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31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篇(1)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据统计,21世纪初我国大学毕业生有114万人,而在2010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高达631万,这一数字在2015年更是达到了749万人。数量庞大的毕业生规模让国内的就业形式变得十分严峻,这也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为缓解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和高校积极从创业领域出发,以创业带动就业。在2014年,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率约为2.9%,想比2013年的2.3%提高了0.6%,比2012年的2.0%提高0.9%。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大学生成功率并不理想。亟需我国政府和高校加紧在政策和教育上的扶持,促进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缓解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社会进步。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项社会活动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朝着创新的方向发生了转变,我国高校的教育应当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大学毕业生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旧制度的革新还需要来自创新的推动力。

(二)促进国民素质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内容和形式促进传统教学和就业教育,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于社会人才的素质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以自身的个性和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升写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提高我国人才的整体素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转变。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其年产值和服务价值占我国国民总产值的60%以上,贡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税收。同时,中小企业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拥有市场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发明专利,更是市场中绝大多数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动力。从而以往的数据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更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而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便来自于大学生创业者们。因此,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不但可以解决就业更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计划,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四)促进大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大学生的能力提升人和职业发展具有长期性而复杂性的特点,其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创新意识、创业知识、意识品质以及职业能力。通过比较研究,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在创新创业的素质上具有明显优势,专项教育的优势得以进一步体现。这源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个人的素质发展总体的把握,不仅仅是意志品质的培养,更是技能和意识的提升,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创新意识的需求。

(六)缓解了就业压力

早在2013年的夏天,当年就被称为 “史上最难就业季”,该年的毕业生已经无限接近700万。然而,2014年的毕业生总数更到达了史无前例的727万,2015年更是接近750万人,这一增长似乎仍无减弱的趋势。面对就业规模的增加和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的问题,我国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严峻。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提升其在创业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提高创业成功率,以此改善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以开创新企业的形式来缓和压力,维系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的转变意见

(三)变应急式教育为持续性教育

随着就业问题的爆出,各高校逐渐加强对于就业和创业的教育活动,例如:就业培训交流会、招聘会以及创业指导班等。然而,这些各名目的就业和创业教育大都是在近两年建立起来的,并不符合教育的基本特性,只是基于市场恶劣环境下的应急措施,忽略了长期性和持续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就业和创业教育应当进行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规划,将整个教育活动规划成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课程,以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例如:能力培养规划指导、就业方向规划分析以及创业指导等,以此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能力和意识,为进入社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变零散式教育为系统性教育

现阶段就业问题具有临时性和无序性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以及具有指导意义的模式。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当积极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整理和规划,建立多方位、分阶段以及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因为,任何一门技能和能力的获得都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过程,就业创业教育也应当如此。

据此,高校应当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当中去,将就业和创业中所需要的能力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准备,例如:心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以及政策学习等。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结构性、阶段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之变得更加合理与科学。

(三)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

现阶段的就业难题不仅仅是由于毕业生规模过大,也有一部分来自我国教育模式所引发的人才结构性矛盾。因此,就业问题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包括了企业找不到所需的人才,更表现在企业需求和毕业生能力之间不匹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高校的就业和创业教育应当积极融入到高校的日常课程中,把握实践和就业需求,完善校内的教育和引导职能。对社会就业和创业进行模拟,鼓励并帮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政府和高校应当积极配合,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以创新型的持续性系统教育来构建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帮学生建立起创业应当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之下,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改善就业难题,为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学朋.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4,30:251-252.

[2] 汤吉军,刘仲仪.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性选择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5,02:32-37.

[3] 王林桂等.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研究――以海南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98-102.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篇(2)

关键词:唐山市;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88-02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组织力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集体座谈等形式,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大学生就业方式和观念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调研,力求为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好地实现就业创业探寻路径。

一、调查和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性难题,涉及千家万户,如果解决不好,将对社会良性运转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维护广大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必然之举,更是保障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当今的严峻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及时掌握就业信息,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态势,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因此,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变化,对我们有的放矢地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地域与就业分析。从区域角度看,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吸引力相对较强,仍是毕业生争相涌入的热门城市。而中西部省区和中小城市尽管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但由于条件相对艰苦、发展前途受限等因素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在初次择业时就定位于此类地区。因此,大量需要毕业生补给的地区,往往招不到所需人才,形成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就业怪圈。

2.人口与就业分析。总体看,1999年全国招收160万大学新生,大学入学率为48%。经过12年的扩招政策,2010年657万人考入大学,入学率上升为69.4%。到2014年,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27万人规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亟需进一步转变(图1)。

实际看,虽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原因,从2009年开始到今后一个时期,适龄高中毕业生人数逐步小幅下降。但依据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增加,加之前些年就业率不高造成的潜在就业人群累积影响,可预见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

