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5 10:15:17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24-03

1 地区生产总值与产业比重分析

四川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前十,经济增速快,在国务院的《“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四川省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十,属于上游区。为研究四川省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选取2004-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下所有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网站。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2004-2013年间四川省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如图1所示:

2007年及之前四川省经济增速都远超全国平均增速。而在2008年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同比下降241%,其中既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国内失业率上升和消费需求疲软等的影响,而且四川还遭遇了汶川大地震,但2008年四川省经济增速仍然领先于全国8.7%的增速。之后,国家执行“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受这一政策影响,2009至2011年经济增速均超过去5年最高水平。然而在2012年与2013年,经济增速又陡然下降,尤其是2013年的经济增速跌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经济增速放缓却未必是一件坏事,这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正如表1所示,自2011年起,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保持着比重不增长的态势,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逐年增加,这表明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产业结构调整在稳步进行。

2 消费者价格指数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通货膨胀的水平,过高的CPI表明市场通货膨胀。国际上通常把3%作为警戒线,一般来说当涨幅超过3%时,就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当涨幅超过5%时,就认为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四川省在2004,2007,2008,2011年这四年CPI涨幅较高,超过了正常水平,图2展示了2004-2013年间四川省的CPI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2004年CPI水平较高,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CPI指数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其中6-9月的涨幅均超过5%,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2004年经济活动过热,投资大增,导致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间接拉动了下游产品的价格;二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2004年食品价格上涨9.9%,其中粮价上涨尤为明显,涨幅高达26.4%,这是因为在2004年遭遇了粮食连续三年减产,库存大幅减少的局面,粮食供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导致粮价上涨迅猛,尤其是2004年3-4月,国内小麦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07年CPI水平为这10年来的最高水平,导致2007年CPI水平较高的一大诱因是6月份的猪肉价格上涨,由于之前肉价过低,导致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猪肉短期供应不足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另外饲料成本上涨以及上半年各地爆发的“猪蓝耳病”疫情,都是导致猪肉价格的上涨的因素,猪肉作为百姓餐桌上肉类的主角,其价格的上涨很容易带动了整个CPI的上涨;另外,作为刚性需求产品的食用油和石油,两大油的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结构性因素,其中我国大量进口的食用植物油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几乎上涨了一倍,而国际石油价格在2007年呈现触底反弹,先抑后扬的态势,年初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但从3月份开始,油价开始反弹并持续走高,尤其是从7月份开始,油价大幅上扬,至当年的11月23日,国际油价已飙升至98.18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位;除了油价上涨带来的结构性上涨因素外,总量因素也不可忽视,2007年我国M2已高达40万亿,充裕的货币供给成为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另一影响因素。所以说2007年CPI居高不下的原因既有结构性的因素,也有总量上的因素。

2008年的CPI增幅高达5.1%,但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状态,其中第四季度已基本回归正常水平。除了受2007年CPI上涨的翘尾影响外,年初粮价大幅上涨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不可忽视。以大豆市场为例,2008年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大豆自给率较低,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其中2008年进口大豆总价值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90.1%,大豆价格的高位运行使得CPI指数居高不下。相关数据表明,2008年1-10月CPI指数高位运行,其中大豆价格指数平均在51%。

2011年的CPI水平为这十年来的第二高,全年涨幅水平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造成物价上涨的因素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仍然是食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以及货币超发等因素造成的。其中2010年7月开始的新一轮物价上涨在2011年7月达到顶峰,自2011年8月开始,物价涨幅开始逐步回落,到2011年12月,CPI已回落至4.1%的水平,基本接近年初定下的4%的调控目标。

3 地区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增加值走势分析

为了预测2014年的四川省的宏观经济数据,考虑先预测三大产业的增加值,进而将三者相加得到地区生产总值,首先绘出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增加值的走势图3:

可以较为明显看出,第一、二产业增加值与时间并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函数关系式,所以可以考虑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理论来拟合出一个表达式,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可以考虑用指数回归方程来拟合。

4 三大产业增加值回归方程计算与检验

记三大产业的年增加值为Xn,Yn,Zn(2004≤n≤2013),对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方程可以构造为Xn=α0+α1Xn-1+…+αkXn-k+uX=α0+∑ki=1αiXn-i+uX,即第n年的产业增加值与过去k年的产业增加值存在一定的关系。这里k值的选取会影响拟合和预测的精度,如果k值偏大,则回归方程拟合历史数据较好,但是在预测功能上就会较差;如果k值选取偏小则相反。经过几次实验,令k分别取2、3、4,在考察拟合与预测这两方面的水平后,认为k=2较为合适。

确定k值后,得到超越方程组:

1.041-0.055,为验证所得回归方程的合理性,下面计算可决系数并做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可决系数表明回归方程中被解释变量的变化是在多大程度上由解释变量引起的,本文中的回归方程包含了2个解释变量,所以应当计算调整的可决系数。

调整的可决系数R-2=1-RSS/(n-k-1)TSS/(n-1)=09162>0.85说明回归方程在拟合历史数据上较好。

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旨在对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显著成立,并可作出推断,首先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原假设H0:β0=β1=…=βk=0,备择假设H1:βj不全为0,则统计量:

F=ESS/kRSS/(n-k-1)=50.1749>F0.05(2,7)=474

所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故可以判定原方程总体上线性关系显著。

综上可得第一产业增加值回归方程为:

Xn=262.219+1.041Xn-1-0.055Xn-2+uX

由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图像与第一产业相似,所以此处不加计算地直接给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方程与相关检验:

Yn=725.845+1.376Yn-1-0.354Yn-2+uY

调整的可决系数

R-2=1-RSS/(n-k-1)TSS/(n-1)=09766

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统计量

F=ESS/kRSS/(n-k-1)=188.9338>F0.05(2,7)=474。

这表明方程拟合优度较高,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对于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到产业增加值变化趋势较为平稳,略向下凸,也正如前文所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增加,故选取指数函数可以更好地表述其发展的动向。

假设回归方程为Zn=aebn+uZ=ebn+lna+uZ,线性化后可写为lnZn=lna+bn+uZ′,计算系数可得第三产业年增加值的方程为:

Zn=e0.1479n-288.5682+uZ,可决系数R-2=0.9994

三大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方程可以预测之后每一年的数据,这属于点预测,而增加对产业增加值进行区间预测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第三产业的回归模型属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则对于个别值y0的区间预测可以构造如下统计量且该统计量如从t分布:

y0-0s1+1n+-x02Sxx~tn-2

则显著性水平为α时,y0的预测区间为:

0-tα/2n-2s1+1n+-x02Sxx,

0+tα/2n-2s1+1n+-x02Sxx

第一和第二产业回归模型属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设样本矩阵为X,观测值矩阵为X0,那么对于个别值y0的区间预测可以构造出统计量y0-0s1+X0X′X-1X0′,由概率论的有关知识可以证明:

y0-0s1+X0X′X-1X0′~tn-k-1

则显著性水平为α时,y0的预测区间为:

[0-tα/2n-k-1s1+X0X′X-1X0′,

0+tα/2n-k-1s1+X0X′X-1X0′]

在等方差的假定下,用过去的方差估计量来替代,在此前提下,表2给出2014-2018年四川省经济数据预测结果:

5 数据预测与检验

上表预测2014年四川省三大产业年增加值分别为3646.53亿元,15041.18亿元和10912.34亿元,进而预测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9735.64亿元。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省三大产业年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531.1亿元,14519.4亿元,10486.2亿元和28536.7亿元,预测误差分别为3.3%,3.6%,41%和4.2%,说明回归方程预测结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董银果,韩立彬.粮食进口对我国CPI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4).

