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程类中级论文

工程类中级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26 09:21:16

工程类中级论文

工程类中级论文篇(1)

【关键词】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11-02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本科专业开设于2001年,至今已有15年办学历史,累计培养专业人才800余人,毕业生主要进入商业保险公司、政府医保部门、医院医保科室、医药企业及其他相关领域和行业。我校医疗保险专业在西部地区创建较早,创建初期借鉴东部地区部分高校的办学思路,重点考虑依托医学院校优势学科,即借助医学院校的医药类学科优势,突出医学院校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特色。2017年,适逢教育部专业评估工作,本文基于两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希望对课程设置调整提供参考,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特显办学优势,提高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见表1,调查对象包括2012级、2013级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问卷内容包括实习单位、就业单位,采取打分法对24门课程及三个实践环节打分,分值1~4分,1分表示不重要,4分表示很重要。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共有84人完成调查问卷,其中2012级超过60%,2013级超过80%,收集到37条建议,可以反映班级整体状况。

二、数据描述

1.实习及就业单位分布状况

医疗保险专业包括两个实习环节,第一次是临床见习,见习单位学院统一安排,见习单位为医院临床科室,第二次是毕业实习,实习单位由学生自主联络,鼓励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一致。表2显示,2012级实习就业单位一致性明显高于2013级,一致性比例达到80%,保险行业就业实习比例为远高于2013级,76.00%,2013级在卫生行业实习就业比例明显高于2012级,卫生行业实习比例50.00%,就业比例27.78%,医院仍然存在编制紧张的问题。

2.课程分值分布状况

重要性自评打分调查涉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自包括三个模块。理论课程模块包括医学类课程、保险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三个模块。医学类课程包括医学类课程和疾病分类学,医学类课程采取集合处理。保险类课程包括保险学原理、人寿与健康保险、社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学等。管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基础、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财务会计学等课程。实践课程模块包括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三个部分。

(1)三个知识板块总体情况

医疗保险专业知识板块包括医学类、管理类、保险类和实践类课程。四类课程构成医保专业的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践知识模块。表3显示,对于医学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打分高,尤其是医学类课程,两个年级都认为非常重要,管理类打分在四类课程中最低。2013级学生打分普遍高于2012级学生,可能与学风有关系。

(2)医学类课程得分高

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包括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临床医学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和儿科学,以及疾病分类学。医学类课程得分高于其它课程板块,医学类课程打分都高于1分。疾病分类学打分较高,2013级高于2012级。

(3)管理类课程得分偏低

医疗保险专业管理类知识板块包括管理学基础、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财务会计学等课程。表5显示管理类课程得分都低于3分,低于医学类课程,2012级整体平均得分在2.24分,2013级得分2.82分。管理学打分都高于1分,2013级打1分的比例在各门课程中都明显少于2012级。2012级对此类课程打1分的比例较高。

(4)专业类课程得分较高

醫疗保险专业保险类课程包括保险学原理、保险法、人寿与健康保险等课程,保险类课程属于专业课程。表6显示保险类课程得分2013级都在3.40分以上,2012级得分在2.80-3.08之间,得分高于管理类课程,低于医学类课程。2012级对此类课程打1分的比例低于其对管理类课程的评价,仍然高于2013级打1分的同学的比例。

(5)实践类课程分值分布

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表7显示,除了毕业论文之外,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打分高,高于对理论课程的评价。2012级与2013级差别不大,甚至2012级临床见习打分高于2013级,与针对理论课程的打分完全不同。值得关注的是毕业论文,打分不高,尤其是2012级平均2分,其中有10人打1分,说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评价较低。

三、数据分析及思考

1.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医保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时限,该专业对医学基础知识主要以了解为主,医保专业设置的医学类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少、种类不全的特点。医学类课程学习难度大,课时少导致教学进度快而体系不完整,学生学习难度大,畏难情绪严重。毕业生在经过毕业实习或工作之后,回顾性调查时给予医学类课程很高的重要性分值,说明学生从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医学知识的重要性。

2.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评价得分偏低

毕业论文是医保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核心部分。近年来,毕业生论文质量每况越下,数据性文章写作中不乏数据造假现象,且无有效办法完全杜绝此类学术不端问题。毕业论文是在毕业实习工作期间开展的工作,学生由校园生活过渡到工作环节,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精力有限,加之在校期间缺乏写作和科研锻炼,科研能力不足,论文完成时间紧张,无法有效开展社会调查,导致论文质量不高,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积极性不高。

