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流媒体技术论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6 09:19:02

流媒体技术论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1)

流式传输的功能是对连续的声音和图像信息进行打包处理,然后传到网站服务器,供用户进行下载,其中用户可在多媒体文件下载结束前,进行播放多媒体文件。其主要原理是开始下载的部分内容会被缓冲在某一存储区域中,如果网络传输速度跟不上客户机播放时所需要的转换速度,此时音视频播放器会自动的将存储区域中的缓存部分文件进行调配,保证用户播放多媒体文件的连续性,也可保持良好的播放效果。流媒体不仅改进了互联网只表现静态文字和图片的缺点,还可以展示直观、灵活的视频课堂,以及可对大量的并发点播请求作做式处理,这一优势可在大规模点播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本系统中建立了流媒体教学视频播放系统。其中,流媒体资源配置系统主要由流媒体服务器、媒体编码压缩工具包、客户端播放器、传输网和流媒体传输协议这六部分构成。其中媒体编码压缩工具包主要是在创建、捕捉和编辑多媒体数据时进行启用,以获取流媒体数据格式;客户端播放器,主要是对流媒体文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播放和浏览,以实现学习的目的;传输协议包括RTP、RSVP等。采用流媒体技术之后,系统达到了以下目的:

1)数据压缩比高。流媒体所利用的压缩方式,将流信息添加到文件,这一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数据压缩比,还可以把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打包成若干个压缩包,以便客户端能够实时连续地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压缩包。

2)可节省客户端的缓存及硬盘空间。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用户可以在多媒体文件下载的同时,在客户端计算机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和观看,其中下载的内容只是暂存在缓存区,播放后即可进行释放,这样可以节省客户端的缓存及硬盘空间。

3)缩短了延时等待的时间。大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了视频缓冲时间,使得网络视频教学播放的更为流畅。

4)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传输。流媒体技术应用一种实时传输协议,这一协议较好的解决流媒体数据传输问题,可以使媒体数据在网上快速有效的传输。针对.rm,.avi,.flv,.swf等格式的动画视频提供在线播放功能,能自动识别视频格式,选择对应的网页播放器,在带宽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同时在线的人数控制。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后播放大幅度,流式传输减少了启动延时,且由于所有内容都被下载到缓存中,使得所需空间大大减少。目前,流式传输主要依靠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二是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如视频为实时广播,可以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者使用RTSP这样的专门设计的实时协议,如果使用HTTP传输,文件则是顺序流传输。

1)顺序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指的是顺序下载媒体文件,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部分却不能跳至未下载部分,由于HTTP协议本身存在限制,该传输方式亦不能根据带宽情况在传输期间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HTTP服务器可发送此类文件形式,所以该方式也称作HTTP流传输。

2)实时流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不同于顺序流式传输,它采用专门的流媒体服务器及传输协议,实时流媒体支持随机访问,可对观看内容快进和后退。特定流媒体服务器在实时流式传输中是必要的,如DarwinStreamingServer、HelixServer与WindowsMediaServer。这些服务器允许更多级别的控制媒体发送。特殊网络协议在实时流式传输中也是必要的,如: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或MMS。

2结语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艺术批评;媒介;媒介批评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无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传播,还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始终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化”的关系,即艺术被技术化,技术被艺术化。尤其在新媒体艺术蓬勃兴起以后,媒介不仅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显示出支配性地位。可见,技术性已经逐渐演化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艺术与媒介的高度融合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产生的影响,引起了艺术批评家们广泛关注。评论新的艺术形态,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因为“只有当研究对象与具体理论模式相统一时,才会获得其他理论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意义解释效果。”从而揭示出艺术现象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批评家们深谙此道,他们自觉从媒介视角进行艺术批评实践,媒介批评应运而生,并在网络媒介时代迅速发展为一种被频频使用的艺术批评方法。媒介批评,以其对新的艺术形式解释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传统艺术批评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

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也被译为媒质、媒体),最初用于传播学,后来逐渐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在美学和艺术学中,“媒介”主要在技术层面被使用,组成审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批评、新媒介/媒体艺术等专业术语。通常,“媒介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如国际互联网、vod随选视讯)三大类。”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广播类和网络类等媒介要素,我们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媒介。当媒介与艺术发生关联后,这时的媒介便是审美媒介了。

本文中所谓的媒介批评,即从艺术符码的存储和传达的技术和传播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媒介批评的对象除艺术作品外,还包括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涵盖的“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都属于艺术范畴。

