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感技术论文

传感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5 02:24:06

传感技术论文

传感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贝叶斯估计信息融合障碍探测智能驾驶

随着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系统(辅助驾驶系统一无人驾驶系统)也得了飞速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这就要求传感器能识别在同一车道上前方行驶的汽车,并能在有障碍时提醒驾驶员或者自动改变汽车状态,以避免事故诉发生。国际上各大汽车公司也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安全驾驶系统,如碰撞报警系统(CW)、偏向报警系统(LDW)和智能巡游系统(ICC)等。国内在这些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将主要讨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驾驶系统(ITS)中的应用。

1ICC/CW和LDW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1ICC/CW系统中的误识别问题

ICC/CW系统中经常使用单一波束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利用非常狭窄的波束宽度测定前方的车辆,对于弯曲道路(见图1(a)),前后车辆很容易驶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这将引起智能巡游系统误加速。如果前方车辆减速或在拐弯处另一辆汽车驶入本车道,碰撞报警系统将不能在安全停车范围内给出响应而容易产生碰撞。类似地,当弯曲度延伸时(见图1(b)),雷达系统易把邻近道路的车辆或路边的防护栏误认为是障碍而给出报警。当道路不平坦时,雷达传感器前方的道路是斜向上,小丘或小堆也可能被误认为是障碍,这些都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现在有一些滤波算法可以处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能彻底解决。

1.2LDW系统中存在的场景识别问题

LDW系统中同样存在公共驾驶区场景识别问题。LDW系统依赖于一侧的摄像机(经常仅能测道路上相邻车辆的位置),很难区分弯曲的道路和做到多样的个人驾驶模式。LDW系统利用一个前向摄像机探测车辆前方道路的地理状况,这对于远距离测量存在着精确性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影响了TLC(Time-to-Line-Crossing)测量的准确性。现常用死区识别和驾驶信息修订法进行处理,但并不能给出任何先验知识去识别故障。

2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ITS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者们纷纷引入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并提出了不同的融合算法。基于视觉系统的传感器可以提供大量的场景信息,其它传感器(如雷达或激光等)可以测定距离、范围等信息,对两方面的信息融合处理后能够给出更可靠的识别信息。融合技术可以采用Beaurais等人于1999年提出的CLARK算法(CombinedLikelihoodAddingRadar)和InstitudeNeuroinformatik提出的ICDA(IntegrativeCouplingofDifferentAlgorithms)算法等方法实现。

2.1传感器的选择

识别障碍的首要问题是传感器的选择,下面对几种传感器的优缺点进行说明(见表1)。探测障碍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它是利用向目标发射超声波脉冲,计算其往返时间来判定距离的。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上。其优点是价格便宜,易于使用,且在10m以内能给出精确的测量。不过在ITS系统中除了上文提出的场景限制外,还有以下问题。首先因其只能在10m以内有效使用,所以并不适合ITS系统。另外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声,即使可以使之测达100m远,但其更新频率为2Hz,而且还有可能在传输中受到其它信号的干扰,所以在CW/ICC系统中使用是不实际的。

表1传感器性能比较

传感器类型优点缺点

超声波

视觉

激光雷达

MMW雷达价格合理,夜间不受影响。

易于多目标测量和分类,分辨率好。

价格相合理,夜间不受影响

不受灯光、天气影响。测量范围小,对天气变化敏感。

不能直接测量距离,算法复杂,处理速度慢。

对水、灰尘、灯光敏感。

价格贵

视觉传感器在CW系统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其优点是尺寸小,价格合理,在一定的宽度和视觉域内可以测量定多个目标,并且可以利用测量的图像根据外形和大小对目标进行分类。但是算法复杂,处理速度慢。

雷达传感器在军事和航空领域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主要优点是可以鲁棒地探测到障碍而不受天气或灯光条件限制。近十年来随着尺寸及价格的降低,在汽车行业开始被使用。但是仍存在性价比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利用这些方式可以得到较单一传感器更为可靠的探测。

2.2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所谓信息融合就是将来自多个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可靠的结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功能,人类本地地具有将身体上的各种功能器官(眼、耳、鼻、四肢)所探测的信息(景物、声音、气味和触觉)与先验知识进行综合的能力,以便对其周围的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出估计。由于人类的感官具有不同度量特征,因而可测出不同空间范围的各种物理现象,这一过程是复杂的,也是自适应的。它将各种信息(图像、声音、气味和物理形状或描述)转化成对环境的有价值的解释。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实际上是人对人脑综合处理复杂问题的一种功能模拟。在多传感器系统中,各种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可能具有不同的特片:对变的或者非时变的,实时的或者非实时的,模糊的或者确定的,精确的或者不完整的,相互支持的或者互补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就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它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通过对各种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与使用,将各种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互补与冗余信息依据某种优化准则结合起来,产生对观测环境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信息融合的目标是基于各种传感器分离观测信息,通过对信息的优化组合导出更多的有效信息。这是最佳协同作用的效果,它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多个传感器共同或联合操作的优势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有效性。

