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17:28:39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1)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文学批评;反讽;反讽言语行为

1.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J.L.Austin在他的《论言有所为》(1962)中首次提出语言并不仅仅是用来“陈述”、“描写”或“说明”,而通常是用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的。[1]这一理论提出后,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大热门。随着美国语言学家Searle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将该理论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中。

国外许多学者对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的研究,MarryLouisePratt曾充分地论证了“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并无二样,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当然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

there is novalid reason to assume that language stops being itself when it enters a literary work... it is both possible and neccessary to develop a unified theory of discourse which allows us to talk about literature in the same terms we use to talk about all the other things people do with language.[2](vii)

荷兰的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appropriatenessconditions)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3]。他还区分了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macro speechactsandmicro speechacts),前者决定整个语篇,后者则由语篇中的单个句子来执行。在笔者看来,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他的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执行的宏观上的言语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在人物之间的交流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在实际的文本分析中,文学语用学主要运用于戏剧研究中,也有的学者对诗歌进行过言语行为研究,但几乎没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研究过某一具体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既然我们主张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不是和语言的其他运用对立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一样分析小说中的言语行为。

2.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Austin认为,要使“言”成功地有所“为”,即通过语言成功地实施某一行为,有三个条件必须满足,即三个“恰当条件”: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如:并非任何一个人对着一艘船扔香槟酒瓶说“InamethisshipElizabeth.”时这船便命上了名;2.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在对某人说出了“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后便不能不给;3.说话人必须对自己说出的要去实施的行为抱有诚意,如果口中说“Ipromise…”,内心却毫无履行承诺的诚意,许诺就成了空话,说话人只不过是滥用了施为句的句式而已。诚意条件是实施任何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必须条件。

Haverkate强调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4](p.100)正因为说话人真实的言外之意是句子命题内容的反说或否定,所以故意流露出无诚意而产生反讽。其间接含意往往是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它可以是正话反说(通过责备来赞扬)或反语正说(通过赞扬来责备),所以反讽句是一种间接施为句,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其以言行事是借助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当其所“言”是“赞扬”时,所“为”却是“责备”或“批评”,反之亦然。间接施为句一般都可以插入施为动词,但反讽却不行。

“Verbal irony is incompatible with metareferential expressions, which may be empirically inferred from the fact that there does not exist a performative verb 'to ironize'”。[4](p.97)鉴于反讽字面意义上遵循着礼貌原则而言外之意却威胁对方或第三方的积极面子。反讽可以说是一种“戴了面纱的”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vei1edFTAs),它能让说话人委婉、间接地攻击对方而又不引起冲突,从而也就保住了双方的面子。

3.《傲》中反讽言语行为研究

依据上述vanDijk的理论,本文将从小说中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范本《傲慢与偏见》(以下简称为《傲》)中最具特色的反讽进行言语行为研究。

3.1《傲》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众所周知,英国著名女作家JaneAusten的代表作之一《傲》之所以能超越通俗小说的范围而跻身于世界巨著之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贯穿全书的反讽基调。作者以一种嘲讽的口吻讲叙了一些年轻姑娘们找丈夫的故事,抨击了当时社会中怪诞的价值观念。这就是作者通过反讽所执行的主要的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则表现在小说的叙述、故事的展开及结局中。

3.1.1反讽性的叙述

小说一开篇便打着“举世公认的真理”的口号:“Itisatruthuniversallyacknowledged,thatasinglemaninpossessionofagoodfortune,mustbeinwantofawife”[5](p.1)。当读者看到这句话时他对交流情景的了解很可能还仅限于这部小说的名称和作者。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小说”这个标签告诉读者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叙述性的语篇,既然这一开篇句紧随小说的“摘要”与标题而来,那么我们“推断这句话一定是作为故事简单总结的‘摘要’的继续,或者是对即将叙述的事件的评价”[2](p.166)。句中所执行的主要言语行为阐述真理(assertingatruth),但要读者认定这一“真理”是“举世公认的”(universallyacknowledged)是不可能的,于是读者假定作者是在暗示故事的叙述者在讥讽某些人。我们于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叙述者:即便没有人作出过或会作出此类声明,但小说中人物,如一心只想将女儿嫁入豪门的Mrs.Bennet和以嫁人作为生活目标的Lucas家的女儿们,就是认定了这一“真理”并以此为处世准则的。说这话的人似乎是站在“有钱的单身汉”的立场上而作出的假设性的声明,但这一声明单身汉们未必认可,读者们也会质疑,因此故事的叙述者(在我们这里也就是作者本人)故意违反了Grice的合作原则中的第一条,即“质的准则”(Maximsofquality)。根据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当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产生会话含义),我们认定叙述者在说反语,即就英国19世纪早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传统而言,很可能是未婚的妇女须要有钱的单身汉;并且就故事本身而言,不是有钱的单身男子如Dar cy,Bingley等想讨老婆,而是Bennet家和Lucas家的女儿们急着找丈夫。

于是这一开篇句为小说的下文定下了基调。当我们看到文中的Mrs.Bennet急着将女儿嫁给所见到的任何一个有钱男子时,我们就知道作者所嘲讽的是什么了。小说中所陈述的观点和作者以及读者所持的观点形成了一种对比反差,反讽由此产生。

上述诠释可在小说的第二段中得到验证: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u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s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 their daughters.[5](p.1)

这一段揭示了那“真理”的主观来源(“fixedinthemindsofthesurroundingfamilies”),这一来,“真理”的真实性就大大地降低了,其气势也大大减弱。而句中被动语态(heiscon sidered)的运用贬低了单身男子的地位,将其置身于被动状态,几乎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作者又将那些单身男子比作猎婿者眼中的“合法财产”(therightfulproperty),从而加强了其讥讽的口吻。

作者在介绍Bingley姐妹时的语调也是典型的讥讽:

They were rather handsome, hand been educated in one of the first private seminaries in town, had a fortune of twenty thousand pounds, were in the habits of spending more than they ought, and of associationg with people of rank; and were therefore in every respect entitled to think well of themselves, and meaning of others.[5](p.12).

“perhaps”的运用打断了叙述的流畅,并对说话人的诚意产生怀疑,从而准确无误地领悟到说话人字面含义中暗指的会话含义。于是,当读者发觉Bingley姐妹正如上文所暗示的一样虚伪、自私、冷酷和势利时,就会见怪不怪了。在整个介绍中,作者所执行的主要言语行为是讥讽。事实上,作者这种口吻贯穿全文,她没露面也未作任何直接的评价和正面的攻击,她的反讽大多都是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s)。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举例。

3.1.2作品情节安排上的反讽

作者宏观上的反讽还体现在故事的展开、发展和结尾上。Austen对其作品情节的安排似乎是对18世纪传统罗曼史的一种讽刺。传统爱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完美无缺,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而在《傲》中的前几章中,读者几乎无法预料到男女主人公会互生爱意,也不曾设想到作者会在这两个人物中搭红线。作者甚至设置了不少的障碍来阻止他俩的发展。在故事的前半部中,男主人公Darcy是令人生厌的,而女主人公E1izabeth对他也毫无好感,还不时批评指责他。Darcy初次在舞会上见到E1izabeth她们那群人时,曾声称:“your(Bindley’s)sistersareengaged,andthereisnotanotherwomanintheroom,whomitwouldnotbeapunishmenttometostandupwith”[5](p.8)。而最终与他密切相关甚至结为亲友的恰恰就是这一群人:“inwhomtherewaslittlebeautyandnofashion,forwhomhehadfeltthesmallestinterest,andfromnonereceivedeitherattentionorpleasure”[5](p.13)。他第一次见到E1izbbeth时,冷冷地评价她说“sheisto1erate;butnothandsomeenoughtotemptme,”(1970:9);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女士让他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不顾社会地位与家庭背景的巨大差距向她求婚。E1izabeth曾认定就算世上只剩Darcy一名男子也不嫁他,甚至在他第一次求婚时不但断然拒绝并且对他不留情面地进行批评指责。Darcy转变后,Elizabeth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傲慢,于是俩人冰释前嫌,终成眷属。

