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4 01:32:10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篇(1)

一.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蓄情。

学校首先是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活动,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为强化学生的感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校结合三、五学雷锋,三、八妇女节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如让同学们讲讲父母亲关心自己的亲情故事、说说老师耐心细致教育自己的感人故事,议议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友情故事,写写感恩的日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同学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同学们用讲故事、写日记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演讲比赛、感恩板报比赛、自我传记比赛等。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让同学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释放出同学们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自我传记比赛一等奖:6.1、5.1、3.1、感恩班会一等奖:5.1、4.1、1.1、6.1、3.1班园板报比赛一等奖:5.1、1.1、3.1、1.2《感恩的心》歌曲、手语操一等奖:6.1、5.1、4.1、2.1、感恩演讲比赛:6.1邢蕾、4.1李默桐、2.1王美莹、2.2李祎姚,3.1盛阳刚一等奖;感恩格言比赛:5.1一等奖。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教育先进班级:5.1、3.1、6.1、1.1

二.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让同学们在生活中践行。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学校还给同学们留了感恩作业,就是让同学们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消除疲劳,向父母表示感恩。最让同学们们受益的是,同学们还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带去进步的喜讯、成功的喜悦。感恩教育活动得到家长的配合,家长们积极参加感恩活动,给学生赞赏和鼓励,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

三、结合学科教学,深化感恩活动。

动人的歌声永远传达着世间美好的情怀。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教唱歌曲《感恩的心》以及感恩心手语操,通过传唱感恩歌曲,普及感恩的心手语操,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同学们体会到感恩的情怀,体会到感恩之美,心灵受到的洗礼,真正达到人人参与,班班有歌声。

四.活动扎实,效果显着。

感恩教育月活动,使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篇(2)

学生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明白了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父母、老师、朋友的努力和关爱,懂得了感恩父母、老师、朋友的恩惠,并且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一、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感恩教育需要学生的参与,我们一方面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感恩”主题宣传栏、条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另一方面通过评比感恩教育专题板报,播放感恩歌曲营造校园感恩氛围。

二、开展活动,积蓄感情

我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通过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学生从点滴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树立了关爱父母之心;通过《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演讲比赛,学生深刻理解老师的谆谆教诲、进而感恩老师;通过“同学如手足”作文比赛,学生回忆了同窗好友对自己的爱,进而萌发感恩朋友之情。

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同学们逐渐明白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使学生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地感恩情结。这些活动释放了学生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三、关注细节,践行感恩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几项感恩作业:写写家书、“六个一”真情活动、“我为同学做一事”。学生通过这几个作业表达了自己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做到了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力争成为一个充满感恩之心的青少年。

四、构建网络,文化熏陶

南宫二中顶岗实习小组认真准备活动方案,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活动过程的管理,多方征求意见,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生的优越性,积极走进学生、走进教师、走进家长。

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我们还大力营造感恩文化。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感恩电影,并作观后交流,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还组织学生学唱感恩歌曲、诵读感恩文章、讲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的青少年茁壮成长起来。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篇(3)

三月六日下午二二班全体师生,包括八个家长,举行了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庆祝三八节的活动。关于感恩的教育,需要从小开始。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和爱心,不懂得体谅、孝敬父母。家长们常反映:孩子在家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动不动就发脾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有的孩子还顶撞家长。他们对老师的悉心帮助和教育也显得很不耐烦,时有对立情绪产生。所以,要让现在的孩子学会感恩,就一定要让他们懂得并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朋友的关怀帮助之恩。

