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形设计论文

体形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2 08:52:55

体形设计论文

体形设计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滑坡治理方案优化动态设计

1工程概况

该滑坡位于一大型古滑坡群,滑坡体沿线路宽约300m,南北长约400m。该段线路原设计为缓和曲线,总体走向为SW60。,路基从滑坡的中前部以路堑形式通过,其路基中心最大挖方深度大于10m。在边坡的开挖过程中,先是滑坡体西部局部坍塌变形,经2005年4月29日大雨,在滑坡体左侧距线路中心线130m处的二级平台以下,发生地面开裂,裂缝宽40CITI,在K28+120~K28+250段原卸载平台上出现了多条垂直线路的纵向裂缝,线路施工被迫停工。经过8月份的雨季后,滑坡移迅速加大,原裂缝进一步加深、加宽,最宽处达45m左右,深达8m,滑坡体整体下滑。中前部K28+222~K28+258段左右坍塌变形严重,挤压变形厉害,浅层滑坡剪出口局部已经形成,滑动擦痕明显。

2工程地质特征

该滑坡的后缘陡峭,滑坡中间部位有一级滑坡阶地和基岩姥坎,可分为前、后两级滑坡体。从滑坡侧界和滑坡前缘地形地貌等特征综合确定主滑动方向为NW26。左右。滑坡区影响线路里程为K28+018~K28+300段,滑坡体纵向长度约350m,平行路线最大宽度达282m。

根据滑坡勘察资料分析,该古滑坡分为浅层、中层、深层(潜在滑坡)三层滑动。通过野外调查和地质钻探查明,滑体物质主要为滑坡堆积层(块碎石土、角砾和粘土),滑体前部物质比较杂乱,块碎石、孤石含量较高,块石直径多为1m~3m。滑体中、后部块碎石、角砾含量较低,块石直径多为20cm-30cm,粘土含量增多,滑床主要由微风化凝灰质粉砂岩构成。该滑坡浅、中层滑带主要依附于粘土层与表层块碎石层接触带形成,粘土层中不同深度处有滑动擦痕及光滑镜面存在,均为滑坡曾发生过滑动的佐证。

3滑坡形成的原因及机理分析

根据滑坡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该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K28+018K28+300段线路以路堑形式从滑坡的前缘部位通过,最大挖方深度大于10m,在古滑坡体的前缘部位形成了危险临空面,并揭露了老滑坡的滑动面,直接在边坡上暴露形成新的剪出口,导致老滑坡的复活;2)滑坡区后缘弧型延展的基岩陡壁和滑坡体构成庞大的汇水区域,地表水沿裂缝和基岩裂隙下渗至粘土层滑动带,大大降低了滑坡体的抗剪能力;3)古滑坡体物质杂乱,物质结构松散、空隙较大,同时由于取土破坏了地表结恂,急剧降落的暴雨容易下渗,坡体内的水不能及时排除,导致滑带土处于完全饱水状态,抗剪强度骤然降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在老滑坡复活的同时,形成了更深层的滑动面。

4稳定性计算

4、1滑动面C,值的确定(见表1)

4.2滑坡推力计算

滑坡推力按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2.6-1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滑坡体后部取在安全系数K=1.15时计算的滑坡推力F=1245kN/m为设计推力,桩前抗力取313kN/m;前部滑体取在安全系数K=1.25时计算的滑坡推力F:1271kN/m为设计推力,桩前抗力取369kN/m,以此组数据进行滑坡的治理工程设计。

4.3滑坡体稳定性计算

由计算结果可知,该滑坡体后部的稳定性系数在目前状态下K=1.05;前部滑体在工程状态下(K:0.92,1.02,1.04),滑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该部滑体的前部滑体、后部滑体无论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工程状态下都不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高速公路的滑坡稳定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1.20~1.30的要求,必须进行治理。

5治理设计过程和方案优化

5.1滑坡治理设计过程

该滑坡曾在2004年12月进行了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完成了施工图设计。经过2005年8月的强降雨后,滑坡体开始发生明显位移,坡体、坡面破坏严重,尤其是滑坡体在K28+120-K28十250段原卸载平台上出现了多条垂直线路的纵向裂缝,坡面沉降量多达8m。原先的施工图设计(仅做抗滑桩和坡面截水沟)已不能满足现在滑坡治理的要求,有必要对此滑坡重新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设计。

治理工程第二次施工图设计于2005年11月底完成,当设计人员现场确认时,发现雨后的滑坡体西部又出现新的滑塌体,且在滑塌体下部有大量的地下水渗出。经现场重新勘察确定,由于粘土层的隔水作用,该滑坡的浅层滑体完全处于饱水状态,从而增大了下滑力。根据这一新的发现设计人员立刻对原来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在挖方边坡上设置仰斜排水孔,并在坡体上增加了两条用以排除地下水的渗水盲沟,使设计更加完善。

5.2滑坡治理方案比选

综合分析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现状,提出以下两个治理工程方案:

方案一:在保持原设计线路的线型、路基高程的前提下,采取上、下两级支挡,中间进行刷方减载的方案,进行滑坡治理。具体方案是:1)在滑坡中后部离滑塌区边界外布置一排普通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即上排抗滑桩;2)滑体的中下部位布置一排抗滑桩,即下排抗滑桩;3)截、排地表水、地下水。

