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5 06:05:59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篇(1)

参考文献:

[1]王云飞,方绪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01).

[2]中国在线网: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早做职业规划[N].

[3]黄书丹,朱小爽,曹立.内隐与外显职业兴趣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4]魏洪秀.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篇(2)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职业指导工作 就业压力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高职教育,各省的高职院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有准备地择业是当下必须考虑的问题。搞好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将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谈谈如何在本专业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及存在的就业压力

高职商务英语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熟练掌握专业商务知识及业务技能,面对外贸易、金融、经济管理和服务一线,能熟练使用办公设备,胜任各类商务活动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其就业前景而言,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民营和外企。国企事业单位门槛高,硬性要求往往要本科学历,这是高职高专各个专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且,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有一定的重叠,这就使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二、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提高本专业的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

毕业生在经历了几年的在校学习之后,大多要面临求职择业这件头等大事,这将影响到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辅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非常重要。认真细致、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职业指导,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职业指导能够辅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能够胜任未来适合自己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也是优势。然而,在选择不同的职业时,需要具备一些至关重要的职业能力。以销售人员为例,表达能力、社交及说服能力的培养很重要;教师、咨询人员、公关部门人员则需注重培养了解他人、教导他人、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与专业知识一样,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职业指导工作加以渗透,让学生逐步培养自己职业规划中所需要的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如何有针对性地在本专业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1937年,美国职业指导学会给职业指导所下的定义是:“职业指导是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安置就业,并在职业上获得成功的过程。”一般来讲,职业指导包括四项工作内容,即职业选择、职业准备、置业安置和追踪指导。针对高职教育模式,职业指导应该因专业不同而开展适当的指导工作。现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谈谈如何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1.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就业趋势,学好专业知识,同时注重利于未来可能选择的职业所需要的非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非专业知识的掌握为辅。没有踏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是不能胜任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领域的。因此,要鼓励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技能,同时强调公关礼仪、办公自动化、文秘技能、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其掌握基本日常技能,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

2.注重职业性格的培养,通过系统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性格,在日常专业学习过程中逐步克服不利因素,形成符合相应职业的性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其中简单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以往届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典型为榜样,以讲座、座谈等方式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另外,组织就业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格,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3.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

对于毕业生来说,择业观和就业心理尤为重要。择业观会影响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做出选择。正确的择业观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个人综合能力有着恰当的评价,对适合自己的职业准确定位、合理选择。否则,在择业过程中,很可能会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不知所措,过高或是过低评价自己,甚至意志消沉,恐惧就业。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对现实、就业竞争压力,认清自我能力,正确对待就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在就业心理方面,同样不能忽视职业指导的作用。健康的心态决定着未来就业的成历。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形势的差异,既要有梦想,又不能盲目,要恰当地评价自身能力,克服从众心理、依赖心理,勇于接受现实的挑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还要有国际贸易、商法、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而后者恰恰是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强项。如果心理上没有做好准备,在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共同竞争工作岗位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焦虑,甚至自卑的心理。因此,我们要帮助本专业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在不断提高实践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特别是语言运用能力,在对外贸易相关工作领域,发挥自己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另外,在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中,女生占相当大的比例,性别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在就业这条道路上,性别因素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应聘求职时,既要帮助她们克服心理上的压力,又要选择相对来讲更适合女性工作的职位,最终实现职业梦想。

总之,职业指导的作用不容忽视,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针对各个专业,应该围绕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就业面等,恰当选择指导方法,最终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宁.职业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篇(3)

[关键词]职业素质 职业情感 职业能力 职业体验 职业道德 职业机智

职业院校和普通学校在办学性质、办学方向、办学任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职业教育是要实现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者与相应产业领域的良好结合,是要将普通学生(即劳动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要通过教育谋求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自己的职业领域。所以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有特定的内涵,必须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实现职业院校学生选择职业、爱岗敬业、胜任职业的基础,所以笔者认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方向,要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选项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专门工作的人员自身所具备的条件。 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等,但不同的职业对人的职业素质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人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别。只有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能在专门工作中“适应环境,影响环境”,开拓创新。笔者认为职校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专业方向,激发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学生的有些素质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有些则是不能的。选择专业方向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基本条件,如色盲者不宜选择医生职业,口吃者不适合选择教师职业。www.133229.COM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专业方向,是健全职业素质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除了应该在学校录取时要帮助学生明确所选专业方向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二次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

