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6 10:17:36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篇(1)

**乡按照上级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打造美丽宜居乡镇要求,深入学习佳木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市长**到**乡调研的指示精神,全力推进五大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

成立了**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由村书记为环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为各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督员,形成了乡党委统筹抓,村支部具体抓,乡纪委、派出所协调抓的工作机制,以美丽宜居乡村“十有十化十无”,最美庭院“五美”为重点,制发了《2020年度**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先后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议3次,开展乡域内人居环境巡查督导5次,建立各村整改台账汇集问题45条,目前已完成整改25条。明确各村任务区域,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组织保障,压实责任划分。

(二)多管齐下,汇聚合力

以爱国卫生月,绿化种植周等载体动员乡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中来。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乡党委组织机关干部、各村干部、各工作队共同参加劳动,累计出动1300余人次,车辆300余车次,对乡内45公里道路展开分段拉网式清洁,清理路边沟5000多延长米,修复倾倒栅栏46余处,清理路边杂草2000延长米。在绿化种植周活动中,以乡干部为骨干,以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为基础,组织志愿者、老党员等175人参与到全乡绿化种植、白色垃圾捡拾工作中去,共种植小叶丁香20余万株,捡拾“白色垃圾”近20立方米。为我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示范,强化培训

乡党委组织6个村书记,全体机关干部,对上级下发的《佳木斯市美丽宜居乡镇创建工作方案》《佳木斯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条例》等文件进行学习,明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各村按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编写了六个版本的村规民约,并下发到村民家中,依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为村民们树立规矩意识。在卫华村、渔业村、卫明村着力打造255户最美庭院,并组织六个村书记进行参观学习,要求各村按照划分区域范围内再打造一批,庭院干净整洁。厕所厨房卫生,室内摆放整齐的示范院落,并以此为标准,形成村内家庭卫生排名,激发各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动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四)多措并举,保障投入

乡党委、政府由保障投入破题,为每个村提供10000元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为各村人居环境起步工作提供保障,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发各村支部工作热情,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同村老三位的工资进行绩效挂钩,多干多得,少干不干不得。在庭院卫生方面,对评选为最美庭院的贫困户奖励2000元,一般户奖励500元,极大的促进了百姓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情。为解决各村垃圾清运问题,为各村配发了由市执法局下发的240l垃圾桶18套,为各户下发30l垃圾桶685个,为各村配备垃圾回收车6台,为村内保洁人员配备工作服、清扫工具等。全力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巩固提升,取得长效

截止目前全乡6个行政村9个自然屯集中人力和动用机械清运垃圾710吨,清理路边沟47.5公里,清理路面47.5公里,清理柴草垛26处,清理路障17个,清理禽畜粪便93吨,清理垃圾箱168次,为我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开端。。为巩固已经取得的有效成果,形成长效治理建立“周通报、月考核”的督导制度,每周确定一名值班领导,联合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走村入户,发现垃圾清理不彻底情况,立即拍照取证,并在全乡“两级”微信群中实时公开。每月对乡内六个行政村内的人居环境整治进度进行考核,倒逼工作责任落实,对进展慢,不作为的村干部进行停职。确保农村环境卫生能常清理、常保洁。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篇(2)

一、工作目的

在全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进位”活动,鼓励推动各村在普遍达标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努力争当“标兵村”“示范村”。严格按照《关于转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通知》、《县人居环境办关于打赢疫情阻击战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市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方案》、《县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考核方案》等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村、每一屯的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常态化管理。

二、主要任务

1.农村道路。清除冬季路面的积雪和残冰,及时清理通村的村道、屯道、巷道、农田道等路面及路边排水沟、公路两侧积存的垃圾、污物、杂草、秸秆,清除公路两侧绿化带树上附挂物。

2.村内公共场所。及时清理村部、学校、卫生所、广场、

企业、农贸市场、公厕等公共场所及其周围积存的垃圾,实现规范有序。

3.农户庭院。农户要尽量进行美化绿化,要整体清洁、规范有序,乱搭乱建多余的建筑物、房前屋后垃圾和物品及时清理,拆除倒塌的房屋和废弃闲置的住房,闲置废料固定地点堆放整齐。清除废弃的房屋及院墙、歪斜的板杖子,院墙大门规整。搞好室内外卫生。厕所严实不外漏,推广建设卫生厕所。按照创建要求,每村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创建工作要达到标准(美丽入院、干净人家标准另行下发)

