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顶岗实习建议

顶岗实习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1 14:58:09

顶岗实习建议

顶岗实习建议篇(1)

1.1畜牧兽医类企业工作环境艰苦、薪酬水平低畜牧兽医类企业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生产性质、规模、现代化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企业地理位置偏僻,生活环境较差。另外,实习学生工资待遇也偏低,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与正式员工基本没有差别,严重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1.2企业实习管理不完善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习岗位师傅大多只安排实习生从事一些辅助的、打杂的工作,不传授关键的技能,与学生渴望参与真正的技术工作、尽快适应岗位技能的期望相差太远。

2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缺乏高质量的校实习基地近几年来,由于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导致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困难。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虽有校内外实习基地,但基地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每名毕业生都能在实习基地有至少1学期的顶岗实习机会。这种情况下,只片面追求实习基地的数量即可导致实习基地质量下降。有些高等职业院校,让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进而导致实习学生的分散,这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开展效果,不能达到提高实习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2.2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经费投入不足与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相比,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投入资金较少。一般情况下,学校只给实习单位和派出的指导老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学生顶岗实习中发生的费用没有任何支持。

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够,主观认为顶岗实习是“打工”、是去做“廉价劳动力”,而不愿意去养殖企业从事又脏又累的基层工作。同时,学生对企业单调的生活、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重复繁重的工作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很难适应,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在实习中私自离职的现象时有发生。

4解决顶岗实习所存在问题的对策及思考

4.1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产学结合、校企结合,专业与企业对接,在双方的合作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深度合作,结合畜牧业行业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开展校企共建、引企入校等。

4.2高职院校建立稳定高质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积极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派遣专人进行实地考察,全面系统掌握企业情况,坚持挑选业内技术先进、管理制度规范、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合作单位,建立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学生实习期间,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沟通、解决。

4.3完善顶岗实习管理,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要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建设。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习方案,共建实习指导机构,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负责实习学生的安排、组织与管理,明确实习指导老师和经费投入的原则。建立多元动态评价机制,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在整个顶岗实习环节中,评价主体应包括学校、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其他实习生和实习单位的同事,这样可以综合分析判断,全方位的客观考核,避免评价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有利于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明确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的职责,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还要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权益保障机制,规避实习风险,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实现顶岗实习工作的良性循环。

5小结

顶岗实习建议篇(2)

【关键词】大学生;顶岗支教;建议

教育实习是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积极意义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首先保证了支教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丰富了大学生实习的内容,强化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其次大学生通过教学增强了从教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提高了师范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在农村支教生活也适应了艰苦生活的能力,积累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还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作为一个亲自带领学生参加过顶岗支教的高校教师,在支教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感受颇多,感触颇深。面对农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影响顶岗支教活动发展的诸多弊端,想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农村落后的教育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现针对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活动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支教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前提

第一,要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支教学生的执教能力。通过微格教学、邀请中小学名师讲课、登台试讲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能力,起码做到备课能把握教材重点,明确学习目标;能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上课教学手段丰富,教法运用灵活;能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针对实习目标难实现的问题,建立完整的师范学生成长体系和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师范院校要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指导教师给予学生专门的指导,使学生在反思中得到启示,对一些错误的教育教学做法要有针对性的认识,这样就能尽量减少许多负面影响。另外,还可结合实习生在实习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第三,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应该积极进行分析研究,确保以后支教工作进行的更加完美。学校要在支教实习结束后进行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弥补在支教生活中所出现不足的地方。吸收大学生支教成功的经验,为以后支教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最后,针对顶岗支教与学生教学计划时间冲突的问题,应给与妥善处理。调整课程计划,提前进行师范技能课程学习。不断的完善和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支教活动中轻松应对各种无法预料困难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顶岗支教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确保顶岗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顶岗支教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从管理、经费的资助以及评价等方面对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提供保障和规范。

加强中小学制度建设与管理。中小学是接收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单位,因此对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中小学,应加强其制度建设,完善对支教实习学生的培养、教育及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

加强师范院校制度建设与管理。作为师范院校在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要不断完善顶岗支教实习的各种实施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安全及学业管理制度,减少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各种顾虑,增加学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积极性。