2.3常用信息融合算法

信息融合技术涉及到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如信息处理、估计理论、不确定性理论、模式识别、最优化技术、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由不同的应用要求形成的各种方法都是融合方法的个子集。表2归纳了一些常用的信息融合方法。

表2信息融合方法

经典方法现代方法

估计方法统计方法信息论方法人工智能方法

加权平均法经典推理法聚类分析模糊逻辑

极大似然估计贝叶斯估计模板法产生式规则

最小二乘法品质因素法熵理论神经网络

卡尔曼滤波D-S证据决策理论遗传算法

模糊积分理论

2.4智能驾驶系统中信息融合算法的基本结构

由于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现在ITS系统中多使用一组传感器探测不同视点的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以完成初始目标探测识别。在智能驾驶系统中识别障碍常用的算法结构如图2所示。

3CLARK算法

CLARK算法是用于精确测量障碍位置和道路状况的方法,它同时使用来自距离传感器(雷达)和摄像机的信息。CLARK算法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①使用多传器融合技术对障碍进行鲁棒探测;②在LOIS(LikelihoodofImageShape)道路探测算法中综合考虑上述信息,以提高远距离道路和障碍的识别性能。

3.1用雷达探测障碍

目前经常使用一个雷达传感器探测前方的车辆或障碍。如前面所分析,雷达虽然在直路上的性能良好,但当道路弯曲时,探测的信号将完全可靠,有时还会有探测的盲点或产生错误报警。为了防止错误报警,常对雷达的输出进行标准卡尔曼(Kalman)滤波,但这并不能有效解决探测盲点问题。为了更可靠地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使用扫描雷达或多波束雷达,但其价格昂贵。这里选用低价的视觉传感器作为附加信息,视觉传感器经常能提供扫描雷达和多波束雷达所不能提供的信息。

3.2在目标识别中融合视觉信息

CLARK算法使用视觉图像的对比度和颜色信息探测目标,使用矩形模板方法识别目标。这个模板由具有不同左右边界和底部尺寸的矩形构成,再与视觉图像对比度域匹配,选择与雷达传感器输出最接近的障碍模板。

CLARK算法首先对雷达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用于剔除传感器输出的强干扰,这出下列状态和观测方程处理:

D(t)=R(t)+v(t)

式中,R(t)为前方障碍的真实距离(未知),R(t)是其速度(未知,)D(t)为距离观测值,Δt为两次观测的问题时间,w(t)和v(t)为高斯噪声。给定D(t),由Kalman滤波器估计R(t)和R(t)的值,并把估计值R(t)作为距离输入值,使用R(t)和D(t)的差值确定所用矩形模板的偏差。由于使用雷达探测的位置与雷达作为补偿。

使用上述算法可以有效提高雷达探测的可靠性,但当图像包含很强的边缘信息或障碍只占据相平面一个很小的区域时,仍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除对比度外,又引入视觉图像的颜色域。

3.3相合似然法

在探测到障碍后,CLARK算法将这些信息整合到道路探测算法(LOIS)中。LOIS利用变形道路的边缘应为图像中对比度的最大值部分且其方位应垂直于道路边缘来搜索道路。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两个信息整合,则障碍探测部分的像素被隐藏,其图像梯度值不会影响LOIS的似然性。这样可以防止LOIS将汽车前方障碍的边缘误认为是道路的边缘来处理。但是当道路的真实边缘非常接近障碍的边缘时,隐藏技术则失效。

为了使隐藏技术有效,可以在障碍和道路探测之间采取折中的处理方法。这种折中的处理方法就是相合似然法。它将探测障碍固定的位置和尺寸参数变为可以在小范围内变化的参数。新的似然函数由LOIS的似然和小探测障碍的似然融合而成。它使用七维参数探测方法(三维用于障碍,四维用于道路),能同时给出障碍和道路预测的最好结果。其公式如下:

式中,Tb、Tl、Tw为相平面内矩形模板的底部位置、左边界和宽度的三个变形参数,[xr(t),xc(t)]为变形模板相平面的中心。[yr(t),yc(t)]为由雷达探测并经Kalman滤波的障碍在相平观的位置。将地平面压缩变化为相平面,的实时估计,为相平面内一个路宽的值(3.2m)。tan-1的压缩比率在相平面内不小于Tmin(路宽的一半),不太于Tmax(路宽)。通过求解七维后验pdfP(k'''',b''''LEFT,b''''RIGHT,vp,Tb,Tl,Tw|[yr(t),yc(t)],ObservedImage)的最大值获得障碍和道路目标。

