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检索论文

信息检索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2 20:35:50

信息检索论文

信息检索论文篇(1)

桶排序法,先把被排数据所分布的区间[Dmin,Dmax](在这里Dmax,Dmin分别为被排数据的最大,最小值)划分成N个大小相等的子区间,称子为“桶”,然后将N个数据根据其大小分配入相应的“桶”内(桶[1],桶[2],…,桶[N])。借签桶排序中将数据根据其大小分配入相应“桶”的思想,我们在检索时将已排好序的数据也根据其大小将其分配入相应的“桶”内,然后再在“桶”内进行二分检索。假设按升序排列的N个数据已存放在data数组的元素data[0]~data[N-1]中,构造一个HASH函数为:

(式中Dmax=data[N-1],Dmin=data[0],N为数据个数)

二、基于HASH函数的二分检索算法HS

算法HS使用二个数组,data数组的元素data[0]~data[N-1]中存放按升序排列的N个数据,address数组的元素address[1]~address[N]中用来存贮经HASH函数转换后得到相同地址的数据个数。

算法HS

HS1[清address数组]将ddress[1]~address[N]都置0

HS2[Dmax中置最大值、Dmin中置最小值]Dmaxdata[N-1],Dmindata[0]

HS3[i置初始值]i0

HS4[求数据data[i]的HASH变换后的地址ad]ad

HS5[地址“碰撞”记数器address[ad]加1]address[ad]address[ad]+1

HS6[修改i]ii+1

HS7[比较i与N-1]若i<=N-1,则转HS4,否则转HS8。

HS8[address[0]置初值1]address[0]1

HS9[j置初始值]j1

HS10[求地址发生“碰撞”的数据在DATA数组中的首地址]address[j]=address[j]+address[j-1]

HS11[修改j]jj+1

HS12[比较j与N]若j<=N则转HS10,否则转HS13。

HS13[输入一个被检索的数据X]

HS14[对被检索数据X用HASH函数得地址ad]

HS15[确定“块”的下界low,上界high的值]lowaddress[ad-1],highaddress[ad]-1

HS16[在“块”内进行二分检索]在给定的下界与上界之间进行二分检索,若找到,则返“检索成功”信息,否则返加回“检索失败”信息。

HS17[本算法结束]

三、平均检索长度的分析

在本检索算法中,首先将被检索数据X经HASH函数转换出一个地址,根据这个地址将被检索的数据直接定位到相应的“块”中,然后在“块”中进行二分检索。因此通过对所有“块”内二分检索法的平均检索长度的计算就可求出本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二分检索法的平均检索长度为:

下面我们来求本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假设在N个数据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经过本检索算法中HASH函数转换,每一个地址出现的概率相同,都等于1/N,因此,有m个数据转换得到相同地址的概率为:

(m=1,2,…,N)

参考文献[1]的附录中已证明:(1)

所以本检索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为(2)

由上式(1)和式(2)两个公式即可求得本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其平均检索长度小于1.352(当N>100时)。

四、算法分析与实验结果

1.本算法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HASH函数可将被检索的数据X直接位置定位到相应的“块”(通过HASH函数转换后的地址相同的数据区间)中,再在“块”中进行二分检索。从而不再需要建立索引顺索表检索算法中的索引表,也就省去了索引顺索表检索算法中查找索引表确定所在“块”的平均检索长度。

2.此方法突破了HASH表的平均检索长度是装填因子(=(表中填人的记录数)/(哈希表的长度)的函数,而不是N的函数的弱点。

3.在理想情况下,即数据完全是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本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可达理论极限值ASL=1。即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当N个数据经HASH函数转换后的地址均相同,所有数据均落在同一个“块”中,其平均检索长度ASL也只会下降到二分检索法时的平均检索长度。

4.本算法对于均匀分布的数据是极为有效的,通过计算得出其平均检索长度小于1.352(N>100时),因此检索效率很高。

5.本算法中的步骤HS1~HS12仅仅是为检索作的准备工作,相当于初始化的工作,只需在检索开始时做一次即可。

6.实验结果。为了对本检索算法的检索效率进行验证,我们用VB6.0编写了本算法以及二分检索法的程序,将二种检索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进行实际测定,实验中所用的数据由VB6.0的随时函数产生,数据的范围为(0~10000),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VB6.0程序二种检索算法平均检索长度对比表

我们在实验中测定平均检索长度时,通过程序对所有数据逐个检索,统计出检索完所有数据需进行比较的总次数再除以数据总数后得出。上表中当N=100时,本算法实际测定的值(1.38)与理论计算(1.352)略有误差,原因是我们用VB6.0中的随机函数产生的随机数在数据量较小时分布不一定很均匀。从表1中可以看到:当数据量稍大一些(N>100),本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的实测结果完全与理论分析一对致,并且远小于二分检索法的平均检索长度。本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随着数据量N的增加几乎不变。

信息检索论文篇(2)

信息检索道德的树立

信息检索道德不像信息检索意识和方法那样明确而直观,但也需要注意。很多学生不遵守信息道德,看完书随手就扔在了其他地方,也不懂得编号的特殊意义想放也放不回去。无论主观还是客观因素,书籍确实没有放在正确的地方。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中,一方面亲身经历信息道德缺失对工作人员造成的麻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观察其他同学的经历。经过历练学生也深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艰辛,从而提高信息道德素养。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图书馆工作,信息检索道德也就树立起来。

个人能力以及勤工助学

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历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质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条件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无论将来学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信息的把握都是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些行业比如传媒,有着强烈的时效性。又快又准地筛选信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而达成。同时,学生参与到图书馆工作并不是义务的,这也可以和高校勤工助学进行对接。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以贫困生优先,得到锻炼的同时可以暂缓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图书馆方面

1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

随着高校对图书馆的认识的渐渐深化,现在的图书馆已经成了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的象征,图书馆渐渐以一种亲和的面目面向学生,二者的关系开始拉近。在此基础上,如果图书馆有相当比例工作人员是学生的话,图书馆的亲和力就显现了出来。学生读者也真正会把图书馆当作“自己人”。