除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外,还要加强政府对顶岗支教活动的重视,做好基础建设工作,为支教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应该尽可能的优化农村教师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应该多给农村学校分配高水平的年轻教师,及时补充农村教育新鲜血液,从而彻底改进农村教学质量和教育理念。

3.加强被支教学校的基础建设是顶岗支教活动的目的

被支教的学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在校大部分教师在年龄上都比较大,这样对大学生支教以及农村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老龄化严重,所讲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完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与支教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代沟,这样大学生与被支教教师无法更好的交流。

被支教学校应该对支教学生给与高度重视,充分信任支教学生的能力。放手交给支教学生完成自己的顶岗支教的教学任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团队对支教学生进行专业辅导。被支教学校应该派有经验有实力的老师,对支教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随时随地对学生不足地方加以明示,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加以改正。被支教学校要多吸收社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多引进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年轻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地让顶岗支教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关键

顶岗支教实习活动需要一定实习经费的支持,没有经费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经费的投入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共同努力完成。

政府应该从财政中拨出固定的资金来支持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专款专用顶岗支教实习经费,同时也应该拨出一部分教育经费,用来资助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从而激发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师范院校在实习经费使用上,应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予以一定倾斜,为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5.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核心

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特别要明确大学生到农村支教,自己的一言一行除了代表自己,还代表了师范院校的形象。

正确认识顶岗支教的真正内涵要明确教师的职责,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时的角色是“学生”,而在支教学校的身份是“教师”。因此,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这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教师的职业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为人民教师要真诚的爱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在学生面前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总之,大学生顶岗支教是一项伟大而又长远的事业。顶岗支教增强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顶岗支教活动是改变农村落后教育的开始。如果想要彻底改变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落后教育现状,只依靠单一的顶岗支教活动是不现实的,这还是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来完成。尽管如此,还是衷心希望顶岗支教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落后的农村教育现状,使农村人口的知结构有一个阶段性的转变,让我们共同努力! [科]

【参考文献】

[1]吕京.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90-91.

[2]郭建耀,闫祯.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现实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师教育,2009,2(4):33-36.

顶岗实习建议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具有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良好愿景,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的境况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相关政策、学生适应性、企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论文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对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展开现状调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

X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路桥专业作为该院特色专业,从 2009 年起实行“季节性施工双循环”,双循环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和理论学习更好地结合,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这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学校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稳定性等。

路桥工程系学生在就业时具有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等显著优势,这种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就业前的实习过程。但路桥类专业实习以外业为主,工作地点随项目迁移,因此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如缺乏校企联系渠道和沟通困难、学生岗位变动管理困难、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评价信息反馈困难、学生实习期间利益保障难、岗位信息来源渠道杂、就业信息真伪难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系部的实习管理的效率不高,同时在管理规范上也有所欠缺,从而影响了学生实习就业质量。

二、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学理念与顶岗实习脱节

教学理念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从调查问卷看出,X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学习的还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等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加上目前X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匮乏,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的短缺,高职院校的资金有限,大多数学校还不能建立起适应技能教学所需的、门类齐全的实践基地。由此可知正是由于教育理念与顶岗实习产生了脱节现象才造成了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实习模式等方面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爱岗敬业、技能熟练的技术工人。

2、就业信息的管理的不完善

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信息多由学校提供,对招聘信息的核实是实习管理的第一关。路桥系对首次进校招聘的单位,要求提供其营业执照、资质等相关证明文件,把关严格,一般不存在问题,但学生易受高薪等条件的诱惑,尤其在实习期间,获得外部信息的机会较多,对此类信息的甄别存在一定难度。例如,工程单位中分包项目的施工队或挂靠单位通常以承包单位为名义招聘学生,学生通常被单位名声和高薪所吸引,前往应聘,进入实习后才发现实习单位并非招聘单位,尤其是不具备资质的用人单位难以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等问题。

3、高职院校与学生、企业沟通脱节

路桥类专业的学生不仅分布广,流动性相当大,调查问卷显示目前与学生保持联系的方式主要是手机和 QQ群。但路桥类学生随着项目的迁移,尤其在更换地区后,学生从经济角度出发会更换手机号码,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更换号码后不会及时通知老师,从而造成在实习管理中与学生保持联系存在一定障碍。