3.4CLARK算法的局限性

传感技术论文篇(2)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关注媒介技术本身、聚焦于媒介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对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关系的反思中,重构理解媒介社会的理论视角。

一、媒介环境学的理论特征

传统的媒介研究包含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主流,经验学派是对媒介效果的研究,其研究忽略了媒介技术形式变革对社会的影响(沉默的螺旋,枪弹理论等);批判学派关注大众媒介的内容对社会的影响,其中更多的是媒介的所有权。其源头一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是媒介中内容所导致的影响。批判学派不关注传播的效果影响,也忽略了媒介技术形式方面带来的社会影响。

媒介环境学一方面强调媒介和人的关系,媒介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强调媒介、技术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关注媒介的不同形式带来的影响,以新的观念看待媒介技术和社会相互共生关系。

二、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媒介技术历史分期

媒介环境学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媒介技术的变革是同步发展的,基于这样层面,把人类社会变革按照媒介技术的变革作如下历史分期: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靠人体的发声,面部表情,肢体手势动作,简单物品摆放等完成的,传播在近距离实现,信息量少,零散无序。信息传播源是族里长者,是最重要的信息媒介。

(二)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由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文字信息量大,精准,易储存,实现异地传播。文字作为媒介的传播,从时间悠久性、即时性和空间的广袤、无界限上实现对信息的传播。

(三) 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术给人们提供大批量复制信息的途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信息传播进一步民主化。印刷术给大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给大众创造新行业和产业,国家的法律条文通过印刷媒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四)电力传播时代

电报、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技术相继问世。电子媒介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巨大改变,因为媒介传播给大众的信息种类繁多,信息量大、质量高。

(五)数字传播时代

新兴起的媒介有电脑、互联网、万维网、手机及不同的社交软件等。信息传播以数字信号形式进行传播,传播速度极快,且及时播报;存储空间大,可云同步,实现全球性传播。数字媒介较电力传播媒介不同的是,使用者可以控制信息流向,实现媒介和使用者的互动传播。

三、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社会变革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如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新媒介的内容是旧媒介的延伸 。媒介社会与人类历史发展一样,从口语到文字的传播时代,社会背景不同,技术也不相同,文字出现使信息准确度得到提升,使口语传达过时,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使言语思维得到再现,发生逆转后出现了印刷技术,印刷技术是被高度抽象化了的言语。而我们今天所处的媒介社会,互联网使人们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它使电视功能被弱化,而互联网传达的信息使电视内容得到再现。

媒介对社会的变革产生重要作用。媒介对我们产生影响并不限于内容,媒介技术形式本身一样带来了变革。一切的技术都是媒介,一切的媒介也都是我们自己感官的延伸。媒介与社会关系是非线性的,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是动态的,是一个范式到另一个范式的转化,这个转化并不一定都是前进的,从口语时展到如今的新电子时代,历经了口语(感知的听觉)时代,进入印刷(感知的视觉)时代,逆转回归了电力媒介(听觉和视觉结合)时代。

而媒介环境学的基本洞见:“媒介即讯息”,并非字面的意思,媒介就是讯息,并非侧重内容,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媒介本身的形式比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为重要。每一个新媒介的内容往往与旧媒介相同,因此,要分辨不同的共同体,理解这些共同体的不同特征,则这些共同体赖以维系的媒介形式本身比他们所交流的具体内容更加重要。

四、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命题

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社会的主导传播媒介发生变化,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在生理―感知层面,把每种传播媒介当作感知环境,每时每刻都调动着自身感觉器官去感知周围环境。而每个人感知世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受遗传获取的感觉器官情况,感官赋予每个人不同程度感知世界的能力。

在符号层面上,把每一种媒介看作一种符号环境,由一整套的独特的代码和句法有条不紊的构成符号环境。一方面,我们凭借感官来感知我们周围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媒介的符号世界内部去思考、感知物质世界。而语言的内部符号结构和逻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参数,在这个参数内我们重新构建周围世界的概念。

总体上看,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思维展开,是以下面的基本理论命题为前提的:

理论命题1:传播媒介不是“搬运工”。不单单只是把数据和信息从原来的地方完整的传输到新的地方,不是无价值标准的渠道。界定信息性质的是媒介的结构。

理论命题2:每种媒介具有不同程度偏向性。其中具体包括有时间偏向、空间偏向、形而上、认识论以及政治和社会偏向等。每种传播媒介均起源于非真空里,都必须以某种物质为载体。

理论命题3:传播技术对心理、感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这些影响中包含正面和负面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与媒介技术本身偏向有关,两者是相依相生的。

其理论命题是一个连续体,其两端是两种不同的解释视角,一端是软技术决定论,在媒介的一系列发展、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人是核心,人的主观能动性占据主导地位;相反另一端则归于硬技术决定论,推崇技术至上,技术是引起社会变革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应该在两端找到平衡,即媒介技术共生论,认为人的能动性在社会变革中虽占有一定的影响,但既不偏向与媒介技术,也不偏向人的能动性,人与技术或媒介相互作用相互共生,而引起的社会变革。

