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林产化工论文

林产化工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7 21:08:15

林产化工论文

林产化工论文篇(1)

现代城市林业建设,就是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谋划林业发展,促进林业社会化、生态化,使林业发展融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中去,充分发挥林业多种效益,维护生态安全,进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生态保障功能,建设生态系统稳定、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优良的和谐林业[1-4]。

2 现代城市林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2.1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理论比较倡导生态化,对生态思想进行传播。生态化,就是将广义的生态系统当成是一个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生命体,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生态关系当作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在对自然规律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公正地对待广义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因子与关系),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融入生态学的规律。这种生态化了的世界观就是生态观[5-6]。

2.2生态环理论

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杜能环只对经济指标进行考虑,而在和谐城市的总体布局中,应对生态、社会、文化及经济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因此,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及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要以当地的社会及自然条件作为基础,将当地的文化历史注入其中,科学地进行布局和规划,可结合生态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及系统学等手段。

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巨系统,建设和发展城市,均要以尊重生态学规律为前提,为人类的健康与幸福服务。因此,在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对生态容量理论进行应用,科学布局,并对生态、文化、社会及经济等因子进行综合考虑,将城市建设成一个功能丰富、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即城区、环城公园、森林公园、半农区、农业区、牧业区、林业区,其中城区主要是人类从事生活生产的场所。环城公园是供城市居民度假及休憩的场所,同时还是消解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场所。该处所说的消解生产生活废弃物,不是简单地对垃圾进行填埋和焚烧,而是通过回收、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肥料,用于园林植物的培育中。森林公园是城市生态的保障区,可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进行消解,将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提供给市民。此外,其还是客运和货物中转区及过境车辆的绕行区。半农区为城市与农区的缓冲区,可进一步消解城市的环境污染,为城市生产生活及园林绿化等提供非食用性的农产品。农业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农产品的场所。牧业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牧产品的场所。林业区是区域发展的生态基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林产品的场所[4,7-8]。

2.3社会化理论

个体为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经由教育活动或人际互动、个体认同并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至个体心里,成为个体价值观与行为的准绳,该过程叫做社会化。

个人社会化指的是自然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行为规则的过程,即自然人个体的社会化;团体组织的社会化,是指某一团体、组织等特定自然人集合体在社会实践中,集体获得社会行为规则的过程,即这一团体社会化。

生产社会化,是生产者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环境中,经由互动、认同、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生产者个体行为规范,同时积极参与社会价值体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9]。

2.4和谐发展理论与和谐林业理论

和谐发展就是根据广义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广义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实现生物圈稳定和繁荣,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人人幸福的目标[10-15]。也就是说,和谐发展就是不断追求广义生态系统的健康。如果从狭义的生态系统去看,就是追求3个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的健康、社会系统的健康、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和谐林业理论认为,林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而是融入社会・生态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区域上可涉及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平原、岛屿、湿地、荒漠、山地、城市、海岸、草原,林业是人・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16-18]。因此,笔者认为和谐林业应该是:以 人・地系统为对象,和谐地对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以促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平衡的实现;在和谐林业中,最高目标即为达到人地共荣。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采用生态化技术,协调人与环境、人与人、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生态文化进行倡导,以人类生理系统及心理系统的健康为目标,促使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荣[5]。

2.5现代化理论与现代林业理论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19]。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可以理解为4个亚过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工业化、都市化。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大体上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20]。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将是新现代化,不同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经典现代化;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林业理论是在我国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根据许勤统计,现代林业理论有6种模式的表述,其中以江泽慧的“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为主流表达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理论。另外,李丽、陈建成、陈贵松还将平衡论、造血论、参与论、预警论、跨越论融入现代林业理论,其目标就是重点解决我国的生态危机。

3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工作总体取向和保障生态安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三生态建设林业主题,以城市现代化和林业现代化建设为突破口,从林业方面着力解决环境问题,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游憩四大重点,充分发挥城市林业的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主体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全面推进现代城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的新型发达城市。

4基本原则

现代城市林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城乡林业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原则;坚持改善环境、消除污染、美化居住环境的原则;坚持立足资源、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城市林业生产力的原则;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多渠道投融资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的原则。

5安庆市现代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5.1发展基础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市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的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3个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和巢湖市。

安庆市是全国重要的油、棉、粮、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石油化工及纺织加工业基地。工业初步形成了轻纺、石油化工、建材及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安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辖7县1市3区,共设19个街道办事处和102个镇、61个乡、1 226个居委会、1 608个村委会。另外,省属农垦企业华阳河农场和皖河农场均坐落在市境内,总人口609万人,其中农业人数509万人。

5.2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理论观念障碍。缺少正确的生态观。由于发展决策者缺少生态化观念,不了解生态健康的内涵,把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化、商业化、货币化,在发展决策时,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时,生态为经济让路事件屡见不鲜。

5.2.2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山区,生态功能脆弱。安庆市林地面积虽然占土地总面积的38.8%,但分布不平衡,资源大多集中在岳西、太湖、潜山3个山区县;林业用地面积占67.7%,林地面积占63.1%,活立木蓄积占62.5%;全市有林地中,中幼林所占比例近70%,林分郁闭度低,蓄水保水保土功能较差,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虽然得到治理,但整体生态功能仍很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 00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其中中度以上流失面积逾1 000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5%,年土壤流失量2 000万m3。

5.2.3林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由于林业经营管理粗放,林业产值低,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10%;由于森林质量不高,生态保障能力仍较弱,局部地区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且治理难度大;城乡生态建设统筹不够,重远山造林绿化、轻身边增绿工作,城镇、村庄、工矿区等人口聚集区的绿化工作相对薄弱,人居生态环境改善任务繁重;林业再发展能力弱,林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加之林业生产周期长、短期效益不明显,贷款和社会融资困难,投入严重不足。

5.2.4工业化水平低。安庆市工业化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改造速度不快,竞争能力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重工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工业有待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

6安庆市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按照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保障生态安全、美化人居环境、促进林农增收、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结合林业分类经营,在总体上,将全市分为大别山旅游生态区、丘陵圩畈商品林与农业经营区、安庆市区园林城市与工商业区三大林业发展区域;在各行政区,以中心集镇园林绿化为点建设森林生态网络城镇生态结点,以道路、河流堤岸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构建生态防护林网,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山地及重要生态区位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林保育区,以丘陵圩畈为重点建设高质、丰产、速生的工业原料林区。

通过安庆市现代城市建设,基本建成以安庆市区为中心,包括安庆市郊、重点中心集镇在内的园林型工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林产品加工集贸中心;结合生态防护林网,在丘陵圩畈区建成工业原料林区和其他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对生态林保育区将保护与改造相结合,提高公益林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旅游功能;以天柱山为中心,综合开发其他国家森林公园、部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深度发展黄梅戏文化,充分发掘安庆古皖文化和名人文化,开展传统产品逆开发,将安庆建成文化旅游城市。

7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2-223.

