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制课件论文

自制课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04 14:10:04

自制课件论文

自制课件论文篇(1)

在观摩阶段,我们主要观摩了兄弟学校的两堂示范课,一节语文的作文赏析课,一节物理课。我主要关注了语文课的教学。据课后这位老师介绍这是他上的第二节作文课。在第一节课上他先确定了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然后让学生就这个题目上网查资料,把自己收集的资料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在上这节课之前这位老师为了让学生少受一些不良的网站的影响,他给学生介绍了一些相对比较健康的网站,让学生可以放心地浏览)然后让学生登陆校园网的论坛,就自己收集资料的一些情况和老师、同学们交流,课后把自己的作文发到论坛上。然而,让老师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学生都用网名,所以他们就在论坛上胡说八道,说什么的都有,课堂有点失控。到了我们去听的第二节课时,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在第二节课上,老师一上课先让学生打开论坛,查看老师给他们发出的一封公开信,内容是网络对人的影响。借以提醒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而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作文赏析,利用在论坛上发帖子的方式相互浏览对方的作文,同时实现师生的交流。

我觉得这节课与传统的作文课相比有以下优点:(1)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通过上网查阅和补充资料,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2)能在短时间里通过互相浏览作文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在传统的作文课上是做不到的。(3)也使教师能在第一时间里发现好的作文,进行当堂点评,提高了学生上作文课的兴趣。

在自己制作课件的阶段,我制作课件的内容是八年级的思想政治中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其中包括了三个小问题:第一,生活中离不开消费;第二,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权利经常受到侵害;第三,消费者应享有哪些权利。我对这节课内容的总体思路是:利用我们学校的校园网作为资料库,让学生安全地上网查资料。再利用一个课堂交流的软件和在学校的论坛上发帖子的方式实现课堂上和课后的交流。具体的做法是:在讲第一个问题生活中离不开消费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一些事例和图片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消费以及消费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这里所用的事例和图片我都事先上网搜集了一些放在校园网上,在课堂上就让学生登陆校园网查阅,以此来达到感知的目的。再设计两个讨论题,利用“传奇世纪”软件进行课堂讨论,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讲第二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权利经常受到侵害”的时候,先让学生上校园网浏览资料(我事先就放在校园网上的),通过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动,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消费者权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样利用课堂交流的软件和论坛来交流他们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就为进入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了铺垫,顺利地进入了第三个问题的学习。在讲第三个问题时,同样先让学生上校园网查阅我国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事先我已放好的)。然后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总结出消费者应享有哪些权利,也利用课堂讨论的软件和论坛实现课堂和课后的交流和互动。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留了课后作业,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放到论坛的文科综合栏目上课后交流。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与观摩的那节课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1)避免了学生上网时的漫无目的性,因为在我们的校园网上内容相对比较少,很容易查到自己所需的资料,节省了时间。(2)由于是校园网,所以很健康也很干净,就不用担心学生在查阅资料时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进人第四个阶段,相互听课和学习的阶段后,我听了本校一位语文老师的一堂课《马的故事》,也是用网络课件。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通过和这位老师的课件的比较,我发现了我的课件存在的问题:(1)资料库中可供学生查阅的资料比较少。(2)由于自己的电脑知识水平有限,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更安全的网站,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3)也由于自己的电脑知识水平有限,制作的课件比较粗糙,不太美观。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有如下的优点:

(1)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品质。

(2)能在最大限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

(3)能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4)能实现远程教育。

网络教学的缺点是:

(1)课堂的驾驭比较难。由于课堂上学生查阅的资料比较多,得出的结论也不唯一,所以课堂的控制比较难。

自制课件论文篇(2)

论文摘要: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媒体的选择要力戒贪多求全,重在需要,多媒体课件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显现出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方面,也应提倡适用即可的原则。多种媒体并用,利用MIDI教室进行音乐理论课教学,建立音乐理论教学网站,实现高师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延伸。

多媒体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所表现出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各高校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多种媒体的使用、计算机课件的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老师都已感受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便捷,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和制作计算机课件用于教学。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

