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6 18:30:50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篇(1)

省委常委、常务王副省长,孙副省长、辛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就做好今年特别是一季度的经济工作提出要求。全省9个市(州、地)党委政府、省发改委、省经信委负责人作工作汇报。

赵书记指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把握当前形势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行动迅速,工作得力,采取的工作措施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力度大,效果比较明显。去年三季度以来,全省新开工项目达265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在抗击低温凝冻灾害中,按照保生产、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全力以赴,加大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储备、调运力度,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公安、武警、交通部门紧急动员,确保交通畅通;气象部门及时预测预警,电力、通讯等单位及时抢修因灾损坏的设施设备。全省日均用电量达到2.4亿千瓦时,比去年日均用电量增加1700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全省社会稳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赵书记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十二五”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全省4000万各族群众福祉。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发展的办法、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确保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进一步统一全省干部群众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做到好中求快、快中保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扩大投资和项目建设

抓投资、抓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既要“快”又要“好”、既要“赶”又要“转”的关键。必须通过扩大产业投资和加快项目建设尽快膨胀经济总量,依靠增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要加强项目前期研究、规划设计和项目储备,加快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良性循环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定期研究协调重大问题,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适时通报各地投资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在重点抓好新开工项目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续建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二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

集中精力抓好当前工作,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的统计和通报制度,密切关注和研判用电量、工商税收、存贷款增量、邮电业务总量等反映经济运行的指标,把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运行调度同时抓紧抓好,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三要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从各地实际出发,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加快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采取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专业招商、网上招商、搭建平台招商等有效办法,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履约率,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对我省与央企签约的项目,要加强协调推进,明确开工时限和责任人,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发挥效益。

四要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切实解决项目审批难、融资难、征地拆迁难和推进速度慢等问题,为扩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要坚持依法办事,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落实土地征用和招投标等相关政策规定,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各项工作研究要透,抓得要快、要实、要细、要严,不搞形式主义,务求发展实效。

五要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好群众利益

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严禁上高污染项目,产业集聚区要同步建设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土地征用与农民长远生计的关系,尽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篇(2)

我回到省里分管这块工作以来,这是第三次来参加地勘工作会议。总的来看,近几年来,地勘局的各项工作在稳步地向前推进,各方面工作总体上是非常不错的,地勘工作在拓展服务领域、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内部改革、推动企业化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地勘系统在综合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两年应该说是很不错的,2004年是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最好成效的一年,这是全省上下有目共睹的。山西在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完成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年的生产总值完成了3042亿,同比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100美元;财政总收入完成了533.5亿元,同比增长41.2%,一年内突破了400亿、500亿两个大关;全省工业增加值是1578亿,占GDP比重达到5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1240多亿元,增长了21.5%,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利税、利润都增长了50%以上,特别是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益指数去年是143.7,而我们最低的时候只有60多,所以应该说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都在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02元,增长12.8%。全省的职工收入这两年也在突飞猛进,去年到了12900元,各方面情况都不错。地勘局作为全省工业系统的一个部门,一万多名职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去年全局经济总量达到了7.6亿元,产业经济突破了5亿元,职工平均年收入达到了13800元,各方面情况可以说非常不错。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地勘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局里的工作报告我大体上看了一下,我觉得这个报告比较全面,也很实在,希望大家要抓好落实。特别是要抓住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基础性工业产品、资源性工业产品市场趋好的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下面,就地勘局下一步工作,我谈三点意见。

一、紧紧围绕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作好地勘工作

省委、省政府在2003年总结了前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提出要把我省建成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目标,这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我省的能源和资源优势,发挥产业比较优势,通过传统产业的新型化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形成多元支柱产业。特别要抓好传统产业的延伸和用先进新型技术、实用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现在一个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一个是全国建设的需要。前几天在两会上,温总理到山西团同大家座谈了两个多小时,讲了四点意见,其中最后一点还是说山西的煤炭。所以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山西的需要,更是全国的需要,而且不管发展到任何一个阶段,能源还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现代化工业,还是要以资源为依托,关键是我们利用资源的科技含量,附加值更高一些,放大的比例更大一些。比如把煤转化为其他产品,价格就可以翻几倍,甚至几十倍,比如一吨煤变成电就是一比五,如果搞了煤化,可能就是一比十,所以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做文章。比如醇醚燃料、煤制油等煤基清洁能源都是新能源,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但这些产品的原料离不开煤炭;铝、镁合金是重要的新材料,但要生产铝镁合金还是离不开资源。过去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产业结构太单一、太粗放,只是初级加工或者有些直接就是原料。所以,山西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特别是目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步在加大,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省里也好,国家也好,许多探明的资源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探明储量严重不足,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好我们地勘系统的专业技术优势,为自身发展,为全省经济服务,要多动脑筋。

一是要大力推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调查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起点,也是资源勘查、环境治理以及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工作的先行,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工作量很大。地勘局是全省地质调查工作的主力军,希望你们能在摸清全省基础地质工作家底的情况下,在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版权所有