专业方向一旦确定,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一般地,一个人真正考虑自己的职业是从高中开始的。而职业院校招收的正是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学生跨进职校大门就已经确定了某一专业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活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但是有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对未来的职业或所学专业了解有限,导致他们对职业前景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信心,职业兴趣淡然,职业情感淡漠。所以从职业院校方面来讲,让职校学生知专业,爱专业应该是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起点,是学好专业的基础。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套用这句话,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专业学习,一定会扼杀人的专业学习意愿,一定不会取得良好的职业成就。当学生对专业有了兴趣,有了情感,一方面,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这种浓厚的职业兴趣和深厚的职业情感正是用人单位求之不得的,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没有用人单位会欢迎一个不热爱本职工作、不安于本职工作的职员。所以专业思想的确立、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情感的建立是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

二、丰富职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偏重于培养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教育,它最具职业性,最贴近经济建设,最贴近劳动就业。所以职业能力是学生走向职业生活、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要求和条件。

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共同构成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它是职业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和核心内容。职业能力包含着专业技术能力、社会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等内容。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弱是衡量职业学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来说,今天的技能就是明天谋生的手段,专业的过硬是他们生存的本钱。所以,从学校方面讲,一方面,要进行职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懂得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职业生活的基本规范、行业规矩、行业礼仪等。另一方面,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过硬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上手快,这样的学生最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就业竞争日益强烈、用人单位将经济效益作为第一目标的今天,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就是获得岗位的钥匙、适应岗位的本领,因为用人单位不可能花钱雇用不能胜任工作的人或需要岗前再培训的人。以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三年的学习必须具备说、唱、弹、跳、画、手工等六项基本技能,必须具备说课、上课、课件制作等专业基本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学法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这是一个合格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也就意味着缺乏从事幼教这一行业的职业能力,幼儿园是不会欢迎这样的幼儿教师的(即职业人员)。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职业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

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践一方面检验了职业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实际工作体验,有助于学生发现、弥补自身的不足,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有助于学生确立学习的方向。

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新型劳动者的必要措施,实践教学是联系教育和生产两个环节的纽带,它能帮助职业学校实现职业教育以应用型、技艺型、实践型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之一。职业学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落实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实习、大型作业(或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学生参与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会让他们常常衡量自己,看到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的能力优势、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同时,学生从小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面对的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方面的重新认识和获得,而更多的是一种职业领域做人处事的原则和规范,这是在相对单纯的学校环境中无法获取的,这种经历和锻炼足以让学生受益匪浅。

四、加强职业自觉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军人的“英勇奋战,保家卫国”,医生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财会人员的“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都是职业自觉性和职业道德在职业素质方面的完美体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自觉性和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它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同时它还对职业使命的完成起着保证和引导作用。

首先,所谓职业自觉性就是指一个人的职业角色定位和职业敏感性,是职业人员在自己的领域或专业里面必须保持的觉醒意识。比如,记者就必须有善于捕捉社会新闻的自觉意识,军人就要有善于捕捉战机的敏感性等。对于职校生来讲,学生选定了某一专业,就意味着将来有可能就业于某一行业,成为某一单位的职员,从而从事着某一职业,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角色意识和职业自觉性就成为职业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说简单就是要让学生时刻记着是干什么职业的,这样的角色定位,这种意识的获得会使一个人很注意从职业所需的学识、技能等方面去修炼自己,提高自己,也会使一个人很留心收集、捕捉有关的专业信息,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这就是职业角色意识带给人的职业敏感性。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这样的职业觉悟,用人单位也不会长期聘用他,其结果所有的训练也就等于无效。

其次,要做好本职工作,除了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自觉性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根本,它是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它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任何一个职业工作者,都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意味着责任感的淡化,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将成为一句空话,就好比一个人民教师有足够水平的职业能力即教书育人的能力,但却不愿意好好教书、好好育人,这样的教师也许更可怕。所以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保证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加强以责任感为切入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也是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最基本的要求。

