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药店管理

药店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30 09:35:41

药店管理

药店管理篇(1)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驻店药师,是指已取得执业药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从业药师任职资格或具有药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在药品零售企业销售药品过程中,负责处方审核、指导用药等职责的药学技术人员。在市药品零售企业驻店药师从事执业活动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驻店药师在药品零售企业营业期间必须在职在岗,认真审核处方,履行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指导消费者合理购买和使用药品、质量把关等职责。驻店药师职称证书应悬挂在店堂内显著位置,上岗时驻店药师胸前必须佩带标明其姓名、技术职称和岗位等内容的胸卡。

第四条 药品零售企业每月月初应制定出驻店药师排班表,驻店药师上班必须签到。当班驻店药师因故不在岗时,应将标示“药师不在岗,暂停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告知牌摆放在处方药柜台醒目处;若遇特殊情况不能到岗,应提前报告药店负责人及时调整驻店药师。

第五条 驻店药师在销售药品时应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正确介绍药品的性能、用途、使用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客观地告知消费者使用药品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推荐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药品。对于病因不明或用药后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或加重病情的消费者,药师应向顾客提出就诊建议。

第六条 驻店药师工作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虚挂或在其他单位兼职;

(二)误导消费者把药品视为普通商品或将非药品按药品介绍;

(三)诱导消费者购买超过所需用的药品,给其带来用药风险;

(四)夸大药品疗效,以赢利为目的促销药品;

(五)采用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干扰、误导消费者的购药行为。

第七条 驻店药师非自身因素导致其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应立即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报告,由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依法监督。如果驻店药师未及时报告,则应承担相关责任。

第八条 驻店药师未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受聘企业发生经销假劣药品行为且情节严重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九条 驻店药师变更受聘企业时,应先与原任职企业解除聘用关系,待原企业变更手续办理完毕,方可被其他药品经营企业聘用。

药品零售企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驻店药师在其它药品经营、使用企业任职或使用虚假执业资格、药学专业技术职称证明,仍聘为驻店药师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并申请开办或变更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处罚。

第十条 驻店药师因解聘或辞职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另行聘用符合条件的驻店药师到岗工作,并及时办理变更手续,不得空岗。无驻店药师期间,不得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擅自销售的,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处罚。

第十一条 驻店药师采取“挂靠”、“借用”药学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证件等手段在药品零售企业虚假任职的,三年内不得在市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担任质量负责人、审方员职务。

药店管理篇(2)

【关键词】药品;分类;管理;药店;发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77-01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重视,这对药店管理人员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对的相关工作经验,对药品分类管理在药店中的实施情况谈一点看法。

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发展

在药品分类管理未实施之前,我国先后实施了、放射性药品、品及医用毒性药品等的特殊限制及管理,而除此之外的药品则可自由销售。自2000年元旦开始,我国初步实施了药品分类管理,并于当年的4月1日开始,颁布了粉针剂类、大容量注射液当按处方销售的条例;2001年国庆,明确规定全部注射剂均需按处方销售;随后几年,颁布了抗菌药物中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药品必须按处方销售的条例。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非处方药目录已分阶段进行公布。时至今日,我国仍在积极落实药店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并将其和药品经营许可证、GPS认证相结合,以全面提升零售药店的药品分类管理的标准。

二、现阶段药品分类管理的不足

笔者结合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药品分类管理仍存在若干问题,具体:(1)抗生素的销售问题。众所周知,滥用抗生素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在药店的销售额中,抗生素占据的比例高达25%~35%。可以说,按处方销售抗生素对大部分药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实情并非如此,部分具有实力的大药店,多于店中设立小诊所,以获取按处方销售的资格。而大部分零售药店,则存在违规销售抗生素的现象。(2)处方销售的漏洞。当前,医院分家尚未彻底,电子处方的大量使用,为处方药定点销售的药店不按照处方销售创造了契机。这对于非处方药店的经营造成了恶性影响,而对于药品市场的有序发展也将造成严重的影响。(3)药品数量较多,不合理竞争,利润低等。

