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0:16:32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篇(1)

下面结合一个实例来说明SNS主动防护网在崩塌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张家口西太平山崩塌治理工程位于张家口市主城区西太平山公园一带,行政区划属桥西区大境门办事处管辖范围,京包铁路、京张高速、宣大高速、丹拉高速、张石高速和张承高速近在咫尺,110国道、207国道从工作区旁侧经过,交通方便。由于西太平山危岩带(体)位于陡崖部位,且斜坡高陡,危岩带(体)与母岩风化强烈,节理裂隙极其发育,尤其大境门社区一带,建筑物距危岩带(体)距离很近,不具备被动防护条件,主动防护既能防止落石又能兼顾景观,故对部分危岩带(体)挂设SNS主动防护网,系统设计采用GSS2A型,采用带锚垫板的钢筋锚杆将SPIDER绞索网张进固定覆盖于边坡上,防止崩塌、风化剥落、危岩落石等灾害的发生。

2GSS2A型主动防护系统

2.1 GSS2A型主动防护系统说明

GSS2A系统采用带锚垫板的钢筋锚杆(施加不超过50kN的预应力)将S250型SPIDER绞索网张紧固定覆盖于边坡上。

2.2GSS2A型主动防护系统主要构成

SPIDER绞索网:由3根钢丝交结编制(钢丝直径Φ3mm、强度为1800Mpa、钢丝防腐采用锌铝稀土合金镀层,抗腐蚀能力50年以上),绞索网边沿各钢丝端采用打结处理,打结时绞索缠绕2.5圈以上,网孔成菱形,内切圆直径为250mm,网片标准规格10×3.5m。

格栅网:由Φ2.2钢丝编制而成,钢丝抗拉强度为650-800Mpa,钢丝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表面镀锌不小于200g/ m²,型号规格为SO/2.2/50,网孔成菱形,内切圆直径50mm,网片标准规格一般为2.25×10.2m,颜色为绿色。

锚杆:采用一端(外露段)带加工螺纹的Φ25/28和Φ32/35普通螺纹钢筋锚杆,并进行热镀锌等防腐处理,设计防腐能力50年以上,成孔困难时可采用自钻式中空锚杆;

锚垫板:菱形钢板,四个角带有扣爪,尺寸为320×180mm,厚度10mm;

边界绳:用于封闭防护网四周边沿的钢丝绳,根据其位置分为上边界绳、下边界绳和侧边界绳,其直径为φ16,单根长度不大于40m,每根两端各配一根长度为3m的钢丝绳锚杆;

辅助锚杆:选用件。用于在局部低凹处使SPIDER网更好地紧贴坡面,直径为25mm,长度1.5m,其锚垫板亦可适当减小;

缝合绳:网片间采用直径为Φ8的钢丝绳缝合连接,长度约为缝合路径直线长度的1.2倍。

3 施工顺序与方法

3.1 清坡:规整地形边界,清除浮土浮石,需要时回填凹坑,砍伐无特殊保留价值的树木至根部;

3.2 以坡脚为基准线放线布置锚杆孔位,宜设于天然凹坑处,间距不大于设计值的10%;

3.3 对于采用GSS2A型系统加固的存在区域性潜在滑动失稳的土质或似土质边坡,在不具备能使绞索网紧贴坡面的天然凹坑的孔位处开凿能容纳锚垫板的孔口凹坑;

3.4 自上向下钻凿锚杆孔;

3.5 安装锚杆并注浆,清理锚杆头并使其长度为10-18cm;

3.6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以及必要时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5扎丝进行扎结,当坡角小于45°时,扎结点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m, 当坡角大于45°时,扎结点间距不大于1m;

3.7 从上向下铺设SPIDER网(当可能发生网片下滑或坠落时,可在上边界绳处设置一根临时悬挂绳,用少量绳卡将网片连接并悬挂到该绳上);

3.8 将边界绳从SPIDER网边沿网孔穿过至两端钢丝绳锚杆,张紧并用4个绳卡紧固;

3.9 用缝合绳缠绕网片间边沿网孔绞索完成网片间缝合连接,端头应用两个绳卡紧固;

3.10 安装锚垫板并拧紧螺母(设计有预应力时按设计施加预应力,悬空处的锚杆预应力不应大于30KN),使SPIDER网张紧并紧贴坡面或稍压入地层;锚垫板的扣爪应卡住上下相邻两网孔的两侧绞索(在上一缝合工序前应通过网片位置的适当调整来使锚杆位于网孔的下部,有条件时宜将锚杆置于上下两网孔交叉节点之中),上边界及侧边界绳必须卡压在锚杆外侧,下边界绳必须卡压在锚杆的上侧,如图所示:

3.11 选择性步骤:检查SPIDER网与坡面的贴紧情况,根据需要布置安装辅助锚杆。

4结束语

SNS主动防护系统是用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需防护的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土体的风格的分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加固作用),或者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

该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高韧性、高防护强度,易铺展性。

2、适应任何坡面地形,安装程序标准化、系统化。

3、系统采用模切化安装方式,缩短了工期和施工费用。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篇(2)

一、全市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突变型灾害和地面沉降等缓变型灾害,截止*年4月底,全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96处,其中滑坡42处,崩塌51处,地面塌陷3处。

*年,全市共发生滑坡(崩塌)3处,均发生在*地区。从规模上看,均属小型,由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深入、细致的工作,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年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其中连云区1处,市开发区2处,新建地质灾害安置小区1个,位于*区*村。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一)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地区及*县、*县露采矿山宕口。市区主要分布在前、后*的西坡及北坡和*的北坡;*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的*——*、*——*——*、*、*等地,涉及*、*、*、*、*等乡镇及*、*艺场;*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山、*、*、*、*等地,涉及乡镇主要有*、*、*、*、*、*、;*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等乡镇的孤山残丘等地。

(二)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锦屏磷矿区和*磷矿区,是由地下开采磷矿诱发的地质灾害。其中,锦屏磷矿分东西两个矿区,地面塌陷的平面形态总体呈扁长带状,长1650-2100m,宽30-600m。

(三)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的*——四队——市区徐圩一线以南的平原区,是地下水强烈开采区。第II、III层承压水的现状开采井数量累计达411眼,年开采量达1586万m3,已经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并已经发生地面沉降,目前程度轻微,累计沉降量小于200mm,但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范围

经调查和核实,我市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附表),直接受威胁人数为419人,潜在经济损失2434万元,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我市地质灾害虽然大多数类型属小型,但部分地段靠近居民区、公路边,或在景区范围,对附近居民、过路车辆行人和游客造成安全威胁。特别是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是突发性强的地质灾害灾种,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一)防治重点地区

一是市区*、锦屏山、孔望山,*大*周坡及*、*部分低山丘陵地区的周坡。本区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为主。预测将发生在市区的前*、中*、后*、北崮山、大岛山、凤凰山、锦屏山、孔望山、刘志洲山;*县大*、小*的周坡及*、*县部分废弃或在采的采石塘口。

这些地区在汛前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巡查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群测群防责任制,将监测、预防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二是由于井下开采引起的崩塌、地面塌陷和淹井等地质灾害。锦屏磷矿应以防淹井、防崩塌、防尾矿坝坍塌为重点,*磷矿以防地面塌陷为重点。

各地应立即对各种隐患及防范实施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监测,划出地面塌陷危险区,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危险区居民和财产转移,避免人员伤亡,同时要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市域降雨特点、趋势和历年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发展情况分析,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7、8、9四个月。各县区政府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

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指挥机构,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部署本地区的防治应急措施。建立地质灾害防灾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人,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辖区内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各乡、镇(办事处)及重点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撤离方案。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完善制度,认真做好监测速报工作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认真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完善汛期巡查制度、值班制度、重点监测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全面落实部门责任制。

(三)突出重点,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我市的重点灾种仍为滑坡与崩塌,当前要重点对居民、游人安全和文物构成严重威胁的隐患,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各地已制定险区搬迁计划的尽快组织实施,在建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规范施工。

各地抓紧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核发明白卡,划出本辖区内的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和危险区;已圈定危险区的,要设立警示标志,特别是对区域内的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地段,抓紧在汛期前落实防治措施,在汛期加强监测。对井下开采的矿区,提前抢修好防排设施,确保汛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篇(3)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崩塌滑坡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Q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054-01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其中,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矿山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使地质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使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得以有效恢停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矿山崩塌滑坡灾害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崩塌、滑坡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雨季。软硬相间的岩层,由于差异分化,坚硬岩体突出,由于结构面切割或重力蠕变,易产生崩塌、落石。矿山崩塌、滑坡灾害的诱发因素很多,有些是开采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有的是开采中忽视预防或开采不规范、管理不科学导致的;有的矿山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摈弃常规,结果为后期的发展埋下灾害隐患。