但是,作为艺术批评方法的媒介批评与传播学中的“媒介批评”不同,传播学的媒介批评是指对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批评,与社会学家们指责利用控制媒体形成的话语霸权去操纵民意,以此限制公共民主性政治活动的批判也存在差别(如布迪厄的媒体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批评新方法,如同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一样,媒介批评从技术的层面,将传播理论运用于艺术批评,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资源,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在漫长的媒介与艺术结合的演变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工艺媒介、口头语言,到奴隶社会的书面文字、再到近现代的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性剧变。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态和运用该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工艺媒介时代,彩陶、青铜器、衣饰和器物等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间都起到了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的作用。工艺媒介时代的“艺术品”是为实用制作的,与今天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创作和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批量生产的艺术产品不同。那时,“艺术品”的制作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只是附带起到了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作用。

口语媒介时代,歌谣、神话和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最初的言语艺术作品,就是依靠口耳相接流传下来的。口语的诞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不需要科技的力量,口语媒介的存储性和传播性都很低,很多口头文学作品因此而失传。

文字媒介时代,带来了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以及传奇的兴盛。文字媒介的传播性较之前两种媒介形态有所增强。用刀笔刻录在石头、兽骨、纸张、绢帛上的文字利于长期留存,文学作品在时间流逝中依靠人力或驿马的携带传播开来,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媒质的作用。

手工印刷媒介时代的主要艺术形式是白话小说。文字和图画的一次制版,可以被反复印刷多次。手工印刷与刀笔刻写相比,大大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也促使该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体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篇幅和数字上有显著增加。手工印刷媒介的发明,开创了媒介技术的新纪元。它向我们预示:下一次媒介技术革命不会遥远。

大众媒介的时代到来显示出媒介的强大威力。在大众传媒时代,电影以先天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媒介商业利润,宣告了文学传播霸主地位的终结。手工印刷时代结束,机械印刷,如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形态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成为主流传媒。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认识到媒介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意义。

网络媒介时代,代表艺术是数字艺术或新媒体艺术。由电脑、因特网、网站三部分构成的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它们将人类艺术的传播推进到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与传统媒介进一步融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例如:新型恶搞作品要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理于一身的多种制作手段。在网络时代,与技术息息相关的艺术种类越来越繁复,如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电视、新媒体艺术都需要用媒介制作、负载和传播。网络媒介时代的技术,不仅生产使用价值,也生产着精神价值,是美的技术。

总之,技术与艺术由初期的结合到对立再返归统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历史演变过程。远古时代的艺术是精湛的手工技艺,是通过经验获得的熟练操作技巧。手艺人或者说工匠就是所谓的艺术家。从文字媒介时代到手工印刷媒介时代,艺术与技术分流,在工业革命时期,它们仿佛势不两立。从大众媒介时代开始,技术与艺术又交融在一起难分难解。尤其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掌握媒介技术的使用方法,成为艺术创作的前提。在这两个时代,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技术理性中包含了感性因素。尤其是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与技术的界限、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界限。各种新兴的电子媒介技术,形成了复杂的媒介环境,媒 介技术对艺术的审美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有何种媒介,就有何种艺术,一种艺术形态还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思潮和流派,这时,批评家们建立的批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而是针对各种电影思潮和流派创立不同的批评话语。比如:针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形成了德国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印象主义等电影流派。绘画上的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文学上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荒诞派戏剧等流派。新的艺术批评理论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等。无论如何,艺术批评家至少要建构一种针对某一类艺术形式有解说力的艺术批评方法。

当代西方艺术批评发生了两次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艺术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转向重点研究欣赏者的接受。后一次转移,不能不说与大众传媒的发达,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有关。解释和接受美学家们认为,艺术作品的意蕴不是作者设定的,也不是唯一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观者的解读,才能成为艺术品。但是,理论家们忽略了达成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读者接受的两个转向之间的中介,即艺术家是利用媒介(从大众传媒时代起是利用媒介及其技术)创作艺术作品,再利用媒介把他们的作品传播给读者。如作家的构思和生命体验用文字媒介的形式物化为艺术作品,存储在书中,然后利用印刷媒介把艺术品传达给读者。这个完整的过程用图示意,即:艺术家媒介及其技术艺术作品媒介及其技术读者接受。媒介是艺术创作的原材料,是存储艺术信息的容器;也是传播作品的通道。毋庸置疑,在媒介时代,艺术批评的第三个转移则为“重点从研究读者和接受转移到重点研究作者——读者、传播者和数码化技术。”这是一次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批评的转移,这条与新闻传播学平行发展的艺术批评的媒介研究路径,被传播学研究者称为“界外批评。”而后者,叫作“界内批评”。其实,媒介批评是从西方艺术理论的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批评范式。