3.学历与就业分析。从学历方面看,高学历毕业生似乎应该更具就业优势,但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就业率。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率看,专科生由于工作期望务实,反而成为就业大战中的赢家。同样,普通高校的就业率不一定弱于传统强校。以我市唐山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院校,虽然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计3809人,截至2014年9月,已就业人数3528人,总体就业率92%。其中,协议就业1851人,占48%;升学495人,占13%;其他形式就业1182人,占31%。这使得在高校生源逐年减少、很多院校为生源问题而苦寻对策的新形势下,确保了学院入学提档线和入学人数得以逐年同步提升。简言之,就业率就是唐山学院的“金字招牌”。

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工作和优异数据给予的有力支撑。多年来,唐山学院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践培养、招聘安排等方面,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收到良好效果。2014年,学院各系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新增机械、电子、商贸等就业基地18家;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服务校园行”专题讲座、组织SYB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及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92%认为该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85%认为该院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等职业素质优秀;83%认为该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既有条件为基础,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奋斗的方法和步骤。这可以把社会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设计好成长之路。因此,将要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要扎实做足准备工作。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先有大目标,再完善小目标。其次,在做职业规划时,不能只给自己描绘美丽蓝图,一定要将现实客观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有些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一旦遇到风险,很多人无力承受失败和资金损失等后果。

2.保持就业渠道畅通,实现就业方式多元化。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般有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其中,比较热门的大概有四种:一是选择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成为国家公务人员,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二是选择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服务西部”志愿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大众。三是选择自主创业。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或者在城市靠专业特长创建公司。四是选择参军入伍。既有不错的收入,还有锻炼成长的机会,选择退伍再就业又有政策倾斜。但是,报考公务员受专业、户籍、是否党员等多种因素限制,学校推荐岗位一般要求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这些只适用于少数人群。而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需求。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依据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广大毕业生要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彻底摆脱落后的划分行业高低贵贱的陈旧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创造一片天地。

1.就业群体定位的变化。过去,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知识分子”,认为应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逐渐趋于理性,认为大学毕业后也是普通劳动者,工作平台适合就行。当然,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走向现实。

2.对薪水收入和福利等期望值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的底薪应在1000~3000元水平,22%的同学认为应在3000~5000元左右,6%的同学认为应在5000元以上,1%的认为在1000元以下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从整体看,价值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期望值过高和过低的7%的同学,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从而较难找到合适工作。

3.面对竞争时的态度选择上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下,70%的人选择态度是努力改变,但还有30%的同学并没有调整好心态,回答将以听之任之的态度去面对,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4.面对竞争寻找因素主动提升自我的选择变化。在自我认知方面,能否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不足是成长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数据显示,在谈到欠缺因素时,38%的同学认为自己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有所欠缺;32%的同学反映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提高;16%的同学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需要提升,还有14%的同学找出了很多个人因素,可见大部分同学能够看到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做出相应改进,不断克服缺点不足,提高综合能力。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篇(3)

关键词:应对方式 就业 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28-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在毕业时面对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围绕着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进而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方面的课题研究也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就业应对方式的含义

研究者普遍认为,就业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就业情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对应对方式现有文献中主要持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应对方式表现为个体的适应过程[1];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应对方式是一种有目的的调节行为[2]。本文认为,适应过程和有目的的调节行为并不是完全分开的,有机体对外界压力的适应过程,也是主动选择和采取应对策略的有目的的调节过程,二者是可以协调统一的。

因此,就业应对方式可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所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状态,或者是个体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调整自身行为的策略和手段。

二、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测量

对于就业应对方式的测量,国内外学者采用的测量方法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多采用一般情境下的量表或问卷,而国内学者则更多地采用就业情境下的量表或问卷对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进行研究。[3]

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研究,目前较多学者使用的是一般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量表(问卷) 。[4-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采用解亚宁(1995)编制的《简易应对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5]少量学者使用就业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量表(问卷)进行研究,如:徐爱萍等人(2012)使用的问卷是由刘春雷、马晓亮编制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包括正面认识、发泄与回避、寻求支持、妥协、收集就业信息、注意转移、自我增值、寻求帮助、心态调整9个维度。[8]

对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研究,本文倾向使用针对就业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量表(问卷),正如韦有华、汤盛钦(1997)所提出的情境取向(特定情境需要)的应对测量效果要好于特质取向的应对测量效果。[9]

三、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就业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一般可分为稳定因素和情境因素。

