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基础科学 > 地质学 > 高校地质学报 > 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黄钾铁矾微形貌对比研究 【正文】

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黄钾铁矾微形貌对比研究

曹丽娜; 陈炳辉; 苟习颖; 邹琦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510275;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点实验室; 广州510275
  • 黄钾铁矾
  • 微形貌
  • 化学法
  • 微生物法
  • 合成条件

摘要:黄钾铁矾是酸性矿山废水(AMD)中常见的次生矿物,能有效吸附AMD中Cu、Pb、Zn、Gd、As等重金属元素。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黄钾铁矾微形貌不同,其吸附能力也不同。文章通过化学法和微生物法合成了黄钾铁矾,并在粤北大宝山矿酸性矿山废水中采集了含黄钾铁矾的泥样。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和X光衍射(XRD),对三种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黄钾铁矾进行鉴定和微形貌特征观察,并分析黄钾铁矾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pH值2.0~2.5时能够化学合成黄钾铁矾,其晶体粒径约2~10 μm,且晶形呈板状;而在65℃时,可在pH2.0~3.0之间化学合成黄钾铁矾,但晶形差。微生物法合成黄钾铁矾pH范围是2.0~5.0,其晶形完好,呈菱面体且晶体大小比较均匀,而约为2~4 μm。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黄钾铁矾形成的pH值为2.5~3.5,晶形为菱面体形,单个晶体大小多为1~2 μm。根据其形成条件和微形貌特征,文章推测酸性矿山废水中形成的黄钾铁矾可能是微生物成因。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