1.1 崩塌

矿区内崩塌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其组合关系、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发育使完整的岩体被分割成割裂体,割裂体在诱发因素下失稳形成崩塌。区内崩塌按成因类型可分为切蚀型、降雨型、构造剥蚀卸荷型及人工采掘型4种类型:切蚀型由人工开挖切坡引发;降雨诱发型主要在原生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降雨所诱发;构造剥蚀卸荷型由自然的剥蚀作用、岩体卸荷而产生;人工采掘型是指在陡崖下人工采石或开矿引发的崩塌。大规模的崩塌能摧毁矿山、铁路、公路、隧道、桥梁等,堵塞交通、砸烂车辆,造成巨大灾害。

1.2 滑坡

滑坡是松散岩类构成的斜坡破坏形式。当组成斜坡的岩石性质不同,特别是上覆松散堆积层,下伏坚硬岩石时,易产生滑坡。滑坡的滑动面多数是构造软弱面,如层面、断层面、断层破碎带、节理面、不整合面等。按成因可将矿山滑坡分为切蚀型、降雨型、构造剥蚀卸荷型及人工采掘型4种类型。目前露天煤矿,铁矿、采石场所发生的滑坡,大多数是由于违反开采顺序,乱采滥挖而改变边坡应力场,导致边坡失稳。除此之外,地震也是崩塌、滑坡重要的触发条件。

2.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保护及治理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地质灾害发生,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1 矿区崩塌、滑坡的防治措施

防止矿区崩塌、滑坡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露天采掘。露天采掘时剥离边坡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工作台阶采掘到最边界时,便形成最终边坡,当最终边坡过陡时,稳定性差,易滑坡。对于露天开采所形成的最终边坡,应严格按开采设计要求控制最终边坡角,同时做好对边坡的监测预警工作,若发现有危及过往人员人身安全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时,应对边坡采取有效的人工加固措施。

实施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排水工程和地下排水工程。地表排水主要是利用滑坡周边的冲沟,对其进行衬砌、护坡处理和清坡处理等,使滑坡区内、外的水迅速排入附近较大的溪沟,并修筑截水沟拦截雨水,使地表水排至滑坡体之外。地下排水主要是在滑带之下的基岩中设置平硐或硐顶垂向排水井群(幕),降低地下水位。

矿山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矿山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开采,杜绝不合理、不规范的开采。按照设计部门设计的矿山开采方案,科学施工,有计划、有条件合理开采,严禁在坡脚从下到上进行掏挖,台阶工作台应保持平整,确保矿山开采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露天矿的边坡,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维护,必要时进行人工放坡、铺上草皮、植上灌木、砌筑局部挡土墙或预埋防滑桩。合理的设置排水网络,防止地表水流入矿坑冲刷边坡,对于有层理的露天矿要在坑外周围设置防山洪防泥石流的阻挡或者疏导的设施。

对于事关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区不稳定边坡,可采用抗滑工程来防止山体滑坡。

为了防止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表土、废渣及矿石,应及时输送到表土场,不能随意堆放,堆放终坡面应夯实,且应在下坡向修建挡土墙。

防治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根本措施还在于加强矿山建设、生产,乃至闭矿后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绿化工作。

2.2 加强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勘探工作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勘探可以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及危害程度,还可以探测灾害类型,为防治做好准备。具体的探测方法主要包括地球信息技术勘探、地球物理勘探以及环境化学勘探等三个方法。

2.3 建立灾害网络预警监控信息系统

矿山火灾多发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以及崩塌地面沉陷易发区,如果光靠人工监测显然无法达到要求,而且还不能及时发现。在地质灾害多发区设立监测系统,能够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2.4 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及措施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植被和景观,矿山须规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开采弃渣切勿胡乱堆放,必须统一堆放到开采境界线以外的矿山弃渣场内,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弃渣回填到采空区。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

3.结论

矿区地质灾害大多是由于采用不科学的采矿方法造成的,当人们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正确解决资源需求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矛盾时,科学的采矿方法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矿山开采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管理”的原则,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管理。只有解决好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促进中国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媚,薛永安,李军,等.基于DEM辅助的崩塌与滑坡灾害遥感提取研究[J].矿山测量,2016(6):28-31.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篇(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2604

1引言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的核心地段。在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1)、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务院,2002)、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林业部,1998)、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2)和南阳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国土资源部,2005)的基础上整合而成[1],属河南省南阳市管辖,主要包括西峡、内乡中北部、南召西部等县市。园区面积为1340.9 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9′48″~112°36′51″、北纬33°01′44″~33°49′16″。其中,地质旅游及生态旅游区面积683.95 m2,地球科学考察区面积656.98 km2,地质考察线路208.348 km。

