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虚拟化学论文

虚拟化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06 16:34:20

虚拟化学论文

虚拟化学论文篇(1)

(一)实验分析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利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仪器,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利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还要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目的

(1)通过虚拟实验中的文本展示工具,使学习者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对虚拟实验的操作,掌握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能够动手制取氧气。

(3)通过对实验过程、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反应机制,加深对实验的认知和理解。

(三)《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虚拟实验活动设计

学生要完成虚拟实验首先需要安装Secondlife客户端,进入Secondlife虚拟环境,通过以下流程完成整个虚拟实验。

(1)准备阶段:学习者通过Secondlife提供的地图工具搜索到虚拟实验室地标并通过瞬间移动工具进入虚拟实验室。

(2)实验阶段:学习者通过人-机交互选择事先通过3D建模工具创建好的虚拟实验仪器、药品并通过资源工具查询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装置图,完成实验仪器的装置;点击各个实验仪器、添加药品来完成实验。

(3)评价反馈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和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对学习者本次实验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反馈系统及时反馈给学习者。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虚拟实验环境设计

本研究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设计的虚拟实验环境。以实验过程的设计为理论基础从场景及模型设计、交互设计、支持工具设计、特效设计、评价设计这几方面设计三维虚拟实验环境。

(一)实验环境的场景及模型主要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组成

虚拟教室由讲台、桌椅、多媒体系统、音响设备、电子白板、书柜、书、电脑组成,供学习者实验后进行交流、报告、探究、形成实验结论。虚拟实验室主要由实验环境、实验操作台、水池、药品柜、灭火设备为为学习者完成实验并获取实验数据。仪器设备主要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铁夹、烧杯。药品耗材主要是高锰酸钾等。

(二)交互系统设计

(1)人机交互设计:在实验中通过操作交互,学习者能够感受到实验设备的控制感和体验感。在Secondlife中,利用创建工具可以实现简单的“点击”“移动”“坐在上面”等操作,Secondlife提供的林登脚本语言可以设置改变物体的性质、运动方式、运动轨迹、对外力的反应等等,能够较好地支持学习者的操作交互。

(2)交流工具: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和老师、同伴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在线的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

(三)支持工具设计

实验支持工具是指支持学习者完成实验的所有工具,本研究的支持工具主要包括搜索工具、资源工具、实验认知工具、评价反馈工具等。搜索工具主要是地图工具和瞬间移动工具通过它们是搜索定位各种学习场所、用户,并瞬间移动到目的地。资源工具包含Secondlife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是3D浏览器;外部资源包括各大搜索引擎。这些工具可以搜索Secondlife内部和外部各种信息资源实验认知工具主要包括3D建模工具、拍摄工具、记事本工具主要为为实验过程中学习者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采集数据提供支持。评价反馈工具主要包括问卷系统(choicer、Quizchair)、学习记录系统(Tracker)、Web-Intercom,为实验后学习者自评、反思以及教师评价反馈提供支持。

(四)特效设计

在Secondlife中,通过粒子系统结合林登脚本语言可以营造烟雾、火焰、气体、雪花等各种现象。在本实验中酒精灯加热的火焰、水槽里面的气泡、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过程中的烟雾、药品晶体的状态变化等效果都可以通过粒子系统来实现。

三、结论

虚拟化学论文篇(2)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3) 04-0085-12

A Latest Review on Fictitious Economy The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ZHOU Yong-gang WANG Zhi-gang(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The mode of world economic growth has experienced from being driven by a single real economy to both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fictitious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derivatives, as a major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ctitious economy caused many economic crises and world economic growth being in a standstill. The destruction was serious so that people have to rethink the function of fictitious economy.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review of fictitious economy is short and lack of being summarized and combed systematically. Consequently, taking fictitious econom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es fictitious economy’s concept and extension, theory development, policy application and existing difficulties,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fictitious economy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Keywords: fictitious economy, real economy, research review,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一、引言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关闭美元窗口,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制度宣告结束,运行了近三十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大厦轰然倒塌。美元与黄金最后一丝脆弱的联系被切断,货币与贵金属的彻底分离标志着人类历史上货币第一次成为虚拟化的价值符号,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和消费革命的兴起,为经济的虚拟化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世界经济开始呈现以资本证券化为代表的虚拟性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比重出现倒置,形成了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虚拟资本从实体资本的附着物发展成社会总资本的相对独立的代表。迅速泛滥的各种金融资本和金融衍生工具一改过去“温柔乖顺”的形象,犹如“猛虎下山”般横冲直撞,致使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发,世界经济踌躇不前。各国不得不对虚拟经济进行重新审视、考量各自虚拟经济的发展之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股市和汇市一泻千里,诱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香港虽然在这场“金融阻击战”中取得了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但经济也遭受了重创。中国虽然在这次危机中所受冲击较小,但已经开始意识到要想真正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就必须对虚拟经济的特点及运行规律等进行更为深入的认知与把握,做到趋利避害。

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开创性地开展了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其中以刘骏民(1996)[1-2]对虚拟价值增值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起点。近十多年来,学者们先后就虚拟经济的产生机理、概念内涵、理论支撑、运行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国内鲜有学者对虚拟经济研究的脉络给予梳理与归纳,评述相对较少。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该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构建了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理论关系框架,以期系统地展现其全貌,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余下章节构成如下:第二节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其外延;第三节虚拟经济的理论视角;第四节虚拟经济的政策应用;第五节虚拟经济的现存困境;第六节前景展望。

二、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其外延

(一)实物(体)经济

回顾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远古的蛮荒年代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实体经济扮演着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角色。马克思(1975)[3]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价值通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体现,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而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则是基于功能化的视角对商品价值的外化形态,是马克思关于传统经济(实体经济)的注解。他还认为,实体经济运行遵循G―W―G的过程,期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停滞,都会形成堵塞流,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在西方主流的经济学著作中,从《国富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再到西方近代主流经济理论基础无不建立在“物本经济”即“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实体经济俨然成了世界经济的代名词。那么究竟何为实体经济呢?对此学者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陈文玲(1998)[4]指出,实物经济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也是有形的物体运动与再生的过程。实物经济的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以有形的物质作载体,进入市场的要素禀赋是以有形的、刚性的实物形态为主体,包括有形的商品、货币、市场、资产等。王国刚(1999)[5]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指出,“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吴立波(2000)[6]指出,实体经济是生产可以增加人类使用价值、效用和福利的产品或为其服务的经济活动,其基础是物质生产部门。刘骏民,王国忠(2005)[7]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实体经济系统是社会生产、交换、消费的物质系统,也是以成本为支撑的价格系统。目前,虽然学界对实体经济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就实体经济的特点的认知基本一致,即依托于有形物质载体,以成本加成为计价手段的生产部门。

(二)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一词最早来出自于1840年威・里瑟姆的《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一书中,主要指空头汇票等票据。马克思(1975)[8]在《资本论》第3卷中对虚拟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的逻辑起点在于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自身不具有价值,却可以同实际资本一样,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进而提出公共有价证券(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以及不动产抵押单等都属于虚拟资本。刘骏民(1996)[2]基于马克思的视角将虚拟资本定义为:同实际资产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可被作为“商品”交易的各种凭证。在此基础上,刘骏民(1997)[9]指出,发达国家银行业存在过度投机的倾向,为各国金融当局间的合作与协调提出了挑战,而这种利益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将不可避免。就虚拟资本的特点而言,虚拟价值增殖不受时间、经营活动条件的限制。而且,就其收益来看,也是生产活动无法比拟的,所以虚拟资本对投资者往往更具吸引力。然而,虚拟资本的虚拟性越强,市场的投机性就越强,甚至演变成为完全的以钱生钱的活动。与此同时,成思危(2002)[10]对虚拟资本作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并将其外延进行了扩充。他认为,生息资本的社会化,使金融市场得以产生,从而为货币供需双方利用各金融衍生工具,实现借贷行为搭建了制度平台,从虚拟经济的观点来看,所有的金融市场工具都是虚拟资本,包括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类型。进一步地,成思危(成思危,2009a,2009b)[11-12]强调,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实质上是属于信用资本范畴,没有完全满足当前虚拟资本无形的、价值不确定的和本身不能独立创造价值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虚拟资本的定义,即虚拟资本是指既不具有实物形式、又不具有货币形式的、价值不确定的、但可以产生利润的、建立在信任关系基础上的资源。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王彦亮,林左鸣(2010)[13]建设性地指出,虚拟资本的出现意味着唯实物价值才为价值的时代已成为过去,非实物价值也就是虚拟价值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信用制度则是资本主义虚拟资本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将资本主义推向经济危机的深渊并为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所扬弃的重要原因。

(三)虚拟经济

20世纪90年代金融工程学的兴起,使金融创新速率大大加快,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化时代。虚拟经济再也不是那个曾经依附于实体经济的“附庸”,其逐步挣脱于实体经济的束缚,自成一派,游走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各个角落。那么,何谓虚拟经济呢?当前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大致分为三种:其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fictitious economy);其二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virtual economy),也可称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其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visual economy)。马克思(2004)[14]为虚拟经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他指出,产业资本只有在完成与其当前职能相匹配的流动之后,才能取得进入下一转化阶段的资格。他还强调,资本循环过程会游离出货币。换言之,如果出现形态锁定,则势必会产生实物经济的断裂层,造成资本游离于实物之外,使资本带上虚拟色彩,产生凹陷性泡沫;而如果这种锁定的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形成劳动力或产品过剩,产生凸现性泡沫。

现阶段,学者们对虚拟经济的概念理解主要表现为价值论、金融(技术)论、系统论和二元人本四个角度。首先,价值论角度。刘骏民,姚国庆(2003)[15]认为,世界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显现经济虚拟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重倒挂,进而导致其价值结构中二者的倒挂,即双重倒挂型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进而,刘骏民(2003)[16]以价值系统作为出发点,从一般和广义两个视角对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作了定义:从一般看来,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从广义上看来,虚拟经济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而不是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因此,广义的虚拟经济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和与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