[2]严忠,岳朝龙,刘竹林.计量经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3]周鹏.一个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及算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3).

[4]郭崇慧.宏观经济预测方法及其综合集成[J].运筹与管理,2001.

[5]郭崇慧.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体系研究[C].中国会议,2000.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篇(2)

论文摘要:“美国消费”的调整与转型必然带来“中国制造”外需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这种挑战,中国政府强力启动了刺激内需计划,但这些投资计划的效益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对症下药,启动中国内需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是会加剧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在缺乏更多结构调整措施的配合之下,中国目前经济刺激计划很可能是在透支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

Key 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government rescues the city calculated risk

Abstract:“the US expends” the adjustment and reforming bring “China to make” inevitably outside need the environment the profound change. Facing this kind of challen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rce started the stimulation domestic demand plan, but these capital spending plan benefit how? Whether can act appropriately to the situation truly, starts the Chinese domestic demand market, the promo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ion? Will intensify the macro economic movement risk? In lacks the mo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measure under the coordination, the Chinese present economic stimulus plan is very possible is overdrawing the potential which the futures economy will grow.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国政府强力启动了刺激内需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新增加约4万亿元的投资。各个地方政府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据媒体对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汇总,投资总额超过了18万亿元。在外需萎缩、消费难起的情况下,数万亿投资将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这些投资计划的效益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对症下药,启动中国内需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是会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样,政府主导的救市,未能如愿启动经济,而是使经济步入了“流动性陷阱”?这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

如果单纯从政府角度来看,这些庞大的投资就是“强心剂”,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保持短期经济增长不垮,市场信心不失,社会不要因经济危机而失控。然而,中国不是美国,不能通过多印美元、多发美债让全世界来为其救市买单。中央和地方推出的巨额投资计划,其资金成本最终都会由全体国民承担。有学者认为,政府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和救市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代替市场,挤占经济资源,所以政府“托市”只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缺乏效率,最终令市场畸形发展,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也许这种看法过于悲观,但在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并得以实施之后,宏观经济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救市计划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会带来哪些潜在的风险呢?

一、加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在政府的4万亿投资中,中央财政只出1.18万亿,剩下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信贷、地方财政、社会资金或其他方式融资。可以肯定的是,商业银行信贷将是融资“大户”。随着“保增长”成为政治任务,在中央、地方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全力推动下,商业银行信贷在2008年11月、12月出现普遍高速增长,并在今年1月份得到延续。有研究机构估计,今年1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高达1.4万亿—1.6万亿元,这一增速十分惊人。

面对如此快速、巨额的新增贷款额度,有市场人士质疑:中国的商业银行是怎样来审核信贷资金质量的?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答,在“保增长”压倒一切的时候,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增加信贷也成为政治任务的一部分。对于国内银行而言,在当前经济下滑、企业亏损的背景下,兼顾贷款增长和减少坏账是一个极难做到的平衡。现在银行唯一能祈祷的是:这些项目都是有中央或地方财政支持的“好项目”,千万不要出现坏账风险。总体而言,银监会是在暗示通过放松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控制来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新政策的核心。因此政策上的松口子,很可能为今后的中国银行业带来新的坏账风险。

二、传统产业环保问题恶化

作为保增长、刺激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振兴计划所涉及产业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等。这些产业与国民经济关系较大,但同时也都是典型的非环保产业。从已出台的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来看,国家出台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挽救钢材市场,避免钢企遭受更大损失,因此产业规模拉动国内钢材市场消费的特色十分明显。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基本目标也是要扩大市场的总体消费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当这些典型的传统行业进入振兴发展时,对生态和环保的威胁也将会随之扩张。在前几年的宏观调控之中,对于传统行业产业的升级和环保要求,在强调节能降耗的总目标之下,应该说都有一些进步。但现在对钢铁和汽车等传统产业的大规模刺激,可能会在环保问题上走回头路。当然,在已出台的两大产业振兴规划中,也都有一些环保的内容,如钢铁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汽车产业未来3年将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来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等。但这些涉及环保的规定都显得过于原则、过于象征性、过于表面化,是对传统产业刺激计划的一种“装饰性”的内容。因此,随着产业振兴计划的推进,企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

三、融资环境的两极分化将助推“国进民退”现象

2009年中国企业会出现明显分化,那些拥有资源、现金和政策优势的企业将会是经济风暴过后的“幸存者”和“赢家”。在股市低迷、债市发展滞后、地方财力捉襟见肘、民间投资限制重重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抛出的庞大投资计划将更加依赖银行贷款满足其融资需要。而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抢占优质项目资源,信贷重点已经毫无悬念地落在了基建和政府引导项目上。以建行为例,其2009年新增信贷规模将达到4000亿-50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13%-15%左右,其中一半左右将投向基建领域。此外建行还与铁道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政策规定的最优惠的方式为铁道部及其下属单位以及2008-2010年期间铁道部重点铁路项目意向性提供3580亿元的综合授信服务。可见,无论是中央的4万亿投资计划,还是地方抛出的动辄以万亿计的投资大单,所涉及的领域均以政府和垄断性国有企业为主。在这一轮投资之后,民营企业因无法分享投资“盛宴”的主要部分,地位会更加边缘化。虽然铁路、公路、机场等领域的投资,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一部分民间资本的参与,但整体来看,民营资本参与大型基建投资的并不多。发改委资料显示,从项目涉及的行业和企业来看,民营企业只占有大约10%的份额。因此对于一直受信贷歧视的民营经济来讲,2009年市场的融资环境将更加恶化。

四、经济运行进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加大

在全球央行一致大幅降息的情况下,如果各国的金融救援和财政刺激计划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全球的发达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中的“优等生”(如“金砖四国”),就存在着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 一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有以下三点表现:一是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二是利率已达最低水平,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来摆脱经济的萧条。三是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就长时间处于“流动性陷阱”状态。如果中国经济在强大政府支出的刺激之下未能实现预期效果,而掉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那么金融危机之火并不会像乐观预测的那样会在09年下半年趋向缓和,而是可能延烧更长的时间,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药方”并不一定适用于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目前也许可以利用庞大基建来刺激内需,由庞大的“政府支出”来代替外需市场,但国际市场的疲软恐怕不是短期之内可以逆转的。可以说,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更多是自身的危机,而金融危机只是导火索。中国宏观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着多方面的结构性失衡。比如国有经济规模过大、占用资源过多;金融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均衡;经济结构和政策长期以来“重外轻内”、“重投资轻消费”等等,这些因素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瓶颈。在缺乏更多结构调整措施的配合之下,未来的中国经济结构是继续扭曲得更为严重,还是得以在疲软过程中自主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和完善?恐怕还是未知数。在诸多强心剂的刺激下,我们不得不担忧:中国目前很可能是在透支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雷达,《客观估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理论视野》,2008年11期

[2]崔永,《抵御金融危机冲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理论视野》,2008年11期

[3]管同伟,《救市计划:为何市场不领情》,《证券导刊》,2008年总第37期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发展问题;提高方法