方案二:调整原设计线路,将原设计路基高程提高3m,以减少滑坡前缘的挖方量,增加阻滑段,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由于滑坡体易滑动,且滑动面位于路基高程以下,路基提高3m,还需对滑坡进行治理。拟采用的治理方案是:1)在滑坡中后部离滑塌区边界外布置一排普通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即上排抗滑桩;2)滑体的中下部位布置一排抗滑桩,即下排抗滑桩;3)对滑动坡体进行坡面整修;4)截、排地表水、地下水。

综合分析各治理方案及工程现状,经比较,推荐方案一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6坡体变形监测结果

在滑坡上设置水平变形观测网和深部位移监测(观测孔),对滑坡体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滑坡的变形趋势和为评价滑坡治理的效果提供依据。早期的变形结果显示,滑体西部的位移在降雨时有明显变化,经分析为滑坡的浅层滑体蠕动,根据这一现象,对滑坡西部增加了两道树枝状简易渗水盲沟。竣工后的监测结果显示,滑坡体稳定无异常。

体形设计论文篇(2)

关键字:工业设计;美学理论;构成及应用

一、美学理论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工业设计是通过设计者的设计能力,对产品的功能和造型以及颜色等信息作出合理的规划,其设计美观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其设计理念体现在具体产品中的重要工作。工业设计主要针对产品而言,大到汽车飞机,小到鼠标键盘,生活中我们在使用的所有商品都是工业设计的表现。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商品在销售过程中被消费者否定的理由是“不好看”。而对于这种解释我们只能对产品的设计提出质疑,那么究其根本就是其美学理论没有完美的融入到工业设计中去。正如一位设计师提到:“装饰的魅力就在于他能在不改变物体的情况下使物体得以改变”。那么美学理论在工业设计中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提高商品的美观,从而促成商品的销售。在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将美学理论下的工业设计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于视为综合国力的体现。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其时代背景对工业设计的要求有了新的指标。目前我国内非常流行代购,通过让朋友代购的方式买到外国的商品。在这里我们是否深思一下中国作为小商品世界第一输出国。其零售业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世界所有国家。而我国民为什么还要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呢?我们在这里应该正视到自己产品的不足。我们从全球角度来分析,一些历史悠久的品牌确实对其产品的设计有独到的见解。这便是美学理论在工业设计用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美学理论与工业设计的构成方式

(一)工业设计中的美学思想

工业设计中的美学理论要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要从人们社会规律中找到方法和构成方式。要遵循体验者作用于产品上的感知,所谓工业设计就是在O计人们心中最理想的使用产品。美是一种互换心灵于精神的体验,工业设计中美的体现要实用于这种体验,将源于生活中的美,高于生活,方能给工业设计带来全新的美学思想。

其具体构思方式为:首先计划构思的形成;然后视觉传达的方式;最后计划实施的具体实践。在美学基础之上做出对产品需求的考虑,完善设计构思落图纸之上。根据美学理论中对产品的表达方式做出人们更易于接受和欣赏的视觉形象。在实践中展开对产品设计上的不断需求。达成美学理论与工业设计的完美结合。

(二)美学理论促进工业发展

我国现阶段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尚处于仅为了解的状态,我国并非没有出色的产品。只是出色的产品没有基于美学理论为基础。我们要向世界先进设计的产品看齐,从美学理论出发,去完善美学理论没能促进工业发展的根源。设计师在寻找设计灵感时,应该对设计产品的用户体验上追求美学理论的实现。从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出发,去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产品。

中国的工业设计要在未来发展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离不开美学理论支持的。只有中国工业设计完美的体现其美学理论才能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美感的工业设计。将美学理论巧妙的体现在工业设计中,将有利于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进程。其美学理论的形成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实践来完成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要向世界顶级设计看齐,从人们的审美需求上给予用户体验。工业设计中美学理论必将得到完美体现。为我国的工业设计带来全新的时代。

三、美学理论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一)形式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形式美学(Formalism Aesthetics)的理论概念,注重强调美的形式,在线条、颜色、形体、声音、影像、文字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工业设计的表现方式。[1]或产品结构中的美学观多工业设计的表达。在工业设计中产品的颜色属性、材质结构、装饰美化、使用形态甚至声音与文字描述,都是工业设计中形式美学的表达范畴。人类对形式美学的研究从远古就开始了,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过“数是万物的本源”的最早期美学理论,和“黄金分割”定理的美学表达形式。形式美学将抽象的美学理论具象化。在产品的声、质、色、行以及物质材料的属性中,客观存在的形式因素,通过现代工业设计来形象化传达美的信息。其表现形式多样化,对设计师的考验也极具时代特色。

本文以最早的可口可乐瓶的轮廓设计为例。可口可乐最初的设计理念要求消费者在灯光昏暗的酒吧中对其商品具有高度的辨识力。当时需要甚至在黑暗中是独特的和引人注目的-立刻认出,可口可乐瓶轮廓是工业设计可以追溯到1915时,可口可乐公司要求其瓶供应商,即使在黑暗中一个新的瓶,将独特的和立即可识别的设计杰作。设计师Earl R. Dean接受了挑战,从人类对于视觉的第一冲击力构造瓶体形态,旨在提出一个基于饮料的配方设计。从而为可口可乐产品找到参考图像。而其最终以红色的具有激烈表现形式的原色为元素设计了瓶盖。选择以极具手感握触感的流线型制作了瓶身。创造了标志肋瓶形,为我们今天所熟悉和喜爱的历史性设计。在工业设计上体现了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力。