一、力戒贪多求全,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以适用为原则。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简单地把学科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课件中,画面呆板,文字太多太密,课件仅仅起到了代替黑板板书的作用。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也不是从教学方法的需要出发,而是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大”而“全”,好像不加入几段音频或视频,不用3Dmax做几个动画,便不是真正的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把功夫下在课件表面制作技术上,在界面、色彩、配音、按钮等方面制作得很精关,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结果教学虽然很热闹、很生动,但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实际效果并不好。笔者以为,媒体的选择要力戒贪多求全,重在需要,贵在精。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资料及多媒体制作手段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制作课件之前,一要多渠道收集和整理好素材。课件制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素材一一特别是音乐多媒体课件,有很多的音响、中外古今音乐家画像以及乐器的图片资料等等。在开始制作前应首先收集整理好素材,如果是边做边找,就会导致制作过程混乱无序、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大量返工和修改,事倍功半,影响课件质量。二要认真备课,并对课件制作的目的、拟达到的效果进行思考。教师对自己本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要十分清楚,在资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经过仔细筛选、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课件中的各个环节;既要最大限度地体现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忽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变成了解说员。经过这样的准备、制作过程做出的课件才可能是精品。总之,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夕州可,最终还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根据教师讲课的思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显现出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再者,对于大多数音乐教师而言,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尤其是各种软件的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效果与效率的关系,争取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收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正确认识、使用多媒体课件要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时坚决不用,切不可追求表面形式。以《外国音乐欣赏》为例,如果我们手头的音响资料大部分是磁带、录像带或VCD,DVD,教室里又有现成的播放设备,播放起来也不麻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些影像资料转录、制作到课件中,况且Authorw等软件播放较长、较大的视频时,质量往往不好。当然,若是到外面比赛,为了携带的方便,则另当别论。如某些章节或问题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形式能表现得十分清楚时,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截取。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方面,也应捌昌适用即可的原则,Power point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仅需蛋对雷入一些图片和音响资料的音乐史论课,就很实用。所以,能用Power point制作的,就没必要非用Authonvare,Director等软件来制作。

二、充分发挥MIDI教室的作用,提高音乐理论课教学质量。计算机课件不是万能的,有些课程铡门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媒体并用,如利用MIDI教室进行教学。其实,很多理论课都可以在M IDI教室进行,像和声、复调、作曲、配器、视唱练耳等。以《和声》课为例,教学中有大量的谱例,想把它做成计算机课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在MIDI教室中上课,就可以发挥作曲软件的多种功能,实现计算机课件无法达到的效果。如Sibelius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示。对和弦连接, 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已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对教师所弹的各种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判断。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高师的许多音乐理论课中,用MIDI系统进行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理论课学习的效率。

自制课件论文篇(3)

课件作为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制作高质量的课件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笔者作为教学督导,在日常听课和担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评委过程中,发现青年教师所做课件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的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了课件的审美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是:

1语言表述不简练

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黑板在使用上有共同之处,就是要做到言简意赅,表述简练。课件虽然是教师课前制作的,不像板书要占用书写时间,但语言表述不简练会影响课件界面的美观性,也会给学生留下教师不细心的印象。如一位讲授《文学概论》的青年教师,在“即兴与推敲”这节课的课件是:一、即兴,下面的小标题依次是:1、含义,2、特点,3、即兴创作举例,4、即兴产生的条件。笔者认为,小标题3和4可分别表述为举例和条件即可。另外,在含义后可直接用是指什么,不需再用即兴二字。推敲部分存在的问题也是如此。总之,课件中的文字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产生阅读障碍。

2序号标点不规范

就是课件中的层次序号后的标点符号在使用上非常混乱,主要表现在:第一,二级标题序号后使用了与一级标题序号后相同的标点符号,如上文案例中含义、特点、即兴创作举例和即兴产生的条件四个二级标题序号后本应用黑点,却用了与一级标题序号后相同的顿号。第二,一级标题下有的二级标题序号后用黑点,有的却用顿号。其实,课件中层次序号后的标点符号在使用上与书籍、学术论文上的技术规范是一致的,即一级标题后用顿号,二级标题序号后(用阿拉伯数字)后用黑点,这样在结构上就有逻辑层次性,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就不会出现上述不规范的混乱现象。

3动画设置不恰当

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应逐条呈现,这有助于教师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并能激发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逐条呈现教学内容,就要在课件中进行自定义动画设置。笔者在听课中发现,青年教师课件中都设置了自定义动画,但动画设置不恰当。主要表现在:把只有一两行甚至两三个字的标题,有的教师设置成百叶窗(水平),有的设置成飞入(自底部),有的设置成盒状(向内),还有的设置成菱形,而且速度都非常快。如此动画设置,一节课听下来,学生眼花缭乱,其视觉疲劳程度可想而知。笔者把这些动画设置改换成“展开”方式,并以快速或中速放映,效果比以上几种方式都好。这说明,能用展开方式呈现的标题或内容,一般就不要设置成其他方式,以免因过分追求页面的花哨而影响课件的实用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另外,有的青年教师把每张PPT都以“新闻快报”的方式(速度非常快)进行幻灯片切换,视觉效果也是非常差。这样的切换设置纯属多余,完全没有必要。

