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1 13:49:15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篇(1)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技术;污水处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people's lif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standard of liv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survival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ad more stringent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technology was widespreadly used in sewage disposal.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ion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and several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ion technologies used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astewater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membrane bioreactor; reaction technology; wastewater treatment

在进行污水和废水处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系统就是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属于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可以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进行结合,并通过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组件有效将废水中的污泥进行清除,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站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为了避免膜生物反应器出现故障,污水处理相关人员和企业应该对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养护工作。

1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及特点

一般情况下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根据膜组件的不同作用对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分离膜生物反应器等[1],其中在污水处理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分离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方式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还可以按照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时放置的位置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和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另外还可以根据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方法和膜生物反应器对氧气的需求量等进行分类。

在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具备超强的除污能力,因此其被污水处理体系广泛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统的膜分离技术及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并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处理技术。这种污水处理系统具备工作稳定、除污能力强、处理量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污水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运用技术

2.1 内部循环动态生物反应技术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膜基底采用的是价格低廉的微网材料,对污水处理采用活动污泥的过滤性进行水体污染物的清除。现阶段我国一般使用侧向曝气动态膜生物处理系统。为了避免内循环动态生物反应器出现短流或者流速较小的故障,相关人员可以使用外筒曝气垂直流向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同时,在日常污水处理时,相关人员应该对部循环动态生物器进行故障检测的维修工作,使其可以正常的运行[2]。

2.2 曝气生物滤池、气浮、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气浮、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技术采用得到是组合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其可以降低水中胶体、洗涤剂等污染物的含量,从而大幅度降低后续的污水处理难度,并对后续的污水处理工作提供便利,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可以延缓曝气生物滤池、气浮、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物[3]。

3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污水处理中运用的优点

3.1 污泥产率低

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膜生物反应技术,可以使水中存在的污泥在生物反应器内部全部拦截,从而使污水中的排泥实现零排放。

3.2 增强传氧效率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曝气装置,因为其采用了新型的透气膜,所以这种透气膜的传质阻力较小,同时这种透气膜在高压情况下还能继续工作,并且不受气泡大小和停留时间长等阻碍。这种透气膜不但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还可以保证供氧系统正常工作。

3.3 提升生物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滞留生长

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膜生物反应技术可以防止硝化细菌的流失[4],并维持反应器中的硝化细菌始终处于高浓度状态,增强硝化速度。

3.4 达到微生物和废水分离的效果

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膜生物反应技术可以达到微生物和废水分离的效果。因为膜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就是使用膜将微生物和废水进行分离,所以,在使用膜生物反应技术处理污水时,污水从膜生物反应器中流出而微生物却被拦截,从而有效的将二者进行分离。

3.5 分离效率高

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膜生物反应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废水和污染物的分离效率。因为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污泥沉降的问题,而且反应器的体积也较小,从而使膜生物反应器在分离污染物时具备较高的分离效率。

4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污水处理中运用的缺点

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膜生物反应技术并不是没有缺点的。因为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会拦截更多的污染物,所以,膜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导致通水量降低。另外,当膜出现堵塞的情况之后,就需要相关人员对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检测和维修工作,而且对膜附着污染物进行清除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从而增加污水处理相关企单位的人力、物力、时间,导致水处理成本增加。

5 Y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我国处理污水的质量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万里,韩文萍,刘小惠,等.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8):11-12.

[2]杨炎锋.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6(13):236-237.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篇(2)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物滤池技术;应用

1、生物滤池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污水也随之产生,污水处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追求简洁、灵活、易操作的污水处理方式,一些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新工艺应运而生。在欧洲,生物滤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中,约七成以上的城市污水厂采用生物滤池法。生物滤池技术,应用规整波纹板、陶粒等填料,采用气水反冲洗,产生生物净化和过滤作用的方法。其具有高生物量,并且高低负荷并存。面对不同的污水类型、进水水质指标,可以采取不同的工艺来处理污水。

2、生物滤池技术的工作原理

2.1滤料选择。生物滤池选用的主要滤料是EPS发泡塑料粒子。它来源十分广泛,而且体积与质量都较小,每升约15克,粒径为3~8mm。表面适合微生物生长,耐用性较好。

2.2滤池结构。生物滤池的结构:上部是出水槽、中部是过滤层、下部为空气室。使用孔板与滤网将上部与中部隔离,而中部与下部之间的隔离板则主要是孔板。

2.3工作过程。生物滤池的以周期来进行工作的,一个完整的周期是从过滤开始,到反冲洗结束。在实际运行中,进水通过中心导流筒,流入到滤层的下部,再自下而上穿过滤层;在滤层区的下部布置空气布气管,在滤料的表面会生长微生物生物膜,且数量较多,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微生物生物膜可以降解一部分的有机物和氨氮,在被出水当中的悬浮物过滤之后,生物膜被截留;水流经过过滤层的顶部滤网,再到出水槽当中,最后由排水管排出。

2.4滤料冲洗。在工作一定的周期之后,生物滤池就要对其中的填料进行反冲洗。若是采用传统的冲洗方法如水、气反冲洗方法,则会由于池中的滤料体积较小的缘故而较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这里采用的方法是空气脉冲冲洗工艺。很简单,只要在生物滤池的下部设计一个空气室,以此使得滤料层突然向下膨胀,从而可以进行空气脉冲冲洗。