3.2《傲》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我们前面提到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是指小说中人物所执行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人物之间的交流中的词语反讽。Haverkate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对词语反讽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在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这五种基本言语行为中,反讽性的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反讽主要见于阐述类。因为宣告类是通过施为公式行事的,通常就无所谓有无诚意,也就产生不了反讽。然而,对Haverkate的分析只集中在“普通”语言中或所谓的“严肃的”反讽言语行为上。既然我们主张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不是和语言的其他运用对立的,那么Haverkate的理论也同样可以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反讽。我们将精选《傲》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四类反讽言语行为加以分析。

3.2.1阐述性反讽(assertiveirony)

阐述类言外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诺”[6]。说话人的意图是使听话人接受话语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

而运用反讽的说话人是通过赞扬而进行批评或通过批评予以赞扬来作出某种评价的。反讽性阐述的交际目的在于使听话者接受所暗含的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反讽以阐述性反讽为多,这部作品中主要也是反讽性的阐述。前面所讨论的反讽性的叙述和评议实际上也就是作者宏观上的阐述性反讽。下面,我们来看看人物对话中执行的这类反讽言语行为。以小说中Bennet先生和他的太太之间的对话为例:

"My dear Mr.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e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r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Mr.Bennet replied he has not. "But it is," returned she; "for Mrs.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Mr.Bennet mad no answer."Do not you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is wife impatiently."You want to tell me, 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This is invitation enough.[5](p.1)

“Youwanttotellme,andlhavenoobjectiontohearingit”就是一例阐述性的反讽言语行为。Bennet先生说这话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方式准则(MaximsofManner)第三条:说话要简洁(Bebrief)。根据Searle所列举的“询问”的基本条件中的诚意条件—“说话人想要得到相关信息”,Bennet先生应该对他太太的发问作出简洁热情的回答。但正是他的上述答复充分揭示了Bennet太太的询问行为中根本没有诚意,因为她早已迫不急待地想告诉Bennet先生这一好消息并鼓动他尽早去结识她的“猎物”即“一位有钱的单身汉”。另外,这一反讽性的阐述也提醒读者去注意Bennet先生对他太太所采取的那种嘲弄挖苦的态度,和Bennet太太一心只想着串门、说闲话以及最主要的如何将五个女儿嫁出去。

3.2.2指令性反讽(directiveirony)

指令类言外行为的言外之力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说话人运用指令性反讽来表达与他所说的相反或不同的含意。它与阐述性反讽的区别在于适从性(directionoffit)不同,前者是要使客观世界去适从话语而后者正好相反。

在《傲》前两卷中女主人公E1izabeth一直对傲慢、不讨人喜欢的男主人公Darcy怀有很深的偏见,所以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E1izabeth总是话里有话、话中带刺,挖苦、攻击Darcy。如,他俩在一次舞会上跳舞时:

After a pause of some minutes she [Elizabeth] addressed of him [Darcy] a second time with "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 now, 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 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 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5](p.81)

E1izabeth的最后那句话就是典型的指令性反讽。Leech曾说过“礼貌不仅仅体现在谈话的内容上,还表现在交谈双方的谈话方式上。如,在该开口时保持沉默或该沉默时却又开口都是不礼貌的”[7]。根据当时社会的礼节,跳舞时双方应有所交谈。Elizabeth于是采用了这一指令性反讽言语行为来指责对方不合时宜的缄默(也正是这种不礼貌的缄默使Darcy给人留下了极为不利的印象)。之前,Elizabeth本打算在沉默中与他跳完这一曲,但转念一想“itwouldbegreatpunishmenttoherpartnertoobligehimtotalk”,于是才有了上述讥讽性的建议。它的会话含意是:如果你默不作声,我偏要你作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捉弄你、惩罚你。

3.2.3承诺性反讽(commissiveirony)

承诺类言外行为是说话人对一个将来的行为作出许诺。它与指令类的根本区别在于说话人是所许诺行为的执行者,而在指令中是听话人去执行某个将来的行为。承诺类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所以当交谈双方都清楚说话人并没有能力或不可能去实施那一行为时,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又以Bennet夫妇之间的一段对话为例。Bennet太太试着说服丈夫去拜访Bingley先生:

“...Indeed you must go, for 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us to visit him, if you do not." Mr.Bennet:"You are over scrupulous surely. I dare say Mr.Bingley will be very glad to see you; and I will send a few lines by you to assure him of my hearty consent to his marrying which ever he chuses of the girls...”[5](p.2)

Bennet先生的“sendafewlines”是一种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因为按当时的社会习俗,Bennet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Bennet先生所许诺的“捎几句话去”的行为也就无从谈起了。通过毫无诚意的空口许诺,Bennet先生又在讥讽他太太:一门心思只想着拜会有钱的单身汉,“single man of a large fortune...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what an establishment it would be for one of them.”。

3.2.4表达性反讽(expressiveirony)

表达类言外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对某种客观事态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类言语行为主要有“感谢”、“祝贺”、“欢迎”、“道歉”等,它们在交际双方间建立某种社会心理关系。说话人的反讽含意可以从语境中来推断,表达性反讽的主要意图是对听话人的行为作出一个贬抑的陈述。

《傲》第三卷中,E1izabeth最小的妹妹Lydia与不负责任的Wickham私奔了,使E1izabeth全家蒙羞。多亏Darcy的秘密安排才替他们补办了结婚仪式。当俩口子以新婚夫妇的身份到Bennet家时,竟然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丝毫不安或羞愧感,尤其是Lydia:

"…You [Mrs.Bennet] and papa, and my sisters, must come down and see us. We shall be at Newcastle all the winter, and I dare say there will be some balls, and I will take care to get partners for them all. And then when you go away, you may leave one or two of my sisters behind you; and I dare say I shall get husbands for them before the winter is over.""I thank you for my share of the favor," said Elizabeth; "But I do not particularly like your way of gettring husbands."[5](p.280).

这里,E1izabeth施行的是一个典型的表达性反讽言语行为,批评Lydia的不道德行径。难怪E1izabeth忍不住地要来讥讽她了—“Ithankyouformyshareoffavor”,。读者不难想象她在表达“谢意”时的挖苦口吻和写满轻视的表情。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尝试性地分析探讨了《傲》中最基本的特色———反讽,力图证明作者及小说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反讽均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也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在实际中也是可行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范本的言语行为研究仅限于其反讽,其余的,如主要人物的其他言语行为,笔者将另文论述,使我们对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有更充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toDoThingswithWords[M].O

xford:Ox fordUniversityPress,1962

[2]Pratt,M.L.,TowardaSpeechActTheoryofLi

teraryDiscourse[M].Bloomington,IN:India

nnaUniversityPress,1977

[3]Haverkate,H.,ASpeechActAnalysisofIron

y[J].inJournalofPragmatics,1990,(14):77-109,Nor

thHolland:ElsevierSci encePublishers.