3.管理类课程的重要性评分普遍不高

实践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和医学类课程,管理类课程重要性评价得分最低。在培养目标设置中,医学类、管理类和保险类同等重要,医学类和管理类是保险类的两翼,这两类知识是中医药类大学医疗保险专业的竞争优势所在,也体现学科发展的特色。所以,我们需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相对于医学类和保险类知识直接体现在技能方面,管理类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作用的体现比较慢。

四、培养能力型医保人才的对策建议

1.医学类课程需要增强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课程建议中,2012级学生有2人提及“增强医学知识”,该学生在保险公司理赔岗工作。2013级有8人提出建议,要求增强医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医学授课老师应该提高要求。在当前学时空间内,应该加强医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适当延长医学课程的学时,专业所在学院应该加强与医学课程老师(医学院)的沟通,就医保专业对于医学知识的要求程度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共同明确医学课程的学习要求。

2.管理類课程需要调整学时和课程门类

学生建议中,对于管理类课程的建议较少,只有一位同学提及“减少管理类课程门类”。学生对管理类课程普遍评价不高,这值得思考,是否应该削减相关课程,或者降低学时数,或者调整为选修课,需要稳妥处理。预判保险行业发展趋势,保险营销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石,因此需要增加营销、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课程。

3.毕业论文环节需要重新设计或取消

在三类课程体系中,学生对实践类课程重要性评价最高,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毕业论文评分低值得关注。首先,毕业论文的学分只有2分,这与学生的工作量相比完全不相称,通过调查、撰写、修改、答辩等过程,工作量非常大,因此考虑提高学分。其次,毕业论文由单个人完成,在问卷设计、调查和撰写等过程中非常困难,学生针对调查的畏难情绪,建议开展团队工作方式,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论文写作。最后,可以由学生选择写作毕业论文或毕业考试,提高毕业论文过程检查,提高毕业论文的学分。

4.加强医学类课程和保险类课程的衔接

目前,医学课程和保险课程脱节严重,保险行业对医学知识的需求不明确,保险医学课程开发不够,掌握保险知识又懂得医学知识的教师人才缺乏,教材和师资匮乏,使得学生技能难以提高。高校需要与保险企业加强合作,校企合作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双师型人才,或者开展技能培训,企业内的核保核赔等专业技能培训前移到高校课堂,实现研究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先平,刘雅,袁杰.对我国医疗保险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9):705-706 

[2]方立亿,柳伟华,唐建华,司毅,廖唐宏.社会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路径实证研究[J],2013,(8) :618-619 

[3]张文玲. 医疗保险营销人才专业能力研究[J]. 中国人才,2014,(14):179-180 

[4] 杨国华,何梅,罗萍,俞群俊,陈龙.医疗保险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24-26 

工程类中级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可从学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中查阅,经济管理类为中图分类号中F类。

单位代码:我校单位代码10425。

学    号:以《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显示的学号为准。

密    级:保密论文须直接注明密级及相应的保密期限,如系公开论文此项不标注。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论文题目中所用到的词应考虑到为检索提供特定实用的信息(如关键词),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研究方向:按照2008年招生简章要求。

校内导师:指导教师的署名应以研究生院批准招生的为准。

现场导师:工程硕士所在工作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

二、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的内容和格式见第三部分图示,必须由作者、指导教师亲笔签名并填写日期。

三、摘要

中文摘要内容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对于中英文摘要,都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应体现论文工作的核心思想。论文摘要应力求语言精练准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约500~800字。摘要内容应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想和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为了国际交流的需要,论文须有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一致。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录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目录按章、节、条序号和标题编写,一般为二级或三级,目录中应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致谢等。

五、主体部分

论文主体一般应包括:前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1.章节标题及层次

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

章节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论文的章节按混合编排格式,即:一级标题用“第1章”、“第2章”……。从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例如:

第一级标题     第1章(居中)

第二级标题     1.1 (标题数字左侧顶格,标题内容与数字之间间隔一格)

第三级标题     1.1.1(标题数字左侧顶格,标题内容与数字之间间隔一格)

正文中的标题层次一般不应超过四级,四级以后可单独编号,编写作(1) (2) (3)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