其次,金融角度。彼得・德鲁克(1988)[17]更倾向于将虚拟经济理解为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认为符号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飞轮,而且大体上独立于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最为醒目而又最难理解的变化。吴立波(2000)[6]表示,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是指最初产生于实体经济,但已脱离、独立于实体经济、大范围普遍出现的以投机牟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王兆刚(2003)[18]认为,货币和金融资产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基本的交易媒介,是虚拟经济运行载体与活动结果的体现,二者密不可分。经济虚拟性增强的直接原因就在于,金融资产的无序膨胀和金融交易的无限制发展所导致的经济失衡。

再次,系统论角度。成思危(1999)[19]指出,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指以金融体系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即钱生钱的活动,主要涵盖证券、期货、期权等内容。在充分考虑虚拟经济演进路径之后,他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5阶段论,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五个阶段。

最后,二元人本角度。林左鸣(2005)[20]认为,人类已从“衣食住行”的发展阶段超脱出来,进入了“衣食住行乐”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狭义的虚拟经济概念已难以把握其本质,人类应拓宽视野,建立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吴秀生,林左鸣(2007)[21]指出,创造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的经济活动是实体经济,而创造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的经济活动是虚拟经济。在价值日益虚拟化、生活化的今天,人们应挣脱“物本主义”的枷锁,由“劳动价值论”向“生活价值论”转移,寻求一种“人本主义”的和谐。基于此,王彦亮,林左鸣(2010)[13,22]将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广义虚拟经济一经提出,便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这一点在学者们对《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的评论中可见一斑。其中,李克安认为,以“二元价值容介态”为基本依据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提出,是经济学理论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次跃升;黄书元指出,该书敏锐地把握了浩荡的世界大势,捕捉了瞬息万变的经济走势,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提供了一把理解和把握未来和社会发展的钥匙①。关永强,张丽(2012)[23]认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是对政治经济学的一种回归,“制文化权”等理论的提出,坚持了传统的政治和文化视角,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而且为增强国家影响力、参与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夺取虚拟经济的主导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虚拟经济的理论视角

早期,虚拟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技术革命的兴起,虚拟经济逐步与实体经济发生异化、分离,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在现实的经济中,虚拟经济以产权、信用和风险为交易标的与实体经济发生交互作用,导致资本流动性不断加大,资源配置领域不断变化,经济规模成倍扩张和“泡沫”成分的虚增,而风险与信用之间的交换,最终使人们意识到虚拟经济的扩张已经和实体经济的扩张完全无关。

20世纪后半叶,虚拟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对虚拟经济的认知呈现阶段性的特点,主要分化成如图1所示两大阵营。其一是狭义的虚拟经济,即早期的金融论。其中多以金融工作者为代表,他们认为虚拟经济即金融,是高新技术的产物。其二是广义的虚拟经济,主要包括系统论、价值论和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二元人本论。系统论强调,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应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利用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知识系统地进行。价值论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发,利用资本定价模型,探究虚拟资本的价值增值规律。而二元人本论则吸收了系统论和价值论的理论精华,并将人本理论、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纳入其中,从生活对象化的视角对虚拟经济进行了重新的认知。

国内外学者关于虚拟经济的主要研究如表1所示。具体的文献综述如下。

(一)金融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促使世界经济往来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国际贸易已突破地域等物理性界限,实现了时空上的快速对接。因此,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是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催生的产物,是技术变革和创新的结果。宗寒(2012)[30]分析了虚拟经济与西方金融危机间的关系。他指出,在金融垄断资本主导和推动下,西方国家为缓和内部矛盾、增加就业、稳定经济,逐步形成了举债的发展模式。西方国家经济的持续低迷,使这种依赖性逐步增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金融衍生品的泛化,金融诈骗行为多发,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曾鸿(2012)[31]认为,虚拟经济的工厂是各种金融机构,其产出物是货币、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交换场所则是各种虚拟资产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他构建了一个测度虚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虚拟资产总价值(不含房地产)、虚拟资产总交易额、经济虚拟化度以及虚拟经济灵敏度等四个方面。陈吉磊,王红蕾(2011)[32]强调,金融创新所导致的杠杆活动泛化,使虚拟经济的传导性和放大性极大地增强,从而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他们认为,要想有效地避免这种风险,必须要从营造信用制度的软环境、建立公平的信用评级制度和完善金融监管等三个方面着眼。

(二)系统论

有关系统论的观点主要源于成思危。成思危(1999)[33]将系统科学的知识运用到对虚拟经济的研究中来。他认为,可将虚拟经济视作一个系统,从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考察其特性,以更好地揭示其演化规律。按照该理论,他指出虚拟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在研究方法的选取方面,成思危(2003)[34]认为,研究虚拟经济应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按照复杂科学的研究要求,实现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辩相结合。在理论工具的选取方面,主要应包括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技术、复杂数据的分析技术、群体决策技术、综合集成技术、计算机模拟、计算智能及数理逻辑等内容。

(三)价值论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物质系统还是价值系统,将影响到一系列基础理论的走向。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将经济的本质认定为“物质系统”,而马克思却走在了另一条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在他看来,经济的本质是“价值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对资本的理解已超脱了“物”的阶段,他强调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精髓在于其指出了财富的社会性质,将价值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而虚拟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恰好就是对财富性质和经济系统本质属性的认识。据此,刘骏民(1996)[1]利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了实际价值增值与虚拟价值增值关系的模型,并就实际价值增值、虚拟价值增值与货币供求量之间的运行关系作了图示化的说明。进一步地,他指出,中国的证券、房地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要防范资金的过度炒作,控制好货币流向。刘骏民(2000)[35]认为,研究虚拟经济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从本质上认识当代经济运行的基础。更进一步,刘骏民(2003)[16]构筑了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运行特征、国际化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相关宏观调控等方面。

(四)二元人本论

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中,物质和信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表现有二:其一,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与人间的关系已超越了动物简单的生理需求,更多的展现了其社会性一面。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双向互动,正是建立在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基础之上,这一点在现代社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其二,就物质本身而言,其能量通过信息扩散的形式得以有效传播,而来自于外界信息的回馈,又将反作用于物质,故而,宇宙就在物质―能量―信息―物质的这种循环中不断演进。钱穆⑨在评述中国文化时,关于“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的论断,也从侧面印证了二元人本思想。林左鸣,尹国平(2011)[36]认为,传统的价值理论面临着对“新经济”解释力、引导力、指导力不足的困境,而以生活价值论、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以及新的“三位一体”为主要解释框架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正是对“新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创新研究。更进一步,王延亮,林左鸣(2011)[37]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研究并结合马克思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论述后指出,宇宙的运动就是在“物质态”和“信息态”循环作用下发生的。一方面,“信息态”的信息容纳于“物质态”之中,推动了“物质态”的进化发展;另一方面,新的物质形态又释放出新的信息再容纳于“信息态”之中,推动了“信息态”的进化发展。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容介态”。据此,他们将“自然容介态理论”运用到经济领域,将经济活动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提出了“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林左鸣,吴秀生[38]强调,在新经济背景下,财富标志已发生了异化,人们应该重新对其价值进行认知,挣脱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思想桎梏,构建起基于“使用价值、虚拟价值和价值”的新的价值体系。人类已经进入了广义虚拟经济的时代,“劳动对象化”将被“生活对象化”所取代。

四、虚拟经济的政策应用

(一)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国内学界对虚拟经济进行研究的起点。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研究自然离不开金融危机。陈文玲(1998)[4]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互动的角度,探究了引起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她认为,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极度膨胀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而政府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失衡,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体制性原因。在此基础上,她指出,政府应加强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联动关系的关注,提升其监管水平。奇平(1998)[39]在评论虚拟经济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关系时指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必然的阵痛。这种阵痛的摩擦点在于:信息文明的比特(信息量单位)要求高度的流动性,而工业文明的原子要求高度的非流动性。货币与信息的这种流动性差异,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核心。与此同时,成思危(1999)[19]认为,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在于虚拟经济的内在特性,加之外界的扰动。他形象地将实体经济比作雪山下的岩石,将虚拟经济比作覆盖其上的雪层,而金融危机就像是雪崩,从而产生“滚雪球效应”。更进一步,成思危将金融危机的成因归为5个方面,即实体经济运行失常、政府宏观管理失误、金融系统幼嫩脆弱、投资人群信心动摇与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并指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虚拟经济的发展,认真研究其运动与发展规律,防范并消除其不良影响。萧琛(2001)[40]从网络经济的角度,探究了美国“增长性衰退”问题。他认为,走出这场“准危机”主要靠“真实经济”的调整。刘骏民,范晓云(2003)[41]从经济虚拟化的视角对金融危机做了解读。他们指出,经济结构的倒金字塔结构必然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形式产生影响。当今世界,生产结构、经济增长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金融危机至关重要,而中国要想走向富强,就必须革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林左鸣(2011)[42]认为,财富和其标的的分离,加之社会多元化的心理需求,致使财富标志泛化,这正是泡沫经济发生的直接原因。更进一步,“财富标志”必须与金融产业相互依存,成为金融产业的立足之基,成为经济平稳发展的定海神针,而加强金融监管和规范“财富标志”的设计,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是当前增加“财富标志”物品供应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至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进入了“比翼双飞”的时代。起初,虚拟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能为实体经济带来规模、效益上的提升,似乎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而被业界津津乐道。然而,随着各种金融投融资衍生工具的日益泛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逐步出现了貌合神离的迹象,甚至是相互脱离,昔日的“随从”如今大有翻身作“主人”之势,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的各种金融风波、危机俨然已成为虚拟经济的“代言人”。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呢?学者们就此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在定性研究方面,齐援军,石康(1999)[43]认为虚拟经济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负作用表现有三:其一,IMF提供的传统的反危机措施将导致相关国家的经济产生强烈的收缩效应;其二、抑制消费;其三,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从而,金融危机对实物经济的破坏力度逐步加大,并与全球金融衍生物交易额度和频度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基于此,他们给出两点建议: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第二、建立以充足的外汇储备和可靠强大的外援为基础的对冲基金机制。秦池江⑩在描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时,曾形象地指出,实体经济犹如锅炉中的水,虚拟经济好比把水转化为蒸汽,一台锅炉如果没有装入足够量的水,不可能产生足够强的蒸汽;如果只有水,没有蒸汽,就不能做出新功;如果只注重取得蒸汽,而不注意锅炉内水量和温度的变化,也是极其危险的。孟令国,邓学衷(2000)[44]认为,虚拟经济自诞生之日起便对实体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动员储蓄转向直接投资,便利资本流动和产权复合,改善风险管理,传递投资信息,调节国民经济等五个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诸如,二者发展速度和规模严重失衡,出现了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致使民众在“金钱游戏”中沉醉,将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并一发不可收拾。基于此,他们在强调防范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时指出,必须强化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其结构并保持良性运行状态,以便从根本上消除虚拟经济以泡沫的方式对实体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冲击。在定量研究方面,王爱俭,张全旺(2004)[45]从传统的总需求四部门理论(即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出发,研究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微观领域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地,他们指出,虚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动方向、增长、稳定具有一致性。刘思峰等(2011)[46]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的logistic方程,构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结果表明,只有在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适度时才能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趋势。

