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输电技术论文

输电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7:26

输电技术论文

输电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讨论

目前,数字化电视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电视节目。数字电视实现电视节目播放的原理是:利用数值信号,在演播现场到发射端再到传输的过程中,进行采样和量化,然后形成编码,最后以二进制数字在电视荧屏上完成电视节目的播放。数字电视系统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切实需求,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网络互动以及软件下载等功能。要想数字电视在以后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就需要很好的掌握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并不断对该技术进行改进。

1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特点

(1)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靠度更高,原因是数字电视信号是通过多次采样、量化及编码后处理得到的。即便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杂波的干扰,但仍可以用错误编码技术对在额定点评的可控范围内的干扰波进行及时纠正。(2)数字电视设备方便储存信号,而且对信号强度和时间没有要求。(3)信号传输的有效性较高。将来,单频网络技术将主要运用于数字电视信号的传播。

2安装和应用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技术

2.1安装卫星接收设备工序

在卫星接收设备安装前,有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安装设备的说明书仔细阅读,熟悉了解每个部件的使用用途,如图1为卫星接收设备。一是,在接收天线、高频头安装过程中,应该固定住连接接收天线、底座,之后连接上所有高频头和接收机间的电缆。二是,安装接收机。在安装之前需要接通接收设备电源,之后将在电视机与接收机之间安装音视频线。三是,调试接收机,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调试说明书内容全面掌握,之后严格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展开调试。

2.2应用卫星接收设备的可行性

在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中,卫星接收设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卫星接收设备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有线数字电视是否可以正常运作。在近些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有线数字电视遍布在全国各地,以前的接收设备已经很难满足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要求,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需求,卫星接收设备应运而生,得到了各地区人们的普遍认可。卫星接收设备既可以在各个地区中发送已经接收的信号,也以发送速度极快被人们所肯定。

2.3维护卫星接收设备注意事项

(1)检查设备里的连接件。在安装卫星接收设备中,连接件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如果连接件出现松动或者变形情况,那么卫星设备就不能正常运作。所以,有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检查与维护连接件。同时,在螺丝表面上有锈蚀后,有关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处理螺丝,进而确保卫星接收设备能够正常接收到信号。(2)检查馈线与高频头之间的连接。在这项工作进行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适度的调整卫星接收设备,进而保证卫星接收设备能够及时接收到信号。在调整卫星天线之前,有关人员需要对如何安装天线进行了解,之后遵循相关标准实施调整。同时,在调整前,有关人员需要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天线出现故障,之后,采取可行的解决措施。

3安装和应用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3.1安装数字电视

安装对于后期的维护非常重要,所以,在安装有线数字电视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在连接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中,机顶盒上的信号接入线必须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破损情况,应及时换一个新的电缆线。通过调查发现,若是信号接人线是旧的,则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就难以保障正常运作。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防止塑料式的插头线使用,进而避免脱落引发故障。在分接电视信号中,必须要做好分支器选型、分配器选型工作,进而提高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作效率。

3.2应用数字电视

传统模拟电视与有线数字电视对比而言,前者很难接收到数据信号,必须辅助机顶盒才可以,而机顶盒具有占据空间大、接线复杂等不足,已经逐渐被家电市场淘汰。而数字一体机自身内置中包括数字电视高频头,可以直接接收到数字信息,不需要使用机顶盒,之后将接收数据、解码数据、显示数据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三模式、全数字”的电视播放模式,也正是因为这一使用优势,有线数字电视彻底淘汰了传统模拟电视,成为了各地区人们购买家电的首选。

3.3维护数字电视两种故障的方法

(1)零星用户故障的维护。这一故障会严重影响着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有效运作,所以,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尽可能降低零星用户故障的发生率。大多数零星用户故障的产生都是因为接人电压值太低而造成的,通常会出现线路接触不良的状况。在进行这项工作中,需要检查好故障所在之处,在明确故障位置后,再展开相应的处理。如:可成立检查故障小组,并且为用户开设固定的咨询热线,全天二十四小时内为用户服务,一旦有用户反应有问题,故障检查小组就需要及时检测用户的有线电视,在找到引发故障的原因后,针对性的解决,保证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继续正常使用有线数字电视。(2)局部点片出现故障。这一故障先要深入研究局部点片故障中的线路,在检查中对接触不良、导体霉断等方面进行排查,特别是要光发射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检查,在检查中,维修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导致局部点片故障发生的原因全面了解,并且还需要明确解决好这一故障的各种方法,进而保证完善解决这一故障。

4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在普遍推广和使用有线数字电视下,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而且也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在开阔人们知识视野的基础上,也帮助人们更好的享受了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字电视企业不能因为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还需要对数字电视深入研究,对数字电视技术不断改进与完善,以便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作者:李晓光 单位:山西广播电视无线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谭志远.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01):230.