本次通过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领会什么是感恩?我们应该向谁感恩?我们为什么要感恩?让学生了解关爱父母、和老师,学会尊敬“师”、“长”的具体内涵;了解父母和老师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学会结合日常实际生活,为关爱、尊敬父母和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尝试教育学生要进行换位思考,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朋友的关怀帮助之恩。让学生人人关注,人人参与到感恩的主题系列活动中来,营造一个人人感恩他人的和谐的班集体。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系列活动不采用纯粹地在课堂上用语言来反复强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重要性的方式,而是通过让他们亲身参与关爱父母、老师等系列活动,来体验和感悟这种浓厚的恩情。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如在“为父母做一份小档案”的活动中,让他们主动与父母交流,去获取相关的资料,并且学生也学会了自己归纳和整理这些资料,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等,做出了个性化的精美的小档案。

开展这么一个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其关键就是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整个系列活动中,做到人人关注,人人参与。尤其是在每一个单项完成后的评选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进行投票选优或者举手表决,老师只是评选过程中的引导者而不是裁定者,最后的结果由大家来决定,选出表现最佳的同学、创意最好的同学以及进步最大的同学等。做到公平和公正,这也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欣赏事物的能力。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篇(4)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在这温馨五月,母亲节来临之际,学校以“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学会知恩图报,始终不忘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之,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

二、活动安排

(一)宣传教育活动:

1.各级部在班主任的组织下于5月8、9日进行“感恩教育”动员,让学生深入认识感恩的重要意义,传达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利用校园广播、悬挂横幅、在班级教室黑板书写感恩格言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宣传和教育。

3.5月10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感恩教育。

4.各班于5月10日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积极畅谈对感恩的认识和感受,深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二)践行实施活动

1.周末感恩家庭作业。

(a)写一封感恩信、制作一张感恩贺卡向父母表达温馨的祝福;

(b)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情;

(c)和父母进行一次交心的谈话;

(d)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e)我为家里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2.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算算亲情帐,感恩父母心”(看自己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或中学阶段要花父母多少钱)”的活动。

3.班主任组织学生传唱《感恩的心》、《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常回家看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朋友》、《念亲恩》、《懂你》等感恩歌曲或组织学生观看感恩影片,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三)总结深化活动

1.班主任组织学生写出对感恩教育活动的认识和感受,于5月15日在班级学习园地和风采栏展出。

2.班主任要注意对班级感恩教育活动进行及时总结,5月20日把班级活动总结交学生处。

四、活动要求:

1.活动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旬。

2.每一项活动开展都要注重实效,切忌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

3.主题班会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班会中突出和渲染一种真实感人的场面,切忌把这一有严肃主题的班会开展成只求表面的轰轰烈烈,却对学生没有触动。届时学生处将进行检查。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篇(5)

一、如何培养感恩意识

1.树立小学生感恩意识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行动,要想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就必须先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教育。学校和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感恩的道德认识,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几分钟,学生可以作一个小报告,关于发生在身边的感恩故事的总结和反思,或者通过欣赏感恩教育主题曲,朗诵感恩诗歌,来逐步深入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学校应该制订一个感恩意识教育计划,让每名学生每周都做两至三件有感恩意识的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感恩教育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感恩自觉性。

2.榜样事迹激励人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很多关于中国历史人物事迹的章节,比如:抗联英雄杨靖宇、“活着的烈士”党的好女儿向秀丽等等。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些课节展开讨论,针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英雄事迹发表看法,最后做好课堂总结,回归到主题:感恩。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看这方面的电影,让学生在语音、画面的感染下,加深印象,深刻领悟革命先烈的伟大,对比昨天与今天人们的生活,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新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感恩历史人物,感激身边的人。

3.活动调动行动

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每一节《品德与社会》上课前,组织学生唱《感恩的心》这首歌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向那个她最感恩的人说出感恩的话,或者每人制作一张感恩卡,写一封感谢信等等。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小学生做义工活动,走进福利院为那里的孩子、老人打扫卫生,整理衣物,让他们用感恩的心回报这个社会,每位学生为班级修理一套桌椅,擦一次玻璃,为老师整理一次办公桌,为同桌辅导解一道难题,回到家里每天为妈妈刷一次碗等等,这样一个个任务布置下去,一件件感动的事情发生在身边,人人参与其中,个个能收获感动。