2检索方式的优化

有一部分学生去图书馆是出于学术的目的,或者是升学考试的考研参考书,或者是学术问题的学术论文集或专著。这二者都是图书馆的“偏门”,本身很少有人问津,从编号上找非常困难。这种困难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学生才能体会。学生知道这种困难,而考研和学术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图书馆可以尝试增加一种检索方式比如考研的专题以及学术论文集的专题,由专人负责。“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建设应该走专业资料室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发展的思路。”以往图书馆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按编号进行编排,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绝对不是以学生为本。在学生加入后,对检索方式进行微调,这样可以优化图书馆的检索方式。图书馆最理想的是同样的藏书有着很多标准来检索,让具有不同阅读需求的人都能找到需要的书。

高校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不足

1经验上的不足

高校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不足,首要是经验的不足。高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图书馆工作仅仅是一个兼职,学生的工作经验难免相对不足。并且学生在信息检索意识以及方法上都比较欠缺,独当一面也不现实,刚刚进入图书馆工作的学生往往只能做些比较的工作。这是当下图书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危害也很严重。对学生而言,所做的工作与期待的工作完全不同难免产生抵触情绪,积极性被挫伤,负面认识产生。而对图书馆来说,学生越帮越忙的情况也经常出现,甚至会影响图书馆日常工作。

2管理上的难度

图书馆的日常人流量巨大,书籍繁多,再加上大量违纪情况的出现,日常管理本身就已经非常困难。近几年随着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大,对软件实力———员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问题就更加明显。现在又有着大量学生的加入,而且学生的时间还不固定,图书馆的日常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3条件上的难度

高校图书馆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硬件设施还很有限,有限的资源中还不乏一些不能使用的老化设施和一些不合理的配置。这些设施想要承载图书馆原有员工的需求本身就已经捉襟见肘。大量学生的加入让原本就不乐观的硬件条件雪上加霜。

高校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建议和前景

1大力加强高校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经验

1.1信息检索课程的填补

信息检索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实际上在高校之中,除了一些相关专业以外,很少有专业开设这门课。但是对于参与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学生而言,这门课是必备的。“作为信息素养教育基地的高校图书馆,要针对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缺失,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可以开设一个简易而灵活的课程,针对一天之内出现的问题,午休前10分钟讲授一个知识点,下班前10分钟再讲述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

1.2实践机会的增加

受经验不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比如整理归类书籍,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这种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现象违背了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初衷。图书馆在岗位的设置要尽量地做到细化实践化,学生的工作可以很细小但是要独立要实践。大规模的工作可以用大批量的学生人数来弥补。

1.3设置弹性职位

在当前的图书馆工作之中,一部分工作,既可以由专职工作人员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倒班而完成。对于二者兼可的情况,图书馆要尽量选择向学生倾斜。这样学生所做的不再是的基础工作,还能够加深图书馆的民主气息,服务意识和人文气息。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经验和节约图书馆的成本。弹性职位的设置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弹性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2.1灵活的倒班制度

学生以兼职的身份来工作,时间不仅不固定而且很有限,所以倒班制度必不可少。高校的优势在于学生的总数巨大,如果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配,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完成还是绰绰有余。倒班制度重在灵活,核心在于注意衔接。现有图书馆的倒班制度经常会出现空白。A同学下午两点下班但是他早走了五分钟,B同学两点接班但是他晚来了五分钟。这十分钟的空白在下午两点这个人流高峰期完全可以让图书馆的日常工作陷入瘫痪。为了避免空白的出现,图书馆可以增加C同学,时间段在一点半和两点半之间。C同学处于AB之间,避免了空白时间的出现,也使得制度更加灵活。

2.2人性化的“圆润”与制度上的“原则”相结合

人性化的“圆润”与制度上的“原则”二者需要结合到一起。一方面学生的兼职身份使得大部分管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评判,而且学生经验相对不足,适当的失误也是可以谅解的,管理应该提倡人性化的“圆润”;但是学生在图书馆工作,也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可能影响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进程。每个领域都有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学生一旦触犯必须严肃处理。学生一旦完成了制度上的要求,也必然要得到奖励,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坚持原则。

2.3道德与管理的结合

在高校的各个机构中,图书馆学术性强,文化气息浓,人员素质高。那么图书馆管理的侧重点应该放在道德层面上,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做有违身份的事。在图书馆日常管理中,道德观念的渗透,要比冷冰冰的奖惩制度效果强很多。

3条件上的“质”与“量”的优化

3.1质的优化

对于现有的硬件设施,图书馆要严格把关,要确保每一份记录在案的资产都是可用的。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桌椅白白占有数量,但都破损无法使用,书籍数量上有若干本,但是一本都不能出借。滥竽充数的硬件设施让图书馆本来就不乐观的硬件实力更加捉襟见肘。为了让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更加优化,图书馆可设立日常巡视的职位,兼职学生及时发现不合格的硬件设施,马上上报寻求解决。

3.2量的优化

量的优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原有资源的最优配置,二是积极拓宽来源。图书馆“应从馆藏图书、图书馆生均面积、图书馆环境等硬件方面以及图书馆管理模式和馆员素质等软件方面加强建设”。首先,图书馆要注意现有资源配置的优化,这是硬件设施上的“节流”。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总量巨大,人均也够用,但是分配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很合理。我们经常看见在在A阅览室一个人坐着,旁边空着两个椅子;在B阅览室,两个站着的人看着一个坐着的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人均待遇无法实现。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避免这个问题,一方面按用途分类,阅览室应该大力布置桌椅,而借阅可以适当减少。桌椅如此,图书馆的核心———书刊———更应该如此。随着图书馆规模的扩大,现在很多图书馆都有社科一,社科二,甚至社科N。那么社科类别之内就要灵活调配,不能从科目而要以用途出发。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加强学生巡视,一旦学生看见闲置的桌椅和书籍,就要把它放到可能更加需要它的地方去。其次、图书馆要拓展硬件设施的来源,这是硬件设施上的“开源”。大部分图书馆的经济来源有两个,一是校方拨款。校方给图书馆的款项很有限。好在前几年的“迎评促建”活动,让校方对图书馆重视度提高,学校为了把图书馆打造成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象征,对图书馆的投入激增,给图书馆打入了一针强有力的“强心剂”。在校方拨款的基础上,图书馆就要动脑筋如何拓展来源。现在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日益紧密,每逢大型活动就有企业通过各种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同时获得宣传。图书馆完全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图书馆捐赠一批桌椅,电脑或者图书,上面只需要加个标签XX企业友情赞助,一方面企业的知名度有着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图书馆与企业的联系,是未来图书馆拓展硬件设施来源的主流。