3、生物滤池的特点

3.1生物滤池的优点。(1)强大的处理能力。由于表面有大量的颗粒填料,滤池的表面积相当可观,这对生物滤池内存在充足的生物体,有了极大的保障。同时填料上所附着的生物膜很薄,有比较高的活性,保障了生物滤池技术的较高的容积与水利负荷。生物滤池可以截留如COD、BOD、SS等很多物质,净化效果较为全面。(2)强大的抗冲击能力。生物滤池的表面积大,不仅可以保障充足的生物体的存在,还可以有其他强大的功能。当不断增加有机负荷之时,因为较高的生物特性,存在于滤料表层的生物膜,就可以迅速的繁殖微生物。此外,水质与水量发生变动对滤池产生的影响也较小,这归功于滤池的整体缓冲能力。实践经验证明,短期冲击负荷在正常负荷2~3倍的数值下,生物滤池的出水水质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对较小。(3)挂膜简单,启动速度快。实践经验表明,若水温保持在10至15℃之间,生物滤池完成挂膜只需两到三周时间。当滤池不使用时,可以暂时关闭其运行,附着在滤料表层的生物薄膜不会死亡,当恢复运行时,生物膜便可以迅速进入运作状态。所以在水量变化较大的地方,可以使用生物滤池技术进行污水处理。(4)高出水水质。生物滤池的滤料表层所覆盖的高活性生物薄膜,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如BOD、COD等可以进行有效截留。填料本身就所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此外生物膜还具有生物絮凝效果,所以可以有效截取与吸附难降解物质。这些,都造成了生物滤池的高出水水质。若是对所处理水进行消毒,其水质则符合国家的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那么就可以直接回用了。(5)模块化结构。生物滤池结构模块化,对运行管理、维护以及后期建设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将传统相关技术与生物滤池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对污水处理的老厂房进行有效改造,不仅将以前的资源重新利用起来,节约资金,避免浪费,还可以将传统技术中的优点推广到滤池技术上来。(6)生物滤池建设所需占地面积较小,投资比较小。由于数量多、活性高的特点生物膜净化污水时间相对较短。除此之外,生物滤池技术的运行与过滤,是在同一个单元内进行的,所以不需要二次沉淀池,污水处理设备紧凑即可,那么滤池的建设就只需要较小的占地面积,就能满足整个运作。因此生物滤池处理污水时,所需的生物处理面积、体积均很小从而有效节省占地面积以及基础建设投入。

3.2生物滤池的缺点及措施。生物滤池的优点很多,但也存在几方面的缺点需要加以了解,以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预处理。生物滤池内的填料由于粒径较小,在进水比较高的时候,滤池内的水头就会极易发生损失,从而导致堵塞。所以要增加反冲洗的次数,同时管理上增加许多不便,处理费用也随之上升。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要进的水预先进行处理。(2)水头的损失大。在上述内容中提到水头极易损失,所以水头的损失就比较大,这是滤池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较下较为欠缺的地方。(3)反冲洗。为了避免滋生细菌,保持池内清洁卫生,要定期更换生物膜,对生物滤池中遗留下来的填料定期反冲洗。在反冲洗的过程中,短时间的缘故导致水力的负荷相当大,水反冲出来之后会直接流回到最初的初沉池里,这是一个巨大的负荷冲击。若是有一个池可以对污泥进行缓冲,就可以减轻水回流而造成的冲击。(4)滤料流失。倘若生物滤池的设计或管理不恰当,则极易造成滤料随着水流流失的后果,进而对滤池造成破坏,降低其工作效率。这些缺点,也正是生物滤池技术未来改进的方向,将这些缺点改善之后,生物滤池技术的实践效果将会更加显著,从而为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4、污水处理中生物滤池技术的应用

4.1应用实例。将生物滤池技术应用于某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中。工程在2009年3月完工,在试运行2个月之后,5月正式投入运行。在两年的运行期间观察发现,从效果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较为稳定,污水处理效果良好;从经济效益来看,工程共投资110万,与同等情况下采用活性污泥技术相比,每年约节省6万余元,并且出水消毒后,可作为中水回用,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

4.2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生物滤池技术中,曝气生物滤池技术运用广泛,效果显著。其将生物滤池出水与回流污泥混合曝气,将废水中细小的颗粒以及凝聚性较差的生物膜,通过絮凝与吸附性,絮凝成絮体,使其易于沉淀。同时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所以污水在滤池技术运用过程中停留的时间较短。

4.3去除氨氮。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就是氨氮,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对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0%。为了保障硝化细菌的生长,将较短的停留时间与污泥有机结合。该硝化作用在各个国家都引起了重视,纷纷对硝化效率进行了实验,并且验证了对氨氮的高去除率。

5、结语

随着污水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滤池在处理污水方面具有高效率、低耗能的特点,对解决水污染与污水生物处理有明显的效果。除此以外,运行流程短,过程简单,所需费用低,并且池中的有机负荷很高,这样的工艺非常适合那些对环境要求高但资金少、技术水平低的工业,是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工业产生的低浓度污水的理想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永波.浅谈文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生物滤池工艺的特点与运行原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

[2]林琦.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5).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篇(3)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73-02