人类可以通过听觉感官的享受,产品优化的美感,以及不同材质的丰富,来达到使用中的愉悦。所以具有审美意义的传达,是情感归属的方式。

工业设计中需要形式美通过一定规律的组合共同生成。[2]组成方式的规律源于历史变化中人们的审美原则。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来自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自然界的概括和总结。产品形式美就是要将这种自然规律灵活的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中去。

(二)技术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技术美学(Technological aesthetics)是研究产品设计和商品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理论。技术美学是在本世纪现代技术进步的新的美学理论。[3]工业设计中大量技术美学得以应用。其最终理想是科技文明的发展不断进步促使人类生活标准的提高。技术不只是生产商品,为了更好的使用商品,技术美学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大量可以实际应用的美学理论。

现代工业中很多技术美学应用的实际案例,如物理抛光技术的引用(电镀)。在很多应用于生活中的金属产品如水龙头,座椅,钢笔,文具盒等,在其金属材质的使用中,我们长久以来发现,很难避免生锈的问题。自从使用了电镀技术,所有的技术材质都发走了美感的飞跃。从功能上延长了使用寿命,从美感上深入了设计美学理念。另其精巧的设计结构,和光滑手感契合人们的使用方式。而且设计美学还体现在化学领域。近些年问世的硅胶牙刷,对化学元素硅胶做出了完美的诠释。让消费者使用中更为舒适,也从技术美学上给工业设计中美学理论更近一步的升华。

其技术美学在工业设计中应用更为广泛的是电子产品。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是人们现在普遍使用的职能手机。在新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从传统按键手机迈向了触屏时代。这是及技术美学在工业设计上的完美体现。在智能手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从前使用率很高诺基亚在一段时间内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就其原因在智能手机开发初期,诺基亚在触屏上没有下很大研究,而将设计重点放在了多键位的操作键盘上,没有从人们使用方式上打开设计美学的大门。最根本的原因,事物不断发展更替轮回,美学思想不断在对立中发展。而技术美学也在不断迎合人们增长的审美观念。本文引用苹果公司为例,从iPhone 3到iPhone 7,十年间苹果公司相继了13款产品,在技术美学上给工业设计提出了全新推动。从其质朴简单的外形,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从技术实现到系统文化都阐明了技术美学的应用。以设计表现功能已经成为现代技术美学在工业设计上的实现基础。

(三)社会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社会美学(Social aesthetics)艺术家金惠敏先生最新在《消费时代的社会美学》一文中美学符号化的学术命题。[3]其应用于工业设计中,表现为对产品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即通过工业设计来实现产品的实际用途和使用形式,从而以产品为媒介影响人们社会化行为。工业设计在基于社会美学的基础之上,要考虑产品的文化理念和实际体现方式,应该满足人们对社会需求的精神需求。其产品设计理念要融于自然。一方面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中要贯穿社会自然与积极理想的结合,并且以美学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对社会美学与工业设计的集中体现。以绿色健康为倡导的社会美学核心理念是工业设计重要方向。

本文以55度杯为例,2015年1月,“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和研发生产的一款“快速变温水杯”,被人们热议为“喝水神器”因其强大功能在消费市场上,成为了各大电商争相销售的新产品。因其“瞬间可以将所有高于55度的液体冷却,也能把低于55度的冷水加热止55度。而被消M者高度认可。其使用原理让人们高度认可的根本在于,它完美体现了社会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他的绿色环保理念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考。在其用途与使用形式上更为贴近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从而得到了高度认可。这是社会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升华。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了自然社会对工业设计的美学内涵。工业设计中社会美学理论注重价值体现和实用精神。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社会美学的追究与日俱增,以社会美学来平衡高科技带来的心灵恐慌。

结语:工业设计促进了工业发展,通过美学理论的表达对产品给予全新的审美体验,是自然社会中审美需求的反应。在分析多方理论的基础之上,对工业设计中的经典案例做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形式美学工业设计中设计者要注重形象感官的体验;技术美学工业设计中要注重消费者的使用功能;在社会美学在工业设计中要基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中的人文关怀。希望工业设计师们可以从人类长久以来对美学理论的实践中发现设计灵感,给予设计产品全新的使用体验。

参考文献:

[1]周颖;, 洪新路;, 黄建凤. 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汉译中的应用――以苹果公司广告文案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 (04): 89-92

体形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TRIZ理论 环境设计 创新与发明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TD6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62-01

第一章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环境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设计,进而装扮生产与生活空间,达到美化生活环境,展现生活品味的作用,使冰冷的建筑与房屋有了色彩与温度。

本文通过选取TRIZ相关的理论哲学与设计原理,结合环境设计中的典型案例,研究不同环境设计中所运用的不同方法与原理,寻找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与支持,使环境设计的方法与创造更有理可循。