2.前言

前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论文主体的开端。内容应简要说明研究的问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逻辑结构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不必赘述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前言一般不少于3000字。

3.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作者应根据研究工作的内容,阐明研究方案和实验方法,突出自己的创新性和特色工作,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可信,与同类和相关工作的比较分析清楚。工程硕士论文重点应与相关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正文应该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推理严密,文笔流畅,内容集中简练,图表、参考文献规范。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2.5 ~4.0万字。

4.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论文的最后一章。

结论是整篇学位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完整地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在结论或讨论中可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论文工作有关的建议等。结论根据研究内容分段总结,不必分节次。

5.参考文献

工程类中级论文篇(3)

最稳妥的方法是登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网站,首页>办事服务>便民查询>新闻出版机构查询>期刊/期刊社查询,输入期刊名称,从“媒体名录查询详细”能看到期刊详情,包括媒体名称、单位地址、刊号、类别、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语种等详细信息,从主办单位判断就知道了。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国家级期刊同时又入选了核心期刊目录,比如《商业时代》,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年连续六届入选北大中文核心要目总览,如果能发表在此类入选了核心目录的国家级期刊上,更能体现作者的学术能力,但发表难度比较大,如果论文的创新点不够新颖,论证方法不严密的话,是很难录用的。

二、常见问题

提防假冒的国家级期刊

有的非国家级期刊在征稿启事中声称是国家级期刊,并煞有介事的在期刊封面中印有国家级期刊的字样,对此,作者们一定要注意,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各省的新闻出版局、中国记者网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上查询该刊物的准确资料。

三、个别期刊的主办单位不好区分

举个例子,《文理导航》的主办单位是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乍一看以为是国家级,但仔细一看,其主管单位是内蒙古科学联合会,而内蒙古科学联合会显然不可能主管着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只有一种可能,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是一个省级机构,所以《文理导航》是省级期刊。

四、国家级期刊目录

教育类国家级期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博览群书》、《基础教育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建筑类国家级期刊

《中华建设》、《工程建设与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城市建设》、《建筑遗产》、《铁道建筑技术》。

医学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健康大视野》、《中国临床研究》、《临床医学工程》、《当代医学》、《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医药指南》、《中国医疗前沿》、《中国现代医生》、《中国卫生产业》、《中外医疗》、《中国保健营养》、《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中华眼科医学杂志》、《亚太传统医药》、《中国医学创新》。

生物技术类国家级期刊

《生物技术世界》

经济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经贸导刊》、《中国经贸》、《现代商业》、《中国集体经济》、《海峡科技与产业》、《财经界》、《商场现代化》、《中国连锁》、《中国外资》、《房地产导刊》、《中国科技投资》、《科技创业家》、《经济视野》、《消费导刊》。

物流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市场》

会计类国家期刊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交通财会》、《国际商务财会》、《商业会计》、《中国总会计师》。

旅游类国家级期刊

《旅游纵览》

质量、监督类国家级期刊

《商品与质量》、《轻工标准与质量》。

管理类国家期刊

《管理观察》、《管理学家》。

计算机类国家级期刊

《信息安全与技术》、《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应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农业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农资》、《中国果菜》、《中国农业信息》、《中国园艺文摘》、《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农业与技术》。

林业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林业》

交通类国家级期刊

《交通世界》、《交通标准化》、《公路交通科技》、《交通建设与管理》。

图书档案类国家级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中国传媒科技》。

电子类国家级期刊

《电子制作》、《电子世界》、《消费电子》、《中国电子商务》。

机械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机械》。

综合类国家级期刊

《科技创新导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与企业》、《今日科苑》、《中国科技纵横》、《中国科技信息》、《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社会科学类类国家级期刊

《今日中国论坛》、《祖国》、《神州》。

艺术类国家级期刊

《艺术与设计》、《中国艺术》。

水利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水运》、《水利技术监督》、《水利规划与设计》。

化工类国家级期刊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中国化工贸易》、《化工管理》。

思想教育类国家级期刊

《现代企业文化》、《东方企业文化》、《中国职工教育》、《政工学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体育类国家级期刊

《文体用品与科技》、《体育科技文献通报》、《运动》

工程类中级论文篇(4)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基本训练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基本规范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一、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内容规范