1 MBR(膜生物反器)发展历程

MBR(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多年来,MBR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主要经历5个阶段。①1990~2000年:小试、中试以及示范工程。②2000~2003年:小规模实际应用(单个工程规模达百吨/日级)。2003~2006年:中等规模实际应用(单个工程规模达千吨/日级)。④2006~2010年:2006年我国第一座万吨/日级的MBR工程在北京密云县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开始了万吨/日级规模工程的推广应用。⑤2010年至今: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总累计处理规模超过百万吨/日)。2006年以来,我国大型MBR(万吨/日以上级)的增长情况良好。2010年后,大型MBR的数量和规模明显加快,大型MBR的总规模在2010年突破100万吨/日,2014年突破400万吨/日,2015年有望达到700万吨/日。MBR现主要用于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和受污染地表水的处理中。

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配置及优劣势

对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组成构件有很多,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研究相对较多的是平板膜组件和中空纤维膜组件,对于这两种不同组件每一种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是在工业中污水的处理较多的使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中有着很多的优点,当我们把这项技术运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时候,它能很好的实现固液分离,从而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使出水水质很好。当我们在使用一项新的技术时,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就是与过去的技术相互比较,于是可以得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突出优点有:

(1)当生活污水中有很多的固体废弃物的时候,使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很好的分离固体废弃物,对固体废弃物处理效果良好,而且很能很好的把固体和液体分离,达到我们满意的处理结果;(2)在使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时候,这项技术比较容易让人上手,关键是操作起来没有那么困难,另外还能很好的控制水力停留时间;(3)在整个操作过程当中,还有利于保护微生物,使微生物不会那么容易流失,而且还能控制污泥浓度;(4)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运用到了生物技术,所以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可以使某些细菌得到增殖,从而能够更好的使污水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这不仅提高了一些细菌的数量,还使得更多的有机物得到了充分的分解;(5)在使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时候,会使最终处理的废水中污泥的含量低于预想的结果,大大降低了污泥处理的费用;(6)使用平板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而这项作用力可以使污泥絮体的体积有一定的减小,由于该平板膜的快速运动,使污泥的传氧速度大大提高。

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研究

3.1 AnMBR典型工艺

前面总结了典型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及其处理的废水类型。AnMBR是由厌氧反应器和膜分离耦合而成,常用的厌氧反应器有4大类: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厌氧流化床(AFB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以及厌氧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CSTR―MBR设备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广泛,但出水水质较差,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相比,CSTR―MBR、UASB―MBR具有污泥颗粒较大,膜污染程度低的特点,在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EGSB―MBR和AFBR―MBR由于添加了载体,悬浮污泥浓度较低,上清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明显少于CSTR―MBR,膜污染程度较低。但由于载体膨胀所需能耗较大,在反应器的设计时载体的种类、颗粒大小的选择等对膜污染和运行成本有较大的影响。AnMBR工艺主要采用微滤和超滤膜,以中空纤维膜为主,平板膜和管式膜也有少量应用。根据膜组件的设置位置,AnMBR分为外置式和浸没式,由于浸没式占地小、能耗低,多数研究集中于浸没式AnMBR,但外置式具有膜组件易清洗和拆卸的特点,常用于膜污染较严重的污水处理工艺。膜材料主要为有机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砜(PES)和聚乙烯(PE)。此外,动态膜利用膜表面污染物形成的泥饼层作为分离层,一定程度上使膜污染在MBR工艺中由缺陷转变为优势,且具有易清洗、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在AnMBR工艺中具有潜在、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动态微网膜材料应用于AnMBR处理城市污水以及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均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城市污水稳定运行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稳定在79.4%±10.4%;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时COD去除率稳定在62.2%±1.8%。但仍存在通量不稳定、出水水质波动较大等缺陷,对其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AnMBR工艺的处理对象主要包括低浓度城市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对不同AnMBR工艺在不同类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处理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CSTR―MBR和UASB―MBR两种工艺类型,而AFBR与膜技术结合后具有更高的传质效率和微生物浓度,适于低浓度城市污水处理,近年来受到关注。采用实验室级浸没式AFBR―MBR处理城市污水,采用颗粒活性炭(GAC)作为载体,由于GAC对膜表面有冲刷作用,膜污染潜势低,在此基础上扩大反应器规模至中等规模,可实现长期稳定运行(485天),尤其冬季低温运行时,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甲烷产量稳定,期间没有对膜进行化学清洗,为AFBR―MBR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2 AnMBR的工艺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

(1)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由于膜的截留作用,AnMBR对有机污染物和固体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相比传统厌氧工艺有明显改善。AnMBR工艺在处理一些低浓度合成或实际城市污水以及高浓度有机废水时的操作条件和运行效果有明显改善。

(2)产甲烷率

通过厌氧消化将污水中的COD转变为甲烷进行回收利用,产生能量,是厌氧技术最重要的优点之一,由此AnMBR工艺的产甲烷率成为运行效果好坏的关键指标。甲烷产率受反应器构型、进水水质、运行条件等影响较大,不同的温度、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条件下的甲烷产率和纯度差别较大。据不完全统计,环境温度为25~30℃条件下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典型AnMBR工艺的甲烷量为0.1~0.6L/gCOD,纯度在50%~80%之间。