三、加强药品分类管理 促进药店发展

1.药品与非药品分类管理

对于药店中摆放的药品,其质量、包装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根据药品和非药品、一般要和易串味药、特殊药品和一般药品、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区进行摆放。对于比较特殊、贵重的药品必须专柜存放、销售;对于有低温存放的药品,必须置入冷藏柜中保存。

对于非药品区,也应明确的物品分类,进行分类管理,具体:(1)保健品。有调节血脂、解酒保肝、补锌、补钙、提高免疫、养颜美容、健脑增智及调节消化、润喉、减肥等多种。(2)外用消毒产品。(3)医疗器械。包括卫生材料、中医治疗器械、外用贴膏及基础手术器械、注射输液器具、医用塑胶制品及节育器具、诊断器具、医用器皿等。

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药品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之分,凭此分类标准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法规及条例对规范药品分类管理意义重大。处方药当按照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应用。非处方药则无需医师处方可自由购买、应用。在药店销售中,应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药品目录进行分区管理,例如:将处方药摆放到药店的A区,并设立警示牌,将非处方药摆放到药店的B区。

在具体的销售中,不得按照自选的形式销售或附赠处方药。而对于甲类非处方药,也应按照处方药的销售要求,凭执业药师的指导、核查及签字后方可调配、销售此药。对于所用处方,一律不得代他人使用或自行更改;对于存在剂量与处方规定量不符、药品配伍禁忌的处方,在未经处方医师更正的情况下,药店经营人员应拒绝调配、销售,同时还要保存、登记处方,以留备查。需要注意的是,在处方的登记过程中,应遵循“随售随记”的原则,将销售日期、药品名称、使用规格及生产厂家、国家准字、生产批号、药品使用期限、处方量、处方医师、调配及销售人员、购药者联系方式、复核人员等进行全面记录。

3.特殊药品分类管理

毒性药品、这特殊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毒性药品。对于此类药品不得在药店自选区域陈列,应由专柜转人进行保管。相关量器、器具等应遵循“专用、一次性使用“的原则。例如:生马钱子、砒霜、生草乌、生附子及水银等正式处方(有国家医疗单位公章)的调配、应用,每次剂量必须低于二日剂量,且必须有双人对处方进行复核,在调配药品后必须就相关信心进行登记,保留处方2年以上,以便复查。(2)。对于地西泮、咖啡因、安钠咖及布他比妥、地佐辛、苯巴比妥等,必须凭借正式处方专柜销售,且处方上必须写明药品使用人员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处方剂量、药品名称及用法用量等,每次销售剂量应低于7日用量,同时药店还应保留患者处方2年以上,以留备查。

结语: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基础较为薄弱,药品分类管理约束对象多为零售药店,工作启动难度较大。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应在严格遵循《处方药与非处方分类管理办法》的同时,加强药品与非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特殊药品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戈耀,朱昌蕙,李宁秀.我国零售药店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16(03):71-75.

[2]刘佐仁,刘先彬.广东省零售药店开展药品分类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0(08):1114-1115.

[3]陈春华.零售药店开展药品分类管理对策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01):333.

[4]李念佰.浅谈零售药店药品的分类管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08):181.

药店管理篇(3)

关键词:药学服务;零售药店;国内外

1 服务内容的比较

1.1 国内倡导开展丰富多样的药学服务

目前我国药店开展的药学服务,主要包括药师用药咨询、普通体检项目、中药加工服务、一些随访或回访等等。郭海英认为,普通健康体检、免费健康咨询等一些健康服务行为并非“超范围经营”,并提倡药店应端正自身的服务行为,结合国家的规范政策,提高店员专业知识,严格做到服务热心、环境贴心等,才是药店服务的根本。何香莲倡导药店应深入开展优良药学服务(如建立药历、用药回访、报告不良反应等)。