该园是一座以有“世界第九大奇迹”之称的恐龙蛋化石群、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秋林飞瀑、龙潭沟、七星潭等为典型代表的潭瀑水体景观,以化石群、峰林、峰丛花岗岩地貌等踪迹景观为核心,以南阳独山玉、内乡县衙、南阳府衙、南阳“四圣”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为补充的综合型世界地质公园[1]。

该地质公园主要分布于南阳市域的西部及北部的伏牛山。本次评价范围(以下简称评价区)包括内乡中北部、西峡县、南召县西部。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评价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72处,其中崩塌123处、滑坡188处、泥石流沟50条[2~4]。尤其是旅游公路两侧的崩塌、滑坡,严重威胁旅游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为此,在调查评价区地质灾害特征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地质灾害提出防治对策,有利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2.1气象水文

南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4.4~15.7 ℃,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000 m。伏牛山区年平均总云量在5.0~6.0,日照百分率为45 %~50 %,日照时数全年约2000 h,平均风速2 m/s。

评价区发育的主要河流有白河、黄鸭河、鹳河、湍河、淇河等。其中,老灌河境内流程长109.4 km,流域面积2523 km2,径流量2.47×108 m3;淇河流域面积575 km2,境内干流长42.2 km,最大流量1300 m3/s;白河年平均流量11.7~19.8 m3/s。

2.2地形地貌

公园属豫西山地,主峰犄角尖海拔2212.5 m,最低处马山口镇海拔235.3 m,相对高差1977.2 m。伏牛山高峰突兀,山体完整,主脉山脊狭窄高耸,为河南省的屋脊,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

地貌类型的划分以成因为主,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园区内地貌类型划分为3个类型和6个亚类型(表1)。

2.3地层岩性

评价区地处秦岭造山带和华北陆块南缘[5],地层出露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太古界为一套变质较深并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下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磁铁石英岩;中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片岩、安山岩、砂岩;中―上元古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上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页岩、白云岩、片岩、大理岩、凝灰岩、石英角斑岩;震旦系主要岩性为砾岩、白云岩、硅质岩、片岩、千枚岩;古生界寒武系的泥岩、砂岩、白云岩、灰岩、页岩、硅质岩;奥陶系的灰岩、大理岩、砂岩、泥岩;志留系的泥岩、砂岩;泥盆系的砂岩、片岩、灰岩、角闪岩、砾岩、页岩、粘土岩;石炭系的灰岩、白云岩、页岩、泥岩;中生界三叠系的砂岩、泥岩;侏罗系的石英砂岩、泥灰岩;白垩系的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砂砾岩;新生界下第三系的泥灰岩、泥岩、砾砂岩、白云岩、粉砂岩、页岩;下第三系的砂砾岩、泥岩;第四系的粘土、粉质粘土、砂砾石。此外分布大面积花岗岩。

2.4构造

南阳市地处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构造带接壤部位,公园地区属于秦岭造山带。园区经历了长期复杂发展演化及多期不同层次变质变性改造,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园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有瓦穴子―鸭河口―邢集断裂带、朱阳关―夏馆断裂带、商丹断裂、木家垭断裂。这些断裂带总体走向北西西向,波及宽数公里,均为长期多次活动、性质多变,以韧性剪切为主,叠加有脆性破裂的复合断裂带。断裂通过的地方多形成深切河谷、断裂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塑造了园区内地貌,造成断裂带波及地层破碎,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基础。

2.5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条件

地下水主要类型有基岩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其中基岩裂隙水占园区面积的85 %左右,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分布在西峡西北及东北部,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西峡境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内乡北侧,面积很小。地下水位埋藏深度除分布于内乡河流两侧约5 m外,其余均埋藏较大,大于10 m。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径流强烈,山区多以泉的形式出露,盆地以开采为主。

2.6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岩土体特性,园区内岩土体类型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岩组: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坚硬块状混合岩、片麻岩变质岩组、较坚硬薄层状石英片岩变质岩组、较坚硬块状细碧岩变质岩组、坚硬厚层状中等岩化大理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组、半坚硬厚层状砂岩碎屑岩组、层状结构土体。其中力学强度较高的岩组,易形成陡削的山坡临空面,存在崩塌隐患;而山体表面风化物质及沟床堆积物为滑坡、泥石流提供物源。