[4]Dijk,A.T.,PragmaticsofLanguageandLite

rature[M].Ams terdam;Oxford:North Hollan

d;NewYork:AmericanElsevier,North Hollan

dPublishingCompany,1976

[5]Austen,J.,PrideandPrejudice[M].Oxford:O

xfordUniversityPress,1983(1970版)

[6]Searle,J.R.,SpeechActs[M].Cambridge:Cam

bridgeUniversi tyPress,1969.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2)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3)

关键词:戏剧反讽 叙事 伪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29-03

1 戏剧反讽的范畴

戏剧反讽(Dramatic Irony)是西方文艺学的研究范畴。自《俄狄浦斯王》以来,一直是文艺创作中作者营造由读者或观众参与情节的技术手段。二十世纪后期,米克(D. C. Meucke,1992)和艾勃拉姆斯(Abrams,2004)分别在反讽的框架下将戏剧反讽范畴化,基本规约了戏剧反讽的表达特征。应用戏剧反讽的叙事体在叙事过程中,故意过度向读者或观众展示情节的背景信息或叙事语境,使读者或观众具有与作者相同或相近的信息权限,而情节中的角色却要因为对事由的无知而做出与期待行为相反的举动,从而产生戏剧的心理张力。

2 《西游记》中的戏剧反讽

作为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神魔角色的伪装变化本来是司空见惯的神怪本领,但是作者在营造神魔角色变化伪装的情节时,却把这一语境预设提供给了读者。与此同时,叙事情节中的特定角色对这种变化不是不知,要么就是不信,因而在形成读者的在场性的同时,又构成了小说的角色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所造成读者心理逻辑期待与情节现实的矛盾冲突,为构建《西游记》中的戏剧反讽提供了必要构成条件和心理机制。

一直以来,《西游记》的反讽研究是针对其社会学意义的。反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现象或公共道德的反思,而不是伪装,但西方反讽(Irony)从词源意义上就是指伪装,从苏格拉底使用反讽开始,它就是以退为进,扮猪吃虎的把戏。克尔凯郭尔(2005)的反讽思辨研究,施莱格尔的浪漫反讽,布鲁克斯的新批评,直到保罗・德・曼(德里达,1999)的反讽解构,把反讽从修辞学技艺提升到美学的创作原则,进而又上升到社会心理哲学的高度。而西方学术的研究客体始终没有超越欧美的语言范本,然而在美学意义上,《西游记》中的戏剧反讽,无论从类型,还是使用频度上都远居《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等西方文学经典范例之上,通过戏剧反讽的视角来研究《西游记》的叙事技巧,可以深入地探讨小说整体构思特色,看到情节为建构读者心理机制的特殊贡献。

戏剧反讽在《西游记》中可以类型化为多种模式:根据伪装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妖怪的戏剧反讽和孙悟空的戏剧反讽;根据受蒙蔽客体的不同,可分为针对妖怪的戏剧反讽和针对唐僧的戏剧反讽;根据所建构的心理意义的差异,可分为喜剧性戏剧反讽和悲剧性戏剧反讽。

2.1喜剧性戏剧反讽

《西游记》中运用了多种引人发笑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把叙事中的语言、行为、人物的外貌及姿态、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均加以幽默化,使得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愿望与行动、目的和手段、动机与效果相悖逆,发生冲突,从中产生出滑稽戏谑的效果,因而整体上是喜剧性的。所谓喜剧,根据《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喜剧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所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坏’,而是指具有丑的一种形式,即可笑性(或滑稽),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为营造喜剧氛围,作者在《西游记》中所打造的戏剧反讽的世界,要展示或放大丑的一面,因而在对象选择上总是针对妖怪、反面角色或是八戒,而变化伪装的主体多数为孙悟空。孙悟空的伪装变化是戏剧反讽在《西游记》小说的核心表达,作者运用这种手段推动情节展,转换叙事视角。除了赌斗变化、卖弄以外,伪装总是造成特定角色或部分角色人物,缺少对这一行为的了解,因而被蒙蔽角色就会在读者的面前做出令人发笑的荒唐事。但之所以荒唐,是因为读者统筹了语境信息,才显得被蒙蔽角色的行为违反逻辑,荒唐可笑。该角色本身是体会不到这种荒唐的。比如,八戒去探路,悟空故意捉弄。由于读者全面了解前因后果,洞悉了悟空的变化、跟踪,因而八戒的行为和他编造的拙劣的谎言就显得荒谬可笑,憨傻逗人。单纯以八戒本人的经历为叙事视角,绝不可能产生如此起伏跌宕,令人忍俊的效果。纵观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戏剧反讽要建构这种小说喜剧性叙事能力,需要被蒙蔽的反面角色,更需要了解语境的读者。正是作者有意提高了读者的语境权限,把读者悄悄地放在了情节之中,造成了读者在场性。无法识破伪装的反面角色才会因为信息缺失,产生行为逻辑与语境预设的矛盾,这种冲突最后会形成读者心理期待的断裂。这种心理模式下是作者所期待的,也是喜剧所要营造的。心理期待的顿失或渐失,是产生幽默的基础条件。因而,小说中针对反面角色的伪装变化在心理意义上是喜剧性的。

2.2悲剧性戏剧反讽――索福克勒斯式反讽

一般意义的悲剧,指的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斯多德,1449a)。虽然《西游记》从总体上是喜剧性的,但是就主人公的遭遇来说,相当多的局部情节又是悲剧性的。而且小说中孙悟空和唐僧在取经途中的种种磨难是命中注定,无法逃避的。如来和观音多次预言了这种宿命,加强了孙悟空作为悲剧性英雄的心理势能。从而也形成了小说的命运反讽(Irony of Fate),命运反讽又称宇宙反讽(Cosmic Irony),它与悲剧性戏剧反讽的结合,构成了索福克勒斯式反讽(Sophoclesian Irony),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打遍三界,让很多妖怪闻风丧胆,可是在唐僧的肉眼凡胎面前,他却脆弱得不堪一击,在一些拿着仙界法宝的妖魔面前束手无策。与此相似,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却不知自己生于何地,父母为谁。

3.2妖怪伪装变化所产生的认知差异

妖怪伪装变化所构成的戏剧反讽,文本内外一共有三类不同的接受客体:读者,孙悟空和唐僧。因而产生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模式。

首先,读者的认知权限的全知性在妖怪的变化伪装中受到的挑战,因为妖怪的变化伪装经历了双重拟像,妖怪的存在有三种形态:第一是妖怪的本相,即妖怪现原形后的状态;第二是法相,即妖怪变化前的状态;第三是拟像,即变化后的状态。由本相到法相的变化是第一重拟像,由法相到伪装变化的拟像是第二重拟像,戏剧反讽发生在第二重拟像的阶段。因为在第一重拟像阶段,文本绕过了读者,直到情节的结局阶段才最后揭晓,读者在这一伪装变化只能看到戏剧性的一幕,而看不到戏剧反讽,因为读者不比角色享有更多的语境信息。

其次,唐僧没有语境认知权限,他的认知起点是Sn2,他同其他被蒙蔽对象没有更大的区别,他的认知特点包含的主要问题是知而不信,也就是孙悟空已经说明了妖怪变化的情形,可唐僧却执迷不悟,但这不是并用以展示唐僧的愚,而是表明他的善,《西游记》除了要在戏剧反讽中展现冲突以外,也突出其作为道德寓言的意义。唐僧的认知过程是歧义性的。

