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1 16:38:36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中职学校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入,希望通过对创新型设备的投入来带动中职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固定资产的投入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从中职学校现阶段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来看,很多固定资产面临着损坏、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无法更好的发挥固定资产投入而带来的效果。所以应该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来提高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细化核算内容,从而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果。另外也要加强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对固定资产的现状有更加直接和实时的管理和了解,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完成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固定资产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推出有效的教学方式,还可以为培养专业性人才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加强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现状

对于中职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将中职学校中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有一些固定资产是使用频率较高且与学生学习有着直接影响的,如课桌学习用品等,这一类的固定资产使用的频率很高,而学生对于这一类固定资产的重视不足,经常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另一类的固定资产是使用频率较低,但是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较高,同时专业化程度也较高。如教学中所用的投影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使用频率较低,但是面临着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同时这类固定资产在损坏之后,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来进行修理。在使用过程中,学生虽然较为重视,但是使用的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有限,同时这一类的固定资产受到严格的资产配额限制,需要采用合理的核算和管理手段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而在中职学校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上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固定资产配置不科学,使用效率低下

在固定资产的配置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固定资产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在进行购置的过程中会发生购置不足或出现重置的现象,固定资产配置不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也与学校内部管理分工不明确有关,负责购置的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不太明确,同时在进行责任分担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固定资产购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不科学的固定资产购置方案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核算的不明确,进一步影响到后期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机制

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由于核算中的步骤不明确或混乱,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核算总数目的有效性,对固定资产的数量和情况了解不深入,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和配置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源于学校内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机制,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效果和作用。在进行固定资产入账、核算、管理等多个步骤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导致固定资产的入账情况混乱,进一步导致固定资产的记录存在漏记和重记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

(三)管理方式不先进,管理效率低下

固定资产的核算不仅仅要在固定资产的购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后期的管理中也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方式不先进,进一步影响到管理效率的低下。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仍有很多中职学校没有启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仍然采用原有的纸质单据记录。这种记录方式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计入和报备都不及时,在数量的统计和核算过程中也会存在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管理。管理方式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核算的有效性,使管理者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不能根据教学安排适时对资产配置作出调整,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现阶段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固定资产的记录不及时,影响后期固定资产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加强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的建设,从而及时有效的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效率。

(一)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

在加强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中要有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化平台的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从而更好的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步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专业化的团队可以构建出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构建相应的固定资产核算的系统,提高核算管理的效率。在进行平台系统的构建中,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内部的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结合自身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类型和现状进行改进,从而推出适合中职学校使用的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平台,加强对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核算,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在构建好相应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之后,需要根据本校固定资产的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录入。录入的过程中要保证录入人员对资产的数量和使用情况有着清晰深入的了解,细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保证录入和管理的准确性。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录入过程中,需要保证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账务中的固定资产情况相匹配,保证固定资产录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内容的过程中要保证管理人员的严谨性,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核算技能和管理能力。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平台进行公开,可以建立相应的学生反馈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反馈平台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报备和申请,从而更加全面的完成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评估机制

对于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的核算,不仅仅要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还需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数量进行分析,从而为中职学校后期的固定资产投入和购置奠定相应的基础,提出有效的建议。所以在进行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固定资产评价机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分析,从而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估,进一步对后期的数量制定和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提供相应的数据。固定资产的核算信息化可以帮助学校降低固定资产投入的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校资源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建议,从而对资源进行宏观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核算效果,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三、结语

在进行中职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固定资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应该吸取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具有院校特色的信息化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核算效果,保证核算的准确性,进一步带动中职学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国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设计与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1.

[2]梁慧敏,黄湘漪.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12,6.

[3]白广梅,赵靖强.论高校固定资产清查与管理的加强与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

[4]于萍.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如何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及核算[J].经营者,2016,3.

