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梅州文化论文

梅州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5 21:41:55

梅州文化论文

梅州文化论文篇(1)

摘 要:梅州的民间信仰相当复杂,其中地方的水神、商业神祗信仰圈与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圈互动,形成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天后信仰。近年来的田野考察实证,并参考地方文献,可以看出天后文化在粤东内陆山区已经俗化,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士绅在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互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了重要作用。中图分类号:G127 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_4225(2004)02_0084_006 天后是粤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之一。随着天后信仰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天后文化"。比如凡天后宫所在地或是码头港口或是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商贸的交易场所。天后信仰不但在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颇有影响,而且在内陆山区的韩江上游主要码头、墟市也相继建庙奉祀。因此,研究粤东梅州山区的天后信仰,进一步挖掘历史上沿海与内陆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民俗学、宗教学等的宝贵资料为现代化服务是极有意义的。 本研究以梅州市为考察重点。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韩江上游之梅江流域。境内多山,有梅江、石窟河、松源河、宁江、琴江、潭江等,水路纵横交错。历史上的梅州在清嘉庆年间从潮州府分治升为嘉应州,下辖程乡县(即今梅县、梅江区)、兴宁县、长乐县(即今五华县)、平远县、镇平县(即今蕉岭县)。梅州的民间信仰相当复杂,其中地方的水神、商业神祗信仰圈与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圈互动,形成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天后信仰。关于天后信仰在粤东梅州的形成与传播,请参考拙作《天后文化在梅州的形成和传播》,此不赘述。本文是作者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田野考察实证,就天后文化在粤东内陆山区俗化,及地方士绅在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互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作一描述性的分析。一孔之见,请方家教正。 一 梅州地区的水神崇拜考察 在传统梅州,俗民保留着极具初民图腾信仰遗俗的地方水神崇拜。崇拜的地方水神主要有:"仙人叔婆"、梅溪公王、龙王、水扛伯公等,庙宇或神坛遍布山区的村村寨寨,并以村社或宗族聚落群形成大小不一的信仰圈与祭祀圈。关于梅溪公王崇信,学界已有专著介绍,此不赘述。下面介绍"仙人叔婆"等地方水神。 笔者1996年七八月间对梅州地区民俗考察时发现,在梅江两岸如蕉岭县的新铺镇、梅县的松口镇等社区,村落有"仙人叔婆"的信众。先是在新铺镇考察,当时得林清水先生帮助,考察其林氏宗祠(位于该镇上南村),但见该祠大门口左侧的墙上供奉有"仙人叔婆之神位",旋即访问林氏宗族老大。尔后在梅县松口镇考察时,亦在官坪村黄家大围屋炽昌堂发现同样的民俗现象。后来回到学校与学生谈起此事时,听兴宁县、平远县、五华县等地的学生反映,他们家乡也有类似的民间信仰。换言之,"仙人叔婆"信仰在梅州山区比较普遍。梅州旧时称从事航运行业的人为"船家"。船家敬奉的行业神是"仙人叔婆"。"仙人叔婆"的神坛多建在沿江河口或岸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凡行驶在同一条河流的船家,都要集体祭神"仙人叔婆"。此外,船家还往往把"仙人叔婆"请上船奉祀,其神位设在船仓的篷壁上,俗谓"船头伯公",每逢开航和到达之日以及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敬拜。 新埔镇地处石窟河中游,聚居着陈、林、曾、邓等20余姓的本地商民,也有来自潮汕各县的商户与船家。旧时镇上有以行业分类的米商公会、商会、船员公会等,各业虽未见有统一的组织,但却有统一的祭祀活动,那就是崇拜"仙人叔婆"。 奉祀"仙人叔婆"的地方是"郭仙宫"。宫的建筑规模虽小,正堂内神龛无神像,仅一木质神牌,上书"法妙仙人之神位"。在该宫门外竖有两根石柱,两柱间竖起一根长长的旗杆。传说"郭仙宫"是新铺镇的风水文化中心,因为新铺墟市傍山沿河筑占,长长的像条木筏,传说就是靠这旗杆拴住,才不致被洪水冲散,而稳住旗杆者正是"仙人叔婆"。换言之,在俗民的心目中,是"仙人叔婆"保护了新铺墟的安全和兴旺。 商户船家初一、十五必进郭仙宫上香。而一般信民则主要参加每年正月半后"起福",十二月"完福",俗称到宫里"做好事"。凡做好事时,四乡群众亦前往凑热闹,并请和尚或尼姑念经助兴,开桌摆凳,共进午餐。据笔者综合考察资料分析,地方水神"仙人叔婆"神灵的原型是蛇。"仙人叔婆"信仰是南方原始图腾龙、青龙信仰的遗俗。传说郭仙宫附近居住着一户曾姓人家,其祖宗为两兄弟,以撑船为业。一次船行至潮州一带,做弟弟的忽然神智不正常,不想吃饭,口里"哥哥叔婆太""哥哥叔婆太"念个没完。当时船上出现一条蛇,做哥哥的见了着慌,对蛇说

梅州文化论文篇(2)

       开放梅州是要求梅州要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机遇,继续走开放之路。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之路让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近期,国家和地方领导人都重申继续深入改革开放的责任感和紧迫性。梅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理应顺着改革开放的大势,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持续稳定增长和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为梅州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按国际发展经验,我国将有一个长达近半个多世纪的增长期。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高速增长期达15至25年,然后转入持续增长,或者进入相对衰落。中国一是大国,二是不发达,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上说可拥有40-50年高速增长期。如果说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之中,那么中国—东盟自由竞争区的顺利推进又意味着中国已经融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为我国更好的利用好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梅州应踏准我国经济发展的节拍,顺势而为,采取合理的开放战略,将梅州的发展深深融入到全球、全国经济发展的双循环中,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其次,泛珠江区域合作战略的提出优化了梅州的区位优势。尽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但作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区域概念,其前景是光明的。以香港为连接国际市场的枢纽,泛珠江经济区将可能成为世界最庞大的制造业基地;以世界制造业基地为基础,成为国际物流网络和国际采购重要区域;将形成一个约占世界人口1/13的巨大城市群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互补的新兴经济区将崛起于南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的提出,不仅改变了梅州作为粤东山区的传统定位,而且为梅州融入大珠三角、泛珠三角,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累工业化起飞所需的产业、资金,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分享区域合作带来的红利,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竞争提供了新机遇。

       因此如何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实施开放梅州的战略,利用后发优势,争取后来居上是梅州今后发展首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为此,梅州必须确立发展新目标、增创发展新能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筑发展新环境。

       工业梅州要求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梅州市农业经济曾长期占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先天不足。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梅州市经济一直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一直是困扰梅州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尽管我们想了不少办法,付出了不懈努力,但这一矛盾一直没有根本性的解决。究其原因,关键是工业不强,特别是缺乏对地方经济起支撑作用和支柱作用的大工业、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梅州市有丰富的资源,铁、石灰石、稀土等储量居全省前列,但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多数企业的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的含量很低;梅州市有大大小小的名牌产品20多个,但名牌产品没有变成“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也没能带动产业的发展壮大;梅州市工业门类齐全,有34个大类,但真正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不多;梅州市还没有1家企业进入全省50强。很多年以来,梅州市工业发展的水平离发达地区和人们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要知道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财税增收的主源泉,是地方发展的主课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梅州”发展战略,创新山区工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梅州市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明显提高,后劲明显增强,整个工业逐步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实施 “工业梅州”战略给梅州市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激发了山区重视工业、关注企业的热情,全市上下发展工业的目标将更高、决心将更大、愿望将更强。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山区建设新兴制造业基地的总体要求,必将再次掀起实施“工业梅州”发展战略的新一轮高潮。

        生态梅州的实施需要着眼构建长远发展优势,提升绿色竞争力,实现“绿色崛起”,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梅州提出的“生态梅州”设想,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林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生态旅游体系、生态城市体系和生态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生态质量,将梅州建设成全省的生态经济区,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良性互动。在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经济发展饱和的情况下,梅州山区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和优良的环境资源,通过生态梅州的建设,足以化“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劣势为优势,使之成为外来投资者青睐的投资福地。

       以前,由于不注重环保,梅州市的水泥、造纸、矿产冶炼等资源密集型工业排出滚滚浓烟和无数污水,梅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治理工业废气、废水。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点,梅江的保洁治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城市建设方面,梅州把环境治污纳入城市规划,细化城市生态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市区绿化,增大城市环境容量,打造生态城市。

