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0 09:03:49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1)

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包括机动车维修企业经理人(含企业管理负责人,下同)、价格核算员、业务接待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其他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总检验员、质量检验员、机修、电器、钣金(车身修复)、涂漆(车身涂装)和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作业人员(指机动车维修企业内部设立的车辆二级维护竣工检测线从业人员,下同)。其他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包括轮胎维修技术人员、汽车美容维修技术人员等。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全省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具体负责全省机动车维修企业经理人考试发证和质量总检验员资格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除质量总检验员外的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价格核算员、业务接待员及其他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考试发证工作。

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考试组织

(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向社会及时信息,内容包括:考试计划、报名条件、考试内容、考试科目、时间和地点。申请或增加从业资格考试类别的考生,应该向其户籍地或者暂住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二)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应该按照全省统一的考试大纲、考试题库、考核标准、考试规范和程序组织实施。其中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两部分;机动车维修企业经理人、价格核算员和业务接待员从业资格考试只进行理论考试。

(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考试结束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考试成绩;成绩合格的,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四)已取得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必须定期参加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记录作为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诚信计分考核的重要内容,存入管理档案作为到期换证的依据。具体办法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三、资格条件

申请参加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企业经理人

1、高中以上(含,下同)学历;

2、熟悉机动车维修业务,了解机动车维修专业知识及相关标准和规范,掌握机动车维修相关政策、法规规章等规定,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二)价格核算员

1、高中以上学历;

2、了解机动车维修业务和相关政策法规,熟悉机动车维修服务价格的政策和标准,掌握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零配件的计费方法。

(三)业务接待员

1、高中以上学历;

2、三年以上机动车维修工作经历,熟悉机动车维修检测作业;

3、具备丰富的机动车技术状况诊断经验,掌握机动车维修服务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

(四)技术负责人

1、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

2、熟悉机动车维修业务,掌握机动车维修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

(五)质量总检验员

1、取得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证2年以上(含2年);

2、取得与承修车型相适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六)质量检验员

1、高中以上学历并取得机动车维修机修工或电器维修工从业资格证2年以上,或取得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初级(含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水平)证书;

2、取得与承修车型相适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并有2年以上驾驶经历。

(七)机修、电器维修技术人员

1、取得初中以上学历从事相应工种维修工作3年以上,或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中职以上学历从事相应工种维修工作2年以上,或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高职以上学历从事相应工种维修工作1年以上;

2、熟悉所从事工种相应的维修技术和操作规范,了解机动车维修的相关政策法规。

(八)钣金、涂漆技术人员。

1、初中以上学历;

2、熟悉所从事工种相应的维修技术和操作规范,了解机动车维修的相关政策法规。

(九)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技术人员

1、高中以上学历;

2、总评员应取得机动车维修或相关专业中职以上学历或机动车维修质量总检验员从业资格证;引车员应取得与承修车型相适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并有2年以上驾驶经历;外检员应取得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证;

3、熟悉所从事工种相应的检测技术和规范,了解机动车检测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四、考试内容

(一)初考

考试模块有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模块(A)、技术质量管理模块(B)、检验技术模块(C)、机修模块(D)、电器维修模块(E)、钣金(车身修复)模块(F)、涂漆(车身涂装)模块(G)、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模块(H)和企业经理人模块(I)、业务接待模块(J)和价格核算模块(K)等。

1、企业经理人考试内容:模块A和I;

2、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考试内容:模块A、B必考,模块D、E、F、G选考其一;

3、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考试内容:模块A、C必考,模块D、E、F、G选考其一;

4、机修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D;

5、电器维修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E;

6、钣金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F;

7、涂漆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G;

8、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人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H;

9、业务接待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J;

10、价格核算员考试内容:模块A和K。

(二)补考、增考

对于考试不合格的模块,模块中的理论和实操成绩应分别记分,如某学员在机修(D模块)理论成绩合格,实操成绩不合格,只需补考D模块中的实操考试。

已获得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需要增加相应从业资格类别的,应向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增考相应模块。例:已获得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的人员,要增加技术负责人从业资格类别,只需增考技术质量管理模块(B模块)即可。

从业资格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一年,考试成绩逾期作废。

五、考试管理

(一)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全省从业资格考试点条件的制定及考试点评审;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考试点的规划设置。考试点筹建到位的,由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省局组织审验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二)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考试考评员培训、考核、发证等资格管理;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考评员的选送及考评专家库的建立。

(三)考试点审验合格、考评专家库建立完善的地市即可开展相应工种的考试工作。

(四)结合当前交通部题库、考试软件未的工作实际,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工作采用分步走原则进行,过渡期内理论考试可采用笔试形式;待题库和软件到位后即统一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证件管理