五、重构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传感技术论文篇(3)

    美术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导致学生偏重技法的学习.而忽视民族文化的培养 :偏重于造型元素的认知.而忽视民族美术元素的继承:偏真实写生.而忽视感性理解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所有这些对美术基本理论体系的忽略.将无法使美术教学接近认识和全面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导致我们丢失民族美术的记忆 教师只有充分尊重民族美术传统理论和传统美术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增加广泛的美术系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理论的课程.重视领悟民族艺术的神髓.才能构成美术学教学新体系二、美术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开展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对策研究(一)建立美术文化的教学理念.培养完美人格中国传统绘画十分重视艺术审美认识 、人文启示的作用。对人格的崇尚是中国传统美术所追求的重要人文内容 中国传统美术描绘 自然的同时注重理想、情感 、志向等主观因素的表现。“抒情言志”“借物咏情 ‘言志喻德”构成了中国传统美术表现的主要内涵 因此.衡量美术作品的优劣.常常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在于画家的品格与修养 纵观中国传统画家,以雅人高士、英雄豪杰、读书明理者张 强 (石家庄学院 050000)居多.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能够达到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的目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感与人文情结 教育的终极 目标是达到人格的完善.中国传统美术教学就已经明确了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格、心性 、品德 、人文等重要方面。以传统儒、释、道哲学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术精华在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品高逸的境界、超拔的精神、隽永的意味、精妙的笔墨是审视和衡量艺术品质高下的完整标准.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就相当于缺失了中国传统美术特有的艺术精髓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中国传统美术观念审美认识和启示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审美趋向,引导其对真、善、美的完整追求。因此.教师决不能只培养学生掌握某些单纯技能.而是要在技法的训练中使学生领悟中国传统美术特有的人品与画品、心境与画境的内涵.并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养、品格、气质和心性,使他们对形象的刻画、笔墨的运用忠实于自己的真挚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方向。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调文化传承美术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经过两年的普修美术理论.但传统艺术文化修养还是非常欠缺的 学校艺术教育应当是一种艺术文化教育和情操教育 一个人不懂得本国的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就不能说他懂得艺术。我们要通过加强传统美术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论研究能力.只有丰富广博的理论学识.才能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性及胆略;只有正确深厚的思想修养.才能使艺术创造获得深刻的意蕴及不朽的内涵:只有纯真、高尚的人品.才能使艺术品具有高雅、脱俗的品格。

    课程结构方面在于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与介入.教师要把美术传统理论合理地安排在课程体系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解决重技法,轻文化的教学模式强化教育的意识 .避免将技能技巧作为唯一教育目标 建立以精品与经典为师的课程观.以历代精品名画作为摹写鉴赏之本.提高学生的眼力品味.教学的重点指向更为广泛的文化层面.教学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对中国传统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美术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综合学习.包括中国传统美术方面的思维、表现、审美、评鉴、情感等品质。     (四)解决单一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以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富于创新精神与自由表现的意识 .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启发学生的艺术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作多方面的美术文化信息传达.形成以传授艺术为重点的课程设计 美术理论的教学应从理论讲述中解脱出来.融人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更多的美术文化知识,受到传统美术文化的陶冶。

    (五 建立合理的作业评价体系

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同的能力,因而作业效果会有较大差别。教师在评价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内在处理与美学理解有些表现能力欠缺的学生.但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会好些 他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较多.但是由于技法不够成熟.所以无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要鼓励学生对美术理论的思考.使他们增加学习美术文化的兴趣和自信.而不应以作业效果作为唯一标准来磨灭他们对美术思考和钻研的兴趣 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文化教育。

传感技术论文篇(4)

通过参考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写作当中引用借鉴了哪些文献资料,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参考文献的撰写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互联网iso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欣赏。

互联网iso论文参考文献:

[1]任刚.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J].科技信息.2013(04)

[2]牟宗友.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6(15)

[3]邬政.传统媒体如何成为“互联网+”的受益者——浅析传统媒体融媒时代的转型定位[J].中国地市报人.2015(05)

[4]候金凤.移动互联网下手机用户使用行为特征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7).

[5]曾青菲.基于用户体验的互联网产品差异化设计探究[J].艺术教育,2016(7).

[6]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互联网iso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年1月.

[2]淘宝网.淘宝公告,http://bbs.taobao.com.

[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52997.htm.

[4]魏宏.我国B2C电子商务现状及问题分析.标准科学[J].2004(8):52-54.

[5]黎军,李琼.基于顾客忠诚度B2C的网络营销探.讨中国商贸[J].2011(5):34-35.

[6]沃德·汉森.网络营销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

[7]RaftA.M}Robertj.&FishersB.InternetMarketingBuilding[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4,9(12):49-68.