[2] 张国庆.论城市建设的和谐性[EB/OL].(2005-02-03)[2006-02-23].http://省略/htm/jjlc/glkx/2005-02-03-18260.htm.

[3] 张国庆.和谐建设现代城市[J].绿色中国,2005(6):55-57.

[4] 张国庆.和谐的城市布局[EB/OL].(2008-01-18)[ 2009-02-05].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4628.

[5] 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EB/OL].(2008-01-11)[2010-03-01].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7.

[6] 张国庆,赵文琴.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和谐森林文化体系建设[EB/OL].(2010-12-22)[2011-02-12].http://club.省略/bbs/viewthread.php?tid=267442.

[7] 张国庆.都市化: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EB/OL].(2009-01-18)[2010-08-06].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210619.

[8] 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研究――以安庆市为例[EB/OL].(2009-09-09)[2011-10-03].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 do=blog&id=254528.

[9] 张国庆.论社会化[EB/OL].(2008-03-30)[2009-10-11].http://bbs.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9897.

[10] 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EB/OL].(2001-01-08)[2006-04-09].省略/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1.

[11]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1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版):69-79.

[13] 张国庆.按需育林,和谐发展[N].安庆日报,2002-01-19(1).

[14] 张国庆.试析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EB/OL].(2004-03-24)[2006-04-09].http://省略/htm/jjlc/hgjj/2004-03-24-16469.htm.

[15] 张国庆.从林业系统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的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4(3):37-41.

[16] 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37-38.

[17] 张国庆.从森林法看环保法规[J].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5(2):23-28.

[18] 张国庆.生态原则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2001(1):31.

林产化工论文篇(2)

我县早在1979年便成立了平江县林业学会,1985年成立林业技术推广站。1995年成立平江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下设一所三室,即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丰产栽培室、森林保护室、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室,同时27个乡镇林业站也相继成立了林业技术服务站。2003年,县林业局根据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成立了林业技术领导小组,下设退耕办、生态办、油茶办、规划设计办。均由县局一把手担任主要负责人,现林业科技推广站核定编制18名,平均年龄42.6岁,其中大专文化的8人,中专文化的10人,都是林业工程师以上职称;平江县林学会现为第八届,设营林、森工、野保、生态旅游四个学组,现有会员78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38名,助理工程师38名。今年,我县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参好了林业科技论坛,开展好岗位大练兵活动,举办好一次林业培训班,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林业科技网络建设的完善。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一是参加好林业科技论坛。今年10月,市局组织召开岳阳市第六届林业科技论坛,我局通过林学会通知各会员,先后有22名会员撰写了林业论文参赛,其中,高工黄展鹏同志的《论平江县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的意见》与《平江幕阜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规律的探讨》分获一、二等奖,工程师胡满花等撰写的《平江县古树名木的现状及保护对策》入选论文集。通过参加好林业科技论坛,林学会成员充分体现了研究发展平江林业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县林业发展方向及林业科技方向指明了道路。

二是开展好岗位大练兵活动。今年4月,我局党委研究,在南江林业站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试点工作,主要是对林政、营林、林业财务及森林公检法等四线人员进行林业业务和政策法规考核。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10月,局党委通过下发文件,决定先在全县27个乡镇林业站开展此项活动,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全县林业站407名林业职工高度重视,一致认为,通过练兵活动,在林业业务的各方面能切实得到提高。

三是办好林业培训班。12月1日,局党委召开全县林业工作技术人员森林资源档案工作培训班,全林业系统38个场站的主管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及主管领导到均参加了培训,森林资源培训是我县加强林业标准化建设的一项硬件指标。目前,各单位均已确定了一名专职森林资源档案员,来加强资源建档,确保森林资源的有序使用。

通过全县38个基层林业单位的纵向发展,局林技推广站、林学会等8个林技股室(单位)的横向沟通,我县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已基本完善。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二、内抓外引,推进科技推广项目实施

年我们在内抓各项林业建设的同时,向上级继续争取了油茶低改、丰产林建设项目、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项目,主要推进了油茶丰产栽培、速生丰产林栽培、森林病虫害防治三项林业科技推广项目。

一是油茶丰产栽培。“巴陵籽”和“德字一号”油茶是我县油茶产业开发的优良品种,自1992年开始,我县采用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繁育苗木4056万株,先后被推广到江西、湖北等4省43个县市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696工程造林。今年,我县继续加强丰产选优栽培,先后在童市镇等地建立高产基地360亩,建立优良无性系苗圃11个,义务培训林农油茶嫁接技术6次,因此项致富的林农由去年的62户增加到78户,每户平均建有油茶嫁接地10亩左右,估计此举可直接提供优良无性系苗子,450万株,可造林500万苗,目前,童市林业站与局产业办积极帮他们找销路,局信息办还将其油茶苗信息免费到县局网站上。

