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15:44:24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篇(1)

【关键词】市场化,民族文化,科尔沁叙事民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需传承的文化,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更有助于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如何在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之间得到平衡,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让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让它们更好地延续,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类社会现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现象等同于社会现象,狭义的文化现象就是精神现象,不含客观现象或物质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它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创造传承的文化,是对自身民族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反映、赞美和歌颂民族情感、婚姻爱情、风俗传统的真实写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产,它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基础。

蒙古族叙事民歌是在蒙古帝国时期产生,到元代时期得到进一步深化。科尔沁叙事民歌到15世纪中叶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叙事歌曲。科尔沁叙事民歌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形式,分为长篇和短篇。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胡尔奇”编创和演唱,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绝大多数以真人真事作为直接的演述对象或创作原型。例如:《嘎达梅林》,《努恩吉雅》。其特点,情节复杂,有众多人物,篇幅浩大,整日整夜唱。音乐特点,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

科尔沁叙事民歌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一个全盛时期的阶段,数量多题材丰富,出现了美不胜收的繁荣局面。科尔沁叙事民歌创作手法真实,以反映科尔沁草原游牧民族苦难的生活为主,热情讴歌那些不畏敢于斗争的英雄,歌颂了追求自由民主、追求美好婚姻爱情的青年男女,也在那人迹罕见的辽阔草原上科尔沁叙事民歌曾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文化商业”理论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从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在市场化中保留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构建民族文化的繁荣之路,让民族文化回归生活,是我们应该必须面对和关注的。虽然我们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科尔沁民歌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目前关于科尔沁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比较深入全面,而传唱的情况却令人担忧,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濒临灭绝的态势。

首先,语言文字危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和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了多彩多艺的民族文化,使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飞速传播、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的危境。蒙古语是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载体,智慧的人们用母语来唱出自己的心声,可是蒙古族人口中能用民族语言文字的人也逐年减少。根据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巴音巴特尔研究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纯蒙语课本的印刷量在1992年的六万八千多册到2005年时下降到两万两千两百多册。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内蒙古蒙古族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学习母语。

其次,缺乏传承人危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消费文化快速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歌舞的生存的环境改变,对科尔沁叙事民歌的传承带来了危机。这集中表现在民间科尔沁叙事民歌艺人逐渐老化,年轻人很多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经历向老一辈艺人学习,有些打工的蒙古族年轻人受到强势消费文化的影响,对民族文化甚至产生了自卑感,认为是落后而无用的东西,从而歌不会唱或不再去唱,舞也不会跳,渐渐的便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民族歌舞,致叙事民歌继承人的缺乏,民族歌舞面临失传。传统的文化消遣方式正在被各种电子娱乐产品所取代。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说唱叙事民歌,他们被各种流行音乐充实着,对叙事民歌的关注度减弱,甚至被他们忽略掉,这是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最严重的冲击。

最后,民族文化认同感危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个民族的自我否定以及消亡。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优胜劣汰的原则决定了市场化的过程更需要符合性优秀人才,加上这几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在一些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授课的毕业生很难得到就业,人们对民族语言授课产生了很深的误解,这也直接导致人们对自己民族自我认同感的减少,使得更多人的放弃了民族文化,开始全盘接受汉文化,这使得需要用母语去传唱下去的科尔沁叙事民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导致文化危机的重要根源。一是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现在很多蒙古家庭生三个或两个孩子的很少,再加上有些虽然说是蒙古族,但是却不会说、不会写蒙古语,所以说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二是通婚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蒙古族与汉族通婚,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族人口,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旦少数民族女性嫁到汉族家庭以后孩子就会随爸爸的民族。

第二,经济发展在政府日程中的位置高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工业化生产,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及经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民族地区交通也得到了发展;但大多数人还不够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民族文化的保护现在被忽视了,民族文化传承上就会出现断层,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物质的欲望厌倦时,再来寻求民族精神文化来抚慰心灵,就会无处入手。

第三,学校教育未能承担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国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与升学率无关紧要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很少重视,没有把传承民族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也少有传授民族文化这方面的。近几年来科尔沁地区中小学开始新课程改革,陆续的把蒙古叙事民歌的唱法及演唱技巧带进了课堂教学。可是真的为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让它允许进课堂吗? 有人认为,他们是为了得到政府对从事这项工作丰厚的财政补贴。

第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冲击。叙事民歌原始的传承方式就是说唱艺人也就是“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当中,把优美动听的民歌传唱到科尔沁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使更多的蒙古族老乡学唱新的民歌,在根据自己的理念再去对民歌润色和加工。但是这样的传承方式对如今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越来减少的今天很难保障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现在在科尔沁草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上一辈人的生活方式更加的封闭,以前的“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的方式已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

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保护与传承科尔沁叙事民歌等少数民族文化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财富,通过民歌中蕴含的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发挥民歌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继承少数民族人民简朴快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在物质繁荣之外寻找故有的幸福源泉,并将这种淳朴简单的风格弘扬开来。具体来说,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思路包括政府引导、民族认同、学校教育和市场运作四个层面:

第一、科学采集科尔沁叙事民歌资料。我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在音乐方面存在着重宫廷轻民间,重汉族轻少数民族的意识倾向,使少数民族音乐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本身受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独立研究、记录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致使我们今天能收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少之又少。现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的整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技术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保留现有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必须确保其对象的原形原貌与原汁原味,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才能得以完成。有了这种全面、细致的保存,即使将来在民间消亡了,我们也可以根据存储的详实资料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将其全方位还原和再现。也可以通过举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展的形式,使外界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生活的实际状况,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努力的进行科尔沁地方民歌研究、整理和理论探讨,加强对内蒙古科尔沁叙事民歌艺术的抢救、保护。