       经过几年的绿化造林和坚持不懈的治污,目前梅州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达70.5%,建立了自然保护区48个,此外梅州还建立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37个,森林公园25个。梅江“一江两岸”改造项目,集防洪、休闲、观光、交通于一体,获得了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得更多的投资进入梅州,促进了梅州的经济发展。

       文化梅州建设要求立足山区人民的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推动科技进步,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和谐文化,并利用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

       多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建起了东山教育基地、院士广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出《等郎妹》、《桃花雨》、《客家意象》等文化精品,举办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世界客商大会,出版一批客家文化研究著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壮大和繁荣,为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梅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的精神,正在积极谋划更高层次的“文化梅州”发展战略,这是对梅州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

      此外,梅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一流的山水、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文化底蕴,与其他城市不同,梅州的景观是“山水田园”、城市符号是“客家文化”,其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文化”。最近,文化部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首批十大“文化生态保护区”,鉴于梅州地区客家文化遗存的典型性、集中度和现状保护及其在全国的影响力,广东省要求梅州率先打造“客家文化生态区”。而梅州市委、市政府也在新的一年开始着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这些都充分表明,梅州无论在地缘、人缘方面,对于发展“文化经济”可以比其它许多城市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梅州发展“文化经济”的突破口是“文化旅游”。

梅州文化论文篇(3)

[关键字]客家文化;地域特色化;特色旅游;绿色产业

Abstract: : Meizhou Hakka cultural base of the buil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f Hakka culture,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industrial scale, intensive, professional level, to carry forward the fine cultural industries to explore the city cultu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Meizhou,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of the citysignificance. The concept design has made ​​some prominent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Hakka culture,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solve the base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outlook to crea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layout of the service facilities, so that the base functions more reasonable, more prominent geographical features.

Keywords: Hakka cultur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special tourism; green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文化归纳起来有:客家话、客家文教、客家艺术、客家文物、客家民居、客家学术流派、客家餐饮、客家服饰、客家习俗等。随着梅州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城市建设中的客家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是,目前梅州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建设来看地域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基于此,本文以梅州客家文化基地概念规划为例,对城市重点地区的地域特色化建设进行探讨。

1项目背景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东北的中心城市,是客家人集中居住之地,素有“客都”之称。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着力推动客家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客家文化产业基地所在的东山片区已经具备开发文化与教育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只要全面整合资源,围绕做活山水文章,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基地的建设为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注入新的活力。

2地域特色文化分析

2.1梅州文化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文化独树一帜,梅州地域文化主要有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其中以客家文化最为典型。

2.2客家文化解读

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与周边文化相互区别的移民文化。其文化主要体现在客家语言、建筑艺术、餐饮文化、传统文化、山歌文化、客家服饰等方面。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兴盛的文教,造就了一批光耀中华的历史文化名人。

2.3梅州客家村落建筑与布局特征

梅州山地丘陵广布,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梅州客家先祖创造性地构筑了客家民居山地建筑模式。客家村落、建筑选址布局,是对中国传统择居选址思想继承与发展,探索适合山地村落布局形式与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功能要求的结果,是客家民系智慧的结晶。

3基地现状、swot分析

3.1本项目基地处于梅州城区边缘,面积约3.72平方公里。梅江从从项目基地两侧蜿蜒而过,项目基地可俯瞰梅江与整个梅城。现状基本上处于原生态状态,区域内以丘陵、沟谷与水库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比较复杂。

3.2综合分析

3.21优势

区位:与城市中心区关系密切,是梅州黄金旅游线上必经之地

交通:具有方便的陆、空交通条件

资源:具有丰富的原生态的山、水资源

文化氛围:周边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名胜古迹

3.22劣势

如何规避场地自身不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场地山地多,平地少且分散,大部分平地为水库的泄洪区,开发难度大

场地本身文化资源匮乏,场地的特色与知名度不够

场地内有一定数量的民房和公墓,拆迁难度大

3.23机遇

国家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绿色崛起的政策支持

作为世界客都,具有广大海内外客籍市场资源

梅州旅游定位:梅州明确以“塑造世界客家之都,打造客家文化精品、热泉康体休闲特品和山水休闲度假名品的旅游发展定位

3.24威胁

如何在各地都打“客家牌”的形势下,在周边众多项目当中脱颖而出

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成为梅州旅游重要的一站?如何在地块山地多,平地少,不利因素多的场地条件下,化不利为有利

如何促进梅州旅游业发展,引领新梅州文化旅游新模式

4主题研究

4.1旅游市场分析

梅州拥有全球1.2亿客家人的潜在客群,梅州市旅游消费市场主要以国内为主,境外为次,已初步形成“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并存的市场格局。现状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一定的旅游品牌,因交通的限制和没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有效辐射,外地高消费客群比例较少;市场旅游产品初级,无法实现强有力的持续吸引;本地客群可支配收入较低,消费能力有限。

本项目旅游功能站位需要跳出区位困局,把旅游过路站变成旅游目的地。针对市场,通过走差异化路线、对客家文化深入发掘和体验,吸引海内外广大的客籍消费群。

4.2商业及商务市场分析

梅州现状城市商业落后,城市缺乏休闲类商业项目;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高端消费功能缺失,导致城市的高端消费外溢;经济发展将催生商业向综合业态方向发展,休闲娱乐将在未来商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补缺角色。

本项目商业依托区位条件,与项目邻近构筑新的城市核心商圈。选择街区商业形态,与项目旅游和自然资源结合,打造城市休闲商业和旅游目的地商业,营造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多选择消费空间。

5设计定位与设计理念

5.1定位

(一)战略定位:

“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客属地区文化传播中心”“客都新文化产业改革示范项目“

(二)市场定位

以梅州地区、国内客籍地区为主要客源市场,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为次要客源市场。

(三)目标客户群定位

海内外客籍华侨、客籍年轻人、客籍成功人士、其他热爱客家文化人士。

(四)项目功能定位

打造以“客家文化”为主线,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养生度假、生态体验、健康人居的绿色产业链。

5.2定主题

宜文、宜游、宜闲、宜居、宜绿

6地域化特色的概念设计

6.1布局要点

在功能空间布局上,紧密结合项目场地“一山三谷”的地形地貌特点,并融入易经思想、五行说及风水理论,将功能、形式、寓意三者有机结合。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体验、景观打造、经济效益四者的有机结合。

6.2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客家精神

通过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崇文重教,文武兼备;尊福敬宗,敦乡睦里;谦和处世,与人为善四大特征。以客家精神为源,演绎文化产品:如文化产业、名士园;终身教育、养生、健身;客家风情小镇;特色教育、退休示范社区。通过产品设置,传承客家文化之灵气,弘扬客家之精髓,为项目主题策划开拓途径。

6.3现状场地景观元素―湖、山、溪、谷、江

整体布局以现状景观为核心,东西两翼展开,分别以湖、山、谷、溪,江为主题打造不同的版块:旅游休闲版块、山林公园版块、溪谷田园版块、养生休闲版块、旅游集散版块。

7结语

梅州文化产业基地概念规划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化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以绿色生态为本,以客家文化为魂,将山、水、人文全程演绎,实现以生态促旅游,以文化提升旅游档次。项目以客家文化为主线,通过客家风情小镇、城市商业综合体、客家祭祀广场等重点项目的打造,地域特色更加突显,形成梅州客家文化展示平台与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对于提高梅州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智敏,对梅州传统客家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山西建筑.2006,(9):39

[2]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4]房学嘉等.客家文化导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5]杨赐文.论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16(5):

梅州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试点市;倍差法;国民旅游休闲计划

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政策是通过制订扶持政策,采取激励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调动全社会参与旅游休闲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该政策于2010年2月开始实施。本文通过对试点市梅州与非试点市湛江之间比较,对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效果进行评估。

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定量数据为2009 年和2011两年市旅游业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费情况,其中试点市梅州为干预组, 非试点市湛江为对照组。

2 研究方法

倍差法

对定量数据采用倍差法进行分析,假设2009 年试点市与非试点市国内旅游业收入分别为Yt0,Yc0,2011 年分别为Yt1,Yc1,则政策带来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净变化为DID =ΔYt-ΔYc=(Yt1-Yt0)-(Yc1 -Yc0) ,倍差法的基本模型公式为:Y=α+βt+γd+δtd+ε,其中α 为常数项, β 为随时间变化的自然趋势效应, γ 为样本间的差异效应, δ 为干预带来的净效应, ε为不可观测的影响因素,t为时间虚拟变量,试点前t=0,试点后t=1;d为虚拟变量,试点区d=1,非试点区d=0..利用Excel 2007 整理获得的定量数据并导入Eveiw6.0 构建数据库,分析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对的试点市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影响。