从稳定因素上看,就业应对方式受到个体的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等的影响。就个体的性别而言,例如:罗繁荣(2010)以及罗锡莉(2008)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就业应对方式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2][10]边玉臣(2008)针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男生较女生更愿意采取解决问题、退避、自责的方式。[11]但陈宇红(2005)、舒晓丽(2006)刘小平(2009)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不同[12][13][14]。对于上述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分析还有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从年级的角度来看,刘小平(2009)、李胜强(2011)的研究表明,毕业班学生倾向采取消极回避的情绪应对方式。[14-15]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学生在消O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越往高年级越倾向于采用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2][16][17]这个结果提示学校有关部门,在关注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时也应该关注非毕业班的学生,对他们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罗繁荣(2010)与王萍等人(2010)针对专业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文科专业学生与工科、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采用消极被动应对方式。[2] [17]此外,罗繁荣(2010)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 刘小平(2009)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的就业压力明显低于非学生干部,学生干部较多采用了积极主动的问题应对方式。[14]

从情境因素上看,就业应对方式受到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的影响。例如:林梅等(2004)把社会支持看作个体的一种应对就业压力的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增强其心理承受的能力。王萍(2010)、陈宇红(2010)针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研究,一致发现贫困生较之于家庭经济中等和良好的学生,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家庭经济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而罗繁荣(2010)的研究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家庭经济状况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为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上得分均最高。[2] 刘恭辉(2010)针对医学院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在求助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镇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更多的是寻求帮助,而农村学生面对求职就业的激烈竞争,则更多的是采用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16]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稳定因素与个体因素所包含的内容是相近的,虽然稳定因素和情境因素会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应对方式产生影响,但针对不同的稳定因素和情境因素,大学生所选用的就业应对方式类型会存在差异。

四、研究展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学者的重视,并且在测量与评估、影响因素、建议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者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

(1)目前大部分就业应对方式的研究多数都是针对一般压力情境下的研究,就业情境取向的研究非常少,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因此,需要编制具有高信度、高效度、获得普遍认可的针对大学生就业情境的就业应对方式量表。

(2)现有的研究多将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缺乏对贫困大学生、成教自考生等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对特殊群体的就业应对方式问题的研究,应该成为该领域研究重点。

(3)从目前的研究取向上看,研究多集中在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及对策上,很少对就业应对方式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行研究,这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深入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因此,需要在二者心理发生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进行干预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Lazarus・R・S,Folkman.Stress,appraisal,andcoping[M].NewYork:Springer,1984:24-31.

[2]罗繁荣.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成熟度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邝嘉宜,吕宣斌,邓慧慧,李珊珊.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其关系实证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4):39-42.

[4]李笑燃,李向阳.内蒙古蒙汉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1):24-27.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吴娜,邓军,舒跃育.大学生A型行为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4):17-21.

[7]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大学生控制圈与特质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2(2):23-26.

[8]徐爱萍,刘志永,段丽娥,王云霞.大学生就业压力对方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临床医药实践,201,21(1):28-31.

[9]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l):68-75.

[10]罗锡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

[11]边玉臣.维族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12):1047.

[12]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13]舒晓丽.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4]刘小平.川南地区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篇(4)

(一) 紧密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方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派专业人员到学校授课,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企业的技术人员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就直接到该企业就业。企业在整个三年的培养过程中全方位的进行监督和参与。这种办学模式的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节约了成本。

(二) 直接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根据其行业发展和用工需求,直接到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面试选拔,确定人选,组成特定的“订单培养”班,并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和企业提出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企业提供一定的培训教材,在整个三年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的力度不是很深,学生毕业前,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验收,对合格者予以录用。这种培养模式,由于企业的参与少,教学的针对性不是很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不够深,缺乏对企业的适应性。

(三) 间接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用人需求,向人才中介机构提出需求的人才标准规格数量,人才中介机构再与学校联系,提供相关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培养要求,学校再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和中介机构提出的人才标准和规格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计划。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由人才中介机构来进行联系和沟通,学校与人才中介机构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和毕业生“就业协议”。这种培养模式,人才中介机构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企业、学校、学生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企业和学生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四)1 +1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 +1 +1”指的是: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 1年校企共同的专业培养+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也就是第一年,学生在学校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扎实地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主体是学校。第二阶段,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按照企业的需求修改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式。第三阶段,学生直接到企业顶岗实习。每个阶段的实施主体并不相同,也不完全以时间来划分,它强调的是在学院的教育环节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是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由于人才成长的阶段不同,在培养过程中实施三阶段过渡法来划分双方的培养任务。随着学生基础知识的加强和职业素养的逐渐增加,双方的培养重心也在发生偏移。企业参与的培养力度渐渐加强,学生将逐渐融入到企业中,毕业时将以一个成熟企业员工的状态进入岗位发挥作用。这种模式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了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学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与弊分析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有用人才,用人单位和院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这一点来看,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中国当前就业矛盾突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了广大毕业生的根本利益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的人才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保障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所高校,其任务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但由于近几年大部分高校相继大幅度扩招,导致出现人才供过于求的现象,另外,人才分配模式转变成“双向选择”模式,也导致部分毕业生因不断地挑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去就业的局面。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不良趋势,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避免这两方面现象的出现,保证大学生“毕业就意味就业”,从而保障了广大毕业生的根本利益。

