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音视频

语音视频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6 06:58:27

语音视频

语音视频篇(1)

关键词:语音视频交流;传统二语课堂教学;二语习得

1 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研究传统的第二语言一对一授课课堂的语言交流与通过Skype软件进行的语言交流的差异,从中发现这两种交流方式对学习者习得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两者的利与弊。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两种二语交际的描述、解释与比较,探讨语音视频交际的可推广性。

为此本文设立了如下三个具体的研究问题:

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提问频率与改错是否存在差异?

学习者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学习者对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参加者

本研究的参加者包括八名2013年春季在北京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Associated Colleges in China, ACC)留学的美国大学习者。ACC成立十余年以来,以其高强度、高标准的课程设置以及只说中文的语言誓约(language pledge)而著称。同时为了实现高度个人化的教学,ACC每天设置一堂50分钟到80分钟的一对一课程,称为“单班课”。在单班课课堂上,学习者有大量的机会与教师展开讨论,进行互动。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大部分( 87.5%)为20与21岁,(平均年龄=20.7, SD = 0.5463);均以英文为母语。75%的学习者在来中国留学之前接受过一至两年的大学程度中文正规教育。可以说,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相似的背景。

2.2 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录像、录音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所有录像、录音收集数据的工作在2013年2月完成。参加者填写调查问卷的时间没有限制,大致在十分钟之内填写完毕。

2.3 研究材料

单班课录像材料与语音视频交际录音材料

单班课的录像资料来源于学习者与任课教师的真实课堂录像,教师与学习者的讨论内容均按照当天的授课进度严格执行。当天下午,同一个学习者与同一位任课教师利用Skype语音视频软件进行30分钟的讨论与互动,讨论的主话题与当天上午单班课的相同。从这些录像与录音材料中,我们得到了如下变量:

1 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行为变量:

A.教师提问频率 The frequency of teacher’s questions.

B.教师改错频率 The frequency of teacher’s corrections.

2.学习者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 The frequency of student’s initial questions.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请学习者就他们所经历的单班课与语音视频课在如下方面分别给予评价:

1.听力理解

2.自我表达

3.师生互动

4.教师改错

此外,学习者被要求用文字形式回答他们更喜欢哪种授课方式,同时给出理由。

3 研究发现

研究问题1: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提问频率与改错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对教师提问频率与教师改错频率变量实现配对样本t-test后获得结果如下(见表一、表二):

如表一、表二所示,两组的t-test结果差异不显著(Sig. of t >α 值0.05),此外该两组变量的置信区间包含零数值。由此得出结论,教师无论在单班课上或是语音视频教学中的教学提问频率与改错频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问题二:学习者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对学习者主动提问频率变量实现配对样本t-test后获得结果如下(见表三、表四)

如表三、表四所示,该组的t-test结果差异不显著(Sig. of t >α 值0.05),此外该组变量的置信区间包含零数值。由此得出结论,学习者无论在单班课上或是语音视频教学中的主动提问频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问题三:学习者对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对学习者给予的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教学的评价实现四对配对样本t-test后获得结果如下(见表五、表六)

如表五、表六所示,第一组及第三组的t-test结果差异显著(Sig. of t

4 讨论与结语

以上三个研究问题的数据分析显示,教师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授课时,他们的提问频率与改错频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同一位教师保持了相似的教学与交际行为,并未因为语音视频这种远程的交流环境而减少自己对学习者的提问数量或者改错的次数。学习者的主动提问频率在这两种课堂中的差异也不显著,并不因为缺少了面对面的真实交际环境而不愿意主动向老师提问。

在比较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授课时,学习者对语音视频交际过程中的听力理解与师生互动的评价均低于单班课(分别下降了1.6250与1.8750);而对自我表达与教师改错的评价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这说明在学习者看来,单班课在第二语言输入与互动上较语音视频授课更胜一筹,但是在自我表达与接受纠错方面,学习者并未感到明显的不同。

由此可见,虽然所有的学习者都声称他们更喜欢传统的面对面的一对一交流方式,然而本研究的数据显示教师的提问频率与纠错频率在单班课与语音视频授课时并无显著的差异,学习者的主动提问频率也保持了一致性。此外,学习者自我感知中的表达和对教师纠错的反应也无显著差别。因此,在面对面交流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语音视频授课不失为一种理想的二语交际手段,也可以成为对传统的二语课堂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Brown, D.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ew York: Longman.