二是要加强资源勘探工作。这几年地勘局在资源勘查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铝土矿的勘查,在五台、宁武两地勘探了两处大型铝土矿基地,正是由于地勘局的工作,鲁能100万吨氧化铝基地才得到通过国家的批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铝土矿资源紧短的状况;在铜矿勘查方面,在中条山地区发现了新类型的铜矿,有望解决中条山铜矿后备资源接近枯竭的问题。资源勘探工作应该说是一项超前性的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我省大部分浅层的矿产资源基本上已经被探明或者被利用,找矿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能下点工夫,为我省工业的发展当好先行军。

三是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搞好矿产品深加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和带动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将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很好地结合,变成我们的经济优势,同时也要变成我们地勘部门新的经济增长因素。这几年地勘局在高岭土项目上作了不少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代县的金红石、浑源的膨润土,还有天镇、阳高的石墨,我们开发利用得很不够,希望地勘部门要利用专业优势,同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在矿产品的开发利用上加大工作力度,省里在这方面将大力支持,可以帮助你们协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大家足够的支持。

四是开展好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方面的工作,作为资源大省,我们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地质灾害问题,现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在这方面的任务非常重。在这个问题上国家也非常重视,去年国家专门拿出一块专项资金,省里也要配套一部分资金下决心解决。这项工作肯定也离不开地勘部门的工作,也希望你们发挥在这方面的专业特长。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化运作,探索探矿权运作的路子

地勘队伍在1999年下放到省里以后,就明确提出了向企业化过渡的改革发展方向。虽然由于地勘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现在地勘单位还是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财政拨款,局机关工作人员是比照公务员进行管理,但长远来看,国家对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大方向不会变,推进的速度也只会加快,不会放慢。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作为事业单位有财政拨款,机关按公务员管理,这是个好事,有一部分财政的支持,大家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心态,但不要把这些变成一种包袱,并由此影响到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作为地勘单位,一定要把自己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推进企业化管理。地勘单位要实行内部事企分体运行的模式,实施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分开,主业与辅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也可以分离,要组织精干的人员、优良的资产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同时按照市场化运作,适时地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省里对矿业权运作的总体思路就是市场化,公开出让,公开拍卖。政府要拿出资源补偿费连同探矿权一起由勘查部门进行资源勘探,大家要抓住这个机遇。但大家也要转变观念,虽然是政府出钱,但同过去的指令性计划不同,我省的项目,外省的队伍也可以来干,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希望大家要有这种市场意识。

三、关心职工生活,加强队伍建设,保持地勘队伍稳定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篇(3)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全局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围绕结构调整和事企分体运行这两项中心工作,不断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狠抓重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上半年全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地勘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受安局长委托,我代表局党委对上半年工作做一个回顾,对下半年重点工作提出要求。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全局经济保持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双过半”

到6月底,全局实现总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39%,完成全年目标的51.5%。其中对外经营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了64%,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的50.1%,全局总收入和对外经营收入双双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截止到7月份,全局产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60%,完成年度目标的59.37%。

局属各单位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14队、物化院、地科所、职工中专、地勘院、三勘院等单位增幅接近或超过了100%,截止到7月底,除二勘院、测绘院外,其他地勘单位产业经济收入均实现了年度目标过半以上,形势喜人。直属公司经营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地矿宾馆、物资总公司迎来了近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地建公司和金洋公司截止到7月底仅完成全年经营目标的25%和42%,后几个月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地勘经济稳步发展

──地质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取得新的成绩

一是地调院建实工作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在局有关部门和地调院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多方收集各省地调院组建工作中的经验,积极向省有关部门汇报沟通,省编办在省地调院原来200人编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0人的编制,在组织机构上为地调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地调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资质优势,上半年共承担开展了8项地质大调查项目和2项省级资源补偿费项目,在和新疆承担实施了两项区调项目和矿产项目;受省政府委托,承担了国土资源部与省政府合作开展的山西省黄土高原盆地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高质量地完成了全省的野外土壤采集工作,并且通过了有关方面的检查,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三是局重点项目──中条山铜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工作,在中条地区发现了品位较好的新类型铜矿,通过钻孔验证,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这一发现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加拿大知名矿业公司以及国内的多家公司派人进行了实地考察,表达了合作进行风险勘查的意向。四是各单位普遍提高了对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切体会到了地质工作仍然是地勘队伍的立足之本,各单位积极承揽国家及省资源补偿费项目的同时,大力开拓商业性地质市场,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承担完成了一大批社会地质勘查和灾害治理等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扩大了地勘队伍的社会影响。

──工勘施工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各单位充分发挥设备、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搞活机制、完善制度、改善装备、引进手段等有效措施,不断拓宽工勘施工领域。至6月底,全局共承揽项目731个,合同金额1.47亿元,同比增幅为21.5%。面对省内工勘施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各单位审时度势,放宽眼界,主动出击,走出省门国门,开拓新的地域和领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局经反复调研,与中地海外公司在非洲注册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在继续开展水井施工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新的施工领域,为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地勘院在内蒙古沙漠地区成功打出深水井,在当地水井施工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214队积极涉足高速公路建设,先后承揽到陕西、安徽高速公路隧道勘察项目,优势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217队发挥岩心钻探专业优势,承揽实施了山东青州铁矿堵水工程;三勘院首次在青海承揽到了桩基工程项目;地建公司以过硬的技术和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科学论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成功在吕梁地区完成了楼房平移项目,成为全省首家能够完成此类项目的企业;213队地盛建设工程公司成功实施了临钢46米薄壁钢混烟囱的爆破拆除项目,扩大了该公司在工程爆破领域的影响。