[5]王漫耘.高文从.固定资产清查探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界,2013,6.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篇(2)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1)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高校中普遍重视现金和存款的管控,却疏于现金交换成实物的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际上是重视资金使用效益的延续,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另外,高校领导常常关注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管理,却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致使资源浪费、公物私用现象层出不穷,从而造成高校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等问题普遍存在。(2)管理方法滞后。在管理体制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投资效益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许多高校已形成文字并装订成册,但在实际执行中容易出现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执行不力等不良现象,导致管理制度形成表面文章,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规范约束的本质作用。在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报废环节,处理程序不合法,处置方式不规范,管理手段比较陈旧、滞后,长期以来缺乏更新创新。(3)管理机构分散。许多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只有财务部门进行资产的价值核算,没有配备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没有专门设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单从表面上看,固定资产分门别类分散到各相关使用部门,各职能部门都在具体行使管理职责,分工负责极其明确。但在实务中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资产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监管,致使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整体控制机制在整个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严重匮乏。(4)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许多高校在固定资产预算配备时,没有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审核机制,各部门争设备、争投资,造成重复购置后果。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高校全体教职工应加强学习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各管理层和职能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彻底转变“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观念,领导者、管理者、使用者只有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才能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使其保值增值。(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高校应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常规工作计划,在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下,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关个人,明确具体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和职责任务。(3)建立固定资产预算制度。建议将资产管理纳入部门预算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预算制度。在对现有固定资产存量、运营状况、管理现状以及履行公共职能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各部门资产购置、配置、处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注意争取支持配合,将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加强资产配置管理与预算编制工作的联系、沟通、协调,努力实现资产处置与预算执行相统一、资产报告分析与预算报告分析相对应的目标要求。(4)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增强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推进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网络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政府招标采购网、高校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大力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建设。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细化目标任务,促使各级相关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固定资产使用、运营和管理情况。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资产最大效益。(5)强化固定资产监督检查。高校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以及工作力量,具体负责对高校固定资产工作的指导、管理、协调和监督。逐步建立完善财务与资产管理一体化制度,统筹考虑资产购置、验收、使用、清查、报废等各个环节的众多要素。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效益效率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解决。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左佳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2(5):69~70

[2]卢喜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3):101~102

[3]李定旺.高校融资的可持续发展[J].企业导报.2010(12)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篇(3)

关键词:医院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制度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医疗财务管理制度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在新医院财务制度施行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我们加强关注并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一、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分析

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推行的有利于医院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度改革。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下面我们就新制度的成效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有利于固定资产价值真实反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操作方面没有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而且进行了固定资产修购基金的计提,且其计提基础是固定资产原值。这就无形当中让医院的固定资产产生虚增。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当中取消了修购基金的计提并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处理,这有利于对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有效反映。

(二)扩大了会计体系的信息反映覆盖面

过去单纯的会计体系在信息反映内容上通常只能进行财务信息的反映,这不利于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全面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实际需要。新医院财务制度从项目增设(待冲基金科目)方面进一步扩大了会计习题信息反映的覆盖面,其冲减余额不仅能够及时反映相关财务信息,同时也能够有效反映医院的预算信息,为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三)提升了医院收支结余核算准确性

医院的收支结余核算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收支结余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核算将影响正常财务管理秩序。新医院财务制度改变了过去在药品收支、医疗收支方面的单独核算模式,并将两者进行合并,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规定不进行管理费用的分摊,避免了管理费用不合理的人为分摊问题,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收支结余核算工作准确性。

除此之外,增强往来业务核算精确度、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报表内容及外延从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质量的许多成效。

二、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全力推行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且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制约医院财务管理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实际问题。

首先是成本管理工作仍然不够细致、到位,比如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完善问题,一味追求成本控制而忽视服务质量问题等。

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切实有效,许多医院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能按照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对不符合固定资产新单价标准的资产进行清查与剔除,这严重影响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未能实现全环节控制,且未能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进行具体责任制度方面的落实,从而让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再次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未能实现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快速传递,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改进措施

(一)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就是要进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进行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全面包含医院经营服务过程中的各项收入与产出,也就是要涵盖一切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收入产出情况。其次是要加强成本控制与服务提升并重的成本核算体系建设,只有将成本与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成本核算体系才是科学、合理且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最后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让预算管理更加精细化,从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切实加强成本有效管控。

(二)加强固定资产有效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要对不符合新财务管理制度中固定资产单价的资产进行剔除,要严格执行报废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资产编号制度,以及计提折旧类型划分、比例划分等相关规定。

其次是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及使用效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在采购、保管、使用、维护、报废、回收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建设。并根据相关制度进行问责制度建设,将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责任明确落到每一个部门、科室及单位,要加强对各部分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力度。

(三)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用电脑代替纸笔进行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医院网络建设实现各组织、各科室、各部门的信息有效沟通与共享,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传递,确保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一切有用的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及时性。

(四)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还需要有一支合格的具体操作人员队伍。医院应该加强兼具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医药科学知识、办公自动化操作知识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专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并进行与人才引进与人才管理相配套的奖励与约束机制建设,改善人员配置与人员结构,提升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建设一支真正能够胜任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制定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1)《医院财务制度》第四十四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2)分类。医院固定资产主要分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二、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其保值增值