1.2 国外的药学服务功能更为特别

国外的药店药学拓展服务主要包括疫苗接种、戒烟服务、紧急避孕服务等。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现已允许由药师直接负责免疫接种工作。西班牙社会药房调查研究了在65岁以上的老人的群体中,对于流感疫苗接种的教育与流感疫苗接种率是否相关,结果得出从药师那里获取流感疫苗接种方面的知识信息越多的人,其接种率越高。此研究表明加强开展免疫接种相关信息的宣传有利于社区药店药房的疫苗接种服务工作。PURCELL等以美国爱荷华州的两个社会药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药师对3A(Ask,Advise,Assess)计划的执行情况,从吸烟者对3A的顺从性以及药师对执行3A的反馈来衡量这个项目是否可行。结果发现两家药房都能顺利完成实验的3A计划。这表明在社会药房中由戒烟经验丰富的药师对吸烟者进行戒烟服务是可行的。另外,还有些药店甚至提供紧急避孕服务。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在已开展了这项服务的美国圣弗兰西斯科,76位药剂师知识渊博,大部分知道第一次给药的时间,知道恶心这一副作用(99%),知道对比于激素避孕药的效力(92%),知道紧急避孕不能避免性传染(99%),知道与药物流产的区别(100%),知道紧急避孕不会提高天生缺陷的危险(100%)。这有利于药师及时开出紧急避孕药,以增加紧急避孕效率。

2 法规政策的差异

2.1 国内目前与药学服务的相关法规缺失

我国目前与药店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药品管理法》、《优良药房工作规范(试行)》(GPP)、《执业药师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张永敬介绍了《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的产出背景、主要内容与GSP的关系,分析了GPP推行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我国零售药店推行GPP是发展必然趋势,但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倪永兵等认为现阶段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的主要问题有: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零售药店的准入条件与开展药学服务的必备条件不相匹配,零售药店监管现状与开展药学服务不相匹配。改善这些问题应从完善法律、提高准入标准以及加强监控方面入手。杨舒杰,陈晶,王淑玲对我国药店执业药师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来完善我国的执业药师的管理。由此可见,完善我国药店药学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

2.2 国外相关的法规体系较为完善

目前,如英国、美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为规范药师管理,对其职责、权利、义务、继续教育、甚至处罚等均有严格规范,并立法以保障。如制定了《药师法》、《药房法》。在澳大利亚,药学服务也主要是通过立法和国家医药政策进行管理和调控,如维州在1876年的一个药品法案规定了处方须与配药分离,旨在保证大众的用药安全,1882年维州药学会成立,进一步加强管理药学服务。另外,法国还规定了药店的所有者必须是药师,药师须参与到药品的生产流通及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且为了保证药店的技术独立性,一家公司只能开设一家药店,这进一步强调了药师的个人责任。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APHA)于1995年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以保证药师能够顺利开展药学服务,并在药学杂志上设立了药学服务继续教育专栏,将一些有药学服务经验的药师请来撰文,又利用年会加强药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3 现存的问题

3.1 我国药店药学服务的现存问题

国内药学服务的障碍主要是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不够、药师队伍参差不齐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师绘敏结合医药零售药店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完善药事法律法规、加强群众的医学素养、药学服务专业化、加强执业药师管理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这几方面也提出了适合治理和整顿医药零售药店的可行的对策,能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钱晶认为连锁企业如果不能做到店长和驻店药师的二合一,那么就必须重视驻店药师和店长的组合——店长+驻店药师必须成对出现,驻店药师必须在运营中有发言权,这样才能使得药师在门店运营中的运用最大化。万照广就药店“药师不在岗”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药师不在岗是由于药师总量缺乏,经济利益驱使,部分药师不能很好地进行用药指导,监管不到位等;希望通过药师资格认定和职业指导改革、完善法律、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来抑制药师不在岗现象。

