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备案管理论文

备案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8 10:22:27

备案管理论文

备案管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郑新敏.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浙江档案,1998(7),28.

备案管理论文篇(2)

建立健全种子留样备案制度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加强做好种子留样工作,完善种子留样备案制度,及时掌握经销商的种子市区调运和市外调运等情况,扦样、封缄不同种子的批次,做好留存样品备案。一是抽取样本。要求种子经营单位的每批次种子必须提供生产单位有效的合格证明材料,再查种子进货和库存数量是否相符。对每批次进货的品种,都要有业主、种子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共同在场抽取一定数量的种子样本,并分别签名盖章,以示确认。代销和经销固定包装种子的,取一整袋为样品,经营者把该批次种子进货发票等凭证的复印件交由种子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带回备案。二是登记备案。样本抽取后,详细填写“种子留存备案台账”,登记样本的名称、质量标准、纯度、发芽率、种子留存抽样人、留样时间、进货单位等内容。抽取剩余的大量种子在销售过程中,经营户要做好种子销售台账,执法人员定期巡查和核实该批次种子销售情况。三是封存保管。封装好的种子样本由种子管理部门统一保管,保管时间为一个作物的种植周期,在种植期内无质量问题的发生,备案的种子如数返还经营单位;若出现质量问题,有原种子实物作为检测结果的样本,属于种子质量问题将严肃处理。同时,种子管理部门提倡经营者和消费者在经营或使用种子时也要留下一定数量的种子样本,以作日后纠纷的处理证据。

2加强种子法律法规宣传

积极引导种子经营备案登记针对种子经营主体多、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种子管理部门要组织种子经营人员开展种子法律法规及种子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知法、守法并熟悉种子经营备案程序及内容。积极引导种子经营企业和经营商户正确选择经营销售的品种,使经营销售种子的经营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彻底从源头把好种子进货渠道和种子质量关,杜绝未经审定、认定,种子质量、种子包装标签不合格,手续证明不齐全的种子以及假冒伪劣种子流入种子市场,避免给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损失。

3加强种子备案的监管抽查

县级种子管理站要针对基层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市场检查的基础上,应对走村串户,赶场销售等不符合经营条件的种子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对符合经营条件的种子经营单位施行备案登记。对不按照规定履行经营种子登记备案的种子经营行为,县级种子管理站要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种子以及手续证明不齐全的种子,依照《种子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4种子经营备案应该坚持的原则

备案工作,主要是审查种子经营者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委托书以及委托销售方的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委托销售方与被委托方协议、固定经营场所证明、门市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农作物种子备案登记表等。一是科学、规范。备案流程要科学,所需的表格、提交的材料要统一,有利于市场规范化、法治化。二是公正、公开、透明。对备案要求、流程以及需要的手续、备案工作人员名单要公开。在执行备案要求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态度要和蔼可亲。三是先证后照。种子经营者在种子销售前必须先到种子管理站取得备案凭证,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做到“先证后照”。备案要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及时进行,同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告之。

5总结

备案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档案 管理 人员 素质

一、建筑设计单位档案管理的特点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也可简单表述为: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档案种类繁多,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人事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印章档案等。而对于一些专业性、业务性较强的还可建立专门档案,如:税务档案、工商档案、诉讼档案、公证档案、海关档案等等。

建筑设计单位是典型的智力、知识密集型单位,其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业务性,除日常的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外,图纸档案、合同档案也是其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不同的档案类型一般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如文书档案一般由办公室管理,负责各类行政文书、行业文件、内部普发文件等的收集和归档;人事档案则归人事处或人力资源部管理,包括人事信息、劳动合同等;生产合同档案一般由生产经营处负责,是记录建筑设计单位项目承揽数量、合同额、设计面积等的重要信息来源,是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运行的保障;图纸档案则由技术处下属的图档室管理,是直接体现建筑设计单位技术水平和业绩的重要资料。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对于建筑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将档案归类整理好,不出差错,更重要的是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指档案工作者在岗位上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各种基本素养等的总称。档案管理水平与质量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这是从法律的高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的要求。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各类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遵纪守法。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更强的政治素质。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严守机密。

