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5 04:21:28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压缩; 货物作业; 停时

1. 货车周转时间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货车周转时间是指货车从一次装车完了之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之时止所花费的时间。加速车辆周转,意味着高质量地完成运输过程的所有环节。货车周转时间延长实际上等于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使开滦专用铁路向国有铁路站交付一笔不小的费用,压缩货车停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可大大减少铁路运输成本,同时也为开滦铁路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车站货车停留时间超标的原因分析

货物停留时间是指运用货车由到达车站或加入运用时起,至由车站发出或从运车用转为非运用车止,因货物作业或中转作业在车站的全部停留时间。货物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停时)和中转作业停留时间(中时)。

停时,是指在站线、区间、岔线、专用线内进行装卸、倒装的货车从到达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发出时止的全部在站停留的时间。它包括:到达、待解、解体、待送、送车、待装卸、装或卸、待取、取车、集结、待编、编组、待发、出发等作业时间。具体计算方法:

中时,是指为货车在车站进行改编及其他中转作业所停留的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和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具体计算方法:

①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 

②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 

根据对开滦铁路运输公司近年来货车作业写实认定,货车停留时间一般在12h以内是合理的,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路矿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致使运输组织不尽科学合理。

(2)路车不稳定,造成煤炭路运装车不足或超能力装卸。

(3)装卸机械和劳力不足。

(4)车站技术设备与生产需求不匹配,作业效率低。

(5)外界施工的影响。

(6)其他不利因素影响。

3. 压缩货车停留时间,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压缩停时是一个综合性的运输问题,必须全面考虑,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3.1优化运输生产组织,压缩各环节作业时间

(1)提高日班计划的编制质量。加强计划编制基础工作,准确推算车流,对装完、卸空的车辆及时组流上线,压缩车辆集结时间。货运应加强对每批作业的进度掌握,按预计时间完成装卸车作业,对不能按预定时间完成的,应组织力量突击作业,确保及时作业完毕,为运转下班前送车有货位提供保障。

(2)提高阶段计划编制质量。加强车流、机车交路的掌握,及时下达3~4小时轮廓阶段计划,运输部行车作业做到车流、到发线、机车运用及编解作业计划的紧密衔接。

(3)强化车站调度室的调度指挥功能。运输部要深入到煤场、货位、煤仓,加强货源调查,落实有效货源,按照月度计划统筹安排好旬、月货运计划。加强对装卸车信息的掌握、分析和通报及站内到达卸车作业动态、车流情况的掌握;机动安排重车分流、劳力装卸车工作。对调车机车进行动态掌握和统筹优化,合理安排机车作业时间。

(4)细化各个作业环节时间标准。结合作业流程,对到达、待解、解体、待送、送车、待装卸、装或卸、待取、取车、集结、待编、编组、待发、出发全部技术作业环节作业时间进行细化,确定卡控标准,明确卡控责任,将压缩停时分解到各个岗位上。遇到超过停时指标时,应分清责任,对责任者进行绩效考核。

3.2优化区域调车作业组织方案

根据货源、到达重车和车流变化,不断优化区域调车作业组织方案,提高计划质量,做到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计划的有效衔接,克服调车机到达作业地点后等计划、接发列车时凋车等信号的现象。行车调度员做好区域调车和重摘列车的作业分工,合理使用区域调车机,压缩吃、交、整等辅助作业时间,合理安排区域调车机、调度机整备换班地点和时间。

3.3提高货车装卸速度

(1)加强信息交流,从减少(从)货物作业过程着手,运输部与洗煤厂、销售、货主之间要做好作业联系和信息沟通,及时掌握货流和车流规律,考虑企业的设备条件、生产情况、装卸能力、劳动时间等,预先做好统一的计划和安排,避免因货源不足延长作业时间和卸车积压。

(2)提高装卸能力,对有条件的运输部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装车时间,由每车平均10钟降至 5钟以内。在人工作业频繁的部位,成立区域专业化装卸作业队伍,减少装卸车作业完了后的辅助作业时间,提高装卸能力。