引言: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范围在扩大,都促进众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等开展合理化运用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应用的水平。对于国家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来讲,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知识、模式等进行有效性应用可以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趋势,为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指导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数据信息参考。因此,我们针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发展面临的问题、提高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工作。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学科由以往的经济学、统计学融合而组成,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进行众多经济运行资料、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形成基本的统计分析结果,加深对经济发展趋势、产业经济结构认知的水平。在具体的应用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通过专题性的统计分析工作和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形成对宏观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深刻判断,渐渐形成完整性的报告内容[1]。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的方法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无法有效性、客观性的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中深刻的问题。同时,有关方面的统计分析人员缺乏创新性思维,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第二,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特征。比如:对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存在认知上的缺陷,使得大数据特征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无法有效构架,无法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特点、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等。第三,缺乏必要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力,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比如:众多企业出口积极性受到削弱、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等等[2]。

三、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方法

(一)全面贯彻新型的理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需要以发展性、多样性、灵活性、全面性理念为支撑,提高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吗,第一,需要有效性、灵活性的贯彻我国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充分结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性的方法规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因素,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平稳、科学、健康的发展和进步。第二,需要应用多样化的理念,充分的协调好经济运行发展中的各种资源、各个领域,使得它们在多样化发展的理念下更加协调,促进我国宏观经济整体性进步。第三,需要应用好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有效性的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其未来运行规律,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率[3]。

(二)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经济的发展运行是促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来讲,需要应用有效性的手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有可靠的动力。具体来讲,第一,明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展目标,依照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模式、方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第二,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进行科学规划,有效性的巩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结果,使得我国经济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平稳、安全、科学、健康发展。第三,进行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投融资体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中各个企业资本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我国需要加快革新投融资体制,建立起必要的风险投资基金。第四,我国政府需要促进出口退税进程的加快,为众多出口企业的信贷提供有效保障。第五,进行国家发展资金的统筹,对重点的经济领域进行全面性扶持,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持。

(三)构建大数据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式

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用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我国需要以政府信息数据发展应用为重要切入点,全面促进政府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使得政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中长期的科学规划,提高经济分析的水平和效率,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4]。

(四)保障社会供求基本平衡

保障社会供求基本平衡有利于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重要指标数据支持。因此,对于我国的政府来讲,需要从众多的方面着手,保持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体来讲,第一,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应用能力。第二,适当性的增加政府支出,提高我国经济运行中消费比例的提高、拉动内需,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为更好的开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重要依据。第三,促进货币的流通,加大对基础性经济领域的投资。第四,降低城乡之间差距,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开展合理化的资源分配,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5]。

结论: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政府为主要的视角,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问题为研究的重点,提出来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在各个方面的举措应用完善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平台的构建,对于经济运行中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众多资源进行统筹,有效性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伟.探索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1:8.

[2]袁天夫.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20.

[3]丁宇昕.宏^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1-32.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篇(4)

 

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2]但是,当今的计量经济学,从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数学运用)、模型估计与检验,完全是按照经济学知识体系推动的,统计学在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方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名不正,因为计量经济学的独立方法论已经基本吃掉了统计学的地位。

 

历史发展过程表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并不等同于计量经济学。因为前者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统计成为计划管理的直接工具,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平衡与优化,完全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宏观经济统计体系设计之上。依靠强大的政府统计系统,可以定期收集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系统数据,据此对国民经济计划工作进行监督和系统检查,分析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下一个时期的计划内容提供科学依据。这样一个科学的思想,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由此而存在且不断发展。尽管全世界都在改革完全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我国为例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目标,但是,统筹兼顾、量力而行、优化管理等计划经济管理的科学思想不但没有取消,而且正在成为我们以市场经济为原则的宏观经济管理的特色。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具适应的科学发展空问,广义上可以覆盖计量经济学内容,但并不唯计量经济学内容。它在以统计学为核心知识体系的发展中,更加有效发挥统计数据、统计归纳、统计探索、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思想、理论方法和模型的作用,不仅推动实证经济学的发展,而且还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推动信息社会下的统计学科的发展。

 

统计学发展史表明,以统计学为核心知识体系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也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概括地讲,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历了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最初阶段主要体现围绕国民经济重要统计指标的发现和创造,以及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与比较分析,经济统计学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阶段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包括国民经济账户、投入产出法、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的诞生与应用的发展,在统计科学设计思想实践方面,包括核心指标、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机构部门分类,形成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统计体系,对推动经济学运用于国家、产业和微观的科学管理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①统计的科学运用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了经济危机的产生与影响。[3一第三阶段,经济统计进入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包括空间、时间、系统指标和系统分类的大量微观数据,如果考虑在采集数据上连接各种活动信息,那么经济统计数据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系统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数据库的生产方式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将使当代的统计作用更加光彩夺目。尽管西方没有出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术语名称,但是,从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威廉·配第于1672年创建国民收入总量统计和分析开始,随后发展的需求与价格间函数关系的量化研究,使得统计与分析密切互动发展。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以及指导斯通等人研究创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5],大大地推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形成和发展。里昂惕夫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及资金流量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方法[6],都以宏观经济统计系统结构科学地支持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有利应用和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于各种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资源有效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和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全面引进前苏联的政府统计模式和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7]统计直接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制订和检查服务,在企业、部门和国家各个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实质成为检查总结和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可以称之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1982年出版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我国计划经济理论为指导,联系国民经济物质平衡表(MPS)统计理论方法,借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理论思想,建立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并开展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平衡分析,即“四大平衡”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8]这可以称之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第二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一直重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因此,一直开设一门关于如何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和统计数据来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实际经济问题或社会发展问题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原来的没有主题的综合统计分析,开始引进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经济循环指标”的经济监测综合指数方法,并探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监测体系和综合方法。随后,按照宏观经济问题逐步扩展一些宏观经济专题的统计分析,1991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程内容体系,即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关于总量与结构的分析研究体系,分别进行搜集统计数据和进行实际的统计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统计素质。1992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1]一书的出版,很快推动了全国主要财经院校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实际问题、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三位一体的综合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实际问题(即定位统计分析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主要是经济学知识和现实问题脉络的实证内容;统计数据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大量搜集统计数据,在数据可比性和使用前的处理方面作出努力;统计分析方法追求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部门应用的效果,提倡综合各种方法的深入分析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确立与发展,其本质是要发展以统计为核心和轴心的宏观经济实证分析研究方向和知识体系。从中国的实际发展学科体系和现实条件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发展,对于提高统计学科地位和深入运用统计数据与分析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下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问题的科学依据。

 

二、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概念,我们习惯于从国民经济统计[5]方面理解宏观经济统计,研究对象可以推论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测度理论和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核心部分,除此之外国民经济统计还包括部门经济统计如金融财政统计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直接从宏观统计出发设计经济统计体系内容,包括依据经济循环理论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以及相对应各种统计分类及标准的设计,凸显宏观经济统计特征。

 