(3)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时的典型工艺参数,包括污泥停留时间(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有机负荷以及温度。An-MBR均在长SRT下(>30天)运行,而不同类型的反应器运行的HRT范围差别较大。CSTR―MBR运行所需HRT较长(>10h);UASB―MBR的HRT一般在10h左右;AFBR―MBR稳定运行的HRT最短,均不超过8h。污泥负荷会随HRT的缩短而增加,可能会对AnMBR的COD去除率、产甲烷率和纯度有所影响。但也有研究结果表明,HRT的降低对出水COD影响不大,这很大程度归功于膜的截留作用。温度对厌氧生物降解过程影响较大,高温时(55℃)微生物活性较高,温度下降,微生物活性随之降低,水解速率下降,导致COD的去除率和产甲烷率均降低。尤其当温度降至15℃以下时,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升高,使得甲烷回收率急剧下降。但也有研究发现,长期低温运行可改变厌氧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氢型产甲烷菌成为优势菌群,可实现稳定产甲烷。除温度和HRT之外,甲烷回收率还受进水COD与硫酸盐比值的严重影响。该比值为6.3gCOD/gS―SO4时,甲烷回收率为57.4%,而在没有硫酸盐存在的情况下,甲烷回收率可提高至83%(33℃)。因此,为提高产甲烷率,可从调节HRT和温度,降低进水硫酸盐等方面着手。

3.3 AnMBR膜污染研究

(1)膜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及其组成成分是有关MBR膜污染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污染物之一,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混合液上清液中的溶解性及胶体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占到20%~90%。相比AeMBR,AnMBR的混合液理化性|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厌氧污泥颗粒粒径较小,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浓度较高,导致膜过滤性相对较差。长期运行结果显示,对于膜孔较小的超滤膜,主要的膜污染机理为泥饼层的形成,在AnMBR运行初期,渗透性下降速率较快;而对于孔径较大的微滤或超滤膜,更易发生膜孔阻塞,长期运行时膜污染更加严重。对于浸没式AnMBR,结合性胞外聚合物(EPS)、絮状污泥以及混合液中的无机物在膜表面泥饼层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AnMBR膜表面泥饼层的深入解析,发现EPS组分中的中性疏水性物质更易在膜表面沉积,成为泥饼层的主要成分。对SMP和溶解性EPS的截留,尤其是对其中糖脂蛋白的截留,是造成AnMBR膜污染膜孔阻塞的主要原因。研究者将AeMBR和AnMBR在相似操作条件下运行,发现AnMBR混合液上清液中SMP的含量高达600mg/L,是AeMBR的5~6倍,且AnMBR混合液SMP组分中蛋白质和多糖的比例是AeMBR的2.3倍。

(2)膜污染控制手段

膜材料表面改性和膜组件优化。膜材料表面改性可改变膜表面的亲疏水性,达到降低膜污染潜势的目的,表面改性的主要手段包括等离子体处理(空气、O2、N2等)、表面涂层(表面活性剂吸附)、表面移植(如紫外光诱导移植技术)等。纳米材料用于膜表面改性技术引起广泛关注,比如将TiO2。纳米颗粒加入以PVDF为基膜的膜表面,该膜对蛋白质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膜组件构型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反应器的水动力学条件,减缓膜污染。采用双轴旋转浸没式AnMBR处理啤酒废水,利用膜的旋转,有效改变膜表面三相流特性,减少膜面污染物的沉积,减小泥饼层厚度,稳定运行时通量可达30L/(m2・h),降低膜污染的同时降低能耗。

污泥混合液理化性质调控。(1)运行条件的优化。AnMBR运行过程中污泥混合液理化性质主要受温度、HRT、SRT等运行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运行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厌氧微生物活性,引起混合液中EPS组成、溶解性有机物浓度以及颗粒粒径等的变化,从而影响膜污染潜势。高温条件下(55℃),混合液EPS产量降低,厌氧污泥不易聚集,颗粒粒径减小;而温度较低时(低于35℃),混合液中SMP浓度显著升高,影响膜过滤性。AnMBR一般在长SRT和短HRT下运行,混合液中颗粒大小会随HRT的缩短而减小,EPS和SMP的浓度增加,膜污染速率加快;但延长HRT,产水量减少,运行成本增加。由于产甲烷厌氧微生物生长较慢,延长SRT可以提高甲烷产率,但是过长的SRT会使得SMP浓度增加,混合液颗粒粒径减小,更易发生膜污染。因此,选择合适的SRT和HRT,对同时提高反应器性能并较好控制膜污染至关重要。

吸附剂、混凝剂等的添加。载体的添加,如活性炭、沸石等,一方面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增加微生物与污染物的作用时间,提高微生物活性,改善混合液理化性质,降低溶解性物质和胶体颗粒的浓度,同时提高出水水质;另一方面载体颗粒对膜表面有较强的冲刷作用,能有效减轻膜污染。但是载体的过量投加也会对膜的过滤性产生负面影响,且载体的成本和对生物环境的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考虑。添加絮凝剂可使污泥呈团粒状、颗粒增大,明显改善污泥性状、减缓膜污染。此外,尝试包埋技术固定微生物有利于减少悬浮态污泥浓度,降低EPS和SMP,也是调控污泥混合液理化性质的有效手段。

水动力学条件的优化。(1)反应器构型优化选择合适的工艺,优化反应器构型,也是改善水动力学条件、控制膜污染的有效手段。开发一种新型厌氧旋转盘膜生物反应器(ARMBR),该工艺在浸没式厌氧膨胀床MBR膜组件中间放置旋转盘,通过载体与膜表面的充分碰撞,来减缓膜污染。反应器稳定运行100天,没有进行膜清洗,通量控制在11L/(m2・h)。另外,不同反应器构型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EPS和SMP含量及成分也有较大差别。(2)提高膜面流速在分置式构造中,提高错流速率,增大膜表面剪切力,能够有效去除膜表面的泥饼层,但流速过大,会造成污泥颗粒变小,SMP浓度升高,使膜污染加剧,影响出水水质。在浸没式构造中,通常采用产生的生物沼气喷射的方式控制膜污染,但当生物沼气产量较小,且不稳定时,对膜污染的控制效果有限。