五、培养学生的职业机智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机智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职业素质的综合体现,是职业人员向高层次发展的助推器。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常常是一种现成的理论,是一种条目化的规律、定律,而未来的职业生活并不是书本理论的重现、翻版,许多意想不到事件的发生更不是用现成理论就可以应付和解释得了的,怎么办?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非凡能力,一种敏感的职业机智,这种职业机智的获得会使一个人在面对新的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而准确的做出判断,并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专业措施来解决问题,如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下能采取果断的行动;在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后还能获得完美的结果;面对可能出现的“死胡同”和突发的故障,能及时辨识并加以修正等等,它是专业(即职业)人员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达到熟练地步的表现,是职业人员掌握了高度专业技能和专业艺术的表现,它集中反映了职业人员的机敏性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真正的职业素质的最好体现。

六、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打开职业生涯的成功之门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篇(4)

关键词:高职;就业质量;对策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路径――基于心理资本的视角”(项目编号:2015SJB607)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3日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从就业率、就业对口率以及就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衡量。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期望没有本科院校那么高,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本科院校是高了很多。

一、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基本概况

表1是2015年国家对各类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其中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其中专科生主要是以高职生为主的。(表1)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如果将表1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83.1%。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但是根据调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不高,以及就业满意度也不高。

二、高院校就业质量分析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但是就业的对口率和满意度比较低呢?

其一,就业率比较高的原因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基本上从事基层工作。基层的工作本身在企事业单位占的数量是比较多,占的比重比较大,所以社会的需求量比较大,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也比较多,而且高职专科毕业生由于对工作的要求没有像本科毕业要求那么高,比较务实,容易接受基层工作岗位,所以相对本科毕业生而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容易就业。而且对于基层工作岗位,由于高职院校强调技能操作,强调动手能力,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强,因为本科院校比较突出理论,对于理论教学比较重视,而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基层岗位上更容易胜任工作岗位,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不像本科院校毕业大学生,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现象。很多企业反馈说,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对工作的期望比较高,容易出现工作懈怠,工作积极性不如高职院校毕业大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本科大学生好使。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要比本科生就业高。

其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的原因,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脱节有一定关系。现在高职院校虽然有同企业合作的学生实习基地,但是很多实习的基地是流域形式的,学校对这类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比较模糊的,甚至说是企业的要求同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是脱节的。很少有学校课程设置是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去组织课程进行教育和训练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太少,没有专业老师真正走进企业同企业的主管和员工进行深入交流,真正到社会上去调查这类工作,真正的要求是什么,工作岗位职责是怎样的,工作岗位的要求是怎样的,工作岗位任职资格是怎样的,工作岗位的胜任力素质要求是怎样的,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等都不清楚;另一方面是缺少老师,就是了解了企业对口的工作要求,很多学校也不能做到对口培养,是因为缺少这样专业的老师,很多学校有老师挂职锻炼,但是这个所谓的老师挂职锻炼,只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很少有学校是真正落实的。老师挂职之前,水平如何,挂职之后,专业技能还是那样。学生专业技能是比较弱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有些区别,比如说高职院校开设了实训课程,但是由于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较弱,不可能教出专业技能很强的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基本上是比较基础的工作,这类工作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学生找工作就是碰运气,碰到了那类工作需要找人,就去面试,面试好了,就去上班,这就算就业了。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的时候不是定位在本专业工作岗位上。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自信,所以就随机找工作,这样就导致了就业对口率比较低。

其三,满意度比较低。基层岗位的工作是比较杂的,比较枯燥的,收入也不高,所以很难找到工作的成就感。而且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其实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包括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专业对口率一样都比较低,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因为工作岗位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所以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新的知识和技能,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要弱一些,从而导致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不是很高,所以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跳槽会比较频繁。