(三)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国家、学校、企业三方面和谐发展

学校的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将人才培养事业引申为国家、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关注的事业,极大地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办学、用人和就业三方面的问题,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

(四)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公平问题

当未来30年人口总量、劳动就业和老龄化三大高峰同时来临时,当我们仍按照扩大生源,忽视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去提高教育水平时,当我们仍无法解决人才在不断增多,而就业岗位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的矛盾时,当就业受益者与就业岗位提供者,因分属不同群体而使社会矛盾激化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迫切。假若一部分群体的人才有了就业机会,而另一部分群体的人才无法就业,必然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社会和谐就成为一句空话,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途径。

(五)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谓订单,就是以人为本,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做到了有的放矢,避免了培养无用之才。

(六)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理论水平不高

因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企业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就是理论够用,强化技能,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基础和理论课尽量压缩,有的课程甚至不上,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水平不高,这就会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深造埋下了隐患,使得学生以后的就业渠道比较窄,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有所下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了适应签订协议企业的需求而采用的培养人才方式,学生学到的企业文化、生产流程、技术工艺、操作技能等都是跟该企业紧密结合,而学生对其它企业的情况了解得很少,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就比较狭窄,这对于人才的流动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篇(5)

【关键词】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化;多维度

随着传统媒体就业空间的饱和,新媒体技术的变革浪潮的冲击,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当下高校新闻学院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有效促进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如何改进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如何开辟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高校新闻学院就业工作新途径?成为摆在高校新闻学院面前的一道道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探索一种既符合新闻学科特点和媒体用人需求,又契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就业指导新模式。

一、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理论基础

“模式”在英文中用Model表示,有可以表达“典型”、“范例”、“模型”等不同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做的标准样式。结合这一释义,本文将就业指导模式定义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标准或可参照样式,主要指就业指导工作可参照的形式和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先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就业指导模式的设想。

何建娥对“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内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余国宇和李金进也认为,我国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高校校情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虽然表述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以上学者均认同就业指导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系统性的有步骤的推进。他们讲就业指导分为多个阶段:认识、制定目标阶段、准备、提高能力阶段和冲刺、实践运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要对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职业需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展开。

刘治军和迟涛是“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的主要倡导者,刘治军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建立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市场,合理配置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激发用人单位吸引人才、珍惜人才的积极性,增强毕业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他提出,应通过建设丰富的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处理系统和整合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等四个方面来创设优质的网络系统,以实现就业指导网络化。迟涛也认为“网络化就业指导方式可以更有效、更快捷地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

除此以外,张伟远、孙震瀚、柳君芳、陈红梅、殷革兰等先后介绍了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就业指导模式。但这些研究尚停留在引入概念和比较研究的阶段,没有真正形成符合中国就业形势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学者对就业指导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起具体的理念、内容、方法尚处于形成中,关于就业指导理论的探讨较多。而真正深入实践的探索较少。因此,如何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一种符合中国就业形势和中国高校校情的就业指导模式势在必行。

二、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现状

在传统媒体就业市场饱和和高校新闻学院毕业生人数增多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近几年面临严峻的形式。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高校多数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是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专题讲座、组织洽谈会、推荐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途径展开,就业指导内容涉及思想教育、政策指导、信息指导、技巧指导等方面。虽然就业指导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新和整体性,往往临近毕业才仓促进行,在高校新闻学院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模式化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新闻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里的新兴学科,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是文科中就业率较高的学科。学生毕业可以去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就业门路较宽泛,学生的优越感较强,对职业发展的期望较高,而高校新闻学院也长期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态看待学生就业工作。大多数新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仅停留于就业信息搜集、对接和的层面,没有投入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期性建设,就业工作的整体建构缺乏宏观规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模式。

(二)就业指导模式内容单一

大部分高校新闻学院直到临近毕业才开始就业指导工作,多采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的方式对新闻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集中讲解,而就业指导的内容多为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提供、就业经验分享。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对薄弱。

(三)就业指导模式的运营机制僵化

目前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多由辅导员或学工组负责,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而任课教师则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就业指导工作。这种管理机制没有将用人单位需求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亦没有将高校新闻学院的社会资源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不仅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而且不利于新闻学院学生利用本源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三、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特点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是全程化的,贯穿于大学本科教育的每个阶段,形式丰富,内容全面,落实严格,具有针对性,并取得了较好的就业指导效果。通过对以上调查表征的归纳总结,结合笔者与华中大新闻学院分管就业工作辅导员的访谈情况,现将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特点整合如下。