(一)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证全国通用。

(二)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证的印制、编号、发放和管理,按照《福建省运输管理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证换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运管车辆〔2008〕*号)执行。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输电线路;停电检修

1.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集中检修是把隐患排除、大修、技改、小修、改建等生产、运维与外单位基建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平衡、统一运转,避免重复停电、反复操作,提高电网安全水平、设备可靠性和作业效率的一种检修模式。

1.1专业管理的理念

强化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推进运检集约化、装备标准化、行为规范化,全面提升生产精益管理水平和生产工作绩效,全力确保XX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集中检修,要始终坚持一个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止发生人身、电网、设备三类事故,做好安全管理。

(2)集中检修,要紧紧围绕两个原则:一是尽量减少电网非正常运行方式时间,二是减少工作人员现场作业时间。

(3)集中检修,要落实责任制,落实作业安全工作质量,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不得多头责任,虚化责任。

1.2专业管理的技术原则

设备检修,包括“检查、修理”两项内容。检修应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的原则,根据运行巡视、检测和在线监测等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各类异常,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按设备状态进行设备检修。

2.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主要流程说明

(1)成立组织机构,坚强的组织保障集中检修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集中停电检修一般涉及大修、技改、迁建和设备预试定检等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多、作业量大、施工难度大、持续时间长,所面临风险高。多次现场查勘,经过充分论证与评估,积极运用集约化管理理念,整合公司资源,实施集中停电检修模式,成立组织机构,统筹指挥集中停电检修工作,对现场安全管控、施工质量、设备配置、后勤保障、文明施工、宣传报道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详细部署。

(2)前期施工准备阶段,提前谋划、精心准备是集中检修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根据年度集中停电检修计划安排,对集中检修线路所涉及的大修、技改、迁建项目及配合停电跨越工作逐一排查、清理,并督促相关项目责任部门单位充分做好输电线路停电检修前的施工准备,包括工程所需物资招标采购、现场基础施工、铁路部门及地方用户电源线路等涉外协调工作准备,同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提前做好工程技术准备,事先制定好完善的工程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并事先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使其熟悉。

(3)现场实施阶段过程管控,细化落实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是集中检修顺利完成的安全保证,施工期间,全体参建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严格“四做到”:一是做到进度管理到位,精确时间控制,前紧后松的控制进度,每日收工后由管理人员主持召开各专业协调会,总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布置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及时调整技术管理工作重点,合理调配作业人员,做到不窝工、不超时,使现场始终处于可控、在控、能控之中;二是做到监督检查到位,公司领导带队蹲点明察,车间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查纠违章,全力保障施工安全;三是做到后勤保障到位,统一严格管理,设专人负责施工作业人员饮食、住宿和车辆保障,全体施工作业人员集中住宿于各施工现场附近场镇,每日按时起床,准时开工,赢得了有效作业时间;四是做到集中验收到位,确保健康投运,编制执行设备标准化验收卡,集中技术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实现设备检后“零缺陷”,确保设备健康投运。

2.2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成立以公司负责人为组长的集中停电检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长由公司运检部主任担任,对整个集中检修现场工作进行总协调,协同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应急处置工作。为确保集中停电检修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对每个工作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和有准备,根据输电线路工作特点按职责划分在现场指挥部设置以下工作组:

(1)工作计划协调、技术指导工作小组:负责集中停电检修期间停电工作计划协调,综合各方因素尽最大可能优化合理停电工期。

(2)线路大修、技改工作小组:负责结合本次大修、技改项目工作实际负责编制详细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配合运检部积极做好集中停电检修各项验收投运及投运前设备异动工作。

(3)安全监督工作小组:负责组织集中停电检修工作的安全督查工作并审核安全措施,认真落实检修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时对现场违章情况予以制止、考核。

(4)电网运行及变电运维工作小组:负责积极与调度及重要用户加强沟通联系,对电网运行安全起关键作用的线路或变电站,提倡日检修、夜恢复的检修模式,事先优化检修条件下的电网运行方式,并做好针对性的事故预想。编制高效、安全的倒闸操作方案,对检修方式下的关键设备、线路和断面,要加强巡视和检查,必要时组织特殊巡视及红外测温工作,发现缺陷及时汇报处理。同时根据电网非全接线方式恢复部分变电站有人值守模式。

(5)质检、监理工作小组:负责集中停电检修工作所有项目全过程现场跟班检查及质量控制,并审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危险点分析的准确性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等,同时参与各项工作检查验收。

2.3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各级、各职能部门、各工程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职责,确保工程各项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每一个质量控制环节;加大对各关键环节的管控,保障管理工作到位。