三、高职院校提升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调查,了解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学校设置专业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学生就业质量如何,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帮助,帮企事业单位解决问题。要能够帮助企事业单位提供帮助,提供较好的服务,那么就必须了解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岗位的职责是什么,了解从事这个岗位的人的素质要求是什么。要做到这些,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了解,而且是深入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人的要求在发生变化。比如以前售后工程师,可能只要懂得产品知识,了解产品安装检测修理技能,基本上就可以胜任工作了。但是,随着消费者的服务意识增强,纯粹掌握专业技能,可能还不够,还需要较好的服务意识,与客户沟通的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保留客户,同时可以通过老客户的口碑,去发展新客户,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那么,学校就不能只是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需要开设沟通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开设客户管理课程,提高学生对客户的认识和对客户的管理能力。那么,这样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企业只有做一些新员工入职培训,学生就可以很快的上手,胜任工作岗位,而且肯定表现不错。这样的学生到企业,肯定是受企业欢迎的。这样,学校的专业美誉度提高了,用人单位不断帮学校宣传,专业的知名度就上去了,学生就业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二)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学生的就业对口率不高,有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是不清楚的。如果对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清楚,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平时就听听课,下课了,就没事可干了,就上网,上QQ聊天,看韩剧或者三五成群的去逛街等。因为生活学习没有计划,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因为一个专业不仅对应的就是一个岗位,一个发展方向,一种职业,往往有好几个发展方向,学生可以从不同发展方向去选择。比方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不一定是从事销售工作,学生可以去做客服工作,可以去做售后工作,可以去做市场营销工作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销售工作,相对而言,抗压能力要比较强,人比较外向,喜欢主动与人打交道。但是客服就不一样,只要你工作细致,做事认真,责任心强,态度诚恳,就是人内向一点,对工作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高职院校可以借鉴企业招聘面试的一些工具,对学生进行鉴定。了解学生的d趣、价值观、能力、个性特点等。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是很迷茫的。他们往往是跟着别人走,或者是毕业了,能找到什么工作就从事什么工作。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很难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比较好的计划。学习很被动,积极性不高。很多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比较懒,布置的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现在能够送子女上大学的大部分家庭的物质基础还是可以的,至少解决温饱是没有问题的,生活的压力也不大。同时,学习生活又缺少目标,所以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工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价值观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把这种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应该具备的能力等条件也告知学生,那么学生可以制定好目标,制定各阶段相关计划。

(三)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现在大学生用手机比较多,但是很多大学生用手机是为了上网看电影、聊天、打游戏等。但是很多学生就不知道招聘网站。很多学生知道赶集网有招聘信息,有些学生知道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有些学生不知道。除此之外,其他招聘网站,很多学生就不知道了。苏州高新区人才市场网站,苏州园区人才市场网站,苏州市区人才网站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其实这些地方性的网站信息比较好。但是很多学生就是不知道。像这些招聘网站,学生不仅要知道,而且还应该提前告知他们。让他们去了解用人单位对他们专业的要求,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的要求。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指导力度,让学生掌握收集招聘信息的技巧。还有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其他求职技巧的培训。比如书写简历,简历模板有那些,那些比较好看,如何排版,需要写那些信息,如何组织语言,如何挖掘自己的有用的信息。还有面试技巧,面试前应该做好那些工作,面试前应该注意那些事项,面试如何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不知。有很多学生有专业面试的机会,但是就是抓不住。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的不能胜任那份专业工作,而是学生的面试技巧不知,失去了那样的机会,于是学生就瞎抓,能应聘上什么工作,就从事什么工作,导致自己辛辛苦苦学习的几年专业,无用武之地。这是很遗憾的。这样会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就会降低。学生找到一份与自己大学专业不一致的工作,学生就重新需要花时间去学习新的专业知识,重新去摸索新的工作技能,如果就职的企业缺乏一套系统的培训,学生融入到新工作去和胜任新工作的时间就要长很多,这样的话,新入职的员工就容易跳槽,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就会比较低。

(四)高职院校应加强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就是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如果没有好的老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还是没有办法提高。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老师是关键。高职院校尤其如此,因为高职院校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强调的是操作技能。如果老师对操作技能一知半解,不可以教好学生。要提高高职院校应用型教师质量。可以采取几种方式。其一是可以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培养,比如现在高职院校都有挂职锻炼,有校企合作,继续完善这些制度,让真正感兴趣的老师深入到企业中去,真正去学习企业的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其二是从招聘入手,招聘一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入到学校来。这些老师的加入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其三是聘请企业专业工作人员加入,企业专业工作人员有些人忙一些,有一些空闲些。那么在找企业专业工作者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忙的人,可以灵活安排他们讲几个专题。空闲的专业工作人员可以安排一些实践课程;其四,专业老师可以就某项技能组合成专题小组,集中力量对一个专题进行研讨,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固化。这样可以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

总之,要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需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学校的定位,学生的特点,教师的需求,建立一套健全的系统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篇(5)

【关键词】职高教育 就业与深造 差别教育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我国在20世纪后期引进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短短的20年中,各类学校分别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艺术设计专业也成为高校招生和社会就业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不少职业高中的专业学科中也加入了艺术设计专业。那么,面对一个如此普及化的专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与其他学历的就业者相比有着怎样的优势?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职高学生的职业优势呢?面对就业与深造的不同需求,职高教育又应该怎样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平台呢?