4.柴草垛、秸秆。柴草有条件的村统一堆放,远离村屯。没有条件的,要求摆放整齐,遮盖严实,符合农村消防要求。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划定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鼓励秸秆还田,提高秸秆利用率。

5.卫生死角地带。及时清理村屯出入口,公路交汇地带,沟渠与村屯、农田联结区域,农业园区和各类棚膜周边等不易引起重视的地方所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在本村辖区内,由本村负责,严格划分区域和责任。

6.农村生活垃圾。严禁生活垃圾非定点堆放,环卫工每天全员在岗,及时将每日的垃圾进行转运。

7.粪堆粪坑。村内和农田地头堆放的粪堆粪坑,要及时清运到村庄以外的固定场所,堆肥发酵后还田。

8.河道。禁止在河道内岸边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及未经许可发展养殖业,严禁向河道内排放畜禽粪污,保持河道清洁、顺畅、美观。

9.畜禽圈养。畜禽严格圈养,病死畜禽尸体,按照动物卫生管理处置的要求,进行无害化消毒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

10.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清理随意丢弃的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农药包装物要无害化处理。指导农民及时将废旧农膜回收、存储和销售,强化废旧农膜监管和回收利用,防止废旧农膜污染耕地,影响环境。

11.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村规民约。

12.农村安全饮用水达到100%,严格保护水源地环境。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全力保障。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统筹调配人财物,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全力保障。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纳入重要日程,落实工作责任,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和目标。

2.落实包保,强化管理。各包村领导负责所包保村屯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工作队要经常深入村屯共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月最少入村开展两次以上环境整治工作。各村书记为本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各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村干部和老党员、老干部、团员青年等为网格长或者组长,带头开展各项工作。落实村组干部和党员包保河道清洁、道路清洁、庭院清洁等工作,明确农户门前包卫生、包花草树木成活、包路面清扫等包保责任制。镇内所有单位、企业及商户要全面配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内部及周围环境卫生清理和美化绿化。

3.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洁员工作及考核制度、各村村规民约、村民日常保洁制度、农户“门前三包”等各项制度,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实现农村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村每周集中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清扫。

4.跟踪检查、强化督导。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村、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立即在镇委工作群中进行通报,各村马上进行整改,检查结果纳入全镇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体系中。各村、各区、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检,互相监督、取长补短。各村、各单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要求简单明了,数字体现。日常考核分数占年末总成绩的40%,年终考核成绩占年末成绩的60%。

5.完善档案。按照工作要求,做好镇、村两级工作档案,保留好相关影像资料。

四、奖惩

1.按照《镇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考核方案》,对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实际打分制,按照得分情况进行奖补。

2.在庭院分区、分组创建中,每村每区评选出3户整治效果最好的农户,给予生活用品奖励(室内扫帚、撮子、垃圾桶等,并对于村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如栅栏、围墙、硬化等)。对于提醒2次以上不进行整改、不支持环境整治的农户,报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在村内进行公开通报,不再享受村里统一发放的铁锹、扫帚等环境整治物资和反哺资金,对于村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予考虑,如栅栏、围墙、硬化等。

3.被评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农户,在全镇广泛宣传学习,统一进行授牌通报表扬,进行奖励(室内扫帚、撮子、垃圾桶、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篇(3)

根据我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调研计划安排,我带领******先后赴*****,重点围绕如何助推候鸟小镇的配套设施服务中心项目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期间,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有关情况提升我乡旅游服务水平。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选题考虑和简要情况

(一)调研选题考虑。我把如何助推候鸟小镇的配套设施服务中心项目发展作为这次的调研选题,主要是我乡与吴城镇毗邻,有必要持续深入加以研究,进一步把问题和症结摸透,把对策和举措想全,促进我乡旅游服务水平建设快速高效推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我乡发展目标是什么?