(一)秉承“全员育人”理念,就业工作全员共管

华中大新闻学院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全院上下高度关注就业形势,院系会议上多次强调就业工作,就业辅导员定期整理就业情况向学院领导和老师汇报;学院专门成立由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各院系主任、各年级辅导员轮流值班的就业指导办公室,为学生提供规划和帮助;学院还在大三大四设立学业导师,针对学生就业需求提供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

在学院领导带领下,全院上下高度关注就业形势,充分发掘各行业优秀就业资源,联系相关对口单位来学院进行专场招聘。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湖南经视、荆州电视台、西江日报社等新闻单位纷纷来学院开展招聘活动,吸纳优秀毕业生资源。同时,学院教师动用自身社会资源,介绍怀抱新闻理想、具备较高新闻素养的学子进入高层次媒体实习,争取得到就业机会。

为了更详细了解行业动态,以及掌握兄弟院校新闻学院学生的就业动态、职业教育方式方法,以便更好的指导与服务学生的就业,新闻学院各专业抽调老师分赴不同高校调研就业情况,学习就业经验,学工组专程赴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习交流。

(二)坚持长线就业指导,开展全覆盖就业教育

华中大新闻学院历来注重长线就业指导和教育,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院从入校即开始对低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各专业的资深教师与新生座谈,进行专业介绍与学习指导;各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担任班主任,与学生多渠道交流,进行专业指导;年级辅导员深入学生,针对专业就业问题答疑解惑;安排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见面会、专项交流会、团队实践和学院活动等进行职业教育。同时,学院为高年级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根据高年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需要开展全方位的实践与就业指导。此外,学院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倡导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实习不间断,鼓励大一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督促大二学生进行专业小实践,要求大三学生完成专业大实习,组织大四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并及时召开实习就业交流会,分享心得体会,对实习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坚持长线就业指导和教育。

其次,校内校外多方合力进行职业教育。在专业教师进行教育之外,学院还聘请杰出校友担任学生的业界导师,满足学生对业界的求知欲望,并解决学生的实习需求;邀请知名媒体和传媒人为学生带来新闻业界的新鲜资讯和行业要求,聘请国内各大媒体负责人为兼职教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安排业界与学生的对接,如组织学生“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行”、安排学生赴人民网参观学习等。另外,新闻学院整合校内媒体资源,与校宣传部鉴定合作框架协议,新闻学生全面参与校内各大媒体日常运作并成为运行主力,活跃在校电视台、校报、校广播台、华中大新闻网等校园媒体中。

再次,学院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教育,学工组举行新闻行业动态分析报告会,在全院范围内通报往届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以及当前新闻行业的就业趋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摆正心态,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同时学院综合利用资源,着重在大三搭建高层次实习平台,以期通过学生努力变实习平台为就业平台。

(三)建设高端实践平台,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华中大新闻学院把握校内校外两个方向,结合就业、创新两个需求,积极进行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使实习、就业基地不断扩大。在全员教育的合力作用下,新闻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学院领导重视下,在校友导师的帮助和推动下,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建立了五十多处稳定的实习基地,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互动传媒网、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师网、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实习和高水平就业提供了高端平台。

在注重校外实践的同时,华中大新闻学院也加大了对创新基地建设的投入,学生校内创新实践平台不断拓展。学院向本科生开放文科研究基地和实验室,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基础教育期即可接触到高级研究方法和高端研究平台,激发他们创新的意志和兴趣,也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在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基础上,新闻学院学生工作以“发散思维,拓展素质,开阔视野,挖掘潜力”为宗旨,立足新闻与传播的专业特色,完善 “大学生多维创新基地”,由学院学生工作组指导,努力整合学生创新团队,建立供广大同学发挥创造力,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专业意识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依托创新基地,学工组随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联系相应的带队老师,提供资金、组织和智力支持,使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解决实际的困难,发挥创造性,努力提升自我。

(四)细心提供就业服务,全力拓展就业渠道

华中大新闻学院收集历年来院招聘的单位信息,建立了用人单位档案,与单位保持友好联系,及时反馈毕业生信息并获取单位需求信息。

辅导员与毕业生一对一交流,广泛摸底,深入细致地了解每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进展,形成就业意向分析报告,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辅导员还积极总结就业招聘会信息、就业活动和就业经验,一方面向学校汇报,一方面通报教师,一方面通报学生,通过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将各方力量和资源汇总到学生就业的大局上来。