1 职高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无论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最终都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就如同一场战争,需要应聘者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WWW.133229.Com将文化层次各异的求职者分为职高、专科、本科和更高学历应聘者四类,职高毕业求职者的主要职场竞争对手为专科、本科求职者。职高、专科、本科在职场竞争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职高学生中,除一部分参加高考选择继续深造外,其余大多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就直接参加工作的职高毕业生而言,他们毕业后的年龄相较于专科或者本科等高学历学生更加具有优势,他们相对年轻、有活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年轻是他们竞争的资本之一。职高学生多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在学习时可能缺乏自觉性,在文化基础上也有别与本科和专科的学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下会显示出比专科、本科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相应的专业学科后,在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接受和吸收知识。

大学专科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专科学生在专业上更具有指向性,思维上也相对成熟,能够很好的在自身的专业上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和职高一样学期较短,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傍身,显得更加稳重但是缺乏一定的朝气。

本科生的教育则更多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但是他们的学时较长,比起一同毕业的专科、职高学生来说在年龄上并不占优势,而且长时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影响到专业技术的扎实程度,在专业技能上来讲优势也并不明显。

相较于专科、本科生而言,职高的学生具有的优势有以下两点:(1)职高学生如果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们一样可以具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他们相对于本科等学历学生而言更加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拼搏和学习,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身的不足,他们有更强的不为艰辛的勇气。(2)职高学生在毕业时参加高考继续深造的,他们在职高阶段已经学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在进入高等学府后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应课程的知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上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使个人才能由“专”字变为“精”字。因此,职高学生中的某些“职高生不如本科生、专科生”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更具大无畏的拼搏精神。

在现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文凭之外很难看到学生真实的工作能力,因此造成了学历越低越难就业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商品周期不断萎缩,专业化水平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时代的突飞猛进,更是加速了一线专业操作工的需求,更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了,因此,在现在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也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竞争优势,可以与其他学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专业能力相抗衡,因此,选择职高也是一条阳光大道。

2 职高独特的特色培养

大专和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的两种形式,两者区别主要在学制和学位上,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2-3年,没有学位。职高学生一般经过3年的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大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即实用化人才。而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职业高中是承接初中教育,并对高级中学形成补充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高中在不放松高中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养面向社会的技术性人才,使职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口专业上更有竞争力。

职高、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点,职高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特色,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为例,职高学生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时都缺乏美术功底,在美术基础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与通过专业美术考试进入本科学习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职高学生在审美层次上的差距很大。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好的绘画基础,在构成、色彩等方面,经历过考前培训的本科生更具优势,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等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而言,职高学生缺少在艺术设计中的自我判断和宏观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职高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更强,思维能力会更加缜密、周到细致,而且在文化课、材料课等学习方面占有优势。

可见职高学生与大专、本科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培养中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进行培养。就职高学生而言,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学生和继续深造的学生要选择不用的培养模式,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以达到最优的目标。

3 培养就业学生与继续深造学生的区别

职高学生从毕业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一类是选择继续深造,通过考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选择大专或者是本科的学生。在进入职高初始,很多学生就为就业和深造开始左右摇摆,这两种选择在三年的职高学习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就业才是学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哪个学校哪种学历,就业是最后学生必须走的路,因此在职高阶段就可以学习实用的专业技术,可以在毕业时就掌握很强的操作能力是非常实际的。针对有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反感,职高可以提供的东西相对更加有优势。选择毕业就业的学生在职高学习阶段得到了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训练,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技术,已经足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更加需要和注重技能型人才,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如果从职高毕业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他们所想要的,而且还可以节省几年的时间在非常划算的。

还有一种培养方向是继续深造。这种想法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可以选择报考成人高考、高自考、电大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单位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而且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读书的机会,接触更多成功、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职高学习时会学习一些专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考入更高学府深造时有些课程在职高阶段就有接触,在学习时可以更加快捷,而且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在深造毕业后有助于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

就此看来,两种培养方式各有所长,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而这两种培养在方式方法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职高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使得学生们都有更好的发展。

4 就业与深造的差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的设计工作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则更应该考虑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把培养就业的学生和培养深造的学生分开有差别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尽早选择方向,增强学习目的性。