年内,油茶产业科技推广方面我们还继续推进两项实事,一是推进与省林科院合作在童市镇建立的油茶良种试验园建设,历年共引进70多个优良无性系,设立98个对照,经过11年的观测,摸清了油茶全同胞、半同胞、无性系、不育系等的遗传性状、生长指标、产量,为油茶的高产、稳产探索出一条可行的产途径,该课题今年内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推进与省林科院、市林科所在时丰建立的基地建设,该基地是今年局为进行油茶优良品种区域试验及优良无性系推广而建立的,基地面积共200亩,省林科院大兴安岭在江西、贵州等地建立试验基地,通过观察油茶同一高产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从而选育出最适应本地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最终达到高产目的,目前,该试验基地已完成整地工作,计划年前完成造林。

二是速生丰产林栽培。按照国家林业局“林业相持阶段”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我县被定为南林范围,上级指定我县为幕阜山区速生丰产林基地。一年来,我们利用工程及社会造林,通过在三阳上坪建立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先后繁育并提供优质杉苗100万株,马尾松切根苗80万根,桤木苗80万株,意杨扦插苗25万株,营造岳纸基地近5万亩,退耕还林及长防林工程4.6万苗,95%以上面积的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了部颁标准。

三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今年,我县通过多方争取,于5月份建立全省首家森林植物医院,此院在服务全县80万林农的同时,也可对全县57种病虫害对症防治,如今年7月,临长高速公路平江段18公里路侧绿化通道患发杨扇舟蛾,该院在确诊之后,冒着高温酷暑,用高压喷雾器,烟雾机对其进行了药物防治,一周后,绿化通道再现绿色,给高速公路带来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三、上下联动,完善林业科技三大标准化建设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林产化工论文篇(3)

关键词:林业经营,循环经济,思路

 

林业经营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承,林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循环经济是林业经营的最优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而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且湖南省是个林业大省。基于此,本文将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来研究我省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1、国内外研究分析

18~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为了满足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对森林的掠夺和破坏规模越来越大,导致木材利用出现危机。这种现象首先在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森林的采伐与更新要相互依存,以实现永续利用,于是便产生了以木材永续利用为基础的“法正林”思想。从那时起至今,林业经营思想不断发展,出现了“和谐理论”、“船迹理论”、“近自然林业”、“多功能理论”、“林业分工论”等,20世纪末又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林业经营理论经历了从单一利用准则到多效益利用准则再到主导利用准则,从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到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益的协调发展。

从国际来看,当前世界林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森林资源总体上仍趋减少,努力使森林资源达到消长平衡是世界各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共同目标;森林生态效益受到高度重视,森林利用逐渐从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以及从工业利用向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方向转变;世界木材和林产品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林产品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林产品生产正在向多次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方向发展;森林认证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步兴起,森林的兴衰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可循环、可持续森林经营理论逐渐兴起,并成为传统林业理论转向现代林业理论的重要标志。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追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关于发展模式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1】。它是针对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污染(废物)排放”的“开环”范式提出来的,它倡导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都能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科技论文。循环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其主要特征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其遵循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首先是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最终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压缩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较低发展阶段,为寻求综合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措施来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借鉴国际经验,需发展自己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

2、湖南省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不同时期林业经营理论和方法,有其不同的特点,即各理论和方法要面对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林业经营是随着人们对林业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林业经营理论经历了从单一利用准则到多效益利用准则再到主导利用准则,从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到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湖南省林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寻找一条新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我省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经济与环境的矛头日益突出。循环经济能有效解决这种日益加深的矛盾,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2003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2004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思想之一。2005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4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科技论文。“十一五规划”更进一步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利用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2林业经营与循环经济密不可分

林业作为一个独特的循环经济体,是以空气资源循环、土地资源循环、水资源循环、环境资源循环、生物资源循环、能量资源循环等作为循环经济社会的基础和纽带,承担着维护和促进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

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循环圈的矛盾,是由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和激化。林业是涉及人类生产及生活的多种自然产品的物质生产系统;林业通过保护自然生物基因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留和创造利用机会,林业是大农业物质产品的保障和支持系统,主要依赖于森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林业是人类生活环境的保障系统,森林孕育了人类,人类需要绿色和自然的生活环境,森林是人类物质生活和情感的依托;林业是全球生态平衡的维持系统。林业具有的以上功能和作用,使它在生态经济循环圈和经济循环圈的双重转换机制中扮演着“中枢神经”的角色。可以说,,没有林业的循环经济,就不可能建成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更谈不上建立循环社会。

2.3湖南省林业现状急需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湖南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省,全省有林地面积974.70万公顷,居全国第6位;森林覆盖率55.86%,居全国第5位;森林蓄积量3.6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9位;立竹为16.1亿株,居全国第2位。油茶林面积118.53万公顷,年产茶油1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林业产业总产值708.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73.84亿元;第二产业产值319.7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15.11亿元。

目前,我省林业已经陷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在我省国民生产总值中,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在林业总产值中,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过低【2】。据调查,我省林区经济较为落后,其发展方式往往是简单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同时受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林业企业资源开发率低、综合利用率差、技术水平低、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这些问题导致森林资源被破坏,后备资源枯竭,且大量未能充分利用的资源以废弃物的形式被随意地置之自然界,既污染了环境,又带来巨大的浪费。因此,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3R原则)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理念有助于缓解这种林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速森林资源的再生系统。

综上所述,发展林业循环经济不仅是贯彻党中央的政策方针的需要,更是我省林业科学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通过发展林业循环经济,能有效避免林业产业经营中的“高资源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投入”的恶性循环模式,使整个产业步入“低资源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投入”的良性循环。

3、湖南省走林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森林的巨大社会效益、科学地组织林业经营的重要,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使林业经营陷入困境,如何正确协调人与自然及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林业作为承担物质、生态和文化产品供给,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重要部门,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可进一步促进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从林业产业特性角度来看,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潜力很大。林业既有内部经济,又有外部经济,并且外部经济远远大于内部经济。因此,林业产业是一个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湖南省林业经营主要存在林业经营较粗放、木材供求紧张等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我省目前林产加工每年需耗材1 300多万m3蓄积量,而我省《十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为1 283万m3,商品材仅360~400万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3】。发展林业循环经济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从林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林业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间协作和回收利用木质废料,可减少污染治理费用,降低能耗和物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实施循环经济是林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次,从木材供需角度来看,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减少木材的消耗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废弃木材回收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很多国家都已把废弃木质原料的回收利用作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政策。