第二章环境设计概念体系与TRIZ理论

1、环境设计概念

环境设计是针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利用艺术的处理形式,以施工技术为支撑,进行设计改造与创造的实用类艺术学科。环境设计利用对空间的整理与组织、空间界面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空间围合立面,墙体、柱体、门窗等,运用软装配饰,自然与人工照明、造型、具有一定符号特点的设计形式语言,搭配植物、水体以及相统一的功能性设施,使人们生存与居住环境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展现出特定的氛围与风格,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与视觉审美上的需求。

2、TRIZ理论

在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首先,无论设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与否,其中均有一定的规律与模式。其次,设计创造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通过设计与创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而解决所遇到的矛盾、冲突等问题也成为了这一进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TRIZ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本文选择适用于环境设计学科的部分原理进行归纳与整理,并针对不同的原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更好地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1.分割原则

该原则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将物体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并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并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在环境设计中,常常用到这种设计方法来进行空间的围合于分割,使空间的使用功能不再单一,为空间增加合理的功能属性,丰富空间变化,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例如在办公空间会议室设计时,为了节省空间,常常将大小不等两个会议空间串联布置,中间使用可移动或可拆卸式隔断进行空间的分离。在平时,两个会议室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在遇到参会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会议室隔断各移动至墙体两侧,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会议空间,使空间使用较为便捷。

2.不对称原则

TRIZ理论的主要表现在将物体的对称形势转换成为不对称的形式,如果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那需要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这类的实例在环境设计中有较好的体现,为了增强设计对象的形式感,设计师在设计师常常尝试采用不对称的设计语言表现设计理念,阐述设计概念。利用不对称的设计原则,使设计相对活泼生动,具有变化性,设计语言更加丰富。1996年竣工的跳舞的房子是由著名设计师法兰克・盖里设计的。该建筑在设计舍弃了传统建筑正方的特点,而是将其中一柱形建筑进行了扭曲,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语言,与相邻的柱形建筑形成对比.

3.复制原则

在环境设计中,复制原则也应用到了大大小小的设计中,之中包括利用相同或相似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设计形式,也有抽象设计符号进行符号的放大缩小,再进行复制排列,以及变换复制品材质,但保持复制品基本符号元素与语言的设计案例。大到建筑的设计,小到一个杯子纹样的设计,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通过元素的转变,复制形成的设计。Thomas?heatherwick在中国世博会设计的英国馆,整个建筑由六万多根“触须”围成,每根触须两端有一些LED发光点,在系统控制下可展现不同的图案与不同效果,整个空间通过大量柱形元素的复制,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

4.改变颜色原则

在设计时可尝试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颜色、透明度,在观察较为模糊的事物时,可利用染色剂,若已采用,可添加荧光粉。在设计中,为使空间更加丰富,活跃空间氛围,设计师常常会采用改变物体颜色的方法来丰富空间层次。

根据不同空间属性、使用习惯与要求,设计师会选用不同颜色来丰富场景变化,在统一的色彩中寻求变化。在仪式性场所,如教堂等,利用彩色玻璃,营造神圣的意境。除此之外,不用的空间属性选用的色彩倾向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幼儿园在设计时常常才有较为活泼、鲜亮的色彩,医院以白色与绿色为主,偶尔点缀黄色、橙色来帮助打破冰冷的空间氛围。

5.一致原则

同指定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应当用同一(或性质相近的)材料制成。环境设计中一致原则也是较为常见的设计方法。为保证空间展现更加协调有序,避免杂乱无章的空间效果,在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时,尽量保证空间材质的一致性与统一性或相似性,通过合理的材质选择,可以帮助协调空间氛围。

第四章结论

本文针对环境设计中的相关设计方法与应用问题,解释了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持,应用TRIZ理论的相关工具结合环境设计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环境设计中,可运用分割与拆出等原理将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在进行创造与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元素与物体的复制变形与排列,材质的替换与重组,介质一致等设计方法,得到更有价值的设计成果。应用证明TRIZ理论能够解决环境设计中的矛盾与冲突问题,可有效提高环境设计的质量。当然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也不仅仅只有本文所阐述的这些。

参考文献

[1] 吕忠园.TRIZ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 2012.

体形设计论文篇(4)

会计究竟源起于何时,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一些史学家认为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远古时期简单的绳结和石刻计算已经标志着会计文化的产生。随着会计的产生,也就有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的研究应始于会计理论研究,即对会计实践方法、理论的研究总结。如果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作为现代会计的起点,它的历史也已经超过500年;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大量规范研究的著作问世;20世纪70年代起,实证研究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迈向第二个高峰,会计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有力地促进了会计文化的发展。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提出了“会计文化”问题,标志着会计文化系统性研究开始,1989年国际会计师协会和1990年亚太地区会计学术交流会上都将其列为专题研究,到1990年,我国会计界也开始了对会计文化的研究。虽然会计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从理论和实务对它的研究却是一个短暂的历史。会计存在于社会一切组织当中。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社会在不断找寻信任的方式,包括通过通婚、交换人质、财产抵押等方式来强化信任。人们之所以制定法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信任有关;会计信息是一切社会组织取信于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会计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社会成本最低、适应范围最广的社会信用工具。缺乏信用不仅造成经济关系的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因此,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只有不断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建立优化诚信会计秩序,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序发展。