(3)正确编制运输方案,对主要装卸点建立装卸应急预案,合理组织和运用装卸力量,做到装车照顾发车、取重照顾配空、送车照顾装卸、路矿机车互助等。

3.4加强与铁路协商,强化内部管理

(1)正确掌握本单位各项技术作业时间,与铁路签订合理的《专用线、专用铁道运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各运输部应结合本区域实际作业条件,认真查定的路车入矿各项作业时间,通过写实,提供数据,与铁路部门协商共同确定路企双方作业时间标准,纳入到路企双方的《协议》中,双方必须严格按《协议》中的时间标准组织作业,压缩装卸取送作业时间。

(2)准确掌握取送车和装卸作业时间,认真填记“货车调送通知单”,按照《协议》中的规定,路企双方盖章签认,办理货车交接。同时运输部与铁路共同做好监装监卸、机力、货位的相互衔接工作,压缩待装、待卸、待取、待送时间。

(3)强化运输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完善考核制度。建立钩计件与作业项目计时考核相结合,工作量与作业效率指标相统一,车、机、辆一体化运输效率考核,停时特长车辆等考核机制。各运输要对当日未完成的运输任务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对连续停时超过月计划的,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于无正当理由,货车停时超时的运输部进行考核。

3.5其他辅助措施

(1)加强预案建设,实施有效过程控制。制定天气不良状态下装卸车方案和有问题车辆处理办法。根据各货物品类在气候变化时高效装卸车的经验和办法,制定各类货物的装卸车预案。遇雨、雪等恶劣气候时,启动预案作业。对于达到坏车、关门车、货运装载扣车等有问题车辆,及时与铁路部门联系,沟通信息区别对待。

(2)加强各部门作业衔接、卡控关键环节。运转、货运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以强化基础工序,压缩惯性差错。运转要对站内到达待卸车及停战时间长的车辆, 做好分类集结,随时掌握卸车地点作业进度,严格做到定时、定点送车,定时取车挂运。货运要坚持昼夜装卸车,确保24小时不间断装卸作业。

(3)加大设备的投入。改善车站货场装卸照明设备。要组织供电、电力、车务等照明相关单位,尽快解决好夜间照明问题,保证机车调车作业和装卸车作业的连续。配齐相应的装卸器具及装卸劳动力,增大机械化作业程度,使现有的装卸能力与装卸作业量匹配,避免车等货、装卸超时延缓出车及以车代库等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铁路货物作业行车组织》.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篇(2)

试用期工作总结

1、在前任主管的协助及指导下,从3月17日至3月24日完成了《xxx之友》3期第2批及1&2期第4批共计96240本的计划、资源组织、分拣、包装、发货等工作,据此基本了解了物流业务流程及接口关系;

2、从3月24日至4月2日主导完成了学语文4期第1批共计约45万册的包转发货任务,并完成了库房资产的交接清点(含设备、辅料、工具等),以及学语文2010年1&2、3期的盘点;

3、从4月3日至6月5期组织完成了学语文4期第2批、5期、6期、7期、8期共计约171.4万册的接收、入库、分拣、包装、发货、配送等,每期库存误差比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目标值1‰);

4、在历史业务流程基础上,同时在不影响交付质量的前提下,对到货、分拣、包装、发货等部分操作进行了改良性的调整,提高了库存场地的利用率、库存货物的周转率及分拣包装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错误返工率;

5、在信息流方面对前期零散的订单信息进行了模板化整合,减少了信息传递的错误及散失对业务的不良影响,降低了储运与市场环节之间反复确认的工作量;同时对单据核对方式进行优化,将原先3天完成的工作量缩短为2天。

后续工作策略

1、流程方面:建立并逐步优化储运环节的计划、订单处理、货物接收、在库管理、分拣包装、运输配送、客户服务管理等业务流程,实现相关业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据可依;

2、人员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临时点数人员、临时包转人员的资源池及相关人员的情况说明,并定期维护更新;对内合理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减少人员变化对业务的影响;

3、物料方面:通过更加合理地安排发货计划,平衡到货、包装、发货等之间的步调,减少资源、时间等方面的冲突,提高包转合理性、库存周转率及整体工作效率;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篇(3)

本人通过近三个月的工作,目前已对公司组织结构、部门职责、信息流、单据流、实物流及资金流等有了较深的了解,熟悉掌握了储运业务流程、工作现场管理、工作任务安排、周边业务接口关系等,并且已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与销售、财务、仓库服务商、运输服务商、印刷厂等通力合作,正确、及时地完成公司的交付目标及任务,因此在此提出转正申请,请各位领导予以批示,非常感谢!