但是,林业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生态、社会与资源的复合系统。因此,要广泛深入宣传、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使广大林业工作者认识到科学经营林业就要走林业循环经济道路。其次,从战略层面把林业循环经济纳入到林业发展规划之中。科技论文。另外,实施林业循环经济过程中,需加大科技投入,以保证其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朱玉林,陈洪.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林业循环经济研究.生态经济,2007(6)

2、尹少华,姜微,张慧军.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湖南林业产业结构预测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08.06

3、瞿茂生.对发展湖南省林业几点建议.湖南林业科技,2006(6)

林产化工论文篇(4)

[关键词]斯大林;党的理论创新;列宁主义

[中图分类号]a83[文献标志码]a

斯大林是列宁开创的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人,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十分注重联共(布)的思想理论建设,从总体上对联共(布)理论创新进行了科学诠释,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斯大林思想。当然,斯大林在积极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留下了极为惨痛的历史教训,他的个人崇拜和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以及高度集权的政治领导等,导致对党的理论创新路径的封闭和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僵化和崩溃。已有的斯大林研究多是从党的纲领理论、执政党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模式等角度对斯大林及其思想进行研究,本文拟从党的理论创新的视角切入,探讨斯大林对此的科学诠释及其给予我们的经验教训。

一、斯大林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历史条件斯大林对联共(布)理论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创新是在一系列主客观条件下实现的。

1.斯大林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个人素质

斯大林能够推进并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与斯大林优越的个人素质是分不开的。首先,斯大林勤奋好学,这为他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基本条件,因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理解和认知。其次,斯大林在列宁身边“受到了第二次战斗的革命洗礼”,“成了革命事业中的一个帮工”,这无疑为斯大林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领导经验,让斯大林“懂得了做伟大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一个领导者是怎么一回事”[1]。最后,斯大林先后担任过《火炬报》《时报》《汽笛报》《真理报》《工人之路》等联共(布)重要报刊的主编,并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了能够有效地将党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进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能力。

2.斯大林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理论资源

斯大林对联共(布)的理论创新的探索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实现的。首先,在斯大林看来,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组织起来并实施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对列宁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斯大林指出:“列宁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内容’……无疑是正确的。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列宁主义的根基,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2](p398-399)其次,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论列宁主义基础》《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等文章中,多次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为指导,强调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念推进党的建设,这充分地体现了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最后,斯大林的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也体现出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斯大林强调:“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任务是:(1)把党的理论水平提到应有的高度;(2)在党的一切环节中加强思想工作;(3)在党的队伍中不倦地宣传列宁主义;(4)以列宁的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党组织及其周围的非党积极分子;(5)不要掩饰而要大胆地批评某些同志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倾向;(6)不断地揭露敌视列宁主义的派别的思想体系及其残余。”[3](p341-342)由这些论述

可以看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斯大林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

3.斯大林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斯大林执政时期或者说斯大林推进并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历史时期,正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布尔什维克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党的组织、纲领、制度等已初具规模,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理论创新工作有了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基础;另一方面,自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党的建设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紧结合在一起,党的理论创新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与提升。1927年1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一致赞同中央委员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批准了党在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的总方针,并责成中央委员会同一切破坏党的统一的企图进行坚决的斗争”[3](p438)。斯大林在《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中强调:“党从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而我国的国内市场又是社会主义工业的基本市场出发,认为应当在不断改善基本农民群众(更不用说工人)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实行工业化,认为工业和农业间、无产阶级和农民间的结合以及无产阶级在这个结合中的领导,是像列宁所说的苏维埃政权的始终和……建设胜利的全部。”[3](p529)可见,列宁时期党的建设实践、斯大林时期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执政实践等,都是斯大林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此外,斯大林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还有着其他众多有利条件的支撑,譬如社会条件、制度条件以及时代条件等,可以说,斯大林对联共(布)理论创新的有效实现是各种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结果。

二、斯大林对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科学诠释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无产阶级所以需要党,不仅是为了争得专政,而且更是为了保持专政,为了巩固专政并扩大专政,以求取得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2](p268)。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尤其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可以说,他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论列宁主义基础》《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献给联共(布)列宁格勒组织》《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危险》《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等著作中,科学地阐释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必要性、重点、方法及途径,总体上实现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诠释,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斯大林思想,将联共(布)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

1.从实际出发是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任何创新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的创新。基于此,斯大林强调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斯大林看来,党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最大实际。在这个意义上,从实际出发指的就是将党的理论创新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者在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基础,因而他们的活动是脱离实际的,没有根基的。工人则没有领导者,没有组织者,因而他们的运动流为混乱的骚动。这就是社会主义者争取社会主义的英勇斗争没有结果和他们非凡的勇敢精神在专制制度的坚壁上碰得粉碎的主要原因。”[2](p2-3)由于社会主义者同劳动人民结合起来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作为党的思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形成和发展也必将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主义思想在俄国发展的途径差不多也和在西欧一样。在俄国,社会主义者也是盲目徘徊很久之后,才达到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即科学的社会主义。”[3](p1)由此可知,党的理论创新是基于实际需要并从实际出发而推进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绝对不是在实验室中玩文字游戏就能够炮制出来的。对此,斯大林进行了深刻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宣扬摒弃文化遗产,鼓吹走脱离实际的‘实验室的道路’来创造‘纯粹无产阶级的’文化。他们以‘无产阶级文化’作幌子,贩卖哲学上的马