2.7主要工程经济活动

2.7.1矿业开发

园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6]。经过地质普查勘探有较高储量的有:石墨、红柱石、金红石、黄金、大理石、矽线石、橄榄石、铁、锰、铜、铅、锌、云母、水泥灰岩、花岗岩、黑绿玉、白绿玉、宝玉石等。矿产开采严重破坏周围的地质环境,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对园区内旅游业有较大影响。

2.7.2交通工程

近年来,评价区内交通工程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国道209线、国道311线、国道312线、豫48线、豫51线等构成园区内交通框架。这些交通工程一方面为园区内交通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在修建过程中,破坏了岩体原有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出现边坡失稳,形成了滑坡、崩塌隐患,部分地段还相当严重,威胁公路、车辆、行人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7.3旅游业建设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景观有老界岭、五道幢、龙潭沟、老君洞、蝙蝠洞、荷花洞、恐龙蛋博物馆等。开发旅游的过程中,修建道路、宾馆、索道、滑道等设施,周围地质环境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崩塌、滑坡隐患尤为严重。汛期(6~9月)旅游,危害很大。

2.7.4城乡居民建设

在中、低山丘陵区,因受地形条件制约,建设用地短缺,常靠开挖山体坡脚获取更多建设用地,易导致坡体失稳,产生崩塌、滑坡灾害。

3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评价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灾害占灾害总数的75 %。崩塌主要分布于中山区、公路两侧、居民区附近、矿山采场等人类工程活动相对强烈地段,以土质崩塌为主。土质崩塌体岩性构成主要为亚粘土、砂砾石层及残坡积碎石土等,坡体结构松散,孔隙、裂隙发育。岩质崩塌构成岩性包括碳酸岩类、变质岩类及碎屑岩类,岩体裂隙、节理发育,风化强烈。主要诱因为大气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滑坡主要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区,规模相差悬殊,大者可达70×104 m3,小者仅为0.018×104 m3,平面形态以圈椅形、舌形、矩形为主,剖面形态多为直线及台阶形。滑坡后缘一般形成高陡的下跌坎及弧形裂缝。滑坡体上房屋开裂变形、树木歪斜和滑动前缘有泉水溢出等现象。土休滑体中碎石含量不等,以粉质及砂质粘土为主。岩质滑坡岩性多为碎裂状风化基岩,滑坡体上以张裂缝发育为主,常出现于滑体顶部接近基岩出露部位。滑床多由强弱基岩风化层接触面构成。主要致灾因素为每年6~9月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泥石流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北部中山区,平面形态呈喇叭形、长条形,剖面形态呈阶梯形等。以冲为主,淤积次之,沟口扇形地多数完整性较差。泥石流规模0.5~50×104 m3之间,碎石成分复杂。中低山区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沟谷两侧坡度多在30°以上,山坡上多为几米厚的坡积物、沟内崩积物及矿渣堆放等,受山区降雨集中影响,沟谷内易形成泥石流。具群发特点。

4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采用定性划分方法和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划分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

4.1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

根据评价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给出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7](表2)。

4.2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4.2.1单元风格剖分

单元划分采用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取边长2.0 cm,面积2 km×2 km的正方形网格,将地质公园园区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网格剖分。共剖分335个单元,总面积1340.9 km2。

4.2.2单元信息提取及数字化

依据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表2),对每个网格单元分别提取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信息,并进行数值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网格与已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图件进行要素叠加,并将灾害划分为:A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取值4;B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取值3;C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取值2;D级――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取值1。

然后,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则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所属单元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①滑坡崩塌灾害信息提取:滑坡崩塌灾害划分为滑坡崩塌高易发区、滑坡崩塌中易发区、滑坡崩塌低易发区、滑坡崩塌非易发区四类。②泥石流灾害信息提取:泥石流灾害划分为泥石流高易发区、泥石流中易发区、泥石流低易发区、泥石流非易发区四类。

4.2.3单元地质灾害评价

单元信息叠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滑∪G崩∪G泥。

式中,G为单元叠加结果,G滑为滑坡灾害数值,G崩为崩塌灾害数值,G泥为泥石流灾害数值。其中G=“A”,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再将A分为以下5种情况:A=A1,滑坡崩塌灾害高易发区;A=A2,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A=A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再将B分为以下5种情况:B=B1,滑坡崩塌灾害中易发区;B=B2,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B=B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G=“C”,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根据上述公式按1、2、3、4数值表示,进行单元各类地质灾害信息迭加,采用MAPGIS分析,评价区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3易发区划分结果评价

