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图教学论文

地图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9 17:33:49

地图教学论文

地图教学论文篇(1)

地图结合了语言、文字和图片标记为一体,能够有效传递高中地理的空间信息,是一种具有最直接、最形象的教学工具。地图的直观、系统表达地理空间信息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并且直观和系统又能清晰的表达出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具体来说,地图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

特色与其他学科注重计算、识字、识意不同,地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图表系统”的学习,各种地理图像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地理信息合地理规律。这些地理图像在呈现出众多地理信息、简明表述地理事物空间的分布等方面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加形象和具体。因此,地理学科中的图像系统是反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特点。

2.包含地理学科的教学

内容与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图像只是发挥辅助功能不同的是,地图在地理学科中还承载着地理知识的重要功能,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所发挥的知识载体功能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教材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文字、图像合作业共同构成了地理教材的表述形式,从新课程的教材改革来看,课改后的地理教材中图像与文字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4,地理知识图像化成为教材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地理地图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图像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合简明特征,经常的阅读、研读相关的地图,综合掌握对各种地理知识要素的归纳和地理演变过程图像展示,也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二、地图教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初学读图时,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理解地图的能力,往往习惯于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因此,开始读图时应从文到图,把课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围、大小、形状、高低、水系、城镇、交通线等,在地图上找出来;即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观念。这是依靠课文辅助读图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充分地了解地图的作用与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地图中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具体来说,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的标记、比例尺和图例等等。通过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看地图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所需的地理知识。此外,地图中的许多图像素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教授学生如何的正确阅读地图,把握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应该进行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看地图的标题,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课程知识时,首先告诉学生们气旋与反气旋中的高压、低压的相关理论,然后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状况图,帮助学生了解该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在对比中尽快掌握和了解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其次是看地图的图例和注释,指导学生掌握地图的重点和细节。最后是看地图的内容。通过地图主题的了解合细节的特征分析,为学生学习地图的内容打下了扎实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地图的内容和课本教材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前做好地图分类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图像较多,分布较为零散,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地图的教学,必须要先做好地理地图的分类。根据地图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两大类,通过分类让学生掌握某一类地图的特点,进行比较合归纳。例如专题地图中的自然地图、环境地图、人文地图中大多包含了气候、地貌、海洋、水文、土壤等等,将每一类地图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对中国的铁路网图进行了归类,归纳起来就是①~⑥代表的是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⑦~⑩则代表我国的东西向铁路干线。其中,①京哈线;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⑤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⑥宝成线-成昆线;⑦京包-包兰线;⑧北疆线-兰新线-陇海线;⑨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⑩兰青线-青藏线。

3.加强地理填图、绘图训练

做好地图分类是地图教学的前提,而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则是基础,在这前提合基础之后还需要加强地图的理解,这时通过加强地理填图的训练,让学生准确地将信息填到相应位置是学生掌握地图技能的升华。例如让学生准确填出外国各种矿产的位置、主要河流的流向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等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要做好绘图的训练,绘图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通过绘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可以先让学生跟着老师版图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然后再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最后让学生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

4.适时归纳总结

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能为了用图而用图,而是应把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及图表解决地理问题或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独立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经济部门和城市特点,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对照课文,检查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并检查失误的原因,然后进行修正和补充。高中的地理学科中,地图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时候为了对某一特殊区域的相关研究往往会运用到多种地图,这就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综合的运用地图的能力合水平。例如在分析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时,往往就需要应用到西南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资源分布图以及气候图等到。所以,当老师在讲授完一个重点区域内的地理知识后,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搜集、整理归纳。

三、结语

地图教学论文篇(2)

课文每讲到朝代的建立时,必讲它的疆域或四至,课文常用寥寥几十字进行简单的介绍,给学生的印象就显得比较模糊,采用地图就很好地消除了这种模糊。地图也可消除学生对古今地名不同而引发的区域或地方的混淆。例如在讲秦朝疆域时,课文文字这样记录“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到大海”。那么陇西在哪,长城又具体指那段长城,南海包括今天的南海还是古代意义上的南海?这些文字叙述就显得过于笼统、模糊不清。如果不配合地图弥补的话,学生就很难准确地把握战国时期的形势,就对这段历史存在一种模糊的影响,或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历史地图具有“以图释文”的功用