1、在前任主管的协助及指导下,从3月17日至3月24日完成了《xxx之友》3期第2批及12期第4批共计96240本的计划、资源组织、分拣、包装、发货等工作,据此基本了解了物流业务流程及接口关系;

2、从3月24日至4月2日主导完成了学语文4期第1批共计约45万册的包转发货任务,并完成了库房资产的交接清点(含设备、辅料、工具等),以及学语文2011年12、3期的盘点;

3、从4月3日至6月5期组织完成了学语文4期第2批、5期、6期、78期共计约171.4万册的接收、入库、分拣、包装、发货、配送等,每期库存误差比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目标值1

4、在历史业务流程基础上,同时在不影响交付质量的前提下,对到货、分拣、包装、发货等部分操作进行了改良性的调整,提高了库存场地的利用率、库存货物的周转率及分拣包装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错误返工率;

5、在信息流方面对前期零散的订单信息进行了模板化整合,减少了信息传递的错误及散失对业务的不良影响,降低了储运与市场环节之间反复确认的工作量;同时对单据核对方式进行优化,将原先3天完成的工作量缩短为2天。后续工作策略

1、流程方面:建立并逐步优化储运环节的计划、订单处理、货物接收、在库管理、分拣包装、运输配送、客户服务管理等业务流程,实现相关业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据可依;

2、人员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临时点数人员、临时包转人员的资源池及相关人员的情况说明,并定期维护更新;对内合理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减少人员变化对业务的影响;

3、物料方面:通过更加合理地安排发货计划,平衡到货、包装、发货等之间的步调,减少资源、时间等方面的冲突,提高包转合理性、库存周转率及整体工作效率;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 仓储与配送 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在《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加大了实训的力度,专门开设了实训课程,时间连续两周的课程,课时到达40课时以上,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同时意味着实训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实训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实训目标设计、实训项目准备、实训组织实施、实训评价和考核及实训总结与反思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仓储配送实训类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分析

物流类课程所对应的毕业生,毕业后,通常是在企业基层任基础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比如运输、仓储和配送、分拣等多项业务。此后,依据个人能力、自身优势和工作经验,可逐步晋升到仓管员操作组长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

2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行业是一个层次较清晰的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会涉及诸多业务流程,而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执行层的物流人员,主要是负责物流操作中的环节,需要掌握相关的出库、入库、配送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层的物流人员,则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较科学的物流计划,对物流作业的整体流程加以控制。

3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一:物动量ABC 分类为例进行项目教学。

3.1项目任务

某配送中心每周对所有货物进行相关的出库量统计,出库作业周报6份(物动量统计),将配送中心的货物根据出库量进行分类,主要分清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次要物资,从而有区别地确定货位的存储。

3.2学习目标

理论目标:ABC 分类的基本原理的关键核心问题;

技能目标:会根据货物信息量进行ABC分类并确定类别进行储位规划;

职业目标:对近期物动量进行统计加强对货物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3相关知识学习

物动量基本原理。物动量 ABC 分类的原理是:“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以货物累计周转量为衡量标准,划清货物的主次顺序,为货物上架存储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表1: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内容

表2: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教学及任务

步骤:①对6周出库作业周报的货物进行合计按降序排序;②计算货物出库量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③分类(货物累计周转量百分比在0-70%划分为A类;累计周转百分比在70%-90%划分为B类;其余的10%划分为C类)。

3.4项目实施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确定成员分工及合作形式。

物动量核心先汇总降序再进行累计百分比:(1)统计每种货物总的周转量进行降序;(2)计算货物的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3)制作ABC分类表;(4)绘制物动量ABC分类图;(5)根据入库货物制作入库货物ABC分类表。