4颜色对比不明显

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被区分区来;反之,则越困难。如蓝色和红色背景上用黄色或白色的字,黄色背景上用红色、蓝色或黑色的字,效果比较好。而青年教师课件中的文字颜色与背景颜色对比不明显、差别较小,这样学生就很难从背景中选择识别出文字来。如有个教师的课件背景是淡红色,而文字颜色是棕红色,从电脑上看,差别还较明显,而通过投影仪以后,从幕布上看,差别非常小,学生尤其是坐在教室后半部分的学生根本无法看清楚文字。另一个教师的课件背景是蓝色,而把文字设置成了绿色,绿色的文字与蓝色的背景对比也是不明显,对学生阅读和记笔记造成了极大影响。

5图片遮文不美观

新闻界有句名言:一张图片胜过万语千言。课件与报纸、杂志等媒体也有相同之处,如果课件中每页都是文字或字母或数字,就不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在课件中适当插入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片、照片,除了能够弥补单调的文字、字母和数字刺激容易使学生分心等不足之外,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的青年教师虽然在课件中插入了有助于说明问题的图片,但图片却遮盖了部分文字,使得整个页面杂乱,极度缺乏美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课件本身也应是一件艺术品,学生在有效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和鉴赏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解决青年教师所做课件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使教师潜心教学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课件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高校,学校在工作规划、会议讲话和文件中都把教学列为工作的中心,但在教师职称晋升、定级定岗以及绩效考核中却侧重于科研,以课题数和论文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条件,对立校之基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为工作量和学生的满意率,而这些经过比例折合后教师之间又相差无几,拉不开档次。如某新建本科院校对晋升职称的教师进行综合打分,分数排在前几位的,往往是课题和论文数量多的教师,而有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但论文少的教师排名靠后,反而通过不了学校评审这一关。更有甚者,在对当年新引进教师的绩效考核中,也有科研这一项,没有科研积分,就要被扣绩效工资。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导致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申报课题和上,不重视教学,自然就不讲求课件制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了,因为“课件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查资料、选内容、输文字、编程序,设计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制作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所需课件有时要花费几天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少青年教师就直言不讳的对笔者说:课件做好是两节课,做不好也是两节课,我何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呢!能凑合用就行了。青年教师课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此可见一斑。笔者可以断言,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以科研论英雄的教师评价机制,青年教师的课件制作质量和水平就不会有整体上的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条明确指出,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普遍以论文评价教师的现象,2011年11月7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提出,不要把这一标准绝对化。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教师评价机制,积极探索科学的、符合教学型院校的对教学工作具有激励作用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青年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自觉主动的把主要精力放到搞好教学上,使青年教师以潜心教学为乐,树立教学好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的

2开展课件制作技术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课件制作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学

和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科的理论指导,而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因办学规模扩大而师资不足和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成立以来,逐年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课件制作技术,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加之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使得他们制作课件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存在着粗制现象。为此,学校职能部门应对青年教师开展课件制作技术培训活动,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一是要建立正常的培训机制。就是每学年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开展培训活动。如安康学院自升本以来,每年的四月中旬,由人事处和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举办“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如应将培训的教师由自愿报名改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二是要有针对性的培训。就是要结合青年教师课件中的问题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效果会更好。如教务处可以把督导日常听课和参加赛教的青年教师的课件中反映出的普遍问题作为案例,请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或课件制作得好的教师加以点评,进行具体指导。

3加强教师同行交流,相互借鉴,促进教师共同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制作课件也是如此。在课件的制作上,教师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异,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提供参照,借鉴和分享课件制作中的技巧,能突破个体经验和视野的局限,是提高课件制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这种途径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教师个体之间的双向交流,另一种是教师个体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多向交流。前者表现为两个教师之间通过互看课件,彼此询问,交流经验,相互借鉴,以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后者表现为某个系(部)或教研室邀请课件制作受到师生认可和肯定的教师向本系(部)或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传经送宝,把自己在课件素材的积累、剔旧补新、制作技巧等方面的体会、经验作介绍,解答教师的疑问,通过多向交流,促进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虽然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课件制作的具体要求不同,但只要青年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做个有心人,虚心求教,潜心研究课件的制作技巧,就一定能够设计、制作出既符合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又符合课程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课件,达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振华.当代中国课堂教学变革方式论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自制课件论文篇(4)