语音视频篇(2)

微信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是消耗流量的, 无论是wifi或者是手机直接上网,都是消耗流量的,区别在于wifi是免费的,手机直接上网是消耗手机卡内流量的。所以在使用手机过程中,进行大数据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是wifi还是手机直接上网。此外,视频聊天是十分消耗流量的,建议在wifi下进行,不然手机直接上网,流量估计会很快用完。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语音视频篇(3)

2、点击“软件管理”-“权限”。

3、分别打开“录音”,“摄相”,“拍照”。

4、分别在“录音”,“摄相”,“拍照”中找到“QQ”选项。

5、勾选后返回就可以了,再进入手机QQ就可以语音视频聊天了。

语音视频篇(4)

关键词 多媒体资源 大学英语 视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教育部2007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调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我们应大量使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1 多媒体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

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最常用的多媒体资源为以下三种:图片、音频和视频。

1.1 图片

图片是最为简单的多媒体应用之一,却经常被教师所忽略。传统的教具多数使用的就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直观性强的图片。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和PowerPoint,把图片和文字等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屏幕上,完成某个特定的教学过程。教师如果能把图片在教学中使用得当,那么,即使是小小的图片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常用的图片格式有:JPEG、BMP、GIF、TIFF、PNG等等。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图片可以用来成功地导入课文主题(Lead—in)。例如,“Technology Today”这一课中提及了三种主要的现代技术: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为了生动地导入课文主题,笔者从网上搜索了与这三种现代技术发展相关的精彩图片,一一呈现给学生。如在讲到电脑的时候,PPT的屏幕上先后显示出“打字机”、“台式电脑”、“手提电脑”等图片,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教给学生每个发展阶段产品的英语名称(“typewriter”,“desktop computer”,“laptop”等)。这既让学生回顾了历史,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介绍了本课学生所需掌握的词汇,可谓一举多得,引人入胜,学生都因此而被深深吸引入了课堂。

1.2 音频

音频(Audio)是个专业术语,人类能够听到的所有声音都称之为音频。声音被录制下来以后,无论是说话声、歌声、乐器都可以通过数字音乐软件处理,或是把它制作成CD。音频只是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声音,声音的声学特性如音的高低等都可以用计算机硬盘文件的方式储存下来。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把储存下来的音频文件用一定的音频程序播放,还原以前录下的声音。常用的音频格式有:CD、MP3、WAV、MIDI、WMA等。

在英语视听说课中,音频一般被用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教材中的传统听力素材一般都是音频,学生可以利用音频做各种各样的听力练习(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听写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时提供真实语境下的英语音频(如VOA、BBC新闻等)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笔者在上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就根据当时的热点时事,在课堂中融入了关于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和英国威廉王子大婚等新闻音频,让学生练习填空和听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天下大事。

1.3 视频

视频(Video)泛指将一系列的静态影像以电信号方式加以捕捉、记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通常指各种动态影像的储存格式,如DVD、QuickTime、 MPEG—4、录像带、AVI、FLV、WMV等。视频是比较流行的一种视听素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英语视听说课堂中。视频以其真实性、趣味性、互动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英语视听说课中,视频既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听力,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看了一段视频之后,学生可以做常规的听力练习,也可以进行口语练习(回答问题、模仿对话、角色扮演、讨论、总结等)。笔者在上学期,也曾加入课外的CNN新闻视频和访谈类节目(Interview),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听写或回答问题等作业,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堂上作口头汇报,收效甚好。