4.引用事例鞭策学生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设立,不是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简单结合,而是二者在课程理念、要求、评价等方面的有机渗透,以培养的人的良好品质,建立一个道德文明的社会,在这当中既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也有社会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列举一些生活中不良的社会现象,对于一些素质低下人的不良做法给予批判和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分清是非。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点小事,比如:有些学生在吃午饭的时候总是浪费,把吃剩下的米饭丢进垃圾桶,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等等,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外,我们每天整洁的生活环境都是环卫工人认真清扫的劳动成果,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一员,我们更应该感谢他人的劳动果实,在享受这一切时,感恩他人。通过这样的具体事情的评论,学生自然会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负责,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自觉鞭策自己的日常行为。

5.实践见效果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根本宗旨就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这门课程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所以,教师应该调动学生走进实际生活当中,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用感恩的心做感恩的事情。每周末做一个《品德与社会》课的总结,回忆这一周以来谁在不经意间帮助了你,在你情绪低落时,谁过来劝慰你;在你学习遇到难题时,谁又帮你解答;总结过后采取行动,用感恩的心回报这些人。

二、感恩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感恩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但是要引导学生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把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传承下去。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篇(6)

目前的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着理念落后、目标模糊、课程缺位、内容匮乏、途径单一、可持续发展机制缺乏等问题。大学生们思想独立、多变,他们具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同时,处于信息化时代,通过互联网可以接收各种信息,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等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其接受的感恩教育情况怎样?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研究拟基于对大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对比于少儿、老年感恩现状,结合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改进感恩教育方式。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三年来,国内学者对感恩教育开始有所关注。在书籍方面,如唐晓龙的《感恩的心》、汤林放的《感恩造就卓越》等,这些读本大多是从社会哲理的角度对感恩思想进行了描述和介绍,主要内容涉及的是感恩与人生、工作、职场等方面的关系,而针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方面的专门理论著作研究并不多见。

在目前感恩意识淡薄的社会大环境下,加强感恩教育关系到个人乃至国家民族的利益。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当前我国大学生感恩现状,总结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对策。希望以此研究成果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修养、优化校园人际关系环境、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等提供服务与帮助,最终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决策参考。

三、感恩的定义

“感恩”一词较早出现在《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有“感恩戴德”之意。感恩在儒家经典中也有提及,如《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学界在对感恩内涵的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即感恩不仅是一种心存感谢的心理情感,也是一种由感激之情驱使的行为表示。在现代社会中,“感恩”一词增加了显著的道德印迹,它是指外界在对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带来了恩惠,个体心里认同这种恩惠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行为或一种认识。

四、感恩教育的定义

感恩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如:““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知恩不报非君子”。感恩教育可以概括为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密切关系,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使感恩行为成为个人的稳定心态和行为习惯。可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五、感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生的感恩现状

对中小学生进行访谈和研究,从感恩认知、感恩行为、感恩对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法抽样上海几所中小学的学生,通过访谈,研究发现小学生认为感恩等同于感谢,而中学生对感恩的理解深入一些,涉及到了社会。

受访学生对父母、老师的感恩程度比较高。在感恩行为方面,有知恩、识恩父母的抚养和老师的教育;谢恩、报恩给父母做家务活,感念父母的辛苦;施恩有扶起摔跤的朋友、教小伙伴做题;懂得乐于助人、主动帮助、不求回报。但是在采访的学生里,80%没有感恩同学的意识,只有帮助同学的意识。在他们心里,同学就只是同学,没有很牢固的关联,不似父母、老师为他们操心,同学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学生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牢固的感恩父母、老师的意识,感恩他们的辛苦付出、抚养教育。

(二)大学生的感恩现状

对于大学生的感恩现状研究,围绕感恩行为的认知层次(知恩、识恩)、情感层次(谢恩)、实践层次(报恩、施恩)这三个维度,在高校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研究。在感恩认知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觉得感恩很重要,对感恩的认知是积极向上的。在感恩对象方面,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最该感恩的对象是父母,其次是老师、同学、朋友。