[8]戴夫,查菲.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9]王耀球,万晓.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10]凌守兴,王利锋.网络营销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互联网iso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军国.面向森林火灾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叶佥昱.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息压缩与路由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3]王怿.水下传感网时钟同步与节点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高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施农业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研究[D].,2009.

[5]许华杰.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环境不确定性数据处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6]马奎.无线传感网移动接入与信息获取优化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7]李莉.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8]李石坚.面向目标跟踪的自组织传感网研究[D].浙江大学,2006.

[9]曹明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9.

传感技术论文篇(5)

对伍绍祖同志说的“西洋体育,更多地是建筑在西医解剖学基础之上”,恐怕没人公开反对。因为这是事实。也只有中国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西洋人认为这是当然的,没什么可以争论的。然而,他说武术的对象“是研究有机的活人”,却被某些武术专家教授们忽略了。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认识是从生命出发的,有生命才有人的活动。一切对人体的认识,都是对活人观察的结论。中国的人体经络、穴位、气血运行的认识,充 分表明了这点。如果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死人,你是找不到经络、穴位和气血运行的。这些东西仅存在于活人,只能在活人身上观察到。

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对活人的认识上建立起来的。武术既然是活人行为,那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所以提出“精气神”的锻炼,重“术”而不重“力”,称武“术”,称“技击”。练习方法是练“功”;练习“招法”和“套路”。中国的传统武术,没有一家不是这样练的,内外家都如此。尽管从事现代武术研究的专家教授们,对传统武术的这种练法多有微辞。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历史,正是中国发明发展了这样的武技,它使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独特的技击术,保护了中华民族五 千年的安全、繁衍,至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衰!这是经过历史考验的。

反观之,西方认识人体是从解剖死人尸体开始的,把死人的骨骼取出来,看人体结构是什么样的;把大脑取出来,看大脑组织什么样;把肌肉解剖开,看肌腱什么样,肌纤维什么样,细胞什么样,神经什么样,等等。然后,再看它们的活体(在人的整体已经死亡,局部还存活的情况下)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西洋体育理论,就是建立在人体(死人)解剖学的基础上的。他们得出结论:人体的力是肌纤维伸缩的结果;人体力量的大小是由肌纤维和肌腱发达的程度决定的。这些认识结合西方传统的“强者哲学”思想,表现在体育上,必然是重视力量训练,认为体育运动的三大要素,“力量、速度、技巧”力量是最根本的。我们不反对西洋体育的研究成果,也并非不能为我所用。我们所反对的是,盲目崇拜西洋体育理论,而对中国传统武术不做认真地研究,轻率加以否定的言行。我们想,这也不是周文极力宣扬的科学态度吧!

二、“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是中国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传大贡献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源于《周易》,它指导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军事、工程、天文、地理、医学、农业等一切方面的发展。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周文称之为“旧式理论”,是“巨大的历史惰性”。这不像一个炎黄子孙所说的话,这是中国体育教育的悲哀!我们搁下这些不谈,来论述一下传统武术的理论。

周文称中国传统哲学为“旧”,为“历史惰性”,显然是对比西洋体育科学理论而言。世界进入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落后了,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是正确的、必要的,现在我们仍在学习。但是,决不能反过来说我们自己一无是处。如果是这样,我们问,今天还研究中国传统武术干什么?周文站在西洋体育理论的立场上,完全看不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认识在理论研究上的先进和不可代替性。今天西方在理论枯竭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花大力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理论的一切成果。例如三千年前中国的《易》学就演出八卦,它只有二个符号,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位制,而二进位制正是今日电脑的理论基础。太极学说,也源于《易》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分为二”的理论。宋代张载说:“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焉。”今天的原子核裂变,正是太极原理的延续。这些令西方科学家惊讶不已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作为中国人却视为“历史的惰性”,太可悲了!

我们说先进性,就是走在西方的前面。中国的太极学说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方面构成的,并且告诉我们,两者是不对称和不平衡的,不对称表现为相互制约,不平衡表现为相互变化。表现在技击方面,创造出了“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的内家拳法。

西方体育至今还不认识这种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他们的口号是“最高、最快、最强”,向人体能力的极限挑战。为了达到目的,超体能训练,服用兴奋剂,向人类健康挑战。在技击上,他们的理论是,技击是一种人体对抗,对抗就是力量的对抗,力量大胜力量小,天经地义,无可怀疑,不相信“弱能胜强”。他们不理解,在一定条件下小力可以胜过大力,弱能胜强。中国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就是阴阳两体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学说,中国人运用这个学说创造出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充分研究“两体”的不对称性(如刚柔、虚实、动静),于是出现了“以静制动”的内家拳法。

今天,不对称理论已被用于我国的现代化军事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上。面对超级军事大国,对付它,不能跟着它的屁股重复走它们的老路,必须从它的不对称面,找出克制它的办法,发展不对称武器。可见,中国的传统武术理论是非常优秀和先进的理论,绝不是周文说的“巨大的历史惰性”的“旧式理论”。我们不明白,周文为什么一定要到西方去找什么“理性”来改造中国传统武术!