3.2 国外药店药学服务的现存问题

药店管理篇(4)

【关键词】连锁药店;客户关系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F7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53-01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的产生,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rr研究组织GartnerGroup提出,将其定义为:“通过围绕客户细分来组织企业,鼓励满足客户需要的行为,并通过加强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联系等手段,来提高盈利、收入、和客户满意度来遍及整个企业的商业策略”。随着连锁药店竞争的加剧,原先“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观念快速地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观念转变,客户成为众多药店竞相追逐的目标,客户资源也就成为药店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现在的药店市场,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如何提高连锁药店在用户心目中的认可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是每个连锁药店亟需解决的难题。

1 连锁药店实施CRM系统的重要性和意义

1.1 清晰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客户

CRM系统可以提供强大的分析功能,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客户的偏好、消费能力、个人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客户信息,帮助药店明确市场定位,根据药店自身的优势对目标客户进行有效的促销。

1.2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根据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提出的“二八”理论,20%的顾客为企业带来80%的利润。这意味着卖方确实应该对客户群进行分类并区别对待。连锁药店应该竭尽全力为这20%的长期忠诚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提高这一群体的客户满意度。连锁药店必须竭尽全力,通过一切可能的办法来识别、吸引、维护和加强这20%顾客的满意度,培育最有价值的目标顾客的忠诚度,为药店带来持续长久的利润。

1.3 增强药店销售营销能力,助力连锁药店的发展

连锁药店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在连锁药店内部实现客户信息的共享,深入研究客户的需求偏好,保证每一家门店都可以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避免客户由于某一次消费的不良印象而导致对这个企业的不满,并从产品、服务、店址和购物氛围等方面进行改善,树立起区别于其他药店的形象,维持现有的消费群并吸引新的消费者,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不仅有助于增加药品销售量,更能帮助你了解消费者,提高连锁药店在消费者中的形象,提高连锁店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

1.4 提高连锁药店的综合管理能力

综合管理能力是指对集体活动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激励能力和控制能力。连锁药店凭借其现有的规模、资金、人才、管理模式,完全有能力建立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2 建立连锁药店客户关系管理(CRM)可行性分析

(1)CRM软件系统可以为连锁药店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CRM的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为用户提品或服务的组织,找到、留住并提升价值客户,从而提高组织的盈利能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增强竞争优势。对于连锁药店来说,客户是药店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而应对药店与客户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管理和进一步延伸企业销售链管理。

(2)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在于明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药品和服务,有效地管理顾客关系,确保顾客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增加重复购买的可能性。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持续的服务,从而和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药店效益。药店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尤其是长期用药者),从而知道什么样的消费者需要什么东西,真正作到1:1,同时还能观察和分析消费者行为对药店收益的影响,使药店与消费者的关系及药店利润得到最优化。

(3)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关系绩效的衡量可以从顾客价值的构成来分析,可以有功能价值、体验价值、社会价值和便利价值构成。同时,连锁药店在建立和维持与特定顾客的关系过程中,获得了关系价值收益从而实现了顾客价值和关系价值的均衡。

3 建立连锁药店客户关系管理方法的初步探索

3.1 对现实消费者的管理

对现实消费者的管理是客户管理工作的重点,其目标就是将初次购买者转型为重复购买者,再将重复购买者转型为忠诚客户。对来买药或咨询的消费者记录其地址和电话,疾病状况、病史、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等尤其是长期用药患者,建立档案,努力与他们建立起—种互相信任的关系,用CRM系统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3.2 对建立档案的消费者的管理

(1)对建立档案的消费者采用寄信的形式进行宣传当前流行病或易发病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和保护措施,如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等,让他们知道了解现在的流行病和怎样预防,增加对药店服务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2)定期的电话询问消费者的用药情况,效果和有无不良反应等,这样可以知道患者目前的用药情况,是否用完,效果怎样,让客户体会到真诚的服务,使其转化为忠实的客户。