2.*****公路沿线进行统一规划

3、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

(二)调研简要情况。我们高度重视这次调研活动,科学研究制定调研方案计划,认真践行简朴、务实调研作风,轻车简从、直扑一线、不搞层层陪同,调研时不听汇报、直接谈问题、当面听意见,实地察看时不干扰群众办事、不影响基层工作、不要求填报表册数据,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实事求是,接地气,查实情,带着调研提纲和问题清单去,既突出重点、全面了解面上情况,又“解剖麻雀”,具体分析研究个案问题。调研期间,先后实地走访了**家***,组织召开了***场座谈会,与***群众进行了谈话交流,收集汇总了基层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件。通过调研,结合近年来了解掌握的有关情况,基本摸清了如何助推候鸟小镇的配套设施服务中心项目发展,检视查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以生态环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场地设施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打造成生态样板,在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不搞现代工业化的设计;环境整治方面,进一步提升包括小微湿地的修复、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实施观鸟线路沿线整体风貌提升、观鸟小道拓宽改造、永吴公路沥青罩面等项目,对重要节点按一点一品绿化美化,是湿地的打造成湿地生态景观,以利交通组织、增强视觉观感

二、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候鸟小镇的配套设施服务中心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人民群众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普遍较差。在集镇、村组、通道两边,大部分家庭环境卫生较差,室内外不整洁、乱扔乱倒垃圾、物品摆放零乱,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较为突出。部分群众没有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甚至有故意破坏环境、损害公共卫生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由于村(社区)工作较多,任务繁重,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时间不够充分,制度坚持和落实不好。

(三)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尽管乡党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我乡过去公共设施基础薄弱,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涉及面宽、项目多、投入大,目前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要求,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四)“三乱”现象较为严重。随意向河道、公路两侧倾倒垃圾、建筑废弃物等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加强综合治理。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篇(4)

社区多措并举保障文明创建工作简报

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雨润社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措并举确保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推进。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针对辖区内各生活小区比较突出的问题,除小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外,还根据日常巡查和交叉检查结果进行剖析,社区统筹规划,深入开展乱停车整治、公共秩序整治。社区合理规划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500余处,还组织人员现场劝导、发放整改通知,对辖区内车辆乱停放问题开展整治,成效显著,显著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篇(5)

打造干净整洁美丽乡村

——村庄清洁行动情况汇报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

今年来,长沙市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战役,以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以村庄清洁行动为首要任务和有力抓手,以“五清一改”(清理生活垃圾、小微水体、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空心房”、旱厕,改变不良习惯)为重点,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集中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结合疫情防控,统筹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关于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抓好农村垃圾、污水、粪污治理,组织开展清垃圾、清塘沟、清粪污、清旱厕、清空心房、改卫生习惯等“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加强乡村集贸市场卫生整治和环境卫生治理行动,清扫公共区域卫生,切实清理病毒滋生场所,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屋内屋外,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吐痰,集中收集处置用过的口罩,强化了防范意识,严格管控、严阵以待,进一步抓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齐心合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战。

二、突出群众主体,推进共治共建共享。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群众主体力量,形成全民共治共建共享良好局面。政府全力当好引领者,层层发动,全面落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临街门店、住户“门前三包”(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美化、包公共秩序)制度,广泛开展“逢十”全民环境卫生清扫日、志愿者“红袖章在行动”、 学生“小手牵大手”、“回家乡、见老乡,我是党员我有责,人居环境我带头”等主题活动,宣传造势,充分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村组全力充当组织者,支部、党小组、党员示范带头,通过“屋场夜话”“周末沙龙”等方式,将环境卫生文明行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传到家。广大群众成为建设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建立健全村民筹工筹劳机制,利用元旦、春节、五一节日等关键节点适时开展群众大清扫活动,向村民适当收取垃圾上门回收处置费用,全方位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

三、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难点各个突破。瞄准农村人居环境难点痛点问题,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紧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以“五清一改”为切入,由点及线到面铁拳整治城乡脏乱差顽疾。全市9个区县(市)103个乡镇,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35150吨、清理村内水塘数量1800口、清理村内沟渠数量690公里、清理村内淤泥数量8000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19050吨、清理残垣断壁4000处、张贴宣传标语数量1000条、共劝退取消、延期、按规定从快从简办理婚丧喜庆事项7000余场次。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篇(6)

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核心的 村容整洁 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平原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党委、政府从2014年开始在全乡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使我乡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农民群众建设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家园,让农民群众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美好生活。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当前,全乡农村普遍存在危、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改善生存生活环境愿望十分迫切,为此,在全乡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非常必要和重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和净化乡村环境、硬化农村道路、美化村庄面貌“两保三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全乡所有村庄进行一次垃圾清除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美化村庄面貌,每年建设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

到2020年,全乡9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环境净化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45%以上达到环境净化、道路硬