2 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准则

2.1 课内外资源合理分配利用

在英语视听说课中,我们提倡采用“固定教材+临时教材(VOA、NPR、BBC新闻、视频短片)”的模式。固定教材(即传统视听材料)经过时间考验,有其合理性、科学性, 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而语言在词汇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不断发展,这就决定了传统视听材料这种静态模式有待改善。再说,现在的固定视听教材一般都带光盘,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和学生看光盘自学没什么两样。

因此,具有动态特征的网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采集最新、最鲜活的材料途径,这就和传统视听素材形成了静态和动态的优势互补。任课教师可以下载适合的网络视听资源,使之和手中的传统素材配套。合理处理传统视听材料与网络材料的比例和搭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根据视听训练难度、训练时间、学生层次、材料类型等因素来具体安排网络视听素材和传统素材的比例及使用方式。

2.2 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优化应用

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图片、音频和视频)的选择组合应该做到最优化。在不同的课堂教学阶段(导入、视听前、视听中、视听后、口语练习等),选择使用恰当的多媒体资源来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要注意信息量的适度性。在课件使用方面,教师应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避免展示的内容过快,过多的信息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频和视频要合理搭配,强调真实材料(authenticity),尽量不用录音棚材料。音频和视频的长度、难度要适中,最好不超过2分钟,内容要与教学单元主题相关联。目前,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免费英语学习网站——普特网(putclub. com)是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其针对听力进行专项训练,难度依次上升:Special(慢速)听力训练版,Standard(常速)听力训练版。其中Special(慢速)听力训练适合初学者,而标准英语多主题训练版和英文视听在线版难度相当,都是标准语速的题材,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教师也可以利用GoldWave或Movie Maker等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对音频、视频材料进行剪辑。

2.3 视频资源的选材和使用

视频是目前最常用的英语视听说素材,因此关于视频资源的选材和使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讲到视频,有些教师首先想到的是英语原版电影。在英语视听说课上,播放英语原版电影,学生肯定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其娱乐效果大大超出教学效果。其实,视频的种类远不止英语原版电影这一种。

2.3.1 视频的选材

总体来说,视频的类型可以分为小说(Fiction)和纪实(Non—fiction)两大类。小说类视频包括电视剧(TV Drama)、戏剧(Play)和电影(Film)等。相对而言,小说类视频更适合训练学生的听力,而非口语,因为小说类视频的台词都是经过设计的,与生活中真实的对话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俚语又多,其实并不太适合放在课堂上使用。

相反,纪实类视频包括纪录片(Documentary)、深度新闻报导(In—depth News Report)、媒体访谈(Media Interview)、脱口秀(Talk Show)、小组讨论(Panel Discussion)、辩论(Debate)等等。其实,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更适合使用纪实类视频,因为它们源自生活、取材于真实,能在锻炼学生听力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选择纪实类视频,穿插在平时的视听说教学中。

2.3.2 视频字幕的使用

英语原版视频的字幕分为两种,一种是英文原版字幕(Caption),另一种是翻译外语字幕(Subtitle)。当然,教师可以在不显示字幕的情况下,训练学生的听力。但是,如果碰到难度较高的视频材料时,教师可以通过显示字幕,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效果。而这两种不同的字幕能分别用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英文原版字幕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跟读台词,或者关小音量让学生来模仿配音,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之提高。而如果使用翻译中文字幕的话,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难度更高的口语活动,例如,看中文台词练英文配音(sight interpretation),或者事先让学生背诵英文台词,然后再一边看中文台词一边做同声传译等。

3 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

多媒体资源已经成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大学英语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比较少,也无法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共享利用以及管理。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自己找自己的多媒体素材,这样既耗时又耗力。虽然现在网络信息异常丰富,但要找到真正适合学生学习又切合单元主题的多媒体资源实属不易。因此,构建一个多媒体资源库及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乃至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素养的提高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持。

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功能,添加并上传与本校教材单元相关的视听资源。由专人负责,对资源进行分类和管理,并通知到相关教师,做到集体备课和资源共享。对于一些经典视听资源,可以永久性保存和使用;但对于一些时效性很强的视听资源,例如新闻等,要做到及时更新和补充。如果没有现成的网络教学平台,学校也可以自行开发并建设适合自己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资源库和管理系统。但这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以及资金的支持。总之,构建多媒体资源库的过程是比较复杂并艰巨的,构建完成后还需要定时更新和维护。但是,这对于整体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能让教师互相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4 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教学富有趣味性、情景性、交互性,从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优化英语教学环境,更好地实现听说一体化训练,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向民.大学英语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

[2] 杨勤.网络多媒体资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利用[J].凯里学院学报,2007(8).