媒介批评从发端至今已将近一个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作品中媒介成分含量增加,媒介已贯穿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如时下热映的电影《阿凡达》运用3d合成摄像机(3d fusion camera)、虚拟呈像摄像机(virtual camera)和传统摄像机(traditional camera)同时拍摄,通过网络传输影像数据,在远离拍摄现场的城市里由计算机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阿凡达》是利用计算机媒介技术制作的一个范例。如果没有今天高端的媒介技术,我们就看不到这部充满立体感的超现实场景和人物的精彩绝伦影片。对于这部影片,如果艺术批评家不从媒介技术的视角评论它,他们又能对这部影片言说什么呢?在媒介主宰艺术的时代,以往的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丰富复杂的研究对象已丧失了描述、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作为一个批评者,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和介入作品,就必须从媒介楔人作品。如果批评家在媒介时代仍固守着传统的艺术批评方法,用旧方法去解决新问题,他们过时的钥匙打不开新造的锁。批评的原则要遵守,批评的技巧要训练,批评的范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从媒介的视角评论艺术作品,必须打破以往仅仅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或者作者的经历以及读者的接受方面对作品所作的优劣程度鉴别,给作品的制作技巧以应有的评价。艺术理论工作者不应对新出现的艺术形式保持沉默与束手无策,理论应跟上艺术创作的步伐,及时对艺术家的创作给予指导和评断,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完善。

艺术批评家还担负着提高欣赏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职责,要达到这一目标,艺术批评就必须发生媒介转向,这是在当代科技背景下,艺术批评发展的必然。批评家不仅要结合作者的学识修养和艺术经历把作品纳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要依托作品产生时代的媒介语境鉴赏作品,“恰如克拉克在《观画》一书的献词中所言,正是弗莱教导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观赏绘画作品。”难道我们当代的批评家不该象弗莱那样教导读者们如何欣赏新媒体艺术吗?

从20世纪初期至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百年间,涌现出了许多从媒介角度评论艺术作品的批评家。他们的批评实践是不约而同的,在批评家们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媒介批评”这种艺术批评维度,但无人能否定他们的批评不是媒介批评。在西方艺术批评史上影响较大的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有:洛文塔尔(leolowenthal,1900-1993)的文艺传播批判理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和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的媒介美学等。

洛文塔尔是最早从媒介传播的视角研究艺术的艺术传播理论家,他“从传播角度出发进行文艺研究,同时又从文艺角度出发进行传播研究。”他把文艺与传播结合起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媒介人手,考察大众传播时代的艺术特征,寻找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与媒介的关联,从而揭示艺术转型的奥秘。洛尔塔尔敏锐地发现:只有“从传播的角度,把对文艺本质的探讨放在传播这一基点上,把文艺传播作为文艺自身的存在方式、作为本体存在的范畴来研究,才能深刻认识文艺的本质。”艺术作品在传播中被欣赏和消费,在鉴赏主体的一次次解读中作品的内涵被领悟,“传播”已成为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创造的不仅是它的内容,而且包括它的形式。一种理论要具有创新性,除了内容上的新意外,还必须用新的概念和范畴表达这些内容。洛文塔尔为了增加其艺术传播理论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他提出了两个具有原创性的范畴:“‘传播力场,和‘理解力场”,并赋予其独特的内涵。洛文塔尔的艺术传播理论,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创新,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他在20世纪20年代前即着手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研究艺术,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证明了他的艺术传播理论的前瞻性和开拓性。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了印刷术和照相术的复制功能取消了艺术作品的原本,艺术作品唯一性消失。复制技术也取消了传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神圣性和唯一原本的珍贵性,笼罩在传统艺术作品上的“光晕(aura)”熄灭了。但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一方面直接指向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历数印刷技术和摄影技术的诸种“罪状”,惋惜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另一方面,他接受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看作和物质生产具有相同规律的特殊的精神生产,认识到复制技术对艺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他推崇建立在现代技术之上的“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给予摄影和电影等现代艺术带来的“惊颤”效果以高度评价。这两种观点统一于本雅明的艺术理论中,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这正体现了本雅明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介技 术的进步对不同艺术形式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复制技术并不能宣告所谓“原本”的不复存在。电影、电视、照片的复本与原本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每一个复件都是原本。复制不仅没有导致原本的丧失,相反,倒是有利于艺术的普及。本雅明或许认为艺术欣赏只是少数社会精英们的专利。艺术需要进入民间,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享受。复制技术、传播媒介担负着开辟艺术通向世俗化之路的重任。