3 结果

干预组梅州2009和2011年国内旅游业收入分别为48.51亿元和113.94亿元,增长率135%,对照组湛江国内旅游业收入分别为51.64亿元和90.56亿元,增长率75%。

表1 倍差法测算干预组地区国内旅游业情况

3.1 干预组国内旅游收入变化情况

无论是应用自身前后对比还是使用倍差法分析,梅州国内旅游收入均呈上升趋势,采用自身前后比较,梅州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5% ,采用倍差法控制其他非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政策因素带来的指标变化影响后发现,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政实际造成梅州国内旅游收入上升,净效应δ为正(δ=21.27115)(见表1),指标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

3.2 梅州与湛江旅游人数情况对比

梅州与湛江国内旅游人数均大幅度增长,但湛江增长明显高于梅州,其原因在于2009年湛江旅游业未被社会关注,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人数基数小;第二,湛江常居人口数量多于梅州,2011年分别为426.81和706.92万人;第三,湛江依靠优越的旅游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多于梅州。第三,通过对地区三星级以上宾馆数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梅州增长率为93%,大于湛江。

4 讨论

4.1 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促进梅州旅游业发展

梅州地理位置和交通上并不优于湛江。但通过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政策使梅州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梅州文化是招牌,人才是特产,生态是优势。通过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的策划开展,梅州的客家文化、绿色生态、红色经典三大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逐渐发挥其重大的产业价值、市场价值,提高了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梅州旅游业进入急速发展的时期。 第二,南航为梅州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梅州与南航合作是计划之一,南航在确保梅州至香港、梅州至广州航班正常飞行的基础上,开通梅州至深圳、厦门、上海、北京、台湾等航线,并利用本身的航线网络、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等资源,为梅州宣传世界客都旅游品牌提供优惠条件,把梅州打造成中国最佳国民旅游休闲目的地。第三,政府的资金支持也是重要条件,广东省中旅计划投资五亿元人民币,在资源开发、设施建设、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与梅州开展全方位的旅游合作。

4.2 湛江旅游发展建议

第一,细分市场,发挥优势。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基础上,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介加强宣传,提高湛江海滨旅游景点知名度开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出行的舒适性。

第二,政府加大投资及规划,保护尚未开发的海岸沙滩,先基础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对尚未污染和利用的海滩开发为旅游景点,并加强监管和保护。

第三,建立完善健全的融资平台,为风险投资公司和旅游相关行业创业者提供一座便利桥梁,达到双方互惠互利的效果。并定期举行与旅游相关的大学生活动和比赛,提高大学生对湛江冰海旅游业的关注,为建设湛江知名城市滨城市增添动力和机会。

第四,通过高等院校培养一批旅游业专业人才,为湛江的滨海旅游业发展壮大提供优秀的接班人。学校与滨海旅游企业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实现培养人才和提高知名度“一举两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凯,孙强,左根永,等.山东省基本药物制度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及患者费用影响研究:基于倍差法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04:62-64.

[2]程占红,张金屯,上官铁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关系:旅游影响系数及指标分析[J].生态学报,2003,04:703-711.

[3]李静,张凤,杜乐乐,等.中国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93-95.

[4]孟萍.广西做足中药旅游“特色”文章[N].中国旅游报,2012-06-25(006).

梅州文化论文篇(5)

[主题词] 山区城市 城市化

一、梅州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梅州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为粤、闽、赣三省交汇之处。梅州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地域载体,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良好。

梅州自1052年宋代建城以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城市发展史。2009年,梅州市域户籍人口为507.36万人,常住人口为414.4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5%。国内生产总值为519.29亿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58元,增长9.4%。三次产业构成为20.8∶40.4∶38.8,工业在城市三大产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梅州市区建成区面积为39.6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约40万。

(二)阻碍梅州市城市化发展的相关问题

1、城市经济总量小

梅州城市经济总量过小直接制约了城市化发展进程。虽然近15年来,梅州的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整体上梅州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属于广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2009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GDP总量与人均GDP排名中,梅州GDP总量在全省21个地市中排第17位,人均GDP排名更是位处全省末位。

从近年来梅州经济实力在全省的比重看,其地位也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从1993-2008年的经济数据表明,除2008年略有上升外,梅州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在十五年间逐年下降,从1993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32%下降到目前的1.32%。

与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比较,梅州的GDP总量排名低于韶关、汕头、湛江等同处珠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表1梅州与省内其他区域中心城市2009年经济数据的比较

城市 省内位置 GDP总量 人均GDP 经济增长率

韶关 粤北中心城市 578.75 19549 10.1%

汕头 粤东中心城市 1035.87 20385 10.7%

湛江 粤西中心城市 1156.67 16647 10.6%

梅州 粤东北中心城市 519.29 12558 9.8%

在闽粤赣经济协作区13市中,梅州GDP排名第九位,人均GDP排名第十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排名靠后,外贸出口总额处中下水平,梅州区域经济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2闽粤赣经济协作区13城市经济指标一览表(2008年)

GDP

(亿元) 人均GDP

(元) 出口总额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厦门 2- 1560.02 1-62651 293.94 204200 418.92

漳州 3- 1002.01 5-21073 38.76 50100 363.78

泉州 1- 2705.29 2-34840 57.96 235000 906.11

龙岩 7-672.85 4-24400 4.59 50615 208.36

三明 8-666.92 3-25407 7 6600 182.92

梅州 9-477.88 11-11604 5.78 12859 228.03

汕尾 12-350.23 10-12035 10.85 25500 232.21

汕头 4- 974.78 6-19384 43.23 19398 569.16

潮州 10-442.8 8-17317 17.8 9200 170.6

揭阳 6-725.03 9-12679 20.98 20400 265.29

赣州 5-834.77 13-10016 9.73 2092900 266.95

抚州 11-434.05 12-11227.01 2.67 165.2 167.61

鹰潭 13-256.61 7-17705.86 2.41 1.02 61.27

注:1、资料来源:各市统计年报。

2、GDP、人均GDP两项中,“1-”表示该市在该项中排名。

2、城市的综合功能不强

在去年提交的《梅州总规实施评估报告》中,报告编制方进行了总规修编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道路、停车场及人行天桥和隧道等交通设施,还有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的建设还不能令公众满意。这与梅州近几年来不断加大设施建设,尤其是纪念园、客家公园与东山教育基地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发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与市民切身相关的日常设施的建设滞后于服务整个城市和区域的设施。加紧完善直接为市民生活服务的设施是未来梅州市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治安、噪音严重、卫生状况、公交服务水平等软环境也是市民集中反映的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梅州经济基础薄弱,商贸、物流、教育、文化、医疗、体育、咨询、旅游、信息服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都有待大幅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不强,导致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较弱,城市化凝聚力较弱,市民幸福指数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化进程较慢。

3、城市发展空间狭窄

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狭窄,所辖土地面积只有298平方公里,而周边城市的情况是:河源450平方公里,韶关2856平方公里,赣州479平方公里,龙岩2681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梅州中心城区明显偏小,而且其中相当部分是不能建设的山地和河流用地,所处盆地静风率高。

根据《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梅州中心城市的主要定位是闽、粤、赣边区及粤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但至今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城市首位度偏低,对外辐射能力较差,人口规模较小。而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发展空间狭小,使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历史资源保护、居住环境优化等方面面临两难的抉择。同时,梅州市市区和梅县县城同设在仅有100平方公里的梅州盆地,市、县同城进一步加剧了梅州中心城市空间狭小的格局。

二、梅州市城市化发展策略

(一)提升城市经济总量

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将直接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实现一切城市发展目标的基石。梅州市城市规模小,城市化程度较低,城市各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亟待提升,客家文化需要整理、开发和延续……种种问题,都与城市的经济实力息息相关。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梅州城市发展的坚实后盾。

梅州需牢牢扭住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招商、园区开发、城市规划、优化环境和改善民生这六个“关键环节”,打造以新型特色工业、旅游先锋产业、精致高效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健康疗养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主体产业群,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构建具有梅州特色的生态型、循环型、低碳型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全省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特色鲜明的宜居城乡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带。把梅州建成广东重要的绿色现代产业基地、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极大增强梅州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