关键词:课件地位;手段;学生主体;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758-02

Deeply Thinking on the CoursewareProduction

LI Hong-ling

(Qing County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in Hebei Province, Qingxian 061000, China)

Abstract: Courseware apply in classroom teaching is increasingly extensive, but courseware the func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ct on do not make clear definition. This paper is the author self some knowledge that makes for courseware, courseware the meanness that should embody student, the directive ness of teacher should give student with the space of thought. Emphasize courseware, is a kind of mean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stead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plans.

Key words: courseware position; means; student main part; thought ability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课件的设计、制作与运用越来越受到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课件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点。但是目前课件的制作却让很多教师对它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也是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很多老师讲公开课时,我也曾捉刀带笔的为他们做过不少课件。从我自己的制作过程中,以及自己的平时的工作中,也有很多对课件设计、制作与运用方面的思索。

1 目前的课件设计的现状

目前教学软件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公司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的软件。此类软件基本以课本为蓝本,与电子课本没有本质区别。而且这类软件大都以学生学习课堂所要学的教学内容为主,以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很难说这些软件究竟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多少作用。也有些公司找一些著名的中小学合作,投入很大,希望能够出品面向教师的帮助教师讲课的精品课件。可是这类课件有几种类型的缺点:一是通用性差,二是软件运行时不容易修改或加入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所谓“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把一个成形的课件强加入自己的课堂中,很难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想在对它做些修改又是绝大多数教师根本不能做到的。多数教师想用不愿意使用这类软件,尤其是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更是如此。

另一类由教师自己开发的软件,费时、耗力且不说,从已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上看,由于课件制作老师不可能性对所有学科都能作到和自己的课一样,了解的一清二楚,而脚本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说清楚,而科任教师虽然有教学经验可不大明白计算机能做什么,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在计算机上做出来,所以软件脚本就不会比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即使不存在上述障碍,由于新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教师囿于传统习惯与观念的影响,对课件的认识还不深,因此,课件制作或旧瓶装新酒,仅停留在教案+板书+资料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缺少说服力,课件在质量上也很难有所突破。

因为课件质量差强人意,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远不能达到预想效果,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协商、合作、讨论也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可课下学生和教师都抱怨自己被剥夺了话语权利。太累了,还不如自己讲的时候顺。的确,面对一个涵盖了教案、板书、教材的“全能”课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学生在课件中漫游,教师只有在电脑前忙忙碌碌,教师成了在学生和电脑之间的“第三者”。这样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不如传统教学。由此,也有人就提出了以下的质疑: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尽管主要是由教师讲授,也没有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但教师绘声绘色、出神入化的讲授过程,依然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生动、活泼、主动。那么,现代教育技术是否是课堂的必需选择,教学的最优化是否只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培养创新人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否一定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

2 对课件现状的认识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显示其在教学中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的问题就无法回避。建构主义理论也好,现代教育技术也好,任何一种理论或技术都无法不经实践的检验、辨别与改进,拿来就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想被课堂教学所接受,也必须经过这样一个“为我所用”的占有、挑选的过程。事实已经证明,建构主义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观念,但其本身的理论局限、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关系的变化,决定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或教学理论还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套用。

其次,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教学最优化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使用哪种媒体,而在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念。 “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电灌或人机共灌。”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强大,但它只是一种技术,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不能包揽一切,喧宾夺主,对它过分的依赖,造成教师失去了本身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3 对课件制作的思索

通过思考,我觉得课件不应仅仅是一个只说明学习内容的电子板书,它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过程,能够激发起学生主动参预课堂学习的欲望与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可以让学生自己努力调动自己的思维。当然更能够对某些抽象的内容进行讲解。

首先课件的制作应该更多自于学科本身的认识特点。有些东西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清楚的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明了化,比如语文中,对散文的理解和阅读是不能通过课件来体现的。但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群,是需要培养的读者,阅读和审美既要尊重更需要引导,教师以及课件的引导作用就可以体现了。

其次,课件应该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呼唤。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已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如果课件中结论性的东西太多,学生就很难超越现有结论有自己的思考。如果课件着眼于思维的引导、实践能力的训练,着眼于教会学生怎么学习,课件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唤起学生更活跃的思想,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或结果产生。