信息检索论文篇(3)

关键词:信息检索;研究生;信息需求

作者简介:张静平(1974-),女,安徽肥东人,军械工程学院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任,馆员;胡晖(1971-),女,上海人,军械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93-02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院校对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及质量均做出不同规定,对学位论文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规定的推出,使研究生对查阅文献、获取文献原文、利用文献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研究生的选修课,“信息检索”课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生的青睐。如何合理安排“信息检索”课的授课内容,满足研究生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已成为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信息需求的新变化成为“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改革的推动力

1.信息需求体现时效性

一般来说,研究生在校期间会参与一些科研活动。作为年轻的科研群体,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处于起步和加强阶段。为了能够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研究生需要最直接、最实用的科研方法和理论,而这些知识往往来自和他们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信息和科研人员普遍关心的最新科研成果。为保证所研究课题的先进性、创新性,能及时跟踪学科的前沿动态、进展,研究生们还需要及时获取学科前沿、尖端、最新的专业信息,而这些信息大多来自最新国内外专业资料文献。因此,研究生在信息需求上往往很注重信息的时效性。

2.信息需求凸显专业性

一般说来,研究生在校的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基础课程,需要阅读本专业大量的学术专著,对基础性较强的文献资源需求量很大。当研究生明确研究方向后,其文献需求开始重点集中在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资料上。总体看来,研究生更关注的是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技术类、方法类和统计分析类文献。他们对这一阶段的专业文献信息需求迫切,需求量也大。

3.信息需求呈现精品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人们不再为找不到信息而苦恼,而是出现了面对海量信息而“信息缺乏”的新问题。众多信息令人们变得无所适从,不得不占用大量时间在信息的海洋中苦苦寻找。研究生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无论是自己检索,还是借助专业检索人员的帮助,他们都希望在有限时间内检索到权威性的、深层次的精品信息,希望能够高效、快捷地获取文献原文,甚至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的文献综述,其信息需求呈现“专深性”的特点。

4.信息需求涉及全方位

作为科研人员,他们往往都希望最大程度地占有信息,全面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也是如此。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某一学科方向或课题的研究,这就需要其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需要从原始文献、基础理论入手,逐渐向学科的横向拓展,全面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为以后的论文开题和研究打下基础。所以,在获取信息资料时,研究生都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得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本学校、其他相关文献收藏单位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电子信息资源。因此,研究生的信息需求具有全方位特点。

二、对当前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的分析

1.研究生的信息检索基础参差不齐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生源比较复杂。研究生的本科毕业学校各自不同、读研前的学习工作经历存在差异、各类院校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课开设情况、资源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生入学时的信息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从目前情况看,约有10%左右的研究生缺乏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培训,50%~60%的研究生具备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但还不能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30%~40%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水平。由此可见,在研究生中能够较好地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具有较强信息素质的学生还不到50%。对于“信息检索”课时数较少的普通院校来说,开展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首先面对这一问题。

2.课程实习的可用资源凸显不足

当前,在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的内容安排中,计算机信息检索和网络数据库使用常常作为一般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实习重点,但是,由于经费紧张,很多图书馆订购的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有限,研究生实习因此出现了资源不足问题。这是当前研究生信息检索课面临的又一困难。

3.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际信息需求存在差距

在研究生阶段,除基础课学习外,完成毕业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础保证。笔者在研究生检索课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在课题确定后不知从何下手来查找文献。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哪些相关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又缺乏开展课题分析研究的经验,提炼不出准确的检索词,确定不了合适的检索式。当前,研究生检索课教学,更多地关注了检索技术、重点数据库的介绍与使用,实习更多是通过学生自己对检索基础知识的领悟,课程内容安排上缺乏大量课题实例讲解与练习,特别是与各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内容比例尤其偏小。另外,在信息检索时学生利用二次文献查到了文献线索但不知文献原文怎样获取,缺乏获取原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这也正是部分研究生所欠缺的。

三、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程内容设计

针对研究生信息检索课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研究生的实际信息需求,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该课程内容做了一系列调整。

1.为学生查漏补缺检索基础知识

在研究生中,他们各自的学习经历不尽相同,掌握的检索知识也参差不齐。即使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检索课,也因时间久远,将一些常用检索基础知识淡忘。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在研究生检索课内容安排上,拿出2~4学时串讲本科信息检索课中关于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如:文献的分类、检索工具和检索语言、检索技术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献检索课的学习状态。

2.系统讲解信息源及文献获取途径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相对集中,主要涉及那些与各自学校学科专业特色联系紧密的信息源。因此,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我校研究生检索课专门增加了介绍国内外主要文献信息机构特色馆藏的内容。同时,针对一些研究生面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常常不知所措的现象,重点按类别介绍了因特网上的主要信息源。

为帮助研究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和论文,及时获得他们需要的一次文献,授课内容别增加了原文获取途径的介绍。这些途径主要包括:校图书馆定购的印刷型、电子型全文文献,因特网上相关免费全文资源,地区、全国性的联合目录,他馆馆藏目录,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到收藏单位索取复印件,以及利用作者的单位地址直接索取原文等。这些内容的调整,提高了研究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信息的效率,普遍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