(2)广泛动员、精益管理:全员动员开展评先活动,形成比贡献、比速度、比管理、比质量的建设氛围;从资金、计划、物资采购、技术标准、工程实施、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全面精益管理。

(3)强化管控、全面管理:检查落实管理重点工作,明确全过程管理措施;加强设备质量管控,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设备采购、监造、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管理,落实施工质量责任,推广应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加强工程验收管理;加强工程质量考核评价。

3.评估

采取输电线路集中停电检修管理模式使输电线路的检修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提高了企业制度化、精细化管控水平和企业集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实现企业安全经济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提供助力,进而说明此专业管理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生[2005]173号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

[2]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4]Q/GDW174-2008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

[5]国家电网生(2008)269号国家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机电运输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机电运输技术进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机电运输系统安全、科学、合理、经济运行,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机电运输管理的原则是:坚持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不断提升机电装备水平。

第三条机电运输管理的范围是:机电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管理、供用电管理、矿井运输管理、机电配件管理、机电运输标准化管理、机电应急管理等。

第四条本制度制定的依据为:工作计划、技术措施、统计报表和有关技术资料。

5、负责机电运输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协助机电矿长(经理)开展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6、协助机电矿长(经理)搞好业务范围内的节能工作,并督促分管部门认真履行其节能管理责任。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设机电部(科),各单位机电部(科)是本单位机电运输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机电运输综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机电运输方面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制订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并督促实施。

2、负责机电技术、机电设备、供用电、矿井运输、配件、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机电应急等工作的落实。

3、参与机电运输方面的远景规划、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负责机电专项资金计划的编制、机电专项工程的设计及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4、负责机电运输专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5、参与机电运输事故的抢险和调查工作,定期对机电、运输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考核。

6、负责设备、配件计划的编制与审核、到货验收、签单入库、发放审批、现场使用及回收工作。

7、负责制定电力消耗定额和配件消耗定额指标。

8、负责编制供电、设备、配件的月、季、年度报表,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9、负责机电运输图纸资料的填绘,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10、建立健全机电管理档案。

第十二条各单位机电部(科)应设部(科)长一人,副部长(主任工程师)及专业技术人员若干人,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实行业务分工管理。

第十三条各矿井必须设电气、电缆、设备、油脂、胶带、小型电器及防爆检查专业化管理小组。

1、电气管理组

①电气管理组由1—3名专职或兼职机电技术人员组成,组长由部(科)负责供用电管理的技术人员担任。

②电气管理组负责绘制井上下供电系统图及各种保护的计算、整定、测试检查,负荷审批工作。

③各种保护的计算、整定、测试和检查,必须有整定计算资料、测试检查数据和记录。

④负荷增减、系统改变前应向电气管理组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按批准的容量、接线方式和地点接用,并及时对相关图表进行修改。

2、电缆管理组

①对矿用电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负责收、发、修补、试验等工作。

②电缆管理实行图牌板管理,做到条条电缆有编号,电缆帐、卡、物、板四统一。

③及时了解全矿电缆使用情况及负荷变化情况,确保备用缆线数量充足。

④对修补后的电缆必须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⑤电缆修补用材料必须与原电缆材料性质相同。

3、设备管理组

①负责设备选型、计划编制、调配、验收、报废、租赁及大修理管理。

②设备帐、卡、物、牌板管理做到“四对口”,逐步实现微机化管理。

③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

④按时编制并上报设备报表。

4、小型电器管理组

①小型电器管理组负责井下小型电器设备及特殊机电器材管理,为管、修合一的专业化小组。

②小型电器管理组负责小型电器的统一领取、发放、回收、修理、安全检查和信息资料等管理。

③小型电器设备实行编号管理,必须做到账、卡、物、板四对照。出库、修理、发放手续齐全。对修好的小型电器必须确保完好和防爆性能,严格验收,并填写检修合格证和入井许可证。

④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和使用地点,作到日清月结。每季度进行一次帐、卡、物、板校对,每年组织一次设备大清查。

5、防爆检查组

①防爆检查组由3-5人组成,防爆检查员必须由责任心强,熟悉技术业务,从事煤矿电气工作时间不少于二年,并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人员担任。防爆检查组由机电部(科)管理,组长由机电矿长指定。

②负责对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的防爆性能进行检查、验收,签发电气设备入井合格证。

③防爆检查组应不定期对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进行抽查,每月必须进行一次防爆性能检查,健全检查记录,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④防爆检查员检查实行区域设备包机制,检查后必须如实填写记录。发现隐患时使用隐患整改通知单形式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处理。

⑤各区(队)应配备一名专职(兼职)防爆检查员,配合防爆检查组工作。

⑥每月由机电部(科)组织召开一次防爆例会,通报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

第十四条各矿井根据业务划归情况,由对口单位制定配件、油脂、胶带专业化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强化管理。