(一)提高认识,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建立综合管理模式,上下连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新旧程度、保养维修等方面做好详细的记录,防止资产的无故流失,同时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固定资产增值意识,强化考核指标

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保值增值意识,才能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率,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防止资产的流失。同时,要辅以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对使用科室的考核,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其次,科室作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必须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再次,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使用及维修保养。最后,定期检查,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以科室排序,奖优罚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加强管理,强化考核,确保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促进收入,节约开支。

(三)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规范,完善账务处理程序,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基础工作,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视同资金,要定期核对并清查,努力做到“账实相符”。按照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存固定资产剩余的实际价值。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建全,管理意识差。公立医院的资产一般都是由国家投入,由国家出资购买,属于国有资产,医院使用时很少考虑设备本身的成本和盈亏,使得医院的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意识差,造成只重视购入,淡化了对资产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约束力度不够。由于意识淡薄,造成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型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辅助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对高值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却没有明确的责任制,报废的审批程序比较简单。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随意性较强,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认真执行,虽然国家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记账等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但是,简化程序、方便记账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帐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购置固定资产缺乏前瞻性考察,存在盲目购置。即使不符合配置要求,为了加强竞争力,各大医院也竞相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造成相同设备多家医院重复购置,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巨额浪费,使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促使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医院大部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提高诊疗水平。固定资产占医院全部资产比例较高,因此管好固定资产,也可减少资产的流失和资金的浪费。这就需要医院的领导及每一位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之一,以促使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环节的管控。为达到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的目标,就必须遵循资产运行规律,从资产的投入、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进行严格管控。首先在采购环节应杜绝盲目性。应组成专家组,对资金投入和产出做出合理的的预测。其次,制定便于操作的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者,落实责任。由专人负责日常使用维护,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然后要明确固定资产处置原则,层层审批,杜绝浪费。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采购

针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固定资产的购置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投资规划,很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盲目求大求全、求多求精,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仪器设备长期闲置;其次,单位各科室往往只从本部门需要出发采购,存在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再者是一些事业单位在购置部分固定资产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按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制度条例,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打“球”自行采购的现象。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无法做到统一性,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而后勤部门则负责房产、家具等,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只负责相关的设备器材,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十分不利。其次,在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存在较多漏洞,比如人员离职调动时,对其所占用的公有财物缺乏有效的管控,导致新上任者需要重新购置,缺乏一个完善的报废设备残值回收机制,通常经手人将残值上交至财务部门流程即为终结,缺乏有效的中间审批;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现象,且处置金额相当大;更有个别单位存在擅自报废、违规处置固定资产,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最后,许多单位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制度,无法掌握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短少、损失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致使单位账实不符,责任不清。

(三)缺乏严格的测试与评价系统

在固定资产管理实际过程中,其管理效果未与事业单位各科室的业绩考核联系起来,因此无法引起科室及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尽管有些单位、科室均建立了相应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缺乏严格的测试与评价系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均得不到有效保证。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内部环境方面

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基础,其影响着单位管理目标的制定,对员工的控制意识产生直接影响,促进单位塑造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因此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就要加强内部环境方面的建设与营造。事业单位领导要改变“重钱轻物”的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将其提升到工作日程中来;经常听取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与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实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此外,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要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提升具体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财务人员不能有对固定资产疏忽管理的观念或对管理规定掌握不够的行为,杜绝单位账实不符或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

(二)风险评估方面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对各种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出全面评估,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适用于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比如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如果未进行科学论证盲目采购,会导致单位投资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提高了投资风险;设备采购进来后出现闲置或者由于操作不当而损坏等情况,均会为单位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增加财务风险;此外,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等。事业单位均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这些风险做出合理评估,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

(三)控制活动方面

通过相应的控制活动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不相容的职务分离控制制度,比如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以及付款过程;审批与执行等。第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如事业单位在购置必须通过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时,就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物资条例比质比价,不折不扣地执行,不得绕过该条例而自行采购;建立起离任核查制度,在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制定清查盘点制度,每年在整个单位范围内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科室则每半年进行自查,与设备科及总务科进行核对等;在处置国有资产时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此外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与调出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等,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促使这些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四)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

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监督制度的建立,相关的审计部门要对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进行定期督察,审计固定资产的效益,根据各