化、村庄美化的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农民普遍住安全房、喝干净水,大部分村庄干净整洁、道路畅通、生活便捷,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试点。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和移民安置村要率先示范,全部按照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建设。

三、基本要求

(一)保障农民住房安全

建立农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尽快解决农民住房存在的破损、漏雨等安全隐患,让农民住上放心房。建立并落实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和施工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引导农民提升农房节能性能和居住功能。

(二)净化乡村环境

组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即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各村垃圾统一规划若干个垃圾堆放点,普遍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不远的村庄,可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方式处置;交通不便或转运距离较远的村庄,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或就近分散处置。加强农村家庭宅院、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规范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秸秆回收利用,做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三)硬化农村道路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完善农村公路村村通、连村道路建设,由示范区发展改革环保局拿出规划,逐年实施,纳入目标责任,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要重新整修,原来标准低的要进行规范,需要新修的要适时修建;做好村内主次街道硬化,有条件的村庄实现通组通户道路硬化,可以建水泥路,也可以就地取材建石板路和砖渣路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建立健全乡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到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通等级公路、通班车,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干支连网、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和公共交通网络。

(四)美化村庄面貌

在搞好环境整治基础上,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新型农村社区要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高品位、高标准布置绿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体现生态美、主体美、多样性,发挥好示范作用。其他村庄要量力而行,以房边、村边绿化为重点,开展街道、庭院绿化,有条件的村打造绿化景观街道。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供电的路灯,合理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晚有照明。加强农房、院落等传统风貌的整治,实现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五)提升精神文明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明村创评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道德评议会、道德教育文化墙、村规民约、红白事理事会、“最美家庭”评选、“邻

里守望”志愿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家庭生活品质,从人居环境延伸到精神文明,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四、实施步骤

祝楼乡计划在2018年底打造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3个,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10个。具体步骤如下:

1、2015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大胡庄;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2个:口里、蒙城。

2、2016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新阳村;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3个宋楼、西圈、祝楼。

3、2017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东圈;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2个:夹堤、王录。

4、2018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3个:卞庄、西胡庄,北胡庄。

五、保障措施

(一)认真组织

各村要成立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在具体工作安排部署上,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努力用简便的办法、较低的成本,取得农民满意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二)加强宣传引导

各村要采取广播、标语、宣传车、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

泛宣传,营造社会上下广泛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主持引导、群众自主建设和社会积极支持的工作局面。积极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农民改变乡村生活陋习,培育健康生活新方式。组织开展必要的卫生户、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三)发挥党组织作用

各村党支部要按照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做好动员和发动群众工作,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四)强化督导考核

乡党委、政府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乡新农办要采取督查、暗访等办法,对各村进行检查,同时建立观摩评比机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对推进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村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进度慢的通报批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二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根据市、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意见。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村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地方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各村自主性和创造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

3、城乡统筹、突出特色。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4、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不搞形象工程。以农民为本,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生活、有利于生态,把好事办好。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农民参与,保障农

民决策监督权力,避免强迫命令,防止大包大揽。

二、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全镇所有村庄进行一次积存垃圾清除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美化村庄面貌,每年建设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到2020年,全镇行政村90%以上达到环境净化的镇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50%以上达到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的镇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全镇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三、实施步骤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整治阶段、重点提升阶段和巩固完善阶段。

(一)全面整治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 围绕“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全镇所有农村普遍开展清理垃圾、杂物以及其他有碍观瞻物的活动,力争年底前完成任务。“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指的是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 ,道路两侧沿线视线范围内环境干净。

(二)重点提升阶段(2015年1月—2018年12

月)

从2015年1月起,在全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工作(具体标准见附件)。一是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二是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三是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

(1)2015年工作要求:镇选择一批行政村建立垃圾清运、卫生维护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达标村创建活动;其它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的行政村,村委会要切实负起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环境整治成果。

(2)2016年工作要求:各行政村(街)选择一批建立长效机制的村民组开展达标组创建活动,或同步开展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其他行政村年底前都要建立起长效机制。

(3)2017年—2018年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达标村和示

范村创建活动,全镇行政村80%以上建成达标村,40%以上建成示范村。

(三)巩固完善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

1、2019年工作要求:继续开展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争取全镇行政村90%以上建成达标村,50%以上建成示范村。