第十五条各(区)队应设分管机电的区(队)长和机电班(组)长,负责抓好本区队、班(组)的机电运输现场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各种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应建立的主要规章制度、图纸和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规章制度

(1)设备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2)小型电器管理制度

(3)钢丝绳安全检查制度

(4)四小缆线管理制度

(5)修旧利废制度

(6)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7)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8)设备包机制度

(9)矿用机电产品入库验收制度

(10)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11)领导干部上岗查岗制度

(12)机房、硐室交接班制度

(13)人车运行管理制度

(14)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制度

(15)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6)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强制推行制度

(17)设备准入制度

(18)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19)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20)机电设备管理办法

(21)供用电管理办法

(22)机电配件管理办法

(23)供排水系统管理办法

(24)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管理办法

(25)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办法

(26)通讯系统管理办法

(27)机电运输专业隐患排查与整改办法

(28)井下信号联络使用规定

(29)运输管理规定

(30)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31)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32)主要机电运输设备强制检修强制报废标准

(33)矿井机电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实施细则

(34)矿井运输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实施细则

(35)矿井主要机房(硐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实施细则

(36)机电工种岗位责任制

(37)机电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图纸

(1)排水、压风、供热等管路系统图

(2)井上、下通讯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

(3)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3、技术资料

⑴设备使用说明书

⑵调试安装验收单

⑶试验记录

⑷设备历次事故记录

⑸设备历次性能测试和关键部件探伤记录、分析报告处理及改进意见

⑹设备大修及技术改造记录

⑺设备履历簿和技术特征卡片

⑻大型设备安装图纸;易损配件图册

⑼各种机电设备台帐、检查、维修记录

⑽检修项目与计划、检修任务书和各种记录、资料、图纸和检修总结

⑾安全活动记录及事故分析报告

⑿质量标准化检查、考核、评级资料

⒀职工考核、奖惩、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资料

⒁职工培训计划及培训总结

⒂上级文件贯彻执行情况备忘录

⒃各项机电工程设计、施工资料

4、试验报告

⑴人车试验报告

⑵主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

⑶提升机性能测定报告

⑷主压风机性能测定报告

⑸主排水泵性能测定报告

⑹固定设备主要部件探伤报告

⑺电机车年审报告

⑻各种电气试验报告

⑼防雷接地测试报告

⑽钢丝绳及连接装置检验报告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4)

1拓展范围,完善标准化作业体系

精细化管理是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判断、考察评估,使无形的管理变为有形。致力推行标准化作业是近年来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在强化管理上的重要举措。继全面开展通信设施巡视标准化作业取得初步成效后,为进一步拓展标准化作业覆盖面,提升通信专业整体运维能力,陆续在通信工程验收及通信日常检修等方面推行现场作业标准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成效。经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涵盖通信设施巡视、检修、验收3大类、7大项、85种作业指导书的一整套通信专业现场作业标准化体系。

1.1巡视作业标准化通信设施的日常巡视工作是运行维护的基础。多年来,通信专业人员在日常巡视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专业管理精细化和现场作业标准化的要求,还存在巡视内容简单、效率低下、质量一般,安全预控措施不到位等不足。为认真做好通信设施的巡视工作,推动通信运行维护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到位、监督到位,2006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的要求,开展了通信厂站和通信线路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试用、修改和完善,涵盖了所辖54个通信厂站(通信中心站、微波站、所有变电所通信站、部分直属单位通信站)、4类通信线路(ADSS光缆、管道光缆、普通自立杆光缆、与电力杆同杆架设普通光缆)的巡视现场标准化作业。通过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完善了相应的安全预控措施,明确了作业人员的要求。针对现场作业对象进行了有效的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实现了现场作业工作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安全责任清楚,保证了人员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和监督到位,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

1.2验收作业标准化通信工程的验收把关直接关系到通信设施运行维护的质量。多年来,由于通信工程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明确的验收标准,工程验收也只能凭经验进行,给通信设施运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2006年,随着管理体制的改变,运行维护和工程建设实施分离。为进一步规范通信工程验收项目、内容和要求,提高通信工程验收质量,确保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开展了通信厂站及通信线路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试用、修改和完善,涵盖了5类通信设备(传输设备、配线设备、电源设备、图像监控设备、防雷接地和环境)、7类通信线路(通信管道、管道光缆、架空光缆、ADSS光缆、OPGW光缆、局站光缆、光缆传输特性)的现场验收标准化作业。通过与工程施工部门、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在各类通信工程验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通信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3检修作业标准化通信设施的日常操作、测试等检修工作是运行维护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由于通信设备的复杂性和种类的多样性,通信专业人员熟悉设备的程度和操作设备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通信设施检修作业缺乏专项学习和培训,作业人员对作业程序和各项安全、质量要求掌握不够,对标准、规程理解不深,导致作业质量一般,一次正确率低下,给运行设备带来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高通信设施的检修安全和检修质量,逐步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体系,在通信设施巡视及通信工程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上,编制了通信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涵盖了通信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网络设备、电源设备、光纤测试等5个方面的现场检修标准化作业。通信设施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符合检修实际,明确作业要求,统一作业标准,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强化作业人员对检修作业的整体认识,提高了现有通信人员的作业能力,为提高通信设施的运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该作业指导书已成为通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资料,有助于提高通信人员的技能水平。