三、提高高职院校项岗实习效果的建议

1、学习企业管理理念、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X高职生交通类专业学生在高职院校3年内的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均属于通用性的,而一旦到校外实习岗位,学生将学习并需要熟练掌握的将是某个企业专业性的技术,同时还要面临着新的心理体验和对新环境的适应等,因此顶岗实习期间的校企合作管理对高职生转化成为技术工人是至关重要的。

2、细化顶岗实习政策,做到有法可依

为保证企业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和作为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的合法性,国家要通过立法鼓励企业参与相关职业教育大政方针的制定以及高职院校的教学。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去:如参与制定学校的招生政策、师资培养培训政策、交通类专业的学生实习政策和就业政策等。落实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需要结合学校与企业自身的特点,在遵守已有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签订由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四方公认的“四方培养协议”。

3、基于互联网的实习管理系统

基于与学生以及单位联系问题,X职业学院系部尝试构建实习管理网络系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连接互联网不再一定需要通过电脑和网线,利用手机或其它设备的无线连接可以轻松上网。实习管理系统由实现不同功能的模块构成,包括就业信息的,学生与单位的双向选择,实习日常管理,校企合作等,使得校企生三方的沟通可以在一个平台中完成,信息全面共享,不同级别、不同身份,能得到信息的不同侧面。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实习的异地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沟通渠道难的问题。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点,对于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探索不同的途径,深入不同的层次,逐步解决,并在解决的过程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地完善,使得学生实习质量不断提高,从而构建高效、全面的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骆等编著:项目管理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

[2]罗德尼・特纳著:项目管理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

顶岗实习建议篇(4)

第一作者:刘博,医药工程师,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药学教研室,主要从事药学教育与药物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高宁,讲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的教学与应用研究。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却也是职教的薄弱环节。本文对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提高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寻求正确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今天,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为其毕业生就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方面仍存在问题,应探索出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文献标识码 A

1. 纠正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理解偏差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认为顶岗实习就等于就业,对薪金待遇期望过高,好逸恶劳,眼高手低的现象很普遍,难以适应实习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中遇困难常躲避,不愿和老师同学沟通,寻找借口中断实习,或者随意变更实习单位等。有的学生还把这些不如意的地方归责于学校,应付学校的管理措施,导致学校很难及时获取学生的实习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一定要做好顶岗实习的前期工作,把顶岗实习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由于顶岗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的特点,可以针对性地开展顶岗实习的目的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安全教育等辅导课程;开办实习前动员大会,提前告知实习中可能要面临的困难,特别要强调实习纪律,要求学生遵守学院关于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及实习企业的各种规程。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对顶岗实习有个清醒的认识,明确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岗位,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转化为自觉行动,提高实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稳定性。

2. 企业建立有效的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机制

2.1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为了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强管理,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我制药工程分院与6家药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共同拟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通过请企业专家来校座谈,并讲授技能型课程,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学生以后顶岗实习做准备;为企业开设“订单班”,量身定做一批毕业生。鼓励药学类教师深入到实习企业兼职,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应用项目的研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企业感受到校企合作所能带来的各种好处。

2.2 校方应协助企业建全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机制

大多数制药企业没有系统的顶岗实习管理措施,都是用企业正式员工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实习学生,导致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在产学过程中,应把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融入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安排企业工程师或技师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实习教学计划,把企业生产流程、岗位技能和技术管理活动作为顶岗实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实现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学生向员工的平稳过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检查与考核制度》、《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等都由企业与学院双方协商后共同起草,协助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2.3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

签订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顶岗实习协议书, 目的是落实三方有关的责任、权利、义务,维护三方的合法权益。在协议中应有实习学生的安全、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实习时间、实习待遇的说明,将实习教学计划、教学进程表、考核评价等相关内容予以明确,体现校企共同培养的原则。