(二)精湛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指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从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鉴定、检索、统计到提供利用、进行编研等各项业务环节都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才能保证档案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熟悉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针对本行业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业务规定,按照这些规章制度和业务规定进行档案管理。

(3)全面、扎实的实践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将档案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都灵活地应用于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中,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4)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及时掌握和熟练应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建筑设计行业是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较早的行业,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开始推行“白图替代蓝图”“电子归档”等,随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档案工作者还必须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档案现代化设备的使用。

(三)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坚持据实立档,据实用档,尊重历史,忠于职守。遵守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一要热爱档案事业;二要有珍档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三要有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的品质。

(四)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整体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和业务上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档案管理水平。

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管理知识。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1)端正工作态度。通过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来端正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鼓励工作人员具有奉献精神,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最后增强责任心,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

(2)加强岗位培训。岗位培训通过对进行业务知识集中学习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能补充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还要对各种档案及其基础理论、工作任务、要求、程序、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在岗位培训过程中需要在时间和内容上进行科学的设置,将培训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采用实际操作与理论考核并行的考核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

(3)鼓励开展业务自学。作为已在职的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毕竟只能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还需工作人员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自学,以提高工作能力,在单位中可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外语能力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课程学习,通过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考取技能等级,进行鼓励之余,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实际的档案管理之中。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地增强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次,档案人员需具备丰富的文字知识、写作知识等与档案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备开展档案记编工作。

四、小结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将档案工作要求提升到更高的程度,因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提高素质,强化自身业务能力,保证档案工作质量。

备案管理论文篇(4)

国家档案局技术部副主任,研究馆员蔡学美认为,电子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浙江省档案部门贯彻实施去年年底“两办”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富有成效的举措,将解决电子文件数据档案发展的瓶颈问题。这项制度在实现档案证据保全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档案登记备份工作需要在法律制度上给予认可,在技术层面上需要不断进步。确定档案登记备份对象时,一定要抓住档案本质性的、具有档案特性的东西,即具有原始性和凭证性,反映国家和社会历史的东西。

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傅华认为,近年来,浙江切实加强民生档案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实施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是民生档案工作的深化和延伸,有利于维护百姓合法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一大创新举措。这项制度不仅是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也是档案资源整合的一种方式,为确保档案安全提供了抓手。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王英玮认为,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是市场经济时代政府职能转变对档案管理体制的新诉求,是适应档案管理客体变化而建立的有助于国家和社会历史记忆安全、完整、可用的创新性制度,是负责的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采取的必要的监管措施,是确保百姓权益和政府公信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傅荣校认为,对一项新事物的产生要进行理论论述,要对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将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预测分析。档案登记备份制度可以强化行政监管作用和服务作用,它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兰成认为,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是信息化条件下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识和推进这项创新性工作。同时,也要研究和解决电子档案的长期存取和保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照余认为,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是档案界应对电子文件大量出现的有效举措,是档案职业边界的重要突破。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解决档案登记备份范围、登记备份方式,以及实施中资源保障等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罗文燕认为,浙江省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制度,在全国走在了前列,是全新的档案管理手段,对档案的形成、收集、管理、保存都起到了有力的监管和指导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行政部门的具体审查职责,以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原始性和完整性。

备案管理论文篇(5)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博览会。自2010年以来,中阿博览会(原中阿经贸论坛)已在宁夏成功举办了五届,在国际、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9月11日举行的“中阿卫生合作论坛”是第五届“中阿博览会”的6个子论坛之一,它由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演讲、卫生合作研讨会、学术交流大会、健康产业博览会暨健康产业论坛四大板块组成。其中,学术交流大会板块共举办4场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分别是:中阿传染病防控研讨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术交流大会、眼科国际高峰会议和传统医学国际交流会议。