根据西峡、内乡、南召等县地质灾害调查,采用MAPGIS分析方法,评价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600~2000 m,相对高差在1000 m以上。

在中山区,山体多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层,局部地方有灰岩出露。大部分山坡上部为直线形,下部为凸形。北部山坡陡峭,坡度多在40°以上,有的超过80°,多是花岗岩风化后侵蚀形成的陡坡,也有断层崖。南部山坡较和缓,坡度25~40°,岭脊形态多呈锯齿状,山峰峻峭尖耸,多呈“V”字形峡谷和深谷。低山丘陵区,山体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很多沟谷狭窄。组成岩性除部分古老变质岩外,花岗岩大面积出露,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间盆地多为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在60°以上的山坡、谷坡和道路边坡,汛期和大雪融化后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防灾减灾是一项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旅游区要加强这方面工作。充分依靠和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道路是防治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措施。[8]

5.2加强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立地质灾害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地质灾害防治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在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工作中有规划,各项工程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应有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内容和指标。

5.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法从严保护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全局整体利益的大事,要建立从公园管理部门内容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到乡、村组人的监测监督管理体系,及时签订“防灾明白卡” 和“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监测监督人员的目的任务,提高业务水平。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汛期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使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成为监督管理职能的“眼睛”,将所有工程经济活动纳入监督管理体系之中,切实保证地质环境不受人为的破坏,否则依法进行处罚。

5.4增加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施

受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较为被动。因此,增加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是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防灾减灾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年度财政计划中,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使这项功在当今、泽被后世的工程有序发展。

5.5坚持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提高防治效果。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划定为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于威胁较大的地质灾害,要由专业队伍进行综合研究勘查,科学治理。对于分散的地质灾害要“群测群防”、“及时通报”,保证信息畅通,确保监测、防治工作取得积极主动。

5.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搞好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效率的关键。要加强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尤其要提高基层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防灾意识和业务素质,使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篇(5)

关键词: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1 自然因素

1.1 地形、地质条件

该地境内多为切割强烈的中山、低中山地形,大部分山势陡峻、峡谷深切。区内有二叠系龙潭组砂页岩、三叠系砂页岩及第四系残坡积物,为滑坡等形成提供了条件;区内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大,地形切割强烈,多为陡坡、陡崖,加之褶皱、断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等,为崩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形成提供了条件。

1.2 气象、水文条件

据某地气象局统计,区内近十年来的降雨强度有所增加,频率加大,特别是灾害性降水—暴雨有所增加;冬春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岩石遭受物理化学作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为滑坡、崩塌、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2 人为因素

2.1 植被破坏

植被大量砍伐,使地表水较易向下渗透是造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人类工程活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特别是15°~25°的斜坡)的改造(如耕种、修筑公路、建房、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等)和破坏,地表爆破开山采石、开挖边坡、地下不规范开采矿产资源、抽排地下水是造成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十年来,区内在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岩系中存在强烈的采煤活动,使地下采煤形成大面积采空区,矿柱留设不合理,或者把矿柱采掉而引发采空塌陷。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不亚于地震、火山等自然地质作用,人类活动已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地质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地质灾害已日渐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个问题已引起全地人民的普遍重视。

2.3 人类活动和地表不合理排放水

许多滑坡的形成都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在地表弃水无规范排放构成滑面软化、抗剪能力下降而形成的。由于疏干排水及废水废渣的排放,使水环境发生变异甚至恶化,从而引发地质灾害。综上所述,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虽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但人为因素亦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与环境条件关系。

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引发了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使区内生态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和严重危害。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全地的农业生产、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开发、公路及城镇建设的兴建等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给全地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和危害。

3 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根据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现状,发展趋势,确定该地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针,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开展群众性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尽快制定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法规,加强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以避免和减少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产生。

切实保障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积极筹建国家防治地质灾害基金会,除了各级政府拨发大部分的经费外,采取“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的办法。以达到提高该地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和水平,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3.1 技术措施

(1)科学规划,科学施工。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对地质灾害点或隐患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的产生及造成的损失。

(2)依靠科技进步,采用高新技术,研究灾害的发生机制,建立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以MAPGIS为平台的地质环境动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可进行灾害动态监测、即时预报。完善监测手段、加强监测,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链群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3)根据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及时制定和完善地、乡(镇)、村(组)三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4)建立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完善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由地国土资源局管理和指导群众监测,并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工作。建立GIS系统的地质灾害信息库,涉及灾害的时空分布、强度与频度、数据分析、灾害预报及灾情评估等,为灾害防治提供有效服务。