根据情景进行物动量ABC分析:(1)在对货品进行储位分配时需要对各种货品的物动量进行判断,累计周转率在70%以下的货物定为A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70%-90%的货物定为B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90%以上的货定为C 类货物。(2)入库货物ABC分类,根据货物ABC分类结果,将此次入库单中货物再分类 (依据情景任务提供入库任务单),将分类结果标注。

3.5教学拓展与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掌握并理解物动量ABC分类,应进行任务拓展练习,虚拟情景20种以上货物出库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对每一种货物总的出库量进行统计降序,再计算累计周转量并划分类别。

3.6检查与评价

先由小组互评,再由老师检查评析,师生共同对每一小组的学习过程和实训练习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杜绝错误的发生。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篇(5)

物流教育与市场需求是紧密衔接的,物流教学必须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充分吸收物流企业的参与,物流企业的运作一般都会以工作任务为单位展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时,应该模拟企业的做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分成许多项目小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相互讨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具体流程如下:

1 立项

实施项目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设立项目,发现可实施的任务,才能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所以,立项是项目教学的首要条件。下面以配送作业为例,立项的具体流程包括:首先,让学生通过以前学习到的配送管理的理论知识,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列举出所有的配送作业活动;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对所找出的配送作业活动进行汇总、讨论;最后以作业活动为单位,设立项目,以上过程也可以由教师独立完成,学生直接进入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阶段。配送作业实训可以设立的核心项目有:1、订单处理;2、进货作业;3、拣货补货作业;4、分类作业;5、发货作业。

2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是把一个抽象的项目转化成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必要准备工作。这里制定的项目计划主要就是作业计划,即根据项目教学目标和各实训小组成员的能力,通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书的形式确定实训小组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实训任务。

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阶段,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项目实施计划的含义、作用和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之前的分组情况,要求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计划制定即可。项目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1、项目目标;2、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3、项目所需的设备和物流技术;4、项目作业流程; 5、项目岗位人员分工。下面以拣货作业为例,可制定如下的实训项目计划:

2.1 项目目标

模拟配送中心企业的运营模式,利用物流实训室的相关设备,按照拣货作业流程,熟悉各种拣货设施和设备,与组员配合默契,完成本项目任务。

2.2 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

出库作业管理中的分拣配货作业:拣货作业方法、拣货策略、补货方法、补货时机、电子标签拣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条形码技术、RF手持终端的使用原理、货位的确定、装卸搬运。

2.3 项目所需的设备和物流技术

(1)流利式货架。4组,每组尺寸:L2500×W800×H1600(mm),钢构,组合式托盘平面货架,共3层,每层货架上安装有18根铝合金流利条,完成物料的自由滑出,与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配套使用;每个货架负荷不小于300Kg。

(2)无动力辊筒输送链。1条,L5000*W500*H750mm;不锈钢方管及铝型材表面烤漆制造,带调节脚杯,不锈钢滚筒,滚筒直径为50mm。

(3)电子标签拣货系统。4套,包括TCP/IP电子标签控制器、完成器、18个5位数电子标签,每个标签带有红色开关,开关上带有开关功能指示灯,转换器,6位数LED显示器,条码扫描器等控制软件等,设备水平:工业模块标准设计,达到工业产品等级。

(4)周转箱。50个,规格:550*350*325mm。

(5)RF手持终端。1台,Symbol MC3090含终端软件及与实训软件的接口:CPU:intelPXA270微处理器(520MHz)操作系统:5.0(中文版)内存:64MB RAM,64MB F-ROM,显示器:320X320高分辨率显示屏彩色液晶显示,触摸屏,IP54防水防尘,1.2米耐摔,扫描器:半导体激光光源,扫描速率:100次/秒,分辨率:0.15mm扫描景深:4—30cm,可读码制:EAN,UPCA/E,NW7/Codebar,ITF,Code39,Code93,Code128/EAN128,ITF,MSI/Plessy,IATA接口:红外/无线/蓝牙可读条码:CODE39CODE93、CODE128等标准一维条码。