第三是孙悟空认知过程的特点,在严格意义上,孙悟空也是被蒙蔽对象,同样不具有语境知情权,其认知起点与唐僧相同,由Sn2开始。但是作者为巧置悬念为孙悟空打造了火眼金睛的本领,这就使孙悟空的认知能力得以提升,因而,他就能够在看到Sn2的所指Sd2的同时,认识到所指Sd2并不是语义真实表达,而是所指Sd1的一个副本,并最终确认Id1的存在。孙悟空的认知特点是其可以在语言镜像中认识到语言本身。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婴儿因为发现镜像中的自己而感到兴奋,不受紧箍咒制约的孙悟空实际上处于本我(id)状态,在自我(ego)状态形成以前,这种兴奋对于他来说是不可抑制的,因此火眼金睛使他产生了认知的过敏性,这种过敏性在唐僧面前是灾难性的,导致了进一步的戏剧冲突。孙悟空的 认知序列中单一符指Sn2映射二个不同所指Sd1和Sd2,二个指涉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合理地规约到自身的意指,因而构成了戏剧反讽中符指的双关性(pun)。所指Sd2处于双关语义场的核心义位,它可以不依靠语境而存在,因而不是真实意图的表达;所指Sd1是能指Sn2的真实意图,它处于语义场的边缘义位,靠语境和认知能力来实现语义表达,边缘义位的表达可以延长感受时间,因而提高了戏剧反讽中伪装过程的语义审美属性。

4 结语

在小说中任意角色所进行的伪装变化,都可以视为是一种语符的转移。在解构主义的视野中,语言能指的变化与滑动展示了语言的生机。就如同在《西游记》小说中,七十二番变化原初就是躲避三灾,延续生命的技能,孙悟空这个符号就因此有七十二种赋值方式,戏剧反讽以变位(conjugation)模式展示着孙悟空位格(case)的变化。妖怪也能变化伪装,因而必然也掌握了长生的手段,却还要唐僧肉来延续生命,这本身就包涵着反讽。虽然神魔角色在不同语境下会以不同的符号变体呈现,但其所指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对《西游记》的统计研究表明,就孙悟空的变化形态已经超过七十二种,伪装变化的结果总是离散性的,戏剧反讽中伪装变化所引起的能指流转总是隐喻性(metaphor)的。

参考文献:

[1]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Claire Colebrook. Irony[M] London:Routledge,2004.2.

[3]Claire Colebrook. Irony in the work of philosophy[M].Lincol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2: P85-87.

[4]Culler, Jonathan On Deconstruc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5]Lacan, Jaque. 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Literary Theory: An Anthology[M]. Ed. Julia Rivkin and Micheal Rya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1998.

[6]鲍德里亚(法国).仿真与拟象[M].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7]布鲁克斯(美国).悖论语言[C]. 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19

[8]陈冲.浅析《俄狄浦斯王》中的情节与戏剧反讽[J].大众文艺(理论),2008(12)

[9]德里达.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0]克尔凯郭尔(丹麦).论反讽的概念[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

[11]罗兰・巴尔特(法国).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2]米克(英国).论反讽[M].周发祥,译. 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

[13]施莱格尔[德].浪漫派风格(施莱格尔批评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5]吴承恩.西游记[M].(黄周星定本西游证道书)(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

[16]索绪尔(瑞士).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M].屠友祥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陈中梅译,诗学[M].商务印书馆, 2003:1449a.

[18]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4)

摘要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反讽是东西小说中的一种语言手段,是一种叙述策略,也是后现代语境下东西在小说中的一种突围。

关键词:东西小说语言反讽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反讽是小说中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技巧。它由于在叙述情节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显示作者的情感态度上,具有意婉旨微而又深刻有力、耐人寻味的特点,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东西的小说,在对人生的生存悖论与生存困境的关注中,选择了反讽这一武器,常常用看似荒谬的或者似是而非的事物,轻俏机智而又隐晦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切关注。

本文从东西小说中的言语反讽入手,了解东西在其小说中建构反讽的主要语言手段,并试图从更深的层面去对东西小说中的反讽作一些阐释。

一反讽:作为东西小说中的一种语言手段

布鲁克斯给反讽下了一个最普遍的定义:反讽是承受语境的压力,是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东西小说中的反讽就是这样构建起来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以所言与所指的相悖或完全相反形成反讽

从语义学的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者“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在东西的小说中,作者常常以所言与所指的相悖或相反来形成反讽。如:

“(1)现在说出来可能你以为我是吹牛,但是我向你保证我没说谎。我是一个政治的早熟者,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后悔录》)

(2)我看到佩服像水那样从赵万年的眼睛里哗哗地流出来。他拍拍我的脑袋:‘你他妈天生就是个搞政治的。’(《后悔录》)”

例(1)、例(2)是小说主人公“我”在向按摩小姐讲述自己的“辉煌历史”时的两段话,“我”的得意忘形、自我陶醉溢于言表。但这种自鸣得意的表象背后却是“我”的悲惨和落魄,表面上的自我炫耀与因为幼稚而反思、自责的内心世界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2 以语言与人物身份的严重错位形成反讽

从常规的写作来讲,人物的语言要有个性,但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对于一个作家来讲,要做到这一点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有时为了某种需要,作者往往会让人物与其语言发生错位。东西也常用这样的方式来形成反讽的。如:

“杨美的哭声中,飘出一串清晰的语言:主席不只是你们的主席,他也是我的主席。你们可以悼念他,我为什么不可以悼念他?你们可以叫我坏蛋、神经病、流氓,不可以不让我开追悼会。”(《耳光响亮》)

在这段文字中,一个疯子的嘴里说出的话都具有那么浓厚的政治色彩,反讽的意味不言自明。

3 以语言与语境的严重错位形成反讽

从语义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来讲,语言表达应该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语言与语境的错位是形成反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东西的小说里这种情况随处可见。

“红梅,明天我就要走了/你就忍心让我睡在客厅里/用一扇未开的门为我送行/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我们夫妻何止一日/就这样,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拍拍你的门板/告别你这个不开门的女孩/曾经,你是我梦想中的新娘/我是一条水草/醉倒在你水波似的怀里/醉过又怎样,爱过又怎样/到头来你照样翻脸不认人/哪个男儿不多情/哪个女孩不怀春/尽管天涯有芳草/今夜我还爱着这扇门/要么,你就发发慈悲/让我从这里爬着进去/要么,我轻轻地走开/正如我轻轻地来/拍一拍你的门板/不带走你的爱。”(《耳光响亮》)

这段文字仿拟的是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我们知道,《再别康桥》表达出来的是诗人对康桥的那种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真挚感情。而把杨春光嘴里吐出的粗俗、无赖、肉麻的语言套在如此诚挚、高雅、优美的经典诗篇之上,使得语言与语境形成了严重的错位,在语境的压力下,他的话语是扭曲的,变形的,尽显其虚伪、滑稽的本来面目,反讽的意味十分强烈。

4 以言语叙述的幽默诙谐创造文本与事实的落差形成反讽

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故事,通过多种手法创造文本与事实间的反差来形成轻松幽默的话语格调,这也是东西方构建言语反讽的一种手段。如:

“顾南丹混杂在校门外等待的人群中,等待者们都心情复杂野心勃勃。她们大都是女性,大都是考场里男人们的妻子。校园有限的铁门把这群充满无限欲望的妇女挡在外面。她们站在铁门外默默地祈求自己的丈夫官运亨通。”(《不要问我》)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处级干部招考考场外那些考生家属们充满期盼、无线渴望的心态,幽默的语言构成了对“趋官若鹜”的现实社会的反讽。这种叙述言语中反讽的运用,既幽默诙谐,又延长了读者对其理解上的阻拒性,在思而得之以后,就会有一种对其中所暗示的深刻意蕴的品味与思考,而身临这种话语营构的境界之中。

5 以矛盾话语意象的并置营造反讽

将两种互相矛盾或不相容的现象并置起来,尤其是把两种矛盾陈述或不协调意象不加评论地放在一起,

从而达到不言自明的艺术效果,这也是东西小说中的言语反讽重要手段。如:

“田波同志举起最后一张相片时,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脸色突然由红变青,身子变成虾状。她用双手捂住胸口,在主席台上挣扎着,最终倒到地板上,那些相片像风中的落叶覆盖她的身体。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田波死于主席台。”(《耳光响亮》)

这里把“战士”、“学者”与热衷于斗人、整人的“田波”并置在一起,形成反讽。这种对照之所以构成反讽,是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因素可以构成一个揭蔽去伪的互反关系。对照越鲜明,越尖锐,则反讽的效果越强烈、越突出,最终使得“赞誉背后隐藏了讥刺,颂扬反成了挖苦,佩服或恭维的言辞表达了莫大的轻蔑。”

6 以事件相背的话语描绘理想与现实的倒错构建反讽

“我把手指抠进窗缝,轻轻地拉,窗门很配合,没发出一点声音就打开了。我伸手去摸靠门边的窗条,摸到了,轻轻地抽,窗条也像是自己人,没反抗就滑了出来。这时我拿掉黑布,把头伸进去,扭开门锁,门锁非常理解,一点也没吵闹。我轻轻地推门,那门就像内奸,无声地闪开一条缝欢迎我。进入张闹的宿舍,我没有遇到半点阻力,那些窗呀锁呀门呀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合伙起来收拾我,竟然没给熟睡中的张闹一点暗示。”(《耳光响亮》)

这段文字写的是“我”潜入张闹家里“作案”过程的描写,在“我”的预想之中,“作案”的过程应该是困难重重的,然而事情的进展完全超乎原来的预想。作者把实际发生的事与预想中将要发生的事情写得恰恰相反。这一反讽凸显的是实际发生的事与深信期待发生的事恰恰相反,从而引发出人物言谈、行动的滑稽可笑,以此达到揭示现实的反讽目的。

7 将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夸张成一种荒诞的形态,沉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出来形成反讽

“他开始憎恨自己,特别憎恨自己的耳朵。别人的耳朵是耳朵,我的耳朵不是耳朵,王家宽这么想着的时候,一把锋利的剃头刀已被他的左手高高举起,手起刀落,他割下了他的右耳。他想我的耳朵是一种摆设,现在我把它割下来喂狗。”(《没有语言的生活》)

王家宽因为憎恨自己的耳朵,手起刀落,像割一块猪肉一样割下了他的右耳。东西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夸张成一种荒诞的形态,沉静、不动生色地叙述出来。把一个夸张可笑的故事,写得沉练冷静,不动声色,在煞有介事的叙述中,读者足以品味出可笑后面的可悲,荒诞背后的真实。

东西在其小说中建构言语反讽手段很多,我们前面列举的只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由于篇幅受限,不能逐一列举。

二反讽:作为东西小说中的一种叙述策略

反讽作为东西小说中如此重要的语言手段,我们如果仅仅关注东西建构反讽的语言技巧显然是不够的。东西为什么在他的小说中对“反讽”如此的情有独钟?这是我们无法绕开的话题。要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东西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中去观照。东西在答《读书报》记者问时说道:“我的写作主要是从内心出发,要表达一种思想,一种观念。”

东西究竟要在他的小说中去表现怎样一种思想,怎样一种观念呢?对此,东西又说:“我对小说内在精神的某种理解,就是对时代的发现、把握和表达”。“我是一个悲剧的鼓吹者,在金钱最真实的城市,情感和欲望的失落不足为奇”。通观东西的小说,可以说,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关注,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世俗苦难的关照,这些是东西小说创作的主题。面对如此沉重的主题,用怎样一种方式去表达呢?东西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爱情市场化的时代,所以许多作家和读者在共谋那种特别温馨和浪漫的爱情。但是一些作家,却在不停地撕毁这种温馨和浪漫,让读者看到一种真实。这种做法就像是把那些正在做梦的人叫醒,有时会让你很不适合。但是这是一种向前的姿态,它和现代人的心理保持一致。浪漫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幻想,现实才是我们的终身伴侣。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让读者看到真相的快感远远大于给读者制造童话般的梦幻。”

但是东西清醒的认识到,过于沉重的作品反而不容易感动人,如何使小说做到既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又能感动人呢?东西选择的叙述策略就是:反讽。

正因如此,东西小说语言,往往带着嘲弄、讥讽、调侃的意味,正话反说,似是而非或者是非而是,却不声色俱厉,具有质感而闪烁着睿智的光辉。东西在他的小说里,不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滑稽的语言氛围,而是以语言外壳表现反讽式的批判精神,将语言作为他反讽式批判的重要工具。读东西的小说,我们可以感觉到东西语言的荒诞的外衣下包裹的是严肃的现实精神,拨开语言的表层绒毛,其深沉结构袒露出来的是作家对当下人生生存困境的严肃思考。

三反讽:作为东西小说中的一种时代话语

任何一位作家,他的语言再独特,再个性化,无一例外都会染上时代的色彩。同样的,东西的反讽也不是他自己的专利,而是时代话语在他身上的一种具体表现。与东西同一时代的一大批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会不约而同的聚集着浓厚的反讽氛围,这是为什么呢?

哈桑借反讽以描述后现代文化特征:

“当缺少一个基本原则或范式时,我们转向了游戏、相互影响、对话、会话、窝言、自省,总之,取向了反讽。这种反讽以不确定性、多义性为先决条件,反讽、透视、反省,他们表现了探求真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心灵反应,真理不断地躲避心灵,只给它留下了自我意识一种富有讽刺意味的增加或过剩”。

后现代反讽充斥着荒诞性、多重性、随意性的暧昧态度,潜含着对世界和人生根本易变性的后现代式宽容。从这里,我们似乎找到了所要的答案:世纪之交的中国,商业消费文化的掠夺性征讨,将一切散落的文化碎片强行纳入消费文化运行的轨道中。

文化产品、精神追求都不可避免成了消费文化蚕食的领地,整个社会呈现一个极端不平衡、多层次、甚至是荒谬的文化现状。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并存的局面,造成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认知方式的错位和断裂。生长在同一时代的人在精神上并不是同代人。名与实、灵与肉、精神与消费、文化与商品之间出现了极大的错位和矛盾,整个社会的情境陷入了反讽的状态。反讽态度暗示,在事物里存在着一种基本矛盾,也就是说,从我们的理性的角度来看,存在着一种基本的、难以避免的荒谬。这些矛盾充斥的特殊社会境遇,促成了整个社会普遍化的反讽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讲,反讽是后现代文化打在东西小说中的时代烙印,是东西小说中的一种时代话语。

东西曾说:我作品的整体风格趋向荒诞、夸张和幽默,原因是我觉得这个世界本身就很荒诞。我一直处在底层,常常感觉到现实的力量很强大,所以看什么都是夸张的变形的,而且只有用幽默才能化解心理的不平衡,只有不停地嘲讽自己才能消解各种压力。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反讽是东西在在荒诞中寻找出路的一种举动。

参考文献:

[1] 舒晋瑜:《东西:我在荒诞中寻找出路》,《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东西:《不要问我》(后记),谢有顺:《爱情档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5)