但是,长期以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价值量综合统计为体系,空白实物量综合统计关联内容,在统计数据上过分依赖宏观经济学理论方法,制约了宏观经济统计的独立性发展,导致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上(从统计数据描述分析和统计探索陛分析上),不能形成推动经济学发展的有生力量,不利于提高我国统计学的学科地位和独立发展。此外,从联合国SNA的修改和发展来看,没有突出统计数据来源和搜集方法的技术与知识体系,空白了数据质量对统计分析科学性和准确性影响的研究。因此,宏观经济统计概念需要理解两个同样重要的对象,一个是宏观经济统计测度体系设计的研究对象,一个是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研究对象。因此,宏观经济统计概念,从统计范围上,它可以定义为是在经济活动基础上的所有统计,包括经济活动现有统计信息和数据的搜集整理,也包括为经济发展分析目的而专门设计所做的各种实际统计调查。

 

从统计学一般理论上看,如果是统计报告统计体系,它可以定义为汇总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经济统计内容;如果是抽样调查,它可以定义为样本总体统计数据和推断总体的统计数据的经济统计内容。

 

从宏观经济研究对象上看,上述两种获得数据的方式,都具体表现为一定经济活动系统上的总量统计、关联统计、分类统计、结构统计、变化率统计的统计指标数据。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的独立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不断从最新的社会存在方式中发展对经济统计的深刻理解,这是做好统计分析的基础。例如,经济统计有直接测度经济活动结果和客观存在系统关系数量特征的统计内容,也有测度个人经济行为认知或心理特征的统计内容,还有从个人主观对经济活动内在的和外在的及发展走势判断的问卷调查统计内容。我们需要强调经济统计的科学性。概括地讲,经济统计是指利用统计思想、统计方式、统计方法来支持对经济活动深刻认识、有效控制、积极提升能动效果等目的,从复杂经济活动系统中提炼和设计定量指标,完成其调查和整理统计数据,形成刻画或发现经济活动规律变化筋骨的科学知识内容。从统计数据的测度方式与搜集方法来看,传统的经济统计主要是事后的调查统计,包括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等。现代经济统计在传统统计基础上,增加了软统计内容,主要是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心理量表的抽样问卷调查。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上的空问化也是现代经济统计的发展内容。未来经济统计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增加文本挖掘基础上的新型的系统统计数据,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统计信息搜集整理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于信息化条件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等大数据标准规范和统计生产方式和统计方法正在陕速变革发展之中。

 

从大学教学课程来看,一般把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统计分析内容的课程称为经济统计内容。多数人认为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其局限表面而不够深刻的理解,大大限制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析作用的发挥。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数据是从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起点建立的统计测度方式和方法。因此,它完全包含了微观单位的经济活动数据,并在微观单位数据基础上,按照统计分类标准逐级汇总,得到国民经济行业数据、机构部门数据和宏观经济总量数据,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测度的内在统一。因此,近30多年非常有效地推动了基于微观数据对国民经济重要发展问题的计量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经济统计系统设计的经典,突出表现在基于宏观经济活动、中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整体的一些科学处理,例如建立标准规范的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以及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标准,在统计指标内涵、范围和体系上,超越所有经济学派和分支,建立了科学一致可比的统计标准。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数据,相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整体系统管理来说,发挥了按照市场对称信息推动竞争与结盟发展的积极作用,企业个体、行业协会、宏观经济政策都在利用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数据之中受益。

 

但是,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是集中货币单位计算基础上的统计,集中系统整体的统计反映,而对于一些例如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交通运输及其物流、旅游业、政府财政收支及收入分配调节、货币金融体系、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相对强势目标的统计需求是不能非常有效满足的,然而,市场经济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又是首要的,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强势目标的统计,按照卫星账户设计发展,保证在核心经济指标与国民经济核算一致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相对独立强势目标的统计,反映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包括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和派生指标等。

 

从当今的实际发展看,产业活动的内容,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得相对不足。满足产业发展的统计要求,需要加强各个产业活动实物量统计,包括行政记录和、Ip务统计,以及专门设计的测度产业活动的实物量统计内容。如果考虑我国统计体制的影响,针对产业活动统计内容,应该在国家统计局的综合统计与产业活动主管部门的产业统计上做好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的统计制度设计和统计数据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尤其我国第三产业统计的发展需要这种科学模式的建设和推广实施。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在宏观经济统计基础上,运用统计理论方法完成实证经济分析目的的分析方法。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可以涵盖宏观经济统计内容,因为宏观经济活动中一些重要指标的科学统计结果本身就可以达到宏观经济学和国民经济管理对统计分析的要求。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宏观经济统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许多新的宏观经济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不仅需要统计模型方法的支持,也需要统计变量(指标)和统计数据的有力支持。宏观经济统计核心指标体系的变迁应该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要求的推动。宏观经济统计的独立发展也积极推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因为在微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发展受到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等的影响,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的测度与多指标组合测度功能在强化。因此,微观基础上逐级汇总的统计数据在数据挖掘等统计方法支持下,会快速有效发展,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可以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概念是包括所有宏观经济实证分析内容,体现从宏观经济学出发的运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所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从这一点上看,许多人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等价为计量经济学。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也说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发展还比较弱。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涵盖计量经济学,还有更加广泛的分析内容,特别是针对管理过程和为管理服务的统计分析内容。狭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主要指从国家、地区(省、市、县)政府统计最后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括总量、结构、效率、效益、增长、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分析,表现为大量系统运用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为宏观经济学发展和国民经济管理服务,包括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与判断的分析,以及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可以分别建立在三个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标上,即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宏观经济统计目标。所谓基于宏观经济学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主要是依据宏观经济分析对象的理论体系划分的分析内容。它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是相通的,主要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统计分析、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消费和投资需求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统计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景气统计分析、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能力统计分析、国际经济统计分析与国际竞争力分析、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统计分析等。上述内容实际上是在我们多年研究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体系。但是,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宏观经济统计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应该从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和组织结构出发,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开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内容研究。比如,依据国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建立以创新能力建设和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的宏观经济创新经济统计分析;以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政策、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的统计分析研究。

 

基于宏观经济统计目标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应该从国家综合统计、部门和行业统计、区域统计的分层次的系统统计基础设施和统计信息开发使用出发,开发更多为政府管理、社会使用、科学研究服务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体系内容,吸收大数据发展下的统计方法创新,推动全社会大量科学使用统计数据和信息的新发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内容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和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宏观经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是国民经济统计信息系统的反馈,表现为在政府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统计数据资料基础上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深层次的评价,或者说包括宏观经济情况的综合系统说明,经济关系的分析,主要成功方面和主要问题的剖析,规划执行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措施的检查和效果分析,提出宏观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每年初对前一年度的第一号统计分析报告或经济分析白皮书就属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宏观经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在实践中表现为许多方面的系统综合,如生产、收人分配、市场供求、投融资和金融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也包括短期、中长期以及静态和动态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制度化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应坚持三点发展与完善的原则:(1)系统运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反映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整体及各方面的数量特征。(2)为国民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系统、客观、科学的依据。(3)同时要着眼于提供宏观经济分析的系统分析数据,为理论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服务。

 

宏观经济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是灵活和不断变化的。它既要围绕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又要善于捕捉经济问题。它的特点是:(1)对研究和分析的专题或问题的理论或定性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认识。(2)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一般的制度化统计资料往往在专题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支持上有欠缺的,因而要采用补充调查,如增加抽样调查,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活情况和软实力的调查,因而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等也常配合运用。(3)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因为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一方面对问题深入分析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方法弥补数据不足或数据质量问题等缺陷。

 