在实践方面,个体受到外界恩惠和帮助后把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化为感恩行为。感恩行为不需要惊天动地,也不需要别出心裁,平凡朴实、细微之处显真情。在调查中,58.8%能够记住父母生日并且主动表达心意,60.7%?J为对父母的报恩方式就是努力学习;81.9%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关心朋友并对他们的帮助表达谢意;20.1%的学生与大学老师关系密切,经常沟通,10.1%大学生能与初中、高中老师保持联系;81.7%学生会为受灾难群众捐款,89.4%的学生会参加志愿者活动。表明多数学生对朋友的感恩行为积极,对群体感恩践行效果良好,但是对父母的报恩方式上存在欠缺,感恩师长的行为不足;大学生感恩意识总体积极向上,对个体有感恩情感,会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但是感恩行为存在欠缺。

(三)老年人的感恩现状

通过访谈,本研究发现老人感恩现状总体良好,从感恩对象来看,被采访的老人对党、国家的感恩程度较高,其次是社区、邻里、社会。对党和国家的感恩行为体现在歌颂党和国家的治理得当;对于社区、邻里,老人们经常串门,互相帮助。对于社会的感恩,有一则新闻是这样的,有一位老人就呼吁给年轻人让座,因为年轻人每天上下班为家庭奋斗太辛苦了,不要让年轻人让座。老人们受社会的诸多帮助心存感激,并回报社会。老年人的感恩更有一种正能量传播的意义。

(四)大学生的感恩现状对比小学生、老年人的感恩现状差异

差异主要体现在感恩对象方面:中小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大学生感恩父母、老师之外还会感恩同学朋友;而老年人感恩邻里、社会、国家。年龄阶段的不同,感恩对象由个体(父母、老师、朋友、他人)转向群体(集体、社会、国家)。

六、目前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的问题

长久以来,只是一味发展经济,而忽略了许多其他因素,给社会多多少少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教育机制匮乏等因素,致使当代大学生们缺乏必要的感恩意识。最近几年,教育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让各大高校实施开展了感恩教育。但是目前还存在着部分问题有待改善和提高,在德育教育这一模块中还未把感恩教育划列在其中,甚至存在被遗忘的危险。因此,高校感恩教育这项工作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经过一系列调研,目前高校实施的感恩教育政策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恩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执行的感恩教育机制还有待完善。首先,感恩教育缺乏教育部门领导的有力支持和配合。各高校的感恩教育能够顺利开展实施都离不开领导们的关注,他们关注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开展活动。若未得到领导的重视,将导致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另外,要想后续影响深远,需要持续推进,很多高校由于经费不充足,准备不充分等,致使活动无法持续推进。

其次,感恩教育载体设计不够人性化,理应贴近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调查表明:多数学生都乐于接受轻松愉快而富有感染力的感恩题材电影,这不失为一个宣传的好方法。

(二)感恩教育内容空洞落后

现在的各大高校感恩教育内容过于理性,缺乏针对性和有效的实践性。目前开设的德育教育课程中并没出现感恩教育的课程。只有部分课程例如思修课会间歇性的提及这部分内容,但缺乏指导性和现实性,都是纸上谈兵,学生也都听过就忘了,并未落实到实处。高校感恩教育缺乏科学性可以归结为:感恩教育的教材很缺乏;在现有的教材中缺乏感恩教育的实质内容;目前能查阅到的有关感恩教育内容的文献较少。

(三)感恩教育目标定位含糊不清

其实高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的目标。教育部以及学校实施的各类教育活动都是依照着当初的教育目标而执行的,后续的具体措施也都是为配合最终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方式的改进同是受教育目标的引导。与之相呼应的是,现在进行的感恩教育中,感到有些目标定位含糊不清。例如,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太空洞,具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也不清晰。