──矿权经营和矿业开发工作迈出新的步伐

矿权运作作为全局一项重要工作,从局到队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通过加强对矿业权的管理和经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经过同国外企业反复谈判,三勘院和211队分别与两个加拿大矿业公司合作,组建资源股份公司,进行矿产资源风险勘探,揭开了我局对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214队将闻喜牛家沟──上太平铁矿探矿权以100万元的价格成功转让,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队还积极开拓西部矿业市场,在甘肃取得探矿权。此外,物化院、212队、217队等单位也在矿权经营上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三勘院投资上马的铺上铁矿,目前日处理能力达到了800—1000吨,到6月底,实现经营收入1036万元,实现利润446万元,正在成为三勘院一个新的经济亮点。

(三)分体运行工作稳步推进,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6月份,局有关部门对上半年全局事企分体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单位普遍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工作安排也更加明晰和规范。一是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完善了财务管理,健全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适应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管理。特别是根据《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尽可能地避免在货币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问题。二是按照将经营性资产分离到企业的原则进行了资产划分,保证了全局事企分体运行工作的整体稳步推进。

以事企分体运行为契机,各单位加强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步伐,有效地促进了改革工作的推进和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217队、测绘队对机关空岗进行了竞聘上岗,进一步促进了人才使用上的公开、公平和公正。214队进一步完善了工资分配制度,确立以岗位工资、效益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形式;三勘院对委托经营单位负责人试行了年薪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214队修订了劳动用工办法,并建立了内部劳务市场,对富余人员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有效地解决了职工工作生活问题。217队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造的路子,在两个条件比较成熟的二级单位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工作,在全局起到了示范作用。

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各单位普遍加强了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了资质管理。上半年在局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继地建总公司、三勘院之后,地勘院和二勘院也获得了对外经营资质,使全局取得对外经营权、相关设备进出口权和相关劳务输出权的单位增至4家;5家单位申报甲级勘察资质通过建设部初审;同时顺利完成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转版工作。二是加强了现场管理,特别是局下发关于二勘院陕西勘探井事故通报,安局长为此专门给各单位党政领导致信后,在全局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单位对现场管理工作进一步给予了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到生产一线督促检查现场管理工作,确保了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加强了安全管理。年初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及时召开了全局安全生产会议,安排全局安全生产工作,从3月中旬至5月下旬由局领导带队在全局开展了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局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态势,未发生因工责任伤亡事故,安全形势为近年同期最好。

(四)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地勘单位的党建工作,在全局进行了“党的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现状”问卷调查,基本摸清了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状况。在全局系统组织观看学习《十六大电视教材》,通过学习,全局党员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对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组织全局539名干部参加了省依法治省领导组举办的法律知识考试。参加考试的108名处级干部、424名科级及一般干部的考试均分达到90分以上。组织开展了对“两个条例”的学习,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进了全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一批先进典型得到表彰,三勘院获“山西省优秀政工企业”称号;217地质队政研会获得“山西省优秀政研会”称号;魏荣珠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李运伶获“山西省优秀政治工作者”称号;朱爱萍获得“山西省优秀政研会工作者”称号。一批成果获奖,论文《“三个代表”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地勘特色的企业文化》获得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局属单位在创建局级文明单位的同时,都纳入省直文明创建的范畴,完成了省直文明单位的申报和检查验收。

各单位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社会宣传比去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上半年刊发(播)各类稿件90篇,同比增加59%。其中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的社会宣传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6月份,局组织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探矿者年会,通过广泛宣传、重点介绍,与会者了解了我局的历史贡献和近年来方方面面所取得的成绩,部分机构和人士对我局提出的矿产勘查开发招商引资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少单位和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通过参加年会,也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对地勘单位的改革方向和兄弟省局的发展形势,掌握了部分探矿权流转项目信息,有力地推动了全局相关工作的开展。

半年来,在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需要进一步拓宽。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较大,高科技含量、开发性的产业发展不够,特别是专业优势如地质勘查、矿权运作差距较大,在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上还要开拓思路。二是体制创新的步伐不快,在推进事企分体运行和经济成份多元化上进展不快,需要积极推进,进一步深化改革。三是重经营,轻管理。有轨不循,有章不依,没有严格执行局的有关规章制度。部分地勘单位没有像重视抓市场那样去抓管理,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然很大程度上存在。四是思想观念解放不够,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单位和职工等靠要的现象有所抬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过紧日子的思想有所放松,一些领导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是普遍存在法制观念淡漠,生产经营中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的观念尚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发展也较为平稳,为全年目标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各单位能鼓足干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工作,不断开拓市场,抓好落实,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在矿业权经营上争取新的突破