在工业革命稍后的一个时期内,技术化的艺术意味着美学上的失败,因为那个时代的媒介技术不像当代这样发达和强大并取得了在审美活动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调解功能,那么,在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阶段,艺术尚不能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科技之间的对立。现代主义科技发展只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科学尚未发展到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阶段。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传媒技术媒介权力受众参与

一、传媒技术的再讨论

传播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于传媒技术的研究与讨论。在整个传播学的流派发展史上,可以窥见各家之言。芝加哥学派的杜威和帕克曾多次在著作中叹息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统社会逝去的无奈,他们认为,传媒技术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交通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也许是一个新的机会。①并且希望通过传媒技术的发展,能够让人们之间重新回到无障碍的交流,回到美国草根民主的时代。同时,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传播技术造成了大众文化对于精英文化的替代,使得精英文化逐渐边缘化。著名学者伊尼斯认为“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对某种媒介的偏好,将使社会文明的整体进程发生改变。伊尼斯得出一个结论:一切的文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媒介的问题。可见,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变迁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在传媒技术改变社会历史与文明的变迁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条自上而下的组织分化研究。分为两个层次:一、媒介技术与权力赋予的关系;这里的媒介技术是一种隐性的权力,从传媒技术的发展史来看,权力赋予经历了从传统媒介为少数人赋权到现代的新媒介技术有能力给多数人提供表达机会的过程,这一历程参杂着主动与被动,平等与共享的内涵。二、当技术不再是“特权”后,受众也由原来的“受传者”演变成一批参与式受众,甚至变为主动的提供者,这对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认可。新媒体时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必然为了适应受众的口味,吸引受众的眼球,推出新的技术产品与服务。这个自上而下的从权力赋予到受众参与的过程,传媒技术自始至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培育了新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在驯化新的媒介权力组织。

二、媒介权力的分享与重新赋予

海德格尔曾说过:“关于技术工具的中性把握,恰好表明对技术本质的茫然无知。”②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以技术为基础的大众媒体在开拓人类生活空间,延伸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通过信息垄断霸占着另外一种权力资源,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往往需要通过媒介技术获取信息,对媒介及其技术的依赖导致了传媒权力赋予的延伸。

传统媒介是少数人的媒介,也只有少数人才拥有媒介赋予的权力。“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多次讲过,语言的形成、文字的问世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伟大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杠杆。”③继口头传播与文字传播后,印刷媒介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媒介的认识,使得传播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要求对文字有基本的解码能力,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只能是部分人的媒介。广播电视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到了大众传播时代,人们凭借自我的认知感知系统,分析影像与声音的符号信息表达,就能够理解并且传达正常的媒介信息,媒介的受众群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大多数人的媒介。但媒介的流向是自上而下的逐步释放的信息注释和灌输,每一种媒介的信息生产都有不同的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受众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他们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规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播的权力。这一时期的传媒技术所代表的权力在少数人的手里,媒介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线性的传播流程。

互联网等新型媒介的出现,开创了平行的、相互交错的多融合状态下的信息应用局面,使得大多数人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信息传播成为人们平时生活中最普遍、最简单的沟通和交往的方式,比如微信、微博的运用,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的传播和反馈信息。这种主动化的、以个人为主的媒介环境,使得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不同的组织方式架构起来,每个个体都拥有了在传统媒介时代无法彰显的话语权力。媒介权力受传媒技术的影响分散开来,并不是简单的权力切割,而是形成了表达权力的“裂变”,一条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转载和评论,有时候一条并无多大价值的信息或许会吸引大量网民的关注,进而形成大众的舆论场。

与权力赋予的分享性与裂变性相比,网络的公民权力表达同样也存在着趋同化,这也是传媒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后果之一。过多的网络表达释放在新媒体技术的领域中,会造成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浪费,网民的评论造成网络虚拟舆论场的固定成见,很难接受异质的意见。这样的不健康的网络舆论状况,是传媒技术进步带来的不良影响,制约了公民的理性表达,相比较传统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表达的数量有限,理性的成分较大,网络表达在没有边界的情况下多了一些辱骂、造谣等言语的侮辱,加剧了表达的非理性倾向。因此,在媒介技术依然会不断进步的时代,处理好传媒技术与公民表达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公民自由表达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让技术充分的服务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时代。