赫主义,艺术上的颓废主义和未来主义。列宁在《论无产阶级文化》等著作中批判了他们的错误理论。”[3](p522)可以看出,斯大林对党的理论创新的关注和重视,其根本立足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是斯大林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党的理论创新不是盲目的创新,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更确切地讲,是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一条根本原则,那就是必须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斯大林看来,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必须反对教条主义,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字句和本本。“马克思主义者不能不知道,书呆子和死啃书本的人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在自己的发展中不能不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丰富起来,——因此,它的个别公式和结论不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能不被适应于新的历史任务的新公式和新结论所代替。马克思主义不承认绝对适应于一切时代和时期的不变的结论和公式。马克思主义是一切教条主义的敌人。”[3](p534,p538)其二,必须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在单独某一个国家内不可能胜利,它只有在所有的或大多数的文明国家里进行共同的攻击才能胜利”,这一结论后来成了一切马克思主义者的指导原理,但它并不适合俄国的实际情况。列宁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得出结论:在新的发展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完全可能胜利……因为在这些国家内革命的成熟是不平衡的”[3](p533-534)。其三,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并不是要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3](p508),因为这是以反对经验主义和庸俗主义为前提的。在斯大林看来,任何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因为他们不是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去引证马克思,而是以不深入问题实质的书呆子的习气去引证马克思。”[3](p509)从这些论断不难看出,斯大林在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是以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原则的。

3.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的关键环节

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体现,同时也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现在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到底是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在斯大林看来,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但更应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列宁解决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直接实践问题,对俄国革命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处在革命(我们指的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时期……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列宁却处在发达的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开展起来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在一个国家内获得了胜利、打破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开辟了无产阶级民主制纪元即苏维埃纪元的时期。”“列宁主义不仅复活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更进一步,在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p185-186)。斯大林进而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为指导,因为这个党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就是一个“战斗的党”、“革命的党”和“有充分的随机应变的本领”的“列宁主义的党”[2](p260-261)。所以,斯大林认为,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关键环节。

4.党内争论是实现联共(布)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党的理论创新是党的指导思想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而作出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尽管从实际出发可以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第一手资料,可以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有效实现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但党的理论创新不可能仅是第一手资料的简单堆积,因为党的理论创新作为一个由实践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的发展过程,是在不断

进党内争论的过程中实现的。斯大林指出:“已经展开的争论不是党软弱的标志,更不是党瓦解或蜕化的标志,而是党有力的标志,党坚强的标志,党的成员质量改善的标志,党的积极性提高的标志。”[2](p145)这也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和党的理论创新有效实现的重要标志。当然,党内争论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党内民主。对此,斯大林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党内民主,指出:“有两种民主:一种是党员群众的民主,这些党员群众极愿意发挥主动性并积极参加党的领导工作;另一种是有不满情绪的党内要人的‘民主’,这些党内要人认为民主的实质就是用一些人代替另一些人。党一定会赞成第一种民主,并且要坚决地实现这种民主。党一定会抛弃有不满情绪的党内要人的‘民主’,因为它和真正的党内工人民主毫无共同之处。”[2](p164)在斯大林看来,在确保党员群众民主基础上的党内争论是党的活力的体现,也是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斯大林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的经验与教训从1925年开始,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4]在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内在地包含着一种独具特色的党建模式,在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问题上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着惨痛的教训。

1.斯大林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

斯大林在积极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前进方向,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为指导。其次,积极总结党的理论创新的经验及规律,努力实现党的建设规范化、模式化,开创了具有苏联特色的党建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党的合法性维护、执政地位巩固和领导权威提升。再次,斯大林十分注重开展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即“斯大林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在成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5]。最后,斯大林注重将党的理论创新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结合起来,与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同时注重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互动。

2.斯大林在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过程中留下的问题

首先,斯大林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概括上存在教条化、实用化的倾向。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预测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与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斯大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却把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某些设想套用于本国……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念作了教条式的照搬”[6]。这也背离了他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的初衷。其次,斯大林在实践中搞个人崇拜、追求高度集权的政治领导,阻碍了理论创新的健康发展。最后,与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领导相适应,“高度统一的思想文化体制禁锢了思想文化的正常发展,意识形态中的专制主义妨碍了正常的理论和学术探讨,严重混淆学术探讨与政治问题的界限”[7]。当然,这是斯大林在积极推进联共(布)理论创新过程中留下的问题和所犯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结于他个人,也是彼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使然,尤其与当时国际资本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有关。

[参 考 文 献]

[1]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56.

[2]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吴东华.论斯大林对党的纲领理论的探索及其经验教训[j].社会主义研究,2005(2):20.

[5] 江先锋.苏联时期斯大林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经验与教训[j].实事求是,2011(3):46.

林产化工论文篇(5)

关键词:分离工程;应用型人才;林产化工;三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12-02

分离工程课程作为化工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具有内容涉猎面广、知识点多的特点。该课程对石化工业、无机和有机化学工业、石油加工、资源和能源工业、材料工业、聚合物加工、生化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和核工业等许多国民经济重要工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是开发出一种新的工程类专业课教学模式,通过一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该项目完成后,教学改革经验可以在其他高等林业院校的工程类专业课教学中推广应用。

一、课程改革的目的和需求

林产化工专业是以树木、森林采伐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新材料和生物质能源的国家重点专业。专业立足于黑龙江省的资源特点和优势,突出“绿色和环境友好化学与工艺”的主要特色,抓住生物质资源代替石化资源的机遇,以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化学利用为特色,瞄准世界各国的林产化工领域科研前沿,培养能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化学工业等领域从事植物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开发工作并且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分理工程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较多、较散,各知识点间相互联系不是很紧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该门课程难学、难懂,在有关知识的应用方面特别是工程计算方面只能机械模仿教材例子完成课后作业,通过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2]。因此,造成了学生一定程度的畏学情绪和厌学心理,若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影响了对知识的掌握和课程教学质量。针对林产化工专业分离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林化专业分离工程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加强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弥补讲授法的缺陷,以小论文代替作业、自主设计实验[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社会服务和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参加国家、学校和学院三个层次不同级别的创新实验,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强化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总体素质达到全面提高。

二、课程教学改革

林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内容包括:①教学方案的改革,结合目前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其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调整教学重点并增加林产化工科研领域分离工程技术使用的新技术相关的设备和方法原理的知识点;②分离工程课程面临着学时压缩(由72学时压缩为32学时),而知识量、信息量反而增加的矛盾,这需要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和方案。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容易理解的课程章节采用以考代讲的方式,或采用多次研究型和课题调研型的大型作业,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创新精神,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并在课程结业考试中占一定的分值;降低课时缩减的压力。④针对工厂现场分离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取工厂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程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工厂中实际的分离问题的能力。