2、2020年工作要求:结合各村实际建设一批美丽示范点。

四、工作机制

(一)科学规划

编制和完善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明确重点;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编制要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民参与,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防止强行拆并村庄。

(二)分类指导

分类推进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对于平原村庄,着力净化环境,全面清理各种垃圾,加快改厕改厨改圈改水步伐,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对于山区(丘陵)村庄,依托自然地形地貌,着力硬化道路,鼓励利用当地资源建石

板路、碎石路,建设方便易行的安全道路。对于交通干线两边和旅游景区周边村庄,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率先打造成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三)循序渐进

紧密结合各地情况,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分期分类提出整治办法和工作要求,有序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避免搞大拆大建、不顾经济条件盲目花钱,避免搞形式主义、干劳民伤财之事。按照全面整治、重点提升、巩固完善三个阶段的工作部署,制订好工作方案,谋划好工作步骤,扎扎实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四)创新投入方式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建立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村内道路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工程、沼气工程等稳定投入机制,并不断增加投入,镇财政每年列出部分资金,用于奖补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乡村。调整资金支出结构,加强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涉农资金使用。建立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激励引导作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民办公助方式,逐步建立“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工作。

(五)创新管护长效机制

按照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维护管理,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镇政府对已经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鼓励采取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相结合等方法,抓好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治理、沼气、卫生保洁等公用设施运行、管理、维护工作。通过市场机制培育专业化的运营管理维护队伍,提高运营管理维护人员素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社会上下广泛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主持引导、群众自主建设和社会积极支持的工作局面。积极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农民改变乡村生活陋习,培育健康生活新方式。组织开展必要的卫生户、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2、发挥党组织作用

各级党组织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做好动员和发动群众工作,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在具体工作安排部署上,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努力用简便的办法、较低的成本,取得农民满意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3、强化督导考核

镇党委、政府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镇政府要组织财政所、国土所、镇村建中心、镇农业服业中心等单位采取督查、暗访等办法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对环境整治村、达标村和示范村进行检查,研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制定考核办法,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每年奖励一批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先进村,并对推进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度慢的乡村加强工作督促和指导。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三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办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题会议,经研究制定了切合我办实际情况的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此次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让投资者安心、放心、称心、满意为标准,以提供最优良的秩序,最有值得服务为目标,创建“重法制、讲信誉、高效率、忧服务”的发展环境,为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的原则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1、畅通政令渠道。坚决贯彻执行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决定,顾全大局,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行其是等政令不畅问题。

2、转变工作作风。严肃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责任 心和工作纪律,提高工作质量。彻底改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问题。

3、规范执法行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法不依、违法必究。杜绝越权执法、滥用权力、野蛮执法的等问题。

4、遏制违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按章办事,按标准收费,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以及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问题。

5、加强诚信建设。工作中讲信用,认真履行合同,践行承诺,言行一致,杜绝坑商骗商,损毁投资形象等问题。

6、强化检查监督。一把手亲自挂帅,健全软环境建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查处问题和责任追究上从严从重。

7、继续深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的程序,并利用南关区人防信息网络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服务承诺的信用度。

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的目标:经过共同努力,大力倡导和发扬“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透明办”的“四办”作风,营造加快发展的人文环境,勤政为民的服务环境,科学稳定的政策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权责清晰的责任环境。使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使机关作风有明显改善,使外来客商对投资环境的评价有明显改观,使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软环境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三、方法步骤

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主要分以下3个阶段完成。

1、准备阶段(4月下旬)。

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意见及市委全会上的报告精

神,搞好宣传动员,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根据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精心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2、集中整治阶段(4月末至9月末)。

对照此次工作重点,认真组织落实,拿出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

3、检查整改阶段(10月初至11月底)。

结合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查摆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篇(7)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治;空心村;人居环境

1 背景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聚居生活的地方,是其赖以生存的基地,是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空心村”不断涌现、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质量较差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11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6年党中央1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深刻系统的阐述,特别强调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分别提出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为落实好武汉市的“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江夏区委、区政府从2006年逐步开展“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进行村湾整治建设。本文以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新安村为例,浅述农村居民点整治措施。

2 农村居民点存在问题及分析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巨变,大量破烂不堪的茅草屋被青砖绿瓦所代替,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勃勃生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沿袭了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模式,破坏了农村人居环境,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1空心村问题凸现