(三)虚拟经济的风险治理

虚拟经济产生的初衷在于通过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交易机制,促进资本在供需双方间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目的。但不知曾几何时这只“温顺的羔羊”(初期的虚拟经济)已变成掀起经济界腥风血雨的罪魁祸首,让人们闻之色变。如何把这只“老虎”(后期的虚拟经济)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成为当前学界绕不开的议题。仲大军(1998)[47]认为,一个国家经济中虚拟成分的大小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规模,虚拟经济是看菜下饭,其看重的不仅仅是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资源等。整个资源价值都在观念和信心的主宰下浮动、变幻,人们只有把握其特点、规律,才能在虚拟经济的波动中处变不惊。周铁水(2000)[48]认为,虚拟经济的存在为剩余资金的流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才不至于导致传统实物产品严重的价格上涨,但存在于其中的风险却不容忽视,必须予以积极应对。吴立波、郦菁(2004)[49]在分析了虚拟经济的本质、作用与历史地位后,不禁反思,虚拟经济是否是实体经济面临增长极限状态后资本挽救危亡的最后一跃?如果是,那么这一跃之后的结果是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的重复还是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来临?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否能通过彼此间的互动,创造出符合大多数人需要并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运转的新方式。吴秀生(2010)[50]基于生产关系的视角,对广义虚拟经济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广义虚拟经济的生产力以信息这种特殊的产品为生产对象、具有产量的增长倍率大、生产不平衡性的特点。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制信息权为核心的,重塑了产品货币关系、突出了泛媒体在生产中的参与性和文化与生产的关联性,同时也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并正视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汹涌之势,研究并破解其发展规律,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五、虚拟经济的现存困境

(一)虚拟经济的概念不一致

国外学界很少使用虚拟经济的概念,大多用符号经济进行替代。虚拟经济一词的创设灵感来自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可以说是国内理论界的首创。然而,自虚拟经济学说提出以来,学界就争议不断,一直没能给出统一的概念定义,但对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予以肯定。其中,突出表现在对虚拟经济一词的翻译方面,fictitious economy, virtual economy, symbol economy等词汇随处可见,随意性较大;而且各学派对虚拟经济的认知也存在差异:成思危与刘骏民认同将虚拟经济翻译为“fictitious economy”,而林左鸣却主张将广义虚拟经济翻译为“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众所周知,经济学的传播得益于其概念的统一性与唯一性,而这正是当前国内虚拟经济所欠缺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沟通、研讨,以达成共识。就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有学者将虚拟经济等同于虚假经济,认为其有坑蒙拐骗之嫌;而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非生产性的,而非生产性的就不是正当的,就是应当消除的,因此试图用符号经济取代虚拟经济。后来,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学者逐步开始了对虚拟经济系统而规范的研究,分别从系统论、金融论、价值论、人本论的角度对其做出了阐释,理论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美中不足的是,上述理论很难获得较为统一的肯定,概念不一,大都处于“单打独斗”的水平,理论生命力不强。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不明确

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产生的观点无可非议,并获得研究者的首肯,但就二者的关系,学界却看法不一。成思危(2002)[51]认为,虚拟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中的软件,实体经济系统则为经济系统中的硬件,虚拟经济系统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虚拟经济直接以货币增值为目的,是“用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相悖离,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经济只能产生财富而不能创造财富。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如何确立二者在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应是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这一点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论点较为契合。吴立波,郦菁(2004)[49]指出,虚拟经济最初产生于实体经济但已脱离实体经济的真实需要,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应针对其特点、运行规律进行专门性研究。2013年6月刘骏民在广义虚拟经济论坛中,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问题提出两点看法。其一,从理论层面看,当前的虚拟经济仍未获得主流经济学的肯定,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因而,有必要构建一整套的理论研究体系,结合一般均衡、局部均衡等理论,探究虚拟经济已有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契合点,最终使虚拟经济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从实践层面看,当前关于虚拟经济的实证研究偏少,理论研究与生活实践部分脱节,应坚持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以不断检验、修正理论的科学性。此外,以林左鸣为代表的广义虚拟经济学派则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推向了另一个极端。林左鸣(2007)[52]认为,物质财富是今天经济要件中的“皮”,非物质财富则是今天经济构成中的“毛”,要获得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应该是“皮”和“毛”按一定比例协调起来,形成有机结合的“皮草经济”。进一步地,该学派摒弃了传统的“二元价值论”,将虚拟价值融入产品价值构成要件之中,形成了“三元价值论”,构筑了基于“生活对象化”的全新财富观。众所周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无不受心理活动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虚拟经济似乎已囊括了所有的经济活动。

(三)虚拟经济的价值尚待评价

实体经济的价值判断依托于劳动价值论,但虚拟经济的价值衡量却显得无所适从。如今,虚拟经济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大多数人只能在其价格浪潮中“奇幻漂流”,而他们的财富梦想却在这场追逐中散失。那么,虚拟经济的价值运行规律究竟是否可寻呢?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虚拟经济的价值衡量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否则就是无本之末[53];其二、虚拟经济的价值判断可以从“生活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只要是能给人带来(主要是心理的)满足都是有价值的,而这种感受价值却具有非边际化的特点,且大小也因人而异。吴秀生(2011)[54]认为广义虚拟经济对虚拟价值的引入,打破了人们求解价值源泉问题上的理论困境,价值的时间维度被打开,价值变动不定将成为其基本的存在状态。近年来,陆续有学者展开了对虚拟经济的实证研究。萧琛,蒋景媛(2011)[55]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虚拟资本品动态估值的整体化模型。该模型依托于价值探索者模型,并将企业外部风险囊括其中,有效避免了其他模型的不足,效果良好。张明立等(2011)[56]运用广义虚拟经济的相关理论,对顾客感知价值及其对满意、忠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顾客的感知价值由使用价值和虚拟价值构成,且均对满意、忠诚有显著影响;情感型产品的虚拟价值对满意、忠诚的影响大于功能型产品的虚拟价值对满意、忠诚的影响。闫妍等(2011)[57]以房地产作为财富标志,分析了房地产、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等的发展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房地产及其金融衍生品的虚拟价值具有“边际永不存在和边际无时不在”的非边际化特征。王文龙等(2012)[58]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利用综合评价法,对A股上市公司依据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价,通过进行物质态和信息态的两步筛选,最终得到该年A股市场排名前50的股票,为投资者的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总的看来,就虚拟经济价值计量而言,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定量研究依旧偏少。

六、前景展望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已近20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界开始关注虚拟经济,诸多学者为我们开启了虚拟经济这扇大门。2000年10月,天津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2010年,中航工业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所成立,下设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所(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办公室(行政事务、项目管理)两个办事机构,以更好地促进广义虚拟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运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研究产业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截至2012年,国内发表的有关虚拟经济的文章已有4000余篇。2013年,中航工业了广义虚拟经济50指数。该指数为衡量证券市场的风险及运行态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为规范投资者行为,弱化其投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虚拟经济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在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对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评价体系、运行规律、风险防范、经济地位等方面认识不深;在实践方面,多数学者未能很好的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挖掘其深刻的生活内涵,发挥实践对理论研究的导向作用。此外,在科研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者的积极性。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彼此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虚拟经济理论的支撑。因此,国内学界同仁应在参与国内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同时,构建起支撑虚拟经济发展的科学的理论框架,丰富虚拟经济理论的内涵、外延和功能,并不断依托实践对该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使虚拟经济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 编者.《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新书会[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2):74-80。

② 王谢勇.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国虚拟经济投资方向定量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3(1):35。

③ 李剑阁.正确认识虚拟经济[N],人民日报,2003-02-24。

④ 周复之,关国辉.“金融虚拟性”研究综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6。

⑤ 叶雄辉.虚拟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甘肃金融,2012(6):30。.

⑥ 刘茂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EB/OL].http:///user78/liumaocai。

⑦ 樊纲,李杨.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研讨会发言纪要[J].闽发证券,1999(12)。

⑧ 巫继学.社会财富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劳动性[EB/OL].人本经济学―自主劳动网,。

⑨ 钱穆.钱穆:论天人合一[EB/OL]. [2012-03-20].http://.cn/shixueqian.。

⑩ 周德文.必须摆正经济发展“实”与“虚”的位置[J].财经界,2012(7):104。

参考文献:

[1] 刘骏民.虚拟价值增值与实际经济运动[J].南开经济研究,1996(6):38-43.

[2] 刘骏民.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6(12):47-52.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陈文玲.论实物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从崭新的视角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J].管理世界,1998(6):33-42.

[5] 王国刚.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J].农村金融研究,1999(9):4-7.

[6] 吴立波.虚拟经济及其影响[J].经济学家,2000(5):46-51.

[7] 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视角下的汇率理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24-30.

[8]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 刘骏民.国际虚拟资本与国际货币体系[J].太平洋学报,1997(1):77-82.

[10]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货币市场[J].经济界,2002(6):4-10.

[11] 成思危.成思危谈知识资本和知识经济[J].今日中国论坛,2009a(10):56-58.

[12] 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b(1):3-18.