(一)封面

封面应包含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信息。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练、明确、醒目,力求简短,控制在25字内。同时要译成外文。

2.姓名:分行填写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所学专业。

3.完成时间: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定稿的时间。

4.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二)目录

目录要按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顺序和层次编目,目录也是毕业设计(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每个目录后面应标明所对应的页码,便于读者阅读。

(三)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1.中文摘要: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毕业设计(论文)的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除科学考察报告外,摘要中不应有第一人称的语句出现。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列出3-5个与内容关系最紧密的关键词,各关键词的顺序按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紧密的程度排列。关键词并不要求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有直接的联系,关键词可以不是题目中出现的词。

2.外文摘要:英文“摘要”为“Abstract”,英文“关键词”为“Key words”。

(四)正文

1.引言或前言:主要包括写作背景及缘由、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所涉及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依据来源资料、所要得出的主要结论及意义。

2.内容: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要着重反映学生自己的工作,要突出新的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部分来撰写,每部分都应有自己的标题。内容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要精练,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计算单位采用国际统一标准。各类单位、符号在论文中的使用必须统一,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简化字采用正式公布过的,不能自造和误写。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或结果必须明确加以说明。具体规范要求有:

⑴论文(设计说明文)标题层次:论文(设计说明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每一级标题序数均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

⑵注释: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文献引用情况,必须在文中进行标注,标注符号用“①、②、③”等数字在句末右上角标注。并在页末(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进行注释,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⑷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3. 结论: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结论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要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认真阐述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

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1.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列至第三位,余者写 “,等”或“,etal.”。

⑶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

文章期刊

文章学位

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联机网络(online)—OL。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⑷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⑸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⑹文献起止页码。

⑺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2.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⑴专著、论文集、学位报告、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例:

[1] 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12-15.

[2] 杨南昌.基于多元智能(MI)的个性化学习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⑵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

[3]张朝晖,陆玉昌,张钹.利用神经网络发现分类规则[J].计算机学报,1999,(1):108-111.

[4] OU J P,SOONG T T,et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⑶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

[5]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⑷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⑸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⑺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

工程类中级论文篇(5)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时间汇总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新东方网络课程】2017医学考博英语统考全程班!!点击免费试听<<<

(最终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最新文件为准)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9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学科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7个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我校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普通考试、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等三种,报考方式分为按专业报考和按导师(组)报考等两种,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等两种。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参加预报名,取得报考资格后报名有效,具体要求参见我校《关于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定向就业考生资格审定工作的通知》及其它相关规定。

一、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考试招生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历学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17年9月1日前毕业,不包括非学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下同)】。

(2)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人员。

4.考生的科研要求:

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且年龄超过35周岁考生,近三年【2014年1月1日之后(含1月1日)至2017年3月10日前(下同)】须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获厅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论文、项目、奖励须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

5.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

6.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硕士提前毕业且以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的,须有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在校博士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并在入学前办理完成就原读学校退学手续。

8.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取得报考资格。

(二)以申请-考核招生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各项的要求。

2.符合学校和报考学院提出的其它条件,学院提出的其它条件须经学校审核同意。

(三)以硕博连读招生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5、6各项的要求。

2.我校全日制非定向一年级、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3.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或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及以上,具有较强的创新和科研能力。

4.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合格。

5.符合报考学院提出的其它条件,学院提出的其它条件须经学校审核同意。

(四)报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高校思政教师专项)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5、6各项的要求。

2.已获硕士学位。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必须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毕业后保证回到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

5.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或主持厅级以上(含厅级)科研项目,或获厅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奖励。

(五)报考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高校辅导员专项)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5、6各项的要求。

2.已获硕士学位。

3.在高校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编在岗,且满3年的专职辅导员(招收比例占70%以上)和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优秀骨干(限在岗的副处级及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

4.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

6.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省级期刊论文。

(六)报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5、6各项的要求。

2.已获硕士学位。

3.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人员(不含民营教育机构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4.具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

5.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省级期刊论文。

(七)报考“学校发展计划”博士生专项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5、6各项的要求。

2.报考对象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我校全日制非定向一年级、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异,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2)原则上来自国内高水平大学、中科院、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位列前30%学科的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应届硕士毕业生。

(3)在高水平大学(国外一流大学毕业的考生在申请时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证明)、中科院、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位列前30%的学科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