(四)感恩教育方法有待创新

目前的高校感恩教育正处于摸索阶段,循规蹈矩地采取了单向传授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若只一味注重所教教师的分析讲解,不重视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这种方式方法不太适合风云莫测的社会架构。在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教育背景下,再加上一些德育类教师缺乏对如今大学生们的深刻了解,必然会使开展的感恩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感恩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体会、感悟,才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使之养成良好的感恩行为习惯,包含从主动探索发现到学习辨识、践行、感悟,从而真正激发大学生们内心那份感恩之情,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另外,感恩教育不能仅归结于学校的责任,还必须通过整个社会、家庭,大家共同的支持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懂得感恩、心怀天下、德才兼备的学子。

七、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感恩认知教育

以认知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手段,使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目的就是“实践主体在活动之前预先有意识地设计的活动结果,是人的主体需要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整合后产生并存在于人观念之中的一种预期”。识恩是感恩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就不可能有感恩意识和行为。因此,感恩教育首先应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二)重视感恩教育环境建设

教育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作为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教育环境,应当多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开始,学会感恩,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感恩所有为自己的发展成长付出过汗水、提供过帮助的人。校园内的橱窗内也可张贴相关的海报、名言警句等,营造气氛的同时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的感恩教育还应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把社会当作感恩教育的大课堂,教导学生用正面的眼光看待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要用“扬弃”眼光去看社会,看问题。

(三)感恩教育应当从日常小事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感恩教育也需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所以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学会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感谢他人,父母或者老师应要求孩子们常说“谢谢”。在学校,要教育学生主动去关心、帮助老师同学;在家里,要提醒他们关心辛勤工作的长辈,主动问候长辈,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在社会上,要培养他们的恻隐之心,多体谅弱势群体,并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所有这些,都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感恩行?椤?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篇(7)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一一、活动背景

如今的孩子,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面对这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为什么昔日我们所提倡的“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助人为乐”却越来越难以在现在的孩子身上看到?

我想原因很多,但是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于是我们想到了借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的机会,开展“感恩,心灵之旅”的感恩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自己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或者朋友,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发现,学会珍惜,学会回报。(此部分打算用于告家长书中)

提高勤径教育知名度

校文化建设(感恩树、毕业班感恩教育)

三、活动名称

“感恩,心灵之旅”

四、活动对象

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及相关教职员工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7日星期四上午9:00-12:00

六、活动地点

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内

备注:1、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如遇活动当天下雨,活动改为

2、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

七、活动构成

1、感恩,心灵之旅

2、黄丝带系感恩树

3、拍照、总结

八、活动流程

1、各班级教室内集合,分组(孩子在家长右手边),注意事项宣读讲解。

内容:为整个活动能够顺利完成,提出要求及准备

负责人:各班级组织者及协助者

2、感恩,心灵之旅

内容:家长与学生带上眼罩感受手中的彼此,解开家长眼罩跟着工作人员带孩子过障碍下楼梯,带上家长眼罩同时解开孩子眼罩,孩子跟着工作人员带家长过障碍到指定位置,家长与学生都带上眼罩放开彼此的手,五分钟内找到彼此,感受手中的那双手,摘下眼罩,手中的对方是否是刚刚那个黑暗中牵着自己手的人,找回自己的家长,彼此分享感受。

负责人:各班级组织者及协助者

3、黄丝带感恩寄语,签名

内容:“情系黄丝带,感恩溢校园”,延顺“黄丝带”宽容、理解、感恩、温暖等寓意。在“感恩的心”歌曲中,在黄丝带上写上我们的祝福!