(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的聚集的过程,从长远来看,那样只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导致人们对城市的“离心”而非“聚集”。城市化带来的各项便利和规模效应将淹没在种种现行的城市弊端中。

按照“建设幸福广东”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指数。围绕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加快推进惠民利民工程建设,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心重点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民做大事、实事、好事,科学制定幸福指标评价体系,让幸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人民群众享受得到的成果。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抓好劳动力资源开发建设,着力打造梅州劳动力品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妥善处理劳资关系。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致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客家文化产业城”。使城市成为宜居宜业的载体,增强城市化的凝聚力。

(三)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梅州是山区城市,可用于城市建设的空间较少,且相对零散,集中利用不便。如何为山区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策略:

针对当前山区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仅靠中心城区自身的规模扩张尚难以实现。受地理环境特征的限制,山区中心城市的用地范围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山区中心城市功能的调整与提升,如在原有中心城区现有辖区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实现难度太高,或者根本不能实现。因此,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束缚,从市域层面着眼,通过空间跨越式的功能组团模式,在更大的空间范畴内,重新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拓展城市功能,共同塑造功能组团型的山区中心城市格局。

梅州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纸马艺术 湘南文化 永州地理

永州纸马作为中国纸马艺术中的地方品种,虽然诞生于独特的汉瑶文化土壤,却因地缘偏僻,文明落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故其在当地民俗生活中运用广泛,保留完好。究其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其一,湘南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条件与巫楚文化传统、瑶族自然崇拜、道佛宗教融合是永州纸马艺术产生的内因。

地理条件:地理上,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西南接广西桂林、东南临广东,地域偏僻,交通阻塞,经济欠发达,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当地民风淳朴,自然条件优越,是农业耕作的理想地方。境内留存舜文化、柳宗元文化、瑶族文化以及女书文化遗址,同时这里又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来是道、儒、佛较为活跃的地区。

历史文化:历史上,永州古称零陵,《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我国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34处重要古地名之一。战国时期永州地属楚国,楚人信鬼神崇尚巫术,《汉书·地理志》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永州人遇到事情习惯通过巫术求助于神灵,希望可以得到神灵的庇护。现实生活中即便人们遇到眼皮跳动、心神不宁之时,也会去找算命先生问个究竟。遇到一些红白喜事,或者建房打井,或者架桥修路,甚至庄稼遭受旱灾虫灾时,人们都会请当地“师公”①印刷一些相应的纸马,祭祀祖先神灵,以求消灾降福。

瑶族崇拜:在民族文化上,永州是一个以瑶、汉民族为主的杂居地。据有关文献记载:“永州是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唐代时,蓝山县境内居住瑶民3754人,这是瑶族人口首次见诸记载。到了清代,永州各县都有瑶民居住,聚居地称为‘峒’,境内有瑶峒120处,分布状况与现在相同。”②所以说自古以来永州就是一个瑶、汉民族杂居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先进地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产品不断输入大瑶山内部,瑶汉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汉文化的不断冲击、影响、渗透下,使瑶族传统的民俗文化本体发生变化,主要包括以观念、信仰为主的隐形民俗文化体系。以前,瑶族信仰神灵主宰一切事物,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他们以神灵活动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在江永、江华等地调查中发现,仍然有为祈求小孩能健康成长而在古树上或岩洞石壁上改名寄门的习俗;有家人生病了则在门楣上贴纸马,以驱鬼避邪;新建成的房屋必须举行“上梁”仪式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当然,近年来这些习俗不如以前那么浓厚了,但是瑶族一些固有的信仰和习俗却仍然保持完好。在传统节日上如春节、清明、中秋等都与汉族相同,但是瑶族自己还有一些特有的节日,如“农历二月初一的‘赶鸟节’,四月初八为纪念牛神的‘牛生日’,六月初六为酬谢狗带来稻谷种子功劳的‘吃新节’,以及十月十六为祭祀祖先盘王而举行的最为隆重的‘盘王节’。除信仰盘王外,还有部分梅山地区的瑶族信仰‘梅山神’。瑶族人民在生活中更是禁忌较多,如不准吃狗肉、不能用脚踏撑架火炉、不能坐门槛和妇女烧火的凳子等等。”③这些不同的民族信仰与习俗说明了永州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永州虽然地缘偏僻,但是历史悠久,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为纸马这一民俗文化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其二,永州纸马和湖南滩头年画、纸马的风格相近,笔者经比较研究得出永州纸马的产生发展与周边民间艺术交流关系较大。

滩头年画、纸马:滩头年画的生产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滩头镇旧时为宝庆府属地,历史较为悠久。据笔者查阅《隆回县志》,其中记载了滩头年画发端于明末清初,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可见年画在滩头的历史极其深厚,再者其艺术特色鲜明,制作工艺独特,在中国诸多年画产地中也独树一帜。又据冯骥才著《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记载:“滩头年画的种类包括门神、门画、吉祥画、神像画、纸马等,其中纸马又分像马、科马两类。”在这里滩头纸马归属在滩头年画范围中。我们从滩头年画和纸马的工艺手法、制作材料以及实际运用功能上分析,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再从这两者的发展史来推断,滩头纸马就是滩头年画的前身。滩头纸马和其他地区纸马的社会功能基本一致,主要用于祭祀活动。滩头纸马和年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必然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滩头旧称“楚南滩镇”,楚地人们崇尚巫术,信奉神灵。同时这里又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梅山文化是瑶族先民创造出来的神秘独特的地域文化。至今这里的巫风习俗还活跃在民间,滩头纸马在民间依然存在就是一个例证。在滩头梅山地区,人们信奉的神灵鬼怪庞杂繁多,所以纸马品种较为丰富,滩头纸马中有一种较为特别的,当地人俗称“相衣”,是用于丧葬仪式的一种神像。“相衣比一般的纸马要大一些,只印了神像的头面部。在布置水陆道场时,将各种相衣挂在灵旁,再用一些带颜色的纸剪成帽子、胡子、衣服贴到相衣头面部相应的部位,表示诸位神灵都来领受香火。而神像的相貌各异,性格鲜明,或凶恶、或温和、或怪诞、或庄重。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有佛祖、阎王、玉皇等。”④

永州纸马和湖南滩头年画、纸马的渊源关系:究竟永州纸马和湖南滩头年画、纸马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呢?笔者通过查阅史料比较发现,永州纸马可以追溯的源头就在滩头,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对永州纸马和滩头纸马的关系进行论证。第一,永州、邵阳两地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相隔100公里左右,历史上很多时候都同属一地。汉武帝时期,设置了零陵郡,从此零陵为郡级建制均未间断,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料记载:“零陵郡辖7县4侯国,其中4侯国包括泉陵侯国(今永州、祁阳、祁东、东安等地),都梁侯国(今洞口、绥宁、武冈等地),夫夷侯国(今新宁、邵阳县等地),舂陵侯国(今宁远、新田及祁阳金洞一带)。概括说,零陵郡辖地相当今湖南邵阳以南的资水上游,衡阳、道县之间的潇水、湘江流域和广西桂林地区。”⑤此后零陵辖地虽屡经变化,但是永州、邵阳两地却经常同属一地;第二,两地瑶族同胞共同信仰“梅山神”。梅山地区是瑶、汉、苗等多民族杂居之地,由于地处较为偏僻,当地文化在汉文化的不断交融、同化下,形成了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瑶族人民信仰梅山张五郎,相传他是狩猎神,所以人们把他供奉起来,逢年过节,尤其是出门狩猎之前,必先祭祀一番,才能满载而归。两地均有纸马“梅山”。邵阳“梅山”以三个普通农夫形象出现,而永州“梅山”则表现内容更为丰富形象,画面上、中、下分别描绘了“梅山神”在空中射鸟、山上捕兽、水下网鱼的情景,永州“梅山”纸马的内容与邵阳滩头一带流行的三峒梅山的说法非常一致。邵阳地区对三峒梅山的说法有:“上峒梅山,围山打猎;中峒梅山,掮棚放鸭;下峒梅山,捕鱼捞虾。”⑥可见,永州和滩头在信仰梅山神上有共同点;第三,两地纸马艺术特点上存在共同点。如两地纸马“财神”人物原型同为赵公明,在构图、动态等方面极其相似,只是在线条的运用上面稍有区别。滩头“财神”画面多以直线为主,寥寥几刀就把人物动态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显得较为古朴;而永州“财神”线条多为弧线,人物造型追求准确严谨,线条流畅;第四,永州地区古时雕版印刷事业发达,盛产刻工。从宋代开始在许多历史文献中就有记载今永州地区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情况。“永州曾经刊行过《柳河东集》,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八月零陵郡守赵善椹重刻柳集,令永州州学教授钱重细加校对。”⑦在宋代永州就能刻印柳宗元全集,对于这偏远的地方来说实属不易。在当时对于永州地方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第五,时间上也是一致的,滩头年画发端于明末清初,而永州纸马原版上有详细记载,制作于清光绪辛卯年。通过比较后不难发现,永州纸马与滩头纸马不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着极其相似的一面。从而可以推断,永州地区曾经盛产刻工,为当时滩头年画的制作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力量,同时刻工也把各种民间习俗以及纸马带回到永州。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永州纸马的源头就在滩头。