三、分离工程课程需求与三结合法的结合策略

本课程实施“专业课与基础课结合”、“专业课与实践结合”和“专业课与竞赛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法[4]。该改革方法意在加强林化专业学生化工分离基础理论,强化培养学生化学工程的理念,力求使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化工工程技术方面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程教学中以实例原理凝练知识点应用指导原理的层次进行教材内容的组织;将产学研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工厂实践经验和学科前沿知识等带进课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里,增加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推进课程建设;以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实施情况

1.专业课与基础课结合,调整林化分离工程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对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了必要的整合。林化分离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采用的调研方案为: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到其他高等院校进行调研;确定教学内容和新教学大纲,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改革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结合林产化工领域科学前沿进展情况和本校的科研成果实施实训教学和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和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等实践环节,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素养。①课程内容与学科前沿的结合,进入在21世纪,分离技术向高级化、应用广泛化发展。与此同时,分离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相互交叉渗透,产生了一些更新的边缘分离技术,如生物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环境化学分离技术、纳米分离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近年来科技人员在分离过程及设备的强化和提高效率、分离技术研究和过程模拟、分离新技术开发几个主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在工业上的应用,强化了现有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在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开发新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控制和工业设计最优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化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林化分离工程从分类、研究内容及方法出发,详细地介绍了多组分分离基础、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和严格计算、多组分气体吸收和解吸、特殊精馏(包括恒沸精馏、萃取精馏、加盐精馏和反应精馏等)和萃取技术等化工基础知识,同时结合科技前沿,引进结晶、其他新型分离方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薄层色谱等)和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等内容。课程内容与学科前沿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以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化学利用为特色,瞄准世界国的林产化工领域科研前沿,成为能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化学工业等领域从事植物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开发工作、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②课程体系考核重点的调整,林化分离工程课程除借鉴化工原理课程内有关相平衡条件、相平衡常数和分离因子的定义、活度与逸度的定义、相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泡点方程及露点方程的内容外,还借鉴了Henry定律、Langmuir方程、Langmuir-Freundlich和Freundlich方程气体的吸附平衡和液体的吸附平衡的内容。林化分离工程课程立足于基础课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扩展和延伸,体现了专业课与基础课紧密结合的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实现了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比较化工分离工程和林化分离工程,发现二者在课程的指导原则上存在不同,化工分离工程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体系强调加强化工基础、拓宽专业、理论扎实、扩大信息;林化分离工程由于教学学时只有32个学时,教学环节更注重拓宽专业、注意与前期专业课程的衔接,避免重复教学,启发思维、引导创新便于自学。因此,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体系考核重点在于掌握传质过程和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重要的分离单元操作及其设计、计算、应用基础,对于林化分离工程而言,考核重点在于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多组分分离基础、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和严格计算、多组分气体吸收和解吸、特殊精馏、和萃取技术等简单的化工基础知识,同时结合科技前沿,掌握结晶、其他新型分离方法和过程的技术原理,实际应用实例和设备的效率与节能等内容。该课程体系的调整重视现代分离技术及其前沿发展,有利于林化专业的学生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活跃的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先进的手段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能力。

2.专业课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分离工程实验的实训性。我们发挥实验独立开设实验课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训作用,强化林化分离工程实验与专业领域结合的紧密性;同时积极进行林化分离工程专业创新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学科所在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并实施“课程认知—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实践—创新实践”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得到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并强化工程实践的观念。课程认知是在课堂上讲解分理工程实验的理论和原理,实验技能训练在实验课上完成,根据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的完成给予实验技能考核;课程实践主要是会同本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实习,在哈尔滨化工二厂和三精制药等企业进行化工分离和药物精制分离等课内实例的工厂实践环节。几年来学生运用分离工程专业知识解决了很多创新的科研和工程实际问题,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均具有实际工程背景,设计质量有很大提高;学生涌跃参加校、省和全国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在“挑战杯”和林业部举办的“嘉汉杯”等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斐然。综上,采用“三结合”教学法对林产化工专业分离工程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初步探索,经过初步实践检验,教学过程调整授课重点,突出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化学利用的特色,使学生更好理解林化专业分离工程的概念,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严谨、求实、认真的精神,为林化专业学生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化学工业等领域从事植物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开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庆国,徐东彦,王英龙,程江峰,尹进华.分离工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03):23-25+29.

[2]刘翠琼.跨学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培养为案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06):59-62.

[3]张轩,陈海燕.高校生物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75.

[4]肖琼.“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2,(09):30-32.

[5]张启昌,程广有,刘宝东,赵红蕊.地方林业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58-160.

林产化工论文篇(6)

近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这意味着我市具备了国家森林城市条件,明年将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目标。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森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段创森工作,通报考察评估意见,全面部署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等一会,涂书记、张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提具体要求。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前段全市创森工作情况、落实考察评估意见及全力做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做个简要汇报。

一、回顾前段创森工作,充分肯定创建成效

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制定方案,强化工作责任,注重宣传发动,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剔除水面后,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6%,城市森林建设38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自20*年初全市创森动员会议后,各区、市直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全面动员发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区、各部门及时召开常委会、办公会和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二是责任目标落实。市目标办将全市创森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目标管理,制定了目标责任状,确保了创森工作责任落实。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加大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力度,确保了创森目标任务的顺利推进。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加大生态建设资金预算,多次协调解决创森规划、建设资金以及工作经费等问题,全力支持创建活动。

(二)三镇绿岛景观提升。中心城区按照见逢插针、增加绿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的要求,加大公共休闲绿地和小森林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1平方米。一是城镇绿量质量提高。市园林局大力实施“三小”绿地建设,改造提升道路和社区绿化,开展了送万盆鲜花进社区活动。汉阳区充分利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契机,加大拆迁建绿力度。青山区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档次和规模。二是立体绿化加快推进。江岸、江汉、硚口、武昌等区大力开展立交桥、屋顶、墙面、阳台等立体绿化,目前完成垂直绿化1万米长,屋顶绿化近3万平方米。三是湿地水网建设加强。市水务局大力实施江河堤防绿化,提升江滩绿化档次,着力构建生态水网,水岸绿化率达85%。市政府已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审议,年内有望颁布实施。