说不可代替性,就是西洋体育科学理论代替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我们知道,中国的学术界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承认中国的传统哲学原理是科学,或者说不科学。周文可以说是一个代表。我们把问题引向深入,看看西洋体育理论不能代替中国传统理论的事实:

中国从研究活人出发,发现了人体有经络和穴位。西方解剖死人,能把经络和穴位用刀解剖出来看看吗?

中国人练功讲究“气沉丹田”。丹田确实有,在传统武术的习练中有特殊的作用。然而,仅存于活人中,在死人身上解剖不出来。

传统武术都讲“气”,气遍体流行,可催力,可保护机体。气也仅存于活人,人死即散。

以上举的例子都证明,中国传统武术的基本原理,西洋体育不能代替。

三、“感悟”是传统武术的高深理论

周文批评传统武术“重实践感悟”是“重术轻学”,没有打开“科学理性大门”,说这是“把式”的“认识水平”。又说,“甚至在学术场合也不忘嗫嚅‘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周文扬言要“净化”传统武术。

笔者说,周文差矣!笔者参加过许多次传统武术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者文化层次很高,有许多业余武术家是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会议的学术气氛浓厚,学术水平很高,武技的水平也很高;有一些老武术家,也自学传统文化,表现出很高尚的文化修养。反之,笔者见到的,高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恰是周文所推崇的现代武术专业队的“技击家”们!小学文化的“太极王子”、“武术奇葩”、“太极皇后”已是现代竞技武术一大顽疾!我们不客气地告诉周文: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不能透彻理解和掌握传统武术的,因为传统武术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感和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感”是相互间的概念;“悟”是自身的概念。感和悟,在中国传统人体研究中,又都是活人的概念。传统武术非常重视感和悟。首先,感和应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二个人对抗中的表现。中国的许多传统技击的理论典籍,对感应都有经典的阐述。例如《说苑・指武》有“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剑”之句;《俞公剑・总歌诀》有“刚在他力先,柔在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之“知拍”。次之,悟是自我锻炼。传统武术都讲“悟”,就是单练,自己苦练,悟出道理。例如太极拳讲求整体劲,老师指出腰为枢纽,要上通下达,不能把人从腰截为两段,上下不达。怎么练呢?要求把腰松开。怎么松开腰?麻烦了!有人很快就把腰松开了;有人练十年八载,腰也没松开。这就是“悟”。

和感悟相对立的是“测量”。测量,中国古代就有之,不过西洋的科学仪器先进,测量更精确。《易・系辞上》有“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这样,易学把事物概括为“乾、坤、变、通、象、器、法、神”。其中,“器”占有重要位置。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后,中国在器方面,有许多世界级的重大发明。测量方面,曾经发明指南针,是很先进的。近代,中国落后了,西方后来者居上。但是,西方走到另一个死胡同,把测量绝对化,用仪器测量不出的东西,他们一概不承认其存在。具体到技击术上,他们只承认“力”,因为,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出来。中国传统武术的“意”,或者说“意念”,他们就很难接受了。所以,我们说用西洋体育科学理论,无论如何也发明不了中国的传统武术。因之,西洋体育理论也是不能指导中国传统武术的。周文在这点上不必不服气,尽管你们用西洋体育理论改造中华武术的标本已经“克隆”出来了,那就是今天的现代竞技武术和武术散打比赛。但国人却不认可!

西洋的测量,被 用在竞技武术上的表现,就是“数量化”或简称“量化”。对武术套路比赛评分,套路量化是不可少的,即把武术套路分解成若干个动作,对每一个动作规定分数标准。为此,对动作必须定出动作规范,以便比较,给分。“规范化”和“量化”的结果,必然使武术套路“体操化”。中国传统武术是技击术,它不以动作的美观和难度为标准,唯一的标准是技击效果,而美观和难度却是体操评分的标准,于是竞技武术提出了“高、难、新、美”的体操口号,使中国武术彻底地脱离了传统。对此,谁都可以看出,今天的竞技武术已经彻底地背叛了中国传统武术。周文对此却喊出:“证明以套路运动和散手运动为模式的中国武术现有发展走向是正确无误的。”这是在研究传统武术还是向传统武术示威呢!