4.原则上,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40 、IELTS≥6.0、TOEFL≥85或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会议论文除外)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

工程类中级论文篇(6)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创建于2000年6月,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2008年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全日制省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校园占地65.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81余万册、中外文期刊5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学校设有建筑系、土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等10个教学系(部),开设了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工、管、文、艺四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2015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认为吉林省高校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2个;设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学校拥有省级精品课7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取得教研项目6项,省级教研项目8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优秀教材三等奖3部。学校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吉林省学生工作创新奖,在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年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连续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类奖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质量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办学目标,贯彻“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强化实践、特色育人”的教学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领域培养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管理各行业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科学的管理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和认同。

艺术设计系简介

艺术设计系始建于2003年,是学院首批创建的教学系(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艺术设计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艺术设计系现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和风景园林五个本科专业,聘请了同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艺术设计系注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工作,近年来,专业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系现有省级优秀课程三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四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六十余篇,公开出版《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四部,自编公开出版高等院校教材七部,其中五部为全国“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在教学中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与教师在国家、省举办的艺术展览和比赛中获得艺术创作奖三十余项,省级艺术创作奖一百余项,优秀组织奖八项。其中,2015年“吉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9位同学荣获一等奖,28人荣获二、三等奖。2016年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大赛中,7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荣获“中国环艺双年展”优秀组织单位,多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艺术设计系已经成为培养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摇篮。

专业介绍

1、环境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环境设计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居住室内外环境设计、办公室内外环境设计、商业室内外环境设计、CAD、3DMAX、SketchUP、Photoshop、装饰工程预决算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所)、景观工程公司、装饰工程公司从事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预算编制和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策划、施工及管理、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视觉传达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平面设计及视觉传达方向专门设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视觉传达概论、包装设计与应用、视觉识别与应用、品牌设计与媒体应用、广告策划与应用、图像处理软件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广告、策划、平面设计、传媒、影视等相关企业,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平面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包装设计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 公共艺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公共艺术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公共艺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艺术设计展示方向专门设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公共艺术概论、公益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文化展示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设计、陈设设计、空间形态与视觉传达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策展布展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相关艺术设计机构及工程公司,从事展示设计、空间陈设设计、公共艺术品设计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策划、施工及管理、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4.动画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动画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受到艺术设计与数字动画技术等专业训练,具备动画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动画设计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动画原理、导演分镜头研究、视听语言基础、无纸动画软件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三维动画软件扩展I、三维动画软件扩展II、建筑游历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项目设计、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网络传媒公司、电视台、广告公司、建筑设计机构、出版社及相关设计类公司等;从事数字动画设计与制作、建筑动画策划、制作与表现、媒体广告、电影电视特效、网络新媒体动画设计等工作;也可去相关的设计研究、管理、技术应用、文化推广、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考试报名

(一)招生计划和学费标准 2017年艺术类招生专业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四个专业,学制四年,共拟在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500名,学费标准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专业18000元/学年,动画专业19200元/学年,实行文、理兼招(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各专业学费以吉林省物价部门审批为准)。

(二)报考条件 符合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各招生省份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

(三)报名 报名时间和地点:我校承认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按照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艺术类专业考试文件要求进行报名。

(四)考试 1.专业考试:凡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均按照本省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专业考试。 2.文化考试:考生凭各省2017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参加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

(五)录取 1.专业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 2.文化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 3.录取办法: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取得各省2017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的考生,方可报考我校。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录取时按综合成绩进行排序择优录取:综合成绩=(专业成绩总分×100%)+(文化课成绩总分×60%),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每名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逐一进行检索录取,当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时,检索其第二专业志愿,以此类推。如综合成绩相同专业志愿相同,有关省有等级要求则等级高者优先录取,等级相同或无等级要求,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专业成绩再相同,素描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素描成绩再相同或无专业课单科成绩,则比较文化课单科成绩:文史类考生依次按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单项科目顺序比较成绩,理工类考生依次按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单项科目顺序比较成绩。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依次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服从调剂但分数未达到调剂标准的考生,均做退档处理。(有关省招生部门有明确录取规定,则按该省录取规则执行)

(六)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学建大路1111号

电话:0431 –81865504 81865508 81865509

传真:0431 –81865507

艺术设计系网址:http://yssj.jlucc.edu.cn

招生就业网址:http://zsjy.jlucc.edu.cn

工程类中级论文篇(7)