(三)城乡绿化整体推进。远城区以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绿色通道和绿色家园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有力推动了城乡绿化建设。一是生态工程全面完成。结合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碳汇造林、低产林改造等国家、省重点生态项目,共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蔡甸、洪山等区完成山体复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二是绿色家园稳步推进。全面完成20*年度500个建制村村湾绿化任务,植树460多万株。江夏区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实施以107国道沿线村湾庭院绿化建设。三是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新建林果茶产业基地5.62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工程任务3万亩。四是绿色通道进展顺利。已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里程121.1公里,完成主要国省干线行道树的绿化补植长度195公里。

(四)生态文化丰富繁荣。近年来,围绕“创森为了人民、创森依靠人民、创森成果人民共享”的指导思想,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一是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全市共开辟了17个义务植树点,近400万人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江岸区组织开展市民“三自”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硚口区组织全省500名“1+8”城市圈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种植“城市圈青年友谊林”。二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武昌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花园家庭、森林单位、生态社区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蔡甸区结合义务植树,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念公园建设。东西湖区联合武汉晚报在四季吉祥景区,举办“读者林”义务植树活动,在湖北经济电视台制作播放题为《打造生态人文社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专题片。三是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全市建立森林或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5处,开展了“茶文化节”、“梅花节”、“爱鸟周”等生态科普活动62场,参与活动人数14.3万人次,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团市委积极组建“绿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创森知识竞赛等活动。市气象局启动实施负氧离子监测工作。市科协在市科普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图片展览。市创森办组织开展摄影大赛、征集创森主题歌曲等活动,生态文化不断得到繁荣发展。

(五)宣传造势氛围浓厚。各区、各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组织有力。市委宣传部成立了创森宣传领导小组,专项制定细化宣传方案,组织市属媒体开辟创森专栏,在武汉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制作播放创森专题片等。二是社会宣传到位。市城管局积极协调户外广告宣传,落实市容环境保洁措施。市教育局以生态文化教育为重点,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宣传活动。市创森办在市交委支持下启动了1.5万台出租车电子显示屏播发创森公益广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江汉、武昌、东西湖、江夏、黄陂、新洲等区在重要路段安装了一批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媒体宣传深入。省、市新闻媒体在总体规划评审、专家考察评估等活动期间,对我市创森工作作了大量深度报道,有效扩大了创森社会影响,提高了创森知晓率和支持率。

二、全面落实评估意见,纵深推进创森工作

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动员会议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家考评组的评估工作,考评工作进展顺利。

(一)考察评估情况。6月9日至12日,国家林业局派出综合考察组对我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论坛的综合条件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考察组一行先后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实地抽查了我市湖泊湿地及其沿岸绿化、河流水岸整治与绿化、透绿建绿、森林公园建设、通道绿化,以及城市街道、居民小区、郊区农村的绿化情况,查阅了相关文件、图片、数据资料,对市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考察组各位专家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大手笔建设森林生态工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武汉市成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考察期间,考察沿线的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武昌、汉阳、东西湖区以及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接待办等单位为顺利完成考察评估工作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落实评估意见。考察组在充分肯定我市创森工作成效的同时,对下步创森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各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的健康经营。要按照近自然理念来经营道路林带,对已建成的188公里环城林带,在树种选择、配置上,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还要考虑鸟类等动物的需求,鸟类及各种生物的丰富,更能体现森林的健康程度。同时还要提前考虑间伐更新的问题,提高森林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注重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加建设更多的森林廊道,满足市民休闲、出行的需要,让森林更好的为市民服务;在六湖连通等湿地水网和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吸虫问题,避免血吸虫进入湖区;对道路林带的树种组成、空间配置要兼顾考虑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绿化的指导和提高投资比重。要加强对乡村、镇的绿化规划,进一步加大乡村绿化投入,大力推进村湾绿化。同时要多发展林业与果、菜、瓜、药等混作的,具有多种价值的树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水体、山体治理。要加大水岸绿化力度,多应用去污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水岸林带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同时要加强市域范围内山体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特别是采石场和公路沿线的第一重山体保护和复绿。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城乡绿化管理。森林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林业、环保、城建、园林、水务、交通、旅游、农业等多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推动。同时,要从管理机构、绿化规划上进行统筹,改变城乡绿化建设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三)考察评估结果。考察评估结束后,考察组在向国家林业局的专题汇报中,明确表示:武汉市具备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条件,城市森林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建议在今年底前正式复函,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的申请,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并授予武汉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7月15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在“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察报告”上作出明确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武汉市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同时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日,阮成发市长、涂勇副书记、张学忙常委副市长均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创森工作,要求继续做好跟踪落实。

三、全力筹备森林论坛,体现特色办出水平

今天市委、市政府创森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创森工作重点已经从前期创建阶段转移到论坛筹备阶段,标志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举办好论坛既是对我市创森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充分展示武汉形象的机会。按照市领导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要求,现就论坛前期筹备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确立论坛主题。目前结合我市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初步拟定了5个备选论坛主题,即:

1、城市森林•两型社会;

2、森林•城市•湿地;

3、城市森林•城市综合竞争力;

4、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5、水乡林城•统筹城乡。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意见,商国家林业局正式确定论坛主题。

(二)论坛时间地点。拟定于2010年4月下旬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论坛。

(三)拟邀参会人员。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参照历届论坛惯例,论坛参会人员总规模约500人。拟邀参会人员有:国家领导人和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各省(区、市)林业厅(局)长与代表;国内外城市市长及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家、绿色志愿者和市民代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