职高学生在入学时大多已经选好将来时要深造还是就业,因此他们对于将来的规划更加具体,目的性更强,在学习时精力更加容易集中。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不要觉得自己不如普高生或其他学历学生,更好的为自己的将来努力。

(2)差别设计就业的学生与继续深造的学生的培养课程。

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相对可以较少,他们会在继续深造时完善自身的实用技术技能。但是就业学生是要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掌握专业技能以便在毕业后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各类设计工作中。因此在对于就业学生培养时的课程安排上,要偏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可以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软件操作,以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课程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继续深造的学生应该从入学开始。

他们最终需要参加高考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试,需要专业的绘画方面的培训才可以在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更深入的成就。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他们的基础课程的教育,以便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另外在专业课程上侧重于基础美术课程,配合一些专业课程,使他们具备继续深造所需的条件,在继续深造时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更快的习惯和掌握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

5 结语

对于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就业与深造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为了在学校阶段可以更好的有选择性的学习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就业与深造的差别培养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学到自身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快速的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武恒.非艺术类生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6-31.

[2] 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2):147-148.

[3] 郑曙阳.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c].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4]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也就需要有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服务于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我国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旅游管理专业担负着培养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既要注重文化知识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发展,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较好的人才基础。

一、立足社会发展实际,认真研究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相比要求具有更加外向型的性格,具有较强的开拓意识,擅长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机会,增强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升她们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其次,就业环境是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旅游事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就业门槛较低,造成了很多的非专业的人员涌入旅游市场,造成旅游市场人才要求的畸形发展,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这样的就业环境直接导致学生对自己的旅游专业的职业认同感的降低。为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和社会发展实际,立足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当前的就业环境,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定位更加高端的优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把握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创业能力。

二、争取更多的社会有效引导和支持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处于人生的最初阶段,他们的学校生活时间更多,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需要更多的社会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增强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训练和提升。一方面,需要家长做好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作为最为重要的评价目标,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和发展观。作为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和引导,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鼓励更多的学生到旅游发达地方去就业,为他提供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条件。同时作为政府还应该帮助高校更好地进行教学,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尤其是做好学校和旅游企业的牵线搭桥工作,以旅游企业的实践岗位和发展模式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支持。作为我国的旅游企业也应该有更加长远的眼光,做好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配合,一方面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提供较好的实习机会,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具体岗位当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造就更多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围绕当前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开展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发展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发展提供较好的素材和实践支持。

三、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断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念

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增强对于专业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旅游行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行业,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有着非常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应该对自己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充满信心。要有更加长远的眼光,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人才的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的旅游事业的发展会有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既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断的增强自己就业和发展信心。另一方面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练就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较强的技能支持。

四、高职院校加强课程优化,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素质,强调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做好教材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实训式课程和专业性课程,增强学生有关文史、地理、自然、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课和场景模拟课程,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当中更好地感知旅游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的程序,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具体实践当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培生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水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等院校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生、社会企业发展,把学生放在社会企业发展的大环境当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理念,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合社会企业发展的优质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服务,也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篇(7)

【关键词】职高教育 就业与深造 差别教育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我国在20世纪后期引进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短短的20年中,各类学校分别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艺术设计专业也成为高校招生和社会就业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不少职业高中的专业学科中也加入了艺术设计专业。那么,面对一个如此普及化的专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与其他学历的就业者相比有着怎样的优势?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职高学生的职业优势呢?面对就业与深造的不同需求,职高教育又应该怎样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平台呢?

1 职高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无论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最终都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就如同一场战争,需要应聘者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将文化层次各异的求职者分为职高、专科、本科和更高学历应聘者四类,职高毕业求职者的主要职场竞争对手为专科、本科求职者。职高、专科、本科在职场竞争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职高学生中,除一部分参加高考选择继续深造外,其余大多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就直接参加工作的职高毕业生而言,他们毕业后的年龄相较于专科或者本科等高学历学生更加具有优势,他们相对年轻、有活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年轻是他们竞争的资本之一。职高学生多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在学习时可能缺乏自觉性,在文化基础上也有别与本科和专科的学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下会显示出比专科、本科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相应的专业学科后,在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接受和吸收知识。

大学专科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专科学生在专业上更具有指向性,思维上也相对成熟,能够很好的在自身的专业上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和职高一样学期较短,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傍身,显得更加稳重但是缺乏一定的朝气。