(6)激光条码扫描枪。2套,Symbol LS4208是采用Symbol公司专利引擎技术的新型阅读器,识别条码反差达25%,可在光线充足的场所工作,光栅技术,45厘米扫描距离,5米/秒运 动容差,帮助提高工作效率。新一代引擎使用单电路复合接口结构,消除连接故障,搞震性能提高,兼容性能优良,让使用变得方便、可靠。可满足零售业、办公室 经及光线充足的工业环境中连续、严格的使用要求。

2.4 项目作业流程

按照“接受订单拣货计划——扫描周转箱条形码——根据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提示找到相应货位完成拣货装箱——复核员复核——将复核后的周转箱放入辊筒输送机输送到发货区”的作业流程,组织课堂项目实施过程,严格按照真实的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和练习。

2.5 岗位人员分工

(1)项目小组人数:一般以4人为一小组;

(2)岗位:拣货员2人,复核员1人,补货员1人

3 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整个项目教学的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尽量少参与学生的实施过程,只要帮助学生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自己在项目小组中的角色即可;然后按上一步制定的项目实施计划的岗位分工要求,学生完成各自的岗位任务,注意相互间的配合,由最初的项目认知达到熟练掌握、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各项目组实施计划时的各环节的交接上,对学生不能克服的困难给于一定的帮助,但切不可代为行之。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同时又不会因为某一个项目组的错误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完成。

4 项目的考核评价

项目的考核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给于最终的检验,也是学生最关注的环节。与普通的理论考试不同,项目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需要采用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方法,否则会严重降低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因此,我通过长期在企业的挂职锻炼经历,借鉴了部分企业考核员工的评价方法,在原有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加入了团队竞赛评分的方法,即在所有项目小组完成各自的项目计划后,按照统一的标准为各项目组打分,以拣货作业为例,可按下列评分标准打分:组员提前动作,加时10秒/人次;拣货员拣货品种数量错误,加时10秒/件;未进行复核,加时60秒/次;未及时补货,加时20秒/次;补货时放错货位,加时30秒/处;货物上架后摆放不合理,加时20秒/处;组员配合失误,重复作业,加时20秒/处;操作失误导致货物跌落损坏,加时10秒/件。

得出项目增加的时间后,再加上正常的操作计时,就是该项目组的总用时。根据时间的长短对各项目组进行排名,给于相应的成绩,而组内各成员的分数相同。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项目完成评价,一方面客观公正,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竞赛经验,为以后的技能大赛打下基础,在锻炼了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库存;采购;计划;关系

一、库存、采购、计划的内在关系分析

1.库存。库存又称作是库存管理,指的是由于企业或单位生产、科研工作需要而对采购获取的物资进行保存、保管的行为,在需要时可以及时提供。库存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满足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及时掌握库房库存情况,将库存始终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超量存储或者缺货问题的产生;降低库存空间占用以及库存费用;控制好库存资金占用,避免由于库存量增加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2.采购。采购工作即是在某种条件和环境下从供应市场中获取产品来当作单位科研生产经营资源,从而确保科研生产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和科研单位都实施差别化采购策略,供应中心能够按照不同物资市场情况以及需求情况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采购策略,对于部分关键物资做到按品种编制,同时把采购策略作为指导采购工作的总则,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采购工作的预见性与科学性。

3.计划。这里的计划一般来说指的是采购计划,即是在充分掌握单位自身的需求状况后,对某一时间段中的采购管理工作所给出的预见性安排与部署。采购计划制定通常有下面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避免采购工作耗费过多的时间而导致供应的中断;第二是避免采购物资超过实际需求,从而导致物资积压,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是避免占据过多的资金资源,降低库存成本。科学的采购计划可以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为单位科研生产计划的制定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4.库存、采购与计划的关系。在采购管理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即是实行库存控制,货物的采购管理即是直接负责货物的进销存管理,所以做好采购管理工作必须要将做好库存控制作为基础和前提。采购管理的工作准则即是制定与实施采购工作的依据以及工作效率的判别标准,采购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能够直接看出我们是否能够用最小的库存水平来确保单位科研生产材料的供应;而采购管理的基本工作即是将采购工作中的各个流程和步骤都当作是库存控制的具体工作,都必须要为库存控制做贡献。