(四)论坛组织机构。成立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组织委员会和组委会执行委员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办公,内设综合协调组、接待组、会务组、材料组、宣传组、线路组、外事组和安全保卫组。各组办公地点设在组长所在单位,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五)论坛日程安排。初步拟定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天,参会代表报到,下午召开论坛新闻会。第二天,上午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开幕式,下午实地参观考察。第三天,上午召开市长论坛,下午召开专家论坛和闭幕式。第四天,外地代表离汉。

(六)工作进度安排。按照“抓早、抓细、抓实”的要求,我们初步列出了筹备工作时间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09年7月份:下旬召开全市论坛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部署启动论坛筹备工作,讨论、修改论坛工作方案。

2、2009年8月份:制定《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商国家林业局确定第七届城市森林论坛主题。

3、2009年9月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及国家、省相关部门审批。

4、2009年10月份: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二次会议,成立综合协调、接待、会务、材料、宣传、线路、外事、安全保卫等8个工作专班,开始运行。

5、2009年11月份:市主要领导在《人民日报》或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发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文章或主题节目。编制2010年论坛专项资金预算。

6、2009年12月份:协调国家林业局对省人民政府正式复函,在武汉承办第七届中国森林论坛活动。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三次会议,全面部署启动论坛会务筹备工作。

7、2010年1至2月: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四次会议,全面启动论坛对口接待及培训工作。按照一个成员单位对口接待一个省代表团的原则,落实对口接待工作。

8、2010年3月:国家林业局和市政府在京召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启动论坛宣传工作。

9、2010年4月:论坛期间在中央主要媒体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大篇幅深度报道。

(七)责任分工建议。为了切实做好论坛筹备工作,按照市领导的要求,结合各区、各部门职能,现就有关责任分工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一是关于会务工作安排。由会务组负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综合协调,具体负责审定市领导论坛讲话稿、演讲稿、致辞等,组织召开协调会,督促协调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论坛专项经费落实。

二是关于参会人员的邀请。由综合协调组和外事组负责邀请落实。其中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领导,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省、副省级城市林业部门主要领导由国家、省林业局负责邀请。市领导、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相关地级市、武汉城市圈城市市长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邀请。市民代表由市林业局负责邀请。有关国外城市市长、领事馆官员、国际组织和国外专家代表由市外事办负责邀请。

三是关于参观活动安排。由线路组负责。市交委负责论坛参观考察用车。市建委负责相关地段市政基础设施维修、临街建筑立面整治等工作。市城管局负责论坛期间夜景灯光照明和户外广告协调等工作。市水务局负责参会代表游览江滩公园的接待等工作。市环保局负责论坛期间环境质量监测和噪音、尾气等污染源的管理。市旅游局负责落实参观讲解员及培训工作,联系接洽与会代表会后参观考察。市园林局负责城区绿化改造、补植等工作。

四是关于会务接待工作。由接待组负责。市卫生局负责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市外事办负责落实同声传译和翻译人员等相关外事工作。市文化局负责论坛期间文化活动的组织落实。团市委负责落实绿色志愿者,参与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五是关于宣传报道工作。由宣传组和材料组负责。市委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市主要领导在中央媒体有关文章的发表。负责做好论坛新闻会,邀请落实省市新闻媒体,落实中央媒体记者在汉活动。市广电局负责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滚动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录制、播放创森专题片。

林产化工论文篇(7)

[关键词]园林企业 文化建设 必要性 可行性

近年来,人们对良好环境的需求也越发迫切,使得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园林企业逐渐增多,园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又使得企业面临着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双重挑战,园林企业文化是否要建设,怎样建设以及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可行性都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园林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园林企业属于企业的一部分,所以园林企业文化的内涵也是在企业文化的范畴之内。园林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六个,它们分别是企业环境、价值观念、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英雄、文化仪式及企业形象。

二、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园林企业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细化,园林企业文化建设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企业管理理论中分化了出来。它对该行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企业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企业经营力量上的差异,从而使有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企业则被市场淘汰。因此,园林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培养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其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

1. 对园林企业自身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首先,园林企业文化明确了企业的目标,引导企业发展壮大。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也代表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奋斗方向,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企业前进的方向。

其次,任何一个园林企业的维系和发展都需要两个纽带,一是物质、利益、产权的纽带,即“硬实力”,另一个是文化、精神、理念的纽带,即“软实力”。 “软实力”配以"硬实力",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园林企业文化能够为园林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成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的愿景追求,使企业职工在开展对外业务时,形成共同的标准,有利于处理本企业和其它企业的关系,从而树立起本企业的良好形象。

2. 对园林企业内部职工而言,加强园林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健全职工人格并提高其个人素质。企业文化是企业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职工在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逐步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品格。

其次,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规范职工的言行举止。企业文化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从思想方面弥补了规章制度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制约职工的行为。

最后,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职工的进取精神。加强园林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职工强烈地进取向上的精神,激发职工献身企业的热情,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对整个社会环境而言,优秀的园林企业文化有利于影响众多企业文化,从而对整个社会风尚的树立产生正面的影响。优秀的园林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健康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倡树新风正气,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三、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第一.由于园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园林企业之间的竞争由最初的产品、服务竞争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竞争。这从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管理的双重角度都要求园林企业将文化渗透进产品和管理。园林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是时代和市场环境的客观驱使。园林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规模产值及数量上也许不及某些大型金融企业,但是它们也应不断进取和发展。

第二.我国从70年代开始介绍企业文化建设,80年代初进行企业文化的探讨,到了90年代末,企业文化进一步发展。再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园林企业文化也开始了一定的探索和建立。这三十多年来的发展从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了相当的基础。园林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我国企业来讲,虽然还比较新鲜,但多年来从理论研究到大型非园林企业文化(如海尔集团)都较为成熟,这些资源都给我国园林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据统计,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总数已达15000 家左右。截至2007 年11月30日,园林规划设计院及设计公司共计1200余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有2000余家。据调查显示,2006年园林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029.8亿元,比2005年增长30.40%。园林企业的蓬勃发展与经济实力足以证明在园林企业实行文化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梅,冯永林.园林经济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宇虓.企业文化建设及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

[3]马坤善.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当代矿工.2007

[4]周灯君.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蚌埠党校学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