自制课件论文篇(5)

关键词: Powerpoint 组织胚胎学教学课件 制作 体会

Powerpoint是Microsoft Office内的一套应用非常广泛的办公软件,可以用来制作集文字、图像、声音及视频剪辑于一体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它能把教师的教学意图转变为具有强吸引力的生动演示,可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2]。为此,我们利用此软件制作了全套的组织胚胎学教学课件,改革了传统的组织胚胎学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从2000年开始应用至今,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获学校、省教学成果奖。

1.课件的制作

1.1课件素材的确定

课件素材主要包括文本、图像和视频剪辑等内容。文本内容的确定,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要求文本内容能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把知识点重新组合,并注意横向联系,做到详略恰当,同时也增加适量的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图像内容的确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选择,不能把所有相关的图像都拿来,图像主要来源于数码相机拍摄的彩色图谱照片、彩色挂图照片、模型照片、组织切片的实物照片,书本上部分插图的扫描图及网上下载的图片等,所有图像都应用Photoshop6.0软件进行修改和修饰,如调整图像的位置、色度、对比度及加上指示箭头等,使图片更清晰和实用,另外,也可自制部分组织结构或细胞的立体图片、动态图像等。视频剪辑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教学需要,从相关的一些VCD上剪辑与教学内容密切的片段,如的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的动态变化等内容。

1.2课件结构的设计和合成

应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制作时,为了避免课件过大,便于运行、修改和使用,我们把全书的教学内容分成四个子课件,即组织学总论课件、组织学各论课件Ⅰ、组织学各论课件Ⅱ和胚胎学课件。每个子课件选择一个幻灯片模版,其中第一张幻灯片设为目录,目录内容是该课件包含的章节序号和名称,并对该页进行修饰美化,通过软件的超级链接功能,把各章节连接起来,当打开课件使用时只要点击需要章节,如“第三章结缔组织”,课件即转到该章节处。接下来按章节为单位,按序进行各页幻灯片的制作。制作原则是章节序号与名称写入幻灯片的标题栏,或插入美术字体的章节序号与名称,且该页不加其余文本内容,但可插入一幅精美的图片,然后以线性方式建立各页幻灯片,依序输入已确定的本章节文本内容,每页基本为一个知识点,其上文本内容的字数不能太多,控制在100字以内,字号不小于24号,对重点名词或段落可进行文字的强调,如改变颜色、加粗、加下划线或加颜色边框等方法。本章节的图像内容主要按序放在文本幻灯片的后面,一般是一页幻灯片插入一幅图像,使图像在使用时足够大与清晰,相关的文本内容与图像通过超级链接功能进行切换。对视频剪辑内容一般直接在文本内容处插入,但要注意该页应有足够的空间,使播放的画面足够大。同时为了增加课件的播放效果,可对幻灯片上的对象进行各种形式的动画效果设置以及页面切换的方式的多种设置。

四个子课件制作完成后,再在各子课件的目录页上增设一小目录区,内容是其他三个课件的名称,如在组织学总论子课件上是“组织学各论Ⅰ、组织学各论Ⅱ及胚胎学课件”,各课件之间建立超级链接,实现子课件之间的切换。也可在每页幻灯片上设一返回到目录页的链接区,便于快速浏览和跳转。然后,建立名称为“组胚学理论课课件”的文件夹,内含四个子课件。

1.3课件的保存

制作完成Powerpoint格式的各专业的组织胚胎学教学课件后,以文件夹形式保存在电脑硬盘上,为了备份与便于使用,用外接的光盘刻录机,把课件刻录到光盘上,也可通过USB接口拷贝到移动硬盘或U盘上。在多媒体教室使用时,只要把课件光盘放入电脑内或使移动硬盘、U盘与电脑的USB接口相接,就可进行教学。

2.体会

2.1认真做好课件素材的确定工作

教师一定要在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文本内容,合理安排与组织语言文字,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筛选所需图片,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并做好图片的修改和修饰,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图片的各属性,使其最大限度地表达图像的信息。否则,制作成的课件不能显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2充分利用好Powerpoint软件的功能

