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南京社会科学 > 历史世界的主体间性与四肢结构——《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 【正文】

历史世界的主体间性与四肢结构——《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

张一兵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南京210093
  • 广松涉
  • 社会历史
  • 角色
  • 四肢结构

摘要:我们周围世界中用在性存在,都是交互主体活动的物象化结果,这也就是说,这些用在性的二肢关系并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观属性,而只有在'我'的主体性的关系结构中,面向我们的用在性关系存在才会是有效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交互主体性的协同体,这恰恰是人类存在与自然界动物生命存在的根本异质性。人在现实生活的关系性存在,会生成一种新的二肢性,即'作为我的我'和'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的我'的双重存在。现象与件的二肢性和交互主体的二肢关系只有统一起来,才可能科学地认知社会历史存在的四肢结构本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