作为省政府直属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我们的工作要想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就必须有所作为,也就是说有为才有位,所以如何找准位置、提高地位,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我们的特长,做好地质工作这一主业。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地质专业队伍建设。根据国土资源部〔2003〕358号文件提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要“一年建实,三年建强”的建设目标,今年以来经过局有关部门和地调院的不懈努力,省编办为地调院增加了编制。下半年,要继续稳步推进地调院的建设工作,在人员编制明确的情况下,一是要继续加强组织结构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地调院组织结构,做到职能设置科学规范。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补充专业技术骨干,培养学术带头人,逐步达到人员精干、素质较高、相对稳定、具备合理年龄和专业结构的目标。二是继续加强技术质量体系建设。按照以高技术为支撑,装备精良,调查与科研相结合的要求,加强技术装备建设,实现从野外作业到室内分析、从调查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全程信息化,为国土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优良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公益性地质信息的需求,使地调院真正成为我局地质调查的主力军。三是要抓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山西省黄土高原盆地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来之不易,项目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地调院乃至局里的声誉,各参与单位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一丝不苟,高质量地完成好年度任务。中条山铜矿勘查也是我局今年地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局里也寄予了厚望,一定要加紧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抓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同时,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地质”观念,不断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技术、资料和人才优势,以专业、诚信、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扩展地质技术应用领域,大力推进灾害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等地质相关技术的应用,为城镇建设、环境区划、农业区划、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灾害防治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服务。要提高服务意识,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要以用户为核心,适应用户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开展商业性地质工作,宣传地勘队伍,扩大影响。

矿业权是地勘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资本,经营矿业权实质上也就是经营资本,今年以来,各单位普遍增强了对“矿权即资产、矿权即产权”的认识,在矿权经营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下半年,各单位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三勘院、211队要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抓紧办理中加合作股份制资源公司的注册设立工作,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展,两个公司的注册成立工作今年一定要完成。加强矿业权经营的基础是发现和占有一批矿产基地,否则矿业权经营就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根据我局的现状,近几年申报的各类项目已开始在几个老地方重复,“老本”已基本吃光,寻找新的矿产地是当务之急。为此,局里专门制定了《局矿业权管理暂行办法》、《局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和《局关于加强地质勘查和矿权经营工作的意见》三个讨论稿,希望大家会议期间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不断规范和加强全局地质勘查和矿业权流转工作,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出成果见成效,扭转被动局面。所以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矿业权经营意识,切实加强矿业权登记、保护、经营工作,充分利用多年积累形成的地质勘查成果,通过矿权经营,走矿产勘查与开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之路,变地质成果优势为矿产开发优势,逐步形成矿产开发引导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提供矿产开发资源储备的良性循环,力争在矿产开发方面有新的突破,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努力增加矿业权的储备,为矿权流转不断提供新的资源和基地。对国家急需矿种,又具有资源远景,但工作程度低的矿点,通过投入少量的地质勘查工作,获取一定有价值的资料,以提高矿业权的含金量;对于国家尚未列入急需矿种,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可能会成为主要矿种的矿点,要采取一些灵活措施保留矿业权;对国家急需资源且占有一定地质资料或工作环境对我们有利的地区,可考虑有偿取得一些矿业权,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继续稳步推进事企分体运行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

事企分体运行工作从去年开始在各单位展开,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总的看进展比较顺利,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去年开展的“分账制”管理改革,各单位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事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今年又进行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分离工作,虽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事企分体运行工作在稳步地向前推进,对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单位发展战略的调整及管理工作的加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半年各单位要按照局总体部署,结合上半年事企分体运行检查中存在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不符、实收资本与长期投资不符、资产划分不尽合理、不够彻底等等问题,进一步补充完善,同时,要通过对人员、机构调整,推进主业与辅业的分离,使各个经营实体能轻装上阵,实现大的发展。

在地勘单位将财务及资产按照事业和企业两部分分别管理,是事企分体运行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应对国家对地勘单位改革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在今年3月份下发了对自治区地勘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深化改革的方案,方案中明确对属地化的三支地勘队伍实行整体企业化改革,该方案一经下发,在地勘队伍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也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深切关注,曾培炎副总理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参考情况》第69期“内蒙古地勘队伍整体企业化改革条件尚不成熟”上作了重要批示,目前整体转企工作暂缓进行,但由此也可以看到,地勘队伍转企已是箭在弦上,事业费的断档只是个时间问题,我们推行事企分体运行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不多的时间,为最后转为企业尽可能地夯实基础,提高地勘单位在事业费断档后的生存发展能力。所以大家一定要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看待事企分体运行工作,增强紧迫感和工作主动性,自觉加快事企分体运行工作的进程,在体制和机制改革上敢于突破。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以股份制为主的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因此,各单位要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下半年企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要把“两个分离”与产权制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通过合作经营、合伙经营、产权出售、引资嫁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鼓励更多的个人资本、法人资本和内部资本参与企业的改造。国有、集体、个人多种经济成份互相参股,建立多种经济成份的混合企业,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上半年,217队等单位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在两个二级单位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工作,局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总结推广工作,希望其他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积极地在有条件的二级单位中进行股份制的试点,为单位的整体改制积累经验,作好准备。