[13] 王彦亮,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的马克思经济学哲学基础[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3):23-39.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 刘骏民,姚国庆.从经济虚拟化角度来理解金融危机[N].金融时报,2003-04-12.

[16] 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40.

[17]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前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8.

[18] 王兆刚.论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虚拟性[J].金融论坛,2003(8):2-7.

[19]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2(1):1-6.

[20] 林左鸣.虚拟价值引论――广义虚拟经济研究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22-25.

[21] 吴秀生,林左鸣.价值创新: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80-85.

[22]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3] 关永强,张丽.回归失落的传统: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1):5-14.

[24] 王爱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5] 郭华平.虚拟经济特征及功能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1(09):39-43.

[26] 钟伟.对虚拟经济的一些反思[J].当代经济研究,2001(5):15-20.

[27] 林左鸣,吴秀生.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02):43-40.

[28] 易纲.金融不是虚拟经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33-39.

[29] 张仁德,王昭凤.虚拟财富与真实财富――与刘骏民教授商榷[J].天津社会科学,2004(02):99-104.

[30] 宗寒.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J].求是,2012(8):57-59.

[31] 曾鸿.虚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探索[J].商业时代,2012(32):6-7.

[32] 陈吉磊,王红蕾.虚拟经济与金融风险[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1):51-53.

[33]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企业环境[J].中外管理,1999,(5):4-6.

[34]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经济界,2003(1):4-10.

[35] 刘骏民.论虚拟经济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望,2000(5):5-9.

[36] 林左鸣,尹国平.价值理论的困境、出路及创新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关于价值的主要观点[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1):5-14.

[37] 王彦亮,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中国文化思想基础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3):5-22.

[38] 林左鸣,吴秀生.从生活价值论解读财富属性[J].经济体制改革,2006(1):16-20.

[39] 奇平.比特比原子先行――我读世界经理人文摘网站[N].互联网周刊,1999-05-17.

[40] 萧琛.从网络经济看当前美国的“准衰退”与“新周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8):4-10.

[41] 刘骏民,范晓云.经济虚拟化与系统性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03-01-23.

[42]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1-15.

[43] 齐援军,石康.关于虚拟经济的初步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1999(5):27-29.

[44] 孟令国,邓学衷.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建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0(6):34-39.

[45] 王爱俭,张全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研究[C].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集,2004:160-168.

[46] 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2):35-40.

[47] 仲大军.认识虚拟经济――正确看待股市和人民币[J].企业家天地,1998(9):4-6.

[48] 周铁水.虚拟经济与资本运动[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2000,14(4):41-43.

[49] 吴立波,郦菁.论虚拟经济的本质、作用与历史地位[J].海派经济学,2004(1):120-142.

[50] 吴秀生.广义虚拟经济生产方式初探[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2):16-23.

[51]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2):1-4.

[52 林左鸣.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理论的创新[J].理论视野,2007(8):43-46.

[53] 秦立杰.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J].经营管理者,2012(1):93.

[54] 吴秀生.虚拟价值:价值规律的新视野[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4):36-45.

[55] 萧琛,蒋景媛.智能虚拟资本品动态估值:一个整体化模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1):37-47.

[56] 张明立,任淑霞,许月恒.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及其对满意、忠诚的影响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1):65-77.

虚拟化学论文篇(3)

虚拟团队可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来协调工作,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论文,内容如下: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组织开始引进虚拟团队,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在虚拟团队中,其成员在空间分散,主要通过电子信息沟通技术(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来协调工作。而且,新的沟通技术的发展,例如互联网等,加速了这种趋势。目前,虚拟团队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R&D组织,客户服务、科学研究等。Hertel和Geister等(2005)认为虚拟团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至少有一个成员位于不同的地点、时区或组织;通过电子媒体(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视频会议等)来沟通和协调。 国外对虚拟团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1995年以后得到蓬勃发展。其研究范围已经从虚拟团队的概念和定义探讨、虚拟团队的探索性研究发展到对虚拟团队的影响因素、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的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而且研究方法也从理论探讨、定性研究转向定量和实证研究。国内学者王重鸣和唐宁玉(2006)认为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中,以探索性、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研究并不涉及到具体的研究环境,而更多基于个人对虚拟团队的看法和认识。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国外关于虚拟团队的研究文献,拟从理论模型研究上来揭示国外对虚拟团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虚拟团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帮助我们对虚拟团队的运行机制有更好的了解。 二、虚拟团队的理论模型研究 目前,国外对虚拟团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虚拟团队的团队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建立模型分析,其中较有影响是以下几种。 1.虚拟团队的生命周期(LifecycleModel)模型。在虚拟团队的不同工作阶段,其工作任务的重点也随着变化。Hertel和Geister等(2005)的生命周期模型根据具体任务不同,把虚拟团队分为五个阶段(如表1所示)。 该生命周期模型认为一个虚拟团队的“虚拟度(VirtualityLevel)越高”,每个阶段的任务区别越明显。其中执行阶段(Performance)和发展阶段(TeamDevelopment)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并且对于一个短期合作的虚拟团队而言,仔细的解散阶段(Disbanding)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合作。 最后,Hertel和Geister等认为在虚拟团队管理中,由于时间、空间分散导致沟通线索的减少,从而引起工作冲突,应当明确团队工作目标及角色定位,让成员具有团队意识,同时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来克服成员孤独感。 2.影响虚拟团队管理因素的I(Inputs)-P(Processes)-O(Outputs)模型。在团队研究过程中,Hackman和Morris等(2004)根据团队设计、过程、背景变量和团队效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I(Inputs)-P(Processes)-O(Outputs)的团队系统理论。Martins和Gilson等学者最近在对国外近十年出现的93个虚拟团队研究分析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团队的I—P—O模型。其中输入(Inputs)表示团队的形成条件,比如团队构成、人力资源等。过程(Processes)代表团队在完成任务时如何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结果(Outputs)表示团队工作绩效和周边绩效。 虚拟团队可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来协调工作,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论文,内容如下: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组织开始引进虚拟团队,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在虚拟团队中,其成员在空间分散,主要通过电子信息沟通技术(电子邮件

虚拟化学论文篇(4)

论文摘要:虚拟实践实现了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虚拟实践活动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虚拟空间运行的以促进入的生存与发展和虚拟社会的良性运行为使命,人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生成并实现其本质。语言、时间、文化、理解等人的存在方式统一于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以数字化为中介的虚拟实践是人类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虚拟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虚拟世界的一种表现。

一、虚拟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虚拟实践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大趋势这种实践不同于传统的物质生产活动.而是一种交往实践。当代技术革命催生了交往手段的革新.实现了人类交往的数字化、虚拟化,虚拟实践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的存在方式。

(一)人的存在方式问题的时代凸显

人的存在论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当代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开启了生存论的研究.但却直接限制了生存论转向.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精神中所包含的生存论蕴含远远地超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当代凸显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本质主义造成的当代生存危机直接相关。本质主义对人的研究直接逼问人的本质.这是一个以实体性方式存在的本体。启蒙运动之后,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造成工具理性膨胀、科学主义泛滥,最终造成人的全面危机。回过头来人们发现,这种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抓住了人的部分属性.并不全面。扭转这种生存危机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整体主义角度考察人.揭示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的具体化即为存在方式。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是对生存论的深化和具体化。

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需要采用现象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的基本精神为“面向实事本身”当海德格尔立足于胡塞尔所开辟的现象学.着手营造自己关于存在的学说时,现象学的“实事”得以改变,那就是存在或存在的意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就有人学现象学的思想.不过过去被忽视了。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的、静观的感性直观提升到了现象学层次上的“本质直观”他批评费尔巴哈“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性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并说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正是从“看出事物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来批判国民经济学家的“普通直观”的。“面向实事本身”的“实事”就是存在者之存在,“面向实事本身”的就是面向存在者之存在本身。用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方法直观人的存在本身.得到人的多重性、多样性的存在方式。

(二)虚拟是人类实践中介系统的革命

动物的生命活动与环境是直接同一的.而人则由于其未特定化.并不能与环境自然契合。人决定改变环境以满足其需要.这就是人的实践本性。人的实践需要一个中介系统人的产生就是从制造工具——这个实践中介——开始的。

以往的中介革命的基本特征是利用物质、能量两种资源.当代的新技术革命则是综合利用物质、能量、信息三种资源。当代信息技术的实质是数字化。这种数字化的中介系统将各种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最后转变为二进制代码。这种数字化中介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从此人类可以逍遥游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这是人类实践中介系统的深刻革命。

(三)虚拟实践造成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

虚拟实践这一新的实践形态的出现将带来人的存在方式的新型变革

1.虚拟实践变革了人的世界图像。世界图像是人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把自然的世界变成自己观念中的客体。变革了自己的世界图像也就变革了自己的存在方式。互联网所构成的世界图像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它所提供的世界图像不仅是全息化的.而且是自主化的.主体对这个世界图像有充分的选择性互联网把人类历时态的认识成果共时态地展现给人们.又把人类以多种方式把握世界的认识成果以一种方式展示给人们.还把人对世界的多个层次的认识以一个平台的方式展示给人们。脚主体可以依据自己的特定需要而重组信息,给自己重构一个世界图画。

2.虚拟实践改变了人的认识方式马克思哲学以前的认识论仅从主体或客体出发.没有合理地理解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马克思哲学强调认识是一个随实践而变革的动态过程。由于马克思所实现的认识论变革的“曲高和寡”,并未得到普及。虚拟实践以电脑延伸了人的思维器官.组成一个高级的“人——机互动”系统.突破了传统的认识时空界限.形成了新的认识客体。E—mall、BBS等是“实践——认识”的动态系统以往进行的认识以认识与实践相脱节为特征。虚拟实践打破了这种状况,实现了传统抽象认识论向社会实践认识论的转变。

3.虚拟实践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形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虚拟实践的发展正在为人类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尼葛洛庞帝所说的BeingDigita1.。互联网络改变了陈旧的二分观念,即“文化与技术、艺术与商务、工作与休闲的二人观念”,嘲通过互联网络人们可以由以前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在家办公.访友、购物、会议、娱乐等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以虚拟的方式进行。虚拟实践还促进了虚拟教育的发展,而虚拟教育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虚拟实践的纵向深入。