二、会计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我国开展会计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大多将会计文化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要全面把握会计文化的内涵,首先要从会计发展历史和会计现象分析入手,找到会计文化的边界,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手段从结绳、刻木到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会计物质基础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会计教育的不断革新;会计理论从传统会计理论研究到引进相关社会科学成果形成若干会计理论分支组成的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社会管理从无序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从单一的会计方法科学化到职业道德并重;会计工作内容从会计核算发展到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直至参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管理,会计信息运用从账房先生到社会组织面向社会公开信息,会计行为从个体化到社会化;会计环境的差异形成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会计思想及会计模式。会计发展的过程,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的过程,影响会计发展的因素,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研究的内容。因此,会计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新思维,它渗透在人类的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中,是影响会计发展的相关物质条件、社会组织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技术、人文科学作用于会计而产生的文化要素的总和。会计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这七个基础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会计物质文化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包括会计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施、工具等物质资料,是会计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促进会计手段和会计方法先进化和科学化,极大地推动了会计文化的发展。会计物质文化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体现,也是会计文化中有形的物质财富。会计理论文化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总和。会计本质观不同,会计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会计学所包含的内容也必然不同。会计理论研究从账房先生到“工具论”、系统论、经济管理观,会计研究百花齐放,从基本会计理论研究,到结合相关科学拓展会计理论研究外延,如会计哲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等,丰富了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理论文化的拓展不仅来源于会计实践,也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成果的借鉴和运用,对会计文化发展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会计规范文化是为了规范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而形成的会计组织制度文化,是基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政治制度的上层建筑文化,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对会计活动过程、会计社会关系、会计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与制度上的规范与约束的、相互联系的、共同发挥作用的各种会计规范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律规范、会计理性规范、会计道德规范和国际会计惯例和社会组织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规范文化具有内容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式上的权威性和公认性,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发展方向上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对会计实践最具约束了会计文化,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为文化是一切会计行为(包括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行为、政府的会计管制行为、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行为动机、行为现象、行为规则的总和。会计行为既是具体个体的特定行为,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和重大的利益相关性。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环境,具体个体的特定行为存在着差异性,个体的会计行为、在总体中个体会计行为的相互影响、社会制度和会计行为的总体结构都是互相包含的,而会计行为的重大利益相关性,导致了政府对个体会计行为的管制,会计行为文化的重点是具体个体的会计行为与会计行为社会性和重大的利益相关性的统一,引导会计行为客观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因此,会计行为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一切会计文化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会计行为文化得到体现才具有现实意义。会计精神文化即会计意识形态文化,是人们对会计环境、会计自然过程、会计社会关系等整个会计世界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法制观念、心理素质等,具体表现方式(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会计价值观、会计道德观、会计心理等。一切会计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会计精神文化的支配下开展的,会计精神文化直接影响会计行为,是会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受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的影响,所以,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会计工作者的使命,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与重视。会计教育文化是会计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模式等文化要素的总和。文化教育文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影响社会对会计的认识和理解及会计的社会地位;决定会计工作者的素质,影响会计社会作用的发挥;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会计的基本思想;影响会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决定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及运用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会计教育是会计发展的根本,会计教育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的发展,决定会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会计教育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础工程。会计环境文化是对会计目标、内容、方法、规范、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会计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等,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对会计的影响又是综合的,不同的会计环境,产生不同的会计价值观、会计管理理念、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程序与方法和会计管理模式,形成不同的会计环境文化,是导致不同会计模式和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模式、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三、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作为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促进会计行为客观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借鉴国际会计文化建设经验,加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建设,先进会计物质,发展会计理论,健全会计规范,优化会计行为,改革会计教育,改善会计环境,弘扬会计精神,培育中国特色会计文化,并不断评估和提高各要素对整体会计文化质量的影响,构建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体系。四、会计文化建设路线

(一)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作为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会计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价值观,会计价值观影响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发展,决定会计文化各要素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就是以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导向,立足于中国会计行业特性和中国国情,坚持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坚持不断改革和创新,净化会计职业环境,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构建有中国特色、行业特性的共同会计价值观体系,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观、全局观、团队观、社会观、秩序观、全球观。会计职业道德观是核心,是衍生其它五个子价值观的根源,全局观是关键,团队观是主导,社会观是根本,秩序观是依赖,全球观是辅助。政府及其会计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参与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参与会计价值观的塑造与培育,确定会计价值观的主体意识形态,建立会计价值观教育机制、法律机制、激励机制,强化会计价值观的社会认可度,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建设。

(二)以会计工作者为主体,动员社会全员参与会计文化建设

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影响会计文化发展的因素来看,包括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从影响会计文化发展的群体来看,不仅包括会计工作者,也包括各社会组织及会计信息的相关者,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社会全员;从会计文化发展过程来看,既包括历史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根据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予以创新。因此,会计文化建设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政府尤其是主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要制定会计文化建设纲要或规划,以指导会计文化建设;会计工作者要以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为己任,积极投身会计文化建设,自觉学习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价值,包括人生观、职业道德观、法制观以及会计知识水平和会计实践能力;企事业行政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会计人员学习、实践、创新会计文化;教育机构要加强会计文化教育改革,加强会计人才建设,巩固会计文化建设队伍基础;全社会要改善会计环境,为会计文化建设创造物质和文化条件,推动会计文化建设。(本文来自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杂志。《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借鉴国际会计文化建设经验,吸收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成果,培育中国特色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的构建要着眼于创新,一方面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营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会计文化中的精华,去除那些消极的、不利于发展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会计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使法制文化、民主文化、科技文化、会计文化等相互沟通和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还要注意对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优秀成果加以吸收和运用,创新会计文化,逐步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文化体系。