宁夏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中阿传染病防控研讨会”的承办方之一,首次参与了大型国际会议的筹备与承办。工作期间,相关科室形成了大量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如何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做好重大会议专题档的收集,真实反映会议全貌,并为今后类似活动的举办提供参考与借鉴,成为今后中心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一、疾控工作重大会议的特点

1.会议目标特定性。疾控工作重大会议是真实反映疾病预防制工作进展、管理、科研与民生项目的一面镜子,会议目的性强,意义重大,任务目标一致,因此它所形成的档案具有很强的特定性或专一性。

2.资料产生阶段性。疾控机构是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关工作指令来举办重大的工作会议,因此会议资料的产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某个时期文件会集中产出。

3.人员组成临时性。对于重大的疾控工作会议而言,会议筹备工作往往需要几个部门联合承办,其工作人员多由卫计委下属不同单位的职员或疾控机构内部的不同员工临时出任。

二、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资料收集情况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旨在为来自我国、世界卫生组织和阿拉伯国家的传染病防控专家们搭起切磋、交流的国际平台,共同探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其会议材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文书资料:研讨会筹备期间形成的请示、批复、函及通知等有关文件资料;会议结束后形成的各种相关工作总结。

2.工作资料:研讨会筹备过程中制定的各种工作方案、接待方案、工作任务分解细则;研讨会实施方案、工作手册、会务指南、日程安排(中、英、阿文)、会议报到册、开幕式主持词、嘉宾致辞以及研讨会筹备、举办过程中形成或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等。

3.嘉?e及授课专家资料,包括嘉宾及授课专家的中英文个人简介、PPT课件(中、英、阿文)、交流资料等。

4.音像资料:研讨会筹备、举办期间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

5.财务资料:研讨会筹备、举办期间产生的会务经费预决算报表、会务费支出明细表、凭证、账簿及其他核算资料。

6.电子资料,包括电子照片、电子文档、光盘等。

7.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如:会场效果图、会场背景墙、工作人员信息、主要领导、专家、嘉宾行程安排、会务接待车辆安排等。

三、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资料收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经过多方努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圆满举办,资料收集工作也如期完成,但档案资料收集的硬伤也凸显了出来。

1.档案部门对重大会议的参与度为零。中心作为研讨会的承办方之一,在落实工作任务时,从未提及档案部门的职责,最后的资料整理工作,也由别的科室负责。

2.研讨会材料归档不齐。由于中心的档案部门从未制定过《重大会议专题文件资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而我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也没有相应的文件,只是在会议结束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疾控处(研讨会的另一承办部门)印发的《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总结工作安排》一文中列出要求上报的资料,但从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份工作安排缺失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如:主流媒体的报道资料、重要的工作信息与电子邮件、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等。

3.文件、资料保管分散。中心多个部门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的筹备,因此筹备工作中形成的许多文件、音像或有价值的实物资料,都散落在不同科室的个人手中,造成重大会议资料收集难度较大。同时,由于这些科室在筹备过程中更侧重于工作任务本身,因而很容易忽略对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产生材料收集不完整的现象。

4.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低。在研讨会筹备与后会资料整理期间,中心没有专职档案人员参与此项工作,而各科室参与筹备工作的人员,因没有接受过档案知识专业培训,所以专业技能较低。

四、加强重大工作会议专题档案资料收集与管理的方法

1.档案管理及时介入。与疾控工作有关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或其他重大工作会议具有显明的工作特征和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长期以来,由于疏于档案工作的领导与管理,重大会议专题档案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今后再次筹备重大疾控工作会议时,会议的主办方或承办方,应在第一时间向各自的档案部门进行通报,并将档案部门列为筹备工作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会议各项工作,加强对重大会议专题档案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工作,以保证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与及时性,不断丰富馆藏内容。