负责人:各班级组织者及协助者

4、系黄丝带

内容:家长分组排队将黄丝带系于感恩树上,然后回归班级队伍负责人:各班级组织者及协助者

5、活动总结,领导讲话

内容:关于学校感恩文化建设,勤径教育感恩教育活动

6、分班感恩树下拍纪念照,然后回教室

7、门口横幅签字离校(作为勤径教育活动成果,活动完后全体勤径教育参与工作人员拉着横幅在感恩树下拍照留念)

九、活动物资

(勤径教育部分:横幅,白板笔,黄丝带预计400段。)

十、活动人员安排

主持人2广播人及协助广播人2

障碍物建设人员及障碍物管理人员(楼道4广场4)

各班级组织人1协助及记录人2

树下班级纪念照楼梯或者凳椅道具人员4摄像人2

(勤径教育必备人员主持人2,广播协助人1,障碍物建设楼道1、广场1,各班级协助人1人/班,摄像人1.其他4人。)

十一、工作总结

活动完当天下午14点公司内部开会总结

十二、活动策划组

时间问题和能否实行可以给学校一定的决定空间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二一、前言

如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成长。我们接受了太多的爱,这些爱来自父母、老师、乃至社会。当80后步入本文来自小草社会,当90后踏入大学,这些从小没经历过多少风雨的孩子正经历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经久之后,我们慢慢学会理解、学会成长,同时也学会感恩。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感恩”的意义,同时通过积极的方式,让大家更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坎坷。当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三、活动时间:11月23日(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四、活动地点:学校内。

五、活动前期准备

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背景知识,相关故事,歌曲征集等。

2.购买“黄丝带”,用于征集“感恩箴言”。签名活动,感恩寄语征集。

3.校园环境布置:横幅、海报等。

4.干部开会分工,深入到各个班级,保证活动的影响力与完整性。

5、制定好活动计划,时间、地点、负责人落实到位。

六、活动口号:以”共怀感恩心,同是一家人”为口号,目的是抒发出大学生心中的感恩情怀。

七、活动过程

1、让学生在黄丝带上写上自己的感恩话语,绑在树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

2、在校园内举行大型签名活动,以记录同学们的感恩心情。

3、落实到实际,对自己想感恩的人说声:“谢谢”,或者以其他方式感谢他们。举行对老师的感恩活动。

4、活动同时播放《感恩的心》,以便唤起同学们的感恩之心。

八、活动意义

仿佛让我们的心灵也接受了一次洗礼,我们希望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都能够向你身边的人真诚的微笑。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不幸。感恩惜福,四个简简单单的字却可以为我们带去阳光与爱。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来构建和谐校园!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三一、活动目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然而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因此学校将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尽全力营造“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

二、活动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三、活动时间:XX年X月X日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学校大队部制订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举行“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3、积极营造“感恩文化”,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二)实施阶段

1、“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一次主题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学会感恩、爱心永恒”主题,按照学生特点,组织关于亲情、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具体内容可自行安排。或讨论或演讲或讲述,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观点与认识,尤其是对父母、对亲人、对老师、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提示:用比较大的美术字在黑板写上活动主题。

2、寻恩、感恩、报恩实践活动。

寻恩,要让学生每天学会观察,不断寻找身边人的恩德,用文字记录这些恩德,即是寻恩。感恩,是感受到恩德,感动于恩德,用心体味,用行动回报。报恩,报答恩情。用多种方式去报答身边人的恩情,可以是送去一句感谢的话语,可以是长期坚持为班级、为同学、为家人做一些事情等等,也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献给母亲的爱”征文活动

活动目的

让我们凝聚对母亲点点滴滴的回忆,在这个充满阳光的五月里,在这个亲情融融的日子里,留下对母亲的祝福、对母亲的思念和深深的感激。把我们最真挚的情感,用最优美,最朴实的文字献给我们慈爱的母亲。通过此次活动使广大学生感恩母亲、知荣明耻、不断进取,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作品要求:

①体裁不限,围绕中心,可以是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诗歌和通讯报道等。

②作品必须是自我原创,不得抄袭、套改。

③字数在600字以内。

④参赛作品必须是电子文稿、信纸手写板,请注明作者姓名、班级。

⑤评选办法:学校组织教师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奖品。

(三)总结展示阶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