地图能较全面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形势,能给学生宏观、整体的认识。课本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往往高度概括,不能较全面、细致地平铺直叙,而这些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地图较为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出整个历史事件的全貌,也补充了课文文字表达的缺憾,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对此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这样说“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在课本中凡涉及古代农民起义或战争时,为配合文字,必附战争形势图,用以简化文字带来的繁琐,直观全面地反映历史事件。

三、历史地图具有与其他学科较好链接的功用

地图教学论文篇(3)

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涉及到很多题目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读图才能探寻出真正的答案,要是学生在图形分析方面缺乏能力,就会对其地理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制约了地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展开教学过程,读学生需要加强读图方面的指导,将图形分析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各种题型中对图形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对图形表达的地理信息做到正确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准确地解题。以对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方面知识学习为例,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可以对世界水稻分布图加以利用,第一、让学生对水稻分布的主要地区观察,接下来让学生对气候图进行查阅,对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主要气候做到一定的掌握。第二、教师让学生对土壤分布图进行查阅,对水稻种植区的主要土壤做到掌握,也可以让学生就水稻种植区的光照条件、降水量等展开分析,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容量,也提高了学生对水稻种植区地图的理解,能够对更多和这一图形存在一定联系的知识做到有效的掌握。第三、教师可以积极推广这样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对别的作物种植区的水文、气候、地形、土壤等状况展开分析。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并且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顺其自然运用这种方法展开读图,促进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使应用图文教学的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落实。

二、在图文转换方面加强训练,促进学生解题能力实现提高

同其他课程比较,高中地理课程显现出很大的差别,即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考虑题目中涉及的图形展开思考,这样就会使解题思路的正确性有所保障。把图形表达向文字信息转化,在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训练学生的图文转化水平,使学生能够通过图形,对解题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做到充分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文字、地图、数据信息相互转化能力加强引导,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大幅度提升,使学生对视图解题技巧做到熟练掌握。以“风频示意图”为例,可以把这个图改写成很多其他相关题目,在题型中,这个图既可以对某地区各月份的降水量表示,也可以对温度变化量、光照时间表示。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训练学生对这种图形的分析技巧做大掌握,结合图形对相关的数据分析,之后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对当地的气候状况进行分析,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对问题的答案确定。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的信息提取与筛选能力大力提高,以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方面知识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中部、东部、西部1990年、2000年人口分布图认真观察。但就这两个图而言,所包含的信息非常之多,学生必须紧密结合教师的问题,有效筛选信息,这样有利于使答案的准确性有保障,也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三、重视训练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提高

地图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图式理论;内地民族高校;英语阅读

为有效帮助内地民族高校学生提高商务英语阅读能力,商务英语教师经过几十年的不间断探索,对商务英语阅读的了解更为深入,其模式也变得更为完善、合理、科学。基于此,本文对图式理论在内地民族高校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实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图式理论阅读模式概述

通过分析图式理论模式后发现,文本的意义并不固定,文本主要目的是将某种背景知识传递给读者,然后在读者理解下,对文本意义进行重新构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处理各种信息,而处理方式包括两种类型,即从上至下、从下至上。读者从上至下获取的信息和从下至上所获得的一样,这就意味着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本信息。对于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这两种阅读模式来说,图式理论阅读模式非常重视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图式理论在内地民族高校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1.读前活动

在当前内地民族高校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读前活动并未得到教师的重视,但对商务英语阅读来说,读前活动非常重要。根据图式理论,读者对文本信息的理解程度由图式决定。不过,很多学生大脑中的图式并不科学,导致一些文章信息无法将学生脑中的图式予以激活。因此,教师应借助读前活动,使学生脑中的图式得以激活,或者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图式。其中,读前活动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提问。能使学生的背景知识有效地激活起来。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采用读前提问方法,使商务英语课堂氛围更为活跃,使学生对商务英语阅读课更感兴趣。商务英语教师在讲课时,如发现学生大脑中并没有相关的图式,则可向学生先讲解一些背景知识;假如学生脑中的图式不正确,教师应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然后将不正确的概念指出来,进而完善学生脑中的图式,这样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便会用正确的图式来对文章进行理解。(2)集体自由讨论。通过采用集体自由讨论方法,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有效的背景知识。其中,集体自由讨论分为两大步骤:其一,商务英语教师应先将文章关键性概念确定下来;其二,教师应要求学生尽快列出和文章有关的词语。(3)读前讲授、读前测试、读前讨论。 读前讲授,指为加强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理解,在阅读商务英语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进行相关讲授;读前测试,指在商务英语阅读之前,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程度进行测试,以便提高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理解;读前讨论,指通过讨论,使学生已掌握知识得以梳理。