(三)重视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近年来,经过努力,各单位基本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合本单位发展的管理体系,有利地促进了地勘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漏洞和不足,特别是职工中专、二勘院、物化院等单位在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应引起各级领导的警醒,必须要在管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完善制度,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保证地勘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局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意见,各单位结合实际相应地制定了不少制度,通过制度化建设,各项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制度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下半年,局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单位要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同时要做好调研总结工作,对一些在基层单位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做法,通过进一步整理完善,在全局进行推广,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体系,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此外,局财务、监察、审计等部门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要围绕增加效益这个中心,加强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要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不但是要提高经营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而且要提高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要把整个单位的成本与各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经济责任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要改变成本管理方法,变单位纯核算型管理为综合控制型管理,实行成本目标责任管理。要完善成本管理手段,各单位要建立以财务部门为轴心的综合管理、统一核算、成本总控制的成本核算控制中心。要完善财务集中管理制度,把财务集中管理的面覆盖到各单位所有有收入来源的各二级单位和部门。强化资金管理,加大往来款项的清欠力度,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益。要加强资产管理,分析和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要重视项目管理,加强项目预审,加强对项目经营实施过程的管理,提高项目质量,严格控制成本。

要强化现场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1-7月份,全局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个别单位还是发生了生产事故,也就是二勘院在陕西石油钻探中发生井下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各单位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各级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站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对责任事故严肃追究。要增强问题意识,对安全问题要超前预想,超前防范,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抽查,重点是安全隐患的整改,做到制度建设、操作规程与设备投入共同加强,提高安全防范水平,杜绝事故发生。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日常的安全生产教育和现场管理,牢记安全生产无小事,汲取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另外,最近省里专门召开会议安排开展安全生产许可工作,局里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希望各矿山、施工企业切实重视这项工作,抓紧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工作,务必于明年元月13日前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保证各项生产的正常进行。按照省里的安排,要求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共有三个行业,一个是矿山行业,具体在省安检局办理;第二是施工行业,具体在省建设厅办理;第三是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行业,这方面我们没有。

要提高法律意识,守法经营。上半年物化院在生产中违规运送爆炸物品,不仅给单位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全局敲响了警钟。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要求我们在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要依法办事,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要加强合同管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四)加强领导,集中精力抓好后几个月的工作

今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局在提前完成十五计划后,站在新起点上重新起步的第一年,承上启下,意义重大。经过几个月来广大职工埋头苦干,全局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各项改革工作也在稳步地向前推进,实现了良好的开局。要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必须要抓紧后几个月的工作。

6月初,针对部分单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淡漠的苗头,安局长专门致信各地勘单位的党政领导,指出在干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对各级领导干部关心和单位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各级领导提出了要求。各单位结合安局长的来信,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了传达,进行了反思。在座各位都是各单位的领导,在某种程度上,大家的精神状态、思想状况和工作作风可能会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发展,所以,希望大家能真正领会安局长去信的良苦用心,按照安局长在信中要求的那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大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看到目前和今后发展中存在的危机,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组织观念,增强大局意识,牢记自己的责任,尽心竭力,时刻把职工放在心上,为了单位的发展和职工生活的改善贡献有生之年。

上半年,全局产业经济收入同比增长了64%,反映出各单位市场竞争能力在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扩大,下半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压缩或缓建部分基础项目,对我们承揽项目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各单位要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继续立足省内市场,积极走向省外市场,广泛收集信息,加大项目承揽力度,特别是大项目的承揽,锻炼队伍,扩大影响。要加大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工作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服务手段,扩大服务领域,开拓新的市场。有条件的单位如213队、217队、测绘院、地勘院等单位要利用闲置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合资或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资金,盘活资源,加快开发进程,取得好的收益。已取得对外经营资质的地建公司、三勘院等单位,要多方收集息,加强对外联系,努力开辟海外市场。参与赴非施工的单位要安排人员参加中地海外公司组织的人员培训,为出境工作做好准备。金洋公司在继续抓好销售工作的同时,重点要搞好生产管理,解决生产中产量上不去,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确保达产,提高效益。地建公司要进一步涉足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继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提升服务能力,把公司做大做强,真正发挥龙头作用。地勘院要抓紧办理有关证书,为招商引资,开发地热创造条件。

(五)重视思想政治及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抓好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联系地勘单位的实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安排实施好党员先进性教育,完成全局队级领导后备干部的考察确定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好两个《条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举办摄影展、报告会等活动,加大社会宣传工作的力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实际,发挥好激励职工斗志,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各单位要关心职工生活,维护队伍的稳定。要树立以职工为本的观念,把解决好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关心离退休人员和弱势职工群体,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继续做好“送温暖”工作,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要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工作,将基地建设与职工生活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基地服务功能,搞好绿化美化,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争做文明职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篇(4)

近年来,商丘市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市经济社会迈上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快车道。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911.2亿元,比2015年增加993.1亿元,总量由全省第10位上升到第7位,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1.71亿元,比2015年增加61亿元,总量由全省第9位上升到第6位;全部7个县(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中均在前60名以内。

我们时刻牢记嘱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地生根。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先后三次到徐州实地参观,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产业大提升、创新大突破、环境大优化”大讨论活动,制订实施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百城提质等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方案十专案”。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由2015年的1个增加到8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3年居全省第1位。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通“12345”马上办便民服务热线,为企业和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最急最忧最盼的难题。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进城镇和乡村信息互通、基础共建、设施互连、服务共享,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自来水、网络通信、公交车等全覆盖。