关键词: 反讽翻译 《傲慢与偏见》 中文译本 运用

1.反讽的定义和发展

在《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中,反讽的定义是:“A Method of humorous sarcastic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words used is the direct opposite of their usual sense.”它最初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时代苏格拉底的话语模式。“反讽”一词源自希腊文字“eironeia”。在希腊喜剧中,狡猾的伪君子(Eiron)经常说一些愚蠢的假话来吹嘘欺骗。由于反讽的运用和发展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历史,因此它被分为很多类型,如言语反讽、戏剧反讽、情境反讽、苏格拉底式的反讽、浪漫反讽、悲剧性的反讽、稳定的反讽和不稳定的反讽。一般来说,英语中运用的反讽可分为三类: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境反讽。本文主要研究言语反讽在反讽翻译中的运用。

2.反讽翻译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

《傲慢与偏见》全文中充满了具备艺术和智慧的反讽,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反讽的资源。对反讽的翻译,在很多学者眼中,就是令原文的感觉在目标语言中体现出来。然而,“讽刺感”包含很多复杂的内容,令翻译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更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讽是一种幽默。如此多的复杂因素,令反讽翻译很难开展。《傲慢与偏见》有过不同的中文版本,1935年,杨斌第一个把该小说翻译给中国读者,但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和混乱的期,小说出版后没有引起很大反响。但是,在中国解放以后,特别是在近几十年,由于人们无比地关心金钱和婚姻这一人生永恒的主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傲慢与偏见》。同时,所有的翻译人员都认同反讽是《傲慢与偏见》最突出的风格,并且把成功地绘制当中的反讽作为翻译该小说的头等大事。在为数不多的以反讽翻译为重点的版本中,王科一和孙致礼所译的版本是讨论的重点。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小说翻译版本有不同的意见。但事实上,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版本无疑会扰乱我们。这不难理解,大部分的翻译受到译者主观因素的限制,这无疑将影响到读者理解简奥斯丁著作中文版本中反讽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来规范《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翻译。成功的反讽翻译和对原文的客观评论,必须通过多维模式,从多个角度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文体对等”。

3.文学文体学方法在翻译《傲慢与偏见》言语反讽中的运用

言语反讽是小说中说话者表达讽刺的一种媒介,它可以是粗鲁的冷嘲热讽,也可以是具有哲理意义的语言。下面的部分将用文学文体方法来分析不同形式言语反讽的翻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掌握好文学文体的译者是如何翻译的。

3.1阐述性反讽

在阐述性反讽中,说话者期望并相信听者有能力明白他打算表达的意思和他所说的话不同或者相反。《傲慢与偏见》中阐述性的反讽占了反讽的绝大部分。这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Mrs.Bennet was in fact too much overpowered to say a great deal while Sir William Remained;But no sooner had he left than her feelings found a rapid vent...Two inferences,however,were plainly deduced from the whole;one,that Elizabeth was the real cause of all the mischief;and the other,that she herself had been barbarously used by them all;...(Chapter 23,88)

王和孙的翻译如下:

王:班纳特太太在威廉爵士面前,实在气得说不出话;可是他一走,她那一肚子牢骚便马上发泄出来。……不过,她却从整个事件上简单地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这场笑话全都是伊丽莎白一手造成的;另一个是,她自己受尽了大家的欺负虐待。(Chapter 23,81)

孙:贝内特太太实在给气坏了,当着威廉爵士的面没说多少话。但是等他一走,她的满腹怨忿顿时发泄出来了。……不过,她还从整个事件中推断出两个明显的结论:其一,伊丽莎白是这场恶作剧的真正祸根;其二,她自己受尽了众人的残暴虐待。……

在原著中,班纳特太太“too much overpowered to say a great deal”,但根据王的译文,班纳特太太是“气得说不出话来”。王对原著作了修改是因为他认为这样翻译能够使译文更加合逻辑、更符合当时的语境――一个人过于激动乃至说不出一句话来。但纵观原著我们知道班纳特太太毕生的心愿就是让她的女儿们嫁出去。她整天都在不停地唠叨。由此可见,简用“a great deal”而不用“anything”来表达如此大的震撼都没能使班纳特太太沉默不语。因此,王对全文主题意义的忽略令他的译文产生偏差,同时令译文的反讽效果和原著产生偏差。同样地,孙将之译为“没说多少话”,尽管忠于字面意思,但失去了文学审美效果。我认为可以这样翻译:“班纳特太太实在给气坏了,当着威廉爵士的面,居然没说出多少话来。”

3.2指令性反讽

在指令性反讽中,说话者并没有想要求听者做什么的意思。下面是一个例子:

“How good it was in you,my dear Mr.Bennet!But I knew I should persuade you at last.I was sure you loved your girls too well to neglect such an acquaintance.Well,how pleased I am!And it is such a good joke,too,that you should have gone this morning,and never said a word about till now.”

“Now,Kitty,you may cough as much as you choose,”said Mr.Bennet;and as he spoke,he left the room,fatigued with the raptures of his wife.(Chapter 2,6)

王:“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我早就知道你终究会给我说服的。你既然疼爱自己的女儿,当然就不会把这样的一个朋友不放在心上。我真太高兴了!你这个玩笑开得真太有意思,谁想到你竟会今天上午去拜访他,而且到现在一字不提。”

“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边走出房间,原来太太那样得意忘形,把他闹得有些腻烦了。(Chapter 2,5)

孙:“亲爱的贝内特先生,你心肠太好啦!不过我早就知道,我终究会说服你的。你那么疼爱自己的女儿,决不会轻慢这样一位朋友。啊,我太高兴啦!你这个玩笑开得真有意思,早上就去过了,直到现在还只字不提。”(Volume 1:Chapter 2,8)

“好啦,基蒂,你可以尽情地咳嗽啦,”贝内特先生说道。他一边说,一边走出房去,眼见着太太那样欣喜若狂,他真有些厌倦。

没有父亲会真心地想让自己的女儿去尽情地咳嗽。在例句中,很明显班纳特先生所说的话是指令性的反讽。他拒绝去拜访宾格利先生――“一个富有的单身汉”,这使他的妻子很生气、很失望。但后来他背着妻子去拜访了宾格利先生。晚上回来以后班纳特先生一直都在谈论宾格利先生,这使得他的妻子大发雷霆。她开始把矛头指向当时正在咳嗽的女儿吉蒂,并对她说:“Don’t keep coughing so,Kitty,for Heaven’s sake!Have a little compassion on my nerves.You tear me into Pieces.”但当班纳特先生告诉她他已经拜访过宾格利先生后,班纳特太太欣喜若狂,之前的不愉快烟消云散,并且开始高度赞扬她的先生。在这种情况下,班纳特先生对女儿说:“Now,you may cough as much as you choose.”这样的话语看上去意思是让吉蒂咳嗽,但一个心智健全的父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咳嗽的;而且咳嗽是一种不接受建议或命令的行为方式。因此,这样的建议不合理,所以可以断定班纳特先生的话是一个指令性反讽。然而,他的反讽并不是取笑女儿,而是针对他的妻子――她现在变得很开心并且神经也不再紧张。而第一种翻译:“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和“好啦,基蒂,你可以尽情地咳嗽啦”精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太过于注重指令性的语气而忽略了原文的幽默效果,因此与原文的美学效果有一定的差距。

3.3承诺性反讽

如果说话者和听者都清楚,前者是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履行承诺,那么说话者所说的就是承诺性反讽。下面是一个承诺性反讽的例子:

“An unhappy alternative is before you,Elizabeth.From this day you must be a stranger to one of your parents.Your mother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 not marry Mr.Collins,and I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Chapter 20:78)

王:“摆在你面前的是个很不幸的难题,你得自己去抉择,伊丽莎白。从今天起,你不和你父亲成为陌路人,就要和母亲成为陌路人。要是你不嫁给柯林斯先生,你的妈就不要再见到你,要是你嫁给他,我就不要再见你了。”(Chapter 20:72)

孙:“伊丽莎白,你面临着一个不幸的抉择。从今天起,你要和你父母中的一个成为陌路人。你要是不嫁给柯林斯先生,你的母亲就永远不再见你了;你若嫁给柯林斯先生,我就永远不再见你了。”(Volume 1:Chapter 20,105)

上述两种翻译都译出了班纳特先生话语的意思,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当中存在假象等值。王把“From this day you must be a stranger to one of your parents”翻译成“你不是和你父亲成为陌路人,就要和母亲成为陌路人”,表面上看来意思和孙的版本一样。但再仔细地想一想,以因长期受到妻子粗俗地压制而沉默寡言的班纳特先生不太可能会那样说话。他说话经常带点讽刺意味,但不会太明显。从这一点看来,孙的翻译很好地把班纳特先生说话的风格翻译出来了。

3.4表达性反讽

表达性反讽意在使听者清楚地知道讲话人的抱怨,并且对听者产生一些心理影响。例如,引起他的愤怒和惊讶并同时维持讽刺效果。看看下面的例子:

“And then when you go away,you may leave one or two of my sisters behind you;and I dare say I shall get husbands for them before the winter is over.”