2.读中活动

(1)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图式理论指出,在商务英语阅读过程中,读者会通过已被激活的图式,来预测文章知识。不难看出,阅读过程是针对文本信息来说的,读者并不只是被动。因此,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预测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体验图式理论的预测作用。(2)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一般来说,读者不可能找出所有文章的细节内容。文章作者认为读者自身由于具备一定的知识,所以并未将全部细节加入文章中。因此,读者要运用大脑中的图式,对文章隐藏的细节进行推断,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信息。(3)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如果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偏少,则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英语阅读。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遇到陌生英语单词非常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善于通过文章语境、构词特点等,对英语单词词义进行猜测。根据图式理论的指导,学生在遇到陌生单词时,英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猜测出英语单词的词义。

3.读后活动

学生脑中的图式理论越多,学生的预测能力就会越高,就能够更快理解文本信息。所以,为使学生脑中的图式理论变得更为丰富、扎实,应进行读后活动。此外,在读前活动、读后活动中,如果学生存在疑问,教师应向学生进行阐释,以便提高学生对文章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语

在内地民族高校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图式理论,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灵活运用,进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正婷.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6(19).

地图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阅读教学

阅读理解就是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所构成的图式与正在阅读的信息相互融合的过程,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来加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所以,英语教师要做到从微观上来帮助学生,让学生温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和充分掌握正在学的新知识。同时,还要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教学生怎么去抓住所阅读课文的侧重点以及知识结构等等。把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记录在案,通过图表方式表达出文章的主干部分。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把图式理论应用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教学中。

一、图式的启动

教师在讲课前,一定要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利用所掌握的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利用文章的插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之前已学过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获取新的信息。如当阅读关于球类比赛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比赛术语,将这些重点词汇综合起来,制成一副图表,间接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学习了比赛用的关键词,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如下图:

二、学习图式

在传统观念下阅读文章的教学时,大多教师都会认为阅读只是从字、词、句到整篇文章的有序理解过程,现今又由于大学存在四、六级英语考试,它们基本上都是和传统阅读一样,只注重字、词、句。而图式理论要求教师在理解全文的重点内容情况下,不光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全篇文章进行推敲,把重点词汇组织起来,来给学生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兴趣,让学生认真阅读完全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文章的关键词用图形勾画出来,作为理解全文的框架。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通过学生对图式的理解,可以快速地理解全文,实现阅读理解的全过程。

三、强化图式的理解

地图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图;应用技巧

地图被称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音,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于:更加直观、形象、综合地向学生呈现地理信息,使得地理理论知识变得立体生动;能够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地理信息。地图的形式多样,如地图册、地图仪、挂图、电子图、插图、黑板略图等,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符号、数字、颜色等来表示形象生动的地理信息,对整个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方法及技巧,并简单分析了地图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期望能够为我国地理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方法及技巧

1.注重地图与理论知识的有机整合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地图与理论知识有机整合的能力,将教学理论知识转化成一张张生动形象、巧妙合理的地图(包含教学内容的文字、图片、颜色、符号、数字等),通过分析立体地图,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与自然现象的联想;而且一张巧妙合理的地图,能够真实反映出地域风貌(海拔高度分布情况、地形特征、植被情况、自然资源分布情况、自然资源的流动变化情况等),还可以有效折射出地域经济、文化、政治、人口等状态;通过地图综合地理知识的系统分析,学生能够理清各个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加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方法及技巧之一为:教师在地图的运用上,要注重地图与理论知识的有机整合。