结语

永州纸马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永州地处湘南文化的地理位置、所植根的湘楚历史文化土壤有很大关系,永州纸马的应用和存续方式亦和汉瑶杂居的复杂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关系颇深。研究永州纸马艺术的形成原因,对我们了解永州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传统有积极意义。

(注: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C0685;2012年湖南科技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2XKYTB038)

注释:

①因为“师公”是永州当地对巫术活动主持者的俗称,全国各地称呼不同,故而需要说明,以避免文字会意的误解。

②③⑤张泽槐.永州史话[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④钟新梅.滩头年画与乡风楚韵[J].永州: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⑥唐文林,王浩宇.滩头纸马与万物有灵的民间巫祀[J].装饰,2008(8).

梅州文化论文篇(7)

“一把手负责带头创强,做好了再上去,没完成的留下来继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在校园橱窗里作为上宾被礼待,让教育界人士深感肩负重任,不敢松懈。然而,真正与其它各行各业比较,拿捏在地区领导手中,教育事业无疑是不占优势的: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因此,一些地区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往往只能停留在各种公文上,要真正落到实处,恐怕得先发展经济。在财政收入尴尬的欠发达地区,教育创强的任务就显得更加艰巨了。

梅州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山区市,是起步较晚的欠发达地区,但教育在这里却得到了真正重视。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战略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要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崇文重教的后发优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发挥教育的功能作用,为梅州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党政牵头,

领导带队推动教育“创强”

无论是在政府机构还是企业,要把一件事做好,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了把教育“创强”工作落实,梅州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教育强市办公室。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副市长李远青等领导多次到“创强”县(市、区)调研,深入学校指导工作。由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和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梅州市教育“创强”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自2008年启动“创强”后,成功创建了6个教育强县(市、区)、85个教育强镇(街道),成为同时期全省通过“教育强县强镇”验收最多、推进速度最快的山区市,率先探索出一条山区市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有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在梅州市各区县,教育“创强”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以叶帅故乡梅县为例,在该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要求各镇(办事处、高管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按规划完成创强任务。同时,县委、县政府还明确表示,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各镇的创强工作予以全力支持。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创强”工作,时任县委书记李远青、时任县长张文广亲自动员、部署和督查“创强”工作,经常到“创强”镇督促检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创强”工作和学校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人大、县政协多次组织专题调研,为解决“创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分管创强工作的县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新生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李丹玲经常深入到各镇、各学校调研、督查“创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梅县各镇营造了浓厚的“创强”氛围,从2008年9月全面启动教育“创强”工作,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至2010年12月,就成功创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至2011年底,20个镇级单位全部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督导验收,实现了全县乡镇“创强”全覆盖。

政策指导,

目标明确营造重教氛围

要真正落实“创强”工作,除了领导的重视和调研指导,还需要有明确具体的指导方案。梅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的决定》《梅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实施方案》《梅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表彰奖励方案》《关于减免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期间学校建设各种规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的措施,以顺利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

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市下发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各区县纷纷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创强”工作要求和实施方案。其中,丰顺县就把教育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制订并出台了《丰顺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和《丰顺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实施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使教育发展在时间上有序、空间上有位,提高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县政府把创建省教育强县作为重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奋斗目标,落实推进措施。

此外,为营造“人人知创强,人人为创强”的良好氛围,梅州市还把宣传工作作为关键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标语、横幅、有线电视、网络、宣传栏、板报等各种有效载体和媒介,多管齐下,扩大宣传,形成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案和丰富到位的宣传措施,梅州全市上下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师以从教为荣,民以支教为乐”的良好社会氛围。

落实责任,

各级各部门形成整体合力

诚然,如果以速度为标准衡量教育“创强”工作,梅州市自全面启动教育创强工作至今已历时五年了,这个速度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并不出色。但正如梅州市教育局局长罗嘉文所言,“梅州市抓教育不是政绩工程”,不求“速成”,而是把工作落实到位,让教育真正惠及群众。回顾近年来梅州市各区县各学校因教育“创强”带来的喜人变化,就能发现这五年非常充实和有意义,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责,把“创强”工作落实到位。

关于“落实到位”,据罗嘉文介绍,梅州市的第一条经验是依靠党的组织力量,由各级党委牵头,各级、各部门党委书记带队,从市级、县级到镇级、村级都有相关班子在领导教育“创强”工作,“一把手负责带头创强,做好了再上去,没完成的留下来继续干”。丰顺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就是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教育局长、财政局长任副组长,各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县委、县政府专门安排4位县领导分别担任教育强镇督查组长,牵头督导,分片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各镇、各中小学校督导教育“创强”工作。而梅县则由县长与各镇(办事处、高管会)镇长(主任)立下了“军令状”,签订了《创建教育强镇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县、镇两级政府在创强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第二条经验,充分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创建教育强县,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丰顺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财政、发改、住建、国土、卫生、消防等部门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对教育“创强”工作特事特办,广开绿灯。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各镇的创建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第三条经验,“创强”人员深入一线落实工作。梅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职责、分工明确,经常深入到“创强”镇,对学校建设、场室规划、设备设施的配置、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和督查。教育局各职能股室“室室有职责,人人有责任”,县“创强办”还建立了干部蹲点“包镇”工作制度,对各镇的“创强”工作实行“包干责任制”。“创强办”在一线为各镇“创强”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创强”镇的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形成了“创强”镇之间、“包点”干部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镇的“创强”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围龙:强力投入,众志成城显坚固

“镇里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最好的环境就是校园。”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梅州市把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除了先后出台了创建教育强市工作的决定、实施方案、表彰奖励方案以及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决定等政策文件,还特别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要在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的欠发达地区实现这些“增长”,难度可想而知。那么,梅州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的倾斜,给梅州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集腋成裘办教育

基于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一共识,2008年,梅州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系统提出整体推进创强工作,弘扬崇文重教传统,举全市之力,五年来先后投入40多亿元创建教育强市。其中,梅州市政府共拨出本级财政1.05亿元专项资金,奖励通过“创强”验收的县(市、区)和镇(街道),有力地激发了各级各部门的“创强”积极性;同时“创强”工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全市共收到“创强”捐资15.04亿元,占全市“创强”资金的40%。

据梅州市副市长李远青介绍,该市“创强”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二是社会各界的捐资。为确保对教育建设的资金投入,丰顺县明确落实各级筹资任务——县政府负责50%,镇级政府负责40%,学校负责10%,基本形成了以“财政挤一点、群众筹一点、乡贤助一点、华侨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五年来全县共筹集“创强”资金3.5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27亿元,社会各界捐资达1.25亿元,为创建教育强县打下良好的基础。“华侨之乡”梅县也通过走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捐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从2008至2011年累计投入“创强”资金4.3亿元。在积极发动华侨、“三胞”和社会贤达捐款的同时,梅县财政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各乡镇压缩一切开支,放缓其它项目建设,倾尽所能地把镇级有限经费用于学校建设。

梅州市各级党政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保障了“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群众对教育的支持也为“创强”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资金募集过程中,社会各界支持“创强”工作的热情高涨,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涌现了不少感人的事迹:丰顺朱氏家族独资1000多万元建设留隍中心小学,从选址、设计、建设、资金投入全部由朱氏家族一手操办,学校建成后无条件交给政府办学,朱氏家族每年出资300多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冯小华先生捐资1500万元、谭伟龙先生捐资200万元,为丰顺中学招聘“211工程”大学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硕士生充实到教师队伍,并设立奖教奖学金;兴宁市张坚力先生捐资2150多万元建设永和中学新校区,改变家乡教育的落后面貌;年近七旬的民间老中医陈胜征先生骑着自行车把十多本存折送到“创强”人员手中,把自己多年辛苦积蓄100万元以其父母名义捐给兴宁市福兴中学,成立“文钦桂清奖教奖学基金”……