富起来的农民大多会首先选择改善居住条件,在农村掀起了建房高潮。但是农民在新建住房时往往沿着村界向外扩建,占用耕地,而老宅旧院则弃置不用,造成村外新房林立,村内破烂不堪,形成空心村,浪费土地资源。

空心村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旧式村庄大多是历史形成的自然村,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交错混乱,农民住房以独门独院为主,建房选址随意性较大;二是原村庄内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到位,居住、出行不便;三是审批不严,有的地方没有审批表,就直接在申请报告上签字盖章;四是住宅管理不到位,基层干部对住宅使用情况排查不清,对迁出居民的空置住房没有明确的处置办法。

2.2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交通道路差,农民出行困难;公共设施匮乏陈旧,农民无集中活动场所;无统一的给排水设施,许多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生活生产污水横流,污染河流、水塘,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无集中的垃圾处理场所和设施,垃圾乱堆乱放,影响村容村貌等。

2.3环境质量差

农村环境质量差,脏乱差现象突出。农村厕所大多是旱厕,人畜粪坑不分,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农民生活污水、乡镇企业生产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或投入农田,严重污染水体和农田系统。新建住宅不断向村外扩张,而被遗留在老村区的破旧建筑,久无人居,长期荒芜,坍塌破败,严重影响了村容整洁,加剧了农村环境质量恶化的状况。

3 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议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备条件。而目前,相对落后的农村人居环境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针对农村居民点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治理村容村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消除“空心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搞好村内交通和环境建设,完善排水系统,加强水、电、气及卫生设施的建设,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3.1 着力治理空心村

农村居民点整治重点是空心村治理,完善基础设施。空心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空心村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制定、遵循农村规划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因时因地制宜。首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可实施迁村并点,将零散自然村农户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其次是明晰宅基地建房审批制度,完善、严格审批程序;再次要加强住宅管理,村干部严格排查住宅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占用耕地建房的加大处罚力度,严格实施一户一宅制度,收回已在城镇安家落户的原村民住宅。

3.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完善和健全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吸引村民的聚居,是消除“空心村”的切入点。完善基础设施要从硬化、绿化、净化入手,改水、路、电、厕、圈、灶,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重点是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逐步对村镇现有土路进行改造,实施硬化铺装,配套建设给排水沟渠管线,全面铺设电网电信,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3.3开展家园清洁活动

为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各地要积极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开展家园清洁活动,有条不紊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合理有序地清理住宅闲置问题,植树绿化,实施绿色村庄工程,合理布局村办企业、乡镇企业,推行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和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普及生物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建立一批环保和治污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3.4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传统的社会形态、小农意识,决定了单靠农村和农民的自身力量,难以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公用设施严重匮乏的落后面貌。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引导作用,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一方面要控制住城乡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提高农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建立农民整治资金投入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增大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资金投入比例和政策倾斜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农民企业家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投工投劳,采取政府补贴、社会集资、村积累投入和农民投工投劳等方式,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居民点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土地征收、高产农田建设等相结合,聚合各种涉农资金,包括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土地出让金中的涉农资金及部分增值收益、高产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等,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按照“各做一道菜,共上一桌度”的办法和“渠道不变,用途不改,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管理规范、协作有力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机制。

3.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为农民服务,农民群众是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村容整洁的基础,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村容整洁行动。一方面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宣传资料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村容整洁的舆论宣传和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组织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提高农民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农民摆脱旧传统、旧习俗的羁绊,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使之投身到居民点整治工作之中,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上文论述为依据,以武汉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江夏区湖泗镇新安村居民点整治为例,具体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如何开展。

4新安村居民点整治

4.1新安村居民点现状

新安村位于江夏区东南部边缘,湖泗镇东北部边缘,下辖六个自然村散落其中,包括上门倪湾、中门倪湾、下门倪湾、祝斗冲湾、王家塘湾、陈月基湾等,村庄整体地形起伏较大。新安村全村在册人口1546人,共275户。总耕地面积997亩,其中水田628亩,占63%;建设用地279.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0.25亩/人。村内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该村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