周文手中的另一个王牌是武术散打,周文称为“散手运动”。如果说今天“竞技套路”还穿着中国传统练功服装,手里还拿着中国古代刀、枪、棍、剑;那么,今天“散手运动”连这点外表也抛弃了。剩下的仅是三大件:拳击、跆拳道、摔跤。国人讥讽为“拳击加腿加摔跤”!现在的问题是,近年来,武术散打在国外以“中国武术”或“中国功夫”自诩,频频亮相。反之,他们在国内,当人们质疑他们为什么不采用中国传统拳法时,他们轻蔑地回答:“中国传统拳法不管用!”多么干脆地把他们与中国传统拳法划清界线。笔者郑重地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拳法不可侮!中国传统拳法恰是“武术散打”的克星!我们中国传统拳法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戳脚翻子,在对付散打方面做出有成果的实践,树立了中国传统拳法战胜“武术散打”的信心。我们将在后面提供这个战例。

武术散打的拳法和步法直接采用了西洋拳击,整体上是西方的倒三角形结构,上实下虚。对此,后面我们还要剖析。

四、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洋技击术的对比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洋技击术的根本差异,我们列表对比如下:

从上表的对比看,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系统是十分完备的,它是完全不同于西洋体育理论的富有东方特色的完美理论系统,它的先进性和不可代替性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表上看,可以明显地剥开现代竞技武术和散打比赛的包装,很容易判定它们不属于中国武术,而属于西洋体育的范畴。

笔者是现代科技教育工作者,当然体会到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这也包含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落后,在这方面应该向西方学习。然而,在学习问题上,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要认清什么问题我们落后,哪些问题我们并不落后。我们特别要指出的,在有关人体科学方面,特别是在人文方面,中国的传统理论研究并不落后于西方,与西方的研究是互补性的。然而,中国确有不少的人,错误地把中国在现代科技方面的落后,夸大为在一切方面的落后,都要代之以西学,甚至把外国没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要用西学加以检验其是否正确。这正是周文的基本观点。这种思想既是一种错误,更是一种偏见,而偏见往往比愚昧更可怕!

西方的现代化是从发明蒸汽机开始的。人类第一次制造出了不依赖人或兽力和自然之力的动力机,这是标志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的分水岭,把人和机器分开成独立的两个体系。机器帮助人做了许多人力做不到的事情。但是,负面的结果,人越来越依赖机器。在对人体的认识上,现代化应该是从发明显微镜开始的。显微镜使人看到了活体细胞,甚至看到了基因,解读了基因密码。我们承认,这都是非常先进和现代化的成就。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人的生命组成不仅仅是这些可以看得见的东西,更多的是看不到和不可知的,仅存于活人身体上的。还是中国人从感知得到的结论是对的。有人问死于孔子,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活人被打,感到“疼”,死人则不知疼;活人,当有人击来,知道躲避和反击,死人则不能;活人能思考,死人则不能。如此等等,都是“生命”。对于生命现象,现代科学一直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把死人解剖到再细微,把显微镜放大倍数再增加一万倍,也看不到生命是什么。死人或活人身上取下的活体都不是生命,它们都不能存活多久。这充分表明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现代科学的反动性。

从西方文化思维看,人和机器没有什么不同,机器可以制造,一切都可以制造,人也不例外,可以复制,“克隆”人。少数科学家克隆成功了牛、羊,克隆人也列入计划之中。这对人类是个灾难。

传感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唢呐艺术 文化内涵 理论思考

中国唢呐艺术在不同地域体现着各异的风土民情和文化风格,唢呐作品的音乐情趣与情绪,随着演绎的内容和场合的变更诠释出不同的音乐情感,给听众以新异的音乐体验。中国唢呐艺术源自民间,随着现代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唢呐演奏也被以艺术演奏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各类艺术作品势如破竹般涌现,为大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一、中国唢呐艺术的文化内涵

(一)唢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唢呐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发源地是在波斯、阿拉伯地区。唢呐艺术的流传范围极为广范,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其自产生至流传的时间跨度较大,且中国唢呐艺术在各个地区都有较为广泛的流传,但多活跃在民间,多以民俗活动的形式呈现。唢呐在形态、艺术表现上都有较明显的特征,由于其发声响亮、携带方便、应用场合多以民众日常的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被大众熟知和喜爱,至今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发展环境锦绣勃勃。

(二)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

唢呐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着明显的关联和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节庆和民俗文化中,例如:农村的婚丧嫁娶、节庆祭典等内容。人们通过唢呐演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思。从意识形态范畴来说,唢呐艺术与中国伦理文化体现及文化情感确有关系。中国人尤其重视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体现,唢呐艺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场合与民俗文化中都有直接的情感表达。唢呐演奏的曲目内容也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如:乐曲《婚礼曲》《抬花轿》等,唢呐艺术是最能表达华夏民众文化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