临界通量运行是控制水动力学条件和膜污染的有效手段。调研结果显示,在AnMBR的长期运行中,为减轻膜污染,多数研究者采取低于临界通量的运行方式,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时通量一般低于10L/(m2・h),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通量可能更低。而大型AeMBR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通量范围一般在15~20L/(m2・h),因此,尽管低通量运行的膜污染情况较好,但产水量较低,造成实际吨水运行成本升高。

(4)膜的清洗

用于AnMBR膜清洗的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反应器运行期间,定期采用间歇运行和反冲洗等物理清洗技术,可以有效减轻膜污染。利用新型在线超声技术对AnMBR膜进行清洗,结果显示膜表面泥饼层阻力下降达80.4%,说明该物理清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膜表面泥饼层阻力,控制膜污染。然而,当物理清洗无法恢复膜过滤性时,需采用化学清洗技术减轻膜污染,常用的用于AnMBR膜污染清洗的化学药剂有次氯酸钠(NaClO)、盐酸、柠檬酸、氢氧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等。

4 结语

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净水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水资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重要资源,由于人类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制造了大量的污染物质,严重污染了水Y源,同时也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所以,相关部门需加大污水处理,保障水资源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永志.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进行工业污水处理[J].科技资讯,2013(17):134-135.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篇(4)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资源

引言:可用水资源的不足一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水资源短缺,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用水量增加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的。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其中一个重要污染源。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

大多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率都已超过了90%,而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还达不到70%,而且很多的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质标准还较低。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水资源水污染问题的更加重视,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很多城市对建在市区内和靠近市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出水标准[1],对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与处理技术:绝大多数都是照搬国外的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而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一般都难以达到该排放标准。而且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还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中有臭气产生等缺点,这些都不适合于建在市区内和靠近市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出水水质更好、占地面积更小、基建成本更底、运行管理方便并且卫生条件更好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二、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1、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发展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鉴给水滤池工艺而开发出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最初用于污水的三级处理,后逐渐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2]。它是一种集过滤、生物吸附、生物氧化于一体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并可以维持高的水力负荷和保留高的生物量浓度以减少环境冲击,能促进微生物生长且产泥量少[3]。

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地已有数千座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我国北京已有示范工程,马鞍山钢铁设计院即将成立全国曝气生物滤池研究中心。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开发到日趋成熟,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基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水处理工艺[4]。

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工艺特点

曝气生物滤池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其处理污水的原理是:反应器内滤料上所附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滤料及生物膜的吸附阻留作用、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以及生物膜内部微环境和厌氧段的反硝化作用。

3、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优缺点

一般而论,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如下优点[5]:

(1)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比活性污泥工艺生物量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采用的粗糙多孔的颗粒状滤料,滤料表面可附着生长更多的微生物,使反应器内维持更高的生物量。

(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短、基建投资少。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给水快滤池的技术特点,挂有生物膜的滤料对污水中的悬浮固体(SS)有较高的去除能力,使出水的SS很低,所以无需应用二沉池就可直接出水,这大大的降低了工程的建设费用。

(3)菌群结构合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的分布相对均匀,而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沿污水流程能形成不同的优势生物菌种,可使有机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能在同一个容器中发生,简化了工艺流程。

(4)耐冲击能力强,由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生物量高、菌群结构合理,所以与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其对水质、水量、环境变化等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5)在设置回流或单独设置反硝化段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较好的脱氮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6]:

(1)对进水SS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采取较为严格的预处理措施,否则滤料极容易堵塞,这不仅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还增加了工艺应用的风险。

(2)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用来去除滤层中截留的水中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并洗脱滤料上老化的生物膜。反冲洗时曝气生物滤池不能工作,反冲洗后还需要时间恢复。而且当进水悬浮物较多时,需要频繁进行反冲洗,运行周期较短。

(3)生物除磷效果很差,需要辅以化学法进行除磷。

(4)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产生的污泥无机成分高,不利于消化利用。

三、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最初被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的。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应用范围得以扩大。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国家对城市污水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活性污泥工艺占地面积大、处理时有臭味、出水水质不高等缺点慢慢浮现出来。而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占地面积小、无臭味、出水水质高,很适合如今的形式。如今,在城市市政污水处理中得以大力推广和应用。

例如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采用除碳/硝化组合形式。原水经过混凝沉淀池去除部分SS;气浮除油去除水中浮油和部分SS后进入两级除碳/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在滤池中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氨氮的硝化处理。其出水水质明显优于活性污泥法,并且污泥产量少,占地面积小,生化池基本无臭味,经济,卫生,节能。而大连春柳河二期污水处理厂采用更新形式的反硝化滤池/除碳/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形式工艺,除在经济,卫生条件上全面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外,其对总氮也有更高的去除效率。而除碳/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组合形式的工艺虽然需要投加碳源,但其处理效果可调,稳定性更高,在我国也已有了较多的应用。

四、结束语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是一项构造合理、处理效能高、潜力巨大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经过数年来的研究改进,在其反应机理、滤料改进等研究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今,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达到了实际应用的程度。其经济、节能、环保、卫生,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处理技术,应加大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并推动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杉.水解酸化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技术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1-2.

[2]曹琳. 曝气生物滤池中的短程硝化过程及短程反硝化动力学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5:5-8.