(3)对特殊人群应定期拜访,询问其用药情况等措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3.3 建立消费者反馈系统,进行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这样有利于对我们药店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建立奖惩措施,更利于药店对客户管理的完善。

药店管理篇(5)

关键词:零售药店 品类管理 管理现状 发展对策

品类管理是消费品生产商、零售商的一种合作方式,是以品类为战略业务单元,通过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进行数据化的、不断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过程。品类管理的中心出发点是增加消费者对优质药品的选择权和选择面,其核心是顾客需求的管理。

1、零售药店品类管理的发展历程

1.1 2004年以前,价格战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开始进行,民营企业取得了零售药店经营资格并率先发动了这场价格战,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销售额,却也使零售药店丰厚的利润变成了微利。

1.2 2004年—2006年导入实施阶段

随着药品流通领域政策的放开,大量的行业外资源进入药品流通领域,药品批发的中间商大量增加。国外管理模式的引进,使药店开进了社区,并且开始着手做着对终端顾客更为本质的品类管理。

1.3 2006年—2008年普及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上升发展,各连锁公司在占领各城市中心区的同时,也开始大力发展社区店,当时扩张的同时也引起了资金的紧张,一次以如何提高品种毛利率和自有品种运作的品类管理由此开始。2007 开始,很多公司开始对品类管理进行了深化,在以利润为主导的分类基础上引入了功效品类分析的方法,表现在:重视品类培训、重新整理自己的分类目录、营销活动更加细化、品类管理软件这时也开始引入各商家。

1.4 2008年至今深化阵痛阶段

进入2007 年后,市场压力不仅没有随着OTC 市场的日益发展而减小,反而随着2008 年经济危机的到来进入了行业发展的“寒冬”,连锁经营者开始减少对渠道的投入,把精力投放到以顾客为主的零售终端,让原本平静的品类管理风云再起。

2、零售药店品类管理现状

2.1 品类定义欠妥

很多的药品零售商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忽视了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来定义品类。

品类的定义是指品类的结构。品类定义是零售商的价值所在,在每一个详尽的定义中,都包含着零售商对于顾客店内消费行为的理解和把握,把握了品类定义中的每一类商品的组合就是掌握了顾客的真实需求。但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零售药店依然是以中药、西药、中草药、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生活用品或其他类似的方式进行品类定义。这种定义方式是在按照零售药品的属性来划分,与品类定义中的消费者为中心的要求相去甚远。

2.2 短期利益驱动

由于受物价环境的影响、成本上升过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零售药店对于利润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甚至可以说“唯利是图”。于是各种短期逐利行为开始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大量增加贴牌产品等高毛利非品牌商品的强制性推销,甚至单纯用药品毛利率一条线来选择“首推”的药品,这些追求利润的无奈之举,也使得品类管理实施走样。

2.3 数据库缺失

药店做品类管理的投入不算大,关键是要有数据的支持,数据的共享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细化与完善,货架的科学合理管理,怎样进行行业标准和行业数据库的建立和共享,这些挑战因素加大了品类管理的难度。因此数据共享,无疑是品类管理的核心。

2.4 职责分工不明

品类管理对于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要求非常严格。品类规划要求公司逐步建立品牌经理制,以取代原有的产品经理制。不同于传统的产品经理制,在品类规划的架构下,品牌经理被赋予了更多的权限和职责,作为整个品牌运营的“总司令”,他将全面规划和监督执行与品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切活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恶性竞争严重。品类管理地良好地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品牌经理的领导。职责分明是真正贯彻品类规划的基础。

3、零售药店品类管理发展对策

3.1 以适应症为标准的品类定义

大多数消费者走进药店时一般都知道自己需要治疗的是哪一类疾病,绝大部分有品牌倾向,但对于治疗方案容易受到专业人士的影响。按照这种思路,零售药店可以用适应症作为品类定义的依据,结合OTC可以处置的常见病,以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为出发点进行品类大类的划分。