三、受众的角色演变与参与进阶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 艺术与数字技术 新媒体 方法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各项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同样,在艺术设计领域,作为艺术与数字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探讨了新媒体艺术设计。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科技的紧密结合已经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亦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获取、处理与传递信息,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新媒体这一全新概念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通常所说的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新形态,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网络技术、通信媒介、云计算等。同时,新媒体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上亦与传统媒体有着天壤之别,如手机系统终端、数字代码语言、多媒体光碟、虚拟云等新媒介。当然也有一些是从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它们更多地是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后所形成的媒体方式,如电子杂志、数字电视、电子报、数字广播等。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传播速度迅速、范围广泛

新媒体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传统媒体之间的交流障碍,帮助媒体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通讯终端等无线技术,借助高新手段在传播速度和范围发挥拥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传统媒体如需一条新闻消息,往往要通过记者采集、综合、信息转发等多项环节。而新媒体在传播程序上较为简单,只需简单的下载、上传,就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共享,传播形式除文字外,还有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样化优势明显。

(二)传播费用较低

传统媒体在制作、传播等环节往往花费较高,人们获取信息也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而新媒体则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以上环节的费用,一般都是免费传递信息给人们。

(三)互动性强

传统媒体在信息交流时,受限于时间或空间的阻碍,互动性较弱。而新媒体则在互动交流与双向沟通上拥有较大的优势,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选择的主动性需求,并依靠新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多项交流。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全面的认识

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包含艺术设计学、现代媒体学、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多方面内容,故对其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复杂性、融合性等特点。而现阶段国内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上缺乏深刻的思考与吸纳,传统艺术设计理念犹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上的认识程度不够,未能与时俱进追随新媒体的发展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

(二)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

众所周知,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人才是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基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自身属性,要求艺术从业者既要熟练掌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美术设计等美学理论,也需对媒体领域的影视创作、视频设计、音频剪接等流程理解清晰。而当前教育架构下的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较为狭窄,仅仅熟悉设计理论或设计流程,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缺乏总体的认识,这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

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实现

(一)提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

为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相关企业应加大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与重视力度。需要全面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复合型的新兴学科,其在内涵理念、艺术特点、艺术形式、设计要点等方面的新特征、新变化,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挖掘符合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模式。此外,还应积极走出去,与艺术设计理念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大胆引进吸收最新理念和创新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并积极创新。努力塑造出完美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产品,满足艺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

(二)培养专业化艺术设计人才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高等艺术院校要深入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和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拥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又能熟知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方法,如此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后期的专项培训和辅导下,必然能够成为称职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为我们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此外,艺术领域诸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书籍编排、装饰设计、摄影摄像等专业学科并不是互为独立的,各学科之间处于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状态。因此艺术高校可根据学科研究与现实状况,努力建立自身健全的动态教学资源体系,为各学科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提供便利,搭建艺术教学新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功底与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结语

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现代数字科技发展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前,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传播更加全面和深入,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完善专业体系架构,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打造成熟市场,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媒体产业与艺术产业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邱志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

[2]曹光辉.数字技术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剑南文学,2011(7).

[3]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2).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5)

>>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研究 基于层状结构的实时流媒体的直播与回放研究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IPTV系统 流媒体直播技术的探讨 基于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数据传输研究 流媒体技术现实在课堂直播系统中的应用 流媒体集群并发技术在视频点直播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流媒体技术远距离电视直播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网络流媒体技术的音视频直播研究与实现 基于流媒体在线直播的创新课程应用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高校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点播系统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 流媒体技术与Authorware流式多媒体课件制作 基于P2P流媒体的广播电台直播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VNC和P2P技术的实时课堂直播系统 基于COM技术的实时处理系统 流媒体技术在农业科技音视频网络直播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基于Windows Media SDK开发流媒体网络直播教学系统 基于DirectShow的流媒体开发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文件,并修改mediaurl属性为Live Smooth Streamin的URL。此处是:,就可以接收到实时直播的视频。

3 系统测试

由于Expression Encoder 4 SP2编码工具的编码速度和效率与独立显卡有很大关系以及IIS Web服务器对计算机性能的高要求,该系统选择联想Erazer T430计算机,其配置为:CPU是Intel酷睿i5 3350P,显卡芯片是NVIDIA GeForce G605 1GB,内存4G。服务器和客户端都是选用该计算机配置,视频源用索尼HXR-NX3摄像头采集。本文利用SmoothStreamingMediaElement类库里的ManifestReady事件对客户端的带宽进行设置,模拟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变化,测试客户端在带宽变化时客户端直播视频的清晰度。通过模拟6种不同的带宽环境,观看直播视频的清晰度,得出客户端直播视频的下载比特率如图2所示,图中纵坐标为客户端视频的下载比特率,横坐标为客户端的带宽。