而在供应管理工作中,采购计划制定的依据主要是实际的库存量,采购工作是严格按照采购计划来实施的,库存是按照采购数量的多少进行入库保存的。采购、计划和库存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了供应管理的整个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做好科研生产材料的采购工作,常常出现无单领料的情况或者没有办理入库就直接进行领用,这些现象都会造成库存账务卡不符,物料确认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导致仓库库存积压,对单位正常的生产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如何做好采购、库存与计划管理

首先,在采购管理工作中对物资的定价非常重要,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压价议价的采购策略,逐渐向理性成本定价采购转变。对于那些价格透明的物资,我们必须在深入了解其成本构成的前提下,对其价格水平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恶性竞争产生质量风险;对于独家采购的物资,经过科学的成本分析让采购价格更加合理;对产品档次存在差异、使用效果不同的物资,我们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其性价比来确定采购方案。为了掌控采购工作的主动权,业务人员必须经常和兄弟单位的同类型物资采购价格进行比较,及时了解市场具体情况。

其次,采购计划的制定必须要掌握其中的三个要素:订货周期、到货周期以及安全周期。通俗的讲即是一件物资需要多少订货时间、到货时间是多久、安全库存为多少,我们只要控制好这三个要素,再加上期间需求量,即能够获得需要的计划数量。采购计划制定人员必须结合往年原料物资的价格,考虑到预期价格波动以及安全库存,编制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

最后是库存管理工作,通常来说包含下面几方面内容:第一是进货管理,对货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确定合格之后才能入库;第二是发放管理,严格按照领料单进行货品的发放,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放,以免货物长时间存放于库房而产生质量过期的风险;第三是库存管理,主要包含了库存货品的调拨,货品报损溢,不同类型货品的捆绑与区分等。

我单位库存管理、计划、采购的主要流程为:基层单位提出计划上报物资中心,物资中心制定计划后通知采购员,在采购员与基层单位核实后实施采购,最后通知送货。总之,只有处理好采购、库存和计划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好单位仓储管理,如我单位去年每两个月即进一批坩埚,每批送500只,导致库存积压很多。今年我们找到使用单位,了解到他们有一个小库房,计划员看到库存不够就提计划,导致牛鞭效应的发生,实际上是供货方先把坩埚拉到物资中心,其中一小部分去了使用单位。了解情况后,我们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操作作业,缩短订货提前期和减少订购批量,真正做好了库存管理工作。

三、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供应管理在单位实际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工作是确保单位科研生产系统高效灵活运转的关键环节,只有正确认识采购、计划和库存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发货转正工作计划篇(7)

项目背景

为了适应管材与建材行业的竞争需求,势必要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配送网络。而其复杂性和高昂的成本压力则是这一拥有大量品规(SKU)和零散型供应链的传统行业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作为市场领军企业,英国沃尔斯利公司通过1850家分公司向主要贸易伙伴和专业客户供应40多万种产品。除了品牌众多,包括Plumb Center、Build Center、Climate Center和Parts Center等,沃尔斯利的产品范围极其广泛,品种繁多,包括重型建材如砖块、石块、木材粘合剂和铺设材料、中央取暖部件、管道材料、通风产品和零配件等等。为了向客户提供比其他任何供应商更优质的服务,沃尔斯利视供应链为公司经营哲学的基础。由于产品范围如此之广,沃尔斯利面临着公司经营史上的严峻挑战――对传统供应链进行改善。

最终,沃尔斯利启动了1.5亿欧元投资计划以重新整合供应链,优化配送网络。该计划的核心是投资6200万欧元在皇家利明顿矿泉疗养地建设全国配送中心(NDC)。这个高度自动化的先进的配送中心是对沃尔斯利5个区域配送中心(RDC)进行资源整合而构成的全国配送网络的基石,该项目由全球自动化物料处理专家FKI Logistex公司管理与建设。沃尔斯利公司供应链总监Mark Harrison说:“这只是我们商业战略的一部分。全国配送中心、西北区域配送中心和东南区域配送中心都是1.5亿欧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而我们获得的投资回报远远超过了集团的资金成本要求。”