[2]刘兆杉.浅谈实现移动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有效方式[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2):256.

[3]杨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6(19):65-66.

[4]刘晓丽,陈占国,胡朝晖.试谈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2):57-58.

输电技术论文篇(2)

在放线施工过程中,张力与牵引现场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①交通要求,保证张力设备、牵引机能快速运输到施工现场;②施工场地要求,施工场地面积(也包括地形、地质等自然因素)必须符合施工的基本要求;③相邻的直线塔可进行轮临锚,但必须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基础。在场地布置过程中,张力机与牵引机必须处在中心线上,进出口与临塔的角度差必须控制在15°以下。牵引机、张力机、钢丝绳卷车、线轴架等设备必须按说明书进行锚固操作,施工之前要对设备进行二次检查。

2输电线路展放

2.1初导展放方法

施工过程中,可利用热气球、直升机等工具进行空中展放。在展放过程中,可根据飞行器实际飞行能力,实施分段展放,保证初导可逐基降落在塔顶,并通过人工干预将初导移放在线滑车内,将各初导线连接在一起,保证施工过程的连贯性。除空中展放外,可在地势平坦的区域进行地面铺放。通过将轴导引绳分散放置到各个施工点,人工铺开轴导引绳,并在输电塔上设置线滑车,对相邻的两座输电塔(导引绳)进行连接。锚住导引绳,在指定位置回收导引绳,保证导引绳可上升到预定高度,在锚绳后开展下一步工程。

2.2中间导引绳展放

中间导引绳展放过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逐基展放导引绳,以初导牵放二导、二导牵放三导的方式逐基牵放,保证牵放绳可满足工程要求。其次,逐条牵放导引绳,并做好标记。最后,以空中展放方式牵放导引绳,并逐条牵出多余导引绳,除留下一条用于工程建设之外,所有引导绳必须转移至放线滑车内。有一点需要注意,通常是将小规格引导绳用于大规格引导绳的牵引工作,在引导绳展放过程中,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展放工作。

2.3牵引绳展放

在牵引绳展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初始设定工作,同时不同型号绳索的转换都应在指定的滑轮车中完成。其次,通过采用小牵引机、小张力机配合的方式,保证牵引绳的带张力能够得到展放,操作方法与导线张力放线方法相同,均采用一牵一放线方法。最后,应使用牵引机卷扬轮的抗弯连接器连接每条牵引绳。

2.4架空地线展放

在传统施工中,500KV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技术均采用张力放线法,主要方式是以导引绳为依托,进行张力放线,在此过程中,也可采用大牵引机或小张力机在架空地进行地线牵放。在OPGW放线过程中,要保证区段长度与OPGW长度相同。展放OPGW的过程可借助专业的张力机,在相关的指导下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OPGW放线滑车中的额包络角不应超过60°。

3张力放线施工

本文对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进行了总结,具体工序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盘绕导线过程中,盘绕方向必须与导线外层线方向保持一致,盘绕时尽量做到左进右出。

(2)所有与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尾部可用铁丝盘绕绑扎,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绑扎圈数应控制20-25圈之间,两道铁丝的距离不应超过170mm,保证铁丝连接强度能满足网套连接器工作的实际要求。在固定网套连接器的过程中,可依靠旋转连接器将其固定在走板尾部,根据尾部受到的力的程度,进行尾部张力调整,并拉紧尾线。

(3)张力放线时,必须检查导线尾线在线轴的盘绕圈数,通常情况下缠绕圈数必须大于6圈,并将尾端与线轴固定。

(4)可在张力场设置指挥所,根据工程要求与实际情况现场指挥张力作业。现场指挥过程中应根据每个施工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总多方面资料发出作业指令。

(5)牵引过程必须遵循先慢后快的基本原则,即在最初的牵引过程中应先慢速牵引,观察施工沿线是否出现异常。放线过程中要随时做好放线张力调整准备,保证牵引板时刻处于平衡状态,牵引绳、导线全部放空之后,再缓慢提高牵引速度。