2注重细节,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

通信专业的日常工作是由基础性工作、临时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协工作等多种方式构成的复合体,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本着“精细化”的宗旨,在实践中关注细节,扎扎实实地开展通信专业的基础性工作。

2.1运行分析制度化为加强通信系统运行管理,自2006年开始,坚持开展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运行分析活动,并制定了《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系统定期分析和统计评价制度》,对通信系统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的内容、形式、职责和周期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定期组织召开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运行分析会,对通信的传输网、信息网、交换网和各类支撑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月度运行检修工作及相关技术改造、大修、科技和基建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提出下月度的通信工作计划及相关安全预控措施。通过缺陷统计分析,找出通信系统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总结每月通信设施的巡视情况,对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点进行分析并安排处理。在月度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的基础上,实行了通信系统安全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全局各相关业务部门和单位发送。通过通信系统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活动,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解决了通信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加强了专业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进一步确保整个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2.2缺陷管理流程化加强通信设施的缺陷管理,是提高通信设施运维水平、提升通信设施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工作实际,重新修订《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了缺陷处理的职责、缺陷分类、缺陷性质、处理期限和管理流程。通信系统缺陷分传输设备、网络设备、交换设备、光缆线路、电源设备、网管系统、配线(布线)系统、图像监控、辅助系统和其他等10大类。结合通信专业的运行分析活动,对缺陷的处理情况和遗留问题按照缺陷的性质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技术措施,落实相关整改方案,明确消缺期限和责任班组。严格执行《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重点完善通信设施的故障预防机制,从建立完善“缺陷闭环”这一细节入手,对通信设施实行全面缺陷流程管理。加强通信设施的运行监控,使通信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了通信网的安全运行。

2.3设备定级规范化根据《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施定级管理制度》,在深化缺陷分析、强化缺陷管理基础上,结合通信系统运行分析情况,对通信设施试行了定级管理,总结评估运行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报告。根据近3年来通信设施在运行和检修中发现的缺陷,经综合分析,以年度中的最低等级进行评定,定级的112个通信站中,一级通信站70个,占62.5%;二级通信站37个,占33%;三级通信站5个,占4.5%;总完好通信站107个,完好率91.5%;定级的145条通信线路中,一级线路129条,占89%;二级线路7条,占4.8%;三级线路9条,占6.2%;总完好线路136条,完好率93.8%。通过对通信设施的定级管理,初步掌握了现有通信设施的健康状况,为下阶段开展通信设施状态评估和状态检修打下基础。2.4基础普查常态化根据通信设施年度巡检计划,结合通信GIS系统的维护要求,每年对通信设施的基础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将通信设施基础资料普查纳入常态化机制。结合通信厂站设备巡检工作,及时对配线系统进行清理和核对,确保配线资料的准确性。结合通信线路的巡视工作,重点对光缆接续盒的位置进行定位和核查,并对普通架空光缆与主要道路、航道、铁路等重要交跨地段进行测量和记录。2008年共完成59条普通架空光缆线路的715处交叉跨越统计。结合通信光缆备用纤芯的测试工作,重点对备用纤芯的传输指标进行监测统计,全面掌握通信网架的纤芯可用率。通过对通信设施基础资料的普查,积累了大量的运行数据,确保了现场设备与运行资料的一致性,全面掌控了运行设备的动态情况,为通信设施维修和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3状态检修,促进专业管理水平提升

精细无止境,只有在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之中,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随着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面临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结构老化的问题。为使通信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大电网、融入于大生产,提升通信专业的管理水平,2008年,在通信线路传统检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推行状态检修的要求,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借助大量通信线路检修和测试等运行数据,借鉴湖州电力局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经验,提出了“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的管理思路。通过对通信线路单元状态量的收集,汇总了大量基础资料,在对多条典型通信线路进行状态评价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根据《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编制“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细则”模板,依据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情况,制定初步的状态检修策略和实施计划,实施了《电力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细则(试行)》和《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细则(试行)》,开展了电力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依据状态评价的结果,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动态制定通信线路的巡视、检修策略,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状态检修”模式。通过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延长了通信线路的检修周期,提高了检修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实现了通信线路设备“健康管理”创新模式,同时也提高了通信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检修效率。