我们抢抓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特色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年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精准扶贫企业贷款发放总量占全省的44%,2018年农村改厕占全省的1/3,连续3年代表河南省迎接国家脱贫攻坚考核均名列前茅。坚持既保证粮食安全又发展特色农业,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形成夏邑食用菌、宁陵酥梨等优质品牌,柘城辣椒期货顺利立项审批。抢抓中部地区崛起和产业转移机遇,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明确每个县着力发展1到2个主导产业,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三个产业超千亿,制冷、超硬材料、农资化工、商贸物流等10个产业超百亿,4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前20名。民权持续叫响“中国冷谷”,冷藏保温车企业数量、产量和产能均占全国的50%以上。睢县着力打造“中原鞋都”,全县制鞋产能年底预计可达3亿双。柘城发展超硬材料产业,金刚石微粉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夏邑围绕全产业链发展,纺纱达260万锭。虞城五金工量具占全国市场85%以上。宁陵围绕农资化工,建成全国第二大复合肥基地。抢抓枢纽经济发展机遇,制定全国省辖市首个《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普铁、高铁、国道、高速公路十字交叉枢纽优势,建设高铁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多式联运中心等,构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2019年全市快递业务量居全省第2位、中部六省第6位;增速达80.4%,居全国第2位。抢抓棚户区改造机遇,2016年以来共争取融资600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争取资金位居全省第1位,今年城区将建成20万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5%,全市7个县(市)均荣获省级以上园林城市称号。全市城镇化率2019年比2015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

我们打造平台载体,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打造产业共享平台,通过建设国家制冷检验检测中心、印染中心、电镀中心等,打造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夏邑通过建设印染中心,形成河南唯一的纺织、染整、服装全产业链。虞城通过建设电镀中心,完善工量具产业群,又吸引新入驻企业55家,吸纳了宇通汽车、徐工集团的电镀业务。打造开放创新平台,建成豫东(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民权保税物流中心正加快建设。商丘保税物流中心2019年贸易额完成20.73亿元,位居全国同类保税中心前列。去年引进省外资金总量698.5亿元,居全省第3位。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创建全省首家市级科学院,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6家、省级高新区达4家,均居全省第1位。打造要素供给平台,实施引金、引才入商工程,搭建融资对接通道,2019年和今年第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提供高质量发展优良环境。持续完善“马上办抓落实”9+1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等,实行市县联动、共同发力,让制度形成闭环,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实施“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市、县、乡三级5400多名党员干部分赴联系的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帮助解决难事、实事20.6万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服务企业五项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营造干的氛围。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篇(5)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黑龙江省“两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农业部乡镇企业专业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工作,交流各地工作经验,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007年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落实措施,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黑龙江省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玉梅同志作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讲话。

会议全面回顾了2006年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2006年黑龙江省各级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意见》,科学谋划并全面实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规划,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340亿元,同比增长20 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 6%,比上年提升4 6个百分点;实现税收205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23 7亿元,占全省的41.3%;实现新增就业60万人,占全省的84.7%。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进出口总额8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6.4%。全省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200家,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达到1906家,新增203家。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自建或合办科研机构达38个开发新产品320项,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145项,通过各类体系认证的企业达50多户。全省中小企业园区已发展到120个,进区企业6000户,基础设施投资达290.1亿元。已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56个集群内的企业达4256户,年销售收入规模达219.8亿元。

会议指出,虽然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创业与发展的氛围不浓,融资环境偏紧,运输难问题比较突出,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企业整体素质不高、规模偏小、产品档次较低、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会议强调,2007年是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优化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构建和完善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力争达到2800亿元,增长2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240亿元,增长17%: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家,新增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20家: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20%,突破100亿美元。

会议最后对2007年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2007年黑龙江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系统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全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创业成长,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国内外市场开拓,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加速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速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构建人才培训体系,加速构建融资担保体系,加速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加强主管部门的工作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涉企部门工作,抓好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四是筹备召开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全省产业集群(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涉企部门(佳木斯)现场会和举办一次对俄经贸合作交流活动。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篇(6)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贯彻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暨市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委关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精神,学习借鉴浙江省新昌县发展县域经济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发展市域经济及市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体领导;市委工作部门、市政府工作部门、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属副科级以上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法院、市检察院及群团组织主要负责人;部门管理机构、常设办事机构、归口管理事业单位、挂靠单位、对外挂牌单位以及经济合作组织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属副科级以上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系统垂直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党委书记、镇长(主任);规模以上企业厂长或经理;《三峡日报》、《三峡晚报》驻沱江记者站负责人。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是市委书记王松华同志传达俞正声同志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市委副书记陈敏仁同志传达邓道坤同志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三是市长黄金龙同志介绍浙江省新昌县发展县域经济的作法和经验,并就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快发展市域经济讲重要意见。

下面,请市委书记王松华同志传达俞正声同志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欢迎!

………………………………………………………

刚才,王书记传达了俞正声同志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俞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部崛起是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加速推进工业化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所在;提出推进工业化必须做到五个结合;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改进干部作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俞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保持和扩大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紧密结合市情实际,学习贯彻好俞书记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俞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

下面,请市委副书记陈敏仁同志传达邓道坤同志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欢迎!

………………………………………………………

刚才,陈书记传达了邓道坤同志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邓道坤同志在讲话中提出要奋战“三个二位数”,明确目标快发展;指出要抓住培育市场主体这个根本求发展;强调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打牢基础保发展。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狠抓贯彻落实。

下面,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金龙同志介绍浙江省新昌县发展县域经济的作法和经验,并就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快发展市域经济讲重要意见。大家欢迎!