在大四上学期,毕业班辅导员从每班挑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就业助理,对武汉地区各高校就业信息网招聘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出每日招聘会信息,将招聘会时间、地点、招聘单位、招聘职位、要求等整理好,并通过有效的信息平台进行集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及时看到就业信息。在收集就业信息时,不仅寻找与本院系专业特色相符合的需求信息,同时也兼顾相关专业的需求信息,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对高校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华中大新闻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现状的调查以及特点的剖析,本研究认为高校新闻学院应建立“全程化多维度的就业指导模式”。具体而言这种就业指导模式应当包括以下要素。

(一)就业指导工作须长期化、全程化、系统化

高校新闻学院应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在大学四年内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让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既具有宏观指导性也具有微观辅,既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也要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二)就业指导工作须形式丰富,内容全面

就业形势应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请专业人士分享就业经验,单独与学生谈心,就业信息整合,开辟专业实践平台,组织与用人单位洽谈会,利用学院社会资源开辟就业新途径等。就业指导内容应包括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

(三)就业指导工作须集结校企双方力量,共同推进

新闻专业较强的社会实践特性和当前传媒行业就业市场饱和的现状都对校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新闻学院的理论教育应当更密切地结合传媒单位实践需要。为此,学院应一方面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分享就业经验,一方面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新闻生产实践。面对当前新闻技术的冲击和传媒行业深刻的转型与变革,高校新闻学院应当在关注传统媒体行业就业的情况下更多关注新媒体行业的就业情况,鼓励学生到新媒体行业就业和发展。

(四)就业指导工作须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是否理想除了要看就业率外,还要看学生对就业情况的满意度,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心理特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学院应给予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这要求高校新闻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务必细致化,关照每位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进展,并适时给予针对个体特征的就业指导。

五、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和传统媒体就业市场的饱和让当前高校新闻学院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新闻学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改变零时性的,内容单调,形势单一,机制僵化的就业指导模式,构建“全程化多维度的就业指导模式”,将就业指导工作长期性、全面化、系统化,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广泛深度地推进校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的就业需求与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6.

[2] 余国宇,李金进.新形势下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8).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3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对于大学生来讲,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因素对于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的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因此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学习态度方面也变得不是那么积极。再加上进入大学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约束力变弱,学生的自制力又比较差,因此会出现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态度消极的现象出现。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学习不够认真,从而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自身的就业能力变差,最后导致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第二,很多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紧迫感,认为距离大学毕业和就业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缺乏对自己大学生涯的合理规划。等到真正就业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才真正感受到就业的艰辛,这时再进行努力学习,其效果远不如一开始合理规划大学生生活的效果好。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使得当前大学生在毕业时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二)高校方面的因素。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生过程的重要影响,高校每年都需要招收大量的人才进入高校进行深造,因此需要对招生的数量和专业的设置进行合理地规划,才能够更好地平衡就业市场中企业需求和高校之间的人才供需关系,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第二,培养模式的重要影响,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之前,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人才开展全方面的培养。培养模式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比例、考核模式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职业生涯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同时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高校开展了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更好的指导,使得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就业形势,深入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的几种典型模式及特点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已经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校选择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许多高校在这一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从而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典型模式。因此,本文对这些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向培养模式。高校在进行招生之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并且签订相关的人才培养协议,从而承诺帮助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是定向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在进行招生之后,根据与企业签订的相关协议,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让学生按照高校开始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第二,高校在对人才进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之后,允许定向培养的人才可以进入企业中进行实习,尽快地熟悉企业中的各项工作流程,通过实习工作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缩短学生适应企业工作流程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就业能力。

(二)工学相结合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为一些已经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设置的,可以允许人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能够更好地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首先需要允许员工进入高校中进行学习,对员工提供的学习机会可以作为鼓励政策,在提高员工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员工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二,员工在高校中进行学习时,需要对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同时高校应该为这些学生安排特殊的课程,使得他们能够同时兼顾公司的工作和高校的学习,更好地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产教相结合模式。这一模式也是校企合作模式的一种,主要是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合作,从而在高校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允许高校将企业中的一些项目放到基地中进行学习和研究。产教相结合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需要扮演师傅的角色,从而能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的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学校可以允许学生进入实践教学基地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激励政策,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为企业完成一定的项目,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实践基地的方式,可以使得高校对学生进行更好地监管。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比较多,同时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多种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允许高校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本文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多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讲,可能不同的企业对于高校有着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时,同一家企业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还需要高校促M多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为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需要对多种模式提供支持,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综合各种外部资源,借助企业或者当地政府等力量,更好地完善多种模式的教学,从而为不同的企业培养不同的人才;第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合理地设置,从而能够使得不同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课程设置,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需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在不断促进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大学生入学之后,就需要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大学时期进行更加合理地规划。在毕业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更好地应对,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胜,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第二,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性地培养。例如: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从而能够使得大学生成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小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展开了关于高校大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下其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探讨。相信,随着各大高校对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不断成熟,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荣海平.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商业经济,2016.4.