(6)牵引过程中可先打开张力机,在张力机刹车后再启动牵引机。停止施工作业时,必须遵循先停机器后停张力的原则,即先关闭牵引机,再关闭张力机。放线时要保证尾线与尾绳的张力处于可控范围内,根据张力机特性及时调整张力。调整张力必须缓慢(缓慢提高),避免导线和牵引绳出现大幅度波动。

(7)当放线的张力符合标准时,应停止牵引并开始安装上扬塔号的压线滑车,为下阶段放线做准备。

(8)在同时采用两台张力机控制牵引机时,应将一台张力机的初始张力设定好,并保持不变,随时调整另一台张力机的张力,以达到更好的张力输出效果。

4结语

输电技术论文篇(3)

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深化,在工业化时代,强电系统已然成为了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从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当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电子技术;强电系统;分析;探讨

前言

在我国国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子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让大量的新技术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现如今的社会是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也应运而生,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我国最早利用电子系统的时间短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随着物质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电力能源重视起来,对电力的运行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的关注,将电子技术应用在强电系统中可以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更新,对强电系统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电子技术的优势及意义

1.1电子技术的优势

电子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与它的优势是分不开的,电子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控化

由于传统的电器件都是属于半自动形式控制的,半自动控制的电器件一般其换相电路都要比传统的电器件复杂很多,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自关段器件的电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更好的运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操作。

(2)集成化

所谓的集成化主要是将所有的全控型电子器件利用数量较多的电子单元器件结合在一起,将其放在同一个基片上,这种集成化的处理方式与之前传统的电子器件分立的方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的看出,集成化的处理可以极大的缩短电器件运行的时间,除了这一点以外,高频化的优势也是集成化的一个优点,它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

(3)高效率

高效率化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了电子器件及变换技术上,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来降低导通的压降,使得最终电器件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之前在变换器的使用中,多数都是使用硬开关技术,现如今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意义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能源的应用效率,电子技术还可以提高强电系统运行的安全,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还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在投入生产之前都进行了电子技术的处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在网络技术的监管下进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2.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调节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静止励磁中,运用晶闸管整流可以提高静止励磁的可靠性,最重要的是所花费的资金成本也会得到降低,而在电力系统中,我们在控制水力和风力发电机的时候,对转子中的励磁电流产生的频率进行调整之后,可以提高水力和风力发电的功率。由于电力系统当中风机水泵所消耗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基本上占了整个系统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工作的效率还非常的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系统当中安装了变频调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可以运用高压大容量的变频器系统还不是很多,所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较为精准的控制暂时是不现实的。

(2)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的广泛应用

在输电环节上,直流输电技术以及高压直流输电都选择了晶闸管变流装置,这一装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那些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的无功损耗问题。直流输电技术不仅稳定性好,其灵活程度也是最高的,其电容量也非常大,即便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地形地质特点不同,直流输电技术也能够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远程的进行输电作业。在输电环节中,电力能源会在输送的过程当中出现巨大的损耗,打个比方说,如果想要从一个城市输送电能到另一个城市,如果输送的距离较长的话,那么就会有百分之三十——四十的电能在传输的过程当中被损耗掉了,最终输送到的电能可能都不到一半。而自从电子技术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不管输送电能的距离有多远,最终输送到的电能都可以保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将电能的输送损耗降到了最低。这也是为什么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3.结语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降低了电力能源在传输过程当中出现的损耗,有效的提高了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也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趋势,因此在新时代下,我们的研究人员要不断的加强对电子技术的研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运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洪章 白月 于苹 单位: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天津设计院

参考文献:

[1]姜放,王志强,李国锋.三相线电流平衡化补偿方法[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游广增.电力电容器的谐波分析及一种谐波抑制方法[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3]梁喆,欧阳名三.基于负荷侧无功补偿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方法研究[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输电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系统 新技术 优势 管理 应用

1 前言

广播电视技术,集信息,计算机,电子,空间,通讯等现代技术于一身,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与外界交流。其中,传输技术是保障其声音,图像的重要一环。现如今,广播电视业发展多样,无论是广播节目还是频道设置,都是多层次,大规模,极为丰富的。区别于以往的有线和无线技术,数字化应用于广播电视行业,又成就其上升了一个新高度,数字技术是该行业一项重大的改革。因此,加强对其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及时改进实际中所出现的问题,是新技术更加完善,符合实际要求,真正为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做出其应有贡献。