二、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本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实现实破。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现状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自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引起学界普遍重视。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较早、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是2000年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该书从交叉学科角度对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初步探讨。但总的来说。认识是初步的,“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休系”。

新世纪伊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一个较为系统的成果是杨立英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作者分别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环境、对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新见解但该书基本沿袭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框架,没有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一个定义,揭示其内涵,也没有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必要的分类。界定其外延。该书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用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来论述.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现在权威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由张耀灿、郑永廷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了个定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空境遇下.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虚拟实践活动。”脚该定义有重大进步.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虚拟实践活动”.并把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现实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别开来但仍然把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利用网络”的工具层面上.视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另一本权威教材是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该书把网络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网络载体是大众传播载体的一种具体形式.由于它是一种较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暾书仍然是从“工具论”来界定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的.且没有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定义。

(二)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

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要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界定网络。首先。网络是与报纸、广播、电视并列的大众传播载体的一种具体形式,是第四媒体。这种媒体具有前三种媒体不具有的优点。这是网络的工具性层面。其次.网络是人类虚拟实践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时空。网络形成了虚拟社会,人以虚拟的方式存在这种意义上的网络是另类的社会时空,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都以特殊的形式而存在虚拟时空中的时间表现为弹性化、即时化、可逆化与个性化,空间表现出虚拟性、波动性、隐匿性、去中心化、共享性等。这是网络的本体性层面。

基于上述对网络的双重属性的界定.本文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谓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网络载体进行的以提高现实社会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促进现实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里。网络只具有工具性意义,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意义相同,不过更有优点罢了。所谓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虚拟时空中运行的旨在提高虚拟社会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虚拟生存与发展并进而促进虚拟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处的网络具有存在论意义,即虚拟人、虚拟社会与网络同在。只要有网络就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不是被利用的工具,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

如果说网络作为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我们可利用、也可选择不利用的话,那么对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则没有选择余地。只要有网络存在就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否则,网络社会不能运行,虚拟实践不能存在,人的虚拟存在方式将消失,这等于取消网络带来的新文明。

(三)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虚拟世界中运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可从虚拟社会价值与虚拟个体价值二个方面考察当然这里的虚拟社会与虚拟个体的根基是现实社会与现实的人。

1.虚拟社会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虚拟经济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网络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虚拟政治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的价值。此处的网络政治主要指网络空间的政治问题.如网络空间中的权力归属、虚拟国家、电子政府、网上责任等。虚拟文化价值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方面的价值。虚拟生态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网络时空环境、优化网络生态的价值。

2.虚拟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个体遵循网络规律、塑造虚拟人格与健康心理、促进虚拟生存、发展与享受的价值。虚拟生存的心理代价十分明显,由于陷入网络沉溺这种无节制地放纵、上瘾状态.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个体发展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的效应。个体享用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虚拟主体满足精神需要,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是一种美的体验。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育这个“音乐感的耳朵”。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的虚拟实践活动。具体的实践便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具体化,这是所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主要是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形态

今天的学术语境告诉我们。要想对一定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本身进行准确把握,最要紧的不是破解教育本质问题.而是掌握教育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本质.而是它的存在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性、去中心化、在场性、互动性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没有的特点.完全有理由要求重新追问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边界问题。

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四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育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三个方面。这种典型的教育存在方式主要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面对学生,利用一定的方法(如讲述)采用一定载体(如多媒体教室),运用一定内容(如马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一定环境下(如校园环境)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典型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世界中并不多见我们可以把这种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称作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空间中存在的大量的是非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

表现形态之一即是教育者欠缺.也没有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教育载体是红色网站等。教育的展开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者去点击教育网站、浏览教育信息而获得教育。表现形态之二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角色不分的形态。在聊天过程中,双方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优势,聊天的内容不能不涉及思想、道德、政治、法律等问题,这个过程总是低势能者受到教育表现形态之三是自我教育.网上浏览者处于漫游状态或处于游戏状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融为一身。当然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其它具体存在方式,这里不能穷尽。

(二)命题的含义

由于网络载体的可选择性.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不具有根本性意义。故这里主要指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个命题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人是一种在世之存在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叫“在之中”。“‘在这中’不意味着现成的东西在空间上‘一个在一个之中’:就原始的意义而论.‘之中’也根本不意味着上述方式的空间关系‘之中’[in]源自innan一,居住,habitare一,逗留……等于说:我居住于世界.我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熟悉之所而依寓之、逗留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一个世界.这是一个虚拟世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最基本要素二者都是虚拟存在的人。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世界中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整个虚拟世界就是一个人为的世界、一个教育的世界。凡有教育之处就有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把教育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同样也不可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中离析出来。进入了虚拟世界就进入一个文化世界.也就进入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世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每时每刻的事.区别只是自发与自觉、直接与间接的问题。虚拟世界就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人就在这个世界之中存在欲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就等于摆脱虚拟世界。

2.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成。“教育即生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以人的生成为目的。这里说的人之生成用孔子的话说即“成人”。人的生成就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方面.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这个渠道主导着自发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发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部分.它受着自觉教育的主导,两方面结合生成总体的人虚拟存在的人的根基仍在现实世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虚拟存在的人是现实的人在虚拟世界中的延伸。

3.人的本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生伊始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并不表明人的内在本质.它只是人成为人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现实的人是具有人的本质的、具体的人,但人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由潜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的本质由潜到显的基本途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二个经典论述一个是“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二个论断并不矛盾.前者从实践活动立论.后者从实践活动的结果立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生成人的实践本质.一方面生成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二个论断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得到证明。

(三)命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根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虚拟交往实践过程。交往实践的基本载体是语言.交往实践在社会时间中展开.教育过程传播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文化.对这个文化的理解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语言、时间、文化、理解等都是人的存在方式.这诸多存在方式统一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人的存在方式。

1.人的语言存在方式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性。语言伴随人的产生而产生,并不外在于人但传统的知识论哲学把语言视为人生活实践的工具。可以悬置现代存在论哲学从新的视角给予理解.“在这种理解下.‘语言’就不是外在于‘生活’.外在于‘人’的‘工具’.而是‘生活’和‘人’的‘存在’方式”旧语言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是“教育的存在和展现的方式”.“没有语言,教育便不可能,这是教育存在的事实.因为教育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在交流中完成的”.“语言是教育存在的根本形式”。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也在语言中进行,这种语言经过了数字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中。除实践教育法外其他二者都是在语言中进行的,实践教育法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境界

2.人的时间存在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性人类对时间认识大致可分为知识论哲学上的时间和生存论哲学上的时间知识论哲学把时间看成与人外在的,与这种时间观相对的是生存论哲学的时间观。在马克思看来“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㈣叶秀山先生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不是人的计量工具”网络时间是一种新型的时间,与现实时间不同.它具有弹性化、即时化、可逆化、个性化特征.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时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在网络时间中展开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不再是僵硬的对立.过程本身就是目标的部分实现。目标也变得可调节,可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人的生存过程,必定包含不确定性、复杂性、矛盾性和非线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性更好地体现了生命的涌动。

虚拟化学论文篇(5)

关键词:3D虚拟校园;虚拟世界;第二人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17-05

一、3D虚拟校园概念及其教育价值

3D虚拟校园的概念最初由虚拟世界发展而来,虚拟世界是用户以3D虚拟形象参与其中,进行创造、生产、交换、交流、娱乐与生活的桌面虚拟现实系统。[1]在这样的环境中,用户以3D化身的形式在虚拟空间中活动、操作虚拟物体、与其他用户交流。交流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姿势和基于文本的交流工具,有时也可以用语音进行交流。比较典型的虚拟世界如Second Life和Active Worlds,国内有HiPiHi、Novoking等。[2][3]

虚拟世界因其能提供更真实的交流和现场参与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如今,虚拟世界已延伸至大学校园和课堂。在互联网上已有成百上千所高校的3D虚拟校园投入实际应用。本文重点关注这种教育型虚拟世界——3D虚拟校园。

3D虚拟校园是用校园的隐喻给用户提供各种学习工具的学习环境。[4]它还能用来在协作化的教学环境中传递与共享教育内容,支持教学模拟与教学演示。3D虚拟校园还在于它能支持开放的、分布式的终身学习。Mary L.M.认为3D虚拟校园主要用来:(1)通过在线交流和网上资料来拓展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2)支持面对面学习要求高的项目工作;(3)为远程学习提供互动性和网上材料。[5]

其实,基于Web的学习材料、电子邮件和电子公告板组合已完全可以提供这些功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在线课程都容易让学生有沉闷乏味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课程的全部重点和时间几乎都放在内容本身的制作与呈现上,却忽略了给学习者提供过程的趣味性、主动思考意识、动手做和体验等机会。

美国在线多媒体教材界的一位专家也曾指出,现在绝大部分在线课程教育方式偏重在内容记忆上,学习过程里缺少有创意的互动,或能让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以致学生感觉无聊,造成中途辍学率高达七成。

3D虚拟校园的优势主要在于探究性和体验性。虚拟校园中可以通过3D的方式传播诸如宇宙飞船如何发射之类的科普知识等。也可通过自由或虚拟导航开展自己的教育旅程,可在“知识河”里通过虚拟潜水,收集所需文章和研究问卷的知识“宝石”。如果想要设计或展示个人创意性作品,可到“沙箱”里去展示交流,给教学和创意表达方式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

二、国外高校3D虚拟校园的发展

3D虚拟校园是最近二十多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3D虚拟校园的技术基础是Web3D技术。第一个Web3D的ISO标准是虚拟现实的建模语言(VRML 97)。VRML是人们一直追求的将平面Internet 发展成为一个交互的3D虚拟生存空间的结果。它是一种能提供更自然的体验方式,包括临场感、交互性、动态效果、延续性以及用户参与探索的语言。这个语言现在仍在使用,不过正在被X3D取代,它是一个开放的标准XML 3D文件格式能在网络的3D数据中文本进行实时交互,Java3D和其他的技术如 Macromedia的Flash也是属于Web3D技术。