对此,经常到县、镇一线指导“创强”工作的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赖厚芳深有感触:“教育‘创强’是切切实实的民心工程,只有办教育才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党政、群众广泛支持和资源投入,其它工程都不可能。”

资源倾斜惠学子

在教育投入上,梅州全市上下可谓凝心聚力。“创强”资金的一分一毫都承载着华侨、“三胞”、社会贤达和广大群众改善山区教育,给孩子良好学习环境的殷切心愿,梅州各级“创强”人员压力不小,对资金的使用可谓慎之又慎。虽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并不能立竿见影,但走访各学校已能明显感受到“创强”工作给梅州市教育带来的变化,群众对教育的支持已经可以看到成效了。

走访乡镇学校之前,梅州市“创强办”人员多次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镇里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最好的环境就是校园。”当时记者只是笑而不语。走访丰顺县的八乡山学校后,记者不得不同意这句话——沿着山路而上,可看到民舍零星分布在山林里,好不容易来到唯一的大片平地,伫立其中的几栋大楼正是八乡山学校,而旁边不起眼的建筑是镇政府。八乡山镇是典型的山区小镇,经济基础薄弱。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创强”是造福乡民的民心工程,比规划提前三年创建教育强镇,使这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革命老区小镇成为丰顺的第三个教育强镇。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其它镇上。因此,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在验收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镇政府办公大楼很破旧,但学校却都是全镇最漂亮的建筑。

除了重建山区学校,梅州市还通过多种形式优化资源,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至2011年7月底,全市中小学校D级危房全部停用并拆除;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近年来共撤并262所中小学,通过验收标准化学校684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71.7%,排在全省山区市前列;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等省级教育民生实事建设项目工作,各建设项目的竣工率均达100%。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梅州市共新增校园面积12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新购置计算机3.06万台、电教平台3116个,新增图书416.5万册,新购教学仪器1.37亿元。特别是已完成“创强”任务的镇,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均已建成标准化学校,呈现出“校舍新、设备全、标准高”的亮点。

第三围龙:强势公平,协调发展见和美

“创强不是让你的孩子没书读,而是让他们到更好的学校来。”

“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保证受教育机会均等,要统筹兼顾并向农村倾斜,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教育关乎“三民”——民生诉求、民众素质、民族未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梅州的基础工程之一,科学布局,精心谋划,把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考量内容,无疑是既有担当重任的勇气,更有破解难题的智慧。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梅州将紧紧围绕以质图强、均衡发展的目标,以建立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制度为基础,以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并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资源整合,城乡教育一体化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如此,教育亦如此。夯实教育基础,首先要合理安排、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的发展差距,确保区域教育的公平发展,实现教育整体均衡。此外,加大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新建、扩建、迁建和改造学校一批。实施千所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初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2008年,梅州市大力实施千所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至2012年,有规范化学校681所,比例达71.38%,其中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平远县等4个区、县实现规范化学校全覆盖。在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中,梅州市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扎实实推进,实现了“强镇无弱校”。 在硬件建设上,很多学校不但还清了学校建设的历史“旧帐”,而且让学校硬件得到适度超前发展。

城乡教育差距是当前教育不公平的集中体现,农村学校普遍面临“散、小、偏”问题,与城市学校不论是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在师资水平上均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梅州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按照“三集中”原则,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将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完全小学向中心村集中、新增教学资源向城郊结合部集中,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实施该项工程,全市农村学校总数减少了845所,其中初中减少36所,小学减少809所,从而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教育实力的农村学校。2011年全市平均每校规模为:小学243人/所,初中1386人/所,城乡学校差距进一步缩小。为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建后撤,分类推进,群众满意”的原则,做到“四不撤”:规划方案不合理不撤,操作程序不规范不撤,保障措施不到位不撤,群众思想工作未做好不撤。把学校建在教师喜欢教、孩子们喜欢读的地方,力争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在“好上学”和“上好学”中找到最佳平衡点,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稳妥有序推进。

罗嘉文告诉记者,梅州人历来就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情结。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挤一点、乡贤帮一点、学校凑一点”,多途径筹措发展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结合“校安”工程,以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为重点,将D级危房全部拆除,大力完善师生生活设施,大量增加寄宿制学校。积极采取延长公交线路、开通“两定(定时定点)乡村公交”、市区中小学生免费乘公交车、补助生活费、建设乡镇廉租房、落实“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等方法,解决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的实际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布局调整,从而使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零”工程,公平入学常态化

教育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起点”教育上的公平,要防止部分学生因各种不合理的障碍输在义务教育的“起跑线”上。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诸如择校、选拔性招生、竞赛加分、不规范收费等问题上,特别是择校问题,是长期困扰教育的顽疾。为破解择校难题,梅州市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层层压力,坚决实施“三零”工程,成为全省首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零借读、零赞助的地级市,使教育公平得到最大程度实现,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这些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分区划片就近入学或电脑派位入学,严禁小学升初中进行选拔性招生或与各类竞赛成绩挂钩,以刚性监督杜绝各类违规收费,不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利用公共资源集中建设和支持少数窗口示范学校,各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常态编班,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严禁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标准和晋升、奖惩、评优的唯一依据,未经批准不得组织区域性学科统考,等等。为使这些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带头执行,直系亲属入学也严格按照地段派位,不批条子、不发指示、不托关系,上行下仿,令行禁止,经过几年的坚持,公平入学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

协调发展,均衡推进全程化

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和基础,农村学前教育却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最薄弱环节。在幼儿教育这一块,原有的教育布局使得大量的优质资源集中于城市,广大乡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大量的“留守儿童”因为幼儿园未普及到乡一级而无园可上,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做着“保姆式”的学前教育,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缺乏科学的引导和保证。在这种形势下,梅州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大力实施百所幼儿园建设工程。各级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申报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奖补项目、鼓励民间资本举办等方式,一共筹措资金2.96亿元,新建、改建或扩建了100所幼儿园。加大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推进农村幼儿园园舍标准化建设,配足配齐儿童学习、生活、娱乐等设施设备和教具玩具,积极改善农村的办园条件。做好农村幼教规划。从园舍、环境、设施等方面制定标准,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空余校舍优先用于开办幼儿园,做到幼儿园建设与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享有同等待遇。以方便幼儿就近入园、方便家长接送为原则,合理调整设园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效益。目前,梅州有市一级以上幼儿园83所,比2008年增加了65所,增长361%;2010年至2012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分别为83.99%、88.13%、90.32 %,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些举措既盘活了农村中小学的富余教育资产,又实现了城乡幼儿教育的真正“均衡发展”,让农村幼儿“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学前教育,可谓双赢。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是关键一环。那么普通高中该如何做强做优?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梅州教育决策者们定下了“扩容促优、强师兴教”的八字方针。教育局出台的文件这样描述“扩容促优”:加快普通高中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东山中学、市曾宪梓中学、兴宁一中等1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优质资源和品牌效应。近几年来,梅州市多渠道筹资7.7亿元,新建了东山中学剑英校区、丰顺中学、平远中学,对兴宁一中、梅县高级中学、五华水寨中学、大埔虎山中学、蕉岭中学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扩建,增加优质学位1万多个,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和许多地方一样,梅州的教育也曾经是“高考一根指挥棒、应试教育一支花”。基于梅州体育、艺术的优良传统,将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城镇普通高中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科学规划、长远发展、合理布局的角度出发,落实农村普通高中学校规划,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有效资源,引导农村普通高中走特色发展之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市各学校把艺术、体育教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投入资金,完善硬件设施;充实师资;健全机制,促进艺术、体育教育工作的落实和长效;创新思路,形成各校独具特色的艺术、体育工作模式。全市各学校都健全了艺术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积极、经常地开展各类艺术活动,科学扎实地进行各项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目前,梅州市有一半的农村高中已经形成了以体育、美术、音乐特色班为主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低进高出”的特色发展之路。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梅州市围绕本地产业技术需求,以服务“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为培养目标,抓机遇,围绕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的任务,扩大中职学校规模,积极整合职教资源,实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高规格成立“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导小组”,积极实施省市共建山区职业教育基地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工程,以建设4所万人职业(技工)学校和6所5000人的龙头骨干职业(技工)学校为主要抓手,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至2012年,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达110547人,比2008年增加55790人,增长102%;高中阶段在校生普职比为54.5∶45.5,比例大体相当。现有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8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职业教育实训中心11所,省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位为65.7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3113 元。近年来,还先后把市工业学校并入梅州农业学校,市商业学校、市财贸学校并入市职业技术学校,达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的效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积极开展定向委培、订单式培养等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将产业优势转化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优势,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实现了面向市场和就业办学的根本性转变。为实现职业教育与全市“双转移”工作的无缝对接,全市投入1.4亿元在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规格建设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园区分校,这将为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四围龙:强化师资,外引内培立大梁