(四)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会计文化建设长期有效发展

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会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还要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教育情况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不断研究和解决会计文化建设创新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会计文化建设创新须要建立长效机制。

1.制定国家会计文化建设发展纲要和中长期、短期发展规划,拟订各阶段及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各要素会计文化建设发展内容、目标和措施,统一规划会计文化建设。

2.搭建会计文化建设平台,推动会计文化常态建设。专门设立会计文化研究机构,常年从事会计文化研究与建设,树立会计文化建设的权威性;国家和地方设立会计文化建设课题,由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提高会计文化建设的专业性;由专门机构定期会计文化建设年度报告,公布会计文化建设成果及发展方向,增强会计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全面开展会计文化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巩固会计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3.建立会计文化建设激励机制,鼓励会计文化建设创新。对会计文化建设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全国和地方会计主管部门定期表彰会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体形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设计信息;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三联生活周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媒介为传统品牌杂志信息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一本杂志的成功,“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1]新媒体的多样性有利于传统品牌杂志依托品牌优势,塑造品牌效应。通过探究因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设计信息使受众形成的对设计的认知形象,发现数字化品牌杂志对设计信息传播的提升空间。

1电子版《三联生活周刊》的特点

(1)文化性强。《三联》不是新闻杂志,而是以新闻为由头,用文化资源来讨论生活的一本“生活周刊”。它对文化领域的报道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国内发生的文化热点事件。文本内容具有新闻的文化视角。[2](2)品牌战略清晰。《三联》以“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为标语,致力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始终明确:准确地媒体定位是关键;独特的内容是核心;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智力支持;专题策划是突围方式;品牌战略是有效手段;市场经营是发展支点。[3]这样的发展经验,使得《三联》能够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做精致新闻的文化。(3)注重选题深度保持叙事节奏。《三联》推崇选题的深度,强调一个事件的思维性或思辨性,努力寻找其他媒体不能讨论的视角,在纵向上走得更远。[4]故事性、叙事性强,通过叙事手法,让受众在对选题情感感知的同时注重沉浸式思考。

2设计信息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中传播的特点

2.1 设计主题篇目在各栏目所占比重

笔者以2010年以来73个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上的关于设计的信息为样本,对设计主题在各栏目分布做了简要统计,发现设计主题篇目在封面话题和经济商业板块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15%和13%,在生活和时尚版块占的比重次之,占6.8%,由此可以看出,设计信息在电子版《三联》中的传播同样紧扣杂志定位,“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设计信息集中在生活和时尚版块,说明设计生活是《三联》倡导的生活之一,引导读者追求品质,乐享生活。封面话题版块传播设计信息,体现了设计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最主要的窗口来传播设计信息,加速设计信息的普及。经济商业板块传播设计信息,突出杂志核心新闻性文化,定位知识分子,以设计信息拓宽受众的视野,满足他们对社会多领域的探索诉求。

2.2 内容上的特点

笔者将设计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提炼,内容上,设计信息可以有八个类别归属:设计资讯、设计理念、设计历史故事、设计前沿、设计特点/话题、设计经济、艺术、设计品牌。《三联》的文化性、故事性、思考性贯穿始终。设计资讯类的设计信息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让读者了解正在发生的设计事件;设计理念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侧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历史/故事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强化了《三联》的叙事性特点,以故事阐述设计历史沿革,让设计历史和设计人物变得形象可感;设计前沿类的设计信息突出前瞻性,满足《三联》定位受众对视野拓宽的需要;设计特点/话题类的设计信息,保持《三联》新闻属性的敏感度,通过报道时下热议的设计话题,使读者获得一种新的思考的视角;设计经济类的设计信息紧紧抓住和商业的联系,以商业视角解读设计,专业有深度,满足知识分子对选题深度的需要;艺术类的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的是设计的边界可以很广阔,给受众了解设计、理解设计、感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设计品牌类的设计信息传播注重设计品牌故事介绍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获得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全局观和满足感。

2.3形式上的特点

1)视觉表现。电子版《三联》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传递设计信息:组图浏览、图片加文字、文字。从Schmitt五元体验理论角度来评价这三种形式传递信息的体验效果,有共性又有个性。[5]组图浏览以图片视觉化展示直接刺激读者的眼球,形成直观的视觉刺激,感官体验突出;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最有利于设计信息的表达,“插图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文章标题的重复。插图应该带给读者某种画面以外的东西,某种高出或超过文章标题所说的东西,某种让插图抵得上一千个字的东西”。[6]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使读者形成对设计品、设计理念、设计任务、设计故事的形象认知,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关联体验、思考体验和行动体验;纯文字描述,注重选题的深度和逻辑性,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体验。