现有3D虚拟校园基于不同的技术与平台发展起来的。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虚拟校园是基于blaxxun技术。[6]这个虚拟校园提供了现实校园的模拟,如办公室、教室等,还提供学生交流的各种工具以及讲座、练习等。还有很多高校在Active Worlds上建立了虚拟校园如iUni(http://iuni.slis.indiana.edu)。然而,当前应用最多的平台是Second Life(以下简称SL)。自从2003年SL创建以来,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万的居民。林登实验室为方便教育机构创建虚拟校园,在SL上提供了各种信息资源,增加了邮件列表的功能。在SL上创建虚拟校园的早期探索包括:美国的伊利诺斯州创建的图书馆系统联盟,这是SL上的第一个图书馆系统,可以对SL上各个岛屿的信息进行搜索。[7] 2006年,美国印第安那州的球州立大学的英语教员Sarah Robbins利用SL教学生的科研与写作,开创了把SL用于教学活动的先河。[8]哈佛大学是第一家在SL开课的教育单位,在SL中提供远程教学课程主要的大学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圣何塞州立大学、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英国的苏塞克斯大学等700多所高校。[1]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在SL中支持一系列的课程如:艺术、计算机科学、教育及传播等。[9]哈佛大学法学院提供在SL中提供一个课程叫:“虚拟空间——民意法庭中的法律”。[10]老师和几十名哈佛学生都化身计算机的虚拟人物,在SL的教室上课,感觉很像是在现实的教室中上课,令学生有一种群体上课的感觉,更能互相交流,学生学完课程还会获得学分。

三、国外高校3D虚拟校园设计与开发

3D虚拟校园的设计起初就是基于虚拟世界的理念。虚拟世界看起来像真实世界的网络环境,它创造了一个供人沟通和做事的地方。这为3D虚拟校园提供了一个设计的基础,还开辟了可能性。

主要设计思路有两种:一种是模拟实体校园,实现实体校园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另一种是以活动理论为基础设计3D虚拟校园。

1.模拟实体校园的3D虚拟校园设计

(1)功能设计

这种设计思路的一个共同点是试图给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氛围,提供一个非常清晰的现实校园的联想。包括校园风景、人物造型、信息资源与教育机构等。按这种思路设计的3D虚拟校园除了在外观上模拟现实校园建筑、风景外,还普遍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

1)虚拟教室功能

3D虚拟校园中的虚拟教室主要用作虚拟讲座和虚拟研讨会。教学模式类似于传统的课堂。尽管教育专家关于课堂这种教育平台的效率方面的看法有所不同,然而,一个可以鼓舞人心的演讲,仍然是学习最需要的,是3D虚拟校园所要实现的功能之一。虚拟研讨会相对课堂来说是一个讨论特定主题的在线会议。讲座和研讨会的主要差异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预期。在讲座中,学生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偶尔发问。在一个研讨会上,学生们将有备而来讨论特定的主题,其参与程度可能同教师是一样的。

虚拟教室中的幻灯片播放器可以在进行远程实时讲座时播放幻灯和非实时讲座时提供相关信息。如由Andrea D Lucia 等人创建的虚拟教室及教室中的幻灯片播放器如图1、图2 所示。[11]

幻灯片的可读性很强,而且可以用按钮控制。教师具有控制幻灯片播放的权限。

2)支持合作化的团队学习功能

虚拟校园需提供参与网络交流的工具,可以创建或加入团队,团队的交流功能一般有:获得在线帮助,接收群组通知,把陌生人加入好友列表等。

对于合作学习而言,一般可把学习分为几个阶段:给学生分发材料,角色分配,参与讨论等。参与者要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进行决策,他们应能获取相应材料如文件会议时间、相关的材料等,在虚拟校园中创建合作区域,提供化身自动参与的活动、会议及实时交流。

(2)设计实例

英国开放大学在SL中创建了一个虚拟校园主要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典型。[12]该虚拟校园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欢迎区:提供了虚拟校园三维地图,相关的介绍性信息,点到点的跳转,浏览向导等。

学习区:包括虚拟教室、展览工具、会客区等。学习区中有召开大型会议的空间,最多可容纳140个虚拟化身,可以播放视频流、支持幻灯片的演示;还有一些比较小的空间用可作小型会议、讨论及休闲场所。3D虚拟校园真正的价值在于能给用户提供交流工具包括文本、音频、现场信息。可以让学生重新设计虚拟场景的外形、创建新的物体(土地的主人可以设定控制权限)。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收到一些范例以供参考。还有一些交互性的对象如海报栏。可以让师生用来宣传项目,可以让用户上传视频、幻灯片、图片等。

图书馆:为支持师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把图书馆设计成了一个开放的公园,包括搜索与重放两个区,每个区都支持浏览各种材料。为支持这两项功能创建了两个对象:资源选择器和回放屏幕。通过搜索引擎与数据库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当然,SL与其他3D环境一样,支持文档存储的能力较弱。图书馆中还有“免费商店”,用户可以收到免费电子礼物如衣服、车子、工具箱、桌子椅子、时钟等。

沙箱:师生可以在“沙箱”区域设计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

休闲场所:建了一个沙滩,供师生用来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在这里可以聊天、听音乐、跳舞、游泳等。

2.基于活动理论的3D虚拟校园设计

活动理论源于前苏联心理学的文化历史学派,它关注的是人们参与的活动及他们在活动中使用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的关系,活动的目的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和结果。[13]

最初,维果斯基的活动理论关注中介概念,将文化制品和人类行动关联起来,从而将个体与社会关联起来;列昂节夫增加了目的和对象两个要素并提出了活动的层级结构,即活动的三个水平模式:活动、行为和操作;恩格斯托姆则在以上基础上增加了规则、共同体和分工三个社会要素,将个体和共同体的互动凸显出来,强调矛盾的存在以及它对活动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能够在集体和共同体的宏观层面上分析活动,即任何活动的产生均需要主体、目标、工具、规则、共同体和分工六要素,这六个构成要素并非稳定且互相独立,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地与其他构成要素互动。

活动是由人来执行的,而人又是通过物品作为媒介的。人与物品都要地方放置。地点属性则包括:外观,结构与角色。Ekaterina等人从活动理论得到的灵感提出了按活动理论3D虚拟校园的设计理论。[14]

该理论分别从活动理论的几个要素出发,提出设计思路。

(1)关于人:

1)需要一个3D虚拟化身,映射用户的身份如(学生还是教师)性别、种族、身体的特征(如肤色、头发的样式及颜色等)及衣服等。

2)学习者能以各种方式与别人交流。探索虚拟空间和已有的物品以文本、图片或3D对象的形式创建自己的物品,及与别人分享这些物品。

3)提供学习者社会网络。

(2)关于地点:

虚拟校园必须清楚地表现有管理的、科学的、教育的特征和大学的结构,如果有可能可以提供不同的场景以适合不同的学生与社会机构的要求,如可以有一些二维良好结构的大学和一个3D的有多链接与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不同的场景同样适合信息的展示与交流模式。

虚拟校园的外观及主要结构至少部分类似于真实的校园。如果需要,在报告厅或教室可以设计一些虚拟的物品供相关的教育实验用。

导航:快捷方式/快速跳转。地图、菜单。

通常虚拟校园可以让本地和远程的用户使用,在一起学习。所以系统应当包括资源、工具支持现实校园可以开展的各种活动(教育的、社会的同步的、异步的)。

(3)关于物品:

应当包括各种物品,能提供合作学习、交流及各种特殊任务及课程需要的物品集(如文本文件、图片与3D物品)。应能方便创建、操作、共享、定制物品。

四、国外高校3D虚拟校园的应用情况分析

1.国外高校使用3D虚拟校园类型

目前,英美高校使用3D虚拟校园还处于起步阶段,使用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用于展示校园景致

这种类型的3D虚拟校园仅仅有一些类似真实校园的建筑,可以让用户从任意角度对校园进行观察,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能操作和规划,满足用户一般性的游览需求。不过此类虚拟校园还没有正常在其中开展学习活动。如英国的赫尔大学就属于此类。

(2)作为研究工具或环境

3D虚拟校园被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研究的工具或环境。如西英格兰大学在3D虚拟校园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天文台。鼓励学生参与设计,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开展一些创新活动。

(3)用于举办展览

对于艺术与设计方面的人员,他们总想把3D虚拟校园用来展示作品的空间。例如伦敦艺术大学时装学院应用虚拟校园举办了多次展览会。吸引了几万名来访者。

(4)支持课程或课程的某些单元

对于绝大部分高校而言,它们创建3D虚拟校园的目的是运行课程或准备用它来支持课程。德比大学有一个第二人生实验室项目,项目中应用虚拟校园组织心理学的研究生学习基本的心理学技能。人数是30人,学习的技能包括:实验设计、论文写作、陈述准备、批判思维的技能等。

(5)支持学校之间或部门之间的交流

一些大学发展虚拟校园是为了支持校际的学术交流或协作建设课程。由佩斯利大学为主建设的虚拟校园(VIRTUALBA)由几个大学合作建设,设有“大学信息中心”用于举办各种展览及学术活动。虚拟校园还用来教授一系列的课程。[15]

五、3D虚拟校园的设计与应用建议

1.对3D虚拟校园设计的建议

(1)关于3D虚拟校园建筑的设计

虚拟校园的校园建筑应当具有实体校园的主要特征。当然建筑的整体布局可以更加紧凑,以方便用户的浏览。在符合虚拟校园建设总体方针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学生自行建一些个性化的建筑。

(2)3D虚拟校园的结构设计

与真实校园类似的是大多数虚拟校园都有高效的导航工具,实验室及私人空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用户扩展及开发相应功能的机会。当前虚拟校园现有的导航是通过有相关目的地信息的地图,通过快速跳转到相应的目标地点,这种导航比较费时费力,需要加以简化。如:可以建一个导航条把校园内的相关机构、会议室、研究机构、图书馆及相关资料做一个收集;建一个公共汽车路线,把用户送到相应的地方等。

(3)3D虚拟校园的角色设计

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如与系科相关的主题教室,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学生在教室中可以得到相关课程的辅导,提供相应的共享资源、白板等。