“让教师的心安下来,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安教才能兴教”,如何安?梅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安教”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关键在教师。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新成就,都基于广大教师的倾情投入;教育改革所收获的每一次新突破,都源于广大教师的孜孜以求。没有了广大教师的脚踏实地,一切的教育理想与愿望便是水月镜花,了无生机。

伴随着教育改革向深水区的科学推进,梅州市把校长和教师的均衡流动作为落实教育公平的“助推器”,把全员梯次培训作为教师成长的“加速器”,把对教师的有效激励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压器”,已初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予师者荣

“重奖名师,就是要让有贡献的教师有名望、有地位、有影响,让这部分老师首先放射光芒。以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缺少榜样的示范与引领,没有形成你争我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有所为的良好氛围。现在我们花这么大的手笔表彰先进,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师群体中营造一种引领与帮扶的良性文化!”梅州市教育局局长罗嘉文如是告诉记者。多年来,梅州市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以“博学善思、尊道厚德”为主题,以争做“嘉应名校长”“嘉应名教师”为核心,每年由市财政拨出300万元,每位“嘉应名校长”“嘉应名教师”各重奖2万元,打造“嘉应名师”品牌。近年来还评选表彰了一大批“教育专家”“十佳校长、十佳教师”“梅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教改积极分子”等优秀校长、教师。组建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讲团到各县(市、区)巡回演讲,大力弘扬和培育新时期人民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掀起了新一轮“尊师重教”热潮。2008年来,全市共有1801名教师获得全国、省、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铸师者能

近年来,梅州市全面启动了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加快实现教育人才培养。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各学校到西南大学、陕西师大、东北师大等重点师范院校公开招聘应届毕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来,全市共招聘录用6769名优秀毕业生和教师。同时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培养战略,每年组织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地培训。通过“四结合”(业余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全员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学历与能力培训相结合、校外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校长、教师培训机制,构建起师资队伍专业化成长的两大平台。完善业务培训平台。2010年来,市级投入492万元培训经费,全市中小学校长98%完成任职培训,90%完成提高培训,10%完成高级研修。2012年市直学校继续教育年学时72以上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比例达92.4%。构建教师发展平台,设立了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五级发展台阶,为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提供广阔舞台。

解师者忧

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教师队伍稳定发展和水平提高的瓶颈,为此,梅州市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的重视和支持,投入7000多万元资金,通过“代转公”考试、转岗录用和辞退补偿等方式全面解决了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全市中小学代课教师2590人中,录用为公办教师和教辅人员1205人,占代课教师数的46.5%;辞退补偿的人数为1385人。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对梅州在提前圆满地完成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上作出重要批示:“梅州可以做到的事,其他地方也应当可以做到,关键是领导重视,扑倒身子去处理问题。”

只有“第一资源”均衡了,才是根本的均衡,必须构建强大的人力支撑,师资队伍建设一刻不能松懈。梅州市教育局对教师队伍的高定位,让全体教师倍感职业的幸福,而“城乡一体化”的策略提出则让农村教师的幸福感更甚。近年来,梅州市认真落实中央和广东省有关政策,不断提高教师待遇,2008年出台了《梅州市教育、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补贴试行办法》,由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拨出专款近8000万元,按照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的原则,发放教师岗位补贴,使近八成教师受益,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全市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逐步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让梅州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已使这里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龙厅:强劲质量,广育人才见风骨

“五年的‘创强’只是起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路还很长。”

“五年的‘创强’只是起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路还很长。”罗嘉文的这句话道出了梅州人民对发展教育永无止境孜孜以求的深刻认识。以质图强,方显梅州教育风骨。客家人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耕读为本,以知识为荣,渐成一种社会风气。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为客家人开采出了幸福的源流,使梅州教育的发展到处充盈着绿色的生态气息。

幸福源流:

尊师重道的客家具象

走在梅州市区里梅江岸边的人行道,一路上都可见相夫教子、敬老慈幼、门墙桃李、良师益友、万世师表、严师益友等的黑色铜塑像,塑像的支撑台还有注明故事的教育背景。而在丰顺中学,宽敞的校园井然有序地栽有浓绿的各种树木、花草等植物,在阳光下连同崭新的教学楼将校园环境映衬得更加生机勃勃。这得益于该校的“回赠母校一棵树”活动的有效开展。为了创强,为了美化校园环境,许多校友都回校捐赠一棵树,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爱心充满了整个校园。由此可见梅州沿袭着重视教育的客家教育传统,尊师重道蔚然成风。

陈胜征,一位老中医,把自己多年辛苦积蓄收入一百万元人民币以其父母名义捐给兴宁市福兴中学,成立“文钦桂清奖教奖学基金”。其善举深得福兴及全市各界赞誉,梅州日报等多家宣传媒体要求报道,都被其婉言谢绝。陈胜征先生的桑梓之心,教育之情,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勤奋好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更推进一步,为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树立了一面旗帜。梅州人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实在是不胜枚举,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记者所到的各县、乡镇都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反映了梅州社会人士与乡贤对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的热爱,爱得洒脱从容,不用矫饰,无需做作,不图回报。

“石马自古文化乡,穿州过省进学堂。古有举人十三个,今有博士三十多。”石马山歌唱出了石马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群众中流传着“养子唔读书,差过无眼珠”,“书要读,武要练,老婆唔娶随方便”的俗谚,这反映了石马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兴宁市石马镇尊师重教有良好的民俗,“开学餐”别具一格。每年新春开学的第一天早餐,学生家长总要煮鸡、蛋、葱、蒜、芹菜给子女吃。传说,吃了鸡能变“乖”,吃了蛋有“春光”,吃了葱、蒜、芹菜能“聪明、会划算、勤劳”。席间,家长还谆谆叮咛子女认真读书,尊敬师长。据考证,石马历史上出了13位举人进士,11位将军。近代有孙中山总统府最高顾问何天炯、同盟会早期核心领导人何天瀚和黄冈起义领导人何子渊等。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后石马镇培育了60多名教授学者,如神舟六号返回舱项目技术负责人陈飚松等。“一屋三举人、三县长、四将军、二省级干部、一家三哈佛”等奇迹,更是闻名遐迩,为石马镇增添无穷魅力和神秘色彩。

受艰苦的生活环境影响,勤劳、智慧的八乡山人民历来把读书作为跳出龙门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崇文重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八乡山教育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创了丰顺农村办学的先例。八乡山镇乡贤热衷于发展教育事业,深圳市九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仁炼先生、广东常裕瑞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常先生、深圳市金沙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艳和先生、广东粤东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扬圳先生等乡贤和校友,多年来倾力支持家乡的教育发展,用于教育的捐资已达1000多万元,使学校成为全镇最漂亮的建筑物。在去年教师节前夕,乡贤朱仁练、马扬圳、林艳和等人在政府倡议下,又慷慨捐资390万元,设立奖教奖学基金,用于奖励爱岗敬业、安教乐教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资助贫困学子。

如此崇文重教的图景实乃梅州教育的福气,也是梅州人民幸福的源流。

素质图式:

路径交叉的德育场域

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体育和美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在梅州,全市上下都把德育当成素质教育的核心,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在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新模式上,兴宁市石马镇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感恩教育”为主题,以“孝女彩金”为亮点,让身边的先进去感召学生,逐步构建和完善从学校到家庭、从政府到社会团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体系。一是广泛开展少年军校、共青团、少先队主题活动和升国旗仪式等,完善法制副校长聘任制度,定期为学生上法制课,增强学生的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二是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懂得感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发挥镇上的“何天炯故居” “何子渊故居”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刁田村”的德育教育资源优势,每学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谈感想,让他们领悟石马人自古崇文重教、求学上进的思想,从而激发他们从小树立勤学苦读、立志成才的志向。四是充分发挥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到学校做专题辅导,组织好社区文化活动,加大后进生帮教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近三年,中小学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0.1%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89.7%以上,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而从梅州全市通盘来看,他们的思路更清晰,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的基础上, 坚持学校工作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德育网络,突出抓好三项工作(抓网络、抓队伍、抓载体),促进梅州全市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高。近年来,梅州全市中小学生的犯罪率一直保持为零。