[3]陈真贤,张朝升,荣宏伟.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7,34(170):89-93.

[4]徐亚明,蒋彬.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J].工业水处理,2002,22(6):1-5.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篇(5)

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2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离开了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将无法进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给排水系统成为保证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群众对周边环境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与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污染和污水处理不足相互矛盾,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建设进程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为了保证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需要对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广。

一、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背景

我国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m3, 人均占有量不足 2200 m3,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 4 ,是世界上 13 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而且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 人均水资源在逐年递减。自 2009 年以来, 我国废水年排放总量一直的维持在 350 -400 亿m3/ a左右。2010 年全国 666 个设市城市中 532 个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 134个城市建成的 309 座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总量仅为 4. 6 亿m3, 其中经二级生化处理的仅占 6. 9%, 有 7. 4% 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2009 年废水排放量达到最高值 416 亿m3,城市污水污染负荷首次超过了工业废水, 我国水污染处理的侧重点已经从工业点源控制为主, 逐步转变为以城市污水污染控制为主。

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2.1AB法工艺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是联邦德国亚琛大学B.Bohnke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传统两段活性污泥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工艺,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负荷段(A段)和低负荷段(B段)两段。A段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停留时间约20~40min,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AB法A段效率很高,并有较强的缓冲能力;B段起到出水把关作用,处理稳定性较好。对于高浓度的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有较高的节能效益,尤其在采用污泥消化和沼气利用工艺时,优势最为明显。但是AB法工艺对运行管理有较高要求,污泥产量也较大,这必将增加污泥后处理的投资和费用,另外由于A段去除了较多BOD可能造成碳源不足,难以实现脱氮工艺。总体而言,AB法工艺较适合于污水浓度高、具有污泥消化等后续处理设施的大中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对于有脱氮要求的,一般不宜采用。

2.2A2O(Anaerobic/Anoxic/Oxic)法工艺 A2O(厌氧-缺氧-好氧)法工艺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效果,处理成本较低,已积累一定的设计和运行经验,故在国内外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常有采用。A2O法工艺原理是磷在厌氧区被释放,在好氧区被吸收,达到除磷目的;污染物在好氧区被氧化降解,去除COD和BOD5,同时在硝化菌作用下,有机氮转化的氨氮继续转化为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含有硝酸氮的大量混合液回流到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该工艺主要优点是对COD、BOD5、SS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对脱氮除磷也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具有运行费用低、占地少,出水水质好等特点;其缺点是运行管理要求较高,投资较大,节能差。针对其不足,改良的A2O工艺、UCT(University of Capetown)工艺、倒置的A2O工艺及多点进水的A2O工艺等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或在某一方面使运行效果有所改善。

2.3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法工艺 SBR工艺也叫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集进水、曝气、沉淀在一个池子里完成,一般由多个池子构成一组,各池工作状态轮流变换运行。其最根本的特点是处理工序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歇的、周期的,污水一批一批地经过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然后又周而复始,其核心技术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典型的SBR工艺沉淀时停止进水,静止沉淀可以获得较高的沉淀效率和较好的水质。SBR工艺早在20世纪初已有应用,但由于SBR对自动化控制要求很高,人工管理的困难和烦琐,稍有故障就不能运行,未能广泛推广应用。近几年,SBR经过不断演变和改良,又产生或同期发展为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CAST(Cyclic Activated SludgeTechnology)和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等工艺,进一步增强了除磷脱氮效果,改良的SBR工艺可以发挥节省用地、提高出水水质指标的优势,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PLC控制系统的普及化,SBR类工艺的工程应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4Carrousel氧化沟工艺 Carrousel(卡鲁塞尔)氧化沟是一种单沟式环型氧化沟,在氧化沟的顶端设有垂直表面曝气机,兼有供氧和推流搅拌的作用,污水在沟道内转折巡回流动,处于完全混合状态,有机物不断氧化得以去除。该氧化沟一般设有独立的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Carrousel氧化沟具备一般氧化沟的共同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水质较稳定;其独特之处在于:单台曝气设备功率大,数量较少,投资较少,维护点相对较少,更易于维护。其不足之处:由于表曝机数量少,沟内混合液自由流程很长,由紊流导致的流速不均有可能引起污泥沉淀,影响运行效果;单沟氧化沟维持溶解氧较高,加之单点供氧强度较大,耗能稍高。Carrousel氧化沟结构和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

2.5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兼有活性污泥法和固定细胞法二者的优点。其显著优点为出水水质优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且污泥产率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三、结束语

随着高新技术引入水污染控制领域,以资源化为导向的新型处理技术将不断涌现,污水处理的目标将从达标排放向节能降耗、低碳运行和资源化的新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燕城,吴俊奇主编. 水处理实验技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26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篇(6)

关键词:生物;除硫技术;污水处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23.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量不断增长。油气产量增加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逐渐加重。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是油气开采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处理得不好,这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近年来,微生物除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含油污水的清洁工作中得到积极推广,成为油气开采行业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某采油厂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处理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除硫技术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并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处理站概况与生物除硫技术简介

1.1 含油污水处理站概况

该采油厂的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低,导致采油厂附近环境污染严重,经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含油污水并未达到排放标准,就被直接排放到河道里。 污水处理系统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在:注水水质没有达到标准,过滤用的滤料污染严重,由于管线出现腐蚀导致的穿孔现象时常发生。 分析此类问题的原因:污水中存在大量小颗粒的硫化物和硫酸盐还原菌(SRB),这些硫化物对滤料造成极大地污染,致使过滤罐压力增大,工艺过程效果降低,出现注水水质不合格现象。