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档案部门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工作需求,不断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除了制定《疾控工作重大会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之外,在重大会议筹备期间,还应明确各部门相关责任人,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工作特点,细化资料收集工作的时间节点,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同时,档案部门还应落实档案接收流程,完善档案工作网络。

3.专业培训,提升素养。档案部门应对专(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实操培训,观摩自治区和银川市档案馆的馆藏资料,听专家全面讲解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的方法与技术,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强化档案责任意识。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中心档案室还可聘请专家进行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备案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政府预算与管理

基金项目:集美大学第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0908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由于案例教学是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自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开创性地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以来,案例教学法很快被医学、商业、公共管理等学科广泛采用,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中。20世纪八十年代初,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目前,我国许多专业、许多课程也开展了案例教学,但在《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却比较少,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一、《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作为财政学专业的核心之一,具有综合性、法律性、应用性等特点,在该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重用意义。

(一)有利于加深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教学案例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案例必须是能恰到好处地说明政府预算与管理中的某一个理论,服务于某一理论。这样,通过案例的教学,便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学习和思考。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是在政府预算与管理领域已实际发生的典型事例,能涵盖政府预算与管理实践上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学生直接触及政府预算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而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点对本科教育尤为重要。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传授知识,答案常常是标准的或唯一正确,学生不能有别的想法,导致思维僵化,墨守成规。而在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是没有标准答案或唯一正确答案的,而且事实上也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正确答案。只要学生给出的方案可以自圆其说,有科学根据,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必须创造性地思考,不拘一格,独具匠心,才能得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有利于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通过案例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政府预算与管理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在案例讨论中会引起广泛的争辩,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观点和立场,这时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与争辩人的关系,从而无形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协调合作、尊重他人、听取他人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既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又学会做人。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利用资料的能力。案例教学除要求充分理解案例资料本身以外,在讨论前还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从中获得支持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证据。在当今信息社会,要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能力,而且种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正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案例教学能让学生的这种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一)明确案例服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并不是在讲课过程中随意拈来的有趣故事或为调节课堂氛围而穿插的花絮。它必须具有明确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服务内容,要么是为验证某一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要么是为说明某一政府预算与管理概念。能否良好地服务于某一教学内容是判断一个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是否良好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一个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内容有许多备选案例素材可选择时,应选择与教学内容吻合度最高的案例素材作为加工对象,使制作出来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具有良好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价值。

(二)明确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的教学目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但不论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在案例设计时都必须事先明确。如,为加深学生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为掌握一个概念,为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思维,等等。只有在案例设计时就明确教学目的,才能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教学案例争议“引擎”。所谓争议“引擎”是指教学中能引发讨论冲突的问题,因为有冲突才值得讨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是一个教学案例的必要条件”。争议性是对一个案例开展讨论的基石,它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并辩论,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平台。如果一个教学案例的结果已经确定或一目了然,无法发动学生展开争议,那么这种教学案例可以说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应该废弃,重新选择,选择那些已经具有可供设计为争议“引擎”内容的案例。

(四)教学案例的形式设计。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有多样性的设计。可以是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或综合形式,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可视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而定。由于文字案例具有简便、成本低、不用特别设备的特点,在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一般采用文字案例较多;其次是视频案例,因其具有直观性,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视频案例也经常使用;而音频和图片案例较少用。

(五)筛选案例。由于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的案例素材比较多,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结合案例素材的内容、可争议性、形式等方面,选择预期效果最好的素材进行加工、筛选,进而得到最佳的教学案例。另外,一个好的案例通常强迫学生通过争议做出自己的决定。比如,当你面对案例中的情景,将会如何处理?你如何评价案例中人物或事件?在案例筛选中还要注意简洁性。课堂讨论必须要谈到管理和分析的原则性问题,要求案例简洁而有针对性,过于复杂累赘是不可取的。