3.按实际需求增加讲解课题实例的比例

“信息检索”是一门方法技能课,重在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技巧。通过调研发现,部分研究生虽然通过本科检索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检索技术,了解了一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但拿到课题时还会无从下手。结合本科生检索课所奠定的基础,在研究生检索课教学中压缩或者取消那些理论性过强的授课内容,同时增加课题实例讲解的数量。课题实例主要选取那些内容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近的科研课题,按照步骤带领学生从主题分析、关键词提炼、检索式制定等环节分别进行练习。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学生的课题分析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4.结合学生信息需求开设多专题讲解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以实用为特点,我校的研究生检索课在内容设置上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设置了多个专题的授课内容。根据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需求,安排了“论文撰写及投稿”的专题内容,围绕三大检索、国内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遴选体系、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稿件投向等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根据研究生阶段使用特种文献较多的特点,安排了“特种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的专题内容,选择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使用较多的文献类型,有重点地介绍相关因特网权威网站及特色数据库;根据研究生检索学术资源较多的特点,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专题重点向学生介绍常用搜索引擎的学术资源搜索(Google的学术搜索、特殊搜索,百度的文件搜索等)和有特色的学术性搜索引擎等。

5.有针对性调整机检实习内容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综合写作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多数研究生检索课要求学生最终完成一份检索报告,平时实习多以联系具体数据库的使用为主。如此实习,学生常常感觉最终提交检索报告的任务完成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我校检索课改变思路,将平时的实习与课终作业结合起来。根据每次的授课内容,结合检索报告完成过程所涉及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安排每一次的实习题目,进行目标性训练;课终要求学生围绕导师确定或自拟检索课题,体验文献检索的全过程和文献综述撰写的全过程,提交一份完整的检索报告和课题综述。有了前期多次的目标训练实习,学生完成课中作业就顺畅了许多。实践证明,目标性实习内容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检索课题的信息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写作。

参考文献:

[1]赵乃.加强研究生信息利用能力教育――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教学设计[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9-100,104.

[2]董亚杰.论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现状与教学改革[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51-53.

[3]黄晴珊,周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生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的拓展[J].西北医学教育,2003,(2):120-121.

[4]唐崇忻.当前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有效教学[J].现代情报,

信息检索论文篇(4)

【关键词】五官科护理学 文献检索

随着现代五官科护理学朝着融多学科知识、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趋势发生着变化,护士已经意识到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性。获取最新的护理文献是更新知识、科研创新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护理工作者能如何有效、充分、及时地开发利用各方面的护理文献相关信息资源是现在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帮助五官科护理工作者利用信息技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知识和情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尝试着根据五官科护理学信息既集中又分散的特点,搜集常用的检索系统和搜索引擎,归纳、整理其检索方法及检索途径,从多渠道、多层次角度介绍获取五官科护理学信息的渠道及其检索技能。

1 五官科护理学信息常用的检索方法

在海量的五官科护理信息资源中,通常采用的检索方法有手工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

1.1手工检索

是最基本的检索方法,也是目前纸质文献的常用检索方法。常用的检索工具和方式有:(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以文摘、题录的形式揭示报道国内近200种护理专业期刊及相关学科期刊刊登的护理学文献信息,是获取国内护理学领域文献信息的首选工具书。检索方式有分类途径和主题途径。(2)《全科护理》介绍各科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是直接获得文献信息的刊物。检索方式有分类途径和主题途径。(3)各种印刷版五官科护理学杂志。

1.2光盘检索

(compact Disc,CD)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存储介质,其中常用的CD-ROM是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常用载体。光盘检索具有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操作简单、可多次重复修改检索式等优点。

1.3在线检索

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无论是联机检索还是光盘检索都日益融入网络检索中,如CBMDISC已经有网络版。目前,网络检索的主要方式有:(1)网上数据库,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下属的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是全球公认的世界上最大、最常用、最具权威性的生物医学免费检索系统,收录1950年至尽的70多个国家、37种语言的5000多公开发行的生物医学期刊之文献题录和文摘,部分文献还可在网上免费获取全文。数据库采用日更新。Pub Med因其使用免费、报道文献快、查全率和查准率高等优点深受护士的喜爱。检索系统有简单检索区、辅助检索区和专用检索区。(2)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泛指因特网上提供网页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站导航服务的站点,按搜索内容、覆盖范围不同,分为综合型搜索引擎和专题型搜索引擎。利用综合型搜索引擎可将成千上万的网络连接起来,帮助五官科护士在更多范围内查询所需的信息资源。如利用谷歌(Google)高级搜索功能可查找学术讲座课件。常用的综合型搜索引擎有谷歌、百度、雅虎等。但因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要准确、快速地查找五官科的学术信息,最好还是利用文献信息数据库。(3)核心期刊网站。综合型搜索引擎上有许多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学学术期刊网站,登陆后可免费获取期刊信息、约稿、近几年的期刊目录或论文摘要等信息。定期浏览核心期刊网站可跟踪期刊动向,防止期刊误投或上当受骗。核心期刊网站检索方法:登陆搜索引擎――输入检索式(期刊名称、网站),如《中华护理杂志》,网站的检索式:中华护理杂志网站。

2 五官科护理学文献检索途径

要了解五官科护理学的最新进展,应学会根据文献的性质和内容查阅医学文献信息。文献可根据内容的加工深度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指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写成的原始创作,具有创造性、新颖性、系统性之特点,如论著、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将大量无序、分散的一次文献收集、整理、著录其特征,并按一定的顺序另以编排,是供读者检索所需一次文献线索的文献,如索引、文摘、目录等;三次文献作者围绕某一专题,借助于二次文献,在充分研究与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即经过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撰写而成的新的文献,如综述、述评、专题等。三次文献最大的特点是不必大量阅读一次文献,就可借此比较全面地了解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当前的研究水平、动态。

2.1五官科护理检索途径

常用的有:(1)通过期刊查找原始信息,如根据《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临床论著、综述及专题等栏目下刊载的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查找所需的原始论文;(2)从专家撰写的论文着手查阅。

2.2 获取文献全文的方式

(1)利用文献信息全文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原文,国内常用的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直接查阅国内外专业期刊,寻找相关课题,或通过检索性期刊获取文献线索,如GBM Disc、美国《医学索引》等。(3)运用综合型搜索引擎查找免费论文,以此扩大论文来源。各种综合型引擎均有自己的检索语言和检索途径,如百度可采用题名限制的方式或支持多种格式的文档搜索进行检索。再如,利用中文书名号搜索中外书籍亦是百度独特的检索途径。要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应注意留心各站点的帮助信息,多次检索练习,就熟练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和适合自己习惯的检索方法。