2 广播电视新技术包含的范畴

广播电视新技术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广播电视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依靠多方面技术的进步。所以,广播电视新技术从广义上说就是广播电视技术在哪些方面的进步,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具体技术的新应用。广播电视传输新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存在方式。

2.1 广播传输新技术的内容

在新型广播传输技术中有两个主要内容:数字音频广播,是广播模拟技术的发展成果;电台数据广播,利用无线信号完成信息传输,通过调制解调技术来实现。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更新了以往采用连续波形传送模拟信号的方式,将这模拟信号变为比特,这是通过将数字和压缩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的,从而使广播的无线电波传输更加简单。在广播信号传播过程中,经历的阶段分别为:中波、短波到调幅广播。调频广播不仅音质极佳,纯正,其对频率的利用率也是极高的,远远优于模拟广播,此外其还增加设置了一些频道。数字音频广播是在其基础上,结合通信卫星的出现发展而来的,其比以往增加了图形扩展,有了更加强大的功能,使收音机可以不仅有文还有图形。

电台数据广播技术,是传输技术发展的有一新高度。其调制解调技术分类,排列数字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在全世界盛行。新型的数据广播,图文并茂,不同的国家对其设计,形成了本国语言的,独特的,符合国民要求的信息。这些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覆盖面也是非常广的,包括了新闻,娱乐,气象,交通等信息的实时报道,这些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完全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

2.2 电视传输新技术的内容

电视新技术的发展同广播一样,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相碰撞的产物。电视传输新技术包括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图文电视、电视数据广播、高清电视。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突破。卫星电视通过卫星进行数据传输。卫星传送扩大了我国的电视覆盖面,当前,各国的卫星技术都非常发达,各个国家之间在卫星技术应用上都互通友好。卫星电视把电视节目实现了全球化播放。卫星电视打破了电视播放受限制的约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和光缆进行信号传输,电缆和光缆对信号进行分配。有线电视实现的是区域性的电视用户接受方式。

光缆是电缆的优化体现。有线电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有线电视体系。有线电视节目容量大,节目质量高,可以进行双向传输,最重要的是可以与网络进行连接。图无电视是一种文摘形式的电视种类。图文电视需要依靠电视解码器。图文电视的优势是大量的信息存储。图文电视可以保存大量的多媒体信息,而且传输速度很快,是比较实用的电视种类。图文电视的应用性是其最明显的优点。高清电视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电视技术。高清电视的图像清晰度是其最明显的优势。高清电视把画面对比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高清电视需要有相适应的电视机设备。高清电视在推向市场以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3 广播电视传输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应用是一个实用性问题。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中有光纤技术、波分复用技术、SDH数字技术、微波技术、GPRS技术、动态IP传输技术等类型。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

3.1 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

光纤传输是近几年发展的一项新技术,主要是通过光纤的纤心折射率来实现信息传输,主要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这项技术可以保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一路畅通,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除此,该技术缓解了传播中波段矛盾的问题,促进长波,中波,短波相互协调,合理运行,达到要求。同时,该技术传输也可以保障所传输信号有良好的质量,确保其稳定,使信号传输变得较为综合。它也是一项既安全又环保,又高效的技术,是网络应用的关键传输技术,是广播电视业一项重要的发展。

3.2 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有线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波分复用技术的产生,通过在一跟光纤中传输多个信道,是信道能够根据不同业务需要自由组合运用,极大的提高了通讯速度,扩展了网络宽带业务。该技术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和系统保留性,是信息在传输中实现了双向回传,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从而使得整个网络运行技术要求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建设的成本,促进了广播电视在网络传播上的升级与飞速发展。

3.3 SDH数字技术的应用

SDH技术是需要与光纤技术进行结合的数字传输方式。SDH具有线路传输的巨大优势,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交换功能。SDH技术弥补了传统的传输技术中的单向传输的缺憾。而且SDH技术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复接,这种复接功能促进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错误信息的纠正。

4 结论

这几种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是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新技术推动着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向前,使其越发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要求。但新技术的发展还不完全,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在技术不断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不能只注重探究其优势,还应该关注到其劣势,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良,从而使整个新技术不断完善发展,真正的起到推动广播电视业发展的作用,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刚.信号编码技术在广电传输网中的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07).

[2]黄永峰,王凯.动态IP传输技术在广电宽带网中的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05(04).

