占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方位,卓有成效地构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优势。

其二,立足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需求,面向世界广采博取,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广泛吸取全世界各个民族有益的文化元素、文化形式尤其文化活动支持形式为我所用。譬如借鉴世界通行的支持文化活动的制度性、技术性、市场化经验,创新满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需求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生产和创作形式。主动立于时代前沿,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包容与抵制结合,竞争与竞合并用。宣传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持和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为世界提供补偏救弊的价值资源,增强我们在人类文化繁荣发展中的贡献力。

第二,保持民族性,在创新中凝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的民族性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系性创新中,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继承民俗文化和上层文化的精华;在世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保持民族性,持续强化民族自信、民族自强。

其一,以立足创新的继承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在精神心理层面,民族更需要文化的纽带来维系。实践和历史已经证明,适应并统领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民族性的保持,必然也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性创新过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形式的保持,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如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更是如此。民为本,创新中的民族文化继承,不仅要着眼传统上层文化的精华,更要注意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

其二,在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中保持民族性。民族主体,对内保护大众核心主体,对外与其他民族、国家合作与竞争。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进,世界文化交流的开展,必须大力促进民族的振兴,必须有力诠释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合理性。有人说,中华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包袱重,只有超越民族性才能创新。此种看法值得商榷。超越民族性,确切含义是什么?是扬弃,还是放弃,甚或是别的什么?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保持民族性,在创新中凝聚中国特色,持续强化民族自信、民族自强。

第三,突出大众性,占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制高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的大众性主要是,以人为本,持续满足人民大众根本的、长远的与表层的、切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引导人民大众心怀远大理想和不平衡中求发展的利益欲求,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在全球大众文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应该像当年搞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一样,创造性运用“大众性”原则,站在历史的高度,瞄准核心主体,牢牢抓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条主线不放,建设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军,真正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文化传播、发挥作用的制高点。

其一,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高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的是人民大众根本和长远的精神文化需求,它应当是大文化,而不应当是一些人所说的专属精英阶层的“亚文化”。要大张旗鼓地、理直气壮地传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国人民,有效引导人民大众心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人民大众正确实现不平衡中求发展的利益欲求。在全社会大力张扬光大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相联系的自强不息的个体精神,克服包括“腐败心理”、傍权傍钱的“傍傍族心理”在内的落后社会心理。

其二,占领大众文化制高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区别,大众文化满足的主要是人民大众表层的、切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大众文化并不是有人说的“纯娱乐”文化,大众文化同样应内含一定的思想,尽管思想具有不同的层次。大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当然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文化产业来实现。但不可忽视的是,要着力促进大众浅层娱乐需求与深层核心价值追求之间“过渡带”需求的生成和发展,培育严肃文化与娱乐文化之间的“过渡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弹性而有效地占领大众文化制高点。