作为发展中国家后来赶超者,还是由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价值体系等决定,中国政府的作用在现阶段相对发达国家有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做好政府统计体系基础上的制度化统计分析,就显得非常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并成为社会沟通理解的重要工具的时代,政府的制度化统计分析,包括具有科学框架、有效的指标、及时的数据、连续性分析,以及满足社会各界通过网络社会化有效利用的显示方式上,都显得特别重要。定网、定期、定时,并以图文并茂、简单深刻精彩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赢得社会的监督、理解和配合,保障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最优配置,实现政策调控的积极有效,都是衡量政府制度化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宏观经济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应该与政府制度化统计分析工作有机联系,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创新先行者,成熟之后逐步转化为制度化统计分析的内容。依据时间因素所划分的政府统计分析内容,如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因时间长短不同,分析的目的性和重点有所不同。月度分析、季度分析主要是短期的景气分析,统计数据的时效性要求和敏感性要求是比较重要的。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主要是发展主题下的系统分析。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在统计学与经济学密切互动关系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因此,它的方法论涵盖内容广泛,有统计数据搜集整理方面的方法,有针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经济学分析研究方法,还有统计描述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统计模型和统计推断估计检验等方法。从方法论提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应该是其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善于在所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实际例证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和挖掘科学运用各种方法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手段。由于该领域涉及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因此,在研究中需要从各个学科汲取方法精华。尽管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要发挥定量研究的优势,但是,实际分析研究中因为要科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静态经济分析、比较静态经济分析、动态经济分析、比较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因为反映了经济学的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它们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有指导作用。管理学中的运筹和最优化,以及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等,也可以按照分析研究的目标、过程、因素、绩效的方位,与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描述及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发展成更有效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中统计方法仍然是主角,包括统计指数分析、因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弹性分析、统计描述分析、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如何运用科学的变量体系描述分析一个经济运行整体的数量特征,需要指标体系的选定方法,也需要对所选定的变量进行准确的估计,包括核算、推算和估算,还需要使用变量数据的可比性处理方法。这些方法需要经验,也需要理论,还需要统计技术或技巧。描述统计方法对于统计分析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探索性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构建系统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从而根据客观存在与相互关系构建描述经济系统运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运用比较广泛的分析方法。许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结构关系、动态关系,以及经济分析中的聚类、因子分析等都需要统计分析方法的支持。分层回归、分位回归,PANEL DATA分析,协整分析等方法的发展,对于深入经济因素之间的系统决定关系的统计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利用现代统计思想开发的专门使用的综合分析指标体系或综合评价指标方法,也是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

 

如前面所讨论的,面对当今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深人应用,统计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大量的数据或称之为海量数据,为我们创造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分析的发展空间。这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正在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发展是基于大量微观数据。我们可以发挥运用统计变量测度系统活动及过程数量特征的科学一致的方法优势,即采用统计系统描述,科学运用系统分类和归纳比较识别内生演化与外在影响的发展过程及其因素,在分层、分位、立体、动态的复杂系统中,追求探索系统关系和因素空间作用位置及效果,全面解释系统功能,发展完全依据大数据、复杂系统、统计归纳、性质分类、功能边界等一整套统计描述探索分析理论和方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关于数理统计方法论,我们一直运用的是从样本推断总体,有人形象比喻为“从小到大”的统计思想,[1叫实现“从大到小”

 

的统计方法的变化。因为,我们可以基于大系统的总体样本信息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以及利用各种系统模拟方法,实现因素过程的顺序识别,即追求组内方差缩小、组间方差扩大的逻辑,实现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过程模型的小样本、个体行为的科学推断。我们要从核心为主的分析,在提高核心主体统计分析精度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尾部小样本群的推断分析,因为小样本群代表着新生发展的未来。这将对社会发展做出统计的更大贡献。

 

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自主发展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自主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统计学的主导作用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遇,由此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统计的作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独立发展,并不是排斥计量经济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大量数据,利用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也就是以统计理论方法为核心,积极吸纳有关学科的统计分析研究成果。

 

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统计学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和大量交叉融合的知识内容,特别是专门化的统计思想和分析方法,形成了经济统计和经济统计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分析研究的效率。尽管经济统计与经济学存在着很大的交集域,但是,从统计方法出发分析研究经济问题,与从经济学出发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是极其不同的。前者我们无束于经济理论,尽管要保持未来与经济学界交流的一致和可比性,在统计测度和调查设计中,积极吸收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元素来简化统计变量或指标概念。但是,在不受经济学的任何约束的条件下,统计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开展统计调查和数据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布和基本关系研究。这种完全基于客观存在的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可以原汁原味地发现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的实质,从而可以改变经济学理论学说的假设条件而作出全新的发现。因此,完全从统计学出发的研究可以探索重大新的发现。而从经济学出发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是极其不同的,一般说来是从经济学找到理论,进一步基于数学方程推演出数理经济学模型,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和搜集数据并采用统计推断方法作出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也就是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三位一体的经济分析,即计量经济学的内容。这种从经济学出发的统计学方法运用主要是验证经济学的理论假说以及实际存在的具体数量关系。

 

统计学从一般方法论上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前者主要是基于客观存在和社会活动的数量特征,以科学地建立统计变量或统计指标为目标的搜集数据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以便通过这种方法达到科学认识和解释客观存在与发展过程及其关系的目的,为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论据和客观存在的证明,为管理学提供直接的管理工具。特别是目前与计算机处理海量数据相结合的描述统计分析,已经大大增强了对客观存在和现实发展变化的探索性分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发现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从而推动了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新变革。

 

推断统计学基于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参数,对科学地认识经济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和发展规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极其复杂的经济发展关系和问题面前,追求大量数据和统计发现的研究体现了统计学科发展的重大价值,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统计学思想,非常重要的是归纳,即根据对客观现实的各种现象的数量特征观察,形成概念和数量标准的统计指标或变量,实施统计调查,搜集整理数据,按照统计分布和主要统计参数作出统计的归纳,解释发展水平、基本类型和主要因素的影响关系,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将这个统计学过程运用于经济问题时,可以很好地说明经济活动的存在及其规律性,为经济学的演绎假设和假说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如果统计学在设计经济统计指标和优化统计调查过程中,科学地运用经济学研究提出来的概念和理论,那么,经济统计和分析将得到更好和更快的发展,统计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科学价值将大大提升。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经济统计的主体,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数量特征进行科学地描述。但是,它的科学体系除了统计的计量要求和逻辑体系要求以外,它的各个科学概念都是在经济学各种流派所创造的经济概念中优化选出来的,因为在统计中使用的经济学概念必须可计量,并且可以用于经济过程描述体系中的每一个相关的结构量点之中,而不产生任何概念上计量的相互矛盾。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科学地运用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即把国民经济循环理论作为描述体系设计的科学依据。此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和分析理论也是直接参考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而开展其具体研究的。面对复杂系统的宏观经济问题,基于微观数据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领域。本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如果从微观数据到宏观总量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的话,那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率先突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脱节的矛盾,从而建立微观与宏观一体化的经济理论学说和实证分析研究框架。这对于经济统计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篇(5)