图2 客户端带宽与下载比特率的关系

通过测试表明:

(1)客户端带宽越高,直播视频质量越好;反之直播视频质量就越差;

(2)客户端直播视频并不会因为客户端带宽变小而停止直播,而是用质量较差的视频来代替直播。

测试结果充分地验证了IIS实时平滑流式服务根据客户端可用带宽调整实时传送到客户端视频流质量的特点。

4 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微软的IIS实时平滑流式处理优点,并详细介绍基于IIS实时平滑流式处理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搭建,通过系统测试,该流媒体直播系统不会因客户端的带宽资源小而停止直播,这对带宽不稳定的用户来说,直播不会中断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客户端带宽比较大,直播视频的高清度也会越高。

参考文献:

[1]黄英平,张玲华.基于ⅡS平滑流式处理的移动流媒体系统[J].电视技术,2012(05):66-69.

[2]孙亮.基于IIS Live Smooth Streaming技术流媒体直播系统[EB/OL].[2012.11.27]..

[4]李海明,徐敬,黎燕飞.基于P2P视频点播技术的流媒体平台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04):57-60.

[5]杨国燕,韩雪梅.基于P2P网络流媒体直播系统研究与设计[J].信息技术,2008(05):152-155.

[6]李如平.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直播技术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01):80-81.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6)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成功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因素,以及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真正体现并提升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0引言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其中,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教育内容,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思政课”如何有效、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辅助手段,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和探索的课题之一。

近年来,学校通过政策扶持,出台各项激励机制,开展教师培训、多媒体教学大赛进行交流、示范,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校内多媒体教学水平的发展。今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探索“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以适应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使用,教师们体验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结合一轮教学实践与学生意见反馈,也发现了有待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方面。下面是在该课程教学中制作使用课件的一些体会。

1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1. 1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学年教学中,前半部分内容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后半部分内容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便于了解学生对教学手段改革的反馈。经使用两种方法对比,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思政课”教师“一支粉笔打天下”、“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效果,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吸引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培养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产生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多媒体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内容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概念、理论观点变得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增加了课堂容量,增大了信息密度,有助于提商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方法中,由于受时间和条件限制,教学内容难以扩展,教学信息的传递只能用粉笔黑板和语言较单一的方式进行,学生缺乏感性直观的认识,信息的获取很有限,影响学习效率。而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文字,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学生大量信息、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知识和各种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学生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时,由于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有大量的视频和记录片资料,在课堂讲授的同时,我选择中央台制作的大型文献记录片《复兴之路),重点插播了《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三节中的部分内容,使学生对中国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发展里程,即拨乱反正、开设经济特区、转变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传统的认识误区、加快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发展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思考和实践有了直观清晰的认识。因而,使学生能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所观看的录象资料,总结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以及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 之路等结论,大大增强了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自觉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决策。

1.3拓宽了教育渠道,强化了“思政课”教学的德 育功能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 的重要时期。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基本 的理论观点、知识,更重要的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 责,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依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诚信遵纪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能够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在讲“建设创新型国家”、“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专题时,在课件中加人相关内容的资料、视频介绍,并在看完后设问并交流“面对‘创新’这一国际潮流,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怎么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人有责,你准备如何做?”“如果你是一位村官,在当前的背景下,你准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你的观察,请列举目前我们校园比较突出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你打算为建设和谐校园做些什么?”等等。典型的片段剪辑、资料介绍、设问及交流,虽然只有很短时间,却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广泛共鸣及思考,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课,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地发挥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2成功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因素

2. 1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前提

在《概论》课教学中,调查发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局限,还远未充分发挥教学课件的作用和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还有局限,目前,有部分教师片面认为政治理论课进行多媒体教学就是将电子教案输人到计算机中,课件中的大量图片是花架子,不适用。还有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的演示和知识呈现上,而未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分析其根本原因,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缺乏认识,对多媒体了解不深,不清楚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对其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不知道如何创作与开发;有的人还因为没有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而排斥抵触,直接影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要发挥多媒体教学这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的教育手段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灌输模式,教师首先应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研究性探索学习的条件的主体,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是使用多媒体并发挥其应有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积极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深人研究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研究教学课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要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将教学信息以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呈现传递给学生等,这些是制作使用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前提。

2. 2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是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作用的基础