3. 加强学校创新顶岗实习机制

3.1 强化并完善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机制

强化院校实习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成立顶岗实习管理中心,学校、分院、实习导师三级管理体系,专门负责管理全校的顶岗实习相关事宜,以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制定具有操作性的顶岗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工作流程可以参考。高职院校组建药学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或是现代通信网络方式,及时与实习学生沟通、交流,从而更好、更快捷为学生实习提供指导。

3.2 提供顶岗实习经费,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高职院校对实习管理经费投入不充足,造成学院的管理人员不能深入到企业中实施对学生的管理,也减少了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等工作。应增加实习管理经费的投入,该经费主要用于实习企业联系、顶岗实习的管理、顶岗实习学生联系和常规现场巡查的差旅费、电话费,企业和院校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费,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金的支付等与顶岗实习工作有关的各种具体工作。只有经费充足,才能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建立校企结合的顶岗实习成绩评价体系

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需要建立严格的评价与考核机制。要做好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一是进行跟踪考核评价,建立周评、月评等制度,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变化、技能和素质的进步状况等进行记录。二是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将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效果、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等项目细化为观测点,注重综合评价,确定各项观测点的权重及评价等级,三是增加校企共同实施的毕业答辩考核环节。综合三方面,来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准确性。

4. 结语

顶岗实习是学院、分院、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药学类专业实习企业分散、实习学生繁多,管理工作内容多样、难度大,高职院校势必加大其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力度,完善并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最终促进药学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跟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张云星.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与探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2): 1-5.

顶岗实习建议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餐旅类;顶岗实习;机制研究

1 高职院校餐旅类教师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指出了职业教育要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改革方向。要使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企业需求,首先要教师熟悉行业企来,因此,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中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餐旅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餐饮企业,这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目前,高职院校餐旅类专业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从相关高校对口专业毕业,分配到相关专业教师岗位,教师从学校毕业,到职业院校任教,虽然经过师资能力培训,但仍然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无法满足学生对职业生涯实际问题求知的需求。很多院校都认识到这一问题,也很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希望教师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但教师本身的动力不足,企业接收教师锻炼的愿望不强烈,没有有效的机制促进餐旅类教师进企业实习进修。

经资料收集和查询发现,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于理论探讨和相关机制建议的阶段,并没有形成正式的完整的一系列的机制制度。或者所出台的相关制度的不易操作,不好实施;同时由于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专业教师根本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企业生产实践情况。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餐旅类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接受教师顶岗实践锻炼不愿意接受、学校对于教师顶岗实践锻炼的检查和考核存在一定的问题等弊端。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期望形成一系列完整的保证措施机制,从制度上鼓励高职院校餐旅类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取得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素质,理解和正确引导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不适和问题,同时保障进企业实习教师的合法权益。

通过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可以给高职院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师进企业政策提供借鉴,形成完整的机制,鼓励餐旅类专业教师进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使餐旅类专业教师根据制度自觉自愿去执行,提高自身对行业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解决餐旅类专业教师对实践学生指导问题,对于缩短毕业学生入职入岗时间,增强毕业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学生毕业就业率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高职院校餐旅类教师顶岗实习的研究现状

对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锻炼的相关文件,目前虽然有部分专业研究机构或专业人员已经开展相关研究,但主要还停留浅层次的理论研究上: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孔庆荣等从顶岗实习模式创新研究入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到高职教师企业顶岗锻炼的必要性;《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的趋同性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介绍了英美等发达国家完善的、各具特色的教师教育实习制度,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探索》一文中就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一些机制性质的建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张燕琴等在《学生顶岗实习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结合研究》一文中就学生顶岗实习及教师实践技能培养现有的问题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即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就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了合理的建议。

3 高职院校餐旅类教师顶岗实践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很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餐旅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师资能力培养这两方面的工作。但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能力的培养多数是相互独立的。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需求不是在学校发生的,没有直接反馈到师资力量的培养上,不在培训范围内,有的只是在学校上几节针对培训课,纸上谈兵,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2 餐旅类专业教师顶岗实习有要求,但可操作性不强。有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提出了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的要求,但提出的要求中有的明确了各项一刀切的指标,但各个专业特点不同,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主有餐饮行业,各岗位服务指标根本不可能统一,指标没有灵活性,无法操作,最终是只能是造假以应付检查。