2)文体形式。笔者对电子版《三联》设计信息文体表达类别进行整理主要有五类:评论类、采访类、报道类、简讯类、人物志。评论类的设计信息多以作者的主观论点为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解读选题视角;采访类的设计信息传播侧重于对场景的再现,生动,情景感强;报道类的设计信息以客观的情景再现还原现场状态,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发生了什么;简讯类的设计信息突出言简意赅说明问题,重在交代与设计相关的基本信息,以让读者对设计内容形成全局印象;人物志是对设计师的形象描绘,生动真实地呈现,带领读者与设计师对话,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大众对设计的认知形象

通过对设计信息的内容研读,根据设计信息的不同板块分布,内容描述和形式表现,笔者总结了电子版《三联》可以带给读者对设计的七大认知形象:创新的、有美感有艺术价值的、有商业价值的、与科技巧妙结合的、文化的传播媒介、富于变化的、服务于生活的。

4小结

数字化品牌杂志作为传播设计信息的一种渠道,具有更精准的目标定位和信息投放人群,借助新媒体传播设计信息是让设计走入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必要手段。通过不断优化数字化品牌杂志的内容和交互形式,使读者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设计,激发参与设计热情,享受交互式阅读体验,感受美好设计生活。参考文献:

[1] 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2003(07).

[2] 毛慧.《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选题分析[J].青年记者,2008(17).

[3] 李晓苹.《三联生活周刊》探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许春辉.《三联生活周刊》:培养杂志的性格[J].中外书案,2012(6).

体形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全息论 书籍 整体

所谓全息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有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指事物的部分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的规律,本质上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全息论的核心思想认为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

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统与宇宙之间是全息对应的,各相互对应部分与非相互对应部分之间在结构、能量、所含信息、精神与功能等要素上具有相似性。即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思维的全息性;时间与空间、系统中的事物之间、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事物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事物的开端与结果,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对应关系;此部分之中包含着彼部分,同时此部分又被包含在其他部分之中;彼此相似又存在差别。

书籍设计,也称为书籍装帧设计,是指用文字、图片和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表达思想感情并装订成卷册的著作物。是包含了艺术思维、材料和技术等的系统设计。一般包括选择书籍内容(封套、封面、书脊、扉页、环衬、版权页等)设计、材料、确定开本、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三大主体设计要素。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贯彻全息论,对于书籍设计整体美及风格的发扬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全息论与书籍设计的结合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需要设计的书籍即是一个整体,书籍中的各个部分与要素视为这一整体中的部分。这与全息论关于宇宙的论述是一致的。而在现实的书籍设计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乃至错误地运用这一方法,即将书籍的各个部分和要素割裂开来进行局部设计,比如将封面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进行设计,忽视了封面与其他部分乃至整体的联系,或者虽然与书籍的其他部分有了一定的联系,但是联系不够紧密,使得封面与书的整体仍然不够协调。这就是在设计方法和实践上缺乏全息论观念的结果。如果将书籍设计的形式概括为点、线、面、色彩、材质、肌理等要素的话,那么全息论的设计观则主张作为局部的封面应该在上述各个方面都要与书籍设计的整体紧密关联,即具有完全相同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的性质,否则就失去了书籍设计风格的高度统一性。

实际上,这一方法运用于其他设计艺术门类也是适应的。

二、全息论与系统论的结合,是书籍设计整体美阐发的核心方法

系统,是指将事物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组成这一整体的部分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其中各要素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系统中各要素的联结形式主要由功能决定,造型、审美等因素影响系统中各要素的联结形式。

系统论是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系统的模式、结构及其规律等,并通过研究发现事物的特征和功能,寻求并确立适应于该系统的原理、原则和组织规律,是具有逻辑性和数学性的一门科学。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规律性及时序性等是系统的共同特征。其中整体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各部分通过特定的形式联结组合而成。在组合过程中产生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性质,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设计源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从理论上看,其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混合。从形式上看,系统设计观以基本模数单位为元素,在这个单位上反复发展,创造一个有条不紊高度整体的系统。其目的是以高度次序的设计来整顿混乱不堪的人造环境,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构筑系统设计的重要人物是汉斯・古格洛特(Hans Gugelot,1920―1925年),其典型案例是德国国家汉莎航空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项目。他在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任教期间,具有高度系统化、强烈的整体性以及简洁的形式的系统设计方法,逐步被引入建筑设计等其他设计领域,成为二战后德国设计体系新的开端。

系统论提示了清晰的整体观念,全息论则显示组成整体的各局部要素应该带有完全或相似的信息,二者在视觉传达领域的有机结合给出的答案是:设计,特别是系统设计,应该将全息论和系统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出设计的整体美。

书籍设计是具有强烈系统性的设计,同时也要求系统中的各要素具有全息性。这样才能将书籍设计的整体美阐发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书籍设计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主要体现在:

(一)设计目标的整体性。书籍设计以全息论中关于整体与部分的信息联结关系原则为指导,强调设计效果的全面整体性。从书籍设计的纵向设计探索过程来讲,即探索各个局部对于表达整体诉求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塑造整体诉求原则指导下的个性,实现整体的视觉价值,三者构成书籍设计整体发展的“三位一体”结构。从书籍设计的横向来讲,形状、色彩、材质等设计要素要求全面和谐发展。

(二)设计过程的整体性。书籍设计的整体性,首先要求树立全息论的系统设计观,形成明确的设计指导思想,并有效地将这一设计指导思想转化为设计实践,采取有效的设计形式和方法,并一以贯之地将这一形式和方法贯彻到整体的设计系统当中,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或关键环节,还要进行与整体协调度方面的深入研究。