语音视频篇(5)

关键词:视频视听写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比阅读能力差已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迫切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可不知从何入手,花大量时间练习却走了弯路,成效不大。针对此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方法——视频视听写法,不仅能从本质上提高听力水平,而且能综合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并使单词记忆更牢固。

一、什么是视频视听写

英语教学中, 听写是常用的方法。谈及听写,人们往往想到听写英文单词、句子。音频听写,顾名思义,是播放音频mp3,练习者听写出相应的词或句子(复合听写)。而视频视听写,有别于传统听写,是使用无字幕的英文视频,听写者要能正确听写出该视频中的每一个词。

二、视频视听写的特点与作用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自身长期的英语学习和多次教学研讨会交流中总结发现,视频听写是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提高听力的最佳途径之一。不仅是听力,它还能综合提高练习者的口语和写作水平。视频视听写具有以下特点:

1.可用素材丰富,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视频题材丰富多样,名人演讲、日常口语、专题讨论、英美脱口秀节目等都可作为听写的材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更愿意多练习。

2.基础不同的学生均可使用。只要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视频进行训练即可。

3.适合长期使用,更易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坚持才能见果效。经典视频就适合长期使用,例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李小龙香港访谈视频等,可以反复咀嚼。

4.通过这种方法记忆的单词,掌握得更牢固,使用更准确,因为每个词都结合了特定的语境。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能使感知更迅速、更完善(张积家,2012)。

教学实践中, 有很多直接或间接应用视频听写方法的成功例子。如A同学,大一,平时喜欢看美剧,从看有字幕的逐渐过渡到可以看懂无字幕的美剧,并且进行无字幕的听写训练。该生英语成绩突出,雅思总体成绩7分,其中听力8分,口语8分,广东省2013年高考英语138分(总分150分),初三时雅思就考到了6分(6分为绝大部分国外大学本科生入学的语言分数线)。当问及她是如何取得口语8分这样的高分时,她说看得多了之后,剧中人物还未开口,她已经知道人物要说什么了。这就是孰能生巧,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注:雅思考试IELTS采用国际认可的9分制评分系统,准确反映考生的语言水平。每个分数级别有对应的描述。总分可以是整数分或半分。(雅思考试中文官方网站,2013)

9分 专家水平

具有完全的英语运用能力,做到适当、精确、流利并能完全理解语言。

8分 优秀水平

能将英语运用自如,只是有零星的错误或用词不当。在不熟悉语境下可能出现误解,可将复杂细节的争论掌握的相当好。

7分 良好水平

能有效运用英语,虽然偶尔出现不准确、不适当和误解。大致可将复杂的英语掌握的不错,也能理解详细的推理。

6分 合格水平

大致能有效运用英语,虽然有不准确、不适当和误解发生但能使用并理解比较复杂的英语,特别是在熟悉的语境下。

三、视频视听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为何视频视听写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呢? 从加强记忆、知识获得的角度来看,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能提高感知的成效(张积家,2009)。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印象更深刻。单纯靠听觉,一般人只能够记住 15%的信息;如果靠视觉,人从图形获得的知识一般能够记住 25%;若听视结合,那么获得的知识就能记住 65%。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能使感知更迅速、更完善。并且,运动分析器的参与有重要作用。既看又听,还能动手操作的学习,能大大促进感知的精确性。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视频视听写法的必要性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纯正美音和英音的机会其实是不多的。首先,大学英语课程以每学期80课时,每周4课时来计算,一星期课堂才3小时, 20个星期不过60小时。而老师还要综合讲解课文、单词、语法,加上阅读、写作训练,可分配给听力的时间很有限。其次,听老师的英文授课,不能取代纯正英式和美式发音的听力练习。一来中国老师的发音、音调、语速难以达到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水平;再者,老师很少全英授课,主要原因是基础差的同学难以跟上。