队伍强能力。德育队伍水平的提高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前提。为此,梅州全市把队伍建设作为德育工作重要的一环来抓。一方面,高度重视班主任能力建设。主要是加强培训,举办班主任能力大赛,不断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能力;建立机制,逐步完善班主任选聘、评比制度,每年评比一大批省、市名班主任和优秀德育工作者;结合实际,切实落实和提高班主任的福利待遇,稳定班主任队伍。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学校德育人人是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各科专任教师的育人作用。同时,重视做好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招聘和培训工作,每年培训C证以上心理健康教师3000多人。另外,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律服务律师团、“五老”队伍等的作用,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

网络聚合力。梅州全市不断拓宽德育教育渠道,调动各方力量,凝聚合力,共同构建完善的育人网络。充分发挥市、县、部门关工委的作用,创办家长学校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家长培训班,并邀请专家为家长作报告,开拓了学生家长的教育视野。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公安、文化、司法、工青妇等机关团体在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有效地净化了教育环境。在市综治委的组织下,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室、书刊亭、音像制品店等场所进行集中整治,查处违规网吧,收缴非法出版刊物等。通过部门之间的协作,对校园及周边地区进行常规化管理,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载体促生成。以“回赠母校一棵树”活动为载体,全面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提升了学校绿化、亮化和美化水平;同时,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倡议的梅州学校校训“博学善思,尊道厚德”的要求,提炼校园文化,让校园“一墙一壁都说话,一草一木都传情”,对教室、办公室、楼道、食堂、宿舍等处都精心布置,处处营造出健康向上、文明道德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以德育绩效评估为载体,每年开展市或县的评估,指导和促进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规范管理,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以创建“书香校园”为载体,在学校中形成人人争当“阅读之星”、个个争写“书香”作文等活动,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载体,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各项防范措施。全面完善制度,做好安全教育、禁毒宣传,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做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构建守法、文明、和谐的校园。以编写和免费发放《客都梅州》乡土教材为载体,全面加强中小学生的乡土乡情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体艺教育为载体,培养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新一代。梅州全市高度重视艺术、体育教育,成立了市教育系统书法家、美术家协会,每年分别开展中小学书画作品和硬笔书法大赛,定期举办“中小学运动会” “艺术节” 等活动,深入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通过多层次的载体平台和丰富多采的活动,促进梅州全市中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科研镜像:

无限敞开的空间形式

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被实践证明是梅州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探索区域内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选择。开展教育科研,使“创强”各项工作增强活力,促进管理,又可使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会增加学校发展的最新生长点,更可以促使地区的教育实现突破或持续高水平地发展。梅州教育人深谙这个道理,不遗余力地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深化教育改革,广泛开展各系列的研究活力,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科研态势,教育的质量取得累累硕果。

立体上升的科研网络。教育科研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教师素质,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此,梅州全市始终坚持实施“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战略,遵循“以教改带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的原则,引导学校通过教育科研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市构建起市、县、校三级教育科研队伍与网络,建立健全了各级教育科研制度,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加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设立了教科研专项经费,建立了教科研激励机制,每年颁发教育科研奖,定期出版《梅州教育》和《梅州教研》等杂志,逐步形成了“学校有实验项目,教师有研究课题”和“以研促学,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的良好局面。从2008年至今,梅州全市各类教育科研立项的课题有386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01项,市级279项;获省级以上教育科研奖励项目有89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8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论著有725篇(册);编写的校本教材达63册,涌现出一批科研先进学校、校本教研示范基地和教研、科研骨干教师,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螺旋前进的课改动力。梅州全市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在课改中切实做到有机构、有制度、有经费、有措施、有督查。在新课程改革推广中强化“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改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课改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核心及教育改革的策略来抓。教育主管部门初步构建了质量优化和科学评价的机制,完成了《各学科学生学业评价细则》和《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每年组织课改研讨活动,举行课改工作交流会,有效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同时各学校在课改中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地方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一批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资料,如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的《客都梅州》《品德与社会》,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也编写了一大批校本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大大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多年来,梅州全市中小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屡获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奖励。2012年梅州全市高考取得了自2005年高中扩大招生以来的最好的成绩,梅州全市第三批专科以上入围人数达3.2万人,入围率达82.7 %,比2011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高分尖子生培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文、理科总分进入全省排名前100名的有10人,比2011年增加了7人;全市有1508人被一本重点院校录取,5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2013年梅州高考再创佳绩,第一批本科(重点)入围人数达到1817人,比去年多370人,第二批本科以上人数达12127人,比去年增加121人,有9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课改成效进一步显现。

成效投影:

不拘一格的县域观照

丰顺县紧紧围绕“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努力实现“财丰人顺、幸福丰顺” 的目标,全面唱响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立足高水平建设丰顺新区的新起点,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抓手,全面实施“人才强县”、“科教兴县”战略。“教育创强,必先强校”。丰顺县始终把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作为“创强”的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落实学校基建、教育信息化和校园“三化”等工程建设。近五年来,全县新增校园面积为431526㎡,新建校舍面积179004㎡,新增计算机3558台,新装电教平台312个,新装校园网67个,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45个,新增图书519897册,电子图书4705万册,新购课桌椅32171套,新增3272万元的常规教仪。完善学校功能场室设备设施,新增理化生实验室、科学教室、美术教室、音乐舞蹈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等功能场室,建成了77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规范化幼儿园9所,市一级幼儿园4所。加快中小学“新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全县各中小学校均以宽带方式接入梅州教育城域网,基本实现山区“校校通”工程建设目标;建立起高效办公OA系统,通过电子OA系统收发文件。各镇的中心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建成了校园网;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基本实现了城乡中小学校教学条件的均衡。

兴宁市紧紧围绕“社会认可、学子实惠、家长满意”的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软件硬件同步推进,扎实开展“创强”的各项工作。近三年,兴宁市共筹集了“创强”资金4.55亿元(其中社会捐资1.55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新建校舍35000多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5100多万元,新建运动场 10个,增加计算机室185间,新增计算机9536台、多媒体电教平台267套、电子阅览室46间,平均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3台,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接通互联网,实现“校校通”。教师论文686篇获市级以上的奖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达179人次。有全国优秀教师8名,广东省特级教师6名,省级优秀教师10名,市级名校长13名,市级优秀教师(班主任)60名,嘉应名师60名,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吴志强工作室)。兴宁不仅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还强调尊重学生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的特长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培养,收到良好的效果,大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仅近三年获国家级奖励的就有187人次。

梅县于2008年9月全面启动教育创强工作后,用短短的三年时间,至2011年底,20个镇级单位全部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督导验收,实现了全县乡镇“创强”全覆盖,比市的规划提前了两年。期间,梅县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全县完全小学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全县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设备设施日益完善,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通过扩建城区学校,梅县城区中小学新增学位6000个,极大地缓解了城区学校学位紧张的问题,如程江镇小通过“创强”,新建大楼4栋,新增校舍面积11115平方米,新增学位2000个。在“创强”过程中,全县拆除了46栋C、D级危房,新建校舍44栋,新增校舍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为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县计划投入资金7.1亿元,在新县城西片区征地400亩,高标准新建一所5000人规模的梅县外国语实验学校。

结语

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首先取决于该区域所具备的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它直接作用于教育的各个层面,尤其是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所受影响极为明显。但是,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却像遗传基因一样,决定着教育的特质和个性。

对梅州教育从直观具象的感性接触,再到现象剖析探溯本源的理性思考,我们都无法绕过客家文化这一重要概念。作为千年古邑、世界客都,梅州独特的山山水水、人文传统历经千年岁月洗涤而积淀形成的客家文化,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深深地影响着这方区域上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育。

梅州人中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原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梅州最大的特产是什么?”答案是“人才”!梅州出才子,人尽皆知,宋湘、黄遵宪、丘逢甲、林风眠等文人学士都是梅籍客家人。即使再没有骑白马的秀才跨莲塘,现代梅州人对“文章正合适,高中五金魁,名也香,姓也香”的梦想,宛如月光千年不腐,其崇文重教、尊师爱学情结的质朴与执着不由令人感叹。

在梅州,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是历史形成之传统,更是今日社会之风气。而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梅州教育创强的各项工作,更重要的是还让梅州教育散发出与别处不同的个性魅力:善传承、敢变革、重德才、性质朴、勇进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