宏观经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并掌握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很有必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也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作为其中重要指导方,其运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受到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判断分析,从中找到方法和策略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解决,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1关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具体概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经过两种知识体系发展而来,即统计学知识体系以及经济学知识体系。这两个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并遵循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得出科学的国民经济运行,并对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非常大的发展阶段:第一大阶段主要将其重心归纳为国民经济,并将统计指标划为关键点,以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为依据,对经济进行分析探讨;第二阶段为国家经济审核体系完善期,核心经济指标确定,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得到优化;第三阶段为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相辅相成阶段,形成新局面。上述内容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分别占有地位,其职能依次为分析过程的关键内容与重要基础、对研究问题做出定性认识以及统计局在年初做好上一年度的经济统计分析。以上三个工作内容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并科学预测经济发展态势,针对经济制度或者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管理建立。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逐渐增多,在促进经济预测准确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因素导致缺乏创新思维

受到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其缺乏统计过程的创新思维,统计分析方式较落后,在分析时不能很好的遵循统计原则,使得统计分析结果存在误差。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统计分析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但实际运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局限性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导致构建出的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无法准确预测经济趋势。

2.2市场机制被弱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步入到了高收入的阶段,实行投资补息、国债技改等政策,扩大了投资规模。但与此同时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没有上升的迹象,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一种下滑的趋势,使得市场机制本身的推动力被弱化。

2.3出口难以为经济增长起到大的作用

自从2012年以后,净出口已经没有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实际贡献率,相关文献显示净出口不仅没有带来增长甚至还出现负贡献率得现象。分析其原因发现是由于出口量以及进口量减弱,且都出现衰退迹象。在这种条件形式下,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内需,只是从当前来看,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跟以往的年份比起来明显放慢了步伐,影响着出口、跨过企业的积极性。

2.4消费需求低迷且国民收入分配悬殊较大

很多居民收入主要是用来消费可增长平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民收入悬殊较大、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其收入增长跟政府收入增长比较起来要慢,所以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很协调,因此供需矛盾突出。

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建议

3.1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劣势,其主要劣势为融资困难,在贷款项目上存在较大阻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经过简化银行贷款手续流程及降低银行贷款门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与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制度体系为中小型企业出台科学的发展优惠政策。帮助中小型企业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方案,不断推进其发展,引导其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不仅助于企业的发展还是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融合多种统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的特征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对经济信息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通过融合多种统计方式,进一步加深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提升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加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

4结语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篇(6)

一、宏观经济学源于何时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个术语,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一文(伦敦,1933)中提出的;作为与“微观经济学”相对称的术语在教科书中被首先使用,则是在美国肯尼斯·博尔丁的《经济分析》一书中(纽约,1948)。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以1936年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出版为标志,这一点在西方经济学界是没有争议的,但对宏观经济学到底源于何时却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看法认为,重商主义者最早研究了宏观经济问题,因为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考察了国民财富问题,并认为流通领域是国民财富产生和增加的源泉。第二种看法认为,宏观经济学最早产生于重农学派,理由是法国重农经济学家魁奈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把国民财富产生和增加的源泉从流通领域中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中。第三种看法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是宏观经济学的最早研究者,因为他们不仅从普遍的物质生产领域考察国民财富的产生和增加,而且还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考察了宏观经济的运行。

这三种观点中,厉以宁教授(1986)认为,第一种观点是不恰当的。尽管重商主义学说作为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确实考察了国民财富问题,但由于其研究对象仅停留在流通领域内,停留在对交换对象的观察上,因而它建立的不是一种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的理论体系,并没有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也就谈不上是宏观经济学的源头。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认为,第二种和第三种看法都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如果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法国重农主义者在宏观经济学说史中的贡献不可忽视;如果从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财富增长的角度来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成就同样不可抹杀。因此,可以认为法国重农主义者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都是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先驱,他们的宏观经济理论是互相补充的,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源头。

就代表人物而言,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被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他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一书被看作是西方经济学中第一部以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从时间顺序上看,早期宏观经济学则经历了一个从威廉·配第到魁奈、再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除这些人物之外,西施蒙第等也在宏观经济学说史中有过重要贡献。

二、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线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说,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为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即从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产生这一时期;第三阶段:以1936年凯恩斯《通论》出版为起点,到20世纪60年代,这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时期;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时期。

在第一阶段即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虽然已经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了,并且已经运用了总量概念,但是与19世纪晚期以后的各种宏观经济学相比,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仍有一些重要区别:(1)在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那里,宏观经济研究和微观经济研究的划分是不明确的,还谈不上有什么分工;(2)其总量分析方法还没有建立在边际概念基础之上;(3)其理论基础仍然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后来的以边际效用论为依据的价值论;(4)后来广泛采用的均衡理论在当时还没有产生和运用。

在第二阶段,即从19世纪晚期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于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上,形成了许多种宏观经济学说,如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英美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等人对国民收入和经济周期的研究等,使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下面着重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

在第三阶段,随着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出现,以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出版为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才真正产生了,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与以前的宏观经济学相比,其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的关系,因此被称作收入分析。它通过收入分析得出的论断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而20世纪最初30年的宏观经济学,则或者只限于对货币数量和利息率水平的分析,而不涉及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问题;或者维持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谐的传统观点,把经济周期中阶段的更替看成是经济中自发力量调整的结果。对于30年代大危机,以往的经济学无能为力,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并给予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量决定总就业量,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等心理因素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价格是小于总供给价格的,这样就出现了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即出现了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现象。市场机制是没有力量自动使之均衡的,必须依靠国家干预才能实现充分就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恢复正常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凯恩斯的分析是假定供给不变、社会上存在足够的资源为前提,而进行的短期的、比较静态的总量分析,因而只是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凯恩斯的追随者看来,这种短期的、比较静态的总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他们从三个不同方面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1)把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发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发展了投资函数理论,出现了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其中汉森和萨缪尔森等人的对乘数和加速系数交织作用的分析,被认为是投资函数理论早期发展中的最重要贡献;哈罗德和多马,斯旺、索洛、米德等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使投资函数理论得到进一步延伸。

(2)发展了消费函数理论,引入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持久收入(预期收入)和相对收入的概念,而不象凯恩斯那样仅停留于国民收入、绝对收入的分析,同时发展了市场预测理论。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和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定。

(3)从封闭经济模型发展为开放经济模型,打破了凯恩斯假想的封闭经济模型,引入了国外部门因素的影响。在这方面,马柯洛普、琼·罗宾逊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凯恩斯的追随者们的这些论点不仅发展和丰富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而且符合了当时西方各国经济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需要,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第四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现代宏观经济学在争论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出现以后,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派,在二战后大约保持了20年的极盛时期。60年代后期起,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难以做出解释,未能提出有效的经济政策。于是,宏观经济学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

(1)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开始复兴。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货币数量理论的复兴—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逐渐成为凯恩斯经济学的有力挑战者。其次,以林德伯克为代表的新一代瑞典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学也开始复兴。他们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分析,提出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和“混合经济模型”是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的又一个新动向。另外,长周期理论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如熊彼特以创新为中心的周期理论、康德拉捷夫的55年长周期理论以及库兹涅茨的20年长周期观点等。

(2)凯恩斯派宏观经济理论也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把凯恩斯理论动态化、长期化时,不仅从总需求方面作了补充,而且还重视分析了总供给的变化;不仅继续采用实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且也强调采用规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后一方面,琼·罗宾逊、詹姆斯·拓宾、阿瑟·奥肯等人在经济分析中对价值判断、伦理标准的强调,都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规范经济学色彩强化的具体表现。