[2]肖倩红.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篇(7)

自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精神以及国办发〔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全国高等学校均已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时至今日,已有近8年的历史了。值得充分肯定的是,全国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为我国大学生近几年成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我们应当看到,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离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技能诉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反差。

一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高等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该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培养其职业胜任能力,促使大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但纵观目前我国开设该课的情况,还存在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诉求脱节等问题。

1.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第一,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齐。该课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它的最大教学特点就在于体验式教学。而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体验式学习的流程式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但从目前高校讲授该课教师的专业结构来看,“半路出家”或“临时出家”者占到约80%的比例,甚至有不少高校把该课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待,启用大量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人员兼职授课。不难想象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怎能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因此,高等学校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存在“不齐”现象,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违背了教育部对开设这门课“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的初衷。

第二,授课教师社会经历和阅历“不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存在承担该课的教师年轻化现象,据调查该课有近65%的教师是年轻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他们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较广,但他们社会经历和阅历普遍偏少,大部分是分配或留校的研究生,或是从高校到高校,对社会招聘和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的程序了解不多,对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指导大学生如何应对用人单位招聘的技能更是知之甚少,“由于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数量少,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便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①。在这样的师资构成背景下,对该课的实用性指导显然是不够的。

第三,高职称教师与就业指导理论水平不齐。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结构除了“年轻化”外,另一现象则是高职称的兼职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尽管在

其专业领域可谓高水平,但兼职教该课的理论水平却不强。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8~2009年间联合12所高校随机抽样调查的5000名大学生对该课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41.8%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系列课程教师的评价“十分满意”和“满意”,有27.4%的毕业生给予“一般”的评价,有30.8%的毕业生给出了“勉强及格”和“不满意”的评价。②可见目前还有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设该课的反映是比较消极的。

2.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不科学

由于该课教材无全国统编教材,各省市、各行业高校也无统编教材,导致各高校按各自所需而制定教材。

第一,教材实用性不高。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或由各省市、自治区统一的该课教材,因此,大多数高校是自编教材。但纵观各高校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独特现象:绝大多数是统领或管制学生工作的人员编写,教材给大学生带来真正实用的价值受到质疑。

第二,教材章节设置不科学。纵观各高校所编写的该课教材,以重庆市10所高等学校教材为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各高校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不统一;第二,就业理论部分普遍偏重;第三,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章节部分,可操作性较差;第四,案例教学部分有的过时,同时,部分章节讲授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脱节,甚至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需求有背道而驰的现象等。

第三,授课学时分布不合理。第一,部分高等学校把该课贯穿在整个大四学期,但作为大四毕业生为了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提早进入社会,多数已在社会用人单位实习,身心已不在课堂,因此,在大四开设该课并不现实。第二,部分高校把该课课时犹如蜻蜓点水般地平均分布在大学前三年的每一个学期。以重庆某财经高校为例,在总共36学时中,从大一到大三每学期分配6学时,而大四不开设。但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正处于就业面试的“黄金期”,而所学的就业技能早已忘记。

3.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诉求脱节

讲授该课的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不得法,学生不愿接受,即闭门指导现象较为普遍,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第一,学院派气息较为严重。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该课的教师绝大多数的是“生在高校,长在高校的”专家,老师自身就没有社会实践和找工作的经历,因此,所授就业指导课只是“照着一本教材念念”了事,实际指导意义缺失。“我国部分高校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③因此,大学生上该课乏味或跷课现象就成为必然,更不用说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有所提高了。

第二,教学方法不恰当。纵观目前高等学校所开该门课程的教学来看,往往习惯沿袭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式,采用“干瘪”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职业发展和就业过程中要注意的那些事项等,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师生没法互动,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乏等。由于教师讲授的手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因此,缺乏针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其结果是“在与10所学校共60名学生的座谈中,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56.70%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了解,21.51%的学生未做过职业生涯规划,逃课率约在30%左右”④。

第三,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高等学校开设该课普遍存在“理论色彩过浓、内容枯燥空洞、实际用处不大,因而也被许多大学生戏称为‘太空课’”。因此,该课不被大学生所接受,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上该课的学生出勤率低,学生逃课现象增多。

二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实践探索

1.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

根据教高厅〔2007〕7号文件精神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该课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师资授课有“门槛”。应该以“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作为高等学校讲授该课教师的准入门槛,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该课教师的职业培训,并须取得职业化的资格证书才能上讲台。