第二、学校的教育是主要渠道。在音乐多元化的今天,现代流行歌曲以及西方音乐正在充斥着整个音乐市场,少数民族的音乐已不再是人们欣赏的主流,况且掌握民族古老艺术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将会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消亡,所以培养新一代年轻音乐人已成为继承和发展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共同的重大课题。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传承的过程中,人始终是实施这一音乐行为的主要对象,要让少数民族音乐人去传承其自身的音乐文化,就要求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他们保护传播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是继承发扬民间音乐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音乐来源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把本民族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使孩子们在耳濡目染当中,了解并学习民族音乐,这也有助于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蒙古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市场化运作作为传承的重要方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求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把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相结合,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文化推向市场。解决好如何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旅游业相结合,在各个旅游点巡回演唱。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高科技相结合,把它收录入网络,实现民歌在网上播放,也可以在网上经营类似于网店里销售叙事民歌的“叙事民歌集”。 可以尝试冲破语言的界限,把科尔沁地方民歌的歌词翻译成汉语进行演唱,尽管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影响到蒙古族民歌的“原汁原味”,但这种做法有助于蒙古族民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传播。

第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领导和引导是关键。少数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独立存在的标志,是人类文明不可代替的精神财富。 比如科尔沁民歌《嘎达梅林》所贯彻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我国目前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大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与大型节庆活动相结合,申报为国家级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第l版,社会学卷,40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3]胡日勒沙等:《科尔沁民歌人物传说与传》(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第199—201页。

[4]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216页。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篇(2)

关键词:教育电影;审美特征;《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

中图分类号:G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82-02

青少年的成长要遭遇和化解各种冲突,他们会经历迷茫、狂乱、痛苦、顿悟,这往往会成为教育类电影的情节主线,根据成长叙事所占比重,教育类电影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塑造教师形象为重心的影片,另一类是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聚焦点的影片[1]。透过这些影片,观众可以感受到师生之间的那份爱和温暖。世界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巴赞在其《电影是什么》一书中说到“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这点胜过其他任何艺术品类。[2]”如此说来,电影往往是用爱支撑起来,电影对于爱的表达是其他艺术品类所无法比拟的。以教育题材为内容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和《地球上星星》表现的就是一种师生之间真挚的充满爱的情感。

一、爱的故事:打开心中的最美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教育题材电影,讲述的是才华横溢却落魄不得志的音乐家克雷芒马修在其人生的低谷时期来到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任学监,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问题少年。校长用高压残暴的手段管治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对立关系。马修老师初到这所学校时也遭遇了学生们的恶作剧,但是性格沉静且富有爱心的马修老师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这种状况,试图和学生们拉近距离,音乐课上,他让大家一起排练大合唱,让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天赋,在他的努力下,原本沉闷的学校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折纸飞机、玩降落伞、踢足球……最终马修老师还是因为和校长之间的矛盾被学校解雇,但是此时,马修老师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打开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印度儿童教育题材电影,又名《心中的小星星》、《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八岁孩子伊桑,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但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如人意,所有人都认为是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伊桑都显得格格不入,父母将其送到一所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承受着与家人分离的痛苦的伊桑在新的学校里更加沉默寡言,直到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的到来。尼克用他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当他发现伊桑并不快乐时,他开始寻找原因,发现伊桑并非是不用心,而是患有阅读障碍,有感于自己的一些经历,尼克想帮助伊桑,他对伊桑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最终帮助伊桑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快乐。

尽管两部影片讲述的故事不同,却都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让学生们的生活和人生发生了改变,马修老师和尼克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一样的,他们用自己那份真挚的爱,打开了学生心中那片最美的春天。

二、爱的叙述:线型结构的内容表现

悉德菲尔德说:“结构就是把故事按照一定位置安排好的东西。[3]”戏剧式线性结构是电影叙事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通常以时间顺序为主导,以事件的因果关系推进故事的叙述,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

《放牛班的春天》采用倒叙的结构进行讲述。影片一开始是已经成为著名指挥家的皮耶尔莫杭治在音乐会前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心情悲痛的他在音乐会结束之后回到家乡参加母亲的葬礼,当晚,幼时的同学佩皮诺来访,带来了一张童年的合影和一本学监克雷芒马修老师在“池塘之底”任教期间写下的日记,翻开日记本,皮耶尔耳边彷佛响起了马修老师的声音,“1949年1月15日,经过多年在不同的领域尝试失败后,我深信即将面临最悲惨的未来……”由此引领他进入回忆,从而进入影片的主体部分……一直到影片的最后,马修老师的日记结束,但“池塘之底”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而是通过佩皮诺的讲述和皮耶尔的回忆继续完成故事的尾声。

《地球上的星星》则是按照顺叙方式来结构影片。影片以伊桑在水中的倒影切入,一脸天真无邪的伊桑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父母亲的期望和哥哥的优秀对比出伊桑的力不从心,于是他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里伊桑的孤独与痛苦让观众期待有人能够给他带来希望,尼克老师别出心裁的出场预示着他的与众不同,尼克老师给伊桑带来了春天,带来了快乐,最终在老师举办的大型画画比赛中伊桑获得了一等奖,他的才能和价值得到了认可。整个故事的叙述顺理成章,层层递进。

《放牛班的春天》主要以马修老师为主线来叙事,讲述马修老师来到“池塘之底”之后给这里带来的改变。《地球上的星星》则以伊桑为主人公来完成影片,讲述伊桑在进入寄宿学校之前的情况,进入寄宿学校之后的孤独,以及尼克老师到来之后的改变。