3.2 政府督导

政府在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需要加强对零售药店品类管理的监督与指导工作,通过药品种类、利润结构的调整,采取符合医药市场规律的有效策略来获取内生式利润增长,促进零售药店的健康发展。

3.3 实现资源共享

合理高效的品类管理需要供应商、零售商、分销商三方的积极合作,建立起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快速反应系统,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最终提高各自的竞争力。要做好品类管理,零售药店需要上游供应商的支持,不仅是要了解其品类的细分、品类的发展趋势等信息,更要建立行业标准和行业数据库,实现行业市场信息的共享。

3.4品类管理队伍建设

通过参加品类管理培训、引进新型品类管理人才等形式,加强品类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由专业人才负责品类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品类管理。

参考文献:

[1]致联市场有限公司医药零售研究.品类管理与药店现代化[J].中国药店,2002,(12):64—65

药店管理篇(6)

2019年的教学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回顾近几年的教学工作,我通过多次听课吸取单位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又加上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探求摸索,对教学方法上有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现就我所教授的课程《药店经营与管理》为例,谈谈我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些实践体验。

一、学情分析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因此,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课普遍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多属于“后进生”,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以及肯定,所以不少人内心很自卑。这些学生对全新的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他们平时较为活跃,动手能力普遍很强。 所以对于中职学生的教学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讲授教学方法,应考虑采用更多的实操演练来教学。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二、任务驱动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三、任务驱动的基本环节和在《药店经营与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可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期)、效果评价。现以我所教授课程《药店经营与管理》内容中的“药品陈列”这一章节为例,谈谈任务驱动在其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如:将学生带入模拟药店实训教室,先让学生了解药品零售门店都有哪些经营上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使学生认知药品零售门店的情景环境。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如:学生面临着空空的货架和杂乱无序成堆摆放的药品,并告知学生药店在开门营业前,必须整齐有序的将药品陈列展示在货架相应位置上。店长下达给店员的命令是五分钟内将药品分类陈列完毕,同学们该如何去做。

问题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关于药品分类的问题,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法规中是如何规定的。

这一环节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看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如何。同时进行技能考核测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随机数量的药品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规范的陈列。

四、作用与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片面追求理论知识点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药店管理篇(7)

[关键词]连锁药店 库存管理 商品组合 ROS补货模型

在连锁零售企业的传统库存管理中,补货是基于对商品需求的预测。而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直接影响了预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时会造成商品严重缺货,有时又会使商品积压,从而给库存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顾客对某一商品的需求的实际数据会很快得到反映,因此,现在企业都采用自动补货模式。相对于单店补货模型来说,公司总部大库的补货模型的设定要更复杂一些。自动补货模型对系统数据准确性要求很高,任何一个营运单位,任何一个改变商品库存量的操作的事件发生,都要及时在库存数据上体现。

一、连锁药店大库补货策略现状

在公司现有的电脑信息管理系统中,在采购管理界面,设置了这样的采购补货方法:

最高存货=2.4*移动月销量

补货量=2*移动月销量

安全存量=1.5*移动月销量

补货量=最高存货-现有库存-待收量

某个单品的存货量(我们称之为总库存量)=各个门店存货量之和+仓库存量

但必须指出,目前公司门店正常经营的商品达到6000多种,彼此之间情况差别极大。畅销商品,一个月销量很大,根本不需要保持两个月的存货;慢销商品销量极低,两个半月的存量根本不能保证正常销售,时常会起缺货。而众多商品的补货前置期也各不相同,有的当天发了订单,下午就可送达;有的要提前一个星期;有的外地供应商接到订单甚至要等到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到货。有送货到本公司配送中心的,有发货到货运代办点的,有发到本市火车站的。所有前述的电脑系统中提示颜色对于采购员来说,“仅供参考”,主要还是要靠采购员的经验和判断。因而每周一次的查看库存——作订单的补货工作量较大,而且要求补货人员对所负责的上千种品项的供货情况十分熟悉。