(3)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互相渗透。两派虽然都采用总量分析方法,但由于各自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不同,因而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论战非常激烈。不过,经过较长时期的争论,两派开始互相吸收对方的合理部分,互相影响和渗透。目前,在货币因素的重要性、失业问题的顽固性、国家长期规划的作用、浮动汇率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接近的看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派的分歧消失了,事实上,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和货币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鸿沟是难以逾越的,二者的论战还将继续下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领域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由于理性预期学说的兴起及其影响的扩大,出现了新凯恩斯主义。他们以粘性工资和粘性价格假说为出发点,对非自愿失业问题和生产过剩问题作了新的解释,同时还致力于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寻求一个新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这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不对称性和滞后性。

(2)非均衡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经过贝纳西等人的努力,形成了一个非均衡经济学体系。

(3)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视野显著地扩大了,引入了人力资本、非技术因素等,特别是重视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诸如产权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的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宏观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结合,使宏观经济研究出现了新的格局。

(4)政府失灵问题引起了较大的研究兴趣,出现了从金融政策角度或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进行的新的理论解释,这些研究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宏观经济学范围。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的学问。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学本来没有宏观和微观的划分。这从经济学说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在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那里,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不仅研究了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货币流通总量等问题,而且也研究了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价值和分配问题,即使是魁奈,也对微观经济学领域内的“纯产品”问题进行过细致的讨论。只是到了后来,随着分工的发展,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才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划分。对此,正如我国经济学家樊纲(1997)指出的,“经济学发展史的最初阶段上,理论是十分综合的,但也正因如此,最初阶段的经济学是较为幼稚的;经济学分支的发展,是一种进步;正是这种分工为理论的深入和这深入之后更高级的综合,提供了新的基础。”

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所谓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作为经济学的不同分支,共同点也是明显的: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一直是激烈争论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多说一些。宏观经济理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都把微观经济理论所探讨和得出的某些原理当作既定的前提加以接受,诸如价值形成问题、收入分配的依据问题等并不包括在他们的理论之中。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一直缺乏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寻找微观基础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工作。

(1)对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萨缪尔逊早就提出,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而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另外以卡尔多、琼·罗宾逊为首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要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去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要承认价值本身有客观的、物质的基础,承认分配问题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条件和所有权因素来考察。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中两大分支—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之争,这个争论还在继续进行。

(2)货币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问题,货币主义者们、尤其是所谓第二代通货膨胀研究者们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人们的预期的形成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市场信息的获得不仅需要成本,而且难以充分。因此,只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中货币流通总量和利息率水平,不分析微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人们对工资和价格的预期、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是显然不够的。

(3)希克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上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也不同于货币主义。早在30年代,他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就着手于二者结合的尝试,在他的理论中,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是一致的。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的学问,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经济中数以百万计的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加总的结果,因此,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构成经济的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企业的微观基本行为相一致。为此,现代宏观经济学采取三个基本步骤:首先,试图从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过程。他们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典型的或平均的家庭或企业,然后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研究它们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环境中怎样以及将要怎样行为。其次,宏观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他们将典型家庭或企业的行为以某种适当的方法加以“复合”(multiplied),把经济中的关键变量如价格、产量、消费量等等加总,然后推导出整体数据间的各种不同关系,以图解释关键经济变量间的联系。最后,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以赋予理论经验内容,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就是这样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四、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宏观经济学普遍地引入中国已有近20多年的时间,其中经历了批判、部分吸收、全盘吸收、科学借鉴等曲折的过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有用性以及如何运用等问题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期间的原因主要有: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学一直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唯一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作为“后来者”要被整个经济学界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要被老一代经济学家接受难度很大,目前主要是中青年一代掌握得较好。其次,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与西方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有巨大的体制差异,改革以来虽然正在实现转轨,但这种体制变迁尚未完成,这样,西方经济学要在中国开花结果,还需要伴随体制“土壤”的转变和培植。另外,中国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体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西方的经济自由主义因子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是强调政府作用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其干预的“度”的把握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此,只有在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掌握和精髓吸纳的前提下,才能谈到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全面发展。

关于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在中国是否有用,已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中国经济学要与国际范式接轨是大势所趋。至于有人提出建立所谓的经济学的中国流派,我认为大可不必。因为,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面对的是人类一般的经济活动,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国界之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不同国家来说,只是研究的问题不同,运用的经济理论和研究范式可以相同,西方经济学作为有用的工具,完全可以拿来运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当然,直接运用不等于完全照搬,一定的修改和完善还是必要的。当前重要的不是要不要重建中国经济学流派的问题,而是要平心静气地学习和消化西方经济学理论精髓和学术传统的问题,重点实现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目前在我国,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和运用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值得引起高度的重视。主要表现在:

(1)把宏观经济学当成是“宏大的、包罗万象”的学问。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正如樊纲教授所指出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不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是很小的、很“窄”的,只是经济学宏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能说明许多问题,而只能说明经济生活定的一类或一组问题;更严格地说,它只是对复杂的、立体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从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解析。

(2)把一些微观经济学的问题“宏观化”了。例如企业效率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本来都属于微观领域的问题,但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事、结构的事都由中央政府管,因此似乎是“宏观”的事。但从理论分工的角度看,并非如此。现代宏观经济学虽然也从家庭、企业等微观主体的行为入手分析宏观现象,但它实际上研究的是单个主体所面对的一类特定问题,如消费和储蓄行为、投资行为、就业行为等动态效率问题,而不是“成本最小化”的企业自身问题,或“结构瓶颈”之类的产业结构问题。

(3)把一些本属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长期问题”扯进了宏观经济学的范围。增长理论属于一种“长期理论”,它研究的是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问题和何种长期增长率最优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短期理论”,它研究的是“短期波动”问题,而不是“长期增长”问题。与此相关的是“发展问题”。所谓发展问题其实是增长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特例,它比一般的增长问题更加具体、也更加综合,一般运用发展经济学进行解释。所谓发展经济学,就是在经济学各种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理论,不仅仅涉及到宏观经济学。

(4)把一些制度经济学的问题与宏观经济学混淆了。我们知道,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最基础的地位,它决定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决定着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稳定。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在内的研究,一般都把“制度”假定为既定的。制度经济学则不同,它是把“制度”因素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专门研究经济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如科斯的产权理论)以及制度本身发展变迁的规律(如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当前进行的“经济改革”问题,很显然属于制度经济学的范围,但常常被当作宏观经济学问题来谈论。把体制转轨、制度变迁之类的“长期的、动态的”问题当作只能解决“短期的波动”问题的宏观经济学问题,显然超出了宏观经济学之所能,是不恰当的。

总之,宏观经济学是在给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在经济长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某一较短时期内的由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缩小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其实是很窄的、很有限的,不过是研究如何解释经济波动和如何通过宏观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的“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在吸收、借鉴和运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时已经出现并必须注意纠正的倾向。参考文献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1997:《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厉以宁,1997:《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出版社。

梁小民,1997:《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

P·萨缪尔逊、W·诺德豪斯,1989:《经济学》,商务出版社。

E·夏皮罗,1985:《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篇(7)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宏观经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86-03