(1)以状态评价为核心。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是根据通信线路的特点,设定通信线路的线路单元及单元状态量,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通信线路的整体评价,确定通信线路的健康状况。依据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的结果,根据通信线路不同状态,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按工作性质、内容及工作涉及范围,动态制定通信线路的巡视、检修策略。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是将通信线路功能和作用相对独立的同类设备分为基础、杆塔、线缆、光纤传输性能、金具、附属设施和通道环境共7个线路单元,再根据通信线路的原始资料、运行资料、检修资料及其他反映通信线路状况的各种技术指标、试验数据和运行情况等参数构成通信线路的状态量。根据状态量对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4个劣化等级,再根据权重系数设置状态量的扣分标准。通信线路的每个单元根据此标准进行单元状态量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通信线路的综合整体评价,最终确定属于“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中的何种状态。

(2)以状态检修为手段。通信线路的传统检修模式是在“预防为主、抢防结合”的方针下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维护”,主要还是以故障检修和应急抢修的被动检修模式为主,而通信线路状态检修则打破了通信线路传统的被动检修模式,依据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的结果,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根据通信线路“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的评价结果,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相应制定D,C,B,A4类检修策略。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策略既包括年度检修计划的制定,也包括缺陷处理、不中断业务的测试维护等工作,检修策略根据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通信线路状态检修比传统的计划检修、故障检修更符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是通过不同的诊断手段摸清通信线路的现状后才决定检修内容,根据通信线路的技术状态及运行要求,提前或推迟检修周期,增加或删减检修项目,真正实现检修目的,并具有最大的经济技术效益。显然,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是一种科学、合理、经济的检修模式,对提高通信线路运行可靠率、降低通信线路检修损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符合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推行实施电力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是强化标准化作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又一突破和创新。这种成功的通信线路检修模式,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背景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通信线路状态检修要求检修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即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新的要求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自觉性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在通信线路运行、故障处理和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以确保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在目前企业减人增效的大环境下大幅度提高了现有通信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为提高通信线路的运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设备检修;检修系统;电网系统;建设方向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19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099

电力行业技术要求很高,这造成了电力行业的设备的修理技术要求变高,复杂和高昂的维修费用对电力公司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为了节省开支就需要摒弃以前那种传统的按照时间规律,定时定点的检修策略,而是应该运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先进理念,帮助企业节省资金。输变电设备状态的检修是日常设备运行过程中,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出不同的判断,并制定出是否需要设备停电检修计划的一种检修方式。这种新型的检修方式对于原始的检修方式有着较大提升,帮助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停电时间,为企业和用电单位都提供了方便的服务。

1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概述

1.1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概念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是在输变电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一种判断。根据判定结果在考虑是否需要对输变电设备进行检修,如果需要检修又应该运用哪种检修手段。这种模式是对传统检修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对设备的使用期限和使用效果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对于设备的工作质量时间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使检修的费用和人工成本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减少和控制。这是在科学技术进步下带来的新模式,电力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和接触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利用到现有的设备网路,帮助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体系和技术的完善。现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非常安全可靠,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接收到输电设备运行过程实时传输回来的各种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汇总。保证企业提早发现故障问题和可能发生故障隐患,让企业可以早做准备,做好后期维修或者更换的计划准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

现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电力的使用。在民用和工业上对于电力的使用只会越来越多,所以这对于我国的供电网络的挑战是严峻的。更多的供电设备的使用也给老旧的定期检查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水平的落后和不断增加的电气设备数量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不能按照传统规章对于供电设备定期检测和修理,这样会造成整个供电网络体系的破坏和损失,让某些设备因为长时间得不到修理而报废或者某些设备的多次返修。在这疲于抢修的时候就使真正需要修理的和维护的设备得不到有效的维护,没有时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检修体系帮助检修工人可以检修到所有的设备,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企业需要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和人员制定出符合企业情况的流程化作业。

保持不断学习调整的状态,对于检修的数据需要留底汇总找出其规律,在机器出现明显的事故或异常问题前,就做好预防和预备机制,并研究和建立好后期需要的修理和保养方案。如果可以长时间地实行真正高效率的方案对于整个供电体系的使用寿命和状态都是有非常多好处的,主要体现在这四点上:(1)在日常设备的设备状态检修,可以通过状态了解设备需要检修的必要性,从而减少停电检修次数;(2)在运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为供电系统降低了停电检修对于设备和用电户的损失和伤害,进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使用整个供电系统保质稳定的运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口碑提供了助力;(4)减少了供电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增加安全系数。高压电是高危行业,减少了检修次数对于供电修理的技术人员也是一种帮助。