………………………………………………………

刚才,金龙同志结合他自己在浙江省新昌县挂职锻炼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介绍了新昌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先进经验,并就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和省委关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精神,学习借鉴新昌经验加快发展市域经济、大力加强市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了动员和部署。新昌县的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与沱江差不多,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大大高于沱江,财政收入相当于我们的3倍,其县域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工业块状经济快速成长和发展,主要经验在于他们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放搞活、加快体制创新、加速科技进步、营造亲商环境,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中心意识、作为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黄市长的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力抓经济、谋发展上来,把满腔的热情落实到行动中去,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干出业绩。同时,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三峡市委关于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 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落实问题,再强调两点:

一是要迅速行动,抓紧组织对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全市贯彻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暨市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动员会议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握重点,认真学习,特别是要全面深刻地领会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省委、省政府有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透彻,结合实际,快速反应,抓紧落实到位。要真正把中央、省委重大部署和市委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加快我市改革和发展步伐,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和市委部署,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这次会议精神来指导具体实践、推动各项工作。

二是要鼓足干劲,在加快发展上下硬功夫。要把加快发展作为我们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落脚点,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围绕中心,把握全局,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抓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认真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明确奋斗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住“工业立市”这个“牛鼻子”,结合自身实际,把推进工业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抓工业,围绕加工工业抓农业调整,用工业理念、工业方式抓农业产业化,培育龙头,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扎堆发展,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密集园区;建好基地,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把工业搞上去。搞工业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项目强市”的思想,继续锲而不舍地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手段,拓宽招商引资思路,构建招商引资载体,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以开放的观念、开阔的思路、开明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资金发展市域经济。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篇(7)

一、推进经济立法工作,为全省经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财经委按照常委会立法计划和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重视立法选题,积极参与法规初审、法规清理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深入调研,努力提高地方经济立法的质量,共组织完成了13件地方性法规的初审工作。

在经济立法中,委员会立足我省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在既注重前瞻性、又突出实效性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切实建议把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的、急需的、条件比较成熟的立法项目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强经济建设管理,先后初审了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城乡规划条例、信息化促进条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和道路运输条例。围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继初审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条例、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在这些法规草案审议中,注重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发挥了地方财经立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

根据法规清理工作相关要求,做好法规清理工作。2009年,按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对涉及财经方面的54件地方性法规进行认真清理,提出了建议保留、修改、废止和重新制定的意见。2011年,开展地方性法规行政强制专项清理工作,对57件法规清理审查后,建议修改12件,根据情况逐步处理3件。

二、紧紧围绕经济形势变化,加强经济工作监督

五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委员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做好计划审查工作,加强对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监督,着力推动中央和省委的经济决策落到实处,为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密切关注全省经济运行,认真开展计划审查监督。近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成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委员会密切关注全省经济运行态势,坚持季度分析经济形势,着重做好年度计划审查、半年度计划执行监督工作。围绕省委年度中心工作,在计划审查监督中突出重点,就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加强有效投资、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议题,认真听取省有关部门汇报,深入开展调研,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督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全省经济稳中求进、转中求好。

认真审议“五年规划”纲要及中期评估报告。对规划纲要评估报告进行审议是监督法实施后一项全新的工作。2008年,为做好对省“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专项审议工作,委员会确定以科技、环保、重大项目建设和社会发展四个专项报告作为重点,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将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各项指标完成进展情况、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及评估后需调整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作为审议重点。由于准备充分、重点突出、工作扎实,这次审议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年,还开展了《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专项调研,提出了要充分体现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发展指导意见、省委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重大决策的内容等修改意见。2010年,组织力量开展了“十一五”规划执行和“十二五”规划制定专题调研,听取政府相关部门汇报,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保障水平等建议,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纲要制订修改过程中采纳。

开展跟踪监督,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中小微企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相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2009年,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提出改进融资方式、完善涉企政策、提升创新能力等建议,支持督促政府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和中小企业的发展。2011年10月以来,针对小微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困难和问题,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此,委员会建议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报告列入2012年的重点监督议题,并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客观地反映了我省小微企业的现状及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完善政策强化落实、加强分类指导和金融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议。2012年4月,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再创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年来,委员会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还组织开展了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收入分配改革、现代服务业发展、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等专题调研和监督工作,促进了相关工作的落实。

三、加强探索创新,不断提高预算审查监督实效

根据监督法、预算法和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要求,委员会认真做好预算审查、预算调整、预算执行监督、决算审查工作,提出预算、决算审查报告,在拓宽审查监督内容、创新审查监督方式、增强审查监督实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继续开展部门预算重点审查。把部门预算审查监督,作为深化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抓手和载体。部门预算提交省人代会审查的范围不断扩大,从2007年的20个,增加至2012年的69个。每年选取两个省级部门预算进行重点审查。重点审查采取了专家审查与代表专题审查相结合,会前审查与会中审查相结合、年中监督执行与决算审查相结合的方法,有力推动了政府部门强化预算观念,规范预算行为。本届已对省农业厅、科技厅、环保厅、林业厅、国土资源厅、教育厅、商务厅、文化厅共8个部门的预算进行了重点审查。