输电技术论文篇(5)

1.1受到耦合因素的影响

耦合干扰主要指的是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电磁频率进行干扰,这种干扰现象一般发生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线路内。耦合干扰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分别是:电磁耦合以及电感耦合,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耦合现象的影响,使信号传输的质量下降,甚至会导致每一个传输信号线路内都出现电磁感应的情况,两个距离较近的传输线路便会出现电磁叠加的现象。无论是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中,还是在信息源发射的环节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耦合现象的影响。

1.2受到程序因素的影响

程序干扰是目前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最为常见的一种因素,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受到程序因素影响的几率较大,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信息发射仪器都采用全自动技术,在高度自动化的环境下,仪器自身很容易产生电磁波,从而增加了程序干扰的概率。即使许多广播电视台拥有抗电磁波干扰的仪器和设备,但是在信号传输的环节上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程序因素的影响,信号质量自然自然会受到削弱。

1.3受到地面因素的影响

地面因素主要指的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环节中,由于地面仪器、设备出现的故障,从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一些因素。地面的仪器设备一般会发生如下故障:第一,仪器使用年限较长,信号传输能力下降,导致故障发生的概率加大。第二,广播电视台所引进的设备不符合国家要求,在工作中传输误差较大。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电磁杂波的产生,从而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信号传递的效率。只有定期检测地面接收设备才能有效降低受到地面干扰的概率。

2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所应用到的技术

2.1卫星信号传输技术

卫星信号传输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信号传输技术,并且该技术在我国的信号传输领域占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和地位。卫星信号传输方式一般是通过地面信号发射装备发出信号,由广播电视卫星进行接收,再将信号传递到指定区域的过程,从而达到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卫星信号传输技术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卫星信号可以覆盖非常广泛的面积,能将信号传递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第二,卫星信号的传输稳定性较为突出,这是因为卫星传输属于信号二次传递,不但不会出现信号传输延迟的情况,还不会造成画质以及声音的磨损。当然卫星传输信号技术也存在一个问题,当信号经过地球大气层时,由于受到干扰,信号强度会被削弱。笔者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信号削弱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2.2微波信号传输技术

微波信号传输技术属于无线式传输,与传统的有线式传输相比,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由于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灾害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力度,而且微波信号传输技术还具有长远距离传输稳定的优点,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在海洋地带,信号传输环节都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但是,当微波信号穿越高层建筑时,由于城市杂波情况较为明显,信号传输强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是被削弱。该现象的产生也是目前微波信号传输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普及的主要原因。

2.3光纤信号传输技术

随着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发展,我国信号传输技术也得到了长久的提升。目前光纤信号传输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被扩大,主要是由于光纤信号传输可以携带大量数据信息,并且传递途中不会对数据信息造成破坏,从而保证信号的安全、可靠性。而且由于光纤信号传输采用的是密度较高、较为轻便的材料,所以具有很好的抗地磁波干扰能力。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光纤信号传输技术,尤其是在广播电视信号领域,由此不难看出,光纤信号传输技术对广播电视工作具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3加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有效途径

3.1提升信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能力

目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大多数信号传输的质量都不高,这样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能力较差,所以为了有效加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质量,首要工作就是提升信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能力。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加强措施:首先,增加信号传输站数量,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必须从传输体系内部进行改进,通过缩短信号传输距离,来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案。其次,加强对高频高压信号发射装置的重视,高频高压信号发射装置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抗干扰能力的加强。

3.2加强完善维修信号传输相关制度的力度

通过不断完善维修信号传输的相关制度,来为员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维修准则,广播信号传输环节离不开维修工作,只有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在第一时间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检查以及修护,从而确保信号传输质量不受到损坏。在完善维修信号传输相关制度的同时,还可以对维修要求、检查机制进行监管,以便为日后的检测工作奠定夯实基础。

4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检测方法

有效开展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检测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信号传输质量的稳定性以及高效性,也是确保人们能够时刻收看到高品质的电视内容的必要环节。随着我国对广播电视信号关注度的不断加强,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愈加严格,与此同时信号传输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所以有效应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目前检测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对影响信号传输的因素进行检测,第二,对信号传输的质量进行监测,第三,寻找影响信号传输的干扰源。可以看出,广播电视信号的检测工作能够有效防患于未然,通过对传输质量的监控,实现传输水平的提高,这样做对未来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结论

为了大力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使用更为先进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以及更为科学的信号传输检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信号传输的质量,避免由于信号传输问题而对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相信随着国家实力的加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以检测水平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本篇论文主要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所应用到的技术、加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作者:郭小霞 单位: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参考文献:

[1]李旭红,杨建伟.如何保证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J].河南科技,2015.