要充分利用该软件的各项功能,选择背景深色字体浅色的模版,或再进一步利用其自定义功能进行修改,获得一个满意的页面效果,把课件制作成为能体现个性和学科特点,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教学内容连贯和完整的一个教学系统[3][4]。如设置页面上文字的动画出现效果、艺术字体的使用等,使页面的视觉效果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超级链接功能,不但可使文字内容与相关图像之间实现快速切换,还可使前后相关内容进行回顾或比较;如需要画简图,则可使用软件的“绘画笔”。所以,一定要掌握该软件的各方面功能,才能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并能很好地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易化教师的表述与学生的理解,增加教与学的内容与形式。

2.3不断完善和提高课件的内容

由于Powerpoint课件的具有可修改特性,在使用课件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课件的教学内容,既要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进与补充,如增加或减少某些页面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的图像内容,也要及时更新或增加本学科研究进展的新内容,同时,还要多听取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课件的教学内容和结构,使课件的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能使教师的主导角色与学生的主体角色均能更为充分地发挥[5][6]。因此,教师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和充实自己,定能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非常好的组织胚胎学教学课件,从而极大地改变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新世纪的医学教育改革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萍,赵孝斌等.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对医学教学模式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1):17-19.

[2]张金山,赵洁,李臻,张远强.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2(11):67-68.

[3]梁春敏.不同学生群体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多媒体教学的反馈[J].解剖学杂志,2003,26(6):555.

[4]张军明,张婵,虞国茂.组织学切片考试的课件制作和应用[J].解剖学杂志,2003,26(5):517-518.

自制课件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育软件;网络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深化,教学手段不断改进,经历了从板书、教具、多媒体课件到网络课程的发展阶段。网络课程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平台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普通的多媒体课件不同,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课程的构建可以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远程交互途径,学习模式由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师讲授转变为立体化、多元化学习,因此网络课程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和手段。

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意义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是学生从事软件开发的必备技能。这门课程概念繁多、抽象难懂,逻辑性和实践性极强,学习容易枯燥,如何利用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创建生动的、个性化、研究型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在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结构上的一次全方位变革,“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变静态的、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动态的、多元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1],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内容。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多媒体课程的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学生从课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检索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得了信息素养能力的训练,为工作和科研培养了良好的信息能力[2]。

2) 学习资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使学习更加便利,有利于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 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狭隘性,扩展了学习范围,开阔了思维,使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4) 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可以提供实验和实践的模拟和仿真,化抽象概念为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得学习更加轻松和容易。

5) 网络的及时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也是普通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留言簿、论坛、电子邮件、及时通信等方式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

6) 在线考试为学生检查学习效果,减轻教师阅卷负担提供了可能。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目标

基于传统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图文并茂的生动效果,但这远远没有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课件只不过成为了电子版的板书,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要实现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就需要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构建网络课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因此,“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导航清晰、界面生动友好、教学内容充实、教学主线设计合理,具有教学、个性化学习、网上答疑及讨论、自测等功能的教学系统平台。具体表现在:

1) 教师可以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类教学资源、提供教学大纲、周历、课后作业、实验作业、电子教材、软件下载、试题下载、源程序下载、相关论文等。

2) 学生通过留言本、论坛、邮件等方式与教师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轻松实现互动和远程交流。

3) 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课后要加强编程练习,网络课程要围绕课后习题这一重要教学环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练习与实习,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4) 采用以章节为单元的折叠式树型目录导航结构,循序渐进,合理的信息分类与链接使自主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5) 整合大量教学资源和素材,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和课堂讲授时间的不足,创造并提供自主学习环境,提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介绍、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介绍、二级C语言考试大纲和试题、二级C语言模拟考试软件等。提供C语言的论文和相关科研训练,提高理论水平和扩展思维。

3网络课程特色栏目设计

网络课程建设就是要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网络教学要求,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集成和综合[3]。教学内容是网络课程设计的主体,在网络课程中教师是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按照网络环境的需要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与重组,并根据不同内容的知识特点选择不同的媒体表征形式。以便使教学内容适于以网络化形式和手段表现出来。

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需求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方便学生选课需要进行课程介绍,为了实施教学内容需要对每一章节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课件、源代码、论文等大量学习资源,为了实现教学的互动还要实现在线的师生交流和答疑,为了配合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加强练习还需要提供二级考试大纲、模拟软件和试题等。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本网络课程采用以章节为教学单元的模块化结构,采用纵向树型目录导航结构组织知识点和章节,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采用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共分为5个栏目。