1.2 硫化物的生物氧化

在对污水进行硫化物的去除过程中,需根据污水的特征参数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生活污水中硫酸盐及硫化物的含量较低,通常的市政污水处理厂无需考虑含硫化合物的去除;而工业污水的处理通常使用生化处理方式。硫化物的生物氧化有众多优点,跟化学处理法相比,生物氧化速率高、微量效果好,尤其在硫化物含量较低时,更能显示其强大的优越性。Buisman早在1994年便发现,当水中硫化物的浓度为 S 150mg/L时,生物氧化的速度是化学氧化速度的7倍;当水中硫化物浓度降低为 S 10 mg/L时,生物氧化速度则为化学氧化的75倍。而将硫化物直接生物氧化为单质S的方法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也有许多优势,如,可降低运行费用、利用生物方法回收单质S再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硫酸盐及硫代硫酸盐较少、无化学污泥产生、能耗较低等。总的来说,硫化物的生物氧化工艺能够节约 62%左右的运行费用。反硫化细菌主要包括有色细菌及无色细菌两种,无色细菌在含硫废水的生物处理中有较高研究价值。无色反硫化细菌的种属很多,有自养菌、异养菌,也有兼性细菌,其共同点是能够氧化无机硫化物、单质S,其中大部分为嗜温细菌;依据种属的不同,适宜其代谢的DO要求并不相同,DO从零到饱和状态都会有相应的反硫化细菌存在。

1.3反硝化除硫

在对含油污水过滤前加入反硝化抑制剂,能有效控制硫酸盐还原菌和硫化物的含量,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反硝化抑制剂能促进污水中反硝化细菌(DNB)的增长,其作用机理主要有: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的硫化物作为能量来源,直接消耗硫化物;反硝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争夺营养,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控制硫化物的产生;改变生物化学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将硫化物转变成硫酸盐或者亚硫酸盐。早在 1978 年,就有研究人员提出以硫化物为电子供体的生物反硝化作用。硝化反应中,所消耗的硫化物及的质量比(S/N)为1.96。由于硫化物、单质S和硫代硫酸根()都能作为电子供体实现反硝化,这一比值根据所采用的含硫化合物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当硫源完全为硫化物时,反应器结构、运行条件不同,也可能导致这一比值发生变化。同时,有研究表明,高负荷运行时,硫化物首先被氧化为单质S;而当硫化物浓度较低[ρ(S)/ρ(N)比接近 1.96],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时,大部分硫化物被完全氧化。由此可见,当 ρ(S)/ρ(N)比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生成物组成随之变化。国内对于低负荷条件下同步脱氮脱硫并回收单质 S 的研究中得出,硫/氮比和硫化物浓度是同步脱氮除硫的主要因素,两者分别控制在 5/3 和低于 S 280 mg/L的水平时能够获得较好的除硫和反硝化效果,此时,生成单质S的比例最高,可达到94%。除此之外,一些环境因素及工程参数对反硝化除硫的效果也有所影响。在生物反硝化除硫的环境影响因素中,DO含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DO值为饱和溶解氧的1.5%~2%时,反硝化除硫的效果最佳;而当DO值升高到饱和溶解氧的 40%时,反硝化除硫菌停止代谢。由此可知,反硝化除硫菌为缺氧微生物,代谢周期较长,因此,对水力停留时间的要求也较高。Gu 等人在发酵罐中所进行的实验表明,当进水中的浓度为 N 250 mg/L时,水力停留时间(HRT)介于14.3~30.5 小时的条件下,氮的去除效率为97.5%。除DO及HRT的影响外,pH值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反应的进程。由硝化反应可知,反应过程产生氢离子,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pH 值逐渐下降。而反硝化反应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将还原为,再将还原为。当反应一段时间后,pH 值下降到一定程度,向 N2的转化将受到抑制,对含硫化合物的利用也将减少。Furumai的研究表明,当 pH值降低到 7.4 以下时,即出现的积累现象。

2、反硝化除硫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过滤效果,改进注水的质量,减轻污水对管道的腐蚀程度, 在过滤罐进口处投放反硝化抑制剂。先用大剂量投放,然后逐步减少投放量的办法进行加药。最后检测污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和注水水质,验证此方法实际应用价值。

2.1除硫效果分析

分别对加反硝化抑制剂前后,过滤水中硫化物(、 )含量的变化情况,并且对注水站lkm处的注水井中的含量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和检测结果(mg/L)

由上表可以得出,随着抑制剂的添加,过滤后水中含量从开始的 15.5mg/L 逐步上升, 并且含量在 20mg/L 左右达到稳定。 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 反硝化抑制剂对过滤罐中硫酸盐还原菌(SRB)产生了较好的抑制效果,加入抑制剂后,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作用被抑制,不能产生硫化物,使水中含量增加,而含量降低。反硝化抑制剂投加前后,注水井中含量变化最明显。 投加前,注水井含量很高,达到 10.2mg/L,大药量投加 8 天后,含量下降到 0.33mg/L。 可见抑制效果明显,不但大大降低了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致使硫化物不再增加,而且还去除了污水中原有的硫化物,作用效果一直持续到井口。 当加药量逐渐降低时,水中含量逐渐增加。 当加药量为 30mg/L 时,含量一直控制在小于 2mg/L 的要求范围内。