关键词:模糊识别理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等级;非线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TV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6-0184-05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所涉及的配套工程建筑物数量之多,其沿线地质情况之复杂,所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工程沿线城市城镇的安全及国家的水资源战略发展,都显得十分必要[1]。目前,关于工程运行风险的评价存在许多方法,如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极限条件法[2]、经验指数法[2]、投影寻踪法[3]和综合评判物元模型[4-7]等。本文采用模糊识别理论对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运行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价。该方法是基于可变模糊集的方法,对相对隶属度函数作了严格的归一化处理,由于可变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模糊概念的相对性与可变性,使得每一次条件的改变,都要进行一次归一化处理,虽然增加了问题处理的相对难度,但其综合考虑了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中各评价指标对运行风险等级的影响,计算中采用非线性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其他评价方法的不足。

1 模糊识别理论

设有对[8-9]模糊概念A作识别的n个样本集合

样本j的特性用m个指标特征值表示,即

则样本集可用m×n阶指标特征值矩阵表示为

式中:xij为样本j指标i的特征值。

样本集依据m个指标按c个级别的指标标准特征值进行识别,则有m×c阶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

式中:yih为级别h指标i的标准特征值,随级别h的增大而减小。

若该指标小于、等于指标的c级标准特征值,则其对A相对隶属确定为0;若该指标等于、大于指标的1级标准特征值,则其对A的相对隶属度为1,所以对于该指标的特征值介于1级与c级标准特征值之间指标有相对隶属度函数公式

式中:rij为样本j指标i的特征值对A的相对隶属度;yi1、yic分别为指标i的1级、c级标准值。类似地,可得指标i级别h标准值yih得相对隶属函数公式

式中:sih为级别h指标i的标准值对A的相对隶属度。

一般地,样本集的m个指标对识别的影响程度不同,故指标应具有不同的权重。设指标权向量为

样本j与级别h间的差别用权距离向量表示

公式(10)称为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当优化准则参数α=1、距离参数p=2时,其为非线性模型。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等级的大小,在模糊识别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用级别特征值公式分析

2 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由于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所涉及配套工程种类的数量繁多,且影响配套工程运行安全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其运行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必须全面搜集有关工程的相关资料,并在有相关经验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选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客观反映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运行风险等级,所以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指标数据的确定,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10]。

(2)层次性原则[11]。指标体系应根据涉及工程的种类分出相应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项工程进行详细的指标分类。

(3)代表性原则[12]。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准确地反映清苑县配套工程建筑运行风险的等级状况。

(4)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原则。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评价指标可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为达到科学评价的目的[13],必须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而且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对于难以量化且不可或缺的指标可采取定性描述指标。

(5)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整个工程运行风险评价的基础和核心,因此,评价指标的设定应具体、准确,并结合资料的可获得性及可靠性,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完善和补充,使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4]。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级别特征值层、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和三级指标层,其中一级指标层包括6个子目标,二级指标层共有29个具体指标,三级指标为二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见表1。

3 实例应用

本文将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识别理论模型中的非线性模型,对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进行分析,并验证模糊识别理论在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评价中的适用性。

3.1 评价指标值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保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输水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保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输水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保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输水管道工程设计图册》并结合河北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察设计研究院及保定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的数据调查分析筛选结果,得到清苑县配套工程输水管道的运行风险分析指标数据;同时,立足于对整个保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数据的分析结果,参考国家相关行业以颁布的有关标准,结合上述相关单位的专家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以管道指标为例进行说明,管道指标数据见表2,管道指标的评价标准见表3。

3.2 评价指标数据及评价标准的标准化

根据公式(5)、公式(6)将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道工程数据及管道指标评价标准进行标准化,使其成为关于每一个风险等级的均在0~1之间的数。

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道工程数据标准化结果如下:

管道指标评价标准标准化结果如下:

3.3 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8],对管道中的9项指标分别进行两两对比,构建二元对比一致性标度矩阵:

对每行求和得到9项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权重的确定可直接根据语气算子[15]来确定,语气算子与相对隶属度关系见表5。

参考语气算子与相对隶属度间的关系,确定了9项指标的模糊标度,并将其进行归一化,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表6)。