2.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

对于地图承载的地理信息,地理教师要学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一方面,使地图上所包含的地理信息具象化,使学生充分理解每个符号、数字、图形等的实质含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固定记忆”。另一方面,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听觉需求。如在讲解地球内部构造时,教师可以将地球层次按照它们的特性,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并且采用绘声绘色、言简意赅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概括。如气温的变化,可以通过描述季节特定事物的变化进行阐述,使得地图上所包含的地理信息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总的来看,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方法及技巧的另一大点在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地图讲解知识,教师需要注重语言表达,使得地图所蕴含的地理知识立起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二、分析地图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

1.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因此,地图可以有效地调动地理课堂教学气氛。长期以来,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缺乏新意,且部分地理教师比较古板,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致使地理课堂氛围不好。然而,利用地图可以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生动形象、立体感强的地图,往往比呆板的理论说教更加富有感染力,因此,地图对于地理教学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提供更加便捷的地理信息服务

目前,我国的地图已经有了电子版,更加具有真实性,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跨时空的信息交流。如学生将自己生活、旅游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教师,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地理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总的来看,电子地图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总之,地理教学中的地图应用方法及技巧,需要针对地理教学内容、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来实现,将地图巧妙地转化为立体、生动形象的地理知识,通过各大优势的组合,全面提升地理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具体的应用方法及技巧,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刘西冲 单位: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成东.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J].东方教育,2015,(1):230-231.

地图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创新图示理论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课文教学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语言点、语法知识上;而近年来的新课改促使一部分老师一味地追求“读”,不求甚解。如何在不影响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前提下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将从图式理论的应用方面提出创新。

一、图式理论

按照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的图式理论,人脑中所贮存的知识都组成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对阅读而言,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阅读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实际上是在大脑中发现合适的图式,并运用这些图式去解释阅读材料,同时在进一步的阅读活动中去检验所激活图式的合适性的过程。

英语阅读中主要涉及到的图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涉及到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学生对某一类型的文章很生疏,或者对文章包含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那即使每个单词都认识也有可能看不懂文章。

形式图式关系到学生对文章体裁的熟悉程度,例如:记叙文多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构成;议论文多先提出问题,再分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论据,最后总结。这些图式反映在大脑中便形成了某类文章的形式图式。因此加强学生的体裁意识,对阅读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在阅读中扩大学生知识面,以丰富内容图式

对内容图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读者和作者的固有知识没有共同点,读者对文章的话题,内容不了解的话,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就相当困难了,所以平常的阅读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教学中老师应多介绍一些与该单元有关的内容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布置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任务给学生。比如在新课标BOOK4Unit 1中课本主要介绍了两位杰出的女性——Jane Goodall, 林巧稚。老师在教这两篇阅读文章时应先介绍更多中西方的伟大女性,或让学生来分享他们的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又能反映文化。近年来看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已不是一件新鲜事,最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中也以纯正地道的英语文章居多,这就要求学生知道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词汇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词汇除了字面意思之外,往往有其他的文化含义。如新课标BOOK4 Unit3的阅读文章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中出现了underdog这个单词,指“失败者”。这时教师就可以介绍其他的有关dog的单词。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 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幸运的人”;“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在英美文化中,一般把狗比喻成人,用he 代替。因为英美文化的主流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多把狗当作人类忠实的朋友。这和汉语的“狗”内涵是不一样的,汉语里狗常用于贬义,如成语“狗仗人势”,“狗血临头”,“猪狗不如”等。

(2)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如比较法和讨论法。BOOK3 Unit 1中介绍了很多中西方的节日,如中国的端午节,春节;西方国家的感恩节,圣诞节等。此时就可以用到比较法,让学生把中西方的节日对比,找出节日活动、来源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能加深他们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又能促进学生对本土节日的热爱。在讲到Book1 Unit 5里的阅读文章Elias’ story时,教师可以用到讨论法,问学生Why did Nelson Mandela fight for black people?之类的问题。学生可以就南非当时的社会背景,黑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等方面进行讨论。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课下查相关资料,然后再用多媒体,以图片、录像等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运用题材和体裁分析理论的教学方法。体裁具有极强的规定性,如果能教学生识别各种体裁并将其特征运用于以后的阅读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物传记类文章是介绍一些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所以年代或时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抓住了这条线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大意。教师根据文章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路指导,学生便会逐渐使用教师所教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

本文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出发,既让学生学会读,又能不是不求甚解地读;既能理解一些经典的文章,又不是完全的语法教学;而且还能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