本科生的教育则更多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但是他们的学时较长,比起一同毕业的专科、职高学生来说在年龄上并不占优势,而且长时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影响到专业技术的扎实程度,在专业技能上来讲优势也并不明显。

相较于专科、本科生而言,职高的学生具有的优势有以下两点:(1)职高学生如果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们一样可以具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他们相对于本科等学历学生而言更加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拼搏和学习,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身的不足,他们有更强的不为艰辛的勇气。(2)职高学生在毕业时参加高考继续深造的,他们在职高阶段已经学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在进入高等学府后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应课程的知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上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使个人才能由“专”字变为“精”字。因此,职高学生中的某些“职高生不如本科生、专科生”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更具大无畏的拼搏精神。

在现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文凭之外很难看到学生真实的工作能力,因此造成了学历越低越难就业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商品周期不断萎缩,专业化水平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时代的突飞猛进,更是加速了一线专业操作工的需求,更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了,因此,在现在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也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竞争优势,可以与其他学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专业能力相抗衡,因此,选择职高也是一条阳光大道。

2 职高独特的特色培养

大专和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的两种形式,两者区别主要在学制和学位上,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2-3年,没有学位。职高学生一般经过3年的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大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即实用化人才。而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职业高中是承接初中教育,并对高级中学形成补充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高中在不放松高中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养面向社会的技术性人才,使职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口专业上更有竞争力。

职高、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点,职高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特色,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为例,职高学生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时都缺乏美术功底,在美术基础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与通过专业美术考试进入本科学习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职高学生在审美层次上的差距很大。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好的绘画基础,在构成、色彩等方面,经历过考前培训的本科生更具优势,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等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而言,职高学生缺少在艺术设计中的自我判断和宏观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职高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更强,思维能力会更加缜密、周到细致,而且在文化课、材料课等学习方面占有优势。

可见职高学生与大专、本科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培养中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进行培养。就职高学生而言,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学生和继续深造的学生要选择不用的培养模式,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以达到最优的目标。

3 培养就业学生与继续深造学生的区别

职高学生从毕业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一类是选择继续深造,通过考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选择大专或者是本科的学生。在进入职高初始,很多学生就为就业和深造开始左右摇摆,这两种选择在三年的职高学习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就业才是学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哪个学校哪种学历,就业是最后学生必须走的路,因此在职高阶段就可以学习实用的专业技术,可以在毕业时就掌握很强的操作能力是非常实际的。针对有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反感,职高可以提供的东西相对更加有优势。选择毕业就业的学生在职高学习阶段得到了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训练,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技术,已经足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更加需要和注重技能型人才,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如果从职高毕业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他们所想要的,而且还可以节省几年的时间在非常划算的。

还有一种培养方向是继续深造。这种想法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可以选择报考成人高考、高自考、电大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单位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而且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读书的机会,接触更多成功、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职高学习时会学习一些专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考入更高学府深造时有些课程在职高阶段就有接触,在学习时可以更加快捷,而且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在深造毕业后有助于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

就此看来,两种培养方式各有所长,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而这两种培养在方式方法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职高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使得学生们都有更好的发展。

4 就业与深造的差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的设计工作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则更应该考虑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把培养就业的学生和培养深造的学生分开有差别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尽早选择方向,增强学习目的性。

职高学生在入学时大多已经选好将来时要深造还是就业,因此他们对于将来的规划更加具体,目的性更强,在学习时精力更加容易集中。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不要觉得自己不如普高生或其他学历学生,更好的为自己的将来努力。

(2)差别设计就业的学生与继续深造的学生的培养课程。

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相对可以较少,他们会在继续深造时完善自身的实用技术技能。但是就业学生是要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掌握专业技能以便在毕业后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各类设计工作中。因此在对于就业学生培养时的课程安排上,要偏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可以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软件操作,以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课程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继续深造的学生应该从入学开始。

他们最终需要参加高考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试,需要专业的绘画方面的培训才可以在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更深入的成就。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他们的基础课程的教育,以便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另外在专业课程上侧重于基础美术课程,配合一些专业课程,使他们具备继续深造所需的条件,在继续深造时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更快的习惯和掌握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

5 结语

对于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就业与深造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为了在学校阶段可以更好的有选择性的学习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就业与深造的差别培养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学到自身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快速的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武恒.非艺术类生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6-31.

[2] 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2):147-148.

[3] 郑曙阳.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c].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4]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