2.2 注水质量改善效果分析

在投加反硝化抑制剂实验过程中, 认真记录投加前后注水中油含量、悬浮物含量,以此作为水质好坏的评判依据。 监测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2抑制剂投加前后水质变化情况(mg/L )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 在抑制剂投加前, 水质达标率很低,尤其是悬浮物的含量台太高。 投加抑制剂后,水质得到很好的改善,合格率大大提高。 油含量达标率达到 86.8%,悬浮物含量达标率为 76.3,清洁效果明显。

结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对环境的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油田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国内各油田采出液平均含水率已达80%以上,含油污水的处理成本已大于油气处理成本,油田的重点已由以油气处理为中心转至以含油污水处理为中心,而且由于受油田控制成本的影响,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不会增加,同时随着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研发处理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方式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篇(7)

一、清水混凝土的特点

清水饰面混凝土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本质的质感和精心安排的对拉螺栓孔,明缝、蝉缝组合形成自然状态的饰面效果,由于清水饰面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对拉螺栓及明缝、蝉缝的设计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实现。

二、模板体系的配置

1、模板及支撑选择

生物池池体模板全部采用双面覆模防水胶合板,其面板的分割缝尺寸为2400mm*1200mm,模板的厚度为12mm,四边加钉50*100mm方木做缝,背面加50*100mm木方做竖肋,木方中心间距为200mm,木方在使用前压刨刨平、刨直,保持规格一致,模板四边用木方留15mm的启口,以利模板的连接,面板采用横向布置,当整块胶合板排列尺寸不足时,宜采用大于600mm宽胶合板补充,设于中心位置和对称位置。以利达到清水混凝土明缝、蝉缝水平交圈、竖缝平直。如图(1)所示。

2、穿墙螺栓的排列

清水混凝土的穿墙螺栓除固定模板,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外,还有主要的装饰作用,整齐均匀、横平、竖直的螺栓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的装饰效果。通过模板的计算,螺栓间距既能满足施工要求又能满足清水混凝土的装饰效果,螺栓孔的水平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为600mm,如图(二)所示。

3、螺栓选型及孔眼封堵

穿墙螺栓采用由2个锥型接头连接的三节式螺栓,如图(三)所示。螺栓采用T16*6冷挤压螺栓,中间一节留在混凝土内,两端的锥型接头拆除后用防水水泥砂浆封堵,并用专用的封口模具进行修饰,使修补的孔眼直径和深度一致,如图(四)所示。

选用这种做法,有利于池体防水,单要求锥型接头之间尺寸控制准确,模板与锥型接头连接紧固,防止接头处因封堵不严产生漏浆现象。

三、模板主要接点做法

1、胶合板模板在阴角部位设置角模,以利平模与角模的拆除,角模的边长选用300*300mm,角模与平模的面板接缝处为蝉缝,角模棱角采用平口连接,其中外露端刨平并涂上防水涂料,连接端刨平并涂上防水胶粘结,如图(五)所示。

在仰角部位不设仰角模,采用一边平模包住另一边平模厚度的做法,连接处加海面条防止漏浆。

2、胶合板面板横竖缝的处理

面板竖缝设在竖肋位置,面板边口刨平后,先固定一端块,在接缝处涂透明胶,后一块紧帖前一块,如图(六)所示。

面板水平缝位置不设横肋,为防止面板接缝位置漏浆,在接缝处涂透明胶粘结,面板背面帖海面条和胶带防漏。

3、模板

模板与模板之间水平连接采用启口方式连接,一块模板的边口缩进25mm,另一块模板的边口伸出35~45mm,连接后两木方之间留有10~20mm拆模间隙,拆模背面以φ48*3.5钢管作背楞,如图(七)所示。

上下之间的连接: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应同装饰的明缝想结合,即将施工缝设在明缝的凹槽内,为防止漏浆,在结合处贴密封条和海面条。

四、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胶合板应选用质地坚硬、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厚度一致的优质胶合板,模板的肋和背楞顺直平齐,模板总厚度控制准确,

2、表面不得弹放墨线、油漆、写字编号,防止污染混凝土表面。

3、模板上除设计预留的孔洞和穿墙螺栓孔眼外,不得随意打洞、开孔、划痕、敲打。

.4、脱模剂应选用不对混凝土表面质量和颜色产生影响的优质水性脱模剂。

5、模板拆除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拆除顺序,并加强对清水混凝土成品和对拉螺栓孔眼的保护。

6、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模板之间的对拉螺栓及连接件,松动斜撑调节丝杠,使模板后倾与墙体脱开。

五、成品保护

1、模板面板不得污染、磕碰,胶合板面板切口处必须涂刷两遍封边漆,避免因吸水翘起变形,螺栓孔眼必须有保护垫圈。

2、每次吊装前,应检查模板的吊钩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检查面板的几何尺寸,面板的拼缝是否严密,背后的龙骨及扣件是否松动。

3、成品模板存放于专门制作的钢管架上,且模板必须采用面对面的插板式存放,上面必须覆盖塑料布,作好排水措施,注意防水防潮。

4、模板入模前必须涂刷脱模剂,入模时,先用毛毯隔离钢筋和模板,避免钢筋刮碰面板。

5、卸应与安装顺序相反,拆模时轻轻将模板翘离墙体,然后整体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杠挤压,拆下的轻轻掉离墙体。

6、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面板破损处用铁腻子修复,并在修复腻子上刮两遍清漆,以免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痕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