2.3D虚拟校园的应用建议

(1)关于内容选择

最近的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放在3D虚拟校园中,如关于以抽象概念和文本文件为主的内容。[16]要选择那些在3D空间中比传统环境有明显优势的内容如:计算机图像、艺术、建模、模拟化学反应、生物的生长过程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3D虚拟环境的优势和特色。

(2)虚拟化身、交流与合作的运用

每一位进入3D虚拟校园的用户,都有一个虚拟化身,虚拟化身不仅仅能体现用户的身份、性别还能体现用户的文化、性格、爱好等,使用户更容易进入自己的角色,更方便与别人交流。所以用户需要尽量定制个性化的虚拟化身。

交流与合作学习是3D虚拟校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用户需充分运用身体的、口头的方式进行交流。充分运用3D虚拟校园的语音交流功能。

(3)社会与组织因素

一个能适应特定教育目的成功的3D虚拟校园,往往不完全取决于它的设计,还取决于它的组织与社会环境。如果一个3D虚拟校园中没有什么人气,学生也就没有兴趣在其中活动了。所以3D虚拟校园中应设置一些课程、组织定期的活动。这对于虚拟校园尤其重要。与实体校园一样,一个成功的虚拟校园也需要开展大量的活动、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以激发学生每天都来使用虚拟校园。

(4)技术因素

由于3D虚拟校园对硬件条件的要求较高,目前高校学生计算机的配置普遍低于系统要求。使得学生使用虚拟校园的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图像的显示质量及效率上。所以,需要在计算机的价格与使用效果之间做一个平衡。

六、结论及展望

随着对3D虚拟校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其中。3D虚拟校园的设计将更能适应学生各种需求。如Andrea De Lucia等人正试图把Moodle插件加入到虚拟校园中,以加强3D虚拟校园对学习过程的管理。[11]

移动技术开始介入到3D虚拟校园中,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访问3D虚拟校园。这就需要3D虚拟校园要适应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技术特点,简化图形和导航、交流工具及交互形式等。

参考文献:

[1]A. J. Kelton, Second Life: Reaching into the Virtual World for Real-World Learning, ECAR Research Bulletin, 2007(17).

[2]Second Life, 省略 , 2010(12).

[3]Active Worlds, 省略, 2010(12).

[4]Alliance Library Syste[OL].省略/secondlife.htm2011(1).

[5]Mary Lou Math, Desinning the virtual campus,Design studies, Virtual Reality: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3(1):25-33.

[6]省略, 2010(12).

[7]B. Read,(2006, August 29), Second Life keeps chuggingalong. The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OL].省略/wiredcampus/article/1529/second-life-keepschugging-along.

[8]G. M. Lamb, (2006, October 5), At colleges, real learning in a virtualworld. USA Today[OL]. 省略/tech/gaming/2006-10-05-second-lifeclass_x.htm

[9]N. Jennings & C. Collins, Virtual or Virtually U: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Second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3), 2008.

[10]Andrea De Lucia,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virtual campus on Second Life: The case of SecondDMI,Computers & Education 52 (2009) 220-233.

[11]Lucia Rapanotti,A Second Life campus for part-time research students at a distance,Computers & Education 35(2008) 26-29.

[12]Jonathan London,Theoretical principle of Learning Evire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2(68)(In Chinese).

[13]Bonnie,A.Nardi, A Comparison of Activity Theory,Situated Action Models,and Distributed Cognition[A].Context and Consciousness:Ac-tivity Theor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Cambridge,MA:MIT Press,1996.

[14]Ekaterina Prasolova-Fland Analyzing place metaphors in 3D educational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 (2008):185-204.

虚拟化学论文篇(6)

【关键词】Labview软件;MATLAB软件;Visual Basic软件;JAVA软件;优缺点

1.引言

传统示波器是电子工业、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领域中一种必备的仪器,并且都在这些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技术下,对传统测控仪器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智能化、自动化、多样化等等[1]。传统仪器跟其他传统测控仪器一样,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些新技术的要求,与此同时,新仪器的开发对开发商与用户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基于上述原因,新型的测控仪器设备的出现是当务之急,虚拟仪器这个概念变得不再陌生。

虚拟仪器的开发基于强大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把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有效的融合在一起[2]。软件设计平台的灵活性,依据用户不同的特殊需求创建出人机友好操作界面,实现并取代各类特殊、昂贵的测试仪器的功能。

实现用户友好操作界面的软件操作平台有很多,例如,Labview软件,MATLAB软件,Visual Basic软件,JAVA软件等,本文将对实现虚拟示波器用户操作界面的开发性软件进行比较。

2.虚拟仪器的发展

2.1 国外发展状况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虚拟仪器公司开发了不少的虚拟仪器开发软件,方便了开发商利用这些开发软件组建自己的虚拟仪器或测试系统,并编制测试软件,最具影响力的是NI公司的Labview和Labwindows/CVi开发软件,美国HP公司的HP-VEE和HPTIG平台软件,美国Tektronix公司的Ez-Test和Tek-TNS软件以及HEM Data公司的Snap-Master平台软件等都是国际上公认的优秀虚拟仪器开发平台[3]。从1988年陆续有虚拟仪器产品面市,当时有五家制造商推出30种产品。此后,虚拟仪器产品每年成倍增加,到1994年底,虚拟仪器制造厂已达95家共生产1000多种虚拟仪器产品,销售额达2.93亿美元,占整个仪器销售额73亿的40%。美国是虚拟仪器的诞生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虚拟仪器制造国,生产虚拟仪器的主要厂家有HP公司目前生产100多种型号的虚拟仪器,Tektroflix公司目前生产约80多种型号的虚拟仪器。

2.2 国内发展状况

国内虚拟仪器的开发和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大以及东方震动和噪声技术研究等高校和公司对虚拟仪器的产品和设计平台以及NI产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所研究和开发的结果在某些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比较突出的是重庆大学测试中心所研究的虚拟仪器,目前,部分院校的实验室也引入了虚拟仪器系统,包括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于此,又开发了一批新的虚拟仪器系统用于教学和科研,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所开发出的Inventor可重构虚拟实验台、深圳蓝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的DRVI快速可重组虚拟仪器平台等影响力比较大,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开发了用于精密播种机性能检测的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山东大学医学院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研究了胸双极立体心电图及其三维可视。

2.3 未来的发展趋势

虚拟仪器正在持续且迅速地发展,它即将取代测量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各类仪器,使仪器的功能和技术性能方面具有了灵活性和经济性,因而更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更高更新的测量需求[5]。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仪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虚拟仪器技术也会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即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网络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使用的网络化虚拟仪器,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测试的数据,因此图像化编辑平台的发展将带动和完善虚拟仪器的发展。国内专家预测未来的几年内我国将有50%的仪器为虚拟仪器,国内将有大批企业使用虚拟仪器系统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3.几种虚拟示波器常用开发环境的特点

3.1 基于Labview的虚拟示波器

Labview是一种基于图形编程语言的可视化优秀开发平台,它与传统编程语言最大的区别是使用图形语言,以框图的形式编写程序[6]。它与VisualC++、visual basic、LabWindows/CVI等编程语言不同,是使用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G,而不是基于文本语言的程序代码,用方框图代替了传统的程序代码,一个Labview程序主要包括前面板、框图程序、图标/接线端口3部分[7]。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轻松的设计环境,利用它设计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轻松组建一个测量系统或数据采集系统,并可以任意构建仪器面板,而无须进行任何繁琐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编程,从而可以大大简化程序的设计。

在设计虚拟示波器时,程序包括数据采集,波形显示,信号处理,波形存储和回放几个模块。因而硬件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采集外部的信号,可以是PCI、USB、DAQ等数据采集装置,然后是信号调理,目的就是完成信号缓冲、放大、滤波等功能[8],Labview开发平台自带的函数具有强大的信号处理功能,充分发挥Labview的优势所在。在它的前面板上可以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旋钮,开关,波形等示波器应有的界面设置,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开发者的想法自行定义,具有很强的灵活性[9],真正的操控系统的是后面板,建立功能模块,元器件的连接,按键功能的实现等等,模块化的实现使虚拟示波器的功能更加完善。

3.2 基于MATLAB的虚拟示波器

MATLAB是Matrix和Labortaty前三个字母的缩写,意思是“距阵实验室”[10]。是一套功能十分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和设计教学软件,MATLAB具有以下的主要功能:数值计算功能,符号计算功能,图形处理功能及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建模及动态仿真功能。

基于MATLAB平台设计的虚拟示波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数据分析功能,不仅方便了实验研究,也可以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11]。基于MATLAB的虚拟示波器硬件系统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主要有MCU、数字I/O、A/D、数据通信接口,以及电源部分组成。而对计算机串口以及数据输入的控制,由MATLAB软件的仪器控制工具箱中的函数来完成。通过调用MATLAB的数据采集,画图程序来完善虚拟示波器的功能。MATLAB是很好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而将其与Labview相结合编程可以极大的提高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故障诊断的能力,具有很强的技术提升空间。

3.3 基于Visual Basic的虚拟示波器

Visual Basic简称VB,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在界面设计、文件处理、多媒体应用、数据访问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具有易懂、易学的优点。对于虚拟示波器开发而言,VB在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方面不如Labview。在使用VB开发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应用软件时,需要对待测量信号进行实时采集、显示、以及实时处理等VB并不擅长。对此类应用程序的开发,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将VB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及其他方面的优势和LabVIEW在数据采集、显示与处理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12],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开发出功能更加强大的测控软件系统。

MATLAB与VB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在VB中引入MATRIXVB,使得VB可以调用MATLAB函数。其二是将在MATLAB中编写的文件编译成VB可以调用的DLL文件。通过混合编程,利用VB和MATRIXVB,快速、简洁地生成虚拟仪器[13]。

3.4 基于JAVA的虚拟示波器

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平台的总称。面向对象的一次编译随处运行的高级语言,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用Java实现的HotJava浏览器跨平台、动感的Web、Internet计算的功能。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常用的浏览器均支持Java applet[14]。基于JAVA开发网络化的虚拟测控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和跨平台的优势。