沃尔斯利公司物流发展部总经理NeilJones阐述了配送网络设计背后的战略思想:“2004年我们着手对公司在英国的商业战略进行评估。长期以来,公司拥有许多不同的品牌,另外还收购了很多品牌,所以当时拥有25-30个大大小小的配送中心。我们力争寻求更佳的车载利用率,以降低成本,减少库存――这些是驱动该投资计划的关键因素。”

为此,沃尔斯利公司聘请了咨询专家IBM公司对其配送网络进行评估。IBM全球商业服务的联盟领导人Noel Moriarty认为:“这是一次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尝试。在经过多次并购后,沃尔斯利的配送网络不断扩大,近30个仓库分别为不同品牌商品提供全国范围的配送服务,从而导致了过量的库存和运输活动。因此,我们开始寻求使仓库和库存合理化的方案。”

经过分析研究,IBM为沃尔斯利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区域配送的基础之上,建设一个处理慢速周转产品的全国配送中心实现隔夜配送。其构想是,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让分公司只保存最少的库存量,由区域配送中心对其进行补货,全国配送中心则存储慢速周转物品和小件物品。

Jones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想在区域配送中心层面为快速周转产品腾出足够的空间。通过将慢速周转产品转移到全国配送中心,我们就能够减少慢速周转产品的库存。而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区别慢速周转产品――公司数据库里有40多万个品规(SKU)。”

而目前,沃尔斯利公司50%的产品是由供应商直接供应给分公司的,主要是重型大宗物品,如水泥和建筑砖块等。80%的管材产品则是通过区域配送中心和全国配送中心统一配送的。据Jones估计,到整个供应链优化项目完成时,统一配送产品的82%将通过区域配送中心进行配送,18%则通过全国配送中心配送。

在有价格优势的地方仍然会存在从供应商到分公司的直接配送。而沃尔斯利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产品通过配送中心配送。项目启动初期由配送中心完成的配送占45%,预计最终将超过65%。

IBM的Moriarty先生着重强调了供应链可视化的问题。“在沃尔斯利的近50万个品规中,只有大约10万个品规在任意同一时间内使用,也就是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由于缺乏对物品在各个配送中心情况的准确掌握,因此产生了很多特殊问题。而要推动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对所有的配送中心实行更为规范化的管理。”

为什么沃尔斯利将全国配送中心建设成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呢?Harrison认为,如果采用人工系统,则需要更为庞大的设施和更多的劳动力。由于大量的品规在配送中心周转,实施‘货到人’拣选方式更为有效――因为重新配置拣选货位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但利用自动化设备就简单多了 。

全国配送中心概况

沃尔斯利全国配送中心项目由自动化物料系统处理专家FKILogistex提供总体集成与项目管理,其中包括对负责楼宇建设与施工的建筑公司进行管理。这是FKI Logistex提供如此全面管理服务的首个项目。该项目已提前完成并顺利移交。

沃尔斯利高度自动化的全国配送中心由分布式设计的建筑A和建筑B组成。占地22万平方英尺的建筑A用于接收货物,内有大宗存储设施,包括18000个窄巷道托盘式货架货位、5000个窄巷道搁板式货架货位和4000个宽巷道货架货位,以及位于建筑物夹层上的倒装操作区――在该区域,来货被装入周转箱,再由输送机经过连接桥送至建筑B。建筑A内的操作大部分是人工完成的。

建筑B是该配送中心的高度机械化的作业中心,每天可以拣选、处理3万订单行。在这里,7台FKl Logistex的轻载型(mini-load)堆垛机在具有8万个周转箱货位的立体库内运作,连同在具有1万个货位的立体库内运作的6台高速堆垛机,将快速周转产品输送到拣选站内。慢速周转产品拣选区位于建筑B的夹层区,装备了由输送机补货的21条拣选线。大多数拣选出的订单货物经过连接桥被输送回建筑A,然后通过10条发货线发货。

全国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1.收货与入库

上午4点-10点间,在建筑A接收货物,并按订单进行核对。目前,沃尔斯利需求计划小组设定的配送参数是每天200个托盘,到整个供应链整合计划完成时将达到每天近800个托盘。由于事先已将来自供货商的提前发货通知与订单进行了核对,收货时只需对托盘货物进行核对。下午2点前,所有抵达货物都会登记和八库。