(5)施工设计必须依据地质灾害客观实际,整治工程优质高效。工程治理的灾害点,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人员须按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实施,保证工程质量。

3.2 防治规划建议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篇(6)

【关键词】万州区;地质灾害;诱因;防治

引言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地质灾害多发城市。太白岩崩滑体、安乐寺、枇杷坪、吊岩坪、草街子五大滑坡就坐落在主城,有专家曾戏称万州城区是“脚踩滑坡,头戴紧箍咒(危岩)”的危险城市。由于万州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境内山高坡陡,加之长江穿城而过,受三峡水库蓄退水以及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活动的影响,近年来突发性是崩滑(边)坡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百姓生活质量。

库区地质问题可概括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的保护两方面,其中滑崩灾害及防治问题,人工边坡的防护及开发利用问题[1]。三峡工程的兴建,必然带来地质、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的问题。对此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开展库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自2002年以来,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对万州库区内177处地质灾害进行了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为人民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万州区是一个三峡库区半淹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旧城建设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考虑较少,近年来受城市改建、扩容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新增或诱发老滑坡复活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在收集、整理万州区排查及近5年应急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崩滑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建议。

1万州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及空间分布规律

1.1全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目前全区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等4大类型。据2012年最新排查资料,全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04处,其中滑坡542个、危岩128处、不稳定斜坡33处、地面塌陷1处,威胁15315户5450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危害对象多为交通干线、乡镇驻地及农村分散居民点。滑坡是我区发育最多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是危害性最大地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的发育多受控于地质环境条件,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而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震、降雨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外力因素密切相关。

1.2分布规律

1.2.1地形地貌规律

低山与丘陵过渡地带、河谷两侧土层厚度大的地段为滑坡、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形地貌条件;在背斜翼部,则容易诱发顺层岩质滑坡,如铁锋山背斜、假角山背斜南东翼一带;而危岩(崩塌)主要发生于大于60度的陡坡地段,尤其深切割的中低山峡谷区,各江河的陡峻边岸。

1.2.2地质构造规律

万州区地质灾害多发育于褶皱密集和断裂交汇等构造复活部位,具有沿构造线方向密集展布的特点,且以万县复式向斜、铁峰山背斜、与方斗山背斜最为典型。

1.2.3地层岩性规律

全区以侏罗系上沙溪庙组砂泥岩互层地层为主,滑坡以崩坡积土质滑坡最多,铁峰山、方斗山两翼发育有顺层岩质滑坡,万县向斜核部还发育少量泥岩平推式滑坡;危岩(崩塌)岩性以砂岩为主;边坡崩塌以泥岩为主。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区近5年滑坡发生的部位主要在长江及其支流、褶皱翼部,崩塌主要发生在褶皱轴部。

2近5年崩滑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3崩滑灾、险情诱因分析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篇(7)

[关键词]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防治任务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22-2

1区域概况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的洛阳盆地东隅,隶属于洛阳市管辖,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6′15″~113°00′00″和北纬34°27′30″~34°50′00″之间。全市东西长44 km,南北宽34 km,总面积960km2。

偃师市地处暖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为14.2℃,年平均降水量577.62 mm,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偃师市总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境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貌形态多样,主要有中低山、黄土丘陵、洪积倾斜平原、河流阶地等4种类型。

2地质灾害分布与特征

截止2009年底,偃师市境内已发生地质灾害共计86处,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其中崩塌58处,滑坡17处,地面塌陷10处,泥石流沟1条,直接经济损失5802.56万元。

2.1崩塌

崩塌主要分布在偃师市府店镇、山化乡、邙岭乡、顾县镇、城关镇,伊洛工业园区诸葛镇、李村镇、寇店镇等乡镇。崩塌体积200~7500 m3,均为小型。崩塌体多为Q4粉质粘土、黄土,个别为寒武系碳酸盐岩。其平面形态为矩形或不规则形,剖面形态为直线。崩塌灾害点大多位于村民房前和房后,发生时间多集中在7、8月。崩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46.06万元。

2.2滑坡

滑坡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分布的乡镇有偃师市大口乡、府店镇、邙岭乡、顾县镇,伊洛工业园区诸葛镇、李村镇、寇店镇等。滑坡体多为粉质粘土、黄土及残坡积物,规模1800~84000 m3,均属小型滑坡。滑坡平面形态不一,有半圆形、不规则形,剖面多呈凸形或凹形,滑体结构零乱,物质组成多为粉质粘土、黄土、松散碎石土。滑面呈线形,埋深1~5 m。主要发生于山谷的边坡一带。滑坡的发生主要与人类工程活动、降雨有关,发生时间多为6~8月份。滑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24.8万元。