部门承担的任务量合理调剂,不足部分再进行有计划的配置。促进固定资产利用率与收益率的提高。建立全面的固定资产账目,任何实物形态的资产均进行建档登记,保证资产的来源清晰,分类合理。实行科学的固定资产预算计划,固定资产的采购要与实际需求相符,以预算计划为基础进行购置,既满足了工作需要,又节约了资产购置成本。资产管理部门要及时向财务管理部门报账,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进一步完善基层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制度,将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保证其得到有效的全程监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持续监控制度与考核评价体系,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内容要包含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活动持续监督、个别评估以及内部控制的控制缺陷及时纠正与改进制度,将监控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事业单位要保证持续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管理,提升资产的利用率。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对事业单位的盈亏进行准确核算,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的综合竞争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 朱宇,尚高岭.公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1(4)

[2] 金红春,田辉.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22)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篇(6)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断细化,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基于历史原因和现有体制不完善之处而产生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调拨手续不规范。突出表现在上下级之间调拨资产的口子多,如稽查、税政、人事、征管、信息中心等部门的信息化设备、办公设备,有些是由上级对口部门直接调拨,其中,绝大部分的调拨设备无相关调拨手续。下级对口单位接到实物后未向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申报,导致该资产无法入账,因此造成资产管理家底不清,给工作上造成被动。

(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是对资产的使用者、保管者的跟踪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即使将责任进行了落实,但有些部门的财产保管者也只是虚设,没有真正做到专人负责、跟踪监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等,更重要的是没有比较完善和详细的责任追究制度来进行约束和监督。

(三)资产管理认识不够高。表现在一方面资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公家的资产只要自己不带走,不有意破坏,就没有其他责任。另一方面表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购买后审批、先处置后报批、新分配后报告等现象还时有存在。

(四)历史遗留问题不好处理。实行固定资产电算化核算是从开始的,由于当时对资产的估价不准,虽然有些可以查找原始凭证,但更多的则无法查起(如国地机构分设前的资产、调拨资产),造成了资产计价价格千差万别。同时,随着机构、部门的多次改革,资产的频繁调动,也给资产的账实核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五)账实不符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有些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六)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处置不及时,处置手续不完备,程序不规范。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国地税分家时遗留的资产闲置;二是在进行征管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农村分局(所)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机构房地产闲置;三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为了防止系统内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其使用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做到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加强监管、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一)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一是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要注重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不搞盲目采购。二是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及监督机制,并切实做到政府采购的信息公开、过程透明、行为规范、手续简化。三是要对集中采购机构和工作人员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把监督机制贯彻始终,以确保采购质量。四是固定资产购置,必须归口管理,统一购买,统一调配。

(二)加大资产日常管理力度。一是各单位应严格执行省局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细化成“申报-审批-购置-核算-管理-处置”基本程序进行分段管理。购置固定资产环节重点监督需求部门是否做出购置计划和安排相应的预算;审批环节重点监督是否按照审批权限分别审批,有无擅自增加固定资产。购置环节重点监督是否属于政府采购范围,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核算环节重点监督是否及时登记有关账册,并侧重于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管理环节重点监督有无固定资产流失。实行“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和卡片对应管理,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处置环节重点监督是否经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是否依照规定权限审批后合法处置。二是资产调拨应只由一个部门负责,并做到先开单、后提货,统一凭财务的调拨手续办理,不得由多部门分配、调拨。三是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应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成员应来自财务,监察、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专家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环节的工作,并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四是杜绝“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后,对设备及时进行测试和清点,并贴上标识铭牌。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或索赔。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核对账、卡、物,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符。要抓落实,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做到物物有人管,环环紧相连,依法办事,照章理财。五是对精密贵重以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仪器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进行操作。

(三)完善资产核算软件。由于国税系统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核算、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按照管理权上收的原则设置相应系统管理权限,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当前,虽然国税系统有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但该软件与资产的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在数据统计方面不完善,对同一内存或同一容量的计算机设备在统计上无法操作。建议针对不同的设备,在型号、特征、规格上进一步细化,提供可选项,如对计算机,可设置内存、硬盘容量、显示器类型等指标,便于准确登记和数据查询。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策略 医院

医院作为重要事业单位之一,在维护国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度和国民幸福指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有重要的规制效果,我国各界也在不断关注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向,尤为注重和强化对医院等事业单位重要发展根基即固定资产的调整和管控。本文经过文献和实际情况的综合梳理,得出以下几点缘由。