3.3 参与顶岗实习的教师,付出劳动、时间,牺牲了家庭、社会责任,自己的工作任务并没有减少,也没有在单位机制中体现相关福利。专任教师自身工作任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原因,长时间顶岗实习困难重重。

3.4 接受教师实习的餐饮企业不可能对短期顶岗实习教师委以重任,大多数企业都有其商业机密,因此顶岗实习教师不可能进入企业管理核心层。

3.5 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顶岗双方扶持政策缺泛。

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扶持鼓励政策少,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提高的是软实力,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反而会产生较高的实习成本。而社会没有相关机制或制度对接受顶岗企业的扶持或成本补偿,企业总体积极性并不高。

4 高职院校餐旅类教师顶岗实习机制的研究

4.1 研究思路、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主要是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收集和引用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本课题的论据,创新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个调查问卷,了解决餐饮企业对参与实习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和高职院校餐旅类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目标之间的供需矛盾,重点调研企事业对参与实习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再与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和评价,找出之间实践技能需求的差距。

在此调研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餐旅类专业教师顶岗实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达到相关目标,研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的相关保障机制,最终形成一整套适合高职院校餐旅类专业教师顶岗实习的一系列机制。再对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机制效果进行新一轮验证,测试前期效果,并对机制相关内容进行优化设置,从而得到完整的优化,可操作性较强的机制制度。

4.2 顶岗实习管理组织程序

4.2.1 顶岗实习申请机制

针对学校自身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特点和需求,真做好企业调研,了解酒店企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人才需求等,增进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的感情,为双方合作打下基础。在此合作单位的调研的基础上,再根据实习需求,选择实习单位,确定顶岗位方向。再根据调研报告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顶岗实习申请。

4.2.2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机制

1)巡查机制

对顶岗实习情况的巡查是保证实习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可采取多种巡查方式,如电话排查、网络巡查、实地巡查等。多种巡查手段综合运用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

2)法律保护机制

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顶岗实习的合法性和严肃性,法律保护可通过三种方式体现:一是专业教师与顶岗实习单位的签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表达双方的真实意愿,明确实习双方岗位、任职范围和实习内容。二是委托培养学校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人才委托培养协议。主要内容是顶岗实习单位为委培学校顶岗教师的人才培(下转第387页)(上接第241页)养目标、岗位实习方向、委培期限。三是实习专业教师与委培学校的协议。协议中应明确表达双方的真实意愿,指明实习教师的实习目标、成果展示方式、成果评价标准等。在各种协议中还要加入各主体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及违约处理办法。

3)建立实习档案记录机制

实习档案包括的内容有顶岗实习的工作成果、实习中的代表作品、工作场景的实地照片、实习岗位记录、实习的岗位说明、岗前培训、各种考核表格等。这个档案的建立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却是实习全过程的最完整的资料,需要企业与专业教师本人的密切配合。

4.2.3 实习汇报与反馈机制

由学院领导和顶岗实习单位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成立顶岗实习组织构架,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的各种工作。为使双方在人才培养工作上能够达成共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必要向学校定期汇报反馈顶岗实习教师工作、生活进展情况,特别是实习成果,更要定期向学校汇报和向实习单位反馈。

4.3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考评与鉴定机制

确定实习成果评价多元化、评价全面性、全程性等原则,对实习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应该包括学校、专业老师本人、实习单位三个主体,发挥评价工作的导向、鉴定、改进、调控以及服务等功能,可使评价结果更趋真实;对实习成果进行全面考核,是要对实习学生的素质、职责和绩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评价方法多样性原则,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

4.4 完善顶岗实习成果展示机制

对于顶岗实习成果必需形成展示机制,实习成果如《实习心得报告》、《顶岗实习日(周)志》、《岗位任职业绩证明》等成果进行定期公开展示,召开实习成果公开汇报会等形式公开实习成果,形成成果交流机制,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有力保证。

4.5 形成社会补贴机制

为鼓励餐旅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教师顶岗实习培训,需要在全社会层面上建立相关制度,保证参与培训的各方现有既得利益,在合理的评价体系下形成利益分配方案,才能保证高职院校餐旅类教师顶岗实习质量。

5 结论与展望

通过高职院校餐旅类教师顶岗实习机制的研究,解决目前餐旅类实践指导教师实践课指导缺乏经验能力的问题,重点研究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单位、餐旅类教师顶岗实习过程中和管理机制,提出了管理思路,明确了管理组织程序机制,健全顶岗实习考评与鉴定机制,完善顶岗实习成果展示机制,为下一步开展高职院校餐旅类教师顶岗实习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平台,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谌世龙,黄国良.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71-76.