随着五官科护理学信息越来越多,而且传播媒介检索越来越多,相对应其检索方式各异,五官科护理工作者要想更好,更快地开发和利用护理学信息资源,就必须多学习、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才能把握和驾驭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及时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文献和资源。

信息检索论文篇(5)

第一章信息资源基础知识

第一节信息资源概述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文献、资料、情报、知识、数据以及消息、新闻的总称。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

*情报:是指那些被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并进行交流的知识。

*文献: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

2.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寄载性传递性可处理性动态性共享性

3.信息的表现形式与类型

信息资源潜在信息资源和现实信息资源(体载,实物,文献,网络IR)

4.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别:

*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

印刷型包括铅印、油印、石印、胶印等。主要以纸张为载体,它的优点是便于阅读,便于流传;缺点是占据空间大,整理和保存起来比较困难。

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

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照相复制方式,将纸张文献微缩复制在感光材料上而生成的文献,包括缩微胶卷和缩微胶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存储密度高的优点,但要借助缩微阅读器才能阅读,不大方便,也不便于携带。

声象型也称视听性文献,是指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录音、录相或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信息或图像信息而形成的文献,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等。其特点是直观、真切、传递速度快、存储密度高?£

电子型文献又被称作机读型文献,现在电子型文献有时也统称为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产品或软电子商务资料库3,$5%7&(#4;3:&4盘、磁带(计算机磁带)等产品。电子型文献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对象,其优点是体积小、检索方便、直观生动,便于远距离传输;缺点是需借助计算机阅读,不大方便,费用较高。

按内容的加工程度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指直接从研究或劳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适当的审查后正式发表公布的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为文献检索的目的。

二次文献:

-检索工具,指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检索文件,包括目录、题录、索引、摘要等等。

-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

三次文献:-综述性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述等深度加工形成的文献。如学科进展综述、专题述评、预测报告,以及一些百科全书、年鉴、数据手册,词典.

按信息的出版形式

A.图书

*图书是正式出版且具有一定篇幅的非连续性的,其内容往往是围绕某一个题目进行全面论述出版物。内容较成熟、全面、系统、可靠。

B.期刊

*期刊包括所有定期和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是科研人员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来源。

C.专利文献

(patentdocument)

*专利文献是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专利文件的统称,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专利的法律性文件等。

D.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

*著者为取得专业资格的学位而提出的论文,介绍其发现、调查或研究成果。常指硕博论文。

E.会议文献

(conferencepaper)

*会议文献指各种学术、专题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会议文献有助于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科技动态。分为会前文献和会后文献两种。

F.科技报告(technicalreport)

*科技报告是关于科研成果或进展的报告,最著名的美国的四大报告。就是美国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出版的PB报告,由美国武装部队技术情报局出版的AD报告,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出版的NASA报告,和由美国能源部出版的DOE报告。

G.标准(standard)

*技术标准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H.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document)*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发表的文件,分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性文件两大类。I.档案*技术档案指在生产建设和科技部门的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对一定工程对象的技术文件的总称。包括任务书、协议书、设计数据、工艺图纸等等。J.产品资料

(productliterature)

*国内外各厂商为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本、目录、说明书、厂商介绍等第。

5.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1)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

*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介质,以超文本、数字化为组织和存在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又称虚拟资源、数字资源、电子信息资源、联机信息、万维网资源等。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A、从内容方面看,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类型丰富,信息量大,开放性强、增长快、更新快。

B、从存放位置看,信息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而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字符集、处理方式等并不相同。

C、从其利用方式看,网络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跨时空、跨行业传播。

D、从其组织方面看,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离散化。

E、从其质量方面看,信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

F、时效性强,在因特网上能得到最新的资料以及某个学科和某项科研的最新动态,能检索到最近的(甚至当日的)文献。

G、随机变化大,更新消亡无法预测。

H、结构复杂,组织分散,零乱无序。

I、还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通用性等特点。

归纳如下: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动态更新,毫秒处理;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海量信息,全球等距;共建共享,广泛参与;分布离散,组织无序;未经评议,需要鉴别。

3)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按信息的表现形式:

*文本信息资源

*超文本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上各节点的链路把相关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检索超文本信息资源时,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开始检索、追踪信息。

*多媒体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各种信息表达的总称。

电子商务资料库426$633,4"+*8%">*超媒体信息资源-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具有超文本和多媒体两种信息资源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交互性。

按信息交流方式:非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正式出版信息

第二节信息检索概述

1.信息检索

*概念:

-信息检索(InformationRetrieval),是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出所需的过程。既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而狭义定义,只包括信息查找过程,这是我们以后讲授提到的概念。

*分类:

-信息检索手工检索(基础)

-计算机检索(方向)

2.信息检索语言

1)定义

*检索语言,又称标引语言、索引语言、概念标识系统等,是根据检索需要而编制的一种人工语言。是信息检索系统存储和检索信息时共同使用的一种约定性语言,以达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一致性,以提高检索效率。

2)信息检索语言的特点

*具有必要的语义和语法规则,能准确地表达科学技术领域中任何标引和提问的中心内容和主题;

*具有表达概念的唯一性,即统一概念不允许有多种表达方式,不能模棱两可;

*具有检索标识和提问特征进行比较和识别的方便性;

*既适用于手工检索系统,又适用于计算机检索系统。

3)检索语言的类型

*A.按使用语词的规范情况

受控语言(人工语言)

非规范语言(自然语言)

*B.按表述信息内容特征

分类语言

主题语言

分类语言或称分类法是按照知识分类的原理,以代表类目的数字、字母符号作为文献主题标识的受控语言,分类法侧重于文献信息的分类组织。

主题语言或称主题法是通过规范方法标识各种概念间的关系,用语词来标识信息的受控语言,主题法侧重文献信息的索引和检索。3.信息检索策略1)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A.追溯法:-又称回溯法,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的查找方法,这种方法查全率低,目前罕有人用。*B.常用法:

-利用文摘、题录或索引等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也称工具法。按所查文献的顺序,可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三种。

顺差法--由远而近,从问题发生的年代开始逐年往近查,适用于无综述性文献可参考时使用。查的文献较完整,查全率较高,但工作量大,效率不高。

倒查法--由近到远,重点放在近期的文献,多用于新课题,或老技术的新发展,从新情况开始查到一定的基本资料时为止。

抽查法--根据课题的特点和需要,选查发展旺盛时期的文献,可节约时间,但可能会漏检。

C.综合法

结合追溯法和常用法,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出一定时期内的一批有用文献,在利用这些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追溯查出前一时期内的文献,如此循环交替的使用两种方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也称循环法。

2)信息检索的主要途径

*题名途径:利用图书、期刊、资料等的题目名称对文献进行检索的途径。

*著者途径:用文献的著作者、编者、译者的姓名或机构团体名称编制检索特定的个人或团体所生产的文献

*分类途径:以文献的内容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作为文献的检索途径,它的检索标志就是所给定的分类号码。

主题途径:通过表达文献的内容实质,经过规范化的名词或词组来检索文献,电子商务资料库##"(*3%#,/-%::+检索时直接按主题词的字顺,即可查到某个特定主题的文献。

*序号途径:报告号索引标准号索引专利号索引等

*其它途径:分子式索引地名索引生物属性索引等

3).信息检索策略

*A.分析课题:

-了解课题检索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课题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具体需明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年代范围,文献类型,出版类型,文献信息的语种。

*B.选择检索工具:

-根据检索课题的主题及学科范围选择对口的检索工具(数据库),检索工具选择标准:专业对口,检索途径多,收录范围广。

C.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

-根据课题已知条件和检索工具中有什么途径,如主题途径,分子式途径,分类号途径等,检索策略指检索前制定的概念组配和执行顺序的方案。

D.实施检索:

-使用手工检索刊物或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一般手检是从索引--文摘号--文摘--出处。

E.原文的获取

获取原文是文献检索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获取原文一般有三个步骤:

*判断文献的出版类型:期刊、学位论文、专利、会议录、报告等。

*整理文献出处:将文献出处中有缩写、有音译刊名的还原成全称或原刊名。

信息检索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科学 文献检索 管理工具 方法 经验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科学的科研工作具有继承和创造两重性,这要求科研人员从事研究之前应尽可能地占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只有对研究的课题进行全面检索,才能了解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动态,确定哪些问题是比较新颖和前沿的。但是,大多数的科研人员并不熟悉检索技巧,其主要问题是查找的数据库价值不高,不熟悉文献检索的原理,不理解主题词检索的含义。因此,了解与信息科学研究相关的重要文献数据库,掌握高效的文献检索方式,并使用文献管理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处理,对于信息科学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文献数据库及管理工具

信息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若想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有效地判定文献的质量,选用价值更高的商业数据库至关重要。

1.1 文献的评价标准

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是国际著名的三大检索系统,统称三大索引。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否被三大索引收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研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SCI以收录基础学科的论文为主,以期刊的编辑质量。影响因子和专家评审为选刊依据,充分考虑期刊的学术价值,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EI以收录工业技术领域(应用学科)的论文为主,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要求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ISTP收录较为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它反映各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活动。

1.2 信息科学相关的商业文献数据库

与信息科学相关的数据库分为两大类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其中每个数据库侧重的内容和检索方法各有特色。下面列举的数据库为笔者使用过且公认的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经典数据库。

(1)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是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大型科技、商务信息平台,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专业领域;CNKI“中国期刊网”包括三个层次的数据库,即“专题全文数据库”、“题录摘要数据库”、“中外文期刊题录数据库”,内容覆盖中国期刊全文,中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全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等。

(2)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以SCl,ISTP为核心,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收录了9000多种世界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Engineering Village核心产品EI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是工程人员与相关研究者最佳、最权威的信息来源,IEEE/IET ElectronIcLibrary(简称IEL)收录了1988年以来出版的全部150多种期刊,5150余种会议录及1500余种标准的全文信息Springer的内容涉及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11个学科,可检索阅读著名的德国施普林格科技出版集团出版的全文电子期刊,ScienceDirect为在线全文数据库,包括Elsevier出版集团所属的2200多种同行评议期刊和2000多种系列丛书、手册及参考书等,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四大学科领域。

1.3 文献管理工具

从数据库中检索到许多相关的文献,文献管理又成为研究者的一个困扰。这种困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知识管理,当文献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仅仅靠自己的大脑记忆,很苦,也很不可靠;(2)写作时,文中注释、文后参考文献,都需要大量引述,逐一录入也是苦不堪言(3)文献管理,常规纸质书籍,多到一定程度,就不太好找,电子文献多了,也有类似问题。因此,使用文献管理工具进行文献检索与管理十分必要。笔者在科研工作中一直使用NoteExpress作为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它完全支持中文,通过各种途径高效地搜索,下载和管理文献资料和论文,同时可嵌入Word环境使用。

2 文献检索在科研中的应用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科研人员花费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时间为全部科研时问的60%。对于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者而言,必须重视前面介绍的与信息科学相关的中外文数据库并熟悉它们的核心内容和检索方法,同时熟练使用文献管理工具,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文献,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2.1 利用文献检索开展科研工作

笔者根据自己进行信息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践,总结出利用文献检索开展科研工作的框架,如图1所示。

首先,对科研课题进行分析,提取重要的关键字在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阅读国内期刊发表的且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经典论文。

其次,在中文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扩充、提炼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关键词,精确定位其外文表达方式,进一步在外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遵循“先文摘后全文”的原则,首先检索被三大索引收录的文献文摘,之后根据文摘内容和具体需求在全文数据库中获得全文。

当文献阅读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新的想法有可能就产生了。此时,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查新,确认成果的创新性。之后,把新想法付诸实践和论证,形成科研成果以文献等形式进行发表,供同行参考。这样周而复始,不断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在以上几个环节中,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贯穿始终。检索数据库后可以把相关文献的文摘和全文导八到文献管理工具中,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织。阅读文献时能够增加笔记,按照时间、作者等对文献进行排序,文献写作时能够借助工具的模版,参考文献插入等功能缩减不必要的体力劳动。