但是大学英语以及四、六级听力的考核是采用英国人美国人说的话。毋庸置疑,母语是英语的使用者与非母语使用者在发音、语速及表达方式上有相当大的区别。总之,大英教学现状与考核之间的差异,更突显了要多听原汁原味素材的必要性。

五、视频视听写的具体步骤

视频视听写一共有七个主要步骤:①资料准备与选择② 准备视听设备③ 开始训练(推荐使用“三一法”)④ 反复听不懂的地方⑤ 对答案⑥ 再听,总结。⑦复习巩固。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步骤:

1.资料准备与选择

资料的准备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视频素材最好要有答案,即英文原文。练习者在寻找素材前,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1 我要练听力的目标是什么?是准备四六级考试?雅思托福出国考试的听力?听懂外教授课?还是想听懂难度更高的BBC、VOA?不同的目标,适合的材料不同。

1.2 时间紧迫吗?如果只是平时练习,那么可以灵活选择素材。但如果在备考阶段,例如,离四级考试只有30天冲刺,就不适合练习有很多俚语的美剧、脱口秀,和有大量超纲词汇的演讲。此时,应选择与四级听力考试场景相似、难度较低的日常生活视频,或直接听写近年四级真题录音。

1.3口音的选择。

口音的选择也有很多讲究。为什么?从地域方面区分,英语口音可粗分为三类:非英美的多国口音,英式口音,美式口音。如果学习者要备考雅思听力(该听力的特点之一就是有不同国家的人的说话,例如印度人),或者需要与来自非英美国家的英语使用者沟通,例如参加广交会面对来自阿拉伯、意大利的客户——这些情况下,能习惯听多国口音是必须的。

值得注意的是,四六级听力录音采用的是英式发音,所以建议学生们考前多练习英式口音的视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那么怎样区分美音和英音呢?美剧、奥巴马、乔布斯演讲,哈佛等美国大学的公开课、VOA是美式口音;来自BBC的视频,J.K.罗琳、憨豆先生等英国人,剑桥等英国大学的公开课视频则是英式口音。如果说话者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则偏向英式口音。

1.4我想练什么样的口语风格?视频视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练习者的口语,因此,若练习者钟意自己口语偏美式,则应选择美国人为主角的视频;同理,如果练习者偏好更为正统的英式表达和发音,就要选择以英式口音为主体的视频。

资源推荐: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主体———大一大二学生,笔者推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视听说课程》。 通过《教师手册》可下载配套视频,同一个视频有字幕版和无字幕版,有多国口音,难度、语速和题材也较适合大学生。以每次视听写一至两分钟,每6课时布置一次视听写作业的频率来算,一册里的视频资源够一学期使用。当然,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和教学进度灵活安排。

2.准备视听设备

2.1电脑是一般的选择。需注意,由于视频格式不同,需要安装通用的视频播放软件,如暴风影音、百度影音等。

如果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视听,最好自带视频播放器的安装软件,或者事先通过视频转码软件把视频转码成常用格式(如mp4, flv)以适应不同多媒体教室。优酷客户端、QQ影音都有此功能。

2.2智能手机或MP4都有播放视频的功能。大部分视频需要转码后才能在手机上播放。QQ影音、360手机助手等软件都有功能。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视听设备选择的原则是要能方便播放和回退,音量适中。听不懂的时候,练习者要做好反复听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准备。

3.开始训练

3.1先泛看一遍。第一遍后评估下自己听懂了多少。

3.2开始精听。推荐使用笔者原创的“三一法”,即“听一句,说一句,写一句”。

“听一句”,视频放一句,暂停。这一句有多长可根据练习者的基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说一句”,暂停完,马上跟读复述。此举之意一来模仿纯正发音,二来能增强记忆效果。