顶岗实习建议篇(6)

(一)原有的组织形式不适应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变化

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顶岗实习单位的分散性,无论是学校的实习基地,还是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岗位,都具有分布地域广的特点,形成管理难度;二是学生稳岗率低、流动性强,“跳槽”现象比较普遍,“跳槽”又后不能及时告知学校,造成“定位”管理缺失;三是学生实习工作繁忙,与学校党组织的沟通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基于以上原因,学校基层党组织难以以原有的组织形式开展组织生活和培养考察工作。

(二)校企双方职责不明确,形成教育管理的空白地带

虽然顶岗实习与就业紧密挂钩,但是学生的身份仍然是实习的学生,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单位人”,能够证明学生身份的组织关系、学籍等还在学校。一方面,一些企业认为学生组织关系落在学校,实习期间的培养考察、教育管理工作还是由学校负责,而学校与实习单位党组织相互间缺少联系,这也使实习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教育管理处于空白地带。另一方面,学生到私营企业顶岗实习的不占少数,一些私营企业对党组织建设不重视、机构人员配备不健全,甚至有的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党组织,校企双方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主要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如何开展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配合力度不够。

(三)有效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具体表现在:统一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尚未建立;顶岗实习方案中一般都没有体现出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和内容;对实习学生党员既没有“硬指标”,也没有“软任务”;没有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使预备党员考察变成校方的“一厢情愿”;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后续管理没有跟进机制,致使一部分在校期间未能发展的学生认为入党无望而放弃。

二、创新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

(一)坚持全覆盖管理,建立逐人登记制度

根据学生党员提前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要以各院系为单位,建立顶岗实习党员基本情况台账,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实行台账式管理,同时,各院系党组织还要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实行网络化管理,逐人上网登记,通过QQ群、飞信群等方式建立不断线联系,确保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离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以保证学校党组织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体覆盖、全程管理。各院系党组织要建立专人联系管理制度,每月至少同所属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组织联系一次。联系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向学生党员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和对他们的要求;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征求学生党员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定期及时向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寄送有关学习资料。

(二)坚持校企双向互动,开展委托式教育

坚持学生党员顶岗实习岗位定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按照“应建尽建”的要求,原则上同在一个企业实习,有3名以上党员的,都要建立临时党支部。在学生党员顶岗实习相对分散的区域,建立联合党支部,每2个月开展一次党组织活动。对实习岗位确定在党组织相对健全企业里的,学校要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要求学生党员积极参加所在用人单位的党组织活动,进行“委托式教育”。为保证“委托式教育”达到“融入式教育”的效果,各院系党支部确定的专门联系人,定期通过电话和实地回访等形式,考察考核大学生党员“委托式教育”的效果,做出评语,作为考核依据。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或挂靠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为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安好党组织之家。同时,全面推行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向实习单位“亮身份”活动,由学校统一向学生党员实习单位发送告知信函,并要求学生党员主动向实习单位亮明身份。这样做,有利于实习单位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也有利于学生党员党员意识的增强。

(三)坚持强化引导宣传,发挥实学生党员“参谋”作用

在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中组织开展争当学校形象的宣传员、校企合作的联络员、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的反馈员和为企业献一策的“三员一策”活动。1.争当学校形象的宣传员。要求学生党员顶岗实习前,要熟悉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做到学校基本情况说得清、本院系情况讲得明、本专业情况谈得透。以正面宣传为主,努力在实习单位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2.争当校企合作的联络员。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要求学生党员顶岗实习中,积极主动寻找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做到“三个结合”,结合实习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用人单位未来发展愿景,结合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及时向学校反馈有关信息。3.争当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的反馈员。要求学生党员顶岗实习中,对所掌握的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及时反馈到学校。对学校来说,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就业,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为企业用人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4.积极主动为企业献一策。要求学生党员顶岗实习中,开展“为企业献一策、为企业添光彩,争创党员示范岗、争创员工先锋岗”活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用人单位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四)坚持开好“三个会议”,做好实习学生党员发展服务工作