三、《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施

(一)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设计好以后,便进入案例教学的实施。案例教学实施的第一个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事先设计的教学案例材料提供给学生,预习案例内容,初步思考讨论主题,并形成自己对问题的初步看法;然后是广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进一步思考讨论主题,并修正自己对问题的最初看法,形成讨论发言稿,撰写案例讨论准备报告。教学案例材料最好在正式教学前1~2周提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熟悉案例内容,并广泛查找阅读资料,思考案例讨论主题。提供时间太早了,到正式教学时反而易忘记,而太晚了,可能时间不足,准备不充分,效果也不好。案例教学准备工作做得好坏会直接影响案例讨论效果,要求学生花足够的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并需告诉学生,正式教学前要检查准备工作,提交案例讨论准备报告,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准备充分。

(二)教学案例的阐明与分析。案例教学课堂上,应把案例内容深入透彻地阐述清楚,让学生充分理解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所服务的理论内容学习。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原因、讨论主题等进行初步的客观分析,并且分析时不应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这样可以为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留下尽可能多的空间。

(三)教学案例的讨论。案例讨论可以视学生人数情况采用分组式讨论和发言式讨论两种。学生人数较多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6~8人为佳,并设一个主持人,人数太多会影响讨论质量。小组成员自由发言,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争辩,主持人负责做好讨论记录。分组时应根据学生提交的案例讨论准备报告中的初步观点,为激发讨论、防止讨论一言堂情况的出现,尽可能将观点相反或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而不应将观点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学生人数较少时采用发言式讨论,即以整个教学班为讨论组,由学生自由到讲台上发言,台下的同学自由参与讨论争辩。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在学生中标抽取5~7人组成评委,对同学的发言作出评判和提问。这种讨论方式相比分组讨论更规范正式,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言语、临场发挥的能力。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记录好案例讨论心得,不得做与案例讨论无关的事情。

(四)教学案例的点评。案例教学学生讨论完以后,任课老师应对案例讨论做一个简要点评和总结,启发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对自身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完善。点评要注意的一点是,除非存在明显的错误,一般不应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做对与错的评判,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就是有价值的。

(五)撰写案例讨论报告。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撰写案例讨论报告。一般认为,案例讨论完了,案例教学过程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教学资源的效率,案例讨论完了以后,要求学生课外再去撰写一份案例讨论报告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撰写案例讨论报告,学生可以总结案例讨论经验,吸取其他同学发言中的有益观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老师点评的启发下,再次反思案例,进而得到提升认识。因此,撰写案例讨论报告是一个再提高的过程。

四、《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及经验总结

(一)教学效果。《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学效果。主要在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通过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要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有89%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对案例教学课的兴趣普遍浓厚。

(二)经验总结

1、《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应大力推广应用。

2、案例筛选非常重要。尽管政府预算与管理方面的案例素材很多,但选取到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案例并不容易,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耐心搜寻。只有合适的案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一次案例教学课,由于案例选材不是太好,结果课堂案例讨论就显得不热烈,教学效果也普遍反映不太好。可以说,案例筛选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

3、案例教学过程应完整。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至少应包括:(1)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提交案例讨论准备报告);(2)教学案例阐明与分析阶段;(3)教学案例讨论阶段;(4)教学案例点评阶段;(5)撰写案例讨论总结阶段(提交案例讨论总结报告)。为保证案例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五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教学案例讨论阶段固然最重要,但缺乏准备阶段的案例讨论是没有基础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阐明与分析阶段是引导学生,提高讨论质量。点评阶段可以进一步增强效果;撰写案例讨论总结报告可以使讨论效果进一步升华。有许多案例讨论不太注重准备报告和总结报告工作,是案例讨论的效率损失大增。

4、案例教学的学生人数应适当。一般来说,30人左右比较合适,人数太多太少都会影响讨论效果。人数太多了,授课老师顾不过来,人数太少了,影响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当学生人数到100人左右时,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应分成两个组讨论。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备案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子文书,档案管理系统,架构研究

 