“写一句”,把该句听写在练习本上。这个环节很重要,不少学生甚至教师忽略了“写”。很多同学下笔写时才发现,单词听得懂,会读不会写,很多拼写错误。例如opportunity机会、environment环境这样的常用词。

4.反复听听不懂的地方

这是自然的,少则十几遍多则几十遍,要听到实在无法写出为止。

5.对答案

6.对照答案再听,总结

这是一轮练习中最后的一步,很重要。因为在总结的过程中,练习者能发现很多问题。很多学生说看没字幕的视频特别难,听不懂。但看了答案后都觉得特别简单,几乎没有不懂的词。

为什么简单却做不到呢?经过总结,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语音、语调方面。如果在平时学习单词的时候发音就不准,听到正确的发音自然联想不到是那个词。二:听得少,纯正英美人的说话听得少。三:不熟悉连读、爆破、改发音。连读,很多学生没有连读的意识。当听到“[in'restr t]”这个音,即使听得很清楚,好多学生听很多遍也不知道是什么。其实是简单的“In a restaurant”中“in”和“a”的连读。爆破,爆破音+爆破音(即 [b] [p] [d] [t] [g] [k] 相邻时)前一个发不完全的爆破音,即只稍作停顿不送气,如big boy。改发音,如“historical [his't rikl] site”,根据英语发音规则,两个辅音连在一起时,后面的[t]要发成相应的[d]。视频中美国人说 [his’dorikl],因为不熟悉这一发音规则,所以即使historical是一个很简单的词很多人还是听不出来。

7.复习巩固很重要

视听过的视频要不定期的听多次,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视频视听写是笔者通过自己多年学习英语和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方法,属原创,但并不是独创。很多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已经在使用,并坚持了多年。通过这样的练习,学习者不仅能从本质上提高听力,而且能综合提高口语、写作能力。用这种方法掌握的单词更牢固、使用更准确。综上所述,本文详尽、具体地阐述了视频视听写法是什么(What),为什么好(Why),怎么用(How,七个步骤),并找到了支持此方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接着在如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上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实用资源。特别是原创性地提出了在视听写中应用“三一法”。本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适合广大初级到中高级层次的英语学习者、英语教育从业者阅读,特别适合大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积家,陈俊,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6.

语音视频篇(6)

【关 键 词】 视频;英语教学;任务;Video

一、视频作为英语教学工具的意义和重要性

视频作为输入工具能够丰富学生的视听体验。在真实生活中都是鲜活的人在对话,对话过程中不仅包括人和声,还包括行为,但老师们却不断要求学生从他们从未见过的人录制的对话中习得语言――只有声音没有人,也没有行为。在某些情境如学习用英语电话交流的时候,播放录音是合理和必要的,然而多数时候我们其实可以利用视频来把语言学习拓展到一个全新的维度。视频中的环境背景,人的行为、表情、姿势、情感等因素都为语言的产生和练习提供了重要的视觉刺激和促进。视频作为教学工具是最易活跃课堂氛围,最易带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在调动学生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和传导文化价值,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方面,视频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合理选择视频材料,将视―听―说―写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大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自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视频教学的方法

一般来说英语视频教学方法总体上分三个步骤:看前(pre-viewing),看中(while-viewing)和看后(post-viewing)。

看前预备阶段(pre-viewing),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活动,如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qusetioning(提问)来预热视频材料涉及的内容和话题,激活学生的词汇和语境,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预测(predicting),让他们对所看内容产生期待,使他们有意识的去观看视频。

看中阶段(while-viewing),教师要布置任务,指导学生认真而有侧重地观看视频短片,培养学生自觉搜集记录关键信息的意识和扑捉细节的能力,如人物、时间、地点、天气、方式、事件、数字、特征、原因等要素,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任务类型丰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语言水平来设计。

看后阶段(post-viewing),老师要设计活动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可以通过给视频配音(dubbing)训练学生的语音,模仿视频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role-play),还可以增加拓展型任务。