三、爱的演绎:师生情谊的诗意境界

在《放牛班的春天》和《地球上的星星》中,老师都是爱的给予者。但同是爱的给予者,两者的形象却大不相同,各有特色。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性格沉静,热爱音乐,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可是命运却没有给他机会成为音乐家,他在人生的低谷时期来到“池塘之底”。但马修老师对于这份新工作仍抱有热情,他尝试用各种方法改变“池塘之底”的状况。当马修老师第一次进入教室遭到学生们的恶作剧时,面对校长的询问,马修老师为使学生免于惩罚而替他们遮掩;当校长对蒙丹进行严刑拷打时,马修老师忍不住制止;当得知佩皮诺的父亲已经在战场上牺牲,而年幼的佩皮诺却依然每周六趴在校门口等待父亲来看他时,马修老师给予了佩皮诺父亲般的关爱和照顾;当他发现莫杭治在音乐上的天赋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发掘莫杭治的音乐天赋,最终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这些情节体现出马修老师具有宽容心、爱心、热心、耐心等优秀的人格素养,他关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正是他的这些品质为原本死气沉沉的“池塘之底”带来了生气和欢乐。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尼克老师则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老师,这一点从他的出场就可看出。在一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没有像平时一样等来美术老师,却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紧接着一身小丑打扮的尼克老师出场了,他带领同学们又唱又跳,气氛欢快。在办公室里,尼克与其他几位老师的交谈显示出他的不同,在那些老师看来,特殊学校里的学生是没有未来的,他们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些老师的看法,尼克老师不以为然。当他得知伊桑的情况时,他想要帮助伊桑,因为曾经他自己也和伊桑有着同样的经历。在去伊桑家家访时,伊桑的作品让他明白伊桑是有天赋的。于是,在课堂上他给同学们讲了很多小时候有读写障碍长大后却惊艳了世界的名人,并告诉伊桑,他曾经和他一样有着学习方面的问题,以此打开伊桑封闭的心扉。尼克老师给伊桑补课,和他一起做玩具、画画,在老师的帮助下,伊桑渐渐进步,笑容终于在伊桑的脸上绽放。影片的最后,尼克老师举办了一场画画比赛,在比赛中,伊桑得了一等奖,这是对伊桑的肯定,也是对尼克老师的肯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尼克老师的细心和对学生的爱心。

《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对待不同的人和事情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由此来展现马修作为一个老师的不同侧面;而《地球上的星星》则主要是通过尼克老师关心帮助伊桑来塑造尼克老师的形象。一个沉静稳重,一个充满活力,相同的是他们都怀揣着一颗对学生的爱心。

四、爱的交响:情感交融的心灵之音

音乐,作为电影语言的一种,在影片中起着创造情感体验、展现环境氛围、调整叙事节奏等作用。

《放牛班的春天》中不同的片段采用不同的配乐,每一个段落都有一首完整的插曲,这些插曲根据影片的情绪氛围不断变化,既相互独立又统一于影片,对应影片情节的发展。片中所用乐曲总体上都是优美柔缓的,在叙事的发展中随着马修老师和学生们感情的融洽,音乐由一开始的沉重悲伤逐渐欢快明朗起来。这些音乐是孩子们心中的声音,明媚欢快的音乐象征着他们健康成长的心灵。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音乐大都以歌曲的形式出现,前半部分大都采用童声独唱的方式,犹如伊桑的内心独白;后半部分则是用男声独唱的方式来表现,如尼克老师出场时、智障儿童表演节目时、尼克老师去伊桑家家访的路上等场景中,都是配以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反应了该片的主题,还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孩子们是地球上的小星星……”

总之,尽管两部影片各有特色,但二者的主题是一样的:一位好的老师用自己的力量去打开学生的心扉,给他们带来最美的春天。值得一提的是,《放牛班的春天》的导演斯托夫・巴哈蒂和《地球上的星星》的导演阿米尔・汗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一个原是出类拔萃的古典吉他手,一个是印度实力派演员,这两部影片都是他们执导的第一部作品,而且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胡疆锋.校园里的“那些花儿”――关于当代中国教育电影的成长叙事[J].艺术评论,2010(6).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篇(3)

[关键词]二胡教学 艺术形象 音乐情感 塑造方法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这一句话很好的解释了何为“艺术形象”。在音乐表演中,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如何将音乐作品中的核心思想通过双手,以乐器为媒介进行“拟人”般的塑造,是每位演奏者所要苦思的问题;对于教育者来说,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这一塑造的音乐活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作品中地方音乐特色便是典型的,也是最为基础的艺术形象。可以说每个地方的音乐都会带有当地的民俗民风,因此,我们不难从地方音乐特点得出作品中音乐形象的整体概念。

《秦腔主题随想曲》(以下简称“秦腔”)是以秦腔曲牌为素材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同时带有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陕西秦腔一派音乐苍凉、高亢,慢板表现其深沉哀婉,快板则爽朗刚健。此音乐特色与当地民族民风如此贴近,也就是说,作品中表现的音乐情感的大方向是塑造悲苦而沉重、悲愤而激昂,具有典型陕西人民淳朴豪迈的艺术形象。那么在演奏中我们要用与之相呼应的演奏技巧来为艺术形象进行诠释,作品在开始部分频繁的大滑音、慢板段落性音7的滑揉处理、强拍点4音的延续、快板部分搂揉技巧的运用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上述部分作为教学重点来强调。那么在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演奏的听觉方面为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塑造,当然还有另一部分那就是包括视觉。西北地区民风粗狂、豁达而不拘小节,那么在音乐形象的视觉上演奏者要生动的呈现出开阔且宽广的演奏状态。在引导学生放松的前提下,将右手肩膀至大臂、至肘关节处打开,并随运弓方向进行肢体摆动;左手于大滑音处上下换把果断干净,如西北人性格般直爽干脆;身体略微后仰,除控制音色外,还要将作品慢板与快板部分不同的音乐情感做出对比,激昂时将身体前倾,力量收至小臂处,呈蓄势待发状。从作品的整体上看,《秦腔》这部作品的音乐情感较为粗糙,情绪起伏变化显著,艺术形象以当地民族民风为基础进行塑造,不是个体而是整体,此类风格性作品均以此法为之。

二、民族作品中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在一部分民族器乐作品中,有些具有特定性的艺术形象需演奏者以音乐表演的形式来进行塑造,除具有作品本身的民族特色、当地音乐特点之外还要注意对具体形象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描述。