输电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5G时代背景;有线电视传输;探索

5G技术在传输安全、传输速率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技术优势使得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网络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展现成为可能。传统广播电视网在5G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5G的技术优势,实现当代媒体的技术转型和创新模式,是迄今为止该领域探索的重点课题。有线电视传输作为传统广播电视网的核心内容,凭借着5G的传输优势来实现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发展,是使其顺利融入数字电视网的关键要素。在5G技术的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传输系统要精准把握5G时代的历史机遇,探索更加优质的有线电视传输路径,充分迎合客户对于有线电视网的生活需求。

一、5G技术概述

5G网络(5Gnetwork)属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10Gb,是4G网络传输速度的成百倍。比如,现代一部1G超高画质电影的下载速度是3秒钟。5G技术性能的标准是实现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消耗,提升系统容量,建立规模性的设备连接。从2019年4月份开始,华为同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联合组织,成功完成了业界首次真实电网环境的电力切片技术测试结果,与此同时,这也是国际上首例基于最新3GPP标准5GSA网络的电力切片测试。本次测试的成功彰显出5G跨入垂直行业的实践历程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迎来了5G技术发展的春天。

二、有线电视传输态势下的5G技术优势

与4G取代3G带动了微信、微博等网站客户端技术的崛起相比,近些年以来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5G取代4G所体现的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丰富着现代人的生活。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在4G技术的基础上所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模式,性能方面优越于4G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把网络连接的时间缩短到毫秒级,而且可以给用户带来最少0.1~1Gbps的速率、每平方千米100万的连接数密度,充分满足了现代客户的需求。这些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动了5G时代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高速率

同目前的4G的传输速率比较,5G时代背景下5G传输率在4G基础之上得到了数倍的提升,这样就会使用户对于有线电视的体验度提升,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享受到了优质的有线电视服务模式,挖掘出有线电视网络服务的技术潜能,突破了有线电视的技术和服务模式。

(二)低时延

有线电视的低时延对于满足用户的体验定位具有卓越的效果,充分有效的用户体验定位与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速率和延时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若时延存在过高的情形,用户的电视观感体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直接制约有线电视的使用效果。在5G技术背景下毫秒级的时延可以为用户带来升级性的观看体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到位、实时的节目动态和内容,极大地提升了有线电视节目的直观性和流畅性。

(三)高连接数密度

网络连接可以充分彰显出网络下载功能的效益,在5G时代背景下所进行的有线电视传输,5G的高连接数密度技术,不仅可以使同一网络布局同时和电视终端进行连接,同时也可以和别的智能终端相连接,彻底突破了用户连接数量的限制,体现了有线电视终端技术的优势。

三、5G技术对于有线电视传输的影响

5G技术作为一种新崛起的技术模式,有待开发和完善,在有线电视传输的应用中通过技术的研发来充分迎合用户的现代观感需求。

(一)实现交互式传输

未来的电视传输技术将由单一的传输模式向双向性的传输模式进行转变,广大用户除了可以观看电视节目,还可以凭借着有线电视实现与别的主体信息建立互动交流模式,5G技术的高速率和高连接数密度属性为有线电视在实现这些技术维度的过程变为可能。

(二)优化传输质量

传输质量会影响有线电视传输的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到电视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效果。尽管迄今为止的传输技术已经充分达到最佳效果,通过技术的改进,消除了传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干扰的现状。但是传输速率、传输路径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不足,传统有线电视传输质量偏低是该领域不能回避的问题。5G技术自身所具备的高连接密度和高传输速率的优势使有线电视传输的模式更加自由、无束、高速、流畅,使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功能趋于稳定。

(三)提升传输速率

与现代兴起的其他媒体网络相比,有线电视传输媒体信息储存力度不够,限制了用户的观感体验。5G技术所具备的高效传输技术可以提升有线电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第一时间获取电视传输信号,使误差和时延降到最低,从而深度满足电视体验用户对节目速率的要求。