根据产品的规格尺寸,将其分别存放在大宗存储的建筑A中(分别放置在窄巷道托盘式货架、窄巷道搁板式货架或宽巷道货架上),或者输送到倒装区进行装箱,然后再输送到建筑B。大件产品,如锅炉、热水器和长管

道(用于空调系统的长达6米的管道)或者储存在全国配送中心,或者经过越库处理后发货到各区域配送中心。在建筑A中,操作人员采用永恒力公司的多台载人式拣选车、直达式堆高机、平衡式堆高车和电动托盘叉车在各个巷道中作业。

2.倒装操作

建筑A的夹层上设有一个倒装操作区,共有9个工作站,在此将托盘货物分别装入周转箱中。操作员先扫描周转箱上的条形码,再扫描货物接收单上的条形码,接着按照系统的指示将一定数量的物品装入周转箱内。周转箱经过重量(最大2Skg)检查后,进入FKI Logistex输送机系统,经由连接桥被送入建筑B。

据悉,沃尔斯利公司正在与供货商探讨使用周转箱送货的问题,以显著减少配送中心倒箱操作的压力,从而使货物更加顺畅地进入拣选区。

3.“货到人”拣选

到达建筑B的周转箱,通过一台螺旋式输送机前往地面层,再被输送到轻载型存储系统,或被转送至夹层区的拣选站进行补货。

由于补货作业在夜间进行(配送中心分3班轮流作业),因此,重要的是在拣选站配备满足1天拣选工作所需的物品而无需补货。所有产品的存货量必须满足订单需要的数量和预期的发货速度。

建筑B中的拣选作业在下午2点至晚上10点问进行。FKILogistex的自动拣选技术是该配送中心拣选作业的核心,集中体现在“货到人”以及将周转箱循环输送至位于夹层的快速周转物品拣选线上。8个“货到人”(GTM)拣选站,由来自于拥有7台轻载型堆垛机、8万个周转箱货位的自动化立体库的周转箱实现自动补货。另外,在“货到人”工作站旁还有一个高速箱式自动化立体库(装备了6台高速堆垛机),拥有1万个存储快速周转物品的周转箱货位。

拣选操作由位于上层的仓储管理系统(WMS)统一调度管理。根据WMS的指令,轻载型堆垛机存储系统中的周转箱被调运出,并输送到8个“货到人”拣选站中的一个。在这里,拣货员扫描周转箱上的条形码,RF终端显示出要拣取多少件物品的指令。同时,WMS系统会指定要将物品拣入的--箱子的类型――小纸箱、中纸箱还是周转箱(直接发给客户的单件产品被放入周转箱,然后送到人工包装站,再装入有衬垫物夹层的大信封内。这种操作方式预计将达到发货量的20%左右)。

一次拣选操作完成之后,拣货员将纸箱或周转箱放到出口输送机上,由输送机将它们送往夹层上的各个人工拣选区。如果某个订单还需要拣取物品,那么纸箱或周转箱将被送往相关的拣选区――在那里,根据品规的不同,操作员从流力货架、搁板货架或托盘上拣取物品。

RF系统还可以增加语音拣选功能。Molloy说:“将来我们会考虑采用语音拣选方式,但最终取决于性价比。”

除了21条由输送机补货的拣选线外,该配送中心还使用了2台自动货架系统,用于将货物送到操作人员面前。建筑B在设计时还预留了能力,可以增建一个额外的夹层区,以满足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4.出货

纸箱通过螺旋式输送机从夹层区向下前往地面层,然后被送入自动封箱区域,该区域每小时可处理600个纸箱。在自动封箱前,先要检查纸箱重量并插入文件(送货单/发票)。自动封箱机具有高度智能化,能够感应纸箱中货物的高度,据此自动切割纸箱边沿并折叠侧边,使纸箱与货物正好匹配。然后在纸箱顶部加盖。最后贴上醒目的标签,纸箱便被送出,由快递公司(DHL或Parceline)发货。

送至沃尔斯利各区域配送中心的周转箱则经过连接桥被输送至建筑A中发货。

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