一、引言

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破产、“两房”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成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宏观经济出现剧烈波动。在此国际背景下,国内经济亦不容乐观,现在金融危机也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直接导致了外贸出口下滑,外贸顺差减少,与国内房地产周期演变重叠,从而影响工业和投资下降的结果,造成经济迅速下行趋势,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幅回落至9%。为了稳定经济,我国政府决定采取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国内消费不振、外贸出口急剧下降的形势下,政府出台了旨在扩大内需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其中32%与房地产行业直接相关,包括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措施。

从2008年10月下旬开始,政府连续出台救市政策,这不仅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利好,最为重要的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房者的市场预期,这对于促进楼市的回暖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11月份,土地成交量出现回暖迹象,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加了8.3%和159%,比上月成交土地面积也增加了37.8%。同时,伴随着商品房住宅量的成交量、成交面积的增加,经济适用房、限价性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成交套数增加了46.2%,成交面积增加了49.3%。目前,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土地供给依然充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在稳步回升;房地产供给将出现结构性差异,商业地产出现过剩,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价格持续调整;房地产市场体系将逐步完善。

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的波动对房地产价格有着重要影响,而房地产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势必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虽然从理论上,对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进行分析的文献很多,但从实证角度具体检验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文献还不是很成熟。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研究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探讨影响房地产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同时对相关文献所采用的模型进行归纳、整理,期望能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视角。

二、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房地产价格是指房地产市场上供需双方所形成的价格。从各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情况来看,房地产价格一般具有阶段性、城市差异性与协同性、泡沫性三个特点。就阶段性而言,房地产价格的阶段性或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波动是密切相关的,有时宏观经济波动表现为房地产价格波动,同时又会引起宏观经济波动。根据经济周期理论,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基本变量存在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宏观经济的一个或多个经济变量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变化也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在变化过程中两者形成相互加强的互动机制。从各国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宏观经济基本变量主要包括收入、消费、利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建筑成本、房地产供给等基本变量。

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宏观经济变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来实现的;二是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表明,学者们主要是从房地产价格是否影响总消费和总投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的。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房地产业在国外许多国家已是成熟的产业,有关房地产业的地位作用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从国外的文献来看,大部分的经济学者对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均衡理论的角度出发,在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独立线性系统、数量经济模型、技术经济评估模型等来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会影响投资需求,进而通过利率影响房地产的供给,而经济增长会影响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对房地产的需求,根据均衡理论,市场竞争机制最终会通过房地产价格出清市场。Clapp和Giaccotto(1994)利用简单回归分析,认为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于房地产价格有着很好的预测能力,不符合有效市场的假说。而Quigley(1999)采用供求平衡确定价格的模型,对美国1986―1994年41个都市区域的年度数据进行研究,认为对住宅价格的解释能力在12%~30%之间,各变量的显著水平超过了99%,说明美国经济基本面可以解释美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同时,Iacoviello(2002)通过建立SVAR模型研究来6个欧洲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英国)过去25年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因素,研究发现在利率上调之后,各国的房地产价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Miki Seko(2003)通过利用SVAR模型分析出日本各地区的住宅价格和经济基本面有着比较强的相关性,可以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Chirinko,DeHaant和Sterken(2004)运用SVAR模型对13个国家进行研究,研究了13个发达国家的情况,发现对一国而言,房屋比股票对消费、产出等实际经济有更大的作用,房价上涨1%之后,消费上涨0.75%,房价上涨1.5%之后,GDP上涨0.4%。

其次,对房地产的需求而言,受经济增长影响的居民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而根据不同经济理论对收入度量是此类文献关注的主要内容,如永久收入假说。Geoffrey Meen(2002)通过对英国、美国住宅价格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无论是暂时性收入还是持久性收入,对房价的弹性都很大,尤其是在美国对于供给弹性欠佳的市场上,长期收入的弹性更高。而GcofKenny(1999)利用协整技术,利用VECM模型,来对爱尔兰住宅市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建模,他的研究表明,持久收入增加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对住宅的需求有一定比例的增加。同时,Abrahma和Hendershott(1996)利用了一个考虑滞后过程在内的住宅价格变化模型,该模型提示了住宅价格上涨与住宅建设成本、就业率和收入直接相关,住宅价格上涨幅度和利率上升成负相关。

最后,对房地产的供给方面而言,宏观经济的变动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实际的房地产投资。在这一方面,Giulindori(2005)通过建立一系列VAR模型,研究发现利率上调之后,9个欧洲国家(比利时、芬兰、法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的房地产价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Case和Robert(2003)验证了房地产价格与投资回报存在正的自相关。房地产价格和回报的高度自相关会产生正反馈交易行为, 并推动房地产价格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在上升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价格泡沫。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外文献主要基于均衡理论、收入假说等经济理论构建模型,如SVAR模型。采用的数据主要采用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而具体的计量模型主要集中在传统的OLS回归、SVAR模型、协整分析等。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房地产市场相对国外来说,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房价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金融的安全,更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房价问题的重要性和房地产价格的敏感性吸引了国内大量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从国内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大都从理论上来进行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比较少,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鉴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采用合适的数据、模型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沈悦,刘洪玉(2004)利用1995―2002年我国14城市的中房住宅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关变量的平行数据,运用混合样本回归以及添加城市、年度哑变量等分析方法,对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对住宅价格水平的解释模型存在着显著的城市影响特征。姜彩楼、徐康宁、李永浮(2007)运用2003年3月至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方法、Granger检验研究了上海市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投资力度是影响上海市房地产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空置面积等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指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小。张益丰(2008)利用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和经济发展、居民人均收入以及上地拍卖价格等变量加以实证分析,指出单纯依靠降低土地价格来遏制房价上涨政策是不可行的;提出加大农村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地域之间的经济差距等一系列能够平抑房屋价格快速上涨的政策建议。

其次,在我国,由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从而银行利率的变动对房地产投资有重大影响,因而会影响到房地产供给及其价格变化。例如,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2006)利用协整分析和HP滤波,计算了房地产均衡价格水平,以及房地产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波动状态,得出结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偏离只是受部分地区的影响。通过利率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成效不大,但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大的影响。而崔光灿(2009)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995―2006 年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房地产价格明显受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且房地产供给、收入等基础性宏观经济变量在中长期也决定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明显影响到宏观经济稳定,房地产价格上升会增加社会总投资和总消费,房地产投资通过“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始终明显,对社会总投资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最后,随着我国房价的连续上涨,住房支出成为居民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居民的生活压力上升,居民消费支出受到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扩大内需的实现,是影响房地产需求的主要因素。姚玲珍、刘旦(2006)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城镇居民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分阶段实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宋勃(2007)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利用我国1998―2006年的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短期而言,两者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来说,房屋价格上涨是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原因。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上的重要作用,使得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例如,房地产信贷政策将会直接影响房地产贷款利率,而宏观财政政策则会影响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对房地产的需求。周京奎(2005)利用中国4个直辖市房地产价格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单整与协整检验方法及误差修正模型,对住宅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住宅价格上涨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紧密的联系。

可以看到,国内文献于国内文献相比,除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之外,还采用了面板数据,从而可以使用更多的信息,相关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协整方法、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面板数据模型,同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也是国内文献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总结

国外在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上要早于国内,并且重视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结构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这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近年来,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对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大量采用了相关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

(一)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但是,现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理论分析方面,缺乏全面的实证分析。如果能够对宏观经济政策对稳定经济、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政策效应进行定量分析,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相应的政策效应和实施效果进行预测、评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