《兰花花叙事曲》(以下简称“兰花花”)是根据陕北民歌而进行创编的一首二胡作品。作品的整个创作理念是“叙事”和“描述”两大部分,它按照故事的发展来对乐曲进行诠释,再以描述的方式进行具体解说。乐曲讲的是一个叫兰花花的女孩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勇于反抗恶势力的悲惨故事。那么在叙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作品中每一段落里基本的音乐情感,我们要做的便是在叙事与描述中,在自我对事件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外貌、性格、遭遇惊变后会出现的情绪、情绪从悲伤到愤怒反抗的转变、再到最后以跳崖表现出对爱情及现实的绝望等诸多方面的构建,以表现人物情感为主线,细致的描绘各个段落层面的人物形象的变化,以追求叙事、描述、情感三方面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塑造完整艺术形象的统一。这类作品绝不可以将概念整体化,必须特定于某一具体形象,特定于某一故事情节而进行外在与内在的描述,进而塑造此形象。

三、在对外国移植作品的演奏中,由于对作曲家及作品创作背景的不了解,导致机械化的完成作品技巧,毫无内涵和音乐形象可言的这类现象在高校二胡专业的学生学习中较为常见。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篇(4)

[关键词]刘天华; 串联; 转折

电影《刘天华》讲述的是我国重要的民乐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一生的传奇事迹,通过讲述他从小酷爱民乐尤其是二胡,到后来任教北大再到他的创作和演奏方法引起了轰动,从而为中国的二胡发展和民乐进步作出了长足的贡献。在影片中,整体上和他所钟爱的民乐形成了良好的呼应。影片中,通过穿插和再现民乐的形式,包括一些音乐会、西洋音乐以及背景音乐的合理选配,都将电影《刘天华》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音乐对叙事的促进也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独特的魅力色彩。

一、有关电影《刘天华》的总体概述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是由刘天华从小青梅竹马的结发妻子来叙述的,讲述了刘天华本人年少的故事。刘天华,字寿椿,江阴人。从小他就对音乐十分中意,尤其是自己通过在民间师傅那里学得的类似胡琴和其他的弦乐十分钟爱。并且性格温顺,喜欢听这类管弦之乐,常常因为和他人学习民乐或者听到好听的民乐而流连忘返。他的妻子和他是发小,可以说青梅竹马,在1914年的春天嫁给了刘天华,当时刘天华的父亲恰逢无常,家中老少不少,还有还未成年的弟弟需要照顾,加之刘天华成家以后,家中也新添了人口,一时间,家庭的压力和生计的挑战都使得日子过得清贫没有保障。这时候,刘天华就每每独自坐在家门口拉着自己的二胡,抒发心中苦闷的情绪。过了不久,他到常州的母校去担任音乐的教员,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当时十分崇洋推崇西洋乐器如小号、手鼓等等,而对自己国家的民乐不屑一顾。教学任务无法继续下去,刘天华感到了民乐发展的桎梏和困难。对国乐的没落非常失望,惶恐,同时也对国人之于国乐的态度不平。一天,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亲笔写下了聘书寄往刘天华家中,诚聘他出任北大的琵琶教师。刘天华独自背上了行囊,去往北平教书。在北大,他结实了他在音乐和人生上的挚友――来自俄国的小提琴教师古诺夫,古诺夫十分欣赏刘天华的才华,同时也赞扬他的人品,刘天华也对古诺夫在音乐教学上的独特方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天华提出主动向古诺夫学习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并且通过对小提琴的学习,逐步改进他在二胡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由于当时二胡在国内多是一些流传下来的民间的曲调而没有完整的音乐和乐谱,这使得刘天华逐步探索着二胡在长远发展中的模式。在这期间,他学习了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也为他创作二胡的完整的曲目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在挖掘民乐的精华方面,他改进了二胡的工尺谱记法;另一方面,他也通过对西洋乐曲的学习,逐渐将合理的创作方法融入了国乐创作之中。在随后到来的“”的镇压中,不少学校受到了冲击,而刘天华也失去了他在北大的工作,古诺夫远走他乡。北大的同僚十分钦佩刘天华在音乐上的造诣和崇高的个人品德,积极为他谋求职位,而追随刘天华学习国乐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在对音乐的改进过程中,刘天华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很多的思考,从人生的价值,到他面对人生的态度,他决定不再苦闷和挣扎,而是要积极面对自己对于国乐的态度和现状。在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协助下,1930年刘天华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十分具有价值的民族音乐会。他将其毕生所研究出来的关于民乐的改进、完整的曲目、优秀合理的表现方法等都统统地在众人面前加以表演,将一场国乐的精粹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他的这场演出也使得国乐从此在国人的眼中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超越的地位,通过他的努力推广和宣传,人们开始正视我国自己的国粹和文化,同时,也对我国的国乐做出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在1932年6月,刘天华到民间艺人那里学习一种民间的音乐,不幸感染了猩红热,在医院治疗但抢救无效,于一周后6月8日在北京逝世。在刘天华的生命中,他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当时还处于比较低的地位的中国国乐,尤其是二胡。在众多的压力和质疑中,孤独地完成了他对于国乐的改进和创新,使得整个国乐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中国国乐受到了世人的尊敬。

二、《刘天华》中音乐叙事功能

在电影《刘天华》中,通过穿插合理的音乐,尤其是在专业方面的民乐的穿插和在背景音乐的布置和安排上,都很好地体现了音乐的叙事功能,尤其二胡这种从始至终独特的音色更是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终。