2 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核心

保持设备状态检测的核心关键在于建立核心制度。从制度上完善和保证好设备状态检修的规范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设备状态的检测保证设备的安全。对于日常监控到的数据,需要对设备状态的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化认定。仔细研究各项数据指标对应设备的问题,然后统一规划好,并做好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给出专业的处理意见。帮助供电企业发现潜在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方案,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这是设备状态检测的最终目标,所以设备状态检y的数据是否正确和全面,将会直接影响设备的修理和预备设备更换的重要问题。如何更快更好地了解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就是所有问题的基础,要合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和高科技产品保证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共同参与,在利用输变电设备的决策系统帮助快速准确地分析那些技术传回来的数据,并得出结论。这个决策系统的运用需要前期长时间对于信息的识别和收集,需要企业在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做好收集工作,这样在真正运行的时候有相关的历史数据参考,为检修工作提供便利。在这个电子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实时网络监控系统已经运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设备状态检修的工作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运用好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对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是有帮助的。

3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系统建设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

 

一、推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思路

制定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为确定状态检修的发展方向,加强工作的整体规划,根据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我提出了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工作标准,实行以计划检修为主、状态检修为的检修管理模式,重点放在线路状态检测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上;第二步持续推进状态检修模式,提高监测手段,合理调整试验和检修周期。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资源、搞好常规测试和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不断采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新技术,提高对线路状态诊断的水平,逐步改变到期必修的传统检修方式,实现状态检修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步逐步完善各种监测手段,完善知识库,完善状态检修智能诊断系统,状态检修检修方式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作用,实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检修模式;形成精炼、高效的检修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为加强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测诊断小组,实现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分离。状态检修领导小组由公司生产副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决策和指导。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小组由线路工区主任为组长,负责根据技术监督数据、状态监测数据和设备性能检验报告,决定设备检修时间、周期以及项目负责人等。状态检修监测诊断小组成员由线路专职、技术员、班长、组成,负责提出状态检修建议,制定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审查检修工艺,对检修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制订完善状态检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与传统计划检修管理模式相比,设备状态检修是一项更为科学、更为严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要制定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标准、检修实施细则、状态诊断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编制设备状态诊断标准、设备状态评定分级与检修策略等多项技术标准,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时对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为推行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是在对输电线路各种状态单元通过完善、先进的监测系统及其他途径获得各种状态信息后,进行状态诊断,依靠各种可靠性评估方法确定检修决策。(二)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

制定科学的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形成具有自身管理特色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自身管理特点,按照状态检修对企业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原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以计划检修、状态检修、事故检修、改进检修相结合的线路检修管理模式。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主要经过以下四个子程序形成闭环管理。论文大全。

1.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编制检修建议书。线路诊断组根据线路巡检、状态监测、技术监督等工作情况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季度检修评估结论,编制上报年度线路检修建议书,明确线路定期养护工作计划、线路检修建议及相关检修费用估算等事项。

2.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按照“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方针,根据线路在可靠性、安全、费用及效率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将线路分为若干等级。对应线路等级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通过对线路分级,制定检修方式,不仅能减少检修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3.严格执行线路季度检修计划。线路检修部门根据线路检修管理标准、质量验收管理标准,组织开展检修工作,并接受生产技术部相关专业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线路得到及时、到位的检修和养护。

4.进行季度线路检修评估。定期召开专业会,对照年度检修计划,对修前与修后线路运行性能参数的变化及状态,维护建议的执行情况、效果以及费用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为制定新的线路检修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现状态检修的闭环管理。

三、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施细则

1.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应试必试,试必试全”的原则,积极稳妥,慎重对待,杜绝漏试和失修,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2.根据目前线路现状,输电线路检修实行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线路“状态”评估和确定的依据,以日常运行维护巡视、检修情况、设备正常寿命周期等为主,以在线监测技术为辅。

3.执行本细则的前提是建立在线路定期进行状态监测及运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日常运行、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并及时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在检测和运行中发现异常,应视情况及时进行检修。并强调:对于带电测试工作(红外测温等)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并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

4.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以线路运行质量和检测为基础。必须加强常规测试工作,坚持长期积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的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定期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评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积极开发状态监测手段和新的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

5.加强检修的规范化管理,不断积累线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并积极开发新的状态监测手段和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线路每季度应进行一次状态评估。论文大全。

6.加强线路管理,严把施工、验收、投运关,使线路有一个良好的初始状态。35-110kV 线路每2 年应进行一次检修,视线路状况确定大修或小修。110kV 新投线路,一年内应测零一次。外绝缘水平未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应及时进行调爬,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已运行15 年以上的老旧线路,可视状况有计划地安排恢复性大修,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已运行10 年以上的接地引下线和接地极,应计划有选择性开挖检查,以后每隔5年进行一次,并视开挖检查情况安排大修或小修。论文大全。线路外绝缘已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定期测量盐密已有3年以上的实测数据积累,经部分线路试点后能提出指导清扫的控制盐密值,可按照盐密监测值合理安排清扫。否则,对污秽严重线路或区段,应在每年雾季前清扫一次,必要时安排落地清扫。

参考文献

[1] 高晶晶,赵玉林. 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5) .