四、在5G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络工作要点探析

经过上述的有线电视传输视角入手,对5G背景下技术的未来发展展开的讨论就可知道,5G技术对于有线电视的传输是具备绝对优势的,该技术优势可以充分提供给用户够用、耐用、价格低廉、安全、个性化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推动传统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目前的5G技术的开发力度和应用情形出发,与现实需求依然存在着巨大的落差,需要从有线电视网络技术领域入手展开研究和探索。5G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进行资源优化整合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新型网络媒体的崛起,新旧媒体的融合之路被进一步打开,加上国家所提倡的“三网融合”数字化网络战略措施的颁布,使得各大网络优质资源所进行的整合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在5G时代背景之下,有线电视网要拓宽研发渠道,同5G技术资源展开合作,引入更多的优质资源加入到有线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身的发展道路。在优质资源的整合历程中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把可以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优质技术和资源都纳入到该体系的研发过程中,推动电视传输技术走向高质量的发展轨迹。在发展过程中要致力于多个视角,比如把自身具备的传播力资源同科技时代的网络文化创意深度结合,在进行网络文化创意传播的过程中,为自身打出品牌效益,满足有线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路径。

(二)打造优质内容

尽管在5G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行业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影响了有线电视市场的整体发展格局,但是与此同时也为有线电视传输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当代5G技术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创新非常重要,增加更多优质的内容可以丰富电视内容,带来良好的观感体验,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迄今为止,尽管5G技术对有线电视传输模式、传输速率等方面进行了调控,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因此,需要掌握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内容制作方面的高质量需求,优化有线电视网络环境,促进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

(三)立足于用户体验的发展核心

在5G时代背景下,无论是5G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是有线电视台传输质量的提升,都是为了拓宽有线电视的市场,吸引更多的受众,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使用模式,使其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关注度提高,重新审视有线电视网络的现代价值。因此,5G时代背景下该技术在有线电视传输内容的构建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用户的体验需求,深度迎合用户的个性化和普遍性需求,通过5G技术资源优势的整合利用,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和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5G技术的开发市场充满活力,确保5G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传输功能走向卓有成效的发展道路,使传统电视媒体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结语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不断渗透,5G时代背景下5G技术开始广泛普及和深度推广,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不断进入5G时代的今天,在当下多样化的媒体发展形势之下,有线电视传输工作既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又面临着市场的挑战。只有凭借着5G技术来打造一流的有线电视传输内容和模式,才可以通过拓宽5G的技术潜力,满足自身的发展的需求,实现有线电视传输技术的顺利运行目标。当今5G时代背景下5G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好多潜在的问题和状况亟待解决和讨论,只有充分迎合5G科技发展的潮流,不断丰富和完善5G技术资源开发历程,才能为未来5G的发展前景开辟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耿培军.试论有线电视传输干扰及其排除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7(10)50.

[2]周方春.5G时代对有线电视传输的影响[J].中国有线电视,2018(08):908-910.

[3]肖立.浅谈5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J].广播电视信息,2016(10):30-33.

[4]李远东.5G实现移动通信与电视广播的无缝融合[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4(04):21-25.

输电技术论文篇(7)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深化,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已被证实是高职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1][2]。近年来,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电子仿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电子仿真能有效、快速地把知识以类似实物的形成展示给学生,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技能化,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把电子仿真引入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是实现本课程实践教学法的有效途径。

一、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模拟电子技术内容有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即三极管的使用被集成电路所取代。目前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仍包含了大量的关于三极管的知识,比如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这些知识是设计由三极管构成复杂电路(如集成电路)时所必需的,而高职培养的人才主要是能正确使用电子器件,极少涉及研发性较强的有关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因而在授课过程中,有关集成运放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而三极管的知识应合理取舍,取舍的方法和内容将在后文讲述。综上所述,模拟电子技术的授课需根据技术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需要、够用、实用”的原则抛弃陈旧内容,突出重点,选择合适的授课知识点,这是促进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关键。

传统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通常采用“理论教学+实训周”的模式,理论内容在课堂上讲授,实训周则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理论教学主要是“黑板+多媒体”,该方式手段较单一,内容展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该方式通常是在理论课结束后才开始实训,致使授课内容和实训内容在时间上不同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不彻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让教学活动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增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能力,需要把知识的传授寓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达上述目的,需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层次融合。本文在借鉴“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优点[4]的基础上,在理论教学阶段同步引入了实践教学,即在阶段性知识点学习完后,综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在该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划分知识节点是保证该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关键;而以简单、便捷、灵活的计算机仿真作为实践平台则是教学实施的保障。