(一)影片《刘天华》中音乐与剧情串联

电影《刘天华》是关于刘天华本人的传记式的再现。影片中的音乐构成了剧情的整体串联。在刚开始的时候,出场的刘天华孤独拉着一把二胡,这使刘天华这个具体的个人形象首先比较清晰地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而后,故事到了他结婚时,他和自己的青梅竹马的发小结婚的时候,穿插了民乐演奏的热闹音乐,这些音乐元素实际上一方面是民间结婚时必要的传统和习惯,另一方面,这些乐器的演奏也使得民乐首先以一种姿态出现在了影片中,并且构成了结婚的事情和故事的开始。而后是他的妻子嫁到他家以后恰逢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在这样的打击中,故事的情节发生了一点冷淡和哀伤的转换,在这样的故事和转换中,插入的音乐是刘天华自己在院子中演奏的一曲哀婉的二胡曲调,这也是对他之于父亲去世这件事的一种十分悲痛的体会和感受。在家境不是特别宽裕的情况下,压力使得刘天华不得不外出谋一份职位。在他到自己的常州母校担任音乐教员的时候,影片插入了民乐和西洋乐器乐队的冲突。国乐的演奏只持续了短短不到一分钟,就马上被现场观众的哄闹声盖过,而后很快地插入了同是一个学校的西洋乐队的声音,刺耳而喧闹,但是很有气势,几乎让刘天华指挥的国乐乐队无法继续演奏。在这样的状态下,实际上也突出了剧情想要表达的内容――中国的国乐和当时国人对西洋乐器的钟爱的出入是十分巨大的,在这种巨大的出入中,国乐显然被降低到了一个卑微的境地,而新进来的西洋乐器则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吹捧。在刘天华到北大任教的时候,他通过自己作曲,逐渐完善了一些二胡曲的片段。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穿来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二胡演奏和琵琶的插曲,这些插曲使得剧情逐渐开始走向明朗。教学中,通过对琵琶和二胡的音乐元素的插入,呈现出刘天华教学的一些场景,推进了剧情的发展。

在剧情的发展中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刘天华到达北大任教的时候,北大同僚起初是看不起刘天华的二胡演奏的,认为他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名师的指导。在刘天华的努力过后,尤其是刘天华开始在北大教授公开课并赢得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之后,他的同僚和刘天华在戏院偶遇,两个人在喝茶的同时只言片语聊了几句,而后注意力就转入了在演奏的现场的戏曲中,这些戏曲的插入对剧情,实际上也是有比较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在这样共同欣赏戏曲的过程中,同僚的那种起初对刘天华不屑一顾而后在民乐方面发现了他的天赋的状态就逐渐呈现了出来。同时,这样的会面,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出,即使是接受着西方乐器熏陶和西式教育的人,还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精粹抱有十分亲切的感触和需求的,他们希望通过日常生活,对于这类亲切的国乐的接触而体会到生活中民族感的成分,这也是戏曲插曲在剧情中的独特作用。

(二)影片《刘天华》中音乐揭示重大的转折

在影片《刘天华》中,音乐的叙事功能不仅仅在于串联了整个的故事情节和发展,同时对于整个故事主线上的重要转折,音乐的功能可谓是独特的,发挥了一个较为独特的功能――体现了重大的转折。这些转折在影片中通过音乐的形式独特呈现了出来。在影片《刘天华》中,有两处独特的音乐介入是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的。分别是两场音乐会的举办。在第一场音乐会出现的时候,剧情发展到刘天华到北大任教,当时,公开承认刘天华才能的人还寥寥无几,甚至连北大的同僚之间都没有对刘天华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反而因为他拉的是一些流行于街头民间的东西而对他产生了一种浅薄的不屑一顾。而刘天华偶然结识的来自俄国的小提琴教师古诺夫则对刘天华本人抱有一种十分尊敬的态度,同时也对刘天华的前程十分看好。他组织了一场小型的音乐会,类似于音乐沙龙,请了一些当时同在音乐系任教的教师前来参加,也有仰慕这些老师的学生。大家轮流上去表演自己比较拿手的乐器。在这个情节上,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出来了不同的音乐穿插。例如,其中中意于西洋乐器的老师表现中大多是西洋乐器的东西,有钢琴、小提琴等等,古诺夫本人表现的是小提琴的演奏。同时,人们也对西洋乐器的演奏更加中意。通过这场小小的音乐沙龙,人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状态是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比较中意的是对西洋乐器的演奏和偏爱,在这样的演奏和偏爱中,西洋乐器的音乐出现的频率和所占的比例就比较多。而后,古诺夫邀请刘天华进行了一段二胡的演奏。刘天华在演奏二胡的过程中,这段可以算作比较完整的自创曲目在当时的小小的音乐沙龙上引起了一种比较轰动的效果。这里隐喻一种刘天华本人地位的转变和国乐命运的转变,而后衔接的是刘天华在北大开始教授公开课的历程。

第二场音乐会就是刘天华个人开办的,通过各方人士积极协助和筹备的专门关于国乐的音乐演奏。在这场演奏中,无论规模还是曲目,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风格上,刘天华将已经成熟的民乐的合奏搬上了舞台。而后在曲目方面,刘天华主要演奏的是自己经过辛苦的创作成型的完整的曲目。这场音乐会的举办,是剧情的重要转变,从此,中国国乐在国人眼中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是整部影片的高潮,加深了主题的呈现。

三、结语

在《刘天华》中,音乐的运用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况是通过中间穿插的关于各种乐器的单独演奏,这些演奏多以二胡的出现和琵琶等民乐的出现为主,串联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故事整体性的串联;另一种情况,是影片中比较集中的,对民乐进行了音乐会形式的表现和穿插。这种表现和穿插实际上将二胡的演奏和民乐的魅力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同时,这样的整体性的穿插和安排也使得零散的民乐因素在串联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同时,以音乐会的形式完成了重要的剧情叙事转折和高潮的定位。通过对音乐叙事功能在《刘天华》中的解读,为我们进一步解读影片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龚明华,孟翔.论电影背景音乐的情感体现[J].电影文学,2010(12).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篇(5)