“I thank you for my share of the favor,” said Elizabeth;“but I do not particularly like your way of getting husbands.”(Chapter 51,212)

王:“等你动身回家的时候,你可以让一两个姐姐留在那儿;我担保在今年冬天以内就会替她们找到丈夫。”

伊丽莎白连忙说:“谢谢你的关怀,可惜你这种找丈夫的方式,我不太欣赏。”(Chapter,51:192)

孙:“等你们回家的时候,可以留下一两个姐姐,不等冬天过去,我准能替你们找到女婿。”

“谢谢你对我的那份心意,”伊丽莎白说,“可惜我不大喜欢你这种找女婿的方式。”(Volume 3:Chapter 9,286)

两个翻译版本把伊丽莎白对丽迪雅非真心的感谢翻译出来了,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对话模式,就是在英语里面,当我们感谢别人的时候,“Thank you”前面是不会加“I”的。但在伊丽莎白的话当中,“I”很明显是用来表达对她妹妹无知的讽刺。这一点两个版本都没有翻译出来。建议这句话可以译为“我可真要谢谢你的好意了”。

上述例子分析了将文学文体学方法运用于小说中的反讽翻译对翻译工作的帮助是相当大的。因此,小说翻译者必须具备很强的文学和文体学功底。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发现作品当中的审美价值。否则,他就无法传递原著的美。

综上所述,文学文体学方法有利于译者更深入地理解反讽,理解反讽的审美价值从而有助于翻译工作的开展。然而,目前对于反讽翻译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傲慢与偏见》,在其它文体中如诗歌、戏剧等还没有被论及,因此,此文的研究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研究,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更进一步地开展。成功的反讽翻译和它的客观评论,必须建立在多维模式和多角度的基础之上,而译文可与原文的主题意义和审美价值实现“文体对等“。现有的对实例分析并不全面,应进一步地努力扩大研究范围来证实这种翻译方法的价值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Austen,Jane.Pride and Prejudice[M].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3.

[2]申丹.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英文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李建军.论小说中的反讽修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4]朱虹傲慢与偏见序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6)

关键词 《一粒麦种》 新批评 情景反讽 反讽 宿命惯性

中图分类号:I42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恩古吉不光是肯尼亚,同时也是整个非洲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其著作《一粒麦种》被看作是一部表达失望,误解和认知偏差的一部小说。通过一系列发现和彻底转变的过程,主要人物的生活被重构,我们认识到他们作为个体和历史人物,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样子,超过了事物预期的发展走势。文章突出表现独立前人们的期望与独立后的现实相互背离的事实,充满了反讽。故事围绕基希卡,穆苟,卡冉加,梦碧和基孔由的故事为主线,深刻揭示文章的这一主题。对于本部小说的研究较少,主要有形式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心理学角度,本论文主要采用新批评主义的情景反讽作为主要理论依据进行论述剖析。

情景反讽是“指某种事态的发展违反常情,与一般预料相反,有人称其为‘情景的嘲弄’。”情景反讽又被称为结构反讽(Structural Irony) ,指的是“读者的期待与推测与真实的情况不相符”。其相对于言语反讽的微观性而言, 更追求一种整体性效果。在表现手法上是文本的主体立意、情节编撰、虚实结构等文体要素共同孕育的一种内在张力,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但这种不着痕迹的悖谬也赋予文体以较为广阔的阐释空间。如果说言语反讽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的反讽意图,那么情景反讽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反讽意图并且和小说中的人物有关。情景反讽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遍现象,在表现小说的主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间接言语行为的一种特例,情景反讽特定的文学背景中或凸显荒谬,或辛辣讽刺,或幽默俏皮。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通过情景反讽体会其在塑造人物形象,展开和揭示主题,以及抨击社会制度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本文主要从情境反讽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反讽艺术。

1含糊性特征下的《一粒麦种》

情景反讽的含糊性特征是指作者在描述故事中运用情景反讽,目的是为了通过显现(ostensiveness) 引起读者的注意,显现触发了一定的认知环境。根据关联理论,认知环境是指交际时物理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函数。交际双方可共享认知环境,但是对这种环境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环境、认知结构、记忆能力和注意状态都不可能绝对相同,所以在同一语境中做出的假设也不可能绝对相同。作者或说话人实际上通过作品这个中介与读者或听者进行交际,他们的交际意图和读者或听者的识别之间肯定存在距离,因而使情景反讽的含糊性成为一种必然。《一粒麦种》的故事仅发生于独立庆典前的四天,但通过不断的倒叙穿插,作者把自“茅茅运动”以来的十年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部有关获得自由后的肯尼亚在早期混乱年代的小说,刻画了当时人们对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以及混杂其中的对英国殖民者遗留下的腐败和暴力的恐惧。故事一开头就提出悬念:谁出卖了自由战士基希卡?但是迟迟不答,制造了一个贯穿全书的悬念,使人读来不忍释卷。

2逆期待性特征下的《一粒麦种》

构成情景反讽最重要的条件当推逆期待性。我们对情景反讽的理解不仅应从语言的角度,还应从心理的角度。因情景反讽的理解不仅与语言本身的运用有关,还与交际者的心理期待有关。从语用心理方面看,说话者旨在给听者造成某种心理上的逆期待感受,听者会很自然的感知某种逆期待的不匹配,这种感知触发听者对话语的性质产生怀疑;从语言层面看,心理方面的感知使听者认识到该话语本质上不是对事态的一般描述,而是对事态的批评性评价或评议。所以逆期待性是情景反讽的重要语用特征之一。

基希卡被奉为逝去的英雄,穆苟被封为活着的英雄。穆苟为人沉默寡言,曾在英国人集中营中领导过一场绝食罢工,制止过村里的保安殴打怀孕妇女,自始至终他都是家乡公认的英雄。然而在安静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黑暗秘密,他为了保全自己,曾背叛民族英雄基希卡,向英国人告密。此时他的家乡正在筹划一场肯尼亚独立日的庆祝大会,前反抗军斗士R将军和寇义纳打算当众处决背叛基希卡的通敌者卡冉加,令其在大会上坦白自己的罪行。一个出卖本民族的叛徒本该被五花大绑,生吞活剥,但事实上却被误以为是民族英雄,被众人敬仰,歌功颂德。 他的言语举止的奇怪被亲切地指为是因为那些磨难。基希卡的爱国热情与满腔热血在另一层面上被指为傲慢无礼――“在他看来,流血就跟从河里抽水似的,想抽就抽”,穆苟对基希卡抱有强烈的畏惧和憎恨。 穆苟的一生经历了由逆境转入顺境,又由顺境转为逆境的两大转折。穆苟早期仍受姑母的漫骂和折磨,当姑妈死后他却想念起她,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当他想过平静的生活是,基希卡闯入了他的生活,并希望他加入茅茅运动中,然而痛苦的他选择将基希卡的行踪暴露给了白人,使基希卡被奉为逝去的英雄,而穆苟自己却阴差阳错地被封为活着的英雄,但是他的心却备受煎熬。这是他的第二个转折。作者表现了主人公穆苟必须为自己的过错负责的一面,又强调他刚正不阿,善良的一面。