Multisim仿真软件是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推出的一款用于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的EDA软件,该软件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界面直观,操作方便。Multisim除提供了包括基本元器件、半导体器件、运算放大器以及各种数字器件外,还提供了丰富的测试仪器,如: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其电路的建模方式有电路原理图图形输入方式和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图形输入方式具有简单、直观、易学等特点,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因而Multisim仿真是实施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理想平台。

二、阶段性知识点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对电路进行参数设置和调试。模拟电子技术由半导体器件、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波形发生电路、集成稳压器等部分组成。由于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内容,因而本文给出了这三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方案。

1.半导体器件教学设计

半导体器件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征Si、N型Si和P型Si的区别,PN结的结构,以及二极管的电特性和应用。其中二极管是本部分的主要知识,高职学生应了解检波、整流、稳压、开关、隔离、肖特基、发光、硅功率开关、旋转等二极管的特性及应用场合,能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二极管。此外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是需掌握的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讲授二极管知识时,可用Multisim自带的IV测试仪测量二极管的IV特性,讲解该曲线的形成,而后由学生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自行测量二极管的IV曲线,即在不同电压下测量电流值,测量过程可提醒学生参照IV测试仪测量的IV曲线在拐点处多测量几个点,以保证测量曲线的平滑性,通过该实践可加深学生对二极管导电特性的理解。

2.三极管教学设计

三极管内容主要有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通过直流分析,可以给NPN或PNP型三级管施加合适的电压使三极管根据需要分别工作于截止、放大或饱和状态;交流分析是利用微变等效电路计算输入/输出阻抗以及放大倍数。直流分析是三极管工作的基础,尽管在复杂电路中三极管已被集成芯片取代,但在一些简单电路中仍被使用,如利用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可使用在自动控制电路中;再如在集成芯片引脚驱动电流(灌/拉电流)不足时,利用三极管的放大功能,用集成芯片的引脚控制三极管的基极,可在发射极获得大的驱动电流,这些典型应用需学生掌握三极管不同状态的工作条件和静态工作点的设定。

三极管接法主要有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教学中可用射极偏置电路,如图2所示。调节电阻Rx,通过电压表观察BE、CE电压(UBQ和UCEQ),根据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的工作条件可判断出三极 管的工作状态。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计算结果与电路电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可用公式(1)、(2)和(3)分别计算出UBQ和UCEQ,并和仿真结果进行比较。

交流分析的内容较多、较难,有些内容不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如输入、输出阻抗、放大倍数等电参数的计算;有些内容仍需掌握,如截止失真,饱和失真,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电参数使电路工作于不同状态的技能。

在图2中加入信号源,并用耦合电容与基极相连,同样在集电极的输出端用耦合电容和负载相连,可得到交流放大电路,通过该电路学生可直接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JZ][XC<36.JPG>;%48%48][HT5”K][JZ]图3 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波形[HT5SS]

在静态电路中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根据UBQ和UCEQ的电压值,而在交流通路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三个状态下输出的波形,图3即为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时输出的波形。通过该教学过程,也能进一步说明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间的关系和区别。

3.集成运放教学设计

集成运放构成的电路主要有:反相输入运算电路、同相输入运算电路和比较电路。应掌握的知识点有:(1)集成运放主要技术指标;(2)反相/同相放大电路的组成,电子元器件的作用,电路动态参数的计算;(3)简单比较电路的组成。如图4(a)和图4(b)所示,同相和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均引入负反馈,信号的输入端分别是同相端和反相端。应用方面:同相放大电路优点在于有足够大的输入阻抗,对于输出阻抗很大的电路比较适用;缺点在于放大电路没有虚地,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差,放大倍数只能大于1。反相放大电路优点是同相端接地,反相端虚地,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输入阻抗很小,不适用于前级电路输出阻抗很大的电路。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的信号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的相位相差180度,而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出/输入信号的相位则相同(信号波形图本文没有给出)。比较电路是集成运放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它通过比较两个输入端的电压,根据比较结果输出高电压或低电压,常用于比较、判断和分析。简单的比较电路如图4(c)所示,比较电路通常工作在开环(如图4(c)所示)或正反馈状态。

图4所示的电路主要是配合理论教学使用,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对上述电路做适当修改,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路:(1)利用反相比例放大器设计放大倍数为50的放大电路,(2)利用同相比例放大器设计一个放大倍数为50的放大电路,并比较两者的输出的信号;(3)设计一个比较电路,改变参考电压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三、结语

通过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实践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邹 洁,张 彦.强化实践教学初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4):5658.

[2] 梅德平.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高等函授学报,2010,23(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