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学中,计算机技术应用仍然是零散的、随机的,较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志和对课件制作技术的掌握程度,主要是制作使用了PPT课件作为课堂辅助教学,以 WORD文挡和图片为主,并进一步发展为电子教案。处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较低层次,尚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写好教案,教学任务就能顺利完成。而面对全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当现代化媒体引人课堂教学时,接受并有效利用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势必将成为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硬件”要求。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及其教学适应性,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与技能等,并运用其指导教学实践。如果思政课教师,不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各种现代教育资源去进行教学,不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去优化教学的过程,就不可能设计和制作较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难以发挥,教学改革的效果难以显现。

2. 3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质量,是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的关键

目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多媒体教学时间比较短,处于起步阶段,使用效果并不十分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不高,教师运用技术不熟练,以至于影响到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式及其作用产生怀疑。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课堂辅助教学的助教型课件,另一种是用于学生个人自学的自学型课件。这些多媒体课件应主要由教师亲自设计制作。由于目前第一论使用课件过程中,是教研室集体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未及仔细修改与完善,和个人讲课思路不完全相符,加之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课件开发与制作的系统专门培训,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理缺乏了解,对全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缺乏研究,制作的课件质量不高,因此,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是广大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

3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要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效果和应有的作用,必须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在教师讲解和启发的同时,辅之以多媒体课件的及时演示和补充,使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达到理解和接受的目的。否则,不分内容和时间,满堂课都用冗长的文字和大量的图片,很容易造成学生感知的困难和文字信息在传播中的损失,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思维抛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思政课的功能在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更要教书育人,更要用教师的丰富知识、经验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其中课堂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启发交流、情感互动也必不可少,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熏陶等等,是任何现代媒体难以替代的。尽管在多媒体教学中,大量的图片、表格、动画、影音等资料代替了传统教学语言的描述,但不等于语言已经不重要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两课”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口语和肢体语言的利用,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另外一件必备“武器”。语言的生动活泼与否、准确与否、流畅与否,都直接影响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也是教师把课件与课堂教学连接起来的纽带。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是在教师合情合理而又富有激情的讲解传授中,调动学生的情绪,才能提升课堂效果。教师的“教”,只有融人了感情、激情、启发、互动,使课堂里充满了“情”,才会打动吸引学生,才会有学生响应进而积极主动地“学”,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多媒体课件同任何一种教具一样,应用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内学到知识,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其效果应是很理想的,可一旦在教学使用中陷人盲目,流于形式,把手段当成目的,则是对教学效果的严重干扰。因此,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角,不是目的,不能过度依赖甚至滥用课件,尤其不能用技术代替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3. 2把握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余地

多媒体课件可以依靠计算机技术将教学内容和大量信息以屏幕放映的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省去了板书的时间,因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如果教师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在增加课堂信息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课堂重点和难点的地方,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不能把课堂教学变成课件演示,更不能把讲课变成做报告。如果文字、图片、信息太多,演示速度太快,教学信息不能完全被学生接受吸收,学生索性只看不记,甚至只听不言,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上课桌上无本,手上无笔,课堂教学启而不发,互动不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流动,还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具体运用课件的时候,往往主要是以教师操作、演示为主。教师成了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电脑则成了一种中介工具,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常常会被忽视,学生的积极思考、创造性思维无法调动,不利于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新媒介;传播;技术哲学;研究思考

其实我们所看见的新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的一种创新发展,一种填充,是新媒体论证传统媒体的一种形式。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假如将新媒体比作为广播、电视、报纸的一种创新,我想这样的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新媒体关键在于“新”,传统媒介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是现有形式中某种功能的拓展,并非是对概念、理论的创新,现阶段传播研究成为社会重点话题,第一,移动网络的发展在新媒体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对人们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组进而出现了传播改革;第二,传播研究主要通过拓展研究,例如:“媒介赋权”的自媒体探讨,但是这也只是媒介的功能强化,依然局限在结构功能形式中。这样一来,新媒体中的“新”,在研究中只能作为一种形式材料的新、其实更多的是“翻新”,并非是思想上创新、范式的新。现阶段,传播研究受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传播成为社会的组成要素,成为社会的核心,但是主流传播研究仍然局限在传统的范式中。新媒体成为社会的核心也并非意味着传播研究、传播学走向核心,而是一直以来,传播概念代表着多学科的兴趣表现,这也是发展共识。现阶段的新媒体发展,主要开创了不同途径的研究,进而将互联网发展推向学科热门中,传播学的命题在其他学科中得到了凸显。传播学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在于怎样应对,如果不能从现代化的传播角度挖掘创新形式,传播学将会走向学科边缘化。大众媒体研究中,可能出现独立化研究形式。而新媒体环境下,无法改变这种形式,使得传播学将推出历史舞台。