顶岗实习建议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模式 问题 建议

顶岗实习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锻炼学生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当中,管理模式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顶岗实习模式价值的发挥。本文对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议论的目的就在于凸显顶岗实习的价值,充分发挥其价值效应。

一、当前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模式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及合作关系良好且具有实力的企业,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都非常缺乏以上三个条件,影响了其实施顶岗实习模式的效果。

(一)缺乏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其他任何学生实习模式都不同,因此,它的管理模式也应当具备显著的差异性。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时候不注重其管理模式,严重干涉学生的实习工作,对学生过分牵制、过分管理,或是实施“放养管理”,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完全置之不理,任由其发展,对校企关系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环境和条件。总体而言,目前的主要问题有: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拟定出一个适合于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其次,缺乏相应的带队与管理制度,很多学校将学生放在实习企业中就不管不顾了,毕业时只要求给出实习报告即可。

(二)带队指导缺乏科学性,老师与企业无法实现合作管理

一般来讲,学校派出顶岗实习学生都会安排一名带队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岗位实习等进行管理和照料,而企业也会派专人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严格来说,对于实习学生的管理应该与一般职员的管理完全不同,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重在教导他们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如何参与企业生活、如何进行职业管理与规划等等。但是很多老师与企业专派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常常以对一般职员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尤其是企业人员,而带队老师则因为受到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全程陪伴学生实习。这样的管理使得学生备受压力,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他们的职业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企业的不重视导致了顶岗实习模式的实施

企业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发展与生存压力,而且日常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能够投入实习管理的人才和资源以及精力也是少之又少。企业对于学生顶岗实习首先要派专人管理、安排学生实习岗位,另外还要抽调生产资源等供学生实习操作,很多企业都是不愿意的,因为既耗费人力,又消耗资源;且大多数优秀的实习生毕业后不一定进入该企业工作,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唯一的“好处”也不复存在。另外,国家对于实习企业或单位的扶持力度较小,更是降低了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热情。企业的不重视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模式的实施,很多企业、学校竟将学生实习改变成了学生参观与调研活动,有的甚至直接忽略了这一环节,让企业为学生制作假的实习报告。

二、关于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建议

高职院校针对顶岗实习所实施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管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施双主体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这里的“双主体”指的就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模式突出了企业与学校对实习学生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实习生的管理力度,也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协调管理、合作管理。双主体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学校与企业对顶岗实习引起重视,制订各自参与管理的任务与目标,而后再对目标与方式进行糅合。在双主体管理模式中,校方主要承担对学生的饮食起居管理和出入管理工作,并代表学生对企业提出要求;企业则主要制订学生实习计划,对学生操作技巧等进行教导,企业与学校共同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进步和实习效果负责。

(二)三线并行管理模式

三线并行管理模式主要发挥学校、学生以及企业的共同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砧板上的鱼肉,完全交由学校和企业支配、管理,他们也可以对自己的实习提出意见。可以在实习生中选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与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管理。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实习与管理计划,负责实习指导与考评,分别承担对学生的思想教导和技术教导工作,学生在这当中则主要发挥建议与维权作用,对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提出建议,维护参与实习和实习管理的权益。

(三)二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结合的管理模式主要指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相结合。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施顶岗实习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实践经验,指点方向。因此,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可以实施二结合的管理模式,将岗位实习和未来就业相结合,以实习指导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人员聘任合同,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录用,或达成就业意向,直接从实习过渡到就业,减轻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另外也能给企业带来节约岗前培训成本的好处。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以教授职业技能为主,顶岗实习是其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手段。顶岗实习的优势自然不必多说,但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学校和企业不断地努力,提升实习的真实性,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和评价。

【参考文献】

[1]耿保荃.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1):103-1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