基于JAVA的网络化虚拟示波器,利用socket和多线程技术实现,使用双缓存技术解决了波形显示时的闪烁问题,由系统启动用户界面线程,同时启动不断侦听对客户连接请求的线程。如果侦听到客户的连接请求,就开辟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其连接请求。与此同时还要查询数据是否已经传送完毕,一旦完成便要通知用户界面线程更新界面。

除了上述的几种开发平台外,还有C++ Bulider,Visual ,VC等都可以是结合多种软件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另外国内也有一些虚拟仪器开发系统,如吉林大学自主研发的图形化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Scene,重庆大学研制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VMIDS等等[15]。并在相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4.结束语

在各领域的应用中,虚拟仪器正在取代着传统仪器,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出现是仪器界的一次革命,具体表现为:智能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复用性强,系统费用低;可操作性强等等。对于虚拟仪器的设计而言,软件设计是核心,对于每一种虚拟仪器的开发平台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与缺陷,MATLAB是一款数字处理与图形化处理的强大软件,在设计虚拟示波器时可以发挥它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于Visual Basic而言,它的缺陷是存在的,但它是一款作为结合型开发软件的好处;利用JAVA的开发的虚拟仪器是现在乃至未来的重要开发平台,它是仪器朝着网络化的发展,就目前而言,Labview是虚拟示波器开发软件的首选,它的图型化编程语言使用户和开发者都能比较容易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单种软件开发工具,可以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各抒其长,会使所开发的虚拟仪器得到更全面的设计。再者在实施方案前,对开发平台进行分析探讨、比较,最终选择适合的虚拟平台,对之后的工作会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王波.虚拟示波器系统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王维喜.基于声卡的多功能虚拟示波器和虚拟函数发生器设计[D].青岛大学学位论文,2009.

[3]李艳.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设计和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6.

[4]丁鹏.基于USB数据采集的虚拟仪器的研究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0.

[5]王美刚.基于声卡的虚拟仪器[D].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姜碧琼.基于Labview的虚拟示波器的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

[7]朱红林,刘武.基于Labview的虚拟示波器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6.32(11):17-19.

[8]曾秀云.基于虚拟仪器的信号采集与控制系统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

[9]朱治国,郑建荣,刘小平等.虚拟仪器及常用开发软件[J].现代仪器,2004,1:28-31.

[10]薛德庆,姚世锋,刘锐,蔡继军.MATLAB在虚拟仪器中的编程应用研究[J].传感器与仪器仪表,2006,22(5-1):157-159.

[11]罗彬,曾岳南,张雪群.基于MATLAB的虚拟示波器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6.13(4):107-110.

[12]宋波,陈一民.关于虚拟仪器开发工具的比较与选取[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25(8):1-5.

[13]戴永彬,关维国.VB和MATRIXVB在虚拟示波器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2004(6):21-22.

虚拟化学论文篇(7)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全面生产理论;精神生产理论;二元价值容介态

一、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发展困境

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内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1]。人的全面生产体现在这一生产不只是建立在单纯对物质的生产,而是包含了人的自身生产、精神发展和社会关系生产等诸多要素。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即繁殖)作为“生活的生产”,是全面生产中最基础的层面。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更被马克思称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马克思主要研究的重点和出发点;相较之下,精神生产则是全面生产中基于生活生产的“从属于整个思想上层建筑”的最高级别生产。除此之外,全面生产还包含社会关系生产,其作为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对基础层面的生活生产和最高层面的精神生产加以统筹。生活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三位一体的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统筹主观与客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宏观生产理论,通过各项领域的辩证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领域,全面指导人的生产生活。然而,由于马克思成书时期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和精神生产自身的局限,精神生产理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成为马克思全面生产发展的缺陷所在。马克思对精神生产理论的阐述首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他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第一次直接对精神生产进行阐述。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就是“关于意识的生产”[3]。然而,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生产者的构成成分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势头估计不够[4],也出于对当时轻视物质生产主体作用的唯心史观的批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将论述重点放在了物质生产即其主体(劳动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对精神生产理论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使得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相对被忽视。这也造成了整个全面生产理论“受力不均”,难以对生产的所有领域进行全面指导和协调,从而出现发展瓶颈。

二、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下全面生产理论的新发展

可见,若要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就要首先完成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发展。而若要发展精神生产,又必须保证生活生产尤其是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产达到一定水平。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物质生产的飞跃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产资料的扩充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得精神生产和需求消费在物质生产支撑下地位不断提升,建立在人们需求的差异化生活品质将进一步取代由于物品稀缺性,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源,这又必将反作用于人的生活生产。人们基于生活生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丰富呼唤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时代中,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得全面生产理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精神生产理论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中,经济虚拟化的势头日趋明显,虚拟经济也开始吸引国内许多学者的注意。近两个世纪间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借由虚拟价值的形式,形成了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以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要素为体现的“广义”虚拟价值,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经济广义形态(即与广义虚拟价值相对应的“广义虚拟经济”)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5]。广义虚拟经济不再像虚拟经济一样单纯体现在货币的非物质性,而是体现在人的非物质化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集合,成为纯粹实体经济外各经济成分结合的有机体。广义虚拟经济的产生对新形势下被赋予新时代内涵的精神生产理论产生了新的支持。随着生产资料的日渐丰富,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在不断扩充,关于它的认识也经历了多次发展和进步,现在较为完善的观点认为物质生产及其产品与精神生产及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两种生产、两种产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叉、相互为用的[6]。在这种观点看来,产品自身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并非是衡量产品对需要满足的性质标准,因为无论产品的性质如何,它们对物质的实物价值和精神的虚拟价值都是可以接纳和满足的。林左鸣将这种由实物价值和虚拟价值通过相互容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二元价值运动状态,定义为二元价值容介态[7],这也是广义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二元价值容介态,即由实物价值和虚拟(精神)价值通过相互容纳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二元价值运动状态。林左鸣先生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这两类经济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广义虚拟经济”[8]。在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中,精神生产依然受限于纯粹物质性的生产,而在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的参与下,精神生产的形式真正发生了变化。广义虚拟经济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联系在了一起,物质生产以精神生产载体的形式出现。在单纯的物质生产中引入精神生产也赋予物质生产新的价值,这使得精神生产理论得以通过客观的形式实现最高级别的生产,并与生活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各项范畴相承接,成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核心要素。可以说,广义虚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使精神生产理论得以顺利转型,这也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进步提供了重要补充。

(二)广义虚拟经济对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时代中,二元价值容介态要求广义虚拟经济同时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所以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发展依然有不容忽视的地位。物质生产是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载体,也是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进步的根本保障。人的精神需求往往是无形的,是无法定量的,而在被赋予精神内涵的物质产品中,人的精神需求就可以被适当量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而外部世界是不依赖于任何意识、精神而存在的[9]。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最基层形态,所有的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若要落到实处、有所体现,就必须要在客观物质上加以体现。精神生产是人类生活创造的财富泛化的产物,而人类财富创造的原始积累又依赖于物质生产,人在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完全释放自身的精神需求。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精神生产和二元价值运动的前提,谈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先谈物质生产的发展。然而,随着当今时代物质产品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虽然仍在全面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其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早已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的提高使单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附加任何其他要素的物质产品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即使对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如食物的需求上,也更多地被赋予了口味、种类、档次等精神要素。根据现代社会精神生产发展的趋势,有理由认为,到了物质生产极大地发展起来、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的共产主义时代,当强制性的社会分工消灭以后,精神生产就将取代物质生产的地位成为主导性的历史动因[10]。所以,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要求实体经济的生产要脱离纯粹的物质生产方式,在物质中赋予精神的价值,这对马克思全面生产发展理论而言,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受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思想影响,物质和意识以辩证的形式被二元化,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也因此被划分为两种生产范畴。其中,物质基础决定思想上层建筑,精神生产需建立在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之上,所以作为意识层面的精神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让步于物质生产的。由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而两者的发展又具有不平衡性,所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表现出复杂的相互关系。而广义虚拟经济在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把握中更多地将精神生产的作用性和指引性置于物质资料生产之上,这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共同作用就使得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性趋于相近,使两者不再分列于全面生产的两端,而是在辩证基础上更多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广义虚拟经济中的马克思精神生产辩证观

(一)三位一体的生产文明与广义虚拟经济意识形态化建设

1.构建价值二元基础上的二元文明容介态

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发展中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实现了融合。在这一生产范畴的交会中,物质不再是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精神也在人的作用下摆脱了单纯的生产层面,并在人的体力和智力活动中进一步结合人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也就上升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新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物质和精神形态,也就不再存在决定和反作用关系,两个文明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中它们也必将同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化建设产生影响。在广义虚拟经济视阈下,业已实现价值二元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通过相互容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形成循环进化的新二元容介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文明容介态。二元文明容介作为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形式,对纯粹经济状态下广义虚拟经济出现的客观弊端加以主观约束。在广义虚拟经济中,受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非合作性博弈影响,广义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是不收敛的,这使得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求虚弃实,使虚拟价值脱离实际价值,打破二元价值的容介。而二元文明的容介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先期融合,使得分立二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经分别具备了价值二元性,这一方面使得人们“求虚”与“求实”辩证统一、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也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建立了一条意识形态上的虚拟上限。二元文明容介态是广义虚拟经济意识形态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它也必将与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的优化均衡管理一起,为广义虚拟经济的平衡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社会文明基础上二元文明联动机制的建立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不只包含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包括人的生产)生活生产和精神生产,除此二者之外,社会关系的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同于角色随时展而变化的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作为二者桥梁的社会关系生产都很少受到影响。相反,其自身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桥梁作用反而为不断发展的两者提供了一个联动机制,这对以实物价值和虚拟(精神)价值为主要要件的广义虚拟经济也提供了一个和合的指导方向。在早期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交流中,社会关系生产就已产生了社会文明这一意识形态形式,而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发展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明又将进一步承担二元文化的联动轴作用,通过社会关系本身的联动性,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起联动机制,进一步保障二元文明容介的稳定。三位一体的全面生产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文明体系,为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化提供了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