1) 课程简介:包括课程介绍、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大纲、周历、考试方式、教师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学内容:共分10章,是网络课程的核心模块,按照C语言知识体系的结构循序渐进行详细讲解,分别介绍预备知识,C语言基础,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和编译预处理,结构体与共用体和文件。课件采用PDF格式,单击每一章的标题链接,即可打开相应的PDF文件。

3) 学习资源:提供上机习题、教材源程序、课件下载、C语言运行软件下载、参考论文和电子书等。

4) 交流平台:有留言本和论坛两种方式,留言本针对师生之间,学生提问留言,教师作为管理员可以回复和删除某个学生的留言。而用户在论坛中注册后就可以发贴,并且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回复贴子,轻松实现开放式答疑和交流。教师还可以定期地创建不同主题的讨论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思考问题,开扩编程思路。

5) 计算机二级考试:提供全国计算机C语言二级考试大纲、C语言二级考试模拟软件下载和历年真题。网络课程的整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4网络课程开发流程

4.1教学素材收集

教学素材是网络课程的基础,是需要规范的重点和核心。教学资源主要分8类:试题库、试卷素材、媒体素材、文献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3]。学习资源包含了大量支持学习的材料,除了课程本身的专业知识点以外,还可以链接到互联网上的其他参考资料,如视频、软件、国内外优秀教学网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水平考试等。教师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设计者,通常要经过搜集、筛选、分类、整理、组织与数字化等工作过程,同时还要考虑方便学习者的使用[4]。因此我们按照教学大纲将每一章的知识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或PDF文件。课后习题和上机实验习题制作成网页文件,试卷和二级考试真题制作成网页或Word文档。教材源程序制作成压缩文件以供下载。C语言论文和电子教材使用PDF格式。搜集相关软件,包括C语言集成开发软件,如TurboC、Visual C++、WinTC、C语言二级考试模拟软件等。

4.2动画制作

为使页面生动友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在首页应用Flash MX制作了动画和标题滚动字幕;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如函数的递归调用、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制作了递归曲线的生成动画,递归调用的汉诺塔动画、显示回溯搜索过程的八皇后动画、显示广度优先搜索过程华容道动画等,这些动画形象地展示了算法实现的过程,化静态的思维过程为动态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汉诺塔动画如图2所示。

4.3开发实现

网络课程的开发技术分为前台开发技术和后台开发技术两部分[2]。前台开发技术是指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利用DreamweavMX、Flash、Fireworks等软件来实现,教学网站导航清晰是关键,因此首页采用嵌套框架布局,上面是标题,左边是按模块组织的树型目录,每个链接单击后目标文件显示在右边,下面是版权、制作者信息和日期时间。在页面中使用了文本、图像、表格、超链接,Flash 动画和视频动画等。后台开发技术使用了Web服务器编程技术ASP(Active Server Pages)。本网络课程的论坛模块、留言本模块通过ASP编程实现与网络数据库的连接和动态交互访问,能够对各种数据资源不断地更新和维护。

4.4编写脚本程序

为了实现生动的动画效果,脚本的编写是网络课程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运用JavaScript脚本程序和HTML代码可以实现以下特效:1)折叠式树型目录,可以展开和折叠每个栏目。2)滚动字幕,显示在首页标题上,用C语言程序设计代码实现。3)当前的日期和时间,以下脚本代码仅在网页底部输出年月日和时分秒(其余代码略)。

document.write( year + "年" + month + myweekday + "日" + day);

document.write( myhours + myminutes);

4.5引用层叠样式表

层叠样式表(CSS)是一系列格式设置规则,CSS样式是对HTML语言的一种扩展,主要用于控制Web页面内容的外观和页面风格设计,在网页制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CSS能够有效地提高制作网页效率。CSS扩充了HTML各标记的属性设置,丰富了网页视觉效果,而且CSS样式可通过脚本程序来控制,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对网页的外观和布局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使网页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和美观[5]。为了统一网站页面的风格,在页面中定义了大量的样式来统一的页面背景图片、字体大小等,部分样式定义如下所示。

.STYLE1 {font-size: 18px}

.STYLE2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bold; }

body {background-image: url(../image/ back1.JPG);}

5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的逐步深入,网络课程在高校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笔者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建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获2009年云南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网络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了获取资源、评价学习效果和师生互动的环境。将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能更多地进行信息检索和独立思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杜文,曹旭斌,庞先伟. 高校体育网络(教程)的构建与应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04-106.

[2] 熊鹰. “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现[J].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25.

[3] 程晓旭. 高校网络教学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18-119.