新安村居民点现状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空心村现象严重,新安村村民住宅总体来说,空间分布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宅间闲置地多,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其次是新安村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①道路系统不完善,村内道路除主干道为水泥路外,主要为土石路。②水电管线紊乱,村民饮用水主要是集中井取水,也有的是自打井取水,没有自来水管道,排水设施基本没有,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污水就地排放,通过沟渠直接排向自然水体或自由排放来灌溉农田。湾组电力、通信等设施完备,已家家通电,村民家中安装有线电视网络,但村内电信安装率较低,且电力电信网布局较混乱。③缺少公共服务设施,无农民集中活动场所等。再次是村内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缺少集中的公共绿地,废弃宅基地房子破旧,没有环卫设施,无垃圾收集点及垃圾箱,垃圾无序堆放,鸡舍、猪圈等均与民宅为伴,禽畜粪便、村内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或农用,严重污染村庄环境,影响村民健康,村容村貌较差。

4.2新安村居民点计划整治措施

根据新安村居民点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根据文中讨论的整治建议,制定新安村居民点整治措施,进行居民点整治。

(1)迁村并点,改建村民住宅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安村制定农村整治规划,将分布散乱的六个自然村进行迁村并点,改建村民住宅。选择位于新安村中西部的中门倪湾和东南部的王家塘湾作为中心湾,分别将上门倪湾、祝斗冲湾拆迁到中门倪湾,将下门倪湾、陈月基湾拆迁到王家塘湾。对于合并后的中心村湾住宅保留现状布局特点,不做大的调整,住宅建设以整治改造加部分新建为主,在湾内按规划新建适量住宅,同时在原有的空置上改建住宅以安置迁入村民。村民住宅每户房屋均采用统一风格,每座房屋在屋后建一小院落,院落内建厨房、卫生间和畜圈,并建沼气池,形成三位一体的院落;门前出场除进户路用水泥硬化外,其它均用砖(石)铺装并适当绿化。两个中心湾平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为238和188平方米。

(2)整治完善基础设施

新安村完善基础设施主要从道路、水电管网、公共服务设施入手。保留现状道路,充分利用宅前屋后空间,形成便捷的道路网络,并对主要道路网硬化,方便农民出行。水网统一规划,铺设到户。供水采用集中供水形式,水源近期以地下水为主,远期采用自来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形式,铺设暗沟,雨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就近排入池塘和农田中。电力电信线路网统一规划,采用地埋形式,做到电力电信网家家通。

并且规划在两个湾内地理中心位置分别布置2处多功能活动场地,1处健身活动场地,1个休闲广场,为村民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提供场地。

(3)改善环境质量

村庄除进行大量绿化种植外,还要发动群众集中整治“脏、乱、差”,使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有序化。村庄垃圾处理应坚持“分类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的原则,设置垃圾池和垃圾收集转运站,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均要及时、定点分类收集,密封贮存、运输最终由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居民的简易厕所,畜圈进行改造,形成三位一体的院落,避免污染环境和对村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4)探索建立保障金制度

新安村与江夏区其他行政村相比,经济相对落后,缺少居民点整治的资金保障,要建设新农村,必须保证资金到位,建立保障金制度。首先是申请政府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完善,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其次是采取一切措施,发展新安村经济,如推广作物优良品种、发展农副产业、组织村民外出务工等;再次是抓住中部崛起和“8+1”城市圈建设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利用新安村独特优势吸引外部投资;最后是为实施迁村并点建立国家、集体、村民个人三方资金积累制,建立迁村并点专项基金,各方逐年累积增加投入,并整合其他涉农资金。

(5)进行家园建设和环保宣传教育

采取多种途径对村民进行家园建设和环保宣传教育。一是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让村民参与进来,组织他们提意见,把新农村建设灌输到他们的意识当中;二是开办村图书室,订阅报刊、杂志、书籍等,定期举行环境教育讲座,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是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开展“我爱我家”活动,自觉保护周边环境;最后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对村民的行为习惯建立奖惩制度,科学、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予以奖励,反之则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

5、结论

总之,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建设文明、舒适、进步的农村人居环境,保证新农村建设始终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要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宗兵,王钊. 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的治理对策. 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总第150期)

[2]路保安. 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空心村”的改造. 甘肃农业,2007年第4期(总249期)

[3]杨威. 抚顺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问题研究. 社会观察,2007.7

[4]李兵弟.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和方法.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6月,第2卷第2期

[5]汪艳阳.关于加快整治桂林市雁山区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中小企业科技,2007.07

[6]付标,祝桂兰,康鸳鸯,葛利玲. 河南省“空心村”治理与农村环境建设.专家论坛.

[7]孙婕.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体系规划方法及实施策略研究——以辽宁省法库县为例. 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友情链接