(三)唢呐艺术传统文化的行为价值呈现

唢呐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在行为价值的呈现上体现着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唢呐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为价值也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扩展。对比传统的唢呐艺术,现代唢呐艺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大大拓宽。作曲技法的创作延伸,演奏技法的创新应用,更有制作专家在唢呐形态和制造工艺上所进行的大胆创造性的加工、改良(如加键唢呐、活芯唢呐),都力求在音色和音质上更能达到演奏“乐趣”,便于技艺精湛者在演奏形式和技术上有所突破,达到更高的艺术追求,丰富听众的视听感受,既符合现代人的艺术和审美追求,也体现现代唢呐艺术表演形式上的突破。

二、中国唢呐艺术的时展的理论思考

(一)注重唢呐艺术的技艺传承

中国唢呐艺术特有的技艺传承特点,是传统的口传心授。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从事唢呐工作或教育的民间艺人、演艺团体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工作者,逐渐抛弃传统的“比葫芦画瓢”法,以规范严谨的教学体系取而代之。艺术家们对唢呐艺术文化内涵的技艺传承及在传承中与时俱进,体现了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情感及对艺术传承的责任,这将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更深层次的理论价值。通过文化情感研究传统技艺,讲述传统技艺的发展历程,以较为细致化深入化的理论成果推动唢呐艺术的久远发展。

(二)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情感深化

唢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可见其艺术情感的体现并没有被时间所冲淡,反而其文化情感正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能够从民俗文化、现代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唢呐艺术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唢呐艺术的表现,人们可感受其音乐情感以及对历史文化内容的传承,尤其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中,人们透过或强劲激昂,或含蓄深沉、或悲怆伤感的情绪,捕捉艺术气息,进入艺术情境。

(三)注重唢呐艺术的艺术形式现代性演绎

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让唢呐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在表演形式上,唢呐艺术可以实现与其他乐器结合,重奏或合奏以使得音乐层次分明、音色多元化;唢呐作品的伴奏音乐可突破以往的民族乐器或小乐队的伴奏模式,采用钢琴,以期达到音乐对比强烈突出主奏乐器情绪等等;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现代化与多样化,能够带动大众的艺术、文化情感,丰富艺术视野,并为艺术理论的研究、艺术融合和探索实践等带来更多的挖掘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下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深层次地挖掘其文化内涵性,用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唢呐艺术,实现唢呐艺术的现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唢呐艺术魅力浅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1).

[2]孙荣伟.当代中国唢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理论思考[J].艺术探索,2013,(12).

传感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中职教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任务型教学;探究性教学

1、前言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中职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倡导创新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中职职业教育不应只是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职业技术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术应用的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面对这样的时代要求,教师加强中职技术课程教学任重而道远。对传感器基本原理与应用知识、技术的掌握是当今社会技术人员的岗位基础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本文将通过引入“任务型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的教学模式,加强中职《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效果。

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和特点分析

2.1《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材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的“知行融通”型教材。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光电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方法和对传感器仪表安装工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等技术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以及实践必备的基础知识[1]。

2.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特点

该课程与一般课程不一样,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相对于其它课程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性强。传感器从问世到普及应用以来,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完善与创新,在众多的实践探索中不断被更新和升级,应用效果得到普遍提升。在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多元化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知识有力的支撑,正是该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满足了人们对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知识的需求。2)操作性强。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够熟悉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传感器在社会的应用广泛注定这门课程不是局限在书本内容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调试与安装等实践性强的方法,是一门操作性十分强的课程。3) 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类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传感器的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新的传感器产品的出现意味着中职教育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材也不断与时俱进,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和整合,新的传感器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也会在教材上得以更新,这方面体现了该课程的“与时俱进”。

3、实施任务型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外语学者通过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的在教学中具有非常大影响的语言类的教学模式,即我们所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2]。任务型教学模式自引进以来在教育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教师依据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性地为学生设置出贴近学生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教学合理设置课程实践任务。例如:在进行关于“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的课程内容教学时,进行电子秤的案例的授讲,合理设置任务问题“观察和分析电子秤是如何工作的”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任务问题的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对课程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4、实施探究性教学

探究教学模式是通过设置科学的小范围的课题内容或项目的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并积极创建课堂情境,对课程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将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任务、课程特点和社会实践要求相结合[3]。例如在针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电容式传感器”内容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向学生传授电容式传感器的概念、组成、结构、特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实践活动设置,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电容式传感器分类、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的掌握,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关于传感器知识课程。

5、实施不同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任务型教学和探究性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虽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更多注重的是学生走上社会岗位之后对职业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但是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结合传统教学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新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与掌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4]。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市场对岗位的需求进行课程目标设置,加强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步伐。3)合理设置课程学习。俗话说教师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自主性学习,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在实践中进行课程实践。

6、结束语

中职教育是为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技术为导向的人才,《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以培养更多的与传感器知识和技术相关的人才为课程目的。因此,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要运用任务型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加强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实践应用,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促进学生职业核心技术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确保中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在社会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黄晓,风向风速传感器的校准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4(01):98--99.

[2]敖振浪,李国森.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11,8(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