3.4 风险评价等级

以清苑县各配套工程中管道工程为例,根据表2、表3、表4、表6,以及模型中优化准则参数α=1、距离参数p=2,运用公式(9)可以得出管道工程评价指标与级别h的广义权距离dhj,见表7。

根据表2、表3、表4、表6,以及模型中优化准则参数α=1、距离参数p=2,运用公式(10)可以得出管道工程评价指标的最优相对隶属度uhj,见表8。

根据上表,运用公式(11)及模型中优化准则参数α=1、距离参数p=2,可以得出管道运行风险等级:H管道=2.381。

类似地,清苑县其他配套工程运行风险等级计算可参照管道工程评价过程,得出当α=1、p=2时其他配套工程的运行风险等级(表9)。

对清苑县整条输水管道的运行风险等级进行评价时,本文对清苑县南水北调各个配套工程权重的确定依然采用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可以得出关于一级指标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表10)。

4 结语

通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的非线性模型对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进行评价,不但得到了清苑县所涉及配套工程建筑物各自的运行风险等级,而且也得到了整个清苑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的等级,计算结果较为准确,能准确代表各种配套工程建筑物运行后面对的风险大小,并验证了该理论及该模型在风险评价应用中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面对即将竣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该种方法能为其他地区及省市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风险评价提供研究价值,也能为南水北调中线所涉及的工程管理部门提出应对重点与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宋轩.南水北调中线交叉建筑物运行工程风险分析[D].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SONG Xuan.South-to-North WaterTransfer Project run cross building project risk analysis[D].Nanjing.Nanjing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2010.(in Chinese))

[2] 陈健飞,刘卫民.Fuzzy综合评价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1999,21(4):71-74.(CHEN Jian-fei,LIU Wei-min.Applica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J].Resources science,1999.21(4):71-74.(in Chinese))

[3] 金菊良,丁晶.水资源系统工程[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JIN Ju-liang,DING Jing.Water resources systems engineering[M].Chengdu: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Company,2002.(in Chinese))

[4] 陈守煜.水资源与防洪系统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方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94-240.(CHENG Shou-yu.Water and flood control system of variable fuzzy sets theory and method[M].Dalian:Publishing Company of Dalian Technology University,2005:194-240.(in Chinese))

[5] 陈守煜.工程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模糊水文水资源学数学基础[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2):308-312.(CHENG Shou-yu.Variable fuzzy sets theory and engineering model - to learn math based fuzzy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J].The Learned Journal of Dalian Technology University,2005(2):308-312.(in Chinese))

[6] 陈守煜.可变模糊集理论哲学基础[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53-57.(CHENG Shou-yu.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variable fuzzy sets theory[J].The Learned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5,26(1):53-57.(in Chinese))

[7] 陈守煜,郭瑜.模糊可变集合及其在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25(6):4-8.(CHENG Shou-yu,GUO Yu.Variable fuzzy se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system comprehensive risk evaluation[J].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2005,25(6):4-8.(in Chinese))

[8] 陈守煜.复杂水资源系统优化模糊识别理论与应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CHENG Shou-yu.The complex water resources system to optimize the fuzzy identifi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M].Changchun:Publishing Company of Jilin University.2002.(in Chinese))

[9] 陈守煜.模糊概念在分级条件下的模式识别理论[J].控制与决策,1995,10(4):347-351.(CHENG Shou-yu.Fuzzy concep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theory of pattern recognition[J].Control and Decision making,1995,10(4):347-351.(in Chinese))

[10] 刘威,尚金城.吉林省可再生能源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四川环境,2010,29(6):92-97.(LIU Wei,SHANG Jin-cheng.Jilin province’s renewable energy strategy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established[J].Sichuan Environment,2010,29(6):92-97.(in Chinese))

[11] 高永年,高俊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59-64.

(GAO Yong-nian.,GAO Jun-feng.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valley[J].Geographical Science Progress,2010,29(1):59-64.(in Chinese))

[12] 谭运坤,关松,赵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3):36-39.(TAN Yun-kun,GUAN Song,ZHAO Na.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research[J].The Learned Journal of Sanxi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3,35(3):36-39.(in Chinese))

[13] 郭潇,方国华,章哲恺.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利学报,2008,39(9):1125-1130.(GUO Xiao,FANG Guo-hua.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study[J].Journal of Water Conservancy,2008,39(9):1125-1130.(in Chines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