3间接性特征下的《一粒麦种》

Searle 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通过间接表达方式实现其交际意图的,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关系,即所谓间接言语行为。作者或说话人在作品中并不直接表明对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的看法,而是借助情景反讽来讲故事,并将其真正的意图隐含其中,希望读者或听者能够根据其文字表达的字面意义来推断出作者的真正的写作意图,这就是一种间接的言语行为,因此间接性是情景反讽的又一语用特征。

从小说的开篇看,很难捕捉到穆苟的性格特征,对读者而言,这样的开篇,更像是肯尼亚悲剧史的倾诉。残疾的身躯,并没有引发悲剧的上演。而是苟活下来的勇气,成为反补的重点。而正是为了苟活下来,小说中的各个主要人物都选择了自己不同的命运。穆苟为了平淡的生活,为了苟活选择了背叛基希卡从而避免卷入革命的漩涡过自己平淡的生活,但最终却未能如愿,英雄的头衔压得他喘不过起来,于是他就越发表现得不合群,表现得沉默,结果确适得其反,越想拒绝,越想推卸人们就越敬仰他,基库由和梦碧先后把他视作自己倾诉对象的最佳人选;卡冉佳被他的勇气所震撼由衷地敬佩他。穆苟一个在命运中踯躅的好人在命运的捉弄下一步步走向悬崖峭壁。叛徒和英雄属同一人,随着剧情的发展,剧中隐在的“发现”和“突转”彰显凸现出来,成为情景式反讽的必要条件和组成部分。从小说的开篇看,很难捕捉到穆苟的性格特征,对读者而言,这样的开篇,更像是肯尼亚悲剧史的倾诉。残疾的身躯,并没有引发悲剧的上演,而是苟活下来的勇气,成为反补的重点。赎罪是穆苟活下去的答案,他将用勤劳的双手,坚实的推开独立的窗户,让阳光照进这个,充满沆瀣一气的心房。

4结语

命运是情景反讽的最积极的因素,是安排整个剧情秩序中看不见的手,这种结构性反讽渲染突出了《一粒麦种》的悲剧性,敢于反抗命运,最终被命运打倒的过程是壮烈的,是需要付出巨大牺牲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豪迈的,造成的悲剧效果是强烈的。

参考文献

[1] ,涂靖.情景反讽的类别及语用特征[J].牡丹江教育学院报,2008(01).

[2] 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M].武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 李公绍.新编美国文学选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 Searle.Express and Mea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31-43.

[5] 涂靖.反讽的语用特征和限制条件[J].外语学刊,2002(01).

[6] 周雪.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反讽之管窥[J].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出版社,2009.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7)

一、 反讽及其效果性

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语言上来看就是说反话,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来表达作者对某种现象或某个人、某件事情的鄙视与挖苦。《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简・奥斯汀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把英国式的幽默风格融入其中,她在作品中习惯用较为夸张的手法对故事内容进行铺陈,利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丰富多彩的语言把人物形象刻划得真实可感。反讽是她较为惯用的手法,《理智与情感》是作者成功运用反讽的典范之作。不论是小说还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其中都很好的对反讽效果加以深化,这种讽刺艺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文学写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表现手法,反讽的运用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事实与表象的反差,反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经常用到的有三种:结构反讽、情境反讽、戏剧反讽。作品中对反讽手法的成功运用可以含蓄有力的把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出来,把作者的态度暗含在隐隐约约的措辞之间,读者透过表面现象可以领会到其中的深层含义。反讽手法的运用可以避免作者利用直接的方式武断地把自己的态度以及思想强加给读者,而是利用一种曲径通幽的方式使读者心领神会。

二、《理智与情感》中的反讽效果

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在风格上坚持“忠于原著”的原则,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著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借用反讽的手法达到自己想要的表达效果。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在反讽上的运用上都体现了两种形式:情境反讽和戏剧反讽。

(一)小说和电影中的情境反讽对比

在情境反讽中,故事的结局往往不是读者所意料的,它打破读者对小说情节的期待,从而借用一种新的模式来代替他们头脑中原有的情节模式和发展方向。两种不同的表现模式对读者的定向思维产生刺激,在一定的基础上启发他们不停地反思。情境反讽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效果,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情境反讽都可以从三方面来看:1.表象与事实的对立;2.叙述语调和所述内容的对立;3.行动和结果的反差。

1.富含调侃意味的性格展示

行动和结果的反差:个别情境反讽产生于人物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情节发展的巨大反差之中。小说文本中,威洛比拥有一种浪漫洒脱的情怀,是玛丽心中所向往的结婚对象,她主观地认为自己会和威洛比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客观情节的发展却与她的主观愿望形成强烈反差。威洛比一出场,体现的是一种“白马王子”的风范,他救走了处在困境中的玛丽,让人对他产生崇敬和欣赏之情。经过与威洛比的进一步相处,玛丽发现他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他精力充沛,拥有着开朗的性格和敏捷的思维,他内心充满激情,对人热情,并且对音乐和诗歌有着忠诚的热爱。他所拥有的一切都让玛丽倾倒,是玛丽所盼望的理想对象:勇敢而充满激情。面对这样一个理想人物,玛丽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怎能不动心呢,怎能不被他给吸引住呢?而在威洛比的眼中,玛丽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完美女人。在与玛丽聚会的时候,威洛比总会感觉到精神愉悦,他们的谈话总是充满激情,在外人看来确实是很般配的一对。在这样的情节铺陈之下,读者自然而然地期待着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能够美满的在一起生活。但是作者却打破了读者的思维线路,威洛比居然是个伪君子,他背叛了玛丽,露出本来的虚伪面目,褪去浪漫唯美的外衣,只剩下色情骗子的丑像,威洛比最初的英雄行动和最后虚伪面目之间的巨大反差彻底打破了读者的情境期待。

表象与事实的对立:表象与事实的反差主要体现在影片场景安排不合理性以及叙述者对影片中所阐述的重要信息的克制。影片中,玛丽拥有聪慧的性格,她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热情。对于悲伤和快乐的表达她没有丝毫的节制,一言一行中透露着大方和幽默。透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观众会对她有一定的期待,她在影片中应该是一个感性的代名词。可是,如果对这种感性思维过分的夸张,就会给人产生一种虚伪之感。在影片中,玛丽与艾林诺都是女主角,两者相比起来,玛丽身上的优点要更多一些,可是在这里,影片却把她的这种情感当作攻击的对象,例如影片中所出现的一些画面:玛丽弹钢琴的时候落泪,看到飞舞的落叶不停叹息,用一种不正常的情感去朗读诗歌。在庄园主人去世后,母女四人就要搬离诺兰,而玛丽在此时独身一人来到了花园里,面对眼前之景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着树木,面对家园,她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依恋,同时又充满了矛盾之情,叙述者极力克制玛丽对玛丽真实性格的描绘,这些不合理的场景安排体现了表象和事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借此,观众从中看到了18世纪末感伤主义影片的影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