第二,建立合作培训机制。高等学校应与当地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和中介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合作机制。(1)教师介入大型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的培训,直观了解企业对新员工应具备的技能要求。(2)大型企业职业指导师为高等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使高校教师吸取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训的技能技巧。(3)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就近原则聘请当地人才市场指导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依靠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大学生开设就业专题课。同时,要求把企业内部员工上岗的基础培训放到学校来做,一方面方便企业提前吸引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大学毕业生真正了解企业。(4)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锻炼1~2个月,这样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授课水平。

第三,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机制。教师授课水平除了外在培训提高外,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讲授该课教学水平就尤其显得重要了。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加强实践锻炼,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2.教材统一及课程设置科学布局

第一,统编教材方案建议。(1)由于目前还没有该课的全国统编教材,建议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统编的教材。(2)各省市、自治区统编教材。在教育部还无法组织全国统编教材的前提下,建议由各省市、自治区教委组织专家根据地域、行业、专业等特性统一编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材。

第二,课程设置科学布局。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按“不得少于38学时”计算,同时,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专业等特性,以及作者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建议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布局应按“弃四、重三、轻二、点一”的原则:(1)大一是大学生心理适应和调整期,就业指导重在专业教育、专业目标、学业规划、综合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储备指导上,因此课时安排要“点”,即点到为止即可(上下学期各安排2学时)。(2)大二是大学生生理、心理逐渐适应和成熟期,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学习任务繁重,为加强大学生对该课学习吸收的有效性,应该侧重在职业生涯设计、认识自我等方面指导。因此,课时安排应“轻”(上下学期安排各4学时)。(3)大三是大学生进入专业核心课和实验实践课的重要阶段,即进入准社会阶段,重在讲授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程序、途径、方法以及求职面试技巧、职业礼仪、职业适应等内容。因此,课时安排应“重”(上学期12学时,下学期14学时)。(4)大四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用人单位实习、见习阶段,加之大学生这阶段难以集中学习,因此,在此期间开始该课已失去指导的实际意义,建议“弃”之。

3.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及效果

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讲授该课时须采用新型组合开放式教学方式和方法。

第一,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1)引入式教学法。所谓引入式教学法即指开放课堂教学空间,引入社会人力资源进课堂,对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如在“招聘面试技巧”“企业对人才需求”等章节中引入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指导专家进课堂现身说法,并在“职业适应与发展”等章节中引入社会发展成功的本校学长进课堂讲授成功经历。(2)互动式教学法。所谓互动式教学法即在该课程相关章节中,老师通过营造参与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如在“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设计”“面试礼仪”等章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3)视频分段式教学法。所谓视频分段式教学法即将所授教学内容相关的章节的课程选用一段相关的视频(央视网下载),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播放不超过10分钟即暂停,由教师设问,随机抽学生上讲台分析解答,由授课教师点评解析。接着再继续播放视频,再随机抽学生上台分析解答,时间控制在2学时,以期达到强化大学生的就业面试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效果。此种教学方法既是对就业指导课的一种丰富、完善和改革,又较好地让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职业的角色体验,该教学法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普遍需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4)场景模拟式教法。所谓场景模拟式教学法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指导下,要求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某一种场景中,进行就业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职场招聘环节,学生既扮演招聘者同时又扮演被招聘者,这样的模拟方式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场景模拟教学的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逼真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同时,场景模拟式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实战技能。

第二,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效果。多年的实践证明,该课程采用组合开放式教学法贴近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也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特点,有利于教学相长,优化教学效果,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1)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信息时代为大学生广泛吸收新知识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只要他们需要学习新知识,点击网络就会有收获,他们的思想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比较强烈。因此,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实战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单凭老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的。然而,自“采用组合开放式教学法”以来,通过多层面、多形式、多感官、多成员、多视觉的教学,使大学生置身社会职场空间,以主人公的角色体验到生存的危机感和现实感,不仅大大加强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大学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实力的欲望,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听课欲望强烈。(2)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特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开放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抗拒,另一方面会“误人子弟”。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要根据大学生个性需求并能使每个大学生满足个性需求而又有所收获,如“模拟招聘”“职场礼仪”示范等环节,以学生作为模拟对象,老师点评、示范,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实体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收效显著。(3)符合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求职要求。当代大学生接收新知识快,但实际社会见识少,他们普遍需要较为实际和可操作性强的社会知识和就业技能。因此,该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使课堂上多数的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又接近社会(如引入式教学法),普遍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功率证明大学生通过该教学法的学习,竞争高质量就业职位普遍成功率较高,就业竞争能力明显得到增强。

注 释

①王培莲.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成摆设[N].中国青年报,2011.5.16

②郑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