(三)设计效果的整体性。书籍设计最初仅仅是对纸张易于散落、遗失等现象进行的整理和装订,后来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效果美化设计形式。片面和过分追求美是现代书籍设计的“综合症”,究其成因,有设计教育的内部因素,当然也有市场环境的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市场环境的外部因素是关键。

总之,有了全息论,不懂得系统观念,就难以将信息引入一个有序的系统当中,只有按照一定的结构,合理有序地组织其中的各种要素,全息论才能有生成的根基。就书籍设计而言,封面、扉页、正文、插图等要素,必须按照合理的逻辑和秩序进行组合,才具备一个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了系统这一基本概念,全息论的设计方法才可能在此基础上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严春友.宇宙全息统一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2]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霍绍周.系统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4]余秉楠.书籍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

[5]薄玉成.系统设计理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体形设计论文篇(7)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继承是创新的继承,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2]优秀的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民族服饰在工艺思想上可谓有智,在装饰艺术上可谓大美。民族服饰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制作者的智慧、道德和热情及真善美,体现出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民族服饰在装饰美感中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突出体现在观者直接面对服饰外部形式时获取的愉悦感受,其中暗含着精神的力量,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民族服饰的装饰、象征和工艺美感在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新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发展,其审美表现成为地方文化特色展现的窗口。因此,现代高等服装设计教育应该注重民族的、传统的服饰艺术文化的研究学习,通过课程开设引导学生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和提取各种有用元素,实现并丰富自己的创造力。

2民族优秀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的启示

如今中国服饰文化的自主意识已经觉醒,但是服饰文化几乎进入全盘西化的主流境地并没有根本改观。如何对民族概念和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以及时尚化推广,还需要从民族优秀的服饰艺术文化中寻求理论指导和专业反思。

2.1挖掘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提升专业理论课程的传统文化底蕴

目前服装院校的课程设置和理论指导都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体现出崇尚西方文化的倾向,这一切都反映出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薄弱。如果教师忽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在教学上没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热爱传统,学生必然容易产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淡漠和轻视,其影响使学生在进行设计实践时缺乏自己的个性特色,盲目追求模仿西方设计,最终导致设计能力贫乏而被市场淘汰。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首先是对民族服饰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理解民族服饰中装饰美感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不借助任何规则或解释,纯以例证(指直觉感受)提供视觉逻辑的一种独特形式美。[3]只有通过理论课程的形式将民族服饰中的装饰视觉原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才能实现有效运用设计语言对优秀的民族服饰艺术进行时尚化设计。其次,从现代美学的立场出发,以合乎21世纪人类社会需求的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不断加强传统民族服饰审美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对人类当代审美心理,包括形式、功利、技术美感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鉴于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配备,可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发挥科学性,减少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的授课内容,重点突出主题式讲授,以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寻找兴趣点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某种装饰形式进行更深的梳理和细致挖掘,将专业理论课的授课价值发挥到最大。整体而言,地方院校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对民族优秀服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同时也存在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2.2利用地方手工艺术活态资源提高专业实践类课程的传统技术含量

我国是个手工业大国,有着手工艺术的悠久文化传统,而广西的传统手工工艺更是显现出丰富的活态特征,这些都成为服装设计作品的生命力来源。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是追求设计美的过程,是用视觉形态与审美关系体现出来的各种抽象概念的物态组合,这也正是服装设计的精髓所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理论已经相当完善,设计的重点已经由服装款式和外轮廓形转移到服装的工艺创新上来。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服装制作工艺的实践能力和工艺文化的运用能力都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但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是停留在工匠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掌握服饰装饰手工艺,如镶、嵌、滚、盘、绣、包等工艺的基本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传统制作工艺带动创新思维,实现技艺认识上的升华,从而寻找到贴切的设计语言对传统服饰进行设计创新。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服饰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促进高等艺术教育担负起传承人类文明和保护人类珍贵遗产的重任。由此可见,地方高等服装教育在课程构建中要体现艺术文化理论课程与手工艺实践课程承接与结合的合理性。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一方面,通过民族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内涵,了解传统造型规律和传统审美意识及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服饰手工艺实践课程吸收、消化理论知识,让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真实而生动、具体而深入。最终完成设计教学中“头脑—心灵—手”的密切联系。

2.3建立以传承、创新、推广民族服饰艺术为核心的产学研运行模式

以地方民族服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出发点,针对这种显著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根据所在区域对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获得支持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摸索服装专业产学研模式时,可以考虑确立“传承民族、时尚创新、营销推广”三位一体的市场化的工作室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工艺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和工作室的信息资源,将民族服饰艺术理论课程以立体式结构展开,通过其他课程如服饰工艺课程、设计课程、展示课程、品牌课程等的加入,实现对民族服饰的创新和推广。在教学中产生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转让、新设计研究与开发等形式,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联系。通过工作室的外务联系直接回馈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作品在市场运作中不断改进创新,完善专业理论课程的更新。以服饰配件课程为例,根据工作室反馈的市场需求进行指定民族风格的设计教学,然后将设计作品以系列形式推向市场。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实践环节更加贴近市场发展需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丰富并验证民族服饰理论课程的相关成果。

3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