[2] 陈乃仕. 现代电网防灾措施的构想[J]电力安全技术, 2007,(12) .

[3] 曾鸣,杨素萍,张峰,刘万福. 分散发供电与联网供电的经济性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 2006,(03) .

[4] 程明. 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系统(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04) .

[5] 杨卫东,徐政,韩祯祥. 电力系统灾变防治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06) .

[6] 韩民晓,肖湘宁,徐永海. 柔性化供电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08) .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煤矿机电;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096-02

1 机电运输管理薄弱环节分析

1.1 设备型号不统一

我国煤矿产品生产厂家众多,企业结构小而散,对于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每个厂家为垄断产品使用煤矿的设备再投入,保持设备样式和配件与其他厂家不统一,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90%以上配件不相匹配,导致维护技术跟不上,设备检测手段和职工应变能力不足,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管理。

1.2 设备选型不合理

部分煤矿企业采购权隶属集团公司,所有设备必须有公司统一集中采购,集团公司采购基本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落实采购,同一种设备在不同条件下运行,导致因机电运输不适应矿井使用,机电运输技术人员维护力量跟不上,不能有效发挥设备的运输、提升能力,设备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1.3 设备检修不到位

煤矿企业受国际煤炭市场的冲击,必须向节能、高效发展,目前煤矿企业均向现代化转型,减员提效、自动化、集控操作是煤矿企业求存发展的有效途径,设备长时间运转和职工操作技能不熟练都会对设备造成一定损坏,设备必须保证足够的检修时间,对设备的性能检测、完好检查必须做到全面、细致,日常加强设备维护能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不能哪坏修哪,随坏随修影响矿井生产,且给矿井安全管理带来隐患,特别是个别矿井年终赶产缩短正常检修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1.4 技术力量薄弱

机电运输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原煤和安全生产,部分煤矿机电技术人员没有经过职业学校专业培训,无法满足矿井设备的维护和检查,高端的检测设备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特别是有些矿井供电、提升设计不合理,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导致设备能力不能有效发挥,随着采掘的深入,生产能力的提高,机电运输系统的战线逐渐加长,一旦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发生事故,不仅影响煤矿生产,而且会严重威胁矿井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1.5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惩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6 培训教育不到位

机电运输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部分矿井没有达到结合实际进行培训,培训出现图形式、走过场,员工不能有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导致机电运输事故时有发生。

2 减少机电运输事故管理的建议

2.1 建立机电管理的不同格局

煤矿企业应根据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及生产布置,确定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能死板硬套使用一个模式管理;部分煤矿机电部门没有行政职权,机电管理只有机电矿长和机运副总主管负责全矿机电技术、设备管理,对全矿机电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导致出现管不过来、漏洞百出、隐患不断的现象,应成立专门的机电管理机构和管理部门,提升管理职权,定期组织机电运输设备检查与维护,有效发挥设备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生产影响、杜绝带隐患生产。

2.2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机电运输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因岗施教、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原则。把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员工应知应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作为加强“基本功”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抓实。通过实训基地仿真训练、模拟操作、互动交流等形式,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用学相长,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杜绝走过场的培训与考核方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2.3 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示范化推进

煤矿企业机电运输标准化上的投入和其他专业不同,其他专业只是在美化、亮化上能够体现出来,而机电运输专业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设备的运转总时间、维修次数、影响时间,设备的维护保养到位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减少设备的再投入,真正达到节支降耗的目的。煤矿企业应逐步完善机电运输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提高标准化意识,实行动态抽查和突击检查,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开展不同形式的标准化活动,先从树立示范化岗位、机电硐室样板工程,以点带面推动矿井机电运输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2.4 建立系统规范的精细化管理流程

矿井机电运输要推行微机管理,建立机电现代化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机电管理工作中,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设备管理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的质量。对矿井各单位大小设备摸清家底、摸清资源、科学预算、高效使用,要通过“机电信息化”,确保基础平台建设为以后机电管理现代化开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使设备购置、修理、资金结算都非常规范化,做到设备数量清、状态明、属性准,账、卡、物、牌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