[4] 董飞,王广新. 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关键问题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5(12):64-64.

[5] 玲. CSS层叠样式表在DHTML中的应用[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2):63-65.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Language Programming Network Course

DING Hai-yan, ZHAO Zheng-peng, LI Wei-hua

(Information Institut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自制课件论文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 专业融合 应用型人材 教学改革

1.现状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是二本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新生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高年级能使用计算机为专业学习服务。当前《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是内容多,学时少,约32学时;入学时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同学能使用计算机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上网、收发邮件等操作,但有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多数学生听课时没有兴趣,但具体操作时很多细节却不清楚,而少数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觉得讲得太快,操作起来很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全校各专业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案例,相同的讲授方法,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

2.教学改革方案与实施

2.1 更新课堂教学观和质量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社会更需要高校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有实用操作技能,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应用型人材。新的教学质量观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材,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2 教材建设

在本次教改中,我们首先组织多年工作在一线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团队重新编写了教材。教材改革的宗旨是精讲理论,注重教材案例与专业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材。本门课虽然知识结构相对固定,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知识,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及PPT的制作五大部份的内容,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在软硬件上的迅速发展,在具体的知识点上旧的教材已经滞后于当前的技术。新编教材《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于2012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的特色之处在于在兼顾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压缩了部份理论知识,如略讲进制的转换,同时增加了一些重要的实践操作技能如信息检索,特别是专业文献的检索方法。此外,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针对不同专业精选案例,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2.3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实用技能的培养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系统讲授,又要精讲理论,突出实用性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本次教改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体现在保留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的基础上,精讲基础理论,网络知识部份增加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文字处理部份安排了论文排版实例操作。在各部份知识的实验案例设计上,体现了专业特色,有一定的针对性。

2.3.1 精讲基础理论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份,安排学生自学如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这类简单知识,深入浅出地略讲进制转换,演示XP操作系统中常用的系统管理功能并让学生练习,如屏幕属性设置,任务栏的设置,快捷方式的设置,输入法的设置,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这些常识性的基本技能;网络的分类和体系结构建议略讲,重点讲解IP地址的分类,IE的使用,文件的上传下载等;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软件的讲解则注重使用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关键细节。

2.3.2 提高检索能力

信息检索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除了利用搜索引擎Google 、Baidu等在Internet上对海量信息进行检索外,学会在专业数据库中查找专业文献对各个专业大四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及将来从事专业工作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教学中我们专门介绍了国内常用的中文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如CNKI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万方数据库等,此外,还介绍了国外一些著名的西文数据库,如SpringerLink,IEEE Xplore。对我校学生,可以从学校图书馆的网站上获取中文资料全文,英文论文的题名的摘要;学校提供了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获取西文论文全文的解决方案。

2.3.3 加强排版能力的训练

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中,除基本功能的讲解演示外,在实验案例别安排了如何进行论文排版。在历年的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中,由于学生缺乏写作专业论文的基本常识,如摘要、分级标题、参考文献、英文摘要的写法以及目录如何生成等,致使指导老师总是要花很多时间来反复修改学生的论文排版格式。这些在word教学中看似简单的问题,当学生综合应用时,总是会出现许多问题。安排学生练习毕业论文的排版,对他们大四时写毕业论文以及将来工作以后撰写科技论文,都是一次针对性很强的训练。

2.3.4 与专业融合制作ppt案例

制作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是信息技术基础课中的一个重要软件。但由于总课时少,一般这部份内容只能安排6学时左右,主要是课堂讲解和演示此软件的主要功能,并布置学生制作一两个简单的PPT案例。教改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制作与专业相关的PPT课件。比方中文专业学生,要求他们制作一个漂亮的自我介绍或是中学语文课件;对旅经系学生,安排他们制作地方旅游或是中学地理课课件。在制作时PPT时,如何选择素材,如何准备和处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素材,都有很多细节值得探讨。音视频软件的使用,建议作为课后扩展的知识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指导。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法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课时分配是上机和上课各一半。将理论和演示集中的教室里上,由于不能及时动手操作,上课时学生感到很枯燥,上机时很多操作细节又忘光了。现在,课堂教学全程改在机房进行,边讲边练,教师注重引导,给学生更多操作的时间,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此外,为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更适合于他们特点的教学案例和实验案例,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来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服务。

3.小结

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材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些方法。本文就教学观念的转变,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在教改中能让本门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融合,培养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材。

参考文献:

[1]沈奇.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