2.3地面塌陷

10处地面塌陷中8处为煤矿开采引发,分布在偃师市大口乡、缑氏镇、府店镇,伊洛工业园区诸葛镇等乡镇;1处为土洞塌陷,1处为湿陷性黄土引发陷穴性塌陷。塌陷区地表岩性为粉质粘土、黄土。塌陷面积0.003~6.72km2,依据地面塌陷规模级别划分标准,小型塌陷2处,中型塌陷6处、大型2处,。主要造成耕地和道路损坏、房屋开裂、水渠毁坏、机井报废。地面塌陷平面形态不一,有圆形、长条形。地面塌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864.4万元。

2.4泥石流

泥石流沟1处,分布于伊洛工业园区李村镇东宋村,属小型泥石流。危害对象主要为居民、农田、道路。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5.3万元。

3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偃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是偃师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农业、交通、水利、矿业等行业的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矿业开采、工程建设、山丘区切坡建房、公路及铁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地质环境进行着改造。地质环境条件的改变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十一五“期间,交通部门将加大乡镇公路的加宽改造力度。偃师市北部、南部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公路、铁路修建过程中切坡路段较多,常形成延续数公里的切坡路段,道路两侧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较多,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

水利工程建设仍是偃师市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水利工程建设或运营过程中易引发崩塌灾害。

农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缓坡耕种常使表层土体松散,利于雨水入渗,易导致滑坡。

“十一五”期间,偃师市要加大煤炭、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力度。煤矿、铝土矿的大规模开采将造成新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硅质岩等矿山露天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将进一步加剧。偃师市矿山地质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偃师市城乡建设发展较快,在山丘区由于建设用地短缺,为开辟宅基地,居民常切坡建房,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4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4.1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

开展地质灾害调(排)查、勘查是偃师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监测预报系统,部署防治工作的依据。针对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部署地质灾害调(排)查与勘查工作。

2015年以前,建立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每年安排1-2次地质灾害更新调查和排查工作,以便及时掌握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为有计划地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结合地质灾害勘查,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包括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概率、社会经济易损性、承灾体的破坏损失性和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可分为点评价和面评价。点评价为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防治工程提供依据;面评价旨在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布局、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政府防灾减灾决策等提供风险区划依据。风险评价是全市未来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前期地质灾害调查、勘查工作的最终体现。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4.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方政府指派当地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实施监测。完成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山化乡、邙岭乡、城关镇、大口乡、府店镇、伊洛工业园区诸葛镇等乡镇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监测网络建设的重点是群测群防,群测群防突出以巡视和简易监测为主,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实施治理之前及时安排监测,地质灾害点所在乡镇和行政村应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危险性、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勘查基础上实施简易监测或专业监测,对治理之后的地质灾害点布置专业监测。监测信息定期上报,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全市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的收集管理,并根据监测信息确定具体的防治措施。

5搬迁避让和治理措施

5.1搬迁避让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应采取治理与避让相结合的方针。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发,结合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需要,采取避让措施来减少灾害损失。具体措施有:

(1) 在城镇规划和工程选址上,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尽可能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

(2) 对有成灾前兆又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的,将人员、物资等受灾对象及时撤离危险区。

(3) 对于一些威胁严重、治理费用高、治理难度大的灾害点所威胁人员和永久性工程应选址搬迁。

(4) 在灾害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发生过程中采取警报措施。

5.2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在充分勘查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工程措施,使防治工作既科学又经济。

5.2.1工程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从致灾体和受灾体两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工程治理。

(1) 对滑坡地质灾害采取减荷、排水,支挡等措施消除或削弱致灾体的活动能量。

(2) 对崩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采取清除,部分削坡、排水、加固等措施解除或减缓灾害体的活动,采取拦截、遮挡等措施以保护受灾体免受灾害破坏。

(3) 对泥石流地质灾害采取拦挡、排导、停淤、疏浚等工程疏导泥石流、防止其造成损害。

(4) 对地面塌陷灾害采取排水、填夯和加固等措施来消除灾害的影响。

(5) 对河流侧蚀灾害采取稳挡,加固岸坝或削方减淤使河流取直等措施来消除其灾害影响。

(6) 对地裂缝灾害主要采取设立警示标志,裂缝充填,并辅助生物工程等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