2.2 应用实例

下面以“P2P信任管理研究”为例,简要说明文献检索在信息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根据课题信息提取中文关键字“P2P”和“信任”在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通过阅读经典中文文献,可以扩充搜索的关键字“声誉”和“对等网”进行中文的二次检索。

之后,在阅读中文文献的基础上确定课题相关的外文检索关键字为“P2P”、“Peer-to-Peer”、“trust”、“reputatton”。

科研工作者在检索结果中还可以导入相应的文献全文,重点阅读SCI和EI收录的期刊文献,次之关注会议文献。发表自己的创新文献时,在Word中使用文献管理工具提供的写作辅助功能,能够大大提高写作效率。

信息检索论文篇(7)

论文摘要:环境的变化一直是推动信息素质教育前进的动力。作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的信息检索课,在网络环境下,其教学内容要改变传统的只侧重文献检索和中外工具书的利用,而是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紧扣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来设置,真正成为学生在资源获取与知识融入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的提出,可以溯源到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而被人们接受程度最高的当属美国图书馆学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在1989年报告中给出的定义: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在高等院校开设专门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课程,不仅是当前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有专家认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始于文献信息检索。它是不可多得的中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一般的用户导读、讲座和培训,直至正规课程的普遍开展。从全校讲座到相关的研究生课程,逐步扩大,由浅入深,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环境的变化一直在推动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前进。

1 信息检索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坚持用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教育学生,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促使学生广泛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创新、求索、综合能力的培养。

信息检索课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文献检索方法,主动摄取知识、更新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开展,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开始注意突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即将检索科学与科研信息调研结合。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门户网站上建立调研策略(research strategy)而不是一般的检索策略(retrieval strategy)的教学网页,从如何选题、如何寻找背景资料到科研论文、综述文献资源的获取、鉴别和引用,体现出信息研究与分析的真正内涵。又如克罗拉多大学Tutty图书馆制作了科研专题信息调研分析范例网页,内容包括如何系统查找课题相关资源,评价选择书目及二次文献资源、发现馆藏、确定学科重要人物、理论影响性评价、引文分析、跟踪最新信息等等,并将这些内容与专业课题结合,帮助学生将获取的知识信息融入自身专业课题基础中,从而使学生在初步接触课题的同时,通过信息知识的获取启发科研思路,建立科学假设。

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以培养本科学生的信息能力为目标的信息教育的重要课程,应把信息意识、信息道德诸方面的教育贯穿于信息能力培养的具体过程中。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是基于图书馆素质教育的作用而开设的。其内容侧重于文献检索和中外工具书的利用。1992年2月原国家教委高教司[1992]44号文件对文检课教学内容作了规定:文检课教学应使学生学会使用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计算机检索方法。还规定文检课教学要分三段进行:在新生入学时期进行图书馆利用方法的教育,在三、四年级讲授文献检索与利用的知识,对研究生要增加文献资料整理利用的知识,包括文献的鉴别、选择、整理以及情报研究方法等。这说明了文献检索教学不仅是信息获取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而且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运用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检索课程已经不仅仅是图书馆一般利用数据库检索技术等信息获取的教学,而成为学生在资源获取与知识融入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2 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教学内容的改革

2002年1月在黑龙江大学召开了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前身是“文献检索与利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原有的文献检索课内容偏窄,缺乏创意和科技含量,必须加以改革,而改革的方向就是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新环境下信息检索课教学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信息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利用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任务势必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改革和扩充。信息检索课程要为学生今后的学科发展选择教学内容,而不是为考试而选择教学内容。我国的一些高校为了适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针对不同专业编制了不同的教学大纲。文献检索学作为国家标准认可的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分支学科,虽然在新形势下需要补充更新的知识内容较多,但仍具有其知识体系特点,各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的信息检索课程仍包括通用的教学内容。美国的信息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TILT)包括概论、选择、检索、评价和本馆引论五部分,重点讲授信息基础和信息利用的技术和方法。而对于具体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则只讲比较典型的一个检索系统的详细使用。因为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学生多数没有信息资源检索的感性认识,因此,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在细节上考虑到学生专业性的特点,应该是必要的。

《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应该紧扣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来设置。具体来讲包括如下方面:

2.1 信息意识部分

传统的文检课着眼于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即信息技能,而不是他们的信息素养。进入网络化信息环境后,教学内容应有所改变,引导学生掌握如何从各种途径获取所需信息。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教学内容中除了信息、知识、情报等概念,信息资源的分类、特点、识别,专业文献的特点等外,还可增加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网络上免费学术资源分布情况等内容。据统计,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中文期刊、教育信息源和新闻信息源。大学生有着快速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但却经常会为找不到有用的信息而苦恼,而上述三种类型的资源,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信息源。各类网络信息源、电子图书、外文期刊等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统计结果还显示,学生对传统印刷型的资源基本提不起什么兴趣。所以授课内容中应包括网络教育信息源(四六级、考研等)、学科相关的专业信息源、网上参考工具书、优秀的网络资源导航等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对信息的概念、特点、规律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从而确立他们较强的信息价值观念和培养从信息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并且掌握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为了加深印象,可在课后布置一个小作业,激发学生去挖掘信息源,了解周围的信息环境。

2.2 信息能力部分

这一部分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源,高效地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所需信息。具体的讲,信息能力应该包括提出和分析信息需求的能力、寻找信息源的能力、评价信息源的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等。在教学当中我们主要讲授信息检索原理、方法、基本途径和步骤、检索策略和技巧,检索工具的结构,计算机信息检索基础等,主要数据库的检索使用,特种文献的检索,搜索引擎的检索,以及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鉴别遴选、分析归纳、概括表达,在自己的科研课题或其它任务中寻求信息支持。