其三,占领全媒体文化制高点。全媒体文化是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其特点是“细众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全面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就必须主动针对全媒体文化的特点,自觉占领世界大众文化时代高地,集中力量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项目,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在全球大众文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注意强化薄弱环节,在实体文化中适度强化文化产业,在全媒体文化中适度强化文化事业。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篇(7)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具有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包含着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涵,实际上表明了哲学意义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只有将共性运用于个性,由个性来体现共性的时候,才能是真正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就中国的现状而言,个性在这里就是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实际则是中华各族人民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自然资源从事的包括经济活动在内所有的社会活动状况,如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文化教育活动、宗教活动等等的状况。而这些状况显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特色,即中华民族性特色。这种民族性特色是区别于其他世界民族,如俄罗斯民族、斯拉夫民族、日耳曼民族、大和民族等等的特色。如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这些民族的实际相结合,其发展过程的结果也会体现出这些民族的民族性。当然,这些民族性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应该认为,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我们赞成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因为这个定义从地域、文化及本质对民族性进行了清晰、准确的表达。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包括下列内涵:其一,民族是人类社会某一部分难以分离的稳定共同体;其二,民族具有共同使用的语言或文字;其三,民族的经济生活相同或相似;其四,民族生活在某一共同活动的聚居区;其五,民族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理素质,从而对某个事物的判断具有共同的心理趋向;其六,民族是长期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因而它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包含在它的一切特征之中;其七,民族的精神力量及心理凝聚力乃至经济社会生活都受到其共同文化的影响,并反映其共同文化。中华民族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对象,也是在代表人物领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体。因此,在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及结果中,都会深深烙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特征。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地域情况、历史情况、文化情况、宗教情况、心理情况、经济情况实践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从而取得相应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这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所期望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的特点又不一样,这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民族性状况更为复杂也更为丰富多彩,这在世界其他民族中都是绝无仅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元素要在其过程中得到很好表现,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中华民族内部的团结,也即是加强我们56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将中华民族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整体性主体及对象,使整个中华民族享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第二,使56个民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去学习和理解、运用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56个民族共同遵循的原理、方法及世界观,这也将为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理想及经济行为提供保证。第三,使56个民族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的原理改善及发展自己的经济社会,从而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提供更为具体、更为鲜活、更为丰富的中国素材,进而提供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原理。第四,加强56个民族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区域交流,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通过彼此的交流而共享。第五,不断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成果的交流及共享,逐步影响56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消除历史上遗留的不合理及不平等现象,真正形成不仅能反映出56个民族特点,而且更能反映出整个中华民族特点的、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成果是民族性实现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的揭示,是一种理论的抽象。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理论及实践的具体,这种具体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内容,特别是民族性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形成实践成果,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首先,在内容上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相适应,否则再好的实践在中国也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在形式上要采用中华民族能够接受的载体,特别是语言文化载体,否则再好的实践与中国社会也是格格不入的。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实践发展为例,它是一个基本实践事实,但在中国却只能具有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特征,形成当今中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实践事实。又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规律,特别是揭示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或过渡阶段的规律在中国的具体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性发展过程的特色,形成新民主主义阶段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事实。这些历史阶段在其他国家没有,是中国才特有的。因此我们才能说,在社会主义过渡阶段,我们中华民族所在的整个社会才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只有中华民族才具有而其他国家民族不具有的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分配制度的实践成果为例,我们现有的分配制度也不断地掺合了中国分配观的元素,而这种中国分配观,正是贯穿了中国几千年在利益分配领域的民族文化意识,例如老子的全民平均分配观、孔子孟子的等级平均分配观、洪秀全和孙中山的社会大同平均分配观,等等。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初实行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制度尽管提倡“按劳分配”,但实际上是平均分配,这一方面是计划体制的弊端所致,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华传统中平均分配观念的影响。当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是在以前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重新形成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的分配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中国形成实践成果的具体化和民族化。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民族性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从中国经济社会的民族性土壤中生长出来,体现了浓厚的民族色彩。无论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如陈豹隐的经济理论,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如刘诗白等人的经济理论,无论是的经济理论,还是邓小平为代表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透出浓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色彩。陈豹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突出了“马学中用”;刘诗白被誉为中国五大产权理论学派之一的代表人物。显然,他们的理论源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代表的国际文化,但都贯穿于中国应用、中国风格所体现的中国民族性特点。而以经济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完全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语境表达出来,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确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主体、客体、经济关系的内涵,明确了这一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社会的性质、发展动力、发展方向及根本任务,指明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基本方法及基本途径,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内容;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各种战略,如“三步走”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适合中国实际的新观念,如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贡献了崭新的理论成果。有的学者还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学术成果概括为下列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等等。①上述理论成果无不打上当代中国特有文化的民族性烙印,是典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成果。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从那时开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就开始经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整个过程里,中国的民族性特色深深地融入其中。正如所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②所以,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实践,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造”,都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现实情况,根据中华民族的特点,用中国的民族文化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之际,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用中国人民通俗易懂的民族文化形式简单明了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进行阐释及实践。例如,马克思曾经认为,生产力中包含科学。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非常时期,邓小平不仅在1975~1976年间就重申过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1978年3月,邓小平又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又如,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③邓小平同样根据中国人民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的现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并认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①再如过去,我们忽略了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出发的原则,从而无法根据中国的实际,说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话。而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深入改革迈开了新的一步。因此邓小平认为,这是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的新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②“……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③又如,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④并进一步认为,“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⑤即是说,经济运行及经济发展中的抽象要素,必须要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结合才有现实的意义。为此,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论断,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表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而在回顾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绩时认为,“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活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这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战略,要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观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的论述,形成了其有中华民族文化形式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十,进一步通过“三个自信”,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民族性探索过程。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民族性与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土化的民族性有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