首先,增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新形势下医院寻找新发展点的必要路径,是规避资产无辜流失、造成非必要损失的重要规制手段。也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合,对于革除制度弊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固定资产等资源使用效益不可替代;其次,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对解决社会利益输送的不均具有良好的平衡效果,有力的支持其他方面的发展,长久以后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趋势;最后,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配合当前的经济核算,维持我国事业单位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医院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其主要特征是自身的发展大多依靠政府和公共纳税人的支撑,加强医院的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公私利益平衡,进一步活跃公私双方为主的市场经济,推进我国经济目前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式。总而言之,通过梳理极其有必要加大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的研究,剖析其问题,并且提出重要的参考建议,以此促进我国医院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难点和瓶颈

参照已有文献的研究并结合当前我国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态势,经过细致详实的总结和梳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有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意识制度和实践管理两大层面上,通过主要问题的甄选,简要总结成如下四小点。

第一层面上是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首先,一方面医院等职工受其事业单位层级行政制度的影响,难以接受新的理论和制度,革除旧管理理念,与当前单位发展环境严重脱钩,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不注重产出效益比率;另一方面是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其固定资产权责不清晰,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漏洞,固定资产非法流失严重。其次是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够细化,固定资产的购进、使用、盘点、报废和处置整个流程的制度约束不严谨,各个环节缺乏详细的细则,制度不成熟导致实践使用上的疲乏;第二大角度是管理实践上的弊端,主要是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主要体现在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上的不合理,过分注重资产来源,导致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计提过多,甚至出现红字,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2014年颁布)仍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使其合理的损耗无法反映,虚增资产账面价值;除此之外,其相关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颇低,不注重与当前“互联网+”模式平台的相互结合,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管理成本的增加,忽视互联网平台也很容易导致相关资产管理的各个步骤出现断层现象,信息不对称、舞弊违法现象的出现,因此着力打造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加强医院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以及策略和路径

(一)提高医院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重视产权、账物和移交为主的三大块的管理

提高医院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保障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原则。首先是革除员工旧有的管理理念,对相关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整体上的全面认识,主要从明晰医院固定资产的权责,固定资产的账物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移交三大主要的环节去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总结梳理的几条路径策略:一是医院必须通过全渠道方式加大新形式下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强化新理论的学习,对其以后固定资产的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力合作和意识共认,尽最大限度的革除旧有的管理思想。

此外,充分重新梳理固定资产产权的管理,权责落实,形成和明晰固定资产产权,强化产权管理意识,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医疗改革政策的实行,合理设置固定资产管理的权限和和合理的岗位设置,做到分工和合作机制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做到权责清晰,严格规避固定资产产权出现虚位,固定资产变相流失的现象;其次要加强账物核对处理,始终强化固定资产的账物核对观念,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都有会计记录;最后在固定资产管理权移交方面始终重视移交手续的合法合规性,强化其监督力度,做到移交的合法、有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移交手续

(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重塑固定资产管理的体系和框架

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其相关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保障。要将管理制度的建设作为医院长期发展战略的核心,医院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必须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且充分吸收和借鉴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并且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最终设计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益。

在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制度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重塑和优化,形成强有力的执行体系。首先,基于自身当前的发展情况,对现行的管理和执行体系进行甄别,进一步扩充和优化现有的执行体系,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参照内部控制体系,使其内部控制的各种措施和制度能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其次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日常化,对医院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强化信息的对称性和管理过程的透明性。此外,注重管理体系和框架的时刻优化更新,使其始终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避免管理体系执行上的边缘化和形式化,切实使管理体系符合管理制度,确实的得到落实。

(三)完善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其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基于新的会计制度和当前的新问题,必须革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首先要取消固定资金会计科目,购入的固定资产只计入固定资产科目,不再牵扯医院有关固定资产净资产项目;其次是增设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两者相减就可以得出固定资产的净值,也能够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为进一步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参照;再者需要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预计潜在可能发生的损失,以此计算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有效避免会计舞弊现象,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和谨慎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使其清晰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损益情况,以此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和合法性。

(四)借助“互联网+”平台,全面提升医院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准

当前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与互联网越来越交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各个单位管理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各个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的整体管理和运转过程的信息化水平滞后的现状,医院应该积极地开发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其固定资产的登记、使用和信息查询管理各个过程的一体化建设,以此降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和代价,进一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的弊端,进而提升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的效率,最终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益。总之信息化进程的建设是医院等事业单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结束语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为了适应发展,有必要革新医院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医院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重点剖析了当前医院相关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参考以前的文献研究结果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从意识和制度的构建以及实践中的核算管理等几方面视角去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并且加入了当前信息化大环境下开发和利用信息化平台这一重要着眼点,较为全面的为提升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杨.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4):142-1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