三、英语视频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1. 看听(Vision on/Sound off),教师关掉视频短片的声音,让学生先看,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短片的主要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合作写出符合短片情节的台词并登台配合视频画面的角色进行表演,随后打开视频声音让学生观看,通过比较看看哪些组的表演更有趣,哪些组更接近原始视频。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不仅训练了听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寓教于乐,趣味无穷。

2. 看读(Video as a listening tool),利用视频进行语音教学。这里的视频既有专业的语音教学视频――学生可以跟随英语母语国家的专业讲师练习字母或单词发音;也有英语电影电视短片――学生可边听边完成学习单上的补全对话任务,补充的单词正是需要重读的词,完成后再跟随视频朗读,体会英语句子的重音(sentence stress)。这个活动往往需要重复几遍,与单听录音练习句子重音比较起来,它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结合视频里人物的情感态度、表情、举止和事态来深入体会句子的逻辑重音(logical stress)。逻辑重音在日常口语中最常见,因此学生配合视频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很重要。

3. 看记(Video dictogloss),视频听记重构法,教师先让学生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分组定任务,接着播放一段视频短片(播放两到三次,取决于任务难度和学生水平),学生边看边做笔记,各组学生记录不同的人物对话,关闭视频让学生合作交流信息,并在学习单上重现(reconstruct)刚才的视频对话。由于学生不可能完整地写出视频里的对话,因此一些语言结构势必残缺,这时他们就会用想象力和已学语言知识去尝试补充完整那些句子。最后观看视频,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正并总结归纳句子的特点和语法。这个策略在语法结构教学中效果显著。

4. 看说(Critical pedagogy),利用短片,呈现问题,组织讨论。这种活动多用于阅读理解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思维能力。教师先播放一个有关现实生活中的话题短片,学生边看边记录短片提到的内容和观点,接着教师就这个话题通过提问(questioning)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教师可指导学生概括问题(what)并阐述原因(why),让学生描述细节,引导学生认识相应行为必然带来相应后果(how),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情况,鼓励学生写出多个潜在的问题解决方案(solutions),分组交流、相互辩论、择取最优。这个活动往往会带来很多惊喜,它重在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会让学生和教师都领悟到很多。

5. 看写(Observe & Write),视频可以帮助学生生成写作内容,帮助学生构思,联想,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写作前教师播放一个短片,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片中人、物、活动、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等,并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分组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初稿,分组或集体评比修改以完成写作。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既可让学生将视频中的内容写成命题作文,也可以续写视频的情节或结合自身情况撰写个人情节,还可以根据短片呈现的问题让学生写出计划或方案。这个活动适合过去时,将来时作文的练习,活动前学生需要做好相关的词汇预备。

视频能够整合和提升以不同媒介和形式呈现出的信息,有视觉的、听觉的、口语上的,以及数量上的优势,在追加性输入和学生潜在习得方面作用不可低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将大大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林峰. 基于学生体验的英语过程写作课案例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15-16.

语音视频篇(7)

关键词:H.323协议;音频混合;设计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IP网络实现多媒体通信提供了基础条件,IPTV、视频会议、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宽带网络应用成为热点。而视频会议在实用化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功能也己由原先单纯的电视会议功能发展成远程教学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多方面的综合业务。

1、多点控制单元(MCU)

H.323协议在逻辑上可以分为四个组成实体:终端(Terminal)、网关(Gateway)、网守(Gatekeeper)、多点控制单元(MCU)。

多点控制单元用于支持三个以上端点设备的会议。在H.323系统中,一个多点控制单元由一个多点控制器(MC)和几个多点处理器(MP)组成,但也可以不包含MP。多点控制器处理终端间的H.245控制信息,从而决定它对视频和音频通常的处理能力。在必要情况下,多点控制器还可以判断哪些视频流和音频流需要多播,以控制会议系统使用的资源。

视频会议中,在集体讨论和自由发言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多个与会者同时发言。为了使每个与会者能同时听到其他所有发言者的声音,采用了音频混合技术。音频混合单元从各个终端取得音频信号,经过混合编码后再发送到各终端。该技术的引入使得各终端在接收多个发言人的音频信号时,在带宽占用和信号处理方面,与接收单一发言人的音频信号相比,不会增加任何额外负担。