二、技术

大众媒体是一种为善服务,也是一种为恶服务。我们所说的媒介效果,不过是媒介内容对大众的影响,主流传播学遮蔽技术多样化并非是一种巧合。曾有学者说:哲学从古至今将技术放在思维对象之外。从较早以前,技术一直在方法、目的是范围内。简而言之,技术自身并没有任何推动力,直至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式的出现开始出现转化,在工业发展中只是与社会组织混为一体,技术在哲学研究中也得到了重生。虽然现阶段我们对于技术的认识仍然在目的、方法范围中,但是从工业革命后期,技术实现了创新发展,得到了新的研究内容,这些内容,使得原有的知识分类掌握具有一定难度,从哲学观点上颠覆了目的、方法的技术理论。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技术不能被定义为方法;第三种学者认为:与技术行为相对应的传统行为概念,以对抗技术规范。

交往行为则是一种符号互动。交往行为指的是:与技术规范不同的社会规范:技术规范的关键在于经验的积累,而社会规范在于主体间性。这样一来,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就能够从行为与合目的理性关系进行角度研究;其实,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一方学者从方法范围的角度进行分析,另一方则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二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则是:全部将语言技术转为非自然化现象,就像由人本转向另一种人本的转化。

主体传播学在理论技术上进入一种尴尬局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学术思想是一种原创性的,在不断借助其他学科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思想,在操作、技巧上作为一种工具的媒介效果。施密特说:由于长期以来缺少深远意义的成果,对传媒作用的研究领域缺少创新,这样一来,就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阐述,用其因果关系的作用模式进行研究是不可行的。技术观点的单一,两方面造成传播学理论的萧条;第一,割裂社会理论和技术理论的联系。以哈马斯为例:主流传播学的并不多,在主流传播学研究中是一种主导研究体系。传播与人们生活基本关联的面向,在主流传播学范围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新媒体研究多数以多样化发展,逐渐趋于传播核心命题。

三、语言、媒介

把语言和媒介融合在一起,这在主流传播学中看起来较为怪异,但在人文研究中则是正常的。例如:文化学者霍尔,在研究表征问题时提出:语言是一种广泛的内容影响在人们生活中。由此可见,特殊的语言书写系统、口语系统全部被称为“语言”。在不同的视觉形象中,被当做表达意义过程,无论是应用在电子、移动终端、机器上都是其他方式生成的。任何一种符号功能,只有与其他符号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具有表达意义。媒介、大众媒介都是一种语言、一种象征。霍尔认为:科学证明主义主流传播学预设的语言观念,是一种传统的途径。通常情况下,怎样应用语言表征世界,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反映论、意向性、构成主义。在反映理论中,意义是一种现实世界中的观念、客体、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真实意义,如同意义一样存在于世界之中。构成主义认为:表征是由语言对意义的生产。在表征中,应用被组织为各种不容语言符号与他人沟通。在语言与实际生活中,没有单一的模仿,或是反映;意义主要通过关系确定。霍尔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凸显了文化分析和实证功能主义理论。其题材――社会、文化、人的主体――并不受实证主义方式的支配。以霍尔为主的文化研究的语言观,凸显了功能主义主流传播学隐藏的重要理论依据:隶属于现代单位的反应论,提出世界在媒介前,世界c媒体是一种现实与反映的关系。这样一来,传播必然会受到主体的冲击。

文化研究提出:表征在我们大脑中运用语言对不同概念的意义的产生。是一种概念与语言的联系,这种联系让我们可以称为“真实”的人、物、也能够想象虚构出人、物世界。所以,语言的作用不只“反映现实”,也是现实的强大力量。文化研究提出的主流传播学预设的“反映论”,在传播学中处于独立地位。

结语:

综上所述,从新媒介通达新传播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在进行新媒体研究过程中,传播研究不能只停留于主流传播学的功能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创新发展。第一,拓展传播含义;第二,新技术的兴起推动了学术思想的中介化转化;第三,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中,传播逐渐是一种社会构成要素。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媒介的转变,实现了学科创新、划分,传播研究正在向着媒体时展,传播学研究范式的构成也正当时。

[参考文献]

[1]孙玮.从新媒介通达新传播:基于技术哲学的传播研究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2]王灿发,马缘园.2014年至2015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综述――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论文的分析[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5).

[3]曲飞帆,杜骏飞.超越功能主义范式的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以2015年以来的研究文献为例[J].当代传播,2016(05).

[4]齐爱军.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实践范式”转向――兼论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6(34).

[5]周岩,汤建民.中国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2006-2011)――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双重视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1).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