重点讲解按出版形式文献的检索途径、检索步骤、计算机检索的逻辑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符、字段限制及综合运用;讲课侧重典型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如本校图书馆引进的数据库及网上免费学术型数据库的检索,重点讲清检索思路,增加信息分析和利用方法的介绍、检索策略的制定和调整等。讲解利用网上搜索引擎查阅资料,重点解剖一种搜索引擎即可,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各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选取主题词、检索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方法、原文文献的索取等。增加文献类型尤其是外文信息识别的内容。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专业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是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

2.3 信息道德部分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整个信息活动信息加工者、传递者、使用者相互之间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增强了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自主性,而且使得与信息知识合理利用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复杂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信息道德教育。在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上,有相当多的学生仅认为“计算机犯罪”属违法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等也属于违法或不道德范畴。

信息检索课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安排了特种文献检索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专利、标准的基础知识和检索方法。除此之外,应当尽快地将《著作权法》对相关信息活动的规范、对数据库使用权限的相关规定等内容进行普及。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学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因特网教育信息及网站的管理,可以在教育网站的入口处设置相应的服务器或防火墙,对网络信息进行净化处理,消减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2.4 实践部分

信息检索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题的作用在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是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训练中,从而达到循序渐进、提高能力的目的。实习题的设计,一要结合实际,二要突出新意。既要能够有效检验课堂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要与社会实际或科技前沿课题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上的显著效果。实习题要由浅入深,可以针对一个问题多角度发问,如:你所学专业的热点问题都有哪些?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都有谁?他们的著作都有什么?他们参加过哪些学术会议?有发明吗?等等,以此类推,还可以有很多设问。

实际操作中实习题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阶段实习题。按课程教学需要,一般讲完一段较为独立的内容就布置一批相关实习题。另一类为专题文献检索题。这部分实习为综合实习题,围绕科研课题研究活动的实际情景设计适合本科生的课程任务,从分析课题、检索所需信息、评估结果、编写检索和分析报告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理论和检索技能,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源,经过整理归纳,完成实习报告。以往课程比较重视的是学科资源的获取,学术性强而目的性弱,用的多是经典的检索工具、联机数据库,课题往往是虚设的多,学生并不太介意检索的结果。但是对于阶段实习题,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出一些问题,比如要去某地旅行,出发前需要了解该地的地理、风俗、文化、名胜、路线、交通、费用等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更好的题目来。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和专业学科紧密结合的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作为贯穿信息检索课程全过程始终的教学主线。从毕业论文信息对不同文献类型的需求,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拟订、题目的分析、检索词和分类号的拟订、检索词的规范、检索式的拟订,不同学科数据库的选择,检索过程检索策略的修订、检索结果的分析与汇总等,学用结合使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有了系统的全面的掌握。

3 内容设置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虽然手工检索在诸多方面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合乎适宜”,但其中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却是非常“经典”的。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内容的安排不应偏废,传统文献目前仍在大量使用,通过其传播的信息量也相当大,而电子化、数字化、计算机网络化传播的信息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内容上要两者兼顾,适当减弱传统信息载体、检索工具的讲述,注重现代技术信息传播、检索的内容。

3.2 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侧重点有所区别。如对于大一、大二学生来讲,帮助他们了解各种信息资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源。电子资源教学方面侧重于介绍图书馆的数据库,主要是中文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以及图书馆书目系统的查询。而对大三、大四学生开课,侧重于检索技能的培养:选择合适的数据库;使用恰当的检索词及检索策略;在网上搜索的能力。电子资源方面则要增加外文数据资源的检索,学科门户、学科资源目录导航。在搜索技巧方面,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讲解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的关键词(要尽可能地列举出更多的关键词或短语),如果是英文,千万别忘了单词的不同拼写、简称、缩写等情况,同时应该区分哪些词扩展了原来的含义(上位词),哪些词缩小了原来的含义(下位词)和适当的检索步骤。而对高年级的学生除了掌握这些以外,还要学会评估搜索策略、搜索结果的数量、质量和相关性。

3.3 及时更新和扩充新的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新型信息资源、信息检索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新变化、新成果,通过介绍网上免费资源,推荐开放获取文献,普及科技查新检索知识等,以便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另外还要增加实用的信息检索利用的内容,追求教学效果。结合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与专业有关的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相关的检索目录、网址、学科导航系统以及获取专业文献全文,四、六级考试、考研升学以及就业招聘等内容都应作为教学内容。

3.4 高校信息检索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和科研者在学习科研活动中,能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查找到尽可能多的学术信息。所以一般来说检索课教学应主要解决学术信息资源的获取问题,其它资源信息如生活类信息的检索等应该放在次要的地位。就现阶段而言,学术信息资源应该是选择性的信息资源,即综合或专业性数据库(尽管互联网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免费学术资源,但这种学术资源往往是零散的,不充分的)。也就是说,教学工作的重点应该解决学校花大价钱所购买的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

4 今后的发展方向

图书馆是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基地,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大批图书馆学的专家,但缺乏各个学科的专业人才,无法真正把信息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学习中。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首先认识我国高校的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信息素质能力,如何来实现这样的目标,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历史及现状制定信息素质教育指标体系。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图书馆员与院系教师的合作,针对具体学科展开信息素质教育,目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开展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融入课程建设、个性化网上自导教学、建成用户首选的信息门户网站等方式都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这给今后我国信息检索课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4.1 配合专业课教学为学生创造信息需求背景,以实际需求作背景进行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信息源及信息索取途径。重点剖析典型的专业检索工具、参考工具书及专业数据库的检索和利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和需求来学习。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一些引导性的工作。提出与已学过的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检索大量的信息源,使用环境、人力、工具等资源进行学习。鼓励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自行总结归纳知识点,检索结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4.3 加强与各专业课教师的联系,注意搜集各个专业的科研课题和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按不同学科专业分类,作为信息检索教学的实例和学生实践课的作业。任课教师做信息参考咨询工作和学科导航库的建设工作,应多收集信息检索方面的事例。

参考文献:

[1] 杨淑琴.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之探讨[J].科技信息,2007,(33).

[2] 颜瑜,杨海鸥.文献检索课在网络时代的变革[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

[3] 陈洁清.专业课教学与大学信息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

[4] 余晓蔚.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思路[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6).

[5] 王泽琪,周凤飞.体现本科专业特点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