关键词:文学改编电影作品;文学叙事;审美艺术;文化传播

自从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以来,究竟什么是文学的争论就一直持续不断。文学最初的定义告诉我们,所有书写出来的作品都通称为文学,后来学者们又把文学限定为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表达形式,再到后来把文学形式基本只限于诗歌、小说与戏剧。因此音乐家获得文学奖这一事实显然突破了传统文学的边界,而且还在不断拓宽,信息时代出现的网络和电子文学也都是对文学形式的突破。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从精神层面上说,文学是关乎人类心灵的学科,是令人感怀的人、物与事,借助文字的创作力来彰显和抒发感受、交流与分享情感、净化与升华思想,无论是在自我人文教育还是教育他人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电影作为一门较晚时期诞生的综合艺术,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用声、光、电、影等多种技术展现无数个多彩的画面。电影与文学同属艺术表达形式,都是叙事和抒情的艺术,都是通过美感的塑造来完成创作和欣赏的过程,完成表现社会与人之众生态的内容,其终极目的都是通过阅读或观看的愉悦感形成认知与审美,从而与美学内涵保持一致(刘明银,2008:178)。然而两者表现美感的形式各不相同。虽然音乐家获得文学奖引发争议,但是歌词仍然离不开语言创作,因此文学作品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审美,电影则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表现审美;文学的语言形式相对单纯,而电影则包含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等等。文学作品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于作品的意境和感悟会因人而异;而电影作品则是编剧和导演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而演绎出的故事,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极小。经典文学作品和畅销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几乎从电影早期就已经开始了,借助文学大家的手笔和创作出来的生动故事,大量的文学改编电影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带来商业价值。文学改编电影作品之所以能在蓬勃发展的当今电影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电影本身来说,与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和文化精神始是分不开的。对于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是自我专业提升的要求,也是文学文化教学的要求。文学改编电影作品的研究是近年来文学和电影跨领域研究的一个亮点,促进了大批高校师生读书、观影并深入研究的热潮。为了更全面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文学改编电影作品加强文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本身也要投入到文学与电影作品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将语言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蕴于教学之中,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和教育学生。

一、研究文学改编电影作品的意义

研究文学改编电影作品可以激发高校英语教师进行文学文本阅读和研究甚至创作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文学作品和其改编电影作品的对比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优秀的文学改编电影作品无一例外都具有文学叙事、艺术审美和文化传播的特性。由电影叙事产生的文学性,包含着画面语言与文化艺术精神的融合以及传统美学精神由文字层面向画面层面的现代转化过程。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极富感染力的故事,或令人回味无穷的光影造型,或精彩叠现激烈的情节推进,或打动人心的人物形象塑造,所有这些因素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令感官愉悦的审美意蕴。正是叙事性的共同存在使文学可以改编成电影,其改编过程就是将作品中的人物及行为搬上银幕的过程。文学作品由文字构成,在转变成电影时需要进行图像解码,虚幻的人物描写要转化为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的行动也要转化为真实可见的动作,人物的对话也要浓缩成精华表现出来,人物所处的环境也要以影音的方式展现出来。叙事电影中,文本的语言要通过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表现,其选择和组合方式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导演的统筹、剧本的构思、演员的表演以及场景、道具、灯光和其他电影技术,甚至还要受电影成本的约束。文学主要靠语言来叙事,而电影靠影音来叙事。在文学作品中,故事始终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间接存在,需要读者沿着作者的思路加以想象;电影中的故事则直接表现为画面和声音,观众通过直接观看便能知晓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全貌。文学改编电影作品既可以沿用原著文本的叙事方法,也可以独立于文本之外另辟蹊径创造出更有说服力的叙事方法,从这一点上讲,文学作品和电影改编作品就有广阔的研究对比的空间,有助于全面理解叙事结构和文学特性。电影作品具有独特的美轮美奂的的艺术美感,源于镜头语言和电影特效的使用。文学改编电影由于文学本身的复杂性,其镜头语言和电影特效的使用更是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文学改编电影的剧本来源于文学原著,文学本身就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为电影改编和拍摄增加了难度。但是却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才华,配之以优美的音乐创作和精美画面,加之演员的精彩演绎,语言的厚重精炼,都会增加镜头语言的艺术美感。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性也许远没有电影作品那样具有感染力,音乐和画面都是虚幻而不存在的。然而文学改编电影作品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一段荡气回肠的主题音乐,几个令人窒息的绝美画面,还有蕴含哲理的电影台词最容易成为该作品令人难忘的标志。正是由于叙事、影音和文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审美特性,文学改编电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因为观众更容易接受他们所熟悉的作品。任何一部电影,最终都要走向大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进行传播。文学改编电影作品由于集结了多种文化形态,在多元文化的传播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文学作品,文学改编电影都是对该地区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展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现实意义。文学改编电影作品旨在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精神、追求、理想等,同时也反映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最终是展现人类所共同构建的普世文化和价值。正是由于传播上的优势,文学改编电影具有较强的反哺文学的能力,会带动文学作品的二次传播。文学与电影两种媒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得文学改编电影具备强大的文化传播价值,文学与电影的强强联合正是文学改编的意义所在。尽管电影是一种更具有吸引力的大众更易接受的艺术形式,也具备一定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但是由电影欣赏回归阅读文学原著仍然应该成为时代的精神潮流,正如著名作家麦家在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致辞中说:“文学说到底是关乎心灵的事,它给心灵注入养料,给心灵驱散黑暗,给心灵以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让心灵变得更加饱满,更加有力,从而能去感受更辽远的生活,能去对付比我母亲病痛更痛的痛。”研究文学改编电影作品,解读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异同,可以获得对文本语言和电影画面的理解力和洞察力,甚至可以比较哪种形式的表达力更强,这显然可以激发人们阅读文学的兴趣,还有助于提升文学理解力。文学改编电影对内心独白、视角转换、诗化语言、领悟瞬间等会如何表现,文学改编电影如何运用音乐、灯光、色彩、摄像、剪辑等电影特定元素来弥补原作的不足或者挖掘作品的深度等等,这些崭新的视角都会使读者的文学理解力进一步提升。研究文学改编电影作品中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必然会提升人们的文化洞察力乃至其文化生活水平,个人文学理解力的提升也必然给现在以及未来的文学作品创作、以及文化生活媒介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情感素质;培养方法