为了实现音频信号混合功能,系统必须具备语音信号编解码和音频码流转换功能。H.323要求所有终端必须支持G.711语音标准,而对G.722,G.728,G.723.1和G.729标准则是可选择的。对于能够提供高速带宽环境的网络,为了保证语音的高质量,可以采用速率较高的编码方式,如G.711, G.722;对于远程接入系统,由于带宽昂贵,则可以采用码率较低的编码方式,如G.723.1。相应地,MCU必须支持以上各种语音编码标准。

音频混合单元要求输入的各路语音信息属于同一种编码,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各个终端选用的编码器可能不同,因而发往MCU的音频码流也可能不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在混音之前先进行码流转换,将不同的码流转换成同一种编码,再送入音频混合处理单元。

2、音频混合方案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与会人数只有两人,则只要保证通信是全双工的,就可以正常地进行会议,而无须进行混音。如果与会人数超过3人,则需要采用混音或者转发机制。

转发机制有两种策略:其一,将其他端点的数据都转发给一个端点;其二,按照约定的某种规则选出一路进行转发,也就是常见的“话筒传递”模式。这两种模式虽然可以满足一定层面的需求,但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前者会增加网络的传输负担和端点的处理负担,后者在多人会议的讨论中有明显的反应慢效果差的缺陷。如果与会者希望能够进行比较频繁的切换发言或者讨论,则会出现明显的断续和切换失效等情况。

而实时混音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际应用中,一般的混音方案都会采用时域叠加作为基本的处理手段。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数字音频信号存在量化上限和下限的问题,则因叠加运算肯定会造成结果溢出。通常的处理手段是进行溢出检测,然后再进行饱和运算,即超过上限的结果被置为上限值,超过下限的值置为下限值。这种运算本身破坏了语音信号原有的时域特征,从而引入了噪声。这就是在某些系统中会出现爆破声和语音不连续现象的原因。同时,随着参与混音的人数增加,出现溢出的频率也不断上升,所以这类方法存在一个上限,而且这个上限值很低,实验证明,一般在4个终端参与混音时其结果就有很多噪音和断续,无法分辨语流了。

3、音频混合方案的改进设计

直接将各路音频流算术相加得到音频混合信号,其优点是简单且易于实现。经测试,在输入语音流少于4路时,能清晰地分辨各路语音信号。但系统仍存在问题。

在前述方法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可得到另一类混音设计方法,即将各路音频码流解码后,先对解码语音信号作一定程度的衰减,再进行算术相加。一般是在各路语音上乘以一个衰减因子1/n,其中n为进入混音器的语音流数目。这种方法能绝对保证相加后的语音信号不会溢出,而且对原算法的修改极少,极易实现。但是它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当进入混音器的语音流数较多时,各路语音信号的衰减程度都比较大,混音的结果是所有信号都比较弱,无法突出重点,严重时可能所有声音都听不清楚。

实现这一改进策略时,仍然是在每个语音通道上绑定一个解码器,负责该路语音的解码,但无需再绑定编码器。系统中最多同时存在m+l个编码器,其中m个分配给m路被选中的语音通道,另一个分配给音频混合信号S,对S编码后的码流发送到所有未被选中的终端和广播终端。由于解码器的运算复杂度远小于编码器,因此系统的计算负荷大大降低。改进后的混音器只选取音量最大的m路进行混音,其余信号被衰减,合理选择m的值,不仅使会议发言重点得以突出,与会者能获得最重要的发言信息,而且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溢出情况。这一改进措施同时解决了前述两种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某个编码器在由一个语音通道转而分配给另一个语音通道时,必须先进行初始化(G.711a/u除外)。必须注意,要尽量减少编码器和语音通道之间对应关系的改变。

4、结束

本文在研究了H.323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MCU的音频混合模型,并详细阐述了音频混合方案,为了过滤混合时的嘈音和增加临场感,提出了音频混合方案的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