从定时补货法和定点补货法的角度来说,原有的补货法实质上是一种定点补货法,但又是定时检查库存。定点补货法,可节省库存成本,也可减少单品供应商的送货次数,提高效率。但由于各个单品到达补货点的时间不同,可能会造成天天补货。是一种更适用于超市或大商场的补货方法。而对于连锁药店来说,要求统一补货,将所有的订单收集起来,在一周内发一次订单,供应商(尤其是经营较多品种的供应商)也省事,提高效率。这也是连锁行业特征性的要求。

二、基于预测方法的ROS补货模型的选择和评价

1.ROS预测法介绍

在大库的补货公式中,多采用指数平滑法(FIT)和ROS法(销售率,Rate of Sale,以周为统计单位)来作为周销量的预测方法。

指数平滑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最近期的情况比较早期的更能预测未来。假设数据越远离当期其重要性就越低,如果这一前提正确,则指数平滑法就是逻辑性最强且最为简单的方法。

ROS预测法对于全公司销量就有些不同了。首先,ROS法中的缺货与超卖发生的确认就要复杂一些。缺货,对于大库来说,发生后对本周的销量可能还不能造成影响,而是影响下一周的销量,甚至对下周的销量仍没有影响。因为,在分店有一定库存量,可以应付一两次的大库缺货;而且,分店之间也可以进行一些互调,来解决临时性的缺货。只有缺货连续在两个星期内出现,才会影响销售。在一周内,一个周销量在30~50左右的单品,一周累计缺货量(指一周内所有门店的要货缺货量,可以包括一个分店一周内两次要货而未满足的数量)是30,还是200有很大不同。我们发现,只有缺货连续两周出现,且第二周的累计缺货量到达周销量的两倍以上,才会对分店销售造成影响。

总的说来,从预测误差分析来看,ROS法是目前预测方法中较为优越的一种预测法。由于ROS法的两个关键系数:缺货系数与超卖系数,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能记录下所跟踪商品有售卖过程中的有关特点,所以其预测效果也是时间越久越好。因而我们选择了ROS预测法作为自动补货模型的基础。

2.ROS补货模型

对位于销量排名不同区域——销量前700位;701~2000位;2000位以上的3种商品进行ROS补货模型的实验,结果如下:

表1 样本1、2、3及样本和补货系数的变化趋势

图2 样本补货系数和变化趋势

(1)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各个样本的补货系数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因为实际库存量就等于补货系数与周销量的乘积,而周销量从总体来说在六周之内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所以说实际库存量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表2 缺货发生品次

从表2可看出,缺货发生次数没有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根据(1)和(2),可得出结论,所检验的补货模型试用效果良好。不但可有效降低库存,同时还可以控制缺货的发生。

三、小结

ROS自动补货模型在实施中有两个前提:一是永续库存(PI)概念的彻底实施,这一点做到了,才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系统对所有的库存现状能作出正确、有效的应对。二是单店自动补货模型与大库自动补货的同时启用。这是大库自动补货模型使用的基础。只有所有的单店都使用了同样原理的自动补货法,才能在反映到总部的数据中剔除一些人工补货所带来的误差、随意性。实现了以上两个前提,开始实施ROS自动补货模型,经验证明,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同时控制缺货的发生。

ROS大库补货模型,在当前来说,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自动补货模型。尽管其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探讨,一些参数或计算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精确化。

当然,在实用过程中,很多时候还需要有人工进行调节(如有促销活动,有大量广告策划开始运作等)。但这正是管理的重点所在,将例外的情况交由人脑来进行判断和管理,而将一些可由历史数据和规律推导的结论交由电脑来处理,从而达到尽可能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柳捷.供应链的自动补货模式及其价值.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期

[2]赵霏.零售企业库存管理研究.商业流通,2008年第5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