关于音乐教育与人的情感发展及人的人文素养的关系,许多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断。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对中国教育有深刻影响的前苏联教育家就曾说:“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我们的邻国日本,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叫铃木,他也强调: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不是刻意的培育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透过音乐教育把一个小孩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说:“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早在几千年前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名言,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音乐教育之于人的情感健康发展、人格完善等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在人的培养发展过程中,音乐不可或缺。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和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要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我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情感和素质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一、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情感

最具情感的艺术就是音乐,所以它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上的作用不可小看,也不可替代。一部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情感的宣泄,是音乐家灵魂的写照。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奏,演化出的都是音乐家内心的高尚情感。我们听音乐,听到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音乐背后的丰富情感内容。因此聆听贝多芬的慢板乐章,我们会不自觉地进入沉思;聆听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体验到愉悦,甚至迈开轻松的舞步。古今中外,每一部称得上优秀的音乐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和情感在支撑,无论是中国的《二泉映月》,还是西方的贝多芬《命运》交响乐,我们聆听,都能随之获得情感升华,人格也会提到纯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音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用美来滋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会因此而丑化。”也就是说,音乐的创作源于情感的驱动,大凡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都饱含作者的丰富情感内容。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聆听,从音乐的旋律变化中体味到其中包含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内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中的歌词及旋律变化。有一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先让学生听两遍,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感情,很多学生很快说出“喜悦”、“欢乐”、“幸福”等词,能说出这些,说明学生通过旋律正确体验到了这首歌曲中的主基调情感。而这样的情感如何通过旋律表现出来呢?接下来就是教师分解说明并演示了。在分解说明中,这位教师通过自身演示说明了每句歌词旋律走向趋势与情感起伏变化的关系,说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学生很快体味到每一句歌词中蕴含的情感内容。分解说明完成后,再让学生反复听录音,闭着眼睛体味每一句歌词中的情感,学会调节自身情感,使自己与歌曲产生共鸣。学生理解了情感,带着情感体验欣赏音乐,才真正从音乐欣赏活动之中获得审美享受,获得莫名的愉悦感,进而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热受情感。与此同时,学生的心性从中得到陶冶,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在歌曲学唱中培养学生情感

在学唱歌曲时,为了唱出感情,同样需要充分理解歌词中对应的旋律特点和蕴含的情感内容。教师在教学生唱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的情感因素,力求唱的时候有相应动态和表情。比如教学生唱《王二小》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关于王二小的故事,了解其惨遭日本鬼子杀害的背景,以此建立起基本的情感基调。整首歌并非一种情感状态从头贯到尾,而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比如开头“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里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这样的内容是陈述性的,重在以平缓的情感叙述事件。从“九月十六那天早上”开始,故事的叙述开始渐渐沉重。当唱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这部分时,情感应是深切悲痛之感。在这部分,如果学生体会得当,则应有欲泪之感。这样一句一句,逐步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充分体会歌中所含情感,并努力将情感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素养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

三、通过角色扮演助推情感培养

儿童歌曲很多都是叙事性的,适于表演。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适当组织角色表演十分必要。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要表现出一种童真和欢乐,让一位女生扮演采蘑菇的小姑娘,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做得好不好,可以让其他学生评判。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会慢慢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角色扮演由于现场感强,且有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学生往往乐于参与。学生在参与中情感上会有更深入体验,能得到更好的升华。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增长,还使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更使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综上,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和塑造完善的人格为目标的,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味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提升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情怀。

参考文献:

[1]付晗.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通俗歌曲,2013(11).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篇(7)

一、叙事学于道德发展的运用

教师若想在道德课堂上运用叙事学,不妨从第一堂课便开始讲故事,讲自己的和他人的故事,继而在故事中间不断地抛出一些道德两难之问题,让学生思考、发言,从而延伸出该主题道德课的重要议题。犹如我国古代孔子之教授学生道理、希腊雅典学院的先人们学习知识一样,叙事是在对话中“讲出来”的,人们通过对话交流、互相辩论、互相交换来获得彼此的经验,就如思想的火花碰撞后呈现的绚烂,从而汲取缤纷的知识。反观现在的中小学教学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都少了点“你一言我一句”的言论自由,学生丧失了很多大胆“开口说”的机会。少了沟通交流,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少了一份亲近。叙述故事总是能在同侪之间引起共鸣,触动彼此真实的内心。在故事中,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大家成了“我们”,彼此交心、彼此尊重。大家通过分享一个故事来思考其背后的意涵,理解生活与文化。Tappan和Brown(1989)的文章指出,叙事与道德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叙事学可以运用于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他们认为,我们用“道德经验”来获得个体对情境、矛盾或两难所作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生活经验,最初通过讲故事来对作出的道德判断赋予意义。因此,叙事便成为理解道德经验和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人们通过叙事来表达事无巨细的生活经验并赋予它们意义。如果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认知、情绪和行为融合在一起,那么通过这种表达来寓意人们的经验便为认知、情感和道德经验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更具价值的平台。通过叙事这种方式可以呈现个人的道德选择与道德价值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站在叙事的角度来了解人的道德经验,通过学习进而反思经验的意义,从而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念;通过讲述或者聆听来联结认知、情意和培养道德发展。认知主义代表郭尔保(LawrenceKohlberg)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如,前成规层次、成规层次、后成规层次(RogerStraughan著,李奉儒译,1994)。而Tappan和Brown则认为,道德发展不同于传统理论意义上的发展,道德发展的过程是叙事的过程(Tappan&Brown,1989)。人们通过成为自己道德故事的“作者”以及在他们生活中有关道德经历的这些故事里学习到的内容来提高他们的道德发展。在叙事的过程中,个人将其想法、感受和对道德故事的判断呈现出来,以及假设对一个人道德行为的责任感,代入到处境中的道德角色。个人一般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观念都在“写作”的动态叙事过程中呈现。总而言之,当一个人被邀请或鼓励去叙述一个有关其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经历的故事时,叙事与道德发展的联结关系就产生了。因为叙述的时候会带有主观色彩,反映的是叙述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叙述的过程同时又是道德发展的过程。