组织财政决算和审计工作专题询问。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将专题询问2010年财政决算和审计工作报告列入当年监督工作计划,这是省人大监督工作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为做好专题询问前期准备工作,委员会会同办公厅专程赴外省市学习考察,起草了调研报告及专题询问实施方案;通过征求各专委会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梳理代表议案和群众来信来访,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途径征集选题;加强同省政府及财政厅、审计厅的沟通协调工作,配合做好宣传报道、会务等其他工作。专题询问会上,13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财政资金的投向和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土地出让金管理、财政预决算公开及发挥审计功能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询问,省财政、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做了认真的回答。多家媒体对专题询问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深度报道,受到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亮点。在询问和应询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专题询问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会后,委员会及时总结,整理形成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参阅件。赵洪祝书记在参阅件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这次专题询问工作。

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专项监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是近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2010年,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的摸底,对其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这在省级人大中尚属首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委员会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在深入调研、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政府性债务风险意识、完善落实管理办法、清理整合投融资平台、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等意见,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了参考。省政府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制定了政府融资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

本届以来,委员会在推动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完整性上做了很多的努力,进一步推进了我省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配合相关专委,就涉农、教育、科技、环保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开展专题调研和检查。督促财政部门进一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支持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多次听取省财政厅有关预决算信息公开情况的汇报,支持、督促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及时公布预决算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委员会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财经监督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重点民生问题的监督,支持、督促政府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做好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9年,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委员会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调研报告,并起草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草案,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健全体制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食品安全。2012年,委员会配合教科文卫委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推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

加强物价工作专项监督,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2010年以来,我省物价水平呈整体上涨态势,给人民群众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深入调研,联合农委提交调研报告,强调要关心低收入群众,从体制机制着手,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将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发放对象扩大到九类群体,并适当提高价格补贴标准。

做好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监督,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2011年,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全省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专项调研,向常委会提交调研报告,梳理起草了审议意见,形成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加大征缴力度、加强基金管理、强化服务能力等意见,并督促政府抓好落实,对促进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情况专项监督,努力改善城乡困难群体住房条件。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2012年,委员会通过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出科学合理制定建设目标、切实提升保障房品质、重点发展公共租赁房、加快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等建议,为常委会审议省政府相关专项报告提供参考。省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今后各地要把公共租赁房作为城镇住房保障的主要形式,并于2012年7月在全国率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意见》,从项目审批、用地供应、资金筹集、税费减免等方面提出了扶持政策,鼓励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行业系统、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租赁房。

此外,委员会还分别于2008年、2012年组织开展了劳动合同法、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执法调研,改善宜居环境,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五、做好代表议案办理等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省十一届人大历次会议交付委员会承办的代表议案44件和重点督办建议4件。委员会高度重视,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及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办理意见并当面征求领衔代表的意见,代表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在办理重点督办建议时,将督办工作和委员会的监督工作有机结合,积极与承办单位沟通协调,重视发挥代表在建议办理中的作用,提高了督办工作的实效。如,在开展全省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又重点督办了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参保缴费的激励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在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法规初审等工作中,都邀请代表参加,认真听取、吸收代表的意见,既密切了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又增强了财经监督的有效性。结合财经监督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财经组省人大代表视察部分重大建设项目,就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了反映,督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政策处理难、落地难、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六、加强自身建设和对外交流,着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委员会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各次全会精神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委员会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有关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议事能力。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工作实效,把各项工作都建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具体工作分工负责、日常工作互相配合协作,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参与全国人大财经委组织的有关工作和座谈会、培训班。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开展节约能源法、劳动合同法等4项执法检查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近20项专题调研。先后与近20个兄弟省市区人大财经委、预工委负责人进行了工作座谈,就经济立法和监督赴兄弟省市区学习考察,积极参加华东地区财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联系的省级经济工作部门保持畅通的联系,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加强相互的沟通协调。

注重发挥全省人大财经系统的工作合力。举办全省人大财经干部培训班,召开全省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就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分别举办了全省性的研讨会,邀请各设区市人大财经委同志及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在组织立法调研、计划预算审查、执法检查、经济运行分析、专题调研等工作中,都注意吸收市县人大财经委人员参加,听取市县人大同志的意见,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推进人大财经工作。

五年来,委员会组成人员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全面完成了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各项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省委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要求相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是经济立法调研和审议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监督需进一步深化,经济工作监督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不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人大财经工作水平。

关于未来5年的工作,建议新一届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继续加强经济立法工作,顺应新时期地方立法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主动承担一些重要法规草案的起草任务,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不断探索和加强监督工作,抓住当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多做工作,使人大财经工作更具针对性、更有深度、更有成效。在计划、预算审查和经济工作监督中,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3年,根据常委会工作要点,财经委要做好以下工作。

关于立法工作。根据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对列入一类项目的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省电网设施建设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等3件法规,明确分工,加强立法调研,认真做好初审工作。对列入二类项目的法规,继续保持与相关部门的联系,进行必要的前期调研工作。

关于经济工作监督。积极为人代会、常委会审议计划、计划执行做好服务,注重质量和效果。根据监督法规定,2013年常委会将审议省“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财经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和前期准备工作,起草调研报告、审议意见。开好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形成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供常委会参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