文书档案管理作为电力企业M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启用,电子文件日益成为企业文件的主导形式,这就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收集、积累、整理、形成档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为此,就需要一套文件、档案一体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文件、档案一体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是指将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两个管理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管理系统。目前电力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电子化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管理上还不够规范。为此,需要在进一步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同时,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工作。

1.电子文书档案与纸制档案的关系

在目前电子文书档案还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时候,必须保证电子文书档案管理与纸制档案管理的有机结合。在通过纸制档案管理,保证法律效力的同时,通过电子文书档案管理,实现管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方便查询和借阅。

2.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电子化规范化的好处

1)可以轻松的实现对档案目录信息的管理。发表论文。与文件处理系统连接后,档案目录信息可由计算自动生成,只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少量的调整工作,最大化的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可以实现档案全文存储与检索。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存有文件的全文,不仅能实现档案目录检索,还能实现档案的全文检索,这就为档案的利用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另外在档案全文存储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档案的网上远距离传递。

3)可以实现多媒体档案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多样化的档案信息,需要集中统一的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不仅可对目录、全文信息进行管理,而且还可以做到文字、图形、静态图像、动态影象、声音等多种形态的档案信息集中统一管理。

4)可以实现档案业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业务工作,是指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内容。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收集、整理、档案著录标引、档案销毁前的价值鉴定等,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收集和掌握档案业务工作的管理信息及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具体分析,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增强预测能力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计算机对档案基本情况的统计和档案借阅归还的管理,可以随时掌握档案机构、人员知识结构、馆藏、借阅、归还、设备、经费等基本情况及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规范化,可以提高档案业务工作的效率、降低档案管理者的劳动强度,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档案检索、借阅,亦可进行档案业务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借阅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减少档案丢失、泄密的危险。

3.实施原则

系统实现过程应遵循以下技术原则:

3.1 开放性

基于业界开放式标准,并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3.2规范性

系统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及集团公司制定的档案管理办法。

3.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方便扩展设备容量和提升设备性能,具备支持业务处理的灵活配置、业务功能的重组与更新的灵活性。

3.4安全可靠性

提供良好的安全可靠性策略,支持多种安全可靠性技术手段,制定严格的安全可靠性管理措施。

3.5先进性和前瞻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设备和技术,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4.档案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

4.1安全性

因为是网上档案室,所以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要求。系统必须确保只有经过授权、认证的用户才能使用本系统,而且普通用户不能修改、删除档案库里的归档文件。用户能直接查看符合用户查阅权限的档案的内容,超过用户查阅权限的档案,只能查看档案的索引信息,如需查阅档案的内容,经过授权流程后,方能查阅档案内容。绝密文件,系统不提供网上检索、查阅功能,用户可以在网上提出查询申请,由档案管理员审批后,在指定地点和时间由机要员陪同观看。

4.2易用性

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使用者并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因此,系统的用户界面必须确保尽可能的友好,方便用户的使用,尤其在档案的录入部分,应该提供统一的界面,使档案管理员能方便的录入,减少文本转换的次数,用最少的操作完成最多的功能。

4.3高效性

系统应提供更多的功能,尽量的减少档案管理员的工作量。发表论文。另外,系统还需具备良好的提示帮助功能,减少用户的学习时间和误操作的机会。发表论文。

4.4和纸质文档管理充分结合

在现行条件下,电子文档仍然代替不了纸质文档。纸质文档仍然需要精心保管,妥善维护。纸制档案的管理方法应该在电子档案的管理方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电子档案的管理方法应该尽量的减少手工管理档案的工作量。其次,系统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文书档案管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减轻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实时掌握各级节点系统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升级扩容提供数据依据。系统管理主要包括:主机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而且要支持集团公司的系统管理能够与各省的系统管理实现互联,即可实现部分垂直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萍,宋雪雁.电子档案管理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马永飞主编.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3]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5]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交易项目工作简报第I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2008年1月10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