二、叙事与道德教育

在道德教育中使用叙事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述说自我道德故事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自我“创作”的过程感受和获得自我认识的机会,讲故事的过程反映了他们的道德观点,使他们增加了对道德事件的认同感(Tappan&Brown,1989)。故事中所重述的事件是从故事的整体中取得意义。然而,故事的整体又是由其各个部分来搭建。你无法解释故事,只能诠释故事(JeromeBruner著,宋文里译,2001),即在故事的讲述中表达个人理解的观点。叙事在道德教育课堂中不是传统的说教或者规定特别内容框架的道德教育,它鼓励的是每个人成为自己故事的作者,说出自己的亲身体验与体会。它强调的是自我的述说、自我反思和对自我责任的承担。让学生成为他们个人道德故事的作者有很多种形式,如漫画、传记、音乐剧、故事等,台湾某“国小”就运用品德教育部落格为教学平台,教师准备、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利用音频、视频、文字以及图片来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卓有成效。在叙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被视作一种道德行为,从对人的关怀出发,而不是以知识传递、技能传授作为始发点,叙事是从个人的认知、情感态度、道德两难困境的抉择与关怀伦理来进行道德教学的。正如成虹飞(2005)所说,关怀是叙说的动力。叙说的目的在于让参与者彼此听见与看见、相互学习,并且彼此支持与了解,从而形成一个支持性社群。这种以“情感”与“关系”为主要的教学,正是培养关怀伦理的最佳途径。借由从师生共同的生活与教育经验所抽译出来的道德议题探讨,学生有机会深度地了解在实务情境中道德的两难(甚至是多难)困境,有机会去探讨[价值]的多元面貌、冲突与混淆,甚至反省自我对道德、价值的基本假设,从而负起责任,采取道德行动(Greene,1973)。因此,在叙事探究的道德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应成为关注的焦点,学生已有的生活与教育经验中的欢乐、悲伤、成功、失败、困顿与迷惑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对象,教师注重的是每个学生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绝无相同。RogerStraughan(1994)在其论著中提及“道德教育中的问题”涵盖了青少年的行为败坏现象,教师应该以何种方式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学校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到位导致教室里“道德真空”的情形;以及道德价值究竟是什么等问题。其中,说到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有三种教学类型:一是教学生“知道”某些特定的事情是真实的;二是教学生“如何”去做某些特定的事情;第三是教学生“去做”某些特定的事情。然而,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学生“成为”好孩子(RogerStraughan著,李奉儒译,1994)。学校可能会教导孩子一些道德规范或者标准,鼓励他们表现出符合时宜的行为,但是,若道德教育以叙事学的角度来看,绝不局限于向学生灌输某些道德原理或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道德标准。他们需要发展想象和情感的特质来思考道德困境,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出发,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代入现实生活情境中思考自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涵盖学生已经面对的或正在面对的道德难题,步步引导学生讨论相关议题,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关注视野和道德思考。正如范信贤(2005)所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动创造主体,师生互动开展的持续历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与创造的教育经验。叙事是以故事为核心,能满足道德教育中学生的两方面态度的需求,一是关怀,二是责任。孩子们还能在故事中接触到有关德育概念的词汇,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同理心(即“他感”)。故事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孩子们的道德价值观和态度,帮助学生思考、感受和乐于尝试解决一些道德难题。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讲述的相关故事中饰演角色,或请学生饰演相关角色,令在场的其他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JoeWinston称这种技巧为“教师入戏”(JoeWinston著,陈韵文译,2000),透过教师选择扮演的人物以及演出的方式,学生能够被引导表达明确的道德立场。故事中的道德矛盾总是能让人们感受到道德选择的为难,在道德课堂中使用叙事模式亦属于一种诱导式的课程,答案永远是开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探索自我道德发展的空间。传统的德育课堂是教师就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发问,然后引导学生往期望的答案方向回答。更开放一些的,就是小组讨论问题,得出统一结论。这些方法都没有叙事学在道德课中音乐剧、戏剧等活动的排演有效果,让人印象深刻。故事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引发同侪之间运用各自的感性与理性进行激烈的辩论。孩子们的学习经验不是由“灌输”而来,而是由经验而来、从感受中来,进而引发积极主动的思考,那教师的目的就达成了。学生针对特定情境的道德响应反映在他们的即兴对话上,从自身出发看问题、辩问题,坚持自己的立场。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和意念,引导学生对虚构的道德情境作出选择、回应。叙事教学定的道德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探察并检视道德价值观对行为起什么作用,明白特定行为可能产生的效应,认识到尽管大家并非总是和他人有一致的看法,但仍然可能协商出彼此统一的选择。在道德课堂中使用叙事学的手法虽然有上述优点,但其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课堂主题的构思设计,不能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太过敏感的话题,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情绪失控;要做足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对象作适当的需求分析;如果要虚拟故事,则故事的每句台词对白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还要找好针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切入点;教师若是故事的陈述者,还要声情并茂,自己先入戏再带领学生入戏;教师要有开放的眼光,让学生自己在角色理解中作出道德选择和释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运用好课堂中设置的“文化工具箱”等等。笔者认为,以叙事学的方式来进行道德课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教师在课堂为师生搭建的自由舞台。每个人都可以针对自己的道德经验来诠释自己的故事,可以反思情境引发的深意,为自己的思考、感情和行为坚持立场,树立个人的道德观点。通过分享故事,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结,触发一些共鸣的声音,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使他们既学会聆听别人又懂得表述自我。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没有教条的标准答案,在叙事的过程中意义自然呈现,兼具开放性与趣味性。道德教育,也许就是由生命历程中播放、定格、抽取出的一丝丝有意义的回忆片段组成的反省与检视,让我们停下来,静静地感受生命,细细体味生活历程中定格的美好!

作者:郭晓林单位:澳门大学教育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